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2024-06-27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精选十篇)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篇1

关键词:高中生,教育,生涯规划

当代高中生不仅承担着繁重的学业, 同时也面临着文理分科、升学或就业以及进入大学专业方向的选择, 这些选择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 在媒体、教师、家长的影响下, 大部分高中生把目光局限于学业本身, 很少关注生涯规划, 思考人生的发展方向。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并不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兴趣爱好, 盲目跟风, 报考热门的专业、学校, 进入大学后才意识到所选专业并不适合自己, 却很难重新选择。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潜能研究中心就北京高校的大学生专业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840名大学生中, 有42.1%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有65.5%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可能, 将另选专业。

一研究现状与涉及内容

此次访谈调查旨在了解社会各方面专家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看法, 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为今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推行、发展打下基础。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是帮助高中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提高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为国家节约教育资源, 促进社会进步。

1.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现状

目前, 已有一些专家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同时也有文献对比中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找出差距, 旨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我国高中生涯指导工作开展范围非常小, 从地域范围讲, 只有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区的部分高中开展了生涯指导工作, 且多出于课题研究的需要, 其他地区还没有生涯指导课, 也无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的教师。由此可见, 高中生涯教育并未受到广泛关注, 覆盖率很低。高中生毕业后或直接进入职场或升入高校, 是我国人才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他们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 不但决定了其个人的职业发展, 还影响着我国人才与劳动力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社会的稳定。总体来说,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选择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个人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

提升高中生涯规划意识的对策包括: (1) 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 (2) 加强宣传, 使高中生涯教育深入人心; (3) 加强生涯教育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 切实开展工作; (4) 注重实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和职业观; (5) 组织中学生制定生涯规划, 实施差异化教育。

2. 访谈对象及涉及内容

本研究历时两个月, 积极联系各方专家进行访谈调查, 受访者包括:政府部门负责人、社会专家、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老师、高中生涯规划教师, 共计13位老师。

本次访谈调查为结构性访谈,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对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看法; (2) 对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包括:需求内容、开展形式以及时间安排) ; (3) 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的预期影响; (4)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前景; (5) 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满意度及原因。通过对这五方面内容的探究可以了解专家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看法, 并总结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分析结果

本文对13位被访者关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各位教师一致认为:高中生普遍对职业没有深入的了解, 对于人生的发展目标非常模糊, 对于所报考的专业及工作方向没有足够的认识, 非常迷茫。很多高中生并没有意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因此宣传普及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

1. 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被访者均认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中学不仅数量少, 且没有受到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 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欠缺会导致学生不了解大学的学科专业, 对其存在偏见, 这会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有三位教师认为:目前国内的生涯规划教育是进入大学后才进行的, 使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教师不关注学生是否喜欢其专业;大学教育不在于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虽然不同年龄段对于职业的想法可能不同, 但基本的人格特质在不发生重大变故的情况下是不变的。因此, 在中学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在谈及出现此类状况的原因时, 北京大学就业中心提出以下两点: (1) 现在大部分中学生的唯一目标是考入重点大学, 对于从专业到将来从事的职业之间存在的关系没有清晰的认识。 (2) 现在高中生选择志愿时, 主要听从教师和父母的建议, 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理想很难得到体现。

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的意义

所有被访者都认为在高中进行生涯发展规划教育有必要:首先, 由于进入大学后已经确定了专业, 此时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只能基于学生所在的专业进行, 而在高中可以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其次, 每年都会有一些新兴行业出现, 需要及时把相关信息传达给高中生, 增加其选择空间。同时,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应尽早对学生进行生涯发展规划教育, 一些西方国家从小学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职场认知体验以及生涯规划教育, 有效地提升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职业发展规划课程讲得越早越好, 越全面、越透彻、越深入越好。

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的意义有以下观点:三位教师认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业更好地结合, 提高学习效率;四位教师提出生涯规划意识的提高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帮助;有四位教师表示结合大学专业与职业可以使学生了解某一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七位教师认为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使学生与专业之间的相互选择更加顺畅, 避免盲目性。

