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与体育教学

2024-05-13

课外活动与体育教学(精选十篇)

课外活动与体育教学 篇1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 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课外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 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 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 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 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锻炼习惯, 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课外体育锻炼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学生有年龄、性别之分, 体质强弱千差万别, 对活动内容要求各不相同, 承担负荷的能力不一。因此, 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 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例如: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及体质强弱编成锻炼小组, 按不同的内容和负荷量。总之要使每个人都要得到适宜的锻炼。

传统的教学就“一间教室, 一位教师, 一群学生”将被“自由的学习环境所代替”。现代教学论的方法, 仍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不过都主张同教师教学, 学生学的传统方法, 提出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因此, 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界线将逐渐消失, 以至近几年来, 有的教育家提出开展“第二课堂”, 但是, 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这种发展, 充分地估价课外活动的作用, 足够重视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联系, 同时也必须看到两者的差别。体育课外活动是各种课外活动的内容之一, 并与其他活动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

在讨论和研究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时, 首先应弄清楚它们的概念与内涵, 它既有相同的地方, 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体育课要按照体育教学大纲, 面向全体学生, 并认真制订教学计划, 系统的进行教学。每次课的内容和任务都是全学年、全学期的一部分, 以保证其系统性与连续性。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首先是巩固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果, 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 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生长发育, 增强体质。每周上两节体育课是不够的。据有关研究表明, 每周进行五至六次体育活动, 每次一小时, 并安排适宜的运动量, 对于发展学生身体, 改善生理生化功能是比较合适的。

历史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 篇2

素质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很不完全的,课堂教学对提高人的素质所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打破封闭式教学,应把课外实践活动也归入教学内容,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很难把知识学得更深、更广、更透,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则有效的补足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历史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地锻炼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搜集和获取、学习技能的掌握、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分析能力,创造性历史思维和思辩能力等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因此,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显得更加必要。

第一;开展历史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成绩。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动机的激奋水平有直接关系,而竞赛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良方,因此,每过一段时间,应该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竞赛,如:辨认历史人物。首先是教学生做面具,每个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做一个面具,等到开展竞赛时,把全班学生分两个队,每个学生都带上自己亲手做的面具,然后让每个学生抽签得到对方队一个学生号码,按号码找到这位学生。双方互相辨认对方佩带的自制的历史人物面具,说出该历史人物的小故事。看哪一个队说得多,说得对。通过竞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技能的能力。

第二;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历史,开展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知识,而学生对于遥远的历史知识常常感到很迷茫,那么实地考察参观,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历史考察主要指考察历史遗迹、遗址、遗物,搜集故事、传说、歌谣等。许多历史事件留下的实物和遗迹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极有价值的直接材料和背景资料。例如,研究明清时期徽商的学者,往往都要到皖南的歙县、黔县等地展开调查,了解那些徽商家乡的生活环境、家族谱系、家庭教育、住宅民居以及风俗习惯等。应该说,历史考察既不同于旅游,也不同于考古。因为旅游基本上是一种文化休息,而历史考察是通过对保存下来的遗址、遗迹、遗物的观察与调查,以认识历史,属于学习、研究的范畴;考古是对新发现的历史遗迹、遗址等做出科学的解释,而历史考察则是对历史事实材料的感知与搜集。

历史教学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行万里路”,实际接触活的历史教材──文化遗产,而且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例如,我们在讲井冈山革命斗争史时,可组织学生去井冈山实地考察一下井冈山博物馆;上海的中学在讲近代租界问题时,可组织学生考察外滩保存完好的一批近代欧洲风格的建筑群;天津的中学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课题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实地考察大沽口炮台遗址等。参观文化遗址时,如有条件可邀请相关专家随行讲解,学生绘图、拍照。参观之后,写出报告或制成图册。除了遗址、遗迹、遗物外,民间传说、社会流传的歌谣等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例如,有关明末李自成起义的一首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就曾被广泛引用,并写进中学课本。而“文革”后期群众中间广泛流传的“黄浦江上有座桥”的民谣,也足可以作为“文化大革命史”的传说材料使用。历史歌谣来自民间,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过去的历史,而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赋予历史以形象性和生动性,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因此,进行历史考察时,要注意搜集。当然,歌谣、传说也有不真实的或后人杜撰的内容,要加以甄别。具体来说,一是要将它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比较,分析其是否合乎实际和情理;二是要把它与相关文献资料对照,联系当时的各种情况,判断内容的真伪。

学生在轻松、自如、感兴趣的条件下学到了在课堂上所没学会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活生生的历史知识的分析、对眼见为实的知识了解,学生学历史知识不在只是局限在校内,局限在历史课堂上,而是走进了活生生的历史世界,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内不仅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了能力,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的品德、美感,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参观活动,了解到历史悠久的中国历史过去和现在,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献身祖国建设和建设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

