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浩特

2024-06-28

乌兰浩特(精选十篇)

乌兰浩特 篇1

地膜覆盖技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从日本引入我国的, 这项技术引入我国后, 主要应用在果蔬种植上, 当时我国农业生产还比较落后, 这项技术使果蔬产量提高50%以上, 并提早上市30天以上, 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 地膜覆盖技术逐渐成熟, 已由果蔬类发展到了粮食作物上, 但是由于受到当时配套技术的影响, 主要是覆膜机械效率低作业成本高, 增产不增收农民难以接受。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通过多年的探索, 高效多功能的覆膜机械投入使用后, 为地膜覆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近几年乌兰浩特市地膜覆盖技术发展很快, 在保证果蔬类地膜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粮食作物, 而在粮食作物中重点发展玉米、水稻等作物, 在覆膜方法上玉米也由过去的半膜覆盖发展到现在全膜覆盖, 水稻覆膜也由过去的无色地膜覆盖发展到有色地膜覆盖。由于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劳动强度明显降低, 玉米达到除草、施肥、覆膜、播种一次完成, 每天10小时工作日覆膜面积达到30亩以上。水稻覆膜做到覆膜、插秧一次完成, 日覆膜面积达到20亩以上。地膜覆盖技术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 既减轻了劳动强度, 又增加了产量, 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深受乌兰浩特市广大农民的欢迎。

一、地膜覆盖增产增效原理和发展前景

乌兰浩特市地处内蒙古东北部, 属于季风干旱气候, 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 无霜期125~130天, 活动积温2550~2700℃, 土壤类型黑钙土和栗钙土, 适合玉米、水稻生产的发展, 但由于受到积温少、降水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常规种植玉米平均产量500千克以下, 个别山地正常年份亩产300千克以下, 有的年份由于干旱可能造成绝产。乌兰浩特市现有耕地74万亩, 其中玉米播种面积50万亩, 水稻播种面积10万亩。2014年乌兰浩特市共推广玉米地膜覆盖面积1万亩, 每亩为农民增收粮食200~300千克。玉米覆膜优势主要表现在增温保水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 特别是近几年推广的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 它最突出的优势是集雨性, 可将10毫米以下的无效降水变有效降水。乌兰浩特市50万亩玉米适宜推广地膜覆盖面积20万亩左右, 如果20万亩玉米全部覆膜种植, 每年乌兰浩特市仅靠推广这项技术, 可增产粮食4000万~6000万千克, 去除地膜等生产成本每亩140元, 每亩可增加收入260~460元。乌兰浩特水稻种植面积10万亩, 推广地膜覆盖面积5千亩, 推广水稻覆膜在乌兰浩特市已有三年历史, 水稻覆膜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灭草、增温、节水, 可以免去化学除草对环境的污染, 有利于发展有机绿色产品, 目前膜覆水稻每千克可以提高销售价格1元, 同时地膜覆盖后通过提高地温、节水等作用, 每亩提高产量50千克以上。

二、发展地膜覆盖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 乌兰浩特市地膜覆盖的玉米、水稻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 但推广面积小, 目前玉米、水稻覆膜面积分别占适宜种植面积的5%, 发展空间很大, 影响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地广人稀,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大, 单位面积内投入少, 机械配套率低。第二, 回暖快播期短覆膜速度慢, 延长播种时间, 玉米每天10小时工作日覆膜30亩, 水稻覆膜20亩, 由于乌兰浩特地区无霜期短积温少, 适时播种对作物产量影响很大。第三, 土壤黏重坷垃多、石块多影响覆膜质量和覆膜速度不易抓全苗。

三、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注意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广这项技术, 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 第一, 重点解决覆膜机械的问题, 提高覆膜质量和工作效率, 就目前按每台覆膜机械一天覆膜面积30亩计算, 乌兰浩特市玉米有效播种期4月20~5月10日二十天计算, 完成20万亩覆膜玉米必须保证有覆膜机300台以上, 如果每天覆膜面积由30亩提高到50亩, 覆膜机可减少到200台。10万亩水稻全部覆膜插秧按5月10~5月30日二十天计算, 每台每天20亩需插秧覆膜机250台, 如果每天每台插秧覆膜速度提高到40亩, 所用机械可以减少到125台, 所以必须保证有优质高效的机械设备做基本保证。第二, 解决好残膜处理问题, 由于覆膜面积的不断增加, 土壤中的残膜越来越多, 每年都会有一定量的地膜碎片残留在土壤中, 长期下去就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我们必须在落实玉米水稻覆膜时做好残膜处理。一是有组织的专业队伍和专业机械清理及时回收残膜。二是大力推广降解膜的使用, 目前, 农民感觉降解膜与普通膜差距不大, 而降解膜抗拉能力又小易破损, 破损处易造成杂草滋生影响地膜增温和保水性能, 所以提高降解膜质量对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至关重要。第三, 提高整地质量, 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覆膜质量和覆膜速度, 也就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所以, 我们必须从源头做起, 抓好每一个生产环节, 确保这项技术更快更好的得以发展。

2011年乌兰浩特一中自查报告 篇2

按照盟委行署下达的《2011各旗县市、盟直部门实行单项目标考评和综合目标考评的意见》要求,我校领导班子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考核目标,真抓实干,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将乌兰浩特一中工作自查如下:

一、抓管理,求实效

继续推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我们把学校各方面工作重新进行了梳理,认真查找不足,寻找阻碍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问题我们认真研究、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重新修订了乌一中的中、短期发展目标,完善了校内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的侧重点。我们在管理中突出人性化、人文化、民主化、制度化、精细化和精致化。学校里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每一个制度的建立,都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做到认识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要求每一位教师把每项工作做细做实,要求每一位领导都要树立服务意识,要求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走进师生中,了解情况,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二、抓培训,求提高

一是加强校际交流,提高队伍素质。采用“请进来”的办法,聘请专家名师来校示范讲学。几年来,我校分别与杜郎口中学、哈尔滨三中、山西大学附中、大庆实验中学、吉林省实验中学、东北 师大附中、银川一中、衡水中学、深圳高级中学等十余所高中进行了校际间的交流;先后外聘四十多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推动学校校本教研水平的提升。今年,天山一中、林东一中、扎鲁特一中先后来我校进行交流;10月份,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来我校讲学;组织23名教师参加在赤峰举行的班主任工作培训;11月份,组织部分教师听取了原海口市教育研训院副院长龚雄飞的讲座。

二是继续借助高校力量,打造名师团队。按照我校与东北师大教育部高师师资培训中心达成的培养协议,我校首批20名参加名师培训的骨干教师已经完成为期两年的培训学习任务,并于2011年6月全部通过论文答辩,顺利结业。目前,参加第二批名师培训工程的22名骨干教师正在接受东北师大导师的培训。学校还选派9位教师到哈尔滨三中参加东北语文教学论坛,分两批共20名教师到华师大参加内蒙古八校联盟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自2010年成为东北师范大学创建的东北三省教师教育实验区成员单位和东北师大毕业生实习基地以来,依托东北师大等高校资源,由实习生顶岗,先后派出30多位教师到东北师大进行短期培训。选派28人次参加了在哈尔滨和包头举办的2012年高考研讨会;有3名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这些举措不仅使乌一中有了自己的名师团队,更让乌一中的竞争能力和办学质量获得较大的提升。

三是挖掘本校潜力,激活自身发展动力。一方面抓好“培新”工程,实现新老教师间的教学相长。2010年5月份,学校启动了 第二批师徒结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培养,2011年9月学校组织评审组听取了第二批徒弟汇报课,进行了评价验收。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教育科研,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积极推进《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提高学科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难点和热点》三个研究课题的开展,有针对性地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抓师德,求正气

强化师德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形象,优化职业行为。要求教师遵循“爱心”加“严格”的理念,遵守“严、爱、精、敬、勤”五字要求,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严格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每学期通过民意调查问卷、家长会、行风政风评议员会、校长信箱等多种方式,征求反馈意见,并结合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展阶段性自查。对体罚或侮辱学生者、在学生中乱订资料和乱收费的、私自有偿补课的,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以至惩处,并在考核中给予降等。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加大普法宣传教育。今年,我校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授予“2006—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学校还被评为“全国名优学校”。

四、抓改革,求发展

(一)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

自2009年我区实行新课改以来,我们本着全力参与,稳步推进的原则,将课改的核心确定为课堂教学的改进,改变教学方 式和学习方式,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积极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研讨课活动。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深入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已经开展了三届新课程高效课堂研讨课活动。参与讲课的教师共计40多人,全校400多教师至少听过20节以上研讨课,教师们写了多篇有关实施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的感受与反思。

在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新教材知识体系和渗透的学科思想有很大的变化。我们通过集体教研研究课标、理解教材,同时结合学生认知的实际对教材进行整合,确定重点和难点。同时花大气力由教师们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选编教材的配套练习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目前,我校教师将各学科必修教材的教学同步练习册全部编选完毕并投入使用。

