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

2024-06-25

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精选十篇)

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 篇1

由于种种原因, 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存在着混淆的现象, 甚至一味认为旅游文化就是历史文化, 二者之间的混淆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 很多任课教师将旅游文化讲成历史文化, 并将这一具有争议的论断延续了下去。

据相关资料介绍, 目前, 国内很多院校, 包括专科院校、本科院校, 在课程安排过程中, 旅游专业没有专门开设颇具重要作用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在具体讲授过程中, 将旅游活动中涉及的一些具体的宗教信仰、饮食文化、园林建筑等等归纳为历史文化的范畴, 忽略旅游活动的客观存在性, 导致人们在认知程度上, 对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区别, 在意识形态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出现混淆的现象1。

2. 历史文化教材的编撰多以旅游文化为重点编撰内容。

据网上一些书店统计, 一些虽然题名为“旅游文化”书籍, 但是其内容多是历史文化的范畴, 甚至有些作者就历史文化书籍和旅游文化书籍, 不再区分对待, 二者之间, 在作者眼中, 基本上属于同一名称, 很多著作也沿袭了这一认识, 出现旅游文化就是历史文化的混淆现象。

3. 在意识形态领域, 更多的人们存在一种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混为一谈的惯性思维。

这种意识形态的错误认识, 主要是长期受教育和自身学习过程的积累2。一方面, 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任课教师的认识给了自己根深蒂固认识的根源;另一方面, 自己在学习以及后来的认知行为过程中, 情不自禁将旅游文化讲成历史文化, 不由自由用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旅游文化。直接或间接使得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之间在大众认知行为上更加混乱。

二、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区别

1. 物化表现形式不同。

首先, 历史文化是人类在历史的推动过程中, 逐渐积累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它是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一种沉淀下去的一种积累, 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创性, 其次, 它是尊重历史的前提下, 对过去的一种呈现3。例如, 鲁迅故居, 经过长时间的变迁, 大多数存在物已经面目全非, 如果单纯简单进入旅游市场, 还不夸张的说, 基本上毫无价值可言。然而, 倘若经过旅游文化的创造, 就会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旅游资源, 面目全非的存在物会成为遗迹。基于这样的认识, 很多旅游文化资源已经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旅游文化的再创造。这在国内旅游业中, 通过旅游文化将旅游资源再创造, 并且充分挖掘旅游文化的例子比比皆是, 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简而言之, 在旅游资源再创造过程中, 我们依据旅游文化所扮演的角色, 不难看出, 旅游文化具有可塑造性, 但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塑造性。

2. 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二者之间内涵不同。

在这个区别当中, 历史文化是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具有广泛的外延性, 可以包括旅游历史上的旅游文化, 但是, 对于现代旅游文化, 因为现代旅游文化还没有成为历史, 因此, 历史文化无法囊括现代旅游文化, 二者之间只存在交叉关系。从另一个层次来说, 现代旅游文化终将成为历史, 也将在历史的长河中, 成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在没成为历史之前, 现代旅游文化具有高度独立性, 有着自己较为独特的特点。旅游文化包括现代旅游文化, 在这里对于二者之间所谓的外延性, 每位学者都有自己的论断, 如同本文说的历史文化具有广泛的外延性, 但不囊括现代旅游文化, 然而旅游文化包含现代旅游文化, 这么说, 是不是旅游文化的外延性大于历史文化的外延性, 但其实不然, 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旅游文化, 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因此, 本文认为, 历史文化具有较为广泛的外延性。

3. 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社会功能不尽相同。

从社会功能的视角分析, 历史文化主要起到教育的作用。与其教育功能相比, 其审美作用和使用作用, 相对次要。然而, 旅游文化主要起到审美的功能, 这种审美功能不因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具有全人类性。其次, 旅游文化还具有激发旅游激情、宣传旅游的功能,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 相比较于历史文化, 旅游文化具有创造经济效益的功能。但是, 作为历史文化, 它只是供历史学家或其他相关学科开展科学研究, 很难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这是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三、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的转化

1. 历史文化向旅游文化的转化。

一般来说, 无论是层次还是过程的转化, 历史文化向旅游文化的转化, 都较为复杂。历史文化虽然具有较为广泛的外延性, 可以广泛存在与旅游景区、旅游环境中, 但是在旅游者不明白历史文化的前提下, 一些的历史文化都将成为空谈, 只有正确认识或者了解了旅游资源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 才能从个人情感或者审美的角度去还原历史。简而言之, 旅游者只有在旅游过程中深入解读、吸纳历史文化, 才能逐步呈现出旅游文化的雏形。同时, 在历史文化向旅游文化转化的过程中, 旅游者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尤为重要的是, 历史文化向旅游文化转化的核心内容具有精神性, 另外, 历史文化向旅游文化转化过程中, 需要通过旅游业的整合和再创造。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 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整合和再创造, 可以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提高旅游文化的品味。需要注意的是, 这部分整合和在创造的文化, 其本质和精神相较于历史文化而言, 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只是载体的显现形式发生了改变。

2. 旅游文化向历史文化的转化。

与历史文化向旅游文化的转化相比, 旅游文化向历史文化的转化较为简单。主要原因, 是因为历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其存在性在于时间的流逝, 现代旅游文化向历史文化转化的关键恰恰就是时间。无论是什么时期的旅游文化, 只要有时间, 一切都将成为历史文化, 现代旅游文化也是必然。但是, 旅游文化能否真正转化为历史文化, 除时间因素外, 还有就是尊重历史, 历史真实性的问题。旅游文化向历史文化转化过程中, 一切的加工和创造都必须尊重历史, 不能虚构和编造。否则, 虽然随着时间的历史, 在成为历史之前, 这种旅游文化早已不复存在了。

四、结语

本文在总结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过程中, 从二者的混淆问题出发, 从中窥探出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并积极探讨了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二者之间相互转化的问题, 这种积极的转化, 无论对历史文化, 还是对旅游文化, 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现有的旅游业的实践证明:二者之间的互相转化,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 两种文化相互交织、整合, 虽二者具有不同的内涵, 但也存在着互相转化的现象。本文, 从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的本源出发, 探讨二者之间的混淆现象, 二者之间的区别以及二者之间的互相转化问题, 由此得出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之间互化问题的存在, 对社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区别,转化

注释

11 .赵红梅.论旅游文化——文化人类学视野[J].旅游学刊, 2014 (1) :16-26.

22 .喻学才.旅游文化研究二十年[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1) :63-70+124.

旅游与历史文化论文 篇2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所受到污染与损害已经触目惊心。人类的生存环境,除了直接面临着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生态的威胁外,还存在着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等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与此相对应的以商业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旅游资源开发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文化遗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以致旅游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根据公约规定缔约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属于以下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是古代的东西,是经历了百千万年而至今仍在的东西,是没有备份,独一无二的。正是这独特性和唯一性决定了历史文化遗产应该以保护为主。我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于次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1999年lO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至2008年7月,我国已有37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7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成为了全世界共有的财产。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正在申报和未提级申报的历史文化遗产,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典型的历史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点,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成为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样需要我们进行保护。

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悠久历史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体。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云南丽江古城经历了7级地震还基本无损,后被评为世界遗产。这个地方得到了保护,全世界人民逐渐都会知道。反之,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历史发展有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或民族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从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历史遗存丰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人类发展历史,喻古明今,有利于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意义。在历史科学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古建筑、构筑物等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我国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建于隋代(公元581__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 18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桥高7.23米,1400年的历史,赵州桥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所以它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径最大、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此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奇迹,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诚然,也有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人们还不清楚其科学原理,需要我们去探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发展旅游经济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是这些人类前进中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对之加强保护,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要依托于旅游资源,除大自然赋予的自然旅游资源外,更离不开人文旅游资源。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迷人,它吸引着无数的中国人,更让外国人向往,这些都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游憩、观光、获得美的享受、获得相关历史知识的重要场所。着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殷墟、秦始皇陵兵马俑及众多明清皇家陵寝等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小小的周庄,年旅游收入达2亿元。可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客体就会存在。

