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观

2024-06-03

社会福利观(精选十篇)

社会福利观 篇1

“针对企业, 培训作为一种企业福利, 如同每个员工都有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一样, 每个员工也都有享受培训的权利;针对社会, 培训更是一种社会福利, 如同企业赞助公益活动、倡导社会公德一样, 每个企业都有责任努力提高每一个作为社会一员的员工的生存技能。”正如这种说法一样,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培训福利化”是人力资本理念的一种创新。

1 培训福利观的误区

福利是企业提供给员工的一种间接的报酬, 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或退休金等形式。这些形式作为企业成员福利的一部分, 奖励给员工个人或者员工小组。随着培训的日益重要, 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把培训作为一种福利。事实上, 无论从目的还是从性质上来看, 培训和福利都有很大的不同。对组织而言, 培训是为了满足企业长远的战略发展需求;从职位需求来说, 培训是为了满足职位的技能要求, 改进现有员工的职位绩效;从员工的角度来看, 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满足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当我们谈到拓展培训时,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员工的如下说法:“如果大家提出想去哪玩, 公司就会把大家带到一个风景不错的地方‘拓展培训’几天, 反正是公司花钱, 何乐而不为呢?”在目前很多企业中, 持这种所谓“拓展培训”不过是企业给予员工的一种变相“福利观点”的人, 屡见不鲜。而在我看来,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企业进行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投资, 尤其是培训。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并非是企业单方面的行为, 而是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投资。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 企业拿出一定的成本对员工进行培训, 是以员工回报企业为目的的投资;而对于员工来说, 员工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有效接受培训的能力, 并且为接受培训而付出了时间和精力等, 他们则把培训看成为自身发展的一种投资, 由企业来买单更是利润可观的投资方式。正是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共同付出、共同需要和共同投资, 才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我看来, 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培训不是公司提供的福利, 而是企业根据其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对人力资源的一项投资, 是以提高工作绩效为目的的一项管理活动, 更是企业需要获取回报的一项投资。如果企业培训仅仅作为一种福利, 那么仅仅只是获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却未必会为企业带来回报。

所谓的“培训福利观”只把培训当作福利, 员工就会因此缺乏绩效压力, 不珍惜培训机会, 甚至可能仅仅把培训看作一种休闲或消遣, 这样必然会影响培训效果。福利是人人有份, 人人平等的, 且每年都相对稳定, 企业的战略要求不是培训的重点人员、培训的重点阶段, 这样容易造成员工心理上的不平衡, 对企业的发展不利。所以, 企业要尽快走出培训的“福利倾向”, 强化培训的“投资导向”。

2 现代员工培训的价值取向

企业培训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领域, 根据其初衷和目标的不同, 存在三种基本的取向, 即员工个体发展为本的培训、企业生产促进为本的培训和关键性问题解决为本的培训。这三种取向分别建立在不同的哲学根基和充分的社会科学理论上, 并且形成了不同的预期目标。在此, 我们主要关注现代员工培训的价值取向。

基于任何理论的实践, 都牢固建立在对其行为目的、过程以及结果等的思考之上。企业培训也需要思考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开展岗位培训的目的究竟旨在促进员工自身的发展, 还是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即企业培训的价值取向问题。

据美国《财富》周刊对全球100家员工最欢迎的公司的调查显示, 最吸引员工的首要条件并不是高薪水, 员工最关注的是能否得到持续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其次才是福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所把个体需求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从个体的角度来看, 绩效、技能、成就、任务、责任以及义务等, 都是内在成长、意识、快乐和健康的重要方式。纳德勒认为“学习是为了个体的发展, 而与特定的现状或者未来的工作毫无相干———组织岗位培训的目的是帮助个体通过平常的学习获得发展, 而无需设定一个特定的方向。”企业中的员工, 希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希望不断提高自己的报酬和待遇, 希望得到与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相符的工作岗位———通过培训, 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 拓展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 增强员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员工追求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

3 加强培训投资的思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 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竞争的原动力, 人力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开展培训, 不断的提高并激发员工的潜能, 企业也从中得到可观的收益。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投资并通过管理使得企业投资收益最大化。

贝克尔在分析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时, 着重分析了在职培训的方式、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在贝尔克看来, 员工在生产中学习新技术, 接受岗位培训, 都能够增加其人力资本存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 产生要素的递增效益。据欧洲一些国家的资料统计, 员工的技术每提高一个等级, 劳动生产率可提高10%-20%。

优秀的员工可以创造良好的业绩, 而完善的培训更为塑造优秀的员工提供了保障。现代企业的竞争, 关键在于企业人才的竞争,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被企业看作一种有价值的投资, 成为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 在实际的企业培训投资理念中, 由于受到成本费用观念的影响, 企业对于员工培训的管理和政策多倾向于“培训是员工个人受益”的观念, 按照市场经济“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 企业总是力图采取扣发奖金或者工资等措施来弥补企业培训开销, 此类做法无形中降低了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及其企业培训的效果。虽然投资总是以收益最大化为本, 但是, 如果企业过于计较成本吝于培训投入, 无法满足员工需求, 因而导致员工的离职, 企业便得不偿失。因此, 企业要树立正确的培训投资理念, 强化员工的培训工作, 更新员工的知识结构和水平,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使企业和员工都能从培训中受益, 真正形成学习型组织, 从而推动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培训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如同其它所有的投资一样存在巨大的风险。目前不少企业存在“养而不用”的现象, 他们担心会“为他人做嫁衣”或者成为竞争对手的“培训基地”, 所以不愿过多投入员工培训。在树立培训投资的新理念时, 首先要认识并接受投资中风险与收益共存的规律, 其次要努力降低风险, 在关注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同时, 也要关注企业价值观以及企业文化的熏陶, 使得员工和企业在理念上达成一致。同时, 要不断完善公司的激励和晋升机制, 这也是留住员工的重要保障之一。另外, 观念上还应该有这样的提升:倘若不同的企业都切实的进行培训, 即使人员在不断流动, 经过培训后的员工个体整体素质得到了的提高, 也就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沈小平.培训是最大的福利[J].成人教育.2001. (07) .

[2]丁玉华.培训.回报率最高的投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 (5) .

观福利院有感 篇2

好的天气往往会给人带来好的心情,但今天却是个例外。虽然外面阳光明媚,清风凉爽,可我们的心情却无比沉重,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们前往的地方——朔州市福利院。

进入福利院,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地方很干净,环境也很好,也许这也是唯一值的我欣慰的一点了吧。当进到里面看见那些孤寡的老人,被遗弃的孩子时,我真的说不出自己心理是怎样的心情。忽然间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和他们相比,我们正常的人对生活还能有什么抱怨呢?

