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教学

2024-06-30

培养教学(精选十篇)

培养教学 篇1

一.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所谓“感悟”其实就是观察、感受、思考。观察是基础, 感受是中介, 思考是升华。“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既是情感的体验, 也包括理性的思考。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 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 因此,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 应当是在理性思考下写出的有情感的文章。感悟自然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 小至花鸟虫鱼, 大至大好河川, 在自然中陶其情, 冶其性。古人周敦颐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形象中, 悟出人“生于黑而白”的高贵品质。朱自清的《春》通过对春天花、草、风、雨的观察描写, 感悟出对人生“新”、“美”的新主题。

二.多写多练, 将生活感悟诉诸笔下, 为作文积累素材

“生活中处处有感悟”, 如果这些情感的体验不及时保存下来, 很可能就像是一阵风吹过, 作文的时候还是无话可写, 因此, 多写多练, 让学生将生活中那些小的大的情感体验随时记录下来, 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情感的王国里自由驰骋, 尽情发挥, 再表达出来, 再理性思考。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随记本, 随记本的内容完全可自由发挥, 学校生活:作业多得让人难以忍受, 老师可怕得如同刽子手, 什么时候才能脱离苦海;社会生活:放假了, 终于放假了, 我有很多事要在这个假期做, 帮助一个人, 养一只小狗;人生感悟的: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我们应当怎么样战胜自己。随记本使学生这些真情有了宣泄的自由空间, 并且在学生自由抒发的过程中保鲜了这份情感, 使这份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得以沿着一条正确的轨道健康地发展, 也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 在写作时如不竭之泉。

三.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 丰富学生情感

虽然学生的情感世界很丰富, 但是学校生活的枯燥, 生活的单调却是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如果条件允许, 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外活, 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进一步丰富情感世界, 如可以在周末到敬老院, 帮助老人擦窗、洗碗, 抹桌、叠被, 帮生病老人们洗衣服, 甚至洗痰盂倒便盆, 听老人讲尘封已久的往事, 增加对过去的了解;可以到工厂企业、行政机关进行参观调查, 听企业老总、机关领导讲改革、讲社会, 开拓视野、增长见闻, 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可以采访街头小摊贩、路边拾荒者、社区闲散人员, 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丰富对生活的情感, 加深对民俗民情的了解。如在一次帮助孤独老人之后, 有学生写道:“小心翼翼地用汤匙把汤送到老人的唇边, 汤水却沿着老人因中风而合不拢的嘴角溢出。用纸巾轻轻为老人擦去, 看着老人被因岁月流逝引起的苍老与孤独, 不禁潸然泪下。”没有这样的情感经历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四.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激活学生情感

培养教学 篇2

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感受到:新的历史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不仅要使中学生能客观地描绘景或物,而且还要提高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其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写实能力,创造能力和各种主观想象能力。我借鉴名人、名家、名教师的宝贵经验,每学年授新班时,总能先向学生展示诸如苹果之类的水果等物品,让学生想象并构画出水果在花蕾蓓开-结成新果-长大成熟-以至久放枯干的各种情景效果图。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观察能力、写实能力,而且还考察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就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写真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学生的创造力。

一、写真能力的培养。

在写真教学中,我主要是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表现力,使学生养成敏锐的美感反应,进而开发学生自身的`构思和创造潜能。

首先进行准确性的训练。准确性训练在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反应,增强学生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训练时先将具有简易造型特征的物体作为写生对象,如几何形物体等,要求学生运用透视原理准确地把握写生对象,以训练学生的目测能力、训练学生对物体空间位置的表达能力。

其次进行结构理解的训练。结构理解训练在于培养学生对物体结构得分析能力,并由此获及对物体结构特征的准确把握和完整认识,以此来提高学生感受物象的结构的能力。

再次进行质感和写真训练。此项训练在于强调对物象形态的认识和感受。使学生逼真地描写物象的质地,掌握光和影的规律,了解光和影与物象形体变化的相互关系,以提高学生对明暗关系的敏锐反应,并尽可能自觉地体验各种材料的视觉效果和各种表现方法。

二、主观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美术作画训练中,在学生对形体、空间、结构、材料等基础特征有了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从视觉特征、视觉传达、视觉效果的感悟中,引发各自的造型思路,捕捉新奇而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应强调捕捉写生对象的特征点、审美点,强调个人真挚的感受以及运用各种表现形式,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个人特征的审美观和追求。

