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绘画艺术

2024-06-28

宋代绘画艺术(精选九篇)

宋代绘画艺术 篇1

李成祖籍长安, 祖上原是唐代皇族宗室。祖父李鼎, 于唐末为国子祭酒、苏州刺史。五代之际, 战乱频繁, 则迁居至营丘 (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 , 遂为营丘人。父李瑜, 曾担任青州推官。李成出生时, 唐朝覆亡已十余年, 家世业已中落, 颇为艰难, 及至长成, 则志尚冲寂, 高谢荣进, 自诩为性爱山水, 弄笔自适耳, 岂能奔走豪士之门, 可知他是一个个性倔强的人。他出身于一个高贵的士大夫家庭, 自幼获得良好的教育与熏陶, 博涉经世, 胸富文墨, 虽不曾出仕, 但磊落有大志, 气调不同凡响, 平生喜好吟诗作赋, 下棋弹琴, 更爱饮酒, 最享有时誉的是他的山水绘画。五代末年, 后周励精图治, 枢密史王朴对李成很为赏识, 曾要举荐为仕, 但后来因王朴病故而未成。李成壮志未酬, 深怀郁闷, 于是更加嗜酒, 或寄情山林泉石, 观察描绘大自然山川风物和季节气候的丰富变化, 以抒发宣泄自己内心的种种感受。董逌的《广川画跋》, 说他是积好在心, 久则化之, 凝念不释, 殆与物忘。则磊落奇特, 蟠于胸中, 不得遁而藏也。《宣和画谱》称他:所画山林薮泽, 平远险易, 萦带曲折, 飞流、危栈、断桥、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 一皆吐其胸中, 而写之笔下。由于李成又善于继承和创新, 师法荆浩, 而未见一笔相似, 师法关仝则叶树相似 (米芾) , 脱去前人窠臼, 而自成一家之法[2]89。因此, 李成当时画名特著, 被誉为第一, 求画者益多。但他却宣称学不为人, 自娱而已, 更不为权势所动, 轻易以画作许人。史料记载, 李成的画在当时甚不易得。

他死后, 画名更高, 于是有很多人就伪造他的画。景祐 (1034—1038) 年间, 李成之孙李宥任开封尹, 命相国寺僧惠明寻购李成的画, 倍出金市, 归者如市。虽有所获, 但因此也使民间的真迹稀少而赝品充斥。其实, 就李宥收购的李成的画, 也有很多是赝品, 其中就有不少是师法李成的翟院深之作。后来神宗、徽宗皇帝也都酷爱李成山水, 下大力搜访收集, 御府收藏195 卷, 同样是认假为真的不少。邓椿在《画继》中云:宇文龙图季蒙去, 宣和御府曝书, 屡尝预观, 李成大小山水无数轴, 今巨庶之家, 各自谓其所藏山水为李成, 吾不信也[3]93。米芾在其《画史》中亦记载, 他见到的李成画300 本, 而其中真迹只有两本, 因而欲作无李论。即使到了宋末, 宫廷内收藏李画达149 件, 其中佳作确实不少, 但仍难免真赝混杂。这些都足以说明, 李成的画在当时极受朝野珍爱, 其画名和影响是巨大的。

李成享年仅48 岁, 在山水画上却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 获得如此显赫的声誉, 这完全取决于他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洁的精神品格。《广川画跋》上说他:盖心术之变化, 有时出则托于画以寄其放, 故云烟风雨, 雷霆变怪, 亦随以至。方其时, 忽乎忘四肢形体, 则举天机而见者, 皆山也。《圣朝名画评》也说他:成之命笔, 惟意所到。宗师造化, 自创景物, 皆合其妙。成之为画, 精通造化, 笔尽意在, 扫千里于咫尺, 写万趣于指下。这些论述都说明, 李成的山水画, 是他通过眼观、心得之后, 再通过手中的笔而创造出来的。这是客观山川风物与画家主观审美情趣相融铸成的产物, 所以说是心术之变化, 惟意所到, 自创景物, 皆合其妙。李成之所以不屑与工技同处, 正是由于他博涉经史, 胸次磊落有大志, 艺术修养不同于常人, 更不是把绘画视为一般技巧表演而所致。

李成久居山东营丘、益都一带, 对家乡的山水风光特别感兴趣, 经过不断观察与摹写, 真正描绘出北方山水的形貌神韵, 被人们誉称为李营丘。后来他的活动范围也未出山东、河北、河南一带, 他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为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成的山水创作中, 多以寒林景色见胜, 构图以平远法著称, 烟林清旷, 气象萧疏, 经常充任画面主体的林木山水, 多富于奇巧的结构, 并能剪裁繁冗的细节, 集中概括地表现主题, 因此画出的树木劲挺, 变幻多姿, 有时如烟似雾, 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效果[4]151。他由此被世人评定林木为当时第一。从李成仅存的少量作品, 和皆用李成法的王诜画中, 都可看出。

王诜的《渔村小雪图》中的松针, 勾画得劲爽峭利, 无疑是李成的毫锋颖脱以及画松叶谓之攒针法。由于长期的观察和不倦的探索, 他笔下的山峦极有特色, 皴染圆润 (后人称为卷云鼓) , 有涌动之感, 米芾称赞说:石如云动。另外, 李成对季节气候的多样变化, 如云、晴、雾、霜的捕捉极为准确和巧妙, 有独到之处, 付诸笔墨, 又不轻不重, 以清润见长而变化多端, 富有韵致, 其中所具的洗墨效果, 为他人望尘莫及, 但见画面上轻如烟迷、重如雾漫, 仿佛置身如梦雾中 (米芾语) 。费枢曾以惜墨如金一语称道李成的墨法, 十分贴切。与此同时, 李成兼擅浓墨、焦墨之法, 当用在叶树上, 观者竟有凄然生荫之感, 用在枝干露根处, 或劲挺秀拔, 或盘缠交错, 形态极为生动。另外, 他还善于用层层墨色渲染出山石的体积感, 加之墨色浓淡变化, 极富有远有近的透视效果。这大概是刘道醇所说的咫尺之间夺千里之趣的艺术效果吧!

可与寒林景色异曲同工的是李成的雪景山水, 可以说他是继唐代王维之后最重要的雪景画家。他的不少作品, 都描绘了雪后山峦素染、古木多姿、寒鸦群飞的北方的独特景观, 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李成画雪景, 与他同时代的邓椿曾亲见, 据邓说, 李成画法不同别人, 峰峦林屋皆以淡墨为之, 而水天空外, 全用粉填, 亦一奇也。清人张庚又阐释道:其雪痕处, 以粉点雪, 树枝及苔俱以粉勾点。由此可知:李成独创的是一种洒粉或填粉渲染法, 以象征北方大雪之后的天光山色。实践证明, 这是一种成功的技法。

传为李成的作品并流传至今的, 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茂林远岫图》、《小寒林图》。另外, 还有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寒林钓艇图》、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晴峦萧寺图》、日本澄怀堂文库收藏的《乔松平远图》[4]53。

李成的绘画虽成功地继承了前辈画家的优良传统, 但完全不同于五代荆浩与关同所作山水, 荆、关山水皆奇峰突兀, 气象雄伟, 而李成山水多是描绘山东、河北一带平原丘陵风光, 给人以清刚、淡雅的美感, 米芾说它秀润不凡。王诜赞道:墨润而笔精, 烟岚轻动, 如对面千里, 秀色可掬。《圣朝名画评》曾把李成的山水列为神品, 称其思清格志, 古无其人, 咫尺之间, 夺千里之趣。《宣和画谱》盛誉曰:凡称山水者, 必以成为古今第一[5]。李成的成就和声誉, 必然在北宋画坛上产生巨大影响, 齐鲁之士, 惟摹营丘, 不仅如此, 当时著名画家翟院深、燕文贵、许道宁、李宗成、郭熙、王诜等, 皆出于李成门下, 许道宁得成之气, 李宗成得成之形, 院深得成之风。在李成门人之中, 以郭熙、王诜成就最显, 二人的名气也比其他人大。范宽早期亦学李成, 后来另辟蹊径, 卓然成为大家。

实际上, 两宋的山水画即是二李山水画的天下。南宋的山水, 全宗李唐一系, 系无旁出。北宋的山水, 又全都师法李成一系, 虽未至系无旁出的地步, 但在朝野心目中, 及帝王显贵的偏爱和提倡中, 已达了独尊和一统的境地。

李成才高志远, 然总郁郁不得酬。宋初, 司农卿卫融出知陈、舒、黄三州 (河南) , 仰慕李成高名, 李成应聘往依, 全家移居河南淮阳, 在那里依旧痛饮狂歌, 醉死于淮阳客寓中, 时年48 岁。

以李成为代表的宋代的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 在构建我国绘画的独特符号体系方面、还有助于完善我国绘画的审美规范具有重大贡献。此外对于丰富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等也特别有益, 这些对我国现在的影响也非常重大。

摘要: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由中古转化的关键时期, 尤其是在构建我国绘画的独特符号体系方面, 还有助于完善我国绘画的审美规范。此外对于丰富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等也特别有益, 这些对我国现在的影响也非常重大。

关键词:宋代,绘画艺术,历史

参考文献

[1]梅维恒.绘画与表演:中国绘画叙事及其起源研究[M].中西书局, 2011.

