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信息

2024-06-20

广播电视信息(精选十篇)

广播电视信息 篇1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以及三网融合进程的推进,IT技术在广播电视制作、播出、传输、发射等各环节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广播电视的生产能力,但也带来了传统系统未有的信息安全隐患。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事关社会稳定,近几年,各级广电部门和播出单位纷纷开始重视信息安全工作,但对于怎样开展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相关要求进行解读,分析了广电行业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对今后的工作思路,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行业信息安全工作提供思路。

1 国家对信息安全工作的要求

1.1信息安全概念

信息安全是一个不断演化、动态发展的概念,对于信息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断发展的,大致可分为通信保密阶段、计算机信息安全阶段和信息安全保障阶段。通信保密阶段是在信息化早期,主要强调远程通信过程中防止信息被非授权用户窃取;计算机信息安全阶段发生在信息化中期,即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以信息自身的静态防护为主,强调信息在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被非法访问和更改;随着世界各国纷纷大力发展和建设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特别是美国正式启动信息战和网络战的研究,逐步提出信息安全保障的概念,将信息安全的概念提升到“以预防、检测和反应能力的提高来确保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完整性、可鉴别性和不可否认性的全面保障阶段”,以确保整个网络空间的安全性。

1.2我国信息安全形势

我国的信息化进程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金卡、金税、金关、金财等一系列“金”字工程,代表了中国国民经济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就。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趋势,我国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敌对势力对我信息网络的入侵、攻击和破坏一刻也未放松,试图通过网络对我国进行政治、思想、宗教、文化等意识领域渗透;再加上我国各地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均衡,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各地存在很大差异,部分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针对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持续上升,我国信息安全形势异常严峻。

1.3 国家信息安全工作要求

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已将信息安全工作提高到国家安全的层面,199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147号令),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2003年底,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为我国信息安全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要求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

2007年开始,公安部出台了一系列等级保护政策、标准规范和技术标准,明确等级保护工作内容,一是对信息系统分等级进行安全保护和监管,包括五个规定动作: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安全建设整改、等级测评、监督检查;二是信息安全产品分等级使用管理;三是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公安部门负责制定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实施,开展监督、检查和指导;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开展等级保护工作;运营使用单位负责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建设整改、等级测评、自查等工作,落实等级保护制度的各项要求;安全服务机构:开展技术支持、服务等工作,并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2 广播电视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2.1 广播电视信息系统分析

广电行业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各级各类播出机构,如电台、电视台、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传输发射台、网络公司等单位与播出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简称生产业务系统);第二类是各单位门户网站系统(简称外网系统)。一般而言,各级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播出机构、广电系统所属事业单位、企业公司均有此类系统;第三类是电子政务内网相关信息系统(简称专网系统)。一般存在于各级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是为完成特定的业务功能而开发建设的专用业务系统。上述三类系统分别具有如下特点。

2.1.1生产业务系统

1.网络架构复杂:

各电台、电视台一般在统一的基础网络上,构建播出系统、制作系统、媒资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生产业务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各系统间互联互通,数据交换频繁,视音频数据量大,对网络带宽和实时性要求较高;

2. 可靠性要求高:

广播电视是党和国家的喉舌,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线,生产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可靠,直接关系到安全播出,对播出业务的要求是零秒优质播出,因此系统的可靠性是生产系统最重要的指标;

3.具有强烈的行业特色:

生产业务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系统中除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外,还有大量的广播电视专业设备;由于特殊的政治使命,受到的制约较多,如播出系统不能与互联网连接、播前要审查、重播要重审等。

2.1.2外网系统

1.IT特色明显:

各单位的外网系统一般承担本单位对社会形象宣传、政策宣传、业务互动的功能,系统全部由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等IT设备组成;

2.具有正规的安全体系设计:

各单位在建设自己的外网系统时,一般都有专业的安全公司进行安全体系设计,均具备了完善的安全防护设备;

3.管理与技术同等重要:

合理配置并及时更新安全策略,随时发现安全事件并正确响应,确保安全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保障外网系统安全的关键。

2.1.3专网系统

1.与互联网连接较少:

一般是单位内部专网,来自公共网络的安全风险较少;

2.多个业务系统互联互通较多:

随着本单位业务的扩展,逐步建立起承载不同业务的信息系统,因基于业务需要,各系统需要数据交换,于是,建设于不同时期的不同安全等级和安全策略的业务系统,进行了简单互联;

3.接入用户单一:

专网系统使用对象一般是本单位或本行业内部人员,与面向社会公众用户的外网系统相比,具有用户单一的特点。

2.2 广播电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2.2.1 生产业务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1.安全风险扩大化:

由于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业务流程相互串联,相互依存,一个业务系统的关键节点故障,可能导致与之有业务关系的多个业务系统同时瘫痪,因此,通常“点”的故障可能扩大至“面”的影响;

2.信息安全恐惧论: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永恒主题,全行业有统一的高度的认识,但对于信息安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安全设备和安全策略的部署反而会给安全播出带来隐患,对信息安全工作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3.安全管理难度大:

播出系统具有很高的时效性要求,而病毒防护、补丁升级、密码认证等安全管理措施均需占用较大系统资源,因此这些安全管理措施难以在播出线上部署应用,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较大风险。

2.2.2 外网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1.网络攻击形式严峻:

受经济利益驱动,网络攻击已形成具有组织严密化、行为趋利化、目标直接化的网络黑色产业链,而广播电视是党的宣传“喉舌”,很容易成为一些恶意破坏分子关注的对象,因此,针对我广电行业外网系统的网络攻击事件时有发生;

2.安全漏洞层出不穷:

业务系统应用软件因开发人员编程不规范,安全意识不够,给系统带来难以察觉的安全漏洞,再加上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本身的安全漏洞,使得外网系统面临恶意渗透的风险;

3.安全维护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各单位外网系统都部署了安全设备,但安全策略的配置和维护,安全事件的分析和响应,需要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来实施,各单位安全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2.2.3 专网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1.“短板”效应明显:

建设于不同时期,设备性能、安全策略不同的信息系统互连,整体安全防范能力受制于安全防范能力最差的系统,往往某个系统的安全事件会给其他系统带来较大的安全影响;