(二)利用本校的教育资源,开设选修课程。学校现分别开设学法指导课、修身课、微型讲座课程、研究性学习、学科拓展课程、社团类和音体美特长课等六类选修课程。在实施中,我们尊重学生志愿,自由选择课程。目前,我校体育课完全实行了学生自主选课,以模块方式走班上课。现有足球、排球、篮球、毽球、乒乓球、健美操等模块。学生自主选择,课堂教学深受欢迎。体育组组建的毽球队,武术队,健美队,街舞队,现已成为一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学生还可以自主参与“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创办《校园视点》电视节目和《绿荫》校报等活动,获得能力和素质的锻炼提升。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我校有60年的文化底蕴,有优良的传统,为了弘扬我校的文化与精神,我校开展了教师百家讲坛活动。教师根据自己擅长的内容进行精彩的讲座,有讲学法指导的、有讲我校校史的,讲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讲人文、地理、心态的调整等,充分发挥我校教师的优势,为教师展示自我搭建平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工作起步早,思路清晰,工作扎实有实效。学生参与面广,全校学生参加了近百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例如近几年我校共有20个课题小组和相对应的研究课题,最后的课题研究实践成果有“煤烟型大气污染”、“家居装璜的污染和危害”、“红城建筑风格特点”、“乌市高中生早餐状况调查”等18项,编辑了专题专辑,在校园内用展板进行了课题内容展示。我们的研究性课题在两届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中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研究性学习课题组除开展正常的研究性学习课和研究性学习小组课题研究外,还将已经结题的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的课题汇编成专辑《我们的校园》和《文化透视》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科研。

我校承担了三个区级科研课题,《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提高学科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我们结合实际,分成六个小组,参与教师30多人。

五、抓文化,求品位

1、推进有形文化建设,积极推进“用文化的方式构建有灵魂的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引导师生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和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稳定、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是通过创设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从净化、绿化、美化、知识化、教育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统一规划,利用悬挂名人、名言挂图,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定期更新校园文化长廊、橱窗、板报内容等方式,创设文明、整洁、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是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制度管理文化。通过健全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操行评定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完善公务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从严治校,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体活动,构建和谐校园。一方面组织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赛、书法绘画赛、读书活动、歌咏比赛等小型文化娱乐活动。另一方面学校每学期组织全校性的大型文体活动,如第二届校园文化体育节,春、秋两季运动会,足、蓝、排球比赛,运动操比赛、读书活动等,通过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培育崇尚科学、务实求真、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

四是利用多种载体,抓好文化阵地建设。通过《绿荫》、《教 苑》、《反躬琢园》、《专家型教师高级研修班研修反思集》等校报校刊和乌一中网校、QQ群、博客群为师生学习、交流和工作搭建平台,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打造积极健康的文化阵地,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目前校报《绿荫》已经成功出版29期,今年出版10期;校刊《教苑》也已成功出版14期,今年出版4期;收录教师教学案例、班主任案例、外出培训心得体会的《反躬琢园》出版了9期,今年出版4期。

2、推进无形文化建设。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我们坚持以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一是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塑造“诚笃为人、诚信做事、诚朴治学”的校风,“敬业、爱生、明理、导行”的教风,“勤奋、乐学、敏思、果行”的学风,弘扬正气,引领风气,打造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是让教师找到从教快乐,增强职业幸福感。利用教学竞赛课、观摩展示课、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高考总结会、百家讲坛、专题知识讲座、培新工程、名师工程等教育教学活动,为教师展示自我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升,打造一中名师团队,并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扩大优秀教师的知名度,让广大教师感受职业幸福,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风气。全年共开展了百家讲坛活动10次,专题知识讲座10次。6月和10月份,分别承办了全盟高中体育学科选项教学现场 观摩汇报会和全盟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观摩会两次大型的教学观摩活动。参加观摩活动的全盟高中学校教师达到400多人,我校60多位教师承担了课堂教学展示、说课等任务。

三是坚持人文关怀,关注教职工工作和生活,了解教师的困难及需求,切实为教师解决思想、工作、情感及生活中的困难。从生活细节上关心教师,如在教师节、中秋节和教师生日时给教师送关心、送温暖。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成立教职工食堂,为教师提供营养卫生的工作餐。特别关心年老体弱教师、离退休教师、单身教师以及生活困难教师的生活。关注教师身体健康,组织教职工进行体检。遇有教职工大病就医和外出治疗的,学校领导及时进行探视慰问,并给予一定的补助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六、抓养成,求习惯

抓好安全纪律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构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队伍。围绕培育四种人即“文化人、文明人、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的培养目标,通过从高一入学开始的安全、纪律、文明礼貌、理想励志等系列教育和学法系列讲座到高中三年每学期组织的系列主题班会,再到利用升旗仪式、学生家长会、校长讲座、各种文体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七、抓特色,求魅力

坚持“三抓一培育”德育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以“责任教育”为特色的德育工作品牌。

1、树立德育工作新理念。一是树立“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的理念;二是树立“教书重要、育人为先”的理念;三是树立“教书三年、影响一生”的理念;四是树立“突出重点、面向全体”的理念;五是树立“身教胜于言教”的理念;六是树立“用人格影响人格”的理念;七是树立“用心灵赢得心灵”的理念。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选派责任心、事业心强的教师承担班主任工作。开展班主任管理优秀案例和反思的经验交流活动。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增设班主任工作贡献奖,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培养班主任后备力量。今年教师节,对在一中承担班主任工作累计超过20年和25年的11名教师进行了奖励。通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外出学习等形式,加强对年轻班主任的培训。10月份,派出23名一线教师参加了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一中举办的“一线教育家讲坛•全国中小学班级管理创新现场交流会暨第六届全国中(职)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大会”。

3、构建责任教育体系,打造责任教育品牌

通过组织爱心活动、系列主题班会、法制教育、爱国爱校教育活动、学雷锋活动周、演讲活动等构建责任教育活动体系。3月份组织开展了以“弘扬雷锋精神、共筑和谐一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以“学雷锋,见行动,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和以“心手相携,共创节约”的世界水日主题活动。4月份组织了清明节扫墓活动和以“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为主题的读书周活动。6月份,组织了“光辉的旗帜”——庆建党90周年系列活 动。9月份,举办了第二届校园文化体育节。10月份,组织了乌兰浩特一中青年志愿者社、街舞社、文学社等社团开团仪式。11月份,组织了“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时时创建绿色大家园”环保主题活动。以上述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对班级、对学校、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成为懂得感恩、有责任感的人,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责任教育品牌。

八、抓安全,求和谐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重点抓了“3.28”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5.12”防震减灾技能演练、“11.9”全国消防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召开安全纪律教育会、法律知识讲座、传染病预防等教育活动;认真抓了“锡盟5.12事件” 期间校园维稳专项治理工作。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严把食堂饭菜、商店商品质量关;制定和严格实施应对学校安全事故应急系列预案,如:教学楼紧急事故疏散预案、学生宿舍楼安全应急预案、学生活动安全应急预案、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增加校园安保力量,校内安排专人进行巡逻,在校门等重要地点安装视频监控器;积极争取辖区派出所配合,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进行整治。做到了计划防范在先,排查整改在前,隐患排除及时,安全教育全面,确保了师生安全,维护了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年内校园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九、抓成效,求卓越

名校升学数量实现突破,升学率得到提高。我校2011年高考 600分以上的有28人,占全区600分以上的百分比较去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其中,全区文科600分以上考生共21人,我校有3人排名进入前15名;理科600分以上考生共886人,我校有25人。有九名学生的成绩达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录取线。其中有四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一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还有四位同学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另外,很多学生考入复旦、浙大、人大、南开、同济等名校,呈现批量化的态势。考入本

一、本二学校的人数有了显著提高。本一上线537人,本二上线523人,本一上线率达31%,本二上线率62%。我校实验校区高考本科升学人数也均超过各旗县高中。优异的高考成绩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陆续收到了上海交大等多所大学的喜报,对我校输送的众多优秀高中毕业生给予了肯定,同时也为自主招生打开了更广阔的门路。国内很多名校给予我校自主招生名额,其中清华大学3个,上海交大6个,北大1个、中国科技大学2个、中山大学2个。今年,我校还获得向吉林大学(校长)实名推荐一名学生的权利。2011年5月,获得内蒙古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第六名;2011年8月,获得2011中学生领导力培养优秀学校三等奖;2011年5月,获得2006-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2011年10月,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名优学校,杨子林校长获得全国名优校长称号,王晓玲获得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称号;张焱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学科带头人评选中被评为自治区学科带头人。

十、抓党建,求保障

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思想道德素质。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校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把创先争优活动落脚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师德建设上,把创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教育作为创先争优的工作目标。4月份,召开了创先争优工作动员大会,严格执行党员公开承诺制度,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公开承诺和践行承诺、领导点评工作。

2.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以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二是认真学习和领会“两会”精神。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期间,校党总支组织党员、教师观看学习“两会”专题报道。为了加深对“两会”精神的理解,3月20日下午,举行了学习“两会”精神辅导报告会。三是按照盟教育局下发的《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组织全体党员于5月11日和5月18日两天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形式进行了学习。四是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结合“七一”建党90周年,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成就、学习党史和党的方针政策。6月20日至2011年6月26日开展了以“光辉的旗帜”为主题的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共由五项活动组成:一是,以“光辉的旗帜”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活动;二是,以“红色经典”为主题的风采海报设计大赛;三是,以“红色记忆”为主题的诗歌创作大赛;四是,以 “捐赠爱心包裹、感恩革命战士”为主题的慰问退休党员的活动;五是,以“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为主题的党史知识竞赛,并组织了百人大合唱,参加了盟教育系统的纪念演出活动。

