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培养舞蹈教学

2024-06-30

美感培养舞蹈教学(精选十篇)

美感培养舞蹈教学 篇1

关键词:舞蹈,美感,培养,重点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逐步被大众所重视, 人们对舞蹈的欣赏水平能力随之不断提高, 对舞蹈表演的评判也越发专业, 而美是人们衡量舞蹈表演水平高低的一个统一标准。舞蹈中的美是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在舞蹈表演中, 高超的技艺不能代表美, 醉人的音乐不能代表美, 优美的舞姿不能代表美, 投入的情绪不能代表美, 唯美的情境也不能代表美, 它们只是舞蹈中美的一部分, 将上述有机统一, 交流融合才是舞蹈表演真正的美。

一、从基本功训练开始提升美感

基本功在舞蹈中的地位就如同宏伟建筑物的坚固地基。扎实的基本功, 是一名出色舞者的必要条件。基本功与舞蹈是密切相关的, 它是舞蹈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训练学生基本功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学生注重“美”的体现。由于基本功训练相对苦累与枯燥, 学生在训练动机上, 往往会演变成“为了训练而训练”。大部分的学生都误认为基本功训练只是纯粹地在练肢体、练能力、练体力。导致训练效果过于“机械化”, 让舞蹈与杂技毫无区别。故此, 在舞蹈教学中, 教师务必要积极地正确地引导学生:每一次举手、投足, 都要仿佛置身于舞台一般, 用心感受、细腻处理、完美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即使再简易的动作都能将舞蹈艺术中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 而忘却基本功训练中的苦与累, 从而把训练当成享受, 把“美”当做习惯。

二、技术技巧同样需要美感

技术技巧是舞蹈艺术抒情达意的一种手段。舞者通过在舞蹈中穿插技术技巧的展示加强舞蹈整体的表现力, 凸显主题思想, 使得观众对整个舞蹈印象更为深刻。但在如今的舞蹈教学中, 较多教师只与学生强调技术技巧的完成度, 而忽略技术技巧中必要的美感。“为了技巧而技巧”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技术技巧的“快”和“高”之中往往伴随着“滥”和“杂”。技术技巧作为舞蹈中的闪光点之一也要强调美感, 没有美感的技术技巧就如同枯枝烂叶般徒有形, 而毫无生命力。在舞蹈教学实践中, 在技术技巧开范儿前, 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注重舞蹈技巧美感的意识。在训练时, 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在技术技巧完成的细节处理上要不断完美化, 比如最基本的绷脚、膝盖、手型、体态等以外, 在技术技巧与舞蹈动作的衔接问题上, 在技术技巧怎样巧妙融会情感表现上, 以及怎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既优美又有高超技术含量的技术技巧上也要下一番工夫。这些方面, 都是教师们需要努力去向学生引导、强调、精雕细琢, 以及教师本身不断研讨深究的。

三、增加艺术鉴赏课程, 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美感的认知

人们说学习任何技能都由看、模仿、自我创作三部分构成。培养学生舞蹈美感也是同样。教师必须让学生先明白何为舞蹈之“美”, 学生才能懂得如何表现美。在课程设置中, 可增设舞蹈艺术鉴赏课, 在课堂上, 教师给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舞蹈作品。每部作品都需要经过教师精心挑选。在挑选作品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考虑舞蹈类型、舞蹈风格, 还要根据学生的年级与水平来选择他们所能吸收领会的作品。每观赏一个优秀作品后, 教师应对当次作品予以分析与解读, 从而帮助学生深度了解作品,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学生通过众多优秀舞蹈作品的感染及熏陶, 能够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 逐步提升学审美能力。要知道, 一个舞者创作美的水平与能力直接取决于该舞者的审美水平。

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

教师在身体素质、舞蹈感觉、技术技巧、艺术鉴赏这四个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舞蹈美感以外, 仍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在舞蹈的美感养成中, 学生的音乐感 (既对音乐的感知) 也是不可或缺的。“舞蹈是音乐的回音,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听不同风格的音乐, 并且用心感受, 体会不同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学会边听边想, 想象在不同的音乐中, 应该怎样去表演。当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逐渐加强后, 可加强训练力度。尝试让学生多做即兴训练。教师在课堂上, 放不同类型的音乐,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即兴舞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练习后, 学生的音乐感, 即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与节奏感等, 都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五、结语

美, 是所有人喜爱与向往的, 它是一切艺术的灵魂。美感的培养, 是每一位艺术从业者的必修课。我们必须认识到美感对于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积极开展美感训练, 争取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贵恩.浅谈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音乐时空, 2014 (3) .

[2]俞维维.高职舞蹈教学中美感的培养.大舞台, 2013 (5) .

美感培养舞蹈教学 篇2

美感是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评价和欣赏,语文世界丰富多彩,是培养学生美感得天独厚的一隅。下面笔者就浅谈几点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做法:

(一)在朗读中欣赏美感。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篇章文质俱佳。新颖巧妙的比喻,荡人心魄的情韵,精彩和谐的叠句,智慧隽永的警句,音节铿锵的排比,机智含蓄的幽默,都是学生阅读的好素材。要让学生获得美的感染与熏陶,首先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的主要形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必由之路。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领略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的无穷乐趣。体会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感知语言的神妙,洞察语言的精髓,把握语言的理趣,获得美感。

朗读形式不拘一格,因文而异。写景散文古典诗词宜配乐朗读,配画朗读,寓言故事,小说可分角色朗读。科普文,说明文可师生串读。这里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以读促悟,以悟带读,获得美的愉悦与体验。

(二)在品读中挖掘美感。

每一个文本作文教学对象出现在课堂上时,便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结构,召唤状态——召唤着师生将它唤醒。读者要从作品的表层感受深入到作品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魅力体验,进一步理解感悟形象,以加深学生头脑中形象的鲜明性。并从中读出自己,以文本来观照自身,从中受到情感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构建有效地阅读对话的平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上进行设计对话平台,尽可能将文本内容与文化资源结合,与学生的亲身经历感受结合,与学生的阅读实践结合,如笔者在教授《五柳先生传》这一文时,学生对五柳先生嗜酒必醉的性格颇多疑议。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怎样看五柳先生这位隐士?”学生众多纷纭,有的学生说他率真自然,安贫乐道可喜,但嗜酒必醉堪忧。有的学生说他生活在现代的社会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时世造英雄。但也有的同学说他生性懒惰,不会有太大的作为,现代社会是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笔者顺势引导,陶的悲剧主要是社会的悲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的情感。学生的美感也就在这种润物无声的交流中得到了提升与感悟。如在学习《爸爸的花落了》这一文时,让学生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有的学生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位对儿女深爱的严父。也有的学生说文中的父亲是以为令人害怕的父亲,那么大的雨,竟打着他的女儿去上学。后者在思想认识上显然是有偏颇。为了澄清学生们的认识,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段话:‘这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一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亲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文中的父亲严厉不假,但严而有度,严而有法,严中有爱。通过师生共同的交流与对话,提升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内化与升华,达到了美感教育的目的。

