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2024-06-27

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精选8篇)

篇1: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环境侵权救济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忽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肆无忌惮地向环境排放各种污染物以及滥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当前环境质量急转直下。近年来,由于政府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仅仅是部分城市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而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有加强的趋势。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农村环境侵权问题也显得更加重要,农村环境侵权已经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经济来源及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考虑到农村环境侵权问题的重要性,笔者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系统地、深入地分析了环境侵权的概念、特征及其构成要件,诠释了环境侵权救济的法理基础和本质内涵,并结合我国农村环境侵权及其救济的现状与困惑,重在阐述我国农村环境侵权救济的实现机制,实现我国农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实践证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步实施,我国相关的环境法学理论及其立法明显不足和落后,客观上要求环境侵权及其救济的相关原理及时予以更新,以期为我国农村环境侵权及其救济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鉴于此,笔者对我国农村环境侵权及其救济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法律救济、行政救济、社会救济三个方面。【关键词】:农村环境环境损害环境侵权环境侵权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68 【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引言10-111.我国农村环境侵权救济概述11-161.1环境侵权概念的重新定义11-121.2我国农村环境侵权的表现12-131.3我国农村环境侵权的特征和影响13-161.3.1我国农村环境侵权的特征13-141.3.2我国农村环境侵权的影响14-162.环境侵权救济的理论探讨16-192.1环境侵权救济的法理基础16-172.1.1权利冲突需要救济162.1.2民法的社会化是环境侵权救济的根基16-172.2环境侵权救济的概念和内涵17-182.3环境侵权救济的构成要件18-192.3.1法律制度要件182.3.2利益衡量要件18-192.3.3忍受限度要件193.我国农村现行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困境与思考19-233.1立法缺失19-203.1.1环境权宪法确认的模糊性或缺失19-203.1.2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滞后203.1.3法律责任构成要件规定的不协调203.2损害赔偿实现中的困难20-233.2.1证据收集难213.2.2立案难21-223.2.3法律服务获得难223.2.4获得赔偿的执行难22-233.3我国农村现行环境侵权救济的法律思考234.国外农村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考察与借鉴23-274.1国外农村环境侵权救济概述23-254.1.1英国农村环境侵权救济状况23-244.1.2荷兰农村环境侵权救济状况244.1.3美国农村环境侵权救济状况24-254.1.4日本农村环境侵权救济状况254.2国外农村环境侵权救济对我国的启示25-264.2.1综合利用法律、行政和社会措施预防我国农村环境侵权25-264.2.2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264.2.3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重视农村

环保技术的应用264.3借鉴国外农村环境侵权救济经验时应注意的问题26-275.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建议27-385.1法律救济27-295.1.1公民环境权的立法27-285.1.2对环境损害赔偿进行立法28-295.2行政救济29-315.2.1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05.2.2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制30-315.3社会救济31-385.3.1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维权意识31-325.3.2落实企业环境责任32-355.3.3完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35-38结论38-39参考文献39-42致谢42-4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3-4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篇2: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由于见效慢,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但又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概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生态植被的破坏等五个突出问题之后,指出了生存压力、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监管不力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三个主导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从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高农民的科学发展观意识三个方面着手。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而其中村容整洁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人居环境的建设需要加强农村基础,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改厨改厕等方面的投入,完善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供水系统快捷卫生,电力设施安全齐备;需要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加强对危旧房屋的更新改造,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需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居民民宅,使其美观实用,又节约土地。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诸多内容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由于见效慢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然而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应该列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直接威胁到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农民的身体健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社会和谐。

一、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1.农村生态植被的破坏

我国对陆地生态植被的第一次“浩劫”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大炼钢铁、毁林毁草开垦、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错误政策的实施,导致了大面积灾难性的生态和经济后果,教训是惨痛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日益重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生态植被的恢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对生态环境的欠债太多,植被恢复积重难返,加上巨大的人口生存压力,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处理的不当,各地毁林毁草开荒搞建设,不少农村地区还以柴薪为主要的生活能源,对生态植被“蚕食”现象一直持续不停,形成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局面。从整体上看,我国生态建设状况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我们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仍在毁坏生态功能强大的天然林,另一方面又在下大力气营造生态功能脆弱的人工林。农村生态植被的破坏使农业生产失去生态屏障,是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虫灾、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直接威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安全。

