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2024-06-27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精选十篇)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1

一、当前核心问题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大问题。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难以融合, 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市场化和产业化以及科技化等难以实现, 导致农村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农民增收缓慢等,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被合称为“三农”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因此, 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关键则是发展农村经济。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 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发展, 通过农村金融的发展, 实现农村存量资金的盘活, 加速资金流转, 进而实现资金总量放大, 推动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 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集中表现为金融支持弱化, 金融风险隐患较大, 使农村金融陷入农户、农业企业“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两难境地。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与否, 意义重大。如何解决当前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 迅速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首要任务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通过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 以切实保障农村金融的稳健、高效运行, 实现农村金融、经济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 经济发展落后。经济决定金融,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改善金融环境的重要前提。与城市相比, 农村经济发展, 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速度上都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 农村经济虽有了迅猛发展, 但在国民经济体系中, 农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观, 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二) 征信体系不健全, 社会信用意识缺失。

诚信环境缺失是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当前, 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严重滞后, 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中介服务极不规范。由于缺乏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 对个人贷款所蕴含的风险不能进行适时监测;同时, 由于私营个体企业财务制度极不健全, 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上报政府产值高、上报税务利润少、上报银行效益好”的现象非常普遍, 金融机构难以掌握企业执行国家会计和审计准则的真实情况和企业运行的真实状态, 加之信用信息开放度较低, 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 信息不对称使贷前调查、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等无法正常进行。

农村社会信用意识淡薄, 逃、废金融债务现象严重, 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贷款就是纯利润”的错误观念, 通过各种手段逃废金融债务, 借贷之前不想归还的现象仍然存在, 严重损伤了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而依法收贷工作中, “执行不到位”, “司法打白条”的现象较为普遍, 社会缺乏必要的信用意识, 企业缺乏必要的信用管理措施, 守信者未得到有效保护, 失信者未得到严厉制裁, 导致银企信用关系扭曲, 给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危机。

(三) 法律环境欠佳, 金融债权缺乏保护。

我国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严重滞后, 相

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 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立法方面, 《破产法》规定清算程序上把银行排在最后, 未明确金融机构对欠债不还的债务人享有无条件的破产起诉权, 《刑法》对有意通过提供虚假财务资料骗贷的企业刑事责任无明确规定;最高法院关于只要证明抵押住房是自住用的生活必需品, 银行不得对其处置拍卖的司法解释, 增加银行贷款风险可能性;农民可担保资产不足, 没有一部《合作金融法》来保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执法方面,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相当普遍, 执法行政主导和行政干预现象较为严重, 执法效率低下、司法执行难、执行周期长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同时, 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对逃废债务人无强有力的威慑手段, 导致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必然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挫伤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

(四) 历史包袱沉重。

一是金融机构承担农村政策性业务带来的风险难以消化。农业是弱质产业,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属于高风险、低效益产业, 这些因素决定了投入农业产业的资金风险大。在这种情况下, 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 农村信用社自然承担了较多政策性任务, 特别是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 农村信用社做了很大的利益牺牲, 历年亏损挂账普遍偏高, 而政策上却不能享受同等商业银行的“国民待遇”, 不良资产难以和商业银行一样无条件剥离, 业务范围和品种也存在诸多限制。二是行政力量介入发放的贷款风险显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打招呼贷款、提供政府担保等现象在广大农村较为普遍。农村干部出于政绩考虑, 常常违背经济规律, 盲目投资某一行业或某一项目, 为使项目快速上马, 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关系跑贷款, 使农村信用社在被动、违心、无奈的情况下发放贷款。同时, 农村党政干部“私借公用”借款和村级债务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难度较大, 对社会公众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使农村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

(一)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改善宏观环境。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必须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 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 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 增强货币创造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落实国家支农政策, 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要以科技为支撑, 以先进工业成果改造传统农业为主要手段, 以培育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为标志, 以农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 以产业化经营为基本形式, 以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为目标, 使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二) 强化法制建设, 构筑农村金融生态制度基础。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 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基础。加强农村经济金融建设的立法工作, 尽快修订完善《破产法》、《刑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 严肃追究恶意逃废债务的自然人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责任, 从根本上加大法律的威慑力。在《商业银行法》的基础上, 针对农村金融的实际状况, 尽快出台《合作金融法》, 以保护农村合作金融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行依法行政, 地方政府自觉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大力支持司法公正, 保障政府信用, 杜绝不应有的行政干预。司法部门应从维护法律威严、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保障经济发展大局出发, 进一步强化司法公正, 提高执法效率, 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 特别是要提高案件执结率, 切实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三) 建设征信体系, 净化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

建立包括征信数据库、诚信奖励与惩罚体系、追偿制度等完整的征信体系。首先,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宣传、舆论监督等手段,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其次, 广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社区、信用户、信用企业建设, 进一步营造重信用、讲诚信的社会风气。第三, 建立健全数据体系, 广泛向金融、税务、公安、房管、土地、车管、保险、商家采集客户信用资料。第四,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畅通资本补充渠道, 完善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 放大担保倍数。

(四) 优化金融生态链, 推进服务创新。

优化金融生态链, 可从制度层面直接规定各金融机构的资金吸纳与运用方式, 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激励约束制度, 限制农村金融机构成为资金外溢的渠道, 以培育相对独立的、具有完整金融创造功能的区域金融市场, 确保资金外溢状况得到抑制,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将有质的提升。一是金融机构要明确分工, 形成合力, 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 最终达到共赢。二是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信贷品种的创新, 应着力于开办农业产业周转贷款;推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拓展重点项目银团贷款;结算手段创新, 应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电子化投资力度,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开展网上支付业务, 逐步实现支付结算的电子化、信息化处理;融资方式的创新, 应积极开发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如债券融资、票据融资、中介融资、股权融资等融资渠道。三是尽快建立农村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如建立农村担保机构、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设立农业贷款专项担保基金, 补偿农民因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降低农业贷款风险。

(五) 减少不当的行政干预, 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建设。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 篇2

当前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正在迅猛发展,加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影响,如何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发展成为我国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到目前为止,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总称(即生态系统),一般指水资源(水环境)、土地资源(土地环境)、生物资源(生物环境)以及气候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指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或再生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环境问题严重。

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资源污染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耕地面积的减少,二是土壤肥沃力下降。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地区为了发展自己的本土经济,不惜代价引进了大量的厂矿企业和乡镇企业,有的农村还建立了大面积的工业园。这使仅有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而单位耕地上承载的人口却不断增加,由此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另一方面,水土流失、粗放耕作、农田污染、有机质不能还田、不正确的土壤耕作等造成了土壤肥沃力的下降。我国又人多地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又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主要途径,加之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施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二)生活垃圾和废水污染情况严峻。

农村不像城市有统一的市貌规划,农民建房、乡镇企业布局都是比较分散而且杂乱无序。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18 亿t,生活污水约90 多亿t,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而且绝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垃圾“围村塞河堵门”现象已经成为令农民头疼的“公害”。再加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排放的畜禽粪便更是给农村的生活垃圾“雪上加霜”。目前农村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据统计,绝大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从未经过检验,目前全国共有3.2 亿人用水不安全,不少地区的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大多数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每年有超过2500 万t 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地下水系统,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三)农村生态环境中能源消耗严重,能源建设滞后。

在农村,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村干部又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对能源节省和再利用方面做的远不到位。而且广大农村做饭仍以烧柴为主,大量砍伐和使用薪柴,不仅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造成大量污染,滑坡、泥石流加剧,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农民环保意识环节薄弱,过于追求短期效益。

在农村,多数农民认为“知识无用论”。许多孩子不上学或被迫辍学跟着家长外出打工或自己外出打工,农村孩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文化知识低。生态环境破坏,土地、水源地减少,土壤、水源污染。农民的身体健康受影响,生活水平不升反降。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合理治理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保护措施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及治理的现状

(一)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由于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使用化肥、农药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手段。化肥使用量的严重超标,致使农村的土壤污染和河流水质污染受到严重污染,居民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

(二)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处理不当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排量也逐年递增。由于农村居民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生活垃圾和污水常常被随意倾倒或直接排入农田水渠,塑料袋、泡沫饭盒等污染物也随处可见,这些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度污染。另外,集约化畜禽养殖给农村生态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鼓励畜牧业发展,畜禽养殖业由以往的分散养殖转向规模化养殖。主要表现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养殖场排放的废渣和畜禽粪便的堆放,不完善的排污体系无法及时清理废弃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三)城市污染的转移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环保部门加大了城市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陆续迁移到小城镇中,造成工业污染的转移。很多城郊地区都变成了城市污染物堆放的垃圾场。