(三)在想象中创造美感

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思维是人脑通过形象化得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重组的思维活动。爱因斯坦想象骑着光束去旅行,而发现了物理学的重要规律,提出了超越牛顿物理学的新学说——相对论。科学发明离不开想象,语文美感教学也同样离不开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在无言中求得无尽之致。如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中诗人在冰天雪地的边塞送别朋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作品至此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望着雪地上或深或浅的马蹄印痕。会想些什么呢?于是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为本诗续写结尾。有的学生这样写道:“暮色苍茫,白雪覆盖的路如蟒蛇般在视线的尽头消失了,诗人久久的伫立在那里,目光在山路上逡巡,心中波澜汹涌,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长路关山何时尽的愁虑。君问归期未有期的惆怅,一时齐聚心头。惹得诗人的清泪沾湿了地上的梨花雪。”画面美,情感美,在此时内化为学生情感的内驱力,创造型想象在想象中受到了美感的震撼与激励。还如笔者在讲授<爸爸的花落了>这篇课文时,其中有 这样一个情节,当”我”因迟到而不愿上学被爸爸责打后到学校上课时,文中的小主人公还沉浸在被打的委屈中时,爸爸却突然的出现,为”我”送花夹袄并给我两个铜板时,故事至此并未写下去,于是让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境和全文的感情基调补写出文中”我”的心理及感受.学生充分发挥想像,由已推人,闪现出感人的思想火花.如有的学生写道:”穿着尚带着爸爸体温的花夹袄,刚才的委屈似乎都融化在这暖暖的衣服上,泪花花在我的眼里打着转,我在心里默默的说:”爸爸我永远都爱您.”还有的学生写道:”穿着爸爸送来的花夹袄,那种甜甜的温暖从身上一点点缓缓的流向心里,那一刻,我真想扑入爸爸那宽敞的胸膛,然后在爸爸耳畔说谢谢.”这个问题的提出,无论是从学生的心理上,还是从学生的情感体验上来说,都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刍议舞蹈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篇3

一、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肢体表现能力

基本功是指从事舞蹈艺术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它包括身体的力量、软开能力、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协调配合能力以及身体快速做出反应的敏捷能力。学生要想跳好舞蹈必须进行严格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就像一个连字都不会写的人,他绝对写不出好的书法,更谈不上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

如:我们在观看舞蹈表演时,同样一个舞蹈作品,前者是专业舞蹈演员表演的群舞《天山姑娘》,后者是普通大学生学演的群舞《天山姑娘》。前者舞者有较好的基本功、良好的表演能力,表演的动作整齐划一,把维吾尔族姑娘那种开朗、奔放、幽默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们的舞姿挺拔优美,再加上摇身晃头移颈和流畅的旋转,好像把观众带到了“天山”,令观众心旷神怡、回味无穷;而后者舞者因为没有进行过舞蹈基本功训练,也没有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及舞姿,再加上表演能力差,导致表现出的动作僵硬、松懈、呆板和不协调,学演动作差距太大,没能把《天山姑娘》舞蹈创作中的那种意境和美展现给观众。所以作为一个舞蹈老师,要把舞蹈的基本功训练作为重点来抓,要让学生知道基本功训练是舞蹈成功的基石,是舞蹈必备的条件。要让学生克服身体自然体态中的各种毛病,针对身体进行系统的力量、软开能力、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及敏捷能力的训练,尽量使学生具备舞蹈表演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能力,熟练自如地应用手、眼、身、步及各种动作的分格韵律,这样才能达到展示舞蹈的肢体美、抒发舞蹈的情感,去创造、传播和享受舞蹈带给我们的美。

二、学习各种舞蹈的风格特征,掌握舞蹈的美感体现

舞蹈根据不同的风格、特点分为古典舞、芭蕾舞、民间舞、现代舞。如:获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的舞蹈《金山战鼓》就是一个古典舞蹈作品,舞蹈中扮演梁红玉的演员,具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掌握了古典舞中圆、曲、拧、倾、收、放、含、仰以及形神兼备和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征,根据舞蹈角色需要应用和提炼了古典舞舞蹈语汇,并以腰部曲线运动的动律牵动全身,把古典舞的停与放、静与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古典舞蹈中的美展现给了观众,塑造了英雄形象。

再如我们欣赏过的舞蹈《珠穆朗玛》它是一个藏族民间舞蹈,作品主要以桌子和弦子为动作素材,充分发挥了藏舞水袖撩摆的作用。演员掌握了藏舞膝关节连绵柔韧的屈伸和连绵不断、小而快、有弹性颤动的动律,表现出了藏族舞蹈由于膝关节松弛和手臂柔美摆动的那种美,把藏族人民对圣洁的珠穆崇拜的那种美,通过作品都表现出来了,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还有我们欣赏过的汉族舞蹈《大姑娘美》,演员塑造出的那种泼辣、开朗、大方的东北妮形象使把东北秧歌的那种美劲、俏劲和泼辣劲展现给了观众,观众对东北姑娘的形象有了具体的认识。

通过对舞蹈作品的赏析,我们知道,每一种舞蹈的风格特征都是各不相同的,也就决定了舞蹈的表现形式不同。作为一名舞蹈老师要掌握各种舞蹈的风格特征,正确指导学生去学习和领悟,练就扎实的舞蹈基本功,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每种舞蹈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这样才能展示出各种舞蹈中的美。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用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和展示舞蹈美的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美的展示中去,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舞蹈美感意识的表现能力。

三、舞蹈课和艺术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

舞蹈课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传授舞蹈基础知识,教学方式主要是围绕“讲解——训练——讲解”周而复始,学生变成了被动接受者,对舞蹈课学习的兴趣降低了。

为了提高舞蹈课的教学质量,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舞蹈艺术实践活动,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舞蹈实践中去,注重学生对舞蹈知识的应用、体验、赏析和创造。要强调艺术实践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对舞蹈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检验,它们是相辅相承的。

我校自2002年开设艺术教育舞蹈课以来,就进行了教学创新,注重舞蹈课和艺术实践活动的结合。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学校每年会定期组织两次大的文艺演出,再加上两年一次的艺术节、全校艺术教育展演及暑期艺术实践活动等等。所有的活动我们尽量层层推荐,要求参与面广,调动了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学生,同没参加艺术实践的学生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他们之间的差距拉大了。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的同学,在艺术实践活动中,通过欣赏、比较,提高了审美标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激发了学生掌握舞蹈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促进了舞蹈课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所以在通过一定的舞蹈知识学习后,要安排和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把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舞蹈知识更广泛的学习兴趣,达到展示舞蹈美的目的。

四、运用赏识教育法,激发学生们展示美的欲望

培养大学生体育舞蹈美感的有效方法 篇4

关键词:体育舞蹈,情感体验,审美情操,鉴赏力

现如今,大学体育舞蹈是高校体育教育系统及课程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大学体育舞蹈是全面培养大学生音乐素质、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优雅气质、形体和体能的一门多功能课程。对于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师来说,首先要了解高校教育的趋势和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然后在掌握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大学生体育舞蹈课程的优势,最终使大学生在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大学体育舞蹈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型人才,让大学生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社会也在逐步发展。

1大学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美感的培养目标

1.1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美

对于大学生体育舞蹈的音乐美,通常指的是在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依据不同的音乐节奏、风格和旋律,来设计创造不同种类的舞蹈动作,这样一来,不仅呈现了舞蹈的魅力和音乐之中的情感,而且让体育舞蹈具备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1.2培养大学生的形体美

为了突出展现形体美的内容,在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形体美来呈现大学生应有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所以说,大学生体育舞蹈课程已经被广大学生和教师所喜爱并接受,也直接地督促了大学生在美感和形体上的全面提升。

1.3培养大学生的动作美

在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动作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要随时保持抬头、挺胸、收腹、提臀、立腰等动作,这样才能形象地表达出体育舞蹈的动作美,也为体育舞蹈带来一种艺术感和灵性美,最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美感。

2大学生体育舞蹈美感的培养内容

2.1树立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审美价值观

树立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前提就是要充分掌握大学生对审美价值和审美意识的理解程度,认真分析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发展特点,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而设计出对应的审美活动,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从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真实感受和领悟到艺术的美感,培养学生树立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养成积极向上的审美价值观,总之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归根于大学生对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感受、审美理想以及审美观念的理解。

