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培养下初中历史

2024-06-05

意识培养下初中历史(精选十篇)

意识培养下初中历史 篇1

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1.这是历史学科的要求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了以史为镜,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 了解历史是为了现在和将来的更好发展, 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以史鉴今”, 这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将“死”历史学活。

2.这是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古往今来, 所有发明创造都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出现的, 只有发现问题后才能有创新方向。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接触新知识的认知过程, 当学生现有知识储备与新知识无法衔接的时候, 必然就会产生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这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法宝

初中历史教师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地位与关系, 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历史知识是基础, 学习历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 “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 同时透过教学活动, 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 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 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产生所谓‘历史意识’。”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转变教学思维, 让学生想问

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 使历史教学从重视结论识记转变为重视对历史问题的探究, 树立积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理念, 与时俱进, 并将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打破思维定式, 克服思维的惰性, 同时鼓励学生破旧立新, 不迷信权威, 敢于质疑。只有实现教师到学生的思维的转变, 才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堂想问。

2.营造课堂气氛, 让学生敢问

一个紧张严肃的课堂和一个不尊重学生的教师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战战兢兢、情绪紧张, 很难提出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需要学生敢于提问, 这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精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的特性, 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不局限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能得到有效的表达。

3.重视基础学习, 让学生能问

初中历史学科在学校、教师、学生眼里比语数外次要, 这种不重视使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一知半解。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 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 想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困难的。很多时候学生不会问是因为他们对历史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师要重视丰富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储备, 对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教学内容, 需要熟记的要及时督促学生记住。

4.正确开展过程引导, 让学生深问

当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产生疑问, 很可能刚开始只是一个浅层次的问题。如何让学生的问题更加深入,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鼓励学生提出假设问题、回答假设问题, 不断归纳总结, 由一个问题延伸到另一个问题, 环环相扣。学生提出问题后自主寻求答案, 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答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形成理性的批判思维和积极探索问题的科学素养。

5.讲究提问技巧, 让学生会问

提问也需要学习。古语有言, 善教者必善问,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历史课堂提问中的作用, 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入研究,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问,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需要教师注意的是, 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教学中可以由教师向学生提问, 也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 实现良性互动。

根据新课改的人才培养目标, 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实现历史教学从结论为主到探究过程为主的转变, 让学生在不断的提问与质疑中提高创新能力, 真正掌握学好历史的方法。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要求, 是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法宝。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主要有:转变教学思维, 让学生想问;营造课堂气氛, 让学生敢问;重视基础学习, 让学生能问;正确开展过程引导, 让学生深问;讲究提问技巧, 让学生会问。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荣华.在体验性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J].历史教学问题, 2011 (2) .

意识培养下初中历史 篇2

一、通过引导与发现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好奇心

首先,教师要在备课时归纳出常考的初中历史问题,然后将问题设计到教案中。其次,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要先将历史教学内容以大提纲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将提前准备好的问题引入提纲中,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激发学生探索历史问题的好奇心。第三,待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后,教师要通过教材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讲“秋收起义”时,教师可以先列出“秋收起义原因、秋收起义目的和秋收起义结果”三大提纲,然后在提纲的后面设置“秋收起义的根本原因、重要原因和基本原因有哪些,秋收起义的最终结果如何,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此时学生就会好奇“秋收起义”到底是什么样的起义,为什么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等。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索教师给出的历史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问题的答案,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通过指导与强调来提升学生的问题质量

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中,问题质量提高是当下初中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在历史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积极调整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值,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因为不同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历史知识认知能力和历史问题解决能力不同,所以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历史基本水平,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其次,教师要深刻了解到问题的刁钻程度并不是衡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效果的标准,因为刁钻程度过高的问题反而会打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信心,也有可能把学生引入文字游戏的歧途,让学生忘记历史问题的本质,不利于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问题刁钻程度过低,激不起学生的问题探索好奇心,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同样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历史问题偏向和历史问题解决能力等因素,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历史问题,以培养和提高历史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通过关心与倾听的方式来实现学生提问频率的上升

