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现状

2024-07-02

中国社会现状(精选6篇)

篇1:中国社会现状

中国社会现状与矛盾

一个世纪以来 中华大地上经历着相比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更为复杂的社会变革,帝国坍塌、不同文化的冲击、政治制度更迭、甚至帝国时代末期积压的屈辱,使得当今的中国社会成为了一个极其难以描述的动态载体。在通往真正民主社会的道路上不断爆发出激烈的矛盾与全新的挑战

帝国主义社会被西方文明中断

自秦始皇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首个君主专制政体制的集多民族、多文化统一的高度中央集权化的中华帝国主义社会制度起,至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中华社会始终经历着漫长的于中华帝国主义社会制度。

帝国主义社会中期,国内空前强盛(盛唐时期)期间,君主开明、商贸繁荣、文明兴盛,辉煌东方文明成为世界文明中心,留给了当今世界宝贵的财富。

盛唐时期后,国内社会不断受到外族侵袭,也暴露出重农轻商社会潜在的危机:期间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国内人口告诉激增,同时因末代外族高压统治而加剧社会秩序混乱,民间曾涌现出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与西方社会制度更迭不同,外族统治并未使帝国主义根深蒂固的社会根基遭到破坏。帝国主义满清政府前页,国民经济始终处于全球经济总量首位,这种情况在几次规模巨大的军事战争失败后有所抑制,但农民起义目的出于狭义的民族主义,谋求推翻外族统治。或许由于外族高压统治,一定程度阻碍了资产阶级的形成。内部看来拥有两千余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帝国远未因此走向衰落,社会内部并未出现自然形成的资本主义制度。

与西方国家战争的接连失败,打破了东方文明的神话。中华帝国社会不断受到来自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严峻挑战。晚清政府逐渐尝试引入西方思想与国家治理模式,试图通过学习、利用西方社会变革与治理方式寻求战胜西方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自此导致西方思潮不断的涌进国内,但它们反而形成了足以摧毁中华帝国的致命力量,并给中华大地带来了至今仍然存在的反帝与民主文化。门类众多的西方社会理论中,西方国家(西欧国家)广泛孕育出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与作为叛逆资本主义的、利用号召广泛工人阶级革命并由前苏联布尔什维克政党完成政治变革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了社会变革的两大核心力量,并在20世界前半程进行着激烈的角逐。

满清政府倒台后,中华帝制社会瓦解的如此彻底。并非社会内部孕育出的全新制度的自然更迭,而是由西方文化侵入而强行中断。对旧制度的惯性不满、对新文化的愤然欣喜,推动着并不符合自然法则的社会变革。沉积两千余年的帝国社会并未彻底走向衰落,因此帝国社会积累的文明同样并非暴力推翻帝制即可消除。实现民主、民治与帝国时代传统的人治、人政所包含的巨大差异形成了日后社会制度真正变革的根本阻力。客观看来,20世纪前半程征服这片广阔土地的并非是制度的优劣,而是拥护制度的军事实力(国际社会同样如此)。

西方文明不符合自然法则的中断中华社会自身变革规律,形成社会传统与变革的激烈冲击,社会内部出现了严重迷茫、混乱与分裂。帝国主义社会体系非自然崩溃后如何组织适合中华文明的全新社会形态同样成为困扰变革力量的首要因素。随着社会民主自由化改革深入,被中断的社会规律将爆发出更多的实质性问题。

后帝国时代与改革开放

后帝国主义社会在国家形态上变革频繁,自北洋政府至如今改革开放时代,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制度、道德形态不断变化。更迭频繁的国家政治策略深刻的响着社会频繁、极端、激烈的变革,同时也给这片充满古老文明的国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与不朽的遗迹。

与20世纪后半程国际社会冷战格局相同,国内两种社会制度同样形成了完全不可兼容的强烈对冲。不同时期,引导社会变革方向由不同领袖主导的军事力量决定,各地区因政治制度、治理方式、甚至战争环境形成了难以兼容的鲜明的社会群体。

如南京政府时期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商人与知识分子成为新中国平均主义的攻击对象,毛泽东时代特别是文革时代的青年人曾被鼓励反对、攻击甚至侮辱他们的家长、教师与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人,却发现改革开放后他们因荒废学业而并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职业技能。文革年代备受屈辱的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人与知识分子,却重新成为了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

隶属于各个时期各个代际的优秀群体,却不断沦为下一时期被打击、边缘化的对象。在帝国主义制度覆灭的一个世纪里,各时代领袖以自身强大的个人意识形态与号召力,建立并维系着社会发展方式与道德体系。他们以叛逆帝国主义作为治国纲领,却又无不完全摆脱帝国主义社会的影响。总体看来帝国主义崩溃的一个世纪中,中国始终经历着缺乏法制的神话领导人个人意志的高度政治垄断社会。各代际、各群体难以相互信任,存在巨大的隔阂。这种情况至改革开放才有所转变。

20世纪80年代起,以邓小平为核心领导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惊人的政治成就。其迅速将文革时代遗留的社会矛盾、混乱与丧失领袖核心意识形态处于危机边缘的国内社会引导向经济市场化、思想开明的现代化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改革开放的力量不断变更着70年代以前使中国贫穷与政治危机的政治体系,并着手建立赋予地方更大权力的政治体制。在此期间,中央权力逐步开放。领导人权力任命、移交制度不断完善打破了毛泽东时代遗留的农村公社制度,在吸纳因农村制度改革而造成的大量农民向城市流动问题上大力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内社会秩序空前稳定,再也未发生过20世纪60-70年代多次出现的社会混乱。

