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包括

2024-06-20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包括(共5篇)

篇1: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包括

1. 出差津贴

出差外地的人员根据相应级别均可得到该项津贴。

2. 通讯费用津贴

公司按你所被聘的职位给你提供相应的通讯费用津贴。

3. 节日慰问金

每年元旦、春节、五一节、中秋节、国庆节员工都会得到此项津贴,此外女性

员工在三八节还会得到专项津贴。

4. 祝贺慰问金

员工结婚、生日、有小孩诞生或直系亲属去世,公司将送上祝贺、慰问金。社会保险及其它保险 公司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金,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每年还为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综合医疗保险。

住房政策

公司依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

休假政策

1. 国家法定假日:

所有员工可以按国家规定享受以下带薪假日。元旦(一天),春节(三天),劳动节(三天),国庆节(三天),其中女员工还可以享有三月八日的半天假期,有13周岁以下子女的员工可以享有六月一日的半天假期。

2. 年休假:

服务满一年的员工可享受7个工作日的年休假,此后每增加一年的工龄年休假也相应增加一个工作日,最多为20个工作日。

3. 周末双休、婚假、丧假、女员工产假、男职工的陪产假等休假制度,均按“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而且公司还额外给予员工每月2天的全薪病假待遇。

 

篇2: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包括

丹麦虽然是个气候有些恶劣的国家, 但是风光秀丽, 适合居住。经济的发达和人口的稀少也使得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十分高。另外, 丹麦有着极高水平的教育, 大范围的公共和社会福利更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飙升。事实上, 丹麦48.2%的宏观税负率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成员国中最高, 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感到生活幸福。

作为福利制国家的典范, 丹麦社会福利制度的成功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着许多可借鉴之处。

1资金和管理

1.1丹麦

丹麦社会保障的特征是很少依靠雇主缴纳的税款和被保险者的直接税款, 获得自主的权利仅由以前的职业来决定。丹麦社会总支出的三分之二是由国家通过税收和关税提供的, 而政府将收缴的税收的40%用于社会福利, 13%用于教育和科研, 9%用于医疗保健, 6%用于住房和环境保护, 其余的大约30%用于政府其他各项行政开支:行政管理、商业发展、交通、防务、援助发展中国家等。

1.2中国

2010年中国公共财政总收入中, 税收收入比重高达88.1%。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中,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10.2%, 教育支出和科学技术支出占17.6%, 医疗卫生支出占5.3%, 住房保障支出和环境保护支出占5.3%, 其余的约65%用于文化体育、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公共安全和国防外交等。

2家庭福利政策

2.1丹麦

丹麦政府高度重视儿童与家庭社会福利, 丹麦社会援助法明文规定:“地方政府应该对本地区18岁以下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实行监督管理。当少年儿童遇有困难或对所处环境不满时, 地方政府必须对其父母或监护人提供建议和帮助。”

在丹麦, 妇女不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有权利休产假 (从分娩前4周开始至分娩后14周) 。在此期间, 孩子的父亲也可以休两周的产假。产妇产假中的后10周可以由产妇休, 也可以由产妇的丈夫休, 夫妻自行选择决定。在休假期间, 孩子父母根据失业救济制度可以获得每日津贴, 产假期间工资及其他福利费用照发。子女在未满18岁时也可以得到不同数额和种类的津贴。普通家庭津贴和各种儿童津贴领取后均不必再行纳税, 全部开支由政府承担。

父母假日是丹麦又一项重要的家庭政策。政策规定, 凡家中有0-8岁儿童的父母每年均可享受13-52周的假期。单亲家庭的家长假期还可延长一倍。收养子女的家庭父母必须有一方休假24周, 以同孩子建立起感情。父母休假期间由地方政府给予工资补偿, 最高数额达每年3.5万丹麦克朗。

2.2中国

在中国, 规定女职工的产假不得少于九十天, 2011年又将产假拟增加至14周。虽然法律做出了这样的规定, 但实际实施情况却并不乐观, 很多单位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些政策。不仅如此, 女职工产假时的工资水平也得不到保障, 据扬州市总工会的专题调研的数据, 女职工中只有约45.9%的职工可以拿到与正常工资基本一致的产假工资, 35.6%只能拿到80%, 14.9%只能拿到50%, 还有1%的人拿不到工资。