(2)用经济价值去直观地表现人类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更好地发展旅游经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所带来的收益不断提高,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长。我国人文历史文化旅游的潜力很大。保护好这部分旅游资源,能更快地发展旅游经济。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能提升旅游资产的价值,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产。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提升旅游资产价值。历史文化遗产是全国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供世人观赏、研究与利用,所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得好的地方,旅游业就发展得好,旅游资产价值提升得多;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平遥古城、周庄古镇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得好,其旅游资产价值提升的快,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能带动本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品

位的民族,不可能生存和持久发展的。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激情、奋勇向上的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和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激励力,中国拥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3O项,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对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品位,陶冶高尚情操,增强民族自尊,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提高国家文化形象,丰富世界文化宝库都有极大作用。文化是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留存并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其意义也关乎未来。全球《2l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功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被重视。在多年的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断变化,很多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上世纪几次大规模建设,使许多传统历史文化遗产遭到摧残和破坏,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加之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观念上的轻视、经费支持的不足与制度规范的不完善,也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不利,存在很多问题。

三、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难达共识。虽然社会总体上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保护意义的认识不断提升,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存在差异,导致认识和利益要求相互矛盾甚至尖锐对立。如在城市建设中对一些古迹遗址的去留问题上,在一些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景观要不要新建的问题上意见相左。这种状况导致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因为缺乏共识而难以处理。

2.历史文化遗产家底不清。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沉睡在地上地下。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碰到历史文化遗产时,讲不清道不明,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本没有调查、登记,更谈不上公布文保单位及对其进行合理规划。

3.“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处理不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少地区只顾单纯的经济开发,只顾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被毁程度令人堪忧。尤其在一些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致使许多历史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遭到破坏。襄樊宋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一拆而光。城市要发展,旧城要更新,势必要拆迁一些民宅民居和一些失去历史使用价值的老建筑。时下古老的北京也遇到了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古老的胡同四合院要不要留存,怎样协调好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我们不能为了开发商的需要,为了出卖土地,筹集资金,把一些古建筑和一些有历史意义的遗迹毁掉。

有的地方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片面追求旅游经济效益,造成历史文化遗产严重破坏。

一是为了迎合旅游热,不惜以拆毁传统历史街区为代价,而后又制造出了乃至异地开发出一系列替代品,使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沦为“假古董”。

4.法律制度不健全,执法不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多管齐下,尤其是要依法管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的是要加快立法。为什么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许多地区领导,甚至最基层的领导一句话就能化为乌有。就是因为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来管理,而是权大于法。

5.保护资金的匮乏,专业人才、技术的匮缺,直接影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由于没有专项的保护资金,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处于自然消亡状态。尤其是贫困地区,文物专业干部仅一、二个人,连日常开支都很难保证。缺少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保护人才队伍,同时缺少过硬的保护技术,何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呢?

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1.积极宣传,更新观念,加强全民保护意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各级政府和每个市民的神圣职责。政府要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和保护力度,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让每个公民都能自觉珍惜爱护文物,并且要加强舆论监督,有了群众支持和舆论支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有了强大的依靠力量,相信人民的力量是最强大的。

2.提高全民素质与法律保护并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长城旅游刚刚兴起时,各个长城景区普遍遭遇了一次“毁容”高峰。从八达岭瓮城西门登上长城,分别沿南北两侧依山而上的长城边走边观察,看到这段3000多米的长城上,凡游人伸手能及之处,几乎都被刻上了各种各样的文字,有地名、人名、“到此一游”,有中文、日文、朝鲜文,以及难以辨认的字词,刻得密密麻麻。这些字不仅破坏了长城的历史面貌,有的字深达半厘米,已伤及墙体。长城乃中华民族的象征,此举严重破坏了民族形象。所以才有中国长城学会与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起的去除长城墙体字迹方案征集活动,消息公布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为长城保护献计献策。近十多年来,随着游客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的加强,刻字破坏行为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的是要加快立法。文化遗产不仅要由一系列行政法规来保护,而且要用刑法等法律来保护。对于严重损毁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应规定为犯罪,应给予刑事处理。

3.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保护是前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旅游资源开发,首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不可再生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离不开的客体。一旦被破坏便永久消失了,也就谈不上长远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绝不能对开发急功近利。在保护方法上,除了要依照国家相应的保护法规之外,还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到与自身环境、条件相符合的办法。多借鉴浙江兰溪的诸葛村(八卦村)的做法。还可以对实物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实施限人限时地开放参观,西藏布达拉宫就是这样的。甚至可以不对外开放,只对学者和相关研究人

员开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这些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会日益增加。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所拥有的宝贵资源,要意识到这些资源是潜在的、不断升值的资本,要从长远角度来看待。即使当下受条件所限无法立即进行开发,也要积极予以保护,可利用其他产业先行发展,待时机适当的时候,再将其宝贵的文化价值予以转换。

4.摸清家底,搞好保护规划。去中原地区旅游,当地人会自豪的对你说:“你拿把锹,随意挖几下,就有可能发现宝贝”。虽然是笑谈,但还能反映出因文化积淀深厚,本地人引以为豪的心态。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提示我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心中有数,搞好勘探、摸清家底,以便于规划和保护。

前面提到北京胡同四合院,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应积极修整并恢复老式民居四合院的美好生活环境。但要处理好个性文化与改善胡同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关系。现在有些历史文化名城,商业氛围越来越浓,而文化氛围却日益淡化。丽江古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古城保护得不错,但古城内一个商店接一个商店,文化氛围不浓,不能充分反映古城的特色,这是令人遗憾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也不是保护城市的全部,它的保护范围、内容与要求要通过城市规划来细致确定。关键在于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新建筑和老建筑的关系,新旧建筑之间在风格、色调上相协调,使整体格局达到和谐,不失文化名城的特色。要严格控制文化遗产保护区、历史街区内的空间过量的不适当的经济开发、旅游开发以及不相配的人工景点建设。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在保护文化遗产中平遥地方政府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第一,制定古城保护规划;第二,实施古城居民搬迁工程;第三,全面加强古城基础设施建设等,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5.借鉴国外先进保护经验,加强保护进程。借鉴国外“保护古城,建设新城”的成功经验,把有价值的传统街、巷和古村落进行整体保护,再另外开发新区,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建设性的破坏”。对该保护的传统街区则进行环境整治,保持立面原貌,更新室内配套设施,改善人们的居住质量,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品质的需求。

“文化入世”与“文化航母” 篇3

对话无疑包括文化上的。其状况,让人想起《千万次地问》这首歌。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大量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观念、制度、主张,极力寻找自强和现代化的道路。这叫“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但是,西方国家却并没有等量地引进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价值和价值观。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中国之于西方。这叫“可是你却并不在意”。结果是,我们的生活“半盘西化”。剪头发、西装、用电脑、打手机、过情人节、送巧克力和玫瑰花。喝的是人头马,学的是数理化,看的是阿凡达,逛的是东南亚,没有谁再之乎者也,长袍马褂。这叫“我已经变得不再是我”。然而,世界却并没有因此变得像中国,也没有因为中国而产生文化上的巨变或质变。这叫“可是你却依然是你”。

这未免让人不爽,尤其是在成为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以后。因此不能不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不能走出去?为什么我们没能像汉代、唐代、宋代那样,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化大国”?骂帝国主义搞文化侵略是没有用的。没人强迫你看好莱坞、吃麦当劳、穿牛仔裤,也没人拦着你卖炸酱面、狗不理。所以这事恐怕赖不到别人头上,还得从自身找原因。

单从心态上讲,原因也许有三:首先是老惦记着年轻的时候,一说就是“文明古国三千年,李杜文章众口传”。开口先秦诸子,闭口唐诗宋词,却不想想现在能提供什么,这叫“徐娘心态”;其次是习惯于小打小闹,今天弄个剪纸,明天弄个杂技,后天弄个太极拳,全是手工作坊式的文化交流,这叫“小农意识”;再次是生怕人家看不起,总喜欢说自己多么光荣伟大、灿烂辉煌。站在世界舞台上,也以为是领导干部作报告,不管说什么,下面都得鼓掌,这叫“官僚作风”。

当然,这只是心态上的原因,但心态决定状态。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显然不能再是“孔子摇橹,鲁班弄斧,敲锣打鼓,卖点红薯”。除了应该有大国气度和战略眼光,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为什么一定要成为“文化大国”或“文化强国”?做“文化小国”,就不能活吗?做“文化伙伴”,就没面子吗?在国际社会中当一个“学习委员”,就一定不行吗?

