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形成,及缩小区域差异的措施

2024-06-27

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形成,及缩小区域差异的措施(通用5篇)

篇1: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形成,及缩小区域差异的措施

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形成的原因,及缩小区域差异的措施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飞速发展,每年GDP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这种飞速的发展源于构成中国整体经济的各个地区、省市的共同增长和共同进步。但立足国情,国内地区间在地里位置、人口、资源禀赋及历史背景、技术条件、初始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央政府政策对各地区的经济政策的也很大不同,必然导致了地区增长的不均衡和地区经济差距的存在。一个国家的区域经济差异的过分拉大,将会给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带来深刻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日益扩大问题已受到国内外经济、社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中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的形成因素及解决措施展开分析。

一、东中西部的划分

1、划分标准

区域的划分是随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倾向的变化而变化的。目前,国家统计局的对东中西部的划分是解释还是按照2003年发布的标准。

我国大陆区域经济的产生,应该说是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长期演变而形成的,我国大陆区域整体上可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区(地带)。三大经济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的不同,因而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①。

2、东中西部概况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13.5%。东部地区背负大陆,面临海洋,地势平缓,有良好的农业生成条件,水产品、石油、铁矿、盐等资源丰富,这一地区由于开发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高,技术力量较强,工农业基础雄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作用。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面积为28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29.3%。中部地区位于内陆,北有高原,南有丘陵,众多平原分布其中,属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占有全国80%的煤炭储量,重工业基础较好,地理上承东启西。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自治区;面积为541.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势较高,地形复杂,高原、盆地、沙漠、草原相间,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开发历史较晚,经济发展和技术管理水平与东、中部差距较大,但国土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二、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形成的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上经纬度跨度最大,且又实行30年高度集权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差异扩大且加快,形成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的因素,比较复杂。

(一)历史因素

中国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由来已久,自唐朝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就开始向东部,转移到了宋带,经济中心已经移到了东南地区。东南地区尤以土地肥沃,水道交通便利而具有吸引力②。19世纪40年代后,我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抗日战争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近代工业才一度出现向西移的趋势。到新中国成立,还主要集中在东部的长三角、辽宁、天津、广州等沿海地区和中部的武汉、太原等地。由此可见,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就存在差异,这对后来的经济发展有着

深远的影响

(二)各区域自身条件

1、自然条件

自然地理位置、地貌、地质条件、气候、矿物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一切与自然相关的和区域经济发展有联系的条件和资源都属于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的差异影响了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③。

东部地带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的生长,农业发达;地势低平,开发利用早,经济基础好。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快。而中西部地带多属于干旱区或者高寒区,海拔高,对农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中西部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为全国的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但受山岭的阻隔,交通不便,运输能力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长期处在闭塞的状态,经济发展缓慢。

2、人力资源

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和区域发展的投资积累水平。区域的人口素质影响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④。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的特点,西部人口稀疏不利于区域生产规模的扩大,即人力资源对地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从中西部迁移到东部沿海城市,为东部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口即是生产力,也是巨大的消费者,人口迁移大大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而对于人口迁出地的中西部来说,大量的人才流失,使得中西部经济缺乏活力,产业革新慢。

1995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受教育水平为6.86、6.01、5.05。虽然这几年的教育普遍得到提高,但中西部的高科技人才仍相对于东部来说,比较奇缺。中西部的产业结构结构的调整也受到了限制。

3、资本

经济的发展往往和工业化有关,而工业化与资本的积累有关。罗斯托(W.W.Rostow,1960)在他关于经济发展“起飞”理论中的叙述中认为,经济的“起飞“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具有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使资本的积累占到国民收入的10%以上。

结合我国的东部和西部的实际比较,东部地区交通便利,面向大海,经济要素的流动性高,禀赋好,技术水平先进能够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使得大量的国家投资、海外投资流向我国东部的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4、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区域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决定了区域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科学技术的先进,促进了社会分工、协作与专业化的加深,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④

东部地区技术先进,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而中西部技术远不如东部,有些地区一直以农业、资源加工业为主,经济发展很慢。

5、制度

按照新制度经学家的解释“制度就是一系列被制度出来以约束行为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的规则、守法程序、道德和伦理的行为规范。区域制度包含政府行为及政府运行方式、经济制度、人们的观念(风俗、习惯、禁忌、价值观)等③。

中央政府的政策往往是一些原则性、指导性、宏观的,东中西部在运用国家政策上有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政府往往想到的是国家不允许我干什么,有利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西部地区却喜欢按照国家政策行事,没有制度的突破。

同时,东部地区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中有比较强的危机感和探险精

神。而中西部的人在于外界相对隔离的状态下有比较浓厚的保守思想。这种思想观念的差异通过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国家政策

在经济还很落后的时期,为了最大化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中央政府应该选择外资外部收益较大的区域作为政策的优惠对象,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在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有相对优势,外资在这些地区产生的收益高,从而实行了“东部优先”战略。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格局,已经对东部基础设施、金融的投资,使得东部利用有利的区位和政策优势,首先接受了海外的先进技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地区经济差异不断拉大,加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以及区域内部的恶性竞争,东部地区的外资收益不断缩小,这时,中央适时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⑤。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的一系列调整,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它观点,蔡昉、都阳指出人力资本禀赋稀缺、市场扭曲和开发程度不足使得中西部难以和东部趋同⑥。林毅夫、刘培林指出,由于我国各地区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符合程度不一致,导致了区域差异的存在⑦。

综合起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的形成,是历史、地理环境、资源配置方式、生产方式、国家政策等因素决定的。

