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威胁

2024-06-06

刻板印象威胁(精选十篇)

刻板印象威胁 篇1

刻板印象威胁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steel教授提出的, 他在实验中发现对白人和黑人学生同时进行一个智力测验, 在实验组告诉他们这是一个智力诊断测验, 在对照组却不予告知, 结果发现在告知条件下的黑人学生比没有告知条件下的黑人学生做得差, 但是白人学生却没有出现这种差异。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后续研究后他将刻板印象威胁定义为:当个体处于具有负面刻板印象威胁的领域中时, 由于担心自己会验证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 从而损害个体在其相关领域表现的现象。

刻板印象威胁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教育领域, 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比如有研究发现在数学、语言学习等领域都存在着不同对象, 不同程度的刻板印象, 这都对刻板印象所指向的弱势群体造成了刻板印象威胁, 使他们出现群体表现失常。近年来, 有关刻板印象威胁的研究已经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丰富的理论与实验成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规避和减弱这种效应对于学生的作用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和指导, 也进一步促进了对于刻板印象威胁的理论探究。

二、刻板印象威胁在教育相关领域中的研究

1、刻板印象威胁对于数学学习的影响

刻板印象威胁在数学领域的研究一直是关于刻板印象研究中的热点, 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于男女性别差异所表现出的刻板印象上, 即男性在数学能力上要显著优于女性。Inzlicht等在实验中发现让女生同两名男生一同进行数学测验时, 女生测验成绩要显著低于只同两名女生一起进行数学测验时的成绩。后续的很多研究也发现在数学测验中, 如果女生得知这是对于数学能力的测验时, 她们的表现会较不知道该情况差, 而男生却没有这种差异。

Krendl等人运用f MRI技术研究了女性受到数学刻板印象威胁时成绩降低的神经机制。f MRI结果显示, 未受到刻板印象威胁的被试大脑的激活区域和正常情况下进行数学学习时激活的脑区是一样的, 而受到刻板印象威胁的被试并没有出现这些皮层的激活, 其激活皮层主要是与情绪调节、情感信息加工相关的脑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刻板印象威胁从两个方面影响了女性被试的数学测验绩效:第一, 阻碍了与数学能力相关脑区的激活;第二, 激活了和情绪加工、调节相关的脑区产生负性情绪。

2、刻板印象威胁对于学习动机的影响

学习动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所表现出的对于较高学习目标不懈追求的动机, 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刻苦努力克服学习障碍。有人认为持续的刻板印象威胁会使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与成绩期望降低。如Stango等在研究中发现, 女生的数学自我效能感水平普遍低于男生, 在数学测验中也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Schmade等通过实验研究表明, 如果在学业上持续地受到刻板印象威胁, 为了避免不良的学业表现和对其自我价值的保护, 受威胁者将贬低学业成就的重要性, 从学业成就领域脱离出来, 这将会导致学业成就下降, 使学习动机表现出较低的水平。

Forbes等利用ERP技术从神经水平上研究了刻板印象威胁导致学业脱离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 受威胁个体会在随后的Flanker任务中表现出较低的ERN脑电波幅 (一种潜伏期很短, 由被试的回答引发的负波) , 低ERN波幅的出现说明受威胁个体在任务中表现出了较低的个体自我表现监控程度, 这也代表在刻板印象威胁情境下, 学生不再关注学业表现时, 他们会终止对其学业表现的监控, 从学业表现中脱离出来, 从而导致学业绩效的下降。

3、刻板印象威胁对于记忆的影响

记忆能力是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能力, 不管是工作记忆还是长时记忆都对学生处理问题, 技能习得, 知识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homas等人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对于个体记忆的影响不仅存在于记忆的编码阶段, 同时也可作用于个体的记忆检索提取阶段, 并且刻板印象对于记忆的影响会随着记忆任务难度的增加而加强。

Bonnot等对刻板印象对工作记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他们通过对女性在数学能力上所受到的刻板印象威胁发现:女性数学能力以及自我评估水平的降低是由于刻板印象威胁对于其工作记忆的影响, 威胁导致工作记忆容量的降低, 干扰了个体在任务中正常表现。

三、教育过程中对于刻板印象威胁的应对策略

1、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肯定

鼓励自我肯定即是要鼓励个体关注其自身价值, 满足自尊的需要, 保护自我完善感, 从而达到克服刻板印象威胁的作用.吴镝等人利用男女生在英语能力上具有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 通过自我鼓励的方法, 验证了自我肯定条件下的男性比非自我肯定条件下的男性英语测试成绩更好的结论, 说明自我肯定能有效降低刻板印象威胁引发的防御反应, 减少刻板印象威胁产生的负面影响。

2、树立正确的榜样

教育工作者通过树立内群体榜样的作用, 同样能有效较低刻板印象威胁所带来的负面作用。Marx和Roman在实验中发现让女性助手担任数学成绩相当棒的角色楷模相较于无角色楷模在场时女性被试表现更好, 并且Mc Intyre等认为即使是一个虚构的角色楷模也能有效帮助被试抵御刻板印象威胁的负面作用。他们通过让女性被试阅读一系列不知名女性在数学、科学领域成功的短文, 树立一系列角色楷模, 在之后的测验中发现, 即使强调女性在测验中的刻板印象, 被试也能取得良好的表现, 从而验证了榜样树立对于刻板印象威胁的抑制作用。

3、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良好学习交流环境的营造同样在克服刻板印象威胁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杨益等通过对于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证明个体如果长期处在反刻板印象的环境中, 可以降低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Tropp等研究发现群体问的互动能促进积极态度的产生, 多和群体外的成员进行沟通, 有利于增加对外群体的了解, 从而减少对外群体的偏见, 产生认同转换, 最终达到减弱之前所属群体的威胁效应。所以教育工作者在平常的工作中应当努力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淡化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促进不同群体的交流,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中学习。

摘要:文章从刻板印象及刻板印象威胁的内涵出发, 对刻板印象威胁在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应对刻板印象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为教学过程中有效抵御刻板印象威胁所带来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刻板印象威胁,教育,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Smith, Hung.Stereotype threat:effects on education, Soc Psychol Educ, 2008 (11) :243–257.

[2]莫琼琼, 贺雯.刻板印象威胁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2 (4) :25-28.

[3]张晓斌, 王沛.刻板印象威胁发生机制:认知神经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 2009 (11) :75-78.

[4]吴镝, 郭成.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 2012 (10) :156-159.

[5]Marx, Roman, Female role models:Protecting women’s math test performance.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7:1183–1193.

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刻板印象 篇2

在人类悠久的文化历史当中,各个国家由于地域、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之间的文化存在极大的差异,大部分人们对于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多是从过报纸、电影、电视、广告等传播途径,这难免会让人们对于已过文化形成一种“定型化效应”,称之为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人有时间和精力去对每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只能与其中的部分成员交往,因此,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用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这便是刻板印象的形成。

由于刻板印象往往不是以直接经验为依据,也不是以事实材料为基础,只凭一时偏见或道听途说而形成的。因此,绝大多数刻板印象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关于刻板印象的特征,有学者将其归纳为:

1、它是对社会人群的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分类方式;

2、在同一社会文化或同一群体中,刻板印象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3、它多与事实不符,甚至有的是错误的。

从电影当中就能找到很多刻板印象的例子。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当中,美国人的生活富裕、精彩,由此而产生一种对其生活的羡慕,认为那里是人间天堂,满地黄金,很多人趋之若鹜,鸡婆脑袋也要去外国留学,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刻板印象。此外在影视传播中对中国人起到很大影响还有韩国、日本,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最常看他们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在得到乐趣的同时,更多的是受到他们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想成一种对他们的固定化印象。韩国人都是俊男美女,生活有趣,感情丰富,日本人刚硬、干脆、有侵略性,这都是刻板印象的形成。刻板印象的形成会影响到各国人们的人际交往,甚至国家间的理解和交流。同时,外国人也对中国人有着一种印象,他们对于中国人的认知更加单一,来源也少,比如在美国人的理解中,中国人是呆板不知变通,身材瘦小但却个个都是功夫大师。大部分从电影当中形成的印象都很片面,很狭窄,我们在对别国幸福美好的印象形成的同时就有着各种拼命努力出国生活的形象,大部分的中国学者,研究生要经过六年中学和四年本科的英语教育,十年的寒窗苦读,体验GRE,TOEFL的摧残,踏着同胞们在英语考场上的尸体,才能够幸运地拿到funding,获得坐在美国大学的某个教室里与来自英语世界的人们对话的资格。而这种对话,往往是以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无语”与“失语”为前奏的。那纸终生期盼的录取书里,除了金钱与梦想的诱惑,还有一张无形的,不平等的文化契约。

