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视频

2024-06-20

异构视频(精选三篇)

异构视频 篇1

黄河水利治理, 一直是我国的重要项目之一。近年来, 为实现实时水文信息的采集和监控、提升治理黄河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 国家启动了“数字黄河”工程。

沿黄视频监控系统是“数字黄河”的重要内容, 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沿黄各个业务部门建设的视频监控系统在系统架构、建设标准、布局规划、技术指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导致各个视频监控系统形成信息孤岛, 无法实现视频资源的有效共享, 不能充分发挥沿黄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势。

为了沿黄视频监控系统的规范建设, 实现不同视频监控系统共享资源, 满足既有系统之间以及跨地区多级用户对视频资源共享, 有必要研究视频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技术, 设计沿黄异构视频监控系统互通平台。

1 互通平台功能模块

沿黄异构视频监控系统互通平台由中心节点、区域节点和视频系统 (视频接入节点) 组成[2]。异构系统互通平台通过对所辖区域的视频终端、管理终端及视频设备的统一管理, 实现用户跨域访问、视频信令的多级传递和视频数据的不同区域转发, 从而实现不同视频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数据互通。异构视频系统互通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系统互通功能是通过区域节点的认证模块 (AM) 、协议转换模块 (PCM) 、目录服务器模块 (DSM) 、数据转发模块 (DFM) 和信令控制模块 (SCM) 5个功能模块完成。其中, SCM和DFM协作完成异构视频系统之间的信令交互和数据共享, 通过AM和PCM完成视频系统的统一管理、维护、用户注册和协议转换等工作。

视频互联代理[3] (VA) 完成视频系统和异构系统互通平台间的信令和视频数据交互, 从而实现异构视频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VA需要向区域节点上报本视频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信息。VA与区域节点的SCM通讯, 完成信令交换, 并向区域节点的DFM转发本视频系统内部的视频数据。

1.1 认证模块 (AM)

AM统一管理所辖区域用户的注册、修改、登陆、权限分配等操作, 实现视频终端访问异构视频互通平台时的单一登陆和统一认证。

1.2 协议转换模块 (PCM)

实现异构视频系统间的通信协议转换功能, 完成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工作。

1.3 目录服务模块 (DSM)

(1) 构建目录服务器, 统一存储本区域的视频用户、视频资源等信息。

(2) 对本区域的基本数据、用户信息、视频资源及状态、日志信息、异常警告信息[4]等进行统一存储。

(3) 数据管理功能, 对沿黄视频监控系统的用户详细信息、本区域内部的视频系统资源及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

1.4 数据转发模块 (DFM)

(1) 能够建立数据转发的通信通道。可以实时查看数据转发的状态, 实现对视频流转发的控制功能。

(2) 提供给监控终端实时视频浏览、历史视频和报警信息查看等功能。

(3) 具备数据信号转发功能, 避免前端网络带宽重复使用情况出现。

1.5 信令控制模块 (SCM)

(1) 满足视频信令访问:实时视频数据访问命令、云台控制命令、历史视频数据访问命令、异常告警信息查询命令等。

(2) 能够实现视频资源的快速、有效定位, 具有多级系统结构信令交互功能。

(3) 具有访问系统授权与权限协商功能。

1.6 视频互联代理 (VA)

(1) 主动注册:SA首次接入系统时, 主动连接到指定的区域节点, 并发送信息进行注册。

(2) 资源信息上报:汇总视频系统的各种资源信息, 上报给区域节点。

(3) 命令信号的管理:接收并能够处理来自区域节点SCM的信令, 并将响应结果返回。

(4) 视频数据转发:将区域节点请求的视频数据转发给DFM。

2 多级节点结构

沿黄异构视频监控系统互通平台可以扩展到多级结构, 进行级联监控。多级节点之间通过DSM、DFM、SCM进行信令和视频数据的交互, 区域节点的PCM、DFM、SCM与视频系统的VA完成信令以及视频数据的交互, 其中视频终端简称为CU (Client User) 。多级互联互通结构如图2所示。

3 系统关键技术

3.1 系统资源信息的统一管理

依据沿黄视频监控的组织架构关系, 统一管理各异构视频系统的视频信息。由VA汇总各自需要上报的视频资源信息, 并发送给区域节点的SCM。当视频资源信息出现变化时, VA上报更新数据。

