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差异

2024-06-18

经济差异(精选十篇)

经济差异 篇1

目前,中外学者、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区域经济差异问题[1,2],大多数学者主要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出发,探讨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但对区域内的不同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差距进行对比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研究较少,多是基于现有的某一时点的经济差距进行分析。中原经济区包括了河南全部、鲁西南、晋东南、冀南、皖西北等周边地区,占全国约1/9的人口,近8%的经济总量,超过1/7的粮食、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但缺少具有强劲辐射能力的核心增长极[3,4,5]。根据1990-2010年的数据,本文对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的郑州、洛阳、安阳、开封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所有数据均由相应年份的《河南统计年鉴》、《河南六十年1949-2009》、《开封统计年鉴》以及相关地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关资料整理得出。

一、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GDP规模比较

中原经济区建设应包含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这对实现河南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外部环境和发展基础相似且地理临近的兄弟城市,开封与郑州和洛阳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但从表1可以看出其与郑州市经济总量差距整体上呈现缩小之势。表2表明1979-2008年的30年间,开封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平均值比郑州市低2.5个百分点,比洛阳市低1.3个百分点。分阶段看,除了1979-1988年洛阳市经济发展速度平均值低于开封市之外,其它时间段两市均高于开封市。1979-2008年,郑州市经济发展速度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分别为3.5%和2.9%,均比开封市低0.8个百分点,经济在相对高速基础上实现了稳定发展;洛阳市这两个指标分别为5.6%和5.0%,比开封市分别高出1.3和1.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速度呈现较大波动下的加速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比较分析

国外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产业结构理论”、“霍夫曼定理”和“雁行形态说”,具体阐述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得出一个结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模式时,就可以认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处于成熟期。但是,开封市的产业结构发展轨迹却并不符合这一理论。从表3可以看出,从1998-2008年近10年来开封市的产业结构,已是“三、二、一”状态且第三产业占支配地位,然而开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郑州、洛阳相比相对落后,人均GDP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拉大。这说明产业内部结构是一定程度的虚高现象,它不是在工业高度发展后经济结构的规律性优化,而是工业衰落凸显的结构虚升[6,7]。

数据来源:根据开封市统计局发布的《开封市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相关资料整理,见河南统计网http://www.ha.stats.gov.cn,2009-10-20.

三、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比较

城镇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镇集中和转移的过程,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常用城镇化率来衡量城镇化水平。国际上一般将城镇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城镇化率在30%以下为初级阶段,30%-70%为中级阶段,70%以上为高级阶段。从表5可以看出,2000-2008年间,郑、汴、洛3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郑州市的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1.9717,增长到2008年的4.3399,相对增长率为120%,城镇化综合水平一直处于中原城市群首位。从2005年开始洛阳、开封两市的城镇化进程迅速加快,从2005年的2.9957增加到2008年的4.5490,综合得分在三个城市之首,而洛阳的城镇化发展相对较平稳。这说明郑州市为强有力的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在两条核心轴线(陇海和京广)上形成了以综合实力较强的洛阳和开封等为重要支撑城市的先导区城市带,为中原城市群的整体腾飞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劲动力。从表4可以看出中原核心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的一些弱点:开封的城镇化水平较低,一直处于中原城市群末位,这也正说明了实施“郑汴一体化战略”,加快郑汴产业带的建设,积极促进“郑汴洛一体化”新核心团体形成的正确性和迫切性[8]。

数据来源:根据开封市统计局发布的《开封市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相关资料整理,见河南统计网http://www.ha.stats.gov.cn,2009-10-20.

注:*城镇化率用市人口和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数据来源:根据《开封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统计年鉴2011》、河南各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整理得到。

数据来源:根据《河南六十年1949-2009》、《河南统计年鉴2001-2010》相关资料整理得到。

数据来源: 2011《河南统计年鉴》和开封、洛阳、安阳三市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四、中原经济区涉外能力比较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外向型经济是指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与竞争,在资源配置上采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衔接的市场机制,以国际市场为主实现生产循环的经济运行方式[9]。通过招商引资构建外向型经济,对拉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作用。

从表6可以看出 2010年郑州、洛阳、安阳等3市的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8.8%,开封市出口额只有郑州市的5.5%,洛阳市的18.1%,安阳市的43.1%。2010年开封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仅为1.2882亿美元, 2010年河南省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2.5亿美元,只有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总量的2 %,与郑州、洛阳、安阳等省辖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主要原因是开封在几个核心城市中利用外资水平比较低,缺乏大的、好的招商项目,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产品不多。外贸出口方面,出口企业受国际市场价格和汇率影响较大,出口商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五、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比较

利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制订的《关于综合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本文测得河南省全省及各省辖市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见表7)。

全省18个省辖市经济社会发展平均指数为58.40%,其中郑州和洛阳两个城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安阳和开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上表经济发展子系统和社会发展子系统分析,安阳处于第10位,开封处于第11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从居民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子系统看,近年来尽管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初步的成效,整体差距在缩小,但开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和先导区都处于劣势。与全省省辖市的差距还比较大,占全省总量的比重不高,与郑州、洛阳、安阳等兄弟城市相比,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10]。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适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区域经济不断扩大,会使经济欠发达地区产生“空吸”效应,使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逐渐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停滞、缓慢或衰退。通过对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郑、汴、洛3市的相关经济指标纵横比较分析,得出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快地提高,尤其是2005年后,初步形成了中原经济区成郑、汴、洛“铁三角”核心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整体缩小态势,融城一体化推进框架基本建立,以郑州为核心的增长极正在形成。

长期以来,三个地区都是相对独立发展,郑州对于其他两者的辐射能力有限,甚至有时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且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主要靠基础设施和实物资本等有形资本投入,经济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和居民收入差距并未显著改善。郑州和洛阳处于较高层次,开封因发展战略、历史文化、缺乏资源、工业优势不明显等因素影响与郑州和洛阳的差距还较大。

(二)政策建议

1.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打造成中原经济区辐射发展核心地带。

区域协调发展难点在政府关系的协调,协调的水平决定发展的质量,协调的效率影响发展的效益。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还有政府与市场、合作与竞争、局部与整体、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集聚与扩散、补偿与约束、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增长等关系协调都十分重要。因此,应以“三化”协调为抓手,把郑、汴、洛地区打造成中原经济区辐射发展核心地带,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群对区域经济体的辐射带动作用。

2.主动融入,借力发展,对接周边,提升“虹吸”②辐射能力。

基于内需的创新型经济体的建立,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原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区域间、城市间积极加强与周边经济板块的有效对接和协调互动,把自身发展置于中原经济区发展大格局中去布局谋划。三座城市要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契机,分工与合作,通过抓好优势项目,吸引周边地区资源要素的有效集中,形成互为辐射、互为带动效应,提升整体发展实力。

3.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区域产业整合与升级。

首先要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布局、发展规模等,从战略高度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十二五”时期是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高速发展时期,也是经济总量大幅提高、经济结构重大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城市品位较大提升、经济社会实现全面跨越的重要时期。因此,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价值链“链主”③,加速产业价值链由低端走向高端价值链体系转变。

4.以新型城镇化引领,积极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第一,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确定城镇化的战略重点。把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形成特色发展态势。努力构建以市区为核心,县城、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现代城镇体系。第二,以项目带动,积极推进重点镇、村建设。按照“城区—重点镇—中心村—基础村”带动路径,完善镇村等级结构,构建“城中村近社区、城效村联动城乡、中心村辐射基层村”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农村城乡一体化。

5.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优势互补的共同市场。

三大城市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在资源利用上和商品消费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实现这种互补性需要加快市场化进程,扩大相互开放,构建共同市场。这样能吸引更多的经济地带和板块的企业进人中原经济区市场,形成区域之间的产业延伸与衔接联系,从而在对外开放、市场开拓、要素集聚与扩散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共同市场。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为例,通过考察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涉外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综合比较分析表明2005年后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整体缩小态势,但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主要靠基础设施和实物资本等有形资本投入,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持续。因此,中原经济区应统筹协调、借力发展,提升“虹吸”辐射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区域产业整合与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大对外水平,构建共同市场。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参考文献

[1]Agosin M.R.Foreign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countries:Does it crowd in domestic investment?[J].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2005,33(2):149-162.

[2]ChoeJ.I.Do foreign dircet investment and grossdomestic investment promote economic growth?[J].Review of Develo Pment Economies,2003,7:445-457.