笔者认为,没什么不行。世界上,这样的国家数不胜数。我们之所以不肯满足于此,只能理解为一个大国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是的,曾经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中华民族,总不能用了170年的时间,还在“千万次地问”。

鉴于此,中国一要考虑“文化人世”,二要打造“文化航母”。没有航母,难为大国;不能入世,与世隔绝。这两件事,似乎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但还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第一,地球上并没有一个类似于“世贸组织”的“文化组织”,也不可能有,还不应该有。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文化也要全球化。甚至刚好相反,最不能全球化的就是文化。而且,文化也不存在类似于经济和贸易的“争端”。文化从来就是、也永远会是“存异”的。积极一点,可以“对话”,可以“交流”。消极一点,则无妨“自弹自唱,自说自话”。既然如此,何必要有一个具有法人地位、可以调解成员争端的国际组织?第二,世界上也没有类似于“市场经济”的“文化共识”。毕竟,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都是市场经济。那么,有没有某种文化,可以称之为你“资本主义的”,我称之为“社会主义的”,还都仍然是这种文化?当然没有!既然没有,则所谓“文化入世”,又从何谈起呢?

但文化不“人世”,也不行。航母是要驶向公海的。如果不能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我们的“文化航母”,就等于是停在鄱阳湖,那只能叫“文化景观”。可见,文化虽然不能也不可能在组织上“人世”,但在思想上、观念上和态度上,却必须入世。至于人世的方法,笔者的建议是,与世界文明接轨。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很赞成马未都先生的一个观点:文明求同,文化存异。也就是说,文化,还得是我们民族自己的;文明,则必须属于全人类,也只能属于全人类。

文化与文明,有什么不同?说到底,文化表现为方式,文明体现着价值。任何文明的背后,都有价值观来支撑。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一旦违背这种价值观,就会被视为“不文明”。比方说,以平等为价值观,则一切歧视(包括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身份歧视)就不文明。由平等的价值观,又可以推出尊重他人的道德准则。因此,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也不文明。至于如何实现这些价值,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方式。

所以,文化可以存异,文明必须求同。文明求同,是因为人心相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文明,讲的就是“共同之理”,即“核心价值”。中华文明,体现的是华人的共同之理;西方文明,体现的是西人的共同之理;世界文明,则应该体现人类的共同之理。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就必须找到这个“共同之理”。

(作者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主讲)

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 篇4

自20世纪80年代后, 中国的建筑装饰业开始蓬勃发展, 近年来产值过两万亿, 从事建筑装饰行业的设计人员近百万之多, 开设建筑室内设计课程的高等院校已近千所……建筑装饰的发展必然呈现诸多的文化现象。正因为如此, 《建筑与文化》决定创办增刊, 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宣传、普及、提高建筑文化的社会化责任。

《装饰与文化》开设“装饰文化”、“装饰讲座”、“装饰设计方法”、“优秀设计师、优秀设计作品的介绍”、“装饰企业、产品推荐”等栏目。同时还将与相关协会组织和媒体共同举办装饰设计竞赛和培训等活动。

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 篇5

题目: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关系探讨 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与推荐的参考书籍、杂志、网络上的有关内容。

2、根据课堂讲授与其他资料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3、结合企业文化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你了解的其他企业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

4、结构要清晰,有一定的逻辑性。

5、借鉴的材料一定要为自己的观点服务。注意用借鉴的材料来进行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

6、用的观点与材料一定要注明出处。并注意与自己的观点的联系。对直接引文,加脚注;对非直接引文,以请用参考资料的形式注明。

7、正文前应列出。提纲(题目、标题、主要论点、主要论据)。至少应覆盖三层标题,对对策建议、解决办法等还应在相应标题下列出。

8、正文的字数不少于3000。

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关系探讨

【标题】

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关系探讨 【主要论点】

企业文化不等同于老板文化 【主要论据】

1.企业文化发源于老板文化

2.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老板文化有待于发展成为成熟的企业文化 3.在企业成熟期,企业文化将取代老板文化,成为企业的灵魂

【正文】

企业的成长过程是许多对立事物不断较量的历史,例如独裁与分权、保守与冒进、一元与多元。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发展就是一部斗争史。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是企业内部相关各种力量不断斗争的结果,其中老板文化曾经是企业文化最亲密战友,而后又变成最顽固的敌人。

所谓企业文化,是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企业共同遵照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所谓老板文化,是企业创造者个人经营企业的文化理念、经营思路、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

企业文化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它是企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老板文化是企业原创者个人经营企业的文化理念、经营思路、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形成与企业原创者的文化理念是紧密相连的。

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了吗?我认为不是。

一、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差异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包括企业的信仰、观念、态度、工作方式、工作氛围和工作行为等。企业文化的形成有赖于社会整体文化的特质和要求,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某些基本因素。而突出管理思想则是企业文化区别于一般“文化现象”的本质特性。老板文化则是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现象,是企业管理者的人格、创新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及其所信奉的管理观念和方式、管理规律、管理规范等的综合体,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由上述定义可见,研究企业文化,必须重视老板文化。老板文化是影响企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企业文化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体系,其中老板的创新精神和非凡才能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

二、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关系

1、老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有人问张瑞敏,在海尔文化的形成和建设中他担当了什么角色?张瑞敏回答说他担当了两个角色: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牧师。也就是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家要设计企业文化的主导思想和建设方案;当然,还要对所提倡的文化精神进行大力的宣传、鼓动和灌输。张瑞敏喜欢研究毛泽东,钻研老子、孔子和孙子,同时善于借鉴西方优秀企业家的管理智慧,在不断的学习与感悟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文化。譬如他的“激活休克鱼”思想、“赛马不相马”思想、“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思想等,都独具一格。正是张瑞敏在海尔发展过程运筹帷幄的思想谋略,指引着海尔健康强劲的发展。

1.企业文化发源于老板文化

当今中国小企业的原创者(老板),大多白手起家,运用个人的经营理念和人格魅力,敏锐地抓住了市场的机遇,创立了企业。他们创造一个企业的过程就如同一位母亲孕育抚养一个生命,从无到有、从幼小到壮大。他们对自己的企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的人生思想、经营理念、文化价值观与他们的企业溶为一体,渗透到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在这一阶段,老板文化就是企业文化的全部。但是,这一阶段的企业文化是不健全不完备的。对于“企业是什么?企业要做什么?企业要成为什么?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这些问题,老板文化并不能完全解释和回答。企业内部也没有建立一套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企业缺乏长期战略计划和品牌,而老板文化成为支撑整个企业运作的灵魂。

例如,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是佛教信徒,在松下公司创办之初,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洋溢着浓厚的佛教文化。松下幸之助先生把佛教思想贯穿于他的企业经营之中,他认为:佛教可以拯救人类心灵,让人类有救世的大慈大悲之心。消除贫困就是人类的事业,而生产就是企业的使命。此时松下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松下幸之助先生的佛教文化。松下公司的管理层用佛的诚心来领导、指引员工;每年的新年在佛堂里祈祷企业这一年的五谷丰登、祈祷佛祖保佑企业、员工一切顺利,这种修佛的思想被应用到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角落。而松下公司的员工也用佛教的忠诚来对待企业,心甘情愿地拼命工作,创造了松下公司的奇迹。

2.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老板文化有待于发展成为成熟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企业创业初期,企业原创者(老板)的经营思想、文化理念、经营思路、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以及随后建立起来的有关制度和工作程序,提供了这个企业获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但是,这种老板文化是以企业创业的条件为基础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老板文化必然会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如果继续用老板文化来规范和指导企业,必将导致企业的停滞不前甚至衰亡。因此,在企业发展壮大阶段,需要企业扬弃旧的老板文化,重塑健康完备的企业文化。

同样以松下公司为例,松下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发现单纯的佛教精神无法管理一个规模巨大的现代企业,松下幸之助先生果断地扬弃了旧的老板文化,把不和适宜的地方剔除,重新增加了新的内涵,使松下公司的老板文化发展成为成熟完整的企业文化。