广告作为大众传媒的一部分,也是形成、强化刻板印象的重要方面。为了切合国人“崇洋媚外”心理以提高品牌美誉度,抑或为了品牌的国际化道路等多种原因,广告表现中频繁使用外国人形象,塑造外国人的“积极”的刻板印象,却误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改变国人的审美意识。铺天盖地的电器产品、医药产品、化妆品、IT产品等广告中大量出现以白种人为主的外国人形象,他们充当医生、教授、顾问、科研人员等权威先进人物。广告中的这些外国人身穿白色大褂,手拿试管或使用显微镜,研发新产品,同时配有旁白:“采用XX国科技”、“XX国XX研发中心发现”。即使广告中出现面包师、调酒师等服务性的人物角色,广告消费者也会认为他们烤制的面包、调出的酒比中国的好。此种广告表现模式不断强化外国人是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制造者的刻板印象。高档产品和服务类电视广告中不乏外国人的身影,使用着优质的产品,享受着舒适优越的服务,描述外国人享受高档产品带来的自我价值实现,激发消费者对优越生活的向往。地产、红酒、时装等高档产品以及航空公司等服务类广告外国人的出现频率最高,地产报纸广告中享受温泉、星级服务的高级服务的大多数是外国人。药品、饮料、酒类等普通消费品也不甘示弱,最近的呦呦奶茶电视广告中的代言人就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孩。一般都是外国人夸赞中国产品的情形,似乎外国人夸赞的产品就是国际品牌,就代表产品的品质得到世界各地的认可。如,某女性用品广告中,一个西方女人用洋腔洋调的中国话说“我也用XX洁”,向消费者传达“外国人叫好的产品,选它肯定不会错”的隐含讯息。众多国内品牌为了使自己的品牌更有国际味,不约而同地在广告中使用外国人的形象。这样的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们对于中国自己的商品关注度下降了,更多的去关注外国的一些品牌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对于中国的市场影响很大。其次,它影响了我们的审美意识,对于外国人的羡慕崇拜,二自身可能会产生自卑感。

刻板印象有双面性,它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但是更多的是它消极的一面:在被给与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

刻板印象消除员 篇3

都是为看球而来,所以只需三欧元买一杯啤酒,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身为巴萨球迷,挤在一大堆皇马球迷中看球,这情形着实有点诡异。很快,巴萨进了球。正当我努力压制心中的欢呼,准备将之转化为远道而来的东方人脸上一屡不易察觉的窃喜时,站在前排的五六名球迷像遭到电击般跳了起来。几乎本能地切换到欢呼模式,他们有节奏地鼓掌,喊着“巴萨,巴萨”。噢,原来他们是巴萨球迷。而酒吧里的大多数人,大多数皇马球迷集体沉默着,仿佛带着首都人民的模范宽容,任由这不成比例的欢呼声回荡在酒吧里。

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或者说,与我心中对于两地球迷同“吧”看球所预设的情形大相径庭。没有对骂。不会因为在客场欢呼而遭到奚落。只是一大群爱足球的男人,展示着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硕果。噢,不,他们或许只是,一起享受一个嘉年华般的傍晚而已。

旅行的功用—或稍微升华一点点—旅行的意义之一,大概就是改变心中自以为理所当然的想法,消除对于一地一事的刻板印象吧。就像去瘦西湖发现扬州没有扬州炒饭,或去巴黎证明她不仅仅适用于“浪漫”这一个标签。

想象你在巴黎。想象你在埃菲尔铁塔前。想象这是夏末初秋的一个清晨。想象那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通透。

我想起2012年的那一天。一切如同上面的想象,除了—我没想到:有勤勉的同胞已经在这样的清晨拍起了婚纱照!就在我差点要吐出一句“果然”开头的句子时,三十米开外的一个金发青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也在拍。只是—他在拍一辆自行车。

他拿着单反,在夏末秋初的巴黎清晨,努力地拍一辆自行车!是贝克特也编不出来的荒诞派戏剧场景啊。继续观察:我发现自行车是颠倒着的,我发现那个金发青年不停变换着取景的距离和角度,我发现我快要发现什么了。

真正的发现发生在我悄悄绕到他的身后,几乎与他保持相同的视角之时。这时候,就好像我在通过他的镜头看。这时候,我看见了这样一幅场景:近处朝向天空的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与远处恰好位于两个车轮中间的埃菲尔铁塔,组成了一幅不雅的画面。

本文的最后一幕:我掏出iPhone,将这腐朽的画面与金发青年的背影一同摄下,并脑补了七字图说—“刻板印象消除员”。嗯,比“驴友”“旅行达人”“行者”什么的称呼高级多了,至少我这么以为。

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之批判 篇4

一、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的成因

从社会角色、家庭角色、肢体语言、服饰特点等方面切入, 可以发现目前广告传播中依然存在贤妻良母、美丽花瓶、性工具或商品等类角色定型。广告传播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在中西方各国广告中都普遍存在,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呢?荷兰学者Van Zoonen认为, 性别架构存在四个层次:即个人方面的, 专业方面的, 组织方面的和制度方面的。按照这一路径, 可以总结广告传播中女性刻板印象的三条主要原因:

(一) 社会性别等级秩序中霸权式男性特质占据主导

传播学视野下的建构理论范式认为, 大众媒介对社会现状的呈现是一种选择性反映, 这方面美国著名传播学者盖尔·塔奇曼提出的反映假设理论具有代表性, 她指出, 媒介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受众, 必须反映社会价值标准。

关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性别秩序问题, 鲍勃·康奈尔以社会学家的视角做出了解释, 他提出的社会性别等级秩序中霸权式的男性特质处于序列顶端, 涉及的特质包括“权威、有薪劳动、力量和身体强壮等”———例如, 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而所有的女性特质都形成于霸权式男性特质的从属位置中, 其中‘受强调的女性特质’是女性特质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倾向于满足男人的利益和欲望, 以‘低眉顺眼、关心体贴、善解人意’为特征, 形成了对霸权式男性特质的重要补充。这种‘受强调的女性特质’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玛丽莲·梦露, 而具有此类特质的女性形象, 在传媒、广告和市场营销中更是广为流行”。

(二) 传媒领域中女性工作者的人数和地位相对局限

受制于社会性别秩序中存在的男性霸权, 女性在社会劳动分工中往往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这种性别的不平等在传媒领域表现得很明显。《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现状与发展调查报告》显示, 在广播、电视行业中, 男新闻工作者占62.7%, 女新闻工作者占37.3%;在报业, 男新闻工作者占72.5%, 女新闻工作者占27.5%……女新闻工作者进入高级决策层的仅占4.4%。由此可见, 传媒领域中女性从业者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地位上都处于弱势, 而这种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必然会影响传媒这一重要的社会性别建构源的信息生产与传播, 进而造成传播中女性形象的模式化甚至是偏差。

(三) 媒介组织和社会制度层面上男性依然占据主导

就组织和制度层面来看, 由男性占据主导的媒介机构依然隐性化地按照男权话语来生产信息内容, 在这种权力结构下, 女性主义的声音处于受压制和排斥的边缘位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媒介产业的经济、政治作用日益凸显, 而经济、政治领域也尽在父权制规范的掌控中。

二、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的影响

(一) 隐性强化男权制社会规范和性别秩序

广告传播中的女性形象总是依照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霸权位置的男性意识形态来建构的, 而这种对性别规范、角色、等级的制约, 常常会内化为受众对社会的期望, 进而影响其性别认识行为。面对大众传媒极力呈现的性别陈规, 一方面“我们无法拒绝广告信息, 我们也不能说它们是虚假的———因为他们与仪式化的性别关系有相同之处。我们甚至不能拒绝它们, 因为在最深层之处, 我们是通过广告表现的真实来界定我们自己的;另一方面敞开心灵的接受又可能导致脑海中最后一丝女性意识的被抹杀”。这种潜移默化的男权式女性形象通过贤妻良母形象传达给处于初级社会化阶段的孩子, 将促成不平等社会性别关系的再生产。

(二) 误导受众对女性之美的解读

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式呈现, 将女性禁锢于被看或被观赏性的困境, 广告中她们内在的创造力、丰厚的内涵都被一张漂亮的脸蛋取代, 而这张漂亮的脸蛋也是按照男性的想象描绘出来的。同时, 刻板印象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美”的单向度化, “大眼睛、高鼻梁、身材高挑、乳房丰满”已成为国际通用标准。

(三) 导致女性的消费主义

广告所展现的所谓完美形象没有几个人能达到, 于是化妆、美容、减肥甚至整容, 成为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女性们难以割舍的选择, 梦想式消费成为女性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她们在这种体验式的消费过程中不仅仅失去了金钱, 也丧失了内源性的自信和对外 (下转第96页) (上接第91页) 部世界性别关系的鉴别能力。无论是美丽花瓶、家庭主妇、还是另类女性都试图将女性拉入消费主义的漩涡, 并以此磨灭本是多元化的个性特征, 从而最终谋杀了女性的自我。

