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的高二历史教案设计

2024-04-21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的高二历史教案设计(精选8篇)

篇1: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的高二历史教案设计

高二历史《文艺复兴》的教案设计

一、概念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①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是戏剧家莎士比亚.

②法国作家拉伯雷著有《巨人传》。

③德意志人文主义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著有《愚人颂》。

④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著有《堂吉诃德》。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兴起的条件:

①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使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②生产经验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2)成就:

①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否定了上帝选定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谬论,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

②德意志学者开普勒发现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③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证实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他注重实验、实践,被视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

④意大利的布鲁诺和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是卓越的思想家,他们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篇2: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的高二历史教案设计

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x30分=60分)

1.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膝下无子嗣,汉武帝之孙刘贺波拥立为帝,在位27天被废。汉宣帝时被封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隶属豫章郡。这说明 A.君主专制有所削弱 B.皇族内部斗争激烈 C.侯国曾经归郡管辖 D.郡国井行弊端凸显

2.下边两幅漫画体现了先秦到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这一演变是指

A.郡县制向分封制转变 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中央集权向君主专制转变 D.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

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材料表明宗法制 A.注重任人唯贤,维护贵族政治 B.约束兄弟子女,迫求政治平等 C.维护等级关系,强化封建专制 D.强调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

4.著名学者工学泰指出,“士大夫”的含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及其以前,“士大夫”中的“大夫”和“士”是贵族的两个阶层,宋代之后的“士大夫”的含义是“文人士大夫”,是普通民众中的精英。唐宋之际“士大夫”含义的变化是由于 A.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 B.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C.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D.理学对文化大力推崇

5.清雍正时,川陕总督年羹尧有《谢御书陆贽奏议叙文折》。硃批:“览卿奏谢,知道了。此事当具本奏,令众知不私。此篇文朕先已发出乾清门,满汉大臣看过。本上文意可另斟,着特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奏事密折直接呈送皇帝 B.一般事务奏事另有途径 C.提高了军机处办事效率 D.皇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6.某本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上谕文武百官曰:‘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故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都督府以统天下之兵政,御史台以振朝廷之纪纲。岂意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期之蔽,嘉言结于众舌,朋比逞于群邪,蠹害政治,谋危社稷„„赖神发其奸,皆就殄灭。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据此,这位“上”,应该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明成祖

7.明史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这一材料说明

A.官僚制度制约皇权 B.“君主专制”名存实亡 C.皇帝制度遭到破坏 D.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8.“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9.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来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 A.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10.西周时,丞相姜尚被封于山东。后来因为管叔和蔡叔叛乱,周天子允许齐国对附近的“五侯九伯,汝实征之”,齐国“由此得征伐,为大国”。据此可推知 A.齐国始终拥有大国地位 B.西周在初期借助齐国稳定东方 C.齐国拥有征伐诸侯国的权利 D.齐国借西周内乱而强大

11.张集馨,淸朝道光九年进士及第,任职翰林院。道光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经皇上钦点,派任山西朔平知府。五月二十五日,皇上召见张集馨进行行前训话。此亊例反映了在淸朝 A.皇帝亲掌国家的人事大权 B.地方官选任制度简单高效 C.国家高度重视山西的治理 D.吏部的选官职能完全丧失 12.据史料记载,自明成祖后,皇子被封为藩王后必须离开京城,“不临民,不治事”,非奉诏不得进京;清代诸皇子则酌封亲王,可留驻京师,“内襄政本,外领师干”,形成皇帝在宗室亲王直接簇拥下共同运作官僚体系管理国家的局面。明清这两种分封 A.背景相同 B.内容相同 C.对象不同 D.目的相同

13.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A.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B.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C.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 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

14.朱元璋说:“朕常患下情不能上达,得失无由以知,故广言路以求直言。其有言者,朕皆虚心以纳之。尚虑微贱之人,敢言而不得言,疏远之士,欲言而恐不信。如此则所知有限,闻不广。其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朱元璋的真实想法是 A.实行“仁政”以缓和社会矛盾 B.表达自己虚心纳谏的决心 C.限制朝臣权力实现权力集中 D.借鉴历史教训以维护统治

15.战国时期秦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是否有前科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做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做出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秦国的这种做法

A.成为统一六国的司法保障 B.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C.反映了对司法程序的重视 D.保证了审判公正合理

16.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B.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C.君权扩充为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17.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A.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 B.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 D.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18.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这反映了 A.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B.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C.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D.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19.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避免灾难。与此相比周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 A.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 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 C.显示出早期宗教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 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

20.汉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不仅监察中央及地方政府,还监察皇宫。唐代设御史台,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所谓三省六部一台,御史台成为独立机构。材料表明,唐代 A.官僚机构、官员数量更多 B.进一步弱化专制 C.更加注重分权、加强皇权 D.国家体制更健全

21.“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凡州郡掌管选举诠叙的官吏,如中正、主簿、功曹之类,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而且由中央到地方的高级长官亦由他们包揽独占,使一般平民不易有参加的机会。”材料反映的是

A.科举制形成的必然性 B.察举制引发社会动荡 C.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 D.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

22.“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据统计,下罪己诏的皇帝数量,唐朝八位、宋代七位、元朝四位、明朝三位、清朝八位。罪己诏颁布的真实意图是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神话皇帝的权威 C.暴露皇帝的过失 D.挽回不良的影响

23.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

A.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形成了诸侯国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格局 C.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 D.统治具有松散性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5.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尊重大司马的治国意见B.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C.东晋时期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 D.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

26.2007年1月8日,备受关注的安徽西汉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l21年)封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汉武帝加强了分封制度 B.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 C.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 D.六安王为西汉最后的封王

27.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惠帝在位7年,丞相3人;文帝在位23年,丞相5人。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玄宗在位43年,宰相34人。由此可见,唐朝宰相人数变化原因在于 A.皇帝刻意加强宰相职权 B.世家大族垄断高官职衔 C.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 D.围绕分割相权调整官制

28.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晋国是姬姓封国 B.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C.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D.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29.唐代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

A.考生名望决定结果 B.主要受制于门阀 C.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D.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30.余秋雨在其作品《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句话说明科举制度 A.是以门第为依据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秦设监御史执掌群臣奏章和下达皇帝的诏令,并兼国家的监察工作。汉武帝在各州设刺史,以“六条”法规作为履行职务的依据,而六条中打击强宗豪右、以强凌弱以及二千石不奉诏书则是其基本内容,明清监察机关的触角更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城。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突出的是监察御史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牵掣;监察官员特殊的选任、考课、监督制度,使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因而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抵触惰性力量、消解社会矛盾的积极因素,对澄清吏制起过较好的作用。

——《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监督经验看,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还是政党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都不可能对国家机构中的行政系统进行立接、有效的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制度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中华法系的精华。邓小平也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控制。”因此,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使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意义。(6分)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理由。(6分)

3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 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

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何作用?(2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

三、材料四反映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 些新的变化?(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概括其历史演变的总趋势。(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被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材料三:“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元】《南台备要》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对监察官员有何要求?根据你的理解,“月课”“辱台钱”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结果?(4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元行省拥有的权力。(4分)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有什么影响。(6分)9