2.农村水环境的污染

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药品提高产量,而未分解的药物流入地下水和河流等水体,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态氮含量超标,影响土壤自净能力;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生物多样性,粮食蔬菜果品中残留的农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乡镇工业大量工业废水,以及城镇和乡村生活污水排放,加之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绝大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成为农村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大多数乡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荷塘或低洼处,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造成河道淤积,污染水体。不少地区水环境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农民的生存,农民患癌症等大病的比例增加,也直接导致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贫困。

3.农村土壤环境的污染

一方面,我国是耕地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近年来耕地面积又在不断减少,并以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另一方面,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仍在恶化,不少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目前,我国受铬、砷、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土壤污染的危害性相当严重,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

4.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玻璃、废旧电池、快餐盒等不可降解物正大举“入侵”农村,污染农村环境今天进入农村,最触目惊心的莫过于随处可见的垃圾。乡镇工业发达的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特别大,甚至一些城镇的固体废弃物也随意往农村地区倾倒。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危害也相当严重,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空气、水源、土壤,还影响村容。未收集和未处理的垃圾还会滋生传播疾病的害虫,如苍蝇、蚊子等。对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我国大多数地区还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5.农村大气环境的污染

我国许多农村家庭还在使用柴草和含硫量高的优质煤作为生活燃料,且农家灶房的排烟设计很差。农家炊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害有毒物质,其中部分还是致癌物质,大量吸入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炊烟还含有大量可吸入颗粒物,一旦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就会直接进入肺泡和血液,最终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肺部疾病等。在工业废气方面,乡镇工业废气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均占我国工业排放总量的近一半。农村的大气污染由于受影响地的人口密度较低和较分散往往不易引起重视,但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

1、强化政府的职能,增强执法的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政府须继续坚持目前所走的生态发展道路,保证良好势头,确保各项环境指标能真实可靠,达到环境标准。须制定领导责任制奖惩办法,指定具体的工作计划、编制环境总体规划。各责任主体,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既各尽其职又通力合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下属单位及全体干部职工的创建积极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不折不扣的落实各项任务,形成人人听指挥、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应对突发的各种环境问题。

2、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做好现有的污染治理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继续提升科技含量,降低治污成本,尽快成熟可复制推广的治污技术。此外,还需要加大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农工业工程体系,化绿色壁垒为绿色竞争力,打造一批有影响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3、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契机,加强对居民的环境意识普及。虽然现在公众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但是生活中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还有许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习惯问题、比如设施的齐备问题、比如社会环境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时间来一一完善,从有意识到开始行动,政府各级职能部门还需要做很多。要通过此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体验到切切实实的优异感。并且要对居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知识普及工作,定期开展活动把环境教育融入到对居民的亲身实践中去。加强对环保分管业务人员和各村(社区)环保办人员的业务培训教育;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让环保渗透进学校、走进社区、进入企业,不断加强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提升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增强企业的环保责任感,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4、保持原有环境不破坏,进一步整治污染单位。在处理水污染问题以及空气污染问题的时候,一方面要保证好污染单位不能再度恶化,另一方面要积极着手,通过政府主导,采取强有力的办法将污染范围逐步缩小,把污染的程度逐步降低。政府部门还要严格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严抓污染治理,不断削减污染负荷,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全面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生态建设和污染整治的问题上,政府也可以就如何治理好污染和怎样更好的进行生态规划向高校和上级环保部门咨询,团结好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好生态文明镇。

篇3: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以上, 即2/3以上的社会成员是农民。新世纪以来, 我国环境污染已经伴随着经济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形势更加严峻, 已经严重威胁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极大地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而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最主要原因在于传统“自上而下”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农村环境治理的实际需求。社会已经进入权力分享的时代,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实际上, 农村环境从其属性来看属于典型的农村公共产品, 村民环境自治是村民自治的一个范畴和延伸, 是村民自治组织在管理农村环境保护这一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的具体体现, 是村民“自下而上”实现自我管理, 保护环境资源和自身环境权益的重要途径。