[2]汪小洋.图说中国绘画艺术[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3]王若鸿.唐代绘画艺术之历史探源[J].兰台世界, 2012 (12) .

[4]刘士忠.绘画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初探宋代绘画中的 篇2

内容摘要(冒号):宋代是1个理学集大成的时期,作为文化1部分的绘画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理学的1些影响,宋代对“理”的认可,1方面造就了绘画写实主义的顶峰,另1方面又拉开了写意画的序幕,而由写实的形似到写意的神似的过渡,同样也是依据“理”来凝缩物象本质特征的过程。

关 键 词(冒号):理学 绘画艺术 文人画

1、理学之兴

宋代最高统治者提倡以文治天下,政治上虽未达到预期的文治效果,但却造就了1个相对繁荣的文化时代,成就了1批文人志士。理学的发展是宋代文化的1个亮点,虽不能肯定地说理学肇始于宋代,但却是集大成于这个时期。宋以前,宗教极为盛行,唐代3教鼎立,其中道教沿南北朝以来的符箓、丹鼎2派发展,而佛教也是宗派林立,各有师承,其着作也大量涌现;为了与佛、道抗衡,儒学兼取南北经学流派,并进1步发掘传统儒学中深层次的东西,促使孔子儒学发展到了1个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高峰。①新儒学把自然规律主体化、伦理道德本体化,构建了以自然、社会、人生为1体,以天人合1为最高境界的哲学体系。入宋以后3教思想修养方式发生了变化,理学逐渐兴盛,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宋初3先生”孙复、胡瑗、石介认为“明体达用”,开理学之先声。其中影响更大的理学代表人物周敦颐、邵雍都引道教思想入理学,又将宋初处于转变中的佛、道修养方式、目的、对象移入新儒学。随后理学经2程、朱熹、陆九渊等人的发展,得以大成,“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理学贯穿了宇宙论与伦理学,又因其“在世间”的地位区别于佛、道,故理学对知识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哲人是富于探索精神的,《周易大传·说卦》云(冒号):“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宋代理学家们认为必须先就天下之物研究所有道理,然后才能达到心性的自我认识。从宋代初年起就有1批文人志士坚信只要对事物进行精深透彻的研究,就能够达到对于宇宙原理的了解,这就是理学中“格物致知”的原则。这1原则介入绘画领域成就了宋代绘画极端写实主义的高峰,同时由苏轼所倡导的写意文人画也受北宋理学的影响,其思想之中产生出了诸多富于哲学意味的理论。而理学在其后的发展,无论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也无论是后来两派互相渗透而出现的朱陆合流的趋势,都支持了苏轼所倡导的文人画的艺术思想。

2、画学之言“理”

理学在宋代文化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精神也就不自觉地渗透到文化的各个支脉中。颇受宋代统治阶级关怀的绘画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中国绘画在此间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势——写实主义和写意主义,这都与理学的1些思想有着剪不断的渊源。“理”在中国古代画论中,含义是宽泛而多变的,有时指道理,有时指哲理,有时物理连用,有时地理连通,有时以文理、神理、至理……出现,这使“理”字不能达诂,也使后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供了各种不同解说的可能。总的来说,在宋代绘画中,“理”大体涵盖两个层次,1是自然世界中,事物所遵循的、客观存在的、科学的规律,即《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1文中的“依乎天理”的“理”,即必然规律和法则。2是现实社会中,人所依从的、由人文社会内省而逐渐形成的,主观上的某些既成的规定。如不同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1样,并非先天就具有这种规律,而是后天形成的1种原则。第1种“理”,如同科学1样,是可探索却不可改变的理,是事物外在表现和内在规律的整体体现。第2种“理”在宋代绘画中尚处于自我完善的发展阶段,主要表达于文人画中,属于1种情理。

1.写实主义绘画中的“理”

历代画家1直在为写实而究物之“理”,到宋代达到高峰。我们知道,宋代的儒者是最为忠实的自然观察者。在中国古代,宋代文人对自然界的了解非常细致深入,对自然界也亲和贴近,宋代绘画是用极端的写实主义倾向来表达这种科学的探询精神的。写实就是求真,那么合自然之“理”这1要求必在其中,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过这样1件事(冒号):“欧阳公尝得1古画牡丹丛,其下有1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1见曰(冒号):„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1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宋代文人画的倡导者苏轼在论及文人画之外的其他绘画时,也使用了极端的现实主义的标准,这些都说明宋初绘画的现实主义风气十分盛行。苏轼在《东坡题跋》中说(冒号):“蜀中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1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1日曝书画,有1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冒号):„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冒号):„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又说(冒号):“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冒号):„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北宋宫廷绘画更是将这种自然之“理”体现到了极致,《画继》记载(冒号):“宣和殿前植荔枝,既结实,喜动天颜。偶孔雀在其下,亟招画院众史,令图之。各极其思,华彩灿然,但孔雀欲升藤墩,先举右脚。上日(冒号):„未也。‟众史鄂然莫测。后数日,再呼问之,不知所对,则降旨日(冒号):„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众史骇服。”

2.文人画之“理”

这种穷自然之“物理”的风尚并非只存在于写实主义绘画中,文人画也是它的1种体现形式,只不过写实绘画对事物外在之“理”上表现得更多1些,并借助对事物外在写真之“理”达到对内在“事理”的挖掘。文人画主张不求形似,但并未忽视事物内在之“理”,它是将事物内在之“理”从特殊化为1般,以文化人的身份与手法将其凝聚起来,并通过文人不求形似的绘画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文人画“画意不画形”的倡导者苏轼,论画总是言“意”说“理”,如《书吴道子画后》《跋吴道子地狱变相》都有“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之语,其在《苏东坡全集·净因院画记》中更将“常理”与“常形”对举,且颇有“1物须有1理”的意味(冒号):“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盗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②这里的“理”,是形式创造的先导,指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即生命的自然构造、运行变化和由此产生的自然无常的情态。因为自然界中许多可视之物是“无常形”的,如“山石竹木水波烟云”,其形态会随时间、地点、天气等条件发生变化,但这些事物是有“常理”的,再变也有1定的规律。只有深入体会这些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才能将物象的活的精神凝聚于笔墨形式之间。在苏轼看来,“常形”之失不算大毛病,而“常理”之失则会导致整幅画的格调和气韵都随之不复存在,他把对“理”的重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韩拙也在《山水纯全集·论观画别识》中说(冒号):“天地之间,虽事之多,有条则不紊;物之众,有绪则不杂。盖各有理之所寓耳。观画之理,非融心神、善缣素、精通博览者,不能达是理也。”张怀在《山水纯全集·后序》中亦有论述(冒号):“而人为万物最灵者也,故人之于画,造乎理者,能尽物之妙;昧乎理,则失物之真。何哉?盖天性之机也。性者天所赋之体,机者至神之用,机之1发,万变生焉。惟画造其理者,能因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心会神融,默契动静,挥1毫,显于万象,则形质动荡,气韵飘然矣。故昧于理者,心为绪使,性为物迁,汩于尘坌,扰于利役,徒为笔墨之所使耳,安足以语天地之真哉!”文人画主张的写意,是通过依“理”而化特殊为1般来完成的。因“理”而化的形,并不曾离开形,但比1般的形简明扼要,有生动之致、无细碎之弊,能够帮助观察者明察秋毫、纠正不辨舆薪之谬,这是合乎天然的艺术概括。梁楷画的《泼墨仙人图》,虽然造型狂怪、笔墨放纵,然而揣摩起来却合情理。这种“怪而不怪”,实际上就是文人画体现的以“理”为依据幻化物形和笔墨的法度,目的是使画面更传神,更能抒画家胸中逸气,这是艺术达到化境的1种表现。

