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2024-07-02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精选十篇)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篇1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之代表, 不仅场面宏大, 出场人物众多, 更汇集百科精华, 充分表现了古代民俗和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 因此专家多把《红楼梦》》看成一部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红楼梦》里, 代表着中华民族风俗的茶文化亦时时出现于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生活场景里, 四大家族以茶叶为物质实体, 以茶具为鉴赏对象, 体现着中华民族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本文将从茶文化的角度, 来分析《红楼梦》中饮茶、品茶、赏茶的深刻含义。

一、茶是待客之礼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 还把“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开门七件事, 来了客人, 亦有“粗茶淡饭, 不成敬意”之说, 可见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红楼梦》里, 来客倒茶、陪茶饮茶是最常见的礼节, 这与中华民族的见客来先上茶的习俗非常吻合。客人到来之后, 不但要上茶, 并且还以茶叶的好坏、茶具的质量高低、上茶人的身份来表现对客人的尊重程度和待客的诚意。在《红楼梦》中, 如果来的是一般的客人, 就饮普通的茶, 如刘姥姥来访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命雇的小丫头倒上茶来吃着” (第六回) , 没有茶点, 也没有精美的茶具, 说明刘姥姥不是什么需要特殊关照的客人, 所以周瑞家的只是尽普通的待客礼数而已。一旦来了特殊的客人, 就要伴着茶上一些茶点, 以示热情和尊敬。如第八回宝玉和黛玉到薛姨妈家里玩耍, “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茶果来留他们吃茶”。如第七回里宁国府的尤氏宴请王熙凤、宝玉, “一时摆上茶果, 宝玉便说:‘我两个又不吃酒, 把果子摆在里间小炕上, 我们那里坐去, 省得闹你们。’于是二人进里间来吃茶, 秦氏一面张罗与凤姐摆酒果。”更因为茶叶有高低之分, 茶具有粗细之分, 所以待客所用茶具与茶叶也成了区别客人身份的标志, 如《红楼梦》第七十二回鸳鸯来到贾琏的房里, 贾琏欲求她将“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 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所以就骂小丫头说:“怎么不沏好茶来快拿干净盖碗, 把昨儿进上的新茶沏一碗来。”如上所述, 可见《红楼梦》里的饮茶确是待客之风俗, 也是区别客人身份的标志。

二、茶是馈赠礼品

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 茶已被奉为贡品敬献皇家, 茶叶也成了官方与民间往来之礼品, 两国交往, 会有茶叶相送, 两家来往, 也会用茶作为礼物, 更有趣的是, 茶事还成了中华民族一种礼节的象征, 如订婚、议事、解决纠纷等, 也往往会在茶馆里进行, 并有茶礼相随。所以《红楼梦》里也记下了贾府以茶相送、以茶行礼的事情。如第二十四回王熙凤得了新茶, 马上送与大观园里姐妹们品尝, 黛玉看到“凤姐儿送了两小瓶上用新茶来”, 这新茶据说“是暹罗国进贡的”。“上用”是指这茶是皇家贡品, 身份不俗。但王熙凤吃不出这“暹罗国进贡”的新茶的滋味, 唯独黛玉道:“我吃着却好”, 宝钗也说“口头也还好”, 这暗示出此“暹罗茶”品味高雅不凡, 也暗示着黛玉以及宝钗的超凡脱俗的品味。王熙凤不但送了新茶给黛玉, 还要借着这新茶与黛玉开一个语意双关的玩笑:“凤姐笑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 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众人都大笑起来, 黛玉红了脸, 回过头去, 一声不言语。……凤姐笑道:‘你给我们家做媳妇, 还亏负你么?’指着宝玉道:‘你瞧瞧人物配不上?门第配不上?’”王熙凤的话, 显然是把“送茶”与订婚中“茶礼”混为一谈, 表面是说的是尝新茶, 实际是暗指与宝玉的婚事, 所以“茶”中所含的风俗意义就在王熙凤的玩笑里表现出来了。

不但茶叶可以用作礼品相赠送, 就是茶具也可以用做礼品赠送, 如《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里元春命众姐妹猜灯谜之后, 太监“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 每人一个官制诗筒、一柄茶筅”, 诗筒是装诗歌草稿用的器物。茶筅, 脂砚批注云:“破竹如帚, 以净茶具之积也”, 茶筅就是一种用于洗涤茶具里的积垢的竹制小刷帚, 连这样的小物品也可以做礼品相赠, 那么精美的茶具就更可以用来送人了。

三、茶是养生饮品

中华民族的先民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 充分掌握了茶的功能, 他们知道茶可以提神, 可以健胃消食, 亦可以醒酒化积, 还可以养颜养生, 所以茶既是一种文化饮品, 也是一种养生饮品。古人在实践中早就掌握了如何利用茶来达到养生之功能, 这一特点在《红楼梦》中亦有体现:如第八回薛姨妈请宝玉、黛玉吃饭, 宝玉多饮了酒, 薛姨妈就有些担心, 她让下人“作酸笋鸡皮汤, 宝玉痛喝了两碗, 吃了半碗碧粳粥。一时薛林二人也吃完了饭, 又酽酽的沏上茶来大家吃了, 薛姨妈方放了心。”薛姨妈的“酸笋鸡皮汤”是开胃化热之物, 《食疗本草》中记载笋的作用是:“寒。主逆气、除烦热。”《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最治油蒙心包, 刮肠、醒酒第一。”薛姨妈的保健偏方就是先用酸笋汤化去身体里的燥热, 再用酽茶来醒酒, 酒、热、油全都一消而光。而在四十一回里, 刘姥姥因醉酒, 误入怡红院时, 袭人也是“又与他两碗茶吃, 方觉酒醒了”的。

在六十三回里, 也提到用“普洱茶治积食法”, 当林之孝家的查夜来到宝玉住处时, 宝玉说道:“今儿因吃面怕停食, 所以多玩一回。”林之孝家的马上建议说:“该沏些普洱茶来喝。”袭人、晴雯忙笑说:“熬了一吊子女儿茶, 已经喝过两碗了。”普洱茶是云南名茶, 女儿茶是普洱之一种, 为云南妇女手采, 故有女儿茶之名, 也是上贡满清皇室的贡茶之一。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记载:“福又检贡茶案册, 知每年进贡之茶, 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 动支银一千……大而圆者名紧团茶, 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 于雨前得之, 即四两重团茶也……”女儿茶具有护胃、养胃之功能, 对于积食有一定的疗效, 所以当晚饭吃多的时候, 贾家就会用普洱茶作为开胃之偏方。

因为茶有健胃消食之功能, 所以饮茶不当会对身体有伤害的例子, 在《红楼梦》里亦有记载:“那刘姥姥因多喝了些酒, 他的脾气不与黄酒相宜, 且吃了许多油腻饮食, 发渴多喝了几碗茶, 不免通泻起来。” (第四十一回) 所以贾母很注意所饮的茶叶种类, 她说“不吃六安茶”, 而要“老君眉”,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 老君眉茶是新鲜的嫩茶芽尖, 嫩叶上布满毫毛, 香气沁人。老年人饮用这样的茶, 可以降低血液里的胆固醇, 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对健康极为有利。而相对来说, 六安茶是由春天生成的茶叶片制成, 味道也更浓郁, 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 但对于老年人来说, 六安茶也许对胃肠会有一点刺激, 所以老年人还是不吃这种茶的好。

四、茶是鉴赏之物

饮茶不仅是品尝茶叶的色、香、味, 观赏茶具也是饮茶文化里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红楼梦》里, 茶具艺术也表现得非常充分, 特别是在第四十一回的栊翠庵饮茶里, 对妙玉所使用的茶具之精致有充分的表现:“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 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 捧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 二人随他出去, 宝玉悄悄地随后跟了来,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 一个旁边有一耳, 杯上镌着‘分 (原字右加瓜) 爮斝’三个隶字, 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 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 妙玉便斟了一斝, 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小, 也有三个垂珠篆镌着‘点犀盉’。……妙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妙玉听宝玉如此说, 十分欢喜, 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盒出来。”在这段描写里, 一口气提到了“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分 (原字右加瓜) 爮斝”、“点犀盉”、“绿玉斗”、“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盒”等多种精致的茶具, 几乎概括了陆羽所言的“或甑或瓦或木”的所有茶具品种, 同时可见贾府饮茶之气派。

“成窑五彩”也叫“斗彩”, 始于明宣德年间, 成化斗彩多数造型小巧别致, 贾母使用的那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就是这样珍贵的一个茶具。而其他人用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官窑”始于宋徽宗时期, 宋代顾文荐《负暄杂录》说:“ (宋) 宣、政间, 京师自置烧造, 名曰‘官窑’。”官窑所制的“脱胎填白”瓷器以釉色“白如凝脂, 素犹积雪”为上品, 是极其名贵的茶具。“斝”是古代酒器之名, 材质是俗称的“葫芦”一类的植物制成的。妙玉的这只“瓟斝”, 上有晋代名人王恺的款识和宋代名人苏轼的题跋, 可知是一件极珍贵的古玩。“点犀盉”的“盉”字读音“乔”, 是用带有斑点的犀牛角制作成的茶、酒器皿, “绿玉斗”, 是一种方形有耳的碧玉饮器, 而“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盒”, 《太平寰宇记》引《蜀记》曰:“巴州以竹根为酒注子, 为时珍贵。”用“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的整块竹根雕刻成的蟠虬纹的大盒, 其名贵可想而知。可见贾府在饮茶的同时, 对茶具的要求也非常高, 且身份地位的高低也在茶具上体现出来, 因此这种饮茶, 就不但是品茶, 而且还带有鉴赏茶具之艺术的特征了。

综上所述, 从《红楼梦》记载茶文化之丰富, 茶事之精细上面, 可看出贾府不愧是“百年望族”, 也可看出贾府足够的文化底蕴、生活品味和财富实力。

参考文献

[1]李时珍.本草纲目[M].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7.

[2]高语罕.红楼梦宝藏[M].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9.