三、创造能力的培养。

培养教学 篇3

素描是所有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造型训练课程,在设计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位置。一方面,作为培养造型能力的“大基础”课,素描是所有美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另一方面,作为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素描所培养的不仅仅是造型基础能力,它还担负着“设计基础能力”的培养任务。这两个因素决定了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有着造型基础和设计基础两个层面上的课程属性,在这两个层面中,作为造型能力的基础是设计专业基础培养的前提,而作为设计能力的基础则是造型基础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近几年来,国内很多开设相开专业的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实践中,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如何在原有相对僵化、零散的教学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和课程整合,来有效的衔接这两个基础,使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和拓展,并能以此打造一个符合设计专业要求的、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基础课程。本文结合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改革课程中的实际经验,对这些问题做一点简单的梳理与

探讨。

当我们在探讨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时,一个基本前提是必须要厘清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才能根据这样的目标要求以有的放矢的方式去构建课程架构。在个人看来,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素描教学的培养目标,大致包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形式法则的掌握、表现技巧的运用、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几个方面。

以下具体探讨:

1.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艺术类学生的基本素养,更是设计类专业的专业特性所要求的。设计专业所要求的策划、创意、理念的创造性是未来面对客服对象的基本专业服务,这种创造性从一开始就应该贯穿于基础教学之中,成为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设计教学中,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更多的是依靠图形设计、图形想象与策划课程来完成,但需要强调的是,创造性思维不仅仅是只有策划、创意与理念,在设计专业中,任何创意和理念最终都需要通过画面视觉的方式来落实,只在专业设计课程中强调这种画面图像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基础造型课中融入创造性思维训练,让想象和创意在一开始就与手动实践相结合,与画面表达相结合。因此,在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课程改革中,如何设计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主观处理等手段,结合造型素描中的造型、结构、空间等基本要素,来训练学生的画面表达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样的课程就要求素描要从传统的写实造型基础训练上进行转向,以发散性思维的方式来打破原有的“还原画面”性质的具象写实训练的约束,转到“造型”与“想象(设计)”结合的方式上来构建画面表达。通过这样的转变,造型素描原有的客观表现特征就被主、客观像结合的方式取代了,在基础训练中就更多地要求学生的主观处理能力,而如何在课程中设置这种主观处理能力训练的方法、教学要求和评判标准,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2.形式法则的训练:在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中强调“造型”与“想象(设计)”意识的结合训练中,形式法则的概念引进则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所在。形式法则是指艺术创造和审美过程中对形式规律和视觉经验的总结和抽象概括,它是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方法。艺术语言的形式法则在美术史上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和提炼,强调科学与理性的理论,有着非常广泛的实用价值,其涵盖范围不仅限于传统绘画、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工业造型、服装设计等等领域,也同样适用于现在的数字媒体、数字影像与网络设计艺术等等。实际上,艺术语言的形式法则理论都源自于现代主义艺术的创作原则,最早根植于后期印象派的塞尚、梵高以及立体主义的毕加索等人,形式法则的内容是对现代艺术创作规律的总结和归纳,是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产物。这些理论创立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最终却在实用艺术领域内发扬光大。最早的现代设计教学体系“包豪斯”设计学院对毕加索、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等人的理论成果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教学理论体系,至今仍然对设计教学起着重要的影响。形式法则的基本概念包括:均衡、对称、对比、协调、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等。掌握、研究和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敏感,以便帮助他们运用符合艺术语言的原则与方法来表现创意与理念。通常在以往设计类的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往往忽视了对形式语言法则及其规律的关注,如何在本课程中设置一套严谨的形式语言法则的教学系统来衔接造型基础与设计专业基础,就成为了本次教改课程中的核心问题。

3.技巧训练的转变:在本教改课中,艺术设计专业表现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可以视为“形式法则”教学课程的延伸与发展,在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形式法则始终体现为可见的视觉形式,掌握“形式法则”也意味着可以“表现出这种形式法则”。不同的形式法则对于表现技巧的要求则有不同,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也对表现技巧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中,要体现出不同的技巧训练,就要求在传统素描技巧训练“一只铅笔画到底”的基础上要有很大的转变,而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运用和掌握上。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素描造型训练中的教师示范和修改作业的方式,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则转变为对工艺流程的把握,教学传授过程主要通过教师启发和引导方式来完成。本教改课程要求要把思维方式的训练和表现技巧的训练有机整合起来,需要强调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执行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解决画面形式审美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结构、功能性在内的整体设计思考。与原来传统的素描造型基础课相比,教改过后的素描课程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方式都得到了非常大的转变,从教学过程、材料运用、表现技巧、展示方式都得到了不同要求。类似这样通过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其理性思考、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课程环节的改革中显得比较急迫,也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改革中不太容易取得突破的难点地方。

4.综合能力的提升:设计专业的基础训练是包含着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在内的综合素质整体提升的一个过程,需要学生在美术史与其他相关人文课程方面的知识能同步跟进,这对于理解艺术语言和形式法则的演变和发展、开拓设计思维、积淀文化内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本质上讲,设计的过程本身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艺术创作的成效取决于创造者的综合素养、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在一个提倡创新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想象,综合能力的培养会在未来的社会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从长远角度来看,随着技术发展进入数字信息时代,传统的表现方式已经被电脑、数字影像和虚拟媒体所替代,对于未来的设计人才来说,艺术设计的创造性将主要体现在设计者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和现代技术的有机整合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一门课程的学习,而是直接决定了未来的设计人所呈现的面貌,这关系到整个设计教育的