3. 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访谈通过了解高中生对生涯规划的需求内容、开展形式以及时间安排三方面的建议, 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一, 需求内容。此次访谈调查了解了各位专家对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安排的建议, 其中一位教师指出,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有三方面应加以重视: (1) 将学生的专业选择与日后职业的发展方向相结合进行讲解。进入好大学固然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 (2) 为高中生讲解当前我国蓬勃发展的或有较大发展前景的行业以及职业发展的趋势, 同时对常见的职业以及职业的分类进行详细讲解; (3) 为高中生讲一些生涯规划指导理论和发展的知识, 以及一些比较常用的测评方法。

第二, 开展形式。在访谈调查中, 各位老师就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形式发表了意见, 提出五种开展模式: (1) 以课外实习实践活动、参加专题沙龙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 (2) 请各个行业中的专家进入学校, 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 (3) 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走入社会, 对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环境进行实地考察; (4) 对教师与家长进行培训, 使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中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5) 请生涯发展规划师开展系列讲座, 以授课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讲解。但也有教师提出完全将职业发展规划开为理论课程会占用过多时间, 同时也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 有六位教师提出要增加这方面教育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第三, 时间安排。在访谈调查过程中, 研究了解了各位教师在生涯规划教育的时间安排方面的建议。其中有两位教师认为应在文理分班前进行, 有利于学生选择文科或理科;有六位教师提出应利用假期时间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

4. 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内教育制度不够完善, 高中生学业压力持续增加, 社会总体对生涯规划不够重视,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推行仍存在一些问题。在访谈中, 有老师质疑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可行性“职业发展规划教育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完成的, 而是需要贯穿于高中生的生活学习中, 而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难达到。这需要任课教老师不仅传授高中课本上的知识, 还要给学生灌输本专业在大学中的课程, 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在目前来看, 高中生高考压力非常大, 专门拿出时间进行培训不现实”。

三建议及结论

本次调查研究以结构化访谈的方法, 了解各位教师对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看法, 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此次调查的访谈对象仅包括与生涯规划教育相关的专家学者, 并未调查作为服务对象的中学生对高中生涯规划指导的需求, 以及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对其看法与建议。日后可以针对高中学生、学生家长以及高中任课教师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高中学生对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 学生家长对此类教育的预期, 以及高中任课教师的看法, 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本次访谈中, 各位教师认可了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未来的发展存在积极影响。但由于缺乏社会引导, 教师和家长缺乏此类教育的意识,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亟待提高。同时, 各位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 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安排、开展形式以及时间安排三大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由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在操作层面有不小的难度, 需要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社会以及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全面认同、支持与协作才能顺利落实。

参考文献

[1]李亦桃.美国生涯教育初探[D].西南大学, 2005

[2]安妍.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生涯辅导[J].消费导刊, 2010 (8) :139

[3]董孟怀.浅谈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J].中小学校长, 2009 (11) :39~41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五项实施策略 篇2

在高中阶段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自我,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以及发展策略,51选校生涯规划教育网指出可采用课程引导、导师指导、自我教育、同伴互助、家校合作五种实施策略。下面就由51选校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

一、课程引导1.开设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必修课程,提升学生生涯意识。2.开设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选修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身。3.发挥高中各学科课堂教学优势,渗透生涯规划教育。

二、导师指导1.做好“三年学业、生活成长、社会实践”指导。2.做好“科目选择、专业选择、职业选择”指导。

三、自我教育1.全面分析自我,做好规划准备。2.合理制定规划,积极行动实施。

四、同伴互助1.建立同伴互助小组。2.同伴之间开展生涯规划辅导。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篇3

【摘 要】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落实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实现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自然衔接,顺应学生自身发展内在需求的体现。本研究对广州市六所普通高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校对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质性指导;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教育需求程度高。为此,普通高中需要重视职业规划教育,构建系统化指导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培训,打造专业化师资团队;丰富教育内容形式,加强职业咨询测评;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发挥教育合力作用。