2.2学习体育舞蹈美感的理论知识,创建科学的美感培养知识机制

为了高效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美感,就要求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意义进行理解,让大学生深刻掌握体育舞蹈美感培养的特征,从根本上弄清体育舞蹈和美感之间的关系。为此,高校就要设计多样化的体育舞蹈美感培养方式和机制,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体育舞蹈审美能力。学习体育舞蹈美感的理论知识,指的是大学生在学习体育学、教育学和舞蹈学的同时和体育舞蹈课程完美结合, 最终创建出一套科学、全面的体育舞蹈美感培养知识机制。

2.3熟练体育舞蹈美感训练的技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熟练体育舞蹈美感训练的技能,就要求学生掌握伦巴舞的基本技能和美感培训技能、恰恰舞的基本技能和美感培训技能以及华尔兹舞的基本技能和美感培训技能。大学生在掌握伦巴舞、恰恰舞和华尔兹的音乐特点、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再充分利用体育舞蹈和体育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让每位学生通过体育舞蹈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借助不同类型的舞蹈来表现不同风格的美感,最终实现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目标。

3大学生体育舞蹈的美感培养方式

3.1启发式教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指的就是要抛弃传统的盲目“教”学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迫学”转变成“我要学”,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大学生体育舞蹈有着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教师要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具体来说, 教师需要做到以下4点。

(1)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影视录像,首先使学生直接明了地了解所学内容、树立标准规范的动作技术概念,其次,学生通过认真听音乐,就会慢慢地理解舞蹈的节奏和拍子,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节奏感和音乐感的目标。

(2)教师仔细地讲解舞蹈动作并做出示范,借助口令和音乐伴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舞蹈动作的技巧,最终实现和教师动作的同步学习。

(3)教师可以创造不同的情节,让学生根据情境来研制出一套合理的舞蹈动作,学生一般会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体育舞蹈理论知识来积极思考钻研,最终通过肢体来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想法。

(4)教师把学生的体育舞蹈录下来,然后和专业的舞蹈视频作比较,通过对比分析来指导学生应该在哪些地方加强学习,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来找出不同处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最终培养学生的体育舞蹈的审美鉴赏能力。

3.2表演展示式教学

表演展示法,指的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来展示所学体育舞蹈的动作和技能,是一种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特有的“教学法”。体育舞蹈要想得到完美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经过反复练习,然而重复地练习会导致学生的兴趣下降、积极性下降、出现烦躁心理,最终影响学习质量。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高校就设置了 “表现展示式”教学法,让学生在给定的音乐伴奏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优美的肢体动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表演展示式教学,对学生没有要求,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大致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5~10人,依据教学设计把表演大致分为4类:第一类,体育舞蹈美感培训的表演展示,难度高;第二类,体育舞蹈基本套路结合的表演展示,难度稍高;第三类,体育舞蹈基本动作的表演展示,难度一般;第四类,体育舞蹈基本韵律的表演展示,难度较小。

4结语

总的来说,要想高效培养大学生体育舞蹈的美感,就需要充分利用好体育舞蹈课程这个途径,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创建合理科学的体育舞蹈培训机制。对于大学体育舞蹈的教师来说,要督促学生掌握体育舞蹈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在提升自身教师素质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学,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启发式教学和表演展示教学的应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都起到了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洋.舞蹈素养对提升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艺术表现力的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12):115-117.

[2]唐海英.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修课的教学要素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3):145-146.

论少儿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 篇5

摘要 体育舞蹈的美学因素是由标准舞姿、形体美、音乐美与服饰美等美学因素构成的。将这些美学因素融合起来对少儿进行的美感训练,充分展现出了体育舞蹈独特魅力,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少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体育舞蹈 美感训练 少儿

体育舞蹈在青少年宫中开展以来,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因为它是集标准舞姿美、形体美、音乐美、服饰美于一体运动项目,可以使小朋友在学习和运动的时候感受各种美,同时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因此,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加强美感训练,充分挖掘体育舞蹈的美育资源,不仅能满足少儿对优美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美的追求,而且还能提高少儿的审美能力。

一、体育舞蹈的美学构成因素

(一)标准的舞姿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或国际体育舞蹈,简称“国标”。体育舞蹈发展到21世纪,已经形成了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少儿基本舞姿的训练,各种标准舞姿的训练,对于少儿跳出不同舞种的风格和韵味,表现舞蹈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蹈中各种动作可以构成不同的舞姿,而标准的舞姿是跳好体育舞蹈的前提条件,也是训练美感的重要途径。少儿想要跳出美的舞蹈,首先要有标准的舞姿,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强调动作的标准,要求少儿按照标准动作规范自己。

(二)形体美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音乐、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良好的身体姿态、线条优美的肌肉、灵巧且协调的四肢及通过身体姿态、力量、协调性、灵敏性的训练使体育舞蹈的运动者具有良好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的气质。在舞蹈学习、训练和表演中,学生充分展示的这些外在形象,同时表现出典雅、高贵和彬彬有礼的内在气质,会给人们留下一个直观而深刻的人体美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美感共鸣。

(三)音乐美

体育舞蹈与音乐如唇齿相依,关系密切。体育舞蹈中不同的舞曲反映着不同的舞种风格。体育舞蹈中舞步是要随着音乐节拍迈出的,动作的完成要与音乐节奏协调,二者的完美结合让体育舞蹈动作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使无声的肢体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动作本身的内涵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同时,音乐美对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产生强烈刺激作用,从而激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服饰美

服饰美是一种艺术修饰。体育舞蹈的比赛中,摩登舞和拉丁舞有各自专用服饰。服饰既要符合不同的舞种风格,衬托不同风格舞种的美,也要与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协调,符合不同的舞者特点和气质。在少儿学习体育舞蹈中也应有服饰美的要求,比如现在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穿公主裙,穿公主裙跳拉丁舞还可以,但跳摩登舞就不怎么搭调了。所以,要求小朋友着体育舞蹈服饰,有利于学习动作及教师纠正错误动作且能更好的展示出肌肉、骨骼及身材的美,

二、少儿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

(一)标准舞姿的训练

要做到舞姿标准和动作优美,就要掌握好体育舞蹈的基本位置和常见动作。基本位置是指基本站位的身体形态,它在体育舞蹈成套动作出现率最高;常见动作则是指经常出现的姿势,舞蹈风格和美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就依靠这些姿势。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训练过程时,基本位置和常见动作的练习是重中之重。以摩登舞为例,少儿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基本的舞步,还要养成好的身体姿态的习惯,这样在成套舞蹈动作中才能体现出动作的美感。在学习和练习时要求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姿态,男生的身体姿态要表现出挺拔、伟岸的美感,女生则要表现出身体姿态的婀娜挺拔。反身动作在摩登舞中运用得也非常多,它是一个用来引导身体旋转的动作。学生在学习华尔兹舞的旋转时,我们强调最多的就是这个动作,如果没有反身动作的训练,那么舞者两人在配合时,旋转动作就不充分、不到位,两人动作就会脱节,两人的舞蹈动作没有办法完成,而且舞姿也不优美、不流畅,所以,加强反身动作的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标准舞姿的训练中,教师要通过标的动作示范、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和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们通过在学习中反复的练习,心灵的感受,领会舞蹈的感觉,这样才能使学生跳好体育舞蹈,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舞蹈中美感。