和诚2017-2018高二8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1.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海昏侯”隶属豫章“郡”意在强调侯国曾经归郡管辖,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汉代君主专制是加强而非削弱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皇族内部斗争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郡国并行弊端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B 【解析】材料漫画反映的是分封制向郡县制的演变,在郡县制下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从而实现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故答案为B项。A项与材料所示演变方向相反,排除;分封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土地制度的变化,排除D项。

点睛:本题属于漫画类选择题。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比如本题漫画1表达的是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漫画2应注意图中的对话“诸卿,认真管理自己的郡县去吧!莫让朕失望啊!”,反映的是皇帝与郡县长官之间的关系,说明应从分封制转变为郡县制所体现出的特点来作出选择。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历史和文科综合试题的取材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3.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法制强调贵贱有序,稳定统治秩序,这与“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相符,故选D。AB不符合材料的信息,排除;C和封建专制时间不符,排除C。故选D。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4.B 【解析】从材料““士大夫”中的“大夫”和“士”是贵族的两个阶层”“文人士大夫”,是普通民众中的精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以来科举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扩大了统治基础,也使得“士大夫”的含义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A项是宋朝的政策;CD项不符合题意。5.C 【解析】试题解析:从时间上分析,该事件发生在清雍正年间,事件的内容涉及到川陕总督年羹尧有《谢御书陆贽奏议叙文折》和皇帝的硃批,这些内容和军机处的机构运行机制没有 关系,因此选择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置 6.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岂意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期之蔽”“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体现了皇上是废丞相、废中书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位皇上是明太祖。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太祖 7.A 【解析】材料反映明景帝更换储君时需要经过朝议,并不能完全由君主意志决定,可知君主的权力事实上受到群臣的限制,故A正确;B、C、D不符合史实和材料,排除。8.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将传统时代政治体制的弊端归根于君主专制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君主专制存在两千余年的条件是复杂的和特定的,材料主要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有其客观存在的条件性,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强调君主专制的根深蒂固,只是在强调其存在的原因,排除B项;C项与材料“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D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存在的条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君主专制存在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的理解。重点考查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基本的史观、史法。9.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督、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都属于地方官员,他们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说明皇帝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故C选项正确;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不一定是反映地方官僚腐败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的影响,故B选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加强不会扩大地方行政权限,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这一题眼,这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同时,对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应该明确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对基本矛盾。10.B 【解析】根据“周天子允许齐国对附近的‘五侯九伯,汝实征之’,齐国‘由此得征伐,为大国’”,说明西周政权利用齐国等稳定东方的统治,齐国因此成为大国,故B正确;A材料无从推出,排除;材料很明显看出“齐国拥有征伐诸侯国的权利”“齐国借西周内乱而强大”,不是推出的结论,排除C、D。【名师点睛】

解题关键是明确题目要求“据此可推知”,排除从材料直接反映的信息即可。11.A 【解析】从材料中对进士及第过程的描述可以看出皇帝直接参与了官职任免的事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清朝官员选拔很复杂。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含义。D选项说法错误,曲解了含义。12.D 【解析】明代、清代统治者的分封方法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统治,故D正确;从材料看出两种分封的内容不同、对象相同,故BC错误;根据所学判断,两种分封的背景不同,A错误。13.C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封驳制度”可知,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中的门下省,“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内容的有宋朝的通判、秦朝的御史大夫,综合可知,C项正确;唐朝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不具有封驳职能,故A项错误;汉朝的内朝是决策机构,不是封驳机构,故B项错误;明朝的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元朝的行中书省是地方制度,不是封驳机构,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

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三省六部制度中的门下省与宋朝的通判的职能。根据“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结合三省六部制度中的门下省与宋朝的通判的职能进行解答。14.C 【解析】注意题干强调的是“真实想法”。根据材料文字“广言路以求直言”“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的真实想法是限制朝臣权力实现权力集中,以加强君主专制,C项正确。AB两项表述都不是朱元璋的真实想法,均排除;D项题干没有体现,排除。1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内容来看秦国对司法审判的过程处理非常详细,反映出对司法程序的重视。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对秦统一的作用,所以A项错误。对审判的全过程都有详细记载,不能说是形式主义,因此B项错误。从材料中也不能得出能够保证审判公正合理这样的结论,D项过于牵强,错误。点睛:这种阅读材料类的问题,一般把范围限定在材料之内,不要过度解读。16.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有君无宗状态’意在强调西周时期的宗法封建制是以君权为中心,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但宗法制未消亡,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西周时期仍然是分封制度的鼎盛时期,并未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理解‘有君无宗状态’的具体的含义:仍然是宗法封建制,但这个“宗法封建制”却是以君权为中心的。17.D 【解析】据材料中“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可以看出材料中主要阐释了各部是内阁的下属,且无法体现六部停止运行机制,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可以得出内阁参与官员的任免,但是官吏的任免权属于皇帝,故B项排除;材料中所述现象时宰相已经废除,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表明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故D项正确。18.B 【解析】材料与“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无关,排除A;皇帝重用身边的近官并且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实质上是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一种措施,故B正确;皇帝重用身边的近官并且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与行政机构效率无直接联系,排除C;D与材料无关。【名师点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概念: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反映的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19.C 【解析】从材料中来看,周代的祭祀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祈祝祖先荫庇后世,更重要是的是从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总结出的制度与规范,这对于王朝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人文因素的体现,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教化”;B选项没有理解材料中的 真实含义;D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20.C 【解析】由材料“汉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唐代„„御史台成为独立机构。”,可见唐代更加注重分权、加强皇权,故选C;唐代设三省六部一台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排除B;A没有涉及机构设置的目的所在,排除;D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1.D 【解析】从材料中“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凡州郡掌管选举诠叙的官吏,如中正、主簿、功曹之类,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说明当时选官权力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反应出这一点;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九品中正制;C选项错误,科举制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形成。22.A 【解析】从罪己诏的目的来看,实际上是君主对自己统治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实质上是皇帝为自身集权的一种手段,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没有说到本质;C选项错误,罪己诏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暴露皇帝的过失;D选项是直接目的,不是真实意图。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真实意图”四个字,所谓的真实意图指的是罪己诏颁布的实质。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封建社会中君主的一切政治行为都是有利于自身权力的集中的,故本题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答案。23.D 【解析】根据材料中“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可知是指周王朝时期诸侯国带有很强的独立性,即该王朝具有分散性,故 D 正确; A 项中的“实现了权利的高度集中”表述错误,排除; B 项中的“形成了诸侯国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格局”表述错误,排除; C 项中的“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高考中对西周的分封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西周的分封制的内容,②西周的分封制的评价。根据材料可以分析出答案应为统治具有分散性。24.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内涵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分封制下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诸侯国内王侯地位最高,并没有强化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诸侯国相对独立,具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并不能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贵族世袭制的确立并非始于周代分封制,夏商时期已经确立了,故D项错误。25.B 【解析】东晋是士族势力发展的鼎盛时期。东晋政权是司马睿倚仗琅邪王氏之王导、王敦等的策划和支持建立起来的,政权的管理和运行也是依靠这些门阀士族支撑的,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故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故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排除。26.C 【解析】古代本来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汉武帝封的是少子,从中可以看出,汉武帝为了削弱分封王侯的势力而推行的推恩令政策,故C正确;A、B不符合史实,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B、D。27.D 【解析】古代中国 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丞相权力不断被削弱,A错误;B、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唐朝宰相人数增加目的在于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故D正确。28.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晋燕两国均是姬姓,不可以通婚,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晋国是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国,所以晋国是姬姓封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晋宋两国不同姓,晋宋两国可以通婚,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秦燕两国也不同姓,也可以通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9.D 【解析】从材料来看,唐代的科举考试还受到“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之前选官用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标准就是“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因此可以看出唐代的选官制度有前代的影子,所以D选项正确。B选项错在“主要”二字上,材料是说“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也就是说考卷依旧是主要的参考内容。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A选项说法错误,考试结果还受到考卷情况的影响,不是完全由名望决定。