在2011年的党建工作中,由于我校严格执行党建工作责任制,较好的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教育改革与发展,因此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校党总支被中共兴安盟教育局党委授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存在的问题:

1、可以说乌一中现在发展处于一个新的“节点”上。由于盟委和行署的高度重视,2011年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新一中就要建成。但我们的软件如何与硬件相匹配是每一个一中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在教育形式日新月异的今天办出我们的特色、创出我们的品牌,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如何形成合理完善的教师考核机制,也是我们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2、学校三风建设尚需加强。几年来,我校在改进和加强三风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可以说,校风有了根本好转,教风有了很大改进,学风比较浓厚,但距离我们的预期目标尚有差距,今后要在继续加强三风建设上下功夫。

乌兰浩特 篇3

关键词:GIS;南三镇;耕地;评价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2.028

1 研究区概况

乌兰浩特市南三镇位于东经121度50分~122度20分,北纬45度55分~46度18分,包括葛根庙镇、卫东镇和太本站镇,其面积为16.62万公顷,占整个呼兰浩特市总面积的74.2%。南三镇北靠山地,南临冲击平原,其平均海拔263.6米,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每年的降水量在442.6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零上5℃,无霜期大约为134天,在世界范畴内被公认为“玉米黄金种植带” 。由于乌兰浩特南三镇耕地总面积较大,大约有63.57万亩,所以有条件种植多种农作物,加之该地区海拔、气候的独特性,所以其所种的粮食作物多为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产量十分稳定,每年可产40亿斤。

2 评价

2.1选定合理评价指标

要想保证对此地区所开展的适应性评价精准、真实,那就必须要将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集为一体,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探析,以此保证评价的公正、精准。笔者在此选定了气候、地貌、土壤、土地利用四大方面共10个指标来构建耕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气候因素包括年积温、年降雨量;地貌因素包括坡度、地貌类型;土壤因素包括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土壤表层质地和有效土层厚度;土地利用因素包括灌溉保证率和土地利用系数。

2.2评价单元确定

在乌兰浩特市南三镇耕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的划分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叠置法来完成。在Arcgis软件环境下调用各评价因子图层。将八种专题图层进行叠加,形成的封闭图斑即为本次耕地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单元。对小于 6平方毫米上图面积的图斑进行归并。最终得出乌兰浩特市南三镇耕地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单元。

2.3确定指标权重

本文在确定指标权重时采纳了层次分析法,其主要思路就是依据下面一层的评价因子对上面一层基本概况做出相对准确的推断,然后根据推断的内容绘址矩阵,通过数据在矩阵内的分布状况来求取矩阵数值的最大特征值、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从而得出最后的权重值。因为矩阵的数据要求十分严格,所以本文为了达到矩阵的要求,专门邀请多位本地区的专家对各分层中的元素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判定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其结果如表1所示。

2.4因子量化

由于选择的评价因子的实际数值区间有很大差异,所以在进行适宜性评价之前必须对各因子的实际值进行分级,在分级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一般用0和100来表示评价因子最差和最优的两种极端状态,则任一评价因子对任一评价单元的作用分值介于[0,100]区间内。再根据各因子的分级标准在Arcgis软件中对每个专题图层进行赋值。

2.5 评价模型

本文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将每个参评因子的权重数据和相对的等级分值结合进行乘法运算得出积,随即再将各个权重得出的积相加后得出和,完成整个方法的所有计算流程,得出最终评价结果。关于此评价大的具体模型,可以用以下表达式来展示:

式中:Sj为第j 个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分值;Xi为该评价单元第i 个评价因子的分级量化值;Wi为第i 个评价因子的权重;n为评价因子的总个数。根据上述计算式,我们就可以得出每一个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分值。在以上所有工作前提上,我们用频率直方统计图进行区域评价单元综合分值的统计和展现,让频率突变点担任等级划分的主要划分标准,结合具体的实际调查材料进行验证,完成等级的划分直至确定各适宜性等级分值范围。

3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各评价因子图层均由相关数据库提取或相关图件资料矢量化获得。其中,年积温图和平均降雨量图由国家气象中心网站下载矢量化得到;坡度图从乌兰浩特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提取;地貌类型图、有机质图、pH值图、表层质地图由乌兰浩特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1∶5万相关图件矢量化获得;灌溉保证率、土地利用系数图由乌兰浩特市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中提取生成。

4 结论与讨论

在Arcgis9.3中对各评价因子图层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得到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的评价单元综合分值进行频率直方图统计,以频率突变点为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并结合实地调查资料的验证,进行等级划分,确定了四个等级的分值范围。

高度适宜性耕地主要分布在洮儿河沿岸地带,它占南三镇耕地面积的3.36%,该地区地势平坦,水热条件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土地利用率较高,比较适合农业发展。中度适宜性耕地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洮儿河冲积平原,在高度适宜性耕地外围,面积占60.40%,是4个等级中比例最大的部分,该区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较好。本等级耕地基本为优质农田。应加强部分地区的灌溉设施,尽量避免建设用地向外扩张,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基本适宜性耕地和不适宜性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漫岗丘陵地区,面积分别占25.58%和10.66%,该区域地势稍有起伏,北部地区纬度高,温度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参考文献

[1] 师学义, 武雪萍.土地利用规划原理与方法[M]. 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 2003.

乌兰浩特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内蒙古乌兰浩特卷烟厂技术改造项目, 以改造前项目为类比项目, 二者在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以及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1.2 评价范围与内容

本评价范围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的工艺、设备为基础, 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内容进行分析、识别与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

1.3 评价方法

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2,3,4,5,6,7,8,9,10,11], 通过现场调查, 采用类比法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4], 类比项目选择本厂原易地搬迁项目。易地搬迁项目与拟建项目在自然环境、项目概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基本相同, 与拟建项目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2 结果

2.1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结果

2.1.1 生产工艺

该项目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制丝工艺和卷接包工艺。 (1) 制丝工艺分为制叶丝、制梗丝和混丝3大工序, 分别将预处理的叶片和烟梗经过回潮、加料、干燥、风选、切丝、膨胀、加香、贮存等工序后混合掺配、加香, 加香后的烟丝进入储丝房储存, 供卷接包车间使用。 (2) 卷接包工艺:储丝房的烟丝通过风力喂丝进入卷接包车间, 通过卷接机组将烟丝卷成烟条, 再与滤嘴成型和输送系统输送的滤嘴接装成成品烟支, 烟支通过烟支输送与缓存设备到达包装机组, 将烟支装入小盒, 再将小盒装入条盒, 并在盒外包上透明包装纸。

2.1.2 选址和总体布局[5]

该项目建在工业经济开发区内, 符合政府整体规划, 下风侧无被保护对象, 周围无污染源, 非自然疫源地附近也无机场及重要通讯设施和军事设施。总体布局分为卷烟生产区、动力辅助区、仓储区和厂前办公区, 辅助生产区位于生产区和非生产区之间, 产生较大噪声的空压站、污水处理站等车间单层布置。

2.1.3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该项目根据主要生产工艺分为3个评价单元, 包括制丝车间、卷接包车间和公用工程。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调查等方式得知, 该项目在投入生产运行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1。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类比检测结果

2.2.1 粉尘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依据文献[4, 6, 9]对类比项目产生粉尘的有代表性作业场所进行了现场检测, 粉尘浓度的合格率为91%, 检测结果见表2。

2.2.2 化学毒物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依据文献[6-7]对类比项目产生化学毒物的有代表性作业场所进行了现场检测, 共检测了4个岗位的4种化学毒物, 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接触限值[6]。

2.2.3 物理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依据文献[5-6, 9-10]对类比项目产生噪声和微波辐射的作业场所进行了现场检测。噪声共检测了16个作业岗位, 合格率为81%, 检测结果见表3;微波辐射检测了两个岗位, 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接触限值[5]。

2.3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管理措施的调查与评价

2.3.1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2.3.1. 1 防尘和防毒措施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在原易地搬迁项目基础上扩增, 拟在制丝车间和卷接包车间的粉尘扩散点及扬尘较大的皮带机落料口设置了吸尘罩排风, 并配有16台脉冲式布袋除尘器, 制丝车间生产线设有叶片和梗丝风选机除尘, 各运输皮带间落料口均有胶皮挡帘;燃煤蒸汽锅炉配有湿式除尘器2台, 锅炉燃烧尾气经过脱硫处理;新建、改建、扩建和原有仓库、动力中心、中水站、锅炉房和沉灰池均配有多台轴流风机。

2.3.1. 2 防噪声措施

噪声防治采用综合治理方法, 从声源上加以控制, 选择低噪声设备, 对某些无法从声源上实现噪声控制的高噪声设备, 采取加设吸声、隔声、消声装置, 从传播途径上进行控制, 同时采取合理布局, 生产自动化, 减少了劳动者接触噪声的时间等方式。