(二)形体训练

形体练习是以人体科学为基础,通过徒手或器械练习,塑造形体,锻炼健康的身体。现在的少儿上体育舞蹈课时,不仅仅是要学会跳舞,而且还要培养良好的内在气质。体育舞蹈中的形体训练和艺术熏陶无疑是培养良好气质的重要途径。体育舞蹈中的形体训练有柔韧训练、力量训练及协调性训练。少儿在学习体育舞蹈時应有一定的柔韧训练,主要有肩部、胸部、腰部和腿部训练,在训练中可以采用让学生扶墙或者把杆练习或者两人互助练习等方法,在训练时可让适当的配着音乐练习。力度,通常是指舞者对舞姿的控制力,在体育舞蹈中,如果舞者肩部的力量不够,较长时间地做把两臂抬至肩膀水平线上的动作会感到吃力;如果腰和腿的控制力不足,像流畅的华尔兹旋转起伏、刚劲有力的探戈弓步拖起时的形体造型,完成起来都会感到力不从心。同样,在拉丁舞中髋部动作和腰腹力量运用不当,就会让人看起来动作生硬笨拙,缺乏美感。所以,少儿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应有一些适度的力量练习。对少儿体育舞蹈学习者来说,需要进行力量训练,主要部位是肩、腰、腿:对肩部的力量训练主要是通过内力控制;腰与腿的力量练习也同样重要,腰部力量不足,不管是男生或者女生,脊椎就不会长时间的保持挺拔与直立,而且难度动作也无法完成;腿部的力量不足,在舞蹈中舞步的迈出就会很沉重、不轻盈,难以控制舞步的幅度及身体动作的平衡。

(三)乐感的训练

少儿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学会了舞步,但不会听音乐节奏,结果不得不放弃继续学习,令人遗憾。其实绝大多数人是具有掌握音乐常识的能力的,音乐是可以听懂的,乐感也是可以培养的,在对少儿的乐感训练中应该分步聚来引导。第一步,是学会听音乐的节拍与节奏。如华尔兹为3/4,第一拍嘣的声音重,第二、三拍嚓的声音渐弱,让他们反复听,自己的双手打拍节,分辨出节奏来,其他的舞曲也可用同样的方法;第二步,让学生学会按照音乐节奏的快、慢、强、弱来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和情绪。第三步,让学生学会用心灵来感受音乐。体育舞蹈中的不同舞种都包涵有不同的舞蹈神韵,而舞曲中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又在像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学生用心灵去感觉这些故事、感受音乐,并将其表现在舞蹈动作上,真正做到形神兼备,体现出体育舞蹈中美的神韵来。

(四)服饰的选择与搭配

在体育舞蹈比赛中,我们看到摩登舞有摩登舞的专用服饰,拉丁舞有拉丁舞的专用服饰,这是为了体现不同舞种的风格。少儿在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也应了解服饰在舞蹈和生活中的作用。在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服饰要得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讲:首先,服饰要符合不同的环境与场合,体育舞蹈是一项高雅的运动,参加舞会的人要注意仪表整洁,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服饰要符合不同的舞种风格。比如,由于摩登舞源于欧洲的宫庭舞,体现了欧洲风情,所以跳摩登舞时,应着西装,皮鞋应与舞蹈风格协调。所以,只有服饰的风格与舞蹈的风格和谐一致时,人们才能从中获得美感;最后,服饰要符合不同人物气质的特点。总之,少儿在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互相学习,从外在形象到内心信念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形象和素质,才能在体育舞蹈中体现出舞蹈艺术的美。时代在前进,新时代对祖国的花朵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要想提高少儿的体育舞蹈水平,就应坚持内外美的综合训练。

参考文献:

[1] 吴东方,东伟新.论体育舞蹈音乐的作用及美感的要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3):103-105.

浅析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 篇6

1 体育舞蹈中构成美学的因素

体育舞蹈融音乐、舞蹈、服装风度、体态美于一体, 因而构成其美学的主要因素是音乐美、人体美、动作美和服饰美。

1.1 音乐美

舞蹈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体育舞蹈和音乐同样如此。音乐作为体育舞蹈的灵魂, 以其旋律的优美、节奏的鲜明和风格的多变, 而使体育舞蹈有了更加动人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在体育舞蹈中, 只有迈出的舞步和完成的动作能与音乐节奏和节拍和谐一致, 才能使体育舞蹈动作本身的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使其表现更加富有生命力。另外, 体育舞蹈中的音乐美既能够刺激人们的听觉和视觉器官以激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还能更好地展现体育舞蹈的意境, 进而传达那些不可言传、只可神会的微妙的情感。

1.2 人体美

体育舞蹈有机融合了健与美, 因而学习者形体的优美、骨骼的匀称、肌肉的有力、肢体运动的协调以及动作和表情的优美等外在的形象, 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学因素。大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时, 要充分展现这些外在的形象, 并要表现出一定的高贵典雅与彬彬有礼的气质, 进而以直观和形神兼备的人体美给人们留下强烈的视觉享受和美感共鸣。

1.3 动作美

在体育舞蹈中, 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特征是通过动作造型对舞种的艺术风格进行全面的展示。不同的舞蹈动作会构成不同的舞姿, 而舞姿是否标准是关系到体育舞蹈能否挑好的基本前提, 同时也是获得美感的必要条件。因而, 大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时, 要想跳出优美的舞蹈, 就必须要有标准的舞蹈动作, 展现体育舞蹈中的动作美。

1.4 服饰美

在体育舞蹈中, 服饰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修饰。体育舞蹈在优美服饰的衬托下, 会显得更加优美, 更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审美价值。当然, 服饰的选择也要与不同舞种、不同人物的气质和特点、不同的环境及场合相符合, 从而将不同风格的舞种的美更好地衬托出来。因此,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也要注意服饰美的要求, 要求学生衣着得体, 崭新出服饰的美和自己的人体美。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 以上这些美的要素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 要想将体育舞蹈的美充分展示出来, 并确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就需要将这些美的要素充分融合在一起, 并对大学生进行美感训练。

2 体育舞蹈教学和美感的关系

在高校中,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对大学生的美感教育。美感教育就是通过感受、认识和理解美而从中受到一定的教育。而美感教育和体育, 尤其是体育舞蹈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和重叠的关系。可以说, 体育舞蹈教学是美感教育的一种十分独特的形式。

体育舞蹈教学是一种十分优美的人体动态艺术的教育, 有着很强的审美教育意义, 寓教于乐是其一个最大特点。而美感教育通过感受、认识和理解美而从中获得愉悦, 进而在愉悦中获得教育。而这种愉悦既有情感的愉快, 也有精神的满足是理在情中, 并以情感人。体育舞蹈教学的美感教育意义还体现在有着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和美感, 并能够激发人们的内在情感及表现力的音乐之中。音乐传达的思想感情被人们深刻理解之后, 可以使人们的动作将音乐的内涵充分体现出来, 并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和谐统一。

另外, 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感教育是对人们内心世界的活动的反映, 也就是说对人们进行的是心灵的教育。体育舞蹈教学通过具体形象的动作, 生动而真实地展现着人们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情感。对人们来说, 体育舞蹈就是通过身体表达自身的心灵艺术, 而自然、全面、多样、和谐和动人的人体美对每个体育舞蹈欣赏者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 从而使他们在感知体育舞蹈者优美的体态、轻快的音乐节奏的音乐节奏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共鸣, 从而也获得近乎完美的、绝妙的审美体验。

3 体育舞蹈教学中如何加强美感训练

通过分析体育舞蹈中构成美学的因素以及体育舞蹈教学和美感的关系, 我们可以得出,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加强美感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如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如何加强美感训练, 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