改革开放打破了新中国建国以来贫穷的公有制社会体制,人们因此提高了生活水平,并逐步敞开思想的枷锁。彻底打破了原本思想封闭、高度神话领导人的意识形态。人们逐步富裕起来,并迅速将人们引导向坚定的务实主义。因此人们生活态度、道德与价值准则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如何获取最大的财富与利益成为人们最切实的追求。

当今,城市巨大的吸纳就业压力下(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口述 每年约1千万农民工流入城市),国内对高速经济发展需求空前提高。经济高速增长已然成为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因此中央政治决策、改革方向均将经济持续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这同样给予社会中弥漫的务实主义以隐性的推力,高速发展的经济与地方权力的开放,很容易孕育出地方官僚势力与贪腐行为的扩张。因此必然形成小部分社会矛盾,甚至引发出公共卫生、环境治理等敏感问题。但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总体战略上,这些问题与国家治理的总体战略相比,似乎将暂时成为一种战略性忽略。并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而消退。

儒学社会

漫长的中华帝国主义时期,儒家文化始终被赋予了极高的社会地位。

儒学——包含了战国时期创始人孔子独立的价值观、政治观与社会观经后世学者不断发扬。至帝国主义时代末期,外族实施高压统治,外族君主推崇儒学,并试图将儒学用作固化国内民众思想,建立社会道

德的工具。因此当今社会所传承的儒学文化一定程度是一种相对曲解的文化,但其亦对现今社会形成了深刻影响。

儒学文化认定社会和谐条件在于不同社会群体了解他们对于社会关系特定的相互责任,讲求提倡社会尊卑有序。认定公众政治立场并不平等。帝国主义社会内部统治者则先天具有不受制约的政治权利,对社会不同群体享有最终裁决权并负一切责任。儒学社会几定认可统治者个人意愿制约着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关系内子女对父母、臣民对于君主、学生对于师长必然表现出绝对的忠诚与谦恭。不同社会群体应讲求礼法,言行有度,举止有礼。这种现象直至今日社会仍然广泛沿袭。资历辈分长的一方很难接受较小一方的任何建议与完全信任,诸事循规蹈矩。极大了压制了青年人对于事物评判的主动性与言论权力。因此失去了对生产、创新动力的年轻人表现的墨守成规。严重的抑制了当今社会产业与制度的创新与改革。另一方面,尊卑有序的表象下,不同群体需了解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并做出“得体”行为,因此产生了相应的社会群体间相互的责任。这严重的阻碍了更高层面的阶级群体与民族群体的产生。社会因此逐渐形成了一张错落有序的关系网络:族氏、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朋友被赋予了社会责任、利益划分、甚至相互交流自上而下,递进式的关系排列。这张庞大的关系网络漠视社会责任,甚至对网络以外的群体很难表露出真实想法。

这种处理社会关系的方式,极大的加剧了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造成社会内部的不公平竞争,生产与分配制度扭曲,使人们因此更倾向于通过攀附更高阶层建立关系网络而获取回报(如腐败、通婚等方式)而并不选择通过改进生产力。在此所形成的利益集团、政治群体、严重的腐蚀着现代社会的根基。

改革开放逐步使人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政治自由,政治治理同样不再依赖帝国社会严酷的惩治措施。因此在向民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历史遗留下来的儒家社会弊端必然将被不断放大。帝国主义末期的屈辱,并不符合自然法则的社会变革,都将支撑儒家社会文化深刻广泛的影响着当今社会群体、国家、社会、政治秩序严重扭曲、分裂。儒家社会遗留下的等级森严又错落有致的社会关系网络,将不同群体、不同代际的社会群体切割的支离破碎,以至于社会难以向更广阔的阶级群体与民族群体发展。儒学社会给人们遗留下的宿命、消极、悲观,已成为当前改革开放 通往民主社会过程中的巨大阻力与潜在危机。综合看来

当今社会正在逐步度过非自然打破帝国主义而强行催动孕育民主政治的修复时期。并在度过西方社会变革,各路思潮进行实践的混乱时期后 逐渐恢复生机。在寻求真正适合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也因此形成了全新的社会矛盾与挑战。

社会现状也呈现出一种难以集中于一点的,复杂的动态社会。极大的两极差别与惊人的发展速度均为世界侧目。改革开放实现了飞速的经济发展,沿海地区如上海、广州、深圳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现代化大城市。而西北部地区却仍然生活在贫穷与落后中,甚至个别地区至今仍延续着极其原始的农业生产形式。

当今社会,一个普通的家庭中同样充斥着极其显著的差别。老人因积弱、战乱的时代背景,至今仍然对改革开放充满质疑,甚至仍然排斥“外国人”与城市。

中年人因政治斗争而失去了掌握现代化生产专业技能的机会,因此反感全球逐步一体化的市场经济秩序,并且由于激烈的政治纷争给他们留下的心灵创伤,使他们并不轻易的表露出真实想法。

年轻人生长于稳定的社会秩序环境,却因儒学社会遗留因素而变得墨守成规。因改革所释放出来的务实主义而极度追逐物质,他们获得了几代人中最好的教育,但对政治也最为冷漠。

家庭各代际之间相互的排斥与不信任,是当今社会内部激烈矛盾的真实写照。由此产生的政治阻力使得无论政府做出何种政治决策都难以完全覆盖不同群体的利益。在不同群体的相互博弈过程中,社会并不存在能够在繁杂的各个群体间完全消除一切矛盾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今任何地方都不存在。