首先,教师要以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提出历史问题的学生,并认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出现重成绩好而轻成绩差的现象,那样会打击成绩差和成绩中等学生的提问积极J吐,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整体培养。其次,教师要通过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层次问题,进行历史教学内容确定,因为不同层次问题能够反映出不同学生的.不同历史学习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意识培养。第三,要注意学生问题提问的频率,因为频率越高表不学生的历史学习信心越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适当调整问题设置的难度,最大可能地的培养和提高历史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洋务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常的问题提问难度,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同难度的问题,如洋务运动的领导人物有哪些,时代背景是什么,洋务运动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问题难度中等,以此给学生定下问题思考的范畴。然后再增加问题的难度,如洋务运动对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哪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历史问题发现及解决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通过训练与完善来实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意识培养下初中历史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意识 培养 路径

一、引言

历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了解过去,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能力。其中,历史意识作为一种潜在的思维方式,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意识也是学生的一种认识能力,逐步发展成对历史的继承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了解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并注意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优良革命传统;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历史表达能力,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等。这样,可提高学生历史认知能力、观察与思维能力,使其学会运用历史角度来分析与解决问题。

二、深化历史教学,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意识

1.把握历史知识联系

由广义上讲,历史是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包括人类社会史与自然史;由狭义上看,历史是人类社会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在历史学科中,主要是通过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记载,对现代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若想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则需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不仅要了解历史事件,还需认识到历史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当前的启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既要生动地讲解历史知识,更应把握历史知识的纵横关系,注意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等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以突显历史学科本身的系统性与关联性特点,让学生学会跨时空地联系和类比所学历史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现实问题,从而发掘与把握历史规律,把握科学认识方法,促进学生历史意识的有效形成。如教学《新文化运动》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思想、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状况,思考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以及两者的关系,使其对比与联系学习,了解历史发展脉络,发掘历史发展规律。

2.运用历史教学,加强思想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教授历史知识,还需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历史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每章节知识都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教育内容,譬如民族意识、民主意识、爱国意识、创新意识等,这就为历史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内容与素材。如教学《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抗战英勇事迹的学习,唤起学生爱国情感,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并使其学会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同时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场残酷的侵略战争。尤其是通过学习南京大屠杀,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了解军国主义的本质与危害,形成争取和平与反对战争的信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呈现《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材料与地图,并联系所学地理知识,探究卢沟桥的战略位置,思考为何日军进攻卢沟桥?而后播放卢沟桥事变影像资料,对历史真实进行再现,合作探究:佟麟阁生前激励将士们说:“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从这段话中可反映出什么样的民族精神?接着教师可呈现展示南京大屠杀的图片与相关录像资料。讨论思考:南京大屠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当前一些日本右翼势力试图抹杀该历史事实的目的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又该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这样,既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了学生民族意识,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留下的启示,促进学习历史意识的提高。

3.提高历史评析能力

在新课标中,要求教师能够将社会生活热点、重大问题等与了历史教学有机联系起来,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评析历史,学会关注生活,认识现实,并从历史角度来对过去加以审视,对现实加以正视,对未来进行展望,从而促进历史意识的形成。这就意味着学生不可局限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知识的记忆,而应借助学习活动,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并将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加以联系等,以形成良好的历史观念与意识。其次,立足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历史意识培养途径。在当前历史教材中,融合了思想意识与历史社会科学、人文地理等知识,是学生认识历史发展,把握历史和实际的联系,了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这为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并依托教材,引入生活实例。如引导学生注意课本中的“导入框”,然后要求学生围绕其中的内容回顾平时所闻所见;亦或教师呈现相关的影视作品、图片、文字资料等,巧设启发性、探究性问题等;或者通过“活动与探索”、“练一练”等栏目,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另外,则是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以拓宽培养渠道,将历史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深化学生历史意识。如参观历史纪念馆;“寻找历史遗迹”活动;利用日历,引导学生想想历史上的今天有何事件,如节庆日、纪念日,比如“9月18日”、“7月7日”等。然后利用调查访问、上网查阅等形式来认识这些历史事件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以及意义,并写写自己的体会与感受。这样,有助于拓宽了学生历史知识面,增强学生历史意识。

【参考文献】

[1] 莫宏雨. 试论中学生的历史感的培养,《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05期.

