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现实

2024-06-23

思维现实(精选六篇)

思维现实 篇1

企业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笔者认为, 企业应该为十八大精神进企业绘制“现实地图”、开启“原点思维”、确定“核心坐标”。

一、绘制“现实地图”

“现实地图”本是神经语言程序学的一个概念, 指的是“每个人从他的个体感知和体验构建的, 对世界的独特表象”。借助这个概念, 提出绘制一幅十八大精神进企业的“现实地图”, 意思就是对照十八大精神, 进一步提升完善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结构、载体和功能。

首先, 确定“经度纬度”。即在深刻理解把握十八大精神丰富内涵的基础上, 重新确立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准确定位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丰富原有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安全理念、质量理念等。

其次, 体现“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即企业文化的特征。要通过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进一步打造并形成企业文化的时代性特征、民族性特征、融合性特征、人本性特征、系统性特征、个性化特征、自觉性特征、实践性特征、传承性特征、创新性特征, 等等。

第三, 画好“等高线”。“等高线”即企业文化的结构。企业文化结构可以划分为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 每一层都是一条闭合曲线, 以精神层为中心圈, 依次由内向外, 这样就构成了企业文化的“等高线”。十八大精神进企业必须先从精神层开始, 即先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思想认识, 实现企业精神理念的转变, 进而促使行为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的转变, 最终使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

第四, 着好“颜色”。在“现实地图”上, 应有四种“颜色”, 分别代表企业文化的四种载体, 即主体载体、组织载体、制度载体和物质载体。十八大精神进企业必须首先注重主体载体——人, 尊重人的价值, 使十八大精神“入眼、入耳、入心、入行”,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五, 标清“符号”。即进一步强化企业文化的各项功能。企业文化的功能包括企业战略的指导功能, 企业发展的推动功能, 企业意识的导向功能, 企业主体的凝聚功能, 员工士气的激励功能, 思想行为的约束功能, 人际关系的润滑功能, 人力资源的开发功能, 服务社会的感应功能等。要通过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促进企业文化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 进而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二、开启“原点思维”

所谓“原点”, 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而确定的具有某种功能和意义的中心点 (基本点) , 或是某一事物的起始点。而“原点思维”就是围绕“原点”, 始终突出所要实现的目标, 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使目标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例如:战争的“原点思维”就是“消灭敌人, 保存自己”, 思考军事问题, 时时刻刻不能背离这一“原点”。

我们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企业文化, 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促进企业科学发展。这就是十八大精神进企业的原点思维。

“讲实学、重实用、求实益”可以做为开启原点思维的方法和路径。讲实学, 就是学有所进, 这是开启原点思维的前提。十八大精神进企业, 就要着眼于企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做到主动学、认真学、深入学, 真正领会十八大精神的丰富内涵, 真正使我们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重实用, 就是学有所用, 这是开启原点思维的关键。学习型组织建设进行不少年了, 遗憾的是许多企业不是在建设学习型组织, 而是在“组织学习”。即便如此, 也有相当一些企业“只学不习”, 也就是不重视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要将十八大精神真正变成企业的文化和习惯, 使之内化于心、融化于情、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显化于物。求实益, 就是学有所获, 这是开启原点思维的根本目的。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十八大精神进企业必须体现为企业的实际行动。十八大召开以后,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因此, 我们在十八大精神进企业的过程中, 必须讲实际、干实业、创实效, 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确立“核心坐标”

习近平同志指出, 十八大鲜明地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四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个主题, 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至关重要。

就企业来讲, 也有这样四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举什么旗——就是企业的使命;走什么路——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是企业精神;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就是我们企业的愿景。

我们知道, 企业使命是企业的身份识别码, 说明我为何而来;企业愿景是企业的方向识别码, 说明我向何处去;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价值识别码, 说明我为何而去;企业精神是企业的态度识别码, 说明我应怎样去。以上四个内容上下承接, 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体系。核心理念体系是企业战略、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 具有导向性、支配性、稳定性特征和功能。因此, 要将企业核心理念体系确立为十八大精神进企业的核心坐标, 切实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进一步完善企业核心理念体系, 不断丰富其本质内涵, 努力实现十八大精神与企业核心理念体系的成功对接。

为规范新闻采编人员的职务行为, 加强新闻记者队伍管理, 依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要求, 我单位对申领记者证的人员进行了清查、审核, 无违法违规行为。现将我单位通过核验的新闻记者人员进行公示:傅盛华肖利平曹忆江黄志强苏大军姚咏梅姜广跃

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举报电话:010-64081164。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

用思维的力量关怀教育现实 篇2

2006至2007年在伦敦所接受的教育给我提供了一个可资比照中西教育的经验,并触发了我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继续思考,同时对国内中小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产生了更强烈的质疑。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重,孩子们的玩耍时间越来越少,成绩排名和分数至上愈演愈烈,这些残酷的现实不能不令人生疑:我们的教育是否在做着正确的事情?

