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繁育技术

2024-06-25

植物的繁育技术(精选十篇)

植物的繁育技术 篇1

1 手掌参的药用价值

手掌参(Gymnadenia conopsea)含有多糖、苷类、菲醌类和芪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抗炎、抗过敏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块根中含黏液液质、淀粉、蛋白质、糖分、草酸钙及无机盐。块根入药,具有补肾益精、滋补强壮、生津止渴、消瘀止血、理气止痛、解毒之功能,具有极佳的补气效果。主治病后体弱、虚劳消瘦、神经衰弱、肺虚咳嗽、益肾补脑、糖尿病、肺病、中毒、阳痿、失血、久泻、白带、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乳少、慢性肝炎等症状。因此手掌参具有极高的药用疗效和保健作用。

2 手掌参生物学特性与地理分布特征

2.1 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手掌参(Gymnadenia conopsea)为多年生草本,高20-80cm。块根4-6裂,肉质,下部掌状分裂,裂片细长。茎直立,圆柱形,基部具2-3枚淡褐色筒状鞘。茎生叶4-7枚,长圆状披针形、狭长圆形或带型,基部抱茎,先端渐尖或稍钝。穗状花序顶生,长6-15cm;花多数,粉红色或淡红紫色,苞片椭圆状披针形,外花被片长圆状卵形,中央花被片内凹,侧花被片下弯,内花被片2,广卵形,偏斜;唇瓣长宽相等,菱形,三浅裂,裂片近于卵形而钝,中央裂片较长;距通常呈镰状弯曲,细长,长1.3-1.8cm;子房甚扭曲,长约8mm。蒴果长圆形,无柄,长约10mm;种子小。

(2) 物候学及生殖特性:每年秋末(大兴安岭地区在8月下旬),手掌参暴露于地上的营养叶和花柄部分枯萎死亡。次年春季(大兴安岭地区在5月上旬),块根的顶芽萌动后,营养叶和花首先穿出地表。在花和叶展开以后,当年苗顶端继续向前生长,形成新的茎部,并不断形成鳞片。到了6月下旬开始结果,7月中下旬果实开始成熟,8月下旬果实脱落。到了每年的生长季末期,当年苗前端即具有一个着生许多鳞片的茎部,而其顶端又形成了新的更新芽。手掌参具有肉质根,种群的扩展、延伸和无性系小株的产生主要靠肉质根分化出新的肉质根产生萌芽来完成。新产生的肉质根顶端在秋季形成饱满的顶芽,春季顶芽萌动,长成新的植株。但是,新的肉质根如果没有从老的肉质根上分离下来,那么老的肉质根就会退化腐烂,每个老的肉质根能产生1-3个新的肉质根,新产生的肉质根每年都会萌动。手掌参的根系主要着生在肉质根上,一般为须根系。植物体吸收营养主要靠须根系完成。

2.2 地理分布

根据对国内各大标本馆标本的查阅及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手掌参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东南部、四川西部至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察隅)。手掌参在大兴安岭的分布目前仅发现于呼中、新林、塔河、加格达奇等地。

2.3 生态学特性及群落特征

手掌参的适应性强,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低,喜阴湿、气候冷凉和肥沃、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据我们于2007年至2009年的野外调查,手掌参可以生长于林间草地、河谷、山坡、灌丛草甸,分布海拔为265-4700m,属寒温带。该带气候寒冷,≥10℃的积温1500℃,植物生长期100d左右,土壤冻结期长达7~8个月,年降水量400~550mm;土壤为山地暗棕壤和亚高山草甸森林土,而手掌参仅生长于该土壤10~30cm厚的腐殖质层中。手掌参在大兴安岭地区生存的群落类型主要是落叶松林和扇叶桦林。灌木层的主要种类有越橘属(Ericaceae)的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等;草本层主要种类有藜芦(Veratrum nigrum)、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二岐银莲花(Anemone dichotoma)、兴安乌头(Aconitum ambiguum)、沼兰(Malaxis monophyllos)、密花舌唇兰(Platanthera hologlottis)等。

手掌参是一种生境依赖型植物,经常十几甚至几十株连片生长,合适的生境存在,手掌参种群就存在。生境消失,手掌参种群也会随之消失。手掌参种群所在群落如果受到外界干扰,林下郁闭条件受到破坏,手掌参种群的生长状况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如生长不良、块根腐烂等。如果所在群落受到严重破坏,如砍伐、火烧等,手掌参种群就会大批死亡,最后消失。

3 野生单株人工化培育

植物种群的特定生长环境是植物种群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野生单株能否人工化培育成功,关键在于人工培养提供的环境条件能否满足植株的生长需要。本研究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手掌参从野生到人工培育所需要的必要环境条件,分析了驯化成活的原因,旨在为手掌参人工培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在手掌参移栽之前要在选好的地段搭棚遮荫。参棚前檐立柱高90cm,后檐立柱高70cm,用水泥柱,分立参畦两边。立柱上顺畦向固定好横杆,横杆用用拉紧的铁丝。上面覆盖1.2m宽的苇帘,使雨水不能直接落到畦面上。雨季到来之前,覆盖第二层苇帘。参棚平正,防止高低不平。其上以苇帘覆盖,透光率为25%~30%。

从野外挖回的手掌参(保留野外挖回时所带的土壤以及手掌参周围的草本植物)移栽入已经搭建好的遮阴蓬。根据表中数据,对搭建好的遮阴棚以及棚下土壤进行改土和培育管理。

3.1 人工移栽管理中注意事项

移栽时不宜去除手掌参根部的土壤以及参苗周围的植物,在手掌参苗成活以后,土壤板结、土壤湿度过大、畦面杂草较多时,应及时进行除草松土,以保持土壤疏松,减少杂草为害,但宜浅松,次数不宜太多,清除杂草不宜全部清除,采取只除大草,保留较为矮小的草,以利于保墒。移栽后,若遇干旱,适时喷灌或渗灌。雨水过多,应挖好排水沟,及时排出积水。

移栽当年一般不追肥,第二年春苗出土前,将覆盖畦面的秸去除,撒一层腐熟的农家肥,配施少量过磷酸钙,通过松土,与土拌匀,土壤干旱时随即浇水。在生长期可于6-8月间用2%的过磷酸钙溶液进根外追肥。

因覆土过浅或受风摇动,参根松动时,要及时培土。靠近参畦前沿或参地边缘的参株,由于趋光性,茎叶向外生长,夏季高温多雨易引起斑点病、疫病等多种病害,因此应把向外生长的参株往畦里推压,并培土压实,使其向里生长。进入冬季,手掌参茎叶枯萎时,应将枯叶及时清除地面,深埋或烧毁。封冻前视畦面情况,浇好越冬水,并加盖畦面秸秆。

3.2 病虫害防治

(1) 立枯病5月始发,6-7月严重危害幼苗。防治方法:适当增加光照,疏松土壤;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或浇灌。 (2) 疫病6月始发,危害全株。防治方法: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用1∶1∶120倍波尔多液喷施,或用乙磷铝400倍液喷施。 (3) 锈腐病5月始发,主要危害根部。防治方法:移栽时减少伤口,并用药剂浸根;降低田间湿度;发病时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区。 (4) 黑斑病5月下旬初至6月上旬始发,危害全株。防治方法:选无病种子进行种子消毒,可用多抗霉素200国际单位,浸泡24小时后取出阴干,或按种子重量的0.2%-0.5%拌种,清除病残株;发病初期用多抗霉素100-200国际单位喷施,进入雨季改用1∶1∶100-180倍波尔多液或敌菌灵500倍液,或代森锌800-1000倍液交替喷施。

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主要危害根部。防治方法可采用毒饵诱杀和人工捕杀等。

采取这种移栽管理方法可以使野外移栽的参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4 人工扩繁与采收

4.1 种子扩繁研究

从野外采回的手掌参种子采用两种播种方式:

(1) 趁鲜播种,种子在土中经过后熟过程,第二年春观察出苗情况。

(2) 趁新鲜将种子进行沙埋催芽。方法是选向阳高燥的地方,挖15-20cm深的坑,其长和宽视种子量而定,坑底铺上一层小石子,其上铺上一层过筛细沙。将鲜参籽搓去果皮,或将于参籽用清水浸泡2小时后捞出,用相等体积的湿细沙混合拌匀,放入坑内,覆盖细沙5-6cm,再覆一层土,其上覆盖一层杂草,以利保持湿润。雨天盖严,防止雨水流入烂种。每隔半月检查翻动1次,若水分不足,适当喷水;若湿度过大,筛出参种,晾晒沙子。经自然变温,种子即可完成胚的后熟过程。在4月下旬种子尚未萌动时进行播种,在整理好的畦面上,按行距5cm、株距3cm条播,覆土2cm,再覆3-5cm厚的秸秆,以利保湿。半个月以后观察出苗情况。

以上两种方法均未能得到手掌参实生幼苗,说明手掌参不适合用种子扩繁。

4.2 分株扩繁研究

将从野外挖回的植株移栽成活后,于秋季分株栽培。分株时选用根部乳白色、老根带有1-3个新芽孢的植株,无病虫害、芽胞肥大、浆足、根条长的壮苗。栽前可适当整形,除去多余的须根,分株时注意不要扯破根皮和芽孢,每个分株上保证有一个芽孢,并用100-200倍液的代森锌浸根10分钟,注意勿浸芽胞。次年春季观察分株成活率。另外选择10株左右带1-3芽孢的植株,挂牌标记,不进行分株,待次年观察新芽孢的成活情况。分株田间管理措施同移栽苗。

结果发现:芽孢分开的植株,不管是老植株的芽孢还是新芽孢,都能长成新的植株,成活率达到95%以上。芽孢未分开的植株,只成活一个新芽孢的植株,老根上的芽孢不再出土,老根腐烂。说明手掌参种群有性生殖退化,主要依靠无性繁殖。

4.3 种子以及块根采收期的研究

手掌参生长3年以后,每年都能开花结籽,因此收种和不收种的地块应分开管理。对不收种只收根的地块,及时摘除花蕾。在用于收种的地块中,选择无病害健壮植株进行采种,为使种子饱满,每个花序上部1/3要及时摘除,待蒴果开裂前,连果壳一起采回后,去除果壳,种子进行新鲜播种或者湿沙催芽处理。