3.1 体育舞蹈教学中美感训练的基础应该是基本功的训练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 基本功训练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美感训练, 同时基本功训练也是美感训练的一个重要基础, 因而基本功训练和美感训练是相辅相承的。在体育舞蹈教学的最初阶段, 进行基本功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十分枯燥的, 因而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举止行为习惯, 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在基本功训练中的一个开位、一个站姿、一伸手、一投足就是美的。另外, 在身体动作训练中, 把杆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训练内容, 因而要注意在课堂上借助把杆练习慢动作以及分解动作, 使肌肉的感觉得到有效发展, 进而更好地掌握技术的细节, 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3.2 体育舞蹈教学中美感训练的重要内容是选择风格相符合的音乐

对于舞蹈来说, 音乐就是灵魂, 也是其美的根本之所在。因此, 体育舞蹈教学中, 培养乐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 音乐的风格、旋律和节奏会因舞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因而选择和舞种的风格相特点和节奏向符合的音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 才能将舞蹈的意志和音乐的情感更加充分地表达出来, 从而使体育舞蹈更加美感, 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另外, 有很多大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 具有一定的音乐常识, 但学会了舞步却不会听音乐节奏, 最后不得不放弃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因此,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 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乐感, 使他们在真正理解音乐美的同时理解体育舞蹈的美。而音乐美感的训练不仅能够将音乐中的美感教育的资源挖掘出来, 还能够不但将学生的艺术细胞激活, 使其不断提高审美的素养。

3.3 体育舞蹈教学中美感训练的主要途径是规范的教学

规范的教学是体育舞蹈教学中美感训练的主要途径,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 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特别注意通过规范的语言将动作的名称、要领、技术关键、练习方法及规范的口令向学生详细说明。如根据步序对每一步的步位、步法、转度、升降、反身、倾斜、节拍、节奏等进行详细地讲述, 在讲述复杂的舞步时还可以按照身体的部位或是动作的结构进行分别讲解。由于示范动作是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动作的要领的关键, 因而教师在力求示范动作的正确和优美的同时, 注意便讲边做, 并注意保持统一协调的姿势、美感和风格, 完成组合中大的舞姿造型, 对学生的舞蹈性以及美感意识进行培养。

但当前, 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只会注意完成那些大的造型、舞姿及技能技巧, 而没有重视组合过程中动作间的过渡和体育舞蹈动物的协调流畅, 导致动作组合之间无法产生过渡的流畅美。因此,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 教师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学。

3.4 体育舞蹈教学中美感训练的必要条件是完美默契的配合

体育舞蹈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男女舞伴整体性联系的双人舞蹈, 只有男女舞伴之间配合完美, 才能使整体的美感体现出来。体育舞蹈完美默契的配合强调男伴的引导、动作的同步性和平衡性。只有这样, 男女舞伴才能在保持动作时间及力量上的协调一致和准确到位的重心, 从而使体育舞蹈的舞步更加流畅轻松。

3.5 体育舞蹈教学中美感训练的重要条件是合理的服饰选择和搭配

体育舞蹈对服饰的选择和搭配有一定的规定, 而这种对服饰的规定性也强化的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因此, 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 要要求学生服饰得体, 并教会他们如何选择和搭配服饰, 从而使学生逐步获得审美教育。

总之, 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 绝不能忽视美感训练这一非常重要的内容, 以便真正培养出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秀玲.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J].新课程 (教研) , 2010 (9) .

[2]蔡雯.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舞蹈教学[J].成功 (教育) , 2010 (11) .

[3]吴东方, 东伟新.论体育舞蹈音乐的作用及美感的要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

[4]阎孝英.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 1995 (2) .

[5]张琳仙.论舞蹈艺术教育的真善美[J].舞蹈, 2002 (2) .

浅谈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 篇7

一、基本功中现美感

不可否认, 学习舞蹈的第一步就是基本功的训练。有人认为基本功训练时枯燥无味, 甚至某些学生会有怀疑和放弃的情绪。因此, 我们首先要摒弃这种基本功就缺乏美感的观念。一方面, 基本功可以增加学生肢体的柔软度, 身体动作的协调程度, 另一方面, 基本功中的动作连贯将会成为日后舞蹈套路学习的基础。成品舞的舞蹈套路也是在基本功的动作基础上组合演化而来。

笔者认为, 要做到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美感训练, 首先应该做好与学生共同联系的准备。不能让学生练, 自己在旁边指导。基本功的练习是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在这一点上, 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同甘共苦”, 亲自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为日后更加纯熟的学习打好基础。其次, 教师要不断创新基本功训练动作的美感, 可以在做基础动作的同时进行动作组合, 并配以具有韵律的音乐, 这样更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舞蹈风格现美感

不同的舞蹈风格具有不同的特色, 所体现的美感也是不同的。蒙古舞蹈自由奔放, 藏族舞蹈高亢舒展, 现代舞内涵丰富、注重表达, 爵士舞风格欢快、动作流畅, 嘻哈街舞肢体灵活、节奏明快, 更加帅气, 而肚皮舞、钢管舞则更加性感柔美, 同时又不失肢体技巧。可以说风格的把握是决定训练效果的核心。每教一个舞种, 不是简单地教会一些动作, 同时要使学生们了解此舞蹈的民族性格、地区特点、时代特征、动作的性能和内涵。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把韵味灌注到具体的舞蹈动作中, 并带领学生去体会和领悟。

三、音乐韵律现美感

音乐是舞蹈的伴侣, 舞蹈与音乐如同一双孪生姐妹, 只有在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下, 舞蹈的美才能够更加酣畅淋漓地释放出来。因此, 在舞蹈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从音乐韵律的选择上展现舞蹈的美感。

不同的音乐带给人不同的美的享受, 节奏快的音乐跳起来欢快酣畅, 动感性强的音乐给人酷酷的感觉, 舒缓的音乐更能体现舞姿的柔美, 并能够展现细腻的内心活动。总之, 同样的肢体动作在不同的曲风配合下, 将会展现出不同的美感表达。笔者认为, 教师在教授舞蹈时要格外注意音乐韵律的选择。这一方面要根据所教授的舞蹈的风格、动作特色进行选择。另一方面, 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因材施教。对于比较腼腆、性格恬静的学生, 要以舒缓柔和的音乐作为教授方向, 如果学生性格开朗外向, 阳光热情, 那么可以适当以动感节奏明朗的音乐做引导。

四、舞蹈精神现美感

跳舞, 不仅是一种爱好或者一种娱乐方式, 他还是一种精神表达。任何的行业或者职业都有自己的精神表达。友人认为舞蹈就是把动作做得好看、美丽就好了, 也有人认为舞蹈的美感就是肢体的美, 这些说法都不够全面。舞蹈的美感, 还体现在舞蹈的精神上。只有发自真心地热爱一样东西, 才会用心去学习。当然, 这还不够。只有发自真心的热爱以后, 并认同这项事业背后传递的精神, 并且愿意奉之为信仰, 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行家。

对于许多学习舞蹈的学生来说, 凭着一份爱好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认同舞蹈的精神, 在舞姿中展现这种精神。教师除了教授学生舞蹈基本功和动作套路之外, 还肩负着传达舞蹈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精神的职责。首先, 学习舞蹈就要具备不怕吃苦、不怕受伤的精神。其次, 就是要有坚持下去、持之以恒的决心。这两种基本的精神说起来容易, 做到却很难。这就要求老师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时常提点教育, 在学生迷茫或低落的时候, 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习舞精神”。

总之, 舞蹈教学是一个高尚又艰辛的职业,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获得发展, 教师与学生都要付出更多的热情和努力。通过舞蹈的美感训练, 让学员充分体会到课堂就是舞台, 最大程度地树立学生的信心, 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 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舞蹈中去创造、传播和享受舞蹈带给自己的精神世界。最终学生被舞蹈深深吸引, 爱上学习舞蹈, 在舞蹈中展现自己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阎志英.谈如何加强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J].文化教育, 2007 (5) .

[2]李贵恩, 文华.浅谈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J].大众文艺, 2012 (18) .