[2] 丁松泉. 历史意识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1年06期.

[3] 徐玉萍.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策,《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02期.

意识培养下初中历史 篇4

一、初中历史教师应有证据意识

初中历史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历史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要有底气,如果有需要,能拿出让人信服的资料,从而证明自身观点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厚积薄发。对于不同的书上呈现的不同观点,要通过查找资料进行鉴别,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讹传讹。分清真实历史与传说、小说、影视作品的区别,并向学生讲清楚。初中历史教师要有证据意识。重证据的历史意识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实践,不断反思。初中历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究、求证历史。要让学生知道,历史要依靠证据来证明。教师本身具有重视证据的历史意识,便会感染、影响学生,使他们认识到以科学的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

二、培养初中生证据意识的主要做法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1. 从史料中得出正确结论

历史教科书尊重历史事实,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它。一般地,我们在做出一个结论前,必须先从教科书中找到依据。比如教科书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说明唐太宗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君主;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国,残害我国百姓,并不是为了所谓的“为大东亚共荣”,我们有日本投放的毒气弹的证据,日本在中国恶意遗留60万枚毒气弹,已与中方签署《处理日化武条约》。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抗日战争研究需要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全面整理我国各地抗战的档案、照片、实物等,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这就是用史实说话。

2. 搜集史料,印证自己的观点

初中生喜欢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看问题经常带有片面性。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然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初中历史教师要告诉学生:搜集史料的渠道要广泛,可以从典籍中找,从互联网上搜,听老师和前辈讲述等;史料的种类多,可以是各种载体的出版物,也可以是其他实物证据。收集到的史料要尽量辨别其真伪,把小说、影视剧的“史料”放到一边,仅作参考,因为这样的史料受作者、导演个人观点的影响较大。

3. 逐渐学会用证据说话

初中生的知识水平有限,阅历尚浅,可塑性强。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渗透证据意识,教育学生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见;然后慢慢地强化学生的证据意识,对于有证据意识的学生要加以表扬,而对于缺乏证据意识的学生要加以引导,逐渐引导学生养成用证据说话的习惯。

4. 自主求证

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最容易受影视剧干扰。影视剧受导演个人的喜好影响较大。虽说影视剧播放之前已得到广电总局的审批,但有时为了娱乐大众,其历史人物、事件等与历史事实往往有很大的出入,有时为了剧情的需要甚至可以无中生有。不可抹杀影视剧的教育功能,但我们要告诉学生影视剧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以杜撰,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基本都是真实的,是历史研究者经过反复考证写出来的。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当我们接受其他渠道的“历史知识”时,别把它们当作真正的历史而相信,要逐渐学会自己查找资料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5. 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探究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历史书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时往往一笔带过,语言十分精炼。这给历史教师教学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对于古代史,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在图书馆、互联网上查找相关史料来学习。对于当代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学生虽然同样不清楚,但教师、学生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都见证了这段历史。可以让学生回去询问家人,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等,然后带回课堂和大家一起交流。

从某种程度上说,缺乏史料的证据只是浅层次求真,只能让学生停留在记忆层面,不可能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深刻理解,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养成。我们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要学好历史知识,同时更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现有历史结论,再通过历史证据来探究历史。

摘要:初中历史教科书应是真实历史的展现载体,但在其撰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和人为的成分。真实的历史与教科书中的历史还是有差别的。历史教育应重视证据,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意识培养下初中历史 篇5