[3]杨伟民.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始末[N].中国投资,2011-04-13.

[4]陈栋生,罗序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中部地区科学崛起的新引擎[J].江西社会科学,2011,32(1):193-197.

[5]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1)32号文,2011-09-28.

[6]开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开封市志(第一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3-4.

[7]刘雪颖.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机理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实证基础[J].重庆大学学报,2009(6):8-12.

[8]刘勇,高建华,丁志伟.基于改进熵权法的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1):52.

[9]陈立泰,杨小玲.重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思考———基于京、津、沪、渝四直辖市的比较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5):55.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篇2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主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冈纳・缨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3.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4.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

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论也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如图1所示)。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纵观上述两类非均衡发展理论,其共同的特点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经济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其区别主要在于,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均衡与增长的替代关系,因而各有适用范围。在关于增长是否不论所处发展阶段如何都存在对非均衡的依赖性问题上,这两类理论之间是相互冲突的。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论和梯度转移理论倾向于认为无论处在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进一步的增长总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倒“U”型理论则强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期增长对均衡的依赖。

三、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新进展

近年来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分解。近些年来,学术界开始运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对地区差异的构成与来源进行分解,以揭示引起地区差异变动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采用费景汉等人提出的方法,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二是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方法,对地区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三是采用锡尔系数和广义熵指数,对地区差异的地理构成进行分解。(2)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提出区域收入趋同假说,到80年代小阿莫斯提出“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区域收入趋异”的假说,各国学者大都是从区域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区域收入趋同或趋异问题。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来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3)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注重动态分析,强调技术进步的内生性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运用这一工具不仅可以研究地区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而且可以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 (4)对企业投资定位和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政策评价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大量统计数据的分析,着重探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企业决策和地方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经济差异 篇3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经济一体化;区域差距

一、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1978年~2010年,中国取得了年均9.8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经济体量的持续变大,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经济增速放缓,区域差距扩大等。(1)经济增速放缓。从2010年以后,除2011年以较高9.5%的增长以外,其他年份均小于8%,2012年~2014年经济增长分别为7.7%,7.7%和7.3%。(2)区域差距依然巨大。从2014年的GDP总量上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第一的广东省为6.78万亿元人民币,而西藏仅为920.83亿人民币。从人均GDP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天津,北京和上海,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为云南、贵州和甘肃,其中排名第一的天津为105 231元,而排名最后的甘肃为26 433元,两者相差3.98倍!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中国政府通过“对内深化改革,积极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外加大开发力度,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其目的就是使得中国经济在时间维度上维持稳定增长,在空间维度上形成合理的分布。因此,从理论上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区域差距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

从本质上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问题。因此需要关心的是,当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后,经济活动的主体将会如何选择自己的区位?经济活动不同的空间分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与经济增长相生相伴的区域差距又是如何变化的?对这些问题回答的好坏是政府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能否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而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NEG)是一门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切入点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化规律。因此,本文论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阐述新经济地理框架下主要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关系的研究;(2)新经济地理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解释;(3)总结和建议。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关系:基于新经济地理模型

1. 静态模型。最初的新经济地理模型旨在解释区域一体化发生后,经济活动在空间变化规律以及由产业分布的变化而导致的区域差距,其现实背景就是欧盟的产生。Krugman和Venables(1990)最初的模型就是解释当区域一体化发生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是如何在空间上进行变动的。模型中企业的区位分布是由聚集力(Agglomeration Forces)和分散力(Disperse Forces)的相对大小来决定。模型中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三种:市场接近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聚集力主要体现在市场接近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大的发达地区,因为这样可以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同时生产接近大市场还能节省运输成本;另外,在企业集中的地区其生活成本也低,因为企业数量多的区域生产的工业种类和数量自然就多,需要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就少,从而承担的运输成本就小,于是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市场接近效应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定位于大市场,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一个地区集中时,这个地区的价格指数又进一步下降,从而使得更多的制造业人口迁移到本地区。而分散力主要体现在由市场拥挤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方面,企业较多的地区竞争更加激烈,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为获得生产要素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降低企业的利润,进而促使其转移至边缘地区以降低生产要素价格。区域一体化化程度(模型中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对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大小至关重要。当区域一体化程度比较低时,经济系统的分散力大于聚集力,各地区的经济活动保持对称分布状态。随着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聚集力和分散力都开始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得更快,这样就存在当一体化程度达到某一临界水平時,聚集力大于分散力,进而导致经济活动的聚集。

从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对过程来看,由于在静态模型中,生产要素都是事先给定的,因此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模型中没有明确表示经济增长的变量,模型中经济一体化程度(由运输成本下降导致的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变化过程具体如下:由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运输成本下降),聚集力和分散力都发生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的更快,这就存在运输成本的某个临界点,当运输成本低于突破点时,聚集力大于分散力,产业的聚集过程开始,工业企业逐步流向另一个地区,两个地区工业企业数量也就不再相等,最终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对两个地区来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以企业数量和实际工资来衡量经济增长的话,(从整体和局部来进行分析)核心区域会随着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出现经济增长(企业数量增加),同时核心区的实际工资也会提高,实际工资的提高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由于运输成本的下降,消费其他地区的产品的价格下降而导致的实际收入的提高;另一个是由于核心区企业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消费其他地区产品的种类减少而导致的价格指数下降,从而使得实际工资提高。而边缘区则会发生经济衰退(企业数量减少),同时由于消费外地产品数量的增加,实际收入将会下降。在这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区域差距的变化,在运输成本从无穷大降低到零的过程中,两地区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差距会呈现出现增加后减少的倒U趋势。这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倒U结论一致,这说明在政府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发展经济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先富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会不断扩大,只有在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时,全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会不断缩小。这个模型本质上解释的是初始有差异的两个地区进行一体化过程中,经济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规律。但模型没有说明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两个地区初始的差异?随后Krugman(1991a)修改的假设说明了在即使在两个区域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也能最终出现经济活动集聚的状态。其作用机制就是劳动力流动而形成的自我强化的作用效用。此后,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现实条件对模型进行修改,如把制造业工人的流动改为实物资本的流动就形成了自由资本模型(Footloose Capital Model,FC模型)以及把制造业工人修改为自由企业家就形成了自由企业家模型(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FE模型)。从本质上来说,静态模型的修改并没有改变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结论,即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区域差距先增加后减小的倒U的变化规律,完全一体化后,区域之间不存在永久性差异。

2. 动态模型。从本质上来说,静态模型的经济增长只能通过价格指数的下降来体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GDP的增长,因此在随后的发展中模型中增加的动态模块,由Baldwin(1999)提出来的资本创造模型(Constructed Capital Model,CC模型),与CP模型不同的是,CC模型中生产要素的存量没有提前给定,其经济增长是通过资本的折旧和创造来反映的。模型中引入了资本形成和资本折旧这两个新的变量。创造新资本的条件是资本价值大于等于资本创造成本,其中资本价值的确定是由资本长期收益流的现值来确定。只要资本价值大于创造成本,新资本就会不断会被创造出来,在长期,资本的价值与创造成本相等时,资本存量不再增加,经济增长也就停止了。对于初始条件相同的两个区域,贸易成本在一定范围内,经济活动是对称分布的。只有当贸易成本下降到足够低的时候,其中一个区域获取初始优势,对称均衡将会被打破。在一段时间变化后,所有的工业企业将会集聚到一个区域。同样,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增长地区获益,而萧条地区受损。平均价格指数下降,全国实际收入将会上升。如果初始区域规模不相等,这个转变过程会更快,尽管局部均衡也可能发生。