第三;编制历史课本剧让学生真实体验历史和感受历史。

新时期的历史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那么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在教学中就以学生的兴趣做为切入点: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我就发现生性活泼的中学生对表演节目特别感兴趣,每次听说要表演节目,个个都生龙活虎、跃跃欲试,那么我们的历史课,每一课讲讲授了一个故事,于是我把一些课文改编为剧目,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们用他们充满智慧的心灵和天真、活泼的表演特性去演绎那爱憎分明的历史故事,学生自始自终都是在兴趣中进行学习,学生通过特定有趣的情节吸收了历史信息,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那么这种教学方法经过教学实践运用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比如在讲授“两汉与匈奴的和战”一课时,我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课本剧表演,学生将两汉中央王朝与匈奴的合战用历史剧的形式展示出来,该剧共分匈奴崛起、白登之围、双雄出击、昭君出塞四幕。剧中有时间老人、单于、匈奴大臣和士兵、汉皇刘邦、汉朝将相、汉朝传令兵的十多个角色,学生们在课上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将汉匈400多年的和与战生动地表演出来,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出现在学生们面前,整个过程生动有趣。戏剧的编写、排练、制作服装(纸质)道具和配乐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潜在才能,无论是表演还是观看的学生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兴趣。学生表演后,又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和与战的原因和如何看待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等问题,使学生对史实有了生动感受之后,又上升为理性知识.这种教学策略一改以往学生受压抑的学习状态,增强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心,使学生得到一次成功的积极心理体验。在很大程度也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生从中学会了平等交往、互相尊敬、互相学习,在交往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使自己的许多内在潜质发挥出来。

第四;通过合作历史手工制作,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性。

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参与,亲自实际,达到注重实践环节,主动发现和提高创造能力的目的。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很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画古代劳动工具、货币、青铜器等的画像,学生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才能,而且还深沉地掌握了历史知识和概念。如在讲“宋元------古代科技高度发展”一课中运用了“合作学习”,课余指导学生集体制作陶活字。学生们将集体协作成果在课上协同展示,有的排字,有的刷墨,有的滚压,有的揭纸,一张简单、粗拙的印刷品必须通过同学们的密切制作后才能完成。这一学习过程不仅使学生较真实地体验和感受了历史,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作的艰辛,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创新、活动与体育教学 篇3

关键词: 创新 活动 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1、世界的发展需要创新,社会的进步需要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一个民族的进步要靠无数个人的创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活动课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教学应重视各学科活动课的开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仅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教学的效果的提高,结合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情愿的、主动的状态下掌握知识,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学由于学科的特点所决定,它是与活动密不可分的,所以体育教学对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和深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正确认识学生的创新

一提起创新,人们往往把它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联系起来,事实上这是一种误会,我们说的创新,是指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在充分开发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去掌握对他而言是全新的,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正如布鲁诺所说,学生的这种发现与发明创造相比,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程度。因此学生经常的、系统地受到这样的教育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不断增强,为将来成为“创新型”的人才打下基础。体育教学的创新,应着眼于融音、体、美于一体,加强学生的多方面素质的发展;在教学中着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多种灵活的、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于课堂,如:“体育游戏”教学法、“快乐体育”教学法、“自主体育”教学法等等,与活动能完美的结合。

3、创新应立足于日常的教与学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提供创新的机会,选择创新的激励方法,鼓励学生去创新,从而获取良好的教育效果。如若不然,则人云亦云,循规蹈矩,毫无突破。如:体育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素质和学生的反应能力,可编制一个“攻占敌营”的竞赛活动,学生在竞赛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完成判断、快速奔跑、躲闪、攻占等动作,在此竞赛活动中,为了取胜,有的组在派“兵”上本身自己就做了调整,而个别上陈的“兵”在进攻动作上又进行了创新加上了“转身”和“跨步”动作,为取胜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此时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对此做法进行讲评和表扬,激励学生主动创新,增强创新意识。

4、创新应立足于知识的转化和运用

在教学中应注意考虑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定向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思维空间,不断的改变思维方法,即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方法,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使原有的知识得到升华。如:在体育教学中“前滚翻的学习”,以往教学是教师示范——讲解——强调注意问题(双腿用力蹬、抱腿及时、团身要紧等)——学生练习等。为培养学生的灵活的思维能力,首先提问:同学们你有什么办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动作?这时,一个篮球从教师手中抛出在地面向前滚动,学生有说:双脚用力蹬地向前滚得快些就能完成;有的说:团身紧一些像球一样就能完成动作;此时,老师又用叠起的垫子放到另一个垫子下面,使一头高一头低,同学们见了有的说再垫高些动作就更好完成了,又有同学说不如用手推他一把帮他完成等等,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都说出了他们很好的意见,最后老师进行了总结,并采用同学们提出的好的建议,使得本教学内容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圆满完成。

5、创新教育应立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学习

灵活的学习方法是知识巧妙运用的结果,对扎实可靠的基础知识的运用,是营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可靠保证。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新知识,新的教学内容都能以活动的形式来传授,特别是基本的要领和技术动作,就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体会才能掌握,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更好地掌握今后所学的新知识,提高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如:对推铅球的学习,原地侧向推铅球是基础,只有牢固地掌握了它,才能把后面的侧向滑步推铅球以及背向滑步推铅球逐步掌握。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老师就必须做到教学上有创新,只有老师不断的创新,不断地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学生才能不断地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6、创新应立足于活动、兴趣和能力的结合

