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2024-06-30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精选十篇)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篇1

一、强化体育教师合作学习意识

体育教师要具有合作意识, 要将“合作”贯穿于教学、科研、生活等各个方面;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 克服成年人独立性强的特点, 合理取舍别人的优势。以笔者学校为例, 首先, 学校每年为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设置了师徒结队制度, 并且签订为期三年的合同, 从而通过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 使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快速地适应教育教学的工作和环境。在这最初三年的工作学习过程中, 通过向“师傅”和老教师的学习, 以及与他们的探讨, 体育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其次, 作为青年教师来讲, 要认识到自己所教授课程的特殊性——体育教学是在室外进行的运动中的教学, 要在教学中注重与其他教师的合作, 要互相探讨教材上的知识、技术与技能, 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进行各项目的新技术技能的动作学习, 尤其是要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要思考如何将合作学习的经验迁移到教学实践当中。

二、挖掘和利用教师群体的资源进行合作学习

不同教师的家庭背景、求学历程、认知结构、知识水平、智慧能力、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课堂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就是一种可学习的资源。对此, 学校应该充分挖掘这类资源, 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以笔者学校为例, 学校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从2004年开始组建了青年教师沙龙, 以使各个学科的青年教师 (包括体育教师) 在这个沙龙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 将自己擅长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其他教师, 如, 会做课件的计算机教师教大家制作课件;擅长舞蹈、武术的体育教师教大家跳舞、打拳;论文写得好的教师传授相关写作技巧等。同时, 学校还聘请名教师来校做讲座。在此基础上, 体育教研组成立了学习小组, 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合作学习。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体育教师实现了知识和经验的互补、思维和智慧的碰撞, 促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生成, 进而对体育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

三、通过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 不断提高反思和改进水平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它是一种团队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 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并确定观察行为, 然后在观察过程中记录观察到的情况, 最后处理观察的数据并总结呈现出观察的结果。在此过程中, 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多向互动的过程, 大家在合作中平等对话, 进行着思想碰撞, 探讨着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 由此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此外, 在合作观察中, 应该认识到反思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前提, 要在合作中反思, 在反思中寻求合作, 相互促进彼此的专业发展。以笔者学校为例, 体育教研组紧跟学校步伐, 在充分学习和了解了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开展了体育教学的课堂观察学习活动:以学校开发的《课堂观察手册》为基础, 合作开发各种符合体育课堂教学特点的体育课堂观察工具, 全组进行了合理分组, 确立了各组的观察点,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各观察点的观察量表, 组织并实施了体育与健康课的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的完整课堂观察程序, 最后总结形成了完整的课例报告;并且, 结合发现的问题, 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观察工具, 明晰各观察点的观察维度以及需要研究的问题, 完善各观察点的观察表等。

四、构建教师学习合作体,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合作体是所有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 共同致力于解决一组问题, 或者为了一个共同主题结成的一个学习群体。而合作学习体的有序运作, 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 对此, 笔者结合自己学校的开展情况, 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要构建教师合作体的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 即教师合作体中每个成员真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有了共同愿景、共同目标, 合作体成员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共同的学习和研究中, 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不断完成超越。如, 笔者学校的体育教研组中的几位女教师, 抓住课程改革带来的机遇, 在2007年初组建了学习合作体——“Girl’s Elective of PE开发工作室”, 主要进行高中女生体育教学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之所以成立该学习合作体, 是因为这几位女教师发现高中女生体育学习兴趣广泛但较为分散, 而且女生对现有的学习内容普遍存在兴趣不高等问题;此外, 成立该合作体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不断提高彼此的专业化水平。

2. 要创建积极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

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合作体对其成员的影响是巨大的, 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合作体的活动, 合作体成员之间要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首先, 各成员要单独寻找合适的可开发的课程资源;然后, 针对各成员的提议, 集体开展讨论, 分析可行性并决定开发的方法和步骤等;最后, 合理分配任务。在此过程中, 各成员可以约定在不同的环境、地点, 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讨论研究, 以营造和谐的氛围, 促进合作学习效率的提高。

3. 要建立健全的合作学习机制

教师学习合作体是建立在其成员主动自觉地学习的基础上的, 但其自觉性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配以一定的制度作为保障。以笔者学校为例, 第一, 体育教研组在合作学习中, 不仅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同时还建立了问题小组。该小组的职能主要是征集问题, 确定每周的教研内容;以理论学习、调查等方式收集问题, 以问题的牵涉面大小确定中心主导的教师;负责教研活动的运作,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制度性的保证。第二, 在每个教材实施过程中, 要求各成员作好记录、写好小结, 及时反思、修整。第三, 利用课堂观察手段组织教学展示, 开展案例研究, 并创设了平等、民主、真诚的课堂教学的氛围, 要求每个教师对自己负责的课程提供必要的反馈, 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协同教学, 注重互相帮助提高, 注重共享合作体内的不同教学资源, 最终使每位参与者都能实现共同的目标。第四, 加强了学术交流,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4. 要找准定位, 做到有效参与