[3]乐史.太平寰宇记[M].中华书局, 2007.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篇2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不单单是表现宝黛钗三人的爱情纠葛,同时也很好的展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这“饮”的对象自然而然就是闻名中外的中国茶了,《红楼梦》中有多处关于茶的描写,作者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在《红楼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中国茶文化的美好图卷

1、记载了许多名茶

《红楼梦》描写的是钟鸣鼎食之家,富贵之家对于饮茶的要求自然也高,《红楼梦》中描写了其中名茶,一是六安茶,刘姥姥进大观一节,贾母带众人来到了妙玉的栊翠庵,这是妙玉忙招呼贾母一行人喝茶,这时贾母要求到“我不喝六安茶”,这里的六安茶即是清代的名茶之一,六安茶产于六安霍山,与龙井、天池并名,均为清贡茶。其次为“老君眉茶”是妙玉专为贾母准备的一种茶,这种茶预示着长寿吉祥,这也表代现了妙玉对贾母的用心。第三是普洱茶,小说第63回,宝玉生日林之孝向袭人索取“普洱茶”,晴雯所说的“女儿茶”也是普洱茶的一种,是盛行于清代宫廷和官宦之家的一种名茶,第四是龙井,小说第82回,宝玉下学回来,急急忙忙到潇湘馆去找黛玉,这时黛玉命紫鹃为宝玉沏一杯龙井茶,一杯清香四溢的龙井表达了黛玉对宝玉的特殊情感。第五是枫露茶,这是宝玉喜欢最喝的一种茶,这种茶需泡上三四遍才能尝到茶的真味,这也表现了宝玉对饮茶的要求如此之高,不比寻常人。第六是一种外国茶名叫暹罗国茶,第25回王熙凤为公子小姐们送来了进口的暹罗国茶,还有一种是“千红一窟”,这是宝玉在警幻仙境中所饮之茶。

2、烹茶之水的记载 “名茶还须好水泡”,水的选择是泡好茶的关键,《红楼梦》第41回贾母带众人在拢翠庵东堂吃茶时,妙玉给贾母、刘姥姥众人吃的是“旧年镯的雨水”所烹之茶。雨水作为天落水,是天然蒸是天然蒸馏水。它洁净清澄,是饮茶的好水。旧年镯的水经过密封贮存,质量更好。贾母听妙玉说明是雨水后,才吃了半盏,可以看出她平日饮茶是十分注重用水的。刘姥姥一口吃尽后说,’’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表现她对水质缺乏品尝,只对茶味有感受。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旧年雨水质轻是水好的标志,再烈它也不会浓。所以“贾母及众人都笑起来’。这个细节表明穷人饮茶和富人饮茶注意的味道不一样,如此写出,真神来之笔。其后妙玉拉薛、林二人入耳房,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用的是五年前玄墓蟠香寺梅花上收的雪,更加清淳。晶莹的白雪融水泡茶,古已有之,有“夜扫寒英煮绿尘”诗句为证。

3、茶具的选择

饮茶作为一种文化,不仅仅对水质有要求,对茶具的要求也是极高的,好茶应用好茶具方能显示饮茶人对茶的独特理解,曹雪芹十分熟悉各种茶具,在《红楼梦》中,对茶具的描写突出了三个特点。第一个是体现了所有者的身份。凤姐位居荣府管家奶奶之尊,她出门家下仆妇带着茶壶茶杯,以备不时之需。家常所用捧茶的是填漆茶盘,喝茶用的是小盖钟。填漆是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后

显其纹的妍媚光滑漆品。钟是有托有盖的茶具,全书仅见一次的小盖钟,体现了凤姐的身份和地位.宝玉这个怡红公子所用茶具种类最多。杯具有茶杯、茶碗、盖碗、茶钟、茶盏,一应俱全;壶具有茶壶、盅子,还有具备保暖功能,供夜间使用的暖壶,它只在怡红院用过两次。而袭人为宝玉、黛玉斟茶,用的是小连环洋你茶盘。洋漆是元明之际传入我国的日本铸法,其描金的高度成就,使它不仅名贵,而且具有异国情调。宝黛纯真的爱情为贾府上下所公认,为他俩捧茶的茶盘所用连环式的别致造型,将天造地设暗含其中。贾母是有爵有品的太夫人,所用器具自有规格。第53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贾母花厅上摆了十来席,几上设有炉瓶三事,焚着百合宫香,“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看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杯’、里面泡着上等名茶。洋漆茶盘的富贵、旧窑茶杯的古朴、十锦茶杯的秀丽、上等名茶的清韵,使贾母爱热闹的脾气、讲排场的习性,通过饮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以物的运用表现人物问的思想感情是茶具描写的第二个特点。在拢翠庵众人吃茶于东禅堂,用的是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只贾母用成窑五彩小盖钟是明代之瓷。妙玉拉宝钗、黛玉耳房吃体己茶,宝钗用的“抓胞翠”是晋代富豪王恺珍玩过、宋代苏轼见过的宝器。黛玉用的是汉代题了垂珠篆字的“点犀蓝”。妙玉将自己日常吃的绿玉斗来斟茶与宝玉。接着她又寻出只剩一只的“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虫整雕竹根的大盏”,给宝玉又吃了一杯茶。两用宝绪琴吃两杯茶,比钗黛更进一层,妙玉与宝玉的关系也在茶具上衬托出来。当众人走时,刘姥姥吃了一口的明代小盖钟,妙玉弃之不要,让婆子不要收进来。这与她将自己用的绿玉斗斟给宝玉,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不同的人使用的茶具表示不同的等级是茶具描写的又一特点,妙玉捧与贾母吃茶,用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窖五彩小盖钟。而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成窑瓷是明代名窑,以五彩为上品;官窑填白瓷是清代御器厂的一出品。茶杯不同明示等级区别。茶具只是喝茶的一个细小物件,而在曹雪芹笔下,它并不细小。经过其精心选择与组织,将它织在全书的情节结构之中,熔融在人物的性格、感情、关系之中,更使人物千姿百态、情节出神入化,故事新颖奇妙。

4、茶礼、茶俗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饮料,在长期饮茶的过程中,村野、都市、商埠、家庭乃至宫廷都逐渐形成了一些有趣的习俗,为饮茶增添了许多情趣。《红楼梦》中关于饮茶的描写,也随意地将些茶俗记载其中,为我们留下了清代饮茶的风俗画卷。

如同饮酒有佳肴一样,书中不止一次地写到用茶果来佐茶。宝玉初会秦钟时,“一时摆上茶果”。宝玉第一次探宝钗病,薛姨妈满心喜欢,“摆了几样细茶果来留他们吃茶”。馒头庵智善老尼让智能摆茶碟子,请宝玉秦钟“两个去吃茶果点心”。这些都体现了南省风俗。尤氏因惜春斗气,到稻香村看李纹病。李纨对她说:“昨日他姨娘送来的好茶面子,倒是对碗来你喝罢。”茶面是熬粗茶叶。兑入炒面,再加芝麻酱混合而成的。吃时冲入热水调和即成。它有茶的清香,炒面的焦香,是一种风味小吃,也是江南茶俗之一。作为江南风俗的茶泡饭,也被写入《红楼梦》中。一场大雪使大观园成为琉璃世界,李纹带众姐妹芦雪庭赏雪作诗。宝玉等不及饭菜上桌,“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凿忙忙的咽完了”。茶泡饭是将饭煮好后,再倒入适量泡好的茶水,取其解腻消食之功。这既写宝玉急不择食,又不失其时地用南省风俗加以点缀。

茶作为古代聘礼,是男女定亲的一种象征,《红楼梦》中凤姐将进上之茶叶,送给宝、黛、钗,大家各有品评。作者之妙在未到此而止,又写凤姐送茶办事出来,林妹妹出语不让人,“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要使唤人了”,引起凤姐的反击:“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都一齐笑起来。但这笑话戳到了黛玉心病,登时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地回过头去。这里凤姐利用了“吃茶”的双关语意。古人认为茶树不能移植,移过就不能开花结籽。因此用茶作聘礼,表示对美满姻缘的祝愿,也象征爱情的专一。故旧时女子受聘谓之吃茶。这个钗黛都在时开的玩笑,实是凤姐向金玉良缘所射出的一箭。吃茶的笑话触到了最基础的问题,突出了凤姐的泼辣自信。在118回,王夫人给甄宝玉说了李绮,“后来放定下茶”,就是实在的例子。

风俗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公共习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各异,风俗带有鲜明的乡土气息.文学作品中的风俗描写,使其更自然、生动、通真节也使故事更具生活性。《红楼梦》中茶俗描写,使作品像茶色一样五彩斑斓,像茶香一样芬芳扑鼻。

参考文献:

[1]、红楼梦_镜花缘_与_九云记_中的品茶与茶论_詹颂 [2]、红楼梦_与中国茶文化_刘学忠 [3]、红楼梦_中的茶文化探究_王春华

浅谈《红楼梦》中的玉石文化 篇3

从诸如“君子必佩玉”“洁身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说法中,我们不难看出玉在中华文化中变身为高尚人格、高贵精神的象征。源远流长的中华玉文化对深受中华文化熏陶教化的、正直而敏感的作家曹雪芹,必然产生潜移默化而又深刻的影响。玉也就成为了曹雪芹的精神崇拜。《红楼梦》本以“石头记”为题,不无深意。或者也许我们可以说《红楼梦》就是一部玉记。曹雪芹不仅淋漓尽致地悟写出了玉文化的精髓,更看透了在封建社会走向没落时,玉也万难幸免蒙尘纳垢,沦为世俗附庸品和奢侈品,而被无情地打上了腐朽的烙印。《红楼梦》以玉开篇,“金玉良缘”之说通贯全篇,小说中所绘及的日常生活器具玉杯、缠丝白玛瑙碟子、翡翠盆等等,包括小说中的人物诸如宝玉、黛玉、妙玉、红玉,甚至跟宝玉同辈子弟的名字中都无不与玉直接相关。细读全书,恰似进入了一个玉的大观园。

《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虽与封建君王的传国玉玺所代表的含义不同,但它在贾府各色人等眼中,几近神器,凝聚了贾府上下、贾氏家族老小太多的祈愿和寄托。贾母直言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毫不虚夸。