直觉对我说中国教育肯定是出了问题,并且问题不小,因为我相信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学校的功能变成了灌输“知识”,那实在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自小学至高中只是为了追求学习成绩的话,那么孩子们的品格教育该由谁来负责?孩子们以高分数低品行跨入成人行列,是不是社会的一个灾难?

到伦敦之前,我从事了7年的教师用书出版。那些图书是配合中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供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使用,主要内容均围绕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方法。去伦敦读书原本只是为了了解国际出版惯例,没有想到却导致了我回国后的出版转型。对中国教育的质疑使我对此前所从事的出版感到无趣,因为我认为当前中国教育所缺乏的不是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方法,而应是全社会如何来看待和理解“教育”这两个字。

我只是做出版的,于教育其实是门外汉。虽然我上不能影响国策,下不能教书育人,但幸与出版结缘,可以通过书籍与读者们一起寻找更完美的教育形态。2008年初从伦敦返回北京之后,尊师园团队以“尊师园书坊”为书系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深度思考教育、叩问教育真谛的书籍。于是,尊师园书坊既是一个书系名称,也是一个民营团队的出版追求。

对教育多层面的思考和关怀

尊师园团队希望通过出版向读者们推介对于教育有独特见解的作者,寄希望于通过传播作者们的真知灼见,改良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

书坊的书稿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大陆作者的原创作品,二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教育著作,三是从台湾引进简体字版权。

我们选择书稿的唯一标准是“思考教育”。也就是说,作者是在切实思考教育,并体现对教育的人文关怀。无论这份思考和关怀是从学术角度,还是源自实践层面。

2008年夏,尊师园书坊通过台湾左岸文化引进了黄武雄老师两部作品的简体字版权:《童年与解放》和《学校在窗外》。黄老师所主张的“学校该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打开经验世界和发展抽象能力”,解开了我此前苦苦思索的一个命题:孩子们为什么要上学?

黄武雄老师在其著作《学校在窗外》中这样说“打开经验世界的同时,必须发展人的抽象能力。抽象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特征,文明借助抽象,从特殊经验去寻找经验的普遍性,再从普遍性回来深入刻画经验的特殊性”,“只要不压抑孩子,让孩子天生的创造力自由发展,同时协助孩子与世界真正联结,孩子的创造力就会随着他的经验世界的拓广,源源不绝,并且变得更生动活泼,创造力也会与抽象能力相互攀结,两相缠绕而往高处提升。”借助黄老师的观点,其实不难发现国内教育正在或者已经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学校教育所扮演的角色其实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抽象能力。

如果说黄武雄老师是从理论层面剖析教育的本质,那么如下这些作者则是以自己的行动来诠释教育。李雅卿老师的“种籽手记”,林文虎老师的《好老师在这里》,苏明进老师的《希望教室》,李崇建老师的《移动的学校》、与甘耀明老师合著的《没有围墙的学校》等书籍中荡漾着的是作者们对于教育对于孩子的满满的爱。这份爱使得他们在教育实践的荆棘丛中摸索前行,用实际行动来体验和诠释教育,并将这些体验和诠释形成文字与读者分享。

《家庭作业的迷思》以犀利的观点、大量数据来颠覆老师和家长们对于家庭作业的惯性思维,让读者重新思考家庭作业存在的意义。假如老师和家长对于家庭作业的理解是错误的,那么在真心疼爱孩子希望孩子有好的“前途”的同时,是不是在做着未来悔之晚矣的蠢事?

在书里寻找更完美的教育形态

尊师园书坊希望读者阅读这些书籍之后能开始反思中国教育的现状,厘清什么才是教育的真义。对于任何一个孩子而言,教育的过程是无法还原的。如果一个陶瓷在经过了原料选择、素烧、釉烧、彩烧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之后发现是次品,是不令人满意的,大不了砸碎了重新来过。但这无法应用在人的身上。我们是否需要对于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慎之又慎呢?我们对于教育的理解是否需要一再省思呢?我们是否真的有把握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后是优质品呢?如果是次品,责任和后果该由谁来承担?