松下幸之助先生强化了企业命运共同体建设,让公司所有的人员朗诵本公司的“纲领、信条、七大精神”,并在一起唱公司歌曲。同时,把培养人才作为重点,强调将普通人培训为有才能的人,松下幸之助有一段精彩的话:“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器产品。”他还注重不断丰富企业口号的内容,使员工新鲜感,这样更易于自觉接受。每年年终时,松下公司自上而下动员员工提出下一年的行动口号,然后汇集起来,由公司宣传部口号委员会挑选、审查,最后报总经理批准、公布。公司有总口号,各事业部、分厂有各自独特的口号。一旦口号提出,全公司都在这一口号下行动,使得全体员工形成了一致的奋斗目标、行为方式和道德观。

3.在企业成熟期,企业文化将取代老板文化,成为企业的灵魂

在企业创立初期,老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全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老板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存,老板文化通过扬弃有待于发展成为企业文化;在企业的成熟期,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吸收了老板文化中所有的积极因素,抛弃了老板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成份,此时的老板文化已经不复存在,企业文化成为了企业内部唯一的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20世纪30年代,成熟的松下文化基本建立起来了,松下幸之助先生的文化理念渗透到松下的企业文化之中,其积极成分构成了松下文化的骨架,同时又有许多新的理念融入其中,共同构筑了松下文化的精髓——顺应同化、团结合作、追求进步、促进社会大众福利。此时松下公司的老板文化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成熟完善的松下企业文化。

可见,企业家总是处于企业核心的地位,这决定了其个人意志、精神、道德、风格等文化因素在企业中备受瞩目,更易于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和传播,并形成自觉追随,以至于企业的最高目标和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的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都深深地打上了企业家的个人烙印。

文化强国与文化兴企 篇6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征程中,中国企业担负着重要责任。从国际经验看,文化强国有文化产业化与产业文化化两条重要路径,而企业是开拓这两条路径的重要主体。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广大企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直接推动者。因为提升国民素质离不开企业和企业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企业和企业文化建设,落实马克思主义指导、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离不开企业和企业文化建设,文化创新离不开企业和企业文化建设,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离不开企业和企业文化建设。

在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时代,发达国家不但在文化产业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而且在产业文化化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如美国既是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军事强国,更是文化强国。在文化产业化方面,好莱坞大片、迪斯尼、流行音乐、出版传媒产业等在世界上都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的音乐唱片发行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20%,图书销售占世界的30%;在产业文化化方面,苹果的iphone手机、ipad与其说是电子产品,不如说是一种引领潮流的时尚文化,乔布斯不仅是伟大的企业家,也是一位深通人性的产业文化化的大师,所以他的去世才引起全球的巨大反响。

必须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不但在文化产业化方面差距很大,而且在产业文化化方面差距更大。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文化产业化与产业文化化两条腿走路。以文化兴企,以文化强国,是广大企业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实践证明,企业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企业文化既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社会文化的生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划时代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既能提高职工的人文修养,培育企业家的人文情怀,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使企业更和谐、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也能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摆脱粗放原始状态,跨入科学强企、文化强企的境界。

今年是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传播和实践的第30个年头。认真总结30年来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路径和方法,探寻企业文化融入经营管理实践的规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建设更加优秀、更高层次的企业文化,正是企业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基本途径。

地产文化与文化地产 篇7

(1)

八月, 至少30万以色列民众走上了特拉维夫等大城市的街头, 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 抗议政府应对高房价不力。参加示威的民众挥舞着以色列国旗, 敲着鼓, 高呼“人民需要社会正义!”

九月, 近千名美国民众在纽约华尔街示威, 抗议贪婪、贪腐和削减预算, 并宣泄他们对金融体制的不满。示威者打出“占领华尔街”的口号, 呼吁着改革的到来。

十月, 在突尼斯的首都突尼斯市, 民众聚集在议会选举新闻中心外, 游行示威, 抗议选举的不公, 指责选举违背伊斯兰教义, 数个投票站出现舞弊行为。

……

在世界的不同角落, 正相继爆发大规模的自发性社会抗议运动。游行, 示威, 抵制, 奔走呐喊, 呼声震天, 表达着群众对公义的质疑、对贪婪的不满、对不公的愤怒。当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探讨道德与信仰、抨击体制的局限与社会的负极, 放眼全球皆是如此, 那么显然, 这个世界正在发生某种有待于定义的事情。

这个世界怎么了?在种种辩讨和分析中, “大分裂论”和“大变迁”论各执一词。

澳大利亚环保人士保罗·吉尔丁在《大分裂》一书中指出, 这些示威显示, 只注重增长的现有资本主义体系已达到它的财力和生态局限, “我们的体系——经济增长或无效民主、负担过重的地球, 正在活活吞噬自身, ”这种传统体系渐渐崩溃的痛苦过程, 就是所谓的“大分裂” (The Great Disruption) 。

而约翰·海格尔三世和约翰·西利·布朗却持另一种观点。他们在新书《拉动的力量》中写道,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迁” (The Great Shift) 的初期, 这是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相结合所带来的。

大变迁会释放出全球思想、创新、合作和市场机会的巨流, “我们面临的大问题空前之多, 但解决办法也空前之多。”只有开采这股潮流, 使之成为提高生产率、增长率的关键, 才能有效利用它, 每个国家、企业和个人都需要不断发展自身才能。

“大分裂”论与“大变迁”论, 一个基于威胁, 一个基于机会, 却都包含巨变。或许, 这正是一件事情的一体两面, 动荡开拓格局, 变数隐含机遇, 虽然大分裂正在袭来, 但大变迁会开辟一个新的世界, 让无数人拥有化解的工具、才能和潜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吉尔丁与海格尔的论断, 也指明了同一个方向, 那就是, 经济的增长不再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 再多的财富不能弥补道义的缺失, 公正完善的社会机制、蓬勃光明的社会环境、平等互爱的社会氛围, 才是下一阶段最重要的发展课题。一个社会的文化与文明, 需要多方维度的思考与探讨。坚定的信仰, 牢固的原则, 对道德底线的恪守, 对自然资源的感恩与尊重, 物质与精神并行, 灵魂跟紧疾行的身躯, 才能真正支撑起一个社会的健全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这个世界会好吗?“大分裂”和“大变迁”都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 但却以先“破”后“立”的姿态, 指向着同一个答案。

(2)

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也是近百年前, 一位老人的疑问。

他就是著名学者、思想家、国学大师梁漱溟的父亲梁济。

1918年11月7日, 快要过60岁生日的前清民政部员外郎、学者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教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

三天之后, 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 留万言遗书说:“国性不存, 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 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 非仅眷恋旧也, 并将唤起新也。”

有人将梁济的自杀归因于“对清殉节”, 未免太过狭隘。其实, 当时的中国社会面临着一个当年孔子所面对的礼乐崩坏的问题, 如何重建社会道德观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学说, 儒家是该被摒弃还是被重新拾起?墨道法的本质与欧美国家的发展治理思路相通, 又能有多少可以借鉴?是否还要过几百年百家争鸣才能确定?传统道德观的缺失, 时代裂隙下的四顾茫茫,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 那悠悠上下五千年的“文脉”与“气脉”, 如何才能被留存、传承与发扬?“我之死, 非仅眷恋旧也, 并将唤起新也。”也许,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 我们更能体悟梁老先生遗言的千钧之重。

而近百年前梁老遗言中所忧虑的, 正是如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当2岁女童小悦悦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 肇事车逃逸, 十八位路人冷眼漠视, 最后为之奔走呼救的却是一位拾荒阿婆, 国人中掀起了一场庞大的良心探讨与道德反思。之前的地沟油、假鸡蛋、毒馒头、瘦肉精、三聚氰胺奶, 已经一再挑战国人肠胃的坚强与对商家脆弱的信任, 富士康的“十三连跳”揭露了对年轻生命的精神忽视, 而被拐儿童的悲惨遭遇又戳中了人民同情的泪点。我们反复质疑, 我们的社会, 道德在哪里?良知在哪里?最后的底线又在哪里?

当“传递温暖, 拒绝冷漠”成为一句必须高喊的口号, 我们是不是该惊醒, 温暖已经多久不被传递?而冷漠又何时肆虐成灾?当道德气喘吁吁, 跑不过一路攀升的GDP指数, 文化苍白疲软, 赶不上文化符号的繁荣修建, 我们是否该慢下脚步, 回头重新梳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等一等千疮百孔的心灵?

