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错误

2024-06-08

面对错误(精选六篇)

面对错误 篇1

一、不可急于采取行动, 要静下心来思考, 要有和蔼的态度

不久前, 在上电工实训课时, 一位叫陈科奇的学生在下面讲话, 几次提醒他也无济于事不听, 我当时很冲动, 很生气, 于是严厉地警告了一下:谁再上课讲话, 就站在前面来。然而陈科奇也很不在乎, 仍在讲话。当时我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颇激动地作出决断, 冲到陈科奇的座位旁把他拉上了讲台。他也很激动, 高声地喊道:“站就站嘛, 你能把我怎样?”听到此话, 我更生气了, 导致了我没有心情再接着上课, 只好让学生们自己学习。这件事在班级中影响很不好, 部分学生都认为我态度野蛮。如果当时我换一种方式, 先冷静接纳学生这种行为, 课后再进行处理, 也许效果会好些, 也不会影响教学秩序。通过这件事情, 我还觉得对犯错误学生的教育态度要和蔼。我们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会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必须看到, 对学生发生的错误生气、发脾气、进行训斥是我们感情、情绪、态度的自然发露或宣泄, 会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 但会很有限或许只是短时受到了教育, 很可能会产生负作用。教师如果态度和蔼, 就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学生接受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把握时机, 激励学生

学生犯了错误, 经过仔细分析总能从中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积极的因素。抓住这些积极的因素进行鼓励鞭策, 有利于克服、淡化其消极因素, 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

刚接电子08级的电工课时, 我发现学生李金声上实训课很认真, 而上理论课时总不专心, 时不时还找身边的同学说话。针对此, 在一次实验报告中我这样写道:同学, 你的实验报告写得非常不错, 写出了自己的感想及收获, 在实训课上你的表现好极了, 希望能通过你的表现影响你周围的同学, 让他们也像你一样爱学习, 爱动手, 要是上理论课时你也像上实训课一样, 那就好上加好了, 我相信你会做到的。在以后的理论课堂上, 我发现他较以前进步了许多, 上课专心了, 很少与别人讲话了。

我们应允许学生犯错误, 因为人人都会犯错误, 这个道理众所周知, 所以教师应把学生犯错误看成是“正常的”、“情理之中的”。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 把握教育时机, 挖掘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成长点, 使他们在不同的起点上得到不同层次的“成功”。多“以表扬代批评”, 因为这类学生, 他们从上小学到初中, 都是所谓的“差生”, 对批评与指责早已习以为常, 他们很少获得表扬, 往往对教师的批评反应“迟钝”, 但对表扬却十分“敏感”。因此, 教师要多点循循善诱, 多点表扬激励。通过激励, 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增强对不良习气的免疫力, 树立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勇气。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同时向他们提出希望。

三、触及心灵的诱导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 “犯错误”是常有的事, 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可以自己妥善地解决, 有些学生一错再错, 还有一些学生消极放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 有个人性格气质、学校、家庭教育以及社会负面影响, 等等。学生犯错误, 需要学生自己认识到错了, 并下决心改正。我们的责任是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引发学生自省”是很好地运用了内外因辩证关系达到教育目的的做法, 必须看到,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教师的引发是调动学生自省的重要外因条件, 一旦学生能够进行自省, 说明内因被激发、调动起来了, 于是有了学生的转变, 也就有了教育效果。学生犯了错误, 教师疾风暴雨、速战速决式的简单批评教育处理, 学生可能暂时收敛一些, 但内心并没有实质性变化, 问题也就没有真正解决, 所以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

在解决问题时, 我们如果没有让学生说他们自己想说的话, 而是让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 这种不真实的谈话、交流怎么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呢?怎么会触及心灵呢?其实, 仔细分析, 学生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认定的“理由”, 在这个“理由”没有改变之前, 他不可能在行动上改变其做法, 即使改变, 也是在高压下的暂时的现象。教师的“强行命令”非但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反而使学生学会对付教师的办法, 长此以往, 甚至会导致学生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的习惯。让犯错误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就是给了他思考的空间, 学生可以对所做事情重新思考, 在思考过程中他们会动摇最初的想法。同时, 在学生说明的理由中, 也许真有合理的地方。应让学生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 此时, 教师应耐心倾听, 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循循善诱, 引发自省才能奏效。