出乎意料的是,居然有小孩子喜欢读书坊的书籍。一位老师在博文中这样写道:“……我为他的阅读很是发愁,可有一次意外地发现推荐给他的《没有围墙的学校》,他看得津津有味,我顿时明白了原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求点,他的需求点就是对自由学校的向往,对被人尊重的期待……”我不晓得尊师园书坊是否适合小孩子阅读。这些图书所展现的教育型态与中国当前教育现实出入太大,我担心会给孩子们带来无谓的心理落差。

如果这些书籍影响到的读者中有一位老师,那么我相信这位老师所带班级的孩子们会多一些快乐。虽然这位老师不见得可以撼动整个教育体制,但是他(她)至少可以给所带班级的孩子们多一些自由的空间。就像上面博文中小孩的心声,这位老师可以稍稍满足孩子们“对自由学校的向往,对被人尊重的期待。”

如果这些书籍影响到的读者中有一位家长,那么我相信这位家长应该不会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孩子未来的安身立命之间划等号,应该会意识到功课的学习不能充斥孩子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孩子们需要时间去玩耍、去接触自然,孩子们也需要时间给自己留白,哪怕是发呆、什么都不做。

一位读者这样评价他所看到的书坊:“尊师园书坊的主题落在教育的原点……从黄武雄先生的书开始,是对理想教育和理想学校的追求;‘种籽学苑’、‘全人’……是对人的本质的重视、关注、护养……;‘好老师’里所谈的经验很少是纯粹就做法而言,而是满溢希望、爱与祝福——还有什么比这三者更符合教育、靠近心灵、涵养人生?现实难以超越,阅读携我前行,确实,读‘尊师园’的书,我有着深深的感动与感恩,我能够看到‘更多、更完美的教育形态’,我也愿意去寻找,哪怕只是且只能在书里……”

思维现实 篇3

黑格尔说,“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1]。哲学思维方式,属于哲学理论的内在的思维逻辑,表现着哲学对待事物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模式以及处理事物的方法。思维方式是无形的,但它却像“灵魂”一样贯彻并支配着哲学的整个内容。然而哲学理论的意义就在于思维方式的意义。纵观思维方式的变革,大体上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从朴素辩正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要理解实践思维方式,首先要弄清楚思维方式的含义。思维方式,通常是指人们用以把握、描述和解释世界的概念框架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方式[2]。可见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比较稳定的思维逻辑框架,它是由中心概念或概念体系、认知框架与思维对象及思维中介等要素构成,反映了特定背景下人们思考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什么是实践思维方式呢?它就是指以人的现实实践为核心,是“从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在现实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出发,以本原存在和超越形态在现实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依据,去观察各种事物、理解现实世界、回答两重化矛盾的思维方式”[3]。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实践思维方式的核心概念是实践,其与思维对象联系的中介是人的行为的指向性。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用来分析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根本方法,也是批判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主要武器之一。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着感性的人的活动,当着实践去理解”[4]。而唯心主义是不知道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思维方式上都陷入了形而上学。旧唯物主义把世界还原为纯粹的、静止的客观事物,否认对客观事物理解的历史性和主体性;而唯心主义则从主观出发推演整个世界,完全忽视了客观事物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本身。正因为二者思维方式上的缺陷,导致他们不能理解和把握整个世界,所以说,“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4]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提出要用实践的思维方式才能证明人的思维方式是具有客观的真理,如果用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不但不能解决人们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问题,反而会陷入纯粹的无意义的经院哲学的争论之中。

实践思维方式是实践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内化社会实践的手段和方式而形成的定型化的思维模式。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经验性和具体性,由此内化的实践思维方式则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但这种理论性和抽象性的思维方式带有“实践的痕迹”,它反过来又规定和指导人的活动,并在人的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和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对象化的活动,而是已经上升到了思维方法论的层次,已成为把握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实践思维方式的特点

第一,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哲学反思的把握方式。在马克思以前,反思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只限于纯粹思辨的领域,这种反思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了思辨的顶点,而马克思的反思则是一种实践反思。实践思维方式中的哲学反思性是由实践的变化发展而规定的,它不是直接思维具体的事物和人的活动,而对业已存在的思想、客观事物(人化了的)进行实践维度的反思。它反思思想是如何依据实践而生成,反思客观事物的存在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也即是反思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否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并在此基础上把反思的结果理论化,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去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从而确保人的实践活动的正向性和合理性。