(3)

2011年10月18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经过充分讨论, 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体一位的总体布局出发, 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 对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最终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何谓文化?一篇文章里这样解释: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 任何文化都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 实体部分则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前者是文化之“魂”, 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 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 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后者是文化之“体”, 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 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依托, 决定着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统一于精神生产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离开了“魂”, “体”就失去了精神价值的支撑, 就会空洞无物, 失去思想性和生命力, 甚至偏离正确的方向;离开了“体”, “魂”就无所依附, 难以传播, 文化的精神价值就难以实现, 就难以发挥教育引领的作用。

而何谓“文化强国”?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人在全球都具有强大的购买力, 但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尚是一个路途遥远的目标。因为“文化强国”不单指文化产业, 还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全民族的文化文明素质、文化软实力等, 是一个综合的文化建设体系。中华民族的文化非常绚丽, 中国应把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放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

一个大国之称谓是由多方面构成的, 经济实力的强弱、军事实力的地位、国际政治地位、国际影响力、国家价值观等。一个国家如果不能输出独立稳定的价值观, 一方面说明此国家一般意识外交不坚定、民族缺乏统一的价值认同感, 自我独立性不强, 另一方面也说明此国家的意志凝聚力不强、对外的关系一般喜爱趋炎附势、随波逐流、善于掌握国际形势改变战略思想。但本身而言, 大国的范畴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 判定标准是多元化的, 国家能否输出价值观只是衡量标准之一。

当中国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 却只将孔子学院定义为“语言学校”, 输出的是语言这一交流工具, 而远达不到输出国学思想与价值观的层次。有人说, 孔子学院已成为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 孔子学院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走出去”的符号, 但如果孔子学院背后的中国不真正加强其文化软实力, “走出去”的孔子学院, 也就只能停留在一块牌子、一个符号的境地。

大国崛起, 不需要文化符号的遍地开花, 而是需要深层次的决策智慧与公开透明的制度支持, 这对政府而言是一场考验。对文化的思考与自身修养的提升, 对民众而言是一场考验。而对文化的理解、渗透、融入与升华, 对于阔步发展中的各行各业来说, 也是一场大考。

【中篇】给钢筋水泥注入何种文化?

(1)

在电影《乱世佳人》中, 女主人公郝思嘉历经磨难, 重整毁于战火的家园, 期盼着美好明天的到来。因为她始终坚信父亲说过的一句话, “世界上惟有土地和明天同在”。

人类栖息于永恒的大地之上, 从土地收获食物, 从土地寻取资源, 从土地获取力量, 从土地得来安全感和归属感。希腊神话中, 大力士安泰力大无穷, 而一旦离开了大地, 失去了土地母亲的滋养, 就会失去一切力量, 这可以看做是人类与土地关系的一种隐喻。

当古老的祖先走出洞穴, 在土地上用石器打下第一个木桩, 从部落的聚集、集市的生发、都城的兴建, 到如今遍布全球的大城市与国际大都市, 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用星罗棋布的建筑, 阡陌纵横的规划, 和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 在日新月异的土地上书写着住居和文明发展的历史。

建筑, 由于其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可留存性, 尤其担负起了人文传承的使命。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古罗马竞技场、雅典卫城、德国科隆大教堂、泰姬陵、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麦加大清真寺……巍然分布在各个国度的杰出建筑, 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精髓, 成为当地最有威望的文化代言者, 屹立不朽。

与气势磅礴的古建筑相比, 当代建筑则更富交叉艺术的新鲜与别出心裁的创意, 从赖特的“流水别墅”、弗兰克·盖里的“扭曲的建筑”、安藤忠雄的“教堂三部曲”, 到隈研吾的“竹屋”、“莲屋”, 题材的革新与材质的扩展, 让建筑更趋向于独立的艺术创作, 以婀娜的线条赞美生命, 以变幻的光影表达哲思, 以不拘泥的形态解放被束缚的想象。当更多的先锋艺术观点、哲学视角、人文思考融入其中, 当代建筑表现出了鲜活蓬勃的文化生命力。

这种文化生命力也体现在城市的规划之中, 从G·E·奥斯曼提出的巴黎大改造, 到奥姆斯特德实施的纽约市中央公园规划, 人、建筑、自然和文化被巧妙融合、紧密联系, 人文底蕴厚积而薄发, 散发着独一无二的城市气质, 也成就了经久不衰的城市魅力。

可以说, 起兴于大地之上的建筑与城市, 以土木泥石之躯, 承载着文明进步之魂, 凝缩着半部人类文化史。而涉及了建筑、经济、政治、社会、城市规划等诸多方面的地产行业, 也因此和文化有着源远流长而紧密深刻的关联。

地产商在建造房子的时候, 也是在建设一种人文环境, 既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底蕴与修养, 也能反映出这个社会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有人说, 文化或人文, 已经成为了房地产最有影响的原动力。“地产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与了社会关系的构成, 并且由于涉及住房问题而和社会利益紧紧相连。作为地产建筑的建造者, 应该对社会变化的潮流有所把握, 明确自己在其中的地位和任务, 这是个体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的历史责任。作为房地产商, 必须具有将商业的盈利目的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相结合的能力, 才能具备迎接现在和未来的生命力和活力。生命力和活力正是来自于地产商对文化和人文环境的理解。”

文化是一种使命, 也是一种责任。给钢筋水泥注入何种文化, 是一个有责任的房地产开发商必须思考的问题。

(2)

在中国, 地产文化意味着什么?

当上万亿金钱、几亿吨水泥、过万套住宅的年投放量, 构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庞大体量, 我们在探讨城市文化的时候, 根本绕不开房地产语境。因为房地产, 城市无处不在。城市文化与地产文化几乎成为同义词。

有人评价说, 房地产文化是中国最主流的城市文化。

但中国的房地产文化又并不全是水泥写成的。文化编撰的基础奠定在一个中心 (人者有其居) 、两个基本点 (私有财产权、城市化) 、四项基本原则 (产业政策、开发资金、供求关系、产品品质) , 并在很大程度上认同了房地产开发商们的个性发挥。

房地产行业文化效应全面爆发的一个直接表现, 就是“人人都在谈论房地产!”房子, 房子, 还是房子。与以往不同的是, 房子已经开始从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居所, 上升到一种意识形态的高度。这预示着:房地产作为一个行业, 已经具备了左右我们时代文化生态的辐射力和影响面, 因为在房地产行业以“居住改变中国”的高姿态全面接管了大众体验空间的同时, 也几乎全方位介入了现今中国的所有行业。一位房地产创意和设计领域的艺术家表示,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 其规模、速度和集中释放的能量, 即使在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发展的西方社会也未曾出现过。

可即使中国房地产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具备强大的文化效应、辐射面和影响力, 但房地产“文化”本身, 仍然停留在泛概念的水准上。克隆与借鉴泛滥成灾, 风情被批量制造, 城市被模糊区别, “文化”成为了穿来插去的标签, 既无法落地生根, 也无法积累沉淀。

“欧陆建筑在中国的许多城市相继登陆。一时间, 巴比伦的券拱, 古罗马的穹顶, 哥特式的骨架以及文艺复兴式的线条, 在中国浩大的造城运动中横行。欧陆风格在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一段被戏说的历史, 成为在百态千姿的建筑群中尴尬的孤岛。”有“房地产界的思想家”之称的卢铿在《新东方主义》一书中, 对如今“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房地产行业如此反诘。

而与“欧陆风”相对应, 反观今年来复兴的“中国风”作品, 我们又不得不遗憾地承认, 很多打着新中式旗帜的所谓新中式建筑, 还只是停留在东方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西式风格建筑商的嫁接, 脱离了对后现代生活方式理念的理解, 被复制和模仿的东方古典元素只得东方文化的皮毛, 而远非精髓。

当欧陆风情被肆意涂抹, 古典意象被生搬硬套, 而我们只看到了文化的影子。这是从另一个意义上对文化的背离。

“开发商急功近利的模仿与复制, 是因为他们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翰墨’的层面, 这与将欧陆风情像口红一样到处涂抹的做法并无二致。”一位城市文化学者认为。

而无论是口红还是翰墨, 在楼市开发热潮十二年的一个轮回之后, 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面对城市个性的迷失, 面对审美价值体系的混乱, 房地产文化究竟应该带来什么?