【关 键 词】职业生涯规划;普通高中;教育对策

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外起步较早,目前已形成丰富的实践经验。1971 年,美国教育总署马兰最早提出“生计教育”,随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纷纷将职业生涯教育引入高中教育。相较而言,国内普通高中职业规划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课题组选取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华侨中学、四十七中学、第四中学、彭加木纪念中学、花都秀全中学六所学校的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派发470份问卷,回收451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调查范围涵盖省市示范性、区重点和一般学校。通过了解广州市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高中职业规划教育提供借鉴。

一、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对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回应,顺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落实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

目前,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从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到课程体系都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普及与实施仍然不理想,普通高中的职业规划教育存在短板。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强调在扩大教学规模和提升教学条件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意味着高中的教育教学任务由原来的促进升学就业转向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建立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这推动了以思想品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因此,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中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自然衔接

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但是职业教育在大学推广和普及的程度较高。传統教学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原有的职业指导无法满足教育需求,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对高考志愿填报存在不同程度的迷茫。调查结果显示,45.9%的学生表示不明确自己将要报考的专业,这说明高中生填报志愿时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及社会职业类型,容易出现专业选择偏差,导致大学期间学习动力不足,进而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仅在大学期间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无法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站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立场上,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设置与职业匹配之间的矛盾,确保高等教育的实效性。

(三)顺应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美国著名生涯学者舒伯曾将个人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高中生处于试探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开始建立个人生活方式、确立人生理想目标、学会与人交往与竞争、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对于自身发展和职业选择,高中生不仅关注职业兴趣和职业方向,也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评价。调查结果显示,66.5%的学生表示非常需要或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服务。因此,职业规划教育要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以科学的课程规划、专业的职业指导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职业与社会观的确立、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由于独立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普通高中仍未得到真正落实。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足,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目前,尽管相关政策法规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支持和技术指导,但现实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未得到足够重视。调查结果显示,仅18.2%的高中开设了此门课程,仅23.08%的学生对学校开设此门课程表示非常满意,23.85%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持一般态度和不满意态度的分别占45.38%和7.69%。由此可见,大部分普通高中并未开设正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满意度总体不高。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社会各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普通高中职业指导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尽管不少高中已经开始实施相关课程,但探索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如课程体系尚未形成、教育实施时间有限、教育内容浅显等。目前学校对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于学生教育需求满足程度并不高,实效性不强。

(二)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质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其内在规律,需要专业师资对课程内容和方法进行准确把握,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调查结果显示,33.9%的学生认为老师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对自己有提供指导;46.6%的学生认为老师在此方面几乎没有提供指导,帮助不大;而学生认为老师从来没有提供指导,没有帮助的占14%。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师资队伍。当前,不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来源于学科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行政人员,师资的专职性、专业化欠缺。学校对教师的培训更多的是普及学科知识,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法准确把握,能力有限,对学生提供的指导和帮助不大。

学生希望通过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解决自身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问题保驾护航。不少学生在调查中表示,“您希望邀请哪些人士来担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老师”排在首位的是专业的职业规划师,所占比例为68.3%;其次是各行业的优秀人士,占54.5%;再次是各行业负责人事招聘的人员,占39.9%。因此,职业规划教育聘请职业规划师给予学生职业适应与发展方面的咨询、辅导和建议;邀请各行业的优秀人士、负责招聘的人员帮助学生了解行业信息并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更有助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与实施。

(三)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教育需求程度高

职业规划意识,是个体对自身职业规划的认知和态度。对于高中生而言,职业规划认知主要体现为对自身兴趣、能力、特点的了解,对未来就读专业及职业的了解,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状况。调查结果显示,46.3%的学生认为若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最希望从中了解对自己性格、兴趣和适合的工作;其次是了解社会上的职业种类和从业要求,占26.6%;而学生希望了解大学专业的设置情况、高考志愿的填报指导、职业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法与技巧所占比例较为接近,约各占10%。由此可见,超过七成的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方面仍有所欠缺,希望通过开设课程多了解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服务的需求程度较高。当前,部分高中生职业规划意识不强,容易出现自我定位模糊、学习动力不足、盲目填报志愿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可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上课频率一周一次的占25.5%,两周一次的占21.7%,一个月一次的占22%。不少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服务的需求程度较高,希望通过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规划意识,明确自我定位,合理填报志愿,恰当选择专业及职业。

