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外活动教案

2024-06-17

体育课外活动教案(共8篇)

篇1:体育课外活动教案

一、集体活动: 名称:夹物跳

目标:

1、目标:

1、尝试把物品夹在下肢不同位置练习行进跳,体验下肢不同力量的运用。

2、体会游戏的快乐。

材料:饮料瓶、纸板、布球若干。

场地: 场地布置:在长方形空地的四个角分别布置商店、小猪的家、小兔的家和小袋鼠的家 过程:

(一)导入

以游戏《石头、剪刀、布》为活动做准备。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扮演袋鼠妈妈:“孩子们,天气这么热,咱们买些饮料回家好不好?”启发幼儿用下肢夹住饮料瓶行进跳。用角色口吻提醒幼儿夹稳。

2、教师带幼儿跳到小猪的家,“天这么热,小猪一定也渴了,我们送些饮料给它吧” 一些幼儿放下饮料瓶,夹上小猪送的水果(布球)继续行进跳。

3、经过小兔的家,一些幼儿又放下饮料瓶,夹上小兔送的饼干(硬纸板)继续行进跳,最后回到自己的家,品尝美味。

4、小结:表扬小袋鼠爱护朋友,并对幼儿把物品夹在不同的位置的做法给予肯定。

二、分散活动:

目标:能自由选择材料创造性的玩,与同伴和睦相处。材料:增加高跷、绳辫、皮球

过程:

1、过程: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与同伴,用不同的方法玩,有愿意继续练习夹物跳的幼儿提出设置障碍的新要求。

2、重点指导玩高跷的幼儿掌握平衡,手眼协调。

3、教师注重在幼儿 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新玩法并给予肯定。

三、结束部分1、1、和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做放松动作:“大面团,小面团。揉呀揉呀揉面团,揉呀揉,搓呀搓,捏呀捏,捶呀捶,甩甩手,甩甩脚,变成一个面娃娃,我们大家笑哈哈!”

2、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整理材料后回班。健康:多吃蔬菜身体棒

一、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蔬菜,知道名称,了解其丰富营养;

2、通过亲自“烹饪”,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多种蔬菜(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

2、烹饪用具、音乐磁带、小篮子

3、丰富词汇:维生素

三、设计思路: 买菜、认识、了解常见蔬菜、烹饪、品尝、收拾、整理、针对中班幼儿,对其纠正挑食、偏食的心理与行为,进而爱吃各种食物,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活动进程

1、进超市、《买菜》音乐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幼:××蔬菜超市!师:我们到超市里去买点喜欢吃的蔬菜吧。(音乐)

师:请把你买的菜放在桌子上,排好。

师:啊,你们可真能干!买了那么多,都有什么菜呀?

2、认识蔬菜,了解其丰富营养(分别出示)

师:这是菠菜,长得什么样子呀?(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根),谁喜欢吃菠菜,你为什么喜欢吃菠菜?有什么营养?菠菜里含有Va,它能使我们的皮肤变光滑,小朋友经常口腔溃疡,那是因为身体里缺少了Va,所以请小朋友喜欢菠菜、多吃菠菜。你们知道还有那些蔬菜里含有Va吗?青椒、南瓜、油菜里也含有Va。还有一种蔬菜里面含有Va你知道是什么菜吗?请你们猜一猜它是桔红色的,动物中兔子和马非常愿吃。对!是胡萝卜。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菜?西红柿,你们吃过西红柿做的什么菜?西红柿里也有许多的营养,象Vc他能是我们的牙齿骨骼变的坚固,还能防止牙龈出血。

师:小朋友平时都是谁做菜给你们吃呀?咱们自己也来做一个菜尝尝好吧。

烹饪过程(介绍大蒜的营养)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随机教育,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并学会收拾整理。

篇2:体育课外活动教案

设计思路我们是所农村幼儿园,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一套完整的统合的训练的运动器械,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幼儿的运动能力,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呢、“指南”强调,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锻炼,开展各种富有野趣的活动,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我们经常就地取材,挖掘孩子们生活中感兴趣的材料开展了许多富有野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如玩椅子、玩桌子、玩轮胎等,使孩子们的运动有了很大的提高,积累了运动经验,个性品质得到了培养。在一年来的混龄体育活动中,中大班幼儿都表现出了对运动的极大兴趣及较强的运动能力,大班幼儿敢于探索、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自信心得到了培养,中班幼儿也在榜样的作用下,胆子变大了,各种运动能力如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平衡能力提高了。针对他们的发展特点,本次活动,我们从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中选择了幼儿十分熟悉的长凳来作为活动器械,让孩子们通过合作、探索、尝试,从而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体验到运动的兴趣,增强体质,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互相帮助的品质。本次活动的开展,我充分体现了“指南”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并在活动中对不同年龄的幼儿都有不同的指导和要求。活动开始,我提供了许多长凳,让两个好朋友在互相商量后自主地去探索长凳的多种玩法,并互相交流学习,从而使孩子们在学会多种玩法的基础上,体验到互相合作和成功的乐趣。接着,我有目的选择需要两人合作完成的玩法,钻“双层地道”和走“轨道”,并组织大家一起尝试,在这两个游戏过程中,我对大中班孩子都提出了要求,通过两次体验,幼儿的合作能力提高了,大胆、互相帮助的个性心理品质得到了培养。最后一个游戏“过桥”是整个活动的重难点部分,在这个