在苏轼的倡导和启发之下,士大夫画家们苦心孤诣地探索,在形似与神似、写实与写意、主观与客观中寻求其平衡的支撑点,使画家与观者之间能突破对象的表象而进行心灵的交流,提高了绘画的审美境界。宋代写实绘画和写意绘画都以能表现事物内在之“理”为最高宗旨,不同的是前者延续了传统的写真手法,后者则采用了当时文人提倡的“不以形似”为准的写意手法。

3、“理”在宋代绘画中的发展

宋代绘画艺术 篇3

一、书画双绝, 奈何为帝

宋徽宗, 赵佶 (1082—1135) , 宋朝第八位皇帝, 宋神宗赵顼第十一子, 宋哲宗弟, 初封端王, 宋哲宗病死后称帝, 在位25 年 (1100—1126) , 国亡被俘后, 终因不堪折磨而死于五国城 (今黑龙江依兰) , 终年54 岁。后由宋高宗葬于永佑陵 (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 里处) , 立庙号为徽宗。

赵佶出生于元丰五年 (1082) 十月, 自幼喜好笔墨丹青, 对奇花异石、飞鸟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 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有着非凡天赋, 艺术才能颇高。赵佶十六七岁时, 已拜著名画家王诜等人为师, 盛名盛誉布于人间。

元符三年 (1000) 正月, 宋徽宗的哥哥宋哲宗英年驾崩, 未留下子嗣, 皇帝人选只能从宋哲宗的兄弟之中选择。当时在世的宋神宗之子包括端王赵佶在内有五位, 赵佶虽为神宗之子, 但非长子又非嫡出。按照宗法制度, 实在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但由于向太后坚决主张由端王赵佶继位, 于是时年19 岁的赵佶就被推向了皇帝宝座。

赵佶继位时曾遭到宰相章惇的反对, 认为“端王轻佻, 不可君天下”。但向太后坚决主张并力荐, 以“: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 且仁孝, 当立”反驳, 于是赵佶得以继位。后来的事实不幸被宰相言中。赵佶继位后, 仍醉心于笔墨丹青, 遍搜天下奇珍异石以供赏玩;迷恋声色犬马, 留恋深宫之内, 过着穷奢极侈、荒淫无度的糜烂生活。无心朝政, 并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朱勔、李彦邦、梁师成等奸臣主持朝政, 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使得政治腐败, 民不聊生。

宣和七年 (1125) 十二月, 在金兵大举南侵之际, 徽宗让位于皇太子赵恒 (钦宗) , 赵恒被迫即位。靖康二年 (1126) 闰十一月, 金兵再次南下, 于12 月15 日攻破汴京, 赵佶和赵恒被贬为庶人。次年三月, 金帝将徽宗钦宗两帝, 连同后宫嫔妃、皇亲国戚、百官、随从等数千人押送北方。仪仗、冠服、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等也被掳掠一空, 至此北宋灭亡, 史称“靖康之变”。

有说法称, 宋徽宗在“靖康之变”中被俘, 看到京都沦丧、后宫嫔妃以及金银珠宝被金兵掳走时, 毫不在乎;但听到文物书画全被金兵掠走时, 却顿时面无人色, 仰天长叹。由此看出, 宋徽宗对于文物书画的重视远远超越江山社稷美人等。

尽管宋徽宗在政治上重用奸臣, 昏庸无能, 但其诗词书画的艺术造诣却让人叹为观止。宋徽宗在绘画上有着极高的天赋, 尤擅工笔花鸟画, 也推动了花鸟画的创作新时代。在书法方面, 宋徽宗独创“瘦金体”, 以瘦劲锋利、挺拔秀丽、飘逸犀利闻名, 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至今无人能比。有史《书史会要》记载“:自号瘦金书, 意度天成, 非可以形迹求也。”此外, 宋徽宗还喜欢在书画上题诗, 后人将这种画称为“御题画”。徽宗在位期间, 令多方收集历代文物书画, 临摹不缀, 用功尤勤, 因此技艺大进。可以说, 徽宗的即位, 也为他自己提供了更为优越的艺术环境[1]。

二、书画喜好及趣闻

宋徽宗生于元丰五年 (1082) 逝于高宗绍兴五年 (1135) , 此时正是一个诗词书画全盛、名家辈出的时代, 可以说, 徽宗花鸟画中具有十分浓厚的时代特征是在这样一个书画艺术高度发展的艺术环境下熏陶的。徽宗自幼酷爱艺术, 还是端王时就已拜名师学画, 十六七岁就已经有所声名了。但事实上, 赵佶的传世作品中, 签押作品比自身绘画的作品更多。徽宗对于自身的创作并不要求像画院画家那样工谨细丽, 而是偏向于粗犷的水墨画。因此, 很多画工精细的传世作品, 如《芙蓉锦鸡图》、《雪江归棹图》、《瑞鹤图》等皆被认为是由画院高手代笔, 画后由徽宗押字。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的由来还有个有趣的小插曲, 相传张择端在完成《清明上河图》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 首先将画呈献给徽宗, 徽宗看后酷爱此画, 并用独创的瘦金体在图上题写“清明上河图”五字, 钤上双龙小印, 最后才收藏起来。

三、宋徽宗对宋代绘画艺术的贡献

1.绘画艺术成就。出生于帝王之家的赵佶自幼养尊处优, 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 并展示出极高的艺术天分。《良斋杂说》有说, 赵佶在降生之前, 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南唐后主李煜画像“, 见其人物俨雅, 再三叹讶”, 随后并生下了赵佶“, 生时梦李主来谒, 所以文采风流, 过李主百倍”。这种托生的传闻固然不足以为信。但在赵佶身上, 确实有许多地方跟李煜相似, 同样是亡国昏君, 同样醉心于诗词书画, 同样拥有颇高的艺术天分。知其人便知其画, 接着说说徽宗在绘画方面的艺术成就。历来关于徽宗的绘画艺术成就, 尤以他的花鸟画赞誉最高。徽宗的花鸟画, 以其严谨的创作态度, 对自然观察仔细入微, 既从形象上充分掌握了对象的规律, 又能以特有的笔调传神地表达出对象的特质, 可谓是高度成熟的艺术境界。赵佶对花鸟绘画的独创性, 对于身处时代的花鸟绘画风格有着极大的突破, 对于后代影响也颇为深远。赵佶的花鸟画的独特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物象意念安排的独特性。赵佶花鸟画的构图, 时常独出心裁, 安排巧妙, 显示出超出时空的意象以及无限理想化的艺术世界;其二是写实技法的独特性。北宋时期的绘画理论中以气韵为高的说法已为常见, 但是赵佶却严格要求神形并举。在《益州名画录》中可见记载“:有气韵而无形似, 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 则华而不实。”最理想的境界则是由形似达到神似。赵佶在绘画创作实践中, 也一直力求能达到形似通神似的境界;其三是诗、书、画、印四结合的独特性。赵佶经常在喜好的花鸟画作品上御诗题词、款识、签押、印章。虽然元明朝以后, 诗、书、画、印相结合已经成为中国画的特征, 但是在北宋, 却处于草创初期, 赵佶便是开创先河的人[2]。