第二,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辩正的把握方式。辩证法由于否定和超越了形而上学的孤立、片面、静止和非矛盾的思维方式,而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实践思维方式从主客统一的维度去理解客观事物和人的活动及人的思想,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孤立性和片面性;实践思维方式从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出发把人的活动理解为一个历史过程,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静止性;实践思维方式以其中介性(即关系性)正确地解决了主观和客观、具体和抽象的矛盾,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非矛盾性。实践思维方式正确地沟通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对平衡分析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第三,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把握方式。马克思认为,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思维方式表现为理论化、定型化的把握世界的框架,其必然具有抽象性,但思维方式的抽象性却不能离开现实的社会和历史,否则就会成为纯粹思辨性的。实践思维方式也具有理论的抽象性,但它与现实和历史紧密联系。首先,实践思维方式的形式具有历史性,它从的实践活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实践活动的形式;其次,实践思维方式以现实的态度对待客观事物和人的活动,把客观事物和人的活动纳入实践思维方式的视野中。这样,实践思维方式就以其特有的维度联系了历史,沟通了现实。实践思维方式的社会历史的把握维度,使的它自身不会湮没在纯粹抽象理论之中。

第四,实践思维方式是以主体实践的内在本性、规律作为理解相关哲学问题的规则、途径和方法[5]。主体的实践是人的生成方式、现在方式和发展方式,它规定人怎样做人的本质;主体的实践方式即主体在实践展开过程中的、历史的生成、存在和发展方式。人的存在方式即人的生成和发展方式亦即主体的实践方式,规定着人思考、把握、理解、评价属人存在的思维方式。按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思考,以实践为思维的视角、切入点、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哲学思维所把握的存在,无一不是属人存在,即使是人的意识、思维、认识的存在,只是存在的形式有别,但都是属人存在,所以应从实践去理解、评价他们。主体实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在矛盾本性和规律,它是主观性和客观性、主体性和客体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原则性和灵活性、本然和应然等的统一。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自觉地把这些外部存在———实践的内在本性和规律,内化为思考、把握、理解、评价和解决一切相关问题的,亦即思维方式的内在的规则、规律、途径和方法,它蕴涵、表征着马克思哲学把握的存在与以往哲学把握的存在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与以往哲学思维方式的思维规律和方法的根本区别。

三、实践思维方式的意义

实践思维方式体现了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精神实质,它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所在。可以这样说,马克思如果不采用思维方式,他就不可能发现社会历史的运动规律,也就不可能构建起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实践思维方式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本人和他的学说的尊重,更是我们不断深入解读马克思的需要,同时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我们把马克思的实践观提升为实践的思维方式,并把它运用到各项工作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第一,实践思维方式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过去我们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总是注重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观点的掌握,这主要是从世界观层面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忽视了对其进行思维方式层面上的理解。如果忽视实践,忽视实践思维方式,就不能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成是僵化不变的理论教条,也就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第二,实践思维方式弥补了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缺陷。哲学理论与其他思维模式一样,取决于产生它的生存环境和人的发展状况。由于传统哲学受制于人对环境的关系和人自身的发展不成熟的状况,其思维方式现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这种缺陷普遍表现为一种还原论思维方式。在还原思维方式中,世界总是被人们还原为终极的、永恒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它不把世界还原为最终的东西,而是把世界还原为一种“关系”。在实践思维方式中,人们不再注重终极性和永恒性,而是注重自己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达到对世界和人本身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不仅弥补了传统哲学思维的缺陷,也蕴涵着伟人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境况的思考。

第三,实践思维方式的提出开辟了认识主客体关系的新视角。实践思维方式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主客体的关系,即从“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主客体关系,把主观和客观理解为一种相互关系,然后认识和把握这种“关系”,从而不会陷入主体和客体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无聊争论之中。

(二)现实意义

思维现实 篇4

因为动了出租车行业的奶酪,利益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开始“特别关照”Uber,他们搬出了法律条文。但自古不变的游戏规则是,新技术前行之势无可阻挡,旧的利益格局一定会被打破,过时的法律条文一定会被取消。今天,造福于全球最大多数群体的Uber如果只是“错”在违法,那么,要改变的不是Uber,而是“逼”其违法的不合理法律。

在本质上,Uber和出租车行业的矛盾,更像互联网思维和传统守旧思维的大冲撞。但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创新互联网思维附体的Uber。