三、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的对策

(一) 实现由广告即销售到以人为本的广告观念转变

广告即销售的观念将促销作为广告的唯一目的, 而以人为本的广告观则强调从人出发, 体现对个人和群体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以人为本的广告观强调建立广告传播中的沟通观念, 认为反馈、对话、沟通才能保证真诚, 促进性别平等, 只有“在新广告所搭建的公共文化平台中, 让社会的各个阶级和亚文化群体都能进行真诚的沟通, 实现真正的平等, 才能使女性形象的展现和诠释建立在公正、科学的前提之下”。

(二) 提高公众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相关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引起全球众多学者的关注, 它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公众对媒介内容的理解能力, 另一方面则是为提高公众对媒介内容的醒觉能力和批判能力, 就广告素养而言, 就是要加强公众特别是妇女和儿童对广告传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保持敏感, “以逐渐摆脱潜意识中存在的角色定型和女性模式化, 产生新的社会心理需求, 最终达到商业化和社会心理的良性循环”。性别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鼓励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成为创造主体, 使其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当然, 在男权文化占据主导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背景下, 解决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问题绝非易事。但诚如鲍勃·康奈尔所提出的观点, 社会性别关系本身绝不是固定和静止的, 而是一个动态过程的结果, 因而会发生改变和遭遇挑战,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也应满怀自信地认为, 只要从人本出发、以平等的姿态来审视和进行广告传播, 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化问题定将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刘兰珍、饶德江.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的贬损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 2005, 58 (3) :368.

[2][英]吉登斯.社会学[M].李康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78.

[3][美]Erving Goffman.Gender Advertisement[M].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9.

[4]刘兰珍、饶德江.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的贬损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 2005, 58 (3) :373.

关于刻板印象的即兴演讲稿 篇5

很多关于数学水平国别差异的研究表明,东亚学生的数学成绩确实好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此差异,解释五花八门。但我想,亚裔学生数学比较好,应该是自身努力、文化和语言等各方面原因综合的结果。其“数学呆子”的脸谱化形象,成因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个要素:

成见因素。美国人在数学上似乎有一种“反智”倾向,许多知识分子常常津津乐道自己的数学不好。其中虽然不乏善意的自嘲,但也间接说明美国人对学不好数学感觉坦然。据说,这样的说法可能是有意和“数学呆子”划清界限,因为在美国,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受同学欢迎,甚至可能遭到同学嘲弄,被称为“教师宠物”。而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受益于正面的脸谱化印象心理暗示,在文化上比较看重数学。不是有句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吗?这两种不同的文化预期,对于学习者的心理颇有影响。

语言因素。在早年的打基础阶段,汉语、日语、韩语等东亚语言,对孩子学数学帮助很大。比如汉字都是单音节,读来琅琅上口,便于瞬间记忆,认知负荷也比较小。

教学因素。在多数东亚国家或地区,数学教学更“正规”,课堂教学多半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很少中间打扰。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要求较高,有利于打下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而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则更重视所谓的“流程式教育”,比如问题解决技能、判断、估算、图表制作等,不强求学生记公式。

再是家长因素和时间因素。就我所知,许多亚裔家长是第一代移民,在语言和沟通上先天不足,对孩子的阅读、写作这些方面不大插手。而数学对语言的依赖性少些,家长更有信心帮助自己的子女。尤其中小学阶段,有的家长甚至用国内的教材,在家另起炉灶给孩子上课。一些亚裔学生的所谓数学优势,可能也是因为练习更为频繁,花费时间更多,比如很多韩国学生通常课后还会额外学习一两个小时的数学。

可惜的是,早年的数学优势,并不一定能给亚裔学生后来的学习提供后劲,也未必能影响其专业、职业选择。成长中,一些学生发现,自己并不像父母暗示的那样擅长或者喜欢数学。同时,即便是正面的脸谱化,有时也会起反作用,因为它将增加亚裔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分强调成绩,可能导致亚裔学生在创意等方面受到负面影响。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还可能摧毁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

从情感入手突破男性刻板印象 篇6

一、 国产都市爱情电影中的男性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类别化的产物,它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且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以一概全而忽视个体性差异。[1]国产都市爱情电影中大多数的刻板印象是与性别角色有关的刻板化认知。它是社会生活中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对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固定看法。这种固定看法会影响人们看待男性或女性的观点,并由此而产生偏见。[2]近年来的国产都市爱情电影让大家形成了一些刻板印象,尤其是对男性的刻板印象。这些男性刻板印象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男性刻板如《101次求婚》中强调男人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女神的芳心;《春娇与志明》中幼稚男生变为成熟男性后爱情还可失而复得;负面男性刻板印象如《失恋33天》中男性在爱情中易出轨;《夏洛特烦恼》中男性不懂得珍惜自己老婆的好。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这种对男性在爱情片中的刻板设定。当这种定式型的男性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观众更多的是凭借自己已经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看法去认识和对待影片中男性形象和影片的爱情故事。很多国产都市爱情电影都是从爱情本身去叙事,用爱情去讲故事而缺乏对人物情感的关注,导致观众过度关心影片中的爱情有怎样的结局。正是一些国产都市爱情片中存在一些男性刻板印象,才会导致国内此类电影整体水准偏低。

而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选择受众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注重把握观众观影心理,更把握住了男性观众的心理。影片从情感出发,将主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个性化。一方面,讲述三个男人的三段爱情故事:陈末与小容,猪头与燕子,茅十八与荔枝。另一方面,还有三个男人友情的情感经历即陈末、猪头、茅十八三个人的兄弟情。每一个故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足以反映出个体的差异化,反映出男性情感的差异化,同时也能反映出阅历不同者的情感差异化。这四种关系最后都没能在一起,他们都成为了彼此世界的过路人。也正如影片中的台词所说:“今天你路过了谁,谁又丢失了你呢。”

综合以上论述,相对于其他国产都市爱情片,本片是突破了男性刻板印象的,不是以一概全地总结性地给出一种男性情感的定义,而是根据影片中人物在经历了种种事件后情绪、情感上的反映来表现变化中的男性情感。这种情感为何会引起那么多观众的共鸣呢?张嘉佳觉得,是因为所有故事里都不经意地透出了一种意念,就是从绝望里看出希望。[3]影片中塑造的人物情感在观众身上引起了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4]观众要试图去认识他人的诸如情绪、人格特性等内部状态,就必须从看得见的线索中进行推测。观众之所以可以推测是因为观众具备这种情感体验,正如张志光的《社会心理学》总结的几乎所有经历过同一情绪体验的人才会表现出某种大体相似的面部表情。[5]归根结底,影片突破男性刻板印象才会使得不同的人群去回忆和思考自己的爱情和从自己的世界路过的一些人。

二、 影片的三类男性人物形象

人物塑造重在情感的塑造,它受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方面是剧情发展的推动,第二方面是演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演员在完成各自的角色塑造的同时也满足每个观众的情感和心理需求。[6]《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通过陈末、猪头、茅十八塑造了三类男性人物形象。

(一)邓超饰演的陈末

陈末代表了一类失恋后有着一种自我保护欲的男性形象。从第一方面看,他在小容身边像个非常幼稚的孩子,而在幺鸡面前则更像一个大哥哥。这两种需求都是陈末所需要的,是一种平衡的呈现。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呢?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同年龄段的女性要比同一年龄段的男性成熟一些。[7]通过他的行为以及行为带来的结果能够揭示出他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如当陈末渐渐地对幺鸡敞开了心扉,随之他身上那一层对自己情感的保护欲也慢慢被打开,他的情感也向幺鸡倾靠。当陈末主动地拒绝了小容,陈末的情感便完全地倒向了幺鸡。与此同时在陈末情感的高潮点处,幺鸡离他而去了,故事变得更为跌宕起伏也导致陈末的情感陷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状态。这种复杂的男性情感,会使得男性观众更易于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从第二方面看,邓超对这个角色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较好。邓超在每一次嬉皮笑脸开玩笑后,总是能在那一个刹那间透视出一种孤独和悲伤。他可以仅仅用表情就很好的把陈末的情绪传达出来并且可以不借助空镜头的过度从尴尬的表情转换成笑中略带悲伤的表情。这里他充分发挥了一个演员的主观能动性,出色地去完成了陈末这一人物的塑造,尤其是在情感方面。