这三方面的独特性也构成了徽宗时期花鸟画的特有风格, 并因此开启了南宋在山水画构图方面的改革。由此可见, 徽宗的花鸟画确实担得起后人的赞美。

2.对宋代绘画艺术的贡献。 (1) 改善画家地位。翰林图画院起源于西汉, 历史上都有内廷供奉的画家, 但地位都不高。徽宗即位后, 对翰林图画院进行扩充和改革, 才使得翰林书画院有所发展, 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名手如云。徽宗在即位后采取新措施, 允许书画院人员和其他文官一样, 画家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因此有所改善, 也为绘画艺术的拓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徽宗对画师的理解和尊重, 不仅使得画家的地位有所提高, 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热情和兴趣, 也引起了宋朝民间对绘画艺术的重视, 直接推动了宋朝绘画艺术的全面发展。另外, 翰林图画院还在徽宗的领导下进行收集、整理、鉴定、编撰等工作。徽宗自幼喜好书画, 即位后更是广收文物和书画, 以此扩充翰林图画院, 并让文臣分门别类编辑《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博古图》等规模宏大的美术图书。其中, 《宣和画谱》就有二十卷之多, 包括晋、魏以来的二百三十一家, 共计六千三百九十四件作品。徽宗领导画院对其进行鉴定、分类、编撰, 分为十门, 加以品第。不仅记录珍藏品目, 还编写了作者史料, 是一部具有艺术收藏价值的编著, 同时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官修内府藏品目录。此外, 徽宗还将三国到五代近一千五百件名画, 分列十四门, 编为《宣和睿览集》, 可谓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盛举, 对保护古代文化遗产和促进宋朝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3]。 (2) 开设画学, 纳入科举。崇宁三年 (1104) , 徽宗设立了画学, 并正式纳入科举制度之中, 加强艺术教育, 以此招揽天下画家。画学细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 设置书画专业考试制度, 以古人诗句, 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自横”等作为考题, 考入后按身份分为不同流派, 居住不同地方, 并不断进行考核加以培养。许多著名画师, 如米芾、李唐、苏汉臣等都由此脱颖而出, 享誉艺坛。大观四年 (1110) 画学并入翰林图画院由其代为领导, 宋朝的绘画艺术发展也在宋徽宗的身体力行下达到了北宋绘画的新境界, 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 也营造出宋朝良好的艺术文化氛围, 给宋朝的绘画艺术提供了极大的发展动力。画学的建立不仅标志着较为系统的以培养绘画人才为目的的皇家美术学院的建立, 还大大提高了画家的社会身份地位, 使得宋朝绘画艺术发展进入历史顶峰。这些都对宋朝绘画艺术有着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

宋徽宗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 本是才情横溢, 书画超绝, 奈何为帝落得一身昏庸无能亡国之君之名, 最后客死异乡。但也因为皇位所带来的权力, 徽宗才有了非一般艺术家能比的良好艺术创作环境, 并能利用权力广收文物书画, 令文臣编辑《宣和画谱》等图书, 开设画学, 并纳入科考制度中。这些举动都对宋朝绘画艺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倡导作用, 也使得宋徽宗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不可推翻的崇高地位。

摘要:宋朝绘画艺术发展达到历史顶峰, 少不了宋朝皇帝宋徽宗作出的贡献。绘画上, 徽宗主张强调身形并举, 提倡诗、书、画、印四结合, 影响了北宋乃至南宋在花鸟山水画上的重要改革。

关键词:宋徽宗,书画家,艺术家,开设画学

参考文献

[1]徐书城.中国绘画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2]孙汉慧.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M].吉林出版集团, 2011.

宋代山水画新风格绘画作品 篇4

这幅画描绘了一条江河的两岸,左边有一个两层楼的亭台,上面装修精致,典雅的屋檐边上,有几颗高大的树木在站立着,为树下地方小路与亭台遮阳,江水的右边是许多茂盛的树木,有几只小帆船停靠在岸边,江上的水雾渐渐散开,能见到远处的山峰的模样。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户坐落在江边的人家,这户人家的房子是由简易的瓦片屋顶与泥土墙壁组成的,屋子正对着这条江水,旁边有两颗柳树在摇摆着它的手臂,柳树叶迎风飘荡,一条条细小的枝叶在空中浮动,仿佛像一个个在空中跳舞的女子,柳树的后方有两座低矮的山坡,上面生长着绿色的植被,受到江水的滋养,它们生长地很茂盛。

论宋代绘画题材选择的原因 篇5

一、文人士大夫的主体地位

在宋朝商品经济发达的背景下,士人阶层作为社会中的中坚力量在管理国家的作用上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宋太祖有“勒不杀士大夫之誓以诏子孙”,宋朝对士大夫的优待,使其有更高的地位及势力,并且宋朝对文官的招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宋朝皇帝对封建文化极为重视,容纳各种文化人才,形成了庞大的文化阶层。“整个士大夫阶段的社会管理和文化创造都处于最佳的历史时期” (1) 可以说,虽然市民阶层的兴起,成为了不容忽视的一个力量,但真正处于主导地位的却是高高在上的不断扩大的士大夫阶层,他们享受着被市民阶层所推动的都市的繁华,却又对其俗气的一面颇为反感。士大夫在富足的生活层面上,想要追求更多的精神层面上的享受,随着他们的审美观的确立和完善,于是他们开始抛开世俗的生活,转而向更深的自然间的乐趣探索。而且自古以来,中国士大夫就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崇尚与精神抱负,这就使得他们渴望进入仕途,并保持着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同时他们对于大自然又持有一种亲近的感觉,想要渴望接近大自然,享受其中的山水林泉的惬意生活,但往往山水之志与仕进之途会成为相互对立的两种人生道路。北宋中期的卓越的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郭熙就提出了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代替隐逸山水间的解决之路:“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 (2) 这样山水画既可以使士大夫们安心从政,又可以游情于山水之兴中,不用隐居山林便可体味山水之趣,岂不两全齐美。这种寄情于山水的审美意识反映在艺术活动中,则是对内在的韵味、神似及内省的追求。这些文人士大夫并不像民间和宫廷画家那样以绘画为谋生手段,而是作为“业余爱好”以表达自己的心境,如苏轼就说:“为文也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 (3) 文人们多为寄兴抒情之作,并向往山林之间的自由,重天真清新的风格。虽然民间匠师的创造对士大夫绘画有一定影响,反映城乡生活的风俗画和节令装饰画被广大的市民所喜爱,但被文人士大夫们称之为俗而难登大雅之堂,所以文人们提倡以畅神适意、欣赏愉悦为重,以抒情写意为主的浓郁的人文自然色彩的绘画。

二、宫廷画院绘画的繁荣

宋初,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片和平安定之中,贵族们奢侈的生活需要做些点缀,同时,也是为了适应他们精神上的需求。绘画作为重要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必会先得到上层社会的亲睐。皇帝、贵族们对书画发生浓厚的兴趣,对诗文书画的爱好已成风气,且有接触文学艺术的良好条件。其画院的建立就是为皇帝服务,装饰上层社会的生活,鸟语花香,山林秀水正好成为他们粉饰太平和装点奢侈生活的最好材料。统治阶层对美术的重视和爱好,使宫廷美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艺术活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宋代画家对写实能力的把握已加强,并对反应生活的能力也有所提高。随着画院规模的空前扩大,画家们的地位也日渐提高,画院授以画家相应的官职,并且其待遇十分优越。所以民间的画家也踊跃考入画院,来作为自己的晋身之阶。这一时期的画家们都在锐意求新,并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以适应新的表现要求。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市民阶层的壮大,使得画家大量地关注平民、关注生活,并将写实主义推向了高峰。民间出现的许多技巧卓越的画家,这些社会上优秀的画家,如郭熙、崔白、马远等都被宫廷画院所吸纳,宫廷画院在此时达到了鼎盛阶段,虽然画院开始把描绘的视野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各种题材都进行专门化的研究,画家们也创作出了许多传世的作品,但其中大量的创作则多以玩赏性的山水、花鸟画为主,显示了画院画家对山水画消遁隐逸、花鸟画赏心悦目之美的玩赏流连,花鸟、山水作为自然造化的审美对象,以其特有的形色声情,赋予人们以优美、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体现出宫廷美术转向玩赏化的特点。这也与进入画院的考试有关,往往上层统治者出的命题皆与古人诗句有关,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绘画与文学的紧密联系,并非仅仅具有高超的写实技巧就可以进入画院,如何能准确而含蓄地表现出富于诗意的绘画境界,成了画师们所追求揣摩的关键。一味地去写实人物已经不能满足其画面中的追求,悠山静林的沉谧及清幽雅意的宁静美、花鸟鱼虫的活泼调皮更能体现出画面中意境之美。而且宋代绘画已超越了唐时的“成教化,助人伦”的政治目的,转而更多的是趋向于纯粹艺术之欣赏,其鉴赏之风因而极为盛行。随着画家们的审美趣味的深入,他们将越来越多的兴趣转向了自然山水。