活动中,我分别三次设置了高度不同的桥,低桥(一张凳)、高桥(两张凳)、更高的桥(三张凳叠起来),过低桥时,我设置了难易不同的三座低桥(独林桥、双木桥、分开的双木桥),让不同能力的孩子都去尝试、支体验,并在此过程中轻松地学会了从高处往下跳的技能,而且通过大中班幼儿互相合作过桥,使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得到了培养,同时,在榜样的影响作用下,中班孩子大胆、勇敢的个性品质也得到了培养,各种能力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有了最大的提高。目标:⒈通过玩长凳,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及灵敏性、平衡性。⒉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大、小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帮助。⒊培养幼儿勇敢大胆的良好品质及对运动的兴趣。准备:木制长凳若干,海绵垫二块,小方凳若干,录音机、磁带重点:学习从高处往下跳的技能难点:大胆、平稳地走过双层独木桥,然后往下跳流程:热身运动——自由探索——交流玩法——过桥游戏——放松运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师:小朋友,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运动运运动吧!

二、自由探索⒈师: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长凳)平时长凳是用来坐的,今天,我们要用长凳玩各种有趣的活动,你们想不想玩?⒉请大幼儿带领小幼儿一起玩长凳。先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怎么玩?(俩俩结伴,商量讨论)(幼儿第一探索)⒊交流玩法:刚才,我看到小朋友们都很动脑筋,想出了很多玩法,请你把你的玩法介绍给大家。(学习各种玩法:钻地道、钻双层地道、过轨道)过渡:老师刚才看到小朋友的本领都很大,所以还想大家学一个过桥的本领。

三、过桥游戏(师生共同搭起三座桥:独木桥、双木桥、分开的双木桥 ⒈老师介绍三座桥并请小朋友说出哪座桥最难走,然后进行示范。⒉请一名幼儿示范。⒊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你能走哪一座桥?你愿意走哪座桥?⒋大班文档仅供参考

幼儿先尝试走过高桥,给中班的弟弟妹妹做个榜样。⒌中班的小朋友尝试走过高桥,请哥哥姐姐照顾好他们。⒍请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过更高的桥,激起幼儿下次活动的愿望。

四、放松运动跟着音乐做放松动作。

中班体育百变纸箱

活动目标:

1、通过纸箱的各种玩法,锻炼孩子爬、跑、钻的能力。

2、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创造能力,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在C区地垫上放有大小纸箱若干个。纸箱上都挖好了洞,可以让幼儿把手伸出来。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听音乐模仿机器人做准备活动。

二、纸箱游戏:百变纸箱

地垫上放了很多纸箱,教师告诉小朋友今天用纸箱来做游戏。

玩法一:我是机器人。

出示纸箱,请幼儿套上纸箱模仿机器人走路。小纸箱一个人玩,大纸箱可以几个人玩,小朋友自由选择伙伴玩。

玩法二:穿山洞。

请小朋友将纸箱一个一个连起来,象一列火车,然后请幼儿一个一个从纸箱的一头爬向另一头。

玩法三:开小车比赛

将小朋友分成两组,小朋友站在纸箱里,用双手拿起纸箱跑向终点,先到为胜。

三、放松活动

篇3:体育课外活动教案

一、关于目标的表述形式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第5页明确提出:“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校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测的学习目标”。《课标》中所有的有关目标的表述,都是使用了“学习目标” 一词。用“学习目标”一词进行表述是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如,“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本次展示活动的38节体育课教案中,有9节课使用“学习目标”的表述,有29节课使用“教学目标”的表述, 且大部分课的目标表述不准确、不具体,就目标的设置而言,具体化和可操作性显得不足,出现较为明显的不确定性语言表述, 如,有较多的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用“初步了解……;基本学会……”等不确定性表达方式,由于不够具体、准确,难以通过目标来评价体育课堂的优劣。

由于学习目标是对于每一个教师对自己的评估目标而言,因此,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可以与学习目标有所不同,区别如下(以初中展示课《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一课为例):

执教教师在《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第1次课)一课的技能目标中,将单元学习目标当成第1次课的学习目标(见表1), 由于学习目标没有搞清楚,导致执教教师在这一节课中没有重难点,在课的基本部分,除了讲解示范和“课课练”之外,安排了10个练习,每个练习用时1~5分钟,造成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得不到保证,并由于频繁地调动队伍,练习密度也不够。