在学习合作体的运作过程中, 各教师应清楚自己的合作需求, 不能盲目, 应主动寻找或组建适合自己的合作体, 开展有针对性的合作活动。在活动中, 各参与教师既要能尊重他人的观点, 又要主动地陈述自己的想法,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贡献和发挥自己的智慧。其中, 老教师应将合作视为自己的立身之本, 在合作实践中发挥自身的经验和优势, 为合作体中的其他教师提供专业的支持或引领, 同时, 应把自己作为合作体的一员, 承担相应的合作责任, 实现自身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年轻教师则应借此机会培养自己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 虚心向老教师学习, 加快成长的速度, 同时, 也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为合作体服务。

五、以课题为纽带进行相互合作学习与提高

教师参与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研究的需要和个人特长, 两人或两人以上结伴申报课题, 通过课题的开发与研究进行合作学习, 在实现共同研究目标的同时锻炼、提高自己。如, 笔者所在体育教研组的成员在这方面一直做着努力, 近年来都在积极探索研究身边发现的教育教学课题:2004年10月申报了校级研究课题;2005年4月申报了区级立项课题, 研究完成结题后又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申报了多项校级研究课题, 并准备选择其中1~2个申报区级立项课题。在这些课题研究过程中, 组内教师共同搜集文献资料, 制订研究方案, 开展教学实验, 收集并分析实验数据, 撰写总结并结题。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N].中国教育报, 1995-12-29.

[2]赵群英.教师合作学习的理性认识与实践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 2004, (3) .

[3]李广平.教师间的合作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5, (3) .

[4]罗鹂, 何萍.学习共同体与大学教师发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7, (1) .

[5]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18.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篇2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为能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提高业务素质,制定一个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目标和计划是至关重要的。有了目标和计划才能把握好自己专业成长的方向,才能避免走弯路,也才会有积极学习、探索的动力。体育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在专业理论、运动技术技能、教学能力和体育科研等方面发展的总目标,依据总目标制定一个详细的专业成长计划,围绕目标和计划努力学习。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应把专业成长的目标再进行细化,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成长。

二、狠抓专业素质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全新的知识结构。学校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自主培训”等多种方式培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为体育教师制造专业化发展的机会。以教师培训机构为依托,与高等师范院校联合举办各种层次的学历培训班,狠抓体育教师的学历提高培训;以教师培训机构为基地,分层开展体育教学创新基本功竞赛和专项测试,狠抓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基本技能培训;倡导体育教师立足岗位,紧密联系教学实际,自主钻研教材教法,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狠抓体育教师的岗位提高培训。通过定期举办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统一考试,核定继续教育的学时学分,作为教师专业素质考核、职称评定和选聘使用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励体育教师自觉实现自我“充电”,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中小学体育教师只有积极开展教教研活动,真正将教科研根植于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焕发生命力与价值,才能有效地加快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一线体育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即从日常体育教育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 每周安排半天固定时间, 进行研讨、交流,促使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合作、勇于探究、开拓创新,做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然后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培养教学创新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明显标志。坚持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课改理论学习与新课程实验教学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利用专家名师讲座、现场教学观摩、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参与体验等多种学习培训方式,引导教师解读新课标、解析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提高体育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通过开展“我与新课程同行”

系列体育教学竞赛活动,给体育教师提供展示教学创新能力的平台,让教师尝试成功的体验,激发教师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实现“小成功→大成功→再成功”的良性循环,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

信息时代为广大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无数的体育一线教师在其中获得了专业的觉醒与发展。通过积极参加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博客圈、体育教学杂志论坛、体育与健康课程网论坛等在线学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资源共享, 为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无疑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可以让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有很多发展空间。

六、强化学校管理机制,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在绘制自我专业发展剖析图,列出自己专业结构发展的时间序列表以及内容,提出实事求是的可评、可测、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后,学校应积极创设专门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机构,强化学校管理机制,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学校教科处,负责学校教师发展规划、专业引领与措施落实,通过教研活动、定期交流个人发展规划、组织申报科研课题与阶段性的验收等路径,强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意识,使教师自觉地进入专业发展的状态。

七、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实践证明,教师全部自觉自愿地接受继续教育,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不现实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有关教育的立法工作进展很快,《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与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但是关于教师终身学习的法规还很不明确,特别缺乏教育行政部门保证教师终身学习的职责和义务。教师的继续教育仅仅成为教师的个人行为,由此也造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由于历史上“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社会上对体育及体育教师的偏见,使得一些体育教师忽视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健全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法规,加强体育教师继续学习的规范管理,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建立科学、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教师终身学习体制,是提高体育学科地位和体育教师质量的客观需要,从而为体育教师专业化提供有力保障。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解决的课题。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过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体育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实施体育新课程革改,要求体育教师一定要树立专业化发展意识,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做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和建设者,不要做课程改革的旁观者。中学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丰富知识、勤于思考、勇于探

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村体育教师 业务素质 发展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91-01

现状一:教师缺乏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

并不是所有的农村体育教师都是观念落后,教学质量低下,个人业务水平差,甚至有的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要比城区的更强一些。关键要看一个老师有没有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如果老师自己想发展,那么任何困难都不怕。

现状二:农村教师缺少有效的专业发展指导

农村体育老师相对城区的老师来说,接触的优秀人才和专业的人员相对较少,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应的也少,所处的学校没有良好的教师成长大环境,如果个人又没有主动发展的愿望,那么这些老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很难得到大的提升的。