30.D 【解析】以门第为依据的选官用人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故A项错误。“重文轻武”是宋朝的基本国策,从题干中也无法体现出“重文轻武”,故B项错误。科举制度 虽然后来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但从题干中无法体现出来,故C项错误。题干中说科举制选拔出了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是对科举制的肯定,它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故D项正确。

31.(1)特点:监察制度起步早,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斯加强而不断完善;监察机关独立性强;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等等。

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分裂、统一政令;有利于督促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有利于澄清吏治。

(2)基本主张:改革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加强行政监察的意义重大。

理由:行政监察在古今中外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行政监察对政府权力运行监督最直接、有效;建立行政监察院有利于监督的专业化,强化监督的功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得出监察制度起步早,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斯加强而不断完善;根据材料“比较突出的是监察御史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牵掣”得出监察机关独立性强;根据材料“监察官员特殊的选任、考课、监督制度,使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得出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第二小问,根据“因而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抵触惰性力量、消解社会矛盾的积极因素,对澄清吏制起过较好的作用。”进行概括归纳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监督经验看,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使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得出改革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加强行政监察的意义重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无论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还是政党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都不可能对国家机构中的行政系统进行立接、有效的监督。”得出行政监察对政府权力运行监督最直接、有效;根据材料“孙中山认为,监察制度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中华法系的精华”得出行政监察在古今中外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根据所学可知建立行政监察院有利于监督的专业化,强化监督的功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朝沿袭,对当今反腐倡廉有历史意义。“反腐败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这是广大网友对近年来腐败现象出现从较高职位向下移落、向基层 渗透变化趋势的一致呼喊,反腐倡廉任重道远。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至上的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监察制度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32.(1)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2)秦始皇:郡县制。

意义:加强中央集权;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开始。(3)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清增设军机处。(4)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示意图不难推断出是秦朝和元朝的,制度分别从所学的皇地主地制和行省制度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图是二中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尚书省可以判断出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二中“)“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可知是秦始皇,地方制度从郡县制回答,作用结合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开始加以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文字“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课知识废除丞相制度,依据材料四中““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可知是军机处设立,(4)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宋初,设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君权与相权演变的趋势是: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这一趋势导致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逐渐走向极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马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内阁和军机处 33.(1)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2)要求: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或从政经验)。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监察官员滥用职权。(3)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行省拥有紧急事务处置权。(4)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解析】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提到,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归纳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2)据材料二提到,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被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宋代对监察官员有何要求:重视监察官员的从政经验。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月课”“辱台钱”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结果:监察官员滥用职权。

(3)据材料三提到,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归纳元行省拥有的权力:拥有经济、军事大权;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行省拥有紧急事务处置权。

(4)据材料四提到,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军机处的设置有什么影响:加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监察制度 行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

篇3: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的高二历史教案设计

连云港旧时称作海州, 港口旧时也称作海州湾, 作为一个古海港, 从秦至清历经千年兴衰。秦代徐福受秦始皇之命东渡入海求仙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航线, 并将连云港这座城市同世界航海史联系在一起。唐代随着中国与新罗、日本交流的密切, 海州成为古中国重要的海港之一。在《太平广记·贪·李邕》中佐证了当年海州港的空前繁华, 在李邕任海州刺史期间, 日本国使节曾率五百人、十条船至海州停泊, 船上“载国信”及“珍货数百万”。

海州古城历代因港而兴, 古海州风光秀丽, 商贾云集, 名胜众多, 被冠以“淮口巨镇”“东海名郡”的美名。海州古城是连云港的摇篮, 海州古城的历史就是连云港的海上丝绸之路史。海州古城的千年兴衰印记着海州港在海上丝绸之路地位的历史变迁。

二、连云港的海上丝绸之路溯源

秦汉时期徐福的寻仙之旅为日韩等国带去了中国的农耕、养蚕和医药技术。这就是连云港这座小城开始在国际航运史上留名的开端。

隋唐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 连云港成为大唐与新罗、日本交往的重要城市, 成为繁忙海运线上的重要港口。

清康熙年间, 清政府海禁开放, 连云港与广州、漳州、宁波一起成为清政府指定的通商口岸。而到乾隆年间, 清政府又闭关锁国, 撤销了连云港、漳州和宁波三个通商口岸, 连云港至此失去了其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从秦代开始到清代的衰落, 古老的连云港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存续了近2000年。其间, 连云港经历了最初的起点城市、坐标城市到后来的贸易文化港口、军港等变化。它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变化, 是海上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颗明珠。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了新的国际海上航线, 与此同时也成为了重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渠道。连云港这个海上枢纽成为了沟通中国与日本、朝鲜半岛以及阿拉伯世界的桥梁。唐朝是连云港的鼎盛时期, 大量日本使者到中国学习汉文化, 圆仁法师就是其中著名的使者之一。其最著名的著作《入唐求法巡礼记》, 与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以及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并称为世界“三大旅行记”。圆仁法师回国就是选择从海州入境。在唐代, 连云港已经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港口城市。当时, 作为民间的交往渠道, 日本和新罗的一些普通民众也从连云港进入中国, 而部分日本人和新罗人留在了连云港并融入了当地的生产生活。连云港宿城的新罗村就是当年新罗人的后裔, 他们很多人在当时入籍海州, 并携家眷在此供职、学习佛法, 并通婚定居。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城市的连云港, 也留下了东西方频繁贸易往来的诸多历史遗存, 其中最具代表性、最能证明连云港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状况的, 当属陶瓷器皿, 这也印证了海上丝路的“陶瓷之路”别称。海州是中国与日本、新罗之间的重要瓷器出口港口, 也是重要中转港口。连云港唐代墓葬出土了长沙窑瓷器, 这在当时属于出口瓷器。同时景德镇瓷器、越窑、邢窑、白窑等瓷器在连云港也都有发现, 如此多的瓷器也进一步证明了连云港确实是唐代海上丝路的重要贸易中转站。

海上丝绸之路孕育了2000多年的海州文明, 作为海州文明遗存的海州古城是连云港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三、海州古城的景观资源