面对农村污染问题的日益加重,现行的政府环境管理模式未能得到有效实施。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域广、人口众多以及国家资金的有限性,导致农村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垃圾定点倾倒、集中处理也只在部分地区得以实现,很大部分地区只能由着大量的农村生活废水、废物随处乱排、乱丢,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农村生产污染的治理采用了与城市相同的排污收费制度。该制度在“面源污染”的农村,针对农村污染排放的分散和面广等情况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农业污染恶化的态势并没有因为排污收费制度而好转。

二、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农村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生态环镜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我国在起草污染防治政策、立法、标准体系时,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第一,由于各生态要素相互关联的特点,在研究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条例,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信息统计、质量评价等标准、方法体系时,应注意与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综合协调,同时应对现有的这些法规中已有的一些制度进行完善;第二,在立法中应强调预防体系的健全,并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第三,在立法上应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确立公众参与制度,充分发挥公民个人、NGO等环保组织以及社区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加到污染防治工作中来;第四,建立污染整治基金制度、污染整治市场体系和环境污染风险责任保险制度,促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整治向市场化发展。

(二)加大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力度

1、政府应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健全有利于提高执法效能的长效保护机制,用制度来监督环境。环保系统应该实行环境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2、要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纳入统计指标,使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数量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示,建立宏观综合决策机制,健全中央与地方的协商制度,环境保护政策要结合于同部门发展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的合作均衡。

3、由于市场存在失灵情况,因而通过政府来对环境资源利用进行管理来纠正市场失灵,使外部性问题得以解决进行有效管理,促使环境外部性内在化。政府可通过征收“屁古税”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制度。

(三)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要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监测指标体系和信息系统,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重要农产品产地的环境监测。加大农村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格查处小造纸、小化工、小冶炼、小水泥等高污染行业违法排污行为。对长期超标排污的私设暗管偷排偷放的、污染直排的,应停产关闭。对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未经验收擅自投产的,应停产停建。对治理无望的企业和生产能力,应关闭取缔。严格环境准入,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强自然保护区环境监管,严厉打击违法采矿和开展旅游等破坏生态的行为。要充实农村环境保护力量,保证必要的监测、执法装备、经费等工作条件。

(四)增强科技对生态环境管理的贡献

要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环保关键和适用技术。围绕农业面源污染形成和消除机理、污染土壤修复、水体自然生态修复等重要课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有效防治农村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分类指导、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建立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

结语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所以应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生态文明为目标,因地制宜制定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环境、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晓东,刘学敏.不能忽视农村的节能减排问题[J].经济纵横,2010,(3).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4

但在“重发展, 轻环保;重生产, 轻生态”的思想影响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 不少地方的农村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环境污染加重的趋势, 影响了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 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一、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 水污染触目惊心

目前, 我国仍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 其中因污染造成饮用水不安全的人口达9 000多万人。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 我们的饮用水50%以上是不安全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最新检测报告 (2005年6月份) 称, 我国七大水系, 水质达到I~III类水体的占49.2%, IV~V类 (受污染水质, 不能用作饮用水源) 水体的占28.5%, 劣五类 (已丧失直接使用功能) 水体的占22.3%。湖泊水库中满足Ⅱ~Ⅲ类水质的湖库有7个, 占26.9%;Ⅳ~Ⅴ类水质湖库有9个, 占34.6%;劣Ⅴ类水质湖库有10个, 占38.5%。

(二) 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的土壤处于警戒状态, 污染比较严重的约5%。蔬菜中农药污染问题更为严重, 农产品已经缺乏安全保障。由土坡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事件时有发生, 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有关部门进行的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中, 江苏调查区蔬菜和稻米的铅超标率分别达到60%和46%。广州调查区的蔬菜样品中, 七氯和异狄氏剂醛的检出率都在85%以上, 而硫代硫酸盐的检出率竟然高达94%。一些地方的稻田土壤因渗入镉废渣而被污染, 致使稻米中的含镉量超标, 无法食用。因土壤污染, 全国每年粮食减产1 000万吨以上, 直接经济损失约125亿元。

(三) 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近年来, 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 由此带来生活垃圾量的迅猛增长, 并且因城市垃圾向城郊和农村转移, 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2005年《各地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情况》显示, 当年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仅为51.7%。据测算,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 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 人粪尿年产生量为2.6亿吨, 绝大多数没有处理, 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吨, 8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在一些地区, 畜禽养殖污染成为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原因

(一) 污染型产业向农村快速转移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污染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一些农村, 为承接污染型产业和引进这些企业, 地方政府许诺提供各种优惠条件, 表面上看, 引进这些污染产业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投资, 而且给当地村民一些就业机会, 有些地方为了回避国家对土地的管制政策, 采取“以租代征”的办法非法占用农民的土地。有些地方根本不考虑国家的环保政策, 违法违规建设。由此对村民造成的危害是长远的。

(二) 农业化学品的过量使用

我国化肥年施用量已达4 700万吨, 居世界之首, 单位播种面积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成倍超出发达国家为防止水体污染所设置的安全上限值。我国湖泊与河流中的污染负荷有50%以上源于非点源污染, 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约占1/3。此外, 仅从占全国作物总播种面积20%的集约化、专业化的蔬菜、瓜果、花卉种植区域来看, 每年因氮肥的不合理使用而损失的氮就达300万吨, 占我国氮化肥总用量的12%。大量使用化肥已经引发全方位立体污染, 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难以逆转, 还导致了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等现象。

我国年均化学防治面积45亿亩次, 因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污染的土地超过2 187万公顷, 约占耕地面积的16%。过量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利用率仅为30%左右, 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

(三) 农村土地布局不合理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期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在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 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 还导致直接污染的危害。目前, 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 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 污染物处理率也明显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综上所述, 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向西部和落后农村地区转移;同时,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 对企业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的不合理布局, 农田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过量是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生态环镜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 我国在起草污染防治政策、立法、标准体系时, 有必要借鉴美英先进经验。第一, 由于各生态要素相互关联的特点, 在研究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条例, 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信息统计、质量评价等标准、方法体系时, 应注意与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综合协调, 同时应对现有的这些法规中已有的一些制度进行完善;第二, 在立法中应强调预防体系的健全, 并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第三, 在立法上应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确立公众参与制度, 充分发挥公民个人、NGO等环保组织以及社区的作用, 让他们积极参加到污染防治工作中来;第四, 建立污染整治基金制度、污染整治市场体系和环境污染风险责任保险制度, 促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整治向市场化发展。

(二) 强化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阶段, 政府应采取“发展导向”模式。 (1) 政府应打击地方保护主义,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健全有利于提高执法效能的长效保护机制, 用制度来监督环境。环保系统应该实行环境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2) 建立宏观综合决策机制, 健全中央—地方协商制度。要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纳入统计指标, 使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示。环境保护政策要同部门发展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相结合。同时,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的合作均衡。 (3) 进行有效管理, 促使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由于市场存在失灵情况, 因而通过政府来对环境资源利用进行管理来纠正市场失灵, 使外部性问题得以解决。政府可通过征收“屁古税”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制度。

随着发展, 政府应逐渐转向“秩序导向”模式。强化公共资源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建立起合理的环境经济利益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利益关系。

(三)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要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监测指标体系和信息系统,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重要农产品产地的环境监测。加大农村环境监督执法力度, 严格查处小造纸、小化工、小冶炼、小水泥等高污染行业违法排污行为。对长期超标排污的私设暗管偷排偷放的、污染直排的, 应停产关闭。对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未经验收擅自投产的, 应停产停建。对治理无望的企业和生产能力, 应关闭取缔。严格环境准入, 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强自然保护区环境监管, 严厉打击违法采矿和开展旅游等破坏生态的行为。要充实农村环境保护力量, 保证必要的监测、执法装备、

(四) 增强科技对生态环境管理的贡献

要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环境保护, 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环保关键和适用技术。围绕农业面源污染形成和消除机理、污染土壤修复、水体自然生态修复等重要课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 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为有效防治农村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分类指导、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 建立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

摘要:在对我国农村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 在“重发展, 轻环保;重生产, 轻生态”的思想影响下, 分析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原因, 最后, 结合当前农村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实际问题, 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2007-11-13.

[2]章力建, 朱立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 (6) :1-6.