在教学中,老师应把单纯知识的教学融入兴趣浓厚的系列活动中,如:体育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兴奋性,可在课的准备部分安排“反口令”游戏和“报数找朋友”游戏等;在对学生进行跑的教学时,可安排“贴膏药”游戏、“报数追逐”和“超越极限”等游戏活动,都可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跳跃教学时,可安排“赶鸭子”、“跨越障碍”和“摸高接力”等竞赛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在丰富而有较强的组织性、目标明确的活动中,使学生有了极大的参与积极性,也使学生的自我得到充分的展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展现空间,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自主的参与下各种素质能力不断地得以提高,并在教师不断的鼓励下和自我感受成功的喜悦下,完成一个又一个教学任务,且使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地得到增强。

刍议课外体育活动与高校体育教学 篇4

1 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指的是学生在课外时间所参加的体育活动,包括学生本身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及方法,辅以自然力和卫生措施所进行的身体锻炼活动,以及学校发动组织的运动竞赛、班级体育活动等活动,以不断巩固、提高学生在课内体育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不受教学大纲及计划的限制,形式独特且极具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有鲜明的群众性,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均是根据本身实际需要情况,以增强自身体质、追求身心愉快、发挥自身专长为目的,自觉自愿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具有自觉性、适量性、针对性等特点,因而较之课内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教育功能显得更为独特,此外,更是具备了无可比拟的体育健康教育、终身教育等功能,在培育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及其身心发展需要,完成高校体育的任务,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体育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奠定学生的终身体育基础,提高学生运动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课外体育活动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关系

2 . 1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内体育教学课程的有力延伸,学生能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地不断去验证并实践、运用课内体育教学课程中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水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在校学生数量急剧上升,由此引发的师资力量、学校运动场地和器材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加之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等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学习压力不断加大,由此导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加之高校体育场所及设施方面的制约,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需要受限,影响到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应当而且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应享受到生活体育方面教育,因此高校实施体育教学,不论是课内体育教学,还是运动训练,或者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确保学生有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并非单指课内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还应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力,将课外体育活动当做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

2 . 2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的延伸和有力补充

高校体育课的实践性极强,需要面向全体高校学生,依照体育教学大纲,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开展系统且具有连续性的体育教学活动,教师传授的每一个技术动作都需要经由学生的认识、练习实践、再认识、再练习实践等诸多阶段之后,方可掌握、改进、提高、定型相应的技术动作,直至完全领会,熟练运用。而高校的课内体育教学毕竟有限,一般每周只有两节体育课,要在这短短的课时之内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且要求学生能掌握领悟、运用自如,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课外体育活动的延伸及补充。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并对其加以指导,使其领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术技巧,以此来强身健体,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学生要熟练掌握体育技术,提高体育运动技巧,需要足够的练习时间及练习次数做保障,基于课内体育教学时间上的局限性,需要学生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多加练习,实现对体育知识及体育技术、运动技巧的复习与巩固。此外,大学生正处于身体蓬勃发展时期,需要足够的运动量、一定的锻炼次数,进行长期坚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课内体育教学课时虽说有一定的运动量,但由于时间有限,不能满足大学生身体增长所需要的运动量。研究表明,学生体质健康的等级情况与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次数密切相关,每周进行5~6次体育活动,每次1h,并安排适宜的运动量,对于发展学生身体,改善生理生化功能是比较合适的,这就要求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实现人体各组织细胞分解、能量物质供机体活动,并使能量物质在分解的同时,又不断地合成,利用课外体育活动这一宽松的体育氛围及灵活的时间,缓解疲劳,恢复机能,增强体质,掌握技巧,提升体育机能,保持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3 如何提升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课的延伸和有力补充,对高校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巧、保持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意义重大。然而当前诸多高校并未给予课外体育活动足够的重视,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与课内体育教学同等重要,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成就完整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从而导致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关心不够、投入较少,开展力度低,缺乏计划性与组织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加之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上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应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高校日常体育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有计划性、组织性地安排课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体育教学功能。

3 . 1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计划性与组织性

学生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难以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而更倾向于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计划性地锻炼,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在充分了解本校及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加强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计划性与组织性,关心、支持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组织、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力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及文件,有力地策划、组织、指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根据高校教育的特点,合理安排好现有场馆器材设施的使用,抓好学生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情趣的校内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组织各类群体体育比赛,促使学生为在比赛中夺标,从而自发组织更多的群体体育练习,最终使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的最佳途径。并根据学校本身的师资条件、场地器材设备和学生的爱好,选取一两项运动进行长期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加以开展,形成本校的特色与传统,提升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氛围,使课外体育活动实现健康、长期、有序地发展。