手掌参生长3-5年后,于8-9月茎叶枯萎时即可采收块根。采收时,先拆除参棚,从畦的一端开始,抖去泥土,去净茎叶,并按大小分等。将参根洗净,剪去须根及侧根,晒干或烘干,即为生晒参。选择体形好、浆足、完整无损的大参根放在清水中冲洗干净,刮去疤痕上的污物,掐去须根和不定根,沸水后蒸3-4h,取出晒干或者在60℃的烘房内烘干,即得红参。

小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疾病谱、医学模式和医疗模式也正发生重大转变,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传统医药,特别是中医药的健康理念、医疗实践与现代医学的互补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世界医药领域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药用植物金银花的繁育技术 篇2

金银花具有生长快、寿命长、根系发达、耐干旱、耐瘠薄、抗寒能力强等特点,平原、山区均能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因此,金银花栽培分布范围较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产于山东、河南、湖南等省,以山东产的品质为最佳。在山区瘠薄土地上发展金银花生产,不仅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起到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

金银花可以不经过加工,直接烘晒成干品出口创汇,我国每年出口金银花创汇达数千万美元。

现将金银花的繁育技术归纳如下:

一、播种育苗 金银花浆果8~10月成熟,11月采摘。采摘后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揉搓,漂去果皮、秕粒与杂质,捞出沉入水底的饱满种子,晾干储藏备用。种子储藏方法有以下两种:

1. 砂藏法。选择土质疏松、地势高燥的地方,挖深、宽各80厘米,长度视种量而定的沟。沟底先铺1层10厘米厚的湿砂,中间插1把秸秆通气,若种子多时,适当多插几把。然后将种子和砂按1∶3的比例混合堆放在沟内,砂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不出水,松手一触即散为宜。堆至距地面20厘米左右时再覆1层细砂,后覆少许土,最后用木板、草席封盖沟面。种子不多时,可将种子混砂后装入木箱或竹筐里再埋在沟内,木箱四周要钻一些小孔,以利通气。储藏期间要定时检查,以防种子霉烂。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 干藏法。将晾好的种子用袋子装好放在低温、干燥的通风室内,第二年春天在播种前将种子放在30~50℃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后混湿砂催芽,待有1/3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前整地施肥后要给畦浇水。采用条播开沟播种,行距以15厘米为宜,每亩用种量1~1.5千克,播后盖3厘米厚的土或覆1.5厘米厚的细砂或锯末,压实,10~15天即可出苗。苗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当小苗长至15厘米高时进行摘心,使其萌发侧枝。当年苗高可达40~60厘米,第二年春夏或雨季即可起苗栽植。

二、扦插育苗 在实际生产中多采用此法。金银花藤茎生长季节(春、夏、秋)均可进行扦插繁殖,以雨季最好。

1. 春季扦插。于冬季选1~2年生粗壮枝条剪下做插穗,要求穗长12~15厘米,有3对以上的腋芽,要剪成插穗后按每100~200枝捆成1捆,用湿砂窑藏(方法同种子储藏法)至第二年3月下旬整地扦插。整地后要做畦开沟,沟深15厘米左右,行距15~20厘米,然后将储藏的插穗取出排放于沟内埋土踩实、灌水,20天左右便可萌动出芽。出芽前要适当遮阴,出芽后应及时松土除草、追肥,根据旱情适当浇水。苗高15~20厘米时摘心,当年苗高可达60~80厘米。

2. 夏秋扦插。在第一茬花采摘后(6月份)或等二茬花(7~8月份)采摘后,选取生长健壮的枝条,截成长10~15厘米的插穗,去除下部枝叶,仅留上部1对叶。然后按每100支插穗捆成1捆,放入干净流水中浸泡12小时,如无流水时可放入清水中浸泡下半部,其间换水2~3次。浸泡后取出插到做好的苗床内,并要对插穗遮阴50%,15天左右便可萌动。扦插育苗时当年冬季要注意防寒,第二年春季和雨季即可定植。

三、压条育苗 压条育苗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方法是在修剪时有意留下基部1年生枝条,在条下挖10厘米深的坑,然后将枝条弯曲压入坑中,埋土踩实,如枝条长可连续压埋,有枝条尖露出地面即可。待长出新根后再将其分段截离母体进行移栽。

(作者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分院 邮编:611130)

天门冬的植物学特性及繁育技术 篇3

据普查资料显示, 天门冬的品种很多, 全世界有300余种, 分布于我国的西南、华南、华中地区, 主产于贵州、云南、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多年来, 由于对野生天门冬的大量采挖, 极大地限制了野生天门冬的生长量, 人工栽培又一直没有大的突破, 从而导致天门冬多年来都极为短缺, 价格连年上涨, 目前已达到50元/kg以上。因此, 种植天门冬效益十分明显, 每年收益可达15万元/hm2以上, 人工栽培必将成为农民增收、扩大种源、弥补天门冬一直短缺的有效途径。

1 植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天门冬幼藤直立, 老藤攀援, 光滑无毛, 茎蔓细长, 2 m左右, 缠绕, 茎有短刺。叶片呈鳞片状, 小枝似叶, 生于叶腋, 常3~4片簇生, 线形而扁, 稍有弯曲, 浓绿色, 有光泽, 先端尖。块根, 肉质, 长椭圆形或纺锤形, 外皮灰黄色。天门冬5—6月开黄白色花, 2~3朵簇生于叶腋。9—10月果实成熟, 浆果球形, 内含种子1~4粒, 黑色。

1.2 生长习性

天门冬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耐严寒, 抗干旱 (云南、贵州在海拔600~1 800 m的区域均有天门冬的分布) 。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6~25℃, 无霜期180 d以上, 年降雨量1 000~1 500mm, 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的区域居多。贵州在海拔600~1 600 m的地带为最佳。天门冬地下根块发达, 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腐殖质丰富的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中生长。

2 繁殖技术

天门冬通常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2种方法。其特点如下:种子繁殖的规模大, 但育苗期长, 管理较费工。分株繁殖生长速度快, 但分株繁殖必须与采收结合起来进行, 且数量受限, 无法满足大面积栽培用苗。因此, 一般以种子繁殖为主, 分株繁殖为辅。

2.1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 也称分根繁殖。此方法通常与采收结合进行, 边收获边分株, 分株后要及时栽种。

2.1.1 植株筛选。

分株繁殖, 一般选用四年生以上的块根作为母本, 先抖去根部的泥土, 检查有无病烂的块根, 发现后要及时剪掉。然后, 选取径粗1.3 cm以上的块根, 剪下留作加工商品。剩下的部分块根就可以作为分株母本。

2.1.2 植株分离。

分割主要用的工具有剪刀和菜刀。分割前, 注意刀具要用高锰酸钾或酒精浸泡消毒10 min, 以免感染切口。先要把整块根部分割, 然后用刀分割成数株, 每株留小块根3~5个。切时注意切口不宜过大。

2.1.3 灭菌处理。

块根分割后, 要及时将切口处蘸上石灰粉, 进行灭菌处理。将处理好的根苗在通风处摊晾, 1~2 d后即可种植繁育。

2.1.4 繁殖前准备。

需将做好的畦翻耕1次, 将碎土整平。畦宽可以根据当地地势情况进行调整, 在畦上开“锅底”型穴, 株行距为100 cm×100 cm, 穴深20 cm, 直径20 cm。

2.1.5 埋栽。

将处理好的植株, 每穴放入1株。栽种时, 将每株的小块根分散放入穴中, 填上细土, 压实即可。埋栽时, 如果当地正赶上雨季, 可以不用浇水, 否则要及时浇活根水。栽种后45 d左右长出新芽, 20 d后分蘖出若干小枝, 此时就采取成苗期管理。分株繁殖的方法多用于天门冬快速育种, 一般大规模种植天门冬, 还是用种子进行繁育[1,2]。

2.2 种子繁殖

2.2.1 种子的采集。

天门冬栽培的第4年开花结果, 每年9—10月天门冬果实成熟, 果皮由绿变黄、种子变黑时即可采摘。采摘过晚, 种子脱落;采摘过早, 种子不饱满, 发芽率低。进行种子繁殖时, 要特别注意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灌溉条件, 这是种子繁殖成功的关键[3,4]。

2.2.2 种子的贮存。

果实采收后, 搓去果肉, 用清水洗净, 并将漂浮在清水上面的不饱满籽粒捞出丢弃, 然后将饱满籽粒、颜色黑亮的作种, 晾干即可贮存, 秋季可以直接进行播种。也可将种子室温干藏或低温沙藏贮存备用, 室温干藏与低温沙藏的出芽率相基本相当,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贮藏方法。用沙贮种子, 种子与湿沙按1∶2的比例混合装入纸箱中, 厚度30 cm, 上面3~5 cm厚的湿沙压实。将贮存种子的纸箱置于室内阴凉处保存, 并保持湿度, 不能让沙干燥, 注意防鼠, 用于次年春季播种。天门冬的种子寿命一般为1年左右。秋播和春播的播种方法相同, 无论是当年秋播, 还是次年春播, 均于春天出苗。春播种子要经过处理, 一般30 d后出苗;秋播的种子经过冬季休眠期, 到第2年3月出苗。

2.2.3播种时间选择。

播种一般分春播和秋播。秋播在每年9—10月, 用刚采下来的种子经过处理后直接播种, 种子发芽率较高。春播一般在每年3月下旬, 用贮藏的种子播种。

2.2.4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作苗床用地。播前1个月, 深翻土地, 施腐熟农家肥30~45 t/hm2或有机肥750 kg/hm2作底肥, 用50%多菌灵或高锰酸钾消毒。整细整平后, 做成厢宽100 cm、沟宽20 cm、沟深20 cm的厢面待播。