现状三:缺少长期系统的发展规划,没有做研究性的教师

研究的途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小课题研究,在专家引领下成长;借助校本教研,让校本教研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主渠道;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在专业阅读中成长。

农村体育教师的发展以省研修平台为载体,各学段校本研修要求与说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提升育人思想和教育理念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途径一:开展小课题研究,在专家引领下成长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学中实现的,目前,体育课也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了继续深入挖掘体育课学生学习的潜能,推进新型体育课堂的研究,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采用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在接力跑中的研究,怎样在体育课上有效预防损伤?怎样让我们的体育课更加高效?通过一些问题的研究积极引导体育教师申报体育研究小课题,借助课题引领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有了课题的引领,借助学校的大环境,积极聆听聘请教育专家到校指导课堂教学的报告,并结合自身课堂诊断的问题做好分析。在专家报告的引领下,教师的课堂逐渐由传统教学向合作学习转型的成功,另外专家还帮助分析目前教学中需突破的瓶颈,借助这些问题向教师传授如何在课改中成长并成功的经验。在专家指导的过程中,坚定了农村教师对教学的信心,为体育课的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逐渐会养成勤于研究、积极进取的良好的教研氛围,在体育组内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态势,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途径二:组织多种培训形式,跟上时代脉搏,为体育教师的发展注入强心剂

校本培训作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主阵地,必须坚持时效性与针对性。例如:新型的体育课堂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针对各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开展《微课程》学校培训,将为教师提供微视频制作等一系列计算机知识。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课堂完成,杜郎口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针对各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开展《翻转课堂》及教学信息化的专项培训,将为教师提供一系列的教学资源。例如:老师们自己制作的《肩肘倒立接前滚翻》、《立定跳远》、《单杠》等微视频,较好的辅助了我们的体育课堂。认真开展读书活动,体育教师读书的习惯不是很好,借助学校读书的大环境,组织大量的读书论坛活动,让体育老师在阅读中不断吸收新鲜的血液,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使老师们受益匪浅。打造体育的高效课堂,以达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途径三:深化校本教研,让校本教研成为我校教师专业发展主渠道

1.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多阅读些名家的教育教学著作,广泛阅读《音体美报》、《新课程与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班主任之友》、《山东教育》、《高效课堂22条》等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网站等,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积极参加网络培训和学习,经常到课堂去学习和交流;认真学习、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案例,取长补短。

2. 多交流取长补短:多听课评课,认真研讨,多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学习、不断发展自己;积极参加各项专业培训。

3. 积极钻研和总结经验:积极认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认真撰写教学心得,尽量多写学生个案,使得教育更得当得法得益;经常组织教师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及时研究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断学习积累,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发现不足后,针对自身的特点与不足,逐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日益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最终目标是争当科研型教师。

途径四: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在专业阅读中成长

书香校园需要“与书为伴”的教师,只有在教师群体中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让教师乐于读书,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带动书香校园建设。教师进行读书,不仅丰富了自身人文涵养,更强化了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在进行教育经典理论阅读后,学校定期组织了教师论坛,让教师从推荐的教育专著及自选的阅读目录中自由挑选,将自己的阅读收获与全体教师,进行思想碰撞。读书论坛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更让每一位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合作——体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篇4

一、体育新课程实施中体育教师合作的意义

1. 促进体育新课程目标的达成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目标十分重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它不仅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增强体能, 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而且促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等。课程目标提出了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特别是学习的发展性, 更需要体育教师通过跨年级与其他体育教师的合作才能解决。

2. 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实际就是体育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反思和系统理论学习与其他体育教师群体相互借鉴、合作的过程。合作对于体育教师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它对吸收全体教师的隐性知识方面具有独特功能, 有助于教师把从体育专业发展课程中学习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 向体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转变。当他从同事和其他外部优秀经验中获得新的认识, 并进一步改进自己体育教学实践时, 他们实际上就处于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中。

3. 促进教师更好地交流, 从而提高教学经验, 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提出了“目标统领内容”的重要理念, 要求体育教师要能成为体育课程的实践者和开发者,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 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去研究课程标准、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践。而这些是我们过去不曾遇到过的问题,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的合作, 需要教师相互借鉴、共同探讨。体育教师这种合作的氛围, 使教师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行为和态度作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追求, 他们组织在一起, 自由的交流思想, 朝向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努力工作。这种团队工作的方式, 促进了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水平。

二、体育教师合作途径

1. 指导式

建立师徒带教制度。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是学校校本培训中的优势资源, 要注重发挥他们个人的长处, 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营造一种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鼓励教师们邀请业务出色的同事指导自己的教学, 并向他们请教问题, 寻求解决的方案, 同时制定带教公约, 以增强责任制效果。

2. 观摩式

每一位体育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 要确实发挥个人的长处, 进行观摩式合作尤为重要。观摩式合作的双方既是指导主体, 又是学习主体。定期举行体育观摩教学、公开课展示、教学评比等活动, 通过公开观摩, 教师间互找差距、发现亮点、寻找不足, 把教学评比作为全体体育教师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平台。通过“诊断性听课”、“跟踪性听课”, 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把体育教学评比的过程设计成开放的、不限定教师评比群体, 允许体育教研组互助交流, 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此时的合作可被认为是指导合作和观摩合作的结合, 既保留了传统的体育“公开课”的形式, 又在具体的评价方式上有所发展。