2 我国农村地区村民环境自治的理论基础

2.1 符合多中心社会治理理论

多中心社会治理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及其同事率先在公共行政领域进行研究时提出的。多中心治理体系颠覆了单中心治理的传统模式, 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是治理主体, 都拥有社会治理的话语权。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都是社会治理的主体, 社会组织和个人逐渐摆脱与政府单向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形成平等对话协商网络型的治理结构。在世界范围内多中心治理模式中公民自治作用的趋势日益明显,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 且长期在农村居住, 所以, 农村环境污染最直接的危害群体是农民。同样, 农村环境资源的收益人也是农民。所以, 农民毫无疑问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 应该积极承担起治理农村环境, 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重任。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成为环境管理主体积极从事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组织形式。

2.2 符合依法治国理念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通过各地方、各行业和各基层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来逐步推进。农村地区村民环境自治是村民自治的政治延伸, 是依法治国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长期以来, 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存在导致农民没有平等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农民在教育就业、医疗保障以及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都与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 而且, 这种差距有不断被拉大的趋势。[1]因此, 村民环境自治行使农民依法治国的权力是《宪法》赋予农民的神圣权力, 是农民获得平等发展机会, 依法获得农村环境权益的合法途径。

2.3 符合民主原则

农村地区村民基层自治组织集中代表了村民的意愿, 村民环境自治是村民对本村或临近地区环境事务行使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权力的公众参与形式。村民环境自治是农村地区环境民主的集中体现, 最大可能地显现了民主的原则, 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的积极支持, 调动农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从而维护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

3 我国农村地区村民环境自治的现实依据

3.1 农村地区污染特点适合村民环境自治

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相对分散, 且地域辽阔, 污染物相对分散隐蔽, 不容易监测, 再加上农村环保机构人员缺乏, 城市环境治理的模式和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不相适合。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是典型的“面源污染”, 污染源种类比较多, 污染面积相对较大, 污染物相对分散, 这和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有关。多年来, 农村一直滥用农药和化肥, 严重污染到土壤和地下水。国际公认的化肥安全施用上线是225kg/hm2, 而我国2013年平均化肥施用量已经达到225kg/hm2, 是国际安全上线的1.93倍。另外, 村民养殖的禽畜粪便也是一个重要的本地污染源。据统计, 2015年我国78%的地下水遭到污染, 80%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农村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 7亿人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2]近年来, 我国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导致农村生活垃圾大量堆积, 特别是很难降解的塑料垃圾严重威胁到农村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 农村不同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和工业农业发展情况不同, 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 观海卫镇从事塑料加工的中小企业非常多, 废塑料污染困扰该镇多年;黄家埠镇和小曹娥镇的榨菜加工业非常发达, 榨菜废水是这两个镇的主要污染源;澥浦镇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乡镇小化工厂排放的污水。所以, 以村民居住地为单位村民自治更适合农村环境的污染特点。

3.2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村民环境自治

2006年我国在废除《农业税条例》进入后税费时代, 乡镇政府职能改革进入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完善政务公开, 村务公开等制度, 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 明确提出要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乡镇政府由领导式管理向服务式管理转变, 公共服务位置更加突出。一方面, 农村人口多, 面积大, 污染情况严重, 环保工作任务重;另外一方面, 我国大多数乡镇没有设置环保机构, 再加上乡镇政府机构精简, 环保人员数量急剧减少, 无法把农村“低、小、散”的环保工作监管到位。加强村民环保自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职能转变形成的农村环境管理能力的不足。

3.3 农村环境资源配置的特点要求村民环境自治

农村环境资源包括土地、河流、湖泊、山林和荒地等, 土地属于村民集体所有。村民自治组织由村民选举产生村民自治组织, 拥有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力。村民自治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处理具体环境事务中更加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 能够代表村民的意愿, 可以成功调动各种本地环境资源投入到农村环境监管中去, 还可将村内相关单位和个人置于环保监管的网络之下。另外, 村民环境自治对于本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具有规模效益, 可以大幅度减少治理成本。