(二)岳云鹏饰演的猪头

猪头代表了一类只是单方面付出感情的男性形象。从第一方面看,猪头在这场恋爱中单方面的获得一种感受,他仅仅获得了自身的安慰,就好比自己和自己谈恋爱一样。如影片中猪头要给燕子买房,想给燕子一个家。这儿他并没有考虑到燕子是否需要,是否会给予猪头这种互动。通过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对猪头再塑造时就给观众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落差。这儿的再塑造指情感的再塑造。在影片中当燕子提出分手时,他总是在安慰燕子,却忘记了安慰自己。在分手之后,猪头去了燕子曾经去过的地方,做着燕子爱吃的食物,只想能再次遇见她。导演再塑造的猪头依旧是单方面的付出者,但是这段情节中猪头的内心情感上是焦虑的、迷惘的。他的这种情绪反映出了他内心世界的崩塌。导演这样的处理恰到好处,正是这种情感的再塑造产生的落差感使得猪头这个人物形象搏得观众同情达到泪点担当的目的。

从第二方面看,岳云鹏在把握猪头这个人物个性化时注意到了他的情感变化,在一些动作的细节上,尤其是面部表情非常到位。每一次他提到燕子的时候,笑容的烂漫以及面部流露的欢喜都是最好的证明。证明这种情感是有一定韧性的,当超过了这个弹性系数后,爆发出的张力是很大的,猪头在对燕子的付出是单方面的,没有及时获得反馈和互动造成了弹性系数的增大从而使得猪头有如此“凄惨”的结果。

(三)杨洋饰演的茅十八

茅十八代表了一类情窦初开大男孩形象。从第一方面看,他的情感是很多情窦初开的人群都有的,在这个阶段很多男孩子还没有明确自己应该喜欢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女孩更适合我。很多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都是爱那个爱自己的人,对爱情的世界还是充满了朦胧、未知。茅十八的爱情是美好的,是很多人渴望的初恋爱情,但是这种爱情是极少数人的爱情。茅十八起初是一个被动的人物形象,在荔枝的引领下,他化被动为主动而且是深情地去爱着荔枝。影片中,他为荔枝做保护警示装置、在稻城跟荔枝求婚、不顾危险保护荔枝的情节更印证了这段爱情燃烧的剧烈程度。在由被动转为主动时内心情感的变化是在茅十八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儿都有过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就是男孩子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从第二方面看,杨洋在把握茅十八的人物情感变化时,在行为上的变化最为突出。他起初是躲着荔枝,随着荔枝强烈的追求,他开始渐渐了解并且接受荔枝。这种行为变化反映到情感上是有冲击力的,在稻城的求婚可以说是为这个冲击力增加力度,而在茅十八救荔枝时这个冲击力被歇斯底里地爆发出来,人物情感随之也达到一个饱和。

三、 人物塑造中的其他突破与创新

近年来的大部分爱情电影题材都是围绕都市爱情展开的,如《小时代》《101次求婚》《一生一世》等影片,但这些爱情片中大都抽离了现实情境,显得背景虚化,与现实脱节,失去了现实的底色和情感的深度。[8]《小时代》中的爱情故事是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101次求婚》中的情节也只是导演遐想出的屌丝逆袭的理想状态;《一生一世》中的爱情是爱情的终极理想也只是爱情的一个目标而已。张一白导演在拍完《将爱情进行到底》后很多人要他乘胜追击多拍片子,他在采访时说,关键拍好片子是我的追求,我不是靠拍片子来生存的人,没有合适的片子,我就不拍。[9]可见张导认为影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有很大的价值让他去拍摄。

影片的突破在于导演在人物塑造中对情感的把控。他更为感性地呈现出男性情感,为观众带来一种特殊的感知体验。《电影美学与心理学》一书中提到电影的现实是被感知的现实。[10]本部影片突破刻板印象所表露出的男性对情感的感知是丰富的,男性群体相对于女性群体是很少去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他们常常把这种情感埋藏在心里。正是导演挖掘出了这种男性情感并运用到人物塑造上,才使得人物情感的变化对爱情故事的起承转合起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

影片的创新在于以情感变化为主线,通过塑造陈末、猪头、茅十八三个拥有着不同感情经历的不同情感类型的男性代表使得受众面较为广泛,尤其是在塑造男性情感上更为具体。男性受众通过影片中的人物经历产生共鸣使自己在精神上可以得到升华。而女性受众的观看点在于影片中对男性情感的阐释和分析较为详细,可以藉此更多地了解男性,有利于与男性的相处等。

参考文献:

[1]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11.

[2]毛文娟,高淳海,郭成.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3):102.

[3]张竞艳.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J].出品人,2014(1):63.

[4]史可扬.影视传播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94.

[5]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14.

[6]金冠军,王玉明.电影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97.

[7]李涛.女人32成熟,男人43成熟[N].生命时报,2013-06-18(2).

[8]厉震林,胡雪桦.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223.

[9]陈虎.我不深刻,但我要你感动,导演张一白专访[J].电影评介,2002(4).

刻板印象威胁 篇7

既往的研究已经证实,受媒体的特征以及刻板印象形成机制的双重影响,媒体反映刻板印象不可避免。在职业刻板印象范畴,媒体从业人员受既有认知的影响,又受限于职业特性及迎合受众等要求,污名化和刻板印象化的操作倾向十分明显。

本文从暴力执法、暴力抗法以及徇私渎职这三个城管负面性新闻的典型出发,选取三篇报道进行话语分析,阐述媒体在采写负面性质的、与城管相关的事件的时候所采用的报道方式,并且通过这种研究来探寻媒体从业人员隐藏在报道背后的意识和态度。

这三篇报道的选取依据如下:以网站搜索得到的新闻报道总数的多少,也即国内各媒体对事件关注度的高低,确定数量相对较多的报道为研究的样本。经过筛选,这三个样本确定为:2008年湖北天门市魏文华拍摄城管与村民冲突被围殴致死事件;2009 年辽宁沈阳摆摊商贩夏俊峰刺死两城管事件;2011 年重庆城管为父母护摊驱赶其他摊贩事件。

上述三个样本都得到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有的样本还有数家媒体持续跟踪报道并配发评论。此外,因为得到媒体的集中报道,并且这些事件本身的争议性也很强,最终引起了舆论的极大关注。

一、主题结构

主题结构在新闻话语中占据关键地位,它是对整个新闻报道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话语分析认为,主题通过概括化的宏观规则确定主旨、纲要和最重要的信息,最终得出文本意义;而宏观规则(macrorules)则有语义转换规则和语义组织规则两种形式。[2]

分析样本不难发现,媒体习惯于置换词语或转换语义来拟定新闻报道的标题,从而表达和暗示主题。标题是对整个报道文本的概括性的总结,通过标题建构主题结构,可以轻易地制造强烈的反差,并通过这种反差效果吸引受众的关注。

在辽宁沈阳摆摊商贩夏俊峰刺死两城管事件中,通过新闻标题的拟定便可知悉,事件的主题是“城管暴力执法,殴打摊贩,小贩自卫刺死城管”。记者在提炼主题的过程中,对执法者暴力执法行为和执法对象暴力抗法行为的处理,容易让受众产生因果联系,将小贩的暴力抗法归因于城管的暴力执法,进而形成“处于弱势一方的小贩不堪忍受暴力而奋起自卫反击处于强势一方的城管执法人员”的印象,造成强烈反差,以此获取受众的关注。很显然的,在城管与小贩关系紧张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城管执法更应该追求公正、文明、规范,而如果确实存在执法者利用公权暴力殴打执法对象,势必会掀起舆论对执法对象的同情和对执法者的谴责。而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或者出于对媒体公信力的信任,或者出于猎奇的心理,受众是很难觉察到媒体转换语义前后的不同之处。

但实际上,不管是从法院的判决书,还是从夏俊峰妻子张晶以及证人吕春梅、尚海涛的证词都可以看出,记者在行文时应该准确地描述冲突双方在现场发生“争执”,而不应该用小贩“遭殴”、“自卫”等字眼来进行置换。倘若媒体报道的主题为城管与小贩发生争执被刺死,那么,事件的争议程度可能就不会有小贩遭殴刺死城管的剧烈,对城管的负面影响也会大大地降低。

重庆城管为父母护摊驱赶其他摊贩事件中,媒体运用宏观规则中语义组织规则制造主题的反差效果。

宏观规则有删略(deletion)、概括(generalilation)和组构(constrution)三种方式。本次事件,新闻报道的话语主题是“城管执法人员利用公权为亲人服务”。其中,标题中的“城管”、“父母”两个词语便采用了宏观规则里的概括和删略的方式进行相应处理。事实上,细读新闻报道的文本可以发现,所谓的城管执法人员,只是城管综合执法大队的一名协勤,而小贩夫妇也只是这名协勤的干爸干妈。但是,媒体在对报道主题进行提炼时,完全无视这些更为具体、细节化的内容,概括性地贴上“城管”、“城管父母”的标签。这就迎合了大众对城管的刻板印象,报道迅速吸引受众的眼球并引来一片质疑声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新闻图式

