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2024-06-28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精选十篇)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篇1

心理健康呈现的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高水平的网络结构, 伴随着人们对自身认识的深入, 心理健康的概念在众多的争鸣中渐渐完善和明晰, 在众多学者的探索中, 对心理健康的研究深度也在不断加深。根据相关文献的报道, 大概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而在对这些学生深入调查后, 许多人在心理品质方面都有很明显的薄弱处。随着当代社会对人才极度的渴望, 致使社会和家长都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轻视了道德思想的培养和心理素质。学生受到挫折后容易一蹶不振, 这种情况就是心里薄弱的表现, 而其他方面如意志力、合作精神以及危机意识等, 在学生中都显示很低的水平。

2 体育训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1 体育训练是寻求心理健康的前提

要想发展体育健康, 就要将神经系统以及大脑等物质基础作为前提。这样我们才能用体育运动的方式使身体向正常、健康的方向稳步迈进, 为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是做到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体育训练对心理健康的重大影响。我们当代学生因为更注重升学率, 导致心理压力巨大, 使人产生烦躁, 精神不佳, 萎靡不振等一系列表现。而体育训练则能够让学生发泄心中的压力, 在其中得到轻松的心境。

2.2 体育训练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坚韧、勇气、自制力、不畏艰苦等高贵品质是运动员所必需拥有的, 而无论任何项目都需要运动员保持向上、乐观、愉悦的情感。为了在竞赛中战胜对手并于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 学生只有在原有的心理水平上慢慢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 才能在高强度的压力下游刃有余的应对, 这样学生们才能逐渐走向健康状态。

2.3 体育训练能够锻炼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训练具有辛苦、疲累、激烈、兴奋以及大强度竞争性的特点。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坚强的奋斗意识和强烈的情绪起伏体验都会特别明显的体现。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这些体育训练才能在竞技中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 培养团结互爱、负责任、有团体荣辱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4 体育运动还能消除疲劳感

疲劳是普遍现象, 它是一种综合性症状, 与个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有消极情绪出现或个人能力不能完成任务时, 我们会在心理、生理上有严重的疲劳感。体育训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缓解疲劳感。体育训练还能够提高身体机能, 比如提高最大吸氧量和最大肌肉量等方面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2.5 体育训练能够推动学生发展自我意识

体育训练大多具有集体性、竞争性等特点, 在这些活动中, 自身能力的强弱、涵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能够明显的显现出来, 让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全面且实际的认知。因此, 通过体育训练能够进行自我教育, 如果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 便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矫正自己平时认识不到的缺点与错误。学生们在其中学会自我完善、自我反思, 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2.6 体育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生活中, 人际关系好的人通常都保持饱满的经神状态和愉快的心境, 对任何事都保持满满的兴趣, 对生活充满热情, 用心去过每一天, 生活轻松愉快;人际关系不好的人通常是死气沉沉、有气无力、没精打采, 缺少对生活的热情, 而体育训练可以改善这种状况通过参加体育训练的方式, 使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交换意见并及时沟通想法。

3 体育训练中多种体育教学方法

在体育训练中, 多种多样的教学方略能够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方式来进行体育训练, 从而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的训练。 (1) 激趣法。要想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 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其中获得愉悦的情感, 所以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体育训练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2) 沟通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的参与到学生的运动中, 与学生打成一片, 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让学生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课堂上进行体育训练。 (3) 互助法。在体育训练时, 教师可以多多设计团体运动, 让学生在参加训练的过程中学会相互帮助、互相学习,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体意识。而愉悦的课堂气氛也会对学生矫正本身的不良心理有所帮助。 (4) 疏导法。当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时, 不要用责备埋怨和讲道理的方式, 这样的方法只会适得其反, 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反而更加叛逆。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主动接近学生, 疏通感情, 找到学生叛逆的原因, 再因人施教、对症下药。 (5) 竞赛法。教师在设计比赛或训练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调整比赛的难度, 令学生感到是一种挑战。通过他们的努力, 可以战胜艰难, 赢得比赛, 这样学生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拥有成就感。 (6) 冷却法。初中生正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时候, 情绪波动很大, 当学生出现激烈情绪时, 教师要小心自己的态度, 用平常的态度做出理性的分析, 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同时将劝说学生作为重点使其冷静下来, 教师最忌讳在学生情绪激烈的时候针锋现对, 激化矛盾。 (7) 温暖法。对于青春期叛逆的学生, 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关爱和理解, 充分的信任有助于学生调节情绪, 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尤其对于在体育训练中遭受过挫折致使内心留下阴影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和勇气。 (8) 鼓励表扬法。对于一些特殊群体, 比如身体素质较差或者体育能力较弱的同学, 当他们取得微小成绩时, 一定要给与他们赞扬和肯定, 引导他们看到自身的不足, 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根据学生本身的不同定出不同的目标, 使学生体会体育训练的快乐。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体育训练可以给学生更多机会了解自己的特长, 对自己的性格、才能和优缺点做出合适、客观的评价, 从而对自己提出合理的要求, 还能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 体会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并且扶正自我意识。体育训练能够让学生喜欢与人交往, 将自己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中, 在社会生活中拥有较高的适应能力, 和谐自身的人际关系。体育训练还有稳定学生情绪, 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个性,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意志品格, 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性格的发展, 紧跟时代的脚步, 培养全面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冬根.大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7 (4) :97.

[2]吴永平.试论艺术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J].体育研究, 2012 (4) :329.

[3]马宝国.艺术类院校的体育教学[J].辽宁体育科技, 2009, 3l (3) :96.

[4]符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8 (5) :59-60.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篇2

适度的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状况,但高负荷的体育运动则对大学生的身体条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部分大学生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在负荷量较大的体育运动过程中,一些大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落,有时则会出现不良心理情绪,通常在女生群体中的表现更为突出。在体育运动中存在的负面心理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甚至会成为一些运动损害事故的诱发因素。因此,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逐步消除大学生的体育心理障碍,对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因素

( 一) 胆怯心理。独生子女在现代大学生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家长的过分呵护与溺爱致使这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意志力比较脆弱,且缺乏应有的冒险精神。由于体育运动动作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耐力要求高等一系列特征,使得部分大学生容易对之产生胆怯心理,甚至会对体育运动逐渐失去兴趣,并养成惰性的生理运动习惯。兴趣不足必然导致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愈来愈差,这样就会进一步加重胆怯体育运动的心理,极易造成恶性循环。[1]

( 二) 缺乏自信。大学生在参与难度系数较高的体育运动时,如果反复练习之后依然不见成效,则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自信心不足等心理,加之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与毅力,便会出现放弃体育运动的现象。造成大学生体育运动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原因是部分大学生的胆子较小,如果体质再偏差,则面对高难度的体育运动动作就会缺乏尝试的勇气与胆量。另一种原因是一些大学生缺乏完成动作的信心,即虽然尝试了相关动作,但并未全力以赴,进而导致动作完成的失败,而这种经常性的失败结果又会促生大学生的挫败感,特别是随着失败次数的不断增加与深化,更易于让大学生产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