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是有明确区别的,在此,笔者针对“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这个教学内容的单元目标表述和第1次课的目标表述分别作了阐述,具体区别见表2、表3。

以上是基于“认知、技能、情感”三维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是站在教师的角度, 针对对于自己教与学过程的一种目标表述; 学习目标是教师通过学情分析,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在上完一节课后学生能够达成目标的表述,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

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是有区别的,单元目标是学生学习完本单元5次课后将能够达到的目标,而课时目标是学生学习完单元的第1次课后应达到的目标。

二、关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提炼

本届展示课,有10节体育课的教案没有单独列出重难点,在强化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教学手段的设计上还有欠缺。具体表现为:有些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用未能围绕主教材的重点来确定,学生对重点技术环节或单个关键动作的练习次数只有5~6次, 没有大量的重复性身体练习,不可能获得掌握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的双重效果。如, 《反应速度练习》一课的教案中,教学重点是快速反应,难点是身体快速协调的动作。由于执教教师对重难点的提炼错误,导致5min抢尾巴、9min抓尾巴两个内容的实际练习效果不佳。此外,还有3节课的教案中通篇都找不到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相关文字,甚至其中有一节课的教案中没有学习目标的相关表述。

部分课在突破难点的手段上,没有设计环环相扣、由易到难的分解动作的辅助练习,直接让学生进行完整动作练习,或者在短时间内安排过多的辅助练习内容。如, 在《反应速度练习》一课中,执教教师将40个学生分成4组,学生等待时间过长,经常出现针对一个练习内容最后几个学生还没有练习,教师又换下一个内容的现象,使练习成为走过场,教师却没有察觉。

三、关于教学流程的设计

本届展示课,只有《前滚翻两腿交叉, 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及体能练习》、《双杠:外侧坐—越两杠下》、《单杠骑撑后腿向前摆越转体90°挺身下》、《单杠: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后摆下》(2节)、 《单杠: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及还原—后摆下》等6节课的教学流程是紧紧围绕着课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的,思路清晰,从准备部分的热身活动到基本部分的辅助练习环环相扣,保证了重难点突破; 对于技术难度大的组合技术,能够将几个关键的动作进行分解练习,最后进行完整组合练习,使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掌握运动技能。但也有一些课的教学流程存在问题。如,《体操:横箱分腿腾越》一课,执教教师在学生没有学会助跑、上板、踏跳之前,就组织学习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的技术环节,使学生的动作学习出现了明显问题,大部分学生出现上板、踏跳错误,从而影响到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等环节。

此外,一节课中应安排一定的时间练习和检测练习成果的流程,但是在部分展示课中,执教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了过多的练习环节,挤占了学生在具体环节的练习机会,如,在《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一课中,教师安排了10个环节的练习,学生在每个练习当中,练习的次数很少,达不到强化动作的目的。对于该内容来讲,建议安排以下四个练习环节,具体为:躺着投(可以安排在准备部分)→原地垂直投→2人一组5米互相投→罚球线附近自投自抢(球出手快速冲抢,快速运球到5米处投篮点投篮并计算投篮次数、命中率)。练习过程中,手臂基本动作、持球垂直加速动作、集中注意力垂直加速伸臂拨球压腕动作、尝试投篮与检测(冲抢篮板球、快速运球到投篮点投篮)等四个练习,紧扣课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有效提高投篮的学习效果。

动作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课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趣味性、连续性,应巧妙地将单个动作和组合技术导入新课,强化关键技术环节。在新授课中, 如果遇到一些比较普及的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教师可以先不讲,让学生先展示,学生可能会遇到问题和困难,之后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主动行为。

四、关于练习密度的问题

本次展示课的教案中,有8节课的教案没有各环节的练习时间分配,有12节课的教案没有练习次数的预设,导致教师心中没有时间分配的“一盘棋”,不是完不成练习,就是下课铃声响,基本部分练习还没有完成,造成仓促地集合下课的情况。部分展示课的教案中,在基本部分,每个学生练习的次数只有7次左右。对此,建议在设计教案时,每一个练习内容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具体地讲:第一,练习时间建议达到5m i n左右;第二,练习次数建议达到100次以上;第三,要进行反复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能够知道哪里正确,哪里有错误。同时,教师不要随意中断学生的练习,要重视当堂的巡回指导,即时反馈并纠正错误(每一个学生出现的问题往往不同);或者,可以采取同伴之间的即时反馈, 互相观察、提示、评价,互相纠错,效果也很好。如果能够做到以上3点,学生技术动作和体能练习效果会大幅度提高。

教师要尽可能少讲,把时间留给学生多练,使学生在练中学,教师在练中讲。40min的一节课,如果32min能留给学生练习,课的密度和强度就会很大,学生技术动作学习和体能的提高就有保障。如,小学体育课40min,如果是10%的练习密度,学生实际练习时间只有4min;如果是70%的练习密度, 学生的练习时间是28min,28min的练习时间多吗?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现在的成年人租场地打羽毛球,以1个小时为例, 平均练习时间会超过48min,练习密度达到80%(因为他们是花钱买健康)。那么,为什么40m i n的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不能提高到80%,也就是32min的练习时间呢?