3. 研究式

研究式教师合作是指教师共同研究体育科研课题。体育新课程实施要求体育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体育教师不仅要学会教学, 更要学会研究, 在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因此要以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为中心, 以课题为抓手, 进行体育教师的学习和讨论, 揭示教育理念, 碰撞思想火花, 形成学习研究的共同体。

4. 互动式

互动式是建立合作备课体系, 制定“互动式”的备课工作组织制度。即体育教师轮流主持备课组的工作活动, 通过角色“互换”, 增进相互间的理解与支持, 形成“个人构思、集中研讨、录入编案、留空反思、集体评议的集体备课制度。

三、构建体育教师合作要注意几个问题

1. 营造全校性教师合作氛围

体育教师是学校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全校性教师合作氛围, 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体育教师之间的合作。同时, 课程的综合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 在综合课程的实施中, 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需要发挥教师群体的力量, 改变过去学科过度分化所带来的教师各自为战的局面, 实行合作教学或协同教学,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然, 与此相对应的教师文化必然是要求合作的, 而不是封闭的。只有建立起适应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全校性教师合作大环境, 才能保证体育教师之间的合作落到实处。

2. 对体育教师实行发展性评价

一是评价标准科学化。学校必须对体育教师的个人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与教师本人及其同事合作商谈, 帮助被评教师确立个体化的专业发展目标、评价标准、评价重点和相应的评价方法, 这样才能使评价方案更适应教师的需要, 促进教师的发展。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实行全面评价, 学校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有机结合。三是评价方法多样化。

3. 正确认识自我, 完善自身人格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篇5

东港区南湖镇尹家河中学 万克华 2012年7月20日 19:59

赵洪友于12-7-20 21:30推荐万老师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名师带动、领导激励、同伴互助、师生协作、社会监督、主动发展六个方面,阐述了农村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我认为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值得老师们学习交流。

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农村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任务尤为艰巨。如何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环境,使农村体育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是一个需要体育教师教育专家、学校领导和广大体育教师深入研究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学校在体育教师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有效促进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体育教师专业和谐成长之路。

一、名师带动。

为了使体育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学校精心挑选一部分体育名师通过传经授验,彼此交流、互相切磋,充分发挥体育名师的“传帮带”作用、“人梯”作用和“桥梁”作用。通过实践,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高涨,教育教学工作艺术精湛,教育科研能力大大提高,一批基础差、底子薄、教学水平不高的年轻体育教师在名师的关心、扶持和带动下很快成长为体育骨干,个人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和归宿感。体育名师的积极带动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二、领导激励。

传统体育教师因缺乏竞争性,对体育专业成长的愿望不强烈,认为只要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就行,常常把体育专业提高看作是无所谓的事,因而表现过于被动。作为学校领导,应及时给体育教师“外部刺激”,给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以积极的行政支援,有意识地增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努力提高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主动为体育教师学习解决后顾之忧,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师专业提升的积极性。

三、同伴互助

体育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同伴合作互动、相互促进。学校定期开展体育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为体育教师间信息交流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同行间思想的沟通、方法的交流等充实了体育教师教学的空间;通过同行互动,使体育教师学到了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坚定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决心,并且也体验到了自己成长和发展过程的快乐。所以说同行互动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四、师生协作。

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和新课程改革对每位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仅靠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代体育教学的需要,只有跟时代合拍、跟学生合拍,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古训值得深思。“感恩学生”与“师恩难忘”应当受到同等的重视。体育教师应该看到,是学生为自己提供了工作的岗位和生存的意义,是学生为自己创造了体育专业的领地和发展的空间。现在,随着学生的思想、知识、信息的多样化,体育教师更需要重新定位自己,认识自己,再仅凭“一桶水”而老大自居,必然是要落伍的。体育教师既要和学生同步走,又要赶在学生的前面,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五、社会监督。

近些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体育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业务水平等似乎成了社会衡量体育教师优劣的标准,体育教师只有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满足朝代与时俱进的需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创新奋进,努力使自己成为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体育教师,做人民满意的体育教师,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六、主动发展

专业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篇6

专业引领的主要内容

1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引领

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表明,教育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是来自于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也都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的结果。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理念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直接产生影响作用的,主要是新课程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和质量观。

教师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由过去居高临下的传统权威变成了师生平等互动过程中的首席。

学生观: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感情、有着巨大发展潜能的正处于发展过程之中的活生生的人。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

教材观:教材不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来源,不是法典;教材本身只是融学科知识、能力训练、现实生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教学载体,是一种工具和中介,教材只为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空间。

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要对教材进行创生和开发,要创造性地把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因素整合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沟通与合作的过程,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得发展。

评价观: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要素是多元的,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不仅要重视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也要重视对教学的动态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素质。

质量观:新课程教学的质量体现,不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而是要看学生是否获得了真正的发展以及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等。

2教育教学实践方法的引领

教育教学实践方法的引领是指引领人员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教育教学思路的拟定、教育教学方案的设计、课堂教学行为调控等方面的引领。