( 三) 意志较差。体育运动不单单需要一定的热情与智力,还需要坚强不屈的意志力与忍耐力。坚强的意志力对克服种种困难具有决定性的功能与作用,但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坚强的意志力,尤其是在多次练习之后依然不能达到预定目标,则一系列自信心丧失、成就感不足等心理问题便会接踵而至,并最终选择放弃。所以,较差的意志力是造成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强化大学生的意志力则成为我国大学生不断提高体育运动心理素质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学校因素

( 一) 教师教学观念有待提升。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体育运动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控制欲与支配欲过强,对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缺乏足够尊重,严重束缚着大学生的个性化与特色化发展。由于体育运动本身负荷量较大,如果教学内容缺乏应有的趣味性,则难免会让大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与兴趣。同时,多数院校体育教师都惯于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能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即让所有学生都采用同一种体育运动方式,这种单一的、没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必然难以激发大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与主动性,甚至会使其产生抵触心理。

( 二) 体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是有效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载体。然而,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更为明显,这就使得位于不同地区的不同高校的体育基础设施条件也不尽相同。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高校,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多数院校的体育运动基础设施极为薄弱,甚至使得相当多的体育运动项目无法正常开展。所以,基础设施不完善是限制我国部分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构成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 三) 体育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促进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使得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重知识学习、轻体育锻炼的现象。无论是高校的管理人员,还是高校的教师与学生等,都普遍认为经常性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活动对学校的发展、教师的锻炼以及学生的未来就业等都没有多大的益处,只有潜心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才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这种校园文化氛围对养成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与增强其体育运动技能等有着严重的消极影响,长期来看甚至会对学校以及师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营造积极的校园体育文化范围是解决我国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关键举措。

三、其他因素

( 一) 客观环境条件。体育运动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极为显着的特征,即大部分体育运动项目都需要在室外或者特定场地进行。这就使得天气因素、场地条件、运动器材等诸多因素,都成为了影响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的重要原因。

其中,特别是不同的气象条件,对大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有不同的影响,如在春季与秋季开展体育运动活动,大学生的各个内脏器官则更容易适应,因而积极性也相对较高; 但在冬季与夏季,由于气温条件的限制,很容易让大学生的身体感到不适,因而此时期排斥体育运动的心理较强。所以,如果教师不能采取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或者场地与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妥当,都会让体育运动活动显得单调缺乏趣味,进而降低大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

( 二) 家庭环境条件。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心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家长对体育运动功能的认知程度不同,会对子女的体育运动爱好产生直接的影响,如热爱体育运动的父母,往往更为注重培养孩子的体育运动兴趣与技能,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也更为容易接受、更乐于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活动; 反之不注重体育运动的父母,则往往忽视对孩子的体育运动技能培养,不善于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会更加排斥体育运动活动,也更容易产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

同时,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的逐步加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将注意力放置在孩子的学业教育方面,对孩子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则更为轻视,甚至阻挠热爱体育运动的孩子参与各种体育活动,长期以往就给广大学生灌输一种体育运动无足轻重的错误观念。从某种程度上讲,家庭环境条件对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心理甚至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加大”全民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家庭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与兴趣,对解决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具有关键意义。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属于全方位、双边性的体育活动过程,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大学生的身体条件、心理特点与运动内容,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功能与价值,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体育教师要深入了解与掌握大学生在多种条件下的心理特征,重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实际出发开展大学生体育运动,切实发挥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参考文献】

[1]刘霞,郭建辉。 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成因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3

[2]杨辉。 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锻炼心理障碍形成及消除[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3]朱丽红。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5

[4]张治国,闫荣山。 试论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不良心理障碍及其对策[J]. 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7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的分析探讨 篇3

关键词:高校;体育心理;学生

一、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与意义

要想使高校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中通过运动增强体质,通过相关指导来获得心理的健康发展,相关工作者就必须将心理学知识融入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运动项目、体质差异来分析学生在运动中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以采用正确的体育教学方法和运用恰当的心理知识对其进行引导,使其在运动中能够获得全面发展,这就是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所具有的含义。

在体育教学中正确把握学生体育心理,并对学生进行引导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这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摒弃了旧模式中只一味地关注学生运动层面的单一教学方法,开创了从内及外双向的指导理论,可以说,它是体育教学改革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其意义在于通过教学中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指导,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接受并完成运动项目,以调节心理来引导身体的运动,使学生得到身心方面的发展,也有益于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其次,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指导教学过程,改革并完善体育教学方法,同时也树立了借鉴其他学科发展本身的一个良好范例,并且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除此之外,将心理学与体育学相融合,也开拓了教育者的视野,拓宽了教育者的思维,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有信心地寻找好方法、新方法,从而完善自我,完善课程,提升教学质量。

二、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大高校虽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关于体育心理研究的体系,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该体系还尚不成熟,仍旧有很多问题存在,从而导致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体育心理的健康教育举步维艰。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其次,由于现在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彻底、不全面,导致传统教育制度下的应试教育仍在影响着教学方法向着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方向发展。学校仍旧将提升学生成绩放在学生发展的首位,忽视了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这种状况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大部分高校只是肤浅地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主,忽略了学生身心共同发展。他们不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心理特征的把握。对于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对各运动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运动对个人、对社会产生的重大意义进行积极探讨的学生,不给予鼓励与帮助,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对体育运动的热情,由积极转变为消极;对于接受体育教育有困难,不能很好地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有些教师也没有及时地对其进行指导,导致学生不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技巧来进行体育活动;有些学生是怀着交朋友的心理参加某项体育运动的,而有些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层面,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在运动中相互合作,以此来增强团队的协作精神。因此,教师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其教学质量也将得不到太大的提升。

此外,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管理的欠缺也是使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停滞不前的一个很重要因素。由于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建设需要大批的专业性人才,而高校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把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忽视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一众人皆知的道理。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能协调发展,这会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健康体育心理的途径

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加强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能够使学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意识,并且锻炼了学生的意志,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下面我将与大家一同探讨培养学生健康体育心理的几个途径。

1.创新教学内容与环境,提升教学质量

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不单单是体育任课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简单过程,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友好和谐的关系,并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正确地认知自己,从而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为此,相关任课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发现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或是课程结束后所反馈的信息,及时归纳总结,制订出更为合理、更具特色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校申请引进最新体育教材,以吸引学生积极地加入体育运动中来;再者,教师可以通过运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来为学生创设一种舒适宽松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自身感觉安心与自由的前提下,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够被最大化地挖掘出来,从而在体育教学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创新体育活动,将看似枯燥的体育运用发展为具有趣味的身心的锻炼,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对于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学习都是极为有益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以多开展团体性活动为益,以多开展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为益,以多开展安全性较高的活动为益,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拔河运动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或可以通过开展篮球比赛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身心;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策划一些趣味性、益智性的游戏竞赛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在活动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索能力。