课的设计要在新学动作和已学动作之间架起桥梁,因为很多运动技术是由一个一个的动作组成,关联动作、衔接动作、组合动作教学有分有合,这样学生学到的运动技术就容易运用到比赛中去;同时可以从准备部分开始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减少学生学习新动作的困难。

五、关于体能练习的问题

38节课中有13节课的教案没有安排10min的体能练习。《课标》第44页有这样的描述:“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 标准 (2011年版)解读》第119页明确提出,“每节体育课应该安排10min的体能练习”。这给我们带来一个思考:10m i n的体能练习如何设计?练习的内容、设计如何安排?对该问题的解决建议:把10min分4个部分, 上肢、腹肌(前)、下肢、背肌(后)的练习各2.5min,动作设计应该让学生能在2.5min内不间断地练习,练习目标是让学生的身体各部位的力量平衡发展,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持续地进行力量耐力的练习,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原则设计出多种组合,设计的练习要简单易行,实效性强,对提高学生体能、提高体育课的密度特别是核心部位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部分展示课的准备活动热身还是沿用60年前的徒手操和慢跑,针对性不强,走过场、效果差。如,九年级女生《跳跃:横箱分腿腾越》一课的教案中,在准备活动中,教师安排的热身练习是原地徒手操、行进间徒手操和慢跑,实际上,从体操课的特点来讲,教师忽视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柔韧性等针对性练习,如果能安排有效的纵叉等静力性拉伸,并结合俯撑、 推手、顶肩、分腿的专项辅助练习,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横箱分腿腾越会有很大的帮助。近几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反映,部分城市小学生的坐位体前屈合格率为23%,中学生坐位体前屈的合格率为33%。如果体育课都能够在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中安排行之有效的20~30秒的静力拉伸,就能解决学生的柔韧性不如成年人的问题。

此外,在38节课的教案中,有19节课的教案没有安全提示,只有14节课的教案有课后反思,有22节课的教案标题混乱,有29节课的教案中的标点符号出现错误。

六、大密度、高强度的体育课是发展体能的主渠道

近30年来,学校体育工作者采用了各种办法来提高学生的体能,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法规来解决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但是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还是在持续地下滑,甚至个别地方出现了加速下滑的现象。其实,最简单、最可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体育课中将目前普遍存在的10%的练习密度提高到70%~ 80%的练习密度,把每节课的平均心率提高到130次/分钟以上,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问题。要达到这两个目标,就必须重视充分利用每1分钟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技能、体能的练习。

透过这次展示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第四次教育革命带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即基于解决学生体质连续30年下降的最大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重要任务,提高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正是强化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篇4:体育课外活动教案

关键字 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现状;对策

G633.96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技术含量、运动量、运动强度越来越低,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就是集合、整队、跑步、自由活动;条件好的学校可能还有一点点器材,条件不好的什么也没有,个别学校体育课甚至成了学生处理个人问题(卫生、就医、休息、学习)的机动时间,完全失去了它的教育教学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功能。并且,这还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学生的部分身体素质严重下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主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1)缺乏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足够的医疗保障支持。体育教学、体育活动有它的特殊性、个体的差异性,意外伤害在所难免,一出意外,不管有理没理,总是学校的责任,学校不胜其烦,也无力负担高昂的治疗和康复费用。学校根本不敢开展运动激烈、强度大、比较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项目的运动和教学,比如单杠、双杠、投掷项目、中长跑项目,甚至足球、篮球在有些学校都是被禁止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更有甚者,有些学校的田径运动会,都没有400米以上的项目和跳高、投掷项目。学校怕出意外,也出不起意外。

(2)学校在场地、器材、师资上的限制。部分学校学生数量众多,而活动空间狭小,运动器材有限、师资配备不足,根本开展不了大场地的体育运动和大型群体活动。

二、教师方面

体育专职教师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各级各类学校一校保证至少一名科班出身的专职教师都有难度。这是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人事安排的不合理、不平衡所导致的。体育是一个涵盖很广的范畴,项目众多,单单一名教师,也不可能知晓、熟悉所有体育项目的常识及教学,均衡和相应增加薄弱学校的师资是很有必要的。