在这里的老人们都是社会上的“三无老人”,他们强忍孤独,面对着日出日落。也许在他们休息的晚上第二天不再会醒来,但是又会有谁为他们流泪,他们的家人又在那里呢?他们为了自己的家付出了那么的多,但在他们年迈的时候变得没用了的时候,他们却被他们所谓的亲人像垃圾一样丢弃一边不管不问。这个社会难道就这么残忍吗?还好我有一个感恩的家庭,我的爸爸叔叔永远的那么孝顺我的爷爷奶奶。但是又有多少老人一辈子辛苦的付出,而到最后换来的是什么呢?他们得到的只是被抛弃在那阴沉的福利院,又有谁在乎他们吃的好吗?睡的好吗?身体还好吗?风湿病又犯了吗?有时我在想,如果我老了我会不会像他一样坚强呢?是整天郁郁而终还是笑对生活呢?我不知道,我也不敢想,今天看到了老人的笑容还有体会到他的那份坚强,我懂得了哭着离开倒不如笑着面对来的更痛快些。在为老人们打扫完卫生出来时,一个画面给我了深深的印象。一

位护工领着一个小孩去水房打水,当打完水出来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最多也就是四岁的小孩拉着一个将近和他一样高的水瓶跟着护工往回走。当时我在想,我四岁的时候在干吗?我的父母会舍得让我拿那么重的东西吗?

陪伴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是幸福的,却少了自理自力能力。对于弃婴,能够被福利机构或家庭收养,无疑是幸运的,可终究缺乏家庭的温暖,是不完整的。比起他们,我们的子女,衣食无忧,想要什么有什么,天天被父母宠着爱着,每时每刻被爱包围着,才是真的幸福。可他们知道吗?不会的,正如我们天天用电用水,不会觉得它的珍贵,在去年冰灾大面积断电停水的岁月,才知道水和电的弥足珍贵。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的是生存能力锻炼和挫折教育,思维敏捷了,但动手能力也差了,试问现在有几个孩子还在自己动手做螺陀、手枪和弹弓等玩具?那些福利院的孩子,不可能受到家庭中几个人照顾一个孩子的幸运,但他们都得却从小学会照顾自己,遭遇给了他们不幸,同时也给了他们坚强!

现在我们的工作环境是优越的,但却少了一份恒心。我常常在想,我的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没什么激情,待遇也不行。现在想想,有几个是在干自己热爱、兴趣相投的工作呢?可以猜测,福利院的那些员工,他们也不是生下来就一定要干这个工作,而且他们的待遇也不高,早几年连几百元的工资也发不齐,但他们坚持下来了,每天依然用宁静安然的笑脸面对行动不便的孤老和不谙世事的弃婴,都有人说,人这一生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事一辈子做好事,可他们是每天

每时每刻都在做好事,把慈善福利事业进行到底,从他们的笑容中,我读懂了平凡和伟大其实并不遥远,用一份恬静心情,用一份不凋谢的爱心,用一颗包容的慈心,笑对每一天,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对照自己,缺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其实每个人都有残疾,小时候不会走路、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服、这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老了,不能走了,不能动了,也需要别人的帮助。那么,那些残疾的被遗弃的老人,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帮助,但我想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爱!

最后,当我们准备离去的时候,赶上了福利院的小孩子们下学了。当这些小孩看见我们时,没有害怕、没有陌生感,而是张开双手冲向我们,对着我们说:“抱抱!”在那一刻,我的心被触动了,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感情世界。只是与我们正常人的表达方式不同罢了。他们有的不会说话,有的听不见,有的智力有缺陷,有的孩子很可爱,才几个月大,但是他们的父母就把他们抛弃了。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段辛酸的经历。看见他们,我们的心里都很复杂,这些孩子这么单纯善良,却没有一个美好的家庭„„

以大学看社会,以社会观大学 篇3

@udn联合新闻网:陆客来台不只狂扫精品,二手书近来也成为采购热门,救了不少原本生意清淡的旧书店。台湾二手书在华人地区颇负盛名,量多质精,如绝版文史古籍、台湾文史。

@熊培云:许多知识分子经不起无来由的骂,被骂得多了,索性就关了微博,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劣币驱逐良币。然而你几时听到唐僧抱怨:“悟空,怎么有那么多的妖魔鬼怪想吃我的肉呢?”你既然走了取经那条路,一切都是你应得的。你只管赶你的路,取你的经,有白骨精不是你的错,没有悟空也不是你的错。

@葛晓非:第一份工作,追求工资还是追求价值?谁都会答要价值。面试时的豪言壮语大可不必当真,一旦有工资更高的offer,即使工作很无聊,八成会走掉。公司培养半年一年还没业绩产生,不想自己是否有贡献,却抱怨公司埋没人才,给自己待遇低。其他公司加1000块就跳槽。现在的公司不是不愿意培养人而是培养不起。

@林正刚:80后90后在公司中表现出来的意识更真实更人性更平等更不看重权威,这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大量好处:信息多样并具有一定创造性,而且给相对透明的管理方式奠定了基础。

@葛剑雄:请考生同学理性对待三事:泄题案,只能等公安、教育部门追查、公布。考研制度(含复试)须改革,但此次只能接受现行办法。有复试资格者摒除杂念,努力拼搏;出局者应冷静选择,暂时放弃或明年再考。凡事有主客观两面,客观条件一时难改,主观努力可以争取,顺应客观也不失为不得已却明智的选择。

@熊晓鸽:今天到纽约参加波士顿大学校董会,负责本科生招生的副校长报告说,今年申报波士顿大学的中国学生总数达2802人,比去年增长了52.2%,而排名第二的韩国学生为922人,不到中国学生的1/3。2005年我刚加入校董会时,申报波士顿大学本科的中国学生仅100名,7年增长了28倍!

@贾村隐者:台湾大学法律系学生如果在考试中作弊,不但记过取消成绩还要劝他转系,因为作假者不适合从事法律工作。

@RUONAN:今天晚上,我和学生们一起分享了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读书就是读自己。读什么书,成什么人。书籍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你的人格,所以,要成为第一流的人,就不要习惯读第三流的书。读文学名著,就是寻求灵魂伴侣。认识身外的世界,体验别人的生活,最终是为了成就自我。

@许骥:都说香港图书市场小,在香港当作者很辛苦。其实别看内地图书市场大,书却卖得便宜;香港市场小,但书卖得贵——作者真正可以拿到手的版税其实差不多。比如,内地出版一本书,售价30元,印5000本,10%版税,作者得15000元;同样的书在香港出版,售价130元,印1000本,10%版税,作者得13000元。

@内含子-intron:其实,我们科研人员最敬畏自然,因为整天和大自然打交道,对自然规律有一点不尊重,马上就遭报应——实验失败。或者有一行代码写得不合逻辑,电脑马上翻脸,一点都不讲情面。伪环保们就不同了,他们面对的是人,因此可以满嘴跑火车、忽悠无极限。他们才是最不敬畏自然的一批人。