我国关于男性产假还没有相关的立法, 只是各省市自治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据调查, 目前中国的实情是超六成已婚男士没休过产假, 其中三成不知道有这一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有关家庭方面的福利制度设计上一直以减轻企业和国家的社会负担、增加家庭和个人责任为主导思想。全国妇联2010年5月15日在京发布的 《我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显示, 六成家庭认为国家支持家庭的政策力度还有待加大。调查显示, 国家现行的对家庭的支持政策, 56.4% 的家庭认为力度还不够;8.6%的家庭认为“基本没有政策支持”, 另外约有20.3%的被访者 “不清楚有哪些政策跟家庭有关”。

3失业和社会保障

3.1丹麦

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 丹麦失业率一直较低, 但该国却是全球失业津贴最高的国家。丹麦法律规定, 作为失业保险基金成员一年并在过去三年里工作了52周的雇员和个体经营者, 都有权领取失业救济金。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时间最长为五年, 前两年为每日现金补助, 后三年为有权利和义务接受工作培训和教育。在2010年5月提出的财政改革方案, 在过去3年里工作了52周的失业者, 就能够在接下来的2年里领取相当于其过去平均收入90%的失业津贴。

3.2中国

我国失业保险金的享受期限是根据失业职工失业前在企业的连续工作时间确定的。累计工作一年以下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累计工作一年至五年能享受十二个月, 五年至十年享受十八个月, 十年以上享受二十四个月。失业保险金的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发放。

4医疗和残疾人保险

4.1丹麦

丹麦的医疗保健体系主要由初级医疗保健和医院两部分组成。丹麦居民 (包括常居丹麦的外国人) 凭借个人的医疗保险卡, 不论其是否就业, 均享受免费医疗和医院护理服务。根据欧盟2010年新颁布的欧盟国家社会保障计划, 丹麦居住在欧盟其他国家的退休人员、提前退休人员及其家人将得到一张欧盟医疗保险卡。凭借该卡在其所居住国也能享受免费医疗, 费用由丹麦政府承担。

丹麦对残疾人的保障也很完善。18-67岁的人如果因为生理或心理伤害丧失了至少50%的工作能力, 可以申请早期养老金。需要长期护理的50-67岁的人有权利领取额外的 (普通的) 早期养老金。

4.2中国

我国实施社会统筹和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体制, 严格遵守“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 基本医疗保险水平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门诊治疗的费用, 统筹基金设有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一般门诊费用。医疗保险的对象为城镇所有用人单位、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员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六章第四十二条对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作了如下规定:“残疾人所在单位, 城乡基层组织, 残疾人家庭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然而, 我国目前残疾人社会保险的总体覆盖水平较低, 社会保险体系的在16岁及以上残疾人群体中, 全国平均有65.8%的残疾人未参加任何的形式的社会保险, 在农村地区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0%。

5老年人保险

5.1丹麦

弹性退休政策是丹麦老年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丹麦实施了部分养老金方案, 1995年又开始实施部分提早退休方案, 其主要内容是允许就业者在60-67岁之间逐渐减少部分工作时间, 由半退休状态渐渐过滤到完全退休。减少工作时间之后, 由政府发放部分养老金作为对工资收入的补偿。

养老金制度是丹麦福利政策的核心, 包括基本津贴、追加津贴、单身老人特殊追加津贴以及其他情况下申请的个人津贴。除了政府养老金外, 丹麦还有各种不同的半政府或私人养老金方案可供老人选择申请。每个地区还视情况对老人实行各种优惠, 如公共交通优惠及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等。

丹麦订立有专门的老人住房法案。老人住房由各市政府修造和管理。住房形式多种多样的, 包括养老院、小型疗养院、供给伙食并有佣工服务的公寓及地方政府老人收容院等。

丹麦的老年政策是面向全社会的, 所有老人不论经济状况、身体状况也不论住在何处均享有一视同仁的服务。服务的基本内容是医疗护理和家庭服务。医疗护理包括普通全科门诊、专科门诊和家庭护理。为了确保老年关怀政策的落实, 丹麦还建立了24小时医疗护理和家庭服务制度。各项服务费用均来源于政府税收, 老人接受服务全部免费。

5.2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中国目前的老年福利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等基本生活方面的保障制度, 关于老年福利、老年津贴和养老服务等相关福利制度的建设基本上还处于政府引导、社会自愿的状况下。我国老年福利制度体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存在尚待完善之处, 内容极为有限, 水平也还比较低。