有人说Uber(中文名:优步)是世界上名声远扬的互联网服务,也有人抨击它是臭名昭著的手机租车应用。不管如何,它目前在中国的处境有些不妙。

4月30日,中国人大都在静待“五一”小长假的到来,Uber在广州的分公司却遭遇兴师问罪。

据广州市交委于当日晚间发布的声明称,它们和工商、公安三部门的联合检查,针对一家“涉嫌未办理工商登记手续”、“组织不具备运营资质的私人车辆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对“相关经营工具的一批手机终端等物品进行暂扣处理”。随后有正式报道称,遭到检查的是Uber广州分公司。

在官方声明中,广州市交委重申了对各类“专车”软件的管理立场,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凡利用私家车等社会车辆,从事“私租车”服务的,均涉嫌非法营运,将依法处罚。声明还透露,近期广州市、区两级执法部门所查处的多起“利用手机软件揽客的非法经营个案”,均被分别处予3万元罚款。

广州不是第一个给予Uber特别“关照”的城市。在此之前,北京、上海、南京、重庆等多地的Uber专车被认定为涉嫌从事非法营运。重庆交委甚至发布文章,指责“Uber等电召软件打着互联网召车的旗号,变相从事非法营运”。

思维现实 篇5

什么是“传统课堂”?著名教育学者袁振国先生在其著作《课堂的革命》中对传统课堂作过这样的阐述:“传统课堂造就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 教师是主动的, 是支配者, 学生是被动者, 是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 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 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 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由此, 我们大致可以概括出“传统课堂”的本质:由教师按着自己的意愿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课堂。

这种灌输知识的课堂为什么必须要改?因为它不仅效能低下, 而且危害重重, 不可小觑:其一, 教师霸占课堂, 以生硬的灌输代替学生有价值的思考, 教师成了知识的“搬运工” (从教材和教辅资料上把知识直接搬给学生) , 学生则成了知识的“垃圾筒”, 因为这些囫囵吞枣、生吞活剥、未经思维加工的知识是没有“营养”的, 是无法消化吸收的, 如同垃圾。长此以往, 非常可怕, 学生逐渐习惯了被灌输的教学方式, 上课便是“张嘴等食”, 不再思考也不会思考了, 于是思维越来越机械僵化, 思维能力的发展停滞不前, 无法应对知识难度的增加, 学习障碍越来越多, 学习成绩不断下滑, 学习压力不断增加, 学习自信不断被吞噬。但这些只善于知识灌输的教师们往往不明其理, 固执地认为学生成绩不佳是由于学生对知识的重复次数还不够, 于是更变本加厉地强迫学生进行这种机械重复式的学习, 这便形成了一种既可怕又可悲的恶性循环。其二, 传统课堂, 气氛沉闷,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没有思维的碰撞交流, 学生被要求死记硬背和过量做题, 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思维发展规律, 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 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的传统课堂必须做出改变, 如果不改, 这样的课堂便会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不爱思考也不会思考, 对学习充满厌倦情绪的人, 这也正是国家推行课改的根由。

●课改为什么阻力重重

经国务院同意, 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新课改正式启动。光阴荏苒, 十余年过去了, 课改在争议中踟蹰前行, 有课改先锋们的振臂高呼, 也有反课改者们的嗤之以鼻, 有因课改而崛起的明星校, 也有因课改而倒下的垫脚石, 有时让人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 有时又让人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课改, 到底让人何去何从?导致其阻力重重的症结到底何在?

课改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 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从而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发展积极健康的人格。其本质是在课堂教学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 使学校成为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摇篮。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 这是多么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 然而为什么会遭遇重重阻力呢?问题不出在方向上而是在方法上——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支撑, 所以很多学校根本不知道怎么改, 亦或有些学校确实改了, 但改乱了, 被叫停或自行放弃了, 失败的案例多了, 观望者就更不敢加入到课改行列中来了, 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担课改的风险。