[3]许秀真, 颜双波.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作用的思考[J].南方论丛, 2006, (4) :44-49.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5

2009-04-28 15:23:03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荒漠化加速发展,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内外污染源不断增多并造成逐年增长的经济损失。

●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草地严重破坏,水域、湿地不适当的开垦,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城镇污染的转嫁,人口无节制增长和人口素质下降。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科学规划,统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现代生态农 业;开展综合整治,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推广生态环境新技术: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执法监察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还农民农村生态环境主体; 加强领导,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栌长效机制。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建设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生态农业建设、环境保护和绿色食品生产得到 了重视和加强,促使我国农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是,不能不看到,我国农村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还相当严峻;工业及

城市三废污染还未得到根 本解决,个别地区甚至还在加剧;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功能衰退等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农牧业生产内源性污染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 趋势。认清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现状,了解其退化原因,找出解决退化的对策和方法,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 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现状

生态环境退化是指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和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产力下降、水土资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 环境恶化现象。特点是: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失调,恢复起来就非常困难,而且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遍及所有大的江河流域。最新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而且每年还在以1万km2的速度递增,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的土壤50亿吨,带走的N、P、K营养元素超过了全国年产化 肥的总量;因水土流失而毁掉的耕地达270万km2,年均损失约6万km2;由于泥沙淤积,全国湖泊面积缩小了186万km2,占现有湖泊面积的40%,使得江河引洪能力降低,灾害频发。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是:流失面积大,波及范围广,发展速度快,侵蚀模数高,泥沙流失量大,危害严重。

2、土地荒漠化加速发展。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全国荒漠化面积262.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遍及13个省市区的598个县(旗),近4亿人口受到影响,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41亿元。目前荒漠化发展速度还在进一步 加快。研究表明:在50-70年代,我国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大1560 km2,进入80年代每年增加到2100 km2,目前沙漠化土地则以每年2460 km2的速度发展,因此而造成的草场退化达8418.8万km2,耕地退化283.8万km2,扬尘天气迅速增加,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生态后 果,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甚至形成了:一处治理,多处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恶性循环。

3、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资源仅占世界8%,约2.8万亿m3,人均拥有水资源仅及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 109位,是世界公认的贫水国。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一是缺水严重,除城市、工业缺水严重外,全国农田平均受旱面积由70年代的1.7亿亩,增加到1997 年的5亿亩。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粮食减产750-1000亿kg;每年有14亿亩草场缺水;有约8000万农村人口和4000多万头牲畜饮水困难。二是水利 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仅为0.3-0.4,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为0.8kg/m3,不及发达国的一半。三是开采利用不合 理,加上河流上、下游用水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调度,近年来,争水、断流经常发生,导致环境退化严重,旱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对地下水的掠夺性开采,引 起了一系列的生态退化问题。四是水污染没有得到根本的控制,我国每年从城市、工矿、企业排出来未经处理的污水达300亿-400亿m3,已使七大江河、五 大湖泊

20%-30%的水体遭受污染,仅黄河流域四级水污染河段12000km,占干支流的60%以上。

4、环境污染不断加深。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主要特点:一是污染源不断增多,除工业及城市三废对 农村污染即外源性污染的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多外,农药、化肥、农膜、兽药、粪便及秸秆引起的污染即内源性污染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水源污染导致5亿 农民的饮水不符合卫生标准,鱼塘、农田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大气污染导致酸雨面积不断增加,全国酸雨面积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29%;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 圾共同污染着水源、污染着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形成了农村新的污染物,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农产品品质低劣,市场 竞争能力差;农膜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白色"污染,使农田土壤结构破坏、养分减少、地力下降。二是环境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1985年为830亿元,近年 来估计每年达千亿无左右,逞逐年增长趋势。环境污染还危及广大群众的健康,疑难病症增多、死亡率增加,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污染造成的民事、刑事案 件增多,已严重影响了农村工作的开展和安定团结的局面,影响了政府的公众形象。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

1、森林、草地的严重破坏。我国森林蓄积量虽然名列世界前列,居第8位,但人均只有8.6 m3,是世界人均71.8 m3的12%;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26%的一半;人均森林面积0.11hm2,是世界人均水平0.64 hm2的17.2%,居世界119倍。我国的森林资源本来就相当贫乏,加之滥砍滥伐得不

到控制,全国每年仍有44万hm2的林地,转为非林地,有 165.4万hm2的林地转为无林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

森林毁坏从根本上改变了区域小气候条件,蒸发量提高、温度降低、风速增大,大风日数多,不仅使草场失去了抵御风沙的天然屏障,同时使区域生态环境明 显恶化,最终导致沙漠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大面积的森林、草地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沙海和沟壑纵横的荒坡。森林的破坏,使得调节气候、截流吸纳雨水、保持水土、净化大气等的能力减弱,洪涝及干旱灾害越来越频繁、灾情越来越重、水土流失越演越烈,导致大面积生态失调和环境污染。

由于滥垦过牧和不适当的管理,导致我国草场面积不断缩小,草场质量日趋下降。目前我国北方牧区2.24亿hm2可利用的草地中,明显退化的面积有 0.467-0.667亿hm2,其中有0.133亿hm2已退化为沙漠,并以每年133.33-200.00 hm2的速度在不断扩大。我国草地退化率已达56.6%,耕地退化率也超过40%。毁林、毁草和不合理的耕垦,使得沙漠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沙尘旱暴及扬沙 天气越来越频繁和严重,已经对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人力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2、水域、湿地的不适当的开垦。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泥炭地、海岸带、红树林、珊瑚礁等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湖泊和湿地是流域来水的"汇"积调节库,承担着蓄泄河川、调节流域水量平衡、降解污染物和提供灌溉、旅游资源等作用、被美誉为"地球之肾"。

我国现有湿地面积25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6%,不足世界平均6%的一半。由于不适当的开发利用,现在已全面退化。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建国以

来,有1/3以上的湖泊被开垦,开垦总面积13000 hm2以上,因开垦而消亡的湖泊达1000余个。开垦湖泊的蓄水容积减少达500亿m3以上,这一数字相当于淮河泾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 1.3倍,在建三峡库容的5.8倍。库容减少的直接后果是调节江河来水能力降低,洪涝、干旱灾害加重和淡水资源的减少;间接后果是,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导致气候异常,雨水分配不均,自然灾害频繁等。由于湿地景观的严重破坏而缩小,还使生物多样性衰退及污染日趋加剧,导致湿地生态功能下降与湿地进一步受 损。

3、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靠的是化肥、农药、兽药、除草剂、地膜等化学投入的大幅度增长。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施 用量超过世界平均用量的1 倍多。1997年全国化肥总量为4637万吨,其利用率只有30%-40%,其余60%-70%的化肥进入环境,污染水体和土壤,进而影响农作物的质量。我国是农药生产大国,2005年农药产量100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1/10左右,现阶段我国每年有25万吨以上的化学农药原药被加工成100万吨以上的 制剂加以施用,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80%-90%散落在土壤和水里,漂浮在大气中。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农用地膜用量增大,回收甚微,又难于降解,已给农田造成新的"白色"污染。

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农村的腐败之风和农村环境的恶化,乡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差,设备技术陈旧落后,成为农村环境新的最大 污染源。2004年全国乡镇企业废水排放量为37.35亿万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6.9%,但废水中的COD排放量为407万吨,占整个废水 COD的37.93%;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和排放量分别为849万吨,880万吨、957万吨,分别占全国同类废气排放总量的26.4%、56.23%、63.59%;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排放量分别为40100万吨、16863万吨,分别占全国的37.889%、91.59%。由于许多 乡镇企业急功近利,只顾赚钱,不讲对污染的防治,加剧了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厂点,污染点与农田、农村居民点交织在一起,直接污染严重,危害更大。往往是一 家小造纸、小印染污染一条河,一个小冶炼、小采选毁掉一座山。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是加速农村污染的又一重要原因。全国80%以上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已造成1/3以上河段受对污染而引起农灌 水的恶化。90%的城市垃圾在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2005年我国垃圾填埋量为9.5亿吨,并且每年还以10%的速度递增。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量达6.5 亿吨,累计存量131.4亿吨,已占地11.5万公顷。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了许多宝贵的土地资源,又污染了周围的水质、土壤和大气。