连云港山峦峻秀, 特色的山水资源是大自然留给连云港的无私馈赠。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 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海州古城的千年之魂。在海州古城境内, 孔望山、石棚山、白虎山桃花涧等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 海州古城素有苏北夫子庙之称, 其中包含着众多的历史古迹, 随着连云港旅游的开发建设, 海州古城初步形成了“三山一涧一古城”的旅游综合景观。海州的石刻艺术堪称国宝, 新石器时代的将军崖岩画, 汉代的孔望山摩崖石刻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将军崖岩画距今四千多年, 为我国沿海唯一反映母系社会的东夷先民遗迹, 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社会岩画。被专家誉为“九州崖佛第一尊”的孔望山汉代摩崖石刻是我国最早的佛教遗迹, 比敦煌石窟的佛像还要早二百多年。海州境内大小河流众多, 较大的河流有蔷薇河、玉带河、盐河, 还有双龙水库、王庄水库、园林水库等点缀在众山之中, 山水相映。

四、海州古城的景观设计重构

海州古城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缺乏旅游号召力, 其原因值得深思。总体而言, 海州古城缺乏活力, 发展缺少动力, 古城特色正在不断消解。连云港整体城市中心的不断东移导致老城区发展动力不足, 古城的特色资源未能充分发掘和利用, 缺乏亮点, 导致古城活力不足。整体古城景观靠山而不近山, 滨水而不亲水, 古城不古、仿古不精。“三山一涧一古城”互相割裂, 缺乏景观的一致性。为了焕发海州古城的活力, 实现海州古城总体景观的协同统一, 应该遵循经济、生态、溯源的原则对海州古城的整体景观设计进行重构。

海州古城的景观设计重构应采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1年11月10日第三十六届大会通过的《关于历史城市景观的建议书》之建议。该建议书正式提出了“历史城市景观”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的概念, 成为指导历史城市兼顾保护和发展的新方法, 解决了不同城市之间的雷同。所谓“历史城市景观”是指特定的历史城市的景观, 它指的不仅是城市中的历史景观, 而是城市在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而产生的城市区域, 其包括了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环境, 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历史中心城区”或“建筑集合体”的概念。通俗来讲, 就是融合了城市所有作用和互相作用的自然与文化、物质与非物质属性要素, 涵盖了自然系统、城市文化、土地使用、地形地貌、生态结构、植被水体、视觉结构、社会功能、建筑构筑等多方面, 各要素在多层次上表达和记录了不同文化形态的自然观、利益诉求, 是城市价值的承载体系。历史城市景观方法面向和针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 将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看作是促进人类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产, 它提供了一种手段, 用于管理自然和社会方面的转变, 确保当代干预行动与历史下的遗产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提倡借鉴地方社区的传统和智慧, 并且考虑地区环境, 是一种应对城市化、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以及缓解城市人文、自然遗产危机的重要方法。

海州古城的景观设计重构应凸显自然山水优势, 释放古城人文情怀, 溯源传统文脉, 寻求现代与历史和谐, 延续海州古城的千年城市价值体系。海州古城随海上丝绸之路而兴, 溯源海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定位可以帮助我们找寻海州的城市灵魂。

海州古城的景观设计重构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为主线, 以佛教为文化线索构建“三山一涧一古城”的文化轴线。由孔望山的佛教石刻、桃花涧的佛教文化艺术园、古城的碧霞寺、百子庵形成佛教景观带。连云港是佛教东传的关键环节。东汉末年, 国家动荡, 佛教经由海陆丝绸之路进入中国, 连云港孔望山上的摩崖石刻就是那个时期的历史遗存。通过佛教文化景观的重构, 明确海州古城曾经作为海上丝绸之佛教东传重要港口的历史地位。

目前古城核心区域仍以居住功能为主, 需要对数量庞大但形式却很单一的居住功能进行成片改造, 通过外加内减, 改造、置换、新建并举的方式, 提升古城土地价值, 刺激古城活力。古城的核心价值一旦真正获得社会的认可, 必然引发多种功能的膨胀、多元发展。人气的聚集要求老城区在整个范围进行多种居住类型的发展。为改善古城内部居住条件, 在保持原有风貌、挖掘特色的基础上对古城部分住房进行修缮、改造, 力争改善内部结构与空间, 使之符合现代生活需要。对古城内部居住功能进行疏解, 在保持与古城风貌协调的条件下, 兴建传统街坊式的住宅。通过步行巷道的组织, 以及放大古城内部分公共空间, 建设公共绿地, 重建古城内良好的绿色环境。

古城外围规划:具有山地风貌的高档居住区;具有滨水景观特征的文化休闲区;对蔷薇河、玉带河两条水系进行滨河景观整治, 建设古城外围滨河景观带, 连通甲子河与排洪沟, 辅以滨水绿化, 串联白虎山、朐阳门、古城东入口四个重要景观节点。

城市的设计与保护应遵循历史文化的“原真性”, 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应从个体建筑的保护向城市整体保护扩展, 不仅留存城市的物质遗产, 同时需保留城市的历史文脉。城市的保护与开发应相辅相成, 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 实现城市历史资源的延续性保护,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就是把环境作为旅游的第一要素放在前面。适度地开发, 也是为了保护, 但是其前提是要保护。因为历史、生态、环境对未来旅游发展非常重要。人们更加注重旅游环境。这就要靠整个旅游规划、环境规划来控制。将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人文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 凭借争创历史文化名城的契机, 依托海州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 培育一批文化旅游名品, 提高全市旅游的文化品位, 增强城市魅力和旅游竞争实力, 推进文化旅游经济。

五、结语

海上丝绸之路曾经铸就了海州古城的辉煌, 连云港应该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重新启航, 续写古海州的荣耀。将千年丝路上的海州之魂融入海州古城的景观设计重构中, 再现古海州的繁华。

参考文献

[1]周莹.连云港: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N].中国海洋报, 2014-11-12 (A4) .

[2]吴伟主编.城市特色:历史风貌与滨水景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3]邵甬.法国建筑·城市·景观遗产保护与价值重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4]张松.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系列·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感受大鹏古城的历史遗韵

古朴庄重的古城门、风格独特的明清民居、威严雄伟的将军府第、刻满岁月沧桑的断壁残垣和纵横交错的街道小巷……很难想象这是深圳这座繁华都市中的一角。这显然不是一个古镇,也不是一个城池,而是一座明清两代驻军的军事堡垒,原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是为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军事要塞。

站在北面的山头远眺,城堡的全貌一览无余,对外,它用大门打开自己,与四周连通;对内,它的城墙之后是街墙,街墙之后是院墙,院墙之后是门墙,一切生活的秩序都由建筑规范着,井然有序,无人敢于挑战。

到大鹏古城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庄重、格调古朴的城门,主楼巍峨而立,直耸云霓,气势雄浑。摸着这道已被岁月侵蚀得斑驳的城墙,依稀还能够听到几百年前的阵阵枪炮声。

进城后,里面古朴幽静的氛围,跟深圳大都市的现代生活气息形成强烈的对比。穿过狭窄蜿蜒以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数座宏伟的建筑有序分布。虽然大门紧闭,但透过刻着“将军第”的石门楣,和依稀可见的雕梁画柱,就可以想象里面的宏伟壮观。