成败。

当我们在思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改革时,有必要把设计艺术的基础教学需要放在一个“大艺术”的背景下进行讨论,需要强调对艺术规律性与共性的学习与研究,在信息开放时代,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未来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开拓他们的艺术理念,扩展他们的艺术创作,尤其是在今天艺术门类已经被技术打破、艺术的门槛越来越低、各类艺术出现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发展驱使下尤为

重要。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王晓峰,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邮编:402160。

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篇4

一.强化阅读, 形成语感

语文阅读, 要以“读”为主。读的过程, 即是从别人的外部语言向自己的内部语言过渡的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这正突出了吟读、吟诵之功。“吟诵是心、眼, 耳、口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尤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诵读, 是一种扎扎实实的学习语言的好方法。如阅读八年级语文《礼记》中的的《大道之行也》一文, 则更要重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深刻感悟, 这样才能真正领会两千多年以前先贤们描绘的“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通过这样反复朗读, 整体思考, 语言的畅达感、情味感以至于美感等才能喷涌而出, 这样便可以形成学生正确的感。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 或运用示范声像带等作为导读工具, 让学生体味模仿, 还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 懂得重音、停顿、速度, 语调等要领, 并能依据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适时的使用高低、强弱、缓急的语调。

二.突出感悟, 启迪思维

语感训练要读、想结合, 就是让学生熟读、精思, 对语言文字进行感悟性的操作实践。“只有那些感知而有所悟的东西, 才真正有益于语文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这种感悟有的要从蕴涵的内容方面去揣摩, 有的要从字面上去推敲。茅盾先生看到西北的白杨树有所悟而写成著名的《白杨礼赞》;老舍先生看到五月青岛的美丽景色有所悟而与成《五月的青岛》;范仲淹看到《洞庭晚秋图》有所悟而成就了干古名篇《岳阳楼记》, 如此等等。我们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对所读所闻的东西有所悟, 并在“有悟处”下足功夫;我们更要利用教材中的例子, 启发学生找出作者在哪儿有所悟, 悟出了什么?并且探究作者为什么悟于此而不悟于彼?同时还要从文艺修辞的角度, 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谴词造句, 体味其美妙动人之处, 从而深刻感知语文文本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感知它们的形象美、情趣美, 意蕴美, 培养学生在感知事物时能悟, 善悟。

三.依据语境, 品味语感

语境即语言环境。是语言赖以生存的上下和前后文的语言空间, 它对语感起直接作用。学习语文, 要领会那话中的话, 字里行间的话。把储藏在话里的意思和情趣都体会出来, 这都离不开语境, 否则, 语言训练就成了纸上谈兵。如“那么, 且让我们自己尽量的欣赏五月的青岛吧!”只有紧紧依赖“五月的青岛”的整体语言, 才能品味出作者蕴含其中的深沉的思想感情。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历来为人所称道。“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作者托物言志表明了自己的高洁傲岸和超凡脱俗, 优雅的居住环境, 不俗的人际交往, 高尚的生活情趣, 表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人生节操。所有这些, 都需要学生通过对表面文字的阅读和感悟去理解、去感知。

四.练习说写, 锤炼语感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训练语感更应通过实践才能得到锤炼。学以致用, 在“用”的过程中促学习, 进而培养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说写训练是“用”的最佳方式。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是一种技能, 其实, 培养阅读、训练语感更是一种技能, 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语感训练, 要注重指导练习, 练习说话、写话, 写片断, 写文章, 把学来的东西加以运用和实践, 以致深化知识、锤炼语感。同时指导学生多仿写, 多摘录, 学会学海拾贝、语林采英, 让学生积淀语感材料, 这样写作时才会“为有源头活水来”。见得多了, 学得多了, 用得多了, 通过学用结合, 学生才能真正培养语感。

培养教学 篇5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 要课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我校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活 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 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 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 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 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 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 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 批判性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 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 、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它在一定 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课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若能抓 住这些时机引导学生质疑,势必能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卖火柴的小女 孩》一课中有这么一处描写:“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一名学生对作 者运用“微笑”一词很不满意,认为应改为“苦笑”,理由是大年夜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这个小女孩却冻 死在街头,她会微笑吗?安徒生爷爷是不是用词不当?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 ,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矛盾处理解,并给予点拨,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进一步。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 于教材,敢于批驳前人的观点,其创造个性得以充分展示。