2.忽略内部管理:

因专网系统使用对象一般是本单位或本行业内部人员,在安全策略的管理上,具有随意性和宽松性,给系统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3. 数据存储与备份:

专网系统一般存有本行业较敏感的数据,数据的丢失或破坏将对其承载的业务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而各单位专网数据往往缺乏有效的备份措施。

3 广播电视信息安全工作思路

广电行业信息安全工作起步较晚,国家已具备完善的信息安全工作标准体系和政策体系,广电行业应以等级保护为抓手,逐步建立和完善本行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行业信息安全工作,提高信息安全水平,确保广播电视信息安全。

3.1 完善组织机构,为信息安全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广电行业安全播出保障体系经过全系统上下的多年努力已初步建立,从各级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到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均成立了安全播出管理部门和责任部门,并建立了突发事件和事故监测、发现、处置、上报等应急响应机制,较好地确保了安全播出。而信息安全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完善、机构不健全、流程不清晰等现象,各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只有明确信息安全主管领导、成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和信息安全运维部门或将职责落实到具体部门、建立信息安全事件监测、发现、响应、报告等机制,才能逐步理顺工作关系,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而各级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对行业信息安全工作具有监督、管理和检查的职责,将信息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或部门,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是履行其职责的基本保障。

3.2 制定制度和标准规范,为信息安全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生产业务系统具有很强的广电行业特色,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体系难以适用于此类系统,因此需参照国标相关要求,研究制定适用于此类系统的信息安全标准规范。2011年总局已颁布下发了《广播电视播出相关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指南》和《广播电视播出相关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为生产业务系统定级和安全建设整改提供了基本参考,根据国家等级保护工作要求,安全测评是等级保护工作的内容之一,针对此类系统的安全测评标准有待制定。同时,结合广电行业组织机构模式,信息安全的工作规范、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协调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根据国家及行业要求,从人员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方面建立本单位信息安全制度体系。

3.3 加强培训宣贯,为信息安全工作提供队伍保障

信息安全工作技术性很强,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维护信息系统,同时,全行业对信息安全的认识有待提高,对信息安全工作的相关要求不是很了解,因此,培训可从三方面来着手:一是针对各级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及各播出机构的管理人员,重点宣贯信息安全政策、分析信息安全形势,强调信息安全工作要求;二是针对系统建设、运维人员,宣贯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培训相关技术体系和设备使用方法;三是针对系统使用人员,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培训使用要求,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习惯。

3.4 重视定级、备案工作,对所属信息系统做到心中有数

等级保护是信息安全工作的一大抓手,而定级、备案是等级保护工作的起点,有些单位对到公安机关备案存有成见,认为是增加了工作量,还得应付公安机关检查,应正确认识公安机关的管理权,国家规定公安机关是等级保护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各单位开展等级保护工作,接受公安机关检查,对本单位信息安全工作是一个促进,同时,在公安机关备案,当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公安机关可第一时间介入对信息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置。各级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所辖区域各单位信息系统情况进行汇总,进一步摸清家底,明确等级保护工作的重点对象,针对重点对象,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更好的保障重点对象的运行安全。

3.5 建立安全防护技术体系,为信息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各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根据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参照国标或行标基本要求中相应等级的防护要求,建立完善信息系统的防护措施,对于生产业务系统,在安全系统设计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构建纵深的防御体系

梳理本单位生产业务系统,根据与播出业务的相关程度,确定其安全级别,根据不同安全级别,构建纵深防御体系,如图1。

以电视台为例,高安全级别系统是指直接进行播出的系统,此类系统位于纵深防御的内部,与公网没有任何连接,对业务的实时性要求很高,防病毒软件、补丁更新等安全措施难以部署,通过高安全边界与中安全级别系统进行数据交换,高安全边界对交换的数据类型、网络协议等进行严格控制;中安全级别系统是指制作系统、媒资系统等与播出关系比较密切或与播出有数据交换的系统,此类系统与公网没有连接,业务可靠性有一定要求,在高安全级别无法部署的安全措施可在中安全级别系统进行部署,通过中安全边界与低安全级别系统实现数据交换;低安全级别系统是指与生产业务相关的管理服务等信息系统,此类系统根据业务需要,可通过低安全边界与公网连接,低安全边界是全台网的最外层防御体系,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与公网进行安全数据交换。高中低三类业务系统和三类安全边界共同组成全台网的安全防御体系。

2.进行集中的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分散于各个层面的安全功能在统一策略的指导下实现,各个安全控制组件在可控情况下发挥各自的作用,各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中心,集中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个安全控制组件,支持统一的安全管理。建立有安全管理中心的单位可根据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的特点,将各安全级别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统一纳入到安全管理中心中,实现跨系统的安全管理。

3.重视基础环境安全

信息系统由大量的IT设备组成,对基础环境,如机房位置、安保监控、消防安全、机房温湿度、防雷接地、电磁防护、供配电等有较高的要求,机房位置选择不合理、电磁防护不到位、防静电措施不具备、防雷接地措施不合理等都会给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形成一定影响,甚至带来致命影响。因此,应充分重视基础环境安全,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对机房环境各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建设。

3.6 建立安全评估、监督、检查机制,确保信息安全

应形成自查和检查相结合的安全评估机制。各单位定期检查本单位各系统的安全措施和安全策略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安全措施和安全策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各级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组成专家组对辖区内各单位信息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各单位信息安全状态进行评估,对没达到相关要求的单位限期整改。对于生产业务系统,信息安全评估可与安全播出评估工作相结合,重点对新建或改扩建的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只有通过上述两类安全评估的系统方可上线运行。

4结束语

信息安全应贯穿于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各类新兴媒体的不断出现,广播电视信息安全将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全行业甚至全社会给以高度重视,不断研究新技术在保障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中的应用,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方可确保广播电视信息安全,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任重而道远!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家对信息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重点分析了广电行业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对广电行业信息安全今后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建议。