三、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探讨

当前,不少中学已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组织和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重视职业规划教育,构建系统化指导体系

我国的职业教育指导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小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接近空白,中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在部分学校试点实施。面对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学生欠缺的职业能力,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国家层面上,应提供政策保障,加大经费投入。一是出台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纲要和分层教育框架等法律文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端口前移至义务教育阶段,并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既凸显教育的针对性与层次性,又兼顾各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二是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用以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培训、机构设置、设备购买等,确保各项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学校层面上,应提高重视程度,努力构建系统化的职业指导体系。一是设置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结合就业市场变化、行业发展要求、学生实际情况等合理设置生涯规划课程。二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分层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满足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及服务的需求。三是构建系统化的职业指导体系,课内通过职业规划课程、职业规划讲座等,向学生系统传达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与知识;课外通过社会实践、团体辅导、个性化咨询、职业规划比赛等,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由此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二)强化师资队伍培训,打造专业化师资团队

目前,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助于提升教育实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第一,强化师资队伍培训。学校可聘请校外专家,加强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培训,掌握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知识、职业指导技能,了解社会最新就业动态与职业需求,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德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此外,选派优秀的教师到职业规划教育实施状况良好的中学观摩学习,接受培训,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研究。

第二,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目前普通高中几乎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职教师屈指可数。应加大经费投入,引进职业生涯规划专业人才,如职业规划师、行业优秀人士、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等,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在专业化人才的引领下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合作共享,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此外,学校可定期开展生涯教育研讨会,共同探讨和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制定出本校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三)丰富教育内容形式,加强职业咨询测评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一,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内容上,构建实用性较高、指导性较强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设置,加强校本课程研究,融入本土化气息。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专业特点,选取针对性强、生活化的课程内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形式上,适当开展职业体验等实践类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到本地知名企业参观,了解企业各大职能部门和生产运作情况,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学生到本地高校观摩,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了解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就业情况,提升职业体验活动的教育效果。

第二,开展专门的职业咨询和测评。在职业咨询上,设立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中心,建设职业规划工作网站。学校可通过一对一的职业咨询辅导,帮助学生认知自身性格特点,确定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全面的职业指导活动,搭建校内外便捷高效的职业信息沟通平台。在职业测评上,引进专业性强、效度高的测评工具。职业测评应兼顾高中群体的特殊性,选择适当的测评工具,配备专业的测评人员,提高职业测评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通过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测试等,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职业倾向,从而为学生提供深入细致、针对性强的规划建议。

(四)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发挥教育合力作用

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需要多方教育主体的配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在社会层面上,应加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普及职业规划教育理念,渗透科学的育人观。各大媒体应客观宣传各行业的先进典型,帮助学生认识不同行业的社会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专家学者也应加强对高中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理论研究,根据高中生特点及形势变化探索出合理有效的教育模式。

在企业层面上,应加强校企合作,借助企业力量推进教育。学校可邀请当地相关企业来校举办报告会,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现状及各行业发展趋势;可聘请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等参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设计论证,制定出满足行业需求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可与企业合作建立职业体验基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机会。

在家庭层面上,应密切家校沟通,促进家庭参与。学校可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解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内容、方法等,引导家长积极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了解子女的性格特点和职业倾向,合理指导子女进行升学和就业选择,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不可否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普通高中的推进任重而道远,离不开社会、企业、家庭、学校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各界应重视其教育作用,认识当前不足,落实相关工作,才能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輔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8-59.

[2]杜映梅等.职业规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士果.高中生职业规划的必要性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8(7).