曲径通幽之处,静谧祥和之间一座座青石砖、黑瓦顶的民居应街而立,鳞次栉比,有些门前还放置着昔日古旧的炮筒、木板车。无论是街道格局,还是民居风格,都保留着明清时期的特色。思绪穿过历史的空隙,当年坚守这座城的将士们所经受的激烈战事与生活场景如画卷般仍在眼前呈现。

如今,城内很多房子都出现了裂痕,壁画、雕刻已经剥落,墙壁上青苔丛生,廊柱也早已腐朽不堪,但仍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其中。巷子里鸡犬相闻,屋里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共同演绎着尘世烟火的璀璨绚丽。这样一种世外桃源般闲适幽静的生活,远离喧哗繁闹的街市,阻断时光流转的脚步,沉淀了600多年的记忆,都在这座古城的各处灼灼其华。

街上很少听到村民左邻右舍间声似洪钟的热烈交谈,他们都很温和、安静的接受外来游人的造访,大约也已经对这样的访问习以为常了。街头巷尾,能发现不少有特色的店铺。这些店铺里有卖艾茶稞、菜头角、牛糍粑、绿丸子等,都是鹏城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还有些兵哥酒馆、鹏城饭店等店铺,用将军鸡、黄酒煮鸡、古城炸肉等地道美食招待四方来客。一座军事化的城堡出现了街道,这是不寻常的。城墙是一种战争行为,街道却是生活的场地,而大鹏古城却将两者奇妙的结合在了一起。看着现在熙熙攘攘的繁华,不仅遥想这是多少鹏城英杰抗击外来侵略而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的?

经历了6个世纪和多个朝代更迭的大鹏古城,像城内的古榕树一般根深叶茂。过去,它没有被海盗倭寇所摧毁,而今也不会被时间所抹去。它在八方游客的缅怀瞻仰中,早已成为深圳这座城市古老而又新鲜的血液。

篇5:《古色古香的花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了解,认识美丽的花瓶,体验快乐的生活情趣。过程与方法:

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绘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2、是否能与同学友好合作。

3、是否对自己的材料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了解,认识美丽的花瓶,学会绘画简单的花瓶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讲解作业,对草原牛羊的绘画,不要求学生画得有多逼真,关键是要动手。对上颜色上得好的作品进行表扬。

2、谈话:我们体验了草原的美丽,也初步懂得其中的含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古色古香的花瓶(板书课题)用我们的双手来体验一回绘画的乐趣。

二、讲授新课

1、花瓶的存在

花瓶是用来装饰家庭或者较为大众化的建筑的室内一种工艺品,在室内审美和美观方面有较多的价值。

2、知识拓展:花瓶主要是古代用陶瓷烧制而成精美艺术品,具有很高的价值。

三、指导看图,学习绘画。

1、由学生自由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明确绘画内容:花瓶的结构,一般分上下,中部,圆口。)

2、引导学生从场景进行观察,抓住关键;学生自己进行兴趣分组,一般按照5-6个人一个小组,各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

3、各小组准备材料,强调在用剪刀等时的安全问题(剪刀、小刀的使用必须正确,保管要到位,下课时一律交给老师)。

4、对个别小组进行指导。

四、作品展示

1、对绘画快、作品精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2、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论。

3、学生交流绘画的过程,体验成功。

篇6: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的高二历史教案设计

1、英、法、荷的殖民扩张;东印度公司的建立;英、荷、法争夺殖民地的斗争:英国的《航海条例》、英荷战争、七年战争、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殖民主义的罪恶。

2、通过近代早期殖民扩张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早期殖民国家间的激烈商战,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工业资本的英国战胜封建的西班牙、法国和商业资本的荷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早期的殖民扩张,一方面,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工业革命的时机逐渐成熟。另一方面,它打断了亚、非、拉美广大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进程,造成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

3、通过揭示殖民主义的罪恶,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是伴随着征服和掠夺而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英法荷等国殖民扩张概况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从殖民地掠夺原料、财富,向殖民地倾销商品,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属性,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一天,它就不会消失。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反映的是17、18世纪欧洲国家间的战争,这些战争主要都与争夺商品市场和殖民地有直接的关系,其本质上都是商业战争,它反映了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和资本原始积累的时代特征,它不仅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重要表现,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需的资本原始积累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步。而荷、法相继败于英国手下,也恰恰证明了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优势,并预示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此外,伴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日益加强,这就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19世纪末世界形成一个整体打下了基础。所以,对殖民活动的客观、全面的认识,对资本主义曾经起过的“革命”作用的正确理解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奴隶贸易”的建议

关于“奴隶贸易”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血腥发展史的同时,用已学过的资本主义关系的本质去思考,它说明的本质内涵是什么?“贩奴”贸易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奴隶贸易的出现与资本主义生产的需求之间有何关系?为什么说它的产生和消失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

关于英、法、荷争夺殖民地的斗争的建议

关于16、17、18世纪的英法荷等国间的殖民争霸过程,以学生阅读教材,自己整理制作图表的方式完成。也可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的方式,或活动地图的形式完成。

重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英、法、荷的殖民扩张和争夺。紧随16世纪的殖民扩张封建国家西班牙、葡萄牙之后,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英、法、荷首先开始资本主义性质的殖民扩张活动,并贯穿于整个17—18世纪。而当时的殖民争霸斗争就其本质而言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殖民争霸斗争,并且它还是英、法、荷三国为争夺海外市场的扩张与争霸斗争,所以它是本节的重点,是本节所描述的历史内容的主线。

难点分析

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早期殖民扩张。因为在评价这一历史现象的过程中,需要涉及政治经济学,以及哲学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客观、正确地认识殖民主义的后果,学生在总体把握起来有些难度。因为:殖民活动对西方国家而言是一个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但它对东方国家,特别是受西方国家侵略的国家和地区来讲,它是一场残酷的血腥掠夺过程,它造成了东方国家的贫困和落后。因此,正确全面地评价殖民主义就是理解历史的进步的同时,要看清这种历史进步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不可或缺的、然而又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典型问题。

课内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对下列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等思维活动:“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活动与英、法、荷的殖民活动有何不同?”“英国打败荷兰的本质上的意义是指什么?”“英国为什么能够打败法国?”“这个时期的殖民活动与这个时代特征有何关系?”“ 荷兰、英国殖民者先后入侵中国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什么特点?它对以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篇7: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的高二历史教案设计

【内容标准】

知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中国成立初期限面临新旧社会的交替,“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

2、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3、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4、发展新旧中国体育发展史实,通过比较认识中国已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的转变,体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过程与方法】

1、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分组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赞赏和鼓励学生发表创新见解。

2、选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或图片资料讲“活”枯燥的文化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

各个领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用这些成就激励青年学生发奋学习,为振兴中华面努力

【本目重点、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双为”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及体育运动的成就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

课前预习:

1、双百方针提出的的社会背景、时间、历史意义及在此方针指引下取提的硕果。

2、文革期间文化的特点及其原因、表现

3、改革开放后文化体育事业的特点及其原因、表现

二、教学过程 新授:

引导学生看导语,了解本专题中国文化与科技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识记课前提示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原因及成就

2、今年是“双百”方针提出多少周年?