或许不同群体间能够真正确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特别是消除对过去因战争、政治斗争而饱受折磨与心理创伤的特殊群体所自然反应出的危机感后。中华社会才能真正形成高层次的凝聚力,以便由此重塑曾经绚丽夺目的东方文明。

注:碍于学识,笔者诸多认知仍需从更多理论基础中寻求答案,本文逻辑失当之处请多见谅。

作者 刘奥

篇2:中国社会现状

专家称社会底层向上层流动受阻 流动机制不公[转载] 2010-11-03 10:41:4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流动

阶层

农民工

命运

社会

|举报|字号 订阅

篇3: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现状探析

在我看来, 信仰是个国际话题,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主流的信仰下面就是世界主要国家的信仰状况。

天主教、基督教 (新教) 和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三个派别。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 主要信仰的国家主要有意大利、法国、爱尔兰和一些西欧国家。东正教的主要国家是俄罗斯和一些东欧、前苏联的国家。而基督教新教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伊斯兰教主要信仰的国家为阿拉伯世界的国家, 如西亚, 北非的一些穆斯林国家。在中国的西北地区也有伊斯兰教信徒 (回民) 。佛教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亚。如中国、韩国、日本、泰国、老挝、柬埔寨一些东南亚国家。

在这里我想指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信仰的基督教,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尽量会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去做, 在达成所愿时会虔诚的说一声:“感谢上帝”或者在胸前画一个十字架。其实这些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会按照“主”的意思去说去行, 但我认为至少会起到一个普遍的约束作用, 我认为法律是强制的约束, 而信仰则是意识形态上的约束。

二、中国人信仰状态

1. 对当前中国民众信仰状态的总体性分析。

信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个体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当前在中国, 信仰问题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混乱。在理论界, 有些学者根据人类历史上的信仰大都是在宗教信念这一事实, 认为信仰具有虚伪性和迷信特征, 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与科学精神水火不容, 因而必须坚决取缔, 也有些学者认为, 信仰的内容决定信仰的性质, 虽然在人类历史上宗教信仰确实是一种普遍现象, 宗教信仰也对人类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消极作用, 但也可以确立于此完全不同的科学信仰, 而科学的信仰无论对国家、民族, 还是一个社会个体, 都是利远远大于弊。近年来, 这一论争基本上得到解决, 人们在社会需要科学信仰这一点达成了共识。然而。理论上的共识却受到了现实的挑战, 因为当我们在理论上争论不休时, 现实生活却正在无情的消弱和动摇了一些信仰。

中国社会科学院“转型时期伦理道德建设的难点与对策”课题组1995年在广东、江苏、河南和陕西四省份就“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道德”进行了一次较广泛的问卷调查。在全体调查者中, “有信仰”者只占全体被调查总数的28.1%, 如果加上“不想回答”中可能有信仰者比例, 最多也只能在30%左右。而明确表示“没有信仰”者占全体总数的36.09%, 如果把“曾有过信仰”也视为目前没有信仰, 那么, 目前“没有信仰”者达到58.33%。超过全体被调查者的一半。这组数字不仅令人吃惊, 更让人忧虑:既然信仰对于一个个体、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那么重要, 而当前在中国竟有如此高比例的人群过着没有信仰的生活, 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以上数据充分说明, 信仰这一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精神现象,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信仰危机已经是摆在我们前面的客观事实。而且, 根据近年来中国民众精神阵地的发展态势和中国在信仰建设方面的忽视和失误,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这种危机的程度有增无减, “法轮功”现象便是有力的证明。

2. 对中国当前的信仰构成的分析。

信仰有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之分。科学的信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发挥着导向、激烈和凝聚等诸多积极的功能;相反, 非科学信仰不仅危害信仰者自己, 而且严重阻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那么, 在中国民众的信仰结构中科学共产主义信仰到底占多大比率, 这也是研究问题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中国民众的信仰状况呈现明显的多元化态势, 各种各样的信仰都有一定的市场。在此就不具体展开。

三、信仰危机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由于信仰根基的迷失和作为国家主导信仰内容的失范, 许多人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这种信仰危机首先表现为个体精神的迷茫和混乱, 使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痛苦和失落, 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上出现社会动荡不安。近年来, 中国社会上出现诸如官员的腐败、社会道德的缺失、犯罪率的持续上升等社会问题, 都可以或多或少地从信仰的失落与危机之中找到答案。

大致说来, 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仰”真空的出现。

信仰危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家主导信仰的缺失。大量的社会成员逐渐放弃了原有的信仰价值体系, 而此时统治阶级又不能及时提供新的信仰体系来填补, 从而产生暂时性的信仰“真空”。没有了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没有生命的终极解释, 没有崇高理性信念的追求, 使人们的生存再也踩不到支撑点, 在价值体验方面表现出严重的感性化倾向, 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和感官刺激, 而忽视内在精神需求。比如, 一些人表现对“权”、“钱”的极度崇拜;一些人把拒绝信仰的放荡行为看做是所谓“自我实现”;在文化界, 一些人已经“淡化政治”、“淡化共产主义信仰”;甚至有人要“告别革命”。