有了体育教师,很多体育活动才能正常开展,在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压在老师心中打大石头,很多项目不是不愿教、不是不会教、而是不敢教。小学只学了点点皮毛,初中还是这点皮毛,到了高中,基本还是零基础。而事实上,体育教材的内容基本还是一致的,但内容在加深、难度在加大,每一个教材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要求,而现在的情况是,到了高中,大部分的同学对大部分的项目,基本都是零基础,这不仅仅是限制了学生本身的发展,也严重打击了老师的积极性。

三、学生方面

(1)学生不愿意学。这里说的学生不愿意学,并不是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而是他们不喜欢那种传统的,一刀切的满堂授课;他们喜欢更自由自在的活动,不愿意一周两节宝贵的体育课,累得半死去练那些对高考毫无意义的所谓的技术动作。各个项目的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更愿意自由组合,水平相当的同学在一起玩耍。而至少三分之一(只多不少)。各项技能都基本为零的同学,就只有看看书、散散步了,

(2)学生没时间学。学校学习时间紧,平时根本没有活动时间,能够一直保证到高三第二学期都还一周两节体育课的学校都很少,课余时间很少,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体育课的时间根本就不想动,甚至处理私人问题去了。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说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三大主体。主体有了苦衷解决不了、出了问题,这就直接造成了现在学校体育教学效率地下、导致了学生身体素质不能和其它教育学科齐头并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影响了学生的生理、心理、性格上的健全发展。

基于以上问题,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政策、资金上给以保障,让学校、老师无后顾之忧;在选拔、升学、入职工作中,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要在综合评价中确确实实有所体现。

一、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法律、政策、资金、场地各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要让学校敢做、有教师教、教师能教、教师敢教、学生有时间锻炼、学生从小就锻炼、学生爱锻炼。从法律的层面明确规定学生享有运动的时间和权利,任何人不得侵占;保证学校所需场地、器材的最基本资金;完善锻炼中的伤害保险制度;让学校、老师无后顾之忧,温室里呵护出来的花朵,永远不能再风雨中健康成长,这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二、保证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

当前的教育,是高考科目的教育,更是战场,分数的高低成了社会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最直接标尺。很多学校就经常挤占体育课时间、体育锻炼的时间,一周三节体育课,只排两节,一周两节体育课,就只排一节,甚至很多学校高三更不就没有体育课。能够保证早操、课间操就很不错了。根本就保证不了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这也是需要主管部门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

三、从娃娃抓起。

体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到哪一个年龄段、做哪些事,每一给阶段由他不同的敏感期,各项目的技术动作、运动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从幼儿时期就要进行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教育与引导,一个阶段做好一个阶段的事,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的延续性的态势,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四、从高中阶段起,推行分项教学

一般说来,学生进入高中,各方面的身体发育、大脑发育、兴趣爱好都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男生、女生的兴趣也将逐步明析;再加上高中阶段,学习压力也将会逐步加大。这个时候开始分项教学,一个主项、一个副项更能让学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更能起到调节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也更能发现、发展和提高自身特长;不同的项目,用这一项最好的老师来教,来提高水平,这将积极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加锻炼的习惯。

五、加强体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前的教育大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弱势地位主要体现在对于它的评价对于升学的影响上,作为体育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弱势就示弱,这确确实实是关系到这一代、下一代、下下一代的炎黄子孙的体质问题,也是关系到民族危亡的大事,不管困难有多少,我们也要努力工作、积极争取,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的条件、好的环境、好的保障。引导学生自觉的体育锻炼、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旭.中职学校开放式体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展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5(4):155。

篇5:大班体育活动教案

设计思路:

正值秋收季节,田野里到处可见丰收的景象,稻谷金灿灿、桔儿黄澄澄。现在的孩子,与自然界的接触甚少,生活的范围狭窄。如何有效地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教育,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利用农村随处可见的稻草、竹子、木桩及果农丢弃的桔子等废弃材料,变废为宝,设计体育活动,既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又培养了幼儿的勇敢精神及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而这一切,也正符合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爬、跑、平衡、攀登等基本技能。

2、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及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重难点:

攀登竹梯(1.2米左右)活动准备:

1、稻草席四条木桩若干草绳若干竹编筐子四个竹梯四个

2、桔子(幼儿人数5--6倍,为果园果农摘收以后扔弃的小桔子)场地布置

草地(稻草席)----小河(稻草绳)----田埂(木桩)----摘桔子(竹梯)活动流程:

热身运动-----锻炼本领-----摘果子游戏------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今天,我们要到果园里去帮助农民伯伯干活,我们先来练练本领。

跟着音乐做各种模仿动作:摘果子、收割稻子、摘棉花、抱西瓜、擦汗等各种动作。

(二)锻炼本领

1、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教师:我们到果园里去,要经过一片草地,从一条田埂上走过,还要遇到一条小河,怎么办?

幼儿自由合作,选择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练习。

2、重点难点练习

教师:我们怎么帮助农民伯伯把树上的桔子采下来呢?