4 充分发挥农村地区村民环境自治作用的措施

4.1 赋予村民自治组织应有的环保职权

我国早在1989年12月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更是环境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相对于城市环境治理情况的逐步好转, 农村环境监管仍然举步维艰, 一些村落的污染甚至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历史和社会的原因, 也有发展体制的原因, 更有法律制度本身的原因。《宪法》没有给予农民环境治理的足够支持;《环境保护法》中地方政府农村环境治理方面的责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只规定了村民委员会有教育农民保护环境的义务, 却没有相应的权利或权力性规定。[5]用立法的形式确立村民自治组织成为农村合法环保机构的法律地位, 赋予其对本村生态环境进行监管的基本职权是充分发挥村民环境自治作用的重要保障。村民自治组织应该拥有制定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在本村内实施准则的权力, 参与农村涉污项目环境评估和环境监督的权力, 对违反国家和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以及村规民约的行为人进行经济处罚的权力, 对侵害本村生态环境的行为人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力等。

4.2 培育村民环保意识

农民是农村环保公共政策制定和社会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重要主体, 必须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 能够在合法谋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到其他村民、社会组织和国家的利益。村民环保意识是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的有机统一, 村民或村民自治组织在环境事件维权中要有执法、懂法、用法和守法的法律意识, 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利益纠纷的民主意识。[6]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从根源上得到解决的途径就是培育农民的环保意识。农村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项任务, 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 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一种主流的社会价值观。[4]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可以引导农民从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 鼓励农民追求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与政府和环保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方式不同, 农民环保意识的培育是自下而上的思想内化行为, 农民在自我教育的同时更容易感化他人, 形成全民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

4.3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

农村环境保护需要政府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政府需要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尽可能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完善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近年来, 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城市污染向农村的快速转移, 加大了农村的环境成本。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环境消耗和环境补偿之间的极度不平衡导致政府和农民之间产生极度的不信任。所以, 乡镇政府在发挥舆论引导和公共安全保护作用的同时要给予农村环境监管的财政和技术的保障。另外, 还应该充分信任农民, 并积极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到农村环境公共政策制定和环境监督的过程中来, 加强政府和农民两大主体间的横向交流和良性互动。

4.4 制定并完善农村环保自治村规民约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提高农村社会控制力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村地区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不健全仍是一种普遍现象, 它极大地制约了村民自治水平的提高。[5]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规民约是由村民会议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的以调整自治体内部秩序的具体行为规范, 对自治体内的全体村民都有普遍的约束力。当前, 由于我国农民文化水平不高, 环保法制观念相对淡薄, 仅仅依靠村民自发行为来提升环境自治水平是部现实的, 还需要村规民约的约束和引导。首先, 环境自治村规民约是国家环境保护与本村具体情况的集中体现, 更为贴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更容易被村民接受。其次, 环境自治村规民约有利于培养村民的环境自治意识, 促进村民主动参与本村环境事务决策。村民是本村公共政策制定和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 必须具备强烈的公共治理意识, 能够在合法谋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到其他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的利益。村民自治意识是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的有机统一, 他们在环境事件维权中要有执法、懂法、用法和守法的法律意识, 以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利益纠纷的民主意识。在环境群体性事件中, 能够保持理性, 不会受到外界的鼓动。再次, 环境自治村规民约有利于完善村务管理, 规范和约束村民委员会的权利。环境自治村规民约建立以后, 村民委员会也必须遵守, 可以有效遏制村民委员会直接或者间接危害当地环境行为的发生。最后, 环境自治村规民约是凝聚民心, 实现村民环境自治的重要平台。

5 总结

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一项伟大创新, 由此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对于政府治理艺术的变革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单方面依靠政府的力量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际上, 农民是农村公共政策制定和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 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农村环保事务, 而是赋予村民环保自我管理的权力是社会管理的进步。然而, 村民环保自治在实践中也遇到很多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立法层面上村民自治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政府对村民环境自治的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还远远不够, 村民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环境治理水平不高等。所以, 实践证明, 村民自治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希望相关专家学者从村民环保自治的组织培育、治理路径、效果评价和监督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摘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而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主要原因在于忽视了农民的力量。村民自治是农村群众管理公共事物的制度创新, 是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它有助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控制农村污染情况, 改善新农村生态环境。文章阐述了我国农村地区村民环境自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并提出了充分发挥村民环境自治的措施建议, 包括从立法上赋予村民自治组织环境管理权力, 培育村民环保意识,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 制定并完善农村环保自治村规民约等。

关键词:农村地区,村民自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叶兰.论村民自治与农村环境自治的有机结[J].池州学院学报, 2011, 25 (5) :32-35.