6丹麦社会福利制度的成功对中国的启示

6.1社会保障项目支出力度大

丹麦社会保障支出比重高达税收收入的40%, 这个比重也与其高度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相匹配。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二, 其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却寥寥无几。这固然是受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程度还有待提高约束, 但绝不能因此就放弃这方面的努力。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 为全体国民建立起良好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 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政府的公共支出应该多重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 而不因将全部力量放在引导产业经济发展上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否则, 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上去了, GDP在国际上遥遥领先, 人民的幸福感却依然不能得到相应的大幅度提高。人民不能享受到国家强大、经济增长的福泽, 就不能说社会在健康有序地进步和发展。

6.2重视教育的普及和程度提高

教育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也已经被全世界所认同。我国的教育目前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地步, 高校数目的逐年增长和高校扩招使得能够上大学的人数一路高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高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 2010年全国高考人数为946万, 而全国大学招生计划总数高达657万, 此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评论为“大学生白菜价”。事实上, 社会需要的并不该是大学文凭, 而是人们与大学文凭相匹配水平的素质和能力。我国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用于教育上的支出在全国公共支出中所占比例已经超过10%, 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教育产业的重视。然而如此庞大的经费投入, 却得不到成正比的收效, 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各大教育机构应该意识到发展的重要性, 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真正提高教育水平而不是盲目扩招, 增加生源。

6.3关注家庭

丹麦完善的家庭制度是其最大的特色。儿童与家庭社会福利、家庭津贴、儿童津贴在世界上都处于前端, 父母假日更是其独有的家庭福利。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扩大, 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家庭制度面临严峻挑战, 人口迁徙、工作变动等因素, 造成了西方传统家庭模式的动荡和解体, 家庭结构逐渐趋于小型化, 大量以夫妻双方和一个未婚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也日益增多。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重视家庭, 培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 可以使家庭的维系更为紧密, 让人人都有稳定感和归属感, 使得人们的幸福感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之上。有着家庭这个强大的后盾支持, 人们能够更坚强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压力, 最大限度激发自己的潜能, 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6.4为残疾人、老人提供全面的保障

丹麦的社会福利制度遵循了“公民权利”和“普遍性”原则, 其社会福利制度的受益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公民。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对工薪收入者实行全面保险, 对其他人实行社会救济, 这是一种不完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残疾人和老人无论在哪个社会都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如果没有国家的保护, 光靠社会道德层面的自发关怀和弱势群体之间组成的维权群体的力量, 仍然不能够保证他们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保障。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得到稳步的完善和发展, 但比起丹麦全面多样的老年人保险还是差距甚远;残疾人保障更是发展十分差, 只有极少一部分的残疾人能够享受到并不充足的保障和服务。政府应该加大对残疾人和老人的关注度和重视度, 加快建立健全残疾人保障制度和完善老年人保险, 建立具有“普遍性”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否则, 这个问题不解决, 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生存得不到基本保障, 就无法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公平, 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丹麦的社会福利制度起步早, 发展快, 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 该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丹麦的社会福利制度运行机制主要包含资金和管理、家庭福利政策、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和残疾人保险和老年人保险五个方面。丹麦全面而高度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使得其国民充分享受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福泽。我国有必要从丹麦成功的社会福利制度中得到启示, 借鉴其成功经验,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使得国民幸福感得到提升。

关键词:丹麦,社会福利制度,启示

参考文献

[1]王云龙, 陈界, 胡鹏.福利国家:欧洲在现代化的经历与经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49-161.

[2]徐崇温.比较福利制度——变革时期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3]邱创教.丹麦王国和英联邦社会保障制度考察[J].云南社会科学, 2002, (3) :25-27.

篇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革挑战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迄今可以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国家主导下的单位保障制,制度安排具有典型的国家负责、单位(集体)包办、板块结构、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等特征。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则是针对这种传统社会保障制度而进行的制度变革与创新,即在利益日益多元化的条件下,虽然由政府主导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但企业、社团与个人等必须共同分担责任,同时通过社会化方式来加以实施,社会保障成为一个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系统。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路径,即是由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发展。

回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保制度变革历程,可以发现,迄今为止,除公职人员退休制度仍基本保留着原有制度的框架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都处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从社会保障观念更新到制度结构、责任承担方式、财务模式的调整,在总体上几乎重塑了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了社会保障观念革新。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是因为整个经济社会转型中选择了效率优先的发展取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认识到了国家或单位单方承担全部社会保障责任的做法不可持续,因此,在社会保障制度变革中,强调了个人责任回归,促使人们从传统体制下对国家与单位的过度依赖转向认可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事实上为重塑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相应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扫除了制度变革最重要的观念障碍。