第一,教育教学内容要全面开放。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组织教育教学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包括教材知识,也包括教师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还包括其他一切学生可能接触到的图书、音像和网络中的教育教学内容资源。

第二,教育教学方式要灵活有效。教育教学方式的灵活,主要指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施教;教育教学方式的有效,主要指教师与学生平等合作、互动探究。平等合作,指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成为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互动探究,指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批判、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生成、构建思想和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更要努力调动学生接受教育和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探究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要灵活多变。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要着眼于教育教学内容、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要成为教育教学之需。就教学而言,采用班级集体授课、小组合作教学与个别辅导的结合使用,课堂座位的多变组合,教学情境的全新设计,与社会和大自然的实地接触等,都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广阔、充裕的时空条件。

第四,教育教学手段要多样化综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用电影、电视、投影仪、幻灯片、因特网等多种媒体和手段,实现教学的声、光、色、味、形、图的有机配合与生动再现,这将大大提高教育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

第五,教育教学管理要充分民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用师生间的平等来创设和构建民主的教育教学环境。

专业引领的操作方法

1阐释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决定其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让教师掌握并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引领人员可采用讲座、学术专题报告、专题理论研讨、教学问题诊断、案例评析、教学专题座谈咨询和引导自学等形式,让教师全面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就教学思想理念的引领来说,主要包括: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课程教材教法的分析辅导、课程标准与学科课堂教学问题的评析等等。

2共拟教育教学方案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在教师掌握了教育教学思想,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引领人员要与教师就某种教育教学内容或现象在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引领教师并与教师共同拟定出教育教学方案。在共同拟定教育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引领人员既要发挥引领作用,更要指导教师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和风格的教育教学设计,并使教师学会独立拟定教育教学方案。共同拟定出来的教育教学方案,要符合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的要求,要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

3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尝试

在教育教学方案拟定好了之后,引领人员要与教师一起将共同拟定的教育教学方案直接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以教学为例,引领人员要引领教师将拟定好的教学方案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要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实施教学方案,验证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教师使用共同拟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引领人员要深入课堂,关注、考察和记录执教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拟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比较,寻找出与教学科学理论的差距,以备在教师教学尝试之后与教师一起讨论进一步修订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

4引导反思教育教学行为

就教学来说,在教师拟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尝试之后,引领人员要安排和组织教师对教学尝试情况进行反思和评议。在这里,引领人员和执教者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行为进行自我反思,说明设计思路,找出教学预拟方案与教学行为的不和谐之处,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同时,引领人员要让其他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师对教学设计和执教教师的教学行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在此基础上,引领人员

要总结大家意见,进一步引导教师将教学尝试行为的反思意见落实在新的教学行为之中,改变原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把思转化为行。这样经过几次反复,直至创生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

专业引领的基本要求

1对教师的专业引领要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指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强专业能力,使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层次、不同专业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水平又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目标定位要切合各类教师的实际情况,引领内容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引导方法要灵活、多样、有效。

2在专业引领中,要充分发挥引领人员和教师双方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引领人员既可以是教育科研的专家,也可以是教研部门的教研人员。还可以是既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科研专家对教师的引领主要是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的引领,教研人员对教师的引领主要是把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引领,第一线骨干教师对教师的引领主要是具体实践操作的引领。引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水平和引领能力,在对教师的专业引领过程中,既有对教师理论上的指导,又有实际的教育教学示范;既要参与到教师学习、研讨的过程之中,又要对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评析,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措施,善于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引领人员一方面必须具备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又能对引领工作有高昂的工作积极性,要乐于从事引领工作,这才能保证引领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在专业引领过程中,作为接受引领的教师,要有积极上进的精神,要确立“我要学习”“我要发展”的思想,在接受引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积极配合,要向引领人员虚心学习、认真求教,要深入钻研、努力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提高,促进自己的专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3对教师的专业引领要到位而不越位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篇7

关键词:教学反思,体育教师,成长

教育的过程不仅是教书育人的过程, 同时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是一个需要反思的过程[1]。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在很多教师都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 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因此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对体育教师来说亦是如此。反思不仅是体育教师正确认识以往教学行为的良好方式, 还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1 教学反思的内涵

反思是指人对自己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无疑就应该是教育者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有学者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还有学者给教学反思下的定义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 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 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 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为目的。虽然大家对教学反思定义的表述不尽相同, 但都体现了通过分析、思考过去的教学行为, 得到利于以后发展的经验或教训, 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本质。林崇德曾说过:“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 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从而实现自己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巩固、完善和变革。”这是对教学反思内涵进行的极为深刻的阐述。具体到体育这一学科则是指为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在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思考、评价, 而从中得到一定的收获。

2 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的内容非常广泛, 不及包括对教师自身教学表现的反思, 还应包括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等各方面的反思。