2.3.1. 3 防高温措施

对表面温度高于50℃的设备和管道均进行保温, 各车间采取机械通风方式排热排潮, 并设有空调系统。

2.3.2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该项目拟依托公司原有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具有较为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业健康防治管理委员会, 配备了专 (兼) 职人员, 与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制定了《员工健康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并由企业工会对各种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经常性的检查、监督, 以确保各项制度正常运行。

2.3.3 个人防护用品

该项目的个人防护用品按照公司《员工健康劳动保护管理制度》中“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的规定配置, 并根据工人实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防护用品发放标准, 配备了相应个人防护用品, 基本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1]。

2.3.4 应急救援

公司依据相关法规[12]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和制度, 并定期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2.3.5 辅助用室

该项目所在企业配备了较为完善的生活、卫生设施, 包括车间卫生用室、生活室和妇女卫生室等辅助设施, 基本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3 讨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13], 通过现场调查、类比分析等方式, 结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经过综合分析和评价, 得出如下结论:该项目在选址、总体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 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相关要求。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乌兰浩特市创建妇幼示范工程简介 篇5

基本情况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情况简介 乌兰浩特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兴安盟的行政中心。总面积865.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总人口32.71万人,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共有蒙古、汉、满、朝鲜、回等17个民族。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顺利通过自治区卫生城市复检,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全市有耕地 27 万亩,其中水田10万亩,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面积3.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工业用地充足,有自治区重点扶持的全区20个开发区之一--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8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0.6亿元,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长。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0家,其中政府举办22所: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监督所、卫生监督所各1所,7个助产医疗机构,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67所;民营医院12所,个体门诊部44所,个体诊所90家。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49名,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2.78名,病床4.09张。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从事妇幼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共计28人,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人,乡镇卫生院10人。全市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人员124人。

1.政府重视,加强组织管理

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保证人民群众获得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乌兰浩特市于2016年即着手创建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市。通过全市各医疗机构及全体妇幼卫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一年多来,取得了一定成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幼卫生工作,将妇幼卫生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两纲制定了乌兰浩特市妇幼健康事业五年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项目落实率、婚检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明确建立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规划实施工作机制。建立目标考核问责制,纳入主要负责人和主管负责人的政绩考核。乌兰浩特市卫计局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制定了妇幼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并进行了落实。

2.强化服务体系建设

医疗保健机构通过以外出进修、单位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满足保健和临床的需求。2016年1月,乌兰浩特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妇幼保健院能力建设得到全面提升。仅2016年以来,财政拨付妇幼卫生专项补助经费129.41万元(其中艾梅乙母婴阻断项目补助15.8万、降消项目补助0.3万、农村住院分娩补助23.76万、婚前医学检查补助63.35万、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补助26.2万),拨付计划生育补助金92.46万元。

乌兰浩特市妇幼保健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全院现有职工66人,核定编制35人,临聘人员32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4人,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人员10人。作为全市妇幼业务指导和培训单位,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到先进妇幼卫生单位学习、将部分素质好的乡镇妇幼医生轮流在培训班上讲课等方式督促妇幼卫生人员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为妇幼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工作规范制度,切实加强各级妇幼卫生管理。

3.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完善了妇幼健康服务相关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标准、操作流程等,健全监督、评价制度。辖区内所有助产机构进一步规范了产科、产房、新生儿科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医疗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各级医疗保健够严格按照临床医疗质量要求,健全医疗质量控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并严格落实。规范病例书写,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合理治疗。4.强化日常监督管理

卫计局制定乌兰浩特市妇幼保健工作督导考核标准,组织保健院每半年一次下乡督导检查,确保妇幼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每年开展两次以上全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工作例会、培训,以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技能。全市使用统一的孕产妇保健手册,孕产妇死亡及新生儿死亡和出生缺陷登记,按规定组织全县的孕产妇死亡及新生儿死亡评审。

5.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契机,深入开展妇幼两个系统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妇幼两个系统管理工作,2016年活产3114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7.19%;无孕产妇死亡病例发生;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94%,无艾滋病孕产妇病例;新婚夫妇1856对,婚检率分别92.24%,共组织1329对夫妇(2657人),接受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市共有7岁以下儿童18639人,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人数为15995人,保健覆盖率为85.81%,3岁以下儿童数为8760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为7480人,系统管理率为85.38%。新生儿听力筛查2354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人数为2057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为21人,死亡率6.74‰,婴儿死亡数18人,死亡率为5.78‰,新生儿死亡数为13人,死亡率为4.18‰,新生儿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62%。

2017年上半年乌市地区活产数为1668人,产妇数为1659人,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7.11%,住院分娩率为100%,高危孕产妇筛查人数为1317人 高危产妇管理人数1316人,高危孕妇管理率99.9%,高危孕妇100%住院分娩,无孕产妇死亡。7岁以下儿童总数为18831人,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人数为10560人,保健覆盖率为56.08%。3岁以下儿童数为9012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为7722人,系统管理率为85.69%。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为10人,死亡率为6.00‰,婴儿死亡数为9人,死亡率为5.40‰,新生儿死亡数为8人,死亡率为4.80‰,新生儿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80%。新生儿听力筛查1390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人数为1507,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逐年提高。

6.深入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2016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410人,补助金额为15.75万元,救助贫困危重孕产妇 17人,发放救助金10.59万元;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累计新增服用人数3023人;2016年婚检中心接受艾、梅、乙咨询、检测3388人,各助产机构、基层卫生机构完成艾、梅、乙项目咨询、初筛4571人,检测出,梅毒阳性孕妇13人、产妇7人,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儿童数141人;免费为3630名婴幼儿发放营养包24450盒;2016年4月我市启动了免费孕16-18周妇女产前筛查项目,共对1329名孕妇进行了免费筛查,筛出高风险孕妇87人,唐氏儿1人;共657人接受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017年上半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94人,补助金额为7.76万元,救助贫困危重孕产妇 1人,发放救助金13116.57元;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累计新增服用人数1349人;婚检中心接受艾、梅、乙咨询、检测1196人,各助产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孕期艾、梅、乙项目免费咨询、初筛1198人,仅产时完成艾、梅、乙项目免费咨询、初筛643人,检测出梅毒阳性孕妇5人、产妇4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分娩活产数52人,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儿童数52人;免费为1831名婴幼儿发放营养包11624盒;共对558名孕妇进行了免费产前筛查。

7.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群众满意妇幼健康服务机构 各级医疗机构以《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为准则,开展医德医风考评活动,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落实院务公开制度,设立意见箱,公开医务人员信息,利于监督。完善服务流程,开展便民服务,尽力为患者提供温馨、整洁、安全的就医环境。每月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90%以上。

探秘乌兰萨德克湖 篇6

乌兰萨德克淖尔(淖尔,湖的意思)位于新疆乌苏市赛力克提牧场西南天山之中,距乌苏市70公里。从乌苏出发,经独山子,顺217国道至乌兰萨德克道班南行两公里,再向西沿奎屯河的支流乌兰萨德克河逆流步行25公里,即可到达乌兰萨德克淖尔。

乌兰萨德克湖,天然淡水湖,长约2000米,宽约800米,水深处约60米,海拔2306米,高于新疆天池300余米,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弓箭湖”。湖形似弓,据说当年蒙古青壮年在此习练骑射,箭镞往往涂上红色,因此而得名。

对于乌兰萨德克淖尔的神秘、美丽、险峻早有耳闻,去过的人大都不愿去第二次,原因是太危险了,除了道路艰难险峻之外,还时有凶猛野兽出没,他们大都备马配枪,以确保安全。

已逾花甲之年的我,约5位青年,分乘两辆车从乌苏出发,经独山子,沿217国道先至巴音沟旅游景点休息一夜。次日早晨依然沿217国道行至乌兰萨德克道班存放车辆,徒步前行2公里下河谷,渡过奎屯河牧道便桥,顺奎屯河支流乌兰萨德克河的北岸行进。

行进大约1公里处,即遇到约400余米长的大滑坡。终年风化沙石顺坡滑下,形成50—60度的大滑坡,上有插入白云的山峰,下有峡谷急流咆哮,中有时隐时现的牧道,行走其间,令人胆战心惊,若不小心坠落崖下,性命难保,救助也无方。大家都默默前行,不敢说话,唯恐声音震动沙石滑落。行进约百余米,就有一名队员浑身颤抖、两腿发软、全身依靠坡上,无法前进。我安慰他就地停下,等待前面人转来,将其夹在中间,挡住他的视线,才缓慢地走出大滑坡。当我们返回时,此处滑坡已找不到来时的足迹,无法行走,不得不转入谷底,用军用铁锹另行开路。如此,前面还有三处滑坡等着我们,事后想起仍心有余悸。