三、缩小区域差异的措施

大致学者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在改革开放以前已经存在,之后区域差异小幅度缩小,20世纪90年代后,地区经济差异不断拉大,总体呈现“V”型变动。

根据区域差异形成因素的分析,缩小区域差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自身的建设

1、加强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中西部处在内陆,多数位于第二第三阶梯上,地形复杂,可之称为区位劣势。加强中西部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建设,对于化解中西部区位劣势,促进东中西部区域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发展的硬件设施,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强省会城市的聚集与发散作用,吸引外来资本的投资和市场化。

2、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要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必须加大对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科教文卫事业的投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中西部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

3、中西部地区的人们要更新观念

摒弃“肥水不流外人田”那种封闭的思想,以开发求开发,以市场换资金,以产权换人才,在东中西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考虑中西部的经济发展。

4、加大开放程度,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富集地区,甘肃的有色金属,青海的钾盐,山西、陕西、内蒙古的煤炭,云南、贵州的磷矿,四川的天然气和广西、云南、四川的水能资源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许多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资源基础。中西部一些地区不仅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而且空间匹配组合好,开采条件优越,因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如何集聚大量的资金、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是关键所在。因此,采取开放战略,采取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国外的投资者、企业家和技术人员来中西部来中西部投资办企业,促进中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调整产业结构,创造合适中西部中西部区情的发展道路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具有四个特点,农业生产较为粗放,基础差,工业化程度低;重工业偏重,轻工业教轻;采掘、原料工业比重大;交通运输线路密度和通信密度低。今后中西部地区调整发展的产业方向应该是:发挥农业潜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做好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建设,促进农、轻、重以及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协调发展。

(二)经济发展战略

近年来,国家对中西部经济政策的倾斜已很明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具体怎么在中西部实施经济策略一直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大多学者认为,我们不能因为区域差异过大就认为灾难临头,放弃“效率优先”;也不能因为经济的发展,区域差距是必然的代价而坐视不管,而忽视“社会公平”。应该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下,坚持非均衡增长-协调发展战略。

经济非均衡发展,在空间上表现为经济增长首先在一些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出现,然后再扩散到其他地区,最后实现整个地区经济活动的高涨⑧。我国中西部地区空间辽阔,平原少而山地多,基础设施发展又很不充分,均衡发展既影响效率,也不利于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和协作,因此,“全面开放,均衡发展”是不现实的,应将投资有选择地集中于重点部门和地区,利用其发展而产生的波及效应来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应运用增长极理论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城市经济、科技力量、熟练劳动力的集中,有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及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是促进增长极形成的必要条件。我国中西部的一部分大中城市已具备增长极的条件,如武汉、长沙、成都、重庆、昆明、西安、兰州等,应通过这些增长极培育次一级增长极的形成。发挥大城市的集聚作用,尽可能在一个城市内形成相互协作的产业链条,减少运输成本,并将产品幅射到周边地区。促进中西部整体经济的增长。

(三)国家政策的支持

1、逐步建立国家合理财政转移,增加对中西部的财政投入;国家投资布局政策的调整,将向中西部倾斜

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转移主要采取基数法来确定,这一办法实际上是根据过去的历史状况和地方的谈判能力来确定返还和补助数额,而不是根据地方财政能力和需要程度来确定。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真正成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低收入阶层公众提供无偿支出的一种制度。而中西部资金紧缺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应加大对中西部的财政投入。

70年代以来,我国国家的投资布局重点逐步向沿海地区转移。在1978至1995年间,沿海地区国有单位基建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40.1%迅速提高导50.4%,而中部地区则由30.6%下降到25.1%,西部地区则有20.4%下降到14.8%,中西部地区分别下降5.5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⑨。这导致了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工业因投资少儿发展滞后,促使地区间差异进一步扩大。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各地区间协调发展,国家的投资地区布局正在向中西部倾斜。

2支持中西部地带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

目前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较少,有三个原因:地理位置偏远,海外华侨联系少;投资环境差;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政策部如沿海地区优惠。因此,要扩大利用外资,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有力的支持。比如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上的支持,多种渠道利用国外贷款等。

3扩大沿边地区开放

我国沿边地区是指我国大陆同大陆周边国家接壤的省和自治区,它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九个省区。除了辽宁和广西,均属于西部和中部地带。因此,扩大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对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和推动我国现代化建

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加强东西合作

为促进中西部地带经济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东部和中西部地带之间的经济联系。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面临较大调整,加强东西合作,有利于东部新型产业发展,又有利于中西部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开发中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向中西部地区传授生产技术、经营经验,加强信息交流,对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区域差异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中都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它,解决它,相信通过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的努力,三大经济区的差异会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①国家统计局网站

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2005版,第126页

③李兴江、陈开军、张学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协调发展:理论·实证与政策》 ④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

⑤《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决定因素分析》

⑥《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异》2003年第3期

⑦《区域差距、趋同与西部开发》2001年第2期

⑧张慕、程建国《中国地带差异与中西部开发》

⑨ 陈栋生、魏后凯、陈耀、刘偕:《西部经济崛起之路》,176~177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篇2: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形成,及缩小区域差异的措施

关键词:区域创新,经济增长,经济差异

新的社会经济背景正改变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制,并促使欠发达的中西部区域由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转向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因此,欠发达的中西部省际区域应当相应调整其区域发展政策,寻求新的区域发展途径。

一、区域创新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创新概述

在现有的文献中,对区域创新研究的方面很多,但对区域创新所作的确切定义却不多,甚至使人有此概念不证自明之感。由于区域作为地理空间,具有高度的涵容性与综合性,是一个中观层次的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综合体。从宽泛的含义上理解,区域创新是发生于区域内的所有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层次性特征。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主要差异总体上表现为,区域创新具有地方性、独特性、开放性,在体现与国家创新的共性时也能体现出区域特质。