2.2.5播种方法。

播种时, 将种子均匀点播于沟中, 粒距3~5 cm, 覆盖一层细土。点种完毕后, 条件不具备的, 可用干稻草平整地盖在厢面上, 以盖满不露土为宜。条件容许的直接用有色地膜覆盖在厢面上, 并用细土将地膜四周封严, 这样就可起到保湿、保温、避免阳光照射的作用, 以确保出芽率和缩短出苗时间。为了节约成本, 确保出芽率不受影响, 也可以将种子集中一起进行保温沙埋催芽, 待种子开始萌芽后再播撒到苗床上, 并根据不同条件, 盖草或覆盖好地膜即可。

2.2.6播前种子处理。

将种子置于较大缸内, 加入40~60℃的清水进行浸泡。一般干藏用60℃的清水, 沙藏用40℃清水浸泡, 浸泡过程中不容许添加任何催芽剂、消毒液之类的药物, 否则影响出芽率。浸泡时间以48~96 h为最佳, 然后捞出晾干种子表面水分, 并用噻虫嗪、咯菌·精甲霜进行混合拌种, 晾干即可播种, 具体用法、用量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2.2.7 成苗要求。

要求成苗为高度30~50 cm, 有根块3~4个, 每个根块长6 cm、粗0.5 cm以上, 叶色深厚, 抗旱能力较强, 一些冬季无水浇灌的地方能安全越冬, 利于第2年生长发育。出苗前1个月, 还要用多菌灵或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杀菌1次, 确保种苗达到规定要求标准。

2.2.8 田间管理。

(1) 浇水。苗床每隔2~3 d浇水1次, 保持厢面湿润。出苗后控制水分, 逐步减少, 注意炼苗。 (2) 搭棚遮荫。天冬播种后在20~25℃时, 经15 d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 搭棚遮荫。 (3) 及时除草、施肥。肥料以腐熟的人畜粪肥为主, 如肥料的含氮量较低, 可以添加少量尿素, 每50 kg粪水宜加尿素0.1 kg。肥料不能与苗接触, 距苗5 cm以上, 每次用清粪水15.0~22.5 t/hm2, 每隔3个月可追肥1次。除草一般每2个月1次, 除草只能人工除草, 千万不能使用除草剂之类的药物, 以免防止药害的发生。

2.2.9 苗期病虫害防治。

天冬苗期的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蟋蟀、红蜘蛛、蚜虫等, 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等。地老虎、蟋蟀可用90%敌百虫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制成毒饵诱杀;蚜虫、红蜘蛛可用40%乐果乳油对水喷洒防治;立枯病可用敌克松对水喷雾防治。经1~2年培育后即可定植。

参考文献

[1]刘玉艳, 于凤鸣, 靳晓翠, 等.天门冬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种子, 2007 (9) :35-38.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3]曾桂萍, 刘红昌, 张先.贵州天门冬适生环境的调查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 2010 (2) :48-50.

小议连翘的繁育技术要点 篇4

【关键词】连翘;繁育;技术;要点

1.连翘的生态习性

落叶灌木。基部丛生,枝条拱形下垂,小枝褐色,稍有棱,有凸起的皮孔,节间中空。单叶或3小叶,对生,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花金黄色,先叶开放。花期4月-5月。蒴果卵球形,10月成熟。

2.连翘的繁育技术要点

2.1选地

连翘种子育苗宜选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鸡羊粪1000kg、过磷酸钙50kg、磷酸二铵30kg,深耕细耙,作成宽100~120cm、高20~30cm、长5~10m的高床;扦插育苗宜选便于灌溉、通透性能好的沙土地;栽植宜选背风向阳的缓坡地。

2.2种子育苗

2.2.1采种

要选择优势母株。选择生长健壮、枝条间短而粗壮、花果着生密而饱满,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优势单株作母树。注意观察开花、结实的时期,掌握适宜的采种时间。采集要及时,避免种子成熟后自行脱落。一般于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采集成熟的果实。要采发育成熟、籽粒饱满、粒大且重的连翘果,然后薄摊于通风阴凉处,阴干后脱粒。经过精选去杂,选取整齐、饱满又无病虫害的种子,贮藏留种。

2.2.2种子贮藏

在不同条件下贮藏连翘种子,对其发芽率影响极大。北京科研单位1977年收连翘种子放鸡心瓶藏室温下,至1979年2月26日测发芽率为43.7%。据海南药物站试验:连翘种子采用干燥器贮存较好。贮存11个月出苗率仍可达85.3%,用于砂贮存7个月,出苗率则降至31.3%,贮存8个月以上则完全丧失发芽力。而用潮砂贮存,在贮存期间种子已陆续发芽,故播种后期出苗率不如干燥器贮存高。

2.2.3种子萌发

连翘种子容易萌发,应该说种子适宜在较高的温度下萌发。依据种子贮存及萌发情况,结合实践经验,栽培时间可安排在春季或冬季,春播在4月上、中旬,冬播在封冻前进行。

2.2.4种子育苗

连翘种子的种皮较坚硬,不经过预处理,直播圃地,需1个多月时间才发芽出土。因此,在播前可进行催芽处理。新引种地区可采用此法。具体方法为:选择成熟饱满的种子,放到30℃左右温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捞出后掺湿砂3倍用木箱或小缸装好,上面封盖塑料薄膜,置于背风向阳处,每天翻动2次,经常保持湿润,10多天后,种子萌芽,即可播种。播后8—9天即可出苗,比不经过预处理种子可提前出苗20天左右。如土地干旱,先向畦内浇水,水渗下表土稍松散时播种。春播在“清明”前后,冬播在封冻前(种子不用处理,第二年能出苗)。播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1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掺细砂,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搂平,稍加镇压。10—15天幼苗可出土。每亩用种量2—3公斤左右。覆土不能过厚,一般为1厘米左右,然后再盖草保持湿润。种子出土后,随即揭草。苗高10厘米时,按株距10厘米定苗,第二年4月上旬苗高30厘米左右时可进行大田移栽。

2.2.5大田直播

按行距2米,株距1.5米开穴,施入堆肥和草木灰,与土拌和。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播种,也可在深秋土壤封冻前播种。每穴播入种子10余粒,播后覆土,轻压。注意要在土壤墒情好时下种。

2.3扦插育苗

2.3.1采条与剪穗

选健壮无病虫害的1至2年生枝,穗长10至15厘米,直径0.3至1.5厘米,顶端有壮芽1至2个。剪口平滑,下端剪成45度斜面。秋末冬初或早春树液流动前,随采随剪,之后沙埋,7月进行扦插。

2.3.2做床与扦插

做床同种子育苗。床底填酿热物20厘米厚,再填床土与基质20厘米厚,耙平压实浇透水。插前将插穗用清水浸泡两天,而后用ABT生根粉50ppm浸根2至4小时。插距10×15厘米,深6至10厘米,之后浇透水。

2.3.3搭棚与管理

插后搭高60厘米小拱棚,上盖塑料膜。1至2天浇一次水,保持床面湿润不积水,湿度70%至90%,地温23℃至24℃,气温25℃至28℃,约20天后长叶生根。期间要除草松土施肥。

2.4压条繁殖

连翘下垂枝多,可于春季3~4月将母株上的下垂枝弯曲压入土内,将入土处用刀刻伤埋上细土,刻伤处即能生根成苗,冬季至第2年早春将其割离母体带根挖取幼苗移植于大田。

2.5分株繁殖

连翘根系发达、萌发力极强,秋季落叶后或早春萌芽前,可挖取植株根际周围的根蘖苗另行移栽定植。

2.6定植

栽植前,先在穴内施肥,每穴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及适量的复合肥。栽植时要使苗木根系舒展,分层踏实,定植点覆土要高于穴面,以免雨后穴土下沉,不利成活和生长。为克服连翘同株自花不孕,提高授粉结果率,在其栽植时必须使长花柱花与短花柱花植株定植点合理配置。据有关报导,这两种不同类型花的植株同时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下结果率差异很大。在相间栽培(行间混交)条件下,结果率为63.9%,在自然情况下结果较多的地块,结果率仅47%。因此,将相同栽培改为株间混交配置栽植,其结果率要高些,因为株间混交使长花柱花植株与短花柱花植株互相处在包围之中,授粉时比行间混交授粉受风向、坡向、上下坡的影响要小些,能明显提高授粉率。连翘株间混交,相邻两行长花柱植株与短花柱植株配置不同,两者上下左右要错开,即单行与单行、双行与双行配置的植株一致。除花期外,连翘长花柱花植株与短花柱花植株,在外形上不易辨别,特别是幼苗。为适应生产需要,可在其开花时,将其分别采用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繁殖,其中主要是扦插,因为其繁殖材料来源广,利用率高,繁殖系数大,能满足造林需要。由此,便可解决两种不同类型的花植株混交栽植种苗不足的问题。栽植时,苗木大小要进行分级,使两种植株生长基本一致,林相整齐,有利授粉,提高产量。

3.连翘的栽培管理

连翘属温带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也很耐寒,喜光,略耐阴;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能耐干旱和瘠薄。在中性、微酸或碱性土壤均能正 常生长。栽培时要选择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定植时每穴内施2公斤农家肥,以后一般不需追肥;特殊情况,若有生长衰弱现象,可在落叶后对根部追施厩肥,施 后浇透水。花后要剪除枯枝及过密枝条,以促使多发新枝;衰老枝可在休眠期,从离地10—20厘米处截干进行更新。连翘有强烈的杀菌、杀虫能力,很少有病害 和虫害。

4.连翘的病虫害防治

4.1钻心虫

以幼虫钻入茎杆木质部髓心危害,严重时被害枝不能开花结果,甚至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消灭越冬虫卵;及时剪除受害枝条并烧毁;用40%乐果乳油500倍液或80%敌敌畏原液蘸药棉堵塞蛀孔毒杀。

4.2蜗牛

主要危害花和幼果。

防治方法,于清晨在植株周围撒石灰粉防治,亦可人工进行捕杀。

【参考文献】

植物的繁育技术 篇5

目前由于漯河市地被植物种类较少, 品种数量和种植数量比率极低, 纵观全市开敞式绿地绿化, 有的仅有大面积草坪, 点缀几株常绿乔木, 而形成较为单调的纯绿色景观, 没有丰富的季相变化, 影响了观赏价值, 林下多以黄土裸露, 景观不能充分发挥, 观赏性不强, 生产管理技术落后, 科技含量低。若在空旷草坪上镶以地被植物, 组成丰富的大色块, 进行装饰性绿化, 将会在城市中开辟出一些自然景观。为丰富漯河市地被植物资源, 增加漯河市生物多样性,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绿化水平, 漯河市园林管理处从2007年开始从上海、南京、辽宁等地引种大量地被植物, 对其进行了引种、试验、繁殖、推广。