显然,在CC模型中,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是相互作用的:区域差距具有增长效应(区域差距的扩大,区域增长率将会提高)以及在区域差距扩大过程中,发达地区变为增长极,而另一个地区则沦为塌陷极。这样,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的是,发达区域将会比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快,这与Myrdal(1957)的循环累积的概念是一致的。然而,一旦经济活动全部聚集到一个区域,那么经济增长将会停止。但此时,如果一体化继续推进,边缘地区的实际收入将会由于进口价格的下降而得以提高。这也意味着全国实际收入的提高。但与静态不行不同的是,即使区域间完全一体化后,两个地区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即存在永久性的收入差异。从长期来看,如果贸易成本不变,则区域差距的程度不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影响。在CC模型提出后,不同学者对资本创造的过程进行了修改微观机制的描述,形成了全域溢出模型(Global Spillover Model,GS模型)和局部溢出模型(Local Spillover Model,LS模型)。模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也更为丰富,不仅有商品一体化程度的变化,也有知识溢出程度的变化。从经济增长方面来说,LS模型的典型特征为经济增长受到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其决定变量就是两个维度的一体化程度。当经济系统处于分散状态时,如果知识溢出程度很低,则创新成本很大,因此经济增长率低,但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企业开始慢慢集聚,当所有产业集聚到一个区域的时候,其区域内的溢出程度会非常高,因此创新成本会大大减小,从而提高资本增长率。这就告诉我们在区域间知识溢出程度很低(如通信技术落后等)时,可以通过经济集聚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使得经济进入 “快车道”。从区域差距方面来说,LS模型中不同的区域一体化路径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果一体化中仅仅降低交易成本(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减小市场分割等),那么最终会促使经济发生核心边缘结构,经济会完全集聚到一个地区,从而加大区域差距;但如果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和知识溢出成本,这样就可以避免经济的完全集聚。实际上,扩大知识溢出政策可以导致经济活动的分散。如当经济需同中贸易自由度和知识溢出系数都为中等水平的时候,如果区域一体化中等贸易自由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知识溢出水平就可以把经济系统从核心边缘结构转变为对称结构,从而减小区域差距,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因此,从区域一体化过程来看,政府的政策其实是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中权衡。如果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则区域间存在永久性差距,且核心地区的福利高于边缘地区。但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边缘地区与一体化化之前相比福利是否提高,其不仅取决于一体化程度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消费者制造业支出份额的大小。随着一体化的与此同时在最新的新经济地理研究中,更多的是从企业和劳动力异质性方面来进行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的关系(Okubo et al.,2010;Fallah et al.,2011),这种异质性之间互相作用关系(异质性的企业和异质性的劳动是在空间上匹配问题)将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 NEG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差距的解释

1978年以来,中国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手段,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这两项政策分别对应着国内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和国际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按照新经济地理模型的预测,在一体化过程中,具被更好的市场可达性(Market Access)的沿海地区将会聚集更多的产业,因此沿海地区也会得到更强劲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从制造业的分布来看,陈秀山和许瑛(2008)研究表明,中国29个制造业行业中仅有9个行业存在扩散效应,1996年~2005年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的空间结构整体表现出核心-边缘分化过程。从沿海—内陆的经济活动分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9》,中国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正如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内陆和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中国经济通过空间集聚实现了快速增长,1978年~2007年的三十年时间里,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3.0%的速度,创造了令人关注的中国模式。

这种空间非均衡的经济发展也使得区域发展差距被不断的扩大。按照不同的尺度空间,这种差距可以分为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从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来看,排名前四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和山东,全部为东部沿海城市,而排名最后的四个省份分别为宁夏,青海和西藏,都是来自于西部大省份,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省GDP是排名最后的西藏的73.64倍。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上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预测,即随着在工业化初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地区间基础设施的改善,区域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促使经济活动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集中。当地区间的运输成本从高到低,运输成本与产业聚集之间确实存在着“倒U型”关系,随着运输成本由高到低, 经济出现分散到集聚、再扩散的过程。根据文玫(2004)的研究显示:在1993年~1994年中国工业依然位于倒U型曲线的左方,即这段时间区域发展差距是单向扩大的,随着交易和运输费用的进一步下降可能会促进制造业在地域上进一步聚集。当把时间维度加长后,区域差距的变化就体现出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呈现倒U变化的规律。徐召元和李善同(2006)的研究表明,区域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呈扩大趋势,2000年~2004年区域差距扩大有所减缓,而2004年收入扩大趨势开始明显减小,2004年也是大部分学者认同的区域差距变化的拐点。因此,新经济地理模型对中国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差距的变化有着很好的解释力。

四、 結论和建议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的理论出发,回顾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这一对变量的变化。在现有的理论中,随着区域一体化推进,空间经济过程的变化是非单调的,这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变化。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经济活动的分布规律是分散—集聚—再分散的过程。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也随着经济活动不同的空间分布而发生“倒U型”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好的解释力,但随着一体化程度进一步的推进,政府应该更加注重一体化手段的多元化。按照新经济地理动态模型的预测,贸易一体化和知识程度一体化都会引起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变化,不同的是前者的提高倾向于使经济活动的集聚,而后者的提高会使得经济活动分散。而通过贸易一体化使得经济起飞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深化会改善欠发达地区福利水平,如果这个时候采取加大贸易壁垒或市场分割的手段来进行干涉的话,反而不会提高欠发达地区福利。此外,在深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需要从提高贸易一体化转移到提高要素流动和提高知识溢出一体化层面上来,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希伟,陶永亮.经济集聚与区域协调[J].世界经济文汇,2011,(32).

[2] 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7):106-116.

[3] 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2):84-94.

[4] 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104-116.

[5] Okubo T.,Picard P.and Thisse J.,The spatial selection of heterogeneous firms.Journal of Intenational Economics,2010,(82):230- 237.

[6] Gill,I.S.and C.-C.Goh.Scale Economies and Cites.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2010,25(2):235-262.

新疆县域经济差异现状研究 篇4

关键词:新疆,县域经济,Theil系数,分解

中国地域广阔, 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因其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等影响, 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地域之间发展差距突出, 形成了以上海、北京、广州为代表的现代化都市的同时, 也造就了西部落后的面貌。2000年, 党中央为切实加大西部经济发展力度, 努力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 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 特此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而新疆是西部大开发中面积最大的省份, 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2013年新疆全区GDP产值达到8360.2亿元, 同比增长11.4%。虽然新疆总体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但是新疆内部县域经济却呈现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2011年, 新疆省内人均产值最高的县与最低的县之间的比值为19.7倍, 而到了2012年, 比值扩大为20.8倍。虽然适当的区域经济差异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发挥相应的区位优势, 但是区域差异过大则对于经济发展会产生诸多的弊端, 例如会滋生地方保护主义, 造成市场分割等。因此, 有必要对新疆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研究, 以充分了解现状, 为政策制定提供事实依据。

1 研究综述

由于地区之间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的不同, 使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 地域之间自然条件差别明显而且行政范围大, 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突出。因此, 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地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1994年, 国外学者Rozelle对中国经济研究发现, 由于农村工业化发展加快导致中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扩大。1999年, Ying通过对1978年到1994年度相关数据的分析, 发现:1990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分水岭;在1990年以前, 中国内陆和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并不明显, 但是在1990年以后, 二者间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同年, Kanbur对中国中国1983年到1995年先关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了中国城乡差异与沿海内陆差异之间的变化趋势。1998年, Lyons则把焦点放在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上, 通过对福建县域经济的研究发现, 区域内县域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1年, Long用相似的角度对江苏县域经济进行了研究, 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同样做出了很多贡献。在研究范围上, 即有从国家层次上入手的也有以县市以及省域为研究单位的, 并且, 形成了以县域经济研究为主要切入点的趋势。2010年, 张毅通过收集分析中国1980-2008年度县域经济相关指标, 得出中国县域经济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2013年, 高兴雨通过泰勒系数分解的方法, 研究了甘肃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2014年, 廖翼, 周发明等, 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从产业结构分解来看, 第二产业是导致县域经济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有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日趋成熟, 但是由于方法、思路等的差异, 并没有达成一致性的结论。而且各个地方的条件千差万别, 对于研究成果的推广也存在诸多的困难。因此, 本文通过对新疆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进行研究, 以期为新疆地区间协调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2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2.1 研究方法

2.1.1 区域划分

对新疆地域划分,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本文依据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域特点以及南北经济发展和人文特征, 以新疆天山山脉为界, 把新疆划分为南北疆两大地区。此种划分即反映了新疆南北地区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的差异也反映了南北人口以及民族风俗的特点。

2.1.2 指标选择

对于地区经济差异的衡量, 即可以寻求多指标体系也可以用单一指标体系进行反映。多指标体系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而且还对地区教育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福利、自然条件进行了测度比较。而单指标则从某一方面来表现地区的状况。但是, 多指标体系和单指标体系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 一个地区的GDP水平, 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地区的生活水平、医疗状况、教育水平等。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分析的主要目标, 本文采用以GDP为主的单指标进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测度。