2 探究性质疑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 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 品质。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 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学生对诸葛亮利用 草船巧妙借箭深感佩服,然而也提出疑问:如果曹操向草船射出“火”箭(箭头带火),诸葛亮岂不“赔了夫 人又折兵”?看来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已进入到深层次探索阶段,教师要适时启发学生抓住一些关键处来深思, 如抓住“雾气很大”等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诸葛亮考虑周全、料事如神。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问 ,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二 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 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 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 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

1 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 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采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 ,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式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 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 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如给课文分段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们往往有不同的意见,争论非常激烈。通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最佳的思路 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2 突破难点时动手合作

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 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 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 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 ,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如教学《詹天佑》一课“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一处时,学生对这项工程设计不甚了解 。通过在合作中一起思考,一起画示意图,一起试着用小火车在“人”字路上运行,在想、做、说的过程中, 相互启发、相互融合,难点也就迎刃而解。的确,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还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 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

三 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一位留学者归国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 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 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 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 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

1 再造想象拓宽思维

阅读中,学生借助语文材料在头脑中建立图象,并对图象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形象思维的范围,把记 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 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 维。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结尾时,许多学生谈到狼向小羊扑去,小羊被狼吃掉了。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打破 思维定势,从这一思维框子中跳出来,想象当时的情景,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寻求不同的结果。学生的思 维之门被打开,有的说就在狼扑向小羊时却倒下了,原来一位猎人朝狼开了枪;有的说小羊一闪,躲到一边, 狼扑了个空,掉到了河里……众说纷纭,异彩纷呈。想象,使学生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又超越了教材 本身,其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还培养了不受制约、纵横思考的习惯。

培养思维 促进教学 篇6

关键词 数学;思维能力;直觉思维;创造思维;类比思维;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48-02

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被不断地引进课堂。多媒体是现代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那些没有生命力的知识变得活化。小学数学教师看到了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在小学课堂中引进多媒体教学,目的是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不断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同时在多媒体辅助下更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知识逻辑性强,要求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发挥自身的多种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理念,并且要有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以及培养学生思维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对书本知识有所掌握,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上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什么小学数学教师这样确定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它又能在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呢?

1 激发兴趣,培养思维

著名教育家鲍良克说过:“曾经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获得主观的或心理上的感受——理智的情感的感受。情绪感受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换言之,情绪感受决定学生将以什么态度对待教学活动,这就是教学对他们有吸引力还是引起反感;他们对这些活动是否有兴趣,是否感到适当;是感到生动还是枯燥;是喜欢还是讨厌等。情绪感受还决定学生在教学中是注意、集中,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淡消极、散慢、不满足、压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做文章,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主动去探索知识的真谛。因此,教师要探索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去学习教学内容,更不用去谈怎么样去培养思维。在兴趣培养上,多媒体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所以教师果断地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2 思维培养,促进学习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有很多的思维方式,只有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以及理解技巧。所以教师应从根本入手,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

2.1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加大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多媒体可以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有了学习的欲望,就能很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并且能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探析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灵活地运用创造性思维,使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可见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2.2 形象思维的培养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也是应该具有的。对于天真的孩子来讲,形象思维能力非常关键,尤其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什么是形象思维?培养学生这样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用?形象思维主要是指以思维型材料为表象进行一定的思维。在小学数学中形象思维主要是运用一些比较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有趣的形象教材,通过事物的形象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现象以及内容,并且做出某种科学的判断。这种形象思维主要还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中运用表象、直接感官、想象等多方面进行思维活动。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独特的声音、动画等特性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不是很成熟,处于成长的阶段,所以教师要全力培养。在形象思维中,有一个因素非常重要,那就是想象。想象在数学的解题过程中很关键。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非常的重要。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以想象的模式来进行解题,如果没有这样的想象空间是很难完成的。如讲解小学立体图像图形的相关知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是3:2,底面积比是3:4,高的比是多少?这样的题给出以后,如果没有适当的形象思维,那么学生很难解答这道题;如果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大,就可以在自己原有的思维基础上加上多媒体辅助,很好地拓展知识,顺利地解答这道题。答案:先把圆柱的体积看做3,底面积为3,那么圆柱的高为1,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再把圆锥的体积看作2,底面积为4,那么圆锥的高为3/2,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最后得出圆柱的高:圆锥的高是2:3。

又如,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道立体图形,让学生来理解相关的题,如果学生形象思维弱,就很难讲解。只有具备良好的形象思维,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在这一方面,多媒体的确对教师教学帮助很大。

2.3 综合思维的培养

小学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这就要求教师从多个视角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开始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进行全面的培养。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知识,并且将知识形象化,即使是一道数学题,教师也会加大灵活性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看题、审题、解题等多个环节都能充满兴趣,这样学生在综合思维中就会找到解题点,从而促进学习。