也许, 中国的地产文化, 还需要一个从“概念”逐渐填充到骨骼和血肉的过程。

卢铿的新文化地产的提出, 就是顺应这种趋势, 以“新东方主义”思想引领踟蹰迷惘中的中国地产文化。“新东方主义”作为一种美学观念, 作为一种建筑理念和思潮, 乃至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传承创新而成为超越建筑和城市建设理论, 涵盖一切艺术范畴的美学体系。

【下篇】地产, 在文化的高度竞争

(1)

2003年, 卢铿先后在《地产, 在文化的高度竞争》、《居住的人文化成》、《时运交移, 质文代变》三篇文章中, 系统地提出了“新文化地产”的主张, 这是一个新地产时代降临的初音。

在文章中, 卢铿认为, 虽然居住的文化一直在进步, 但真正的“文化地产”作为地产竞争发展的一个“阶段”或者“时代”的到来, 是现在, 也只能是现在。

这是由时代背景所决定的:随着国民经济条件的提升, 以及房地产发展的突飞猛进, 人们对于居住的要求已经从“能住”发展到“住好”的阶段, 从这个层面来说, 开发商提供的不单单是冰冷的房子, 而是提供一种居住的文化、居住的氛围、居住的享受。

因此, 当人们的需求从简单的满足居住功能提升到精神享受的时候, 激烈的竞争使地产竞争的水平逐步向高层次发展, 经过成本 (价格) 、品质和品牌等竞争阶段后, 地产从“标准动作”向“自选动作”进化, 向更综合的阶段发展, 而唯有文化能包罗万象, 所以地产将进入“文化竞争”时代。

于是,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已经不再把眼光停留在住房的一般功能和结实耐用上, 而是从精神层面着手, 赋予建筑更多的仪式感: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出发, 为住宅注入更多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关怀, 从更高的层面满足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

“没有文化的东西缺乏长久的生命力。”一位哲人曾经如是说。对于一个城市而言, 缺乏文脉的传承, 那么这座城市注定是苍白和无力的;对于一个地产项目而言, 缺乏文化滋养的住宅同样缺乏生机与活力。

正因为如此, 文化地产才具有了巨大的潜力和旺盛的活力。文化地产, 通过将文化嫁接到地产的方式, 为企业品牌或者项目注入独特的文化意境, 从项目产品质量出发, 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锻造, 进而营造健康、和谐、宜居的环境空间, 和可以持续发展、具备独特价值的精神内涵, 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居住的空间, 而且还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可以寻求共同生活品位的环境。这样的企业或者项目, 才能具有十足的生命力。

在《地产文化的理性回归》一文中, 卢铿说道:“当中国城市住宅的发展沉浸在价格的‘疯长’和人们的‘疯买’的势态之中, 大概不会有人认真地思考房地产中的文化问题。迅速生产和迅速变现使人们已经忘却了房地产业最应该负有的文化责任, 而只有在一个几近冰封的季节里人们才会因为竞争的升级而想到价值的再造。地产需要在文虎藏历年之下实现理性回归, 这种回归意味着一个浮躁地产时代的终结, 标志着民族建筑艺术经过一段时期的迷茫之后的扬利弃弊, 更暗示着一个优秀民族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庄严责任。”

当“新文化地产”在历史的交叉点上应运而生, 反思责任, 回归本质, 这标志着人们对结构传统思想和建构现代思想的新思考, 它预示着人们对一种新的、融溶了东西方现代文明的新文明的所求, 预示着中国文化的现代变迁与国民价值意识重构的行动。“新文化地产”之“新”, 本质上表现在通过居住的文化进步来实现一种富于时代感的新型人文精神, 一种由时代和民族的文化构建发展而形成的总体精神气质。

正如尼采在诗中所写:“恒久的光明, 恒久的健康, 自由地生活在可爱的闲暇中。”新文化地产有着同样的憧憬:让生活更加美好, 让生命更添价值。实际上, “新文化地产”已经为未来中国地产的进步方向定下了一个基调。

让文化赋予地产灵魂, 让地产促进文化创新, “扛起新文化地产的大旗”!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一掷地有声的理想号召, 但我们需要理解, 也必须实践前行。

(2)

从“山海湾”到“原乡墅”, 从“十二院城”到“家国天下”, 从新民生美居“优系列”到畅享物联的“云海湾”, 海尔地产以“新东方主义”思想为文化魂魄, 以独树一帜的文化地产项目, 践行着对“新文化地产”的解读。

同样是欧陆风情, 山海湾并没有流俗于对欧式建筑的粗糙拷贝, 而是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精心雕琢优雅浪漫的生活方式。

同样是中式复古, 原乡墅没有拘泥于形式上的古色古香, 而是在一桌一椅一杯一具中渲染出东方禅意的古典情怀。

海尔地产的新西式与新中式住宅, 是以传承中西方历史文化血脉为己任, 兼收并蓄东西方的气质精要, 将传统生活的审美意境和后现代生活方式有机结合, 在传承与创新中打造出的新住宅典范。

同样是以小户型响应国家70/90号召, “优系列”却跳脱出“小户”的空间局限, 另辟蹊径, 以丰富的社区配套打造出“大家”之“大”, 延展出开阔的外围生活。

同样是以智慧家居提升生活品质, “云社区”却没有停留在高科技的产品集成, 而是将其背后海尔集团的全产业链串珠成线, 打造物联时代无域云生活, 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

在“小户大家”与“大户大家”的对位关系中, 海尔地产进行着立基于现实之上的思考与创新, 是植根于中国现实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验, 认真揣摩中国人居问题之所在, 综合运用海尔的技术产品、品牌和网络资源, 并集成有效的社会资源, 最终提出的全新住居理念和生活方式主张。

而在商业地产方面, 海尔地产更是以“第九代商业”兼容整合前八代商业形式, 探索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商住结合模式, 形成制造“幸福”、符合后现代生活方式的新经济形态。“第九代商业”在科技、艺术、哲学、创造上都有更广博的命题, 将商业从以购物为目的的空间, 发展到以生活为目的的空间, 容纳现代人物质和精神上的全方位需求。

地产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地产的灵魂。对于海尔地产的项目与文化的融合, 卢铿这样解读:“文化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方向、一个领域, 我一直非常重视文化和地产的关系, 也发现了文化有战略, 需要资本作为杠杆撬动来发掘它的价值。从科技的、艺术的、哲学的三个方面来打造我们的产品, 把海尔的以智能化科技为核心的这种科技思想、科技成果全面应用在产品当中。我希望海尔地产能够成为中国第一个脱离开发商、脱离房子概念的思想者。”

海尔的地产, 不仅仅是造房子、卖房子。当卢铿将新东方主义思想注入海尔地产的开发理念中, 准确把握转型期中国未来生活方式转变给中国人心灵带来的冲击, 提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西方文化精髓的新建筑理念和美学观念, 小户大家、第九代商业、文化复合体、科技集合体、商住综合体、海尔云社区等全新建筑开发, 在不断地实践和丰富“新文化地产”的内涵, 在进行文化的高度竞争, 为当代中国人建筑涵养心灵的城市家园。

“文化竞争之所以处在一个竞争的‘高度’上, 是因为文化竞争是一种综合竞争、战略竞争;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表现并非大家都能做到;文化漫无边际的创新空间极大, 需要把控;文化竞争需要实力、表现力和感悟力;文化竞争包含、综合并超越了以往几个阶段的竞争内容;将文化转化为住宅地产的附加值, 实现发展商和文化界的开放式合作。”卢铿说。

外形和景观可以抄袭复制, 但一个楼盘的文化底蕴却无法克隆。当文化软实力成为房地产的最后一张王牌, 以其无形性和多元化给予这个行业无限的创新余地和巨大的演绎空间, 用“心”和“灵魂”做地产, 用对文化的表现力和感悟力去经营地产, 用源自文化的创新力与包容性去发展地产, 大浪淘沙, 才会让真正有思想、有底蕴、有文化生命力的地产企业脱颖而出。

地产的未来, 在文化的高度竞争!