@Jerry胡忠:不懂行的人,总觉得做淘宝的遍地能捡钱。以服装为例,懂行的人才知道,10%以上税点、15%广告投入、10%工资、7%快递费、3%模特摄影化妆费用、1%房租水电物业、1%差旅市场费用、还有ERP系统及淘宝各种小软件小模板,还有10%~20%左右库存率。没有50%以上毛利基本赔钱。

窥探中国社会规则观 篇4

一、中国社会规则观文化渊源简析

按照地理决定论的观点中华民族世代生活在富饶而广阔的东方沃土之上,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广阔的平原孕育出的是相对稳定的以人与人之间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群落。与之相对的则是西方早在古希腊就已出现的城邦社会制度, 这种社会制度是建立在地缘文化基础之上的。地缘文化在人与人的亲疏远近上更强调的是公民之间无差别的社会关系, 而血缘社会文化倚重的则是以血缘宗亲为基础的亲疏远近关系。在前者的无差别公民社会之间人与人的关系自然依靠所有城邦成员共同尊崇的社会规则进行调整, 而对于后者而言, 由于亲疏远近被划分, 亲等较远的则往往被边缘化, 以宗族为核心的群体也自然由宗族的“族法”“家规”来调整内部关系, 而外族则不适用。在全社会而言, 也都遵从和认可各个宗族内部的亲疏关系, 并在普世规则当中予以确认。

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当中到处都充斥着这种血缘理念。在刑罚制度当中有“亲亲得相首匿”的规定, 即包庇藏匿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法律所允许的。再如在中国古代刑法的量刑当中, 对于亲疏关系较远的人身伤害行为, 所量刑就较轻, 对亲疏程度较近的伤害行为则量刑就重。同时在亲属关系内部, 长辈伤晚辈就比晚辈伤长辈量刑要轻, 更有的直接规定父杀子无罪。在中国古代的民事法律制度上表示人与人的关系因血缘而亲疏不同的规定则更多, 最显著的是古代丧葬的五服制度, 根据亲等的不同设定丧葬服饰和礼仪, 以确定人们的亲疏和关系圈。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的血缘文化实质上是促成了社会人际关系当中的有差别对待, 而非在地缘文化当中的社会人无差别对待。即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并非一视同仁, 而是要视对方与自己的亲疏远近而定, 这种处世态度也必然会影响到处理公共事务的公务人员, 以及处理开放性商务和其他社会事务的人员, 这些人在面对明规则下无差别的对象时, 内心认定往往是有亲疏不同的, 在这种平衡界定之下, 自然也会做出相应的区别对待。

基于以上的人际关系区分的标准, 人们往往更相信人治的力量和准确度, 而不信赖法治和规则。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之中, 人治思想一直统治着中国人的规则和决断思维。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人们对一位优秀开明君王的期待远超过对一项长期有效的制度出台的期待。当然这也与人兴政旺、人亡政息的封建专制统治是息息相关的。人治思想下, 人们的日常事务和公共事务的处理, 纠纷的决断, 往往要依赖某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处理, 在这种完全靠人的思维来决定其他人利益的情况下, 决断者必定会利用自己自由裁量的余地对亲者和疏者做出不同的判断。

从宏观上看, 这种人治思想是由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产生的同时也是为其服务的。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当中, 官员的选拔不由人民的意志决定, 而是由上级统治者指定, 官员在行政责任上自然也不必对人民负责。相反, 倘若是自下而上的政治体制, 如现在的民主选举制, 那么被选出的官员则必须对选民负责, 相配套的民主监督机制和健全的法律机制也决定了决断者的自由裁量余地很小并且必须谨慎行使。两种不同的人员选用和负责机制与集权和分权的政治机制也是相通的。前者由于各级权力只对上级负责, 那么便意味着权力的逐层级集中, 直到最高层级则标志着绝对的权力;后者则各自面对民众, 对不同的群体负责, 越是如此, 越会弱化决断者的个人意志和个人权力, 分权制度则是在这种民主的思想和体制下得以稳固。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看见,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的血缘文化到亲疏宗法观念再到人治观念的逻辑发展链条, 使得中国社会形成了现在难以改变的对规则的特有认识。

二、中国社会规则观概述

如果说中国社会的实际运行是完全不遵守规则的, 恐怕有失偏颇, 而事实是大部分人在行为层面是遵守规则的, 但在意识层面, 却是不尊重规则的, 更不要说信仰规则了。因而应该说中国人的规则观大致是遵规却不惟规。自古至今, 我们对于规则内事情总是本着所谓社会效应和不启动处理的原则予以遵从, 这是因为, 规则一旦制定, 便具有一定的强制力, 就有被所有对象无条件执行的力量。无论如何, 在日常的行为当中我们都不会也不愿触碰这条红线, 但规则的外观被执行并不是意味着规则的精神得到了实现。

任何一种人类社会所追求的价值都要通过具体的执行规定得以实现, 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如果不落实到的具体的司法公正制度中去便只是等于一句空话, 而司法公正又必须表现在对司法程序、司法人员的行为和权限等的具体规定上, 继而各项具体规定的执行状况又不是直观可见的, 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标准、数据等进行体现, 于是一项抽象的基本价值被规则化之后就形成具有一定外观可识别性的具体事务。所以人们往往习惯于将具体标准和结果同它的源泉价值相等同。既然两者可能被等同视之, 那么完成既定标准便成了遵守规定的代名词, 而在实现标准的过程中是否真的贯穿规则精神则被弱化了。举个简单的例子, 2008年的三鹿牛奶事件体现出了我国对于食品质量标准制定和执行的制度性问题。本来用于鉴定奶粉营养是否合格的标准被简单地测定氮含量所取代, 那么就意味着社会认可了将氮含量与营养的价值相等同, 生产者撇开牛奶营养问题放在一旁, 而用三聚氰胺来提高掺水牛奶的氮含量, 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再如我国的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机制长久以来是以考试论英雄, 也就是将人才与分数高相等同, 继而就产生了所谓应试教育。

在规则外观上遵守, 同时在规则外钻空子, 进行与规则精神相违背的行为, 从而生成与规则相对应的该领域的另一条行为习惯、方式或者准则, 我们通常把它叫做潜规则。这种潜规则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着, 其基本的逻辑原则是这样的:

1. 基于人治的理念, 相信规则是为人所制定并由人来执行的, 因而将人而非规则放在行为的关键点上。

上文已经对此进行过解释, 正是这种将人而不是规则作为决断者的基本观念才会导致将人作为处理所有事物的中心。

2. 基于人的差别对待的观念, 将自己与关键人的关系由无差别的社会人拉近到有差别的亲戚、朋友等关系。

这在中国的古代政治、外交上颇为多见, 政治联姻、对外和亲都是试图通过提升亲疏等级而将双方或多方的关系特殊化。

3. 基于特殊的关系, 基于人治的理念, 个人处理特殊关系必然会有特殊倾斜。

因为上述两点的结合, 在个人决断的体制下, 特殊关系与一般无差别关系之间的选择中, 决断者选择前者便顺理成章。

4. 填补明规则标准。

在按照上述潜规则完成一系列行为后, 将规则所要求的用以表示相关精神理念的具体形式要件和标准进行补充即可。

如此便形成所谓“潜规则与明规则兼得”的社会行为逻辑, 这种行为方式的危害自然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规则观之下的行为方式被完全私人化, 规则所表达的精神内涵也尽皆扭曲, 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腐败横行和普遍的社会不公。