那么课改的风险到底在哪里?拨开各种遮遮掩掩的说辞, 其实归根结底也就两个字——成绩!家长担心成绩, 教师担心成绩, 校长担心成绩, 局长也担心成绩。所以要推课改, 首先要确保学生中高考成绩不能下滑。搞课改会影响成绩吗?以山东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课改明星学校, 都纷纷以其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不会!然而还是有那么多学校不信, 为什么?因为这些学校从这些课改明星学校中看出了问题:由于有了小组合作学习, 有了课堂展示, 这些课改校的课堂氛围的确活跃起来了,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表现欲都被调动起来了, 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学也从传统的“教”中心转为“学”中心, 学生也逐渐养成了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但是学生们的学习基本都停留在知识的表层, 缺乏深度, 也就是说学生并没有真正“探究”进去, 所以这仍然无法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有效保障——因为中高考要想获得优异的成绩必须使学生掌握解决难题 (比较抽象和复杂的题) 的能力, 探究不进去就无法解决这些难题, 那么优异的成绩也便可望不可及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现在推行课改的学校大部分为生源质量差和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 因为只有这样的学校才会有“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而那些拥有优质教师资源及生源的学校则不敢轻举妄动, 甚至认为搞课改是“胡闹”, 是“瞎折腾”。那么这些学校的担心有道理吗?有, 因为现在进行课改的学校, 其课改程度仍然停留在“课堂形式”改革的层面, 还没有深入到“课程设计”以及“教法”和“学法”的层面, 学生的主动学习及合作学习已经做得不错了, 但是还缺乏“有效探究”这个关键环节——因为这个环节才是真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环节, 没有探究的学习仍然属于“知识灌输”, 只不过原来是由教师“灌”, 现在由学生自己“灌”, 其学习方式还是没有脱离“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所以要解除课改的重重阻力, 就必须把课改推向深水区——从“课堂形式”的改革推向“课程设计”的改革及“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因为没有具体方法的支持, 课改是根本无法落地的。

●课改如何走进深水区

要把课改推向深水区, 关键是解决“有效探究”的问题, 也就是解决“有效思考”的问题。什么是“有效思考”?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觉地运用正确的思考方法及思考方式来加工知识, 并在加工知识的过程中总结规律, 然后再运用规律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里的“思考方法”主要包括提炼、概括、区分、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 “思考方式”主要包括发散、聚合、辩证、递进、抽具象转换、逆向及侧向思考。依据人的认知规律, 有效学习必然要经过从“表征系统”到“意义系统”的深化、升华过程, 具体地讲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五个层次, 图1为基于认知规律的思维能力发展模型:感觉登记—知觉解释—记忆编码—思维加工—价值评价。然而, 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的学习方式使学习仅仅停留在感知记忆层面, 缺少对知识的思维加工过程, 既无法对知识形成深刻及系统的理解, 也无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要把课改推向深水区, 就必须把教学从“知识层”推进到“思维层”, 把“关注点”从知识本身转到知识所蕴含的逻辑关系上, “知识”不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成为训练和发展学生有效思考能力的载体。思考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 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那么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才真正能够实现。

●课改为什么需要思维可视化技术

要实现探究性学习, 前提是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思维能力, 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便成了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突破口。然而在传统“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中思维含量是极低的, 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很少产生思维激荡及思维共振, 所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思维发展训练的机会非常少, 更糟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学生的思考过程均是不可见的 (教师和学生多以语言或文字的方式进行交流) , 所以学生要清晰地理解教师的思维路径及方法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反过来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思考障碍也是同样困难的, 这说明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和“学”如同两个模糊的“暗箱”, 极易产生信息传递障碍。而要克服这一障碍的有效途径就是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教学。

●如何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提高教学效能

什么是思维可视化技术?所谓“思维可视化”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原本不可见的思维路径、思维方法、思维规律运用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呈现出来, 从而实现增强记忆及加深理解的过程, 其本质也就是隐性思维显性化的过程。

这些图示方法主要包括思维导图、流程图、鱼骨刺图、学科规律模型等。在学科教学的应用中, 每一种图示方法都有与之相匹配的知识加工对象:思维导图更适合对复杂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 使之呈现为层级清晰的知识结构;流程图及鱼骨刺图更适合绘制解题流程, 只不过鱼骨刺图呈现的是逆向思考过程;学科规律模型则是用来呈现学科规律模型的高级图示, 它能清晰揭示复杂知识背后的本质关系, 可以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图2就是运用思维导图对物理概念进行了可视化加工, 它能引导学生在极短时间内更透彻地理解“摩擦力”这一概念及相关知识。

可视化技术如何来提高教学效能呢?在“未来课堂”项目中我们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构建适宜实施思维可视化教学的课堂环境

虽然传统的课堂环境也可以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 但要实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则需按“未来课堂”理念来重构课堂环境。这个课堂环境主要包括: (1) 由无线网络及智能终端 (平板电脑、PDA、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一体机等) 组成的思维可视化信息支持平台, 它具有生成、储存、呈现、修改、编辑、无线传输等功能。 (2) 经过优化整合设计的思维可视化课程资源系统 (以一套能够进行动态展示、交互操作的课程图库为主体资源, 匹配相关图示化解题训练资源) 。 (3) 按“学中心”理念设计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环境, 包括可随机组合的桌椅、便于学生展示交流的课堂布局、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室设计等。