2.1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

体育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因此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反思也是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思考学生对课程导入部分反应;观察学生学习的态度、积极性;分析学生技能学习质量的高低;发现不同学生课上的不同表现, 体育教师能获得很多对以后上课有益的经验。现代体育课程都把意志品质、社会适应性、运动参与性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因此对学生课上的运动参与度、同学间的合作与竞争、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程度、学生知识构建的水平等方面进行及时的反思能够使体育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体育学习的现状并能根据情况做出调整, 加强对薄弱的环节重视, 针对个体表现的差异, 采取更加有效地策略,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2 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教学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成败。体育教师应该思考课堂上教学和练习时间的把握是否合理, 是否存在老师讲的多、学生练得少的情况等, 这些细节可能比较琐碎, 但却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师上课质量的高低。教师的反思应该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 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完成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的组织过程、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 对这些方面的及时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反思的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 对大多数体育教师来说教学大纲并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严格的规定, 需要体育教师自己根据学校场地器械现状和具体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 体育教师就应该反思自己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一些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应该及时进行调整;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是检验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依据, 太高或太低的教学目标都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 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学, 因此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反思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是否顺畅, 是否让学生做了无效的练习可以使体育教师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样是教师反思的重要方面, 如在投掷实心球的教学中, 教师就要积极反思自己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你会发现是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还是用比赛或者分组自学的方法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教学反思的方法

3.1 自我反思

体育教师进行自我教学反思的形式很多, 可以针对自己的授课情况通过书写教学随笔、反思日记或者直接将心得体会反映在新的教学设计当中等等。用笔记录下反思的内容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分析、评价和判断, 在一次体育教学中某种教学手段运用不够恰当, 某个技能技巧的重难点没有把握好, 直接在教案中进行修改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在下一个班级或者本教材下一次教学中的教学质量。长期教学反思的记录总结还可以被加工成文章, 这样不仅对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有益还可以为更多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3.2 师生共同反思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有效课堂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 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 因此, 写教学反思必须考虑学生这一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因素。体育教师不妨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 让学生充分地发表不同的见解, 与老师一起平等地交流体会。一方面, 在师生讨论、交流心得地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因为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不同的看法往往对教师的启发性更大。教师要乐于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 教师教学行为的筹备和实施主要是教师个人教学思想的体现, 但一节体育课下来, 教师非常满意学生安静地进行动作练习, 学生可能就觉得很压抑, 体育课上的没乐趣;体育教师会认为运动技能的学习很重要, 而学生则常常只是在以玩乐的心态学习, 他们认为参与了就可以了, 教师有意忽略对学生运动表现的点评, 学生则会特别希望听到来自教师的评价。另一方面, 如果老师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反思, 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 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的反思应该从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 具体到体育课堂上应该包括上课态度、运动参与、运动成绩、知识获得、与老师和同学沟通的能力以及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进行。学生通过思考自己一定阶段的运动参与程度, 练习效果、同学间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纪律表现以及运动成绩进步程度等表现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 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自我反思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到自己课堂表现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在日后学习中注意发扬长处, 改进不足之处;而教师可以从学生对自己的总结反思当中了解学生的态度, 并在日后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因此师生共同的交流与反思不仅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良好方式, 而且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

3.3 集体反思

集体反思是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 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 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 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 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集体反思是集大家之所长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有效方式, 有效地避免了体育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时思维的定式和思想的禁锢, 如在教研活动、观摩课、公开课以及平时的听课活动中, 体育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过程, 集体探讨去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教学行为, 并能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通过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 结语

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深入的反思, 总结体育教学中成功的举措和疏漏的不足, 不仅可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而且对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阮晓燕.善于反思——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J].探索与实践, 2011 (33) :163-164.

[2]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7:38.

[3]谢佩娜.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合作与反思[J].体育师友, 2007 (3) :53-54.

[4]林炊利.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 (中学版) , 2006 (7) .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篇8

一、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构成要素

教师的素质是指教师稳定的职业品质, 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根据教师素质的内容, 结合体育教师职业特点, 本文将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构成归纳为理论素养、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教育科研等四个方面。

(一) 理论素养。

体育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学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理论知识, 然后才谈得上教育理论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尽管体育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主要是通过专业学习的运用, 拓展教育理论知识的能力, 然而其内涵是很丰富的, 包涵着多个方面不同层次的能力。

(二) 专业素质。

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 要求体育教师要“一专多能”, 即在全面、正确地掌握各种运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有所专长。

(三) 专业技能。

体育老师要用扎实的训练、培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指导、开拓创新的能力, 以满腔的热情去挖掘、激励和培养学生, 并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坚持自身修炼的同时, 还要善于发现和捕捉体育苗子, 为培养运动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 也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以提高, 既满足教学和业余运动训练的需要, 又能满足群众体育的需要。

(四) 教育科研。

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学校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依据, 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 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 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 都离不开研究。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学生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而教师的教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因此, 更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研究出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手段与方法, 使自己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的能力素质。

二、体育教师专业化概念及意义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途径。体育教师在取得任职资格后, 通过专业训练, 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及教学技能的培训后, 在实践与反思中修炼自己, 从一个新手向专家型教师迈进。

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深化的过程。新课改实施, 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 在严格遵循新《课标》前提下,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专业发展上拓展延伸。

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 是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及态度上的自省、自悟;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及师资培训机构所组织的各种学习与培训活动, 以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体育教师专业技能