[2]郝韦霞.城乡断裂下农村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及自治对策—以河南省舞阳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32) :19968-19970.

[3]周洪昌.公众科普教育模式探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6.

[4]谢中起, 缴爱超.社区:通往农村环境自治的阶梯[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综合版) , 2013, 13 (4) :40-44.

[5]陈丽华.论村民自治组织保护环境的法律保障[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5 (2) :141-144.

篇4: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保护;问题;对策

一、我国农村地区环境保护遇到的相关问题

(一)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秋收过后,一些农民为了方便,将农作物秸秆进行焚烧,秸秆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造成环境的破坏,不正确的秸秆处理方法还有可能引发火灾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是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而且当地相关部门没有做到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秸秆焚烧行为;农村农作物的另一个污染问题就是化学药物的污染,为了增加产量,一些农民会在农作物上喷洒化学药物,这些药物弄够杀死害虫,起到保护农作物的目的。但是这些药物的使用量是有一定限制的,很多农民认为喷洒药物越多,对于农作的成长越有帮助,在药物喷洒过程中往往超过正常的使用范围。过量的化学药物,会对土壤产生破坏,使土壤的自愈能力丧失,还有可能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对环境造成双重破坏。

(二)生活垃圾污染严重

农村的环境保护设施不够齐全,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农村都没有设立垃圾箱,致使很多行人在路上随手丢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农民的生活垃圾,相关部门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很多居民只能将垃圾倒入一些河流,使河水受到严重的破坏。农村的商贩环保意识较差,集市过后,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没有环卫工人来清理,造成街道环境的脏、乱、差。垃圾长时间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就会腐烂,散发臭味,对空气产生严重的破坏,给农村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乡镇环境保护机构建设薄弱

乡镇环境保护机构建设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几经改革,乡镇环保机构被合并,人员变动大,专职环保人员少,而且多数时候是以街道的中心工作为主,业务工作只能抽时间干;其二乡镇环保工作人员也存在大量人员业务不精,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化的业务学习培训少,环境管理新标准,新要求多,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其三,乡镇环保机构是最基层的机构,也是与企业老百姓接触最多,打交道最频繁一层,好多法律法规政策的落实都在基层。但现在乡镇街道没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固定的环保人员、合理的环保工作经费及装备、相对环境管理的权限。致使部分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开展,同时环保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少战斗力弱,未能对农村环保工作实施强有力的监管。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

(一)依靠科技,推广可行的环保技术

科学技术在农村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若要搞清农村环境的基本现状和规律,只有依靠科技手段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各类环境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第一,推广成熟的农业技术,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减少化学肥料的滥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还要推广污染处理技术,提高农民对废物资源再利用的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第二,对环境保护所应用到的科学技术进行筛选、评价,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并做好推广工作。农村与城市不同,无法承担大型的污染治理设备,农村环境的治理设施要求小而精,并且成本要小,可操作性强,便于污染物的集中处理。

(二)提高农村村民的环保意识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出现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的情况,从而使农村的环境污染得不到根本的解决,甚至会使农村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环境保护要从提升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开始,促使广大农民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去。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农村地区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要不断改变自身的观念,主动改变现有生活方式,把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扔到专门的垃圾指定点,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提高废弃物利用率

综合利用农村废物、垃圾及粪便。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将人畜禽粪便、秸秆、厨余垃圾、污水废渣等各种有机废物并添加入密闭沼气池内。在厌氧、缺氧、或无氧及适宜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微生物发酵,凭借产氢产甲烷菌将有机废物分解转化为可燃烧的气体混合物其成分主要为甲烷和氢气。沼气燃烧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家庭照明、做饭、干燥农副产品、供暖等方面。沼气技术既可将农村废弃物完全降解处理其产物还可用于生活多个方面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总之,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能只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要促使农村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这些需要相关部门、农村居民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农村地区环境进行保护,促使环境与经济双重发展,推动農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璨.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法律制度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6.