摘 要:历史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历史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它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时空观念是研究历史的基本要素,把空间排在第一位是因为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素养;时空观念;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1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70

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和两次?x江市级公开课的备课与开课体会,下面结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的相关课例就时空观念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谈谈看法。

一、会用历史地图,让历史由死变活

初一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仅停留在表象,而历史地图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的工具。有效地利用历史地图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思维能力。但现实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而忽略了他们在时间上的联系,没有真正地把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的环境下付出审视。许多老师在遇到历史地图时,简单一句话就一笔带过,不进行深入分析。甚至有些老师连配备的地图册,一学期了都没让学生用过。这样对于培养学生时空观是非常不利的。

(一)由抽象到具体,加深学生理解

如第9课《秦统一中国》,通过展示动态地图《秦灭六国示意图》,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上直观感受秦灭六国的史实。再将此图与书本P43《秦朝形势图》对比,注意引导学生历史地图的图例的正确使用,从图中能获取的历史信息:A.秦都;B.秦疆域四至;C.郡县制;D.水利工程灵渠;E.秦长城的起止地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下列问题:1.公元前221年后秦朝征服了本原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地区,有利于理解秦统一后的民族融合的问题。2.公元前221年后秦朝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感受秦朝在疆域上的统一,认识到自古以来南海和东海就是中国的领土,从而加深理解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和秦始皇的最大功绩。

(二)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思维

用好历史地图,可提高课堂效率,拓展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之路路线图》的运用就十分重要。由于本课用的地理知识较多,教师可让学生指图说出西域的地理概念,并能标出陆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地区,从而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掌握,也可把丝绸之路作个简单的图示: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大秦);帮助学生准确找出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途经地区的古今地名的对比,来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简介途经地区的地形地貌感受商旅的艰险,以及在丝绸之路上东去和西来的物品与来认识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的作用。

(三)系统教材内容,提高学生思维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和第7课《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中,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让学生观察诸侯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春秋时的晋国哪去了?韩赵魏三国是怎么来的?从而引出三家分晋的史实;七雄的地理位置在哪?都城在哪?辅以顺口溜: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来识读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借助地图动态演示和教师讲授了解战国时期政治外交策略与史实,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巧用时间轴、大事年表,把历史知识时序化

每节课都有教学主题,这是每课的灵魂,而围绕这个主题都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如果能将这条线索时空化,将十分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此法适用于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序判断问题,直观有效。如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先在时间轴中标记本课重大历史事件,然后再标出时间,来推算公元纪年、从而判断时代归属、发生的先后、计算时间差等等。对于公元纪年法的应用应注意:公元前与公元后的初年和末年是相反的,如公元前1300年是公元前14世纪末,公元1300年就是公元14世纪初。如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中关于汉初的几位皇帝可用时间轴引出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及他们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汉初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也为汉武帝的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既复习了旧知,也为探寻新知作了铺垫,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朝代更迭顺序,可用历史大事年表来解决。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学生在自主学习三国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一个提前制作好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更迭简表,一些朝代留空,让学生填空。通过这种方式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也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妙用情境教学,让历史味充满课堂

如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一文中提到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关系时,创设情境:假如你是生活在秦末的一名农民,面对秦朝的残暴统治,你会怎么做?有的同学回答自杀,更多同学的回答都是反抗或起义。这样就更好使学生理解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爆发,而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对秦朝施政的反抗。在讲到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原因时,创设情境:假如没有这场大雨,就不会爆发这场起义,这种观点对吗?通过创设,让学生明白,遇雨误期只是一个导火线,真正的原因在于秦朝的暴政。通过历史现象来深入历史本质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现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可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时空观。作为初中历史教学,渗透“时空观念”对于提高历史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拓展学生视野,构建历史框架、应对中考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意识培养下初中历史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 问题意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01

创新就是在提出问题后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创新能力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由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历史教学中。

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1.这是历史学科的要求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了以史为镜,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了解历史是为了现在和将来的更好发展,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以史鉴今”,这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将“死”历史学活。