1 地被植物生物学特性

1.1 宿根福禄考

花葱科福禄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径直立, 粗壮, 株高40~60 cm, 叶对生, 茎上部叶常呈3枚轮生。叶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圆锥花序顶生, 直径约15 cm花朵密集, 花冠呈高脚碟状, 花色有红、蓝、紫、粉等多种色彩。花期6~8月。喜光, 耐寒。

1.2 丛生福禄考

花葱科福禄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约10cm, 茎匍匐, 丛生密集如毯, 基部稍木质化, 叶针状, 多而密集, 聚伞花序。花瓣5枚, 椭圆形, 花瓣顶端有一深缺刻, 有粉、红、白、紫等色, 略有芳香。花期4~11月, 耐热、耐旱、耐盐碱、耐寒、忌过湿。喜光也耐半荫。在多种土壤中都能生长, 但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 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最好。

1.3 八宝景天

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丛生, 直立向上生长, 不分枝。株高45 cm左右。叶肉质, 较厚, 对生或轮生, 卵圆形至椭圆形, 略呈扇状。缘微锯齿, 灰绿色, 聚伞花序扁平, 密集, 直径可达15 cm。小花呈星状, 粉色、红色, 花期7~8月, 喜阳光充足, 稍耐荫, 较耐寒。

1.4 卧茎景天

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9~18 cm。茎平卧或上部直立。匍匐状延伸, 整株光滑无毛, 长达70 cm, 并与每个茎节上发生3~5个不定根。根长12 cm左右, 根系发达。三叶轮生, 矩圆形, 全缘, 无柄。聚伞花序, 有3~5分枝。着花13~60朵, 花瓣5枚, 鲜黄色, 抗寒性强, 耐干旱、耐高温、耐荫, 更耐瘠薄。

1.5 花叶蔓长春花

夹竹桃科蔓长春花属。多年生灌木。矮生枝条蔓性。匍匐生长, 长达2 m以上。叶椭圆形, 对生, 有叶柄, 亮绿色, 有光泽, 叶缘乳黄色, 花期4~5月, 分檗能力强, 喜光, 耐荫, 耐寒。

1.6 鸢尾

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茎粗壮, 呈圆柱形, 二歧分枝, 匍匐多节, 节间短。株高30~50cm。地上茎不明显, 叶基生, 淡绿色, 宽剑形。总状花序由1~3朵组成, 花蝶形, 蓝紫色, 外轮重瓣倒卵形, 中脉上有1行鸡冠状白色带紫纹突起的附属物, 内轮旗瓣稍小, 椭圆形。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有6条明显的肋, 花期4~5月, 果期5~6月, 耐半荫, 耐干旱, 抗寒性强。

1.7 萱草

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根状茎和肉质肥大的块根, 株高40~100 cm, 叶基生, 二列宽线形, 花莛从叶丛中抽出, 高60~100 cm。圆锥花序顶生, 有花十余朵, 花橘红色或橘黄色。每朵花朝开暮落。蒴果椭圆形, 花期5~8月。喜温暖向阳, 也稍耐荫, 耐寒, 耐旱。

1.8 玉簪

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粗大, 多须根。株高30~50 cm, 株丛紧密。叶基生, 卵形至心形, 叶脉呈弧形, 具长柄。花莛从叶丛中抽出, 高45~75 cm, 总状花序顶生, 花漏斗状, 纯白色, 芳香。蒴果黄褐色。花期6~7月, 果期8~9月。喜荫湿环境, 忌阳光直射, 耐寒。

1.9 火炬花

百合科火把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50cm, 花梗高达1 m。叶基生, 长剑形。花密穗状, 总状花序, 长约15~30 cm, 小花下垂, 花冠红、橙或黄色, 自下而上逐渐开放。雄蕊伸出, 整个花梗加上花序如同点燃的火炬。花期7~10月, 喜阳光充足, 耐寒。

1.1 0 紫娇花

石蒜科紫娇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球根花卉, 株高30~50 cm, 具圆柱形小鳞茎, 丛生, 叶宽线形。茎叶均含有韭味, 顶生聚伞花序, 开紫粉色小花。喜高温。

2 试验地概况

2007年, 漯河市园林管理处从上海引种玉簪、紫娇花、火炬花等。从南京引种花叶蔓长春花、鸢尾、萱草等。从辽宁引种宿根福禄考、丛生福禄考、八宝景天、卧茎景天等分别栽植在漯河市园林管理处的引种试验苗圃内, 栽植株行距为25 cm×25cm。苗圃位于沙北郾城区淞江路东段。占地面积3 300 m2, 土地平坦, 土质砂壤土, PH值7~7.5, 中性偏碱。试验地内灌溉、排水条件良好, 年平均气温14.6℃, 平均降雨量805.20 mm, 平均无霜期216 d, 年日照数2 228.9 h。

3 地被植物繁育技术

3.1 宿根福禄考

采用分株或扦插方式繁育。分株在春季3~4月、秋季10月前后进行, 株行距20 cm×20 cm。种植后浇透定根水。扦插繁殖在9月进行, 采用当年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 选择无风的天气, 插穗长5~6cm, 插穗下切口位于节下, 每一插穗仅保留上部2~3片叶, 扦插于预先处理过的扦插床内, 保持湿度80%~90%。半月左右即可生根, 成活率可达90%以上。

3.2 丛生福禄考

采用分株或扦插方式繁育。分株在春季3~4月、秋季10月前后进行, 株行距20 cm×20 cm。种植后浇透定根水。扦插繁殖在5~6月进行, 采用当年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 插穗下切口位于节间下, 扦插于事先处理好的扦插床内, 保持湿度85%左右。10 d左右即可生根, 成活率可达90%。

3.3 八宝景天

采用分株或扦插方式繁育, 分株在春季4月、秋季10月进行, 将母株挖出, 顺自然纹理小心分成若干份, 每份根状茎3~5个, 将分好的植株栽植于准备好的苗床内, 栽后浇透水即可。扦插分为根状茎扦插育苗和嫩枝扦插育苗。根状茎扦插时间在4月中上旬, 当越冬芽高度长至6~8 cm时, 从根基处剪取根状茎。直接扦插于事先准备好的扦插床内, 一般3周左右即可生根。嫩枝扦插时间在6~7月, 剪取当年生主茎, 剪取有两轮叶片, 剪去下部叶片, 保留上部叶片, 顶端芽保留顶叶。扦插于扦插床内, 进行全日光喷雾, 1周左右即可生根。

3.4 卧茎景天

采用扦插方式繁育。扦插时间在4~10月均可进行, 剪取当年生主茎, 截成4~5轮叶片的插穗, 扦插于苗床内, 1周左右即可成活, 成活率可达到99%。

3.5 花叶漫长春花

采用分株或扦插方式繁育。分株在每年春、秋季进行。扦插在每年9月最好, 剪去当年生枝条6~8cm, 保留上部叶片, 剪去下部叶片, 扦插于扦插床内, 大约10 d左右即可生根, 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3.6 鸢尾

采用分株或播种方式繁育, 分株在每年花后5月进行, 一般2~3年分栽1次, 分栽后浇透水即可.播种在种子成熟后进行, 应在果实釆收后立即进行播种。

3.7 萱草

采用分株方式繁育。在早春和晚秋进行, 将繁密的株丛用利刀分切开, 每丛带2~3芽, 栽后浇透水。

3.8 火炬花、紫娇花

采用分株方式进行繁育, 在早春或晚秋进行, 每丛2~3芽, 栽后浇透水。

4 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

4.1 浇水

浇水是指人为地为植物补充水分的行为, 地被植物耐旱性比较强, 最好的浇水方式是“见干见湿”, 即土壤干燥后进行浇水。每次浇水要浇透, 要保证土壤和植株根部都能得到充分湿润。浇水的时间依天气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天气炎热的季节, 应在早晨或傍晚浇水。在寒冷的季节, 应在中午时浇水。

4.2 除草

在每年春季, 地被植物刚发芽时, 以及在地被植物分株时, 应除去那些刚冒出来的杂草。在夏季植物旺盛生长时, 应定期清除杂草。在夏未秋初更应将杂草清除干净, 避免其成熟的籽实落在地中导致第2年工作量的加剧。

4.3 施肥

施肥是指往土壤中添加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用以改变土壤性质, 或者提高土壤肥力的过程。施肥时最好使用复合肥, 即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使用。其中有机肥的比例应在70%左右为佳。施肥时间最好在每年春季, 施一些缓效的平衡肥即可。

4.4 修剪

修剪是指对植物的某些器官, 如枝、干、花、芽进行剪截或剪除的过程。在地被植物生长初期进行掐尖处理, 打破顶端优势而产生较多侧枝, 可使植株开出较多的花。当花开始退色时, 应将残花剪除, 这样可防止植株结籽而消耗能量。同时能促进新营养体的生长, 使整个植株生长健壮, 有利于来年更好地开花。在秋季要对地上部分进行修剪, 清除所有己死或退色的叶片和茎杆, 保持圃地干净整洁。

4.5 病虫害防治

地被植物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和叶斑病。防治方法可加强栽培管理, 通风透光, 增强抗性。在发病期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夜蛾等。防治可喷40%氧化乐果1 500~2 000倍液或50%杀螟松1 000倍液防治。