四、宽容的心态

面对学生的错误, 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 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毫不夸张地说, 宽容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养。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 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在宽容中认识错误, 鼓励学生改正错误。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 教师要有爱心、诚心、耐心, 用爱去感化学生。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管理存在着一种巨大的“误区”—————那就是总觉得学生犯错误是“大逆不道”, 是不可饶恕的, 在处理犯错学生时喜欢树“典型”, 以杀鸡儆猴, 总试图用最严厉的处罚来警告学生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 甚至适得其反, 学生逆反心理更加强烈。如果教师不是直接批评, 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使学生自己觉悟到自己错了, 其效果会更好, 当然, 这需要等待, 需要时间。

面对错误高中作文 篇2

妈妈对待错误的态度是本能的怕,然后是不怕。因为犯了错误都会感到羞愧,内心的撞击是自然存在的。但是犯错误的同时也意味着你可以改正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正确成长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面对错误,首先要有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然后要用理智客观的情绪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最后才能准确地发现并实践改正这一类错误的方法高中作文面对错误(8篇)作文。

妈妈说在骄傲自满时、着急赶时间时、心情不好时、疲倦走神时最容易犯错。仔细思考妈妈的话,觉得一点不假,前两周我和苗满田在楼梯处的摩擦正是因为着急赶时间造成的。那天是星期三,我急着冲下二楼,想在电脑课前多玩一会电脑,结果苗满田也很着急,从后面一把将我推下楼梯,至今左大腿瘀伤未退隐隐作痛。如果我当时不着急,在楼梯上稳稳地走,可能就不会这样惨。

如何面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错误 篇3

关键词:原因;鼓励;态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当我们与学生进行提问互动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把问题准确、正确的回答出来,现实中的情况通常是他们会产生一些错误,而当教师正好提问到头上时,这些问题就会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表现出来,这时我们教职工应该如何解决学生回答问题回答错误的情况呢?下面我们就详细地阐述一下面对学生回答问题错误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如何解决。

一、查询原因,解决问题

在进行完一个章节的教学之后通常都要对学生进行提问来审查学生掌握的情况,这时如果有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应该及时地查询原因,探究出到底是教师本身的原因所致还是学生的原因所致,具体做法可以是继续进行提问然后对证,倘若大多数学生都把问题回答错误,那么多半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理解力脱节的缘故,这就是教师本身的原因,需要教师自己进行纠正;倘若仅仅只是那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误,那么问题就不是出现在教师身上,就不需要教师自己进行更正,也许是学生没有听课的缘故,所以就需要学生自己解决,他可以通过课下询问教师的方式来把不会的问题解决掉。

二、避免打击,给予鼓励

无论多大的学生,本身都是具有自尊心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没有回答上或者回答错误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我们不应该区别对待,更不应该在课堂上就进行打击,当我们发现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误后应该找寻其出错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如果是因为溜号,那么教师就加以训导,直到他改正这种毛病为止,如果是因为讲课听不明白,那么教师应该更正教学方案,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更加具有趣味性,更加具有吸引力,教学内容也应该更加具体,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理解,并且一定不要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对学生进行打击,这一点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杜绝。

三、端正态度,加速学习

出现学生回答问题出错的情况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这其实是对教师教学成果最充分的检验,所以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来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端正自己的态度,而不是把所有的气全部撒在学生身上,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喜欢数学,养成良好习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数学是贯穿学生始终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如果学不好数学,那么整个学习过程都不会顺利,所以一定要在这一阶段把基础打好,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合格的人才,才能使数学教育更上一层楼。

面对错误 篇4

现仅从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 谈谈自己在批评教育学生过程中的些许感受, 以与同仁共勉。

一、学用“护短”艺术

一些家长因疼爱孩子, 对自己孩子的缺点或错误采取袒护的态度和行为, 这常常被人们称作“护短”。一般来说家长的“护短”, 都是由于自己的子女与别人的孩子发生矛盾或冲突时采用的, 其结果往往是消极影响居多, 容易导致孩子任性、不负责任以及苛求他人的不良性格。