关于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的思考 篇8

1. 在基本功训练中强化美感意识

在学习基本功的过程中, 舞蹈老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法技能之外, 还要强调表演意识和舞蹈意识培养, 为学生今后的表演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发挥好先导作用,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习舞蹈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需要学生有坚持不懈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切忌急功近利。除了要养成学生的这些习惯之外, 一定要加强学生对美的表现, 任何一种舞蹈都是饱含情感的, 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动作, 举手投足之间也自有其韵味, 所以, 上课时要切忌只强调动作要领的掌握, 不断加强技能技巧的训练, 而忘了体会舞蹈中的情感和韵味。举手、抬头、腿和脚的动作, 甚至是一个眼神, 一个微笑, 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去想象, 做到动作、情感、内心体验融会贯通, 尽情的去表演每个动作, 同时, 在基本的训练过程当中, 要培养学生把任何跳舞的地方都当成舞台, 当成能给自己展现“美”的地方, 使学生形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习惯, 能够随时随地的把基本的动作训练和舞台表演结合起来, 最大的展现舞台效果和舞蹈本身的魅力。

2. 舞蹈动作规范和美感训练并重

舞蹈的动作有严格的形式和规范, 每一个手和脚的位置学

三、教学体系的创新

艺术概论的教学体系大致分为内容、方法、手段体系。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内容体系是基础, 架构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线索, 方法体系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手段体系是指教学辅助设备的配备和整合。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发展, 新的艺术思潮、艺术门类和艺术流派出现多元化的共生局面。在艺术概论的实际教学中要想客观、全面的阐明艺术理论, 研究艺术成果。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的必需的。内容上各门艺术之间互动性研究并根据时代特征做有机结合。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主要以改进教育方法和教学设备。如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延伸教学法中穿插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身创造力, 增强教学的时代性。

总之, 《艺术概论》的教学教法上的探索首先要从我们执教生都必须严格按照舞蹈的基本规范去练习, 使整个舞蹈连贯流畅, 优美完整[2]。要做到舞蹈动作和美感训练并重, 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在舞蹈节奏的规范上, 我们的情绪、情感与动作的强度、力度、快慢和幅度大小等有密切的联系, 在表演的过程中, 要做到舞蹈的节奏要和舞台的表演效果相吻合, 所以, 如何把握好音乐节奏和动作节奏, 同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恰到好处的表现出舞蹈的优美和情感, 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和体会。其次, 是要了解舞蹈的背景, 把握舞蹈的风格。要将舞蹈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要学会舞蹈的动作之外, 还要了解舞蹈的背景和风格。每一个舞种都蕴含了当地的风俗人情, 民族特色以及时代特征, 这些是舞蹈的灵魂和精髓, 例如新疆的热情活力、蒙古族的豪迈彪悍、朝鲜族的稳重含蓄, 又如民族舞的质朴端庄、芭蕾的浪漫优雅、桑巴的动感活力, 只有抓住了舞蹈的精髓和韵味, 才能真正的展现舞蹈的“美”。最后要训练学生的作品意识, 培养学生的作品意识,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 如果要学习碾步、碎步、滑步等, 可以选择一些朝鲜族舞蹈入手, 朝鲜族舞蹈风韵典雅、含蓄内敛, 节奏多变, 将压碾步、三字步、滑步、碎步等结合起来, 强调内在情绪和动作协调一致, 表现了潇洒和欢乐的情绪, 能让学生真正融合到舞蹈里边。培养作品意识, 通过对某一作品的具体了解来掌握一些舞蹈的技巧, 有助于学生有效率的完成表演, 并提升舞蹈的美感。

3. 舞蹈精细动作过程中的美感训练

舞蹈动作用动态反应了人类的生活情感, 它不仅可以挖掘那些潜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 而且还能将有节奏的、连贯的舞蹈动作和生活体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舞蹈动作时间的长短和力度的强弱体现了舞蹈的律动性, 而舞蹈的律动性正是舞蹈精细过程中人性美最好的表达方式, 它需要通过人体外部动作的节奏来表现, 要想将这些无声的外部动作同有声的音乐节奏统一起来, 就要注意舞蹈的内在情感, 这样才能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带给人们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舞蹈中细腻的人体动态是体现舞蹈内涵的重要变现形式, 因此, 每个动作都要要求学生准确的把握其内在情感, 通过动作与情感的结合, 恰到好处的表现舞蹈艺术的美好, 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陶冶他人的情操。舞蹈精细动作过程中的美感训练是一个第一动作衔接第二动作的过程, 然而,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都只注意单个动作的表现和亮相, 却忽略了动作和动作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影响整个舞蹈的连贯和流畅。在舞蹈过程中, 许多技能技巧都是通过一些精细动作

者自身素质做起。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思考, 做好内化, 成为一个渊博的人。其次, 执教策略要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为中心。再次不断地创新教学体系。虽然这些在真正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 但是对自我的信心, 自我信念的坚持, 这条艺术概论教学教法的探索改革之路定会走得通。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 1983.[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7.[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4]滕守尧.艺术与创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6]张振华.规范艺术课程构架科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 2005.7.

来陪衬的, 例如, 古典舞中“身韵”“动韵”的方法都着重表现了精细动作过程中的美, 如果没有精细动作做衔接, 那么舞蹈的动态美将会大打折扣, 即使单个动作做得再到位, 舞蹈也会显得呆板而苍白, 其所要表现的情感就更难被观众发现, 领会。

舞蹈精细动作过程中的美感训练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者在完成跳、转、翻等各种舞蹈动作的时候, 都有一种韵味和内在精神在里边, 这除了舞者自身有很强的舞蹈意识之外, 与舞者创造美的意念也是分不开的。例如, 在训练“一位”和“五位”脚位时, 夹紧双腿, 可以将自己想象成扎根在悬崖边缘上的松, 即使遇到狂风暴雨也都稳若泰山, 再如, 训练古典舞中“横拧穿胸”时, 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孤岛上看着一望无垠的大海, 海风迎面吹拂, 有一种心胸无限宽广的情怀。让自己无限的融入到舞蹈中, 将对舞蹈的感觉通过想象表现出来, 脑海里边始终存在着展现“美”的意念, 这样舞蹈表现出来的艺术气息就更能够深入人心。

4. 舞蹈美感训练与“舞韵”“乐感”的融合

“舞韵”是舞蹈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舞蹈动作规格的协调的感觉。要跳出舞蹈的“韵”, 必须注意内在的感受, 掌握用力的时间和火候, 舞步节奏, 运动路线, 配合动作、呼吸、眼神, 使整个舞蹈流畅自如、优美大方[3]。同时, 舞蹈的美感还要配合舞蹈的乐感, 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得舞蹈散发更大的艺术魅力。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 这说明, 在古代, 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音乐在舞蹈中的独特作用, 因此, 学习舞蹈的学生还必须要掌握“乐感”, 乐感的掌握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学生不断地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将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融合到音乐中, 通过想象, 将自己带进舞蹈的意境, 使整个作品身形并貌、情景交融, 将舞蹈完美的呈现给观众, 另外, 可以让学生多听一些舞蹈名著, 引导学生从听和想, 听和动中去理解什么是“乐感”, 如何去运用“乐感”, 如何根据“乐感”去塑造舞蹈形象。除了要了解舞蹈的背景和风格之外, 还要了解音乐的背景和旋律, 通过音乐更好的去烘托舞蹈主题, 渲染舞台气氛, 使观众能够欣赏到整个作品的音律, 韵律和美感。