5 地被植物推广应用

地被植物的合理配置关系到整个园林绿化水平, 每一种地被植物都有观赏效果好和差的时期。种植时合理搭配, 可大大提高观赏价值, 从而提高地被植物的造景水平。

5.1 因地制宜配置地被植物

常绿树的郁闭度高, 草坪生长不良, 常易造成空秃。在树下种植玉簪、麦冬等地被植物, 生长健壮, 抑制了杂草生长, 节省了成本, 提高了景观效果。疏林下种植卧茎景天, 春季茎叶碧绿, 5月盛花期, 黄花点缀在密集交错的绿叶中, 像绿色的地毯上绣着朵朵鲜花。疏林中可配置花叶蔓长春花、八宝景天等。疏林光线较好处, 可配置开花较多的地被植物, 如鸢尾、萱草等。林缘可配置宿根福禄考、火炬花等。一些疏林草地上, 可种植丛生福禄考等。花期长, 有着天然的野趣, 人们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自然, 营造特有的情趣, 能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5.2 高度搭配适当

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化人工植物群落的最下层, 起衬托作用。突出上层乔灌木, 并与上层错落有致地组合, 使其群落层次分明, 上层乔灌木分枝点高, 种类较少, 可采用植株较高的地被植物, 如景天、火炬花等。上层分枝点较低, 则应用花叶蔓长春花, 丛生福禄考等匍匐生长的种类。同时也要考虑种植面积的大小, 种植地开阔, 可配置鸢尾、萱草等, 种植地面积小, 应配置较矮的品种, 如卧茎景天等。

5.3 色彩搭配协调

地被植物与上层灌木配置时, 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上层乔灌木为落叶树时, 林下可选择一些常绿的地被植物种植。上层乔灌木为常绿树时, 可选择耐荫性强、花色明亮, 花期较长的种类, 如花叶蔓长春花、玉簪等, 达到丰富色彩的目的。上层植物为开花植物或秋色叶树种时, 下层种植的地被植物的花期和色彩应与之呼应。

总之, 3年来引种的地被植物, 通过试验、观察、掌握了地被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繁育、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并有计划、有系统的在漯河市沙澧河风景区、金山迎宾大道、科教文化艺术中心市政广场、道路、绿地、公园、游园、小区、工厂、学校等绿化推广应用, 推广面积12万m2。在推广应用中发现引种的地被植物可适应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 在荫湿、干旱、土壤瘠薄的地方生长良好。另外, 在管理上更为省工、省力, 不需要经常修剪, 从而降低了养护成本。许多地被植物还具有色彩丰富的叶片、可观花、观叶、观果, 为城市建设营造了多层次、多季相、多色彩、多质感的立体景观。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 合理利用了大自然的能量, 给人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有效的改善了城市生态糸统, 减少了污染, 所以, 推广应用地被植物, 有效提高绿化覆盖度。在植物配置上还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明显提高了绿化效果, 丰富了园林景观。

摘要:通过近几年来对地被植物新品种的引种、试验、观察, 掌握了地被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繁育、栽培、管理措施, 为今后漯河市地被植物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植物的繁育技术 篇6

关键词:观赏彩叶植物,高效繁育,生产技术

在新疆地区通过温室现代化的高效配套技术进行观赏彩叶植物的扦插繁殖, 解决目前其普遍存在的北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需求而大量从外地远距离地引种移栽观赏彩叶植物造成成活率低, 存活期不长,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繁殖观赏彩叶植物的繁殖率和成活率低的实际问题, 就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几个关键性的技术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1 温室中微喷弥雾系统的建设安装

温室中建设安装弥雾系统的目的就是为彩叶植物插穗的发育创造最佳的湿、光、气、热、营养、激素等环境条件, 实现高效快速规模化的种苗生产。微喷弥雾系统主要由动力泵、供水管道、微喷头、电磁阀及手动式备用阀门组成。这其中关键性的技术有雾化喷头的选择, 要求雾化后会产生死角的不能用, 雾化范围过大或过小的均不宜用, 耗水量过大、雾滴过大的也不能用。喷头的架设高度为0.8~1.0 m, 能把整个苗床喷遍。喷头间距一般以1.0~1.2 m为好, 让2 个喷头间稍有交叉较为合理。选用交流常开耐腐蚀性的电磁阀, 以防长期处于弥雾的高湿环境中而生锈腐蚀与发生故障。

2 插穗的选取制作

2.1 插穗选择

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树。插穗要选择树体中上部、向阳充实、节间较短、芽头饱满、枝叶粗壮的枝条。一般树种主轴上的枝条发育最好, 形成层组织充实、分生能力强、生根力就强。当然, 从根颈部位长出的萌蘖条生根更有利, 这一点在实践中已被证实。

不同植物在不同时期进行快繁育苗, 生根效果有很大差别。多数彩叶植物可在6—9 月进行快繁, 但每个品种有自己的最佳生根时间, 这一点要在实际生产中通过不断地试验总结出来。但是, 在现代化的设施环境下可以采用人工管理方法及生化控制手段打破其季节性, 实现植物的周年高效快繁。而在一天中取材的时间, 通常以上午最好, 一般是在8:00—10:00 进行。长距离运输, 要防止枝叶揉捏挤压损伤, 注意保湿 (把枝条扎成捆, 整齐地插入水桶中) , 还要防止层积造成发热。最好做到边取材制作边处理快繁, 以最短的时间进入智能化管理的快繁苗床中[1]。

2.2 插穗的制作

一般来说, 插穗愈大, 内部贮藏的有机营养物质愈多, 快繁愈易生根, 因此对比较容易生根的植物, 可利用快繁培育较大的苗木。一般要求插穗长度在15 cm左右。插穗粗壮, 生活力就强, 生根率也就高。此外, 在设施环境中, 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1 000~1 500 mg/kg时, 插穗可以取得更小, 甚至仅取茎尖都可以生根成苗。因此, 在生产中对于插穗充足且易生根的彩叶品种用较大材料, 对于母本材料匮乏或者植株内有大量抑制生根物质存在的品种可以取小一点, 甚至一叶或半叶。实践证明, 插穗生根成活约有75%的养分来自于成熟的叶片, 在制作插穗时, 对于长度超过8~10cm的大叶, 可以适当剪去1/3 或1/2, 有些羽状复叶可仅留基部1~2 张小叶。切制插穗时, 剪刀要用酒精消毒, 要求切口光滑, 利于愈合。制作插穗时, 可以采用一叶一芽法或者一叶两芽法, 也可以采用两叶两芽, 具体视材料而定。一般从芽的对面紧靠节的部位开始切, 以45°呈马耳形下切, 这样比平切具有更大的表面积, 生根量也更大。上切口于芽的稍上部位平切, 不能破芽剪, 留小段茎节保护芽的生长, 这个芽往往成苗后就成为植株的主干[1,2]。

3 插穗的预处理

3.1 清除影响插穗生根的阻碍物质

在处理时对某些树种的插穗可采用浸泡、埋条等方法清除一些生根阻碍物质, 增强生根效果。一般是将插穗的基部放进处理液中浸泡, 使用的溶液一般有清水、酒精、硝酸银或高锰酸钾等, 经过处理, 不仅可以清除妨碍生根的物质或消除其有害作用, 而且有的还能起到促进生根的作用。

3.2 对生根促进物质的处理

为了提高插穗的生根能力, 要对插穗材料中含量不足, 而且又是生根所必需的物质要进行补充。这类处理中, 主要是植物生长激素 (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萘乙酸以及萘乙酰胺等) 的处理。在实际应用中要选对药剂种类, 否则会引起药害或者降低快繁成活率。处理的容器避免用金属制品, 可用玻璃、聚氯乙烯或瓷质的清洁容器。处理场所最好选择阴凉湿润、温度较低且持续稳定的地方。插穗在扦插前都应保持洁净和含水饱满的状态, 基部切口朝下, 插入深度为2~4 cm。处理后不要再浸水或用水冲洗, 直接进行快繁。大规模快繁育苗, 要采用大型容器, 20~50 根/捆进行药剂处理[3]。一般通过观察和了解植物特性, 在休眠季节时取成熟或老化的材料快繁, 可以用高浓度 (500~1 000 mg/kg) 生长激素处理1~2 h, 极难生根品种可以长达12~24 h;对于旺盛生长期所取的插穗可以用较低浓度 (100~200 mg/kg) 生长激素处理1~2 h;对于茎干组织疏松的一般属较易生根类型, 可用低浓度;对于组织致密坚硬的插穗, 一般采用较高浓度较长时间处理。这些可因品种不同而选择不同浓度与时间, 但上述2种浓度可以被大多数彩叶植物快繁借鉴引用。生产上一般采用低浓度浸泡法的效果比较稳定, 应用较为普遍。

生长素配制时, 可先配成高浓度母液, 使用时再稀释成适宜浓度。本文以ABT 1 号生根粉处理为例, 先将1 包 (1 g) 生根粉放入非金属容器中, 然后加入100~150 m L (100~150g) 酒精或高度白酒 (>65°) , 搅拌均匀后, 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1,2,3,4]。根据所需不同浓度, 1g ABT生根粉所需加水量见表1。

如果是用0.1 g ABT生根粉所需加水量就可按照上表减少10 倍。ABT生根粉剂的有效期是2 年, 对当时用不完或不用的原液, 应用棕色玻璃瓶装好, 放在5 ℃以下避光处保存。

3.3 对插穗中营养物质的处理

插穗生根时需要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若缺乏这些营养就难以成活。快繁实践证明, 采取插穗时一定要选择成熟度好、充实、节间短、没有花芽的半木质化的嫩枝, 已积累较丰富的营养物质的快繁容易生根。在生产中常采用2%~10%蔗糖液浸蘸插穗基部10~24 h, 或者叶面喷洒矿物质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如微量元素硼对生根影响很大, VB1对生根也有促进作用, 氮素化合物可促使原始体的形成。在生产中的具体做法是叶面喷洒浓度为0.3%尿素溶液, 每隔7 d左右喷洒1 次, 连续喷洒几次后, 就可促使根原始体的形成, 能获得较好的生根效果, 特别是对比较高龄的树种和花卉。