3、“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内容及意义

4、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提示:内容上:“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方针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式上:革命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第一次高峰

二、“十年**”与文化凋零

1、文革期间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原因、表现

2、探究:“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艺事业遭到怎样的摧残?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文革”期间,中国文艺事业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大批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到农场劳动,遭到政治批判甚至被迫害致死,文艺作品遭到封杀,仅留下“八个样板戏”,文化园地百花凋零,原因是林彪、江青一伙推行文化专制主义

三、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

1、“二为”方向的提出时间、提出者及会议

2、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巨大成就

3、引人注目的体育成就有哪些?

4、探究:你知道在影视戏曲方面政府奖项的名称是什么吗?你能说出其中一部作品的名称吗?

答案提示:影视戏曲方面的政府奖项有:百花奖、金鸡奖、梅花奖等。

《开国大典》获金鸡奖 课堂检测:

1、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中,文化事业有过一段曲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受到干扰,主要表现为:(C)

A、一些文艺作品思想艺术性不高 B、部分著作的学术观点不对

C、在文学艺术界进行了错误过火的政治批判 D、资本主义性质的文化有所发展

2、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时期?简析产生这两个高峰时期的主要原因。

答案提示:两个高峰:一个是指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一个是指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文学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

主要原因:(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开始,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向,概括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推动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又一高峰

(3)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 课后阅读

今年是“双百”方针提出50周年。195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第一年,也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思想极为活跃的一年。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们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设想。1956年4月28日,旨在繁荣我国文学艺术和推进学术研究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就是这种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摘编当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的经过,以飨读者。

“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自由争鸣好”

建国后头几年,中国不但在经济建设领域,就是在意识形态甚至自然科学方面,都全方位向苏联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教条主义的倾向,有的甚至教条到滑稽可笑的地步。

据陆定一回忆说:“曾经一位当过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老同志,知道了苏联的巴甫洛夫学说之后,要改造中国的医学。他说:‘中医是封建医,西医(以细胞病理学者微尔和的学说为主)是资本主义医,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医。’我想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当然就应该反对中医和西医,取消一切现在的医院,靠巴甫洛夫的药(只有一种药,就是把兴奋剂和抑制剂混合起来,叫‘巴甫洛夫液’)来包治百病。

当时人们对苏联盲目崇拜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怎样才能克服学术研究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毛泽东给学术界提出的方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最初是毛泽东就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而提出的。

毛泽东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表态,是因为当时中国两位受党的领导人器重的大历史学家郭沫若和范文澜,在中国历史的分期上有不同看法,分别提出了春秋战国封建说和西周封建说。郭沫若主张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范文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郭和范都是中国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虽然毛泽东本人在历史分期问题上更倾向于郭沫若一些,但他确实不好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便认为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自由争鸣为好。

又据历史学家黎澍回忆,1956年以前,毛泽东还两次讲过历史研究要“百家争鸣”。一次是1952年或者195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约请翦伯赞、邵循正、胡华合写一本《中国历史概要》,请示毛泽东如何解决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等。毛泽东回答说:“把稿子印发给全国历史学家讨论,实行百家争鸣。”另一次是1955年9月或10月,陆定一向毛泽东请示关于中共党史编写问题的意见,毛泽东也回答说:“百家争鸣”。

虽然在此之前,毛泽东已明确提出要实行“百家争鸣”的方针,但它所涉及的领域仅是历史研究。这大概与毛泽东对中国的历史十分熟悉有关,他熟读过许多中国古代的典籍,对历史很有研究,说他是一位历史学家是不为过的。正因为如此,他也深感历史研究“百家争鸣”的必要。

“双百”可以在科学研究各领域展开

至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开展“百家争鸣”,那是在1956年2月。在这个月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陆定一汇报了当时学术界的情况,并谈到学术研究中存在着抬高某一学派压制另一学派的倾向。在这个会议上,中共中央决定在科学工作中采取“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这次会议的情况,陆定一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谈得十分简略,相关的档案材料也未见公布。不过,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此时作出科学研究应当开展“百家争鸣”的决定,大致是有依据的。因为同一月发生的另一件事,可以与此互为印证。

这年2月1日,中宣部给中共中央写了一个报告,说他们接到广州中山大学的反映,有一位在中国讲学的苏联学者,在访问孙中山的故居时,向陪同人员谈起,他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孙中山先生世界观的论点有不同的看法。中宣部认为,这“有损于我党负责同志的威信”,请示中共中央是否有必要将此事向苏联方面反映。2月19日,毛泽东批示说:“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因此,不要向尤金(按:尤金时任苏联驻华大使)谈此事。如果国内对此类学术问题和任何领导人有不同意见,也不应加以禁止。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

这年4月中旬,毛泽东又看到了一份关于学术问题的材料,这是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哈格尔3月2日的谈话纪要。哈格尔说,过去教条主义的错误,主要在过分强调苏联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成就。例如,我们宣传苏联农学家李森科的学说一切都好,将德国科学家中很有权威的微耳和(RudolfVirchow)的一切都否定了,认为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的一切都是反动的,而在德国的生物学家,绝大多数是孟德尔派。科学可以有各种学派。我们相信久而久之可以使一些真正研究科学的人走上唯物主义。苏联科学有好的我们应该学习,但不能将苏联科学界的每句话都认为是神圣的。这份材料使毛泽东产生了共鸣,他感到中国又何尝没有出现同样的情况。

4月18日,毛泽东给中宣部副部长张际春(部长陆定一外出)写了一封信,请中宣部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学术研究也不能搞教条主义

4月25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讲话的核心是如何“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毛泽东在讲话中虽然没有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法,但他强调不可盲目地学习外国,学术研究也不能搞教条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好的东西也应该学习等,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双百”方针的内容。

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原本计划讨论农业合作化问题,毛泽东作了这个讲话后,会议的主题自然发生了变化,就转而讨论讲话的内容。

4月27日,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讨论毛泽东的讲话。陆定一在发言时谈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对于学术性质、艺术性质、技术性质的问题要让它自由争鸣,要把政治思想问题同学术性质的、艺术性质的、技术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

陆定一讲到了医药界的问题,并且表示,不能说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医学,微耳和是资本主义医学,中医是封建医学,这是根本错误的。在生物学方面,有的说摩尔根、孟德尔是资产阶级的,李森科、米丘林是社会主义的。这根本同社会主义没有关系。在物理学方面,不能说牛顿的物理学是封建的,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是资本主义,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把那些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帽子套到自然科学上去是错误的。他还说,中国现在发展科学,向科学进军,如果有人出来一个主张,把大帽子一扣,说某某学者或某某学派是资产阶级的,那科学的发展就完蛋了。这样对我们的建设是很不利的。

“《乌鸦与麻雀》是部好电影,《十五贯》应该到处演。陆定一又讲到文艺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也值得研究。他说,要写新人物,写新人物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写一写老人物也可以。如果现在有一个人能把上海三十年代社会的变化写出来,我说,那是世界第一的小说,好极了。

毛泽东说:“《乌鸦与麻雀》,那是部很好的电影,那是写上海解放军进城的前夜,我们电影局就是不许它演。这两天可以找出来给大家看一看,见识见识,这是中国一篇很好的历史。”

周恩来问陆定一:“最近看《十五贯》没有?”