2.4 类比思维的培养

在小學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思维培养就是类比思维。类比思维能力是学生思维内部知识结构与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已有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用已知探索未知的能力。那么,教师怎么样才能利用多媒体形式来组织和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经过总结,实验室环境的模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类比思维,就能很好地对一些数学题进行对比。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运用表格以及图示等形式来展示对比知识,这样学生就能清楚明了地看到知识的不同以及相同点。

3 教学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人无完人,又何况教学方法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教学模式。在评价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家长对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进行点评和分析,希望他们提出教学过程中的要求,然后教师不断地改进,这样就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快速地成长起来。

4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知识逻辑性非常强,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分析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锻炼他们的解题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在良好的培养模式下才能培养出更好的、更优秀的学子。对此,教师应不断努力,不断为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教学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冰霖,郑淑梅.与新世纪同行:谈21世纪我们如何当教师[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9):18-21.

[2]倪刚,倪宝珍.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0(17):159-160.

阅读教学与语感培养 篇7

一、注重情感体验, 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 感受语言, 朗读是学生接触和感受课文语言的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周一贯谈到朗读时有这么一段话:“朗读的课堂训练, 重在深刻理解课文含义, 激起情感共鸣, 从而自然地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情”因“感”而生, 学生对语言缺少真切的感悟, 怎能读出深情呢?来看此课例是怎样在“情”字上下功夫的:师:第一段最后一句是比较难读的, 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 体会作者的感情。生: (自由读)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 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 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 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老师指名读, 学生读得不够味, 于老师并没有从技巧上入手, 而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个故事——谈“水浒”使学生感悟到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关心。) 师:可是伯父逝世了, 从此, 周晔再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 我们回头再读这句话, 我想理解会更深刻。 (学生齐读, 读得比较有感情。于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个故事---讲“碰壁”使学生感悟到鲁迅先生顽强的精神。) 师:他的语言多么幽默, 可是伯父逝世了, 从此, 周晔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我们再读这句话, 我想理解会比刚才更深刻。 (学生个人读, 读得很动情。于老师又带领学生学习第三个故事---救“车夫”, 进一步感悟鲁迅先生的精神。) 师:就是这样一位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的伯父逝世了, 从此, 周晔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 他怎能不万分悲痛呢? (鲁迅先生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完全“立”了起来, 火候已到, 教师再辅以动情的范读。) 师:我们再读这句话, 用你们的心读吧。 (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地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了。) 你看, 朗读的情感, 不是教师强加的, 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 语言感悟到位了, 朗读的情感也到位了。语文课上这样长此以往地进行朗读实践, 学生的语感还有不强之理?

二、注重领悟词句, 把握语感

培养语感, 必须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 深入品味。此课例在课堂上特别关注了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具体表现如下:

1、不拘一格。

课上一改传统的字词教学音、形、义平面推移教学法, 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 融体验、情境、课文内容于一体, 让字词教学变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网, 这种立体感悟式的字词教学设计, 集中地体现在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上:如在语境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追悼、囫囵吞枣、爱抚、呻吟”等词。 (片段略) 不仅把词语和阅读联系在一起, 而且在涵泳中培养了语感。

又如在比较中辨析“爱抚”与“爱戴”、“追悼”与“吊唁”的不同。 (片段略) 强化了对近义词的感知, 培养了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能力。最精彩的是解“饱经风霜”这个词: (写词的过程中, 于老师故意漏了“饱经风霜”这个词, 在板书过程中加深了印象。) 师: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怎样的?你能说几句话, 但话里不准有“饱经风霜”这个词。可以从额角、眼眶、嘴唇等方面去想象。生:额角布满皱纹。眼眶深深地陷了进去。生:颧骨高高地突了出来, 脸蜡黄蜡黄的, 嘴唇干裂。露出一道一道的血口子。生:头发枯黄枯黄的。师:这叫“饱经风霜” (齐读这个词两遍。并当堂写下来。) 于老师唤起了学生意识当中的词语形象, “饱经风霜”这个词在学生的心灵里一下子就鲜活起来。整堂课, 他腾出时间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领悟词汇, 把握语感, 在多种形式的整合中品味着词语的无限魅力。

2、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把学生引入一定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与生活相类似的情境中产生可以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课文中鲁迅先生说的话幽默、风趣、一语双关, 让六年级的学生理解是一个难点。一般的教师可能会采取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 而于教师并没有在表面上做文章。他把句子放在整体的语境中, 创设情境, 通过演读的方式,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让学生走进课文, 去理解去品味。

请看理解“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教学片段:师:这个故事有意思吗?请自己再练一遍, 呆会儿请你们上来和我分角色朗读。 (学生练习。) 师:现在你是周烨, 我是鲁迅先生, 我只有一句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大家注意听。 (师读。) 我是夸我的记性好, 你为什么听了又羞愧、又悔恨, 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生答略。) 通过师生互动演读该段课文,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思考, 学生感悟到伯父表面是在夸自己, 实际上是批评周烨读书不认真。