4 苗床接种与管理

运用的快繁苗床基质是珍珠岩 (粒径3 mm, 铺设厚度15~20 cm, 注意珍珠岩一般用1~2 年后就会全部变成粉末状, 要及时更换) , 由于所用的插穗比一般扦插的小, 材质脆弱, 不宜进行扦插操作, 只能接种。快繁前需对苗床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与平整工作。用p H值<3 的强氧化酸水或0.4%高锰酸钾溶液或甲醛50 倍液进行全面喷灌或浇灌 (喷洒后需盖膜2~3 d) , 可有效杀死残留在苗床地里的细菌、真菌及病毒, 可大大地降低插穗的初感染率, 喷洒酸水1 h后, 最好再用等数量的电功能碱水喷1 次, 可调节中和p H值, 防止药害的产生。

苗床经消毒整平后开始接种工作, 程序是打孔、插苗、压实, 首先为了扦插苗床的整齐, 要事先制作一个扦插板, 其具体的规格:1.1 m长, 60~70 cm宽的木板, 在板上钉5 cm或6 cm的钉子, 钉子间距采用5 cm×5 cm、5 cm×7 cm或5 cm×10 cm的规格为宜。接种时要求做到快繁苗均匀整齐、叶不重叠、方向一致, 如果是叶插, 叶的正面需向南, 这样可以提高密度。一般带叶的插穗, 可接种400~1 000 株/m2, 无叶材料还可以更密些。接种时, 要分段接种, 完成一段弥雾一段, 以保持水分。接种工作完毕后, 苗床的环境管理就依赖计算机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4], 人工操作按照植物的种类选好植物类型与发育阶段 (细胞活化期、愈伤组织期、生根炼苗期) , 并在中午蒸发量最大的时候调整好智能叶片的蒸发系数, 一般在细胞活化期空气温度需控制在90%以上;愈伤组织期空气温度控制在80%左右, 一次根要长到2 cm左右;生根炼苗期的温、湿度都要慢慢地下调, 生长发达的能较强适应外界环境能力的二次根, 形成根冠比较大的抗旱苗,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水长苗旱长根。这样就可以使原本繁琐的操作变得简单而直观, 更适合于生产中操作运用, 随后就是要注意观察和判断种苗的发育进程。

5 就地炼苗与移栽

由计算机智能控制的彩叶植物高效快繁可在苗床上模拟过渡到自然环境, 实现就地炼苗, 一般需要7~10 d的时间, 也就是水生根即一次根上不断长出营养根 (即二次根、三次根) 的过程, 一般当三次根开始发育时, 已具有发达的根系与较强的适应性, 此时就可以进行移栽定植。在珍珠岩为基质的苗床中移栽起苗时, 不会出现断根现象, 所以成活率高, 即使夏季高温季节也可达95%以上。在移栽前应对苗木进行浆根处理。处理方法:将ABT生根粉配制成50 mg/kg溶液, 按3‰的比例加入多菌灵, 与溶液充分混匀, 再加入粘土 (重量的15%~20%) , 将溶液配成低浓度泥浆。栽植前, 先将苗木根系在泥浆中蘸一下, 再栽植。栽植的株行距:Ⅰ级苗15 cm×20 cm、20 cm×30 cm, Ⅱ、Ⅲ级苗 (8~10) cm×15 cm。栽植时要挖小沟排栽, 栽植深度为苗高的1/3~1/2, 要求苗正根舒、松紧适度。 移栽时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就是栽后第1 次要浇足定根水, 然后扶正每株苗木, 将根部的土壤挤紧, 让根系能与土壤紧密接触, 缩短缓苗期。移栽后的小苗10~15 d内不宜施肥, 待适应自然环境并完全成活恢复生长后, 才开始实施薄肥勤施的管理原则进行肥水管理。

运用计算机智能控制的快繁系统就可以实现种苗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让一切育苗工作变得简单而高效, 科学而精确。简单地说, 观赏彩叶植物高效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及种苗快繁生根的实现都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对环境控制的实现。这是一种全新的先进育苗技术, 有了它就可以真正地实现种苗繁育的产业化, 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运用的实用新技术。

参考文献

[1]刘洁.黄心夜合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2]乔趁峰, 李洁茹, 赵俊芳, 等.影响嫩枝扦插成活因素浅析[J].中国园艺文摘, 2009 (11) :152-153.

[3]许晓岗.垂丝海棠、楸子的扦插生根机理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6.

植物的繁育技术 篇7

一、假冒伪劣种子的生产经营仍时有发生

中国《种子法》对假冒伪劣种子已有明确定义, 但从种子法颁布以后, 仍时有违法行为发生。例如湖北有报导水稻委托生产“汕优63”却生产未经审定的转基因品种“抗虫六三”, 至于营销未经审定品种, 或以其他品种种子冒充审定品种名称进行销售更是屡见不鲜。在品种真实性方面, 套牌种子、旧瓶装新酒现象十分严重, 如在东北市场, 某地的套牌种子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不符合生产标准的劣种子导致生产损失也是有违种子法规定的, 例如某知名种子公司盲目生产、年年种子积压, 2012年因将前两年繁育积压的玉米种子作为种子销售, 因发芽率差导致减产使农民受损已见诸报端, 未报导的更多。主要农作物种子, 都有其最适宜的种植区域, 有些则是由于生态环境差异, 一些地方将不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种子盲目引种造成损失, 如水稻不抽穗, 小麦受冻害, 甚至一般对生态环境不太敏感的玉米, 在某些生态环境变化下也有早衰、不抗病、不抗倒伏退化减产的报导, 如湖北有报导湘玉10号玉米在特定年份出现返祖退化现象而严重减产, 兴单6号也出现此类问题。

二、主要农作物品种在审定和繁育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品种审定存在两方面相互矛盾问题, 一是审定标准过宽, 审定品种市场认可低, 如玉米品种近十年审定的达4 000个, 但能有一定推广面积的不及1/3, 面积达1千万亩以上的不及10个。小麦品种审定也有类似情况, 品种审定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也屡见不鲜, 已经见怪不怪了。另一方面某些地区的审定规则中也呈现有限制过死的偏颇现象, 例如, 对系统选育的品种限制过死, 实际生产证明, 有些系统选育的品种在产量、品质、抗逆上确实超过原有品种。以小麦为例, 例如豫麦49 (温麦6号) 选自温2540, 但不论株高、穗型、产量潜力都远超原品种, 是20世纪末在河南首先突破大面积亩产600kg且推广面积超过1千万亩的品种;又如中优9507是中作8131经过几轮系统选育而成, 不论在越冬性、籽粒颜色与品质、产量等均较原品种有明显变化, 而且在生产上已经较大面积应用;四川绵阳11号选出一系列生产上利用的绵阳16, 绵阳20等在抗病性、粒色、产量均有明显提高, 推广面积也均超过1千万亩。种子法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的规定是“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植物品种, 系统选育成的品种有时DNA分析也可能是很相近的, 但只要经过试验生产过程中确实表现出上述的新颖性、特异性等, 就应当承认其为新品种, 这样才不致埋没真正能在生产上应用的好品种。上述因素使得有人认为应学习国外用品种注册代替审定, 但国外注册要经过多年大范围试验, 国内根本达不到, 在法规不健全情况下, 注册法更会引起鱼目混珠, 只宜在品种审定的规则上, 根据发现的问题作一定修改补充。当前品种推广中还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良种补贴, 由于一度这一方式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和权益有关方的影响, 将改为直补农民自由选用, 本来种子法也规定农民自主选用的权利, 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一些虚夸广告的误导也可能使农民误购不适应当地的品种, 如何在这方面改进尚待探讨。在品种推广中, 还应当将适应地区、配套栽培方法、优缺点加以说明, 目前品种介绍中和相应标签对缺点如抗性上多语焉不详。在推广经营中我们还发现同一品种由被授权经营者或参与育种单位冠以不同名称的问题, 例如某知名玉米品种就曾出现不同冠名, 使农民莫衷一是, 这种做法既违背授权品种名称“唯一性”的原则, 也不符新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 新品种注册名称原则上应以品种审定时名称, 且不能仅以数字组成。

三、转基因植物品种的管理

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是育种近年发展的一种新手段, 目前在国际上应用的作物主要是玉米、大豆、棉花。对其他作物安全性问题目前仍存在争论, 我们认为, 有些基因如Bt基因, 其产物本来在生物防治中就曾利用, 因此像转Bt基因抗虫棉推广尚无大的问题, 虽然其在生态环境上的影响尚待研究。有些内源基因本身在植物上就存在, 例如一些植物抗性有关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和防卫蛋白基因, 玉米中提出有关C4高光效的基因, 小麦优质性状有关的基因HMWGS5+10基因等在国内均有转基因工作的报导, 理论上应无大碍。但有些转基因如抗生素、抗除草剂基因等却需慎重对待, 此前国内报导转基因玉米先锋335在东北等地用作饲料, 导致母猪死胎, 鸡少下蛋, 田鼠死亡、灭绝等现象并未引起足够注意, 实际上包括美国、法国的科研单位早就报导某些含抗除草剂玉米有同样危害甚至致癌, 对雌性动物影响更大。中国在转基因生物的管理也早有相关法规, 但先锋335的推广还一度由农业部列入推荐名单 (后取消) , 在推广中也没有明示, 甚至国际上目前尚不允许生产转基因稻麦品种, 而国内竟有了繁育转基因水稻, 还默许有关单位用儿童试验国外转基因稻米, 虽然该基因据称只影响维生素量, 这些都是有违转基因生物管理有关条例的做法。我们认为当前一方面应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评价工作, 另一方面在当前仍要严格执行有关法规, 不要让中国人当作国际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试验品, 像上述先锋335的问题, 国家完全可以组织权威单位作严格的对比试验执行评价, 而不是照顾相关利益方而置舆论于不顾。

四、《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以下简称UPOV公约) 对中国植物新品种工作的影响

中国已加入该公约, 这样新品种的保护不仅在国内, 而且已发展到国际上的竞争, 中国加入的是1978年文本, 而今后要执行的1991年文本中, 育种者权利的客体已由繁殖材料延伸到收获物以及直接由收获物生产的某些加工产品, 中国从1999年新品种保护条例执行后, 新品种授权量已大大增加, 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相比, 仍有数以倍计的差距, 在受公约保护允许国际间品种交流情况下, 中国需急起直追, 目前中国蔬菜花卉等高产值行业植物新品种方面差距更大, 基本是国际品种的天下。值得注意的是, 在育成新品种的基础生物遗传资源上的保护也将逐渐加入国际竞争的行列。