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来看,宁、荣二府已是日过中天,在看上去还繁华鼎盛的背后,衰颓败落之象已渐显渐露。贾府里每天都在上演的欢歌笑语、纸醉金迷、吟诗作赋等,也更像是当时社会的缩影。而按照封建正统思想,贾宝玉作为贾氏家族的嫡长孙,自然肩负着不容推卸的继承祖业,复兴祖业,保持祖业永远昌盛的重大责任。贾母最为疼爱这个孙子,小说中的描写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老人对孩子的慈爱,但更多地,我们也能感受到贾母这个贾氏家族的“老祖宗”,对贾宝玉有着更为深厚和殷切的希望和期待。换言之,她似乎把贾家兴旺昌盛的全部希望都赌押在了贾宝玉身上。让贾宝玉不得离身的“通灵宝玉”上刻着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正是整个家族的祈祝。不言而喻,贾母想让贾宝玉做一个主流社会所认为的“谦谦君子”,而非终日于后闱厮混的“浪荡公子”,做一个饱读诗书金榜高中宦途通达,并能继承并保有贾家盛大产业,进而使之复兴恒昌的贾门支柱。而文中所写之“通灵宝玉”则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种种希望、这权力与美德的具体物象。对玉的重视和珍爱,毋宁说是对权力、地位以及家族永葆兴盛的诉求和渴望。这与贾宝玉鄙视世俗、痛嫉仕宦的个性从根本上相对立。小说中写道,在贾宝玉刚周岁时,“政老爷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所有的东西摆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竟似这贾宝玉生而叛逆,生来就与当时的社会主流背道而驰,与贾氏家族的希冀大相径庭。“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耳,因此不甚爱惜。”此后贾政对宝玉大加鞭笞,恰恰是贾家对贾宝玉强烈期待的集中体现。这块看似没有生命的“通灵宝玉”,却与其独特个性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立,表面看来是以贾母、贾政等为代表的封建家长与以贾宝玉为代表的贵族新生代之间的对立,而实际上,更让我们窥到了没落封建贵族内部,两种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对立。归根结底,是日趋没落封建宗法礼教与新兴文化之间的矛盾对立。

而在贾宝玉的爱情与婚姻问题上,玉又不可规避地成为了幸福美满婚姻的象征。小说中所描写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都曾显赫一时,而且四大家族姻亲相联。面对败落时,都在作垂死挣扎,薛家本欲借薛宝钗能够入选进宫挽救危机,实现家族复兴。未果,退而求其次,与贾宝玉结合。并以“金玉良缘”作结引,实是两大家族所做最后的努力。这时的玉,又成了爱的宿命,婚姻的信证。“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之间的冲突,则本质是在世俗价值观、封建宗法约束下的婚姻观与人类永远追求的真正自由爱情观之间的冲突。

自古以来,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对美丽的玉石都非常珍视,认为玉石不仅是权势财富的象征,更是阴阳二气的精纯,对人体健康有着神奇的作用。自古民间就有“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玉石被认为是养“气”最充沛的物质。千百年来,人们喜欢佩戴宝玉,甚至服食玉屑珠粉,更甚至于死后还要以玉作葬品。

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魏晋南北朝食玉成风、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等等举不胜举。《本草纲目》中就有“玉能滋润五脏六腑,有助于完全排除体内垃圾;消除胃火,有助于消化;对支气管炎,胸闷,贫血有效,还能解除口渴”的记载。

玉能避邪除祟,延年益寿,这在《红楼梦》中也多有记述,如贾宝玉、王熙凤中了马道婆的魔法,癞头和尚正是用“通灵宝玉”救其回魂。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探究 篇4

1 《红楼梦》中的茶具与茶诗

1.1 茶具

精雕细琢的茶具是茶文化的载体。在《红楼梦》中, 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茶具不仅是体现贾府尊贵地位的重要象征, 也是其宴饮待客的重要组成部分。[1]饮茶作为一种文化, 不仅讲究茶的优劣、水的质量, 还讲究杯、壶、盘等成套茶具的搭配。《红楼梦》中对茶具的描写可谓是古今茶具文化的博览会:贾母花厅上摆放着富贵的洋漆茶盘, 内放着古朴的旧窑茶杯和秀丽的什锦小茶杯。洋漆就是将五彩稠漆对出花色, 然后磨平显出花纹, 这种技法对对描金、填漆技艺要求很高;凤姐常用的是填漆茶盘和小盖钟;宝玉的丫鬟用“连环洋漆茶盘”送茶水;宝玉的怡红院中配备了全套的茶具。对茶具描写尤为细致的是翠拢庵里妙玉招待贾母众人的茶具, 给贾母使用的是“海棠式填漆云龙献寿小茶盘”和成窑五彩小盖钟, 以“云龙献寿”图案来表示对贾母的尊敬, “成窑五彩小盖钟”也称填白青瓷茶具, 彩釉温润, 色彩娇艳, 娟秀典雅;给宝钗使用的是晋代珍玩, 刻有“晋王恺珍玩”的植物茶具;给宝玉使用的是妙玉自己常用的绿玉斗, 后又改为“蟠虬整雕竹根”茶具;给黛玉使用的是在犀牛角横断面上嵌有白色圆点的茶具;给其他人使用的则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的盖碗”。此外, 煮茶的茶壶、煮茶的风炉、贮藏梅花雪水的“鬼脸青”茶瓮等都是古玩奇珍。这些茶具不仅表明了妙玉具有极高的茶文化鉴赏能力, 同时也体现了明清之际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1.2 茶诗

茶之为饮, 最宜精形修德之人。以茶入诗, 将茶的好处、饮茶的情趣写入诗词歌赋, 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品出艺术之味, 这正是曹雪芹的一大绝招。[2]《红楼梦》中人个个都是精通诗词的高手, 因而出现了许多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茶诗茶联, 以茶抒情、借茶造景、用茶做喻, 风格独特。如回前诗“一局输赢料不真, 香销茶尽尚逡巡”, 表面上是写茶, 实是指茶尽家败;大观园建成时, 宝玉以“宝鼎茶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来描写翠竹摇曳的幽静景色;宝玉写的四首大观园诗也都写到了茶, “倦绣佳人幽梦长, 金笼鹦鹉唤茶汤”、“静夜不眠用酒喝, 沉烟重拨素烹茶”、“却喜侍儿知试茗, 扫将新雪及时烹”;大观园的姐妹们性情高雅, 经常赏雪赏月吟诗作赋, “烹茶水渐沸, 煮酒叶难烧”、“苦茗成新赏”、“没帚山僧扫”、“埋琴稚子挑”、“彻旦休云倦, 烹茶更细论”。[3]诗情只为饮茶多。《红楼梦》中的咏茶诗联不仅体现了钟鸣鼎食人家的闲适和诗礼簪缨阶层的清雅, 也将《红楼梦》中的茶道推向了高潮, 为作品增添不少情趣和光辉, 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2《红楼梦》中茶类与茶水

2.1 茶类

“茶叶学到老, 茶名记不了”。中国茶叶种类繁多, 绿茶、红茶、白茶等传统茶类逐步确立, 《红楼梦》中涉及到的茶名恰似一份“清代贡茶录”, 普洱茶、龙井茶、六安茶、暹罗茶、君山银针、团饼茶、茉莉花茶、枫露茶等, 琳琅满目、品目繁多。据统计, 《红楼梦》中共提到仙茗一种、名茶七种、外国茶一种。

《红楼梦》第五回中, 宝玉神游太虚境跟随警幻仙子入内室, 小鬟捧上一种清香异味、纯美非常的千红一窟茶, 这种茶出自放春山遣香洞, 绝美仙境中的茶叶以仙花灵叶上的露水烹制而成, 香清味美, 迥非常品。这种仙茶应该是作者从社会生活实践中神化出来的一种茶, 而非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茶。宝玉最喜欢喝的一种名茶是枫露茶, 这种茶与千红一窟相似, 可能也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一种超凡脱俗的名茶。第八回中, 宝玉从薛姨妈处吃饭回来, 想起早上沏的枫露茶, 却因丫鬟茜雪将枫露茶给了李奶奶而大怒, 为一盏茶水而将自己的奶妈赶出怡红院, 这不仅体现了古代封建社会等级之严, 也反映了枫露茶的珍贵。枫露茶是将香枫嫩蒸煮后取露滴点茶而得的配制茶, 此茶性慢耐沏, 香气浓郁、茶汤清亮、茶味绵长。第五十四回元宵节夜宴上, 凤姐以冰糖、杏仁研末制得的杏仁茶与枫露茶一样同属于配制茶, 此茶有润肺、消食、散气之功效, 非常适合年高之人节下消食化气之需。暹罗茶是我国古代对泰国的称呼, 暹罗茶就是暹罗进贡的名贵茶。一次凤姐从别处得到贡茶暹罗茶后送给大家品尝, 并笑说贡茶不如其日常所用之茶, 不仅反映出其出身“金陵王家”的尊贵和气魄, 也体现了其喝茶要求之高, 贡茶都难如其意。第八十二回中, 黛玉特意叫丫鬟紫鹃将自己的龙井茶给放学回来看自己的宝玉沏一碗, 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黛玉生长于江南, 体现江南清贵高雅、灵秀之气的龙井自然受到她的特别珍爱, 她以龙井茶来款待宝玉, 包含了她对宝玉情浓于血的无言柔情和浓情厚意。拢翠庵茶品茶是全书写饮茶最精彩的部分, 贾母带众人到拢翠庵, 自称槛外之人的妙玉亲自将茶捧给贾母, 妙玉熟知贾母脾性, 知她刚吃过油腻之物, 因而没有选用寒凉伤脾胃的六安茶, 而是特意奉上武夷名丛老君眉来消食解腻。其实, 六安茶也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 是清代贡茶;贾母作为贾府的最高统治者, 只有富态高贵的名茶才能与其德高望重的身份相称, 因而老君眉茶是她的专用茶。