2.这是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古往今来,所有发明创造都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出现的,只有发现问题后才能有创新方向。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接触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当学生现有知识储备与新知识无法衔接的时候,必然就会产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这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法宝

初中历史教师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地位与关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历史知识是基础,学习历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产生所谓‘历史意识。”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转变教学思维,让学生想问

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历史教学从重视结论识记转变为重视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树立积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并将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打破思维定式,克服思维的惰性,同时鼓励学生破旧立新,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只有实现教师到学生的思维的转变,才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堂想问。

2.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一个紧张严肃的课堂和一个不尊重学生的教师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战战兢兢、情绪紧张,很难提出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需要学生敢于提问,这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精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的特性,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不局限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能得到有效的表达。

3.重视基础学习,让学生能问

初中历史学科在学校、教师、学生眼里比语数外次要,这种不重视使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一知半解。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想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困难的。很多时候学生不会问是因为他们对历史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师要重视丰富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储备,对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教学内容,需要熟记的要及时督促学生记住。

4.正确开展过程引导,让学生深问

当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产生疑问,很可能刚开始只是一个浅层次的问题。如何让学生的问题更加深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提出假设问题、回答假设问题,不断归纳总结,由一个问题延伸到另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学生提出问题后自主寻求答案,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答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形成理性的批判思维和积极探索问题的科学素养。

5.讲究提问技巧,让学生会问

提问也需要学习。古语有言,善教者必善问,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历史课堂提问中的作用,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教学中可以由教师向学生提问,也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实现良性互动。

根据新课改的人才培养目标,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历史教学从结论为主到探究过程为主的转变,让学生在不断的提问与质疑中提高创新能力,真正掌握学好历史的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1]高荣华.在体验性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J].历史教学问题,2011(2).

[2]张陟遥. 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培养——关于设置“提问卡”的理论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2005(1).

意识培养下初中历史 篇7

一、营造民主教学氛围, 让学生敢问

课堂上学生之所以提问少, 不是因为没有问题, 而是畏于教师的权威, 有问题不敢提问。虽说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是他们往往担心提问过于肤浅, 而不敢提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总是习惯于用一种“判官式”的逻辑, 只用对与错、是与非去评价学生的问题和答案, 严格地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教材或教师所预定的思维之内, 使学生畏于教师的权威而不敢提问。久而久之, 课堂上学生的提问之声也就越来越少。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而民主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敢于提问。教师要尊重学生, 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 教师要视学生为学习主体, 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当学生感受到这种平等后, 自然会强化主体意识与问题意识, 产生更多的问题。其次,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 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时间与空间上的保证。教师要体现出教学的真正民主性, 为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发言提供时间与空间, 使得学生敢于发表个人的不同见解, 敢于提出更多的问题。这样才能彻底打破教师的一言堂, 让课堂上拥有更多来自于学生的不同声音。这样民主、宽松而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才能让学生敢于提问。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让学生会问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注重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 剥夺了学生思考与提问的权利, 使学生处于机械接受的地位。这是典型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 导致学生不爱问, 也不会问。为此,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创设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情境, 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引发学生的思考, 使得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这样, 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 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与启发下, 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从而有问题可问, 真正学会提问。

(一) 运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图片是重要的承载历史信息的载体。现行教材图文并茂, 图片占有很大的比例, 传达着许多文字所不能传达的信息。为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图片的重要功效, 充分利用多媒体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效果强的特点, 运用教材插图、历史图片、地图、影视剧片断等来为学生创设丰富而直观的教学情境, 以此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 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状态中, 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 进而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 联系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 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学科教学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 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与学科教学之间找到切合点, 将抽象的知识寓于直观而丰富的现实生活之中, 以带给学生亲切感与熟悉感。这样既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 同时又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 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展开学习。这样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 又是运用的过程, 是一个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会处于最为积极活跃状态, 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看法与见解, 教师要加以疏导, 消除学生不知道如何提问、不知道提什么问题的疑虑, 使得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 真正学会提问。