再看理解“你想, 四周围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教学片段:师:要表演得好, 得把这段读得熟熟的。 (学生练习。) 师: (一生演周烨。) 周烨, 你要自然大方, 眼睛要望着爸爸。其他同学, 你们是客人, 你们有一个任务, 就是看了表演以后要哈哈大笑。师:我发现一个同学笑得最开心, 你为什么笑?生:因为周晔只理解了表面的意思, 不懂伯父说的真正含义。师: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答略。) 在读懂整篇课文的基础上, 学生对“的确, 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就能感悟得深刻了。

三、注重方法指导, 发展语感

《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霍懋征在谈指导学生习作时也提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不仅要教学生会读,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而且还必须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内容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阅读教学本身就应该包括写作教学的因素。”于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多么到位啊!请看:

于老师抓住第二个故事人物对话较多的特点, 引导学生读1、2两个自然段, 让学生做做周烨的作文老师, 给其加眉批, 学生纷纷从动作、外貌提示语去评, 使学生知道如何写人物对话。于老师又抓住第二个故事中伯父救车夫的动词, 让学生上黑板板书, 体会作者是怎么用动词把这一情节写具体的。于老师还抓住了句子的标点符号, “碰壁”、“那怎么——”让学生知道标点符号也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在习作中也应当引起重视。

历史教学与人格培养 篇8

一、评人物言行, 悟人间正气

历史上好多优秀人物的言论和行动都体现了他们正义在胸, 勇斗邪恶, 真理在手, 顶天立地的正人君子气概。在教学中, 笔者引导学生评价他们的言行, 感悟人间正气, 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如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这体现的是中国人世世代代推崇的一种骨气, 一种正气。又如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被判处火刑后, 仍为坚持真理而高呼:“火, 不能征服我!”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敢于仗义直言, 坚持“直笔”修史, 不因汉武帝对于自己的迫害而抹杀其功绩, 也不因汉武帝尚在, 惧怕迫害而掩盖其过失, 等等。教学中, 笔者细心引导学生评析这些言行, 充分体会其内在的思想与品质, 使学生感悟到了历史优秀人物不惧邪恶、敢于斗争、坚持真理、匡扶正义的高尚品格, 从而明白应怎样去做一个正直的人, 一个有骨气、有正气的中国人。

二、学历史成就, 树立民族自豪感

历史上每个民族, 在思想领域、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辉煌成就和引以为荣的杰出人物, 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 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好多方面都是其它国家发展的先驱和榜样, 在历史上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提出了“仁”的学说, “仁”包含一切美德:他还主张“爱人”,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 爱惜民力, “以正以德”;在教育上, 他注意“因材施教”, 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要谦虚好学;他还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 以便“温故而知新”, 这些都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他测算的一年的时间, 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领先世界近一千年。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 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了。东汉时候, 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 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 改进了造纸术。世界各国的造纸术, 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的能测地震方向的地动仪, 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战国末期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被译成多国文字, 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在教学中, 笔者充分运用这些人物的历史功绩, 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不仅使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成就有了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而且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教育和启发, 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学民族英雄, 树立民族气节和民族责任感

历史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 他们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曾鼓舞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为祖国、为民族利益奋不顾身, 建功立业。如:中国近代爱国大臣林则徐不畏强暴, 虎门销烟;爱国将领关天培、邓世昌英勇抗击外国侵略;文天祥的“自古英雄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朱自清的“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等事迹。在教学中, 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英雄事迹, 体会他们的民族气节和民族责任感, 从而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每个人都应树立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 勇敢地担当起历史重任, 为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而发奋图强, 进而联想到, 假如自己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 也应该挺身而出, 救国救民, 为了民族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四、借历史典故, 行人文教育

历史教材中也有好多的人文典故, 笔者借用这些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如利用“桃园三结义”这样的典故, 使学生明白做人应真诚善良, 注重情义;讲“三顾茅庐”的故事则引导学生感受诸葛亮为感谢刘备的知遇之恩而为蜀国鞠躬尽瘁的高尚人格;讲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发奋图强。通过教学, 学生汲取了思想精华, 受到了有益的启迪和熏陶, 树立了善交益友、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知恩图报的正确人生观, 以及热爱人民、造福社会, 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坚定信念。

五、以反面人物为借鉴, 弘扬正气, 反对邪恶, 培养高尚人格

历史课本中, 列举了许多为后人所不齿的反面人物。如善于拍马溜须、暗藏夺权野心的安禄山;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岳飞的奸臣秦桧;大清的“贪污之王”和坤;叛国投敌的汪精卫等等。在教学中, 笔者启发学生剖析这些人物的思想行径, 将其丑恶嘴脸揭露出来, 对他们产生厌恶与憎恨, 从而提高了学生识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 进一步坚定了弘扬正气、战胜邪恶、正己立身、奉献社会的信念。