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 篇8

先谈营销文化。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亚文化或专项文化。一个企业的文化一旦形成, 就必然表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并形成不同的亚文化。例如, 在企业的营销领域形成营销文化, 在服务领域形成服务文化, 在班组领域形成班组文化, 在生产领域形成安全文化等等。

企业营销文化, 是贯穿于企业营销活动全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营销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规范和行为的总和。营销文化的精髓是营销价值观及其核心理念。营销文化体现着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基本理念。我们之所以着重谈论营销文化, 主要是为了从理论的角度去认识它的实际存在, 以及这种存在的重要价值, 进而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 更主动地把握营销文化的特征, 更充分地运用营销文化推动企业的市场营销。我认为, 应该从理论高度去评价分析营销文化, 并深刻认识到, 营销文化理论的建立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营销文化理论将市场营销推向21世纪文化营销的新阶段, 营销文化有助于提升企业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认识的提高有助于我们自觉建设营销文化, 充分运用营销文化。

再说文化营销。文化营销是以文化内涵为底蕴的营销方式与模式。换言之, 文化营销是以营销文化为指导的现代市场营销方式, 它强调以人 (顾客、消费者) 为中心, 把营销文化的内涵与底蕴, 特别是其核心价值观, 融入到营销活动的全方位与全过程中。文化营销的内核与实质, 是文化价值观传递的过程, 即企业把商品作为特定文化内涵的载体, 通过市场形式传递给顾客和消费者, 它在一定意义上适应并引导着顾客和消费者对物质、情感和精神等的价值追求。

例如, 沈阳有一家中华老字号餐饮店, 名叫老边饺子馆。它有一道名菜叫“御龙火锅”。其实这道“御龙火锅”的主要食材就是普通的馄饨, 不同的是, 这个火锅中的馄饨被饭店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当顾客要食用时, 服务员为每一位顾客捞馄饨, 如果捞到一个馄饨, 他会说“一帆风顺”;如果捞到了两个馄饨, 就说“双喜临门”;如果捞到三个, 就说是“三羊开泰”;即使是一个也没捞到, 他也会说是“无忧无虑”。不管怎样, 每个数字都恰当地配上了吉祥如意的内涵。这不仅让顾客品尝到了可口的火锅馄饨, 还让顾客在精神上得到了愉悦。这就是一种文化营销的表现形式。再比如, 中华老字号北京便宜坊烤鸭店在营销活动中, 曾将每周日定为“节约日”。即在周日的营业活动中, 顾客如果将点的烤鸭和菜品全部吃掉或基本不剩, 即可享受价格的九折优惠;如果浪费很多, 则不能享受优惠。这项活动体现了北京便宜坊烤鸭店崇尚节俭节约的文化理念。顾客在就餐的同时, 还受到了节俭节约好风尚的熏陶和感染。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营销。这样的文化营销, 洋溢的是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 彰显着企业诚信经营、对社会负责的理念, 即表明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营利, 更注重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向社会传递正确价值观。当然, 这样的企业一定会赢得顾客的信任, 一定会得到社会丰厚的回报。

我们可以说, 以上两个企业是在卖产品, 也可以说是在卖概念, 亦即文化价值观。有位著名企业家说, 文化营销就是要“先卖概念, 后卖产品”。这是深得文化营销的其中之味。

创新文化与文化产业 篇9

1 创新与文化的关系

为什么现在要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产业,我想首先在经济上到了这样一个发展阶段,这里边具体的内容我就不想具体说了。总之,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的水平使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包括现在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不再过多地去计较价格,而是讲究品牌,讲究质量。

1)我们现在的发展,遇到国际上的严重的质疑和压抑。也就是说中国究竟是和平崛起呢?还是像过去历来的哪些大国的崛起一样?所以中国现在要展示并且发展自己的文化的软实力非常重要。

2)对于我们国家内部我们社会发展来说,现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正处于经济发展不高不低,中产阶层现在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社会的收入差距甚至在不断扩大,这个时候,社会上的各种摩擦各种冲突是高发期。所以我们现在抓文化也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使文化成为我们社会发展和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作用。讲到创新与文化,我现在举出一个企业名称,不知道大家关注过没有,我们看到很多欧美国家,包括日本学欧美的,它的企业名称,大家熟知的这些品牌实际上都是人的名字。但是看到中国,我在这里举出了中国20年代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时候,他们的企业的名称几乎没有一个用人名的,到现在为止也是一样。这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差异,当然这种文化差异我们很难说好与不好,可能各有千秋。

2011年,欧洲和美国同时开了两个会,都涉及创新生态系统,而创新生态系统里面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创新文化问题,包括大学和产业合作的问题。那么讲到合作问题,我认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发展的要素就是信用,国外商业发展主要是讲商业信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早期是讲家族信用,到很长一段时间内江浙一带,包括福建、广东、信用都是家族信用,所以家族企业很发达,包括中国在国外的华人企业也有这种特征。再有一种就是我们的国企和现在很多企业依靠政府要什么呢?要的是政府的信用。所以我们商业信用很长时间没有发展起来。而正由于这样一个缺陷,使我们商业文明是存在问题的。大家合作从来没有很好地合作,我们产学研叫了很多年,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包括现在产生了大量的创新联盟。不知道大家考虑过没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创新联盟?它的功能在国外的市场经济国家是由行业协会来完成,但是中国的行业协会没有承担这样一个功能,所以不得已产生了大量的创新联盟。总之从创新与文化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要通过各个方面和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2 文化的竞争,文化的融合实际上是创新的最高境界

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奉行的是丛林法则,你死我活在经济上的竞争,而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共赢,这实际上是一个竞争文化的问题。前些年,美国有 一个科学家亨廷顿,大家很多同志可能都听说过,他提出关于文明的冲突问题,应该说文明的冲突是存在的,但是我们认为如何去化解这种冲突,如何去实现这种文明,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这可能是一个更重要的课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不能仅仅去看不管是技术专利和标准,作为竞争的制高点,制高点什么意思?是你死我活的问题,是丛林法则的结果,而我们同时还要更多看到如何和谐发展?如何能够大家来共同占据制高点?就像现在我们面临的很多全球问题,不是那一个人,那一个国家占据制高点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看一下对于创新的评价,硅谷指数里面,它的创新评价很多涉及到的因素都是人文的因素,这和我们过多的强调投入产出,仍然显示出一种创新文化的区别,这里边我就不具体讲,它更多的是讲一种创新环境。所以我们归纳现在苹果的成功,由于乔布斯的去世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大家甚至在考虑我们如何成批的创造和培育乔布斯的问题,但是我们稍微再来考虑一下,苹果的成功实际上是一种创新文化,它不仅要适应需求而且还在创造需求。他的产品充满了艺术的设计,而且它是宽容失败。所以我们现在创新的功能不仅仅是创造产品,不仅仅是赢得经济上的制高点和竞争的胜利,而且更多的是考虑人们的发展,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考虑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是我们所说的包容性发展,对于这样一种创新所应该提出新的理念。

3 文化产业创新本身的问题

这里面我想借鉴一下战略新兴产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提出的几个特点,可能有一部分对于文化产业的创新可以借鉴。那么关于这个特点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我们提出八个特点可以考虑,第一个是战略性就不用说了。第二个是技术具有突破性,这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第三是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第四个它具有很大的规模性。第五是风险性,还有它市场进入的示范性。大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示范点的原因,一是前面讲的风险,二是它具有公益性,所以需要政府来组织进行这种示范。第六它具有全球性,最后很多产品的消费是具有公益性的,特别是文化产品我们应该严格区别哪些文化产品是个人消费,哪些是集体消费,哪些是社会消费,所以由此来确定政府在这里的不同的功能。当然现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可能这些问题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多少会存在。这里关注一下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特点,刚才特别强调了它的多样性和融合性的问题,我想在这里还要强调大众性和小众化的问题,很多文化产品我们过多的去关注它的大众文化,这是对的。但是现在要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消费越来越强调个性消费,就像女同志穿衣服不希望装身,每件是定制。另外在文化产业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说我们其他工业产品的创新或者进出口更多的考虑是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问题,一般来说不涉及到道德问题,但是文化产品的消费涉及到道德,怎么来判断,这可能仍然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京师文化与燕赵文化 篇10