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 如同学生的家长, 学生犯了错误, 有了短处, 有时班主任不必斤斤计较, 揪住不放, 更不必小题大做, 大肆渲染, 将学生置于尴尬之地。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英国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在小学时是一个有名的“捣蛋鬼”。有一天他忽然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 便和几个小伙伴套住一只狗宰掉, 然后把内脏一件一件拿出来观看。恰巧被杀的狗是校长最心爱的狗, 校长得知后十分恼火, 决定施以重罚。可校长处罚的方式令人吃惊, 即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血液循环图。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 便认真地画好两幅图交给老师, 校长和老师看后都认为画得好。校长这样做既因为麦克劳德犯了错而处罚了他, 又保护了他的好奇心, 还使他有一个学习生理知识的机会。如果校长从个人感情出发, 采用“开除”或其他严厉的处罚方法, 也许就扼杀了这位后来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家。可以说, 麦克劳德的成功与这位高水平校长的“护短”是分不开的。

二、谨防“熟能生巧”

人们常用“熟能生巧”来说明反复实践的重要, 也就是说熟练了, 就能产生巧方法, 或找到窍门。可是, 面对一些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错误的学生, 笔者想提醒我们的老师, 要提防他们的“熟能生巧”。

什么意思呢?一般地讲, 犯错的学生见了老师总爱用这样那样的借口来掩盖, 或推卸责任, 其结果只能是欲盖弥彰, 老师也的确非常生气。学生反复犯错误, 老师也反复变换手段和方法, 结果学生在不断变换中产生“免疫”, 也许本来“板蓝根”就能解决的问题, 现在吃药打针甚至挂盐水都不顶用了, 这就是他们面对老师的各种措施, 采取对策之后学会“熟能生巧”, 产生“抗体”了。

三、巧用“热处理”和“冷处理”

教育界曾将所谓“问题学生”分为两类:其一是学习后进生, 其二是思想纪律问题生。前者一般是作业不能按时认真完成, 成绩较差。对于他们, 笔者常采用“热处理”, 即经常提问检查, 否则他们会更加放松对自己要求, 这就迎合他们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后者往往表现为好动、爱讲话、不遵守纪律。对于他们, 我常采用“冷处理”, 即不能老是把目光投放在他们身上, 否则又会迎合他们爱出风头、善于表现的心理。所以, 笔者建议教师对这类学生, 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冷处理”的模糊教育很适用, 而实践也证明是有效的。

四、切忌“滥杀无辜”

由于有时我们老师对事情真相并不是很了解, 往往根据表面现象对学生进行批评, 或者听取个别学生的片面之词, 而事实上学生并没有真正犯错误, 或者事实与所犯错误出入很大, 甚至让学生蒙受“不白之冤”, 学生这时一定感到很委屈。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滥杀无辜”, 否则学生情急之下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顶撞或指责老师, 让老师下不了台, 影响大家上课。如果你一定要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话, 那么最后也许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相反还可能造成师生距离拉大, 甚至出现僵局, 难以收场。对学生、对教师都不利。

五、放下架子, 学会让步

一般来说, 真正需要你花费心思去批评教育的学生, 其逆反心理往往使他们无论在态度, 还是在行为上, 都表现出“决不屈服”的“大义凛然”状。真正做出让步的永远是教师这一方。只不过, 这种让步带有很大的技巧性, 技巧得让学生感受不到罢了。如果你放不下为师的架子, 凡事都与学生斤斤计较, 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做得太过分了, 也就没有回旋余地。学生犯了错误, 特别是有些时候十分气人, 作为班主任, 头脑一定要冷静, 气人归气人, 千万别感情用事, 将弓拉得太满。因为弓太满会断, 惩处过分严厉, 其结果会向两个极端发展, 要么因惩治而彻底改过, 要么出现逆反对抗心理, 甚至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班主任如何面对学生的错误, 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对犯错误的学生切不可罚不择法、罚而无度、以罚代教。若在处罚的同时, 将闪光的探索欲、好奇心以及强烈的自尊心一同砍伐殆尽, 对其成长将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对教育者来说, 又何尝不是一种失败呢?相反, 如果我们采用委婉、含蓄、暗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错误的态度, 引导学生引以为戒, 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因为学生比较容易从班主任模糊语言的暗示中找到自己的不足, 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面对错误作文 篇5

那年,我四岁。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家里只有我和小猫。

忽然,小猫“呜呜”地呻吟赶来,我回头一看,它已经吐了一小堆消化了一半的糖果。“这不是我最爱吃的糖吗?小猫不爱吃吗?”无数问号在我脑海中闪现。小猫虚弱地趴在地上,爪子一伸一缩,眼睛大大地瞪着呕吐出来的污秽,好似在看着一个可怕的东西。