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探讨论文 篇2

对于信息安全传输而言,加强对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下,是确保信息能够正常传输的基础,因此,在信息安全传输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传输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当前,在我国广播电视信息的安全传输过程中,所采用的传输设备大多是模拟和数字设备,因此,在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除了日常运行层的工作人员根据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方式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之外,为了能够确保整个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应该有专业技术人员配合对设备的内部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整个设备的所有指标进行检测[2]。除此之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信息传输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为了能够做好对所有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在引进新设备的过程中,运行层的工作人员应该对新设备进行深入了解,包括设备的基本运行原理、常见问题、处理方式以及日常维护等。同时,由于运行层的主要工作是为整个信息的安全传输提供物质基础,所以运行层的工作人员还需要了解新进设备的优劣之处以及其运行过程中可能对信息安全传输所造成的影响,然后针对性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新设备的功能性,为信息的安全传输提供有利保障。

2.2对存在问题的信息传输设备进行及时更换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激烈的同行业竞争所影响,我国广播电视台都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节目收视收听率和节目的制作上,而没有对信息的安全传输工作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加强对广播电视台信息传输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另外,再加上一些维护管理工作人员自身技术水平有限,就导致信息传输设备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在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的管理过程中,广播电视台要转变传统管理理念,重视起对信息安全传输的管理,在保证信息传输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定期对信息传输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进行排查和解决,对于一些已经无法满足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需求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换,保证信息传输设备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对信息传输设备的定期更换可以纳入到广播电视台基本制度当中,以此来使运行层管理人员高度重视起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2.3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信息安全传输的安全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传输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排查工作,在对信息传输设备进行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对信息传输设备进行高效管理,在采购的时候,要对信息传输设备的质量问题严格把关;在安装调试的时候,要保证信息传输设备的安全稳妥运行,因此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提高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除了基础设备之外,在其他基础设施的构建过程中,广播电视台也应该对其引起足够重视,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还应该加强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沟通,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在对自身传输覆盖网络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应该预先设立好网络路由,同时,为了对该路由进行有效保护,在其建设过程中应该将规划好的网络路由递交给当地行政管理部门,将其纳入到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总体规划中,由政府一起加强对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的保护。

3结语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必将继续深入改变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就应该对自身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引起足够重视,避免其对国家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广播电视行业应该不断加强对信息传输安全技术的研究,并不断加强对信息传输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使其能够满足信息安全传输需要,进而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林海英.探讨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3).

[2]马晓华.如何实现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J].中国信息化,2014(10).

广播电视信息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息传输;安全管理

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建设快速并行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事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也日益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播电视信息传输是借助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将电视、广播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过程,也是我国广播电视工程的核心战略,隶属于国家“惠民工程”的一部分。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的系统维护、管理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收看、收听到优质节目的重要策略,也关系到广播电视工程建设的成败。广播电视节目的优质传输,最终目的是要带给观众精神上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因此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就相当于是每个电视台的生命线,制作出高技术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固然不易,但是如果节目的传输质量不高,再好的节目也会大打折扣,严重影响节目的收看效果。

一、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高质量与高技术传输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的关键在于系统维护与管理的质量,即传输的过程其实就是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建设、更新、维护与修正的过程,是信息管理的健康流程。在此期间,要从日常工作入手,切实保障技术与安全传输。在日常使用中,要遵循科学规律,对传输系统进行维护,力争把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环境,以及各种设备的技术要求,制定了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对在用设备采取定期清理维护的措施,制定了各种相关设备运行状态、时间、维护情况的一览表,使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一目了然。

为了确保传输质量,传输系统要注重技术改造工作。随着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设备不断涌现,其技术指标随之不断提高。要定期对传输系统进行测试,认真分析测试结果,同时做好老系统和新系统的维护工作。目前多数广播电视台设备持续24小时不间断运行,使用模拟和数字设备,其中设备都采用主备波道自动切换的方法,对正在传输的系统进行维护,同时还配合其他技术部门进行系统各项技术指标测试,通过逐级检查,对通路内影响指标的老化、劣化的设备进行更换,确保系统整体技术指标始终符合国家标准。并对相关测试文档进行存档备案,以利于日后对比工作,将替换下的设备、板卡及时送修,为安全传输和高质量技术指标提供了保障。这样一来,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能够迈上安全、合理的规定,传输工作可以有序推进,广播电视信息工程建设才能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

二、坚持“人性化”管理机制建设,提升维护和管理质量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的关键在于系统维护和管理。也就是说,要把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形成以系统职工为核心的维护和管理机制,确保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安全性与长久性。具体来说,具体来说,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的问题需要在系统内部解决,无论是针对广播电视线路、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还是针对传输过程中的维护、评估、反馈,都需要广播电视系统的职工们完成。因此,广播电视信息传输日常维护与管理机制的建设,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职工建设”。通过有效方法提升广播电视系统职工的业务素质与综合能力,是确保广播电视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路径。

例如,要组织岗位竞聘上岗,全段进行广播电视信息传输安全员、技术员、技术主管岗位竞聘活动,理论知识丰厚、业务素质较高者提拔任用,通过该种形式激励职工努力学习业务知识,钻研科技难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再如,要对日常参与维护与管理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对优秀职工进行激励,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竞争氛围。所以,要想建设科学、完善的广播电视信息传输日常维护与管理机制,不仅要做到制度的优化设计和贯彻落实,更要做好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方面的工作。坚持“人性化”的广播电视系统机制建设,是确保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走向成功的关键。

三、全传输故障与隐患处理机制,完善相关工作规章制度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的维护和管理,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内容就是关于故障和隐患的排查、处理。在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诸如线路故障、设备安全问题,这时就需要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开展有效的故障排查、维修和管理,确保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的稳定和安全。

比如,当SHD设备出现常见技术故障的时候,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替换法”,即将损坏的线缆、芯片、设备等替换为全新的完好的设备,从而排除类似的故障。再如,在日常检查、巡视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线路、设备的时候,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万用表、OTDR、光功率计等检测传输的故障,从而帮助技术人员做出判断。所以,当检测出线路、设备出现故障或隐患的时候,技术人员就可以迅速做出应对,同时开展有效的检修、排查与复原工作。