2.提供优质的思维可视化课程资源

为了减轻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压力, 提高课程品质, 华东师范大学“未来课堂”项目研究团队已联合国内名校一线名优教师共同开发最优质的思维可视化课程资源, 凡是引进“未来课堂”思维可视化教学系统的学校都能运用这些课程资源来提高教学效能。

3.提供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的系统培训

历经三年教学实践, 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已经成熟, 经培训目前全国已有近百家中小学在应用这一教学模式, 而且大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思维现实 篇6

● S+W式机器人校本项目的设计

S+W式机器人校本项目既不能脱离实体机器人项目的动手搭建,也不能忽视编写程序、调试优化等算法思维, 应坚持“虚实结合、虚实互补”的原则来设计项目,其基本思路是:学生利用We Do机器人套装设计搭建模型,利用Scratch编写程序控制机器人完成指定任务,实现各种功能。

因此,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状况,设计了S+W式机器人校本项目的四种操作形式,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深受学生的喜爱。

1.S→W:搭建实体对象,模仿智能控制

这种形式主要是用Scratch舞台中某个角色来控制实体简易机器人运动。使用这种形式学习,学生要会使用Scratch中的一般指令,更要学会控制外接设备如马达的程序指令的使用。学生能通过对Scratch中角色的操作,利用We Do控制器控制机器人运动,体验智能遥控的乐趣。

【任务】用We Do搭建一个简易的实体风扇(如图1),能利用Scratch舞台中的遥控器(如图2)控制风扇的运动速度。

【功能】此遥控器中数字1~8代表了从小到大的8种功率;向左的按钮能控制实体风扇减速运动,向右的按钮能控制实体风扇加速运动;停止按钮使实体风扇停止。

【程序设计】遥控器上所有按钮都作为独立的角色进行程序设计,单击数字1~8,分别赋予变量值为10~80;单击左右箭头,分别将变量值减少或增加10;单击停止时,变量值为0。遥控器(部分)的程序指令如图3所示。

实体风扇要旋转起来还需要打开马达,让马达按一定的能量进行运动,主要程序如图4所示。

2.S→S+W拓展程序运用,实现多点变化

这种形式就是用Scratch舞台中某一个角色控制其他角色和现实中实体机器人同时运动。在设计中,受控制的对象除了实体机器人外,还要在舞台中有一个或多个虚拟角色,可以实现由一点来触发多点同步发生变化。

【任务】用We Do搭建一个简易的实体风扇,能利用Scratch舞台中的遥控器控制实体风扇和舞台中的虚拟风扇同时运动。

【功能】遥控器中数字1~8代表了从小到大的8种功率,向左的按钮能控制实体风扇和虚拟风扇同时减速;向右的按钮能控制实体和虚拟风扇同时加速运动;停止按钮使实体、虚拟风扇同时停止。

【程序设计】由于变量“马达速度”的值不便于直接作为虚拟风扇的旋转角度, 所以将马达速度除以一个值来得到适宜的角度读数。结合驱动马达的程序,优化

后的指令如上页图5所示。

3.W→S:应用传感信息,体验人机互动

这种形式是利用We Do的传感器来控制Scratch舞台中角色的运动。在创作中充分利用倾斜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返回的值来控制Scratch中一个或多个角色,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控制计算机中角色的变换,体验到人机互动的乐趣。

【任务】用We Do的距离传感器控制Scratch舞台中风扇的运动。

【功能】当物体越接近距离传感器, Scratch舞台中风扇转动加速;当物体离距离传感器越远,Scratch舞台中风扇转动减速, 直至停止。

【程序设计】由于任务中要求物体距

离传感器越近,转动的角度越大,也就是说距离传感器的值越小,旋转角度的值反而越大。为了将这两个值转换为同增同减的值,必须探索一个合适的公式进行转换,程序指令如图6所示。

4.W→S+W:优化程序设计,促进虚实相生

这种形式是利用We Do传感器控制实体机器人和Scratch舞台中某些角色同时运动。通过融合虚实的创作,学生能让虚拟与现实中的对象都按自己的意志进行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人机互动的愉悦,还能体验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感,激发学生投入到更发散的思维创意设计之中。