3 . 2 充分发挥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影响力

校园体育俱乐部能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和人才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是利用课余时间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培养学生对各有关体育项目的锻炼兴趣、丰富学生文体生活、增强体质,提高技能、培育体育优秀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体育教学功能,需要充分发挥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影响力,广泛宣传、扩大影响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走到阳光下、走到操场上、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形成校园内外“阳光健身活动”的热潮。校园体育俱乐部不断健全自身的组织章程及活动,聘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体育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提高技术水平,开展体育技术培训讲座,组织承办校、系的学生以及教职工等各项体育赛事,定期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或专项性体育比赛,对各项活动进行详细地反馈、总结、汇报,充分发挥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精神,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社会效益,建立其一定的制度,实施全面健身计划,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不断激励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

课外阅读活动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 篇5

我校以开展课外阅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在开展课外活动之前,80%的学生读书不会勾点画圈,现在有80%以上的学生真正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边勾点画圈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读书,高尚的情操、完整的人格正向着教育者所努力企盼的方向发展。我是这样开展课外活动的。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找阅读机会,得到阅读满足,从而获得信息,产生愉悦的情感体检。而学到的知识和愉快的情感体验又会增加阅读兴趣。我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选择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快乐,促使学生乐于读书。

二、培养阅读习惯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阅读目标对于不同的儿童来说是不同的,对于阅读水平较高,自我学习能力较强的儿童来说,课外阅读的首要目标是扩大知识面,获取各方面信息。对阅读能力还需发展的儿童来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参与阅读的积极态度则是首要目标。

三、引导阅读实践

课外阅读活动需要学生自觉参与,亲身实践。学生的实践应贯穿阅读活动的始终。学生从选择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到获得新知识和信息,各方面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实践锻炼,从而使他们的阅读能力获得了真正提高。与此同时,学生在语文教学和阅读指导课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也在阅读活动中得到了实践,从而促进了课内课外的同步提高。

四、课内课外相结合

课外阅读既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续,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内所学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扩展阅读、知识的存量就会由量的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五、读与写相结合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研究 篇6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调查中按照社会调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共计1260名(男生780名,女生480名)学生。发放问卷126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2份(男生715份,女生437份),有效回收率91.4%。经专家鉴定,信度和效度较高,符合本研究的要求。本研究还进行了实地考查,走访专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和综合分析,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资料。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77.62%的男生和56.06%的女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很感兴趣和较感兴趣,反映了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女生和男生相比较积极性相对差一些,需进一步加强引导。多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兴趣,有较大的亲和力,这是我们改善和促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利因素。

表1 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兴趣统计(%)

注:*表示男女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

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从他们的动机排序上来看,增强体质是他们首选的活动动机,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偏向于为体育考试做准备。可见,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已从过去的一元化取向发展为多元化取向。这也反映了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提高,也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关系。

表2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多项选择)(%)

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及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课外体育锻炼。授课日(周一—周五)达到了75.17%,其中男生占83.64%,女生占61.33%,参与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周锻炼3次以上的学生约有36.57%,其中3~4次占25.58%,5次以上占10.99%。約有35.91%的学生能坚持每周锻炼1~2次,但还有27.52%(男生占16.36%,女生占38.67%)的学生周锻炼不到1次,其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约有6成以上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均在30min以上,保持了一定的锻炼量。每次锻炼30min以下的学生,男生占26.76%,女生竟达到48.51%。上述结果反映了学生总体上对课外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行为表现,大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均有机会进行体育锻炼。但锻炼量不够充足,尤其是女生无论是锻炼次数,还是锻炼持续时间,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4.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方式选择上,表现出较明显的集中性,无人指导与同学一起活动、个人锻炼、有人指导与同学一起活动列前3位。活动方式上性别差异不明显。活动方式的这种选择趋势,一方面反映了学生把体育活动作为一个同学间的相互交往,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具有较强的活动独立性和一定的体育实践能力。当然这种选择结果与体育运动某些固有特点,如集体项目与个人项目、竞争与协作等有关。

5.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在本校的体育场馆进行锻炼的达75.52%(男生)和59.95%(女生),性别差异不显著。这种高度集中的选择趋势,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特点。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选择本校的体育场馆进行锻炼既方便又实用,成为学生的首要选择,存在着必然性。值得注意的是有10.77%的男生和11.21%女生选择到免费或收费公共体育场馆锻炼。这反映了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正悄悄地进入校园,对此应加以正确引导。

6.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选择项目

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活动项目性别差异较大(见表3),排序在前6位的项目中,男女共选项目有4项: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和长跑,但其位次不尽一致。男生更多地参加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活动量大,且有身体直接接触的集体项目,而女生主要参与羽毛球、乒乓球等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且无身体直接接触的隔网类项目。长跑较为枯燥,但作为一项简单易行、锻炼价值高的运动项目,也受到近2成学生的欢迎。健美为力量性项目,且器材种类较多,因而也有24.89%的男生选择。健美操基于项目的特点也使22.79%的女生选择了该项,这反映了男女生在体育需求上的差异。

表3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分布特征(多项选择)(%)

7.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

体育场地设施是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保证,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曾多次颁布和规定了学校场地器材配备的标准,这些规定和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面积不足,设施不齐全,严重影响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表4可以看到,男生认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达到61.26%,女生达到50.8%。这表明河南省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已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亟待改进。