5. 在实践中培养美感

除了在平时的课程中要加强训练之外, 还要多鼓励学生去参加各种有关舞蹈艺术的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 平时练得好并不一定在舞台上就能表现得好, 因此, 学生要把在平时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舞蹈实践中去, 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表现能力, 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另外, 在实践中可以做到发现问题, 改正问题, 在学会赏析, 应用的同时学会创新。艺术实践是教学活动的延伸, 也是舞蹈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检验, 鼓励并安排学生参加各类艺术实践活动, 不仅能够为日后的舞台艺术表现做好铺垫,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更加广泛深入的投入到舞蹈的学习中去。

6. 舞蹈的美感训练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舞蹈是一门浸透着生活情感和客观事物本质的艺术学科, 其间的每一个动作、神态都凝结了人间的真情, 它通过轻与重的结合, 动作快与慢的变化, 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延伸来描绘了生活的变幻莫测和生命的五彩缤纷, 其情感或流露或蕴含, 不仅展示了舞蹈的力效, 也带给人们以生命的感悟, 像《黄河大合唱》《天边的红云》等艺术作品, 通过人体的塑造, 再结合悲壮的历史, 不仅带给人们以视觉上的盛宴, 也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所以说, 舞蹈不仅能够塑造健美的身形, 也能起到教育意义, 净化人类的灵魂。舞蹈集文学、戏曲、音乐、社会学等学科于一身, 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然而, 目前舞蹈教育只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 却忽略理论文化的教育, 只重视舞蹈表演, 却轻视舞蹈教育的局面确实令人堪忧, 如果仅仅强调舞蹈动作的到位, 却忽略了蕴含其中的情感, 又怎么能真正的表达出舞蹈的“美感”呢, 从事舞蹈专业的人长期以来都被人们看作是“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的一个群体, 这与我国长期以来舞蹈教育的方式是离不开的, 要改善这种局面, 提高舞蹈艺术的境界, 舞蹈教育者应改善舞蹈教育的方式, 重视理论文化素质的培养, 塑造一代有艺术修养、有文化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高素质舞蹈人才, 提高整个名族的舞蹈表演水平和舞蹈欣赏水平。

另外, 再教育学生的同时,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展示“美”的欲望, 每一个班级总有好的学生, 差的学生, 每个人的天分也不一样, 正所谓, 十个手指的长度参差不齐, 因此, 在教育中运用什么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 在生活中, 我们常常会听说一些因为老师教育不当而对学生造成伤害的例子, 例如, 著名的作家三毛就曾因为老师的凌辱和体罚在家自闭了七年, 可见, 老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很关键的, 近年来, 赏识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事实上, 赏识教育在舞蹈教育中也是很重要的, 作为老师, 要做到尊重、理解、宽容、鼓励、关心学生, 对那些学得好的学生要不断鼓励, 并告诫他们不要骄傲自满, 对那些学得差的同学更要不断的鼓励, 告诉他们你们已经很棒了, 你们做得很好, 要不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千万不要出现刺激学生, 打击学生信心的言辞, “你们怎么那么笨啊”“别人都能做好, 你怎么就不行”“看看别人, 再看看你自己, 知道什么是差距了吧”等一些过激的言辞都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甚至会造成心理阴影, 相反, 用一些鼓励性的, 评价性的语言就可能得到不一样的效果。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功底和能力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欲望、信心和热情, 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被同学接受和喜爱。

7.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拓宽人们对“美”的认识

我们知道现在舞蹈的种类有很多, 形式也多种多样, 但就某一类别的舞蹈而言, 其表现形式和表现的内容还是相对较窄的, 在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都趋于多元化的今天, 舞蹈也以应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断地完善、创新。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 它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思考问题, 在舞蹈教学中, 老师应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多看一些舞蹈, 猜想其构思, 也可以尝试自己构思一个舞蹈, 从舞蹈的服装、意境、动作、情感、情节等方面入手,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拓宽学生的思路, 养成主动观察、主动思考的习惯, 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能力。

舞蹈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师生共同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来诱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去学习, 养成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 挖掘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老师在设置问题时也是有技巧的, 要尽量做到使问题的角度新颖、富于启发性, 创造性,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并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 设置的问题不宜过难, 要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动作和方式去练习,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发现问题, 改正问题, 逐步掌握舞蹈的技能和技巧, 并逐步提高舞蹈的表现水平和表现力。

总而言之, 舞蹈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包含了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作为文化的载体, 它极强的生命力显示了人们在精神生活上对它的需要, 显示了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 舞蹈的种类越来越多, 表现舞蹈的形式也越来越多, 人们对舞蹈的需求远远多于从前, 但各式各样的舞蹈在发展上并没有在真正的本质和内涵上有很大突破, 相反, 现在的舞蹈教育越来越重视技能技巧的培养和舞台效果的打造, 事实上, 真正打动人们内心的舞蹈是那些具有内涵和情感的舞蹈, 所以, 要加强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还要从舞韵, 音律、情感、教育等方面入手, 这种意义上强化舞蹈的美感, 并达到其强身健体, 陶冶情操, 美化生活, 丰富情感的真正目的。

摘要:舞蹈是一门表现人体美的艺术, 它的美主要通过人体形象、人体动作、人体线条、人的姿态等来展现, 是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的写照。随着舞蹈教育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舞蹈教育中来, 舞蹈教育中的美感训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并逐渐成为舞蹈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对如何做好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做一个思考。

关键词:舞蹈教学,美感训练

参考文献

[1]王秀玲.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J].新课程 (教研) .2010 (09)

[2]张家凤.浅谈音乐教育中的教学美[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05)

[3]蔡雯.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舞蹈教学[J].成功 (教育) .2010 (11)

[4]孙琳芳, 崔宗祥, 魏爽.浅议“表演式训练”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5].科教导刊 (中旬刊) .2011 (01)

浅析舞蹈的美感特征 篇9

众所周知,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表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从舞蹈作品诉诸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看, 它是一种综合了时间和空间的表演艺术。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 (舞台或广场) 内, 主要通过舞者连续的动作和不断变化的舞蹈队形、画面, 以及音乐、舞台美术 (服装、布景、灯光、道具) 等表现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因此, 考察和了解作品中各种表现手段是如何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 人物的思想感情、作品的主题内容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我们就有可能加深对舞蹈作品的理解, 更好地进行舞蹈欣赏。

首先, 要从了解舞蹈美感的直觉性开始。舞蹈和一切表演艺术一样, 其主要的审美特征是直觉性。也就是说, 它们的艺术形象是直接为观众所感知的。如我们观赏一个舞蹈作品时, 大幕一打开, 呈现在舞台上的舞蹈形象, 它的人物造型、服装款式和色彩、不断变化的动作姿态以及舞蹈队形、画面的不停顿的流动, 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 一下子就通过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输入我们的大脑, 形成一种舞蹈形象的表象感知, 一般不必经过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判断, 就可以使我们得到审美的感受。这种舞蹈直觉性, 虽然表现为一种不假思索的立即作出的审美判断, 好像完全是一种感性的直接反应, 其实每个人的这种直觉的审美判断都是建立在他过去舞蹈审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性积淀的自然结果, 这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舞蹈文化素养、舞蹈审美能力和舞蹈审美水平。

其次, 是舞蹈美感的情感性。情感性是一切艺术给人以美感的极为重要特征之一。舞蹈作为一种以抒情性为内在本质属性的艺术, 这一特点更为鲜明和突出。它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特点在于:一是情绪感染的直接性, 二是情绪感染的强烈性。由于舞蹈是用人体自身的动作直接表现自己的情感的艺术, 它所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各种繁复的情感, 其细腻、深刻、强烈的程度远远超过其他艺术;而它所具有的人体动感的直接传导性又比使用文字、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优越。