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经证明,新闻话语具有固定图式,媒体利用图式能更有效地制作新闻、传递信息。话语分析认为,理论上新闻图式范畴包括标题、导语、主要事件、后果、环境、以前事件、历史、口头反应、预测和评价。[3]受实际情况限制,有的图式范畴可能不会出现,有的图式范畴则可能出现数次。对新闻图式的选择和排序反映了制作新闻背后隐含的意图和态度。

分析本文所选择的三个样本,新闻图式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背景和评论部分,这两部分甚至常常取代主要事件成为图式的主体。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三个研究样本的以前事件、事件背景与口头反应在新闻报道中占据较多的篇幅。而以前事件与事件背景可以概括为背景,相关人士的口头反应则属于评论的范畴。

魏文华拍摄城管与村民冲突被围殴致死事件中,新闻报道的呈现重点便是评论。报道中,小到村民、魏文华的同事,大到天门市市委书记、湖北省副省长,以及城市管理执法局、网民等,都发表了意见。此外,记者还在事件背景下了功夫,比如魏文华的社会角色、天门市城管局局长另外一起打人事件以及引起冲突的垃圾填埋的来龙去脉等;在重庆城管为父母护摊驱赶其他摊贩事件中,记者核实城管是协勤、小贩是干爸干妈的情况被一笔带过,而着重关注护摊以及护摊之后的情况,此外,网友对此不满的声音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在辽宁沈阳摆摊商贩夏俊峰刺死两城管事件中,夏俊峰的人生经历、与妻子张晶的身份和处境更是成为媒体竞相挖掘的重点。在判决前后,媒体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夏家与遇害城管家属的关系以及遇害城管的过往经历。对事件的评价,除了小贩的同行、城管的同事外,也如上两个研究样本一样,不断提及网友的观点和意见。

综合以上对研究样本新闻图式的分析可以发现,媒体在报道负面性的城管新闻时,通常并不把事件本身当做报道的重点,而是热衷于挖掘猎奇性的、反常性的新闻主题。在涉及城管的报道中,乐于展现城管与小贩之间的紧张关系,用大篇幅的文章描述城管与小贩产生冲突的整个过程。而且,媒体非常善于利用标题的制作等方式抓住网民的眼球,利用舆论对事件的关注掀起争议,通过碰撞截然不同的正反观点,进一步把事件推向高潮。

三、话语生成

新闻报道中,记者接到爆料后赶赴事发现场,往往会错过亲身目击事实发生的部分过程,在这一部分事实的还原时便会大量引用他人的说法。这些人,既有事件当事人也有事件旁观者,他们以叙述或者评价事件的方式,生成了新闻话语。

重庆城管为父母护摊驱赶其他摊贩事件中,报道转述了主要当事人杨某及其“干妈”、相关责任人城管部门负责人、其他旁观者(其他小贩、网民)的言论,其中杨某、杨某干妈叙述事件,网民评论事件,而城管部门负责人及其他小贩则兼有两种角色;魏文华拍摄城管与村民冲突被围殴致死事件中,报道转述了主要当事人魏文华同事王述堂、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天门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相关责任人城管局负责人、其他旁观者(村民李某、天门市委书记、网民)的言论,其中,王述堂、李某、医生和刑警大队长叙述事实,天门市委书记和网民评论事实,城管局负责人则两种角色兼有;小贩夏俊峰刺死两城管事件中,报道转述了主要当事人夏俊峰、城管局司机张伟、相关责任人沈河执法分局孙副局长、当事人家属张晶、其他旁观者(风雨坛街道城管科田兴红科长、其他小贩、网民)的言论,其中,夏俊峰、张伟叙述事件,网民评论事件,孙副局长、张晶和田兴红科长及其他小贩既叙述又评论事件。

综合以上,媒体在涉及负面性的城管新闻报道时,新闻来源有如下特点:第一,由城管执法人员、小贩及其社会关系链条上的相关人员,尤其是小贩所属的群体叙述事件,即相关性;第二,采访城管执法局及其余相关政府部门,由其负责人评论事件,即权威性;第三,展现各方,特别是网络上的观点,也即争议性。新闻话语生成的上述三个特点使得报道中的冲突纠纷显得真实可靠、观点又具说服力,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将媒体的隐含态度和看法于无形中传递给了受众,操纵着他们对报道对象的印象。

四、微观建构

微观建构指的是选择词语、句式和叙事视角进行建构事实的过程。

(一)选择词组

受众总是被新闻工作者所倡导的客观性原则误导,坚信只要新闻话语叙述的是事实,并对其不作任何评论,这样的新闻便是客观的、公正的。[4]事实上,尽管在新闻报道中不会看到具有浓厚的主观情感色彩的词组,但记者引述看法以及选择词组仍然能够表明态度。例如,沈阳小贩夏俊峰刺死城管的新闻报道中,记者重点引述了风雨坛街道城管科田兴红科长的说法,“在他多年的城管执法中,早期也都是‘打砸抢’,但多年怎么打也打不‘黄’,还经常发生队员被打或打伤人的事”;描述夏俊峰血案则写到,“张晶夫妇也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但还没来得及商量,仅仅半月过后,在一场‘游击战’中,血案就发生了”。记者用“打砸抢”、“游击战”形容城管的执法行为以及小贩对执法的反应,虽然词组并非直接出自记者之口,却间接反映记者塑造城管形象时所持有的态度。

(二)选择句式

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微观建构时,可以筛选词组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同样的,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句式来实现目的。不同于语法结构,从信息结构的角度看,一个完整的句子由话题(topic)与说明(comment)组成。话题的作用是表达信息,说明则对话题进行信息补充,同样隐含了新闻报道背后的态度。在城管赶走小贩只让父母摆摊事件中,记者以对话的形式采访了当事人杨某。在一问一答的对话中,记者的提问是“话题”,即已知信息,而杨某的回答则是“说明”,也即新知信息,这种形式,可以增强受众对真实性的认可。但是,分析后发现,“话题”带有预设性,记者在已知杨某是协勤的情况下仍然以对方为“城管”身份进行提问,随后又不顾杨某的再三否认,用其他小贩、商业城工作人员的看法反复强调“护摊”事件,使得采访过程一直按照记者预设的途径前行,再加上传播中存在“近因效应”,受众自然会对城管形成“劝诫其他小贩离开以便让自己父母摆摊”的违法渎职形象。

(三)选择视角

叙事视角(narrative perspective)指写作者观察和构建故事的角度,“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总要从一定的‘视觉’范围内描述出来,要挑选一个观察点,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无论所涉及的是‘真实’的历史真实,还是虚构的事件”。[5]在提供观察事实的角度的同时,叙事视角也提供了隐含在视角背后的态度和立场。

全知视角全盘掌握客观的场景和人物的主观意识,掌握事件中任何一个人物的过去与未来;限知视角是通过某些人物的视角进行有限的观察,把了解到的部分事实当作整体对待;内视角指通过故事内人物的眼光来叙事;相应的,外视角则指用旁观者的眼光叙事。当然,一篇新闻报道并非只能采用一种叙事视角,某种视角可能不被使用,也有可能会被轮流使用。

以沈阳小贩夏俊峰刺死城管事件为例,题为《小贩自卫刺死两名城管,无目击证人自卫成孤证》的报道,文章一开始运用限知视角和外视角巧妙地通过法院的判决书对整个事件进行了回顾,强调了小贩夏俊峰杀人与城管殴打、与执法对象发生冲突与纠纷之间的联系,随后又运用内视角让夏俊峰本人及妻子张晶叙述事件,表现风雨坛街道城管科田兴红科长和其他小贩、网民等各方对事件及人物夏俊峰的评论。紧接着,报道用外视角对小贩夫妇、被害城管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随后笔锋一转,又通过内视角对杀人小贩与遇害城管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了重现。

从报道变换使用的叙事视角不难看出记者所隐藏的主观意识和态度:第一,媒体运用限知视角重点叙述小贩及其家属对刺死城管这一事件的陈述和辩解,而遇害城管家属的声音得不到反映,只是描述了家属“神情恍惚”,家庭陷入悲痛之中;第二,媒体运用内视角采访了遇害城管社会关系链的相关人员,但是展现的说法却只是对执法者暴力执法、殴打执法对象的再一次确认,例如风雨坛街道城管科田兴红科长的“打砸抢”、“游击战”的说法;第三,在外视角和限知视角中,媒体又突出了小贩在冲突中切掉了自己的指头等事实,展现了一种被逼绝望的心理。综合以上,记者在报道中将小贩刺死城管的原因主观化,刻板印象化城管粗暴执法的形象,暗示小贩此举是遭到殴打后心理出现波动的行为,而其他深层次的原因被淡化、被忽视。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媒体对城管形象的建构存在负面化、污名化与猎奇化的现象。

从宏观角度看,媒体从业人员在污名效应的作用下,进行城管的相关报道时,总是通过删略、概括和组构等宏观规则对建构主题结构的核心词句进行语义的转换和组织,将原本责任对等甚至是由执法对象暴力抗法等不当作为引起的冲突或纠纷事件的原因归咎在身处媒体污名之下的城管执法人员身上。另外,媒体从业人员还会通过对新闻图式的几个固定范畴进行有目的地选择和使用,创造出一个与真实城管形象类似但是又只具有负面特征的“相似物”,并将其作为“真实形象”传递给受众。从微观角度看,媒体通过对词组、句式和视角的选择,再现城管形象时极其自然地包含了负面化的特征,而无视与这种负面特征相悖的其他特征。

那么,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如何在报道过程中保持客观与公正,避免掉入刻板印象的陷阱,构建与反映与现实相符的城管形象?