(二)区位因素的变化与区域创新环境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下,区位因素的成分和重要性发生了变化,非实物因素和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等作用在区域发展和创新中的作用凸现出来,区域发展业绩所表现的差异性越来越多地受制于区域发展的非物质、非贸易的区位因素,它们构成区域创新环境的内容,而创新环境的质量和优势则决定了区域创新的基础条件及区域吸引和留住各种流动性资源的黏性;地理临近性和动态的集聚经济对区域创新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创新视角的三大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一)三大区域的创新活动差异比较

在研究创新产出时使用专利数据是合理的。本文用专利数据衡量区域创新活动,分析三大区域中的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以期揭示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在原因。

表1提供了中国三大区域创新活动1996和2005年的人均专利产出情况与排名。由表1可以看出,三大区域的创新产出的平均水平在考察期的十年中仍然呈现由东到西的逐渐降低的变化态势,创新活动的地理分布高度地集中在少数东部沿海省际区域。从专利产出的相对水平看,上海与北京形成了大的创新集群;而浙江、江苏、山东、广东、辽宁和福建则形成了中型的创新集群。1996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人均专利占全国人均专利总数分别为70.06%、14.14%和15.8%;2005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人均专利占全国人均专利总数分别为76.8%、11.27%和11.93%。数据显示创新活动强烈集中在东部等少数省际区域之中,创新活动呈现强弱的极化现象。从三大区域的创新产出平均水平看,东部远远高于中西部区域,而且创新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5年专利授权数据计算;表中括号内为1996年和2005年的各省际区域的排序;表中没有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下同。

(二)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数据为我国各省1996—2005年间的实际人均GDP(以1995年为基期),实际人均GDP是根据各省名义人均GDP和人均GDP缩减指数折算得到的。数据来源于中国1997—2006年的统计年鉴。

注:表中括号内为1996年和2005年的各省际区域的排序。

表2显示,1996年全国实际人均GDP平均值为5 958.61元,东中西部地区的实际人均GDP平均值分别为9 574.46元、4 566.75元和3 572元;2005年全国实际人均GDP平均值为15 578.1元,东中西部地区的实际人均GDP平均值分别为25 565.45元、10 988.25元和9 450.67元;表3显示,1996—2005年全国实际人均GDP的平均增长率12.81%,而东中西部地区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43%、11.63%和12.79%。

综上的对比,我们认为,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源在于创新活动的巨大差异。整个空间的创新活动的不均衡分布,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也是必然的。按照技术差距理论,创新差距引致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欠发达的中西部区域与东部区域经济差异有拉大的趋势,与该理论观点不一致,没有产生追赶效应。究其原因是创新落后的中西部区域与创新领先的东部区域的创新差距过大,欠缺相应的学习能力,使得创新落后的中西部区域对先进技术总体上表现为较弱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影响其对新技术的引用与模仿,就形不成有效创新和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Philip Cooke and Kevin Morgan.The associational economy:regions, and innov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Acs, Z.J., L.Anselin, and A.Varga.Patent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 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J].Research Policy, 2002, (31) :1069-1085.

篇3:我国人口经济的区域差异研究

摘要:文章运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采用《2012国家统计年鉴》以及《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有关经济与人口数据,对当前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与经济相互影响模式的规律等进行探究。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分析;人口经济;区域差异

一、 文献述评

国外早在1960 年代就有学者开始尝试使用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生态学、遗传学等问题,目前已应用于数字图像处理、区域经济、流行病学、生物学、犯罪学等方面的研究。國内空间自相关的相关研究始于1990年代,起步较晚,但目前研究领域较广,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生物学、土壤学、流行病学等领域。由于区域问题自然包括空间只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空间自相关为经济地理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事实上,经济地理的研究在很大程度是定性的学科,通常可以计算的部分仅仅是简单的加总平均,因此空间自相关的研究也就为经济地理、区域差异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方便。

中国的区域差异问题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我国,许多非地理背景的研究已经自觉地将空间分析的方法应用于相关在研究。为了探讨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规律,俞路等在文献中将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与区域经济相关领域的经典理论--如,区域经济不平衡的U字模型,梯度发展模型等--结合,通过定量的分析来与定性的理论相结合,从而描述了建国后我国区域不平衡的时空变化。文献进一步使用了完善的ESDA(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包括Moran I指数,Moran 散点图和LISA等,来对1978年~2001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进行了刻画,从而揭示其规律性及动态演变过程。

在我国,许多非地理背景的研究已经自觉地将空间分析的方法应用于相关在研究。为了探讨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规律,俞路等在文献中将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与区域经济相关领域的经典理论——如,区域经济不平衡的U字模型,梯度发展模型等——结合,通过定量的分析来与定性的理论相结合,从而描述了建国后我国区域不平衡的时空变化。文献进一步使用了完善的ESDA(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包括Moran I指数,Moran 散点图和LISA等,来对1978年~2001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进行了刻画,从而揭示其规律性及动态演变过程。

经济现象存在比较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同样,人口分布必然在空间上存在规律。基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的数据结果,刘德钦等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ESDA等对我国的人口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除了人口分布三维模型、人口重心的迁移之外,使用了空间自相关模型Moran I和Local Moran I等指标来刻画了人口现象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类似研究还有很多。马晓东等利用ESDA-GIS研究了江苏省的城镇群体空间的变化规律。蒲英霞等利用ESDA分析了江苏省的以县域为单位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仇方道以空间分析为知道,对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进行了分析与描述。潘章虎等利用ArcView软件以及GeoDAS空间分析工具以及甘肃省2004年的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