关键词:京师文化,燕赵文化,传承

所谓的燕赵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的双重限定要素:地域上持指古燕赵腹心地带即约当今河北、京律地区;时间上持指从先秦到清朝前期。当然, 这两者又都只具有相对性。燕赵其渊源来于古代冀州, 是《尚书·禹贡》所记载的古代九州之一。其地域大体上包括今山西大部和山东西北部在内。《尔雅·释地》和《周礼·职方》均说“两河间曰冀州”、“河内曰冀州”。事实证明以黄河、太行、燕山等天然屏障来界定这一地区以及文化是十分有效的, 具有一种模糊的准确性。

按德国史学家费里茨·格雷布纳和奥地利民族学家威廉·施米特的文化圈的理论认为, 文化圈是一个分布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的由若干文化元素, 包括其中的经济、社会、器物、政治、道德、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等诸多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地排列在一个地域内, 构成其传统相同或相近、功能相互关联的有机文化体系。文化圈的分布, 不是以简单的地方行政区划为标志的而是以自然生态的、民族经济生活形态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信仰的、稳定的民族历史沿革的、不稳定的民族迁徙和战争及文化移动和融合为标志的。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地域分布和人口数量占有绝对比重, 但在边远地区则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交叉生活在同一蓝天下, 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文化圈。从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上看, 燕赵文化的南部是一种平原文化、农业文化、旱地农耕文化。在民族上, 它是一种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而北部则是个汉民族与山戎、鲜卑、契丹、女真、满族等民族聚合与交融的地区, 这种民族的聚合与交融, 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多民族相融合的文化。在燕赵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 由于历史因素的作用, 又形成了五大文化圈。即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师文化圈, 冀南邯郸为核心的赵文化圈、以冀中保定为核心的燕文化圈、以冀北张家口为核心的汉蒙文化圈 (或称洋河文化圈) 和以冀东唐山为核心的汉满文化圈 (或称滦河文化圈) 。这些文化圈的实际范围通常与临界的省市相勾连。这五大文化圈都是燕赵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这五大文化圈最终的形成并且成熟是在我国的清代。特别是元明清三代北京成为全国的都城, 对于燕赵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在在明清时期, 国内市场网络进一步完善, 燕赵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北京、保定、天津鼎足而立, 成为区域内三大中心城市, 起着互补和互动的作用。以保定为中心的地区为北京提供经济作物和服务业劳动力, 天津则成为海运粮食和其他物资到北京的重要港口。是燕赵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的发展。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燕赵文化自古就有慷慨悲凉的特质,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 特别是北京上升为一国之都之后, 在原来的燕赵文化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

一、发达的教育

为培养封建官吏, 用儒家思想统治人民, 元明清三代的京师拥有全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 京师的学校教育的发达带动了整个京畿地区文化的发展。例如顺天府首先涉猎官学的设立, 并积极推动周边府学的发展。“止于清末科举废除之前, 全省共设官学152处, 计有府学11处, 直隶州学6处, 散州学l 6处, 县学ll 6处, 乡学3处”。[1]这样就形成了以国子监为首脑, 以府学为纲, 以各个地方的县学为基础的多层学校体现, 这就燕赵地区人才起了重大作用。

除了官学以外, 元明清还相当注意兴建学校, 出现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以保定莲他书院为代表的教学机构——书院。不仅数量多, 而且分布广泛。现依据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记》明代京畿书院的多达83家, 数量在北方居第三位 (河南第一、山东第二) 。在燕赵大地上形成了官学、私学齐头并进的局面。科举考试有两重性, 它既将士子引向仕途, 使之成为各类官吏, 同时也将其中的精英带入文学或学术的殿堂。这对京畿文化和燕赵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这一时期, 直隶还涌现出一批颇有影响的文化代表人物, 如以曹雪芹、纪昀为代表的文学家, 以颜元、李塨为代表的哲学家, 以崔述为代表的经学家, 以王清任为代表的医学家等。

二、地方志的编修

京畿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地方志的编修, 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对地方志的编修是极其重视的。早在洪武时期, 礼部侍郎刘崧就纂写了《北平八府志》 (今已失传) 。现存最早的一部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录的《顺天府志》, 其次为正统《大名府志》。另外从其他文献上可知, 当时纂有多部京畿地方志, 但大部分原本都已失传了。现我们可以从河北大学地方史研究室《河北历代地方志总目》的著录中有所了解, 据《河北通史》统计, 明中后期纂修的地方志大致有197种。清代的关于京畿地方志, 根据《河北地方志提要》一书的统计, 清代一朝地方志编撰共计563中。其中代表作就是清朝编撰的三个《畿辅通志》, 分别是康熙年间于成龙编撰、雍正年间唐执玉和光绪年间李鸿章编撰的, 民国时期编撰的《河北通志稿》和王云五的编撰的《畿辅通志》, 而其他的地方志就不计其数了, 地方志都真实地记载和保存了京津冀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文献资料。

京畿文化界出现了一批记载京师历史和风土、人事等的著作, 也具有“志书”的性质。如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 详细论述了北京的风土景物及人文遗产。沈榜的《宛署杂记》也是这方面的著作。特别是清代学者孙承泽的《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 流传至今, 依然是研究北京史料的重要文献。同时, 很多记载保留了京津冀地区的文化传统。这些著述和地方志至今都是我们研究燕赵文化京畿文化圈的重要文献资料。

三、独特的京师文化

北京作为国家的首府具有十分特殊地位形成了独特的京师文化。京师是国家政治、文化之中心。各地的学者士子均云集于此, 京师特殊的政治地位与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也为当时的各类学者从事各类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京师乃是人文荟萃之地, 正如孙承泽说:“京师居北辰之所, 惟人文之薮, ……是以代有记载, 时有述作。”然而京师文化的独特性并不仅仅在于它的人文荟萃, 更主要表现在:

(一) 京师文化是宫廷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繁荣的文化。

明清两代宫廷文化成为了京师文化的核心。皇家贵族通过利用皇权, 把流传于江南制瓷、雕玉等技术引入京城形成了以乾隆瓷, 乾隆玉为代表的宫廷文化, 并且再次基础上又与西方的珐琅技术相结合, 形成了独具宫廷特色的景泰蓝技艺。又把南方的徽班引入北京, 最终形成了独具北京特色的京剧。而与宫廷文化相对应的民间文化也很繁荣。尤其到了明代中后期, 随着京师经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民间文化逐渐丰富和发达起来, 在北京出现了说书、口技、弹琵琶、杂技、歌谣等民间文艺活动都日趋成熟, 都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成为京师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 京师文化是多民族融合的文化。

北京是多民族共建的都市, 在文化方面自然也就反映出多民族融合的特点。明代之前的北京, 则是汉民族与山戎、鲜卑、契丹、女真、满族等民族聚合与交融的地区, 这种民族的聚合与交融, 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多民族相融合的文化。尤其是蒙古政权。忽必烈当政之际, 将国都由草原迁到燕京, 并且在更全面的基础上接受了汉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都较重视汉文化, 且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汉化。同时, 少数民族文化也对汉文化产生了影响。如至元年间, 在大都先后设立蒙古与回回国子, 吸收公卿、百官子弟入学, 学成后授官职或充任译史, 另在中央政府设立蒙古翰林院, 专设蒙古新字学社等等, 这些措施都对汉族的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三) 京师文化是中西方相互交流的文化。

早在元代, 欧洲和中亚的学者纷纷来到北京, 如马可波罗等人。到了明代, 中西间的交流就更加频繁。一方面是传统的丝绸之路, 而且郑和下西洋, 开辟了中西交流的新路线。而明代万历朝随着利马窦、汤若望等人的到来, 带来了一批诸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远西奇器图说》、《火攻挈要》等书的翻译以及世界地图的传入, 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 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 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而《崇祯历书》的编撰和西洋火枪的仿造, 则是西方科技在中国成功的应用。所有这些都开启了西学东传的大门, 为中西文化交流翻开了新的一页。

正是由于在京师的带动之下京畿文化圈在燕赵文化的基础之上开始形成与发展, 使得燕赵文化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而京师文化也把燕赵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初中语文趣味性教学下一篇:植物的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