第二,构建了责任分担的机制。在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建立多方共担责任的机制是核心目标之一,实践中已经体现出了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等主体各方共同分担社会保障责任。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建立在用人单位与参保人缴费的基础之上,再加上政府补贴,实质上是三方分担责任;在强调政府承担社会救助责任的同时,民间的慈善公益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在各项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中,福利彩票公益金成为重要资金来源,社会资源与市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动,个人亦须支付一定的成本,等等。这种责任共担机制的构建,不仅使社会保障制度的互助共济功能得到了巩固,也为这一制度实现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社会化取向替代了单位或集体保障制。社会化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又一核心目标,它是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板块结构与封闭运行的否定。例如,社会保险已经由单位包办、彼此分割的劳动保险变成了开放型的社会化保险机制,社会救助从只针对传统的鳏寡孤独救济对象转化成面向所有低于一定收入标准或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老年福利事业摆脱了官办福利院的局限而步入社会化发展阶段,等等。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彻底矫正了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事务与单位负责的职业福利严重错位的现象,既为这一制度走向公平创造了必要条件,也为全体人民特别是劳动者的自由流动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第四,法制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方面,从习惯于按照“红头文件”办事,到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制定《社会保险法》《军人保险法》及《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还有与社会保障直接相关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使国民的社会保障权益更加明确。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与经办机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从改革开放初期恢复民政部,到1998年国务院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企业与乡村社会保险事务,再到2008年将劳动保障部与人事部合并组建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使全国的社会保险事务进一步集中监管。同时,将经办社会保险等事务的机构从政府序列中独立出来变成事业单位,成立非政府机构性质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利用邮局、银行等提供发放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服务,这些重要变革都标志着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与经办机制正在走向成熟。

第五,实践效果非常明显。一方面,新旧制度已经整体转型,并部分地实现了制度创新。一个政府主导、责任分担、社会化、多层次化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替代了原有的国家负责、单位(集体)包办、板块分割、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的国家—单位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险等方面还部分地实现了制度创新,即构建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模式。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受惠于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全民医疗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基本实现,社会救助直接惠及1亿以上的低收入人口及天灾人祸中的不幸者,保障性住房供应规模持续扩大,各项社会福利事业亦获得了较大发展。正因为此,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巨大社会风险才得以基本化解,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才具有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并明显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增强了人们适应时代剧变的承受能力。

社会保障制度转型存在的一些不足与失误

然而,从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仍未最终全面完成、新制度的建设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历程并非只有成功与成就,它还同时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失误。

第一,城乡分割与地区分割的推进方式,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性及特定功能的全面发挥。例如,在养老保险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处于地区分割统筹状态,农民工很难完全融入这一制度,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分别由不同的政策规范;在医疗保险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轨并存;在社会救助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样是城乡分立,其他专项救助亦在城乡之间差异巨大;即使是针对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也是城乡分割实施,在城市是通过公办老年福利院来满足其生活保障需求,在农村则通过是五保户制度来规范,等等。这种城乡分割与地区分割的推进方式,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性,限制了社会保障特定功能的全面发挥,使社会保障社会化发展的正向效应打了折扣。

第二,社会保障主体各方责任划分的模糊化,直接影响着这一制度的健康发展。例如,传统制度下的历史责任与新制度下的现实责任一直处于模糊状态,它必然影响到化解历史负担的责任在相关主体之间的合理分担,并对新制度及其运行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难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各地社会保险费率高低不一等问题,其实都和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划分不清密切相关。再如在新制度的实践中,政府责任与企业、社会、个人的责任边界也是模糊不清的,即主体各方所负责任的大小并不明确,甚至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即使是政府责任,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亦是责任模糊,虽然中央财政自1998年以来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在大幅度增长,但并非法定的固定机制,地方财政的责任更缺乏规范。社会保障责任划分的模糊化,直接损害了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有计划性和可预见性,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各方带来权利和义务的不确定性,并增加了劳动者代际负担的不确定性和每届政府应负责任的不确定性,进而损害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弱化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因此,用明确的责任划分来替代现实中的责任模糊,用分级负责的固定拨款机制来促使各级财政到位,客观上已经成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所面临的紧迫任务。endprint