首先,媒体应强调社会公器功能,提高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在报道方式上对议题分布与文本内容进行平衡,避免将城管执法人员与其执法对象归类为强弱对比的两方,并出于迎合受众对弱者的天然同情和羊群效应等方面的考虑而不顾事实展现城管负面形象。具体说来,在报道倾向性上,在展现有关城管负面报道的同时,也要关注城管以正面形象出现的事件;在报道议题方面,不能一味地将城管辱骂殴打执法对象等粗暴行为引发的执法冲突和纠纷当成关注的焦点和重点,除了关注执法人员失职渎职等执法不力和不作为以及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之外,也要有适量的正常执法与制度建设等方面正面报道;在报道切入视角方面,除了以城管执法人员暴力粗鲁执法为切入点外,也应该对执法对象违法在先、暴力抗法等不当作为进行适当的交代。

其次,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克服偏向负面的“固定的成见”,在再现某个特定群体的形象时要力求突破刻板印象的限制,关注那些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力戒主观地根据自己的认知喜好,利用宏观及微观的手段创造一个真实世界的类似物。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制度设立之初,媒体在报道以及受众在接受关于城管的媒介形象时,是客观真实的。直到该制度全面推进阶段,随着部门的设立和执法范围的扩大,城管的职权并没有增强,因而暴力执法行为的不断出现,媒体和受众受到冲击,开始对城管产生厌恶并逐渐形成城管暴力野蛮的认知,进而将个体或局部的负面行为和特征,替代整个群体。因此,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涉及城管的报道写作时,尤其应该从具体事实出发,避免选择具有歧视性和预设性的词组、句式,选择正确的叙事视角,尽量避免对执法者与执法对象冲突或纠纷细节和过程的描写,多探讨冲突或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缓解两者紧张关系的办法。注意体现媒体对冲突双方的人文关怀,减少塑造形象时有模式化的刻板印象出现。

论性别刻板印象与女大学生成才 篇8

一、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

(一) 两性的性格特征的刻板印象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证明, 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是有抱负的、有独立精神的、富有竞争性的, 女性是依赖性强的、温柔的、软弱的;勇敢、坚定、临危不惧会被人认为是具有真正的男子汉品格, 温柔、贤惠、善良被人认为是具有女人味。北京大学中外问题研究中心曾对“中国当代性被定型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 发现“他/她会较多的将善良、勤快等特征划给女性, 而将坚强、有能力等特征划归给男性。”这些都表明人们对女性性格的刻板印象, 温柔、善良、柔弱等成为女性的代名词。

(二) 两性的职业期望的刻板印象

在职业选择上,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期望, 而在现实生活中, 两性从事的职业有很大的差异性。据调查, 女性较多地从事收入偏低的职业, 在相同职业中女性的职务比男性偏低, 人们普遍认为男性从事的职业应该是工程师、军人、企业家、领导干部等技术性行业, 而女性应该从事的职业则是教师、秘书、护士等服务性行业。

(三) 两性的社会角色的刻板印象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指出:“历史地看, 女性的温柔、非理性、在家庭中扮演情感导向的表意性角色, 男性的坚强、理性、扮演社会中的工具性角色, 构成了一对延续日久的性别刻板印象。”这是人们对两性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上的刻板印象, 社会上普遍认为男性就应该从事社会生活领域的活动, 应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而女性则应从事家庭生活领域的活动, 做好家庭妇女的本职。

二、性别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成才的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的种种表现, 都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 这就给女大学生的成才之路设置了不少的障碍, 造成了女大学生人才的流失, 甚至是人才的埋没。性别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成才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对女大学生成才的自身因素的影响和对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 性别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成才的自身因素的影响

1. 成就动机不足。

成就动机是推动个体努力获得成就、达到目的的欲望, 是推动人们完成某项任务的内部动力, 它是人才非智力素质中的重要内容, 对人才的成才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女大学生的成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由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很多女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之后存在目标转移或模糊的倾向, 她们认为作为女性能够念大学已经很不错了, 女人不必做出一番大事业, 只要能找个稳定的工作, 过上舒适的生活就可以了,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这些性别刻板印象对其的定位, 使她们变得胸无大志, 进取意识逐渐淡薄, 缺乏追求自己事业成功的成就动机, 造成女大学生人才的自我埋没, 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成才。

2. 自我定位的歪曲。

社会普遍认为女性的主要角色是家庭主妇, “男主外, 女主内”, 女性应该从事服务性的行业, 这些刻板印象使许多女大学生自我定位歪曲, 一方面, 她们以“贤妻良母”作为自己的目标和定位, 造成一些女大学生不考虑自己实际的特长, 而单纯地根据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进行知识学习和职业选择, 一些在技术性职业或领导管理职业有潜质的女性人才被埋没, 其才智不能得到更好地展现和发挥, 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另一方面, 部分女大学生局限于“自己是女人”的自我定位上, 认为某些方面“女人不应该超过男人”, 自觉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发展, 产生成功恐惧的心理, 害怕成功会使自己失去女性形象, 会影响将来的幸福的家庭生活, 这种定位的歪曲严重影响女大学生人才的成长, 使其将本该经过竞争和努力可以得到的成果拱手让给男大学生。

3. 弱性心理的加剧。

社会普遍把女性定位于需要男性保护的对象, 认为女性比较软弱, 缺乏较强的独立意识, 容易产生依赖, 自我意识性不高。这些刻板印象使女大学生的弱性心理加剧, 使其承受能力减弱, 一些女大学生在遭受挫折或失败后, 不是勇敢面对, 积极进取, 而是怨天尤人, 用依赖心理将自己摆在一种劣势地位, 对自己的职业、专业缺乏主动选择, 而是希望父母或伴侣为自己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这就造成了女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成才的机会, 影响人才的发展, 导致女大学生人才的自我埋没。

(二) 性别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成才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1. 社会提供给女大学生展才的机会比男大学生少。

尽管以“男尊女卑”为主导的社会已经过去, 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 但在社会大多数人的意识中, 性别刻板印象始终发挥着较大的影响。许多单位认为, 女性天生不如男性,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 女性应该更多地定位于家庭, 为男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刻板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时被许多用人单位拒绝, 认为男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 工作潜力大, 而女大学生毕业后马上要绵连结婚生子一系列问题, 有的甚至直接就拒绝考虑女大学生, 这些都限制了女大学生成才成长的机会。即使一些女大学生好不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单位给其提升职位的机会也比男大学生少, 这些对女大学生能力的歧视极大地影响了她们才能的发挥和自信心, 导致人才的浪费和流失。

2. 大众传媒和家庭教育对女大学生的成才期望值偏低。

女大学生成才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家庭环境。但目前在一些影视作品、新闻报道中, 事业型的女性要么独身, 要么就是家庭与事业不能兼顾, 要么就是家庭不和睦, 许多关于事业女性的报道是不理家事、不近人情, 而对传统的贤妻良母式的女性给予推崇, 这些都反映了大众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值偏低, 这种刻板印象使女大学生对女强人的形象望而生畏, 使得她们放弃自己对事业的追求, 失去成才展才的机会。同时, 许多家庭在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下, 重男轻女, 认为女性的天职就是相夫教子, 对女大学生成才的期望不高, 这种家庭教育导致一些女大学生自暴自弃, 加剧了她们的自卑心理, 造成人才的自我埋没。

3. 社会人才评价机制对女大学生人才的要求标准偏高。

在现实社会中, 社会和许多用人单位对女性成才的期望值偏低却对女性人才的评价标准偏高。一些女大学生在学习或工作上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却因为性别的原因而引起社会其他人的不服气, 甚至是抗拒心理。女大学生在展才的过程中, 受到社会承认和评价的标准往往高于男大学生, 稍微出现一点偏差, 就会被他人或单位否定, 这种在性别刻板印象影响下的人才评价往往会给女大学生成才和展才的自信心和积极主动性带来严重打击, 使很多女大学生人才得不到公正的社会承认。

三、对策分析

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持久的, 而且持有者也经常意识不到。因此要在短时间内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成才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这就对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高校教育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它对女大学生成才的影响, 帮助女大学生顺利成才和展才, 促进女大学生人才的健康成长。