表4 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满意程度调查统计(%)

8.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缺少场地、缺少器材、缺少组织与管理、课程负担重、无人指导等列前5位,仅身体虚弱一项个人因素列第6位,且选择率只有10.85%。可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要受外在条件的制约。外在条件的改善首先依赖于学校体育管理者观念的更新,应彻底摒弃应试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真正把“健康第一”落实到学校教育工作实践中去。其次,要进一步改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减轻学习负担,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时间、物质和组织上的保证。

三、结论与建议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具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增强体质、娱乐、健美和调节情绪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约有36.57%的学生每周能坚持锻炼3次以上,锻炼时间也能持续30分钟以上。相对而言,女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时间上表现出明显不足。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集中在本校的体育场馆,其参与锻炼的主要方式趋向于和同学一起锻炼为主,以个人锻炼为辅。男女生选择活动项目差异较大,男生更多地参加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活动量大,且有身体直接接触的集体项目,而女生主要参与羽毛球、乒乓球、跑步等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且无身体直接接触的隔网类项目。体育场地器材短缺、缺少组织与管理、课程负担重等外在因素仍然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制约因素。

加强女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多组织体育活动,引导她们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女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针对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加大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的投入与建设。呼吁学校的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扩大课外体育活动的规模,营造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丰富学校体育文化生活。要千方百计解决学校体育场地不足、质量不高、设施不齐全的问题,在争取政府、学校投入外,在条件可能的学校可尝试引进社会上的资金。可参照后勤社会化的办法,力争在3~5年内,使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有较大改观,能基本满足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完善有关体育法规制度,学校要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我国学校有关教育、体育的法规制度,使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得到落实。

课外活动与体育教学 篇7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课程表规定的体育活动

在课外体育活动的一般概念中, 要贯彻和体现学生参加活动的自愿原则。但是, 在课表的范围内的一些活动。例如, 早操、课间操等, 都是学校规定, 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

课间操, 这是我国学校里坚持最好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它可调剂学生的学习生活, 进行积极性作息。这不仅能够达到一定的锻炼身心的目的, 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也是有益处的, 现在不少学校积极探索课间操的形式, 力争让学生摆脱“千篇一律”的感觉, 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了提高做操的质量和实效性, 变换做操的内容, 分班级做操和会操交替进行等。

2、锻炼小组

为了保证学生有的体育活动时间, 应该提倡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要做到“二课二操二活动”。其中, “二活动”是指每周要安排二次课外体育活动。课外锻炼小组, 大都以一般的身体锻炼为主, 并与“达标”锻炼相结合。锻炼小组一般是以体育教学的分组为基础的或以自愿为原则组织的达标锻炼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组织、有计划地锻炼身体。学校需要统筹调度, 排定时间、场地、器材, 由各锻炼小组自行组织活动, 为了提高锻炼小组的实际锻炼效果, 必须在组织管理上下功夫, 加强领导, 落实指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协调和解决场地, 器材不足的矛盾。

3、运动比赛

学校经常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 可以活跃学校生活, 加强集体观念, 培养进取精神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因此, 学生应根据季节和本校的传统。经常举办各项小型多样的班级、年级, 以及同校外的比赛。但是, 对比赛必须加强教育和管理。

4、公共体育设施的体育活动

随着城市的发展, 各种电器的急速增加, 学校体育场地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因此, 把社会体育锻炼列入城市的整体规划, 增加体育场馆和游泳池的建设, 是极为重要的。目前, 则应充分发挥现有公用体育场、馆及公园中的体育活动场所的作用, 向青少年开放, 充分利用, 加强社会指导力量, 改变目前大量体育场、馆闲置, 克服将青少年拒之门外的现象。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1、课外体育活动, 如果只从表面的词语上去理解, 应包括体育课以外的一切体育活动但是随着体育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也日益广泛, 只用课内与课外加以区分, 已不能完全反映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的性质。因为按照严格分类, 这比课外体育活动这一命题丰富和复杂得多至少要划分校内和校外体育活动。

2、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首先, 是巩固、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果, 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 增强体质, 每周只上两节课, 不论从体育活动的时间还是从次数来说, 对增强学生的体制是非常有限的, 在体育活动中, 需要人体各组织、细胞、分解能量物质供肌体活动。能量物质在分解的同时, 又不断地合成。这种分解与合成, 在活动结束时, 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前提下, 物质的合成大于消耗, 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 这就是“超量恢复”的原理。这一原理的根本所在, 关键是超量恢复的时间。据有关研究表明, 每周进行3~5次体育活动, 每次1小时, 并安排适宜的运动量, 对于发展学生身体、改善生理、生化功能是比较合适的。

3、课外体育活动的另一特点是, 在满足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挥个人专长方面, 比体育课有更大的优越性。因此, 课外体育活动对锻炼身体的实效性, 具有自己的优势。清华大学体育教研室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效应, 进行长期试验,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 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身体形态各方面都发展得较好。特别是当今新的体育项目不断出现, 社会体育设施日益增多, 体育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体育教学大纲不可能包罗万象。