历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 可以说历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重要场所, 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历史知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为和谐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摘要: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重要渠道, 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内容, 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 为和谐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 篇9

语感培养应遵循正确的途径, 具体而言就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其中, 感受是前提, 理解是基础, 积累是关键, 运用是目的。

一、在吟咏美读中感受语言是培养语感的前提

吟咏美读是传统语文教育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是眼、口、心、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汉语汉字是音、形、义的有机统一体。学生对汉语汉字的声音、形态的感知能力是语感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只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吟咏诵读, 才能使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 才能直接迅速地感知语言文字的优美, 才能从整体上领悟作品的韵味, 把握作者的情感, 从而形成对言语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等的感应能力。

1、融情范读, 传染语感

范读就是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或之后, 亲自朗读课文, 叶圣陶指出:教师在范读时, 要“把文本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 让学生耳与心谋, 得到深切而又整体的了解。” (1)

课堂教学中,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朗读不到位时, 尤其需要范读指导。教师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 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 并把自己的感情融铸到文章中去。范读得好, 文意、文情、文势、文趣都可以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体现。学生能从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获得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 从中领略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2、导引自读, 熏陶语感

学生的自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如全班齐读, 男女分读, 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声中受到感染熏陶, 培养语感能力。分角色朗读尤其适用于小说、戏剧等对话较多, 人物个性鲜明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的内容感情丰富, 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不断品味, 体验人物的情感, 从而熏陶语感。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 我就采用分角色朗读法,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在涵泳品味中理解语言是培养语感的基础

涵泳品味是在吟诵熟读基础上的潜心专注的研读方法。所谓涵泳品味, 就是通过潜心体会、玩味, 达到对言语作品深入的、全方位的感知与体悟。涵泳品味语言, 就是对语句的意义、情感、色彩、分寸等进行细致的分析鉴赏, 涵泳品味的目的是培养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

1、比较揣摩, 领悟语感

汉语中存在许多同义词、近义词, 这些词语在程度、范围、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方面总是存在着差别。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借用同义词来比较, 可显示出原句中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并逐步培养起学生对词语差别的敏锐性。如《祝福》中, 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通过把动词“轮”与相近的“转”“动”等词进行比较, 我们可以品味出用“轮”字能更好地塑造出祥林嫂那种精神彻底崩溃, 心死而痴呆的木头人形象。

句式不同, 表达效果也不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用何种句式, 是用反问句, 还是陈述句;是用常式句还是变式句;是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 都是有讲究的。在语感教学中, 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句式的优劣, 品味其中的奥妙。

《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的刻画:“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枝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从句法看, 采用定语后置句, 把“空的”“下端开了裂”的特征放到句后, 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这样就把祥林嫂的穷困潦倒的凄惨形象, 用特写镜头的方式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 倒装句式与常式句相比有着更强的艺术表现力。优和劣是相对的, 佳妙之处体会得多了, 对于拙劣的文句, 自然一辨而知。

2、借助语境, 激发语感

语境就是言语环境, 语境制约着言语的生成, 规范着言语的意义与价值, 具有专一化解释功能与具体化生成功能。对语义的把握, 除了它的词典意义之外, 还有语境意义, 即语言文字在整个文章中的实际意义及所起的实际作用。作家在为文时, 常常把语言文字放在整个文章中来考虑, 设置一种特殊语境以酝酿出自己独有的情感氛围。因此,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 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 让学生设身处地, 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 从动态语言中获得语感。如学习《荷花淀》一文, 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创设语境, 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暗含于字里行间、融合于文中的充满了艺术张力的情感信息, 从而提高语感能力。

3、想象联想, 丰富语感

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 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与联想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汉字的具象性特征极利于读者展开想象与联想。文学作品的“空白点”及“不确定性”使作品呈现开放的未完成状态, 为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填补与充实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在语感教学中, 想象和联想是触发学生感悟言语的媒介, 是培养学生对言语作品有较深感知力和较高鉴赏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丰富的想象过程, 是学生语感不断丰富、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丰富想象能有效激发生命的悟性、灵性, 有效激发对真、善、美的热烈追求。

艺术形象往往是一篇作品整体建构的艺术焦点。只有把握艺术形象, 通过对其加以心灵化的品味、鉴赏, 才能启发学生的想象, 从而揭示形象中包含的内蕴, 达到对文学作品更深层的把握。如闻一多的《死水》一诗, 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把握“死水”这一艺术形象, 再联系作者的留美经历、思想状况及时代背景, 就能把握这一形象深刻的象征意义。“死水”不仅仅是写实, 这一形象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凋敝的黑暗社会的写照。