“我为什么给它吃糖果?”我自责道,“我真糊涂!”看着小猫痛苦的样子,我鼻子一酸,两滴眼泪流了下来。我抱起小猫,温柔地抚摸它,希望能减轻它的痛苦。小猫颤抖着,可怜兮兮地冲我叫了一声:“喵—”我轻轻地把它放入窝中,它卷成一团,疲惫地睡着了。

面对错误 篇6

一、研读材料,找准切入点

就习作教学来说,选择适当的切入点,找准与单元主体课文内容和习作材料相关的角度,是主题单元习作教学的关键所在。如果仅把单元习作材料当作单独的教学内容来看待,把主体课文的学习与习作训练割裂开来,学生到了单元习作时就会陷入抓耳挠腮、不知从何落笔的窘境。因此,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寻找习作与阅读接轨的切入点,将“读”与“写”紧密地联系起来。本单元的习作教学设计可选择与习作主题相关的主体课文内容导入。如:“孩子们,我们已经结束了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这个单元的主题是——‘面对错误’,学完这个单元,我们从中认识了勇于改错的作家林海音和大将军廉颇,从成吉思汗的教训中明白了‘千万不要在冲动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从《我们的错误》中悟出了‘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的道理。这些都让我们明白了勇于面对错误、及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可选择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处导写。如:“是的,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面对一些错误,认真冷静地去看待它们,我们就会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老师认为生活中的快乐,我们可以共享;而记忆中的错误、教训可以共勉。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心中那个真实的故事……”

二、消除顾虑,点击兴奋点

虽然小学生年龄小,不太知道面子为何物,但他们对于自己曾经发生过的一些事其实也很在乎。往往让他们说起成功的经历时个个津津乐道,说个不停,而要让他们说自己的错误或失败经历时往往羞于启齿,闭口不言。因而,消除学生的顾虑,让学生敢说、想说、能说,便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情趣的语言往往容易削弱学生习作的热情;纯写作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要求,减弱了学生形象描述和感性表达的渴望。不作恰当的点拨和积极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习作就容易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仅要考虑“我应该教学生写什么样的作文和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写作文”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们对习作的内容有热情”。本次习作教学,我们从课文中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引出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错误的习作话题,从而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到学生的兴奋点上。紧接着可借教师亲身经历的自己犯错并勇于面对、妥善处理的往事现身说法,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感同身受,不知不觉间让他们消除顾虑,敞开心扉,乐于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这样既让学生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又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话交流中相机进行习作点拨、指导,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质疑、争辩、讨论和探索。

三、关注学情,捕捉生成点

教学过程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非预设”的特征。而习作表达无“统一思路”和“唯一”评价标准,可自由表达自己的不同感悟和生活感受,其动态生成性更强。因此,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尊重并正确对待学生的“最初感受”和“独特感受”。比如,在学生交流汇报和教师随堂评点时,每当谈及犯下的过错,学生要么把犯错的责任推给他人,或者回避事实,避实就虚,对错误的反思不够深刻,认识不到位;要么紧盯曾经的错误不放,就事论事,写成长故事变成了给自己的童年清算老账,成了自我检讨。这样的文章会因为缺少理性的思考而使思想内涵显得单薄。我们的习作教学可针对学生交流汇报和随堂评改中频频出现的“亮点”“质疑点”“争论点”“错误点”“困惑点”等展开,相机而导,适时引领学生向着习作材料更深处的内容展开对话,从而创造出更独特、更丰富、更深厚的对话成果。教师随堂进行的及时评价、引导,防止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误入歧途,使得所描述的故事内容在学生的心中更为丰满,更显鲜活,对学生的心灵触动也就最大。

四、解读心灵,形成融合点

有的教师把批改作文看成是“解读心灵”,这个提法很好。就是说,不把学生写的作文看成作文,而是“一段故事,一次经历,一种感受,一个启发,一丝心语,一场感动,那么我们不再是读作文、改作文了,而是在经历他们的故事,在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体会他们的真实感受”。因此,在本次习作教学中可安排随堂评改这一环节,虽然不一定能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但这样教师才有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形成师生情感沟通的融合点,有助于教师深刻地解读学生的心灵。这样基于儿童立场,立足学生童年生活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让师生在平等对话的习作训练课堂上,共同经历心灵的成长与思想提升的过程。

上一篇:Fenton催化剂下一篇:后现代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