[2]石慧.我国农村地区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9:10-11.

篇5:浅谈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及应对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出新面貌,城市的环境质量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普遍呈现恢复态势。但也应该看到,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各种污染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业环境受到严重冲击,农民利益受到极大伤害。农村的环境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己经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研究的热点问题。农业环境保护是我国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很重要的领域,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农业环境破坏及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发展的后劲。

【关键词】:农村环境现状 农村环境问题成因 对策

【正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环境正在逐步的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遭受破坏。经济发展了,农村的环境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一、我国农村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产力下降、水资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对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农民的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同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一样,农村环境问题也处于某种弱势。由于城乡差距大以及政府过多地把精力放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保护上,导致农村的环境问题比城市更加突出和严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在逐步瓦解着中国农业的基础条件,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一定的混乱。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正在急速退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壤污染严重、土地质量退化,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给食品安全构成隐患。由于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及其他农业化学物质,以及工厂企业“三废”超标排放,导致我国1.5亿亩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呈现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复杂情况,土壤质量退化,农产品欠收和有毒物超标的情况屡有发生,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二)、农村水源污染问题突出,对农民身体和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我国目前近3亿农民都在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农村有6300多万人在饮用含氟量严重超标的水。水污染不仅仅严重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水土流失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使4 540万hm2耕地受损,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34.3%。水土流失使我国可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从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生存环境恶化,威胁农民健康。据有关统计表明: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城市工业的转移,导致近郊污染加重;村镇及工业建设无规划或不按规划实施,使得农民生活条件雪上加霜。

(五)、农村环境污染事故、环境纠纷增多。环境污染引起的矛盾激化,尤其是工厂企业的“三废”排放和污染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日趋增多,农民往往难以寻求法律途径,而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

(六)、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乡镇企业为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安置富余劳动力,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环境问题。

(七)、农村的贫困伴随着落后的生活方式。由于粮食与燃料的压力,贫困地区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以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靠山吃山”,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盲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粗放式现代化农业生产是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农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等特点。其次,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最后,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已经不容忽视。

(二)、环境立法缺位是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首先,我国目前的环境法律体系,是以城市污染和工业防治污染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而农村的面源污染与城市污染、工业污染相比有着极大的差异。其次,由于我国许多环保法规出台时间较早,因此内容滞后、惩戒力度小。已经难以满足解决我国目前环境问题的实际需要。

(三)、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环保部门缺乏最起码的管理经费。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四)、农村人口压力过大,导致了人口、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恶性循环。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的迅速膨胀,加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由于人口数量的剧增,产品需求过大,造成了重压下的毁林开荒、毁草种田,致使水土大量流失,水涝灾害日趋严重。

(五)、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工业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城市生活污染的转移工业和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加重了农村的环境污染。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而且,由于资金、技术有限,人口分散、污染物难以集中等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生活废弃物的专门处理机构难以建立。

(六)、公众环境意识欠缺,对农村环境问题宣传上的不足,导致农民环境意识淡薄。我们国家的环保宣传设计是以城市为重点的,而对农民的环保需求,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宣传。农民对农村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

(七)、在农村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观。相对于环境问题而言,农民更看重的是经济利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八)、落后的农村环境,主要是由于城乡之间环境差距不断加大造成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是农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深层原因。很多农村居民无论从绝对意义上,还是从相对意义上,都还处于贫困状态,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改善生活的压力,从而无力顾及污染控制。

(九)、农村与乡镇建设缺乏环保意识,规划布局不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致使环境综合质量低。

(十)、农村环保执法的监督机制需要建立。环境保护机制与制度因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极少关注农村,随着环境执法的发展,监督机制显得更加重要,它是保证环境执法依法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环境执法责任机制、执法监督机制、权力制衡机制的建设还十分不足,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缺乏制度性保障。

(十一)、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不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存在严重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证。

1、农村环境立法不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还存在立法上的空白,目前还没有一部独立的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法规已难以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变化和需要。