2.2 茶水

水为茶之木。“茶者水之神, 水者茶之体”, “茶性必发于水”, 茶中品得好水亦能发香。《红楼梦》中泡茶之水多为雪水、雨水和露水。如第二十三回中写道:炎夏时采撷荷叶上的露珠、冬天时扫将新雪及时烹。天上落下的雪水和雨水杂质少, 经过密封贮存后质量更佳, 用来泡茶能令汤色清明、味道清香、茶味浓郁。妙玉招待黛玉、宝玉和喝宝钗喝茶时, 泡茶用的水是她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收的梅花上的雪, 用青瓷罐装好埋在地下, 夏天取用。用梅花雪水泡茶, 将雪的高洁与梅花的高雅傲雪的风范、茶的清香与梅花的幽香相溶, 柔滑细腻、清香怡人、悠然神往。用雪水泡茶由来已久, 唐代张又新将雪水列为名水的品类;明人谢宗可在《雪煎茶》中写道“夜扫寒英煮绿尘, 松风入鼎更清新”;[4]清乾隆将雪水列为天下第一水;《清稗类钞》亦记有“以雪水烹茶, 俊味也”。妙玉给贾母、刘姥姥等人吃的茶是用“旧年蠲的雨水”烹制的, 旧年蠲的雨水是天然的蒸馏水、质轻甘洁, 再烈也不会浓, 因而是饮茶的好水。有名茶好水, 必讲究烹茶艺术。烧茶的水以橄榄核为最佳, 而冲泡名茶的水温以七八十度的开水为宜, 既不损坏茶叶质量, 又能使茶叶清醇幽香, 将饮茶之道演绎得惟妙惟肖。

3 《红楼梦》中的茶礼与茶佣

3.1 茶礼

茶礼是《红楼梦》中描写茶文化的重要部分。明清之际, 有亲戚朋友来访, 敬茶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道。如黛玉初到贾府, 凤姐亲自捧茶;甄士隐命小童献茶招待前来拜访的贾雨村;秦可卿去世, 贾珍献茶招待到贾府上祭的太监;袭人上茶招待看望宝玉的贾芸;贾母、宝玉等人到翠拢庵, 妙玉以茶招待客人;最为隆重的是元妃回贾府省亲时举行的“茶三献”礼仪。在传统祭祀礼仪中, 以茶祭奠也是丧礼的重要部分。[5]如秦可卿死后, 办理丧事中的重要一项任务就是“贡茶”, 当其灵柩停放在寺院中时, 和尚也要以茶祭奠亡人;晴雯死后, 宝玉以枫露之茗作奠, 药官死后, 宝玉转告藕官一盅茶即可。因茶树移植后不能开花结籽, 因而, 茶礼也成为聘礼的一种。王夫人为李琦和甄宝玉说媒, 最终下茶 (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称下茶) ;在尼姑庵, 宝玉以吃茶来取笑秦钟与智能之间的私情;凤姐以“吃了我家的茶, 怎么还不给我家做媳妇”来取笑黛玉。这些都表明以茶下聘是当时人们熟知的习俗。此外, 以茶赠友在古代也屡见不鲜。如《红楼梦》中, 凤姐、宝玉都曾送茶给黛玉。

3.2 茶佣

为便于人来客往, 凤姐作为贾宁二府的总管在府内安排了专门负责烧水倒茶等茶事的茶佣。如第十四回中, 凤姐协理宁国府时将二十人分作两班, 每日只负责亲友来往倒茶, 其他事情不用过问;同时还专派四人在茶房负责茶器收发以及吩咐按数发茶叶, 仅烧水、倒茶的佣人就达二十多人, 气派之大不容小觑。照宁国府的规模和标准, 比其权势更大、家势更为昌盛的荣国府, 专管烧水、倒茶的茶佣至少不低于三十人。当然, 这些茶佣并不是“划地为狱”的无意识的工具, 当主人不在场或没有事情时, 他们也会戒备松懈, 偷空闲聊、饮酒、斗牌, 如第五十回中, 大观园中的茶佣见宝玉回房, 便不跟去, 只坐在茶房烤火, 偷空饮酒斗牌。

《红楼梦》对茶事叙述细节之精微、对茶具描写文采之斑斓、对茶情抒发意蕴之深远, 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 其对茶文化的描写不仅为读者呈现了清代灿烂的风俗画卷, 而且还带给读者多方面的启示和无尽的韵味。

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浸透着丰富深刻的茶文化知识, 为读者绝妙地展现了异彩纷呈的中国茶文化, 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主要从茶具与茶诗、茶类与茶水、茶礼与茶佣等方面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进行探究。

关键词:《红楼梦》,茶文化,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彭探.看红楼品茶韵——《红楼梦》茶文化探析[J].农业考古, 2014, (5) , 151-154.

[2]王春华.《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探究[J].茶叶通讯, 2005, (2) , 45-46.

[3]罗春兰, 张洁.论《红楼梦》中的雅俗茶文化[J].农业考古, 2010, (5) , 13-15.

[4]刘保忠, 谭思梅.茶道·人品·命运——品味《红楼梦》中的茶文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5) , 51-56.

浅谈《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篇5

——浅谈《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热播就喜好喝酒,酒文化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红楼梦》作为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其中不乏许多对酒文化的描写。据统计,在全书120回中,共出现“酒”字580多次。从第1回甄士隐中秋之夜邀贾雨村饮酒起,到117回邢大舅王仁、贾蔷等在贾家外书房喝酒止,直接描写喝酒的场面共有60多处。这其中,提到饮酒的名目也十分繁多,如祝寿酒、生日酒、祭奠酒、接风酒、践行酒、中秋赏月酒、赏花酒、赏戏酒等等二三十种,令人大开眼界。可见古人对酒的喜爱之深。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先生写到的酒种和酒名大致有以下几种:黄酒、屠苏酒、惠泉酒、合欢酒、果子酒,甚至还有西洋的葡萄酒。其中写的最多的就是黄酒了,如第38、41、63、75等回中都有写到众人喝的是黄酒。在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写袭人等丫鬟为了给贾宝玉过生日专门准备了“一坛好绍兴酒”,为宝二爷助兴。据《吕氏春秋》记载,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绍兴酒已经产黄酒了,到了《红楼梦》那个时期,绍兴黄酒已经成为了黄酒中的上品,成为贵族家庭饮宴中的佳品。还有一种我比较感兴趣的酒是合欢酒。合欢酒听名字就让人觉得有喜气,而它本身其实是一种药酒。合欢酒是用合欢树上开的小花浸泡烧酒而制成的,中医典籍中记载了合欢花的药用可解郁、和血、宁心,因而合欢酒便具有了祛除寒气、安神解郁的功效。书中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写林黛玉吃了点螃蟹,觉的心口微微地痛,自斟了半盏酒,见是黄酒不肯饮,便说须得热热地吃口烧酒,宝玉忙到:“有烧酒。”便命丫鬟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林黛玉多愁善感,身体虚弱,吃了几口性寒的螃蟹,吃几口合欢酒,自然是最好不过的。我们以后吃螃蟹的时候也不妨可以自制一点合欢酒来饮用。当然他们对喝酒的器具也是十分讲究,不同而酒用不同的器具,这里就不展开说明了。

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尽变。啖饭而饱,饮酒则醉,醉则忧者以乐,喜者以悲。”一首好诗就像一杯美酒,只有慢慢品味才能得出它的味道。在《红楼梦》中,诗词有近百首,每一首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而在这里我要提及的是其中和酒有关的诗句。在第23回元春省亲之后,大家都住进的大观园内,贾宝玉入园之后每日与姐妹们一处玩耍心情愉悦,这时候他便写了“春夜”、“夏夜”、“秋夜”、“冬夜”这4首“即事”诗,其中有3首都写到了酒。《夏夜即事》中写“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荷露”就是一种酒这种酒以花命名,“滑”是指酒味醇美;《秋夜即事》中写到“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拔索烹茶”,夜晚睡不着想要喝酒;《冬夜即事》中写到“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后一句写冬夜严寒,公子穿着貂皮尚嫌酒力不足御寒。这4首诗其实就是贾宝玉生活的自我写照,当时贾府正处于繁荣之时,大观园也就像一个世外桃源一样,贾宝玉住在里面正是一个“富贵闲人”,饮酒烹茶作诗好不惬意。

当然大观园里面的女儿们个个也都是诗人,文采也是十分的出众。在《红楼梦》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她们就写出了许多和菊花有关的诗歌,她们写出了菊花在不同场合的不同姿态,表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感受,也暗示出各自人物的不同命运。在她们共同创作的12首诗中,有9首都写到了酒,可见酒在咏菊中的重要性。《访菊》写:酒杯药盏莫淹留。《种菊》写:醉酹寒香酒一杯。《供菊》写:弹琴酌酒喜堪俦。《咏菊》写: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问菊》写:喃喃负手叩东篱。《画菊》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簪菊》写:彭泽先生是酒狂。《梦菊》写: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菊影》写:凭谁醉眼认朦胧。这9首诗都直接或间接的提到了酒。前面也提到有赏花酒这一名目,因而她们在作诗时定是会饮酒助乐的。而且古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往往会饮酒来助兴抒发情感,我们熟知的大诗人李白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而与菊花关系密切的陶渊明也是十分爱酒的,不难看出好几首诗中都提到了“东篱”、“陶令”这类字样。当然,除此之外《红楼梦》中许多诗词中都可以闻到酒的芳香,而酒也为诗增色不少。

《红楼梦》中对酒文化最有意思的内容描述莫过于行酒令了。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者其他类似的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酒一杯,所以又称“行令饮酒”。酒令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酒令的经过反复的发展,到清朝已经颇具规模,种类也十分繁多,因而《红楼梦》中有许多对酒令的详细描写。如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行的就是“占花令”。人到齐后,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一摇,放在当中。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盒内,摇了一摇,揭开一看,里面是六点,数至宝钗。宝钗将筒摇一摇,伸手掣出以签,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以售卖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或新曲一支为贺。席间众人按令中要求行事,而后行玩宝钗这一令接着又从她开始行酒令。最后众人皆抽得一签皆为花名,探春是红杏、湘云是海棠、黛玉是芙蓉······这些酒令看似简单但都包含了人物的命运,也是当时生活的一种体现,人们在喝酒时避免席间无聊而活跃气氛的游戏。当然,书中还写道一些如“女儿令”、“牙牌令”的酒令,这就不一一介绍了。反观我们现在在外喝酒几乎就没有行酒令的了,至多就是划拳或是“两只小蜜蜂”之类的,其实我们也可以试一试古人那些简单的酒令来愉悦气氛。

综上看来,《红楼梦》真真是写出了中国酒文化,是中国酒文化的缩影。让人读起来感觉满纸酒香。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篇6