三、结语

中国社会规则观的形成有其深刻根源和历史原因, 其影响也是十分巨大和深远的。我国法制建设时间还不长, 在法律规则的制定上还很不完善, 同时在法律信仰的建设上也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只有在民众内心建立起对规则真正的信仰和依赖, 才能去除人治的阴影, 才能减少潜规则的横行。不过我们可喜地看到, 近些年来, 我国民众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正在逐步上升, 法制建设也在飞速发展, 各项监督机制的建立和监督力度的加大, 也使我们对于人们规则观念的改善抱有很大的信心。

摘要:人们对于规则的认识和尊重程度决定了规则在社会中执行的力度和效果, 也决定了社会正面价值实现的程度。中国社会对规则的认可度和依赖度都不高, 呈现出形式上遵守规则而实质上不惟规则的观念。这不仅是中国封建残余思想的体现, 也是传统文化根源的影响, 同时在行为逻辑上也有深层的原因。笔者从中国社会规则观的现状入手, 从历史文化渊源以及具体行为逻辑两方面进行剖析, 以求理清当中的发展和关系链条, 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和法律信仰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规则观,规则,中国社会,文化,差别对待

参考文献

[1]邹川雄.中国社会学理论[M].台北:洪叶文化, 1999年.

[2]烺光 (著) , 彭凯平等 (译) .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的比较[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年.

[3]杜赞奇 (著) , 王福明 (译)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年.

[4]林安梧.“道德与思想之意图”的背景理解:以“血缘性纵贯轴”为核心的展开[M].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台北: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本土心理学研究室, 1997年.

[5]陈晓枫.法律文化的概念:成果观与规则观辨[J].法学研究, 2006年, 第一期.

读《骆驼祥子》观现实社会 篇5

初到北京城的祥子是一个年轻力壮,像一棵一样的青年,他心中有他要的生活和奋斗目标——买一辆属于他自己的车,并且他还为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他凭着自己的力量努力拉车,对自己的生活努力的节俭省钱,为的就是攒钱买一辆自己的车,他的心思是多么单纯而明确,他忘不了一切都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来争取得到。他这样的严格要求自己,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有为青年,他应该受到社会的鼓励和支持,然而最终他还是堕落了,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为他感到惋惜,在惋惜的同时也在可怜自己。看看祥子,看看周围忙忙碌碌的人,再看看自己,我们难道不一样吗?年轻的我们都相信靠着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实现梦想的,从小父母、老师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我们也对此深信不疑,所以我们努力,看着梦想就在一点点的实现,可以周围的一切都在迅速的变化着,这些变化都无疑地冲击着我们的理想,一切都不适宜了,以前以为上了大学就好了,就可以比别人有知识有文化有更多的机会,可是到我们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大学生也只是最普通的劳动了,他们因为专业等的限制可能机会还更少些。

看看那些刚入大学的学生吧,一张张稚气天真的脸,充满朝气和活力,有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焰,有着舍我其谁的气概,但经历过的许多人都知道明年他们会变怎样,后年又怎样,毕业后又是什么样子,极少人极少人会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祥子对于“坚持”我们不得不敬佩,因为我们连他那点都做不到,尽管我们的条件和机会都比他好。祥子在堕落前的那种奋斗劲,我们很少人能够与之相比,他就默默地,不动声色地拉车,为梦想积攒,他能够对周围的环境的诱惑视而不见,敢问我们能够做到吗?有他做得好吗?

祥子用自己的血汗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在他交钱的时候手都在发抖,要知道那份钱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他所有的辛酸体会都在这里面了。然而不久就被人给抢走了,对于祥子又应该是多大的打击呢?这又多么像现在的许多社会底层人,他们幸苦工作挣钱,一点一点的积攒,为的就是拥有一份最为起码的私有财产,一个温暖的家,一套房子,但是现如今的房价没有谁的工资涨得有它那么快,短短的几年里都成什么样子了,这不就是一双无形的抢劫的手吗?有多少 就像祥子一样拼了命的工作,攒钱,买房,他们有的甚至花去几代人的`积蓄都还只能付一套首付,当这些幸苦积蓄被统统拿出去支付一份还不完全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时,他们的手能不颤抖吗?

祥子最后还是堕落了,有人说是虎妞最终拉下他的,因为她骗了他,他的梦想毁在了这个自私而又工于心计的女人手上,老实巴交的祥子又怎是他的对手呢?是,不可否认,有她的原因,虎妞的死也无疑给祥子带来了灾难——让祥子再一次失去车。但这时我们就不得不看看祥子不能成功的主观方面的原因了。祥子是代表农民阶级观念的,他的思想相对于虎妞的资产阶级思想是远远落后的,他总是放大对虎妞的怨恨而没有看到虎妞身上的优点,如果依照虎妞的致富思想:买洋车——出租——收取租金,可能祥子也会致富的,也不至于落到他后来的那步田地。祥子不是不聪明,也不是懒惰不肯奋斗,而是他那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在变化多端、不安定的社会中根本就无法立足。

看看周围怨气十足的人,埋怨自己的工作不好,工资不高,但又看不到他们有什么大胆的行动,他们即使忍气吞声也要保持着那份自己不满意的工作,可以看出他们缺乏接受挑战的思想和胆识,就因为现在能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这就像祥子对虎妞,只能消极的接受。变通,可能会带来转机,虽然利益往往与风险成正相关的,但在穷途末路时是不是该用一下呢?