五、对策建议

1. 进一步补充完善《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标

签管理法》新品种审定规则等法律法规的细节, 比如对侵权行为罚则要有可操作性, 育种者在维权中往往因为成本高、利益得不到保障, 而放弃维权。要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管执法力度, 以促进新品种选育利用的健康发展。

2. 借鉴学习国外经验, 介入国际竞争。

国外育种工作目标明确, 注意个性化特点, 撇开转基因问题, 例如先锋335所以能迅速推广, 是由于针对性强, 适于机械化密植栽培, 针对东北玉米成熟期低温问题, 选育脱水快早熟型予以解决, 由于脱水快农民能在种植、收获后变现, 深受农民欢迎。注意后续服务, 繁殖种子发芽率高于国家标准, 组织示范区配套推广单粒播种机, 可大量节省种子费用, 这都是国内较缺乏的做法。同样, 德国KWS种业公司培育的德美号系列早熟玉米也进入黑龙江省早熟玉米区, 法国利马格兰公司与山西特种谷物研究所合作选育利马号早熟系列, 已在山西、甘肃等地审定推广。此外, 还有个特点, 他们多与中国有关单位合作, 这样, 既有利于通过国内审定, 又可利用中国种业的市场推广, 如KWS与新疆康地公司合作, 利格兰公司的利合16授权隆平高科开发。中国种业要借鉴他们这种个性化, 差异化的育种和服务, 以及借当地力量推自己品种的做法, 参与国内、外种子工作的竞争, 像中国的优势水稻品种, 已通过试验可用于东南亚一些地区, 就要尽量充分利用UPOV的法规保护打出去。

3. 加快国内遗传资源的研发与保护。

育种的基础是遗传资源, 中国有丰富的植物遗传资源 (居世界第三) , 但研发力度却很差, 例如大豆起源于中国, 野生大豆资源丰富, 美国千方百计获取后, 通过分子标记等手段申请了160多项专利, 且许多已用于育种, 而中国农民在种植中国大豆时就有可能反而侵犯了他们的专利, 甚至被迫交费。国外还有报告, 最有可能商业化的三种转基因水稻, 其多项专利属于外国公司, 中国大豆产业已被外资控制, 失去了对大豆及其油制品的定价权, 不能再失去其他作物的控制权。这里我们一方面要在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上介入《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的公平制定,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国内资源的研发力度, 例如在水稻基因研究方面我们已走在国际前列, 但对功能基因的研究开发并用于新品种的选育却远远不够。

摘要:种子和其他许多商品一样, 已进入国际竞争行列, 国内外为此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以保证种子业的健康发展, 但在实际应用中, 由于某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监管不力, 仍存在不少问题。要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管执法力度, 以促进新品种选育利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繁育推广,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孙世贤.中国农作物品种管理的若干对策建议[J].中国种业, 2010, (4) :3-8.

[2]邵长勇, 唐欣, 梁风巨, 等.基于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种子产业发展战略[J].中国种业, 2010, (4) :11-14.

[3]李长健, 汪燕.中国农业种子市场准入制度问题研究[J].中国种业, 2011, (8) :5-8.

[4]杨泽瑛, 杨琳.农作物种子生产合同无效的判定与处理[J].中国种业, 2012, (1) :25-26.

[5]秦克才.种子质量纠纷的分类、成因与解决办法[J].中国种业, 2012, (1) :33-34.

[6]左安磊.UPOV公约下中国植物新品种法律保护的发展[J].中国种业, 2012, (3) :9-12.

良种乌桕的繁育技术 篇8

1.1 种子采集和处理

培养砧木用的种子, 一般选择15~40年生的生长强壮、无病虫害、籽粒大、种仁饱满的母树上采集。采种时间在11月中下旬果壳脱落露出洁白种子时。采下的种子脱粒后除去杂质, 晒1~2日后放麻袋中, 或大木桶中, 置于通风干燥的室内贮藏, 以待次春播种。贮藏中要防止发热和鼠害。

1.2 播种育苗

育苗圃地应选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和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小苗嫁接, 土壤要求疏松湿润, 以利于嫁接后覆土和接穗抽芽出上, 如土镶过于粘重, 容易结块, 会影响嫁接成活。

圃地应进行深耕施足基肥, 可施入2~3t/667m2腐熟有机肥, 翻入土中, 用75%辛硫磷或20%除虫菊酯等乳剂, 分别1:2 000的比例拌成毒土, 20~25kg/667m2翻入土中以防地下害虫。经深翻细耙后, 作成高床, 宽1.2m左右。播种用纵行条播, 每床播4行, 行距30cm。

乌桕种子外被蜡质, 影响种子吸水、发芽, 播种前应进行去蜡处理:将种子放于木桶或缸中, 用60~80℃热水浸泡并立即搅拌, 待自然冷却后再浸24h, 捞取种子搓去软化了的蜡皮, 用筛筛下。去蜡皮的种子经水选后晾干以待播种。

冬播春播均可, 播种量大粒种子7.5kg/667m2, 小粒种子5kg/667m2。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为了培养适宜嫁接的壮苗, 要注意在6月上旬以后苗木进入速生阶段, 及时除草、松土和施肥, 每月施追肥一、二次, 每次施稀人粪尿15担/667m2或硫酸铵等化肥5kg/667m2。8月份后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防冻害;乌桕苗极怕庇荫, 太密生长细弱, 木质化程度差, 不适于造林和嫁接。要及时间苗, 保持苗木株距8cm左右, 留苗8 000~10000株/667m2。在雨季间下的苗木进行摘叶 (留顶端3片叶子) 移植, 成活率达95%以上, 且根系发达, 有利于造林成活。供嫁接的苗木地径要达到1cm以上。

2 嫁接

2.1 选择良种

嫁接的接穗必须选自优良品种、类型, 在品种类型选择的基础上要注意优良单株的选择。在乌桕选优时规定的优株标准为:嫁接后5年单株产籽量7.5kg以上;平均每结果枝上结果数20个以上。20~30年生的实生树, 单株产量达25kg以上, 大小年产量变幅不超过20%;具有籽大, 蜡皮厚, 种子洁白, 全籽出油率达42%以上;母树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 树冠结构合理, 结果层厚的单株。

为了保证嫁接的接穗来源, 对良种母树要加强保护和培育, 使其生长旺盛, 以便提供更多的接穗。

2.2 接穗准备

一般采用1年生枝条作为接穗, 接穗要粗壮, 组织充实, 芽较密而饱满, 粗度以0.75~1cm为好。接穗可以随采随接, 也可以在冬季采种时利用采下的果穗下部的枝条剪成60~80cm长, 放室内层积沙藏, 次春嫁接。枝条随采随藏, 经贮藏100余天, 嫁接成活率, 仍可达80%~90%以上。

从外地采集接穗远途运输须在冬季进行, 将接穗用湿润稻草包好, 不使接穗受风吹日晒, 运输途中不能超过一个月, 接穗运到后必须立即沙藏。

2.3 嫁接时期与方法

乌桕小苗嫁接时期以树液开始流动但芽尚未萌动时为好。一般在3月中下旬较为适宜。大树撬皮接以4月初至4月底为好, 太早不易撬皮。嫁接天气, 以阴天、晴天为好, 切忌雨天嫁接, 大风干燥的晴天嫁接效果也差。

小苗嫁接可用切接、腹接、切腹接和袋接 (同桑树) , 生产实践证明切腹接是较好的方法, 一个熟练的工人每天可接600~800株 (不包括培土工) , 成活率在80%以上。

切腹接是综合了小苗腹接法, 砧木的切面夹力大和切接法嫁接苗生长直立的优点, 克服腹接法幼苗生长茎部弯曲及切接法插穗不牢固的缺点, 提高了工效和成活率。操作方法如下:

1) 截砧用小锄将苗木行间上挖开, 露出砧木根颈黄色部分, 在距地面2~3cm处截去砧木地上部分, 截口要平整。

2) 开切口在砧木横截面的一侧, 刀尖向下, 刀柄上翘, 向下、向内开一个向腹部倾斜的切口, 切口左边深, 右边浅, 切面平直, 夹力很大, 接后进行缚扎。

3) 削接穗将接穗削成楔形, 两边要平滑。接穗长约5~7cm, 具2~3个芽。

4) 嫁接将接穗插入切口, 使接穗与砧木形成层相合。幼树嫁接时由于树皮较厚, 形成层难对准, 应将接德上的形成层靠在砧木粗皮内侧1~2mm处。

5) 培土接好后, 不要触动接穗, 然后培土至不见接穗为度。培土由四周向内轻覆, 培土好坏是决定成活的关键之一, 故称“三分嫁接、七分培土。”

6) 接后管理接后天旱需浇水或覆草保湿, 雨水过多又要及时排水, 在接穗未抽梢前, 不能移动培土, 抽梢后接穗上只留一个粗壮新梢, 其余去掉, 并随时清除砧木上萌条。

切接、腹接与一般果树接法相同。袋接法成活率高, 成活后长势好。但只能在芽萌动前几天嫁接, 太早剥皮困难。太迟接穗已发芽。

乌桕尚可进行芽接, 芽接方法简便, 节省接穗, 同时嫁接时间长, 春、夏、秋三季均可嫁接, 以春、夏为好。

大树嫁接多用于低产林 (树) 的改造, 换种。接法有:撬皮接、劈接、切接等。撬皮接方法简便, 成活率高, 伤口愈合好, 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一般在河滩、公路两侧、公园绿化, 为防水浸及人畜为害, 可用高接, 嫁接高度1.3~1.5m左右。这些嫁接方法与一般果树嫁接相同。

参考文献

[1]赵军.浅述良种乌桕的繁育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 2014, (24) :315-315.