【关键词】《红楼梦》;饮食文化;阶级地位

一、背景意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故意将时代地点都模糊化,但是实际上曹雪芹及其家族应该处于康雍乾时期,所以古典名著《红楼梦》是以清代社会为写作背景的。清代是我国历史上奴婢制度非常盛行的一个时期。满清入关后,劫掠汉族百姓为奴为婢,导致无数的平民沦为贱籍。贱民是封建等级社会中的最底层,在法律上是主人家的资财,法律地位与主人家的畜牲一个档次。在贱民阶层中,奴婢地位相对更低。

《红楼梦》彰显了“女儿”这一群体的美,而在具体生存环境中,“女儿”是《红楼梦》中受封建制度残害的主要对象。《红楼梦》中的“女儿”大致分为三个阶级:贵族小姐、平民女子、丫鬟。与贵族小姐、平民女子相比,《红楼梦》中丫鬟们的生存环境比起前面两种更加复杂,她们不仅是主角们不同命运的缩影,更展现出底层女子在封建制度下的生活状态。《红楼梦》中运用了各种伏笔、暗示写法,细节之处展现出清代大家族的生活百态,尤其是其中对饮食文化的描写,各种繁文缛节折射出清代的奴隶制度、婚姻妻妾制度等。

二、贾府中婢女的基本状况

有学者曾详细统计出宁荣两府出场的奴仆人数,共有丫鬟73人,仆妇125人,男仆67人,小厮27人。《红楼梦》第十四回宁国府为秦可卿大办丧事,贾珍请凤姐协理家事,凤姐安排调遣端茶倒水这类服务的男仆女婢就多达124个。贾宝云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公子哥,身边直接为其服务的大小丫头、小厮、仆妇约有二三十个。这些奴仆中,有的是家生子,世代都是贾府的奴隶;有的是贫民卖掉的儿女,他们进贾府后毫无人身自由。《大清律例》中,明文规定了满汉之间、良贱之间、主奴之间以及官吏和平民之间的不平等地位。根据规定,凡属贱籍之民,不准应考,不准做官,犯罪要加等处分等等,使奴碑、娼优、皂隶等所谓“贱民”几乎处于无权地位。

在婚姻方面,《大清律例》规定:“凡家长与奴婢娶良人女妻者,杖八十,女家减一等。不知者不坐。若妄以奴婢为良人而妻者,杖九十,各离异,改正。”清代贱民的婚姻只能在本阶级之内成立,这种制度的衍生还有奴仆的身份世袭制度,这种制度在《红楼梦》中也有提到,奴仆所生的子女被称为“家生子”,职业世代相传,不得改业。雍正五年(1727年)对此有明确规定:“凡汉人家生奴仆,印契所买奴仆,并雍正五年以前白契所买及投靠养育年久,或婢女招配生有子息者,俱系家奴,世世子孙,永远服役,婚配俱由家主,仍造册报官在案。这种婚姻法和世袭体制对于奴婢来说是极其残酷的。大观园里的袭人、晴雯都是买来的奴仆,而贾母房中的大丫头鸳鸯和凤姐的丫头小红是家生子。贾府中的丫鬟们,虽然看似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实际上却毫无保障。如王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金钏儿,平日里吃穿用度皆可,有固定的收入,却因为与贾宝玉说笑了几句,惹怒了王夫人,就被赶出贾府。出了贾府后,不但失去了优越的物质环境,还要承担其他人的嘲諷和轻蔑,面临着再次被贱卖的命运。而贾母的大丫鬟鸳鸯,虽然平日里风光,却也曾被贾赦觊觎,差点被纳为妾,成为玩物,在贾母死后,鸳鸯也选择了自尽。由此可以看出,贾府中的丫鬟们一旦失去主人的庇护,下场将十分可悲。

三、宴会饮食文化中显示的婢女地位

《红楼梦》中有大量的宴会描写,内容丰富,且具有深意。对一年四季名目繁多的宴会均有涉及,仅就前八十回看,大大小小宴会描写就有二十几次。既有传统的节日宴会,诸如庆元宵、端午、中秋;又有升迁、团聚、祝贺的喜庆宴会描写;还有游赏与生日宴会描写。其中丫鬟出现次数较多的有节日宴会、游赏、生日宴会等。《红楼梦》中,第三回里,黛玉第一次在贾母处吃晚饭,“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外间伺候的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饭毕,各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又有人捧过漱盂来,黛玉也漱了口,又盥完手。然后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这一系列的动作全面地展示了贾府日常家宴时,丫鬟的所做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丫鬟们与贵族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阶级障碍。在大观园中,众姐妹起诗社、赏桂花、吃螃蟹,这些贵族休闲娱乐活动中很少见到丫鬟的身影,丫鬟中也几乎没有会作诗作画的,她们所得的称赞,都是来自于性格好、干活细、忠心于主人等。

文中对贾宝玉怡红院中饮食场景的描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的反叛精神。第六十三回中,贾宝玉的丫鬟们主动出钱给他过生日,“于是袭人为先,端在唇上,吃了一口,其余依次下去,一一吃过。大家方团圆坐了。”这种与丫鬟团圆坐的场景是不会在其他院落看到的,是贾宝玉对封建奴婢制度的蔑视。

四、主仆饮食文化中显示的婢女地位

《红楼梦》中,无论是大丫鬟还是低等的小丫鬟,本质上都没有真正地被平等对待过。平儿本是王熙凤的贴身丫鬟,因被贾琏看上被纳为妾,虽然别的丫鬟要拿她当主人对待,但在王熙凤、贾琏眼中,她仍然只是一个伺候人的角色。在“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一回中,有文字写到“接着宝钗的饭至,平儿忙进来服侍”可见平儿不仅服侍王熙凤和贾琏,还要服侍其他的贵族小姐。在王熙凤和平儿的关系中,凤姐有时招呼平儿与自己一起吃饭“丰儿便将平儿的四样分例菜端至桌上,与平儿盛了饭来。平儿屈一膝于炕沿之上,半身犹立于炕下,陪着凤姐儿吃了饭,伏侍漱口毕。”即使是凤姐要求平儿一起吃,平儿仍然处于谨慎状态,不敢逾越。

中国古代一夫多妻制由来已久,但实际上,正妻与妾室有极大的差别。婢女自古以来是妾的重要来源,而妾的法律地位十分低。婢妾要称丈夫为老爷,她所拥有的亲戚关系也不被纳入到夫家中来,法律地位近于奴仆。在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回中,贾母设宴,饭吃完后,“鸳鸯道,‘他们吃不了这些,挑两碗给二奶奶屋里平丫头送去。凤姐道,‘他早吃了饭了,不用给他。鸳鸯道:‘他吃不了,喂你的猫。”这段对话中,平儿在外人眼中的地位竟与畜生无二。号称半个主子的婢妾的地位尚且如此低下,那么处于底层的其他婢女地位如何可以想象。

《红楼梦》中主子的地位有高低之分,贾府的婢女也分三六九等。贾府中的大丫鬟,地位比其他婢女高。如鸳鸯、晴雯、袭人、紫鹃等,她们可以指示一些小丫鬟。而就主子的地位来说,不同的婢女地位因其服侍主子地位的高低也有差异,比如,贾母的大丫头鸳鸯在贾府众多奴仆中的地位就很突出,其他主子会碍于贾母的面子高看她一眼。在第四十四回中,凤姐过生日,贾母的大丫头鸳鸯来给凤姐敬酒,凤姐求饶,鸳鸯道:“真个的,我们是没脸的了?就是我们在太太跟前,太太还赏个脸儿呢。往常倒有些体面,今儿当着这些人,倒做起主子款儿来了。我原不该来。不喝,我们就走。”凤姐忙赶上拉住,满满的斟了一杯喝干。鸳鸯说的虽是玩笑话,却也真实地反映出长辈身边奴婢的地位。

五、总结

贾宝玉曾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在《红楼梦》中,女儿们无论地位尊卑,都各有各的特色,风情万种,但实际上,她们是地位低下的贱民,身处残酷的生存环境。本文通过对红楼梦文本中饮食部分的分析,探讨清代社会中部分婢女的地位。贾府中的饮食文化,是整个压抑的封建制度环境中的一部分。文中不管是平儿的隐忍、还是鸳鸯的执守,她们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容貌,最终只换来让人扼腕的结局。文章中对饮食文化的描写,也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奴隶制度的控诉,对封建礼法制度的反抗。

【参考文献】

[1]潘晓宇.清代奴仆法律制度探析——以《红楼梦》为文本的研究法律专业[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法律专业,2014:7.

[2]宋加兴.略论清代奴婢的法律地位[J].法制史话,1990,(3):37

[3]郝晓丽.论《红楼梦》宴会描写[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文学文学专业,2003:2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篇7

1 茶名的翻译

1.1 千红一窟

“千红一窟”作为茶名, 在《红楼梦》正本著作的前几回中出现, 其茶名具有独特的双重含义, 该茶的产地是放春山的遣香洞, 烹制的过程比较复杂, 需要利用到仙草百花上带有的露汁, 所以才拥有如此别致的茶名。但是“千红”二字在红楼梦中可以指代贾府中的女性人物, 而“窟”字则与“哭”字的音相同, 作者主要是利用“窟”字来暗指贾府中的女性未来的命运是悲惨的。而我国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将“千红一窟”翻译为“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 可以解释为:在一个山洞当中有拥有一千支红花, 使得“千红一窟”这个词具有美丽的想象空间, 但是却并不能较好的诠释这个词的含义, “窟”字是指代贾府中女性未来的悲惨命运的主要关键字, 因此, 杨宪益的翻译并不够准确。而霍克斯将“千红一窟”翻译为:“Maiden's Tears”, 能够表达出原作中对贾府女性未来悲惨命运的哀悼。意思是“少女的眼泪”, 从内涵的角度传递了“千红一窟”的主要意义, 有利于让外国读者更加精确的了解文章中的所要表达的思想。

1.2 老君眉

妙玉在给贾母奉茶的时候, 都是用“老君眉”。由于贾母的年事较高, 消化不太好, 所以不适合饮用绿茶, 尤其是在吃完油腻事物之后, 若是接着饮用绿茶就容易积食, 或是肠胃消化不良导致肚子疼, 在《红楼梦》一书中, 妙玉在茶道上的造诣较高, 老年人的肠胃一般都不太好, 不适合寒性食物, 因此选择了“老君眉”, 在古代的清朝时期, “老君眉”还有一个别称, 则是“寿眉”, 从字面意思就能体会到该茶对老年人的作用。霍克斯在翻译“老君眉”的时候, 将其译为“Old Man's Eye—brows”, 意思“老人的眉毛”, 而杨宪益将其译为“Patriarch's Eyebrows”, 意思是“族长的眉毛”, 杨宪益的翻译更符合原著的意思。贾母是整个贾府之中年纪最大的人, 并且所拥有的权力也是最大的, 因此杨宪益的翻译更能够体现“老君眉”这个词的含义, 而霍克斯的翻译中强调的是“old man”无法翻译出茶名的文化含义。