四、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

(一)安全性特征

所谓安全性特征就是确保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也因此,大多数广播信息传输系统日常维护工作都是围绕保护着系统的安全性而进行的,也就是确保信息传输设备的安全运行。要求工作人员要制定出传输设备可能出现安全故障的解决方案,做好安全故障发生的及时处理工作。

(二)经济性特征

经济性特征要求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采用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维护方案,进而有效节约成本。目前,大多数广播电视台普遍采用先进的高科技精密仪器,设备成本费用较高,出现故障或者损坏问题,其维修的费用也较高,大大增加了广播电视台的成本。因此,应加强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工作,有效减少或者避免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从而减少广播电视台的成本费用。

(三)防范性特征

信息传输系统的防范性是指确保信息传输设备安全运行,有效降低信息传输系统故障问题的发生,进而提高信息传输系统的高效性。由于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防范性特征,根据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运行情况,将可能发生的安全故障问题扼杀在摇篮中,而制定的安全维护措施。维护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当广播电视信息傳输系统发生安全故障问题时,工作人员需要及时通知维护人员对故障问题进行处理。在系统故障问题期间,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所发生的故障问题进行判断,对于能够处理的故障问题,应及时处理。

五、结语

信息技术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影响 篇4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现状

在当今的传媒行业中, 无论在信息的报道, 还是知识的传播上, 或是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上, 广播电视媒体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六十多年来, 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 从黑白电视变成彩色电视, 广播电台从一个到多个, 广播电视传媒以点带面, 迅速在全中国发展起来。同时,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逐渐提高, 传播技术手段不断改革创新, 人们听到或观赏到的广播音质越来越清晰, 电视台的频道越来越多, 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此外,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传播技术手段上还需要日渐完善。广播电视的发展壮大有全国人民见证, 当今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正朝向国际舞台发展, 我国制作的电视节目, 电视剧不断向海外输出, 并且取得骄人的成绩。这和众多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根据统计局2011年2月28日公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截至2010年年底, 我国拥有广播电台227座, 电视台247座, 广播电视台2120座, 教育电视台44个。在“村村通”工程的推动下, 2010年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8%, 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6%, 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

2010年广播电视系统总收入大约为2100亿元, 同比2009年增长了26.1%, 仅有三家机构收入突破100亿, 分别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芒果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有线行业收入仅为506亿元, 同比增长率为20.8%。这表明, 在2010年三网融合与数字化推进中, 广电行业的媒体价值进一步放大, 获得了更多的新媒体发展空间。

从最新数据来看, 2011年上半年广电系统收入达1019.68亿元, 同比增长22.15%。从结构上看, 广告收入仍然占据了53%以上的收入份额 (同比去年提高了7%) , 而有线网络收入份额仅为24%。在另一方面, 有线网络收入同比增幅仅为15.17%, 大大低于行业整体水平。而上述增长势头均低于2010年全年水平。

从以上可以看出, 在近几年, 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获得了较快发展, 相较于改革开放前, 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收入大幅度增加,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信息技术对广播电视发展行业的影响

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

信息技术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传统的广播电视系统使用的模拟技术, 即把声音、图像转化成电信号时, 电信号的频率、振幅、和相位图像的亮度、色彩、声音的强弱、高低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数字技术, 对广播电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广播电视使用的数字技术, 是指通过对节目的取样、量化、编码、压缩把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其优点是改善了节目制作的质量、保证了节目的传输质量, 增加了节目的传输数量。信息技术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采用数字压缩技术进行广播电视节目传输, 通过数字卫星广播或光纤, 实现覆盖。减少了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损耗, 使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2) 全数字化的演播室系统、非线性编辑制作、电脑动画制作等节目制作新技术的普及, 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手段, 提高了节目的制作效率。

(3) 数字转播车、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等数字化设备应用, 提高了广播电视行业对于大型活动和重大事件进行全面报道的能力。

(4) 高清技术从2009年8月6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开始, 高清电视的发展就成为了广电行业的重中之重。如今, 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东方卫视、等首批九家卫视台均已成功完成高清制播系统的建设, 还有其他部分省市电视台也已经陆续启动了高清制播系统的建设计划。

(5) 随着互联网与云计算、宽带和智能终端等技术的融合, 高质量、智能化、跨屏融合的互联网电视业务迅速扩展。特别是4G移动互联网接入带宽高达每秒几十兆, 互联网电视、IPTV均可随时随地提供个性化、体验更好的高清电视服务, 满足用户“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内容、任何设备”看电视的需求。所以说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传统电影的胶片拷贝和发行放映方式, 实现数字拷贝的网络发行传输、卫星发行传输和数字化放映。

2.信息技术推动广播电视行业飞快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末, 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的重要体现, 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 对广播电视的作用表现为:在空间上, 使信息传播的距离更远, 覆盖的范围更广阔;在时间上, 使信息传播的时效更快, 节奏加快;在信息传输的质量上, 也使得信息的品质得到优化。例如, 数字广播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广播声音的质量;对电视节目而言, 电视节目的清晰度大大提升, 质量也有所提高。

此外, 广播电视与信息技术也是密不可分的, 广播电视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之上的技术, 像数字广播、电视的非线性电脑编辑系统、数字摄像机等都可以纳入信息技术的范畴。因此, 信息技术是推动广播电视行业飞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3.信息技术给广播电视业务带来深刻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正处于一种不断调整变化的过程之中。

数字广播的应用, 可以把广播节目作为一个音频文件存入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系统对音频文件可以进行精微的修改, 甚至加长或修改, 这对于时间段一般是恒定的广播节目在编排上有了一种比以往更为灵活的编排技术手段, 而这靠传统的技术手段是无法轻易做到的。在电视方面, 传统的摄像机是电影摄像机, 这需要肩背手扛, 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信息技术的应用, 电子摄像机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电影摄像机, 给电视工作者带来的极大的便利。

结语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措施 篇5

摘要:广播电视节目的优质传输,最终目的是要带给观众精神上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本文结合实际,详细阐述了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日常维护与SDH设备的重点维护措施。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输;维护