[4]郑瑞新.普通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5]孙宏艳.我国职业规划教育应端口前移——基于中美日韩高中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8).

[6]徐欣然.高中《职业规划》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2(28).

高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之我见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

一、高中生生涯规划概述

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是指高中生在对自我和社会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确定未来所从事职业的方向, 从而进一步制定计划, 并利用一切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 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高中生在整个人生规划的过程中会主动思考自己的未来, 如我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我想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利用这一机会学生会对未来的我进行思考, 从而探索适合自己的未来人生之路。此外高中生涯规划的重点不仅仅是帮助高中生进行文理学科和高考志愿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涯智慧, 体验生命意义,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充分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 从而最终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

二、生涯规划活动设计

(一) 总体目标的确立

在学生处孙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设计了高中三年生涯规划活动的总体目标:高一年度目标为了解自我, 着眼于发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兴趣, 高二年度目标为了解现实, 着眼于让学生面对现实, 了解社会需要和自我能力之间的关系, 高三年度目标为自我和现实匹配, 着眼于让自我需要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 直接有益于高考志愿的填报。

(二) 具体策略

1. 创建发展氛围, 激活学生人生规划意识。在整个规划实施的过程中, 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唤醒并激活学生的自我规划的意识, 让学生充分了解此项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定向, 并尽快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应有意识的参与到整个活动的设计中来, 通过引导让学生主动的将自己的中学阶段的学习和个人长期的人生规划有效的结合起来, 从而培养学生在认识自我、设计自我能力的同时提高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最终将来学生步入社会, 也能更从容的面对和解决来自四面八方的困难和挑战。

在活动开始之初, 为了了解学生生涯规划的现状和需求, 从而更好的开展生涯教育, 我们进行了第一次问卷调查。问卷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了设计, 即:对生涯规划的认识、生涯规划自我发展现状、外部对于生涯发展的影响、自我期望。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1) 多数学生对于生涯规划这个词比较熟悉, 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 与自我认识相比, 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还有所欠缺。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特别了解社会各个职业的特点, 还有一些同学了解的大学也比较少。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不足使得学生们缺少改变自我、提升素质的动力。

(3) 在开展生涯规划的形式上, 学生们希望开设心理选修课, 通过心理健康课的方式来引导大家更好的进行生涯规划。其次, 系列性有主题的讲座也比较受欢迎。

针对此次调查问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孙老师组织了第一次的集体活动, 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们诠释什么是生涯规划、在高中阶段进行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激活了学生人生规划意识, 为后续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2. 基础调查, 分析学生初始情况

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中心理念:首先, 了解自我。对自己进行深入的了解, 从各层面认识自己, 这其中包括个人的兴趣、性格、优势、劣势等;其次, 探索世界。对于世界的认识, 了解这世界广泛与多元的可能性;最后, 整理相关资讯。对自我的了解与对世界的认识相结合, 对未来做出可能性评估, 尝试可能的方向。

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 主题为“自我评价”, 以主观题为主, 内容包括: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能力 (优势、不足) 、学习习惯 (优势、不足) 、学习态度、学习上的期待目标 (各科分数目标、班级或年级名次目标) 、期待改进的地方、对于高中三年的学业收获有什么计划和目标。在回答问卷的过程中学生们再次认真思考, 开始重新认识自己。

接下来我们又趁热打铁, 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以PPT的形式准备一次自我介绍, 内容包括:名字的故事、金色瞬间 (童年趣事回忆) 、我眼中的你 (在同学中选择一两个好友, 说说你眼中的他/ 她) 、我眼中的我 (比较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现在外貌, 说说自己的外貌变化和性格特征) 、对未来的憧憬。准备的同时, 我们也给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创新的方法、内容富有个性, 充分展现自我风采。应该说每位学生都准备的非常认真, 各具特色。从收上来的材料中, 我们又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位同学在班会上进行展示。班会从筹备到组织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其中最有特色的环节就是针对这四位同学, 其余同学在谈“我眼中的他/ 她”时, 在事先采访的基础上以DV的方式进行演示, 风格迥异、再配以音乐, 整个班会的气氛非常的活跃, 收到的预期的效果。