4、人口的无节制增长及人口素质的下降,始终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我们经常自豪的声称,我们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 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当然是个奇迹。但这个奇迹的后面隐藏着巨大的生态危机。它像一副沉重的十字架,始终压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脊梁上,成为跨世纪的 沉重负担,我国的许多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无不与人口重负这个问题直接相关。如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贵州,人口增长过快,毁林毁草开荒严重。有的地区将 35°以上的陡坡也加以开垦,造成水土流失、水旱灾害越来越严重。在素有"北大荒"之称的三江平原,为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的需求,经过40多年的大面 积开发,垦殖率已由1949年的7.22%,增至2004年的18.21%,湿地面积减少386万hm2之多,森林覆盖率也由1949年的30.41%,降到2004年的18.21%。滥垦滥伐的结果使得该地区的生物、淡水、土地等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恶化。我国西北、华北草地的滥挖、滥垦、过牧,长江中上 游森林的滥砍滥伐,五大淡水湖区的开垦,沿海滩涂的不适当开发等,也无一不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密切相关。

三、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的对策

1、科学规划,统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认真做好村镇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统筹规划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在固体废弃物特别是生活垃圾处置方 面,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建立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置设施。二是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要结合村镇实际,科学规划环境设施,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三是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将镇(村)环境建设规划与农业产业规划,特别是畜禽养殖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等区 域,控制和集中处理畜禽养殖业污染。四是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继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绿色产业,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量,有效防止农业污染;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推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科学规划,将环境问题作为规划的重要方面,结合实 际,将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排放、垃圾集中堆存、畜禽圈舍建设、改厕改灶、庭院绿化、兴建沼气等纳入整个规划之中,严格要求,坚持标准,统一建设,从根 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

2、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引起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已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多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加之对合理利用 资源认识不足,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对资源采取掠夺式开发经营,致使资源衰退,破坏了人与资源的平衡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人 口快速增长是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态环境失衡的主要原因。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是严格控制人口过怏的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的迅 速增长。每一个有识之士,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尤其是农民,为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只生一个孩子吧!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社会公德,尤其要加强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和普及。要认识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心。树立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在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提倡生态文明。

3、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现代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立“资源-产业-再生资源”的新经济 模式,以彻底改变“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直线、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模式,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先进适 用技术和“绿色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源头上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

产,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 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实现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采用农业生态技术,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良性循环的高效集约农业。生 态农业主张提高太阳等自然能源的利用率与转化率,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农业废弃物的再循环率。开发农村能源,保护自然资源,多施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 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外部投入防止污染,用地养地,精耕细作,改革农业结构等。在当前对资源破坏严重、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地区,要确实搞好产业结 构调整,退耕还林、草、水,进行资源重组,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和毒性化的发展趋势。构建生态农业京系统,保护农业 生态环境,4、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应以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处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中小企业环境设施建设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 实施。加大乡镇工业环境管理力度,对环境治理设施不完善的责令限期完善,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责其停产技改,对无污染处置设施的坚决取缔;严格防止城镇化 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新建项目要实行“环境优先”原则,严禁新建重污染企业;尽

快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强农家乐的污染治理;认真研究制订畜禽养殖污染和农药、化肥、农膜污染防治等具体政策措施,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发挥典 型示范作用,把农村小康环保行动与“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农民饮用水、小流域治理、清水河道建设、农村新能源建设等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政府应成立农 村环境整治专门机构,实施统一监督领导。农业、林业、畜产、水利、科技、环保等部门要通力合作,统一规划,协调工作,用生态农业的观点,开发运用现有的科 学技术,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现有的耕地,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指导农民合理施用化肥,重视农家肥的利用;推广生物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发展“无 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推广使用环保型可降解的农用地膜;继续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沼气;坚决禁止焚烧秸秆,引导 农民进行综合利用;继续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禁止乱砍滥伐,禁止开垦和破坏草坡资源,划定基本草坡保护区,实行轮牧制度,提倡舍饲养殖,达到草畜平衡。要切实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预防和制止水土流失面积的扩大,继续抓好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实施,加快治理步伐。

5、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推广生态环境新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才能在发展生产和经济的同时,做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有效保护,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当前要 积极引进,研究和推广高新农业技术,尤其是高新生物技术。重点解决快速封山育林,植被恢复和建造技术;小流域或区域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技术;优良畜禽(作 物)品种选育及其高产、高效饲养(栽培)管理技术;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绿色食

品、有机食品等生产配 套技术等等。这些具体的技术问题不解决,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即协调好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农业 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努力去为农业、农村和农民解决1-2个技术难题;要求每一位政府官员,利用自己的能力,为科技人员创造一个推广科学技 术的宽松环境条件。只喊口号,只要求做什么,不告诉怎么做,"以其昏昏,令人昭昭"是不能阻止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因而也就不能彻底解决中国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6、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执法监察体系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重城市轻农村的缺限,国家应抓紧修改,在环境保护法中明确现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地位、作用,管理任务和违法 责任的条款,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法,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同时,应以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田径流污 染、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和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积极研究和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快农村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步伐,使农村环境管理有法 可依,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环境法律保障。环保、闺土、林业、农业、水利、畜产等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土地管 理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整治步伐。要建立使健全执法监察机构,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根据各地具体概况,目前农村生态环境徐护整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遏制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防止水土流失等的政策,坚决取缔、关停并转污染严 重、治理无望的"十五小"企业;对退耕还林、还草、还水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由群众来监督地方官员

认真执行。二是对土地施用有机肥,严格控制化肥农 药施用强度,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力度。实施生物防治、地膜回收等进行奖励,要制定出农牧产品优质优价的政策。三是加强新上工程和项目的生态环境评价和 论证。尊重科技人才而不是"玩弄"科技人才。在环境问题上要实行一票否决制,以避免造成新的环境隐患和问题。四是放宽"四荒"地拍卖政策,严格遵守协议,加快治理速度。五是坚决杜绝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和农村环境污染行为,保护治理成果。

7、实现城乡一体化 还农民农村生态环境主体

城市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要解决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打破二者的界限,实现城乡一体化,还给农民农村生态环境主体,保好护农村生态环境。一要有利于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能以牺牲耕地为代价换取短期的利益。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能否保护好现有的耕地面积,关 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整个农村生态的保护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城市建设对农村耕地的侵占。二要由城乡中心主义转变为城乡一体保护。我 国现有环保法律明显偏向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调节好农村与城市的资源分配,多把精力财力投入农村的建设,使生态环境保护之力度趋于平衡。三要积极发展 现代农业,提高农村的综合生产能力。四要农民的环境权得到有效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环境权是农民合法权益的内容之一,是农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 础。但在环倮方面,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有的待遇不同。随着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出现引起重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受到高度重视,而农村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农 民的环境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断裂不断加剧。弥合城乡断裂,实现城乡和谐应是

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五要新农民。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特别重要的一条是应当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好良好的道德风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

8、加强领导,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列入区(市)县、乡镇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评先创优活动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继续推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各 级政府要制订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并认真组织实施,通过逐级签订环保目标任期责任书,加强任期内考核,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和措施到位。重点乡 镇建立环保机构并设立专职环保员,具体负责本辖区环保工作,切实履行好职责,确保乡镇、村环保到边到底,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运行体制和机制。解决农 村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综合性、公益性的工程,应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将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农村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实行严 格的考核、奖罚制度。要建立领导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坚持不懈,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农村环境问题得到根本好转。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 篇6

关键词恶化;保护;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2—0098—0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产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也愈演愈烈,大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人们在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生态环境这个给我们人类提供物质基础的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这个地球的生态资源人类不可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实现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同进步,避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思想。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极力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国具体实践,必须从国家宏观层面管理上来进行指导。

1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全球生态环境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冰川融化等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而造成的生态失衡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后果:

1)气候失常。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正常的气候环境是人类适应自然、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而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带来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引起海啸、冰川融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了生存灾难,海平面上升、许多港口城市将变为汪洋大海,地震、海啸等灾害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物质财富遭受极大损失。

2)土壤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许多矿产遭受掠夺性开采,在矿五冶炼的同时也造成了大气污染。排出的工业废水中有许多有害物质和过量植物营养元素。这些有害元素进入土壤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大量“毒土”。土壤污染会造成农作物中有大量有毒物质残留,进入能量循环后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3)水源污染。工厂的工业废水和农业的农药残留、特别是有害矿物质的侵入严重污染了水源。水源污染包括原油泄漏造成的海水污染、有害物质侵入造成的江河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水源遭到污染首先威胁的是人类生命健康,对动植物的危害也非常严重。大量鱼虾出现死亡或者变异,体内的毒素又造成了二次污染,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灾难。

2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和政策。加强环境监管治理

人类生态环境必须要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来监管、保护。具体说来,关于环境的相关政策有以下几点:

1)政策措施。环境政策制定的目的是保护环境,遏制对环境进行污染和破坏的人。利用经济杠杆来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较为有效的政策。国家对高耗能产业、高污染产业征收用于环境保护的能源税、碳税、化肥农药税、汽车购置税等等。环境税的征收即能遏制人类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能收取资金用于环境治理,用来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目前,发达国家对环境税收政策较为严格,能用经济杠杆防止环境犯罪。发展中国家也逐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纷纷参加世界环境大会尽自己的义务来保护生态环境。联合国等一系列国际组织通过国际合作来保护全球生态,节能减排保护地球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对高耗能产业和高污染行业开始增收环境税,利用税收政策来保护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留下碧水蓝天。 2)法律手段。要保护生态环境,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作为执法准绳是行不通的。环境立法重在惩治环境犯罪、打击环境破坏者,引导和鼓励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二战后,许多国家纷纷制定法律来保护生态环境,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国际化趋势、成为国际组织会议的重要议程。国际组织通过了国际环境法和区域环境法,以此来通过国际间的监督与合作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已经拥有环境保护法律十一部、自然资源法十五部。这些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环境保护方面的禁区和惩治措施,有力地保护了我国生态环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专门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利用执法力量强有力地打击生态犯罪。同时,我国还相继出台了环保行政法规五十多项、环保规章制度二百多条、国家环境标准五百多项,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有力地遏制了环境破坏势头、保护了我国生态环境。

3)管理措施。有了法律法规还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量,环境管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常规性行为,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我国环境管理不单单把事后环境治理作为重要任务,也不仅仅将征收环境税作为更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行为指南。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成为环境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并制定了相关环境保护机制来履行神圣使命。联合国也督促相关行业建立环境保护体制,来规范和制约企业以及社会集团等的:[业生产、集团活动等行为,这个行为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这将大大完善世界以及各国地区的环境管理体系。

3着眼全局、加强国际合作保护生态环境

从宏观层面加强对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引导面临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必须联合起来制定一系列保护生态资源的政策。具体说来要做好这样几个方面:

1)树立新的环境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建立崭新的生态环境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是非常必要的。新的环境观倡导人们合理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环境保护的观念渗透于经济建设的始终,在追求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型城市生态环境。当今社会,倡导全人类树立健康的环境观念是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首要条件。

2)强化国际合作,完善国际环境法律法规。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地震海啸等一系列自然灾害提醒人们环境问题已经日趋国际化,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共同应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是非常必要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为环境保护国际化提供了运作的平台,世界环境大会也是全球性的环保大会,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时代已经来临。国际环境法的出台为各个国家协调环境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逐步完善国际环境法律法规也是当务之急。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篇7

一、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支持下和国家不断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出台,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加深以及新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有了显著的成果, 以2012年为例, 农村居民纯收入达到7917元/人, 比2008年增加3156元, 年均增加789元。农村地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达到10.7%, 较08年增速的8.0%多出2个百分点, 2012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量较大,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达到3447元/人, 比上年同期增加484元, 增长16.3%。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 促进了农村财政的增长, 优化了农村地区就业和产业架构。城镇建设进程显著, 我国城镇化水平2012年达到52.57%, 比2008年的45.68%增加6.89个百分点。尽管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虽然呈现出积极向上状态, 不过依然暴露出许多缺陷和问题。由于人口、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差异性;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还很低, 金融服务供应不足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区域依然存在, 根据人民银行最新向社会发行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表明:截至2014年底, 我国主要涉农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达到81 397个, 相关金融服务已覆盖52万个行政村, 各类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 据不完全统计将近9012多万户农村居民获得相关贷款支持。但农村地区平均贷款额度和城市地区比较尚有距离。此外, 全国仍然有很多乡镇无银行网点的问题依然突出。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部分金融服务的制约,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阻碍, 金融服务优化进程缓慢, 解决我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问题处于迫在眉睫之势。

二、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大量外流

牢固的农村经济基础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保障, 农村经济受困于自然环境等因素, 尚属于高风险的弱质经济领域,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依然呈现发展出速度缓慢的状况, 农村经济主要还是依靠第一产业。由近几年农村地区金融的成长规律来看, 金融服务机构数量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呈正相关,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 导致借贷难, 支农资金不足, 也影响了金融服务机构对农村地区市场的信贷投放, 总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其具体表现为:农业投入产出比低、农业的规模化程度偏低、现代化程度偏低, 农业回报率远达不到预期, 农村金融交易成本比较高。鉴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较差, 在农村地区资金利润率远低于城市的条件下, 同时政府对其补贴措施不够合理, 再加上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挤出效应, 农村经济和农民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从而抑制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农村金融无法健康成长, 根据资金流动性的和有外流的渠道, 直接而明显的就是资金外流的现象十分严重, 根据上述农村经济环境的现状和问题, 农村地区金融体系运行的环境遭到破坏, 市场活动受到限制, 农业地区金融效率不容乐观, 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到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我国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备, 信用环境较差。

农村地区信用环境决定着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是否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是市场活动信用保证和基础, 农村地区信用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当前, 我国农村地区信用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于征信体系的不完善与诚信意识的淡薄, 农村的信用体系和信用机构不完备, 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严重滞后, 这些现状与当今农村经济真实发展水平不相当, 这也归根于我国征信制度研究起步较晚, 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在农户信用度的评判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 缺乏征信数据, 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依赖农村信用社进行信用评级工作, 由于信用信息采集相关专业人员匮乏, 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高, 人员参差不齐对国家制定的征信信息收集指标理解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导致信用资料的收集不够及时, 采集信用的方式依然是按照日常调查方式进行收集, 采集效率十分低, 信用数据更新速度较慢, 缺乏时效性, 无法第一时间反映农户和企业的最新信用状况。加之复杂的人情关系和农户的不配合, 信息采集可靠性低。信用环境则与公众的道德观念和诚信理念息息相关, 诚信是所有金融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而这种诚信观念一般无法短时间内形成, 导致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信用环境较差的局面, 另一方面农村个人和企业诚信意识还很淡薄, 认为“贷款就是利润”的农户和企业还有很多, 在借款之前就产生了就不去归还的想法, 或者将已经到期的贷款进行再投资等等, 绞尽脑汁的去逃避农村金融债务, 拒还贷款。这些行为对我国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和诚信文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一定程度增加了金融部门的授信风险。

(三) 我国农村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

现代化的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而良好的市场秩序又以法律法规规来维护, 因此又称为法制经济。各种市场活动正常运行都需要在法律提供秩序, 一个健全的农村法律体系能够保障各类金融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 法律环境在农村地区金融市场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功能。目前我国农村法律体系和法律意识的建设和严重滞后, 针对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法律法规严重缺失, 例如在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退出的相关法律制度、信用农业保险等领域都存在法律要素的不完备, 造成了农村地区法律环境建设的停滞。由于农村金融的高风险性、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等多方面因素, 我国农村地区法律环境和城市地区相比十分特殊, 种种关系交织复杂, 这就使法律的制约作用无法有效的发挥,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时常发生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活动过程中。农村地区司法、执法成本较高, 与之配套的部门规章制度、政府行政行为、行政执法工作还不够规范, 受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 执法行政主导和行政干预的现象较为严重, 有些案件既使得到依法清收, 但维权成本居高不下、执法效果低, 司法执行不顺利、执行周期长的问题也尤其突出, 导致在农村地区经济案件发生时, 正当的经济权益无法有效、迅速获得相关法律庇护。农村借款人法制意识淡薄, 逃债和拖欠贷款时有发生, 形成较高的违约风险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对逃债欠债的债务人威慑手段不强, 导致金融债权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甚至于损害, 从而出现农村相关金融机构不敢放贷状况。

(四) 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 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备

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生态主题是由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构成的“二元金融结构 (Financial Dualism) ”。而农村地区金融主体依然存在大量缺失, 达不到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发展的目标, 金融种群薄弱, 金融物种数量稀少, 在农村, 基本上只有货币市场比较活跃, 而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总体而言发展较缓慢, 这在一定程度上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 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总量不平衡。首先, 在全国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中, 农业贷款余额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占比依然呈下降趋势, 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结构不合理。其次, 短期贷款占农村贷款比重较大, 生产性贷款居多, 而中长期贷款和消费性贷款的数量却很缺乏。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备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农业的弱质性而导致抵御风险能力不强, 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或者遇到自然灾害那么农村居民就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风险就由农民转向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 位一个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能很好的预警并将农村地区金融风险降到最低, 增强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运转质量。如今我国金融监管方面虽然通过积极探索略取得了成效, 监管机构相对独立, 但监管体系还是不够完备。农村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 而内控机制不健全, 风险较大, 农村金融监管目标不精准, 外部监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村的监管理念与立法体系落后, 没有形成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新型金融监管模式, 监管的内容不健全。在监管的过程中, 监管的标准和方式方法单一, 不同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够而导致监管效率低下。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 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 2004年12月7日