祥子的堕落不能不从精神上找原因,虎妞的死,让他失去了车,而不是爱情,所以那从根本上还不足以打击到祥子,所以他变得消沉但也没有彻底沉沦,那时候至少还可以想到小福子,想着拥有一个家,这就成为他奋斗的动力,可是到后来跟自己有着同样命运的小福子为生活所迫而自杀,祥子的精神支柱也垮了,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让他留恋的了,他开始放纵自己,放弃自己,堕落就此真正的开始了。

企业社会责任观是一种什么“观”? 篇6

社会责任理念不仅代表着时代发展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代表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这个新要求和新观念实质上就是关于企业发展为了谁,企业发展要靠谁,企业如何负责任地发展,以及如何衡量负责任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只有回答好了这一系列问题,才能将社会责任的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观,进而形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观,亦即企业社会责任观。在阅读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企业公民)报告时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大批只经过短时间发展的中国企业已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企业发展为了谁?是为股东还是为利益相关方,抑或是为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企业不同的回答可以说表达出了企业发展不同的最终目的。中国大唐集团在其2006年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就提出“提供清洁电力,点亮美好生活”的社会责任理念,表明了公司作为一个发电集团,其基本职责是提供清洁电力,但其根本目的则是通过清洁电力来为世界创造更美好生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其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提出“放飞神剑,收获和平”的企业社会责任观,非常好地道出了作为一个中国军工企业的根本目的,那就是为了维护中国和平,促进世界和平的本质存在。

企业发展要靠谁?这个问题其实从每份报告都有一个利益相关方表即可获得答案。因为企业之所以要将企业的理念、行为和结果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一方面是接受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和检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得利益相关方的认同和支持,来实现企业长期的可持续运营。

企业如何负责任地发展?“点石成金,造福人类”是中铝公司201 O年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公司社会责任观,事实上也就清晰地指出,公司通过负责任的决策(“点”)和在尊重人权等七个方面负责任的行动(“成”)来实现对各种人、财、物资源(“石”)的有效利用,创造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价值(“金”),进而达到服务全球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目的。

如何衡量企业的负责任发展?中国五矿集团在其2007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其“珍惜有限,创造无限”的可持续发展观,明确指出“创造无限”就是为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本质,就是用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重新思考企业为什么而存在,企业靠什么而存在,企业如何去存在,以及如何衡量企业的存在,上述企业不但形成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有些企业还将其融入到企业使命、企业宗旨,进而上升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基业长青。

毛泽东的社会公正观 篇7

一、毛泽东的社会公正观

众所周知, “公平”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因此, 毛泽东对公平问题的研究非常深入, 他是从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化教育公平这三个大的层面来探索的。具体表现在: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公平观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实行按劳分配与配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以实现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以实现政治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文化公平的基石, 强调并推动普及教育, 确保教育机会的公平。

1、经济公平

经济公平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核心内容。其关键在于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实行按劳分配与配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最终消灭全体人民的贫富差别。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前提, 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公平的基础。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前苏联的一些经验认为, 在私有制条件下, 人民永远不可能实现经济公平。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还存在一些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成分, 存在着造成经济不公平的根源。因此, 毛泽东提出要进一步改革利益结构, 消除不公平的经济根源。

(2) 实行按劳分配与配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坚持分配制度的公平, 反对两级分化。

实行按劳分配与配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公平的根本保障。但是, 由于建国初期严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和对社会主义公平的特殊理解, 毛泽东的公平思想原则, 在实际运作中演变成了平均主义、“大锅饭”。

(3)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重视各方利益的平衡。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 曾指出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 集利益增加了, 个人利益也随着改善了。1956年4月, 毛泽东又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 “军民兼顾”和“公私兼顾”。但是兼顾并非平均顾及, 这就涉及到整体与个人的基本关系问题。

由于脱离了公平实现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 毛泽东的公平思想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要实现社会公平, 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以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为引领,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2、政治公平

政治公平是指人们公平地享有各项政治权利, 人人都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政治公平是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制度, 是毛泽东公平思想的重要内容, 也是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政治公平的具体内容如下:

(1) 建立一整套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公平的基础。

毛泽东从我国国情的实际出发, 领导党和人民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公平的基本政治制度。他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即一方面对人民实行民主, 另一方面对敌人实行专政。从政治制度上为公平平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 发扬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公平的必然选择。

毛泽东曾认为, 民主既是公平的基础, 又是公平的保障。

(3) 反对官僚主义是实现政治公平的必然要求。

毛泽东认为, 官僚主义极大地阻碍了公平社会的建立, 必须坚决予以反对。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的思想。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 把争取人民的民主自由, 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作为奋斗的目标和纲领, 号召中国人民为“打碎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压迫, 为争取民族和人民的自由与平等而奋斗”。

3、文化教育公平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毛泽东关于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的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和社会建设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思想资源。在教育领域,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具体表现在:

(1) 注重社会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机会公平, 是指不同人群所获得的受教育机会与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大致相等。受教育机会不因性别、种族、地区、阶层而不同。实现教育公平, 是毛泽东一直倾力关注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2) 教育权利平等的理念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平等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延伸。

受教育权的平等是最基本的平等。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就是以尊重知识, 尊重学术文化活动, 尊重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为前提, 实行学术自由、创作自由、批评与反批评自由, 提倡平等和民主的方法, 这种公平平等的民主氛围对于促进科学文化繁荣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毛泽东社会公正观在其著作中的表现

毛泽东的社会公正思想是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 形成的关于公正问题的产物。纵观毛泽东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三个方面的公正思想,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公正思想是散见于毛泽东对各种具体问题和相关时代主题的研究和著作中。只能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思想文献的查阅, 将其公正思想进行归纳总结, 而不能直接得出结论。下面我将举例说明毛泽东是如何将其公平观散见于其著作中的。

1、经济公平方面。

公平分配中的共同富裕思想在著作中的表现。共同富裕的概念是毛泽东1955年7月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他说:“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 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 即实行合作化, 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 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毛泽东指出要通过走社会主义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富裕。同年10月在《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的讲话中, 毛泽东又一次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 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 穷的要富裕, 所有农民都要富裕, 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

2、政治公平方面中的官僚主义在著作中的表现。

官僚主义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一种顽症, 既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中, 又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中, 至今没有全面消除。官僚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土地革命时期, 毛泽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南部17县经济建设大会所作的《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文中指出革命队伍中的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我们要同这种现象作严厉的斗争。另一种是命令主义。命令主义者表面上不怠工, 好像在那里努力干。实际上, 命令主义……是不能成功的。”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还把贪污、衙门作风、公文旅行等现象称为官僚主义的表现。1942年12月, 他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还必须克服存在着的有些还是很严重的官僚主义, 例如贪污现象, 摆空架子, 无益的‘正规化’, 文牍主义等等。”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对官僚主义的现象更加警觉。毛泽东认为建国后官僚主义在党政机关的表现主要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主观主义、脱离实际、贪污浪费、玩忽职守、横行霸道等。

3、文化教育公平方面在著作中的表现。

毛泽东关于建设有文化的军队的重要性的具体表述。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作了《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的讲演, 强调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着重指出, “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战争, 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毛泽东同志始终把教育事业看作是革命的有力武器, 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并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三、毛泽东的公平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指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 公平正义就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 全面认识和理解社会公正问题。对毛泽东公平思想的研究对我们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如下。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实事求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 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必须勇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立足于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 以此制定相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针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立足中国国情, 构建和谐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妥善协调利益关系, 也就是说我们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 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相结合, 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有关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 我们要重视解决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这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方面。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党的廉洁性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定民心向背, 事关党的生死存亡, 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腐败是国之大敌, 党之大敌, 民之大敌。因此, 保持党的纯洁性,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廉政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方面, 也是反腐倡廉建设基础性工作。

综上所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需要我们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社会公正问题。而毛泽东的社会公平观对公正问题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探索,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 从理论到行动都实践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正义观, 这一公正观不仅对当时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对我们现在继续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1~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田翠琴.公平正义的内涵与历史演变[J].学习与实践, 2007 (11) .