2.因材施教,由学生的差异来确定教学方法

体育教育的根本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差异,学生所表现出的问题可能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心理层面上的问题,对于一些面对体育运动表现消极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使其能够在正确的引导下顺利地进行体育运动,当然,这并不是体育教育的目的,教师要充分了解表现消极的学生的心理,明确学生在运动中所遭遇的问题,从而对其进行认真的解答,帮助学生了解体育,并通过科学的指导使其能够掌握体育技能,在体育运动中发现乐趣,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要制订更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以激发学生的斗志,并且在学生运动过程中,要给予帮助和鼓励,使其能够不放弃,坚持完成所制订的运动指标,这样,学生不仅在意志力的培养上有长足的进步,还能够运用自身的优势带动整个团体积极地投入运动中来。

3.适时地进行心理调控,确保学生体育心理健康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心理上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调控,通过一些常用的心理调节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我心理暗示的作用下增强自信心,或者使学生运用宣泄法通过运动来发泄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教师也可以通过策划相关活动来让学生对心理上的变化有一个切身体验的过程,并在活动过程中启发学生正确地运用心理调节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此长期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轻松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意志力,使学生的体育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因其关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所以,它应当成为高校发展所重视的一个方面。相关教育者,要不遗余力地以提高学生体育教学质量为己任,使学生真正地在体育教学中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黎伟.对高校学生体育心理的分析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

[2]祝捷,陈彦端.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4(08).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篇4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文献法

通过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搜集以“体育”和“评价方法”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资料, 为论文选题和文献综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材料。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概念, 由于研究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研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 因此不同学者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看法。

我国学者对“心理健康”的内涵也给予了不同的见解。如果将人格中的许多生活习惯归因于认知, 则人格维度可与认知维度合并成为三个维度, 即:认知、情绪和社会适应。我国学者韩文星认为, 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积极的、持续的内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充分发挥各种潜能并以积极的心态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的变化。我国学者张厚架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三方面: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具有同一性;心理过程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张春兴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大体而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多能符合下列若干条件: (1) 情绪较稳定, 无长期焦虑, 少心理冲突。 (2) 乐于工作, 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能力。 (3) 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而且乐于和他人交往。 (4) 对于自己有适当的了解, 并且有自我悦纳的态度。 (5) 对于生活的环境有适切的认识, 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 解决问题, 而不是逃避问题。

2. 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的释义

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 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 不仅自我感觉良好, 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 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 增强自尊和自信, 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3. 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目标与心理健康评价的关系

(1) 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关系

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 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 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

教学评价是按照教学目标进行的, 明确教学目标是搞好教学评价的前提。教学目标总是带有某些程度的原则性、抽象性和笼统性。为了教学评价顺利进行, 必须把教学目标分解为教学指标, 建立教学指标体系。

(2) 心理健康的学习领域目标

在课程标准里心理健康教学培养的领域目标如下:

(1) 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

(2)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正确对待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弱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和自信;在体育活动中努力获得成功感。

(3)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学会其他调节情绪的方法;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调控情绪的意愿与行为。

(4) 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敢于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景中, 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

(3) 有关体育学习的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张旺认为:评价中注重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自信水平。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忍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新课程心理健康领域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出了具体现象并给予评价, 还将评价记入学生的成长卡中, 作为学期结束学生体育成绩总体评价的一部分。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 多给他们一些及时的评价,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水平。

(4) 有关体育学习的心理健康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体育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已越来越凸显, 心理健康目标也被列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并且把对学生的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知、情、意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教育学各学科, 唯有体育教育, 以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以其对培养形式良好的心理状态、塑造学生心理健康环境的显著功能, 成为承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载体。体育课程教学心理健康目标的设定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关键性作用。

(5) 学习领域目标与心理健康评价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确定心理健康目标是确定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的前提, 只有通过心理健康目标才能确定出评价指标, 而学习评价是针对于目标而言的, 目标实施的如何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得出结论。所以说, 目标和评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两者密切联系, 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看出课程的实施情况。

(6) 学习评价的分析

学习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更直观地体现教学活动的成效。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 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学习成绩评价建议1~2年级采用评语制, 3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采用等级评定制, 也可以将等级评定与评语式评定结合使用。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还应重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可以收录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发展、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等方面的有关资料。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 通过对心理健康内涵和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的释义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定义都是比较抽象和泛化地介绍心理健康, 没有对心理健康得出一个可行性概念, 这就使教师在认识心理健康的学习领域目标上模糊不清, 难以实施, 更无从谈起准确的评价。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的内涵偏于简单而仅仅侧重于一般心理过程的把握, 缺乏体现心理健康本身的简练、可操作的准确界定。

(2)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收集文献中各学者对心理健康评价指标和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评价的指标是基本一致的, 这说明学者在对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上的研究和课程标准中是高度匹配的。

(3) 通过查找参考文献, 发现学者对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评价方面的研究文章很少, 这可能是由于现在这方面体育课程的实施还不是很好, 再就是实施过程中不是很好把握。

2. 建议

(1) 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评价的不同需要, 选择不同的指标。

(2)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3) 提倡评价方法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吉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5) .

体育课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分析的论文 篇5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师为了完成体育教学任务,通常只重视学生身体方面的发展,往往忽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囚而导致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产生胆怯、害怕和不愿练习等等不良心理表现,若处钾不当,易出现心理障碍。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障碍对教学过度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

1体育教学中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

1.1学生自身的原因

1.1.1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存在着“重智轻体”的思想,“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也影响了我国多少代人,受这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尤所谓或不厌烦的样子,没有树直正确学习动机,把体育课看做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从而造成对体育学习的冷漠和小重视。

1.1.2意志不够坚慢

人与人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客舭存在着个体差异,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教学反馈的及时性,而使这些差异表现得吏为明显和迅速有些意志不够强的学生,任体育教学过程中一旦遇到难度较大或危险的教学内容时(如跳高、跨栏),没有用顽强的意志曲克服战肿它,而足产生怕苦、怕累、躲避的消极思想

1.2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容易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困难,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诱导,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另外教学手段、练习方法枯燥、单一也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1.3教材的性质

体育教学中,有些项日难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牛克服一一定的闲难,而这些教材本身对身体素质不好和意忠够顽强的学牛容易造成学习的困难j也容易引起学生害怕心理。

2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2.1厌倦心理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没有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或学习的积极性受挫等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表现为精神疲乏、懈怠,甚至干脆弃而不学。

2.2焦虑心理

焦虑是伴随着某种不确定凶素而产生的模糊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焦虑水平的高低对学习、训练的影响不同,焦虑水平过高会起剐作用,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或体育基础较差等,当学习遇到挫折,测验成绩不碑想时,其成就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心理压力,形成紧张、不安、焦急、忧虑甚至恐惧的心态。

2.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主体南于环境事物的刺激而广:生的一种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少数学牛对一些正规的教学活动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偏激态度,不配合、不协作,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2.4孤独心理

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人际关系不协调会使学生产生孤独心理,在活动中表现为神情冷漠,练习消极,不合群,集体项目不热心参加,生活在自我怪圈之中,交际范比较窄,小善于言辞,受到其他同学冷淡,久而久之,更加自闭:

2.5自卑心理

形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学习方法不佳,有些是一时一事的事物,有些是学习效果差,在考试时未取得好成绩而受到老师的冷淡和偏见、同学的嘲笑,更主要是在遗传与生长发育程度不同造成学生问出现的个体差异,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过胖、偏瘦,矮小等生理方面的`不足,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

3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调控

3.1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满足他们对体育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指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选择练习方法时,要尽量选择可以增加教材的趣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法,变“呆板”的教材为“生动”的教材,变“枯燥”的教学为“有趣”的教学。在体育课应注意加强对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能够在需要时恰当地对自己的细腻状态进行调整:

3.2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该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完整的人,是富裕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个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参与练习的全体性:教学过程中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②练习内容的选择性:教师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其自身特点的练习内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③练习过程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性,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④练习过程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目标意识,使学生学会自学自练,学会合作。

3.3建立信任和谐的新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和谐,师生之间互相信任,可以激励学生练习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可以消除学生紧张、对赢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善于把握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提出批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4结束语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篇6

摘要:综合国内有关文献,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中的理论研究现状、研究范式及研究变量选择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的、能够连结社会、心理、生物诸方面的理论模型来指导今后的研究;在变量指标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选择指标;此外,对复杂的变量关系的讨论是今后研究中的一个趋势。

关键词:体育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44-03

在我国,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最新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有30%多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特别关注的问题。因此,作为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锻炼,也受到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

从目前国内已有研究来看,研究者们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已有研究中,调查性研究居多,实验性研究较少;文献综述类研究大部分是描述性综述,忽略了对机制的探讨,缺乏鲜明的分析思辨特征;研究结果之间存在许多不清楚和矛盾的地方。

因此,本文拟从“理论研究现状”、“研究范式”和“研究变量的选择”三个不同角度出发,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为研究 今后的研究中能够在更深层面上探讨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所收集的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干预研究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共检索相关论文317篇。

1.2研究方法

逻辑分析法 采用逻辑分析法从研究的理论、范式、变量选择等角度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并对未来研究提出相关预测。2研究现状与分析

2.1研究数量现状本文通过以重庆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为统计源,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干预、体育锻炼等为关键词对1989-2006年的学术期刊进行检索统计,相关论文共检索出317篇,其中1996年以前的相关论文数量为零篇,1998年为4篇,1999年为6篇,2000年为8篇,2001年为16篇,2002年为31篇,2003年为39篇,2004年为47篇,2005年为82篇,2006年为84篇。

通过图表可以看到,从量的角度来看,1996-2006年间此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呈总体上升趋势,特别是2005年,论文数量由2004年的47篇一跃到82篇,研究成果多集中在近5年(图1)。

2.2理论研究现状勒温说过“没有什么比好的理论更实际了”,所以进行与健康有关的体育干预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起点就是理论研究。目前关于体育干预促进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几种主要的理论假说,即分散注意力假说、自我效能理论、任务掌握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内啡肽假说等。几种理论假设的提出,尽管都是对体育干预对心理健康作用产生的机制和原理的揭示,但从假设的理论深度角度出发,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研究层次是有差异的,大致分为:描述性理论和解释性理论两种。其中分散注意假说、社会交互作用理论假说等属于描述性理论,几个理论的理论推导过程是以归纳为主要逻辑思维方式,在内容方面着重于描述事物的特征,具体地说就是只着重于描述体育干预与心理健康的线性关系,对于体育锻炼是如何作用于心理健康的影响路径和内在机制并没有分析和揭示出来。内啡呔假说、自我效能假说、任务掌握假说等假说,则侧重于解释说明体育干预是如何通过生理学和心理学内在机制作用于人的心理健康的,注重对于体育干预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的解释以及内在影响路径的分析,回答了“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理论推导过程以假说和演绎推理为主要思维方式,从更深层次对体育干预与心理健康关系进行了诠释,揭示了其内在规律性。

尽管已有较多的理论模型尝试解释人们的健康行为与良好身心状态,但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一是心理健康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再加之与体育相互作用,这个过程应该是个多维的、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但是目前理论假设几乎都是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线性观来看待体育干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这是远远不够的;二是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当前理论研究提出的内容对于解释大学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内在机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三是研究者们更多地注意了体育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而消极效应的探讨很少,这是以后研究中应该注意的一个环节。

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研究者们应该注重用非线性观点、有针对性地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用一个理想的理论模型来指导大学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这个理论模型一要涉及多重层次,只有多层次的理论结构才会解释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大学生行为的预测功能;二要必须要承认和体现群体差异性,要能帮助解释行为为什么发生以及如何变化;三要提供清楚、系统的操作性定义,因为一个理论系统内的多项建构应该能通过操作性定义来实现系统化连结。只有以理想的理论模型为指导,努力寻求一个连结社会、心理、生物诸方面的理论构架,才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来探究大学生体育干预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2.3研究范式从研究范式角度来看,收集到相关的317篇论文中,调查性研究234篇,占总数的73.8%,实验性研究83篇,占总数的26.2%,数字显示,目前的论文大部分处于描述性研究水平上(表1)。

2.3.1调查性研究结合图表1分析可知,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中,大部分是调查性研究,其研究假设一般比较一致,即将体育干预视为自变量,心理健康变量视为因变量,认为两者之间呈相关或因果关系。其研究范式一般是: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群体为样本,使用问卷、量表、访谈等手段获得相关数据进而来考察体育干预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其中有的研究采用了对大学生身体、生理素质的实验室测量,作为评价心理健康的一种指标。在大多数调查性研究中,研究者都能够以较少的耗资与耗时来获得大量的研究信息,并且通常是来自大样本的信息;同时能够对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之后的心理健康状态做出的真实评价,而不像实验性研究中那样,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然而其本身也存在问题:其一是无关变量介入的问题,因为被试者是处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必然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目前很少有人考虑到第三变量在二者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影响效应;其二是研究关系的方向性问题,在实验性研究中可以解决因果关系的问题,而在调查性研究中虽能确定它们之间关系的存在,却很难解决何为因、何为果的问题。

2.3.2实验性研究由于实验性研究能够把被试进行随机分配并且能够对实验条件进行精确地控制,使得对大学生的体育干预与心理健康关系进行因果推断成为可能,因此被认为是更为科学的研究。但在已有的实验性研究中,大部分研究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很少,研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研究结果中存在着含糊甚至相互矛盾的地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在实验设计、实验效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研究设计采用了以下三种设计方法,即单组后测设计、无同等组的后测设计和单组测试前-后设计,这三种设计方法很难说明体育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实验的效度方面,目前研究中被试的中途退出威胁着研究的内部效度,被试的态度、知识、心理素质等方面区别于其他人影响研究的外部效度,研究者与被试的期望效应问题威胁研究的结构效度。另外,对于实验效度的控制问题,在实验室中实验操纵的锻炼情景与大学生在真实的锻炼情景是显然是难以比较的,尤其对二者关系的探讨来说,实验室控制的锻炼计划的生态学意义显然不高。