幼儿合作,攀爬竹梯。鼓励胆小幼儿勇敢攀爬。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

(三)摘果子游戏

教师:刚才老师接到村长的一个电话,他说:有位外商寄来了订货单,需要500箱桔子,今天下午交货,来不及摘怎么办?(帮助摘桔子)

1、提出要求:一次只能摘一个桔子,一个一个依次攀爬竹梯,教师在竹梯旁指导、保护。

幼儿练习两遍。

2、竞赛

幼儿分成人数人数均等的四列,进行比赛,看哪队幼儿能迅速地把桔子摘回来。根据四队幼儿的完成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不同的小动物贴纸)游戏结束,放松身体练习

教师:今天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村长交给的任务,帮了农民伯伯的大忙,村长说:谢谢小朋友。

篇6:体育活动安全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对学生进行“课间活动”“上体育课”和“外出活动”集体活动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让学生掌握一些安全防护知识,以适应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保证自己的安全; 3.通过表演,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自护”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真正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教学重点:在“课间活动”“上体育课”和“外出活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教学难点:在“课间活动”“上体育课”和“外出活动”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教学过程:

一、看小品,说感受 1.情景导入

师:宁静的校园,随着一声下课铃响,校园里便热闹起来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飞出教室,他们三五成群,或在一起打乒乓球、跳绳、踢毽子,或在一起七嘴八舌地继续探讨着课堂上的难题。看,我们班的同学在课间玩起了什么? 2.表演小品 生表演《撕名牌》 3.交流游戏

(1)小品里的同学在课间玩的是什么游戏?

(2)你们玩过这游戏吗?玩过的请举一下手。你喜欢玩这游戏吗?为什么喜欢?(3)那么你觉得小品中的同学做得对吗?错在哪里?

二、讨论课间活动 1.情景导入

师:课间活动是我们校园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课间活动时间也是最受我们喜欢的时间段,那你知道学校里为什么要安排十分钟课间活动吗? 生1:课间活动可以让我们放松大脑、消除疲劳,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下节课的学习。

生2:课间活动时同学们在一起玩玩游戏、聊聊天可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生3:课间活动时打打球,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学到一些打球的技能技巧。生4:课间活动时走出教室看看绿色植物,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2.讨论交流 师:是呀,开展课间活动的好处有很多,那么我们平时可以开展哪些课间活动? 生:打球、跳绳、踢毽子、玩拍手游戏、下棋、跳橡皮筋、跳格子…… 3.说注意点

师:结合我们平时的活动,说说课间在教室内外有限的地方活动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生1:玩游戏的时候不追逐打闹,在教室内还是在教室外都要注意做到这点。师:追逐打闹这点,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做的都不是太好,以后一定要改正。生2:课间活动时不猛跑,不推挤,要注意安全,要讲秩序。

师:良好的秩序是我们活动的保证,只有秩序好了,我们才能玩得安全,玩得开心。

生3:我觉得课间活动时同学之间要讲谦让,如果发生一些小矛盾不要去找同学争执,应该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处理这件事。

师:是呀,我们班有些同学有时常会为一些小事闹得不开心,他们谁都不肯吃亏,你不让我我也不让你,吵嘴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同学甚至还动手打架。这样多不好啊!我希望大家在玩时一定要注意团结友爱。那么课间还要注意什么? 生4:在活动中,不要随意攀登高处,如果不注意会摔成骨折或脑震荡。生5:活动时要注意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能去踩踏花草,不能去攀折树枝,不可以去碰伤小树。

师:说得真好!学校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乐园,我们要爱护它,不让一草一木受到伤害。这里有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

4.师:同学们课间过后,我们又将迎来一个快乐天地,那么我们将如何才能度过一个快乐安全的体育课呢?

三、如何上好体育课

(课件演示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情景)

1.上体育课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学生自由讨论 2.上体育课时,同学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3.大家知道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的运动,活动量大,经常弯腰、跑跳、翻滚,还要运用很多的体育器材,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上一节既快乐又安全的体育课呢?(板书:上体育课)师:上体育课时我们的衣着要有一定的讲究,谁来说说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生:衣服上不要别胸针、校徽、证章等。

生: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生: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生: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生: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

生: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生: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生:不要用体育器材打闹,否则容易砸伤他人。

师:是呀!同学们说的真好,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体育课上做动作时,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导,根据老师的指导要领做动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如果感到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和老师请假。

4.出示体育课三幅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交流一下看看她们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5.师生小结。

四、结束语

篇7:体育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模仿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2、训练幼儿走、跑、跳的基本动作。

3、积极参与体育比赛,体验运动的快乐。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音乐;小椅子3把;大长方形垫子两块;体操 凳一个;呼啦圈多个;小猫、兔子、乌龟家活动图片各一幅; 活动过程

1、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动物图片,请小朋友仔 细观察一下,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出示幻灯片(动物走跑、跳、飞、游、爬)问:孩子们,你们 刚才看到了谁呀?它们是用什么方式走路的?(幼儿说一说。)孩子观察的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有它们自己的运动方式?(幼儿说一说。)

3、孩子们真是太棒了,知道这么多动物的运动方式。今天老师还给你们邀请了几位动物朋友,小朋友想不想认识它们?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都是谁?