上述的研究主要以单指标或者单变量对区域的特性以及时空变化进行刻画,而很少涉及两个变量或者更多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事实上,区域的发展总是多个要素同时作用,同时也存在相互之间的制约或者促进关系。例如,交通与经济的关系,人口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等。同时,由于区域性差异的存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模式可能不同,例如京津地区的耕地对经济的影响模式与西北的影响模式。事实上,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出现。杨忍等基于人口-经济系统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北五省各市2000年、2005年的人口经济协调状况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到西北地区各区市的人口与经济的协调情况。王凯等利用Gini 系数、E-G 指数、行业地区集中度等产业集聚指标以及产业利润率、就业系数、劳动生产率等产业绩效衡量指标,基于2010 年的截面数据,探究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及其与产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样,还有其他文献 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如上所说,变量在空间上存在某种关系,这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来予以揭示。同时,在空间分布的多个变量之间也同样存在某种关系。受此启发,本文利用《2012国家统计年鉴》以及《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里面提供的有关的经济与人口方面的数据,来对当前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与经济相互影响模式的规律等进行研究。

二、 研究方法

空间自相关是指事物或现象具有对空间位置的依赖关系,也就是说,空间位置上越靠近的事物或现象它们会越相似。该方法的分析结果可以解释和寻找事物或现象的空间聚集性,包括有三种情况:正自相关、负自相关和无相关(零自相关)。其中,具有正自相关的属性,其相邻位置值与当前位置的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常,该方法分析的对象是具有点或面分布特征的属性,需要的数据类型是空间的点或面数据。进一步,用来分析在整个研究范围内指定的属性是否具有自相关性我们称之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用来分析在特定的局部地点指定的属性是否具有自相关性我们称之为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揭示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以及特征。人口信息具有地理空间分布属性,而经济系统也具有空间分布特征。在人口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和渗透的关系,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对人口与经济的有关空间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 数据选取说明

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经济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人口则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和必要的前提。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两者的协调性越高,发展速度越快,生产资源优化配置越好。人口信息具有地理空间分布属性,人口及与人口密不可分的经济系统都具有空间分布特征。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揭示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以及特征。以下将首先介绍实验所采用的数据。

人口与经济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在统计年鉴里面里面有许多数据反映这两项指标,例如民族构成、男女比例、按职业统计,工业产值、按产业划分等。在此,本文提取其中比较关键的要素来进行描述。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海南岛与台湾岛及其他岛屿与大陆省份分离,在处理临界矩阵的会形成孤岛,不利于分析的进行。因此,本文所有数据暂不考虑上述地区。

人口指标方面,根据人口的户籍属性,可以划分为城市,乡镇,农村三类,按照人们通常习惯,将乡镇人口与城市合并成為城镇人口,农村人口不作处理。这样划分的依据是,农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及林牧副渔等劳作,而乡镇人口与城市人口则通常指的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其从事的工作基本上脱离农业生产,而主要在工厂里面。以下数据有《各地区户数、人口数和性别比(城市)》,《各地区户数、人口数和性别比(镇)》,《各地区户数、人口数和性别比(乡村)》等整理而成。

经济指标方面,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描述。本文从产业的分类角度来对经济进行细分,进而探讨他们与人口的关系。第一产业通常指农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即工业(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如下:①流通部门;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③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④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本文主要根据《按三次产业分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数据中提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作为研究数据。

四、 实证研究

通过将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成表,并利用ArcMap软件将其与shape文件配准并导入到.dbf文件中,从而实现可视化。进而利用此shp文件分别在ArcMap以及GeoDa软件上进行操作,得到分析数据。下面将按照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双变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三部分进行细致的阐述与说明。

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首先使用ArcMap对全国2011年人均GDP数据进行单变量的全局Moran's I指数自相关检验,计算全国经济的第一产业Moran's I值为0.082 8,第二产业Moran's I值为0.300 0,第三产业Moran's I值为0.381 5。除第一产业的Z值检验外,其他两个均通过Z值检验(平0.05),且相关性非常明显。

Moran's值均为正,说明就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空间聚集特征。但是第一产业,即农林牧副渔相关行业,的空间聚集特征不是很明显,且由数据来看基本可认为是离散分布。这是由于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随着更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投入到其他产业,各区域之间在第一产业普遍重视不够,导致其空间影响扩散不大。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便显出比较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一方面是由于工业与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地位越来重要,同时也是由于各区域之间的人才与劳动力的流动,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造成一种集聚的态势。

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1)Moran散点图。Moran散点图用于研究局域空间的异质性,其横坐标为各产业人均GDP的标准化值,纵坐标为空间权重矩阵所确定的相邻单元的属性值的平均值(经标准化处理) 。散点图中,第一象限表达了研究区域和其周围区域的局域空间关系为“高-高”,第二象限表达了该区域和其周围区域的局域空间关系为“低-高”,第三象限表达了该区域和其周围区域的局域空间关系为“低-低”,第四象限表达了该区域和其周围区域的局域空间关系为“高-低”。

由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第一产业的人均GDP的分布比较分散,几乎是平均分布在各个象限里面,各种模式都有。第二产业的人均GDP分布,比较集中在第一和第三象限,说明高-高,和低-低聚集的模式占主要方面。其中,沿海省份(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吉林)处在第一象限。而西北、西南省份,再加上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处在第二象限。这也比较明显的反应出我国经济的结构,即东部发达,而西部较落后的现状。第三产业的分布图中,高-高、低-低的聚集模式显得更加突出。第一象限依然比较多的是东部沿海省份,而西北、西南包括中部的省份基本处在第三象限。