2.1.3 数据计算

考虑到数据特征以及验证性的需要, 我们选取Theil熵系数、基尼系数以及变异系数来对新疆县域经济差异进行定量性论证分析。

(1) Theil熵系数计算及其分解。

Theil熵系数最早由Theil在1967年研究国家间收入差距时首先提出来。随后便被广泛地运用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测量之中。其值的大小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大小。Theil熵系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即Theil熵系数T (以GDP比重加权计算而得) 和Theil熵系数L (以人口比重加权计算而得) 。本文主要采用以GDP加权计算而得的Theil熵系数L来反应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计算公式为:

其中, Yab表示第a类地区b县的产值, Y表示说有县域的总产值, Pab表示第a类地区b县的人口数目, P则表示全部人口总数。因此, 可以通过计算求出a类地区的内部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Ya表示a类地区的总产值, Pa表示a类地区的总的人口数目。因此, 可以对Theil熵系数进行如下分解:

因此Theil熵系数等于区域间的Theil熵系数加上区域内的Theil熵系数。

(2) 基尼系数计算。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相对分析指标。本文采用由洛伦兹曲线推出的一个直观实用的基尼系数测算公式进行新疆县域GDP基尼系数的计算。假定样本人口可以分成n组, 设Wi、Mi、Pi分别代表第i组的人均收人份额、平均收人和人口频数 (i=1、2、n) , 对全部样本按平均收人由小到大排序后, 基尼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从1到i的累积收人比重。B为洛伦茨曲线右下方的面积。P、W, 从1到n的和为1。

(3) 差异系数的计算。

差异系数计算方法较多, 本文主要选择以人口加权计算而得的加权差异系数来度量县域经济差异。计算公式为:

其中, Yb表示b县的产值, Y表示总产值, Pb表示b县的人口, P则表示总的人口数目。差异系数的值越大则表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越大。

2.2 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以及可得性, 本文利用2008年到2012年度间的各县的常住人口数目作为计算人口数;由于产值按当年价计算对于运算数据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所以一按当年价计算的GDP值作为地区产值。本文全部数据均来自《新疆统计年鉴》、《新疆调查年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3 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3.1 县域经济总体差距分析

以新疆各个县的对应指标为样本, 通过计算, 得出了2008年到2012年度新疆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分布情况 (表1) 。

采用基尼系数、差异系数以及Theil系数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多方面的度量与验证, 即可以确保结果的真实性又可以从多方面认识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差距情况。从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基尼系数、差异系数以及Theil系数三者之间具有相似的发展趋势。2008年到2012年间, 三者均呈现由大到小然后再上升, 到了2012年, 再呈现出小幅度下降, 但是在总体变化上波动幅度并不是太大。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以2008年为峰值的平缓下降的过程。

3.2 新疆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分解

以县为基本行政单位, 通过计算Theil系数, 进行2008年度到2012年度区域间以及区域内的Theil系数分解。分解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新疆县域Theil系数分解结果中, 区域间的差异更加显著。从2008年到2012年之间, 区域间的Theil系数呈现上升的趋势, 而且贡献率都高于70%, 而区域内的Theil系数值较小, 2008年到2012年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而且差异贡献度较小。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知, 在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中区域间的差距居于主要地位, 表明新疆县域总体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南北疆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

通过区域Theil系数分解, 得到南北疆区域内的Theil系数 (表3) 。从南北疆内区域差距看。2008年到2012年, 北疆区域内部差异性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 差异贡献率由2008年的74.6%下降到2012年的49.74%。而南疆刚好相反, 南疆区域内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差距贡献率由2008年的25.4%逐步上升的2012年的50.21%。

4 结论分析

通过以上计算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新疆整体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Theil系数的不断下降, 表明整体上县域经济最近几年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事实上, 在2009年的七五事件以后, 中央大力关注新疆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并且为解决新疆经济发展面对的困难提供了很多的措施。例如积极建设经济开发区, 大力引进外部投资, 为新疆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据统计, 光是新疆公共财政支出, 年均增长20%左右。

(2) 新疆南北疆区域间差距占主要地位。由于南北疆在自然资源禀赋、社会人文特点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从而导致了南北疆经济发展难以相互协调。首先, 在资源上, 北疆的石油气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都更加适宜, 从而导致在经济发展初期南北疆就已将拉开了差距。其次是社会文化方面, 南疆多以维族、哈萨克族居民为主, 其世代多以经营农牧业为主, 收入低而且受教育年限少, 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而在北疆地区, 居民大多以内地迁入的河南, 四川等地的居民为主, 在思想、文化上较为开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南疆基础设施投入明显不足, 而北疆由于早期资源型经济的发展, 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据统计, 2012年,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北疆所占的份额为78.06%, 可以看出基础建设投资具有明显差别。

(3) 北疆县域内部差异性逐渐缩小, 而南疆县域内部差距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说明在2008年到2012年之间, 北疆县域间经济发展更加合理, 县域经济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南疆县域经济发展有所偏离, 县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根据增长极理论可知, 经济增长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 有机联系的系统。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增长极形成与发展过程会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当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时,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表型为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在经济发展初期所形成的增长极产生的极化效应较强。而且极化效应以及溢出效应的强弱与地域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在新疆范围来说, 截止2013年, 总共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 和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 (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塔城边境经济合作区、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 而且除了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外, 其他都位于北疆。可以看出, 北疆的增长极较多, 而且分布广, 各个极化中心之间可以相互联系形成网络状的经济增长区域, 从而可以有力地带动增长极周围的县域经济的增长, 促进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 对于南疆来说可以充当经济增长极的区域相对较少。南疆较为发达的城市包括喀什、库尔勒等, 而且相互之间联系并不是很紧密, 可以充当部分经济增长中心的作用。而且在2013年9月, 喀什经济开发区才正式获批, 因此对于南疆来说, 经济增长极分散, 此时期经济极化效应大于溢出效应, 因此南疆县域范围内经济发展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并且这种趋势还会持续演进。

参考文献

[1]Rozelle S.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creasing Inequality:Emerging Patterns in China’s Reforming Economy[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4, (3) :163-183.

[2]Ying L.G, China’s Changing Regional Disparities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Economic Geography, 1999, (1) :59-70.

[3]Kanbur R, Zhang X B.Which regional inequality?The evolution of rural-urban and Inland-Coastal inequality in China from 1983to 1995[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9, (27) :686-701.

[4]Lyons T P.Intra—provincial Disparity in China:Fujian Province, 1978-1995[J].Economic Geography, 1998, (3) :201-227.

[5]Long G.&M.K.Ng.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ra-provincial Disparities in Post Reform China: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J].Geoforum, 2001, (32) :215-234.

[6]张毅.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0, (11) :15-25.

[7]高新雨, 丁绪辉.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解析——基于1998-2011年变异系数和Theil系数的分析[J].甘肃金融, 2013, (08) :69-71.

[8]廖翼, 周发明等.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 2014, 34 (2) :35-41.

[9]芦惠, 欧向军.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时空分析[J].经济地理, 2013, 33 (6) :15-16.

经济衰退时期的差异化竞争 篇5

在眼下这个特定的时代,我们面临着经济衰退,预测经济复苏为时尚早。

英特尔前CEO写过一本书,书名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作为一个成功的CEO,他能感受到周遭有很多竞争者,这些竞争者从不同的方向向他的公司出击。因此,必须让自己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忧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威胁,一方面是机遇。在汉字当中,“危机”本身就有威胁和机遇的意思。

削减成本的玄机

零售巨头沃尔玛的CEO最近说,“当出现动荡时,我们从中获利。”

不管处境有多糟糕,开发新产品是不可缺少的,新产品是公司的新鲜血液。一些公司认为,开发新产品成本高,所以就削减了。一些公司的CEO会说,所有东西的成本要达到20%甚至40%的削减。但我认为,全盘的削减并不是应对衰退的好办法。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忠诚的客户,他们之所以忠诚,是出于各种原因。有些公司因为提供良好的服务,客户喜欢它。如果进行20%的削减,会把良好的服务也削减了。因此,不能把自己的优势项目进行削减,而是应该削减比较薄弱的业务。

比如宝洁,它的营销成本占销售额的25%,这就是为什么它在清洁剂领域能做到全世界第一,在牙膏等方面也都做到全世界第一的原因。可是,宝清觉得应该把营销的成本减少20%。