(一) 课堂教学。

体育教学的开放型特征, 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 通过口令、哨音、肢体语言等手段, 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的练习活动。它既显示了对教师组织才能的特殊要求, 也反映出教师判断局面、作出反应、采取措施、当机立断等能力, 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 动作演示。

通过肢体、图片、多媒体等演示出的动作, 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动作示范是教学中最常见、最简易、最有效的演示方法, 也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

(三) 语言运用。

语言是教学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之一。包括动作要领的讲解、课堂情况的讲评、错误动作的纠正和提示、调动队伍的口令等, 表现出概括、精炼、形象、力度等专业特色。

(四) 活动创编技能。

体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选择、改进、创编、更新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的本领。选择:根据《课标》要求, 结合校情、学情和自身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改进:针对所授内容, 将某些练习从形式、方法、活动和比赛规则上作出改进;创编:遵循学生发展规律, 创编新的教学内容和游戏方法, 拓展并延伸;更新:对原有教法的更新, 求新、求活、求奇、求乐, 实用有效;设计:有创意地设计练习形式, 使教学活动更加有趣, 有效。

(五) 纠错技能。

针对问题、找出原因, 及时纠错、有效改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避免错误再次出现。

(六) 测量评价技能。

针对学科特点, 用专业的方法和测试器材, 对学生的形态、机能、体能、技能等情况作量化测评, 运用重量、距离、时间、次数等指标作客观评价, 并熟练地使用各种现代化测试仪器。

四、强化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效途径

(一) 外部促成。

是依靠各种学历教育、培训活动、继续教育、校本研修以及师徒结对、互帮互助等途径, 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目前, 对体育教师的教育仅局限在职前的学历教育, 而对在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也只是依托职业培训、校本研修和短期培训班的形式, 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因此, 必须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师实际, 改进培训模式, 构建出适合于教学改革与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 筛选适合的培训内容, 设计合理、实用而有效的培训模式, 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 内部强化。

作为体育教师, 仅仅依靠学历教育、培训活动等外部促成因素远远不够, 更多的还要靠自身修炼。因此, 务必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不断提升, 强化技能, 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1. 教师职业道德是关键。

只有敬业奉献, 才能乐此不疲;只有终身学习, 才能不断提升。对职业的热爱, 需要通过不断调整认知、转变态度来实现。虽然我们不能任意选择职业, 但却能选择一种态度。有了这种态度, 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敬畏之感, 才会有敬业奉献和终身学习之动力, 实现从就业到职业, 从职业到事业的升华。

2. 体育教学技能是目标。

体育教学技能是教师通过学习实践、教学体验逐渐获得, 是运用、熟练、反思和总结的产物, 是教学经验的形成和文化素养的积淀, 更是教学智慧的结晶。只有善于反思和不断总结的人, 才能把教学经验和体悟转化为实践性知识与技能, 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目标。

3. 把握提高教学技能的渠道。

这是作为体育教师的必备能力。表现在:能客观认识自身存在于教学上的问题, 面对薄弱环节苦下功夫;回顾个人的教学经历, 反思自悟, 虚心学习;取他人之长, 补自身不足。

综上所述, 体育教师要在自身专业成长上有所建树, 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艺, 而且还要在个人素质上作出表率。恪守作为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以乐观开朗、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学生, 以娴熟的运动技能赢得学生的崇拜, 并乐于终身从事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王霖.提高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篇9

众所周知, 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在职前的培养方面, 不管是定向式的还是非定向式的, 毕业生都很难避免带有一些共同的缺陷, 即缺少实际的教学经验而使从教后的适应周期长。在职教师的培训方面, 也由于大学对中小学实际和教师的需要缺乏一定的了解而使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中小学教师正是缺乏新思想和新技能的刺激与挑战, 部分教师变得平庸、不思进取, 甚至教学知识和智慧出现停滞和退缩, 即便是那些职业发展动机强烈的教师, 也常常因为教学教学任务繁重, 没有足够时间进行自学、进修, 或者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帮助而难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 实现持续成长。针对这些问题, 致力于改善教师职前培养水平, 促进教学新手成长和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持续发展和教学专业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简称“PDS”) 理论在美国应运而生。

它兴起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是由大学的教育系与大学所在地的一所或多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 并致力于改善教师职前培养水平, 鼓励在职教师专业化成长以及促进学校和大学的发展。这种模式通常是在原有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有些在学校中有独立的行政机构, 有些则归属于原有学校机构。近些年来, PDS在美国发展迅速, 并逐步成为美国职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截止2000年美国已建立了1000多所PDS。

在实践过程中, PDS使得广大教师和行政人员一起与大学教师结成伙伴关系, 从而改进了师范生的教与学, 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发展空间, 也为大学教师增进其专业工作的适切性提供了机会。

2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PDS) 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2.1 它促进了教师职后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的持续发展

一方面, 在我国长期的教育改革中, 总是学校把作为学生发展的场所, 甚至在许多重要的教育改革的理论和运动中, 都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提高, 而没有关注到教师发展的问题。显然, 这是一种基于知识传递的单向度的理解。

基于目前的教育现状, 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无疑是适应教育从单向度知识传递到多维度文化融合的历史性变革这一趋势的。这样, 学校不仅具有了教师发展的功能, 而且成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场所,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 这样的学校才能使所有参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教师发展学校在教师发展的意义上也意味着对教师的重新发现。