[3]夏文斌.90年代公平问题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 1997 (3) .

[4]王晓青.毛泽东的公平思想及其历史启示[J].理论界, 2011 (04) .

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 篇8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社会语言学着力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分析导致语言差异的各种社会原因, 它不是社会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简单混合物, 也不限于从多角度来进行语言研究, 它涉及语言交际的各个方面, 突出交流中“人”的因素, 通过语言社会功能的研究来加深对社会体系的了解。

鉴于翻译的社会性和社会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以法国莫里斯·贝尔尼埃所著的《翻译的社会语言学基础》一书中的主要观点为主线来探讨翻译中所涉及的社会现象方面的因素以及社会语言学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二、翻译的社会语言学基础

社会语言学关注语言的交际本质, 它的研究重点在于言语而非语言;在于功能而非结构;在于语境和变体而不在于信息本身;在于语言的可接受性而不在于语言的任意性。《翻译的社会语言学基础》一书中, 莫里斯·贝尔尼埃就从这个理论出发, 将“信息参量”的概念引入到翻译理论之中, 并对它们加以新的阐释。

1.翻译过程。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曾经指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追求“信息的对等”, 这一观点自问世以来就有着深远影响。信息的传递不可能脱离外部环境, 那么信息的发送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贝尔尼埃就此提出了信息发送环境的四个参量:发送主体、发送客体、接收人和发送媒介。发送主体即发送信息的人;发送客体指发送的物体, 也就是信息;接收人即信息的接收者;发送媒介就是信息传递的渠道, 即语言。对于信息参量的分析可以有效地避免曲译和误译, 增强翻译的准确性, 这也是译者将信息准确反馈给读者的重要条件。

2.翻译方法。

上文所涉及的是翻译过程, 就翻译方法而言, 卡特福德曾经提出翻译有三种方法:逐字翻译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意译 (free translation) 。这种划分方法清楚地展现出原语和译语之间的相互影响。但前两种翻译方法拘泥于语言结构, 所以无法排除原文的语言结构对译文所产生的干扰, 这种干扰的实质就是原文的结构对译者产生的影响, 使其不能用自然的译文来表达原文的意思。然而, 翻译所追求的是信息的全面对等, 而前两种翻译方法只拘泥于翻译中的片段, 所以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翻译”, 只是一种“代码转换”, 真正的翻译则是“意译”。

3.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也是一个社会范畴, 随时代和社会的不同而变化。从我国最早的翻译标准直译, 到现在的意译, 无不体现了翻译的社会性。翻译标准的社会性还体现在翻译对象上, 应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当然, 翻译的标准还应根据翻译的目的而定, 是以交际为目的呢或是以欣赏为目的。

三、社会语言学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由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并分析导致语言差异的各种社会原因, 涉及到语言交际的各个方面。语言的社会性体现了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重视原语的社会文化背景, 注意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等, 从而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错译、误译等现象。

1.词汇的翻译。

在语言中, 词语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的发展无不在词语中得到直接和迅速的体现, 因此社会语言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作为译者, 首先要分析和比较词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中, Good Friday (受难节) 指的是复活节的前一个星期, 即耶稣受难的那一天, 如果照字面译成“好星期五”, 就会让读者啼笑皆非。许多为社会广泛接受的词汇, 作为译者, 我们必须牢记于心, 否则就会造成错译、误译的现象。

2.习语的翻译。

英语中有着丰富的习语, 包括成语、格言、俗语和典故等, 也是社会语言的一面反射镜。但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往往造成习语的不对应而出现空缺, 所以少部分习语必须意译才能表达出其正确的含义。如, Betty cooked her goose when she cheated in the exam.这句话如果望文生义地翻译成“贝蒂因考试作弊而去煮自己的鹅”, 就会令人疑惑不解。To cook one’s goose意为“毁了自己的前程”。该句应译为:贝蒂因考试作弊而毁了自己的前程”。

3.不可译性。

人类的共性成就了各种语言文字的相通性, 因此形成了翻译的可行性。但由于各民族因地理条件、习俗、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 难免会造成翻译的不可译性。卡特福德曾将不可译性分为文化不可译性 (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 和语言不可译性 (l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 。他认为语言的不可译性完全是由于原语和译语的语言之间存在差异, 因而无法找到译语的等值。当然, 语言的差异直接来源于社会的差异, 正是因为社会背景的不同造成了语言使用的不同。

不可译的东西不外乎包括三种:诗歌是不可译的;风格是不可译的;有的修辞形式是不可译的, 如双关语, 押韵等。但任何形式的翻译不存在绝对“不可译”, 那是由于人类的共性使译者能够“变通”。如:“soccer kicks off with violence”中的kick off是语义双关, 足球开踢是一层意思, 引发暴力又是一层意思, 可以译为:足球开踢, 拳打脚踢。这种翻译方法正好体现的译者最为重要的素质:灵活。

四、语言交际对翻译的两重影响

此外, 贝尔尼埃在《翻译的社会语言学基础》一书中还提到一个重要的理论, 那就是语言交际作用的两重性。以上的实例很好地证明了他这一观点:即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他所提出的交际活动中的两重性是对传统思想的一个突破, 拓宽了我们的思路。他认为, 语言不是现实的简单反映或是词语的总汇, 语言也不仅仅是交际行为的物质基础。语言在参与交际的过程中保持了自身的特性, 而交际行为又将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 组成“语码”。

五、结束语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 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活动面对的是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对于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和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此外, 在翻译过程中涉及的诸多因素:语言形式, 语言所荷载的信息和内容, 言语活动的参与者 (包括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作者) , 社会文化语境等, 都必须借助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所以, 社会语言学以其求实全面的特点, 为译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方法的支持。

摘要:翻译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类思想交流的需要, 因此翻译并非独立于社会, 而是服务于社会, 译论研究根本无法回避其社会性。社会语言学客观地证明了普通语言学对社会现实的忽视, 拓宽了语言学的视野。将社会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 有助于我们揭示以往被忽视的社会层面。因此, 作为一门应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语言现象的新兴边缘学科, 社会语言学对翻译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经, 对翻译中的实际问题起着指导作用。

关键词:翻译,社会语言学,信息参量

参考文献

[1]许钧.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3.

[2]许钧.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3.

[3]Eugene A.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11.

[4]田建国.社会语言学及其应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1999.12.

[5]俞佳乐.翻译的文艺社会学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5.

[6]俞佳乐.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J].中国翻译, 2000, 6.

[7]蔡毅.翻译理论与社会语言学[J].中国俄语教学, 1995, 4.