在实验性研究中,大量的研究还存在明显的方法学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只有克服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体育干预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2.4研究变量的选择在研究中,研究变量的选择是很关键的一步,因为它既是研究目的的具体化,又是进行研究设计的前提。研究变量的选择与确定包括自变量的选择与因变量指标的确定。

2.4.1自变量关于体育干预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一个基本的研究思路是将体育干预视为自变量,将心理健康视为因变量,来探讨推测体育干预在不同水平或程度上的变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变化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

在自变量指标选择上,目前大部分研究者都是从体育干预的类型、强度、时间和频率等几个维度出发来选取指标,通过调查、测量等手段获取相关资料,进而研究不同类型、强度等维度指标的体育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少有研究者从其他角度来考虑自变量指标的选取,例如 “体育干预模式”这个角度。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他们所处的体育干预情境不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会不同,比如在过分竞争与合作两种不同的体育干预模式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效果应该是不一样的:过分竞争有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不正确的成就归因和自我认知,而合作模式下能使大学生感受到平等的心理气氛,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水平;过分竞争模式下可能会导致学生形成不良的个性和价值观,而合作模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合作意识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由此可见,自变量的选择不应该只局限于关注体育干预的强度、时间、频率等因素,体育干预模式等一些很少被注意和考虑的因素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重视。

值得强调的是,体育干预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包裹变量,它内部的子因素之间就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加之与体育锻炼者的个人特征相结合,从而使各种变量间关系更复杂。因此,在选择一定的体育锻炼因素做自变量时,要注意它的操作定义,即用什么样的客观指标反映它,同时还要注意自变量不同水平的确定,要充分考虑自变量水平确定的依据等等,只有把自变量确定好,才能使研究顺利进行。

2.4.2因变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中,心理健康作为因变量,选择能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各种心理和行为指标,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量化的操作定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选取的指标客观、准确和敏感,获取的数据才能更准确客观地揭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因变量指标的选择方面,目前绝大部分研究倾向于选择“情绪”为因变量,即探讨体育干预对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有调节作用的研究较多,而把“认知”和“自我概念”等作为因变量的研究很少。

有研究者已经研究了身体锻炼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但大多数文章都集中在对老年人的研究方面。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特殊年龄阶段,他们的认知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认知能力(如反应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等)是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体不能相比的。另外,已有研究似乎还不足以说明身体锻炼可提高人的认知功能这样的观点,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很有必要把“认知”作为一个重要的因变量来进行研究。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报告身体锻炼与自我概念显著相关, 但大学生群体具有自身独特心理特征,他们正经历人际关系紧张, 恋爱的困扰,学习的压力,考虑人生的择业等各种问题,他们的自我概念是不确切、不稳定的,因此,把“自我概念”作为因变量,寻求体育干预能否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产生影响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目前国内针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主要运用的量具有: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锻炼感觉量表(EFI)、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系修订的PARS-3《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调查与评定参加体育锻炼的水平与等级等测量工具;其中大部分研究都使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此外还有艾逊克个性量表(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等。这些量具,大都是借鉴国外已有的量表简单进行调查和一般性验证,由于东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 许多量表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在借鉴国外心理健康研究工具优点的基础上, 运用本土素材和研究方法, 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测量工具。

3结论

3.1理论研究尽管目前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解释了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没有一种理论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此外,每种理论都是从某一角度来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却没有一种综合性的理论模式进行说明。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在已有论模型基础上,努力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的、能够连结社会、心理、生物诸方面的理论模型,指导研究者们更清晰、准确、深入探讨所要研究的问题。

3.2研究范式就目前的调查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来说,已经回答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关于体育干预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将怎样”的问题,以及“我们将使它们怎样”的问题,是我们今后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应该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3.3变量的选择通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指标选择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在今后的研究中对复杂的变量关系的讨论是研究的一个趋势,如体育锻炼是通过个性心理特征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等方面,还是体育锻炼与个性心理相互作用后,再通过复杂的认知过程作用于人的情绪等方面?到底变量之间存在哪一种影响路径、哪一种变量关系,是今后研究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变量指标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选择指标。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综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42-47.

[2] 陈羲.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27):59-61.

[3] 樊蓓蓓,张春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47-49.

[4] 殷恒婵,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6):37-39.

[5] 颜军,翟一飞,蔡先锋,等.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37-240.

[6] 邱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1637-1641.

[7] 姒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1):62-64.

[8] 刘萍,王振宏.大学生体育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卫生,2003,(6):635-636.

[9] 樊富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4.

[10] 毛荣建,晏宁,毛志雄.国外锻炼行为理论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752-755.

[11] 褚宇帆,王建民,李凡,等.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解决方法和途径[J].中国临床康复,2003,(15):49-53.

[12] 徐志刚,刘盎.论体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3,(4):51-52.

[13] 史国生,徐炳生.论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3,(10):50-51.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篇7

1.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中职学生的年龄为16~18周岁之间, 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正逐步完善、成熟;但发展的过程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十分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产生不良行为。[1]目前中职院校中, 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在能力自主、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不足。此外, 中职学生由于身份的特殊性, 常常会受到外人的非议, 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巨大压力, 诸如此类的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影响, 阻碍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2. 中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学生在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时, 由于身心不够成熟, 容易出现自卑、逃避、畏惧等不良情绪。学生在这一阶段中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就会出现焦躁、悲观、迷茫的心理特征,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学生处于多变、复杂的各种环境中, 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在社会环境中, 学生容易受到不法分子、黄赌毒等危险因素的影响;在家庭环境中, 学生容易受到家庭暴力、家庭离异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学校环境中, 学生容易受到校园暴力、人身攻击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些不利影响都会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强化策略

1. 体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职体育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 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方式, 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 提高学生的体质能力。[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学习体育知识, 进行体育锻炼, 更重要的是提升判断能力、辨别能力和感知能力, 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发展。由于体育教学中具有竞争性与融合性, 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竞争活动, 在互相竞争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提升意志品质, 进而形成勇敢、坚韧的良好品质。因此, 中职体育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 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品德品质。

2. 体育对心理健康的强化策略

第一, 要提高中职体育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体育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教师是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策划者、引导者。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能让学生对体育精神、体育意义、体育价值有正确的理解。

第二, 重视体育教育的过程。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 即对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进行学习。学生能通过自我认知, 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因此, 教师要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况, 在学生学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与科学的教育。

第三,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往的体育教育活动中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问题, 即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永远只使用一种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但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 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麻木、消极等不良情绪。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一定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 吸引学生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方面可以促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另一方面还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中职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就要从体育活动出发, 重视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正确引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通过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水平, 一定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科学、有效的促进效果。

参考文献

[1]聂中宝.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强化策略[J].现代交际, 2014, (3) :189.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篇8