广播电视节目的优质传输,最终目的是要带给观众精神上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因此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就相当于是每个电视台的生命线,制作出高技术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固然不易,但是如果节目的传输质量不高,再好的节目也会大打折扣,严重影响节目的收看效果。以下从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日常维护与SDH设备的维护两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广播电视信息传输方面的管理。

4月电视剧 开机拍摄信息 篇6

出品:北京禾谷川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当代都市

导演:康洪雷

编剧:陈枰

主演:濮存昕、张国强、刘威葳、李菁菁

电视剧《推拿》是以濮存昕饰演的推拿院老板沙复明为原点,以推拿院为主半径,以爱情、友情、亲情为主线,以推拿人身、最终推拿人心为宗旨,以经营实体、最终经营生活为内容,而发生的一系列悲欢离合的尘世故事。濮存昕、张国强、刘威葳、王亚彬、李樑、缪俊杰、李菁菁、李博等出演,一起真诚互动,最终打通了黑暗和光明的界限,用爱包容了一切。

滚滚红尘

出品:北京时代先锋影艺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近代传奇

导演:潘文杰

主演:郑嘉颖、秦岚

电视剧版《滚滚红尘》近日在上海开机,同电影版一样,主角于立凡与顾海棠长达半生的“乱世情缘”也成为了剧中贯穿始终的重要情感线索;而与此同时,鉴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本剧还融合了国难、政治、谍报、友情等诸多元素,全景展现了这段跨时代恋情与大时代背景之下独特的时代风貌,是一部难得的上海年代大剧。

风花雪月

出品:北京纽音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当代都市

导演:巩固

主演:权相佑、王雅捷

电视剧《风花雪月》讲述了一段跨越两代人的唯美、传奇的爱情故事,韩国优秀偶像权相佑在剧中饰演一位百老汇音乐剧导演,他怀揣梦想来到美丽的云南大理,在排演音乐剧《风花雪月》的同时,解密了一段尘封几十年的未了情缘,同时谱写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传奇。该剧在国内电视剧中首次引入“剧中剧”的表现形式,将“音乐剧”完美地融入剧情之中。

大漠谣

出品: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 类型:古代传奇

导演:李国立 编剧:王莉芝 主演:刘诗诗、胡歌、彭于晏、韩栋、秦昊

西汉武帝时期,一个在狼群中长大的女孩被一名寄身匈奴帐下的汉人所救,取名玉瑾,并随之学习汉族的诗书谋略,不料匈奴政变,玉瑾最终流亡到了长安,改名金玉,并在流亡途中结识了年轻的霍去病和儒商孟九,深谙谋略的金玉很快在长安立足,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对孟九的痴恋,更跳到了诡谲难测的政治旋涡中。孟九的一再拒绝,霍去病的痴心守护,让精明的金玉也左右为难。此剧会聚人气偶像刘诗诗、胡歌、彭于晏等,势必再度引起关注。

奔袭桐柏

出品:北京晨旦影视文化公司

类型:近代战争

导演:刘桐生

编剧:莫雪峰、李保铨

主演:李永田、陈长海、王俊彭、翟文斌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万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但进入大别山后,由于后勤补给无法跟上,十二万将士只能以草为被,光脚打仗,非战斗减员不断增加。中共中央为解决十二万刘邓大军的困难,筹集大洋200万、金条万根及百万中州纸币支援刘邓,并由华野刚组建的十纵队担任运钱任务。与敌人周旋奔袭千里,以生命代价完成运钱任务。

我的失忆女友

出品:温州正栩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类型:当代都市

导演:王小康

主演:贾乃亮、张佑赫、南奎丽、赵寰宇

《我的失忆女友》根据热门小说改编,温州正栩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故事讲述了一个失忆富家千金与两位性格迥异男主角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剧中,韩星南奎丽饰演的富家女薛嘉宝外表冷艳孤傲,内心善良寂寞,在一次失忆后经历了从未体验过的平民生活,并与贾乃亮、张佑赫都上演了一段纯真、美好的爱情纠葛。

哈尔滨往事之风雷动

出品:黑龙江龙脉影艺影视有限公司

类型:近代传奇

导演:姜凯阳

编剧:姜凯阳、习兮

主演:程煜、王志刚、孙少博、涂松岩

故事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李家兄弟少年时代失散,大哥忠信与小弟忠和来到哈尔滨。偶然机会,已经成为皮毛商人的忠信与流亡女孩娜嘉彼此相爱结婚。霍乱疫情在哈蔓延。李忠信收购毛皮染病,临终前与失散的二弟相认。中共党员马林有意向奉系军官云骁灌输进步思想。三弟李忠和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命返哈护送六大代表前往莫斯科,为保卫哈尔滨而战。

生死一线间

出品: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当代生活

导演:谢铜

编剧:董新建

主演:田子田、孙渤洋、王姬、高丽雯

《生死一线间》以新时代检察官的成长史为背景,以事业、情感两条主线平行叙述,不仅设计了充满悬疑的案例和丰富的戏剧冲突,还注重塑造人物形象。通过这部电视剧,展现女检察官在办理案件过程的成长,通过她的作为,凝结成一种精神,注重塑造“检魂”,体现出检察官的一种气场、一种精神、一种灵魂。

笑傲江湖

出品:于正工作室

类型:古装武侠

编剧:于正

主演:霍建华、袁珊珊、陈乔恩、陈晓

金庸的《笑傲江湖》将再度搬上荧屏,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版本的编剧兼制作人是此前以《胭脂雪》《贤妻良母》《美人心计》《宫》《美人天下》等苦情戏、女人戏、宫廷戏著称的于正。他坦言在剧本创作上颠覆性的改变是没有的,但加了一些内容。感情戏要比原著里面纠结一点儿。演员方面男一号令狐冲由霍建华扮演,东方不败由陈乔恩扮演,林平之由陈晓扮演。

大学生士兵的故事2

出品:空政电视艺术中心

类型:当代军旅

导演:尚敬

主演:徐海乔、顾宇峰、金为珩、王超

《大学生士兵的故事2》延续了大学生在部队锻炼成长的主题,故事讲述的是军训刚开始,班长王大磊就与一班个性鲜明的大学生新兵们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王大磊想换个班,大学生士兵们要换班长。这些个性鲜明、思想活跃、有些自由散漫的新兵不断地给班长制造各种麻烦,相互间也经常产生矛盾,且在生活中他们也遇到各种问题。