1.3 暹罗茶

“暹罗茶”这个茶名较为普通, 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 凤姐将“暹罗茶”赠送给宝玉、宝钗和黛玉三人, 其中黛玉更加喜爱该茶, 古时的暹罗就是现如今东南亚的泰国, 也是古代产茶的古国之一, 其茶叶也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暹罗茶主要是产自于泰国的中南部, 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对脾胃有较好的调养作用。《红楼梦》中的暹罗茶在制作的时候, 通过手揉和锅炒等方式, 饮用的时候可直接冲泡, 由于黛玉的脾胃虚寒, 因此更加喜爱饮用该茶。霍克斯将暹罗茶翻译为“That was tribute tea from Siam”, 意思是“这是暹罗的贡茶”, 所以该翻译与原文的意思大致吻合, 读者能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茶叶的意思。

2 茶具翻译

2.1 小盖钟与填漆茶盘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整本书中的关键章节, 与《红楼梦》的结局有较大的联系, 而在第六回中提到了荣国府中的填漆茶盘和小盖钟。填漆茶盘中的填漆是我国的传统漆工技艺, 是古代填嵌法之一, 由于我国古代的贵族人士为了彰显身份, 摆设的器物都选择工艺精制的器物, 填漆茶盘就能够体现出荣国府当时的繁荣, 因此杨宪益将两件物品翻译成“lacqueredtray”和“a small covered cup”意思是“漆盘”和“覆盖一个小杯”, 而霍克斯将其翻译为“a covered teacup”, 意思是“镶嵌漆盘”和“覆盖茶杯”, 因此对填漆茶盘的翻译, 霍克斯的翻译更为准确, 将“填漆”体现了出来, 表达了我国古代对填漆工艺的推崇, 更是让读者从字面上体会到中国古代漆器物品的工艺, 了解其珍贵程度, 更从字里行间表现出使用者的身份地位不凡。而对小盖钟的翻译, 杨宪益的翻译更加准确, 在《红楼梦》中所描述的填漆茶盘使用了“小”字来形容, 所以小盖钟也是小的, 杨宪益的翻译将盖钟的精致小巧表现了出来。

2.2 盖碗与小茶盘

在《红楼梦》中描写了史太君在大观园中宴请的场景, 其中描写到黛玉给贾母奉茶, 用小茶盘捧着一盖碗茶。对一盖碗的翻译, 杨宪益翻译为“acovered bowl”, 霍克斯翻译为“a covered cup”。在小茶盘的翻译中, 二者的差距不大, 而盖碗的翻译则是霍克斯比较优秀, 盖碗也是指茶杯, 能够直接用来盛茶, 若像杨宪益那样直译无法展示出盖碗的功能。

2.3 茶筅

茶筅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二十二回之中, 贾府兄妹在元妃省亲的时候猜灯谜, 获得了元妃奖励的“一柄茶筅”奖品, 在这个章回之中不难看出我国茶文化对古代社会的影响十分深刻, 茶具可以作为宫廷的赏赐物品, 可想而知古代人对“茶”有多么重视。杨宪益对该物品的翻译是“a bamboo whisk for cleaning teapots”, 意思是“竹扫帚清洁茶壶”;霍克斯将其翻译为“a bamboo tea whisk”, 意思是“用竹子搅拌茶”, 因此杨宪益的翻译更加贴近原文, 不仅突出了茶筅的材质, 还体现了这个茶具的作用, 所以比霍克斯更加容易让读者理解。

3 茶水翻译

3.1 梅花雪水

人们都知道好茶需要用好水泡制才能将茶的味道彻底发散出来, 而在《红楼梦》当中, 主人公喝的茶水就是由妙玉收集的梅花雪水泡制而成的, 并且还要用瓷盆储存起来, 在地底储存五年后才能够拿出来用以泡制。用梅花雪水来泡茶能够彰显出品茶的情趣, 所以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收集树枝上的新雪用以煮茶, 还能够发挥茶水的保健功效, 在夏季饮用还能够起到解暑的作用。“snow gathered from plum—blossom”, 是杨宪益对梅花雪水的理解, 意思就是雪从梅花上收集而来的;而霍克斯对梅花雪水的解释是“meltedsnow that I collected from the branches of windter—flowering plum—trees”, 意思是在冬季下雪后梅花枝头上有雪水可以将其搜集起来, 因此霍克斯的翻译更加细致准确, 并且更容易帮助阅读理解, 体会古代人对生活的自然追求。

3.2 陈年雨水

在“拢翠庵品茶”这一节的描述中就提到了泡茶使用的是陈年雨水, 贾母十分的讲究煮茶, 虽然妙玉十分精通茶道, 但是对于妙玉献上来的茶依然不能确定是否合自己胃口, 然后贾母问了妙玉泡茶使用的是什么水, 然后妙玉回答其是陈年雨水泡制而成, 贾母仍旧只品饮了半杯, 而后发觉口感十分柔和, 便邀请姥姥一同品饮该茶。杨宪益对陈年雨水的翻译去年的雨水即“last year's rain—water”, 而霍克斯翻译为“stored rain—water”, 意思是储藏的雨水, 翻译的不够准确, 杨宪益的翻译更能够清晰的让读者理解泡茶所使用的是何种水, 更能遵循原文的含义。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 通过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翻译大家的翻译更加清楚的了解《红楼梦》中包含的中国茶文化, 从杨宪益的直译方式和霍克斯重视读者感受的翻译方式发现不同国家的人对《红楼梦》的翻译差异, 因此, 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进行科学翻译, 采用更加合理的方案传达原作中的文化信息, 有利于实现更好的文化交流。

摘要:中国的茶文化发展至今有数千年的历史, 尤其是茶文化发展到清朝时期已经趋于成熟, 《红楼梦》的诞生集合了千年来的茶文化精髓, 在书中深刻的描述了相关的茶文化。因此,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 从茶具、茶名、茶水这三个方面进行翻译, 深入的探析了《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对我国的茶文化翻译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红楼梦》,茶文化,翻译

参考文献

[1]李雁《.红楼梦》法译本的“深度翻译”及其文化传递[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 (4) :616-624+641.

[2]刘泽权, 张丹丹.假如林语堂翻译《红楼梦》--基于互文的文化翻译实证探索[J].中国翻译, 2015 (2) :90-95.

[3]赵建忠《.红楼梦》在国外传播的跨文化翻译问题[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3) :27-30.

[4]左飚.文化翻译的策略及其制约因素---以《红楼梦》两个全译本对原文本文化信息的处理方式为例[J].上海翻译, 2009 (1) :35-40.

[5]庄国卫.从互文性视角解读《红楼梦》两译本宗教文化翻译策略[J].大连大学学报, 2007 (4) :117-120.

[6]张新营.论霍译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翻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2.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篇8

1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谈到红楼梦里的茶文化,用博大精深都是不足以形容的。一般来说,茶文化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茶叶文化、茶具文化、茶诗文化以及茶俗文化。以下具体来看一下红楼梦茶文化的方方面面:

1.1茶叶文化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中国茶叶经过数千年的培育,种类是世界上最多的。中国茶叶根据制作方法可以分为绿茶、红茶等,根据形状可以分为散茶和砖茶。在《红楼梦》中关于茶叶种类的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其中著名的茶叶产品有龙井茶、老君眉、暹罗茶、枫露茶、六安茶、普洱茶、女儿茶等。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一节中,曹雪芹将中国茶文化全面系统地描写了一番。在中国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根据不同的气候,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选用适合的茶是一门大学问。在栊翠庵中,妙玉精心挑选了适合贾母饮用的老君眉。在书中,曹雪芹虚构了一种所谓的“千红一窟”。据称此茶源自于放春山潜香洞,以仙花灵叶上的露水煮成。按照现在科学的研究,露水属于软水,其固体颗粒物含量很低且含氧量较高,用来煮茶是最为适宜的。在书中,曹雪芹详细描写了各种茶的特殊功效。例如在三十六回中,宝玉由于食面不化需要服用普洱茶。普洱茶源自于西南,明清时云南土司会将普洱作为贡品,路途遥远,价格不菲,因而只有像贾府这样的家族才能享用到。书中曹雪芹提到数种配方茶,例如杏仁茶。配方茶在中国古代很常见,一般分为花茶、果茶、药茶、以及面茶等。近代以来,知名的配方茶也为数不少,例如扬州的魁龙珠,就是用三种不同的茶叶配制而成的。

1.2茶具文化

古代有一句说法“壶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好茶无好壶,好水无用处”。茶具不仅仅局限于茶壶,还包括茶钟、茶碗,盖碗、暖壶等。曹雪芹特别提到一种名为“洋漆”的茶具。“洋漆”是一种技法名,其在元代时传入我国,明清两代均未生产,只有世家传世拥有,因而极为珍贵。在《栊翠庵》一章中,曹雪芹描写了茶具与人之间的身份关系。客人的身份和地位和茶具是具有匹配关系的,正所谓尊卑有别,如果长幼不分,尊卑不分,在中国古代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1.3茶诗文化

茶不仅仅是一种日常消费品,很多茶由于产量低实际上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因此古人在饮茶之余,会写诗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在《红楼梦》中,茶诗的数量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往往和故事情节有直接关系。例如第二回的定场诗:“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废,须问旁观冷眼人。”曹雪芹用茶来暗示贾府由盛转衰,香销茶尽,尽管是一种必然的命运,但仍旧令人感到哀婉。书中的贾宝玉曾写过四首四时诗,四时诗以春夏秋冬为题,这种诗歌形式,对于日本俳句的产生有很深的影响。在《夏夜即时》一诗中宝玉提到了茶清热解热的作用,“金笼鹦鹉唤茶汤”,炎炎酷暑,连鹦鹉都想要喝一杯茶。“静夜不眠因酒醒,程艳重拨索烹茶”。在《秋夜即事》中贾宝玉饮酒过度头痛失眠,故而唤人烧水煮茶。茶不仅有解酒的功效,而且可以解秋燥。《红楼梦》中的黛玉也写过不少关于茶的诗,例如在芦雪庭赏雪时,黛玉曾咏出了“苦茗成新赏”的句子。一个“苦”字道出了黛玉心中的万般无奈与凄凉。