[2]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J].金融研究, 2005 (11)

[3]王曙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M].华夏出版社, 2006

[4]刘玲玲, 杨思群.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8

1.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2014年上半年, 中国74个重点城市中重污染天气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污染强度均有所减轻, 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9%, PM10平均浓度下降6.5%。但是, 我国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 多年来的粗犷型、高消耗、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已经造成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下降, 环境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等制度缺陷使得环境污染恶化势头难以从根本改变。2013年, 全国煤炭消耗量36.1亿吨, 占世界的50%, 为世界各国之最。石油消耗5.14亿吨, 居世界第二。PM2.5的大范围出现, 2.8亿人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19.4%的耕地污染超标。

2.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2.1 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我国粮食生产超一万亿斤的丰收成果, 掩盖了国民对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视。但我国的化肥使用量占全世界的1/3, 土地连年在化肥的超强度刺激下产出粮食, 没有足够的休养, 无法自然消解化学成分的含量, 掠夺式的产粮方式使得目前全国已有1/6的耕地受重金属污染, 并且污染程度年年递增。

2.2 垃圾围村问题普遍

一方面,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 一些过去只在城市出现的生活垃圾也成为农村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可降解垃圾占比迅速增加。另一方面, 农村垃圾大都集中露天堆放, 形成恶臭熏天、蚊蝇乱飞的“垃圾山”。目前, 我国农村约有6.5亿常住人口, 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1亿吨, 其中有0.7亿吨未做任何处理, 相当于每年堆出200多座百层“垃圾高楼”。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最突出表现。

2.3 城市、工业污染转移

目前我国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日益加剧: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00万亩, 3亿多农村人口面临饮水不安全问题。一些城郊结合部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行为, 使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土壤污染程度加剧, 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威胁人体健康, 威胁生态安全。

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 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各地代表和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而在今年3月7日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表示, 农村污染源比例上升却在环境整治的边缘。笔者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 针对现存问题, 提出如下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3.1 推动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

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首先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标准体系。其次要加强农村工矿企业的环境监管, 切断土壤污染的源头, 遏制土壤污染扩大的趋势。再次对污染的土地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做好污染的管控, 避免这些污染扩散和扩大。最后通过试点示范, 建立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3.2 结合实际, 科学治理垃圾问题

由于我国农村分布区域广、人口数量多, 垃圾收集处理难度更大。因此, 笔者认为,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探索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与经济实力相适应的科学治理方式。首先, 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保投入机制, 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次, 要建立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的科学处理模式, 组织引导垃圾分类与再生, 推动建立农村变废为宝机制,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3 严格把关农村工业项目, 完善治污配套设施建设

针对农村工业污染问题, 笔者建议, 对工业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 严把项目落户关, 针对工业园区企业集中的现状, 建立污水泵站, 完善污水管网配套设施, 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对农村环境造成影响的工业污染。其二,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由省一级单位直管的农村环保基金, 用于建立高毒农药销售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保证的系统, 以及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回收体系, 推广新的清洁炉燃烧技术。

结束语

笔者认为, 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还需尽快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 把生态修复、环境再造纳入各级政府指标考核体系, 坚持绿色GDP从源头上考核问责。并且, 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生态状况都千差万别, 为避免“纸上谈兵”, 各个地区具体的生态治理还需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周智, 黄英, 黄娟.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异质性变化[J].贵州农业科学, 2014 (04) .

[2]张文彩.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9

1 我国农村生态保护面临的制度性缺陷

一些学者把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归结为我国特殊的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我国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城镇化的直接目的又是摆脱贫困,因此,“经济至上”就成了城镇化的最高取舍标准,加上城镇化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政府依赖性,而政府往往更倾向于追求短期的经济政绩,以牺牲生态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短期发展的情况便难以避免。比如,在城市遭淘汰的污染行业和企业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死灰复燃,就是因为高耗能、高污染的乡镇企业成为一些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税收”来源。乡镇企业现代化程度最低,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落后的、甚至被淘汰的、对环境有明显不利影响的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大扩散[1]。但是笔者认为,农村城镇化的功利性发展模式只是农村生态危机的表面原因,不少城市也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但是因为环保方面的严格执法,使生态破坏得到了严格控制,而且农村生态破坏不仅发生在中西部困穷地区,东部经济发达农村地区也同样存在,我国农村生态保护陷于困境,面临的是制度性缺陷与障碍。

1.1 农村生态保护在环保法制体系中被边缘化

我国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主要关注的城市地区市民的生态利益,很少顾及农村生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是历史上长期对农村生态保护漠视的一个必然结果。比如,我国制定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但却没有相应的《农村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我国对城市的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企业排污费返还使用,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实现低价征地或无偿划拨用地政策,虽然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资金向来匮乏,但对农村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优惠政策;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确定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任务,但对于农村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却没有提及。类似生态保护城乡有别的法律规定举不胜举,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承受着巨大的生态环境负担,而现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城乡有别,更导致农村的生态保护举步维艰。

1.2 农村生态资源权利主体的虚位

生态资源权益归属不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致命弊端。我国并未明确农村生态环境资源的权利主体,各种法规都认为生态资源、环境权益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然而,国家所有在理论上一般解释为全体公民所有,全体公民是个抽象的概念,作为公民个人,并不是生态权益的所有者,理论上任何人都有使用国有财产的权利,但实际上国家资源的相关权利只能由政府或其授权机构代为行使。因此国有产权主体是虚置的,国有的生态资源权利主体是无法具体化到人格化的个人的,此时权利主体是虚位的。而集体也不是一个明晰的法律概念,作为集体成员的农民个人不仅不清楚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利份额,也不能代表集体在集体权益被侵害后进行维权。实践中我们往往把生态环境认定为公共资源,而1968年西方经济学者哈丁就提出“公有地悲剧”:“草场(资源)为公共所有,羊(利润或产品)为个人所有,结果是草场上拥挤的牲畜将导致过度放牧和土地资源的破坏[2]。作为公共资源的生态环境,其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因而也无法排除他人共享[3],如果不对权利主体作出清晰界定,使用者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往往会对生态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单个人关心生态资源合理利用所得到的收益被若干个共同使用者分享,从而必然会导致每一个人都希望他人去关心生态资源的使用,而自己仅仅是“搭便车”,结果所有人都可能会失去对生态资源保护和合理使用的关心。农村的生态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如果不明晰权利主体,便没有人会真正付诸行动投入到生态保护。

1.3 农村生态损害缺乏救济机制

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之所以愈演愈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污染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得不到有效追究,相应损害得不到有效救济。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有时会对环境保护法律在执行上打折扣,在进行重大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时没有或不认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甚至对当地企业违反环保法规、破坏生态的行为听之任之,使有关责任人逃避法律制裁。另一方面,农村生态破坏损害的是公共生态环境利益,在缺乏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不是直接受害人的单个个人,往往没有资格为公共生态环境保护对违法行为提起诉讼,寻求救济。对此,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早出现了生态公益诉讼,是公共生态环境利益遭受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个人违法行为的侵害,或者存在侵害的可能性时,由公众代表或者环境保护团体基于维护公共生态环境利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诉讼,要求责任者承担赔偿责任,或对生态进行补救、恢复。生态公益诉讼制度后来被英、法、日等许多国家采用,成为了保护公共生态环境权益、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的重要制度。但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中却没有确立生态公益诉讼制度,导致农村公共生态资源损害缺乏可行的救济途径。

2 解决我国农村生态保护制度性缺陷的根本出路———建立健全农民生态权

解决我国农村生态保护问题,需要健全农村生态保护法制体系,建立适应农村新型城镇化要求的乡镇企业环境治理法律制度等等。但笔者认为,农村生态恶化直接侵害的是农民的生存权益,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而得不到有效改善其实是农民生态权缺乏、农民生态维权制度缺失的结果,是农民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社会现实反映。农民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直接受益者,只有赋予农民生态权,才是解决农村生态保护制度性缺陷的长效机制和根本出路。著名生态法学家姆·姆·布林丘克认为,生态权利是指在立法中确认并固定下来的,保证在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个人权利[4]。而农民生态权是指农民依法享用、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系统,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权利。一般认为其具体内容包括生态利用权、生态保护权、生态救济权、生态处分权、生态改善权等,以及为了实现上述权利而必需享有的权利,如生态参与权、生态信息知情权、生态管理权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是农村生态环境的权益主体,建立健全农民生态权是制约破坏农村生态行为、解决农村生态保护制度性缺陷的基本途径:

2.1 农民生态权明确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维权主体

农村生态环境的公共性使其极容易陷入“公有地悲剧”的困境,即人们损害了生态系统后可能个人获益,却不用承担不利的后果;人们愿意享受生态利益,却不愿意承受生态维护的支出,没有人愿意维护、改善生态系统,甚至没有人能够名正言顺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维权。而农民生态权的价值目标是保有农村生态系统利益,确立生态权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和满足农民基于生存和发展而享有、利用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的需求[5]。在明确农民生态权的情况下,农民对农村生态环境享有生态利用权,即农民基于生存需要利用生态系统的权利,如饮用无污染的纯净水等;生态保护权,即农民对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权利,有权制止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有权要求政府履行环境改善和保护责任;基于这些权利,农民就可以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维权。比如,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城市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执法的加强,大批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陆续迁往农村,在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却遭受了破坏与威胁。世界银行就将中国农村的工业污染作为仅次于城市水源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的我国三大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之一[6]。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但经费投入几乎全部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村生态保护设施极度缺乏。在农民享有生态权的情况下,农民就有权制止企业违反环保法规、破坏农村生态系统的行为,有权要求国家履行生态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的职责,有权要求进行环境改善获得良好生存状况。我国环保立法对城乡区别对待的不公平情况,其实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在政策制定上没有利益代言人的后果,而农民生态权保护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落脚点和关键点,对此农民可以基于自己的生态权益,在立法上争取发言权,反映自己的诉求,使我国从立法环节对农民生态利益加以确认,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

2.2 农民生态知情权、参与权是预防农村生态破坏的有效途径

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很多时候源于农民在影响自身生态权益的事务上没有生态知情权与参与权。比如,城镇化往往要涉及到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征地、耕地的非农用化,农民通常没有机会事先知晓和参与对自身土地使用权产生重大影响的土地用途规划;再比如,对于乡镇污染工业的投资和发展规划,基层政府对当地生态有影响的招商计划,农民也无从知晓其制定过程、无权参与计划的起草论证和决策。农民在生态环境利益问题上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阻碍了农民对农村生态权益的保护和预先救济。而农民生态知情权,是指农民对影响自身生活的生态环境状况、国家的生态管理行为等有获得信息的权利。生态知情权是行使生态决策参与权的前提,农民生态决策参与权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沟通协调机制,使各种利益群体在生态的利用、开发、保护等决策上能够表达其利益诉求、维护其权益。农民的生态信息知情权、生态参与权,为农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预防农村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途径。

2.3 农民生态救济权为农村生态损害补救提供保障

我国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承受着城镇化之后聚集居民自身产生的和城市转嫁的双份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然而对此生态损害农村受限于经济技术条件,往往自身无法予以弥补、改善。虽然农村生态破坏会造成农民的健康权等权益损害,但因生态破坏造成人身权益损害的证据难以收集,因果关系复杂且难以证明,面对实力强大的污染企业,许多农民受害者都放弃了赔偿请求。即便在政府的主持下进行损害赔偿调解谈判,农民的弱势地位使得农民在谈判和协商中也处于不利地位。我国立法并未针对此设置特别的救济制度,导致农村生态利益、农民生态权益处于救济不能的境地。承认和保障农民的生态救济权,即在生态权被侵害时有权得到救济,有权要求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一方面要建立生态公益诉讼制度,为农民维护自身生态权益和农村生态环境提供支持和维权途径;另一方面,还要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是指生态系统的受益者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供者支付费用的制度[7]。生态补偿制度可以使农村地区付出生态损失、城市地区受益的不合理现象得以纠正,有效的调节利益分配格局,并为农村自身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保障。

3 我国农民生态权立法缺失的现状及国外相关立法考察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不能靠牺牲农村生态环境来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应该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风向标”。不过只有承认保护农民的生态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保护的制度性障碍与动力不足的问题。然而迄今为止我国立法尚未对农民生态权进行明确规定,这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是不相适应的。我国《宪法》在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只是间接说明我国保障公民的生态环境权益,但却没有明文规定公民的生态权。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对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但是相关立法的重点是建立生态保护、污染防止的行政管理制度,而包括农民生态权在内的公民生态权并没有在立法上确立,因此农民生态权行使缺乏法律依据,农民生态权的各项权能无法主张,比如我国立法没有直接规定公民包括农民享有获取生态环境信息的权利,这必然影响农民生态信息知情权的实现,对于那些可能对生态造成损害的决策,可能受到影响的农民并无法事先得到通知。另外,在农民生态权受到侵害时,也无法寻求法律依据进行救济。

随着生态学、环境法学对生态权属性、法理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已认识到生态权应是人人均可享有的权利,生态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生态权的讨论与当代社会对流产、安乐死、土著民族的权利等问题的辩论没有什么区别[8]。国外发达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比较系统,特别是己经完成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国家像美国,其农民的生态权保护已不再成为一个问题。许多发达国家立法和国际条约都对生态权做出了明确规定,如美国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每一个体都有权享受健康的环境,同时每一个体也有责任对维护和改善环境做出贡献”;1995年芬兰《宪法》规定“公共当局应当努力保障每一个体的良好环境权,以及每一个体影响与生活环境有关的决策的机会”;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幸福的环境中生活,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这些规定都表明,承认生态权包括农民的生态权不仅可行而且是一种趋势。

4 我国农民生态权制度构建的立法路径

构建农民生态权制度,我国必须在立法上尽快明确农民的生态权及其行使、保障和救济制度。

4.1 立法明确规定农民对农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权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我们应当在《宪法》中承认生态权,在《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的生态权,为农民生态权保护确立法律依据。同时针对农村土壤污染、水污染、化肥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城市污染转移等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要制定专门的细则性法规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条例》,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和农民生态权进行明确规定,在这部法规中除了规定“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事故报告制度等一般环保制度之外,还要针对农村生态保护的实际,规定生态补偿制度、循环农业制度、农村生态保护财政保障制度等。对农民生态权的承认意味着农村居民对农村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安全、生态利用、生态选择、生态保护、生态改善等拥有支配权,并对农村的生态保护享有参与权、知情权、管理权等,成为农村生态环境利益的权利主体。在实际生活中城市的发展以农村的生态牺牲为代价,其实是农民的生态权让渡给了城市居民,然而这种让渡并没有相应的对价或支付,这对农民来说有失公平,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承认农民对农村生态环境享有的权益。

4.2 保障农民生态权各项权能的实现

在农民对农村生态资源享有生态权的情况下,立法还要保障农民各项生态权权能的实现,完善农民生态权的行使途径。比如,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中要保护农民的生态知情权和参与权的实现,明确政府环境保护主管机关、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影响农村生态环境事件中的告知义务;在对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环境标准制定过程中,要明确必须听取农村农民的意见;有学者还建议实行农村环境行政执法公示公开制度,增加农村环境执法的透明度。[9]在行政执法程序中,对于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行政命令、决策的形成制定,都要有农民的参与,比如对于是否许可企业在农村办厂,要保障农民有途径和机会向有关决策机关表达意见。

针对农民生态权的被牺牲问题,应建立保障救济农民生态权益的生态补偿制度。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的针对农村的资源开发和城市污染转移,农村居民承担了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农民作为受害者应成为生态补偿接受主体,农民集体组织可以成为具体的补偿款项接受人。生态补偿的支付者则可以是政府或生态资源受益人。首先,对于政府决策造成的农村生态损害,因政府是管理和保护生态资源的责任主体,其应成为生态补偿的支付主体,生态补偿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征收的生态税款,或实施建设项目时预算的生态保护费用。其次,根据受益者负担原理,从生态资源的开发使用过程中实际获得利益者,如在农村建立的资源开发企业,应对生态修复支付应有的补偿费用。