4、小朋友看,是谁来了?出示幻灯片(小白兔)谁能说一说小白兔是怎样走路的?(双脚跳)请几位幼儿学一学。教师讲解双脚跳:双脚并拢,膝盖弯屈,双脚用力蹬地向前跳;出示幻灯片(乌龟爬),引导幼儿学一学他们的动作。(手膝着地屈膝爬)教师讲解手脚着地

屈膝爬:手、脚着地,屈膝,手脚协调一致向前爬。出示幻灯片(小猫走)它是谁呀(小花猫),谁能说一说小花猫是怎样走路的?(双脚成直线走)集体学一学(脚跟轻轻着地,双脚交替走在一条直线上)。

5、刚才小朋友学到了这么多的本领,现在老师要考验你们谁的本领高:老师说出小动物的名字,小朋友就快速做出它们的运动方式,谁做的又快又好,谁的本领就最高。小朋友有没有信心?(有)进行比赛活动:小兔小兔蹦蹦跳;乌龟乌龟慢慢爬,小猫小猫轻轻走。

6、孩子们,快到老师的身边来,现在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动物运动会,它想请各位小朋友去参加它们的开幕式,孩子们,你们愿意吗?(愿意)不过,动物王国的国王给我们提出了两个要求:

1、小朋友要分成男女两队,而且要做到快静齐;

2、当我们经过每个小动物的家门时,都要模仿这种小动物的运动方式前进,要爬过草地,跨过小河,走过独木桥。一路上困难重重,孩子们有没有信心!(有)我们的孩子真勇敢,现在就让我们锻炼一下身体,准备出发!

放音乐,做准备活动。孩子们,现在我们快快站好队,开始出发!放音乐,走!乌龟爬(爬过草地)小兔跳(跳呼啦圈)小猫走(独木桥平衡木)

结束活动:孩子们,我们终于到了美丽的动物王国了。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而且还学到了很多本领,你们高兴吗?运动会开幕式开始了,现在就让我们排好队开始入场吧!(放运动员进行曲,结束活动)

大班体育活动

动 物 运 动刘 萍

篇8:体育课外活动教案

近年来, 国家先后下发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 (简称教体艺[2006]5号) 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 (简称教体艺[2006]6号) 。教体艺[2006]5号文件要求, “广泛开展群体性的学生体育活动。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安排, 形成制度”。教体艺[2006]6号文件要求,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 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 形成制度”。2007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简称中央7号文件) , 中央7号文件明确要求, “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那么, 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又是如何执行这些文件精神的呢?深入广大中小学调研不难发现, 多数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流于形式, 并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 大多数学生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在教室做文化课作业或在自由活动。在此背景下, 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 不失为学校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好的载体和做法。

一、体育拓展训练的特点

1. 以游戏为依托,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体育拓展训练项目将学生锻炼的身体素质巧妙地融入“游戏”中, 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扭转目前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谈到游戏, 就会想到儿童, 对游戏的解释似乎成了对儿童的解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也是孩子们在玩各种各样的游戏, 只要有孩子们的地方, 游玩的场所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地设立起来[1]。事实上, 中小学生同样也喜欢游戏, 如果我们将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以“游戏”的方式来展现, 同样可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走向操场, 锻炼身体。

2. 以合作学习为平台, 可以加大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量

体育拓展训练项目选择对学生运动技能要求较低, 重在团队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展现,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量, 扭转体育赛事只有少数体育尖子参与的局面。课外体育锻炼一小时是一个需要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 该项政策执行得好与坏, 主要关注的是平时不爱锻炼的学生, 只有想办法把这些不爱锻炼的学生吸引到操场上, 该项政策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落实。对一些体育学困生的研究也发现, 他们不爱锻炼的原因主要是运动技能欠佳, 在体育活动中, 找不到成功的喜悦, 久而久之渐渐失去了兴趣。体育拓展训练重在团队合作, 对运动技能要求不高, 学生只要认真练习, 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再加上项目设计时要求学生全员参与 (项目设计时学生的参与数量与团队成绩成正比) , 在团队的带动和帮助下, 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来。

3. 由班主任组织开展, 弥补了一些学校体育师资短缺的问题

体育拓展训练项目对于教师的运动技能要求不高, 活动重在考验教师的组织能力, 只要教师经过简单的培训, 就能带领学生组织高质量的、有序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设计重在组织, 而班主任相对组织能力较强, 因此可以有效解决因体育教师短缺而无法有序组织课外活动的问题, 弥补了当前因体育教师缺编而无法有效组织学生有序进行课外活动的局面。