1.4茶俗文化

茶俗属于礼文化的一部分,其具有深刻的等级性。《红楼梦》中提及的茶俗主要有三种:一是祭奠之礼中的茶。在传统祭祀礼仪中有“无茶不作祭”的说法,祭祖时要传茶,以表明宗族的延续性;二是定亲之礼中的茶。古人以茶下聘,以示坚贞不移。《红楼梦》中关于这一民俗也有所表现。例如王夫人将李绮说与了甄宝玉,放下定茶,以示两家结亲。三是待客之礼中的茶。在中国古代,以茶待客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礼仪。《红楼梦》中,以茶待客是非常常见的情节,但在不同的场合,茶礼的区别是很大的。例如元妃省亲中,安排了较大规模的奉茶仪式,这在普通人家中是无法见到的。

2杨宪益《红楼梦》茶文化英译方法

杨宪益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其所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已经被奉为经典。作为学贯中西的翻译大家,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尤其是在茶文化翻译的具体做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在文化翻译问题上,异化和归化之争由来已久且从未停止。“异化”和“归化”这两个术语源于德国的神学诠释学家施莱尔马赫。所谓“异化”是指作为译者不应当扰乱原作者的风格。“归化”则相反,它是从读者出发的,让作者去接近读者。在异化和归化问题上,近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鲁迅先生曾说,所谓翻译“必然是兼顾两端的,否则就是貌合神离。”在茶文化的翻译上,杨宪益显然采取了一种辩证的翻译思想,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采用“异化”与“归化”。

2.1茶文化的英译

正如上述中已经提到的,中国茶在种类上是非常多的,而且名称很多,例如“千红一窟”这样虚构出来的茶,它的译名应该如何确定,对于任何一个英译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杨宪益是如何做的呢?以“老君眉”为例,杨宪益将其翻译为Patriarch’s Eyebrows。这显然是一种直译。但直译是有条件的,必须是目标语中已经有的,或具有相似性的。如果完全没有,那么直译是不可能成功的。对于一个外国读者来说,如果不加以说明,谁能理解到“Patriarch’s Eyebrows”是一种茶叶,不如翻译成“White Eyebrow”,字面意思“白眉”。再譬如贾宝玉曾饮过的仙茶“千红一窟”,杨宪益直译为“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这一译法,应当说是相当成功的,不仅充满诗意,而且令人遐想连篇。再以书中著名的“枫露茶”为例,其得名于在做法的过程中需要取枫叶上的露水,秋日枫叶如血,枫叶之露水,犹如血之泪。如何表达如此复杂的意象?杨宪益的做法是意译结合直译。Maple-dew tea,字面之意“枫之泪珠”,真是美不胜收。

2.2茶具的英译

如果觉得茶名难译,那么茶具就更加难译了。茶具是具有系统性的,如果单单翻译名称,对于读者来说,很难理解茶具的功能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栊翠庵》一节中,妙玉捧出一个名为“云龙献寿”的小茶盘,此盘中摆放着各类茶具,个个做工精美,且各有妙用。“云龙献寿”四个字,杨宪益译为“cloud dragon offering longevity”。这个翻译,如果撇开文化上的差异,应当说是非常好的。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中国龙与西方龙在意象上的差异很大。在中国龙是善的,而在西方龙是恶的。因此,可以考虑将Dragon替换为Long,正好可以呼应后面的Longevity。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可以从Long的字面意思联想到龙所具有的长寿文化内涵。

2.3茶诗翻译

诗,向来被认为是不可译的。诗的不可译,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格律的不可译;二是意象的不可译。尽管中英诗歌在创作手法上存在差异,但诗歌作为一种富于抒情的文体,翻译的过程中应当追求情感上的相通。在翻译茶诗上,杨宪益所采用的就是这种情通手法。例如上述提到的定场诗:“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废,须问旁观冷眼人。”此诗最翻译之处是如何将“香销茶尽”与“兴衰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杨宪益是这样翻译的:“Fragrant disappear and tea out,For heads rise and fall of the waste.”杨宪益的这一翻译,简洁流畅,意思表达完整。再比如贾宝玉的名句:“金笼鹦鹉唤茶汤”,杨宪益翻译为“Parrot in golden cage call tea”。这一句的翻译可以说是非常传神的,是英译的成功典范。

2.4茶俗英译

茶俗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其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在翻译上存在巨大的难度。例如在二十五回中,王熙凤说:“你既喝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虽然是打趣,但也不是无端打趣,其中涉及的就是茶俗。这一茶俗,是中国独有的,西方读者可能无法明白其中的内涵。杨宪益在翻译的时候,采取的是异化策略与归化策略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中国文化的特色。“Drink our family’s tea,a daughter-in-law to be’!”这一句中,“daughter-in-law”是西方读者一目了然的,根据这一点,可以推测出中国古代,喝茶与成亲相关。“to be”这一不定式动词,说明了这一行为尚未完成,但已经开始。再譬如四十一回中,在关于饮茶数量问题上,妙玉说道:“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杨宪益是这样翻译的:“First cup to taste,second to quench a fool’s thirst,third to water an ox or donkey。”这段英译从文体上来说是非常优雅的,与妙玉的女性性别是特别相称的。

综上所述,在茶文化的翻译问题上,应当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性。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失去了这种特质性,即便西方读者理解了原文的故事,却无法深入理解中国文化,那么这种翻译可以说是存在缺憾的。

参考文献

[1]彭琛.看红楼品茶韵——《红楼梦》茶文化探析[J].农业考古,2014(5):151-154.

[2]刘保忠,谭思梅.茶道·人品·命运——品味《红楼梦》中的茶文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1-56.

[3]任彤,张惠琴.从目的论谈《红楼梦》霍译本的茶文化翻译[J].文学教育(上),2011(1):99-101.

解读《红楼梦》中的档案文化及作用 篇9

关键词:《红楼梦》,档案,作用,研究,红学档案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之所以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大百科全书, 是因为各行各业的人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相近的话题, 这也是“红学”研究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随着红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红楼梦》中档案文化的特点和价值逐渐凸显出来。文章以《红楼梦》中形形色色的档案文化为切入视角, 归纳总结了各种档案在贾府内部事务管理及社交活动中的社会价值。

一、《红楼梦》中的档案及档案文化

《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名著不但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珍贵的文学价值, 它对那个社会现状的细致描写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对礼教、饮食、商业等社会现实因素的描写, 真实地反映了时代文化的发展水平与繁荣程度。人们更是根据《红楼梦》中屡次提到的礼单、册子、账簿、文书等档案要素, 对清代档案文化发展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红楼梦》中的档案类型可分为家庭内务档案、社会交际档案、官方文书档案、抄家档案四大类。具体来说, 家庭内务档案又可分为人事档案、财务档案、基建档案三类。《红楼梦》13 回凤姐协理宁国府时给来升媳妇要对家口花名册, 16 回贾珍督造大观园时利用的花名册子, 都是人事管理档案。黑山村乌庄头进贡的年货账目及探春平息家庭风波用的九张单子, 都属于财务档案。大观园击剑图纸及银子花销所成的册子都属于基建档案。《红楼梦》中的社会档案更是五花八门, 贾珍请张友士给秦可卿看病时拿的名帖、贾敬寿辰时礼品单子、北静王生日贾府往年的礼品单都是社交档案。《红楼梦》中也出现了诸多的官方文书档案, 贾雨村就薛蟠打死冯渊一案签发的文书、家政奏请贾妃省亲的题本都是官方文书档案。锦衣府赵堂官在贾府抄家时按照事物登记成的册子就是抄家档案。

《红楼梦》中的档案文化内容丰富, 有以下几个特点:家庭档案为主、文化性鲜明、现实性突出。《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两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着重描写了荣宁两府奢侈萎靡的家族生活, 这就确定了家庭档案在《红楼梦》档案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我们从书中可以明确感受到在这个关系错综复杂的封建大家族中, 家庭档案在家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同样, 精彩纷呈的家庭档案也让小说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饱满。档案的文化性是小说档案文化的一大特点, 档案在故事情节中的穿插和点缀让文章增色不少, 如我们可以通过贾府人事档案和社交档案对等级思想、封建礼制、贵族阶级的生活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因此, 档案在这里不单单是物质生活的记载, 还是文化折射的镜子。《红楼梦》中的档案文化虽不是小说发展的主线, 但是它对故事情节的铺垫和支撑使其变成小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再则, 《红楼梦》中的档案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如“档子”一词就出现在清代, 小说中也多次用到, 这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小说积极的文化载体意义和现实意义。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 《红楼梦》对档案文化的描写既真实反映了清代贵族的生活状态, 也为后人进行档案管理提供了参考。