初探文人画意境观形成的社会原因 篇9

对意境这种虚空元素的追求也决定了中国艺术“抽象”的、虚拟的、神秘的基调。所谓抽象, 此处并非西方艺术意义上单纯以简化或者夸张之形态表达其中意味的抽象, 齐白石先生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其中画中之妙还是离不开对形似的把握, 但是形似尽则缺神, 故形的“似”在于追求似与不似之间而得出对“神”的表达, 故笔者认为, 中国艺术中的“抽象”应该被认为是一种错觉, 这种错觉旨在引发观者共鸣, 以观者内心所悟而进行再创造, 终得其中意境。

中国意境之说早成型与诗词之中, 书画从诗词中脱胎提炼出意境的表达, 由于二者属于最广大认同的艺术形式, 故中国艺术可被认为“意境的艺术”。反观诗词书画之中的表达方向以及“文人书画”这一直白的称谓, 不难看出, 诗词和书画的主要创作者都是文人。“中国书画史就是一部文人书画史”此处下这一论断并不武断。其原因有三:一, 从记录主体上看, 在古代, 读书习字并不是全民教育, 寒窗苦读更多是步入仕途的途径。孔子有言“学而优则仕”。而历史的记载必须载体是文字, 经考证, 现今留存的画史画论专著无不是文人所著, 如被认为是最早的绘画史论专著《历代名画记》的作者张彦远便被记载为“博学工文辞”。而在文学史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 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为文人画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样一个掌握了历史载体的群体在从事艺术创作之后所书写的历史, 在今天的考据学上看来, 被认为是“一家之言”完全不过分。二, 从创作主体来说, 所留存下来被称之为艺术的中国画, 尤其是中国山水画, 极大部分都是有文人创作的。画与琴、棋、书三者一同被认为是个人修养的方式。随着文人的增多和对以画修身的愈加重视, 在长久以来社会的“仕、农、工、商”的地位排列下, 士正是以其德行区别于其他三民的, 《谷梁传·成公元年》记:“古者有四民, 有士民, 有商民, 有农民, 有工民。”范宁注:“士民”为:“学习道艺者。”对“德”的崇尚, 人们对“仕”的崇敬自然溢于言表。而“仕”权利主要仍然是通过文字实行。而随着对文字掌握的人越来越多, 这种从文人出生的仕官所拥有的欣赏、创作艺术的能力也被发觉。由于社会体制在中国历史两千多年中都是呈金字塔形的排列——高度集权。出于对权利的崇拜和文人自身群体的壮大, 其作品自然成为主流。三, 从流通主体中不难看出, 文人艺术创作主要是在其个人交际圈中流通, 诗画被作为一种寄托极强个人情感的遣赠友人的礼物。在礼物的交换之中, 文人习惯于题写自身感受或对作品的评价, 普遍形式便为题画诗。由于长时间中对于人群体的划分, 人际交往中相互来往的多是处于同一群体中的人, 故名“同道中人”。在这样的相对密闭的群体中相互流动, 而这个群体又是长期被羡慕的群体, 因为长期掌握知识并且是社会中掌权者属于的群体, 他们的喜欢便自然成为品味的象征, 而这种在文人圈中频繁流通的书画, 被高尚化神秘化, 无论是附庸风雅也好, 主动欣赏也好, 文人画或类文人画必当是当时上流社会之时尚。前文所及, 文人画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画面本是, 而是由更深层的艺术含义和社会崇拜在其中, 所以从这点我们也可以明白, 为什么在文人画留传如此之长的时间之中, 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正版”。

而在对于“治文”方面, 此处之文, 为文学之文, 是钱穆先生所提“文人之文”, 而非范仲淹所说:“礼乐典章”。从“文的自觉”时代——魏晋开始, 文的独立价值即被肯定, 但是, 重道轻文的观念从来没有被减弱。少而好赋、并以此得名的杨雄都认为赋是“童子雕虫篆刻”, “壮夫不为也”;且不论理学家如朱熹的贬抑:“用力于文词, 不若穷经观史以求义理, 而措诸事业之为实也……至于文词, 一小伎耳!以言乎迩, 则不足以治己;以言乎远, 则无以治人。”就是专门从事治文的士人如清代的周亮工都发出此感慨:“记州平教弟者曰:‘男子出世, 不与乾坤撑持一番, 虽文章做到极处, 终如妇人女子, 底眉衽, 巧针细线, 何足夸贵!’”

参考文献

[1]《美术散步》, 宗白华, 人民出版社

[2]《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 李来源、林木,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中国美术史纲要》, 黄宗贤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福利观 篇10

一、朴实的理念———把自己当成孩子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首先要变成小孩子, 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拥有一颗童心和蔼可亲的人;是一个关注孩子认知发展, 更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人;是一个甘愿俯下身子与孩子视线平等, 甚至能真诚地向孩子学习的人。

作为一名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师, 如果其能以儿童为本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就会自觉地俯下身来, 以儿童的眼光了解他们的表现, 用儿童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例如:一位老师教学《我自己会整理》一课时, 一开始就组织孩子们玩“比比谁最快”的小游戏。教师说出一种学习用品的名称, 学生快速从书包中找出并放在桌子上, 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在游戏中, 教师及时表扬动作比较迅速的孩子, 并展示这几个孩子的书包。突然“啪”的一声, 小欣同学把书包重重摔在地上, 一边哭一边委屈地说:“我妈妈很忙, 从来不帮我整理书包, 所以我的书包特别乱, 怎么整都整不好。”看着他委屈的样子, 老师心里清楚他误认为别的孩子的书包都是家长帮忙整理的, 所以感到特别委屈。教师既没有因他把书包扔到地上而加以责备, 又没有要求他捡起地上的书包, 而是轻轻走到他身边, 摸着他的头对全班孩子说:“咱们再来玩一次比比谁最快的游戏。”老师请两个孩子走到讲台前, 其中一个孩子用别人整理的书包, 另一个用自己整理的书包进行比赛, 其他孩子当评委, 观察这两个孩子的几次比赛中谁的动作最快, 并思考为什么?最后全班交流得出:自己整理的书包使用起来更方便, 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时小欣轻轻地把书包捡起来放在桌上动手整理起来, 老师则在旁边鼓励、欣赏、等待他, 让他慢慢尝试, 最后他腼腆地笑了。

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是他们内心最迫切的需要, 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教师如果把自己当成孩子, 就会以孩子特有的方式和孩子沟通, 以孩子特有的方式解决孩子的问题;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孩子同心、同行、同乐。

二、朴实的情感———把孩子当成亲人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谁, 只有爱孩子的人, 才能教育好孩子。”由此可见,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教师对每个孩子都要视如己出, 用心教导, 严慈交加, 让爱成为教育的主旋律, 用母亲一样的耐心和责任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当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关爱, 内心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 就会与教师之间建立起平等友爱的沟通机制, 就会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 孩子就拥有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在上《我爱我的家乡》一课时, 老师让孩子完成书上的实践作业 (我的家乡在……我最喜欢家乡的……因为……) , 有个孩子坐在那儿显得很无助, 于是老师轻轻走到她身边, 俯下身子, 摸着她的头, 问她:“你怎么了?”孩子的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 她又伤心又委屈地说:“我的家乡在云南, 因为妈妈又生了弟弟和妹妹, 所以把我寄养在姑姑家, 好多年没回老家, 我对家乡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 我好想爸爸妈妈……”老师亲切地和她并排“挤”在小凳子上, 握着她的小手认真地对她说:“老师会跟你的爸爸妈妈联系, 让他们多抽空来看看你, 你想爸爸妈妈的时候, 可以经常给他们挂电话, 别忘了, 老师也是你的亲人……”后来老师经常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她、帮助她, 让她感受到爱。渐渐地, 这孩子把老师当成亲人了, 元旦给老师的贺年片上还写着:“老师, 我爱您, 您就像我的妈妈!”