(一) 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纳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性别意识是女性成才的内在动力, 它不是指泯灭女性特征以男性模式复制自己的男性化意识, 而是相对于男性意识的一种性别观念, 指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对自我解放的认识和追求, 是女性成才的必要条件。高校应当把性别意识教育纳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真正关注女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 把其看成教育主体, 给予更多的人本关怀, 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加强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

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 是激发女性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对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应包括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成就意识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现代社会的实际, 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激发她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 对未来的向往, 培养她们勇于竞争的意识, 从而克服性别刻板印象对她们造成的心理障碍, 形成良好的成才心理素质。

2. 加强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

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己的身心特征、心理活动状态以及所处位置和关系的认识和调控的意识, 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女大学生成才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对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引导。培养她们的自立自强品质, 使她们看到自己的优缺点, 能较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从而进行自我完善, 提升自身的成才素质。

(二) 对女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现代的中国女性, 她们所肩负的多重角色和社会对她们的不公平的对待, 使她们感到困惑和疲惫, 在社会尚未有更合理的观念和机制来改善现状之前, 高校要使女大学生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要有坚强的意志来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因此高校要对女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 使她们看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和影响, 引导她们对受的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 指导女大学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 适当调节自己的成才目标, 适时地对其进行激励, 挖掘其成才的潜能。

(三) 帮助女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职业的选择是女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步骤, 女大学生要想得到社会承认, 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真正地在社会上展现自己的才能, 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就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对女大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有着蓝图般的指导作用。高校要对女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 以社会性别分析的眼光更加关注对女大学生的职业指导, 使她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引导女大学生在了解自己所学的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所需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使之少走弯路, 为其成才提供条件。

(四) 优化校园文化氛围

刻板印象威胁 篇9

关键词:刻板印象,女性,主观幸福感

一、引言

1922年, 沃尔特·李普曼首先在新闻传播范畴提出了刻板印象 (stereotyp) 的介绍。在他著述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这个术语, 一般认为它是与一定的行为特征相关的, 从认知的角度, 可以定为“涉及有关团体的知识、想法和期望的一种看法”[1]的定义。流行的说法也就是所谓的“固定的成见”。刻板印象来自于通信传播领域, 而主观幸福感来自于心理学领域, 个人按照由自己设定的准则对自身的整体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就是主观幸福感, 这也是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 同时还是个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心理学的参数。因此在心理学界也随之广为盛行, 刻板印象对个人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识别, 因而具有一定主观幸福感的探讨价值。

二、刻板印象对于女性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 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 心理学界对主观幸福感钻研的结果有很多, 其中涉及主观幸福感的有主、客观两个主要因素, 有很多对不同类型男女性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因而也就存在了性别上的不同, 导致幸福感水平的不同。而性别刻板印象主要表现在两性的性格特征, 以及社会角色的男性与女性在不同的位置。

2003年徐大真[2]对信阳师范学院在校本科生60人随机取样, 河南省优秀中学教师40人随机取样的实验表明“男性与女性受试者都认为男性是勇敢的、强烈的霸主地位、坚忍的、强大的主导地位、领导者的角色, 女性是体贴的、服从的、井然有序的、萝莉的、情绪化的角色”。而后几年, 许多学者[3]发现分析, 青少年男性和女性角色的期望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评价。他/她会将更善良、勤劳的品格隶属于女人, 但会将很强, 很彪悍的品格赋予了男性特征的能力。李林对于刻板印象在性别的社会角色里指出:“从历史上看, 女性的温柔、非理性的, 在家庭中发挥情感导向的表意文字, 而男性的矍铄、理性、饰演社会中的工具性角色, 形成了两者持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这是从两性本性的差别推演出来的两性社会角色的刻板印象。男人在社会生活范畴中, 大多以社会、企业型事务为主体;妇女主要是强调家庭生活的作用, 以家庭类型、依从性、工作类型为基本特征。

2007杜先生[4]在《社会心理科学》第一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双性同体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其量表是1974年贝姆编写的性别角色量表和Campbell1976年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量表, 研究的结果表明, 男性、双性、女性化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 通过对比学生主观幸福感是最高的男性性别角色。华南师范大学许禅贞[5]研究结果表明, 主观幸福感水平的顺序:双性同体、男性、女性、未分化, 但其对双性化范例进行了着重钻探发现男性特对双性化者的整体主观幸福感和整体自我价值感都有明显的正向感化, 而女性特质的影响则不明显。

近年来, 大多学者一致认为其主观幸福感水平得分依次降低的排序是: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其他国内相关研究的性别角色和相关变量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与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的这个序列基本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的社会发展什么样, 怎么样发展, 女性只要富有男性正性的人格特质普遍幸福感比双性化以及女性化和未分化的要高, 因此对于性别刻板印象而言那些传统的女性化的刻板印象并非是评价一个高主观幸福感女性的标准。

2. 职业刻板印象对女性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992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长期以来国家政策一直促进着男女性别平等的发展, 确保男女同工同酬、支持女干部竞升等, 从2001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调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总体情况结果分析, 10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的不断发展, 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在很多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调查数据表明, 不论是在政治、经济、教育、婚姻和家庭、健康、生活方式、法律或社会性别观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中国的女性担任起了“半边天”的角色。

职业的刻板印象随着女性在社会当中的地位发生改变也随之有了改变。1994年有学者[6]指出, 在当时的社会发展下, 企业的女员工主观幸福感不高, 原因有很多种, 家庭、婚姻、社会的支持等因素, 他在研究中提出, 只有提高企业对于女性员工的重视, 才能让女员工有更多积极的情绪以及积极情感的体验, 这样从职业的角度上, 工作给予她认同, 从而有效提升幸福感。2013有学者[7]从年龄、婚姻状况、学历、收入、行政级别对基层女性公务员的主观幸福感的这5方面差异性进行程度组的实证查验, 已婚的基层女性公务员的主观幸福感明显比其他在婚姻状况的基层女性公务员要高。受过高等教育及以上的基层女性公务员, 其主观幸福感指数偏高。较高收入的基层女性公务员, 就会拥有较高主观幸福感指数。较高行政级别女性基层公务员, 就会拥有较高主观幸福指数。这些研究发现, 职业的选择、收入的高低等相关职业范畴的因素能够影响女性的主观幸福感。

三、结论

刻板印象这个从传播学起源开来的术语, 被心理学领域广泛应用之后, 我们不难发现, 国内外很多研究都与之相关。无论是对于组建这个社会的任何性别, 主观幸福感都无外乎与我们息息相关, 女性在我国国情下整体的刻板印象无论是性别、职业、地位、劳动力等各方面都弱于男性, 但是从相关于女性的研究表明, 女性的对于主观性感的需求高于男性, 而这些刻板印象往往是社会对于女性在这个群体缺乏了解缺乏认同形成的固定成见, 而女性的幸福感高多来源于社会赋予她的认同感以及重视度, 当女性这些正性的评价多了, 积极的情绪也会随之增高, 女性的主观幸福感高小到提高整个家庭的幸福感指数, 大到提高整个社会、国家的幸福感指数, 只有从个体实现幸福感的提升, 才能做到实现整体的幸福感上涨。通过积极情绪的作用, 以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方法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沛.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论[J].心理科学, 1999, 22 (4) :342-345.

[2]DienerE.Subjectivewell—being:Threedecadesofprogress[J].PsychologicalBuletin, 1999, 125 (2) :276-294.

[3]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4]杜军.双性化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 2007, (Z1) :131-135.

[5]许禅贞.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我价值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2007.

[6]马锦华.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教育[J].教育评论, 2000, (6) .

[7]徐大真.性别刻板印象之性别效应研究[J].心理科学, 2003, (4) .

[8]张涛.企业女性员工主观幸福感研究[J].现代商业, 2011, (15) :251.