血刃

出品:北京东方在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年代谍战

导演:赵青

编剧:赵舒雅、王琛

主演:于震、庹宗华、何琳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 篇7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日常维护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因此必须做好系统的日常维护检修工作,并及时做好记录。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时点评安全传输情况,另外,保证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相关单位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检修章程。维修工作通常情况下分为定期检修和工作日巡检相结合的方式。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设备的维护检修流程,并能够根据信号指示迅速作出故障判断。每逢重大播出时间或节假日要提前做好设备和系统的维护检修工作。保证在关键时刻系统或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在检修电源时,要注意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严禁单独检修电源设备。

日常的系统维护是高质量技术指标和安全传输的重要保障。因此,系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使用办法,最大限度的将系统故障消灭在萌芽中。另外,要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以及实际使用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计划。在检修设备时要制定检修表格详细记录设备信息,如维护时间、维护情况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等,从而使技术人员一目了然,充分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注重的是传输质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断涌现出一些新型的设备、技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对于新型设备、系统要不定期的进行测试,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记录故障信息,并认真分析测试结果。目前,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大多处于24小时持续运行,主要采用数字设备和模拟设备,能够自动切换主备波道,同时相关技术部门要测试各项技术指标。通过逐级检查不断更换陈旧、老化设备,以保证信息的正常传输。

2 规范广播电视信息传输

为了保证广播电视信息传输能够高效安全运行,相关技术人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2.1 具备预见性

广播电视系统维护人员要在日常的检修过程中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最大限度降低系统的故障率,确保信息传输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

2.2 技术人员要以安全性为工作重心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登记并通报,反复研究故障信息以及应急预案。

2.3 良好的职业素养

设备检修是一项枯燥、繁杂的工作,并且需要定期反复检修,因此需要系统维护人员具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2.4

要制定科学、详细的维修规程,规范技术人员的检修规范

3 SDH设备维护

SDH是光同步数字传输设备的简称,其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并且自动化维护程度很高,灵活的复用方式和规范的设计接口广泛应用于大容量、高速的通信传输系统中。SDH设备维护通常分为两种:传输机房内设备维护和在计算机中心进行设备维护。传输机房设备维护通常称之为网元维护,其是维护人员根据设备反馈的故障信息进行预测判断。但由于设备警告指示灯有限,单凭告警信息定位故障部位具有很大的难度,并且在日常维护过程中要熟记各告警指示灯闪烁所传达的故障信息。在网络中心进行故障分析是根据网管计算机对各生产设备实时进行监控,通过观察整体网络,可以了解很多设备的细节信息,如性能和警告。这种方法有利于准确定位故障部件,但在性能、警告信息过多,给故障分析造成一定的压力。

4 常见的故障处理办法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故障维护常见的处理办法。

4.1 替换法

用正常部件替换工作不正常部件,这也是检修SDH设备的常用办法。这种办法通常用于传输设备外部的故障检修。如供电设备、交换机、中继电缆、光纤等。

4.2 自环法

自环法大多检修SDH传输设备。设备的自环有多种,常见的有:设备内自环,设备外自环。而设备内自环又分为支路板自环和线路板自环。

4.3 仪表测试法

仪表测试法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仪器仪表如OTDR、光功率计、万用表以及误码仪检查设备传输故障。

5 总结

随着卫星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技术更加科学、合理,这从根本上降低传输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维护对电视节目高效、优质、安全的传输到大众眼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申朝春,王建军.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J].青春岁月,2011(16):65.

探讨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 篇8

1 传输系统维护的特点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转关系到电视节目的质量, 关系到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 进行传输系统维护首先要明确维护工作的特点, 这是维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维护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要求预防性。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一旦发生故障, 轻则影响用户的节目接收质量, 重则导致节目信号中断, 会给电视台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故障发生前进行传输系统的维护是十分必要的;二是要求全面性。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十分复杂, 涵盖了较多的技术点, 有很多地方都需要维护, 并且包含诸多细节部位, 这就给维护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增大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只有对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进行全面性的维护才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才能为信息的安全传输提供保障;三是要求安全性。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包括对信息接收装置以及发射装置的管理与维护, 因此维护人员会接触到高压、强电流的设备, 需要做好一定的保护措施, 保护自身安全, 安全维护十分必要。

2 构建良好的设备运作环境

信息传输设备是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日常维护需要将设备维护放在首位, 重视环境对设备运作的影响。良好的设备运作环境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好温度与湿度, 一般将温度控制在25℃以下, 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可以避免设备锈蚀, 保护设备正常运转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防尘是构建设备良好运作环境的重要工作, 大量尘土进入设备内会影响设备的散热等功能, 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因此进入机房作业的工作人员需要配备专用的防尘鞋子, 还要对地面、设备显示器的表面以及控制台等进行清洁处理与维护。老鼠对传输设备的威胁是巨大的, 它们会咬坏线路或者钻进设备, 给设备带来致命的损伤, 导致设备瘫痪, 影响广播电视信息的安全传输, 因此防暑是构建良好运行环境的重要工作, 工作人员要定时投放灭鼠药物并堵塞老鼠可能通过的孔洞。

3 加强日常技术维护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进行日常的技术维护, 确保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每一周, 维护人员需要全员参加安全传输例会, 对上一周的安全传输情况进行汇报总结并进行评价, 总结传输系统的常见故障以及预防故障发生的解决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等。各部门制定了技术维护检修规程并严格遵守, 采取日常值班巡检与定期专业检修维护相结合的方式, 注重员工间的交流与配合, 提高维护效率。技术维护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信息传输系统的整体框架以及信息传输的过程, 一旦发生问题要能迅速锁定故障点, 进行快速检修。在检修中, 如果需要对设备进行线路调整, 管理人员需要进行确认并详细记录, 检修完毕后要在机房工作日志上做好详细记录。一般来讲, 机房维护检修工作实行日巡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制度, 如果遇到节假日或者重大播出时间, 就要提前进行信息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 保证电视信号的安全传输。此外, 技术检修工作也不能忽视安全问题, 工作前要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护, 保护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4 实行团队维护, 提升维护水平