(三) 加强知识内在联系, 创设对比情境

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 对各知识点全面了解, 利用各章节间的内在联系来创设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利用比较、联想、对比等方式来展开自主学习, 这样更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这不失为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三、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让学生乐问

评价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终结, 而是学生认知活动的新起点。科学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享受提问所带来的乐趣, 同时又能使学生客观看待自己,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充分发挥评价的重要功效, 让学生乐于提问。

一是关注问题本身的价值, 更加关注学生思考全过程。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是与非、对与错来评判, 因为这样的评价并没有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学情, 会打击大部分学生提问与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逐渐丧失提问的动力与学习的激情。所以,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本身的价值, 更要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整个思维过程。当学生提出问题后,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 而要多追问, 通过追问让学生将整个思维过程暴露出来。这样更能深化学生的认知, 拓宽学生的思维。

二是实施赏识教育, 激励学生前进。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提问的过程也是如此。教师要坚持表扬与批评并进, 以赏识为主的激励性评价原则,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 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进步, 也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表扬与鼓励,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享受学习的乐趣。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很肤浅甚至是错误的, 我们也不可以武断地加以否定, 而要首先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从而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所提出问题的局限性, 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诱导下进行深入思考, 再次提出问题。

总之,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敢问、会问、乐问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将这一目标深入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从点滴做起, 逐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大胆地提问, 真正地享受提问所带来的乐趣,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会自主提问。

(责编乔召召)

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学习, 这是新课程改革下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要改变以往只重视史实识记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意识培养下初中历史 篇8

一、“问题意识”的内涵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 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没有问题, 就没有发展, 更没有创新。“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 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而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 认真探究, 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对学生掌握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等有重大的意义。因此,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要充分、科学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1.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1) 运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初中历史教学情况和学生认知特点来“裁剪”和“编辑”各类史料,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必定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有巨大帮助。例如:在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于秦朝的第10、11两节时, 可以利用文物图“秦始皇陵兵马俑”引出教学内容并设问:“这幅图反映出秦朝怎样的社会现实?”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可以透过兵俑严整宏伟的军阵, 联系到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耕战”政策, 从而得出秦国富国强兵的历史事实;可以联系到秦陵建造的巨大耗费, 并与秦朝的苛政、暴政相联系, 深刻理解秦朝暴政速亡的历史事实;同时还能充分地理解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等。

(2) 利用矛盾创设问题情境。在历史教学中, 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显性差异、历史现象间的本质差异等为切入点设计问题, 促使学生通过比较异同, 产生认知冲突, 积极思考。例如:“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背景和特点有何异同?对此你有何认识?”求异性思维要求学生关注客观事物的差异, 关注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性。为达到这样的目的, 教师提出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这样能够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深化有重要帮助。

2. 运用提问艺术, 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1) 归纳比较法。历史知识有衔接性和关联性的特点, 通过对习得的知识作全面的分析、比较, 可以高效地获得新的历史知识。学生拥有一定历史知识的积淀之后, 通过比较提问可以类比迁移探求未知的历史知识。例如, 探讨“为何秦和隋朝都是短命而亡?”“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异同?”等, 通过对同类事物、人物之间的比较或者同时代的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比较, 学生可以在习得的知识的基础上发挥知识迁移能力而获得新的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总结和把握、又能培养学生思考, 提出及探索问题的能力, 从而激励学生建构主动学习的问题意识。

(2) 换位提问法。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 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 借助于假设来获得知识和培养思考能力, 用这种特殊的换位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鼎立》这节时, 提出:“在三国时代, 你更愿意做曹操、刘备还是诸葛亮?为什么?”通过这种换位思考, 学生更容易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兴趣盎然地习得知识。

3.“对话”式课堂问题设立及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利用学生设问、小组讨论设问等形式来激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节中, 教师在讲述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 可以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和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如提出:“是什么因素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对于这类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 同学们势必会产生多种不同观点, 这时以小组讨论发言或是自由发言的形式,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对问题进行思考, 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朝着严密、深刻、全面的方向发展, 这样就充分发展了学生多角度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总之,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是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 对学生知识的汲取和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的分析和探讨, 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学习与教学模式, 促进历史教学更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湖海.历史教学导问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1 (6) :36-37.