全球性的公司,应该尽量本土化,因为所有的营销工作都在本土进行。比如,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可能会就各个国家改变包装,针对不同市场改变口味,也可以改变牙膏的大小,让大家能够购买得起。这种希望能够在其他国家市场获得第一的想法,其结果是公司的成本上升。

宝洁在本土化方面做得太多,所以,现在它对自己的广告进行了标准化,对自己的包装也进行了标准化,以便把成本降低,并同时减少提供不同尺寸和口味的产品。

当一个公司构建自己的品牌之后,就不应该使它受到伤害。但对宝洁而言,清洁剂方面有8种产品,它放弃了其中的两种品牌,觉得在这些方面做得有点过头了。此外,它也放缓了创新的进程,只有非常优秀的理念才推进,其他的就不关注了。调整自己,以便能够度过艰难的时光。

我觉得企业不仅要采取合理的战术,而且要采取战略性的方法。比如调研竞争对手,看它们是否也面临经济衰退?是否削减了成本预算?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削减预算,你就应该增加,可以去进行收购,把对方的人才挖过来。之后再作出决策,看需要在哪些市场上扩大市场份额。你不能仅仅到处增加市场份额,而应该明白扩大市场份额最佳的地方在哪里,同时要考虑是否降低价格。当我从亚马逊下订单时,它会告诉我他们会支付运费。通过提供这项服务减少顾客的支付价格,这么做能够给客户额外的东西,并吸引客户。

我们要花很多时间关注现有的客户,而不是去寻找新的客户。首先从现有客户开始,要保证他们的满意度。有人问,如果要削减营销预算,你会保留哪部分呢?我的答案是,首先要确保市场营销调研所需的开支,这将是一个关键。它将让你知道客户发生怎样的趋势变化,帮你识别一些机会。其次,要有一些钱和预算,来了解产品的特征将如何改变,如何使产品包装、规格以及品位更适合客户,同时花一些钱触及关键客户,因为这些客户占很大的业务比重。此外,还要有促销活动,以便激起人们的兴奋感。

持续性创新

如果有两个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工程师,他们在一个仓库里生产电池。他们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使得这些电池可以让汽车持续运行200英里,而你的公司现在发明的电池只够供汽车使用45英里,你是不是应该知道这两个人正在做的事情呢?你的公司是不是应该了解这样的研究团体?他们在创造着一些“破坏性创新”。所谓“破坏性创新”,指的是以更好的标准替代现有标准。

这是非常有趣的情况,比如英特尔,如果竞争对手使用1/10的成本模仿它的芯片,英特尔该做什么呢?或许有人说,竞争对手生产同样的东西,只用1/10的成本这是没有办法赢它的。但有一个聪明人说,我们应该搞清楚对方是如何用1/10的成本做这个芯片的,这就叫做持续创新。也就是说,你能够比竞争对手捷足先登,不要受一些创新的震惊。如果你一直关注着变化,就不会感到惊讶。

现在,我们对商店有更多的了解,一权威专家认为,在商铺里,男士和女士的举止行为完全不一样。他还描述了我们进入商铺时的具体行为,比如在美国的超市,一般人进入店里后就会朝右拐。根据这些消费习惯,商场就应该用不同的产品进行摆设。

消费者的行为方面发生了一些变革,原来我们认为消费者都是理性的购买者,比如汰渍洗衣粉能使消费者得到最佳的清洁能力,他们就会买汰渍。可是,现在我们发现这种理性的行为,其实并不具有最后决定性的力量,还必须在有关的品牌和公司之间增加一种感性色彩——有时候选择并不是理性的,而是要构建一种感性,不仅能够触及人们的头脑,也能够触及购买者的心灵。

市场调研可以达到的深度,就是进入人们的内心。在我们的调研中,涉及非常深层次的介入,即便是卖车,也可以使用转型的方式。你知道人们对新车有怎样的感受吗?有人觉得通过买车受到了其他人的仰慕,因为他的车很贵。或者说,汽车是成功的标志,可把自己转化成另一个人。也有人买车是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因此,我们的目的是要找到机会,使用更新的调研方法,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客户。

如果大量的顾客只关注价格,你最好不要雇那些昂贵的销售人员,因为他们和普通销售人员没有什么区别。你只需要雇用一些能接收订单的人就可以,因为只要价格更低就可以得到这个订单。

有很多人把精力放在市场营销方面,但是如果你的基础工作做得不好,产品质量不过关,再好的营销也没法成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就是捷豹汽车,几年前,伦敦的主办方用他的捷豹接我去参加活动,我说我特别喜欢这辆车,它的设计非常优美。结果这个人却说,“我买了两辆捷豹,其中有一辆总要放在修车库里。”即便你的产品设计得非常漂亮,营销活动做得很好,基本质量不过关也会失败。

一切皆可差异化

有人这样问我,越来越多的产品成了同质化的商品。市场上可能有200种不同的手机,同一产品,不同的版本,怎样去差异化呢?在我看来,这种差异化实际上是市场营销的核心观念,你怎么去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变成一个不同的手机。

用砖头这种简单的商品为例,美国人建别墅时,通常会买艾科米这个牌子。为什么设计师或者建造师都推荐这个牌子的砖呢?他们收受了贿赂吗?并不是这样的。从艾科米这砖上获得的不仅仅是更多的色彩,而是一种承诺,这种承诺非常奇特。如果你购买了这个品牌的砖,他们会保证一百年不坏。

艾科米给消费者一百年的保证。当然这是一个问题,一百年之后你可能不在了,所以你必须告诉你的继承人,一百年之后要检查这个砖是否还好用。通过这种方式,艾科米就为自己创造了与众不同之处。

再比如水泥,有一家墨西哥公司通过差异化,比其他的水泥商赚到更多钱。是不是它的水泥质量更好呢?并不是这样,区别在于这家公司能将水泥半个小时之内送到客户手中,而其他的公司只能等第二天才能送到。客户购买这家公司的水泥,是因为他们不想让工人持续等待水泥的到来。更好的物流,更短的时间,也是一种差异化。

即便是鸡肉也可以差异化,有一个品牌的鸡肉所收取的价格比较昂贵,这家公司说,“我们的鸡活着的时候非常快乐,它们在外面放养,锻炼了自己,鸡肉肉质鲜美,所以你需要支付更多的价钱。”

银行可否差异化呢?德国有一家银行定义为有道德的银行。这家银行基于道德方面拒绝了52个客户。这些做交易的客户违反了生态或者环境方面的标准,被拒绝了。还有一家公司在开发产品时,拿动物做测试,惹怒了这家银行。有1/3的客户在访问时回答,之所以选择这家银行,是因为这家银行非常环保,而且讲道德。

江苏区域经济的差异分析 篇6

1. 区域经济差异的刚度指标的选取。

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指标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综合指标法, 二是单一指标法。综合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 不仅包括经济指标, 还包括影响或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单一指标的方法, 重点在于测度各个地区的经济上的差异, 而忽略了区域其他方面的指标, 与综合指标相比单一指标存在某些不足。但是单一指标与综合指标又有密切的联系, 一个地区的人均GDP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等指标。考虑到单一指标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综合发展的大部分信息, 而综合指标在收集上又存在困难, 本文采用单一指标来衡量地区之间的差异。在单一指标计算中选取人均GDP作为基础数据。

2. 测度的区域单元。

地域单元的选取对于区域差异的分析是相当重要的。所选取单元越小, 越能反映差异的实际情况。本文以区域行政单位作为研究的单元。全省现设13个省辖市, 下辖106个县 (市、区) , 其中27个县级市, 27个县, 52个市辖区, 其中对市辖区不再划分 (分区的统计数据难以取得) , 依据区域发展现状, 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作出了新的界定。苏南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市, 苏中包括扬州、泰州、南通三市, 苏北包括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五市。

3. 统计指标的选取。

在选取测度指标后用一系列的统计指标来分析地区间的经济差异。还必须使从总体上看这些统计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川, 即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绝对差异指标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受到价格指数的影响, 只能粗略地描述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相对差异指标可以消除价格水平的影响, 能够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差异指标进行比较。本文采用相对差异指标, 并选取了极值比率、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来分析江苏区域差异。