上报的视频资源信息直接存入本区域的目录服务器 (DSM) 中, 如果是多级互联互通结构, 下级目录服务器还要将本级视频资源信息上报给上级的目录服务器。最终, 全系统的视频资源信息汇集到中心节点的目录服务器[5]上, 实现视频资源的统一管理。

视频资源的统一管理, 有利于视频资源的快速定位、信令信息的交互和视频数据的转发, 便于系统管理和维护。

3.2 实时视频的传输

系统建立两个逻辑传输通道:信令通道和数据通道。信令通道用于建立回话并传输控制命令;数据通道用于传输视频数据。实时监控图像的传输采用TCP/IP协议簇标准所规定的通信协议, 采用SIP协议做回话控制[6], RTP/RTCP协议传输视频流。接入节点通过VA功能模块同区域节点进行互联, 区域节点从接入节点获取实时监控图像的传输流程如图3所示, 中心节点从区域节点获取实时监视图像的传输流程如图4所示。

3.3 编码协议的互联互通

为了实现各异构视频监控系统的互通, 需要定义某个接口规范, 所有接入互通平台的厂家按照接口规范制作视频互联代理 (VA) , 并提供给互联互通厂家, 由互联互通厂家将VA融入系统。

4 结语

沿黄视频监控系统互通平台中设立中心节点、区域节点和视频互联代理。通过信令和数据的格式转换和转发, 实现异构视频系统互联与视频共享。本系统采用多级层次结构的系统构架, 通过分级管理、层层上报和全网认证, 实现沿黄视频监控系统内所有用户和视频资源的统一协调管理。通过互联互通技术的研究, 降低了在既有视频系统基础上构建统一视频接入平台的成本, 便于系统维护。

参考文献

[1]张俊楷, 李国霞.大规模视频监控软件的开发[J].微计算机信息, 2009, 25 (10) :160-161.

[2]江洋洋, 李霞.多源异构视频整合技术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 2008, 34 (23) :235-236.

[3]张晓东, 马礼, 高媛.基于视频服务器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 2008 (1) .

[4]GA/T 669-200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S].2006.

[5]汪奇, 朱煜.基于B/S结构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2006, 32 (19) :251-252.

异构视频 篇2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现代生活中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互相独立, 资源和数据无法共享, 也无法保证视频采集设备的兼容性, 所以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大联网以及不同监控设备兼容接入的需要成为视频监控系统新的发展趋势。随着接入的监控设备越来越多, 如何保证跨区域、跨等级视频监控网络中媒体资源的共享与定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主要从视频媒体资源描述、视频媒体资源发布和视频媒体资源发现这三方面进行研究。

视频媒体资源描述方面, 通常采用监控视频媒体资源的元数据, 主要是用来描述视频媒体资源的语义化信息, 以供计算机进行识别。传统的视频媒体描述信息可以分为两部分[1], 即上下文 (context) 描述信息和内容 (content) 描述信息, 即只包含了视频时长、专辑名称、视频格式等信息, 但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 还需要视频媒体资源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视频类型 (视频文件和视频流媒体) 等, 这就需要设计一套符合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媒体资源信息描述方法, 以满足大规模下监控视频媒体的共享与发现需求。

视频媒体资源发布方面,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为每个申请者建立一条发送视频流的链接, 这就是传统的C/S (Client/Server) 结构[2], 传统的监控视频媒体发布, 是单节点的视频媒体发布, 这样在大联网的异构视频监控系统下很难满足大量的请求需求, 而且很容易造成局部网络拥堵, 从而影响整个监控系统的工作性能, 同时在单节点下很难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研究和设计异构视频监控系统媒体资源共享的发布机制。

视频媒体资源定位方面, 视频监控系统下媒体资源的定位是视频媒体数据转发的重要保证, 只有保证了视频媒体资源的正确高效的定位, 才能开始视频媒体的传输。传统的监控视频媒体资源定位, 主要依据网络摄像头IP地址和视频媒体文件的元信息, 而且规模只能限定小范围的区域, 而且没有考虑到定位资源可存在于多个视频监控节点中, 就目前监控视频区域大联网的趋势下, 传统的方法很难保证查找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将利用P2P相关的资源定位技术, 研究视频监控系统大联网情况下, 视频媒体资源定位问题。