2. 信仰“乏力”。

信仰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能为信仰者的行为提供双重动力;一方面, 为信仰者的行为提供道义的合理性。这一动力来自信仰者的正义感, 这种正义感能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为正义的事业而奋斗, 是合理的, 而他们所反对的东西则是非正义的。因而, 信仰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阻碍能理直气壮, 无所畏惧, 表现出强大的内驱力。另一方面, 信仰能为信仰者的行为提供历史的合法性。这是一种来自对历史必然性的深信的力量, 即信仰者相信自己行为的必然性。

然而, 在当时日益繁荣、日益丰富的物质和财富面前, 信仰逐渐失去其强大的驱动力。尽管人们认识到信仰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却依然迷恋世俗的享乐, 迟迟不走皈依之路。信仰的吸引力的弱化是信仰“乏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表现为, 信仰的制约和引导作用越来越小, 对“信仰者”来说, 真理和价值并不是那么重要, 在信仰和利益发生冲突时, 他们常常会选择后者。

3. 信仰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 国内经济体制的轨迹, 各种新观念、新事物不断呈现。各种理论交汇在一起, 相互碰撞, 相互激荡, 使我们的信仰形势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从文化心理的角度上看, 伴随着中国在世界历史现代进程中市场经济的全面确立, 当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延伸起来, 当年文化大论战的景象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现代氛围中重现。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看到, 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中物质功利的急流奔涌, 一方面是人的“天人合一”或“神人合一”的信仰祈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封建迷信开始回潮, 这些迷信打着各种各样的幌子, 趁着混乱的信仰局面迅速地抢占由于信仰危机所造成的“真空”地带, 使得新时期中国的信仰形势更加混乱。

4. 信仰的功利化。

市场经济的繁荣, 激活了人们感性的物质需求。在很多人看来, 信仰只有“获利”, 只有“有所得”, 只有给其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 才值得他去信仰。其实, 人的需要不仅是物质需要。还有比它更重要的精神需求。这种功利型的信仰观片面强调物质需要轻视精神需求, 必然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要确立科学的信仰观, 重新建构新时期科学的信仰体系, 首先必须正确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 为科学信仰的确立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由此看来, 中国目前的信仰态势是十分严峻的, 各种信仰以及打着信仰旗号的形形色色的东西, 在新的形势下迅速地抢夺自己的信仰地盘, 使科学共产主义信仰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它的主体地位动摇并遭受侵蚀。同时, 我们也看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人们的信仰需要已经开始觉醒, 信仰危机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要重树科学信仰的权威, 必须既要加强信仰理论层面的建设, 也要加强对人民群众正面的宣传和灌输。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且继续证明,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具有一定的终极意义这一本质特性, 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信仰体系。转型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对这并不能证明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出了问题。新时期的信仰重建并不是重建确立一种新的信仰, 而是重建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方法和态度, 以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 使共产主义信仰再现其强大的精神内驱力。正如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时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情况下奋斗出来, 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 有马克思主义信念, 有共产主义信念”。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就一定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宏维.信仰危机.信仰对象.信仰方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

[2]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 .

[3]刘文瑞, 孙万超.告别理想的背后——当前社会信仰危机的成因透视[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1, (2) .

[4]尹凤婷.对信仰失落现象的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3) .

[5]陈晏清, 荆学明.中国社会信仰的危机和重建[J].冶金政工研究, 1999, (2) .

篇4:中国残疾儿童社会福利现状分析

关键词:残疾儿童;现状;社会福利;普惠型

中图分类号:G81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345-02

一、中国残疾儿童现状

(一)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比重少,农村占百分之八十

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我国0-25岁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总人数为784万人,占全体残疾人总数的9.44%。一定程度上可以肯定我国在残疾预防和康复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给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预防和康复工作也带来了持久的动力和支持。

同时,与我国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相适应,我国0-25岁残疾人中,81.25%在农村,18.75%在城镇,表明我国的残疾儿童及青少年问题主要在农村,反映了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残疾预防意识不够高、劳动安全保护措施欠缺等实际情况。

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作为残疾人的一个群体,其生理、心理特征与其他年龄阶段的残疾人具有较大差异。他们正处于身体机能不断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他们有着不同的身心特征与服务需求,只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有助于他们尽快更好的融入社会。

(二)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类别集中并等级较轻,社会障碍比较明显

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我国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中近八成为智力、多重或肢体残疾,残疾类别相对集中,而无论什么类别,总体看中、轻度比例超过六成,等级较轻。但在理解与交流、与人相处和社会参与三方面的障碍较明显,参与社会能力相对薄弱,说明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生理残疾,限制了其交往的范围,影响了其融入社会的能力,需要对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交往给予更对关注。

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残疾群体,其社会活动参与能力不仅体现他们总体参与社会活动的状况如何,更体现出他们能否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关爱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离不开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和关心,更需要努力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环境,鼓励更多的人去关注并加入到残疾人福利事业。

(三)义务教育在学率不足七成,失学原因身体是关键

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情况,反映了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是否均衡,教育资源分布是否合理等问题。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综合素质、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贡献能力,也决定了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6-14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在学率为63.19%,2009年上升到69.5%,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比(55.25%),有了较大的提高,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扩大了义务教育在残疾儿童青少年的覆盖面。