二、《红楼梦》中的档案作用研究

1.家庭档案作用研究。家庭档案的内部作用有日常事务管理、礼仪活动管理、解决家庭争端等。日常事务管理:《红楼梦》第6 回有云, 荣府人数大概有三四百人, 丫鬟婆子、小厮家奴、公子小姐、老爷太太, 人数众多, 关系复杂。难以想象, 如果没有良好的档案管理, 这个大家族中的诸多事务难以处理得熨帖妥当, 大家族的运行必然是步履维艰。家庭档案在荣国府内部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无怪乎以下几点:任务分派、人事调动、情况汇报、财务管理、医生管理等。凤姐在秦可卿治丧期间的威风和得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靠的就是主子的身份和可以让她对宁府人事一目了然的花名册子, 所以她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任务分配和人员管理。同样, 人口花名册子在贾府内部事务管理中有着同样的作用, 大观园开建前, 贾珍、赖大的准备工作就是从“点人丁、开册籍”开始的。人事调动是贾府人口管理中的大事, 因为这与开支等直接挂钩。如紫鹃是贾母赐给黛玉的、小红本是宝玉的丫鬟后来跟了凤姐儿、金钏死后王夫人将她的月钱给了玉钏。探春在大观园兴利除弊实行包产到户时, 首先要的就是院中婆子的名单, 可见人事档案在家庭内部事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贾府日常生活离不开各种档案, 下层管事的人向上层汇报时用到的档案佐证更是类别繁多。贾珍在帮忙料理荣府事务时, 不仅将原先的档案一并送回, 自己还留了一份副本, 目的就是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赖大、吴新登、戴良等管事家人向贾琏、凤姐汇报情况时也必定会带上自己整理的事务档案。查抄荣国府时, 贾琏更是以从自己手中出入的账目都有管事的人做过登记为自己开脱。家庭财务是家庭档案记载、管理的重要内容, 贾府领导阶层贾母、贾政等人不大管家, 他们要想知道家里有多少仆从、某段时间出入多少银钱、家庭开支如何, 只有通过花名册子、财务账簿等档案了解情况。如在106 回, 宁府被抄家后, 贾政痛定思痛想对府内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 于是他让管家赖大拿来了财务档案, 看过之后他急得捶手跺脚, 说自己就算想做什么也已经迟了。一个整日里不问家务的老爷, 仅凭家庭档案短时间内就对府内人口、开支、财政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家庭人事、财务档案的管理作用可见一斑。在等级制度森严、封建礼节繁冗的清代, 家庭档案也是家庭社交礼仪活动开展、管理的重要依据, 不只黑山村乌进孝进贡的年货和银钱账目要收存到账房里, 秦可卿的丧礼、北静王寿辰贺礼、荣宁两府节日宴请的人员名单、节日时给宫内公公和各世家的礼品单、与世交至亲王公大臣们的交际往来, 都是家庭档案记载的内容, 也是繁杂的家庭事务井然有序开展、进行的根本。此外, 档案信息也是荣府解决家庭矛盾的重要工具, 如赵姨娘嫌她赏给赵国基的银钱少跑过来吵闹时, 探春拿出旧账簿给她看, 她这才无话可答。贾芹与水月庵的尼姑、道士闹出丑事后, 王夫人主张根据庵中众人的卖身文契将他们打发回原地, 从而平息了一段风波。

2.档案文化的点、面和中线作用。《红楼梦》中一个个关系网的建立为小说框架的构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楼梦》描写的核心是贾府, 故事情节的延伸都是在此基点上辐射形成的。在小说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中, 单个的档案及文化现象起到了起承转合、交互连接的作用, 从而为贾府与上层社会、底层社会的连接创造了条件。

荣宁两府社会交际非常广, 有田庄、寺院、官府、王公大臣、世家显贵、宫中侍臣。乌进孝进贡年货时之所以呈上账目, 贾珍看了一眼就一目了然, 又说进贡的太少, 这向我们传达了以下几点信息:贾府对底层民众的剥削心太强, 今年进贡年货的财务是以往年的财务档案为依据的, 如果没有历年的年货财务档案佐证, 贾珍也不知道乌进孝进贡的是多是少, 自己是否被骗。小说通过田庄进贡的财物将贾府与社会联系起来, 使人们对社会剥削和等级制度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小说中说道, 荣宁两府的应酬繁多, 门子每天收到的名帖不计其数。贾敬寿辰, 许多人都持名帖来送寿礼, 当然, 宁府也会回以领谢的名帖, 并将寿礼登记在册, 以便回送参考。仅北静郡王一人就与荣宁二府有着各种礼、丧往来, 小说中也有其贺喜贴、邀请帖、丧礼帖的记载, 这些社交礼帖、礼单依照种类和等级进行保管后, 就成为两府社交的档案, 无论收受和回礼也必会记录在案, 目的是避免出错, 好让两府的应酬交际顺水顺风, 不落人话柄。由此可见, 在贾府诸位王公世家们的社交往来中, 礼单和名帖让故事变得更加丰满、形象。作为世袭的贵族世家, 荣宁两府与官府往来甚密, 与官府勾结和进行的肮脏交易是两府与管家打交道的主要目的。贾雨村错判葫芦案立马向贾府报安, 平安州节度使、长安节度使云光等都与贾府有利益往来。《红楼梦》15 回, 凤姐受馒头庵老尼姑静虚之托, 通过长安节度使的关系, 拆散了金哥与赵公子的婚姻, 收贿3000 两银子, 害死张金哥、赵公子两条人命。她之所以能弄权铁槛寺, 全拜长安节度使云光所赐。贾府被抄家时, 各种文档与财物一并被抄走, 想必其中必有许多与官府往来的书信, 不然何来御史弹劾他私交外臣、包揽词讼之说。大观园俨然是众女儿的世外桃源, 海棠诗社、生日宴会等硬生生地通过购物礼单将神仙幻境一样大观园生活与尘世联系起来。将美好的东西打破给你看, 这是悲剧的最大魅力, 也是作者匠心独具之处。

系列档案文化在小说中所起的中线作用同样不容小觑, 如丧礼及丧事礼单就在网状结构的小说情节中起到了经纬划分的作用。秦可卿的死拉开了封建大家族走向灭亡的序幕, 我们也能从档案上察觉到贾府衰败的蛛丝马迹, 人口众多却职责模糊、入不敷出却一味追求排场风光,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 贾府此时的光景虽似“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但是其走向衰亡的命运已经无可改变。待到贾敬出殡时, 大管事贾珍开出的对牌和批票已经取不出钱了。待到贾母归西, 贾府虽想大办一场, 然已经力不从心, 连凤姐都感觉处处难以施展, 最后还落了个众人埋怨的下场, 贾府的衰败已成事实。同样, 与丧礼文化档案起着同样作用的还有理家, 凤姐理家档案齐备、财物充足, 所以她才能做得得心应手, 探春虽眼光长远, 但是府内陋习积重难返, 从她在账目上所受的刁难上就可以看出, 她一人难以扭转大厦将倾的局势。贾政理家, 不过是对形同虚设的档案制度和危机重重的府内局势做一个大致的总结罢了。

参考文献

[1]李荣, 杨立人.红楼梦》中家庭档案的作用[J].档案与建设, 2012 (2) .

《红楼梦》中的文化外译等值分析 篇10

等值翻译理论是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斯米尔诺夫催发了等值思想的萌芽, 费奥多罗夫从传统语言学角度, 巴尔胡达洛夫从普通语言学角度, 科米萨罗夫从语言交际行为的角度, 什维策尔从符号学角度研究了翻译中的等值, 由一代代语言学者提出, 又一步步完善。翻译的等值就是全面表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并在功能修辞方面与原文力求一致。

谚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千百年来语言的精髓, 体现了人民丰富的社会经验, 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收录200余条谚语。《红楼梦》被誉为最能体现中国文学底蕴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不朽之作, 以至于以一部作品构成了一门单独的社会研究课题——红学, 这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上都是极为鲜见的。

1958年, 俄罗斯汉学家帕那休克的全本翻译《红楼梦》在俄罗斯引起轰动。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将汉语谚语进行俄译的过程中, 应用了各种巧妙的翻译手法将《红楼梦》中大量民间谚语翻译的浑然天成, 极大地增强了其译作的生动性、形象性、通俗性和可读性, 使这部巨著在俄语世界广为传播。

该翻译恰当地实现了不同层面的等值, 有效地达到了翻译的交际效果, 既让俄罗斯读者了解了原文中的经典谚语, 还有效地传播了中华文化和思维模式。借鉴前人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对译、直译、意译借译、加字加注及规避等诸多方法, 简要地概括了汉语谚语翻译为俄语的基本思路。在这种翻译的过程中, 一是要坚持最大等值的思想, 使译文能够再现原文的思想;二是要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 巧妙、准确地译出源语的文化精髓。

一、句法层面等值

句法层面的等值是一种言内的等值, 是一种语言形式上的替代。在这一层面上的翻译就是将一种符号替代另外一种符号并保持原来的句法关系。

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香菱笑道:“一则是天缘, 二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 译文:

“情人眼里”作为状语, 以«каждому влюбленному»相呼应, 一个“出”用俄语就是«его избранница кажется такойже красавицей, как»做谓语, 主语自然是美丽的西施。每个男人都认为他的意中人是西施般的美女。依据法相呼应, 这样翻译不仅再现了原文的韵味, 而且传播了东方美, 调动起读者的兴致。

二、语义层面等值

所谓语义层面的等值就是指称意义的等值, 它包含两个层面: (1) 成分层次:完全保留原文的语义成分, 但是需要采用另一种形式结构手段, 主要是应用语法转换方法。 (2) 所指层次:指的是保留原文中话语的所指意义, 就是采用与原文相异的语义符号组成语义上等值的话语, 不但涉及语法方面, 也涉及词汇语义方面。

例如:“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小红道:“也犯不着气他们。俗语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 各人干各人的去了, 那时谁还管谁呢?”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译文:

译语增加了连接词«Даже», 虽然与原文稍有不同, 但其语义更突出, 更能体现主人公想表达的无奈与不舍之情。

三、语用层面等值

语用等值作为最高一层次的等值翻译, 这一层次包含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交际因素, 如收讯人的接受能力、交际意图、交际效果等, 并且制约着其他所有层次, 居于其他各等值层次之上。

例如:“丁是丁, 卯是卯。”凤姐笑道:“我看你利害, 明儿有了事, 我也丁是丁, 卯是卯的, 你也别抱怨!”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 译文:

丁和卯是天干地支的要素。丁乃是天干第四位, 卯是地支第四位, 虽然同是第四位, 却不是很容易混淆。形容做事认真, 丝毫不含糊。俄语用«непромахнусь»两个词就表现出了凤姐的睚眦必报的性格, 简单而凝练地表明了她的意图, 很明显优于上两个等值层面。

在谚语翻译过程中利用等值翻译这一理论, 关注原文的语用任务, 能够保证最大限度地使译文拥有和原文的语用意图相一致的交际效果, 增强译文的可接受程度, 为外国读者所理解。运用翻译等值理论归纳在谚语翻译中实现等值翻译的具体方法, 从而论述翻译等值理论在俄汉俄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使俄汉翻译活动更好地运用于中俄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领域中, 促进两国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ШвейцерА.Д.Теорияперевода, Статус, пробле-мы, аспекты[M].Москва, Наука, 1988.

[2]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3]叶芳来.俄汉谚语俗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 2005.

[4]吴克礼.俄苏翻译理论流派综述[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文学态度下一篇:中小学生厌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