1 相关工作

随着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标准规范的出版发行,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有了一套标准的规范, 提出了基于SIP协议的信令网关互联的视频监控系统, 同时该标准规定了网关节点级联结构和对等节点互联结构, 同时该标准比较清晰地定义了互联的通信模型、媒体传输的数据格式。对大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尤其是安防联网的系统建设给出了明确的、可实施的技术标准, 开启了解决系统互联的一扇门[3]。当然该方案依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视频媒体资源共享问题, 这样很容易造成单节点失效和视频媒体转发过于集中。为了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4,5,6,7,8,9,10,11], 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网格环境中基于P2P (Peer to Peer) 的资源共享方案, 将互联网络划分成网格网络结构。文献[5]中提出了采用层次化DHT (Distributed Hash Table) 体系结构, 利用双栈节点构建上层的DHT覆盖网实现ALG (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 功能。在视频流转发方面, 文献[7]提出了一种利用缓存代理服务器来减少对主干带宽资源的消耗, 从而改善流应用的扩展性。然而这些都不是在视频监控系统上的应用, 本文基于文献[5]的设计方法, 提出了一种视频监控网通用型的共享机制, 以解决视频监控系统中流媒体和视频文件的共享与发现问题。

在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中, 尤其在视频监控系统大组网的情况下, 如果有大量视频媒体资源请求某一个节点的, 势必造成局部网络的拥堵和节点的失效, 而如果将P2P相关技术引入到视频监控系统, 就可以避免这一种情况的发生, 同时由于视频媒体资源分散不同节点, 以提高了媒体资源的可靠性, 本文正是结合了P2P技术的去中心化、易扩展、健壮性、高性能/价格比的特点, 进行了基于P2P的监控系统媒体资源共享与发现机制研究。

2 异构视频监控系统网关互联模型分析

根据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的标准规范, 两个信令安全网关的联网可分为了级联的方式和对等的方式, 这里我们主要参考监控区域网关互联的网络结构方式, 给出了联网结构图, 如图1 为多级视频监控系统网关的互连结构图。

由图1 可以看出同级的监控区域网关可以相互连通, 上级网关节点管理多个下级网关节点, 例如二级监控区域中的网关节点属于一级监控区域某个网关节点管理, 而在同级的监控区域视频监控系统网关节点的联网结构是一种对等的网络结构, 这种结构没有等级之分, 是组成视频监控系统媒体资源共享的最小单位。如果把同级别的监控区域看作一个节点, 将构成的是星型结构的网络拓扑图, 而但每一个监控区域节点之间的网络结构可以看作是一个全连通图网络拓扑结构, 当然考虑到某些节点的路阻问题, 某些节点是可能不具有连通性的, 但监控视频网络拓扑图主体结构与该模型类似,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在该系统互连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研究。

3 媒体资源共享机制设计

监控视频媒体资源的共享机制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媒体资源的描述问题, 即如何描述监控系统产生的媒体资源信息, 定义媒体资源描述标准的通用格式, 并生成相应的信息描述文件, 以便其他联网节点发现与识别;另一方面是媒体资源的发布, 既是媒体资源的注册到视频监控系统中, 使其他节点能够检索到媒体资源信息, 该章节主要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3.1 监控媒体资源分析

按种类划分, 监控视频媒体资源可以分为:监控视频媒体文件和实时流媒体文件、点播流媒体文件。对于点播流媒体文件可以将存储到节点的视频媒体文件以流媒体的形式转发出来, 所以监控视频媒体文件与点播流媒体文件可以看作同一种共享媒体资源, 只是请求的发送方式不同。而对实时流媒体文件是从监控设备 (一般是摄像头) 上实时转发的流媒体数据, 以供客户端实时查看。综合以上分析结果, 实际的监控媒体资源可分为两种:监控视频媒体文件和实时流媒体文件, 这两种文件的请求和传输等操作都是依赖于他们的描述文件作为驱动。

3.2 监控系统媒体资源描述

媒体资源描述主要目的是能够使计算机能够发现和识别媒体资源, 它是分布式资源共享的基础, 本小节研究主要内容是制定标准化通用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媒体资源信息描述格式, 并给出了相关的示例。由上一小节分析可知, 媒体资源的描述主要分为两类媒体资源的描述, 监控视频媒体文件资源的描述和实时流媒体文件的描述, 而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作为一种元语言, 它在Web数据交换、元数据标引等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 因此本文采用XML作为共享资源的元标记语言。对两者分别进行描述如下示例:

3.2.1 监控视频文件描述

3.2.2 实时流文件的描述

上述的资源描述根节点为source, 同时type属性规定了source的类型 (视频文件/视频流) , id为该资源的标识号, 该id主要保证了单个监控区域内媒体资源的唯一。在source节点内, 监控视频描述格式比实时流文件的描述格式多了一个时间元素, 其中start标识开始时间, 该时间为一个long型的时间戳, length表示该视频媒体文件持续时间;producter用来表示监控视频采集设备的信息, gateway表示产生该视频媒体资源的监控区域网关。

3.3 监控系统媒体资源发布机制

3.3.1 多级化的Chord索引结构

本章节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视频媒体资源文件索引机制, 该索引机制是在对等网络情况下节点的索引机制, 本文采用基于Chord协议的DHT索引机制, 实际上Chord协议仅支持一种操作, 既把一个给定的key映射到一个计算节点上, Chord使用了一致性hash算法[6] (consistent hashing) 的变体, 这种算法的好处是可以把Chord网络中的节点关联到特定而唯一的key上, 通过key值在ln (n) 的查找时间内即可找到所要定位的节点。然而由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网结构具有级联网络结构, 上级节点分布的资源要比下级节点分布的资源多, 容易产生上级节点的索引数据的聚集效应, 造成节点定位的倾斜, 本文基于视频监控网多级结构的提出了多级化的chord索引方法, 既把同级的网关节点看作点对点的对等网络结构, 并且在每一个级别上组建一个的基于Chord协议的DHT视频媒体资源描述文件索引, 使的每一级的DHT索引只负责本级网络视频监控网关节点媒体资源信息索引的存储, 这里可以参照图2 多级视频监控网DHT结构示意图所示。

在环中的每个节点记录的数据主要是监控系统中媒体资源索引数据, 其中具体的单条数据格式为KEY:SET (N1, N2, N3…) , KEY=sha1 (id+uuid) , 其中sha1 (Secure Hash Algorithm) 为安全哈希算法函数, 用来计算KEY值, id和uuid分别为监控媒体资源描述中source元素的id值和producter元素的uuid, 同时KEY值也是定位存储了待检索媒体文件节点的KEY值, 通过KEY检索出的数据, 存储的是若干网关节点, 这些网关节点共享了同一个视频媒体资源, 既SET中N1、N2 和N3 等表示的是发布该条媒体资源所在节点, 为避免出现共享节点重复这里需要使用SET存储结构。

3.3.2 监控视频文件的发布

监控视频媒体文件的发布的过程, 既是监控区域网关节点将其所拥有的监控视频媒体文件信息注册到该节点所属的chord文件索引中, 该视频文件可以是所在网关节点新产生的视频文件, 也可以是从其他网关节点拷贝过来的视频文件。对于新产生的视频文件, 该文件所属的视频监控节点将为之生成监控视频描述文件 (具体的描述格式可以参考3.2小节) , 并根据上述索引数据存储规则, 将相关的信息写入到chord索引中, 而对于拷贝过来的视频媒体文件, 该节点需要将该视频媒体文件的描述文件拷贝过来, 并依据规则将描述文件提供的信息写入到chord索引中, 这样就构成了共享的媒体资源索引, 也同时完成了监控视频媒体文件的发布。

3.3.3 监控视频流的发布

由于监控视频流是一种实时的流媒体, 所以不适合保存, 只需将监控视频流媒体的描述文件发布到Chord索引中, 当有请求读取某个视频流描述文件的视频流时, 就可以根据监控视频流媒体的描述文件提供的信息, 进行请求和转发。为了避免大规模集中的视频流请求, 可能需要将监控视频流描述文件发送到其他监控网关节点上, 这样其他网关节点就拷贝并共享地发布了原始视频流描述文件, 这里可以将其他网关节点为视频流转发的代理节点, 这样将解决了单节点无法满足大量集中的实时视频流请求, 可参考图3 视频流转发示意图, 可以看出代理节点向原始节点请求视频流媒体数据并转发视频流媒体数据给请求节点, 这样就大大缓解了原始监控网关节点分发视频流媒体数据的数量。