2、农村环境法制体系不健全。现行的传统环境法很少顾及农村环境系统的安全性,环境法律制度在农村的成效是有限的。我国现行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三、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概括起来,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禁止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村转移。对于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建立起专门的垃圾清运处理系统。

(二)、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农村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必须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唤醒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认识和能力。要使农民认识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心。树立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促使农村人口、环境与经济三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大力营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使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立足于广大公众的参与,充分发挥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生态环境、时时注意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使公众成为中国环境保护的主力军,环境保护工作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农业生态环境法制还要适应农业国际化、贸易自由化的要求,与国际环境立法接轨。各地应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强农村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乡镇工业污染防治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规划等。

(四)、完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立法。创设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调整农村生态安全及乡村企业环境管理的法律机制。现有的环境立法也难以用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出台一系列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另外,针对我国目前环境立法内容滞后、惩戒力度小等问题。有必要加大对企业环境污染的惩治力度。针对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加强我国农业环境政策法律建设,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深度。

(五)、完善农村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正是由于体制的不完善,监督力度自然也就上不去。因执法主体繁杂,上下级形不成垂直关系。往往为了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形成了上级有政策,下级有对策的应付局面,使许多监督政策不能得到实施,法律得不到执行,监督变得苍白无力,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六)、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一改往日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首先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特点,实行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第二,结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水、肥利用效率。第三,通过在农田与水体之间设置适当宽度的植被缓冲带,在农田景观中适当增加湿地面积,在地形转换地带,建立适当宽度的树篱与溪沟以及实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在空间上的合理搭配和不同农作物的间作套种、轮作等。

(七)、强化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对于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加快企业改造升级,做好县级与乡镇级的环境保护规划,并重点制定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

(八)、环境污染防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有些地区的环境恶化是由于经济不发达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将扶贫工作和防治污染有机结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九)、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各级政府应确保环保部门的行政开支有稳定的来源,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做出排污费不能用做环保部门管理经费的严格规定。

(十)、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质量。要在农村大力推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对人口的控制,减少总需求量的增长。从而达到减轻自然生态环境压力的目的。

【结语】:总之,农村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不仅仅限制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他害直接威胁到农民的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种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主要在农村,农村环境的日趋恶化会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必须找到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从多方面入手寻求解决途径,使我国的农业得以持续发展。保障农民的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制定更加完善的、易于执行的法律制度,以利于农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实际,努力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新元:《农村环境保护与“三农”问题》,《生态环境与保护》2006年第3期。

[2]严文:《农村环境不能成弱势》,《中国环境报》2005年11月29日。

[3]詹花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生态环境与保护》2006年第2期。

[4]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农村经济》2004年第9期。

[5]乐小芳:《我国农村生活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分析》,《农村环境与发展》2004年第9期。

[6]张波:《农村的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7]王卫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江西理工大学·张兰)

[8] 李蓓蓓,张雪绸。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约束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5,8(1)。

[9] 严仍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生态管理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6(1)。

[10] 钟骏树。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法律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9(4)。

[11] 刘青松,张咏,郝英群。农村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3)。

篇6: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正在迅猛发展,加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影响,如何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发展成为我国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到目前为止,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总称(即生态系统),一般指水资源(水环境)、土地资源(土地环境)、生物资源(生物环境)以及气候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指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或再生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环境问题严重。

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资源污染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耕地面积的减少,二是土壤肥沃力下降。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地区为了发展自己的本土经济,不惜代价引进了大量的厂矿企业和乡镇企业,有的农村还建立了大面积的工业园。这使仅有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而单位耕地上承载的人口却不断增加,由此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另一方面,水土流失、粗放耕作、农田污染、有机质不能还田、不正确的土壤耕作等造成了土壤肥沃力的下降。我国又人多地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又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主要途径,加之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施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二)生活垃圾和废水污染情况严峻。