4.3 建立农民生态权益维权的公益诉讼制度

破坏农村生态的违法行为,既是对农村公共生态环境的侵害,也是对农民群体生态权的侵害。但是公共生态环境利益维权的难题在于没有合适的诉讼代表。[10]我国民事诉讼对原告的主体资格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即对原告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而生态环境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除了因环境污染而直接受到财产人身损害外,在一般民事诉讼中农民不能成为为公共生态利益维权的诉讼主体。为解决公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有必要建立专门的诉讼制度,当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时,除了直接的受害者可以成为原告外,应允许其他非直接受害者以生态维权为由,提起公益诉讼,即未来应建立生态公益诉讼制度。在设计生态公益诉讼制度时,具有原告资格的主体不仅包括受生态破坏不法行为直接侵害的公民、法人等受害者,还包括与案件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社会团体、政府机关等,鉴于个人对不法行为进行诉讼的弱势地位,对于复杂的案件,个人可以请求检察院提起诉讼。被告的范围不仅包括排污企业,还可能包括未履职的环保机构等政府执法部门;生态公益诉讼是为了公共利益提起的诉讼,为了激励生态环境保护诉讼的提起,要对诉讼费用进行减免,当然为了防止诉权滥用,如果被告证明原告有恶意诉讼的嫌疑,应要求原告在败诉时对被告的诉讼费用进行补偿。

摘要:农村生态保护在法制体系中被边缘化、农村生态资源权利主体虚位、农村生态损害缺乏救济机制,是我国农村生态保护陷于困境而面临的制度性难题。只有在立法上明确农民对农村生态资源的权利主体地位,赋予农民对农村生态的保护利用、知情参与、救济等权利,使农民可以基于自己的生态权益在立法上争取发言权,才是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长效机制和根本出路。因此,我国立法应尽快规定农民生态权,并保障农民生态权各项权能的实现。

关键词:农村生态,生态资源,农民生态权,立法

参考文献

[1]郑易生.环境污染转移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2(2):68-75.

[2]Hardin Garett.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1968(162):1243.

[3][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蒋景媛译.微观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32.

[4]王树义.俄罗斯生态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79.

[5]宁清同.生态权初探[J].法治研究,2012(9):47.

[6]孙晓伟.论我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的路径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2):225.

[7]曹明德.生态法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92.

[8]AlanE.Boyle&Michael R.Anderson(eds.),Human RightsApproaches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larendon Press,Oxford.1998.25.

[9]期海明.社会转型视域下农民环境权益的保护[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23.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10

(一) 农村生态保护宣传力度欠缺。

农村居民相对而言具有着较低的收入以及较低的生态保护需求, 在生态保护方面对政府体现出了很强的依赖性。平均文化程度较低以及经济收入较低也让农村居民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欠缺认知与重视。另外, 农村居民不仅对生态保护责任主体欠缺认识, 并且自身的维权意识也有待强化。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体现出了农村生态保护宣传力度的欠缺, 而在农村生态保护宣传方面, 不仅有必要开展环保重要性以及普法宣传, 同时有必要在生态保护项目实施方面实现信息的公开, 并通过提供专家咨询来提高农村居民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的参与性。

(二) 农村生态保护财政投入力度欠缺。

我国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给予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 我国对一些生态问题提出的农村开展了重点整治。2010年在强化成片整治力度的同时确定了八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 在此背景下, 各级财政也加大了农村生态保护财政投入力度来解决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历史遗留工矿污染治理以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问题。然而从整体规模来看, 我国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所进行的财政投入力度仍旧有待加强。2011年我国中央财政在三农方面的支出已经达到了万亿元以上, 相比较2010年上涨了21%, 但是用于农村生态保护方面的资金仅为40亿元, 可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在三农总投入方面仅占到4%左右。到2013年, 我国利用以奖促治来开展农村生态保护的村庄为1.6万个, 按照财政部门以及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划, 即使到2015年, 我国能够开展农村生态问题整治的村庄也仅为6万个, 这与我国60万个村庄的数量基数相比仍旧具有很大差距, 所以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为农村生态保护所提供的支撑仍旧任重而道远。

(三) 农村生态保护工作欠缺监督。

各级政府以及环保部门对农村生态保护相关规划不能很好落实是制约农村生态保护工作成效提高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生态保护考核体系以及责任体系仍旧有待完善。传统的政绩考核强调GDP增长而忽略生态效益的创造。这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而牺牲农村生态。并且由于责任制度的缺失, 生态破坏主体也难以确认或者承担相应责任, 这导致了农村生态保护工作落实难度大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虽然一些地区将农村生态保护当作政绩考核重要指标, 但是考核办法欠缺可操作性以及规范性导致农村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没有形成。

二、我国农村生态保护策略

(一) 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宣传力度。

强化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政策的了解以及调动农村居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参与积极性是确保我国农村生态保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政府环保部门必须要对信息不对称问题作出良好的解决。在此过程中, 政府环保部门可以要求农村实行生态保护信息公开制度, 从而让农村生态保护中的事前预警代替事后补救。同时, 政府环保部门要明确与保障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以及生态保护工作作出评价的权利, 在明确环境评价范围、方式、程序以及确保农村居民知情权的基础上确保农村居民监督权利的有效发挥。这一做法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农村居民在农村生态保护中的参与性, 同时可以提高农村居民对政府的信任感以及信心。在实行生态保护信息公开制度的过程中, 政府环保部门需要在沟通与交流方面体现出人性化, 通过实现环保教育与信息公开的良好结合来对公众参与机制进行完善, 从而让农村居民认识到参与到农村生态保护以及监督工作中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另外, 政府环保部门有必要组织乡镇企业参与到生态保护宣传工作中, 通过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来杜绝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

(二) 加大财政投入。

在农村生态保护财政投入方面, 有必要对投资主体及其权责作出明确。由于农村生态保护工作具有着明显的公共性特点, 所以政府应当作为农村生态保护资金投入的重要主体。在此方面, 政府有必要将农村生态保护工作当作基本的公共服务内容, 并在对各级部门投资责任作出明确的基础上实现投入额度的不断加大以确保农村生态保护中具备资金保障。在当前农村生态保护中, 对于个人或者规模较小群体所引发的污染如工业的污染以及农药、化肥等物质的过度使用等, 应当遵循谁污染、谁付费或者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并通过构建奖惩机制来对这些行为进行约束。在政府投资项目的选择中, 应当重视社会效益明显但是经济效益一般或者并不会产生经济效益的生态保护项目, 如水污染治理、生态管理单位建设等。财政投入是农村生态保护的重要支撑, 所以政府环保部门应当在对财政政策作出创新的基础上来改善农村生态保护资金供给欠缺的情况。同时政府环保部门可以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手段来提高农村居民以及村集体参与农村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对于经济能力一般或者较差的农村地区, 政府环保部门还可以通过与其他部门的联合来以环保项目为基础增加社会岗位, 让农村居民在开展生态保护的过程中获得实际利益。在财政资金的使用方面, 有必要构建考评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 从而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构建基础。

(三) 强化农村生态保护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农村生态保护管理体系的构建中, 一是有必要构建垂直的环保机构管理体系。在农村生态保护工作中省级环保部门负责统一的管理与部署, 并设置市县环保机构以作为省级环保部门中的分支机构, 即农村生态保护部门不再由政府主管, 而开展垂直的监督与管辖。在分支机构中则设立专人来承担农村生态保护责任, 在对农村生态保护制度作出完善、确保农村生态保护工作经费以及强化农村生态保护工作人员管理与培训基础上构建具有高素质、高效率的农村生态保护工作队伍;二是有必要实行生态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在农村生态保护工作过中, 各级生态保护部门有必要根据设定的农村生态保护工作目标来签订责任书, 并以区域生态保护需求为依据向下属机构落实目标要求与责任要求, 从而形成层层落实的农村生态保护工作机制。为了确保农村生态保护目标得以实现, 有必要构建农村生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通过明确督查、调度以及考核等各项工作制度来对农村生态保护工作作出领导与规范;三是有必要构建农村生态保护考核机制。农村生态保护情况应当作为官员考核中重要的指标之一。要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治理, 就必须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当作官员政绩的重要评价内容, 并在其基础上构建起推动农村生态保护的绩效考核体系促使政府部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并重。在此方面, 有必要明确并落实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各级政府在农村生态保护中的责任, 并对责任制度进行完善, 通过将农村生态保护具体化并进行贯彻以确保农村生态保护取得良好成效。

摘要:做好农村生态保护工作, 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贯彻以及对和谐社会进行构建的重要要求, 本文在对农村生态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分析的基础上, 对我国农村生态保护策略作出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农村问题,生态保护,农村环境

参考文献

[1] .于华江, 唐俊.农民环境权保护视角下的乡村环境治理[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4

[2] .彭中遥, 全琼.湘中地区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基于金塘村、新联村、关山村的实证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2, 31

[3] .宋晓丹.农村复杂利益结构影响下的基层政府环境行为[J].现代经济探讨, 2012, 10

[4] .宁清同, 李百三.论我国农村垃圾回收处理公益信托制度[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5

上一篇:实践活动下一篇:社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