为了更好地描述媒体资源的发布流程, 可参考发布流程核心算法:

4 视频监控媒体资源的发现

视频监控媒体资源的发现过程, 重要分为两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视频监控节点的定位, 即视频监控区域网关;第二个过程根据节点提供的媒体资源描述信息查找共享节点并请求转发媒体资源。

第一个过程, 视频监控网关节点的定位, 定位视频监控区域网关节点的方法为逐级向上查询, 这里可以参照图4 多级树型网络拓扑图, Ni表示的是上级节点管辖的网络区域, 有图4 可以得出, 最底层叶子结点只负责所在区域的监控媒体资源的采集和记录, 而其上级主要作用为管理若干其下属节点, 当然上级节点所管辖的监控区域范围也随之增加, 所以对于视频流源节点的定位, 可以逐级向上查询, 例如N5 区域内监控网关节点的查询需上报N2区域公共上级节点进行查询, N5与N6区域之间节点的查询需要上报到N1区域进行查询, 由此可以给出相关查询定位的步骤:

Step1:有查询需求的节点生成查询信息并附带自己的网关信息, 发送到上级节点。

Step2:上级节点收到查询信息开始检索数据, 如果找到返回要查询节点的网关信息给请求节点, 如果没有查询到则返回null信息并附带其上级节点网关。

Step3:查询节点根据上级查询结果, 如果有查询结果结束查询, 如果没有查询结果转到Step1。

第二个过程, 查询节点获取到视频监控节点信息以后, 就可以获取该节点已发布的媒体资源描述文件, 根据媒体描述文件信息, 然后逐级查询Chord环型索引, 获取共享该媒体资源的节点网关, 该查询过程的核心算法如下:

由上述代码可以看出, 共享媒体资源节点的定位实际上是检索不同级的Chord环索引, 然后查询节点根据获取的共享节点网关信息决定如何获取媒体资源。

5 系统验证实验

为了验证本文所设计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共享与发现的方案的可行性, 采用了模拟的方式进行了相关的实验验证工作, 验证所使用的工具, 一台台式电脑, cpu为intel core i3, 内存大小4G, 所采用的软件为java语言开发的open chord库和eclipse编辑器, 模拟过程中主要验证如下两个个方面:共享媒体资源节点发现的验证;共享媒体资源定位所用时间的对比。

对于共享媒体资源节点的发现验证主要按照系统的级联结构图, 模拟的多级chord索引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查询工作, 其中一级由100 节点组成, 二级由1000 个节点组成, 三级由10000 个节点组成:运行结果如图5 媒体资源查找结果:

由上述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 需要查询的资源为test, 查询的结果为第三级找到了共享test媒体资源的五个节点, 在第二级找到了共享test媒体资源的两个节点, 第一节点没有找到相关的信息, 符合实验之初的预设。

对于共享媒体资源定位所用时间的验证, 主要采用Mysql数据模拟集中式查询、Flooding算法进行洪泛查询和多级Chord索引方法查询。由上图6可以看出, 基于Chord算法的查找时间浮动很小, 而是采用Flooding算法和基于数据库的Mysql集中式查询时间浮动很大, 其中当视频媒体资源数大于100 万以后, 采用Mysql的方式进行查询效率明显下降, 而采用Flooding算法进行查询时间变化幅度没有Mysql的幅度大, 但是也远远高于Chord算法。由此可知, 采用Chord算法比较适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媒体资源查询工作。