但是,与全国6-14岁儿童相比,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状况不足七成,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监测数据表明,由于自己身体状况的限制而未上学的比重达66.1%,附近无特殊教育学校而没有上学的位于第二,占23.9%,凸显加大康复工作的力度,帮助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克服身体障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第一步;此外,重视特殊教育培训格局的可及性,认真落实全纳教育理念,也有助于残疾儿童平等享有接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四)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供养主体以家庭为主,需要国家社会扶持

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0-18岁的残疾儿童监护人八成为父母,15-25岁残疾青少年的收入来源近九成半来自家庭成员,表明我国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监护责任和经济责任主要在家庭,这有利于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但是,残疾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占到全国居民家庭平均水平的53%左右,经济状况严重影响到该群体生活水平和保障状况,进而对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有较大影响。

儿童和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本来就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和重点关注的人群,而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作为其中的弱势群体,更应得到各界的关心和照顾。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保障及发展,是残疾人事业和实际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有助于残疾儿童和青少年自助独立、自食其力、更好地回归社会,同时对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提高生存质量,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及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中国残疾儿童福利现状

(一)残疾儿童的康复和保护。在康复方面,建立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我国利用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开展社区康复,使城乡基层的大多数残疾儿童能够享有基本的康复服务。同时,在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下,成立了由卫生、民政、残联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社区康复领导小组,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制定社区康复规划并组织实施。另外,我国十分重视残疾儿童的保护,努力为残疾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保护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有明确的规定。《残疾人保障法》对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这些规定都适用于残疾儿童。该法还对残疾儿童的特殊保护问题作了专门规定。

(二)监护养育。除了政府和社会建立儿童福利院抚养孤儿和被遗弃的病残儿童外,我国还积极开展公民收养工作,使这些丧失家庭的儿童重新得到家庭的温暖、健康成长。现阶段的孤儿监护养育办法是;一部分是在有条件的地方,由国家和集体举办社会福利事业单位集中收养孤儿、弃婴并监护养育,直至他们长大成人,对监护养育的痴呆和重残孤儿实行终身供养;另有一部分是在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采取分散供养的形式,分散在社区群众家中寄养,福利院对其实行监护;还有一部分由国内公民根据法律规定收养,少部分被外国公民依法收养。

三、中国残疾儿童福利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残疾儿童福利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巨大,从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和不同领域制约和影响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状况和发展方向。同时,与宏观的国际环境与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国际惯例相比,中国残疾儿童福利发展的影响也是缓慢和分散的,有时侯甚至是积极性与消极性影响并存共生。第二,中国法律框架与政策类型繁多,不利于法律政策的贯彻实施,不利于国家意志的充分体现,严重影响政府及时回应残疾儿童的需要。第三,城乡之间巨大多样制度差别,人为导致城乡残疾儿童福利的差异,人为制造儿童福利领域中的制度化不平等,人为将残疾儿童少年分为城市与乡村两个不同群体,。因此,城乡二元残疾儿童福利制度成为全民性和一体化残疾儿童福利制度发展最大体制性障碍。第四,残疾儿童福利政策与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残疾儿童福利政策、服务在整个国家社会福利政策、服务体系中所处地位偏低,难以发挥基础和核心的作用。

四、中国残疾儿童福利问题的解决建议

首先,以儿童特点为导向,康复服务优化专业性和持续性。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其体格和心智发育的不成熟,使得他们在医疗康复和社会参与方面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因“不成熟”使其可以通过有效的医疗康复,完全或者部分削弱残疾的障碍。另一方面,作为“儿童”,他们与残疾成人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不能像成人一样知道忍受康复痛苦的必要性,主动配合康复的进程和要求。因此,残疾康复工作,应该以儿童特点为导向,对于儿童的特殊心理需求、玩乐和情绪化等特征给予足够的重视,综合采用治疗、护理与保健、娱乐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康复手段和康复模式,保证康复训练的持续性,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其次,建立残疾儿童家庭生活补偿机制。我国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需求之间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会保障及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生活救助问题。生存问题没解决好,康复问题将会受到影响,教育问题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保障及发展最应该关注的是生活保障、康复服务、教育培训三个问题。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按照急重先行的原则,选择当前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口,逐步、分阶段在全国建立起重度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津贴,为残疾儿童家庭提供生活扶助措施,通过政策赋权及实践,为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未来生存与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有助于缓解残疾家庭的经济压力,更好的补偿残疾家庭的抚养成本,提高残疾家庭的生活质量。

结束语:由此可见,我国的残疾儿童福利现状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只有逐渐拓展残疾儿童福利保障范围,推进由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转变;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主导力量,才能更好的推进中国残疾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莹.儿童福利政策与措施的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2,4.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篇5: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与问题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还是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环境、破坏公共秩序等损害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关键词: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对策

一、当前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社会公德上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公众的生活质量,恶化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社会公德的现状不容乐观。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不互帮互助。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度被称为礼仪之邦。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周公提出了以礼治国,从而实现大治。后又有孔子将礼仪之道发扬光大,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其核心便是仁义、礼让。可见,中华民族具有文明礼貌的优良传统。但是,现代的公民在文明礼貌方面却屡屡出丑,损害了我国国民的形象。200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人民时评——“这样的提醒让人汗颜”,文章中谈到:“8月21日,外交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明确了驻外领事官员的职责,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指南》提醒我国公民出国时的注意事项,如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合参与他人的争吵等。文明礼仪本来是个人修养问题,现在却要由外交部门发文提醒,实在令人汗颜。近年来,诸如大声喧哗、不讲卫生、不守秩序、贪小便宜等陋习,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形象的问题。有些国家还将“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等中文警示牌摆放在公共场所,深深的刺痛了国人的自尊心。外交部的提醒,毫不留情的展示着我们国民素质的残缺,惭愧之余更让人反思,来自礼仪之邦的“国人”为何给人以“不文明”、“粗鲁”的印象? ① 曾革楠:这样的提醒让人汗颜(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07-8-2