第三,改革不同步与“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改革原则未能很好贯彻,滋生了新的社会矛盾。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企业职工早已建立了统账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停留在原有的退休制度中,这种不同步导致了两大群体在养老金权益上的差距持续扩大。同时,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为未真正贯彻“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改革原则,造成企业退休人员普遍觉得权益受损,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却明显获得较企业员工更为优厚的养老金待遇,结果滋生了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尖锐矛盾,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年轻人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择业偏好。因此,不同步的改革直接放大了不同群体的福利权益差距,而不分新人、老人的做法,既是对同一代人追求公平权益的损害,亦使深化改革难度显著增大。

第四,现行制度安排的设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致使优化制度安排的任务异常繁重。例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停留在地区分割状态,制度结构亦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医疗保险依然是城乡分割,责任负担失衡;失业保险与工伤保险制度均缺乏预防风险的功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样存在着只考虑收入状况而不考虑资产状况以及非专业化实施的缺陷;老年人福利事业、残疾人福利事业城乡分割,有的甚至是将救助、福利与保险相混淆;灾害救助只体现出政府责任,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住房福利将住房救助与公共房屋供应混在一体;整个制度体系表现出经济保障项目与服务保障项目失衡,管理体制中多龙治水的格局仍然存在,等等。如果不能尽快全面优化现行制度安排,随着投入规模的持续扩张与路径依赖的惯性强化,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将陷入极为不良的状态。

此外,社会保障立法依然滞后,急切需要制定《社会救助法》等基本社会保障法律;相关配套改革必须同步推进,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财政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都是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不可缺少的配套,只有同步协调推进,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

前已述及,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缺陷,而最核心的问题则是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及与之相关的管理体制、资源配置等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性及其整体功能的全面、正常发挥。

第一,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城乡分割。例如,在养老保险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向城镇职工,农民工参保客观上还面临着一些障碍;国家对城镇无业居民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采取同样的财务模式,而政策依据却是分割规范;失地农民迄今缺乏统一的政策规范,处于非城非乡状态。在医疗保险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采取的同样是政府补贴加个人缴费的筹资机制,但前者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后者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社会救助中,最重要的项目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向城镇居民的依据是国务院颁布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面向农村的依据则是国务院发布的政策性文件。因此,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现实,明显地表现出城乡分割的特征。

第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城乡分割。与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紧密联系的是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一方面,尽管通过多次机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一些管理体制中的城乡分割痕迹,但迄今仍未真正得到彻底根治,传统体制的惯性依然强大。例如,同样属于医疗保险事务,城镇人口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农村人口由卫生部门(现在的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即使同一种社会保障业务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也会设置城乡有别的内设机构,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养老保险司专司城镇人口养老保险管理之职责,农村社会保险司专司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管理之职责;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无依无靠的孤寡老幼救助,在许多地方也是由两个不同的内设机构来分别管理。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城乡分割经办也是普遍现象。例如,医疗保险由于是不同部门分割管理,在绝大多数地区也处于城乡分割经办状态,即同一地区往往并存着城镇居民与职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并运用着相互分割的两套信息系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镇基层由居民委员会代为实施,在农村由乡村组织代为实施,并无统一的专业经办机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构的城乡分割,既是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城乡分割的现实反映,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分割,并必然带来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的城乡分割。

综上可见,城乡分割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实质上是计划经济时代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延伸,是社会保障改革不彻底、不成熟的具体表现。

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分割的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已历30余年,国家已步入工业化时代,而社会保障体系在经历全面而深刻的制度变革后,依然未能超越城乡分割的历史局限,隐藏在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的观念与路径依赖,亦有重城镇轻乡村的发展取向和城乡利益冲突的影响。

第一,传统户籍制度的藩篱不易突破。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严格区分城乡居民身份的标识,而社会保障权益又长期以来都与户籍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户籍制度决定着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权益,背后隐藏的是城乡利益分歧与冲突,而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城乡分割又进一步固化了户籍制度的城乡分割。因此,传统户籍制度实质上是城乡二元分割的总根源所在。

第二,传统观念障碍依然深厚。在一些人(包括一些决策机构、政策制定者、立法者)的意识里,城乡二元分割不是可以逐渐改变的现象,而是一种已经固化的历史。在考虑政策措施、进行制度设计甚至立法过程中,他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农村居民与农民工视为另类,一些貌似公正的观点与主张透出来的依然是城乡二元分割分治的旧思维与价值取向。包括主张为农民工维权单独立法,提出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等,就是不考虑如何与现行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接轨。传统观念的障碍,直接影响到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理念与目标设定。因此,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分治的观念、意识与思维定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将很难超出城乡分割的困局。