另一方面, 在理论的意义上, 教育是实践的。这表达了教育、教师专业永恒的创造性质和丰富的现实性意义。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才能实现, 不可能在一次性的准备知识的训练中完成。迄今仍在实行的以师范院校各学科院系为主的教师职前教育, 主要学习的是"教什么", 而"怎么教"则需要在中小学里学习。教师发展学校之所以是在中小学建制之内, 就是为了以现实的中小学教育实践本身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真实环境。

在客体的意义上,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主体, 他们作为社会实践中的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作为主体的能动力量和创造精神是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最终得以实现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看作是从学校内部萌生、凝聚教育生命的绿色建设, 促进教师职后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的持续发展的源泉, 无疑是教育发展的绿色模式。而寻求教育发展的绿色模式, 是我们的教育发展、教师进步的追求。

2.2 PDS打破了中小学与大学文化之间长期的隔阂, 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甚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文化空间

大学的学术前沿性质以及开放、探究等文化特质已经逐渐融入社会, 并日益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成为学习化社会得以形成的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大学服务社会有各种不同方式和内容, 但在建设教师发展学校这个问题上, 我们更关注的是这种文化融合的方式。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 需要大学文化的参与, 需要走进学术前沿, 寻觅创造、发展的新的支点。同时, 在中小学里, 天真活泼的儿童、青少年, 丰富生动的教育生活, 不仅始终成就着中小学自身的文化, 并且对参与其中的大学文化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美国PDS建设强调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 所以建立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是教师发展学校的实施保障。在文化融合的意义上理解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有着特定的含义, 这种合作的基础是参与双方的相互理解, 其实质是教育意义和文化精神的重新建构, 其结果是新质文化的生成和参与双方在同一过程中获得各自的发展。这种合作关系是一种平等、共生的伙伴关系。他们共同的合作, 在改变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同时, 也在实现着教育理论的建构, 使教育理论朝着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方向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在这个意义上无疑是一座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实现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

2.3 PDS是在合作的实践与研究中实现教师的发展, 它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和持续成长的机会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义语, 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中一个重要观念。因此,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与教师职业的研究性质密切关联。

在知识的单向传递的意义上, 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的角色;在每个学生 (主体) 成长的意义, 教师的工作就总是在实现着文化的融合、精神的建构, 永远充满着研究和创造的性质。当我们把研究看作是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态度、方式, 体现着教育的根本意义, 那么, 教师就是教育研究的主体, 教师的研究意识与主体意识便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PDS通过大学教育工作者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 在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实现中小学教师教育, 使他们获得有效的持续发展。以研究和实践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研究和实践中持续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是PDS建设的突出特点。

PDS的建设以合作研究的实践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质的研究把教育视为整体性的存在, 注重意义的解释性理解的基本态度, 以行动研究由实践者在实践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改善自己的实践为取向的基本方式, 掌握和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形成研究与教育合一的教师专业生活方式, 它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和持续成长的机会。

纵上, 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汇集着丰富的原生性质。它不是一种简单借用, 不是一种技术工具, 不是一种固定模式, 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革新和创造。它意味着对教育的重新理解, 对学校的重新认识, 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重是动态的、变革的、富有创造性的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昌木.教师及其成长研究:回顾与前瞻[J].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6) .

[2]赵昌木.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理念、实施与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10) .

[3]胡得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8:45-56.

[4]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78.

[5]赵昌木.教师成长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4:120-145.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篇10

一、树立专业理想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

罗曼·罗兰说过:“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动力。”教师首先要把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种理想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巨大动力, 将引导教师坚定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恒心, 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热爱学生, 以生为友, 了解学生的快乐和悲伤, 感觉跟学生交往是一种乐趣。热爱所教学科, 坚持终身学习学科知识, 使之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形成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深刻理解, 并引导学生走上探求知识之路。热爱教育事业, 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加强自身修养, 处处以身作则, 给学生树立榜样,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乐其道”。

二、坚持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地

正如曹培英老师所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在课堂中磨练, 在课堂中积累。”课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肥沃土壤。一个树立专业理想的教师会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潜心钻研教材, 用心了解学生, 精心预设课堂, 专心实施教学, 在反复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磨练教学机智, 提升专业能力, 丰富专业经验, 逐步积淀深厚的实践性知识。课堂教学也会因此而逐渐精彩起来, 既赢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取得显著的教学成绩, 也更进一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自觉进行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如果一个教师只教书, 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 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 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 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型教师的水准上。”并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教师成长。由此可见反思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一个树立专业理想的教师会坚持从教育教学理论的视角, 积极主动地反思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教学事件和现象,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 反思教学理论的运用, 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使自己的教学渐臻完美。

四、积极开展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美国教育家鲍林说过:“如果一个人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进行研究, 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即使他的研究工作不像他希望的那样有成就, 但他可以继续有效地进行教学。”课堂是教师的专业园地, 教师每天面对几十名学生开展教学实践, 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而这其中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教师去解决。因此, 教学即研究, 教师即研究者。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课堂教学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思考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把感性的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 从而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预见性, 解决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

五、勤于专业对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上一篇:培养教学下一篇:诗意的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