3①

(二)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公民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普遍,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在中国从古至今人们的公共意识非常淡薄,公德观念非常缺乏。一方面表现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爱护公共财物,另一方面表现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据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2002年对北京市民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当问及对毁坏公物行为的反应时,只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上前制止。另外,在公共场所不讲秩序、大声喧哗、高声谩骂、随地吐痰、乱闯红灯等现象不断在全社会蔓延开来,成为人们生活中时时难以避免、处处防不胜防的生活内容。如对北京市民公交秩序的调查中显示:“有43.3℅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有47.7℅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机动车抢道乱行;有42℅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行人、骑车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②

(三)在人与自然地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些地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无限制的开采自然资源,致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严重泛滥。有的地区滥砍滥伐,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流沙横飞,洪水泛滥;有的地区小工厂林立,废水、废气到处乱排,导致当地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致使人们没有干净的水饮用,严重疾病大量产生;有的地区小煤窖、小矿场随处可见,乱挖滥采,导致当地的地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已看不到当日的青山绿水,看到的是满面疮痍的荒山秃岭。这些都是污染、恶化自然环境给我们带来的沉重代价。

二、社会公德为什么大面积缺失?

回顾我国社会公德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很多,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现代的,同时还有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封建传统对社会公德的影响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史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宝藏,令后人回味无穷。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时,就会发现,我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于公共领域的分化和发展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严重的影响了当代社会公德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使我国的广大民众只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活动,公共领域道德的发展缺乏发展的土壤。我国传统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基层是一种差序结构,人与人之间靠世俗人情建立关系,传统的仁爱道德本质上是亲疏的狭隘的差等之爱,道德选择仅限于血缘的区域内。传统道德② 吴来苏:“调查——北京人的公德现状”。光明日报(京),1998-11-28

发达的实质是“私德”发达而“公德”薄弱,导致人们只讲自己小圈子里得到的——遵守家庭、朋友、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脱离这种血缘或血缘的环境,到了陌生的公共环境中,就往往会对公共秩序中应该共同遵守的东西熟视无睹。

(二)现代社会对社会公德的冲击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社会公德的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许多人“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搞得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乌烟瘴气。正派的人不得安宁,人际关系十分紧张。人们慎言慎行,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不离嘴。”③可见,“十年**”给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德建设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三)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存在的弊端

从教育宣传角度分析,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学校在公德建设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任务,但我国道德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上存在着失衡问题。从教育目的看,道德教育偏重于灌输抽象的道德原则,过于强调“高尚”道德培养,忽视“低层次”的社会公德教育、人格教育。从教育内容上看,道德教育的内容设置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脱离,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理想,中学讲道德教育,大学讲社会公德”的倒置失衡状况。从教育形势来看,公德教育仍以课堂灌输为主,缺乏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训练。学生学习道德知识死记硬背,目的是顺利地通过考试,道德内容抽象、空洞,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践履。因此,学生把道德当作知识的倾向非常严重,出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

三、解决社会公德缺失的对策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解决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是势在必行的。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一)培育公民意识,提高人们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性。社会公德与公民素质有关,目前我国公民的公民素质还不成熟,这种不成熟首先体现在公民意识上面。而公民意识的缺乏又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太长和现代社会的历史太短有关。当前,在进行社会公德建设的实践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公民意识:平等意识。平等的身份是每个公民的共性,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很难看到或意识到这种共性。人们往往看到的是角色差别和经济③ 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158-159

实力的差别,从而导致民众根据不同的角色和地位来划分权利、义务,然后按照自己的地位来认领自己的一份。因此,培养平等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础。主人意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参加与否,则取决于对此事务与本身利益的关切程度。缺乏主人意识,会导致民众消极地应付社会公共生活的要求,把自身置于社会之外,不受社会公共生活规范的约束。因此,培养主人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根本。权利和义务意识。现阶段,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存在只强调义务而忽视权利的倾向,受教育者往往被告知要怎么做,却没有被告知能怎么做,或者被告知了能怎么做,并且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督促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义务,防止和减少不公正的事情发生。因此,培养权利和义务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保障。

(二)加强法制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迫切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定与执行来保障。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以法促德是一个基本的经验,社会公德的遵守需要严格的法律。例如在中国的香港地区,乱扔垃圾要被罚款1500港币,在电梯中吸烟要被罚款5000港币。这样严厉的处罚使乱扔垃圾和在电梯中吸烟的现象就几乎绝迹了。在新加坡也是采取严厉的法律来保障社会公德的遵守。因此,我们借鉴这些好的经验,充分利用法律的严谨性和严格性来确立社会公德的地位。

(三)进行耻感教育,促使公民努力践行道德准侧。耻感作为行为主体的自我心理体验,其独特性在于,它是行为主体对自我本性的一种自我感觉能力。只有耻感存在,人才会对自我行为进行谴责和拷问,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自讼”和“观过”。任何道德规范底线原则的最终实现,都离不开行为主体耻感意识的确立。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通过涵育耻感,让“耻”上升成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坚定理念,成为公民力戒违反公德行为的坚强心理防线,以增强公民的公德意识,催生自觉的公德行为,实现社会公德的完善与发展,是新时期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篇6: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张发强(国家体育总局,北京100763)