(1) 极值比率: (1) 式中, VR表示极值比率Xmax表示样本中的极大值, Xmin表示样本中的极小值。

(2) 加权变异系数:, Vw为加权变异系数, n为地域单元总数, Xi和P*分别表示i地区的人均GDP和人口比重, 表示整体的人均G D P, 且有。

(3) 基尼系数中, , Wi为第i组GDP占总GDP的比重;Qi为Wi的向下累加和。

二、江苏区域差异的测度

本文考察年限是2000年~2005年, 分析这一时期内区域差异连续变动情况。本文对于江苏省区域差异的测度分为两个层次: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三大区域内部的差异区域之间

首先对选取的数据进行分类, 把2000年~20005的数据按照苏南苏北苏中分类。其中的不年份的数据经过处理的再表格的下方有显示。数据从江苏省统计年鉴上获得。处理方法按照上方的公式处理得到。通过数据可以进行分析。

1. 我们来分析一下各个年份的人均极值的比率:

从上面总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苏北地区的人均收入在逐年增加, 但是增长速度赶不上苏南地区, 苏北从2000年的7643元增加到11148元, 但是苏南却从28594元增加到50508元。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可以看出来。苏南的增长速度与其创新和投入的财政有一定的关系。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在计算平均值的时候可以看出来除了苏南地区其他的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都低于平均水品。尤其是苏北地区更是远远低于, 其苏南的比值从3.5增加到了4.5。因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是存在的。

2. 加权变异系数的分析。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分析可以得到的数据是:

为了更为直观的反映绘制成表格。

加权变异系数的变化逐步降低, 表明总体的变化趋势逐步相同, 都是逐步上升。人均收入都在逐年增加。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人均的收入在逐步增加,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增加迅速。技术创新的功劳不可忽视。

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 如何在经济共同增长的同时减少差异这是关键。根据江苏区域差异的变化特点,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协调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经济发展上。在不降低全省经济发展速度的基础上, 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 加大对苏中和苏北, 尤其是苏北经济区的投资力度, 重点是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 加强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本地区具有优势的产业, 培育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点, 带动整个周边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向军: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理论、方法与实证—以江苏省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徐州农村经济区域差异分析 篇7

一、徐州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划分

为了对徐州农村经济发展有一个全面了解,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笔者以2007年各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划分指标,将其与徐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作比较,以1倍为划分点,分为经济较发达县(大于1倍)、经济中等发达县(近似或等于1倍)和经济欠发达县(小于1倍)三种类型。

经济较发达县域,指铜山县。依托徐州市区,铜山县食品产业、工程机械产业发展迅速,第二、三产业产值位列各县首位,其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居苏北第一。2007年铜山县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六县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的16%、30%和31%。

经济中等发达县,包括沛县和邳州市。2007年沛县和邳州的第一、二、三产业发展在六县中均较强,沛县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六县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的20%、21%、21%,邳州的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六县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的24%、20%、19%。

经济欠发达县,包括新沂市、丰县和睢宁县。这三个县(市)的工业比较落后,产值低于农业,农业在各县市发展中也处于劣势。2007年丰县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六县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的13%、8%、7%,睢宁县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六县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的13%、9%、9%,新沂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六县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的14%、12%、12%。

二、徐州农村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㈠计量模型为了便于分析徐州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本研究建立以农村物质资本投入、农村劳动力投入、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等要素决定总产出的C-D生产函数模型:

对上述方程两边取对数,得:

式中Y为农村总产出,A为制度因素、技术进步和自然条件等综合因素系数,K为农村物质资本投入量,L为农村劳动力投入量,H为农村人力资本投入量,α、β、γ分别为农村物质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对农村总产出的弹性系数。

㈡数据说明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获得性以及计算的方便性,本研究以2003年~2008年《江苏统计年鉴》为依据,农村总产出用各县当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表示,农村物质资本投资数量用当年各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农村劳动力数量用当年年末的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来表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劳动者知识、技能和健康等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各县政府的教育、医疗财政投入和农村居民个人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投资,因此,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用各县用于文教和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和农村居民个人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用品、服务和医疗保健支出之和来表示[1]。数据如图1所示。

㈢回归结果采用eviews6对徐州六县的截面—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时间为2002年~2007年,观测个体为徐州六县,数据序列包括各县农村总产出、农村固定资本投入、农村劳动力投入和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系数如表1。

注:R2=0.991647;括号中的数值为相应的t值。

回归结果证明样本的R2显著,样本的拟合度好。除新沂市的农村劳动力投入变量(L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各县的农村物质资本投入变量(K)、农村劳动力投入变量(L)和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变量(H)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各县的C-D模型基本成立。

α、γ的符号为正,表明农村固定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放与总产出显著正相关;β符号为负,表明农村劳动力投入与总产出显著负相关。

比较各县的固定资本投入系数可知,各县的农村固定资本投入对总产出的弹性均为正值,且相差不大。即固定资本投入的增加均能带动总产出的增长,增长弹性从0.06到0.12不等。其中丰县、沛县、铜山县的农村固定资本投入对总产出的弹性系数较大,大于或等于0.10,睢宁县、新沂市、邳州市的农村固定资本投入对总产出的弹性系数较小,小于0.10。

比较各县的农村劳动力投入系数可知,各县该系数都为负,意味着农村劳动力投入减少会促使各县总产出增加,说明各县农村劳动力过剩是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也说明各县减少的农村劳动力中有部分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才会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农村总产出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该项系数绝对值差别较大,最大的是丰县(-2.67),最小的是新沂(-0.03)。系数越大,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本地转移为主;系数越小,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异地转移为主。

比较各县的农村人力资本投入系数可知,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各县的总产出弹性较大,一般在0.38~0.63之间。但邳州例外,只有0.14,原因是2004年邳州市的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在上升过程中出现下降,次年又急剧增长,形成突变,导致弹性变小。沛县与丰县的人力资本投入对总产出的影响较大,农村人力资本每增加1%的投资,总产出会分别增加0.63%和0.55%。

三、K、L、H增长对GDP的贡献率分析

上述分析得出各县的K、L、H增长对GDP的弹性,以此为基础,通过各县K、L、H自2002年~2007年的增长幅度(表2),计算各县K、L、H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表3)。

单位:%

单位:%

㈠徐州县域GDP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投资一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49.61%;二是人力资本的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37.80%。

㈡与人力资本投资相比较,各县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不高尽管各县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幅度都很大,平均增长977%,邳州最多为1215.32%,睢宁县最少,也达到595.08%,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GDP的贡献率没有相应的高度,平均只有49.61%。

㈢各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对GDP的贡献率差别较大邳州和沛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对GDP的贡献率较高,大于20%,铜山、睢宁和新沂较低,小于10%。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劳动力转移的方向。较高,说明剩余劳动力被当地所吸收,更多的是就地转移;较低,说明剩余劳动力被当地吸收的较少,更多的是异地转移。

四、徐州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导致农村经济存在区域差异应该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因素有投资、农村劳动力数量、区位等。

㈠投资因素农村投资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上述分析表明,2002年~2007年徐州各县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的激增对农村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地区生产总值的弹性较大,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影响。数据显示,各县人力资本的投入持续增长,但远低于农村固定资本投资的增长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GDP的增长。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中以农民投入为主,2002年农民投入是县财政投入的10倍,到2007年虽然下降到6倍,但仍然是以农民的自我投入为主。县财政投入比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

㈡农村劳动力数量因素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弹性在大部分县比较高,有些县大于1,个别县甚至大于2。劳动力减少导致总产出增加,其原因在于劳动力从产值较低(第一产业)的部门向产值较高的部门(第二、三产业)转移。各县农村劳动力数量都有减少,但对GDP的贡献不相同。贡献越大,意味着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越多;贡献越小,意味着劳动力的本地转移相对较少,异地转移相对增多。

丰县、沛县与邳州市的该项系数绝对值均大于1,意味着农民就地转移数量较多,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其他各县的农村劳动力投入系数绝对值均较小,意味着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主要在异地打工,因此本地产值没有较多的增加。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与区位有关。铜山县因环绕徐州市,在城市扩张的同时,被占耕地农民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分流效应明显;新沂地处陇海线与新长线交汇处,交通便利,也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二是与县域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状况有关。经济较发达县的二、三产业发展情况较好,当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较强。如沛县与邳州的二、三产业发展在六县中较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就地转移,对当地的经济贡献率就较高,分别是20.51%和29.43%。经济较不发达县的二、三没有充足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不足。如睢宁县近年来一直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措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成效突出,是江苏省第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示范县[2]。三是与农民的转移意愿有关。如丰县农村劳动力减少幅度最小,只有其他县的1/2~1/3,但其对经济贡献率为16.04%,远高于铜山、睢宁和新沂,说明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在当地吸收,由于当地的二、三产业吸收能力有限,所以减少的幅度最小。