第三,体制性障碍影响巨大。在这方面,主要表现有二:一是职能部门的相互分割,直接导致了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与相关政策的不协调,即使同一项制度亦存在着被多个部门分割的体制缺陷;二是职能部门职责紊乱、责任不清的局面并未得到扭转,还在直接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对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职能进行不当分割,让劳动部门管理国有企业职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管理集体企业职工、人事部门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民政部门管理农民,所造成的不良后遗症迄今还在影响着养老保险改革的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更是由两个部门分割管理,直接演变成了一种部门利益之争。而城乡孤寡老幼之所以在民政部门统一管理下也在实践中分割实施,主要原因是财政资源配置一直延用着原有的拨款方式,用于城镇孤寡老幼的财政资金与用于农村五保户的财政资金不能混用,是财政拨款体制的城乡分割导致了这一制度在具体实践中的城乡分割格局难以改变。因此,体制性障碍使一些看起来容易改变的现象变得很难改变。

第四,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采取的是局部地区、局部领域、个别项目试点先行的渐进方式,从一开始就缺乏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设定与发展战略思路,更缺乏应有的整体设计与统筹安排。在这样的情形下,单个职能部门不可能超越本部门职权去统筹考虑非自己主管的社会保障事务,从而使得城乡统筹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大多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即使一些地方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体现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取向,也只是依靠地方领导的自觉,而这种自觉还往往要受到上级职能部门的干预。因此,缺乏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便只能沿着历史路径前行。

第五,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成熟也是重要原因。我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在近30年间进展迅速,但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就业结构的工业化并未真正带来人口的工业化,经济的城镇化、物质的城镇化并未同步带来常住人口的城镇化,如亿万农民工长期在城镇工作、生活,却无法真正融入城镇化进程。虽然有关部门公布我国人口的城镇化率超过了50%,但真正拥有城镇户籍身份的人口还不到总人口的35%。这表明我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并不成熟,这种不成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势必影响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体化。

篇4: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包括

一、社会福利概念要素分析

上文对部分社会福利概念的内容有所提及, 广义之的社会福利观点和狭义上的社会福利观点有所不同, 广义上的社会福利主要是指, 政府机构和相应社会团体部门等有效提高整体社会成员基础性物质水平和精神水平而加以实施的各项策略。应该了解到, 社会福利内涵主要是指国家以及社会二者为了有效保证社会成员个体生活和整体生活, 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办法实施和服务提供等, 其主要包括社会救济内容和社会保障内容以及相关社会服务子系统建构内容等。

众所周知, 社会福利概念可以从狭义角度和广义角度去分析与界定, 狭义角度的社会福利通常情况下是指政府机关通过财力手段和政策模式等进行特定人群保障, 以这种方式进行相应的社会生活改善, 并对具体性生活品质进行提高。当前我国狭义社会福利由民政部门进行操作和管理, 主要包括老年人福利内容和残疾人福利内容以及儿童福利内容三种。广义之上的社会福利的内在社会福利制度含有一定的具体性, 此时我们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制度综合, 应将其理解为社会福利制度正常合理运行的有效支撑, 并为满足福利对象而做出观念主张、资源安排、制度安排、组织安排、人员安排、程序梳理和技术考究等。广义社会福利实施范围相对较广, 并对福利内涵加以调整和创新, 运用外延拓展方式来保证对社会成员的物质制度安排和精神生活安排, 因为社会福利存在意义不仅以提高物质生活保障为主, 基本精神生活品质的有效提升也是其操作重点环节之一。

二、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特点要素分析

英国专家和学者对解决社会福利问题提出过相应观点与意见, 有效解决社会福利问题的主要途径是:首先, 将福利进行普遍化转变, 全民从社会福利中受益才是最终目的, 以这种方式向社会全员提供等同社会价值福利, 无论社会公民收入状况和公民财物状况优劣与否。其次, 按照中产阶级状况中工人阶级期望进行不同类别社会福利待遇的提供。为广大社会公民提供的社会福利可以进行最低限度设定, 此时中产阶级可以根据自身私人计划进行自我福利满足。最后, 社会福利实现途径即对贫困人员进行社会指标福利提供, 使得私人福利担保成为可能。