摘要国家体育总局于1997年对我国私会体育现状进行调查,主要结果为:1996年我国16岁以上

城乡居民中的体育人口为15.5%;在参加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人口中,老年人占74%;在活动.点从事

体育项目主要是气功、健身操、交谊舞、武米、袂歌等;全年休育消费10。元以下家庭占58.3%,100

~20。元占27.8%;体育在居民余暇活动中占第3位;79.8%的体育场馆在城郊区,场馆中44.1%

对社会全部开放;65%的人从未听说过《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关键词中国社会体育现状

Find恤95RePortonaSPortniChina

1999,19(l):4„(TheStateSportGenear二PresentSurveyofSocialZhangFaqiangAdm加sitartionof伪nia,Beijing,Chnia100763)

AbstraetAPubliesurveyonthePresenteonditionsofsocialsPortinChinawasmadein1997bythestate

SportGeneralAdministration.Theersultsindieatedthatin1996thesportspopulationtook15.5%aoong

peopleover16yearsoldinbothurbanandruralareasinChina;amongthesportspeopletakingpartin gorupsportsaetivi士ies,74%wereoldpeopleandthemostpopularexereiseswereqigong,setting一upexer-

eises,soeialdanee,wushuandyangge,ete;familiesthatspentnomoerthanYlooRMB详ryearofr sportsexpendituretook58.3%,andthosespentY10o一200RMBtook27.8%;amongalleitizens’Ieisure

aetivitiessportsweretheNo.threemostpopularone;79.8%ofthe印ortsfieldsandgymnasiumswere10-

eatedindowntownorsuburbs,ofwhieh44.1%werefullyopentothesoeiety;65%ofpeopleinvesti即ted

hadneverheardofthe“NationalFitnessProgamme,.KeywordssP喇五万疏,s二。e夕,卿esoztnnaezr,己`从叮arPh少,口geafct`r,s户甲t,J“翻zaf“or,关兀才。

a,al夕515,socoilog夕,PeoPle,5RePubcliofChnia

为了进一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于1997年对我国社会体

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主要调查结果公布于下:

1关于我国体育人口

1.1我国全年参加体育活动总人数

调查表明,1996年我国16岁以上城乡居民有34.3%的人参加过一次或一次以上体育活动,其他65.7%的人在这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体育活动。

1.2我国的体育人口

根据本次调查所研究确定的当前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即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低于3次,每次活动

时间30分钟以上,具有与自身体质和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或中等以上负荷强度者),1996年我国

岁以上的体育人口为5.5%。

若将至巧岁的在校学生,以及武装力量等人口作为当然体育人口统计,我国体育人口总数约为31.4%。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人口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距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尚有显著

差距。

1.3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分布

性别分布:我国男性体育人口占男性总人口的16.9%,女性体育人口占女性总人口的13.6%。

年龄分布: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马鞍型,青少年与老年人群体育人口比例显著高于中年人群。体育

人口比例最高的年龄段为71一75岁,占该年龄总数的46.1%,16一20岁的青少年占总数的31.8%,最低的年龄段为41~45岁,仅占该年龄段总数的6.7%。

文化程度分布:我国体育人口有与文化程度基本成正比的特点。不同学历人群中的体育人口分布分别占

该人群的比例如下:研究生,占6.1%;大学生,占32.1%;高中生,占21.。%;初中生,占18.6%;小学生,占

10.0%。

职业分布:不同职业人群中体育人口的排序为:工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科教文人员、农民。工人和管

理人员群体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时间及强度上明显高于服务人员、教科文人员和农民。2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主要特征

2.1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一般情况

在我国体育人口中,以参与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锻炼活动为普遍的形式,是我国群众体育的一大

特色。群众体育活动点包括晨晚练点、体育中心(室、站),体育辅导站和项目、人群体育协会的活动点等。活动

点的规模以中等(31~10。人)为主,占活动点总数的48.8%。

在参加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人口中,以老年人为主体,占总数的74.。写;女性比重较大,占总数的58.。陌;

非在职人员(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体),占总数的66.9%。81.1%的活动点是根据四季的变化进行以晨晚练为主的活动,其晨练占79.8写,晚练占48.6%。每天活动时间在Zh以内的占总数的51.7%,在Zh以上的占总数的48.3%。

2.2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活动项目

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所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依次为:1.气功,占46.7%;2.健身操,占38.1%;

3.交谊舞,占29.9%;4.武术,占29.1%;5.秧歌,占26.8%;6.广播操,占16.8%;7.羽毛球,占

11.8%;8.门

球,占10.5%;9.网球,占1.8%;10.其他。

这些活动点的活动项目基本坚持长年不变,占总数的74.8%,有16.3%的活动随季节变化有所变化,有

6.6%的活动点有随体育潮流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向。

2,3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活动场所

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主要场所是公园、居委会空地、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占总

数的70.6%,能利用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的占29.4%,反映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条件亚特改

2.4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一半以上为锻炼者自发组成的,占总数的57,5%,反映了群众参与体育锻

炼的积极性与热情。其他依次为:居委会帮助组成的占总数的17.8%,体育行政部门帮助组成的占7,6%,学

校和企事业单位帮助组成的占6.3%,各级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占3.7%,各级工会组织的占3.4%。