由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空间差异较大,区域自身与周边水平较高的区域(HH),基本位于东部沿海省份;

空间差异较小,区域自身与周边水平较低的区域(LL),基本位于西部地区;

空间差异较大,区域自身水平较高,但周边较低的市域(HL),主要包括了内蒙以及广东等;

空间差异较小,区域自身水平较低,但周边较高的区域(LH),主要位于中部,连接东西部的地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

(2)区域空间联系指标(LISA)。区域空间联系指标是衡量观测单元属性和其周边单元属性相近(正相关)或差异(负相关)程度的指标。利用ArcMap工具箱里面的Cluster and Outlier Analysis工具计算全国各产业的人均GDP的L ISA值,并且在z检验的基础上(p≤0.05)绘制LISA集聚图。

结果表明,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聚集效应不是很明显。而第二产业在沿海一带、内蒙辽宁、以及西南有比较明显的聚集现象。虽然如此,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存在与第二产业类似的聚集效应。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与我国当前所处的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前,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少,而服务业的效应还没有显现,我国产值主导因素让然是工业。因此工业的集聚效应引发了人均生产总值的效应。

3. 双变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之前的分析发现,研究区经济聚集性的变化受到其他地物类型的影响,因此利用GeoDa 软件来分析各产业平均产值与人口的的双变量LISA 值,进一步探讨国民生产产值的的相关性。在z 检验的基础上(p= 0.05)绘制LISA 分布图,双变量LISA 分布图可表示区域某一变量值与其邻域另一变量均值间是高高(High-high)或者低低(Low-low)的空间正相关,以及低高(Low-high)或者高低 (High-low)的空间负相关。

首先分析城镇人口、农业人口分别与第一产业的空间相关性。山东、安徽、福建地区的城镇人口与第一产业呈现HH分布,青海、甘肃为LL分布,而新疆、四川呈现HL分布,江西为LH分布。对于农村人口而言,山东、河南、安徽呈现HH分布,而新疆呈现HL分布。

第二,分析城镇人口、农业人口分别与第二产业的空间相关性。山东、福建地区的城镇人口与第二产业呈现HH分布,新疆、甘肃、四川为LL分布,而江西、安徽呈现LH分布。对于农村人口而言,山东呈现HH分布,河南、安徽、湖北呈现LH分布,而新疆呈现LL分布。

第三,分析城镇人口、农业人口分别与第三产业的空间相关性。山东、福建地区的城镇人口与第三产业呈现HH分布,四川、青海、甘肃为LL分布,而安徽、江西呈现LH分布。对于农村人口而言,山东呈现HH分布,河南、安徽呈现LH分布,而新疆呈现LL分布。

同时,除了各产业国民产值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之外,还可以从两图发现第二产业的规律与第三产业的图示基本类似,除了一处不同之外。说明,在空间分布之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更多的共同之处,有更多的值得研究之处。

五、 小结

本文利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了研究,从研究聚集性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经济的两极化还是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东西部之间的产业。同时,从结构上讲,我国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来讨论,分别是沿海东部,西北和西南地区,以及连接两者的中部地区。在空间分析的意义上讲,三个部分承担的角色是不一样的,都有其各自的规律。

从双变量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经济增长与人口数量仍然存在很密切的关系。这充分说明了地域差异的存在,以及经济发展对地理要素的依赖等关系。东部地区应该利用好人力资源,同时国家也应该通过政策将东部富余的人才引到西部,帮助当地的发展。本文基于ESDA 的区域经济与人口空间差异分析尚是初步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量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冶小梅,李丁,汪胜兰,等.基于 ESDA-GIS 的县域经济空间差异演化及驱动力分析——以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为例.经济地理,2013,33(5):31-36.

2. 俞路,蒋元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基于全国与三大都市圈的对比研究.财经研究, 2007,33(3):23-28.

3. 仇方道,朱传耿,佟连军,等.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地理科学,2009,29(1):56-63.

4. 楊忍,任志远.西北五省人口经济协调状况及空间相关分析.统计与决策,2009,(10):86-88.

5. Anselin L, Syabri I, Kho Y. GeoDa: an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data analysis.Geogr- aphical analysis,2006,38(1):5-22.

作者简介:聂真真(1988-),女,汉族,湖南省衡阳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人口经济学、人口老龄化;杨胜慧(1985-),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人口统计学、人口城市化;智宁(1988-),男,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

篇4: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形成,及缩小区域差异的措施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针对经济效率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相关文献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利用传统DEA方法对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如Hailu&Veeman(2001)将非期望产出变量作为投入变量纳入到效率分析的框架之中[1];Scheel(2001)将非期望产出取其倒数变换成期望产出[2];Seiford等(2002)对非期望产出的值乘以-1,然后通过一个恰当的转换向量使负的非期望产出变成正值[3]。二是对资源、环境因素指标选取的探究,如Hu&Wang(2006)在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时仅考虑了能源的投入而没有考虑环境的影响[4];杨龙和胡晓珍(2010)在计算绿色经济效率时仅考虑了环境污染而没有涉及能源投入[5];汪克亮等(2013)、汪锋和解晋(2015)在考虑环境污染时仅选择大气污染物作为其替代变量[6,7]。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拓展:第一,将资源和环境因素同时纳入到经济效率的测算框架中,并将其定义为绿色经济效率(Green Economic Efficiency,简称GEE);第二,选取工业“三废”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变量,克服单一污染物指标难以全面反映环境因素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不足;第三,构建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来测算绿色经济效率,解决传统DEA方法对包含非期望产出的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偏差问题;第四,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片区域,利用面板Tobit模型比较分析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据此分析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异质性问题。