三、课外体育活动与正常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1、在讨论和研究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时, 首先应弄清楚它们的概念与内涵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 与其它教学科目相比, 具有基本相同的地方。

但是, 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这些特点是:

(1) 体育课是根据国家教委制订的教学计划的, 是必修的课程之一。该课的成绩, 是评选“三好”学生的内容, 并影响学生的升、留级。

(2) 体育课要按照体育教学大纲, 面向全体学生并认真制订教学计划, 系统地进行教学, 每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都是全学年、全学期的一部分, 以保证其系统性与连续性。

(3) 体育教学是按年级层次, 分固定教学班, 按排定的课表进行的, 由于同一教学班的年龄、知识、体育水平比较接近, 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4) 体育教学有专职的体育教师担任固定班级的体育课, 保证教育和教学的完整性, 并不断地改进教学。

(5) 体育教学在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上, 能够首先得到保证。

(6) 体育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年龄进行系统的成绩考核, 并评定优劣。

2、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 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 技能锻炼身体。

但是, 掌握技术和提高运动技巧, 是与练习时间与次数密切相关的。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外体育活动中, 利用一部分时间来复习和巩固在课上教学所获得的体育技术、技能。在这种情况下, 或者从这个意义上讲, 才能说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延伸和补充。

3、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 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体育与人们的现代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生在业余时间, 观看体育的比赛, 参加体育娱乐活动, 是他们业余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尽可能地做到区别对待。

但是, 根据目前情况还可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 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权, 选择锻炼的内容与方法, 能够比较贴合人的实际。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改进 篇8

一、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1.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有调查显示:不太喜欢和不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同学分别只占19.89%和1.59%, 反映出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35.88%的学生锻炼没有规律, 27.65%的学生在周末和节假日锻炼, 只有18.82%的学生有固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高职院校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建立的, 经过几年的高校扩招, 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生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问题。运动场地的缺少是直接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因素。

同时, 高职院校正大力推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改革, 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已不再局限于校园, 导致课外群体活动体系松散, 也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早操、课外活动锻炼情况没有纳入体育课成绩评估体系。课外体育呈现个人、自发、分散的无序状态, 课外体育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

二、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保障

现在的大学生, 一般能恰当选择锻炼的时间和运动的形式;同时他们也渴望得到指导、帮助和提高。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走出教室、寝室参加体育锻炼, 而且合理安排锻炼时间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应对其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

1. 加强组织领导, 是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的关键。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健全学校体育管理机构, 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中, 为了便于管理, 学生处应在各院 (系) 建立课外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体育教学部门根据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特长, 让他们下到最基层, 对运动队、体育社团进行直接的面对面辅导。做到学生锻炼有组织、有计划, 奋斗有目标, 遇到难题有人帮, 教师辅导有对象, 克服过去学生锻炼自由化, 教师只出现在操场上的做法。

2. 加强制度建设, 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

加强制度建设, 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和导向作用, 是激发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

首先, 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管理范畴。为使课内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体现课外体育活动所具有的诸如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推行素质教育服务, 应采用考勤、考核等手段, 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勤率和质量以学分或体育课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制度化的教学管理范畴, 以强化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

其次, 建立健全群众性体育社团管理制度。实践证明, 以学生为主体, 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意向, 营造和谐、民主、融洽和愉快的活动环境,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活动形式, 即体育社团 (或运动队)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运动技能、运动素质、体育与专项特长等自愿选择各体育社团。通过建立健全社团制度, 约束社团成员参加活动的时间、练习内容和考核办法。

3. 加大场地建设, 改善课外体育活动的条件。

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力度, 尽快使学校体育场馆严重不足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以基本满足学生对体育场所的需求, 为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以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和兴趣。

三、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可采用的组织形式是多样的, 可以是校级的大型竞赛活动, 系级的友谊赛、邀请赛, 也可以是体育社团内部学生自发的活动等。

1. 竞赛性的课外体育活动。

首先, 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 确定几项全校性的体育比赛, 并作为固定赛事定期举办。这样的体育竞赛要列入全校的教学工作计划, 事先要将体育竞赛工作计划公布出去, 让各单位提前做好参加比赛的准备工作, 以保证比赛的竞技水平逐年提高, 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

其次, 系级教学单位应经常性地开展系与系、年级与年级、班与班之间的邀请赛、对抗赛。邀请体育教师在技术上给予指导, 学校管理部门要在场地、器材上给予支持, 组织上给予帮助。

第三, 各项目运动队的训练、交流。通过有组织的引导, 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 组织多项业余训练代表队, 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个人喜欢的项目, 主动参加, 这样才能使学生自愿走出教室参加各项活动, 从而达到自觉锻炼, 增强体质的目的。

2. 体育社团或单项协会。

根据学生爱好广泛的特点, 按学生的兴趣特长, 成立体育文化社团。帮助他们建章立制, 并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 积极开展训练辅导。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去, 让他们在参加比赛和组织比赛的过程中, 展示其才华, 锻炼其能力。

3. 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

组织课外体育活动, 既要考虑到有运动爱好和特长的学生, 也要考虑到对运动无特长、爱好的学生的参与性。可以组织运动技能和技巧要求相对较低的群众性项目, 既要有集体项目, 也要有个人项目;既可以是竞技性活动, 也可以安排娱乐性的活动, 力求在欢快的气氛中达到提高增强其体质的目的。

总之, 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课外体育活动要根据本校特点, 从加强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场地保障、课外活动组织形式等方面入手;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力争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使每个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苏华, 严红玲.对高职体育课外活动改革初探[J].职教论坛, 2005 (7) .