㈢区位因素铜山县围绕徐州市区,区位较优越,易于接受城市的经济辐射。邳州市地处江苏东陇海产业带上,水陆交通条件优越,工农业发展条件良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邳州板材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在邳州的经济发展结构中,板材产业的工业产值占邳州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5%以上,是邳州市的龙头产业和支柱产业。沛县地处江苏最北部,东临微山湖。农业形成了蔬菜、肉鸭和稻米三大主导产业,工业形成了以纺织、塑编、机电、铸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丰县、新沂和睢宁分别地处徐州的西、东和东南三个方向,均远离城市,接受城市辐射小。丰县和睢宁县在徐州各县中的交通条件相对较差,严重影响其经济的发展;新沂市虽然和邳州市同样在东陇海线上,但新沂市区与徐州和连云港的距离基本相等,是一个典型的中点城市,所以其发展慢于端点城市,也慢于其他中间市县[3]。

四、发展县域经济、缩小区域差异的对策

通过对徐州各县横向比较可知,要缩小农村经济区域差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各县应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对于投资贡献率较高的县市,要增加投资额度,而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率较高的县市则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

㈠提高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对经济欠发达县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2002年~2007年徐州各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很快,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也较高,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对GDP的弹性却比较低,得出投资效率较低的结论,因此各县要将提高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率作为首要对策。同时,通过各县的横向比较,经济欠发达县的投资效率要高出各县的平均数,所以要持续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县的投资力度。

㈡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数量徐州各县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较高,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效率的5倍,因此要大幅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数量,要提高县财政的教育、医疗支出数量,提高农民纯收入,以增加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横向比较发现,睢宁与新沂两县市的人力资本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最大,在财政投入上应有所倾斜。

㈢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依然存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要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重点,尤其是丰县和睢宁县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在全省位居前列,但人均产值在全省排在最后两位,说明农村隐性失业问题非常严重。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

总之,发展县域经济是缩小农村区域差异的前提。富裕县要突出优势,保持良性发展的势头,落后县要针对主要矛盾,创造条件,迎头赶上。只有健康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才会缩小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达到徐州经济的整体上升。

摘要:县域经济差异在徐州市表现比较明显, 并有扩大的趋势, 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建立县域生产函数模型探讨了农村经济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并加以分析, 找出缩小农村区域差异, 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差异,县域经济

参考文献

[1]姚健.睢宁县入选省第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示范县[N].徐州日报, 2007-5-21.

[2]陆树启, 陆玉麒.双核结构中的中点城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 ⑷.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篇8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做出很大调整, 由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 开始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 国家制定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 沿海地区经济迅速腾飞, 也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距。中西部地区物产资源丰富, 同时强而有力的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 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地区, 地理位置优越, 矿产资源充裕, 工业配套设施较为完善, 但因缺乏产业技术升级改造, 东北地区发展势头有所减弱。

二、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1. 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分布差异以及不同级别开发建设程度所引发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我国地大物博, 自然资源丰富, 分布差异巨大。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 但耕地却是北多南少, 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 平原广阔, 水陆交通发达, 沿海区位优势明显。中西部为中国几大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区, 地势起伏大, 地形复杂, 自然条件敏感而脆弱。在自然地理条件中, 交通条件是区位条件中的基础性因素。从地理区位和交通通讯来说, 东部均具备较强的优势。

2. 工业技术条件和工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在我国经济产业链的发展中, 工业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在历史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下, 西部地区发展比较落后, 企业规模小, 大型工业企业更是屈指可数, 因此经济发展其他地区是为落后, 而在沿海地区, 极早开放口岸, 招商引资, 科技投入较多, 对东部地区产业的形成及其产业结构升级注入新鲜活力, 具有良好的工业技术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 因此其经济发展良好。而中西部地区始终以经济效益低、投资回报率低的农业及重工业为主, 转型困难, 所以还延续着东部沿海地区重工业基地的角色, 长此以往对中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使其与东部地区在经济上的差距扩大化。

3. 市场化程度。

东部地区因其区位优势, 与外界交流较为活跃, 自然融入市场经济大环境当中, 因此商品市场发展较快, 而西部地区地域闭塞, 观念比较保守, 导致市场化进程缓慢。在市场化进程中, 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特别是东部的市场化水平远远高于西部。由此得出, 市场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 东西部经济发展拉开的差距就可以通过市场化程度中得到合理解释。

4. 政策因素。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贯彻的非均衡地区发展战略, 其在政策上的体现是让东南沿海地区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得到了实惠。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些政策安排的比较紧凑, 政策优惠主要体现在政府投资、外资引进、金融贷款、税收减免等方面。在区域政策上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不平衡战略思想。首先, 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向沿海地区倾斜。国家对相同项目的投资一般会优先投资东部地区。其次, 对沿海地区率先实行开放政策。对外开放使东部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 巨大的财力为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支撑。尽管后来我国陆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但这些政策效应根本不能与优先发展沿海地区所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相媲美。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

在一定时期内,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难以避免, 政府应高度重视。为此, 要适度调整区域的政策导向。政府应努力创造统一的市场环境, 铲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投资建设, 鼓励外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到落后地区投资。同时还要注意政府对政策的调整要区别轻重且要有所侧重, 而不能将发达地区优惠政策简单移植。

2.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区域内的企业通过不断加强相互间的学习, 不断提高吸收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落后的企业通过学习模仿技术创新型企业并慢慢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此外, 还应与当地大学研究机构交流合作, 创立以企业为体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开发实体。政府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同时建立以政府为指导的, 以企业为依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使科研成果更好促进企业壮大发展。

3. 重视人才培养, 建立知识交流平台。

人力资本的素质水平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核心, 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人力资本配置也是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还未健全完善的人才配备机制, 还须对此进一步深化改革, 建立以市场导向为主、政府调整人力资本投资分配方向为辅的人才配置机制, 保证各区域人力资本投资的均衡增长, 形成一个公平合理的良性人才配置环境。

区域经济差异扩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因此, 要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统一发展。但协调发展不是单纯的缩小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的差异, 而是要寻求一个协调共赢的点, 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协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A].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1.

[2]李鑫.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分析[J].经济与法, 2014.01.

[3]张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J].前沿, 2010 (15) .

[4]任建军, 阳国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 2010.05.

中国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 篇9

关键词:区域差异,中国经济,资本流动,区域成长

一、引言

区域差异普遍存在, 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经济实力的差异无可避免, 例如中国东西部发展差异和美国东北部与西南部的不同经济水平。区域差异对于国家或地区有深刻的影响。瑞典经济学家冈纳曾说, “不平等及其加剧的趋势成为对发展的限制与障碍的复合体”。区域差异严重化将导致产业结构断层、收入分配不公等局面, 严重影响与制约经济的发展。

相较于发达国家, 区域差异对于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对于仍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来说, 区域差异是目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从2000年开始的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来看, 中国希望借由“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 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 积极解决东西部经济的区域差异。中国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密不可分。

二、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一) 自然资源是人类在进行生产生活时首先接触并且影响最为广泛的因素

自然资源影响劳动生产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撇开社会生产不同发展程度不说, 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农业时代, 中国长江流域的住民从事农业耕作方面的劳动生产率较高, 沿海地区的矿产资源则是一些内陆地区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 区域自然资源的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导致区域差异最原始的原因

农业时代, 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多为繁荣发达的地区, 而土地贫瘠、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则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而在工业化时代, 因为运输方式的改进, 虽然这一优势有淡化趋势, 但仍旧对地区的经济状态有着深刻影响, 另一方面, 水运等一系列新型运输方式的出现使得沿海地区的贸易状况日益改善, 经济状态也随之好转。

(三) 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也存在差异

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很好的解释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区域间生产要素、技术和偏好的不同, 促成了贸易的可能。生产要素丰裕的地区比生产要素贫瘠的地区有更好的经济发展, 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在不同区域有所不同。