农村不像城市有统一的市貌规划,农民建房、乡镇企业布局都是比较分散而且杂乱无序。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18 亿t,生活污水约90 多亿t,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而且绝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垃圾“围村塞河堵门”现象已经成为令农民头疼的“公害”。再加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排放的畜禽粪便更是给农村的生活垃圾“雪上加霜”。目前农村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据统计,绝大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从未经过检验,目前全国共有3.2 亿人用水不安全,不少地区的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大多数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每年有超过2500 万t 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地下水系统,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三)农村生态环境中能源消耗严重,能源建设滞后。

在农村,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村干部又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对能源节省和再利用方面做的远不到位。而且广大农村做饭仍以烧柴为主,大量砍伐和使用薪柴,不仅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造成大量污染,滑坡、泥石流加剧,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农民环保意识环节薄弱,过于追求短期效益。

在农村,多数农民认为“知识无用论”。许多孩子不上学或被迫辍学跟着家长外出打工或自己外出打工,农村孩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文化知识低。生态环境破坏,土地、水源地减少,土壤、水源污染。农民的身体健康受影响,生活水平不升反降。

篇7: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文针对我国农村水环境状况,分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使农村的水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以达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作 者:代亚丽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农业环境与发展 英文刊名: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 25(3) 分类号:X5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   污染   环保意识  

篇8: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现状

(一) 问题孩子逐渐增多

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增多, 大多数子女留给父母照顾,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监督, 自身的自制能力较弱, 难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农村留守儿童缺乏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导致“问题孩子”增多, 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比例较高, 留守儿童犯罪案件占刑事案件的6%。

(二) 儿童安全感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外界侵害, 安全保护意识较为缺乏, 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留守儿童缺乏亲情, 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增强, 容易出现固执、任性和暴躁等性格缺陷, 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无法适应时代变革的需求, 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二、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 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力度不够

由于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无法在学习上帮助和引导孩子, 并且存在过度溺爱现象, 导致孩子的性格出现不健康现象, 诱发了未成年人犯罪。并且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存在力不从心情况, 不能给被监护人学习和心理成长等方面提供过多的照顾。

(二) 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无法保障

受教育权在留守儿童中较为缺失,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 自身的自制力较差, 当受到教师的批评和无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时, 就会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 导致学生出现过早放弃学业的现象。在对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进行保护时存在重重困难, 学校教育设施落后、教师资源的缺乏, 导致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无法得到保障。

(三) 留守儿童的生存权落实不到位

由于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不健全, 留守儿童的就医权无法得到保证。调查分析显示, 农村留守儿童患病的几率比城市要高, 造成患病的主要原因是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人身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监护。并且儿童受伤和死亡等安全事故频发, 儿童的生存权无法得到保障。

三、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对策

(一) 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保障留守儿童权益

将九年义务教育年限扩充为十三年义务教育, 实现高中普及, 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够享受教育, 提高留守儿童的整体文化水平。教师需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心, 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 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确保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同时, 还需要推广家庭寄宿制度, 成立留守儿童基金, 用于补充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开支需要。

(二) 实行青少年柔性刑罚制度

由于未成年人的心智正处于发育阶段, 对各种事情的看法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不能运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事情和分析事情, 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较为欠缺, 需要结合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 建立未成年人刑罚制度, 提高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认知程度, 通过教育和改造的形式来对犯错误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 是惩戒未成年人的最佳手段。

(三) 建立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由于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中没有完整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 并且留守儿童群体自身的稳定性不强, 对留守儿童的界定容易发生变动。需要结合各地区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 建立有针对性的地方性法规, 为留守儿童的立法保护提供有效的途径。需要强化父母的监督责任, 对受委托监护人的条件进行限制, 给予留守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将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怀等内容纳入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中, 出台一系列保障机制和法律责任操作方法。

总之, 农村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发展的希望, 其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 留守儿童的成长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大事之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影响新农村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需要加大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关注力度, 明确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 通过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实行青少年柔性刑罚制度、建立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和将关怀平台纳入法律中等一系列法律保护政策, 实现对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 确保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摘要:留守儿童是当前农村地区的一类特殊群体, 主要是指父母双方在外地打工, 留在农村生活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 保证留守儿童的权益, 对促进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程志超, 张涛.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政策研究[J].东岳论丛, 2016 (2) :97-102.

上一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短期课程的教学特点下一篇:2015秋福师《发展心理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