再次, 舞蹈美感的思理性。舞蹈艺术在本质上虽然是一种抒情性的艺术, 和其他艺术一样, 它不仅表现情感, 也表现思想, 而且是能够表现更为深刻、更富于概括性和哲理性的思想。新时期以来, 我国产生的一些优秀舞蹈作品, 普遍突出的特点就是它们既能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上的共鸣, 同时又能使观众引起更深刻的理性思考, 有着较深刻的思想内涵。欣赏这类舞蹈, 大多从悦目悦耳进入悦心悦意, 再达到悦志悦神;从感性的意会进入到理性的领悟, 从而产生意味无穷的审美感受。

同时, 舞蹈美感的民族性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社会生活的发展、民族的共同爱好情趣以及民族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思维定式所形成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 对构成人们的舞蹈审美感受方式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 而舞蹈的民族性则是增加舞蹈美感的重要因素。所谓舞蹈的民族性, 一般都包括舞蹈的民族内容 (民族生活、民族心理、民族精神) 和舞蹈的民族形式 (构成舞蹈艺术形象的舞蹈语言、舞蹈结构、舞蹈风格、舞蹈韵律等) 的特性。从舞蹈美感的角度来看, 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爱好, 既受着民族传统的欣赏爱好和习惯的制约, 同时也受着时代民族生活内容不断发展变化和舞蹈艺术形式为适应这种发展变化而进行的革新创造的直接影响。因此, 舞蹈美感的民族性,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和时代、社会、舞蹈艺术的发展同步发展的。

舞蹈表演在音乐美感中的表达 篇10

关键词:舞蹈表演;音乐美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28-01

音乐与许多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是联系最为密切的便是舞蹈和音乐。追溯到艺术的起源,在最初的阶段舞蹈和音乐便是相伴随的。在我国的春秋时期人们所说的“乐舞”就是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由此可以看出在最初的阶段音乐和舞蹈便是相互依存的。随着艺术领域的不断发展,音乐在舞蹈表演中更加深入的融入,可以说音乐的美感使得舞蹈表演的表演形式和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都得到进一步的表达,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观看舞蹈表演,使得舞蹈艺术的魅力更好的展现给人们。

一、舞蹈表演与音乐美感之间的关系

音乐是在某一时间内人们所感受的听觉享受,音乐用声音来展现它特有的魅力,音乐中有节奏、旋律的浮动,这些音乐表现手段的良好结合都使得人们的听觉感受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传递情感的艺术。音乐以美丽的音色、和谐的节奏、完美的和声构建成美的艺术展现,音乐直接对人们的听觉发起冲击,使人们的内心世界随着音乐而产生拨动,融入到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中去,使人们的心灵变得愉悦,使人们的情感受到强烈的感染。

舞蹈与音乐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舞蹈艺术是在某一时空内人们所感受到的视觉享受,主要是以人为艺术表现的载体,人的行为动作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将舞蹈形象所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舞蹈可以说是一种非常自由的,而且具有节奏性的情感表演艺术,所以,与音乐良好的结合是舞蹈表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一些作曲家认为舞蹈和音乐的重要重要内务就是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塑造一定的艺术形象,从而表达一定的内容,具体的来说就是舞蹈音乐最大的特性就是能够帮助舞蹈表演进行艺术形象的展现,使得舞蹈表演所展现的艺术形象更加的生动、更加具有感染力。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动作与舞蹈音乐要有着相同的节奏、同样的韵律、一样的情感,二者对于这几方面的内容都是同步展现的,二者也是相互依存的。与舞蹈表演来说,舞蹈音乐不只是简单的伴奏,而是与舞蹈的完美融合,从而增加舞蹈对于艺术魅力的表达,舞蹈与音乐是共同存在的,它们是不可分离的[1]。

二、舞蹈表演在音乐美感中的表达

(一)音乐美感能够提升舞蹈表演的魅力

音乐的美感是伴随着舞蹈的每一个肢体动作完全融入到舞蹈表演中的,从而使得舞蹈表演达到最佳完美的状态,同时赋予舞蹈表演一定的内涵。舞蹈表演中融入音乐的美感,使得舞蹈表演艺术表现力得到增强,将舞蹈表演的内涵更好的展现出来,使得舞蹈表演的情感更加的丰富[2]。舞蹈表演中存在的音乐对于向观众传达舞蹈表演中艺术形象的思想,突出舞蹈表演的主体内容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美好的音乐能够创造出良好的意境,舞蹈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直接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使自身发生情境转换融入到音乐所构建的情境中去,去感悟、去体味舞蹈肢体动作的根本所在。音乐中含有的丰富情感与舞蹈表演构建的艺术形象完美的融合,舞蹈表演人员随着美丽的音乐而舞动,音乐也在舞蹈动作中得到情感的宣泄。音乐的美感使得舞蹈附有了灵魂,为舞蹈动作增加了感情的色彩,也使得舞蹈动作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生动。音乐的美感也是舞蹈与观众情感连接的重要工具,使得舞蹈表演可以深入观众的内心世界,将艺术的魅力更好的展现给观众。

很多人对于芭蕾舞蹈剧都不陌生,每一个经典的芭蕾舞蹈剧都会配有十分著名的音乐,有的音乐节奏十分的欢快,并且带有着强烈的抒情色彩,用于舞蹈表演的背景音乐十分的适合。其中最为著名的芭蕾舞剧就是被世人铭刻记忆的《天鹅湖》,人们对其的评价非常的高,有人称之为这是第一次使舞蹈表演中具有了音乐的灵魂,达到的音乐与舞蹈的最完美结合。如果没有了音乐的美感作为绿叶的衬托,那么舞蹈这朵美丽的红花又如何向世人所绽放,又怎么能够将舞蹈艺术的魅力充分的展现出来。

(二)舞蹈美感受音乐美感的强化和激发

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音乐通过其自身特殊的情感传递方式,将舞蹈演员对于艺术形象的想象充分激发出来,舞蹈表演人员通过自身对于音乐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对自身的内心情感进行调整,与音乐表达美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再通过自身优美的舞蹈动作,将所有的情感淋漓尽致的展现,从而达到强化舞蹈表演人员舞蹈动作表现力的最终目的[3]。舞蹈表演人员只有通过自己的舞蹈动作将自身的情感外化这样才能够为称之为舞蹈艺术,在情感外化的过程中音乐的美感是一直伴随舞蹈的。

伊莎朵拉被人們誉为现代舞始祖,在她的舞蹈表演作品中可以说充分的展现了舞蹈肢体语言与音乐美感的完美融合,从而创造了许多堪称完美的舞蹈艺术作品。她认为舞蹈表演人员的身体只是灵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舞蹈表演人员的身体会跟随自己的内心去感受音乐,从而将自己带入另一个只属于舞蹈艺术的世界,在那里自由的舞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名舞蹈表演者也就成为了一名舞蹈艺术家,会有着属于自己舞蹈而不是原本的模仿。音乐的独特性就是能够通过声音的律动来传递情感,舞蹈表演人员感受音乐传递的丰富情感,通过自己的舞蹈动作外化传递给观众,使得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能够感受到极致的享受。

结语:音乐是舞蹈表演不可缺少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美感的最好展现。音乐的美感能够帮助舞蹈人员更好的去塑造艺术形象,使得舞蹈无言更加的生动、形象,为舞蹈表演增加艺术色彩,使得舞蹈艺术的魅力可以完整的展现出来,舞蹈表演只有在音乐美感中表达才能够被称之为舞蹈艺术,才能够给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肖翎.浅谈舞蹈表演在音乐美感中的升华[J].音乐时空,2011年第6期

[2]孙亮.浅谈舞蹈表演在舞蹈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1年02期

上一篇:循环经济模式下一篇:阅读是写作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