二、研究方法

将长江经济带每一个省市看作一个生产决策单元(DMU),考察第j0个决策单元DMUj0,Xj=(x1j,x2j,…,xmj)T表示DMUj的投入向量,xij>0,(i=1,2,…,m);Yj=(y1j,y2j,…,ysj)T表示DMUj的期望产出向量,yrj>0,(r=1,2,…,s);zj=(z1j,z2j,…,zkj)T表示DMUj的非期望产出向量,ztj>0,(t=1,2,…,k)。

记X0=Xj0,Y0=Yj0,Z0=Zj0,建立以下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1)式中:st-,sr+,st-分别表示投入、期望产出及非期望产出的松弛变量,目标函数是关于si-,sr+,st-严格递减的,并且0<ρ*≤1。对于特定的被评价单元,当且仅当ρ*=1,即si-=sr+=st-=0时是有效率的;若ρ*<1,则说明被评价单元是无效率的,存在投入产出上改进的必要。

三、绿色经济效率测算与分析

(一)数据及变量说明

本文研究时间段为2001—2014年,研究对象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并结合各省市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将11个省市划分为上游(四川、贵州、重庆、云南)、中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下游(上海、江苏、浙江)三个区域,以便考察不同区域之间绿色经济的异质性。实证研究中选取3个投入变量和2个产出变量,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以及各省市统计年鉴。

1.投入变量。投入包括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资源投入。劳动投入用当年年末就业人员数与上年年末就业人员数的平均值表示。资本投入用资本存量表示,然而其在统计年鉴中无法直接获取,可根据Hu和Kao(2007)以及Chien和Hu(2007)[8,9]提出的永续盘存法计算资本存量:Kt=It+(1-δ)×Kt-1,其中,Kt、Kt-1分别表示第t、t-1年的资本存量,It表示第t年的投资额,δ表示折旧率,计算中相关变量和参数选取参照单豪杰(2008)的做法[10]。资源投入用能源消费总量折算成标准煤表示。

2.产出变量。产出包括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期望产出用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各省市实际GDP表示。非期望产出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来衡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工业“三废”排放量综合为环境污染指数纳入核算框架。

(二)测算结果与分析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别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1—2014年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算。为了与不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的传统经济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用CCR模型测算不包含资源投入和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注:括号内的数字是该省市的效率排名,GEE为绿色经济效率,CCR为传统经济效率。

表1结果显示,在不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时,2001—2014年长江经济带的整体经济效率基本维持在0.78左右的水平,并且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当综合考虑了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时,长江经济带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有显著下降,基本维持在0.60左右的水平。这一结果说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造成了较大程度的效率损失。可见,不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的经济效率被高估了,扭曲了对社会福利变化和绿色经济绩效的评价。

从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的绿色经济效率看,2001年长江经济带的绿色经济效率为0.577,截至2014年的绿色经济效率值上升至0.689,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表明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绿色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逐渐转好。从11省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看,上海的绿色经济效率长期保持为1,即一直处于最优生产前沿面上,投入和产出规模达到最佳,绿色经济效率最高,实现环境和绿色经济双赢。江苏和浙江的绿色经济效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距离最佳前沿面较近,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仍有改进空间。另外,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一直牢牢占据绿色经济效率前三名的位置,代表着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发展的最优水平,绿色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较为和谐,是被“追赶”的对象。安徽、江西、湖北等8个省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表明这些地区仍然面临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特征明显,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低,二元经济特征鲜明,绿色经济转型难度较大。

长江经济带地域广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显著不平衡,上游、中游和下游的资源禀赋、经济实力、技术条件和对外开放度等差异明显,导致绿色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只有充分考虑这一差距,才能准确定位不同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损失的真实根源。图1给出了2001—2014年三大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动态变化趋势。三大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差异巨大,下游地区最高,其次是中游地区,上游地区最低,呈现出“下游-中游-上游”梯度分布。中上游地区效率值远低于下游地区和整体平均水平,彰显了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实。

四、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在实证测算我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GEE的基础上,以GEE值为因变量,以效率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建立面板Tobit计量经济模型,考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值为p值,***、**、*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资料来源:经笔者计算整理得到。

由表2可知:1.经济发展水平对长江经济带整体及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GEE有显著促进作用,这表明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改善GEE有积极作用,因为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将会吸引较高素质的人才和改进生产技术水平,这些条件为提升长江经济带GEE提供了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有力保证。2.产业结构对长江经济带整体、上游、中游地区的GEE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长江上游和中游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过程是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然而,产业结构对下游地区的GEE却有促进效果,这可能与下游地区所具备的优越的生产条件和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有关。3.能源结构对长江经济带整体及三大地区的GEE影响均显著为负,意味着煤炭消费比重的提升对于改善GEE是不利的。4.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经济带整体、上游及中游的GEE影响效果为负,说明外资进入抑制了长江上游和中游GEE的提高。即使引进外资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增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但是引进外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在这两大区域是存在的。然而,下游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GEE的提升,这表明下游地区已经不再盲目追求利用外资的数量,转而更加注重外资的质量。5.无论是长江经济带整体还是三大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变量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增加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对促进GEE提高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波特假说”在一定意义上得到了验证,环境规制会促使企业为降低成本而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也相应减少了工业污染物的排放。

五、政策建议

结合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差距的三点政策建议:一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经济、技术、产业等方面融合,促进上、中、下游地区产品、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发挥下游地区的核心辐射效应,使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向中上游扩散转移。二是优化长江经济带特别是中上游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在引进外资时要设置资源环境门槛,不能盲目追求利用外资的数量,而应更加注重外资质量,避免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

参考文献

[1]Hailu,Atakelty,Terrence S.Veeman.Nonparametric Productivity Analysis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 An Application to the Canadian Pulp and Paper Industry[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83(3):605-616.