我国在进行社会福利制度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上述内容, 其中三种社会福利的实现途径也适用于我国,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补缺型社会福利模式、残补型社会福利模式和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以及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全民福利模式。国内一些专家和学者指出,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面向的对象为全体公民和基本生活领域, 在此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以政府和社会为基本操作初始点, 其依据本国经济内容和社会状况内容向全民提供一定的社会福利保障, 对基本生活内容之上的社会福利也有所涉及, 主要包含了失业保险内容、贫困救助内容、医疗保险内容和住房保险内容以及相关老人服务内容、残障服务内容等, 此类社会主义福利制度与一些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实施的社会福利制度相似。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处在全民普惠型福利制度和对应补缺型社会福利制度二者之间, 其以中间形态形式产生,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与特定社会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当前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主要代表了一种社会进程, 即为我国从小康社会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合理转变。需要注意的是, 所谓普惠即为使得国家内部全体公民均享受到社会福利, 而适度则为在实施社会福利过程中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实施阶段性, 以保证社会福利制度平稳实施。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实施初始阶段, 公民所享受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福利项目各不相同,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民主得到了全面拓展, 社会福利待遇水平和社会福利项目水平均得到了质的飞跃, 全国福利待遇基本一致。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具备一定一致性, 此类一致性共包括三种内容, 即为社会福利规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致性、福利进程和社会民主发展的一致性、社会福利实现程度与社会物质技术基本条件的一致性。

三、当前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建构要素分析

现下我国已经完全拥有社会福利深层理论认知基础和实施条件,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深入的同时, 公民对社会福利的看法和要求也逐渐增多, 此时小民政观念被相应的大民政思想所取代, 广义福利已成为主流, 只有适时改变小福利思想,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成功建构的主要目的。以下是详细分析与阐述:

(一) 政府主导与政府参与共行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合理实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 应该适时加强政府领导, 以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整体规划以及合理运作。运用此种模式来保证资金投入日渐具备合理性, 之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应该了解到, 福利概念具有多元主义性, 此时政府主导操作是必须的, 但社会分支点的齐心合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较为正确的做法是, 应对非营利性社会福利机构和部门进行社会福利服务提供与供给, 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等, 并使得社会福利得到正常合理的输送。与此同时, 应充分发挥团体力量与个人力量, 不断吸取各类慈善捐赠和企业捐赠以及个人捐赠, 使社会福利资金来源渠道日渐多样化。

(二) 保证社会福利制度的协调发展和正常实施

此条首要一点是需要对社会福利层次分类进行理解, 主要分为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三种。第一种对应补缺型社会制度, 第二种对应适度普惠型社会制度, 第三种对应普惠型社会制度。上述三种福利层次均应与我国现下经济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达到协调发展态势。要想加快福利事业发展, 就应该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速度等同的相应社会福利结构体系, 之后在此基础上为全体公民提供质量较高、服务较好的社会福利。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建构的基本环节为以人为本, 将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 按照基本诉求来完成福利项目组成和社会福利服务提供。

(三) 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严格评估, 确保其正常合理运行

在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建构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不应该仅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保障为主, 更为公民提供一定的心理帮助和社会服务帮助, 不能忽视公民的精神需求和公民的心理需求, 要做到公民生活需求和公民尊严需求的双向兼顾。此外, 绩效评估内容和社会福利制度效果检测内容也是其中的重点, 在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建构时, 要建立较为正规的绩效评估机制和对应效果监测服务机制, 从群众观点和公民意见中去做好社会福利制度各项工作。

四、结束语

实施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应由政府领导, 全面进行合作与支持, 不应仅仅注重物质生活保证, 更应注重精神生活保障。应及时进行评估与监测,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正常合理实施。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篇5: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包括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入宪;影响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117-02

一、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概念的首次公开使用是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费城宣言》,国际组织开始正式采纳社会保障概念。自此,社会保障概念开始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为人们所普遍使用[1]2。社会保障是旨在保护公民免除因年老、疾病、失业、死亡或灾害等原因而遭受损失,并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各种措施的总称。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国家依照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各国社会保障的项目广泛繁杂,各有差异,概括起来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几大体系。因而,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包括如下基本内容:第一,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收入中断后仍能维持基本生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制度。第二,社会救济——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需求。包括灾民救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救济、城乡特殊贫困人员救济等制度。第三,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包括老年福利、托幼福利、残疾人福利、社区服务、城镇居民福利津贴等项制度和涉及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社会公益设施。第四,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受尊敬的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因维护国家或社会利益、从事公务活动而致使生命或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员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包括优待军人和军人家属、军人转业和退伍安置、军人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等项制度[1]4。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健康文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基本制度安排,概括起来,社会保障有以下四大功能。