画院的繁荣发展,引领了这时期的艺术发展潮流,更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及价值取向,这也是最高统治者意愿的结果,往往社会中所谓的盛行,大都是由皇帝的喜好所影响,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行之”,所以画院对自然题材的喜爱,一旦为皇帝批准之后,成为官家风格,就有更多的人去效仿,即使市民阶层的壮大,对生活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也不能与皇家所抗衡。描绘市民生活的优秀画家,如张择端、李唐、苏汉臣、刘松年等都是宫廷画院的画家,而民间的优秀风俗画画家很多也进入了画院做待诏,这也使得描绘社会生活为主的绘画作品得不到进一步发展扩大。

三、画论的发展及影响

绘画创作活动的活跃和收藏鉴赏风气的发展促进了对画史的研究著述,这一时期的画史著作也超越了前朝,参与其研究和品鉴的人员很多,许多士大夫就根据自己的所见及所感而进行绘画品鉴。由于对绘画鉴赏评论和研究的都是当时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如在画院供职的画家或是朝廷中的士大夫们,所以其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颇大。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追求的是玩赏化和欣赏化,而民间的画家们已形成了以写实的描写和反映世俗生活为主的创造宗旨。进一步讲在宋朝出现了以描绘现实生活为主的风俗画,风俗画的兴起及发展正是由于市民阶层的出现而壮大的,宋代的国民对绘画的热情是空前高涨,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也带给画家许多新的表现内容,而这一时期描绘社会生活的恰恰是这些风俗画家,他们创作了许多风俗作品,如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王居正的《纺车图》、苏汉臣的《秋亭婴戏图》、李嵩的《骷髅幻戏图》、李唐的《灸艾图》等许多作品,又如民间以善画小孩的为名的杜孩儿,善画村田乐的杨威,以画照盆孩儿著名的刘宗道等很多画家,皆采用的是以工笔重彩为主的现实主义的绘画技法。而“这一变化,仿佛催化剂一般,加深了以世俗民风为创造题材的民间画工与专以山水花鸟为题材的文人画家之间的鸿沟” (4) ,也反映了画工与画师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这一差别也体现在画论中。

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讲:“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凡画必周气韵,方号世珍。不尔虽竭巧思,止同众工之事。虽曰画,而非画。” (5)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郭若虚认为自古以来的绘画传世之作都是名人雅士所作,其气韵之高而非普通画工日积月累的练习所能达到的。又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说:“古画画意不画形” (6) ,指作画要画意而非仅仅是画形,他认为绘画和诗歌、文学一样,是一种抒情、达意的艺术,而非仅仅是传达事物形状的技艺。又苏轼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 (7) 以及人们熟知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8) 从中我们都可看出,苏轼强调的是意气,不追求谨细的描绘,从形上看,是写其大意,从情感上讲,则是画家主观情怀的抒发。这也无疑是对忠实于社会生活的民间画工的鄙视。又黄庭坚曾论道:“徐生作鱼,庖中物耳。虽妙于形似,亦何所赏?但令馋獠生涎耳。” (9) 艺术形象的真实性仅止于事物的表层,所谓“巧言切状”,以“形”为“真”,而未能进入事物的深层意蕴。所以仅靠形似是无法达到韵的境界的,并强调作画要不俗,这实际上也隐含着一种否定画工画的意思。还有一些理论家也是站在绘画要传神达韵,而不仅仅是写实的立场之上的。这就意味着那些写实性强的、且“俗”的围绕民间的作品必将遭到那些文人画家的批判及鄙视,这也导致了描绘社会生活的作品得不到上层社会的认可而不能进一步发展至各个社会阶层。

宋朝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所飞跃的历史时期,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为绘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统治者对绘画的喜爱与提倡、画院的兴盛、城市的发展、市民的兴起都使得绘画成为全社会都喜爱的艺术之一,并为画家提供了新的表现内容。通过从上述三个方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表现平民生活性的题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宋代可谓是达到了高峰。现实性强的风俗画更接近生活,接近广大的市民阶层,而其没有成为这一时期绘画发展的代表性题材是与它的局限性分不开的,也是与统治阶级的喜好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与此相对应,关于自然美的作品占据主流地位是有一定条件及原因的,以山水、花鸟为主的表现自然美的题材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并有着文化背景做积淀,所以导致了宋朝的绘画题材转向了以自然美为主,并越来越向更为成熟的写意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法.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2]张建军.中国画论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3]李来源、林木.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

[4]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5]石训、朱保书.中国宋代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6]王朝闻.中国美术史[M].济南: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 2000.

[7]李希凡.中华艺术通史·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卷·上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浅谈宋代绘画市场兴盛的起因 篇6

首先, 北宋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及政治背景。公元960年, 后周的将军赵匡胤发动兵变, 取得了政权并建立了宋朝, 成为宋太祖。赵氏王朝为了避免和防止藩王佣兵把持朝政进而出现前朝朝政混乱的局面, 制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武将兵权的政策措施, 因此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将帮助他取得皇位的各位将领和功臣以丰厚的赏赐换回权利, 令其卸甲归田, 从此远离朝政。与此同时, 在国内实行“重武轻文”政策, 重视文人教育, 轻视武力教育, 从而形成了国内从上到下的文人风气, 而文人风气的兴盛就带动了宋代书画方面的发展, 这对宋代绘画市场的兴起起到了启蒙的作用。而赵氏王朝前后三百余年历经十八任皇帝的历史中, 一直坚定地推行着一个祖宗制度, 不曾有过改变, 那就是“重武轻文, 礼遇文人”的政策。宋朝在防范南北分裂的问题上, 一直实行有效措施进行维护民族团结, 确保实现政令的南北通达, 保证“重武轻文”的方针能够被传达到社会的底层, 从而彻底地达到思想统治。这就为宋代绘画市场的繁荣和昌盛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基础。

其次, 北宋统一, 实行积极的经济政策, 为宋代绘画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北宋统一后, 采取奖励农耕, 大力恢复生产, 使得农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对商业、手工业和海外经济也推行积极的经济政策, 为宋代绘画市场的兴起与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而绘画市场必然不会存在于田间地头, 它是生存于城市的。富裕的物质生活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后, 人们的注意力渐渐地就会转移到文化需求上, 对绘画作品的需求渐渐增大, 进一步推动了绘画市场的发展。而城市中商人和市民的出现, 扩大了绘画作品的交易活动范围, 使得宋代绘画市场达到顶峰时期。

最后, 相对宽松的人文环境促进了绘画市场的兴盛。宋代的绘画市场在前代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提升。宋代实行重文轻武, 推行儒学的文化政策, 宋代宫廷侧重的书画类的艺术门类, 大大推进了绘画市场的发展, 不仅重视文人提高其地位, 厚待文人、书画家, 并且皇帝也亲自赏玩丹青, 喜爱书画, 常在民间搜罗名人古画, 促进了民间绘画市场的交流买卖。皇室和士族阶层对绘画作品的喜爱和推崇, 极大地推广了绘画艺术在社会的普及程度, 同时带动商业活动的发

责任编辑:党伟莉

展, 鼓励了商人的发展壮大, 进一步扩大绘画市场的交易活动。宋代皇室大力召纳画工, 大批画家进入到宫廷为皇室服务, 而皇室为画家提供相对安逸的生活环境, 生活上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从而专心从事于绘画创作, 绘画技艺有很大进步。正是宫廷画院的优厚待遇解决了画家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能够专心于画业, 才极大地促进了宋代绘画艺术的巨大发展, 也成就了一批著名的绘画大师。而在宋代中晚期, 中国北部深受外敌侵扰, 宋军屡次作战失利, 割让疆土, 卖国求荣, 社会的严重动荡不安使文人士大夫阶层满怀忧国忧民之情怀, 愤懑满肠无以抒发, 只得纵情于山水、声色之间, 随后形成了继唐代以后艺术品收藏的又一股热潮, 其中绘画作品收藏也有明显发展。