[2]Scheel,H.Undesirable Outputs in Efficiency Valua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1,132(2):400-410.

[3]Seiford,L M.,Zhu J.Modeling Undesirable Factors in Efficiency Evalu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2,142(1):16-20.

[4]Hu J L,Wang SC.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gions in China[J].Energy Policy,2006(34):3206-3217.

[5]杨龙,胡晓珍.基于DEA的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地区差异与收敛分析[J].经济学家,2010(2):46-54.

[6]汪克亮,杨力,程云鹤.异质性生产技术下中国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研究[J].财经研究,2013,39(4):57-67.

[7]汪锋,解晋.中国分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5(2):53-62.

[8]Hu J L,Kao C H.Efficiency Energy-saving Targets for APEC Economies[J].Energy Policy,2007(35):373-382.

[9]Chien T,Hu J L.Renewable Energy and Macroeconomic Efficiency of OECD and Non-OECD Economies[J].Energy Policy,2007(35):3606-3615.

篇5: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形成,及缩小区域差异的措施

关键词:FDI;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Panel data;豪斯曼检验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10-02

1引言

积极引进外国直接投资(FDI)和扩大对外贸易能够促进一国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了较为广泛的认识,国内外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我国对外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实现了高速增长,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760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9691亿美元,进口额7916亿美元。同时,FDI在我国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截止到2006年底已累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超过4000亿美元,并连续9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我国有很多学者研究FDI和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从国内研究FDI与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现状来看,大都是利用全国总体或某一个省份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FDI或对外贸易对全国总体或者是对我国某一个省份的经济增长的效应。而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上述研究显然不能够全面地反映FDI与对外贸易对这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区域之间的差异。

2建立模型

2.1数据说明

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选取了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85-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进出口总额(JCK)以及实际利用外资额(FDI)的数据,若《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缺失某数据,则查阅了相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年的《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

由于西藏和青海数据缺失较多,本文没有选取西藏和青海的数据。而海南省和重庆市成立较晚,为了计量分析的方便,分别将海南省和重庆市的数据归入了广东省和四川省。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对各省的GDP数据以1985年为基期用消费价格指数(CPI)进行了调整;为了消除汇率及价格变动的影响,对进出口总额(JCK)和实际利用外资额(FDI)的美元数据用当年的平均汇率转化成为人民币数据,并以1985年为基期用消费价格指数(CPI)进行了调整。

2.2模型说明

首先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然后将东、中、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利用外资额(FDI)和进出口总额(JCK)作为解释变量,而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FDI与对外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效应的差异。所谓面板数据模型,简言之,就是将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混合,即将所考察的不同的观测对象(横截面单位)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混合,构成的数据即为面板数据。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克服时间序列分析受多重共线性的困扰,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自由度和更高的估计效率,一般可把面板数据模型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

(1)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

所谓固定效应是指面板数据模型中斜率不随横截面和时间变化,截距随个体但不随时间而变化,即把各横截面的差异固定在截距上,模型表述为:

Yit=β1i+β2X1it+β3X2it+uit(1)

其中,i=1、2、3……分别代表东、中、西部地区的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t=1985-2005年;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X1表示实际利用外资额(FDI);X2表示进出口总额(JCK );uit~N(0,σ2u)。

(2)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

由前述,固定效应模型是通过截距来刻画各横截面的差异,随机效应模型则是通过误差项来反映这种差异,其基本思想是对于模型(2):

Yit=α1i +α2X1it+a3X2it+eit(2)

其中,i、t、Y、X1及X2的含义和固定效应模型中代表的含义相同,eit~N(0,σ2e)。随机效应模型是将a1i 作为随机变量,其期望值为a1,即:

a1i=a1+ei(3)

其中,εi~iid(0,σ2ε)。即各横截面的截距有相同的均值,但截距的差异体现在ei中。将(3)代入(2)中,有:

Yit=a1+ ei+a2X1it+a3X2it+eit

=a1+a2X1it+a3X2it+ei+eit(4)

其中,E(εieit)=E(εiεj)=0 (i≠j),E(eiseit)=E(ejteit)=E(ejseit)=0 (i≠j; t≠s),E(εi+εit)=0,Var(εi+eit)=σ2εσ2ε

3模型估计及选择

本文利用Eviews4.0软件分别对我国东、中、西部分别估计上述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为了消除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在实际回归时采用各变量的自然对数,即LNGDP、LNFDI、LNJCK,回归的结果如下。

3.1东部回归结果

(1)东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

LNGDPit=ei+0.0649 LNFDIit+0.4556 LNJCKit(5)

(4.67)①(21.76)调整后的R2=0.951F=4143.37

ei表示东部10个省份的截距值,分别是:北京(3.56)、天津(3.28)、河北(4.70)、辽宁(4.11)、上海(3.58)、江苏(4.38)、浙江(4.30)、福建(3.66)、山东(4.58)、广东(3.70)。

(2)东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

LNGDPit=3.99 + 0.0648LNFDIit+0.4553 LNJCKit +εei(6)

(21.76)(4.69)(21.81)调整后的R2=0.952

3.99表示东部10个省份的截距值的均值,εei表示东部各省份截距与均值3.99的差异,分别是:北京(-0.43)、天津(-0.70)、河北(0.71)、辽宁(0.13)、上海(-0.40)、江苏(0.40)、浙江(0.32)、福建(-0.33)、山东(0.59)、广东(-0.28)。