1.社会公平的维系机制

各个社会保障项目都是以创造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和缩小社会不公平为出发点和目标的。

2.经济成果的共享机制

作为经济成果的共享机制,主要是通过这样一个制度安排,使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分享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也就是说经济差别虽然依然存在,但是这个差别由于有了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控制在各个阶层都能接受的程度。

3.政治文明的促进机制

社会保障本身是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及利益集团,经过博弈以后的一种妥协,实际上是和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能够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

4.精神和谐的润滑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以及化解劳资矛盾,能够消除人们的心理对抗。

二、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述评

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实际上是一个大的保障概念。它由三个基本的子系统及一些其他项目构成。一是面向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二是面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三是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定社会群体的社会福利制度。此外,还有慈善事业、企业年金等等补充保障。

近几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我们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一,新的养老保险体制初具规模。为顺利度过我国迅猛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我国把基本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基金模式改为部分积累基金模式,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它较好地界定了国家对职工养老的责任,同时又明确了企业和职工应缴纳费用的责任,既实现了社会保护,又突出了自我保障,通过个人账户把职工待遇水平和在职时的贡献大小紧密联系起来,还体现了效率原则。第二,医疗制度改革由试点转向面上推广,与此同时,还将推动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长期以来存在的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及有关的种种问题将得到解决。第三,初步建立起失业保险和下岗职工保障制度。1999年初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还发布了关于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凡是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都要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或类似的机构,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第四,逐步形成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安全网。将原来比较狭窄的传统救济对象扩展到所有城镇居民,在全社会范围内设置了最后一道保障安全网。目前全国已有五百多个城市和六百多个县政府所在的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所辖城市和城区全部建立了这项制度,一些省市还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3-5。

然而,我们强调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指各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得到确立,并且没有任何漏洞。那么,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标志是什么呢?第一个标志是社会救助制度比较完善,能够真正免除所有人的生存危机,换句话讲,任何人不会由于生活困难陷入绝望的困境。第二个指标就是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得以解除,即劳动者在养老、疾病医疗、工伤、失业等方面的风险通过社会保险制度能得到化解。第三个指标就是不同的社会群体能够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及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真正合理地分享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当然还有一个更高的指标就是国民的福利不断地增进。如果说上面的目标都能够达到,社会保障体系就应该说是比较完善。

三、社会保障入宪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从以上的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社会保障长足、快速发展的绊脚石之一。要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必须先从我国的根本法即宪法入手,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内容并对它做出应有的定位。

(一)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得以明确

将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宪法,有利于解决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定位,明确了国家在社会保障领域的责任边界。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事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系统,客观上要求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担负主体性的角色,也就是说,国家在社会保障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宪法对每一位合法公民应尽的责任。社会保障是一项社会性事业,任何个人和团体都无法使社会保障实现其功能的社会化,只有通过国家政府的权威性以及立法的形式来实施,才能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性、平等性和有效性。

(二)进一步保障公民的人权

人权理论认为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权,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基本的、独立的人权。一系列国际人权文件确认社会保障权是人权,同时,现代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多通过宪法的形式将社会保障权上升为法定的基本权利,明确国家在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义务,以此作为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基础。

我国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第45条则规定:“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3]73-74这两条规定实际上就是对社会保障权的表述,体现了社会保障权在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以国家履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义务为前提。

(三)促进社会公平和保持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社会公平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制度平等和分配平等四方面内容。人由于先天或后天,自身或社会的原因,可支配的资源的质和量都存在着差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机制与竞争机制相联系,这些差异必然导致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不均等,甚至收入相差悬殊,弱者难以在社会中立足,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一制度保证社会成员站在相对公平的起点上,给人以更多的机会和实践来实现自身价值,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和世界各国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改革为先导,先对原有的社会保障体制进行手术,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法制化和强制规范不足。社会保障工作是依靠政府的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推行的。社会保障自己的政绩、拨付、运营、管理没有相应法律规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立法欠缺,导致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保障程度低。基于以上情况,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总纲中又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中做出这样的规定,表明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决心与迫切需要。有了立法的依据,中国在社会保障领域立法的步伐势必加快,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完善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郑秉文,和春雷.社会保障分析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上一篇:大学生如何继续深造该怎么选择下一篇:伤寒论序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