在孩子无助需要关怀帮助时, 教师就得转换成母亲的角色, 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用爱的暖流滋润孩子的心田。当我们播下爱的雨露, 便能收获美丽芳香的果实, 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三、朴实的活动———把自己当成顽童

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进行教学是品德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品德教师应该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与环境互动, 与同伴合作, 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 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 教师应把自己当成“顽童”, 在“顽”中体会孩子的所思所为。例如:在上《秋天在哪里》一课时, 有个孩子把他带来的苹果一会儿拿出来看看, 一会儿拿出来闻闻, 有时还拿给同桌的小朋友闻, 看着孩子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老师“趁热打铁”, 凑上去说:“你一定是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分享你的发现了吧?”那孩子很期待地点点头, 同时朝大家做了个鬼脸, 大方地与大家交流他的发现, 他说他发现秋天的水果闻起来特别香, 吃起来特别甜。“哦, 你用鼻子闻到了秋天, 用舌尖尝到了秋天, 可真厉害啊, 藏在水果里的秋天也被你找到了, 让老师也闻一闻吧!”, “嗯, 真香!”, 老师还很夸张地做了一个馋得直流口水的动作, 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接着老师和孩子们都戴上水果头饰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一起玩起了水果蹲的游戏。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认识了秋天的季节特征, 体验了发现秋天的乐趣。

把自己当成顽童, 会亲历顽童的新异甚至离谱, 会惊喜顽童的真诚与可爱, 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顽童的淘气和顽皮, 会陡然发现教育有太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四、朴实的交流———把顽童当成朋友

“新课程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交流, 交流离不开沟通, 品德课上只有把学生当成朋友, 与他们平等相处、以诚相待、以心交心, 理解、信任学生, 让他们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 才能形成积极丰富的生活体验。

如:上《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时, 为了促使学生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用实际行动为家人添欢乐, 可通过创设情境、模拟表演“妈妈在洗菜”, 老师扮演妈妈, 让几个学生扮演孩子, 学生踊跃上台, 有的给“妈妈”捶背, 有的帮忙“妈妈”洗菜, 有的为“妈妈”搬来小凳子。在一幕幕真实感人的情景中, 师生的眼神、手势、表情、语言得到了交流, 从而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他们已有的道德认识得到了升华, 更激发了学生爱家的情感, 增强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上《学做小雄鹰》一课时, 在“敞开心扉说胆小”环节, 老师带头向学生介绍自己也有胆小的时候, 比如:小时候怕黑, 晚上一个人不敢睡觉。话音刚落, 就有学生说:“嘿嘿, 老师你也那么胆小, 跟我一样。”还有的学生捂住嘴巴笑了。老师趁机让学生把自己最害怕的东西写在纸上, 最后全班召开金点子发布会, 交流克服胆小、变勇敢的方法。在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动情、懂理, 受到心灵的震撼, 整个课堂成为同学和老师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场所, 老师与学生像朋友般交流, 师生共同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愉快、积极的情感倾向。

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他们的认识和感悟, 尊重他们在儿童世界里的主人地位, 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 才能调动起所有有益于健康心灵的滋养和构建的因素。用心交流, 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目标, 达到无声的境界。

五、朴实的评价———把自己当做公正者

《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的评价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因此, 课程关注每个儿童的活动过程, 重视儿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 重视儿童在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及探索、思考、创意等。随着评价功能的转变, 评价方法随之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 评价既可检测课堂任务的完成, 又能矫正课堂教学的变化趋势。若把整个课堂教学看做一个系统的话, 那么评价可以说是整个系统中的调节器, 使整个教学活动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例如上《一样棒的你》一课, 其中一个环节是“同桌互夸———赠送优点卡”, 也就是让同桌两个孩子互相找对方的优点并写在优点卡上互相赠送。当全班交流时, 有个孩子很激动地说同桌帮她找到了5个优点, 老师一边高兴地说:“祝贺你有这么多优点, 老师真为你高兴。”一边伸出右手与学生热情相握, 学生此时很激动, 很郑重地与老师握手。接着, 另一个平时被老师、同学们公认为“捣蛋王”的孩子汇报说他的同桌帮他找到了6个优点, 这时老师笑容满面, 然后风趣地说:“哇, 你有这么多优点, 开心吗?怎么样, 来个拥抱, 祝贺一下。”而后和孩子亲切拥抱, 顿时, 教室里掌声、笑声汇成一片, 一个课堂高潮就这样生成了。

当然, 对学生的表扬性评价要适度, 避免形式上的“激励”或“奖励”, 需要的时候也得批评, 这是教师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关系的前提。批评同样应该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 要智慧, 更要艺术。在肯定学生取得进步的同时, 客观、恰当地指出学生的不足, 及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努力方向, 寓批评于诙谐之中。在上《秋天在哪里》一课时, 有位学生汇报说他用鼻子“找”到了秋天, 因为他闻到桂花的香味就知道秋天来了, 说着, 他还把采摘来的几枝桂花展示给大家看。于是老师趁机说:“你的鼻子可真灵, 藏在桂花里的秋天也被你找到了, 你还把桂花带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让我们一饱眼福, 如果你能把桂花留在树枝上不采不摘, 而用语言表达你的收获与发现或把它拍成照片带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就更好了, 因为爱护花草树木人人有责。”表扬的同时指出不足, 让他能欣然接受, 其他孩子也受到爱护花草的教育。

因此, 在品德与生活课上, 教师要善于抓评价时机, 多角度、多主体地评价学生。表扬的同时指出缺点和不足, 说话算话, 真诚交流,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和关注, 由此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如果我们在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堂教学中给自己合理地定位, 说话算话, 与学生真诚交流, 做好“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就能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身心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

[2]吴维屏, 张民选, 惠中.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与教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10.07.

[3]李雪红.小学品德教学拓新[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1-1.

上一篇:遗传禁忌搜索算法下一篇:技术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