一、青少年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分析

(一) 叛逆心理重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智慧、长知识、立志向, 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阶段。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来看, 青少年的成熟感是从生理成熟, 社会化发展和个性形成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生理成熟的发展过程是不平衡的。在这个过渡期, 这三方面的成长既有前一个发展阶段尚未完全转变的特点, 又有新的心理发展阶段尚未稳定下来的特点, 这些新旧特点的矛盾是交叉的重叠的。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平衡, 各种心理矛盾复杂交错, 多种矛盾冲突得不到切实解决, 必然导致青少年的叛逆心理的产生。

(二) 人际交往窄

在学校中确立了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就会有正常的交往, 共同愉快的去完成学习或其他任务, 就能形成一种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品质;否则就会出现相反的局面, 如不善于交往, 漠视群体利益及只逞性妄为的人。在师生关系中, 学生一旦认为自己处在教师说漠视或厌弃的地位, 就易产生自卑感, 灰心泄气, 对得宠着的妒意, 甚至会畏避老师, 采取对抗或阳奉阴违的态度与行动。在班级中也存在着许多关系, 但个体表现与教师要求或同学意愿产生矛盾时, 个体就容易产生内心的矛盾冲突。

(三) 适应能力差

适应能力高低影响着中学生在学习环境中自我表现, 通过对部分中学生相关问卷的调查显示, 低年级学生心理问题较高年级学生突出。原因在于:一是绝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为独生子女, 自幼受到长辈溺爱, 生活上缺少自理经验, 一旦离开父母遇到实际问题就会感到迷惘。二是, 考入重点中学, 他们一般是原来学校的尖子生, 自幼生活在各方面的赞扬声中, 形成了他对荣誉有一种强烈的追求欲, 一旦这种欲望未能达到满足时, 就会觉得心里不平衡、泄气、精神上非常压抑。从而对教师疏远, 对同学冷漠。三是考试及综合评定成绩不够评“三好生”条件时, 导致情绪低落, 悲观失望。

(四) 耐挫力差

耐挫力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情境时, 能摆脱其困扰而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 亦即个体经得起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人对挫折的忍受力是有差别的, 这种差别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如神经类型的特点、生理的条件、个人过去的挫折经验及对挫折的主观评价等。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练习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常常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碰到很多困难, 使学生的体育学习目标难以实现。中学生在此挫折情境中, 会变得意志消沉、失去自信, 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另外, 家庭经济困难或突发不幸事件, 常使学生遭受难以承受的精神打击。若这些学生耐挫力差, 便会出现情绪低落, 心理狭隘, 计较个人得失等不良心理问题。

(五) 外来压力大

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引起社会、学校、家庭整个环境都较为压抑, 使人的压力也随之加大。从而导致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学生要求加大, 使学生无意间对自己设定了一个高目标。而当这一高目标无法实现时, 往往使学生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压抑, 从而导致疲劳过度、睡眠不良、注意力分散, 又无能为力等不良情绪, 最终失去信心乃至把自己与现实隔离, 甚至出现厌学情况。还有一些学生, 由于自己家庭出身、学习成绩等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产生较为强烈的自卑心理。通过交谈了解到, 由于目前学生课程多, 学习时间紧, 睡眠不足, 特别是临近考试阶段表现更为明显, 生理、心理负荷加大, 致使大脑过度疲劳, 大脑皮层机能下降, 引起注意力分散, 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受羁, 导致学习效果差、成绩下降, 从而引起学生紧张、焦虑、神经衰弱等消极情绪。

二、教学中不良心理的分析和调适方法

(一) 加强对健康的认识, 全面理解健康, 重视心理健康。

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体, 身体健康了, 心理才会健康;反之, 心理健康了, 身体才会健康。也就是说, 人的身体影响着心理健康。比如说一个人患了严重疾病, 如果是癌症, 你说他的心理怎么会健康, 他的情绪怎么会稳定, 他的信心怎么会坚定!反过来讲, 人的心理也影响着身体健康。例如《红楼梦》中对林黛玉有这样的描写, 说她看到花开的时候, 想到花落的情景;看到亲人的团聚的时候, 想到离别的情景;碰到不顺心的时候, 更是以泪洗面。林黛玉最后死于忧郁造成的肺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 转变观念, 更新思想, 改革教法。

我以往的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的不少运动技术是学生在学校毕业以后就根本没有用的东西, 甚至一辈子都不会用它。我们可以设想, 有谁会在业余时间或节假日拿着跳高架或几个跨栏架或取上一个铅球, 到体育场去跳高、跨栏或推铅球!如果有的话, 人家可能会想这个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所以, 像这一类的技术我们的学生学了用处不大。当然可能有老师这样讲, 铅球最起码对提高学生的力量和协调性有很大作用。不错, 但是提高学生力量和协调性的内容和方法还有很多, 我们并不是说不要学生学习铅球, 主要是它的有效价值和它的意义比其他有些项目要小的多。另外我们再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铅球教学。第一, 在课堂上练习铅球, 由于要注意它的安全性, 一般排着队依次投掷。一堂课一个学生可能有3———4次机会, 根本起不到增强体质的作用。第二, 学生对练习铅球没有什么兴趣, 因为这项运动及其练习都很呆板, 学生体验不到什么运动的乐趣。这里面唯一的乐趣恐怕是类似第一次推了6米, 第二次推了6.5米的乐趣。单凭这一点也是激发不了学生兴趣的。我们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更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是老师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以往因为我们坚持的是一种竞技性运动的教学观念, 所以什么项目都学, 不管它有意义还是没意义, 不管学生喜欢还是不喜欢, 不管这项运动是否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特别是在内容的选择和练习的方法上很少考虑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的许多内容远离学生现在的生活经验, 更是脱离将来学生的生活需要。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方面, 就是我们体育教师现在讲不出多少通过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这是由于我们以往“重动作技术, 轻心理健康”所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更新思想, 改革教法。

(三) 加强兴趣练习, 满足个体需要。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扮演好各种角色, 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 体育教师要做好调查, 让学生以表格形式或其他方式填报自己喜爱的项目。

其次, 教师按照学生填报项目进行合理分组, 选出每个小组的小组长, 并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及各小组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 体育教师根据分组及课时要求做好计划、备好课。每节课除了学习新课、了解有关知识之外, 还可分配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项去练习, 以满足个体需要, 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第四, 体育教师应充分备课, 加强学习, 合理安排场地器材, 注重对小组长的培养, 加强安全教育, 注意保护和帮助,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

另外, 器材的配备采用学校配备、教师自制和学生自备相结合的方法。

第五, 利用体育课外活动,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学生容易接受, 愿意积极参与, 同时他不受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形式上的极限, 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活动由可内向课外自然延伸, 由硬性统一课业向自主选择课业转变。学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 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 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某种“练习”, 使所涉及的人、事、物变成促进自我素质提高和能力发展的活教材, 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大课堂中接受锤炼, 使身心健康成长在课外活动时间, 比如:让那些个子较矮和体胖的学生或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先练习下节课所要上的内容, 给他们提供练习的器械和场地, 在课中就让这些学生出来做示范, 如在沙包掷远教学中, 让臂力强的大胖子来示范, 在技巧课练习中, 让那些个子较小但技术动作掌握的好的同学做,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 通过上述做法,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自信心提高了, 体质增强了, 从思想上重视体育锻炼了, 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所以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 全面了解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做到既要“育体”又要“育心”,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改进教学方法, 切实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本文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出发, 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探索运用创新性教学形式和方法, 通过各种方法纠正治疗学生不良心理, 以提高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和科学性,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健康身心的自我锻炼方法, 为社会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身心健康,创新性教学,形式和方法,全面发展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 (第一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222-246