关于云杉种苗繁育技术的思考 篇9

【关键词】云杉;种苗;繁育技术

1.云杉的生态学习性

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斜伸或平展,小枝上有明显的木针状叶枕;芽长圆锥形,叶锥形,先端尖,多辐射伸展,横切面菱形,四面有气孔线。球果卵状圆柱形或圆柱状矩圆形,熟后绿黄的褐或褐色;种鳞薄木质,三角倒卵形,种子上端有膜质长翅。分布于东北小兴安岭、吉林山区海拔1400-1800米地带,朝鲜及乌苏里地区亦产。云杉耐荫、耐寒、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和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生长缓慢,浅根性树种,喜空气 湿润气候,喜生于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也能适应微碱性土壤,在分布区内除沼泽化地带及干燥的阳坡、山脊外,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均能生长。该树种姿态优美,具观赏特性和园林布景。

2.云杉种苗繁育技术

2.1扦插繁育

扦插时间应在早春抽出新梢后,剪15厘米长插穗,在塑料大棚内进行扦插。为了增高地温,床底可垫生马粪,保持25-35℃地温,湿度在90%左右为宜,塑料棚要盖严,不要频繁打开,以免降低温度。苗木扦插时蘸1000微克/克吲哚丁酸和ABT生根粉1号,生根效果较好。

2.2种子繁育

2.2.1种子精选

播种前将种子进行风选和水选。两次精选的种子纯度应在80%以上。播种前5天左右,用0.5%硫酸亚铁溶液浸种3~4小时,当种壳呈铁黑色时,捞出倒入25~3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置于木箱内,每日用30℃的温水喷洒5次,保温保湿。4天以后,有80%以上的种子裂口时,可拌细沙播种。也可用采用“雪藏法”埋种,即先选择一处地下水位低,背阴背风的地方,挖一贮藏坑,其规格为深80厘米,长、宽视种子多少而定。坑最好在前1年秋挖好,于1-2月间,在坑底铺10厘米-15厘米厚的雪,再按1:2或1:3将种子与雪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坑内。装满后,用雪培成丘形,上覆草帘等物。贮藏到播种季节前l周左右将种子取出,混以湿沙,在15℃左右的室温下催芽4-5天,沙干时浇水,且每天翻动1-2次,当有20%-3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2.2.2作畦

选好播种地,要求地形平坦,排水良好,土质不宜过碱或过于粘重,每667平方米掺沙子250千克、草炭5000千克、腐熟农家肥5000千克,撒均匀深翻改土,平整土地,拉绳打播种床或趟播垄,床面高出地面15-20厘米,宽1.1米,长10-20米,两床间留步道沟0.4米。

2.2.3播種

春季地温日趋升高,播种一般在5月中旬。每667平方米播种量40千克,采用宽幅条播,幅距和播幅为10×20厘米。将床面耙平,把播种器置于床面,均匀地撒上种子,再覆盖一层经消毒的混合锯沫土(锯沫1份,土3份),厚度0.5~1厘米,随后盖好竹帘。采取不覆土播种法。先按要求做好苗床,不打底水在湿润的床面上用耙搂动,使床面形成平整均匀的条形凸凹面。为了便于播种,播前将种沙混合物掺入适量干沙,搅拌均匀再播。播种时,要做到随播种,随镇压(木滚)、覆帘和浇水,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在苗木出齐之前,始终要勤浇水,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始终保持床面湿润。实践证明,不覆土播种比覆土播种出苗又快又齐,一般播种后8天即见出苗,15天-20天可出苗80%,20天-25天基本出齐,并从未发生过苗木倒伏现象。据统计,不覆土播种比覆土播种的苗木产量都高于规程标准,一般高22%,有的高2倍-3倍。秋播过早生根易冻死;雪埋种子,雪化后种子过湿易泡死。贮藏到播种季节前1周左右将种子取出,混以湿沙,在15℃左右的室温下催芽4-5天,沙干时浇水,且每天翻动1-2次,当有20%-3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2.3幼苗管理

云杉是耐荫性树种,特别是幼苗阶段,需要一定的阴蔽条件,因此采用搭棚遮荫法,待云杉幼苗全部出齐后,每天下午6时至第2天早上9时可将竹帘卷起。在出苗期,即云杉播种后20天~40天。此期是育苗关键期,要防鸟兽、日灼和病虫害,且及时除草,控制苗床水分,加深步道以利排水,连续晴天应喷药、洒水一并进行。云杉幼苗和小苗怕高温,所以一般多采取遮阴措施。遮阴时以透光度50%为宜,但是,光照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幼苗期,此期幼苗进行侧根生长,在茎干由红变绿时要重视防治病虫害和水肥管理。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在速生期,云杉苗生长缓慢,全年的高生长量只有2厘米~5厘米。这个时期要及时施肥,以氮肥为主。后期施钾肥促进木质化。高生长停止后,地茎和根系还继续生长,此期要注意早霜危害;在冬季要覆土或掩盖木屑,防止冻拔。为减少土壤水分大量蒸发,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透气性,应做到苗床内无杂草。当幼苗大量出土后可喷洒1%的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60千克。以后每隔7~8天喷洒1次,共喷洒4次。根据天气和土壤情况,适时适量用喷壶洒水,保持湿润。云杉幼苗幼嫩,木质化程度低,抗寒性弱,易遭冻害,特别是早春的冻害和生理干旱,往往造成苗木大量死亡,因此在冬季积雪之前要采取有效措施,作好越冬防冻工作。在土壤结冻前将锯沫和羊粪过筛并消毒,配成1∶3的混合物(锯沫1份,羊粪3份)均匀地覆盖在幼苗上,以盖过苗顶为宜。在出苗达到60%以上时,撤去苇帘,使苗木全受光照,若不遇高温干旱,进行全光育苗,使苗木粗壮、根系发达、抗灾力强。为防止晚霜冻害,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浇水,以提高土壤热容量。若发生冻害,可在太阳出来之前浇水,使苗木形成冰柱,再逐渐融化,即可解除冻害。 在苗木生长期内,要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定时定量浇水,尤其在气候干旱时,不可浇“跑马水”。机械浇水要用大压力、细喷头、快速阀门,以防止水流冲苗。苗木出齐后,及时松土除草,以免杂草争水肥,促进苗木生长。为了防止日灼,当地表温度达到36 ℃时,立即浇水降温。

3.病虫害防治

采取调节生态环境、制约病虫害蔓延的方法,除了种子消毒之外,对侵害性病害采取调节水、肥、气、热、光等生态因子加以解决,防止化学药剂污染环境,促使苗木发育良好,具较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贺长福.青海云杉育苗[J].中国林业,2010,14.

春季水貂的繁育技术要点 篇10

1 发情鉴定及配种环节是关键

貂的发情受光照影响, 室外饲养要比室内的发情要早。一般在3月中旬, 自然光照每天约11小时, 母貂即陆续发情。

公貂发情表现为见到母貂时常发出“咕咕”叫声, 表现急躁不安, 常徘徊于貂笼内, 食欲不振, 可见睾丸明显增大, 触摸有弹性。母貂发情表现为在公貂求偶刺激下也“咕咕”叫, 出入小室频繁;有的徘徊在貂笼内, 有的攀立于貂笼铁丝网上, 观看四周;有的卧于笼底爬行, 且排尿频繁。发情母貂根据外阴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阴毛束端分开, 阴唇微外翻, 呈粉红色。有的母貂阴唇开始充血呈粉红色, 阴唇干燥, 有的阴唇有一层光亮的黏液。第二阶段, 阴毛明显分开, 倒向两边, 阴唇外翻呈椭圆形, 分为两瓣或四瓣, 有黏液, 呈粉红色。第三阶段, 阴唇有皱纹, 比较干燥, 呈灰白色, 或苍白色。在第二、第三阶段的母貂都可进行配种。第二阶段是发情高潮期, 配种准胎率高, 这时所有发情的母貂都要进行初配, 在初配后7~9天, 要进行复配。复配后24~36小时再进行2次复配。这样不仅能保证母貂全部受孕, 而且能提高产仔率。对于虽已发情, 但始终拒配的母貂, 可采取绑缚其嘴和前腿绑上, 防止抓、咬, 与种貂交配或于配种前天晚上在母貂饲料里拌入0.25毫克安定, 让其吃后夜间沉睡, 于次日晨与种貂交配。

2 配种期及母貂孕期饲养管理

配种期饲喂量为每日200~250克/只/天, 饲料配合比例:肉和鱼类60%~65%、乳和蛋类5%、熟制谷物10%~12%、蔬菜7%~10%、麦芽5%~6%、水或豆汁10%~15%。母貂妊娠期的饲喂量260~300克/只/天, 饲料配合比例:肉和鱼类55%~60%、乳和蛋类5%~10%、熟制谷物10%~12%、蔬菜10%~12%、麦芽4%~5%、水或豆汁5%~10%。妊娠母貂要注意控制体况正常 (腹部平圆, 中等偏上) , 对过瘦的貂 (肚子瘪, 中间有凹陷) , 为防止将胚胎吸收, 要增加营养减少运动;对过肥的貂 (后腿和腹部之间有下垂脂肪) , 要减少食量, 让其增加运动。在产前阶段饲喂量要比怀孕中期略微减少, 适当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饲料的饲喂量, 尤其是一些喜欢喂煮食、泡食的饲养户, 应减少水分的添加, 适当增加青绿蔬菜水果,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难产、死胎和产后维生素缺乏导致的仔貂死亡的状况发生。

3 把好仔貂成活关

水貂怀孕期多为47天左右, 仔貂出生后前5天最易死亡, 应加强巡查。母貂安静在小室中躺卧、仔貂安静喜睡说明母貂奶水充足, 仔貂分散乱爬乱叫则说明母貂奶水不足或有效乳头少, 弱小仔吃不饱, 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给母貂在饲料中加饲催奶的中草药或用催奶针剂, 同时补饲富含汁液的优质饲料如牛奶、骨肉汤等。对于仔貂可人工哺饲的方法给予补乳, 或者应匀出部分仔貂让产仔少的母貂代养, 被代养仔貂要与代养母貂产的仔貂的出生日期相差不超过3天, 被代养仔貂需要用代养母貂窝草、粪尿全身涂抹, 使之气味相同, 防止母貂闻出异味而将仔貂咬死或叼出。

4 防疫治病是重点

上一篇: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下一篇:生物课堂问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