意识培养下初中历史 篇9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养成一种自觉的生态意识,大力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努力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作为一门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初中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并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加以实践和落实,积极开创生态文明时代历史教育的新局面。

首先,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潮流,重视和加强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

生态文明是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支配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应成为当前变革现行课程体系的重要精神力量。”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知识与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意识、价值观、态度和有效的决策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将生态意识的培养列为一项重要的学科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增强生态意识,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文明和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顺应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潮流,重视和加强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初中历史教育责无旁贷。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 的课程目标强调,通过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初中历史教育关注生态意识的培养和人文思想境界的建设,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第五个要点,“从历史的演变中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一表述在以往的 《历史教学大纲》和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中是未提及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如此旗帜鲜明地强调,可见在国家意志层面上对于生态意识培养的高度重视,突出生态意识培养对学生人文思想境界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在新时期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将生态意识的培养作为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历史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对人类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明确的感受性和敏锐性,深切认识人类环境的和谐美好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真正意识到自然、社会、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不可分割的整体,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明意识;尊重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培养以关怀为核心的个人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意识;探求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人类行动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做出正确的选择, 养成负责、有效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培养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技能与意识,塑造生态文明时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其次,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要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重视和加强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

“历史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自知”,生态文明时代,历史这门历久弥新的人文学科,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及其独特的人文价值。面对“人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 等一系列命题,我们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做出思考和回答,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挣脱出来,认清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身份,建立全新的生态意识,进而控制并改变自身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转型。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教育, 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历史课程是树立人文精神大厦的基础, 《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开宗明义: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 历史课程主要具有四大特性———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其中“人文性”,历史教育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 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初中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历史学的变革,在人文素养的内涵中充分体现生态文明时代的特性,重视和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

要引导学生从“生态人”的立场学习、认识历史,自然与历史不可分割,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与自然并存、交流、共生的发展史,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探讨文明的兴衰,揭示和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或是智慧的启迪,或是醒世的警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镜鉴的功能;同时, 深刻反思历史与现实,激发紧迫的时代感,肩负神圣的使命和责任,采取正确的行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努力化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危机,探寻文明可持续发展之道,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

第三,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要以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内容教学为主渠道,重视和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

20世纪中后期,随着生态学以及生态意识的兴起和传播,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自然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历史学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整合进入人类历史的内容,开拓新的领域和途径对历史进行新的探索,积极构建“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史学”———环境史。

环境史从人类历史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角度来重新研究历史,解释历史,探寻人与自然关系的因果律,更主要的,是比较和反思人类对自然的历史认识和态度,尤其要检讨近现代文明对待自然的种种方式。初中历史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与时俱进,积极借鉴环境史的观念与方法,以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内容教学为主渠道,重视和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历史课程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内容,这些“富矿”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是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所忽视的,而这恰恰又是达成生态意识的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平台。

为了保证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内容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与课程主体内容的一致性,我们可以采取主题融入教学的方式,即结合《课程标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在各个学习板块的课程内容中融入生态意识培养的主题。

首先,我们对本学期、学年乃至整个初中历史课程中融入生态意识培养的内容和顺序做好计划;然后在部分章节的课程内容中找出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内容,将生态意识培养的主题融入相关内容,并把该主题融入课时教学目标;接下来,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同时适当补充有关教学资料,并制订教学评价方案。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围绕生态意识培养的主题,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来全面地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规律。学生学习掌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内容,探讨自然生态系统的历史,致力于重构过去的自然环境,以理解历史上的自然界本身;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认识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相关联的自然环境的变化;探讨社会政治领域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以及关于环境问题的政策;探讨人类的自然环境意识,了解人们有关自然环境的观念、神话、宗教、价值观、思想认识等,认识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所产生的影响 (积极的或消极的);等等。