[2]丁雪瑟, 高潮.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体育科学, 1998.2

[3]杨勇, 李翠霞.体育锻炼与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 2003.4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解读》.2002.5

[5]陈建嘉《体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2003年武汉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2004年7月第13次印刷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篇9

1、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

体育舞蹈二世纪初传入我国, 当时主要用于上层社会人们的交流、娱乐等活动中。解放后,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 体育舞蹈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了九十年代, 体育舞蹈已成为一种全民运动, 成为普通人群工作、学习后的主要娱乐、健身项目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 我国参与体育舞蹈活动的人数已突破三千万。目前, 我们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合都能看到群众自发的体育舞蹈活动团队, 充分体现了我国大众对体育舞蹈健身的需求和体育舞蹈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巨大意义。

我国学校开设体育舞蹈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 目的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优秀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交际能力等方面。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 体育舞蹈教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目前, 我国各校由于各方面原因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发展及不平衡, 但各校对于体育舞蹈教学的积极意义早已达成共识。在体育舞蹈教学中, 各校教师都在积极的研究、实践体育舞蹈教学策略, 使之能更好的与学生健康结合, 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2、体育舞蹈的种类

体育舞蹈可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其中摩登舞主要包括华尔兹、探戈等。舞蹈轻快优美, 充满了甜美柔情。舞蹈动作以旋转、造型、前后等步法为基本, 突出舞者的端庄、优雅及男士的绅士风度。拉丁舞主要包括恰恰、伦巴、斗牛等。舞蹈的运动强度较大, 对腹腰部、臀部、肩部的锻炼比较突出, 是一种热烈的、洋溢激情的舞蹈。

3、体育舞蹈对学生健康的意义

(1) 体育舞蹈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强健

体育运动对于运动者的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体育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彩, 更能调动运动者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运动者的身体素质。因此, 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重大意义。第一, 体育舞蹈锻炼强健了学生的体魄。在教学实践中, 热爱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免疫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流感等疾病侵袭时, 有较强的抵御能力。第二, 体育舞蹈活动对运动能力要求较高, 提升了学生的动作敏捷性, 使学生的各个肢体更有柔韧性和力量, 促进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第三, 体育舞蹈, 一方面, 充分的运动了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另一方面, 由于受体育舞蹈活波、快乐等情感影响, 提高了学生运动的兴趣, 使学生能够持续的坚持这一运动。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形态, 提高了学生身体机能, 预防了学生肥胖等情况的发生, 增进了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第四, 现代学生学习压力大, 娇生惯养不爱运动, 长时间的不运动会导致学生厌食, 易发生结石、肠胃疾病等。同时, 还会影响心脏等器官, 诱发各器官的病变, 不利于学生健康。体育舞蹈有效的调动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 避免了长期懒于运动造成的身体健康隐患, 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2) 体育舞蹈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舞蹈优美、活波、快乐, 能较好的陶冶学生的情操, 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提高了学生的人格修养。第一, 体育舞蹈舞姿优美, 运动过程中又有音乐相伴, 为舞蹈参与者塑造了一个和谐、优雅的运动过程, 使学生能在参与过程中充分感受“美”的感觉, “美”的形态, “美”的交流。在“美”情愫影响下促进了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关爱, 促进了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幸福感和快乐感, 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二, 体育舞蹈塑造了学生较好的身体形态, 避免的学生受肥胖等疾病的困扰, 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培养了学生活波、愉悦等性格。有效的减轻了学生中忧郁症、焦虑症、狂躁症等不健康心理的发生。使学生能在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生活。第三, 体育舞蹈集文艺、体育于一体, 有较强的娱乐性、竞技性、艺术性。不但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感, 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提高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 使学生面对危机情况、特殊场合时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二、体育舞蹈教学策略分析

1、充分发挥体育舞蹈的教育作用

学生的身心成长还处在发育阶段, 教育是树立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的关键, 是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体育舞蹈教学教育作用的发挥, 积极的促进了学生的成才, 提高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有利与学生更好的迎接人生的挑战。在教学中, 首先, 注重利用体育舞蹈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精神追求, 使学生在体育舞蹈活动过程中充分感知精神的力量。在体育舞蹈教学的陶冶下, 驱除心理阴暗情愫, 提高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其次, 恰当的安排体育舞蹈教学内容, 使其在锻炼学生体魄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如在教学中引入美学概念, 将体育运动与美学巧妙的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使学生在对美的感知、理解中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 通过体育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感受世界文化的魅力。同时,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提高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 促进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 使中国元素能融入世界舞蹈的舞台, 为我国舞蹈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

2、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技性

体育舞蹈有较强的竞技性, 一方面, 体育舞蹈搭配音乐节奏起舞, 参与者要有很强的音乐感受能力。另一方面体育舞蹈需要消耗较大的体力, 同时对肢体的柔韧度、灵活度、敏捷度有较高要求。因此,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竞技性。首先, 重视学生肢体的运动能力培养, 规范学生舞蹈动作, 积极的、耐心的纠正学生体态, 帮助学生尽可能完美的展现舞蹈动作。其次, 适当的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良好的体能是完成体育舞蹈活动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体能, 学生有可能跟不上舞蹈节奏, 出现舞蹈动作与音乐的不合拍。同时, 在参与活动中容易表现出疲惫、乏累等, 影响体育舞蹈的美感, 使原本优美、充满活力的体育运动成了体力劳动式运动, 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再次, 在教学中组织体育舞蹈表演和比赛, 一方面促进学生体育舞蹈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运用活力和运动积极性。另一方面, 通过表演和比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友好、平稳的处事心态。

3、发挥体育舞蹈教学的审美意义

体育舞蹈集文艺、体育为一体, 具有很强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利用体育舞蹈教学这一特点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首先,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通过舞蹈音乐欣赏、体育舞蹈作品欣赏等活动,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其次, 通过体育舞蹈教学的体会使学生更好的积累“美”的文化 (如音乐美、肢体美、形态美等) , 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促进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再次, 充分发挥体育舞蹈教育的优势, 培养学生的肢体语言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 使学生在愉悦的运动中, 感受美、体会美、欣赏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间情感交流与情感发挥。第四, 在教学中融入时代元素, 开拓学生的视野, 提升体育舞蹈教学的文化内涵, 不断的完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 提高当代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第五, 结合体育舞蹈的音乐、服饰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如通过舞蹈动作美和音乐美陶冶学生的运动情操, 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 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掌握能力, 塑造健康、朝气、阳光的学生形象, 提高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审美情愫, 增强学生对美的意识感和追求欲。