4. 项目开展要求较低, 缓解了一些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

体育拓展训练项目在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到学校经费的问题, 拓展训练项目对于体育经费充足的学校来说, 可以由教师统一购置, 对于经费不足的学校, 可以充分发动学生自制、教师收集等形式来完成。比如选择一些学校用过的物品, 如横幅或用废报纸作为道具, 开展“无敌战车”项目, 以废布条为道具, 开展“蛟龙出洞”项目等, 从而有效开展拓展训练。

二、课外体育活动中引入体育拓展训练的具体对策

1. 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

体育教师可以向学校领导递交申请报告,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将学校体育拓展训练融入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学校体育拓展训练是一门新开发的体育课程, 一些学校不太了解课程的性质及意义, 因此体育教师要结合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 向学校写出书面申请报告, 积极争取校领导的支持, 在学校的安排下, 在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将体育拓展训练科学合理地穿插到课外活动中,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

2. 对班主任进行培训

相关调查表明, 一些学校体育教师严重缺编, 一名体育教师要承担多班的体育教学, 有时甚至承担全校的体育教学任务, 此时在课外活动中让体育教师深入各班指导, 很显然是不可能的。由于学校体育拓展训练的活动项目重在考查学生的组织协作能力, 项目本身对教师的运动技能要求不高, 所以学校可以组织班主任共同参与, 由体育教师对他们进行拓展训练的培训, 大多数班主任经过培训都能指导学生。这不仅活跃了学校气氛, 增强了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合作, 而且还能帮助班主任更好地指导本班学生组织好其他课外活动。

3. 对各班体育委员及体育骨干进行培训

由于班主任工作繁忙, 在课外活动中让班主任天天跟班也不太现实, 因此体育教师可对各班体育委员及体育骨干进行培训, 采用体育教师总体指导, 班主任具体指导, 体育委员及体育骨干具体组织实施的模式, 将学校体育拓展训练穿插到课外活动中, 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课外活动要么无人管理, 要么就是组织全体学生跑步等单调的活动模式。

4. 利用课堂教学推广拓展训练

依据教学大纲, 适时利用体育课堂教学推广学校体育拓展训练, 以降低班主任及体育委员的工作难度。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每学期的教学内容, 均有几个学时的教师自选项目, 体育教师可在教师自选项目中适当穿插学校体育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 以此在体育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项目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从而降低班主任及体育委员和体育骨干在课外活动中组织练习的难度。

5. 考评课外活动成绩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把学校体育拓展训练更好地融入课外活动中, 学校及班级可参照学校体育拓展训练的考评方式, 拟定课外活动考核体系, 以提高学生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成绩考核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 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程度的简便方法, 是衡量学生是否完成教学计划的手段, 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积极从事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举措。

课外活动拓展训练的练习项目分为攻擂项目和临时即考项目。所谓攻擂项目是指小组成绩考核两周后, 教师为每一个团队提供一次刷新自己和其他团队成绩的机会。以“运送西瓜”为例, 在基础成绩测试中, A队64个, B队67个, C队65个, B队暂时位居第一, 在成绩考核后, 教师告诉各团队的成绩, 并在两周后重新组织学生攻擂, 攻擂时学生可选择攻擂也可选择放弃, 但放弃后不能因为其他团队成绩超出而再次攻擂, 若再攻擂时A队72个, B队65个, C队71个, 则各队的攻擂成绩为:A队72个, B队67个, C队71个, 即攻擂结束后, 每个团队均取自己的最好成绩作为团队评定成绩。所谓临时即考项目是指在课外活动时间教师布置任务, 当时练习, 并在当天进行测评。当然, 如果学生练习兴致很高, 可适当延长学生的练习时间, 如任务布置后, 让学生练习一个或两个课外活动, 然后再进行测试, 但测试成绩只有一次机会, 即一次定胜负[2]。

学生课外活动成绩考评全部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 在每一次测试时总会产生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以四组为例) , 第一名得5分, 第二名得3分, 第三名得2分, 第四名得1分。学期课外活动每次测试各组都按照这个比例积分, 学期末根据总积分排出名次, 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依据此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总之, 学校体育拓展训练从项目设计、组织及实施, 充分考虑到了制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种种因素, 选择对学生运动技能要求不高、对器材设施要求不高、以游戏为平台、以团队合作的形式, 巧妙地将学生身体素质 (爆发力、速度、耐力等) 专项练习融入到项目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 既锻炼了体质, 又愉悦了身心, 从而确保学校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在下午课后也能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的集体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项江.论体育游戏的游戏性.首都体育学院, 2008.

上一篇:长征精神初中生作文下一篇:消防志愿者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