【任务】用We Do搭建一个风扇,利用距离传感器控制实体风扇和舞台中的虚拟风扇同时运动。

【功能】当物体越接近距离传感器, 实体风扇和舞台中的虚拟风扇同时转动加速;当物体离距离传感器越远,实体风扇和舞台中的虚拟风扇同时转动减速,直至停止。

【程序设计】将前面的虚拟风扇和实体风扇的程序进行优化后,程序指令如图7所示。

● S+W式机器人校本项目的实施

笔者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反思改进,初步构建了上述四种比较适合小学生学习的S+W式机器人学习项目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项目内容和情境任务来选择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来组合实施,而非对一个任务情境使用所有的形式。

基于S+W式机器人校本项目设计的《自动跷跷板》一课,笔者选择了以S→S+W为主,S→W为辅的两种形式结合使用来实施教学。

学习目标:认识倾斜传感器、马达、齿轮、滑轮等We Do零件,掌握We Do控制器、传感器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掌握Scratch中循环结构、分支结构、变量的运用,能够编写程序控制We Do的控制器;体验S+W式机器人项目学习的乐趣,激发创造力。

情境任务:小朋友都玩过跷跷板吧! 如果想让跷跷板的两端一直平稳地上下运动,需要什么条件呢?(讨论得出:跷跷板两边的重量差不多)今天,我们就利用Scratch和We Do来设计一款自动跷跷板,用控制器来控制跷跷板的运动方向。

任务分析:在这个任务情境中,首先需要弄清楚倾斜传感器的值。通过描述任务:传感器向左,跷跷板向左;传感器向右, 跷跷板向右;传感器平,跷跷板停止运动, 可以转换为传感器的值等于1,跷跷板向左转;传感器的值等于3,跷跷板向右转;传感器的值等于0,跷跷板停止运动。在这个程序中,嵌套了两个判断语句来区分距离传感器的值,并用马达方向和旋转角度来控制实体跷跷板和虚拟跷跷板的运动方向。

可分为三个步骤来完成:1S:在Scratch中画一个跷跷板,实现利用We Do中的倾斜传感器控制跷跷板的运动。2W:利用We Do套装的零件,拼装成自己设计的跷跷板。 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简单机械原理, 齿轮、杠杆、滑轮、运动的传递等问题。 3S+W:修改Scratch中程序,实现用倾斜传感器来控制实体跷跷板的运动,当倾斜传感器向左,现实中的跷跷板和Scratch中的虚拟跷跷板同时向左。

实施方式:教师提供相关资料、任务单和微课,四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生或根据任务单探究,或看微课了解知识,也可以根据资料搭建模型、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教师走进各小组进行个别化指导,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完成的小组可以继续探索其他控制跷跷板运动的方法。如上页图8~图10所呈现的就是一个小组在“自动跷跷板”S+W项目中的学习成果。

● S+W式机器人校本项目的价值S+W式机器人校本项目为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开辟了一个新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环境,学生在参与项目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自主学习、模型搭建、 逻辑思维、合作交流等多方面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1.由实悟虚,唤起发现思维

学生可以把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有趣现象、实际问题用数字作品表达出来,不断地拓展思维。另一方面,在任务情境中若以口头或虚拟的形式展示任务,学生对任务的理解就可能有所欠缺,而通过观看实体机器人的运动展示,能更好地理解任务,把握要点。

2.由虚到实,引发逻辑思维

在机器人项目的任务分析过程中, 需要探究如何把虚拟与现实中每个对象的动作、事件进行分割,梳理出各个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往学生经常会顾此失彼、思维混乱,现在由虚到实层层递进,很自然地解决了逻辑不清的问题。例如,在设计风扇时,学生先在Scratch中编写程序实现用遥控器控制虚拟风扇运转,理解了虚拟风扇要用变量来控制旋转角度后,再将此理解迁移到实体风扇需要用变量来控制马达的能量值,则很顺利地实现了控制虚拟和现实风扇同步运转。

3.虚实结合,激发创意思维

S+W式机器人校本项目中由于提供了虚拟与现实多维度的对象,学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创造力。虚拟中的多样角色和现实中的灵巧拼搭被学生用于尝试新的想法,实现新的作品,学习变得更有意义。例如,在教学《神奇

的风扇》时,有位学生完成任务后,将程序设计变换成为可切换的两种模式(如图11)。先设计了一个角色用于控制 “自动”和“手动”,再将该角色设置为两个造型“Sensor”和“Manual”并作为判断条件(如图12),选择是用遥控器控制风扇运动,还是用距离传感器控制风扇的运动,创意无极限。

4.虚实互补,发展计算思维

上一篇:完井工艺下一篇: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