(四) 体制差异对经济影响明显

体制的差异是国家所特有的, 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不同。就中国而言, 体制的差异对经济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前, 中国着力改善旧中国遗留下的内陆经济发展相较沿海落后的局面。“一五”计划在沿海地区重点进行以改建、扩建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 在内地重点进行以武钢为中心的华中工业基地和以包钢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基地建设。除却被“大跃进”扰乱的“二五”计划, “三五”和“四五”计划也是以巩固与发展内陆经济为重点之一。这些计划的实施很好地带动了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 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政治体制。一方面, 投资体制发生改变, 中央投资决策权分散, 沿海地区自主权增大, 投资能力增强, 投资规模以较快速度扩大。投资决策大的地区对于投资项目与产业方向的把握有较多选择, 得以大规模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沿海地区与内陆本身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在投资方面进一步拉开差距。

另一方面, 国家制定对外开放政策, 包括发展进出口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外资和技术及外汇、税收、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例如, 中国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后, 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政策环境的差异使各地区在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规模等方面相差巨大, 进一步影响着各区域经济增长能力、规模、速度和产业化结构, 使得各区域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相差悬殊。

三、区域差异对于中国经济运作的影响

(一) 改革开放前, 政府将经济建设和产业布局重点放在“三线”地区

改革开放前, 中国的经济高度中央集权, 为改变沿海繁荣、内陆落后的极端不平衡现象, 政府决定“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均衡发展”, 将中国引向均衡经济发展。政府在中西部重点投资资金、技术、人才和建设项目, 将经济建设和产业布局重点放在“三线”地区。

这一时期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根据1953年到1978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数据, 重工业得到的投资额为47.7%, 占总投资额近一半。政府在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投资重工业, 拉动经济增长。“大跃进”着力于以工农并举的全面增长赶超策略, 寻求适合的经济发展道路。1958年的北戴河会议不仅号召生产1070万吨钢, 也提出建立人民公社的想法。虽然最后并未真正促进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同时增长, 会议的出发点仍是全面经济增长, 寻求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二) 改革开放后, 政府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布局, 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为缩小区域差异、改善生产力布局的不均衡, “六五”计划重视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和带动作用, 提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对东部沿海地区从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进一步给予优惠。“七五”计划采取“向东倾斜, 梯度推进”, 沿海开放地区着重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 成为对外贸易的基地。在政府的支持下,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也导致东西部经济和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 区域经济严重失衡。

为此, “八五”计划中, 国家调整战略并提出“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 努力改善地区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在“九五”计划中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

依赖于之后计划的实施,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缓解。

(三) 改革开放后, 为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实施了许多重大建设项目

1992年开始建设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就航运效益而言, 万吨级船队可从重庆直达汉口和上海, 长江航道运输成本比工程建造前降低35%-37%, 使得长江干流及几大支流的航运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促进长江干流及支流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

2000年中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以新疆塔里木气田为主气源, 以中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目标消费市场, 以干线管道、重要支线和储气库为主体, 连接沿线用户, 形成横贯西东的天然气供气系统。建设这样调整与优化能源结构的工程, 政府将大量资金与人力投入西部地区,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进一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其他重大工程如京九铁路、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的开展, 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和开发区域资源都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也建立了若干经济区, 如环渤海经济区、东北亚经济区等作为重点开发区域, 通过这些经济区的联合开发改善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状态。

四、区域差异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前后的一系列政策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但东西部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导致区域间存在较大地区产业发展差异和居民收入差距。未来中国应继续贯彻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 着重发展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 使各区域平衡发展。

第一, 未来国内资本流动性将大大增强, 生产要素突破区域划分局限, 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形成生产要素与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 引导产业梯度转移。政府要抓住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 例如自然资源、生产要素禀赋、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 利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手段发挥各地区优势, 弥补区域发展条件的不足。继续投资大量科研经费于东部较发达地区, 发挥先进技术优势,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保证经济增长。对于中西部地区, 通过政府转移支付、税收补贴等措施鼓励地方加强公共服务建设, 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和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二, 国际资本的流入也是平衡区域经济的助推力。通过对外资制定的区域政策, 使外来资本较多地投往内地, 平衡东部和中西部间资本配置, 促使贸易同增长。国有大型企业将成为国内外私人投资的渠道, 私人投资的流动性提高, 各区域的不同优秀产业将在国际层面上吸引大量私人投资者, 带动更多贸易往来。国内和国际间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也将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运营效率, 使国内和国外区域间的贸易往来成本更低, 利润更高, 有利于区域间经济的平衡发展。

第三, 政府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带的建立和增长, 多建立如成渝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等经济发展区域, 确定中西部与东北部的发展重点区域。坚持西部大开发的走向, 培养如重庆、成都等对于全国经济有积极影响的经济区, 通过大量且集中的资源供给和政策扶持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区域, 连接次级发展区域, 带动周边城市或乡镇的经济发展, 形成梯级发展, 产生辐射效应。

第四, 中国次区域经济也将加强开放, 国际间合作的加强将进一步加强次区域经济的合作。目前这样的次区域经济区有很多, 如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区, 包括中国华东、华北和东北及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在次区域经济区中, 不同国家的区域间技术、人力等资源得以流动,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生产效率, 达到双赢的效果。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四大区域;变异系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已经得到社会的关注和研究。伴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也关系到我国社会和政治的稳定[1]。怎样才能有效缩短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和促进社会快速发展,需要总结比较比较以往学者研究理论和方法,同时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区域经济之间差异,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

1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试图解决经济高速增长中所伴随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从空间尺度划分我国大陆四大经济区域,即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自2005年起,统计对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分组方法是: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2省市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本文主要从人均GDP为测量指标,采用当年价格来分析我国大陆四大经济区与整体区域进行分析,比较经济差异。很多学者对中国大陆省份进行了区域差异分析,有学者分析蔡昉和都阳把全国总体差异分解为三大地带内和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认为 1978-1999年间,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很大,但呈下降趋势;中部地区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很小,西部地区内部差异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微不足道,均呈下降趋势;东中西部之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非常大,趋于明显提高[2]。1999-2008年间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发生了绝对收敛,且三大地带经济增长以大约 9.4的速度收敛[3]。张馨之等通过比较1990-2004年人均GDP增长速度的Moran散点图和LISA聚集图,认为东部沿海地区与其他区域的经济差距呈扩大趋势[4]。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在不同的区域层次上的变化过程不尽相同[5]。本文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来评价区域间经济差异,选择2008-2013年为分析时段,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 研究方法与差异分析

2.1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差异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是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的偏离程度,本文采用的是离差,它是指每一个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差,代表着每一个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离差可表示为:

(i1,2,…,n) (1)

式中 代表平均值。

描述和分析区域相对差距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基尼系数、变差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加权离均差系数,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因此,其结论大同小异[6]。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方法,它表示了地理数据的相对变化(波动)程度,方法简洁,结论直接明显。其中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2)

式中S代表样本标准差。

2.2差异分析

通过前面介绍,我们知道变异系数测度的是地理数据分布的相对差异[6]。下面本文分析中国四大区域与中国大陆各省份的人均GDP数据的变异系数曲线图。如图1所示:

由结果分析,中国四大区域人均GDP的变异系数都在中国大陆省份之下,从总体来看,四大区域差异变化不大,其中东部与中部地区基本持衡,基本上变异系数都是在0.3至0.4之间,但是要比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人均GDP差异大,二者影响因素是不同的,这表明中部地区于目前政府政策有密切关系,政府鼓励开发集中投资,经济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在进入9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在全国各地全方位展开,沿海省份的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减小或者取消,沿海地带与西部内陆地带之间体制差异减小;而东北部地区在数据显示来看,人均GDP差异变化最小,变异系数都在0.2以下,这表明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水平下降;同时显示四大区域的经济差距有缩小趋势。

3结论

根据以上结论研究表明,在2008-2013年之间中国四大区域的人均GDP差异变化的趋势不大,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下降的趋势,在2008年变异系数达到0.57,在2013年变异系数变化到0.43。但是之前学者都在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区域差异变化是逐渐拉大的,与研究结果显示的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目前是在缓慢降低的有所不同。引起经济差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经济因素、区域环境因素,社会体制等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需要利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1(5):31.

[2]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30-37.

[3]李冀,严汉平.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演进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2010(12):14-18.

[4]张馨之,何江.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35-39.

[5]刘树成,李强,薛天栋.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141-165.

[6]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上一篇:空间地图下一篇:园林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