越过滑坡,大家稍事安神继续前行。只见两岸狭窄、山坡陡峭、峻险、河水湍急,飞流击石,发出阵阵轰鸣声,有时连相互说话的声音都听不到。急流两岸有灌木、乔木包裹,时断时续地能看到河水的奔腾翻滚、浪花飞溅。大约走了10多公里,河床豁然开阔,高大的胡杨及白桦也多了起来,大家的心境似乎也宽松了许多,恰逢又有一硕大石板平台,平台下的河道正是一个葫芦口,上游水势平缓,下游落差极大,河水挤出葫芦口,奔腾翻滚,轰鸣之声震荡河谷。这个平台宽大、干净、平展,正是休息的好地方,大家纷纷解下背囊,烧火做饭,有的干脆直挺在石板上缓解紧张及疲劳。我不敢怠慢,抓紧时机寻找景点拍摄。

过午约3点钟,全队继续前行,这时河谷较为开阔,沿途山胡杨、白桦、山柳等乔木、灌木簇拥着河道,时而遇到较大的河滩处,高大挺拔的胡杨直穿蓝天,仿佛要与山峰争高低,粗壮者要两三人才能合围,也有的因古老、衰朽而倒地。林木一派原始风貌,让人深感神奇而心生敬畏。时值深秋,胡杨秋叶金黄、云杉翠绿、桦叶呈红色,各色相间,层层叠叠,河谷尽染,登高远眺,蔚为壮观。随着脚步的移动、视角的变幻,一幅幅秀丽的山水画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你目不暇接,令人心旷神怡。

当天下午6时左右,天气越来越阴沉,终于飘下雪花和雨点,我们不得不支帐避雨并驻扎下来。深山野外露宿,格外小心,取水取柴均两人同行,唯恐出现意外。篝火熊熊,大家围拢一圈,纷纷谈论白天的感受和心情,揣摩着乌兰萨德克湖还有多远,想象着她的美丽。阴霾的天空不时洒下几滴雨点或飘下几朵雪花。老天爷仿佛在考验我们这支老少结合的探险队伍是否具有顽强的毅力,也或许是对我们探密“仙境”的震怒,就犹如唐僧西天取经,佛祖设置九九八十一难。大伙儿虽说疲劳,在钻进睡袋之前,仍不忘将刀具置于身边以防猛兽的袭击,以惴惴不安的心情睡下。

第三日清晨,用餐后,将部分干粮用塑料袋包裹好寄放在树杈上,这样雨打不湿,野兽够不上,飞禽打不开,等回来时就可再取食。队伍又行进在崎岖、坎坷的河谷山坡上,有时登临高处,俯视整个河谷,河水分成若干细流,曲曲折折,宛若银色的丝带在飘动;有时穿行在古木参天的树林之中,硕大枯木倒地拦住去路,不得不绕行,林下的落叶,铺成金色大道,从上走过“刷刷”作响,有点像大部队的行军声。美景的诱惑使我忘掉疲劳和掉队,不时地停下来拍摄,三脚架也来不及收拢,扛着追赶队伍。原想大伙一起走,谈笑风生、品味自然的美景,多有诗意和风趣呀。其实不然,队伍稀稀拉拉,各走各的,谁也不等谁,每个人都抱着急切的心情,只有一个目标:湖边见。

及至中午,经过2天多的跋涉,乌兰萨德克淖尔犹如一面镜子,悄然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大家沉郁的心情豁然开朗,人人欢舞雀跃,极声欢呼:“太美啦!乌兰萨德克淖尔。”细细观赏、品味:乌兰萨德克淖尔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两个入水口,一个出水口,四面环山,湖边林木环绕,云杉与胡杨等林木相间,金黄与翠绿相映成趣,湖水在雪峰、白云、蓝天、林木的映衬下,时而湛蓝,时而翠绿,时而金波荡漾,显得十分神秘和格外美丽。我在湖边忙碌,寻找摄影点,伴随着咔嚓声,美景瞬间定格,心境得到坦然的满足。及至傍晚,有几个小东西在水面蠕动,定睛一细看,是几只野鸭在水中觅食,它那小脑袋一转一晃,十分认真的憨态非常可爱,我想凑近摄入镜头,又恐惊扰这个小生灵,让它感到此处不安全,又将飞往何处,况且天色已晚,我不忍心去打扰它们的平静生活,转而又让我担心,这湖水中有鱼吗?有可食的水生物吗?它们的伙伴还多吗?高处不胜寒,这里毕竟是海拔2300多米的高山湖呀!水是彻骨的冰冷,水质是那样地纯净。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问自己,一张张美景摄入了镜头也摄入了脑海,我心想所谓的仙境也不过如此吧。

当晚,在入水口的树林中平阔地段安营,拢一些落叶铺垫防潮,帐篷一字排开,枯木断枝随处皆是,拣些来架上篝火,大伙儿围拢篝火、烘烤带来的食品,研讨着野外创新的吃法。水烧开了,这可是纯净的山泉水,确实好喝。围着篝火,前面烤热了,后背却冷得很,再转过身来烤,像炕饼似的,翻过来倒过去地烤。天渐渐黑下来,除了涛涛的流水声,再没有一丝声响,深山谷中,空旷寂寥,静得发慌,有人学狼嗥,声音尖利刺耳,可别说,真的很像,又有人吼起来,“别嗥了,真的引来狼群,可要我们的命。”我在一旁暗笑,这就是年轻人的特点,不甘寂寞,寻求新鲜和刺激,既怕狼来了,又希望见到狼。像淖尔一样太平静了,又没有诗意,太波澜了,又惊险了。虽然天气阴沉,时有雪花,但大伙心境依然兴奋不已,途中疲劳一扫而光。欢快之声在湖面上回荡。

天刚蒙蒙亮,我即钻出帐篷,背着相机扛着三脚架,拄着拐棍,沿着入水河道逆流前行,心里琢磨着,如果碰到猛兽,手中有棍子,腰里有刀子,顺着河谷嘛,不会迷路的。眼前的美景把我思绪打乱,林木越来越密,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不要说胡杨的金黄、云杉的高耸,有一种是桦楸吧,红果满树甚是喜人,还有一种植物似乎像非洲龙骨,全身是刺,毛茸茸的,遗憾的是细小的叶子已经谢了。拍出来形象未必好看,明年夏天再来吧!猛然间绊了一跤,回头一看是一只野羊头骨,一只角长长的,弯弯的,很漂亮,作室内装饰物太美了,遗憾的是只有一只角,我在周围寻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另一只角,遂把一只角的羊头也背上。这时阴云逐渐退去,为了拍摄晨光中湖水,我立即返回,这时的阳光撒在湖面上,投到雪峰上,湖光山色,湖水更加秀丽多姿。由于人迹罕至,原始风貌保持完好,原始风味浓郁;空气清新、湿润,酷似喀纳斯的风貌。昨天虽然拍了些片子,毕竟有乌云笼罩,光线昏暗,效果不甚理想,现在老天爷也在体谅我们一路艰辛,赐给一个较为明朗的天空,让我们得到几张相片。也可能圣湖的神灵颇为感动才揭开那神秘的面纱,让我们一睹芳容。

时过中午,抱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整装返回,途中又宿一夜,中午渡过奎屯河,仍回到国道217线乌兰萨德克道班取车回返。

途经将军庙的地方,在国道东侧山崖上有一处山洞,来时未能细看,现在尚有时间应仔细观赏。不知洞内的深浅,但见洞口悬在山崖上,须攀援方能上去,洞口有一人多高,由于没有这方面准备,我们没有钻进去探视。洞的左侧为多级瀑布,约有三四十余米高,右侧为217公路桥,宛若彩虹。整体格局是个绝妙的组合,仙气十足。据说《七剑下天山》剧组曾在此处拍过外景,洞口四周涂有白灰,可以佐证,由此更增添此处景观的神奇色彩。

乌兰浩特 篇7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优先发展东南沿海地区, 按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带动其他地区, 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现已取得了相应的发展。我国初具备了带动其他地区的能力。因此“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着重于西部大开发的落实, 内蒙古地区各城市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优势, 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在此背景下乌兰浩特作为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政府诞生地, 坚持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步伐, 以自身的发展, 展示着自己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的支柱性因素来源于一种共同体的支撑。这个共同体的核心构成因素将是”蒙元文化”与”红色文化”。自1206 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开始, 乌兰浩特在蒙元文化的这一肥沃的土壤上扎根发芽。

再加上近代历史时期乌兰浩特成为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政府诞生地, 开启了少数民族自治运动的先河。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 标志着蒙古民族政治上的彻底解放, 内蒙古地区蒙汉各族人民从此步入了一个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一胜利, 是内蒙古革命的新的里程碑, 为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二、蒙元文化灌溉下的乌兰浩特

1206 年春, 铁木真在斡难河源的祖茔的附近召开蒙古贵族参加的大忽里台 (大聚会) , 树九斿白纛, 建立“也可﹒蒙古﹒兀鲁思”, 标准汉译为“大蒙古国”, 也译作“大朝”。从这时期开始漠北蒙古高原得到了整体的统一, “蒙古”一词不再是一个部落的名称, 而成为了北方民族的统称, 以一个国家的身份兀立于世界历史。

随后成吉思汗将全部蒙古百姓划分为九十五个千户, 犒赏对于开国有功的贵戚、功臣等等。成吉思汗诸子兀鲁思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 故称西道诸王。成吉思汗四个弟弟同样分得人户和牧地, 形成了自己的兀鲁思, 他们的兀鲁思位于蒙古高原东部, 故其首领称东道诸王。