宋代是中国古代货币交易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 在生活相对稳定阶段, 文化娱乐生活充斥于百姓的日常生活, 乃至于在一些大城市中形成新的文化中心——瓦市。文化需求促进了艺术市场的扩展, 艺术市场进入了一个较为发达的阶段。宋代的绘画市场形成了独特的市场风格, 形成了佣画市场和作品市场两种形式, 所谓佣画市场是指服务于建筑和民间绘画, 画师为其工作而赚取佣金。所谓作品市场是文人画和民间画的共同发展, 宋代绘画市场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呈现交易规模大且频繁, 同时也形成了新的交易方式:质卖和寄售。质卖就是以画质钱, 而寄售则是寄存到专有地方而出售。以上两种售卖方式也充分说明了宋代商品经济关系以及艺术市场的发达。宋代绘画的商品经济化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增强了民间绘画艺术与宫廷艺术的融合交流, 扩大了商品经济的交易范围, 同时对后世艺术市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 1985.[1]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李向民.中国艺术经济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2]李向民.中国艺术经济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3]李向民.中国美术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3]李向民.中国美术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宋代绘画艺术 篇7

宋代延续了三百多年, 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宋代绘画成为了中国绘画写实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虽然宋代绘画没有像唐代时期的辉煌富丽, 却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精致和写实之情。在满足人们视觉享受的同时, 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这时期的绘画作品按题材分为山水、花鸟、人物、宗教画及杂画等。

宋代的山水画, 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它在唐朝之后也登上了创作的高峰,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五代画家荆浩隐居太行山, 对自然山川真情感悟, 他在《笔法记》中说:“凡树万本, 方如其真”, “搜妙创真”, 他的创作观念对“北宋三家”、郭熙画派及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画派山水画影响极大。宋代山水画家以李成、范宽、郭熙等人为代表。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在各项技法上都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 如构图章法、山石皴法、透视比例和色彩铺成方面。宋代的画家们更在画面中追求优美动人的意境情趣, 更注意真实而且巧妙的艺术表现, 甚至在努力的对绘画作品中的主题形象尽享提炼, 表现其更高度的写实表现能力。至南宋时期, 马远、夏圭等人又创造对角师构图, 表现江南的湖光山色, 更是简率而豪放, 是人遐思不绝。

两宋是中国人物画深人发展的时期, 此时期人物画即肖像画这一题材, 已经普及社会, 其中以帝后宗将的画像水平为最高。如《唐太宗像》, 用传统的线描技法稍加晕染, 却又不追求立体感, 仅用线条准确地表现出相貌和形体特征, 以及威严刚毅的气质;《宋仁宗皇后像》画的是曹皇后的肖像, 她坐在画面的正中, 有两位侍女分立两边, 一个拿着长巾, 一个捧着痰盂。画面上的曹皇后头戴九龙纹钗冠、两博发耳前的首饰, 面贴珠锢, 翟衣, 带缓, 佩环。从人物造型的准确度, 人物形态肃穆, 冠服华丽, 设色优美的画面上看, 该作品不愧为宋代肖像画中的优秀之作。再来是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 作品描绘了南宋中期四名将军, 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的全身立像, 画中所绘的南宋爱国将领比例准确、姿态自然、衣饰线描劲健而流美, 人物各具风貌, 不失为南宋人物肖像画中的佳作。

宋代的宗教画也属于人物画中一支。我国古代宗教画以道释人物在唐代时期最为盛行, 到了宋朝也得以继续发展并达到黄金时代。从绘画上看, 这些宗教人物造型生动风格独特, 能充分体现宋代中国文人的高雅。该时期的宗教绘画受到当时宋代的文人画的影响甚深, 与中国文人与文人画有着层层的联系。

宋代犹如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 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就是在宋代而非唐朝。宋代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史的高峰, 这个朝代人才辈出, 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

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主题特点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末至16世纪, 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至扩展到西欧各国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冲破了黑暗时代的神学禁锢, 找回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写实主义精神, 并且赋予艺术作品人文主义的内涵。艺术家们在艺术语言上更是以一种十分谨慎的科学态度, 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 为后人树立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观察方法。文艺复兴时期, 欧洲的绘画风格、美学理论和绘画基础 (解剖、透视、素描、色彩) 逐步发展成熟, 涌现出了很多艺术大师, 不仅创造了完美的艺术作品, 还在美学理论和绘画技法方面为后世奠定了基础。这段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号称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 其中以达芬奇最为著名。

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景画。在西方绘画史上, 风景画独立出现的较晚, 一般认为是到了17世纪的荷兰画派才得以到达一定规模。文艺复兴时期, 风景一般与人物结合, 作为作品的背景或是场景景色, 并未以单独的主题独立出现, 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微笑的蒙娜丽莎背后的是意大利中部阿雷佐市布里阿诺桥附近的景色, 画家将其描绘宛如中国山水一般的淡远, 恬静而优美的景色更衬托出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的温文尔雅。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画。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就是人文和现实, 所有作品大部分都是围绕着人的感观、信仰以及世界观的主题。这时期的作品都是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禁欲主义的, 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精神甚至是肉体的封锁, 作品大都是以宗教主题为主, 这个时期的宗教艺术, 总的来说可以说是一种人的宗教艺术, 而不是封建制度下教会宗教艺术。宗教主题的绘画都以神话人物为中心,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最能代表宗教主题的作品。众所周知这个主题曾被不止一次的搬上画面, 但是不约而同的所有的画家都把犹大与众门徒隔开, 画在餐桌的对面, 让他独自处在被审判的位置上面。这是由于画家们无法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而且从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达·芬奇选择的画面情节是:当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 差弟子彼得通知在愈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聚餐的目的并非吃饭, 而是当众揭露叛徒。当耶稣入座后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 引起众弟子一阵骚动, 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 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过去的作品无法表现这些弟子们各不相同的内心精神活动, 唯有达·芬奇在画中塑造了符合生活人物的各不相同的神话人物形象。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也同中国宋代一般, 是和人物绘画结合在一起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中, 宗教人物多次出现, 画家们表现的惟妙惟肖。如米开朗基罗所绘的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就广为人们所知。这幅画分为《神的寂寞》《创造人类》《洪水》三组, 九个主题画面。在九个画面的交界处, 米开朗基罗灵巧地运用了20个裸体少年、12个先知和女巫、8个基督祖先的故事和4个圣经故事穿插其中, 使九个主题画面巧妙的结合起来。米开朗基罗用他非凡的造型能力描绘出了赤裸的上帝如何造就了人类与万物。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绘画力求技法的完美和人物动态与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的科学性。在全盛时期, 艺术上的发展已经到达了高度成熟而又完美的境界, 题材从宗教发展至生活, 从生活演变到自然风景, 是理性与情感, 现实与理想的完美结合。

三、结语

以上是我对中国宋代时期的绘画主题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主题的分析以及阐述, 概括的说了绘画艺术在宋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发展和艺术成就, 当然中国五千的历史和世界历史文明中不仅仅只有这两个时期的辉煌,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两个时期是中西悠悠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无论艺术发展, 还是在经济、科技等各方面都高出了前面的时代, 与此同时更是为后世留下不可多得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李虹著.《浅析宋朝文化与文艺复兴的关系》.电影评价2008/10.

[2]王富任著.《中国的文艺复兴》.广西示范大学出版社.

[3]李玉萍著.《宋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写实主义风格之比较》.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11.

[4]《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国外美术史教研室编著.

[5]肖苇著.《浅谈两宋的罗汉画》.艺术探索, 2006/03.