3关于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3.1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原因依次为:第1,缺乏兴趣,占45.9%;第2,认为“没

有必要”,占n.1%;第3,认为自已“身体较弱,不宜参加体育活动”,占9.8%;第4,担心他人讥笑,占8.2%;

第5,其他。

客观原因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客观原因依次为第,缺少时间,占40.5%;第2,缺少场地,占

22.2%;第3,精力不足,占18.1环;第4,缺乏经费,占10.5%;第5,不懂锻炼方法,占8.6%。

3.2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断体育活动的情况

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将体育课列入中小学课程,进行体育教育。但大多数人口进入青年时期后有中

断体育活动现象。在中断体育活动的人口中,20岁以下者占50.7%,30岁以下者占78.8%,说明中断体育活

动大多在青年时代。

调查发现,有35.1%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准备在条件合适的时候重新参加体育活动,有31.2环的人表示

今后仍然不打算参加体育活动,有337%的人尚在犹豫之中。

4关于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体育

4.1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情况

1996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有8.6写的人曾到经营性体育场馆去进行过体育消费。我国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的占总数的58.3%,100元~200元的占总数的27.8%,201元以上的仅占总数的13.9%,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还很低。调查显示,对经营性体

育娱乐场馆的门票,城乡居民目前只能承受较低的价格,能承受1元至3元的占63.6%,10元和10元以上的只占15.5%。人们到经营性活动场馆去参加活动的次数还十分有限。

4.2我国城乡居民余假时间的支配意向

本次调查将我国居民喜爱的余暇活动分为12类,其中体育占第3位。前5位的排序为:第1,看电影、电

视,占28.8%;第2,阅读书报,占16.8%;第3,参加体育活动,占10.2%;第4,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占6.8%;

第5,旅游,占6.4%。

.43不良嗜好情况

在城乡居民中喜欢饮酒的占21.9%,有抽烟习惯的占31.3%。这是影响我国公民健康状况的主要不良生

活方式,这一情况农村组明显高于城镇组。在接受调查的人中,已有7.1%的人意识到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

惯。

s关于我国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

5.1我国体育场馆的基本情况

调查表明,我国体育场馆有79.8%建在城市市区和郊区,有20.2%建在农村。

我国体育场馆的产权性质分类排序依次为:国有,占75.4%;集体,占12.4%;个体,占5.1%;外资(含中

外合资),占4.7%;其他,占2.4%。

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营性质依次为:事业型,占38.8%;公益型,占37.3%;营利型,占23.9%。以卜状况表明,我国体育场馆以国有为主,大部分体育场馆具有公益目的,且单位拥有使用权。值得注意的是,营利型体育场馆近几年发展很快,已占有相当比例。

5.2我国体育场馆的开放与使用情况

1996年在各类体育场馆中,有44.1%的对社会全部开放,有21.3%的部分开放,有34.6%的尚未开放。

全国公共体育场馆目前基本全部向社会开放,但公共体育场馆仅占全国体育场馆总量的2.3%。

在全部体育场馆中,有27.5%主要用于学校体育,21.3%主要用于运动训练,21.2%主要用于运动竞赛,20

.1%主要用于体育培训,10.。%主要用于群众体育。

5.3我国体育场馆的服务与经营情况

在主要用于群众体育的经营性体育场馆中,把主要消费对象确定为儿童的占10.1%,青年和少年的占

55.7%,中年人的占17.1%,老年人的占17.1%。

有82.3%的经营性场馆在调查中都有设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设想。

目前我国有18.9%的体育场馆实行了会员制,还有81.1%的没有实行。

经营性体育场馆的经营状况良好,其中赢利的占53.4%,持平的占33.6%,亏损的仅占12.9%。有

9.%的场馆经营者对经营性体育场馆的发展前景看好,表明了体育场馆的经营在体育产亚中具有巨大的发

展潜力。

肠,~.一曰6关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社会体育的发展情况

6.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社会体育近几年的发展

自酝酿、制定和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各方面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省、地、县三级

体育行政部门中,1996年专职从事群众体育工作的干部增至体育干部总数的12.6%;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在开

展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1996年平均每个省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大中型体育活动67.1

次,地市级举办30.9次,区县级举办37.7次。以上几项数据在近3年中均呈上升趋势。1992年以后我国城乡新建立的群众体育活动点占总数的47.4%。反映出近几年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景

象。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注册的经营性体育场所,有63.3%的是在1992年后开业的,说明体育产业在近几年

呈迅猛发展态势。

自1993年我国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1996年我国已有6万人获得技术等级称号。但

总体数量还较少,平均每2万多人拥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7000多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才拥有一名社会

体育指导员,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

6.2我国城乡居民对群众体育工作的要求

我国城乡居民对群体工作的要求和愿望依次为:第1,要求建立配套的体育场所,占22.3%;第2,要求进

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占19.8肠;第3,希望能有专人指导体育锻炼,占15.1%;第4,希望建立健全群体的法规

政策,占13.4%;第5,希望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占12.5%;其他,有6.0%的群众对群体工作的要求和希望

说不清楚。

6.3《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情况

本次调查表明,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中仅有5%的人了解《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内容,有30%的人略知

情况,但不甚了解内容,尚有65%的人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说明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工作还要进

上一篇:五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反思下一篇:诗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