6 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视频监控系统的资源共享与发现的问题, 其中监控媒体资源共享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为媒体资源的信息描述, 因为监控系统中媒体资源的分发, 点播, 直播等操作依赖于媒体资源的描述文件, 也可以认为媒体资源的描述信息驱动着相关的操作;另一方面为媒体资源的发布, 本文主要考虑到视频监控系统大联网的趋势下, 单个节点很难满足大规模集中式视频媒体请求, 而将基于P2P技术的分布式共享, 负载均衡方法引入到视频监控系统, 该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根据相关参考文献采用了基于Chord算法的DHT索引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级Chord索引的改进方案, 使之很好的满足了大规模的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而视频媒体资源的发现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查找视频媒体资源的源节点, 该阶段主要是按照视频监控系统的分级结构进行逐层向上查询知道找到视频监控节点网关;第二阶段是基于Chord算法的视频媒体共享资源的查询, 由于文件的查询主要依赖于媒体资源描述文件进行驱动, 结合了摄像头的UUID和媒体资源的特定的ID号逐级进行检索共享媒体资源的节点, 以达到发现大联网结构下视频监控系统媒体资源。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异构互连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媒体的共享与定位问题。根据视频媒体传输时大容量、时间长、高速度等特点, 提出了一种多级的监控视频媒体共享与定位方法, 该方法从媒体资源的描述、媒体资源的发布、媒体资源的定位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主要解决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文件和视频流的共享与定位问题, 利用P2P相关技术设计原理, 制定了通用的监控媒体资源描述规范和多级监控媒体资源搜索算法, 以满足多级互连视频监控网中视频资源快速高效的定位需求。

关键词:视频监控,视频监控系统互连,P2P,视频资源共享,媒体资源发现

参考文献

[1]Fallside, David C, Walmsley, et al.XML Schema Part 0:Primer Second Edition[J].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 Recommendation, 2004.

[2]戚敬哲.P2P视频点播系统媒体内容发现与定位策略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0.

[3]饶丽华.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解读[J].中国铁路, 2013, 07期 (07) :88-90.

[4]孙华志.网格环境中基于P2P的资源共享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 2008.

[5]吕晓鹏, 王文东, 龚向阳, 等.混合网中的P2P资源共享机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2, 34 (4) :113-117.

[6]董芳, 费新元, 肖敏.对等网络Chord分布式查找服务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 2003, 11期 (11) :25-28.

[7]Keogh E, Lin J.Clustering of Time Series Subsequences is Meaningless:Implications for Past and Future Research[C]//In Proc.of the 3r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2003:115-122.

[8]裘天勇, 陈建亚.基于服务网络的语义模型和标识的研究[J].软件, 2014, 35 (9) :6-10.

[9]朱志刚, 肖大薇, 王颖.Go Ahead Web Server在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软件, 2014, 35 (7) :103-105.

[10]杨清永.分级的应用层视频传输机制[J].软件, 2014, 35 (11) :5-8.

异构视频 篇3

1 无线网移动视频传输现状

近几年, 无线网发展速度快, 应用范围广。传统的无线网主要有蜂窝网络、WLAN、Wi MAX等接入方式。现有的信源信道方法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问题, 是将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网络视为单一的链接路径, 导致传输质量不佳。

现有无线网络链接方式如下: (1) 蜂窝网络: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移动性, 但是由于实际运用场景中容易出现可用宽带不足的情况, 导致蜂窝网络视频数据传输会被延迟, 传输质量下降; (2) WLAN在实际应用中, 覆盖范围较小, 难以支持大批量用户的移动数据传输需求;视频数据通过WLAN的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宽带波动、使用不稳定的情况; (3) Wi MAX覆盖范围广, 传输效率高, 可以满足多数用户一般视频数据的传输工程, 但由于带宽问题, 同样难以保证高清视频传输的质量。

无线网络接入方式和传输路径的单一性, 导致视频数据在无线网进行传输时性能受限, 直接影响视频传输质量。为了提高视频传输质量, 异构无线网成为人们的研究焦点。异构无线网是将多种设备、网络、系统组合在一起进行数据传输, 传输路径具有多样性。

2 异构无线网视频数据传输

异构无线网协同视频传输受可通过宽带、传播时效、视频长度的影响, 可能影响数据传输质量和用户体验。为了提高异构无线网协同视频的传输可靠性问题, 本文通过以下算法进行分析。

SFL算法:视频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带宽和网络环境的影响, 数据传输出现延迟现象, 大大降低视频传输质量;通过注水算法和视频帧分段法可以对视频流量进行合理分配, 有效降低高清视频传输过程中的延迟。

LAB算法:LAB算法可以根据网络数据传输情况对现有的网络状态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分析,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选择性丢弃掉因各种原因无法解码的数据包, 传输解码时间内的数据包, 提高网络宽带资源的利用率, 避免宽带资源浪费。LAB算法中, 调度方法是按照L帧、B帧、P帧的优先级对数据包进行优先级排序, 确保优先级高的数据传输, 丢弃优先级低的数据。