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系统涵盖的技术点十分广泛, 维护面积分布广, 还包含很多维护细节, 维护人员单打独斗很难实现良好的维护效果, 工作量也十分巨大。建立维护维护团队, 实行团队式管理可以加强维护人员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这个过程不仅有助于增强团队合作、加强团队精神, 还有助于提升维护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总结出信息传输系统的常见故障以及应对办法, 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 团队合作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力量。检修团队应该要建立严格、统一的行事准则, 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 促使检修人员做好检修记录、及时上报、提交检修方案等, 还要明确团队内每个成员的职责范围以及工作目标, 并实行实行奖惩制度, 提高维修效率。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需要一个高素质、高水平、高配合的维修团队, 维护人员是信息安全传输的关键, 因此需要加强业务培训, 为维护人员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 派遣员工外出学习与进修或者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等,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鼓励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进行新设备、新理论的钻研, 鼓励员工自主学习, 从而提升员工自身的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 提升其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 增强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系统维护的软实力。

5 SDH设备的维护与故障处理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就是要保证传输设备的安全运行, 所以主要设备的维护与故障处理工作是重中之重。SDH光同步数字传输设备是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 特别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B-ISDN) 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系统的主要设备。SDH设备应用灵活, 具有规范的接口, 可以实现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维护, 兼容性很好,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高速、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中。对SDH设备进行维护可以在网管中心使用网管计算机的网络维护, 也可以使用传输机房内的设备维护 (网元维护) 。

5.1 网元维护人员的故障分析方法。

SDH设备告警指示灯显示的报警信息是网元维护人员进行故障分析的基础, SDH设备以及单板能够反馈的信息十分有限, 信息量很少, 维护人员进行信息分析以及故障点定位的难度比较大, 这就要求网元维护人员能够牢记每个报警灯代表的含义, 并且要时刻关注SDH设备上报警灯的闪烁情况, 从而及时进行故障分析与维护。

5.2 网络维护人员的故障分析方法。

利用网管计算机进行网络维护, 可以掌握大量的信息, 通过电脑监控, 网络维护人员还能够看到很多细节性的信息, 能够对全部网络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把握, 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告警分析与故障定位。但是利用网管计算机的网络维护也有缺点, 维护人员掌握大量的告警、性能信息, 可能会无从下手分析整体局面, 反而难以实现高效维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网络维护人员需要先观察分析高速部分 (线路单元) , 再分析低速部分 (支路单元) ;先分析高级别告警, 再分析低级别告警。设备出现故障时, 网络维护人员需要从大量的告警、性能事件中分辨出基本告警, 通过这些基本告警直接定位出故障点, 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

结束语

电视节目的收看效果是电视台的生命线, 电视台在制作出精密的电视节目后, 需要确保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 保证观众良好的观看效果。但是实现广播电视信息的安全传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涉及到方方面面, 需要技术投入, 还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节目制作、存储、播出和传输的安全管理体系, 对每一环节进行监督与管理, 并加强日常维护, 相信广播电视的信息安全传输能够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建军, 申朝春.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J].青春岁月, 2011 (16) .

广播电视信息 篇9

我国广播电视经过漫长的岁月,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展至今已有辉煌的历史。从早期的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到如今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以及各个省市均设有地方性广播电视。电视机从极少数人家才有的黑白色奢侈品,到改革开放后民众都有的彩色电视,从有线电视到无线传输,从数码电视到卫星直播。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电视覆盖率已达到98.42%。广播技术也不断进步,从无线、有线广播发展到中波、短波、调频广播。现如今人们的业余生活花样越来越多,每家每户都有电视机,有车族都有车载广播。精神生活丰富了,身心健康越来越好了[1]。

2 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广播电视在不断优化整合中逐步向前发展,其在前进的路上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简述如下。

2.1 认识不足,服务模式单一

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一些产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并在不断完善。但在信息化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传媒环境变化较快、影响较大,一些广电人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上,对市场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缺少深刻的认识,虽然数字信号传输技术已得到普及使用,用户规模逐年提升,但使用数字电视的用户一台电视机对应一个机顶盒,无法满足现代人一家几台电视机的精神文化需求,这种单一的服务模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

2.2 人才不足,服务质量不理想

如今,我国互联网、有线电视、地面无线电视、卫星直接广播等快速发展,需要大批专业性技术人才。民众对生活服务水准、办事效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有线、无线、数字电视等出现问题或故障,需要及时维修服务。但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中,仍然有个别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佳,专业素质不高,无法满足快速、便捷、高效的服务市场需求。归根结底是有些领导不重视人才培养,不重视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导致人才不足,服务质量不理想。

3 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时代,我国广播电视要想继续向前发展,必须做到如下三点。

3.1 提高认识,改变单一服务模式

在信息化、科技化、数字化新时期和新时代,我们应更新思想,改变认识,丢开老传统、抛弃旧思想,提高对市场化经营、管理理念的认识,在新媒体、新传播方式、新的传播环境下,不断完善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体制,改变单一的服务管理模式,不断改进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管理模式、服务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弘扬民族精神[2]。

3.2 开拓创新,探索未来

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应勇于冲破以往的规程,积极探索科技时代的最新技术,及时掌握国际领域最新技术动态,运用自己的技术力量,深入研究未来世界广播电视的发展方向,深入研究数字音频广播(DAB)、网络广播和同步调频广播技术,继续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3.2.1 广播电视与通信技术相融合

随着互联网上电商的投资运营,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互联网,购物、收听与收看节目,甚至与家人聊天都在网上,千家万户都离不开网络。如果广播电视能与信息时代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改变广播电视目前的运营模式,创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新型商业运营管理模式,就能实现更快、更宽、更广的传播广播电视节目。