4、实施多元化的体育舞蹈教学方式

针对于学生的不同体质、心理, 体育舞蹈教学要不断的丰富教学方式。首先, 丰富舞种, 让学生时刻有一种新奇感、兴奋感,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 开发多样的游戏训练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的肢体灵活性。如跳绳增强学生的手腕灵活度, 仰卧起坐训练学生的腰部力量和腰部柔韧性。多样的训练手段避免枯燥、乏味的训练给学生带来的厌学情绪, 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兴趣。再次, 结合学生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安排体育舞蹈教学, 丰富学生内心世界, 使学生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体育舞蹈活动带来的愉悦、娱乐情趣, 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体育舞蹈教学策略对学生健康的影响

以上体育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巧妙安排, 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成才和身心健康。首先, 身体的健康、精神世界丰富、交际能力的培养等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健康状态和健康需求, 积极的发挥体育舞蹈教学的教育作用,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其次, 竞技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培养也依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需求等、合理的安排教学。一方面避免繁重的体育训练对学生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运动形态和运动文化内涵, 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次, 多样的教学方式适应了不同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热情, 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应注意的是, 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因此,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 第一, 要避免为运动而去运动, 造成学生的运动疲劳感和运动厌烦感。应从健身、健心出发, 充分的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发展学生的运动特长, 培养学生的体育舞蹈运动技能。其次, 避免单一的、乏味的体育舞蹈教学, 让学生充分感知体育舞蹈的丰富多彩, 使学生主动的、自愿的投入到体育舞蹈活动之中,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再次, 在体育舞蹈教学应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使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体育舞蹈教学是现代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一方面, 体育舞蹈教学缓解了体育训练给学生带来的枯燥、疲乏感, 使学生能积极的、活跃的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 体育舞蹈教学全面的培养了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 更好的达到了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目前, 我国各校的体育舞蹈教学还处在发展阶段。因此, 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体育舞蹈教学策略, 结合学生健康状况积极的发扬体育运动精神, 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提高我国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京, 武小路.论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南昌高专学报, 2010 (6) .

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分析 篇10

关键词:教学,学生,人格,作用,培养

作为一名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人格, 这在当今社会显得格外重要。而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出健全的人, 其中人格的健康是个人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主要对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进行探讨, 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以及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健康人格的涵义

大多数人认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能力、性格以及气质等方面的综合特征, 是人的个性体现。但同时人格也是行为、思想、道德、灵魂记忆在社会上的责任感的结合与统一。因此, 人格是建立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之上, 并在社会的实践中产生、发展, 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的作用下形成的。

而健康的人格就是指人格的全面、健康的和谐发展。健康的人格是人在自身的生活经历采用适当的生活风格与作风, 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自我的意识。这是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修养与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 并且是个人对把握在即并寻找更好的发展方向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人格呈现健康的状态, 能够适应社会的整体环境, 能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接受并且让个人的主体性格特征得到充分的展示。人格特征的心理健康, 是能够在正确的信念和人生观的引领下, 树立自己今后人生的远大理想, 让认识、行为与思想能够达到协调一致。

2 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

2.1 体育对健康人格的培养意义

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能够教育人的内心, 所以应该重视并加强教育对人健康人格的养成、个性发展及行为能力上的有效自我约束等方面的发展教育。然而体育教育也具备人格教育的意义。体育教学是以通过体育知识预计能动传授为手段, 以达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为个人健康人格的良好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课程设置与目标设置。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 并促进学生的身心金康发展, 为学生健康品格的培养与发展打下坚实的体育基础是体育教学的目标所在。其中人格特征是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控制和推动作用, 影响着活动的效率实现。在教学中学习动机与学习变量同在, 因此可以说体育教学自身就是教学的目标所在, 深刻理解体育活动在学生人格发展中的关键性。在体育活动的引导下, 学生能动性地在教学的组织下自觉、积极表现, 很好地完成体育教学课程中的教学练习和任务。如果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就谈不上健康人格的养成, 也打不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教师也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目标, 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激励, 强化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培养。

3 如何加强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3.1 培养集体荣誉感

普遍来说, 所有的体育活动都存在竞争的因素, 因此在体育的教学课程中会经常进行对抗性的体育练习, 而有关的课外活动会有校际间、年级间以及班级间等多种形式的比赛练习, 这为学生间的竞争提供了充分的机会。第一, 体育教学为学生能够进行身体的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充分满足学生对活动的参加需求。第二, 在体育的比赛竞争中, 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得到提高, 并且课余生活也得到了丰富, 这能够让学生们通过体院的竞争活动增强彼此的团队意识, 激发学生的集体自豪感和荣誉感。

3.2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要身体力行, 传授学生有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并有一定的心理与情感的体验活动。体育教学中, 可以按照学生直接实践所呈现出的特点, 对课堂任务采取特殊安排, 例如可以通过对艰苦环境的营造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因此, 体育教学在伴随一定活动的过程中, 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并且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与智力的发展。

3.3 培养友情

广义上来讲,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但在学习之余, 学生们往往会青睐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并主要以体育活动为主, 以得到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真正放松, 舒缓学习的紧张和疲劳, 劳逸结合, 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作为学校中的体育教学, 兼顾教育与娱乐, 因此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课堂和活动中, 除了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锻炼身体外, 还能够有陶冶情操、调节身心健康, 获得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在这种享受中学生身心得到愉悦, 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接受以及自身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塑造。可见, 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来提高学生个人身体素质时, 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发展, 因为只有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协调均衡发展的情况下, 才能使我国整体的素质教育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3.4 培养正确的得失观念

体育竞争活动中成功、失败都很难免, 因此会引发学生相关的心理活动。这时, 教师应让学生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有正确的观念, 不能让一时的成败冲昏头脑, 培养健康的心理, 提高面对挫折的能力,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学生在不骄不躁的良好氛围中进行体育学习和活动, 逐渐培养个人的健康人格。

3.5 培养法律意识

作为学生, 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会受到规则的制约, 进行公正、公平的竞争。因为只有公平的竞争才能使体育达到进步与发展。这种强制性规则让学生自觉遵守, 并厌恶投机取巧的同学。对规则的自觉遵守意识逐渐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 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的自觉遵守和维护。可见, 体育教学在课堂教育中也起到一定的社会延伸效果。

3.6 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

个人价值是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就会热衷并有能力参加社会活动。体育便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为在体育教学中时常伴随着竞争活动, 因此学生可以在公平的原则基础上, 争取机会获得成功。

4 总结

作为教师应正确看待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 并加强体育的这种引导和影响力。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在促进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同时, 要提高教学的质量, 进而正面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体现并提高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傅志刚.体育活动中健康人格的培养[J].新课程 (中学) , 2010 (12) .

[2]李明学.体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J].才智, 2010 (2) .

[3]王燕.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J].新课程 (教师) , 2009 (7) .

上一篇:乌兰浩特下一篇: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