宋代绘画艺术 篇8

中国宋代特别是南宋,重文轻武,文人地位备受尊崇,这加速了宋代艺术的繁荣,并使其艺术形式文人化。在绘画与造园方面,文人画、文人园成为主流:宋代绘画在前代基础上不断发展、多元并进,画中最妙言山水,宋代山水画多以园林为题材,文人能诗善画并经营园林,使绘画与造园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达到了灵魂上的融合。宋代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流,还包括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等,均受到文人化影响而饱含浓厚的文人气息。例如,正是因为宋徽宗本身就是一位精于绘画、诸艺于一身的宋代文人,他建造的艮岳则少了皇家气派,多了诗情画意。

宋画与宋园一同受到文人化影响并相互渗透,传达出异曲同工的文人情怀和境界胸襟,形成宋代艺术独有的文人色彩值得后人研究、传承。文章以“意”与“境”的独特视角展开研究,以“意”与“境”在宋代文人色彩中的作用;“意”与“境”对宋代绘画与造园的影响,为宋代绘画与造园研究的突破点。此外,飞速发展的当代艺术是否懂得如何从传统艺术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融鉴?当代人对待传统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关键点是什么?宋代绘画与造园对“意”与“境”的追求如何影响到当代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去?文章基于创新性的角度,力求使宋代绘画与造园艺术的精髓更加深入的指引当代艺术的创作。

1.“意”与“境”

1.1“意”于心

“意”作用于宋代文化与艺术等各个方面,宋代作为中国诗歌与绘画艺术高度繁盛并交融的时代,“尚意”的美学思潮决定了“意”被奉为诗歌与绘画创作的规范。宋代禅宗思想追求“道由心悟”,王阳明《传习录》载,“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能得出以下结论:“道由心悟;心之所发便是意。”可见“悟”不离“心”,“心”不离所发之“意”,这足以体现宋人对“意”的追求,也就是对人的意识的追求,是客观向主观的转移,主观作为由心的反应故“意”于心。“意之所在便是物”,这个“物”是周遭事物,而周遭事物定所在于某种环境之中,这便是“境”了。

1.2心生“境”

宋代隐士追究的“境”不是实在的“环境”,而是一种“心境”,这种“境”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苦不得志、隐居山林餐松饮涧的萧索,而是任情率真、寄情怀于天地山水之间的怡然自得。如南宋诗人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牧歌式的传达对美好事物的情感;亦如北宋诗人魏野的“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生当盛世却淡泊名利,在大自然中乐得其所。他们自甘快乐的态度源自于幽独超逸的内心,心境将身境诗化为精神的王国,以心生境,这种“境”才是纯粹的、美好的、打动人心的。

1.3“意”与“境”影响下的宋代绘画与造园

中国自古,绘画与造园相互渗透促进,关系密切,中国古典园林实际上是物化的山水画,以物质形态展现出作者的情感寄托和理想追求以及人生态度。特别在艺术颠峰时期的宋代,无论是绘画的描绘还是园林的建造,无论是二维空间的艺术还是三维空间的艺术,画与园像是宋人创造艺术的左膀右臂,或更像是种情绪,这种情绪是寻求心之所向的表达方式,将宋人对自然风物的憧憬与解读用某种手段传递出来。而“意”与“境”作为宋人追随自我意识和高逸淡远的表达渠道,自然对宋代绘画与造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绘画之“意”

2.1“意”韵

李泽厚先生在宋代审美品评说:“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均展示了襟怀、意绪。”“意于心”铸就了审美创作的感性高于理性,“意韵”的“意”等同于“意于心”的“意”,同样在于精神世界与内在意识。宋人谈诗画以韵,离意则无韵,体现了宋代绘画对意韵的追求。从两宋开始,文化发展在一种内向封闭的环境中实现着从整体到细节的不断完善,绘画发展已由横向的表层拓宽深入到纵向的内在挖掘,宋人丰腴的精神世界逐渐被呈现出来。宋代绘画出现了南北画派,代表着中国南北地域自然环境差异下的审美特征,表现在以南派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以北派荆浩、关仝为代表的“云中山顶,四面峻厚”。

2.2得“意”忘形

中国传统绘画有其独特的审美,从早期对“形”的追求到魏晋时期“以形写神”观点的提出,从隋唐五代时期“形神兼备”的盛行到宋元后“得意忘形”理论的发展,传统绘画最终确定了以表达自我情感为主流的审美情趣。宋代绘画审美的“得意忘形”主张绘画不受拘束,不拘泥于描绘物象自身的美感,而上升到崇尚精神的审美层次来追求绘画的意韵,认为“以形内、象内求美,则美而无韵;于形外、象外求美,则美与韵唯一”[5]。

得意忘形即画意不画形,得其意,即其思想精髓,而不必计较其形,同时构图追求不对称美,风格萧散简淡,如宋代画家夏圭,画山之一角、水之一隅,被尊称为“夏半边”。可见,宋代绘画对“意”的追求远胜于“形”。

2.3出于“意”表

《周易》爻辞:“制器尚象。”即观象制器,意思是器物的创作要从自然中寻找灵感,达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宋代瓷器造型精巧丰富是“制器尚象”集大成之体现,观相而后制器,这个“相”不仅指“卦相”,而是包罗万相、触类而长的“意相”。《墨子·经说下》:意相也,即意想也。这种意想等同于宋代绘画的“出于意表”,北宋黄休复在其画评著作《益州名画录》中指出:“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模楷,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这种被称为逸格的绘画之“意”甚至要高于“得意忘形”中能得到的“意想”的本身,它不拘常法,远远超越事物表面,这便是宋代绘画的魅力所在。

3.造园之“境”

3.1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被比作“立体的诗、无声的画”,拥有极美的意境。造园论与画论有很多共通之处,例如“以少胜多”“以一点墨,摄山河大地”的绘画审美与“一拳代天,一勺代水”“片山多致,寸石生情”的造园审美相契合,皆是在有限的空间,用有限的景物创造出无限意境。

追求意境的造园思想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宋代造园的基本空间审美原则,并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园林。这便有了之后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仅植两枝,春意盎然,便有了芸芸中国古典园林的含蓄幽丽,移步易景,恬静淡泊,渐入佳境。

3.2由“意”生“境”

宋人寓情于创造来寄托情怀,所谓“意在笔先”,宋代艺术无处不体现宋人的心志之意。然而万物皆生于天地,所有审美观念的形成都离不开大自然:建筑屹立天地,绘画描摹天地,园林置身天地……山水竹石禽鸟尽能成为抒发情感的工具。故将“意”加上代表天地的“土”,再去除“心”中的几点杂念,左代“天”右代“人”的进行排序,天人合一地合成一个“境”,由意生境,便是宋代艺术的升华。宋人创作的内容不局限在几尺画卷抑或方草寸园之间,而总能引人遐想天地,所谓“境生于象外”,“境”诠释着宋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3.3“心”系“意境”

意境是“意”与“境”的结合,即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要在充分体验“境”的基础上,达到对“意”的体会,从而形成“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6]若欣赏艺术作品要先感受“境”再思考“意”,那么创作艺术作品则需心中先有“意”,而后作品便自然产生了“境”,这便是“意于心,心生境”的含义,“心”作为联系“意”与“境”的纽带起着核心性作用。

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论,认为自然之美得以艺术形式的体现,需要源自作者内心情感加以构建。宋人创作投身于山水,以自然为摹本,以天地为灵感,可以深奥地说成追求天人合一,也可以简单地说成一种艺术创作的素养。所以,从欣赏者的角度看,意境是无形的,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用心去感受;从创造者的角度看,意境并不仅是掌握高超的技艺就可表达的,还要拥有对大自然挚爱的心,以及对创作的用心。

4.结语

4.1当代艺术的现象

当代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更是人们审美境界提升的标志。但随着科学发展,技术水平提高,艺术手段多样化,造成了一些不良的艺术惯性,迫于跟进快节奏的生产生活方式,艺术创作变成艺术生产,从而艺术作品缺乏了对于内心情感的反映。例如,工业制品没有了品质可言,用毒塑料等工业垃圾批量化生产;建筑变成开发商和房地产共同谋取高额利润的铜墙铁壁,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甚至在造园这件拯救自然环境的最佳途径上,种一棵树都可能成为谋求私利的契机;城市不断建造的园林变得机械化,绿化成了生态的噱头,制造一时的视觉盛宴,不去考虑植物是否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堆山凿池,栽花种树,一朝间铺天盖地、生机盎然,又一夕间残花败柳、死气沉沉。想想这样的艺术“意境”去哪里了?传统艺术的“用心”去哪里了?

4.2用“心”的艺术——传统艺术的借鉴

对于传统艺术的借鉴,如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所说的:“眼睛看不见的,如建筑的中轴线,中轴线是无形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可能体现出来的就是意境了。[7]宋代绘画与造园的传统手法也许要经过与当代社会形态的磨合才能传承发展,但其所追求的意境于当代艺术却依然鲜活。

“意于心,心生境”,故心系意境,艺术创作要用心,宋代绘画与园林的意境追求也许能够作为鞭策当代人艺术创作有力的摹本。当人类翻开中华史册,纵观上下五千年的艺术历程,被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和蕴藏的无限意境深深震撼的时候,是否会真正理解宋人对艺术的追求?是否会启迪我们对当代艺术的重塑?中国宋代无论绘画还是造园,皆体现在对“意”与“境”的用心上,而当代的我们对于宋代艺术的传承,不在于它的形,而在于它的神。用“心”的艺术会饱含智慧与情感,是人类对待艺术的态度,更是人类对待生命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朴亭顺.宋代画意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4,28(1)

[2].郑建平.当代园林设计受传统山水绘画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5,5(无卷):186-189.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张亮“.得意忘形”--浅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形神”观[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无卷):103-105.