3. 假期进行社会调查, 职业初体验

寒假将至, 为了让学生在了解自己兴趣方向实际情况的同时更多地扩充视野, 我们开始指导学生调查填写家庭职业树, 与此同时开始了解、体验不同的职业领域, 并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学生就自己确定和感兴趣的知识方向作自主性的调查, 访谈大学生和工作者, 或进入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实际体验。访谈的内容主要涉及:

工作内容?

工作场所? (室内还是户外?)

计薪方式? (固定薪资还是论件计酬?)

工作时间?

需具备的特殊能力?

就业市场如何?

工作中面临过哪些压力或困境?

工作中的成就感主要来自哪一方面?

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一职业?

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

本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同学们对此项活动给予了极高的热情, 调查、体验的职业领域涉及教育、金融、新闻媒体、人力资源、心理咨询、预算工程等等。每位同学都以书面的形式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谈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同样我们以班会的形式让在此次活动中体会较深的同学在班内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不仅对更多的职业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也对职业中所付出的艰辛有了切身的感同身受, 更明确了自身的差距和将来奋斗的方向, 受益匪浅。

4. 教育主题层层递进, 逐步深化

之前围绕生涯规划的主题, 我们班在高一阶段进行了认识自我、职业介绍的主题班会, 到了高二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更为实际的求职应聘的环节。围绕这一主题我们专门设计了一节班会, 学生们的设计也非常的新颖, 以小品的形式贯穿始终, 让学生体会在求职应聘的环节中, 用人单位不光看重一个人的硬件条件 (包括专业技能、专业知识) , 更关注的其实是一个人的内在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当然一节班会时间有限, 小品中所体现的只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一小部分内容, 其中包括良好的交际能力、谦虚的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班主任最后小结的环节中我还进一步提到, 高素质的人还应该是一个做人做事讲诚信的人;一个具有团队意识、团队精神的人;一个乐于助人, 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一个做事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人, 从而让学生对综合素质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通过小品、通过班会, 希望学生课下能好好的审视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 哪些方面做得离高素质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让学生意识到只要能认识到差距, 并能从现在开始有意识的进行改进, 逐渐缩小这个差距, 就能在未来的求职招聘中脱颖而出, 也必定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大有作为。应该说班会整体效果不错,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起码学生开始学着从自身寻找差距了。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设想

通过高一、高二两学年的生涯规划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学生们逐渐意识到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取向, 进一步明确了今天的我和未来的我之间的差距何在, 开始学会了规划人生, 开始学会了着眼于现在, 脚踏实地的走好人生每一步。在未来的高三我们还将有针对性的开展后续的围绕这一主题的系列活动, 从而帮助学生一步步的明确未来的目标在哪里, 未来的路到底该如何走下去, 侧重点将直接服务于高考志愿的填报, 多渠道的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各类大学、各种专业的相关信息。最后基于这两学年的工作, 我想谈一谈对下一步工作的设想:

(一) 学生有开展生涯规划的内在需要, 但是更期待有针对性的、有实效性的生涯教育系列活动。因此, 应进一步引入内容系统化的生涯规划主题教育, 以启发学生切实的进行自我生涯规划, 比如可以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一方面这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更是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需要。

(二) 在进行生涯规划的过程中, 所采用的形式应更使学生易于接受, 比如可以采用心理选修课、系列主题讲座的形式, 通过这些形式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与此同时, 对于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可以采用个人心理咨询的形式。

(三) 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资源库。该资源库应该包括对于各行各业基本情况的介绍、各个大学专业基本情况的介绍、大学最新的招生政策、留学信息, 还应该包括对于当前就业形式的分析和职场动态的信息。通过该资源库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信息, 方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 从而实现“随机应变”。