其中, 幼弟斡赤斤按蒙古人“幼子守灶”的古老习俗, 与母亲月伦太后共同分得10千户, 牧地则以哈剌哈河 (今喀尔喀河) 为中心, 横跨大兴安岭东西。作为成吉思汗的幼弟, 斡赤斤还获准向大兴安岭以东发展其实力。后来, 其家族势力扩展至嫩江。松花江流域, 东北地区的一半归其所有。在东道诸王中, 斡赤斤及其后裔势力变得最强, 实际上为东道诸王的首领。今乌兰浩特所在的洮儿河、归流河流域从蒙元时代直到16 世纪中叶都是斡赤斤家族的领地。

相对于西道诸王相比, 东道主更像蒙元文化的根基。无论是成吉思汗西道诸王诸子的向外扩张, 还是木华黎万户的南侵中原经略。都是以东道诸王的领土为中心向外扩张, 东道诸王将是向外扩张经略其坚实的后盾、强大的军事后备力量。自1206 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到1260 忽必烈建立元朝形成南北政局分裂的局面, 还是元廷的北迁的1368----1636 年北元时期。翰赤斤家族的领地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为蒙元文化滋生繁衍提供了温床。

如果说成吉思汗蒙古汗国的建立为蒙元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那么, 忽必烈汗国的广阔疆土与大元的统治则使蒙元文化沉淀于历史长河, 巧妙地将其传承了下来。之后的明清朝代的接替时期, 科尔沁部总能以敏锐的视角, 观测事态的发展, 瞻望着转型机遇。科尔沁部与清朝建立关系, 并在统一蒙古与入主中原时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科尔沁博尔济锦氏和清皇室结成了亲家, 科尔沁贵族多为国舅国戚, 这些皇后、皇妃中孝庄皇后最有声望, 成为了科尔沁与满洲亲密关系的见证人。无论是改朝换代的年代, 还是战火燎天的时刻, 科尔沁部文化总体来说都没有受到多大干扰与毁灭性的灾难, 科尔沁部总能在明智的领导下摆脱历史动荡或规避灾难性矛盾, 把蒙元文化的精髓很好的保存了下来。

三、红色文化渲染下的乌兰浩特

放眼于近代史, 鸦片战争爆发后, 蒙古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投入到了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之中。然而当时的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在此情况下蒙古人民也努力献出了最后的斗争。最著名的属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了, 在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中, 与其他清军一道获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军所获取的最大一次胜利。然而在为阻止英法联军进犯北京, 在八里桥之役中蒙古马队在僧格林沁亲王的指挥下奋勇冲杀, 最终因武器装备落后失败然而当时清政府迫于高额条款与严重的财政内需, 以及对战争补给的需求, 加大了对蒙古人民的剥削, 不断的汲取人力、物资、金钱等。如达力扎布所说的清后期蒙古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可以从1900 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的斗争焦点是发对王公扎萨克的差役和赋税剥削, 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反对清廷在蒙古地区的放恳。最著名的属“独贵龙运动”“嘎达梅林”了。

到了民国时期, 中国共产党也特别关注内蒙古人民的解放斗争。1927 年以后, 内蒙古地区许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和积极分子遇害, 党的组织被破坏。1929 年秋根据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翟秋白的指示, 分批派遣在莫斯科学习的蒙古族学生返回内蒙古展开工作。北洋军阀政府和蒋介石为首的国名当政府, 继续实行民族压迫, 推行在蒙古地区建省设县和剥夺蒙古土地的政策, 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反抗, 但是, 蒙古人民的反抗斗争都以失败告终。蒙古部分王公上层发动了多次“独立”、“自治”的活动, 但是, 或被俄日帝国主义利用, 或被国民党政府瓦解。大部分蒙古王公上层, 在一定程度上有民族解放的要求和愿望, 但还是处在张望状态。这一时期的蒙古民族运动是在错综复杂的状态中发展起来的。

当时的王爷庙 (现乌兰浩特) , 是日伪统治时期东蒙古地区的政府、经济、文化中心. 蒙古族的军政官员和知识分子比较集中地地方。所以当时的人们急需用一种媒介巩固当时的蒙古人民。当时的蒙古族民众只能用祭奠成吉思汗祈求平安, 成吉思汗成为了蒙古人民的思想寄托, 象征性物。

每年农历3 月23 日, 是蒙古族人民祭奠自己祖先成吉思汗的传统节日, 当时, 东盟地区还没有一座成吉思汗庙, 仅用成吉思汗的画像作为供奉象征, 祭祀的场所只能临时设在王爷庙庙室。建一所成吉思汗庙是成为了当务急需办理的一件事。于是在1940 年的祭祀活动中, 一下蒙古民族的代表人物提出奉建“成吉思汗庙”的集体设想。并推举4 名代表与日本有关部门联系 (10) 日本方面很快准许了蒙古人民的申请, 前提条件是成吉思汗祭祀需屈居与“靖国神社”。在日本伪满国看来成吉思汗祭祀是团结内蒙古人民、稳定内蒙古人民让内蒙古人民维护其伪满政权的工具或手段。而在内蒙古人民看来成吉思汗祭祀是确立一种共同体, 维护自身利益, 保存实力, 审时度势, 力求完成自身的独立与自治。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思想运动先于政治运动。在此情况下, 中国共产党给内蒙古人民带来了希望, 以共产主义民族自治的思想武装了内蒙古人民。1946 年4 月3 日在热河省承德市举行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 即“四三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主要决议》次年4 月23 日,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只是, 自治运动联合会召集内蒙古各盟旗代表392 人, 在兴安盟王爷庙 (乌兰浩特) 举行了人民代表大会。1947 年5 月1 日, 内蒙古自治政府 (1949 年改称内蒙古自治区) 正是宣告成立。

结语

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乌兰浩特正是以蒙元文化与红色文化为特色展现着自己的生命力。随着抗战胜利70 周年, 旅游业的发展, 特别是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乌兰浩特作为革命老区一直受到自治区的关注与大力支持。乌兰浩特所传承的是民族文化与生生不息的红色精神。

摘要:乌兰浩特—意为“红色的城市”坐落于祖国北疆、大兴安岭南麓、广袤的科尔沁草原腹地、是兴安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治区成立以来, 乌兰浩特市从昔日一个只有3万人口的小城镇, 发展成为现拥有30万人口的工农并举、多业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本文试着解读乌兰浩特市发展背后的因素。指出乌兰浩特的发展在于形成了一种想象的共同体, 这一想象的共同体使乌兰浩特人民团结在一起。这个共同体主要是以“蒙元文化”“红色文化”为核心因素而形成、这两种因素使乌兰浩特人民团结奋进, 致使乌兰浩特凝聚于时代的长河, 为时代的进步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想象的共同体,乌兰浩特,蒙元文化,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10]郝维民.内蒙古近代简史[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0.248, 281.

[2][3][4][9]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通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185, 186, 186, 218.

[5]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城市文化定位研究的尝试—以乌兰浩特城市文化定位研究为例[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学报, 2003.

[6][7][11]达力扎布.蒙古史纲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1.203, 204, 242.

乌兰浩特 篇8

关键词:城市建筑,建筑风貌,城市广场,融合

“成吉思汗广场”是以千年伟人成吉思汗名称命名, 广场内部艺术特色, 通过一处处景观——这些历史凝固的瞬间, 再现了成吉思汗的光辉荣耀, 纪念圣主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和崇拜英雄, 同时展示了内蒙古地区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成吉思汗广场成为现代蒙古族精神弘扬的窗口。它们就像一颗颗珍珠, 镶嵌在内蒙古的大地上, 日日夜夜都在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下面从分析边围建筑的尺寸、形态;边围的功能及色彩来探寻城市建筑融合对于城市建筑风貌塑造的重要作用。

一、乌兰浩特成吉思汗广场的边围建筑分析

1. 广场边围的尺寸:

成吉思汗广场尺寸主要指的是广场北侧的成吉思汗庙、南侧建筑群, 因此分析边围的尺寸把二个区域分开来分析。站在成吉思汗广场中心区域的雕塑的位置观察周边的边围建筑, 东南边的建筑群长度为500米, 他们通过其轮廓线对广场起到围合效果。穿过广场中央腹地是一个沿着南北轴线对称的景观长廊, 景观长廊的东西边围都是茂密的植物群, 北面是半圆形小广场的入口处, 放置着竖立9根苏勒德, 正中间的苏勒德插在石龟的背部。景观长廊北端是一个半圆形的闭合空间, 全长92米。成吉思汗庙山门建筑呈现出一种庄重、对称的特点, 它与广场的南北轴线重合, 使得建筑的轴线延伸到成吉思汗广场的内部, 强化了广场的轴线性与向心性。

2. 广场边围的功能:

成吉思汗广场的边围对成吉思汗广场的活动起着最为重要的行为支撑作用, 尤其是成吉思汗庙。成吉思汗广场首先具有休闲的功能, 同时它还具有纪念的性质, 在这里举行很多的纪念性活动, 大量的游客汇聚在成吉思汗的广场上, 这也决定了成吉思汗广场作为旅游场所的存在。