刻板印象威胁 篇10

一、刻板印象与大众媒介

刻板印象并不是天生的, 会受后天的影响。[2]大众媒介的报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 形成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 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刻板印象的形成是从人们对社会成员的归类与区别开始, 并构建了一个整合的信息模型, 这个模型将个体刻板印象的形成划分三个因素:依次是宏观社会变量、过渡性变量和调节变量。[3]

随着传播网络的立体化、密集化, 大众媒介已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个人与媒介的接触、使用频率提高, 让媒介已不仅仅是各种价值、观念容器的角色, 而会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意识、行为的影响。因此, 本文将结合丹尼尔的信息模型, 从大众媒介的角度剖析其对城管刻板印象形成的影响。

二、事件回顾

4月19日9时, 苍南县灵溪镇城管局组织人员在大门路与康乐路交叉口处理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

9~10时, 路人黄某用手机进行拍照。在执法人员要求其停止拍照行为无果后, 双方发生冲突, 导致黄某受伤, 引来群众围观。

10~14时, 网上出现“城管打人致死”谣言, 围观群众人数增至数千人。5名城管队员被困车内。

14时, 围观群众暴力袭击城管, 致其不同程度受伤。

16时, 公安部到场维持秩序, 受伤城管就医。有关部门对此事进行通报。

21日, 公安部门对参与挑头滋事嫌疑人进行依法处理。

从14日9时到21时, 现场的黄某、围观者以及后来集聚的闹事者始终是对城管报以“喊打”的态度。黄某面对城管与商贩的争执为何是条件反射地拿出手机拍摄;围观群众数量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 而对城管的“讨伐”又怎是高呼“打他们!”, 甚至手持砖块、木棍, 还砸破了执法车?事件的失控并不简单, 其中受众对城管的刻板印象是关键因素。

三、城管刻板印象之形成

2013年3月广州城管围殴女商贩、7月临武城管被质疑秤砣砸死瓜农……接二连三的城管伤人报道, 给城管扣上“打手”的帽子, 勾勒了城管残暴的形象。大众媒介刻画的城管负面形象, 影响公众舆论对该群体形象的认识、评价和定位。雪上加霜的是, 大众媒介更有意无意的利用信息轰炸, 加深舆论对城管的消极刻板印象。

(一) 新闻泛标签化激发的刻板印象

温州城管打人事件爆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城管”、“打人”这两个标签在新闻报道中出现。

在新闻报道中, 对事实的核心要素进行标签化处理, 能够塑造更直观的印象。但新闻报道标签化在鼓动受众情绪同时, 也容易歪曲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4]此事发生前, 已经至少10则相同或类似标签的新闻报道出现。媒体高频率地“围攻”此类公共事件, 所形成的强大社会舆论, 已潜移默化地将城管定义为“暴力”的代名词。短时间内, 温州事件的爆发, 媒体以“温州城管”、“打人”标签的新闻铺天盖地冲击着舆论, 激活了受众记忆中关于该标签的印象, 在他们进一步阅读信息前就已经为该事件定性判刑。怨恨、气愤等情绪之切可想而知。

(二) 谣言与主题的敏感性更易激活刻板印象

在人际交往或认知过程中, 刻板印象的激活和应用常会受到知觉者理解动机的影响, 它可使知觉者简化和理解众多的社会信息, 并迅速做出判断。当面临相关群体的认知, 且与预想一致时, 刻板印象将被激活。[5]

事件中“城管打人致死”的谣言是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导火索。通过对涉案人员的采访发现, 手机微信上的谣言是他们前来聚集的原因。当天11时左右, 网上关于“被城管殴打的受害者送医途中身亡”的消息散布。事前其他多起连续性的城管负面报道, 让受众对这一群体格外敏感, 甚至反感, 并铺垫了城管“暴力执法”的刻板印象。当谣言与“城管——打人——致死”的猜想一致时, 受众对谣言真实性的防备就降低, 从而轻信之。

(三) 信息贻误错失刻板印象抑制时机

官方信息延迟发布, 错失了抑制刻板印象激活的最佳时机。苍南县在当日15时27分才通过“@微博苍南”澄清被打伤者并无大碍, “@新浪浙江”则到晚上9时才刊发声明。官方的澄清并不能让所有受众信服, 但及时更新事实真相, 对因谣言而兴的舆论, 能够减缓甚至瓦解因谣言而激活的刻板印象机制。

(四) 难以改写的消极刻板印象

温州事件的结局是城管也成了受害者, 但舆论除了气愤、怨恨外, 竟多了“城管都活该”、“打得漂亮”、“中国老百姓不再胆小怕事和不团结, 警告那些为虎作伥者”一类表现出大快人心的回复。事实上, 虽然舆论讽的是温州事件中的涉事城管, 实际影射的是整个城管群体。情绪性评论大多没有太强的事件针对性, 却表现出一种固有成见, 这是舆论沉积的对城管消极刻板印象重新“压缩打包”后, 又抛回此次的涉事城管身上的叠加效应。

一边是消极刻板印象的日积月累;另一边是瓦解刻板印象的锲而不舍。可惜的是, 这种努力只是杯水车薪。王艳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对“消极”的刻板印象改写的举步维艰和对“积极”的刻板印象改写的立竿见影。这是由于同化图式丧失了灵活修正的顺应机制而强化了“消极”的刻板印象。[6]城管在经历一次次负面报道的打击后, 其媒介形象可谓跌至谷底。尽管温州城管在此后出台了“柔性执法”、“微笑执法”政策, 也报道了帮商贩卖菜的消息, 但就像是揉皱的纸张, 展开后依旧有折痕, 仍旧很难擦去“打手”的消极形象。

四、城管刻板印象之变

城管刻板印象的转变既非靠一方就能力挽狂澜, 也不是一时的努力就能旧貌换新颜。由于文化的沉淀作用, 受众头脑中城管的消极刻板印象, 其改变并不能立竿见影。反思大众媒介的传播, 城管之“殇”, 难辞其咎。作为与刻板印象息息相关的媒介, 更应助力修正受众的城管刻板印象。

首先, 新闻报道去标签化, 恪守公正客观。新闻传播过程中, 媒体应主动为受众提供“多维的视角”, 全面呈现事件的全部面貌;巧妙设置“减压装置”, 对宣泄的情绪进行疏导;用心倾听“沉没的声音”, 将“沉默的螺旋”有效激活, 让理性平和的声音多一些。[7]

其次, 保持均衡, 跟进信息更新。所谓的平衡既是对个体报道褒贬视角平衡, 也是对不同群体关注点的平衡。如此, 既可以保证信息的全面性, 也能够保障大众媒介在报道和舆论引导上的中立性, 同时避免同一群体高频率的曝光给受众带来的信息刺激与疲劳阅读, 从而降低激活刻板印象的可能性。此外, 信息的及时更新也是消减因谣言或模糊性信息所带来的刻板印象。

五、总结与反思

温州城管打人, 从一起暴力执法演变为群体性暴力事件, 其中受众对城的消极刻板印象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受众对城管的看法、对暴力执法的舆论评述, 甚至是自身行为。通过分析, 笔者总结了该事件中, 激活受众刻板印象, 是该事件发生质变的原因:

第一, 媒体对城管群体标签化的报道, 扭曲城管“暴力执法”的舆论假象, 让受众产生城管即“打手”的刻板印象。

第二, 高频率的新闻报道, 使受众对城管的敏感性提升。面对谣言的冲击, 更容易激发已有的消极刻板印象, 爆发负面情绪与舆论。

第三, 官方未能及时更新事件的进展与真相, 让谣言对舆论的负面影响愈加肆意。

第四, 群体报道失衡, 导致受众“强-弱”思维定式的形成, 从而激活刻板印象威胁, 造成恐慌性的自卫寻衅滋事。

第五, 媒介对城管的报道有失中立、客观, 酿成舆论对城管“暴力执法”、“打手”形象的怨恨和负面情绪。

尽管舆论对城管的消极刻板印象已经形成, 它的消解将耗费很高的承办。但是仅就媒体而言, 尚有能尽应尽之事:一是消除“强弱”界隔, 尊重各类群体的平等性。二是保持均衡, 跟进信息更新。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自身的恪守本分, 给城管脱去“打手”形象尽绵薄之力。

正如丹尼尔的整合模型所诠释的, 刻板印象形成是一个宏观系统, 它受到真实世界、拟态环境、观念世界三个因素的影响。本文, 对于事件中个体所经历的真实世界下的家庭环境、利益集团、社会群体的影响, 以及观念世界的差异尚未有足够的研究条件。因此, 得出的结论准确性尚待商榷, 而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

摘要:去年4月的温州城管打人事件, 从“暴力执法”演化成“群体暴力”, 逃不开舆论对城管刻板印象的影响。城管之“殇”因何而来, 城管之“困”又该如何破解?本文将以此事为例, 从大众媒介的角度分析城管的消极刻板印象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发酵作用。

关键词:刻板印象,激活,城管,大众媒介

参考文献

[1]贺雯, 梁宁建.刻板印象激活的行为效应[J].心理科学, 2006.

[2]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3]付洁.刻板印象的生成与变化机制研究——以中国革命历史影片的英雄刻板印象为例[D].厦门大学, 2009.

[4]金宏奎, 周浒.关于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的思考[J].新闻传播, 2013.

[5]伍艳, 丁道群.人际认知中刻板印象激活和应用的影响因素剖析[J].社会心理科学, 2007.

[6]王艳.表征变迁、大众传播与改写中的刻板印象——以媒介对高校教师的报道为例[J].现代传播, 200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刻板印象威胁】相关文章:

性别刻板印象05-19

中国刻板印象范文06-05

论美国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及其影响10-06

刻板04-19

印象乐派06-10

《故宫印象》06-12

鲁迅印象06-24

印象因素05-05

印象形成05-17

学生印象06-22

上一篇:地质构造规律下一篇:教学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