下表以中国古代史学习板块为例,结合《课程标准》 的课程内容,谈谈开发和利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内容的教学建议和方案。

意识培养下初中历史 篇10

一、问题渗透, 培养历史思维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 初中历史课堂应是充满活力的阅读与发现,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情境之中, 在浩瀚的史料中自主阅读, 在不同的史实中建立起内在因果联系, 从而形成批判性思考与评价, 而不是拘泥于已有的定论, 不辩不疑, 丧失应有的历史辩证思维。在《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教学中, 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采用联系的观点, 对教材中的既有定论深挖掘, 探究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汉初的诸侯封国势力与皇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何要颁布“推恩令”?汉景帝也曾接受晁错的建议, 对诸侯封国削藩, 可是结果引发七国之乱而失败, 试述原因。“推恩令”的颁布为何偏偏是自从汉武帝始?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汉武帝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相关措施及其作用有哪些?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 积极求索, 就个人的观点在小组内分享交流, 展开深入而细微的科学探究, 从而在内心深处建构起真正的历史体系。

二、鼓励提问, 培养质疑精神

学生在自主阅读教材时, 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对教材的重要知识点有所了解, 然而, 要弄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必须要提倡质疑精神, 深入发现历史事件中的细节, 才有可能形成真知灼见。在《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教学中, 教师首先以目标的形式, 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将相关知识勾画圈点, 以对汉武帝的大一统形成初步认知。同时, 提倡个性化阅读, 广泛搜集史料, 对教材的观点有所质疑, 有所发现。有的学生在小组内提出个性解读观点:经过“文景之治”, 西汉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 为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然而, 纵观历史, 汉武帝很会发现并任用人才, 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破格提拔出身低微的卫青、霍去病等人, 使当时军事实力大增, 从而为击破匈奴提供了可能。由此看来, 汉武帝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既有其时代的客观条件, 也有其个人的主观因素。针对这一观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结合前面所学, 能够对比分析“秦皇汉武”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举措。

三、多元评价, 引导自主探究

历史是一门典型的人文学科, 不同的人对待同一历史现象, 因为立场不同, 其观点亦有所差异。教师既要引导学生采取唯物史观来思考不同的历史现象, 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对其形成合理而规范的多元评价, 使其大胆提出个人观点, 积极搜集资料, 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开展自主探究。在《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教学中, 学生自主归纳要点, 形成知识体系, 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深加工, 思考问题: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的举措, 有没有影响?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与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 有何关联?不少学生由于读书少, 史料掌握有限, 往往对秦始皇的中央集权措施、“文景之治”与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等历史现象, 孤立静止地看待。于是, 观点往往幼稚, 这时教师要以鼓励性、启发性的评价为主, 使其获得学习历史的信心。

四、立足现实, 激活学科应用

历史是一面镜子, 而学历史无非是学以致用, 以历史事件及蕴含道理, 来激活当前人生。因此,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要注重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以历史事件中的思想来回答当代现实所存在的问题。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教学, 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从现实问题出发, 来聚焦学生的思考: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 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请结合现实举例说明。同样是中央集权的制度, 秦皇汉武时代不同, 其制度也各有不同, 这对我们当代社会推进祖国统一的制度设计有何启示?这样, 通过问题设计, 既立足现实, 而又有效落实于知识重点的考查上面, 有利于学生的唯物史观的建立。

总之, 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等多种举措, 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激发其探究热情, 使其将历史学习与为人处世有效结合起来, 做到“在不疑处有疑, 在有疑处创新”, 从而落实历史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灵美.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关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4, 83:137.

[2]陈卫丽.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J].新课程 (中学) , 2014, 12:188.

上一篇:运动伤害下一篇:参与式教学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