3. 广场边围建筑的色彩:

通过摄影记录广场围合界面的整体色彩风貌;对记录的色彩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 总结围合界面每个面的基调色、辅助色以及强调色。成吉思汗广场边围建筑的色彩受到了乌兰浩特城市建筑色彩的影响, 成吉思汗广场边围的建筑色彩与乌兰浩特市城市建筑色彩定位相一致。体现出了乌兰浩特市的城市色彩文化以及蒙古族建筑文化。

二、呼和浩特成吉思汗广场的边围建筑分析

1. 成吉思汗广场边围的尺寸:

呼浩特成吉思汗广场是一个南侧封闭的隔墙, 西侧、北侧、东侧开敞的空间。广场主要通过其建筑的外轮廓线来实现对成吉思汗广场的围合作用, 使得成吉思汗广场空间显得封闭。北侧的内蒙古体育职员学院与赛马场铁路以成吉思汗大街为轴线与成吉思汗广场遥相辉映, 但是建筑群外轮廓线来没有实现对广场的围合效果, 广场显得非常开阔。

2. 成吉思汗广场边围的功能:

成吉思汗广场的边围对成吉思汗广场的活动起着最为重要的行为支撑作用, 成吉思汗广场周围主要学校、居民住宅、大型酒店、政府单位等等, 这些就使得广场周围的人流量特别大, 人们可以在广场上进行自由的休闲活动, 使广场具有生气。广场作为展现蒙古族的文化的空间, 使得广场成为民族文化宣扬、城市文化展现的场所, 因此, 它还具有观光的特征。所以成吉思汗广场的活动类型是集商业、休闲、纪念性的广场。

3. 广场边围的色彩:

成吉思汗广场从北侧的成吉思汗庙与南侧的建筑群着手分析。呼和浩特成吉思汗广场边围建筑的强调色彩是蓝色, 这与呼和浩特城市色彩相一致。成吉思汗广场边围建筑的色彩受到了呼和浩特城市建筑色彩的影响, 在成吉思汗广场边围的建筑色彩与呼和浩特市城市建筑色彩定位相一致。体现出了呼和浩特市的城市色彩文化以及蒙古族对于蓝色的喜爱。

通过对成吉思汗广场边围建筑进行分析比较, 归纳得乌兰浩特市成吉思汗广场边围建筑的视觉观赏点是非常适宜的, 这就有助于加强其建筑的自身品质塑造, 另外, 边围建筑形态为连续, 统一, 建筑色彩运用有其特色特色性, 整体建筑空间品质优异, 是一个适宜的广场空间, 有助于加强了其建筑功能性, 老百姓们通过感官体验, 进而从心理逐渐的认识建筑文化, 接近建筑文化。

三、融合在城市建筑风貌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的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建筑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之后, 还应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的要求, 进一步满足城市历史文化, 民族特色及地区民众的要求, 针对民众的需求变化, 城市建筑风貌的塑造应该有新的趋势, 这就是我们当今城市建筑营造中需要做出一些改革及创新。

城市建筑不是单独存在的空间, 它是与城市周围建筑空间相联系、相融合的。他们同属于城市这个大家庭中。在城市建筑建设时应注意城市广场与城市周边建筑环境的融合性。

在现在多元文化发展的模式下, 周边城市建筑的建设与城市广场有着很大的关系, 它们之间是一个整体的关系。在当今的内蒙古地区的城市建筑建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不确定性。如果在城市建筑的建设中只满足个人的喜好或者利益的话, 就不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周边建筑系统。因此, 内蒙古地区的城市建筑建设要深刻的认识广场与周边建筑的相互联系, 营造城市建筑与广场的整体性。使两者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结合体, 从而成为优美的城市风貌空间。

注重周边建筑与城市广场的城市文化的相融合, 城市建筑与周边城市广场筑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一个相同的地域形成的, 它们彼此之间的建设都有各自的目的与意义, 城市文化是这两者之间的桥梁;还要注重城市广场与周边城市建筑在功能上融合性, 不论广场还是建筑, 它的第一目标就是为民众服务的, 在城市广场的建设时应该深刻了解其功能性, 争取做到与周边城市建筑相辅相成, “周边建筑与城市广场互为中介, 世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是互相联系的, 互为中介连成一体。”1所以, 周边城市建筑建设应与城市广场有机组织在一起, 共同提升城市的空间活力。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 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

[2]田银生刘韶军编著.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3] (日)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4]蔡永洁.城市广场[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5]戴志忠, 刘晋川, 李鸿烈.城市中介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9.

乌兰浩特 篇9

关键词:园林绿化,管理水平,思考

1 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意义

1.1 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而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生态学理论指导下, 结合城市及城乡结合带自然资源的保护,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更好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型生态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美化市容、提升城市形象, 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成为了提升城市竟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 城市绿地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一个城市的品味。

1.3 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是学术研究的需要

要想实现绿化建设的高水平发展, 必须加强绿化管理体系研究, 这是实现绿化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承载力的迫切需要。因此, 必须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强化绿地管理和绿地体系研究, 提升绿化科技内涵, 有效调动园林绿化科研的各方面资源, 整合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优势, 努力提升科技对绿化发展的贡献率, 解决科技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薄弱、成果储备脆弱、发展后劲缺乏, 成果转化与生产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不断探索新的科技理念, 提高城市绿地的综合服务功能。

2 乌兰浩特市园林绿化管理现状

2.1 2009年乌兰浩特市城区绿化工作

2009年乌兰浩特市城区绿化工作思路是, 以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 坚持布局自然化、绿地生态化、树木多样化的原则, 形成有地皆绿、道路成荫、树木多层、四季有景的园林绿化新景观。在建设和管理方面, 放宽市场准入, 建设方式推出新举措, 选择有实力、有资质的园林设计及施工企业, 确保了绿化设计高标准绿化施工高质量, 一步到位、一次成型, 3年养护管理成活后, 交给园林处管理, 同时采取施工企业垫资、然后用土地置换获得建设资金的方法, 缓解了绿化建设资金、抚育资金不足的问题。

2.2 2010年乌兰浩特市城区绿化工作

2010年园林处以精美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 实施山水园林景观塑形工程。构建河岸景观和城市水景, 高标准推进新区绿化与旧城区绿化, 尽快凸显“水绕林环”的园林城市景观。2010年城区绿化工程, 由新区绿化和旧城区绿化2部分组成, 全年完成投资5790万元。城区新增绿地面积30万m2。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 主要从绿化设计标准、施工企业选择及养护管理几方面入手。绿地的养护管理从工程监管、植物修剪、抚育浇灌、日常养护4个环节抓起, 使绿地抚育管理细致化、科学化。在抓好养护管理的同时, 加大了对城市绿化管理的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 形成全民护绿全民爱绿的绿化环境意识, 营造了全民建绿的良好氛围。

2.3 2011年乌兰浩特市城区绿化工作

2011年按照建设大乌兰浩特总体要求, 围绕建设山水园林、文化旅游城市的目标, 乌兰浩特市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 计划总投资1亿元, 对旧城区、新城区、开发区和物流园区等共24条街路、3个城市出入口、省际通道、13条背街小巷、23个临街单位、8个住宅小区及26所校园进行绿化, 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采购苗木、企业垫资施工的方式实施。按照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的标准和要求, 坚持达到“四高”, 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 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功能和形象。

3 乌兰浩特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受城市资金、土地供给及立地条件的影响,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较低

在2009年以前城市生态绿化建设多为局部小规模建设, 发展力度不强, 在总体上, 城市绿化不能跟上城市经济的发展步伐, 2010年乌兰浩特市新区开发建设以来, 大面积公共绿地的建设填补了部分空白, 但因为受城市用地制约、土地市场冲击, 拆迁建绿受土地价格上扬影响, 绿地规划建设还不能够按照城市生态需要去有效实施。近几年, 乌兰浩特市已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继建成了3个带状绿地、2个广场、2个公园广场、3个街心绿地, 城市道路建设设置了规范的绿化带, 但公园、广场数量较少, 现有公共绿地绿化配置水平较低, 城市道路绿化率低。从乌兰浩特园林部门2009年10月统计住宅小区绿地的情况看, 乌兰浩特市已建成住宅小区平均绿地率只有16%, 远远达不到30%的绿化要求标准。

3.2 受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限制, 管理人员不足, 而且老龄化严重, 造成技术力量不足

一方面园林绿化缺乏有经验、高水平的综合性技术人才, 造成绿化设计没有特色、绿化施工缺乏创意;另一方面从事一线绿化操作的工人缺乏基础的绿化专业知识, 造成绿化种植、修剪、养护水平较低, 直接影响了绿地的质量和植物的景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受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限制, 有水平的技术人员很难入编, 临时聘用的技术人员及绿化工人待遇低下, 造成人才流失。现有操作工人普遍老龄化、绿化工队伍不稳定、技校中专绿化专业缺乏、实际操作培训较少, 技术力量不足。

3.3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水平不高,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规划不合理