3.2中部回归结果

(1)中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

LNGDPit=ci+0.044 LNFDIit+0.555 LNJCKit(7)

(3.01)(12.92)调整后的R2=0.882F=1262.60

ci表示中部8个省份的截距值,分别是:山西(4.07)、吉林(3.77)、黑龙江(4.10)、安徽(4.24)、江西(4.08)、河南(4.75)、湖北(4.26)、湖南(4.29)。

(2)中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

LNGDPit= 4.20 + 0.046 LNFDIit+0.552 LNJCKit+eci(8)

(23.54)(3.10)(12.89)调整后的R2 = 0.881

4.20表示中部8个省份的截距值的均值,eci表示中部各省份截距与均值4.20的差异,分别是:山西(-0.12)、吉林(-0.41)、黑龙江(-0.09)、安徽(0.04)、江西(-0.11)、河南(0.54)、湖北(0.06)、湖南(0.09)。

3.3西部回归结果

(1)西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

LNGDPit=wi+ 0.006 LNFDIit+0.577 LNJCKit(9)

(0.355)(15.79)调整后的R2=0.914F=2001.91

(2)西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

LNGDPit=3.85+0.008 LNFDIit+0.581 LNJCKit+εwi(10)

(24.52)(0.492)(15.92)调整后的R2=0.912

从检验结果看,LNFDIit的系数无论是在西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在西部随机效应模型中,都不显著。可见,由于1985年至2005年我国西部地区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小,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正效应还没有显著发挥出来。所以,LNFDIit不应该包括在模型中,剔出该变量,重新建立只包括LNGDPit和 LNJCKit 的双变量模型,并进行估计,回归结果如下。

(1)西部双变量固定效应模型结果:

LNGDPit=wi+0.588 LNJCKit(11)

(24.28)调整后的R2 = 0.914

表示西部9个省份的截距值,分别是:广西(3.82)、贵州(4.11)、云南(3.89)、陕西(3.86)、甘肃(3.96)、宁夏(3.07)、新疆(3.57)、内蒙(3.83)、四川(4.45)。

(2)西部双变量随机效应模型结果:

LNGDPit=3.81+0.594 LNJCKit+εwi(12)

(28.72)(24.72)调整后的R2=0.913

3.81表示西部9个省份的截距值的均值,εwi表示中部各省份截距与均值3.81的差异,分别是:广西(-0.02)、贵州(0.27)、云南(0.05)、陕西(0.02)、甘肃(0.09)、宁夏(-0.74)、新疆(-0.26)、内蒙(-0.005)、四川(0.59)。

3.4模型选择

究竟是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呢?通常用豪斯曼检验(Hausman test)来选择。豪斯曼检验的零假设是H0:随机效应模型;备择假设是HA:固定效应模型。用于检验的统计量是W=(-)'∑-1(-)~χ2(k),其中是固定效应模型的斜率系数向量,是随机效应模型的斜率系数向量,∑= Var()-Var(),k是解释变量的个数。经过豪斯曼检验,结果如下:

(1)东部检验结果:

W=0.23p值=0.889

p值很大,不能拒绝零假设,所以应该选择东部随机效应模型,即回归方程(6):LNGDPit=3.99+0.0648 LNFDIit+0.4553 LNJCKit+eei为东部区域的最终回归结果,且各参数的t统计量及调整后的R2 均表明东部固定效应模型拟合良好。

(2)中部检验结果:

W=0.006p值=0.937

p值很大,不能拒绝零假设,所以应该选择中部随机效应模型,即回归方程(8):LNGDPit=4.20+0.046 LNFDIit+0.552 LNJCKit+eci为中部区域的最终回归结果,且各参数的t统计量及调整后的R2也表明中部固定效应模型拟合良好。

(3)西部检验结果:

W = 6.94p值= 0.008

p值很小,拒绝零假设,所以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即回归方程(11):LNGDPit= + 0.588 LNJCKit为西部区域的最终回归结果,参数的t统计量及调整后的R2表明西部固定效应模型拟合良好。

4模型分析及建议

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对外贸易和实际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

(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大,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就增加0.0648 %;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只增加 0.046 %;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暂时还没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2)对外贸易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进出口贸易总额每增加1%,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就增加0.588 %;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次,进出口贸易总额每增加1%,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增加0.552 %;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进出口贸易总额每增加1%,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只增加0.4553 %。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除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暂时还没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外,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都有正效应,但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又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总体而言,从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来看,其对我国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对中部的促进作用其次,而对西部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对外贸易 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来看,其对我国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其次,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相对中西部较小。而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东部地区要低,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来促进中西部的经济发展,鉴于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提出以下建议。

(3)东部地区由于外贸开放度和外资开放度都很高,所以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应保持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平稳发展,从而继续发挥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东部地区的外资开放度已经很高,可以考虑逐步取消以前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把部分外商直接投资向中西部分流。

(4)中西部地区由于外资开放度较低,从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此中西部地区应克服区位弱势,通过优化招商引资的法律环境、拓宽外商投资领域等方式来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从而使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再中西部地区已经显著地体现出来,所以中西部地区应通过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经济合作等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从而提高外贸开放度并进而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稳健地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涛生,刘宏青.湖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8).

[2]翟玲玲,查贵勇.河南省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9).

[3]何正霞.经济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10).

[4]Kavoussi, R. M., (1984)Export Expan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Further Empirical Evidenc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4:241250.

[5]Ram, R., (1985)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 Some Additional Evide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33. No. 2.

上一篇:农村创业故事会下一篇:小学卫生健康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