(四) 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平台。职业规划教育可以采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 活动形式可以是“职业体验”, “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等相关的主题内容, 让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切实体验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经验。

(五)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系列讲座。请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 包括取得一定成就的校友介绍他们在职场中的工作体验, 同时为学生创造机会接触各领域的从业人员及其管理人员, 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 并加强与在这一领域进行专业研究的机构和大学的交流与合作, 从而使整体的教育过程更具规范性和科学性。

(六) 充分利用家长这一巨大的社会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家委会的资源, 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点, 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们, 跟学生们就“职业与理想教育”进行座谈,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行业, 并且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也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建立职业观念的很有益的尝试。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篇5

近期,一则针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调查引起了广泛关注,调查对象主要是已经实施新高考的上海市高中和高中学生,现在将这组数据一起发给大家看看,看看大家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第一、在高中实施生涯规划教育课的具体部门是哪里。69.4%的高中是放在政教处,28.8%的高中是放在心理中心,21.9%的高中是放在学生发展中心,21.5%的是放在教导处,2.3%的是放在科研室,1.4%的高中没有开展。

第二、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人员组成是哪些。77%的高中是由班主任进行生涯规划教育,75.2%的高中是由心理老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69%的高中是由学校领导或中层干部进行生涯规划教育,30.1%的高中是由专职生涯规划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教育,14.6%的高中是由学科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教育,15.5%的高中是由外聘人员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第三、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哪些。82.2%的高中开展的形式为社会实践体验,64%的为生涯辅导专题,43.6%的为研究与探究,31.6%的为班队会活动,30.7%为专业选择辅导,16.9%的为学科渗透,15.1%为导师个别辅导。生涯规划 自主招生 志愿填报 升学规划

第四、学生希望学校提供的生涯辅导服务有哪些。有49.6%希望提供职业信息,有43.1%的希望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有35.1%的希望提供职业面试技巧,有20.5%的希望提供专业老师或学者的讲座,有13.8%的希望毕业前专题培训,有17.3%的希望提供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的服务,有19.4%的希望有专门的职业指导老师,有10.2%的希望有相关的主题班会,有7.2%的希望有专门的职业辅导周,有9.1%的希望有校友交流会。

第五、学生在生涯规划方面的困惑有哪些。有31.6%的学生认为老师和家长无法提供帮助,有49.7%的学生在做决策的时候赶到为难,有11.3%的学生认为父母在强行干预自己的生涯规划,有38.7%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比较重没有时间思考生涯规划,有15.3%的学生认为不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33.1%学生认为自己不能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16.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生涯规划的相关信息,有5.9%的学生认为身边的人都觉得生涯规划没有意义。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研究 篇6

本课题在三所实验校进行了为期四年的研究。本研究探索了高中学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了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内容体系;提出了基于学校资源,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普通高中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课题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课题组编写的32万字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一书已于2010年9月由北京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我国部分地区高中学校使用。本课题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效,受到实验学校的欢迎,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已成为三所实验学校新的亮点。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有两篇论文公开发表,八篇论文获得市级以上奖励,两节职业辅导研究课获北京市一等奖。《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报告》被网站转载,并被很多关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人员点击、查阅。课题负责人还被“学业导师网”聘为“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专家”。2010年6月21日《现代教育报》(第3版)以《师生共话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为题报道了本课题。此文还被“学业导师网”全文转载。课题研究成果《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一书已于2010年9月由北京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我国部分地区高中学校使用。

关键词高中生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辅导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一个人对其步入社会将从事的职业及其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所谓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是指对高中生进行(将来步入社会将从事)的职业及其发展道路的设想与规划的学校辅导。

本课题将研究以下问题:

1.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现状;

2.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内容;

3.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途径;

4.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效果。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行动研究,目的是改进工作,形成高中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具体操作模式,并检验其效果。研究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研究,了解、追踪国内外与本课题有关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本课题的研究的基础和借鉴。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信息,用以完善、补充本课题的研究。