PMT方法: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 PMT方法不能根据信道状态对视频的分流分配进行合理调整, 无法有效解决用户的终端移动性问题, 导致使用性能低下, 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质量难以保证。

多路径传输法:多路径传输的常见方法是EMS和MPLOT。根据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路径丢失率, EMS可以对数据进行分配和动态调整, 但实际过程中, 由于路径有限, 容易导致数据并发传输。MPLOT是一种传输协议, 此协议中未考虑延迟限制, 对大数据的传输吞吐量十分明显, 不适用于实时视频传输。

信源信道编码的优化和提升, 可以提高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中视频传输的可靠性。异构无线网是由多个移动终端设备整合在一起, 向传输数据提供多路径的网络环境。而源信道编码在此环境下问题较为复杂。为了提升信源信道编码方式, 保证视频传输可靠性,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速率分配的信源信道编码方式。

3 动态速率分配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式

现有的信源信道编码方式问题是将服务器与客户端进行单一链接, 在异构网络的多路径传输环境中, 该问题特别复杂。由于通信终端存在多种可用的无线链接网络, 如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选择不可靠的传输链路, 可能会大大降低视频质量。为了解决该问题, 提高视频传输质量,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速率分配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式。通过相关实验和实际应用过程得知, 动态速率分配的信源信道编码方式在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从候选无线路径中动态选择适合的无线链路进行数据传输, 提升视频传输效率。动态速率分配的信源信道编码方式简称 (DRA-JSCC) 。DRA-JSCC系统模型包含网络路径模型、端到端视频失真和前向纠错码。

3.1 网络路径模型

视频传输路径是视频数据通过服务器移动到用户端无线接口的一个独立的物理路径。实际应用中, 视频传输路径包含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传输方式。视频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宽带限制以及信道状况会随着接入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数据在无线接入网络环境中传输出现传输瓶颈的问题。路由器数据接受出现溢出现象, 使无线网络中的信道衰减, 引起数据包丢失。在有线交换机和无线交换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丢失, 被称为该物理路径上的数据包丢失。每段物理路径都有可用带宽、传播延迟、数据平均丢失率的物理属性。

3.2 端到端视频失真

端到端视频失真分为信源失真和信道失真。1信源失真的原因是由于数据压缩过程中, 损坏编码而导致的失真;信源失真主要会影响到视频编码速率和视频序列参数。信源失真与编码率成反比, 编码率较低时, 信源失真的衰减曲线陡峭;编码率高时, 信源失真的衰减曲线陡峭。在编码率相同的情况下, 信源失真与视频测试序列参数成正比, 即视频测试序列参数越复杂, 信源失真越严重。2信道失真与视频传输过程中的有效丢失率有关。信道失真主要由两方面造成, 一是视频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失, 二是数据包未在有效时限内到达用户端。通过实践研究, 信道失真与过期视频帧数成正比。

3.3 前向纠错码

前向纠错码作为前向纠错方法对视频数据进行保护, 减少数据差错。Reed-Solomon (RS) 码是前向纠错码的一种形式。RS编码块中, 其中FEC数据块由n个数据包组成, 包含m个源数据包和n-m个沉余数据包。在实际应用中, 前向编码常被应用于保护视频数据。

4 结语

随着人们对移动互联网视频功能需求的增加, 基础无线网络的设施随之飞速发展, 单一网络路径已经不再满足人们工作生活需求, 于是异构网络成为研究焦点。异构网络的多路径性, 导致现有信源信道编码方式的单一链接在异构网络环境中的问题复杂。因此,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速率分配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式, 可以对异构网络数据传输进行动态选择, 提高传输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冀衍, 乔秀全, 程渤, 陈俊亮, 孙运雷.延迟敏感的移动多媒体会议端到端服务质量保障[J].计算机学报, 2013 (7) :1399-1412.

[2]马建华, 薛广民, 万江飞, 刘博.异构无线网在油气生产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电信技术, 2014 (6) :42-46.

[3]潘旭洲, 刘荣科, 王岩.基于伴随式的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编码[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2 (1) :116-122.

[4]李双全, 申晓红, 闫永胜, 王海燕, 李保军.LZW-RS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在水声通信中的性能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3 (8) :2238-2240.

上一篇:现代装备与控制工程下一篇:主谓一致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