受地区气候及绿地条件影响, 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存在局限性, 造成建成区绿化植物配置不合理, 园林绿化设计植物种类单一, 观赏价值不高。目前, 已建成的公共绿地除成吉思汗公园、五一广场和中心公园外, 其它公共绿地的植物配置均达不到合理的生态要求, 距离理想化的生态结构差距还很大;行道树树种选择较单一, 还是以传统的杨柳树为主, 色彩及形式不够丰富, 没达到一街一景的景观效果, 部分绿化缺乏观赏性和生态性。

乌兰浩特市规划和建设职能分开, 园林生态建设分项规划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 致使规划和建设的不同步, 单项规划实施困难。在园林绿化上, 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无法执行。一是新建住宅小区绿地面积严重不足, 不能按新建绿地30%的要求达标;二是侵占公共绿地现象严重。形成的原因主要城市管网走向规划不到位, 机动性施工情况较多, 破路破绿现象时有发生, 致使已建成绿地屡遭破坏;三是绿地系统规划形同虚设, 没有强制手段, 在城市规划中没有预留公共设施建设用地, 城市中心区绿地面积不足, 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达不到园林城市的基本指标。

3.4 无抚育管理经费, 设备严重滞后, 导致管理粗放, 达不到预期的绿化效果

乌兰浩特市园林管理处成立于1980年, 隶属于乌兰浩特市建设局。30年来, 园林管理处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但是由于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 园林机械设备落后, 多年没有抚育管理经费, 致使园林绿地后期抚育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大局限性, 以至于在很多方面都不能够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达不到园林绿化管理要求。据2010年园林部门统计, 乌兰浩特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700hm2, 其中归属园林处管理的园林绿地面积389hm2, 但政府没有给过园林处任何抚育管理费用。园林机械设备陈旧老化, 仅有几台老式的机械。2011年, 为解决机械设备不足问题, 园林处高向市政府申请增加了一批绿化机械设备, 使问题稍有缓解。

由于绿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 然而用于养护和管理的资金、人力和机械设施却不能及时相应增加,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园林绿地抚育管理不到位, 从而影响了绿化成果的巩固, 达不到理想的绿化效果。

3.5 管理体制不健全, 占用绿地现象严重, 绿线管理制度虽已制定, 但是实施困难

一是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目前, 乌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 各自为政。如:各开发区、各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的园林绿化管理, 自成体系, 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体制。

二是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薄弱, 占绿毁绿现象严重。据调查, 乌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在2011年以前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 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监督和考核, 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后劲不足。当前保护园林绿化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园林执法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乌兰浩特市园林管理处没有自己的执法部门, 由乌兰浩特综合执法局配合完成执法工作, 由两家单位实施管理不方便直接执法, 对于某些破坏园林绿地的现象及行为不能及时得到制止。占绿毁绿现象在城市很多地方表现严重, 很多商户破坏毁坏市政道路绿化, 小区内居民擅自在树上栓绳子凉衣服, 私自开辟一块绿地种蔬菜, 向绿地内乱扔垃圾, 乱折花草树木, 这些恶劣的现象都给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建立和推行城市“绿线”管制制度, 是依法保证城市绿化用地的重要措施, 乌市“绿线”管制制度虽已制定, 但是实施困难。园林绿化管理仍沿用现规划现设计再施工的机动管理方式, 绿线的划定没有落到实处, 制度虽已制定, 但启动实施不到位。

3.6 个别施工企业资质等级与企业施工能力不符, 造成绿化工程质量达不到预计的效果

园林绿化工程基本上实行了投招标制度, 但绿化施工队伍良莠不齐, 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一些项目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资质、知识、技术和经验。施工时对景观绿化工程的设计思想缺乏深入了解, 缺乏和设计师进行必要的沟通, 因此不能很好的表达设计者的创作意图。为了促进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但是由于园林工程公司及工程建设单位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园林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 从而难以达到应有的景观效果, 阻碍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正常进行和进一步发展。

3.7 受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制约, 市民绿化意识淡薄

乌兰浩特 篇10

2011年7月31日19时乌兰浩特市出现暴风雨天气, 伴有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分钟降水量达27.8mm, 极大风速达21.4m/s。这种局地强降水是小概率事件, 在预报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意在通过分析自动站分钟数据、物理量场和探空资料以及雷达回波等资料, 探寻此次飑线的中小尺度天气的特征, 发生原因, 寻找短时临近预报的指标, 以方便于在以后业务工作中能更好的做好此方面天气的预报和服务。

2天气形势

任何中小尺度系统都是发生发展在大的天气背景之下的, 高空槽是此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 中高纬的环流形势为“两脊一槽”型, 在鄂海阻高发展旺盛。31日20点槽线两侧风向交角接近90°, 地面处于低压控制, 说明有较好的动力条件, 风暴区发生在上冷下暖的叠置地区, 500hpa的冷槽与低层850hpa的暖中心造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条件, 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大尺度的环境条件, 从17时的地面图上看飑线的发生位置与地面辐合线的位置基本一致, 飑线的移动方向与500hpa上的引导气流的方向基本一致, 高层冷空气的入侵与低层切变的存在是此次飑线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

3自动站分钟数据分析

分析此次天气过程前后风向风速、降水量、相对湿度、气压等自动站分钟数据可以看出当飑线过境时, 气压半小时内涌升3.5hpa, 温度降低9.1°;相对湿度增大至86%, 增大时段在降水前1min左右且在过程后一段时间内维持偏高, 风向突变, 风速骤增, 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19点前后, 20分钟内降水量达27.8mm, 风速骤增时段与降水大值时段基本相同。

4探空资料分析

从7月31日08时索伦 (50834) 探空资料中可以看出, 在08时高空风场上低层高空风随高度顺转, 在700hpa高度以上随高度逆转, 说明上层有冷平流低层有暖平流, 有利与对流的发生发展。在湿度方面温度露点曲线呈“喇叭口”形, 上干下湿的湿度条件形成湿度不稳定。k指数为28、抬升指数为3.27对对流的发生有着明显的指示意义。从20时过程发生附近时段的探空资料分析中可以看出不稳定能量区十分明显的存在, 风场上具有垂直风切变, 为对流发生提供动力条件, k指数为30、沙氏指数-2.04、抬升指数-2, 有比较明显的能量不稳定。有利于对流的发展与维持。

5物理量场分析

在对垂直速度的时间剖面分析中看出, 31日08点至下午均为比较强烈的上升运动有利于飑线的发生发展, 由于飑线成熟后下沉气流比较明显在垂直速度场上有所体现。从不稳定能量角度看31日20点我盟属于高能舌控制, K指数为32以上、沙氏指数为负值, 与对流影响区域基本相同。从湿度条件分析在850hpa比湿场中飑线影响区域在08与20时均大于8g/kg有较好的低层水汽饱和度, 为对流发展提供良好的水汽环境。

6雷达资料分析

6.1 基本反射率因子

根据雷达观测资料分析, 该飑线发展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天气现象剧烈、有显著的弓形回波特征为此次过程的特点, 从回波强度与高度上看其初始在前旗西北部生成, 16:40左右向东南移动20点左右移出我盟, 最强烈时段为18:40到19:00, 强回波带上回波强度维持在55~60dbz, 强回波窄带长度在25km左右, 此次过程回波发展高度较高从高显上看18点44分强回波的高度在8km, 弓状回波的前沿具有很强的反射因子梯度。因前后均有层状云的回波存在所以强回波前无明显阵风锋的特征。

6.2 径向速度分析

从径向速度来看1.5°仰角下负速度区明显大于正速度区回波后侧西北入流急流明显, 且回波前侧存在明显的速度辐合, 而超级单体为后侧辐合, 这是飑线与其它对流性系统的重要区别, 在18点41分径向速度图上有中气旋的存在, 预示大风的出现和强降水的开始。

6.3 VIL分析

垂直液态水含量 (VIL) 表示回波反射率因子数据转换成等价的液态水在垂直方向上的累加, 而组合反射率因子是回波反射率因子在垂直方向上的最大值, 因此VIL比CR更能反映回波的真实情况。分析了7.31飑线后发现VIL在过程中变化很大, 首先在过程发展时特别是在18点36分最大值为30~35kg/m2 (而后又突然减小, 对比天气实况与VIL值变化发现, 在达到最大值后半小时左右出现了短时强降水并且当VIL值突然减小时, 意味着暴风雨的开始。

7小结

7.1 飑线的发

生位置与地面辐合线的位置基本一致, 飑线的移动方向与500hpa上的引导气流的方向基本相同, 这对飑线的发生位置与未来移动方向的预报具有指示意义。

7.2 对于飑线

发生前与发展时, 各物理量场中特别是k指数等反映不稳定能量的指数对飑线的预报和发展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3 对于雷达

资料中回波前侧具有明显的速度辐合是飑线的重要特征之一, 且在飑线发展最旺盛前VIL有增大趋势, 当突然减小时说明暴风雨的开始, 中气旋的存在是预示着大风与强降水的来临。

7.4 此次过程

当飑线过境时, 气象要素随之变化, 最强的天气现象发生在弓形回波顶点右前侧。

摘要:本文利用自动站分钟数据、探空资料、物理量场资料、713数值化雷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 运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11年7月31日发生在乌兰浩特市的一次飑线进行分析。

关键词:飑线,诊断分析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初中生化学思维培养下一篇: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