陆定一说:“我看过,很好。”

毛泽东说:“《十五贯》应该到处演,戏里边的那些形象我们这里也是很多的,那些人现在还活着,比如过于执,在中国可以找出几百个来。”《十五贯》是据清代剧作家朱素臣的同名传奇改编的昆曲,写的是娄阿鼠偷走油葫芦15贯钱并将其杀死,县令过于执凭熊友兰所有的15贯钱判定其为杀人凶手。知府况钟监斩时发现其中有冤情,重审此案,拿获了真凶。过于执也就成了中国戏剧中官僚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陆定一接着说:“在文艺问题上有无数的清规戒律,日丹诺夫有几条,马林科夫有几条,这个有几条,那个有几条,很多很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最进步的文艺方向,但是人家写点自然主义的作品有什么关系?他政治上赞成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写几篇自然主义的东西?毛主席讲民主党派万岁,因为他们赞成社会主义。我们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其他主义有一点无关大局。”

4月28日,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总结讲话,他第一次明确地宣布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作总结讲话时,再次重申了这个方针。

一个星期后,即5月9日,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副主任钱俊瑞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的讲话,第一次把中共中央将在学术方面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透露了出来。5月11日,《人民日报》以《学术方面应该执行百家争鸣的方针,钱俊瑞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讲话》为题,发表了这个讲话的内容。这是中共中央机关报第一次刊登有关“百家争鸣”的消息,实际上向全社会发出了在学术研究上将实行“百家争鸣”方针的信号。

陆定一对“双百”方针的诠释

“双百”方针提出后,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全社会特别是知识界公布,并由此推动我国文艺和科学研究的繁荣。1956年5月26日,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的千人聚会上,陆定一对“双百”方针做了诠释。

陆定一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才着重提出这样的政策。他说:“我国要富强,除了必须巩固人民的政权,必须发展经济、教育事业,加强国防以外,还必须使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得到繁荣的发展,缺少这一条是不行的。”

他接着说:“要使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得到繁荣的发展,必须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无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在科学工作方面,我国也有历史经验。我国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方面曾经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成了我国过去历史上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

陆定一强调,在贯彻“双百”方针时,必须坚持这样的原则:在学术批评和讨论中,任何人都不能有什么特权;以“权威”自居,压制批评,或者对资产阶级错误思想熟视无睹,采取自由主义甚至投降主义的态度都是不对的。学术批评和讨论,应当是说理的,实事求是的,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术论争。后来在6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正式发表了陆定一的这个报告。

知识界的一缕春风

“双百”的提出,为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用“兴奋”和“激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当时知识界的心情,应该是不过分的。

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在文艺界,一大批传统剧目被发掘、整理和上演,仅北京市就先后开放了京剧传统剧目20余出,同时收到名老艺人献出和收集的京剧剧目1000多个本子,1060余出戏。在文学创作上,“题材和主题的范围扩大了,体裁和风格多样。最能反映思想活跃的杂文这片荒芜已久的园地,也开始繁盛起来。”刘宾雁的特写《在桥梁工地上》、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陆文夫的小说《小巷深处》等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均属上乘的作品,都是这个时期发表的。为了贯彻“双百”方针,1956年底,中国作协还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1957年起,文学期刊一律取消“机关刊物”的说法,而以某某社或编委会代替,以示各文学期刊地位平等,没有指导与领导的关系。

学术界也空前地活跃起来。据1956年12月21日新华社报道,1956年一年中举行的比较重要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据初步统计有50多次,多于过去任何一年。科学工作者提出的学术论文和报告共有2000篇以上,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

篇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的高二历史教案设计

1.1自然生态理论

伊安·麦克哈格Ian Mc Harg于1969年首先提出了自然生态设计理论,他在《设计结合自然》 (Design with Nature)中强调土地利用规划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John Ormsbee Simonds) 把自然生态研究推向了“研究人类生存空间与视觉总体的高度”。

1.2西方自然生态理论在遗址保护中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纲领性文件和欧美国家对于自然生态理论的愈加关注的背景下,西方展开了结合自然生态的保护工程:在英国发展出兼顾多元功能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串联城市社区与历史建筑、古村落和文化遗迹的城市绿链。在德国法兰克福罗马广场,结合教堂及古罗马遗址为居民提供交流的空间场所,提升了周边土地的利用价值,带动了城市的更新。在新加坡,创造“花园城市” 美誉的高密度的场所城市的绿道发挥社会功能,提供亲近自然的空间,开展慢跑、散步、骑车、垂钓、 泛舟等户外运动的场地。截至2011年,在美国与自然生态绿道相关的线性遗产有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4项)、 国家历史道(national historic trail)(14项)、国家风景道(national scenic trail)(5项)、 公园道(parkway)(6项)、河流区(river area)(14项)、 海岸线或湖岸线(seashore/lake shore)(14项),占美国国家公园系统遗产总数的14% 。归纳国外自然生态理论在遗址保护及展示中的应用,可概括为: 对历史遗址的保护性建设;对历史遗址的利用性展示;对遗址周边的自然景观规划;以及大遗址范围的游览性开发。从以上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针对历史遗址的保护是基于生态保护层面之上的一种综合性建设策略。

1.3我国自然生态理论在遗址保护中的尝试

1997年10月23日《挪威合作开发署与中国博物馆学会关于中国贵州省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协议》签署,在中挪共同努力下,1998年在六枝特区梭嘎苗族地区建成中国第一座保生态化博物馆。 作为该项目的延续,2005年举办了专门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过了生态文化保护区建设的“六枝原则”。广西壮族自治区在1999年提出建设民族文化生态展馆的工作思路,2004年建成了南丹里湖怀里瑶族、三江侗族和靖西旧州壮族三个文化生态展馆试点项目,地方政府编制《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古壮寨梯田景区保护与旅游开发详细规划》,启动了自治区特色性名镇名村重点建设项目。

地缘因素决定吉林省内的历史遗址以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为主体,随着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工作进行,吉林省内历史遗址生态保护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发[2010]35号文件确立吉林省集安高句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自2011年以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 地方专业性高校联合完成通化自安山城、四平二龙湖、汪清百草沟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框架制定,为地方相关遗址保护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 这些研究工作为自然生态理论在历史遗址保护中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工作基础。但是,省内的生态文脉保护项目大多为博物馆、展览馆等单体建筑形式出现,还未形成系统的区域性生态保护带及链状旅游参观流线,进一步开发完善尚需深入系统研究。