三、在熟读成诵中积累语言是培养语感的关键

1、熟读成诵, 积累语感

我国古代, 读书很注重熟读与背诵, 培养语感最基本的就是直接感受吸收语言, 习得积淀语言。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基础, 培养语感便成了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而感受吸收、习得积淀语言的有效途径就是记、诵。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熟读成诵, 反复揣摩, 其价值和目的就是形成语感。因此, 教师必须指导中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大量的占有, 该记的要记, 该背的要背, 要选择一些优秀作品反复诵读, 达到记忆。熟读、背诵一部分名篇佳作, 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记诵这些名篇佳作本身, 还在于通过记诵, 使自己词汇、语汇丰富, 并掌握大量的结构技法, 形成良好的语感。

2、广泛诵读, 拓展语感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等等。“万卷”“百遍”含有一个读书的“量”的问题, “破”“见”又提出了一个读书的“质”的问题。不达到一定的识记量, 怎能产生质变?怎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 要使学生学好语文, 单靠教材内有限的“课文”是不够的, 因此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我们要通过大量的诵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 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 增强语文修养, 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我们要尽力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 指导他们将课堂上积淀的语感灵活的迁移到课外阅读中, 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阵地。

四、在交流与表达中运用语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语感能力, 归根结底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口语交际、阅读、写作才得以形成和提高的, 因此, 自觉地运用语言尤为重要。在交流与表达中运用语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 为语感生成与发展的迁移与运用,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在口语课中引进读写, 安排一定时间阅读教材或让学生拟写发言提纲;阅读教学中可围绕课文进行问答或谈读后感;在写作课动笔之前进行审题、构思、讨论, 讲评作文时请学生进行口头评价等等。这样的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感能力。此外, 还可开展内容丰富的竞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情境剧表演等, 为学生提供多种培养和交流语感的机会。

参考文献

培养教学 篇10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句点破了教育的本质, 也就是说, 教师的教育活动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最终目的, 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坚信“好习惯益终生”的观念, 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终身受益。本文就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论述, 在此和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对于学习来说也是一样, 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 以减少学生在正式上课时的盲目性, 而且学生在预习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还能调动学生的探究欲, 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借助多种预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预习的环节中, 我们可以选择“习题预习法”“提纲预习法”“问题预习法”“视频预习法”, 等等。多种预习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切记, 在预习环节中不能一直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翻书”预习, 这样会使学生比较盲目, 找不到自主预习的动力, 也就形不成习惯, 不利于预习环节质量的提高。在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环节中, 我们要借助多种预习方法来引导学生坚持预习,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

众所周知,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我们一直坚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 所以课堂上一直呈现的都是满堂灌、一言堂的模式, 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时间。因此,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应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以确保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在这个过程中, 还要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才能真正为挖掘出教材内容背后的东西, 才能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探究, 逐步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独生子女的增多, 学生习惯依赖家长, 习惯家长为自己处理事情。二是灌输式教学方式也让学生习惯了等待。再加上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越来越弱, 根本不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竞争日渐激烈的未来社会, 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度提高。所以, 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更为了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恰当教学方法的应用来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进而,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要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下, 有效地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应用到课堂活动之中, 以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 同时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培养学生学习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生的终身伴侣, 也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也许你会说, 阅读是语文课和英语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和其他学科没有太大的关系, 所以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是每个学生最应该养成的, 至少可以说不是必须的。其实不然,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和英语文本的阅读能力, 而且对数学练习题的分析、历史和政治材料的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说明书和公告的理解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进而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

首先, 引导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文本。也就是说,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 有的学生喜欢小说, 有的学生喜欢散文, 有的学生喜欢诗歌, 等等。在阅读习惯的养成中, 我们不要局限学生去阅读什么内容, 要鼓励学生去寻找自己喜欢的读物去阅读, 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目的一是为了减少学生的阅读盲目性, 使学生能够找到阅读的兴趣, 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做好保障工作;二是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总之,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使阅读成为学生终身的伴侣。

五、培养学生及时反思习惯

所谓的反思是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但我们普遍将其解释为自我反省。那么,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习惯呢?随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越来越多, 很多学生常常是看到每个同学身上的缺点, 对任何人都不满, 但唯独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看不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反思习惯的养成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反思自己的行为、语言过程中找到自己改进的方向, 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 我们该如何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呢?

首先, 我们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评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互评是为了让学生看到其他同学眼中的自己, 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自己, 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其次,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写“自我鉴定”。这样的活动是帮助学生反思自己需要改进的方向、反思自己存在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在自我鉴定中不仅能够回顾自己这段时间中有哪些地方是可取的, 有哪些地方是不可取的, 通过鉴定书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更好地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总之,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 帮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己, 使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

上一篇:项目落地下一篇: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