[2]徐严明.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洛阳大学学报, 2005 (12) .

[3]郝海涛“.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1) .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篇9

近年来,海南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该文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该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参与动机、项目、时间,以及场地器材、组织管理等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促课外体育活动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2013级、2014级409名学生(男188人、女221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在各图书馆查阅32篇相关文献,著作11部,同时通过Internet、报刊杂志等途径,搜集相关报道25篇,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严格筛选,并进行了效度检验。共发放450份,回收428份,有效409份。

1.2.3 实查法

对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项目等实地调查,找出并归纳出影响学生参与的相关因素。

1.2.4 统计法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 1 课外体育活动认知态度与参与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参与者的态度是体育锻炼的内驱力,它与参与者的体育需求密相关。就课外体育活动认知态度进行调查(很感兴趣、一般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结果显示:37.65%人认为很感兴趣、50.12%的学生认为一般感兴趣,仅有12.22%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态度较为积极。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不感兴趣的仅占4.79%,女生则占18.55%,男生在参与态度上好于女生。参与度方面调查显示:男生参与数为176人占93.62%,女生参与188人占85.07%,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这也反映了该院课外体育活动内容设置、组织安排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没有考虑到不同性别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缺乏引起他们参与兴趣的有效措施,还不能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因此,对女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认知态度低的问题,有针对性设置符合其身心发育规律的运动项目,提高她们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 . 2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频度

按体育人口标准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频度、参与时间和强度进行调查,只有达到体育人口标准才能保证参与者的锻炼效果,同时也是衡量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对每周参与次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每周参与1次占24.73%,2次占27.20%,3次及3次以上占48.08%。男女生之间在参与频度上具有显著性,女生参与3次及以上的占21.28%,男生远高于女生占76.70%。可见该院参与频度相对较低,且男女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调查,得知主要原因是运动项目和运动场地不能满足其课外体育活动需求。

2 . 3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每次参与体育活动时间少,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就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时间在30 min以内的占31.04%,30~60 min占46.15%,60 min以上占22.8%。进一步对性别进行分析,女生普遍参与时间较短,30 min以内的高达48.94%,60 min以上仅有7.98%,男生参与时间远多于女生,参与时间30 min以内的仅有11.93%。由此可以看出,该院学生总体参与时间较短,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尤其是女生参与时间。因此,通过扩大宣传、增设女生喜爱运动项目等途径,增加学生参与时间,使其达到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

2 . 4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强度

对参与强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等强度人数最多占45.6%,且男女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低强度占31.87%,比例偏高,且女生远高于男生;高强度占22.53%,男生高于女生。课外体育活动总体而言较为合理,以中等强度为主,但在选择强度上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男生趋向中高强度,女生趋向中低强度。因性别差异,男生多选择对抗性较大的球类项目,女生则更多选择对抗程度小的操类、小球类项目,也符合女性身心发育特点。

2 . 5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项目

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具有差异性、具有倾向性和不平衡性。不同性别之间选择参与项目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男生喜欢对抗性较强,竞争较为激烈的同场竞争项目,如篮球、足球;女生则喜欢强度小、动作舒缓的项目,如健美操、武术、隔网对抗项目。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场馆、器材、师资等教学资源限制,使很多时尚健身项目得不到普及和开展;另一方面,游泳、网球、登山等项目虽受到广大学生喜爱,但因场地的限制无法开展。学校尚未把学生全面需求与社会发展大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较少,影响了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

2 . 6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

2.6.1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第一,早操、课间操。目前该院早操组织已“名存实亡”,没有统一的规定和管理,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去参与,无强制性。课间操期间仅仅是在上午第二节课间播放广播体操音乐,学生无人参与。第二,体育社团和体育选项课。目前该院体育社团较多,但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屈指可数,参与者更是寥寥无几。该院体育选项课作为必修课,属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部分,开设项目较少,连同学们喜爱的羽毛球课都没有开设。体育选修课方面根本就没有开设。据调查了解下一步该院增加体育选项课项目,增设体育公共选修课。第三,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和单项运动协会组织的各级比赛和运动训练。作为高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校内比赛相对较少,校际间比赛更是少的可怜,仅仅有每两年一届的省大学生篮球锦标赛、田径运动会,每年一届的省足球锦标赛,校内的体育运动会也仅2年一届。

2.6.2 课外体育活动场馆

运动场馆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也是课外体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际调查该院体育场馆人均占有率较低,且利用率低,仅仅有部分小的健身房、瑜伽馆、健美操馆开放,其余的篮球馆、排球馆、羽毛球馆等课余时间暂不开放,这非常不利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虽然有两块田径运动场,但其中一块常年闲置杂草众生,此外室外排球场、篮球场十分匮乏,器材陈旧。按达标要求拥有8000多学生的高校,篮球、排球场地不少于32个,可见运动场地的短缺影响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2 . 7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因素