3.2.2 提升广播电视覆盖率

信息时代应大力推进新型、科学、现代化的广播电视,广电行业应大力支持有线网络、地面数字、卫星直播等业务的发展,加快各类传输网络的改造与新建工作,提升原有传输网络和新建传输网络的输送质量和运营功能,使全国各地的民众均能享用卫星直播式、地面数字式等多种形式的广播电视,使一些偏远山区、偏僻地区的村民也能获得最清晰、最佳效果的节目观看体验,扩大播放范围,提升广播电视覆盖率。

4 结语

通过上述浅析可以得知,在信息时代,我国广播电视正朝着先进、科学、便捷的方向发展,因而,必须加快传输网络的建设,加快电视节目的建设,加快监控、监测网络的建设,加快安全播出技术等方面的建设,以便为我国广播电视开拓新的发展途径。

摘要:广播电视具有播送图像和传播声音的功能,是现代社会传播媒介之一。本文根据我国广播电视的实际情况,浅谈了我国广播电视目前的状况以及其在信息时代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最后探讨了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对策及我国广播电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饶儒军.探析信息时代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2).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措施 篇10

1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与此同时也更加注意精神上的追求, 电视广播节目的优质传输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神和视觉上的更高满足。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对于电视台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为其直接关系到节目质量的好坏, 所以与收视率息息相关。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日常维护是保证信息正常传输的重要条件, 维护工作可以保证信息安全优质的传输。

2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要点

2.1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技术

广播信号需要承载波进行正常的传输, 因此有关承载波的传输方式就直接与用户的收听质量相关。单载波与多载波是目前主要的载波方式, 应该根据具体信号传输载波的要求选择载波方式, 单载波调制技术在获取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低功率和抗脉冲性能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因此在这些方面应该优先选择;多载波对多径信道产生的干扰具有很强的抵抗作用, 外加精准的同步计算法可以解决不同的多载波在同步性上的差异, 所以在这方面应用较广。在广播终端利用同步解调器接受广播信号, 并且将载波频率与时间频率进行同步, 从而提取出所需的信号, 因此需要足够准确的同步精度保证信号的收听效果。广播信号塔发出信号载波信道的传输距离也具有距离上的限制, 载波的频率会逐渐衰减, 因此需要对信道的衰减进行有效的估计, 以保证终端可以接收到质量更好的信号。

2.2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事项

首先应该具有先导性, 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的, 应该多注意传输系统的平时监测, 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将危险消除在萌芽阶段。在线安全性, 广播电视的用户量巨大, 而其信号的传输时依靠有线线路进行的, 所以在架设时线路较为复杂, 因此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 如果进行排查的话需要很大的工作量, 较为复杂, 更加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所以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显得非常重要。其次应该具有群众性, 对于线路的维护与监测依靠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是不够的, 由于线路的复杂性以及出现故障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所以应该动用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集体进行查缺补漏。第三应该具有警惕性, 对于线路的维护与排查是一个工程量大而又无聊的事情, 但是却不能马虎对待, 一个故障没有被监测出来就会导致整个线路出现问题, 所以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对待, 保证工作的警惕性, 使线路正常运行。

3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措施

3.1 完善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

由于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线路很复杂, 而且在信息传输中又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应该保证日常的维护, 使信息传输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为了使日常维护工作的正常进行, 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在制度中应该严格规定定期检修所采用的日常巡检方法, 以及每个工作程序的步骤都要有具体规定;对于检修的工作人员应该有一定的要求, 必须对所检查的线路熟悉了解, 对于使用的设备也要熟悉, 以保证可以发现线路存在的问题, 及时解决;其次在检修之后应该有所记录, 主要是对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发生故障的情况有所记录, 为下次检修着重检查的部分提供依据, 对于一些重大事故应该立即向上级报告;最后, 检查部门应该制定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 以减小因重大事故带来的危害。

3.2 提高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

电视广播作为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必须品, 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大的方便, 近年来各类电视广播节目层出不穷, 因此必须保证信息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行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相关人员应该认真严肃的对待, 在设备检修时保证节目的正常播放, 并且谨慎对待,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且有效解决, 以免带来更大的危害。另外, 工作人员应该具有耐心, 因为线路的监测工作比较复杂又很无聊, 应该对工作人员适时的进行鼓励, 使其认识到自己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性。对于工作认真表现好的工作人员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这样可以带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3 关注设备的运行环境

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是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部分, 良好的运行环境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首先应该注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适合设备长时间存在, 温度一般应该维持在25摄氏度左右, 并且在温差有较大变化时应该及时调节, 空气湿度也要有调节的方式, 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及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此外, 还要注意设备的防尘处理, 工作人员进出入机房作业时应该穿戴和佩戴专用的服装与用具, 同时保证地面、机箱等机房内部设施的整洁。另外还要考虑到外界损坏, 所以应该做好防鼠工作, 消灭老鼠带来的隐患。

3.4 建立监控体系

广播电视节目的信息传输工作人员不应该只关注节目的质量, 更加应该注意信息的传输, 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从而保证电视节目的优质性。技术人员应该对信息的传输流程和面板控制都有所了解, 并且设计应急预案。另外, 严格的监控体系是及时发现故障的保证, 应该做到关注工作的细节, 随着工作经验的逐渐积累, 逐渐完善信息系统的管理, 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还应该注意平时工作的经验积累, 在每一次故障的解决过程中都应该有所反思, 使监控系统更加完善, 可以更为细致的对线路进行全面检测, 降低故障的发生率。

结束语

广播电视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对于信息的正常传输具有重要意义, 电视广播信息传输系统应该保证信息传输的质量, 使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由于系统线路的复杂性, 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 保证排查工作的全面科学性。此外, 工作人员的态度也直接关系到维护的质量。总之, 为了保证广播电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应该重视维护工作。

摘要: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是电视节目编制与输出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传输系统能否保证正常运行与节目输出的安全性与质量好坏直接相关, 所以它的维护工作也因其至关重要的性质而备受关注。传输系统的故障在信号的传输方面表现为信号传输的不流畅, 但是很有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将针对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进行简要介绍, 并且提出有效的维护措施。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维护,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建军, 申朝春.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J].青春岁月, 2011.

上一篇:媒体融合在路上下一篇:建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