[5].于民.中国美学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6].李爽.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美--以古典园林、诗歌、山水画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无卷):94-95.

宋代绘画艺术 篇9

宋代山水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李成、范宽、郭熙等山水画大师在绘画风格和人文精神上都有巨大的贡献。他们的绘画表现手法、人文精神展现了东方哲学理念和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意向以及画面背后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对绘画艺术审美教育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有重要导向作用, 所以宋代绘画在中学美术欣赏课中的教育作用不容忽视。

一、宋代绘画发展和成就分析

(一) 宋代绘画题材风格多样

1.宋代皇帝不同程度地爱好书画, 宋朝在建国初期就设立了翰林书院, 此后画院体制逐渐完善, 尤以徽宗时最为突出, 成为古代宫廷绘画最为繁盛的时期。翰林院为皇室服务, 绘制帝王肖像、宫殿衙署的壁画屏风以及敕建的寺观壁画。

2.宋代绘画与社会各阶层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贵族、文人士大夫及商人市民等对绘画有着多方面的需求。

3.城市的繁荣使得绘画的需求量增加, 加之很多画师对皇室的追求, 画师服务于贵族装饰壁画和寺观壁画绘制, 绘画作为固定行业与社会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 使得世俗美术有了很大发展。

4.宋代绘画氛围浓厚, 文人士大夫把绘画进一步视为文化修养的重要手法, 因此绘画多寄兴寓情, 题材偏重墨竹、墨梅、山水树石及花卉, 出现了形简意赅的写意画。

5.绘画世俗美术的发展和宫廷绘画的繁荣使宋代绘画题材内容广泛多样。题材有佛道、人物、山水、屋木、走兽、花卉、翎毛、蔬果、墨竹等门类。

(二) 宋代的绘画艺术开始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融合

宋代绘画艺术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融合, 在绘画的同时不仅单独地对客体进行描绘, 更强调将主体的精神融入其中, 体现出了主客体相统一的文化理念。

例如, 赵孟坚《岁寒三友》, 其画风“清而不凡, 雅而秀稚”。其作品抒情寄兴, 状物言志, 表现了高洁的品格。

借鉴山水、花鸟、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品与画面的气韵统一起来, 达到一种“道”与“器”的融合, 深化了物象的内在精神。

(三) 人物风俗画直接反映宋代城乡生活和社会风俗

宋代崇尚文人从政, 社会环境稳定, 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人物风俗画直接反映宋代城乡生活和社会风俗。

例如,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 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构图, 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梁郊外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风貌。全图为三个段落: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清明上河图》 的中心部分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 人头攒动, 杂乱无章;细细一瞧, 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 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 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 或指指点点, 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 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 有骑马的, 有挑担的, 有赶毛驴运货的, 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驿站、当铺、作坊和张着大伞的小商贩。作者展现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画风朴实无华, 艺术技巧的运用上尊重传统, 在描绘同时也将作者本身对社会和国家的深厚情感融入其中。这种写实的描绘, 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中学美术欣赏课程的现状

(一) 学生认识问题

大部分中学生认为宋代绘画在艺术欣赏中可有可无, 没有认识到宋代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认为艺术欣赏课就是单纯的娱乐, 忽视了艺术欣赏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了解。还有一部分同学重视绘画技能的训练, 对理论研究较少。因此, 学生很难静下心来了解宋代绘画, 教师很难与其进行思想情感的沟通。

(二) 师资队伍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也面临着师资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压力。大部分教师对艺术欣赏课的性质、任务、内容及特点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 无法将艺术欣赏课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 忽视艺术欣赏课本身对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和处事能力改善的重要性。为了适应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需要, 更好地实现高等学校艺术欣赏课对于全面培养人才的目的, 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训。

(三) 课程设置不充分

目前高校艺术欣赏课普遍采用“一人讲, 大家听”的单向传统型授课方式。这样的授课方式过程枯燥, 交互性差。由于听课的学生数量较多, 教师无法做到与学生沟通交流, 学生无法参与。

对于中学艺术欣赏课来说, 40 分钟一节课, 无法容纳大量美术作品、图片、动画及影视视频等素材的讨论和学习。艺术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相当数量的艺术作品的学习和体验,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只学到了皮毛, 距离艺术欣赏课本身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差甚远。

三、宋代绘画对中学生的教育和审美价值

(一) 宋代绘画在艺术欣赏课中的教育启示

1.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在宋代绘画中, 有很多描绘祖国锦绣风光, 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例如, 范宽画山初学荆浩及李成之精妙, 继而领悟到“前人之法, 未尝不近取诸物, 吾与其师于人者, 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 未若师诸心。”他所画崇山峻岭, 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 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 势状雄强”的特色。他的《谿山行旅图》以雄伟屹立的大山, 一泻千里的瀑布, 路边潺潺溪水, 还有路上的旅行者, 真实地反映出他对北方山川的热爱,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增强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的热切关注

宋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宋朝的一些文人借助绘画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例如, 宋代的李成生活于五代宋初政局动荡之际, 胸怀抱负但未能施展, 故将此情放置于诗画当中。他的《读碑窠石图》用淡墨表现了丰富的层次和虚旷的空间。冬日田野上, 一位骑骡的老人正停驻在一座古碑前观看碑文, 近处陂陀上生长着木叶尽脱的寒树, 表达作者愤世嫉俗、高傲孤寂的品格以及反对民族侵略的情感。

当欣赏宋代绘画时, 这些画作会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增强对祖国的热切关注, 因此, 宋代绘画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 宋朝绘画的画风、构图对学生具有审美导向作用

宋朝绘画的一些画风、布局对我们进行平面构图等方面有一定的审美导向作用, 宋朝绘画风格多样, 作品众多, 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素材。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同时, 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三) 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艺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激发学生的独立性、探索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学会有目的的观察和学习。

例如, 我们看宋代绘画《盘车图》, 画跋山涉水, 雪地运载, 成功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辛, 图中有一部分画了一辆马车, 我们可以将物象看成是色块而不是一辆马车。可以这样解释:我们将画作上所描绘的物象进行想象, 似乎这个物象不在这里, 可以在画作上的任何地方, 并且不是二维的, 而是三维的, 物象形状大小可以任意变换。这就是说, 我们在看画作的时候不仅可以从这幅画的本身出发, 同时也可以变换思维方式去思考观察物象。可以让学生多进行这样的训练, 在看到一幅画作的时候, 不从艺术家的既定角度去看这幅画, 在审视主体的同时, 寻找那些能在画布上再构造的方法观察事物, 经过这样的训练, 可以使学生努力克服已经熟悉事物的知识, 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打开, 克服既定的习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不确定的事物, 通过寻求其特征得到反应, 与其说是知识影响了我们对物象的理解, 不如将其看成是知识影响了我们对物象意义的结果。

总之, 宋朝绘画文人学士高雅的精神活动和文化素养对绘画提出鲜明的审美标准, 在绘画创作和理论上形成独有的特定体系, 社会、宫廷、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绘画创作各具特色而又互相影响, 使宋代绘画在内容、形式、技巧诸方面都出现群彩纷呈, 这是对中国绘画的贡献, 是当代人学习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摘要:中国古代绘画以其独特的东方韵味、传统的表现手法和文化元素向我们诠释了东方哲学理念和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意向。宋朝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 文人学士把书画视为高雅的精神活动和文化素养, 其鲜明审美标准至今仍在艺术界奉为圭皋。通过欣赏宋代绘画, 学生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娱乐和精神面貌, 感受宋代绘画带来的启示和教育, 懂得宋代绘画对现代绘画技法和审美观念的导向作用。将宋代绘画作为中学美术欣赏课中的重要部分, 在提高中学生对祖国的关切程度以及对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宋代绘画,中学美术欣赏课,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公路客车快运下一篇:电力调度中事故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