2. 二龙湖燕国古城遗址保护案例

基于如上现状,以吉林省二龙湖燕国古城遗址保护为例,探讨自然生态理论在历史遗址规划与展示性开发设计中的应用。

2.1二龙湖燕国古城遗址概述

二龙湖燕国古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二龙山村北崴子屯二龙湖水库大坝南端的黄沙土台地上,东经124。45,,北纬43。10,。此遗址是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的军事戍边城址,遗迹包括城墙城门遗址、房屋遗址等,是目前所知东北地区受战国时期燕文化影响最北的城址,一直沿用至西汉初年,她对研究战国时期燕国北部边疆以及西汉初年东北地区的城址布局和防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内容涵盖古城遗址全部构成要素,包括遗址分布区内已探明和未探明的地面与地下遗迹遗存、出土文物、遗址区和相关环境区的空间环境。

二龙湖燕国古城整体近方形,坐北朝南,方向北偏西30°,周长约751米,其中东墙长193米, 南墙长183米,西墙长190米,北墙长185米,总面积为(尚需计算)平方米。古城最高处与最低处高差约13.3米,城内地势西部高,东部低。二龙湖古城遗址的遗迹包括城墙、南门、建筑址、排水沟、 灰坑、灰沟、高台址等。二龙湖燕国古城选址独特, 人工手段和自然地形紧密结合,体现了当时人们在城池选址和建造上的科学追求,是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东北地区发现屯戍类城址的典型代表。

2.2二龙湖燕国古城遗址的现存问题

自然因素对古城遗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患、 风蚀、冻融。雨水对遗址冲刷破坏的影响,造成城墙墙体和基址外露部分被不断冲刷和搬运,间接诱发局部坍塌和基础变位。古城常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使墙体的土石结构松动,带来墙体坍塌、流失。 古城所在地区气候潮湿,长期的冻结融化循环作用导致墙体的开裂和剥落。此外,城墙墙面上的植物及灌木,破坏了城墙原有的颜色,伴随着树根的生长,墙体有断裂、外鼓变形等破坏。

人为因素对古城遗址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在生产活动方面,20世纪80年代古城西部修建了啤酒厂,厂房全部叠压在城内西部高台上,啤酒厂围墙将古城西墙全部破坏并有一部分叠压于古城北墙上。再有近年来在西墙外开挖了人工鱼塘,将西墙墙体完全破坏。

(2)在居民生活方面,二龙湖古城内外现有居民居住,在城内外空地开垦种植,并有电缆和通信杆线分布于城内外,过于密集的活动对遗址会造成直接破坏。古城东墙外常驻有二龙湖渔政管理所渔业队,其建筑紧邻东墙,破坏了部分墙体和墙基。

(3)在地上固定物方面,古城北墙外有几处现代坟墓,开挖墓坑对遗址带来直接的伤害,墓冢也极大影响了景观。

2.3结合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设计方法

首先,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清除威胁遗址安全的影响因素,保持原有生态绿地,并结合二龙湖燕国古城遗址地形环境,建立景观视廊。古城遗址的南墙基本保存完整,东墙南段修复后基本恢复了原貌。 另外,从古城遗址内向东可远眺二龙湖水库,古城内的高台址与二龙湖水坝及水域存在景观开发连续性,遗址周边的自然环境保持较好。因此,结合水域生态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古城遗址参观展示空间。

其次,结合现有路网组织流线,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二龙湖燕国古城遗址周边有102、303国道通过,遗址西邻乡道X053,到达古城较为便捷;遗址内现存有多条机耕路,参观展示路线可与之结合进行改造。此外,为避免重复建设, 可与遗址北侧二龙湖风景区联合设计停车场地。

此外,结合遗址挖掘进行,提供多样性展示空间。古城东墙、南墙和南门等地面遗迹,主要展示战国晚期塞外边城的筑城方式。城内东南部考古发掘区发现的遗迹,主要展示房址等生活场景。城内西部高地,展示及说明燕国塞外边城的防御、瞭望特征。

3. 自然生态理论在遗址保护中的策略

基于对二龙湖燕国古城遗址保护的研究,可以明确指出,历史遗址的保护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总体空间内的自然生态关联性。

3.1公众参与空间功能布局更新

为达到自然生态与历史遗址的双重保护,首先需要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多渠道传达文化遗产的丰富价值,增加公众对历史文脉的关注度和对历史场所保护的认同感。进而,利于建设控制地带内功能布局的更新,形成文物保护与乡村发展、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生态环境高度结合的保护发展机制。以二龙湖燕国古城遗址保护为例,进行拆除废弃啤酒厂厂房、回填人工水塘、协商迁移渔业队等遗址安全隐患的措施,借以对地上人为活动进行改造和管理。

3.2建立遗址景观链状保护带

合理利用现有自然生态环境组织游览流线,串联遗址节点并规划景观视觉通廊,以此来建立遗址景观链状保护带是生态化保护历史遗址的重要手段。

以二龙湖燕国古城为例,遗址所在风景区自然景观优美,森林覆盖率达96%,历史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适合建立遗址景观链状保护带。在选址方面,二龙湖燕国古城规划独特,二龙湖自然风景区南端的黄沙土台地上, 人工手段和自然地形紧密结合,体现了当时人们在城池选址和建造上的科学追求,是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东北地区发现屯戍类城址的典型代表。遗址区的主要景观为城内远眺东部二龙湖水库,通过调整植被、控制建筑等方法保持视线通畅。禁止渔船进入和停靠这一区域,禁止各种捕鱼和垂钓,减少渔业活动对景观视觉通廊的影响。环湖的另一重要节点是1600年历史的赫尔苏古城,城西临东辽河,北依二龙山,山形水势颇为幽胜,是伊通至开原的要冲。据《伊通县志》介绍, 昔日赫尔苏城为东西街,长约三里,有商号三十余家,有龙泉庙、吉祥寺、关帝庙三座庙宇,还有天主教堂等,具备建立环湖历史遗址景观链状保护带的基本节点要素。

3.3依托既有路网整合组织流线

以最大程度减少人工建造痕迹保护自然生态为宗旨,依托既有路网规划整合遗址保护区及风景区的参观流线。现有二龙湖所在风景区交通发达,对外交通系统以现有道路为基础,改善路面质量,增设道路指示牌,依托乡道X053,与四平市道路系统规划有机衔接。对内交通以规划区内已有的道路规划设计为参观游览主干路线,形成整个遗址区的主体交通网,为考古发掘和展示创造基础条件。

4.结语

从人文角度诠释,遗址是历史生命仅存的最后实体,是唯一可以触碰到的历史真实;从自然角度观察,遗址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天然固有的真实存在,是历史存在的真实场所。历史遗址与自然生态环境共同组合,记录了人类文明演进的真实面目, 只有明确历史遗址生态化保护的正确价值,才能唤醒公众参与历史遗址保护,避免过多的人为二次破坏,进而提高历史遗址的可读性和本真性。

摘要:本文以自然生态理论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吉林省二龙湖燕国古城遗址进行保护设计,分析历史遗址在生态化保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论证了自然生态理论在历史遗址保护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历史遗址保护设计方法,以及结合自然生态的历史遗址保护策略,以求为边疆地区历史遗址生态化保护提供更多探索的可能性。

上一篇:县公路局“十一五”文明创建工作规划下一篇:心悟法师禅语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