对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调查显示,首先认为体育场地设施因素人数最多占62.35%,其中很多学生因运动场馆和生活区距离较远而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其次是天气因素,海南天气常年高温多雨,而该院更多的活动场地为露天的,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是时间因素,因该院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在校时间短,课业负担重,课程安排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此外,还有个人因素、学校因素、规章制度因素等,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认知度较高,不同性别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度显著性差异;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频度、强度、时间方面男生普遍高于女生,参与项目中男生更喜欢对抗激烈运动项目,女生则喜欢舒缓、对抗性小的项目;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较为单一,相关规定和管理制度缺失,体育选修课项目开设少,对外交流较少;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场地器材因素、天气因素、时间因素等。

3.2 建议

课外活动与体育教学 篇10

一、调查对象

在成都范围内, 对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从2012年9月至2012年11月, 主要采用实地访谈、发放问卷表、查看活动记录等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900份, 回收问卷1581份, 男生有921份, 女生660份, 最后对有效问卷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了常规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 成都市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有效延伸, 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千千万万学生的身体健康。但据调查, 在成都市有高达40%的高校没有有效安排和专人指导课外体育活动, 在这些学校里学生主要以自发的形式参加。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 有90%的男生和75%的女生都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愿, 这表明只要课外体育活动安排得当, 丰富多彩, 有教师指导, 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参加的。特别是男生的这一比例较高, 说明课外体育活动对男生的吸引力更大, 看重自己身体的强健, 观念正确。女生这一比例较低, 还需积极引导, 大力宣传, 抛弃传统观念, 激发运动热情。

2. 成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动机是人们为达到各种需要而产生的意愿, 它还具有激励的因素。成都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 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强身健体、人际交往、娱乐减负、充实业余生活等方面。这与大学生高素质、高文化的群体需求分不开的。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魅力、价值与功能, 对提高社会适应力也是重要手段。

3. 成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

成都市为西部经济较发达地区, 但体育场、馆建设还比较滞后, 分布不均, 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许多社区及高校体育场、馆和健身场所的数量不足, 多采用收费模式, 阻碍了大学生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比较单一, 这一比例平均高达85%, 女生的比例更高, 达89%。她们情愿在买服装、买饰品等方面大额消费, 也不愿在身体锻炼上适度进行一些花费。这需要对他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予以纠正和积极引导。

4. 成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

根据调查分析, 成都市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严重不足, 大部分都在2次及以下, 这一比例高达60%。对于青年学生一周3次及以上才能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另外, 每次锻炼所持续的时间也是让人忧虑, 不足1小时的比例相当高, 平均达到40%, 女生尤其严重, 这就使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 需要花大力气进行纠正。

5. 成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成都市属西部大都市, 交通发达, 对外交流频繁, 作为高知识人群的大学生更易接受外界新鲜事物, 所以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种类繁多, 内容丰富, 除了传统的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田径、游泳等之外, 还增加了一些新颖的运动项目, 如体育舞蹈、攀岩、旱冰、网球、高尔夫等。调查结果显示, 男生主要集中在对抗性强、运动负荷较大、新颖有趣味的项目上。而女生主要选择对抗性较小、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的项目。参加传统项目的大学生还是占了68%, 达到一半多。

6. 影响成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目前成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还不是很积极, 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有客观的, 也有主观的原因。表1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统计。调查显示, 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缺少场地器材及专人指导, 另外就是学习重课程满等。对于阻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这些因素, 需要各级有关部门及领导加以重视。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 成都市大学生大都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愿, 普及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较好的氛围。 (2) 作为高知识群体的大学生已把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强身健体、人际交往、娱乐减负和充实业余生活的重要手段。 (3) 成都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有待提高。 (4)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还需加强, 运动场馆。 (5) 男女大学生对锻炼项目各有喜好。男生喜欢运动量大、对抗性强的项目, 女生喜欢运动量小、对抗性弱的项目。对于新兴的体育项目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 学生们参与性不强。 (6)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最突出的问题是功课重没时间以及缺少场地器材。

2. 建议。

(1) 加强健身观念的教育, 让大学生们自觉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2) 各高校要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 免费向同学们开放, 并安排体育教师现场指导和督促。 (3) 落实“阳关体育”的相关精神, 每天锻炼一小时, 并在此时间尽量少安排其它课程, 保证同学们的锻炼时间。 (4) 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健身性强, 新颖趣味性大的项目, 如瑜伽、旱冰、网球等, 以吸引更多学生参加锻炼。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成都地区五所高等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全面了解成都市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参考文献

[1]黄健.三峡库区城镇移民的健身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5, (5) :32-33.

[2]黄健.重庆三峡库区大中专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5, (3) :119-121.

[3]张燕, 等.关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8, (4) :67-68.

上一篇:检验岗位技能下一篇:生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