2.调查法:通过自编问卷,了解学生在职业生涯辅导方面的变化。通过座谈会,了解教师、学生对课题实施的效果、意见、建议等。

3.心理测验法:用职业兴趣测验、气质测验、人格测验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兴趣、气质与人格类型,增加学生的自我了解。

4.行动研究法(现场研究法):通过辅导活动、专题讲座、社会实践、信息分享等活动,指导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增强规划、决策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选择和发展。

二、结论与对策

(一)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欠缺

采用自编问卷对三所高中校405名高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1、学生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调查显示,高一学生对职业选择表现出较强的需要和兴趣,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有64.9%的学生会单纯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高中选修课,有39.4%的学生会单纯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未来的职业。

所调查的高中生渴望工作的占50.6%,有7.0%的学生根本不想工作!28.4%的高中生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谋生手段,只有25.7%的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工作的价值:即工作是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的一种手段,它既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又满足个人需要。有40%左右的学生对与职业有关的知识不了解。能够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利弊,才做选修课决定的学生只占26.9%,能够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利弊,才做职业选择的学生为49.3%。

2.高中学校职业生涯辅导欠缺

高中生的职业选择主要受父母影响,合计达46%,受其他人(社会成功人士等)的影响为22.3%,受亲戚、朋友影响的比例为21.3%,受教师影响的只为8.2%。因此,目前高中生的职业生涯选择,基本处于一种缺少学校指导的情况,而学校有计划的职业生涯辅导基本处于没有或零星的状态。

(二)明确了高中职业生涯辅导的主要内容

如图1,本课题初步明确了高中职业生涯辅导的结构,并提出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以下8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1.了解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关知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2.认识、感受、探索职业世界,收集关于职业前景的信息,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建立备选职业库;

3.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特点、价值观等,找出自己适合的职业;

4.学习综合考虑影响职业选择的多种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决策;

5.学习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来监控、反思自己目前的学习与行为,不断督促自己,不断进步;

6.分析自己目前的状况,实事求是地填报高考志愿;

7.了解将来如何踏入职业世界的方法,开阔眼界、未雨绸缪;

8.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把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做为自我修炼,自我提升的过程,不断努力,走向成功。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编辑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手册》,作为学生的自助读本。又在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35万字的课题成果专著《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由北京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三)初步构建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

我们力图建立的是一种基于学校资源,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具体辅导的操作,应该由校长或学校科研室主任协调负责,并进行具体分工:

1.心理教师负责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体系

心理教师是学校中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人员中专业训练比较好的专业人员。他的主要职责应该侧重于一些对专业要求比较高的辅导。

首先,应该充分利用高中心理课,对学生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心理辅导。内容可以涉及: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如何了解自己?如何了解职业?如何进行职业规划等。

其次,利用一些比较规范的心理测量软件或量表用于学生自我了解与进行职业探索,并给学生测试后的具体分析与指导。

第三,心理教师还可以组建职业探索与个人生涯规划心理小组,进行更深入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与团体互动。

第四,心理教师还可以进行与升学、职业指导、个人发展探索有关的心理咨询与个案研究。心理教师可以对自我发展与自我探索上有困惑的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满足学生的更深层次的需要。

2.班主任基于班级管理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在中国的班级授课制的体制下,班主任肩负着指导本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职责,同时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比较了解,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也比较多,因此,班主任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教育。主题班会教育是我国德育教育中最具特色的形式之一。学生准备主题班会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召开主题班会的过程又是学生间相互教育的过程,班主任的指导又是提升与指导的过程。学校可以围绕以下主题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

《成功者的成功足迹探寻》:了解成功源于明确的目标与不断的努力。

《了解职业世界》:了解当代不同职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交流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落实于日常的努力中。……

第二,通过班级管理、班级评比等鼓励学生朝着自己的努力目标前进。班主任在指导学生自我分析之后,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和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班主任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之后,重点还应放在学期努力目标与改进措施上,否则,“规划”容易落空。班主任可以定期检查和评比学生的自我改进情况。

第三,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班级实践与宣传活动等。班主任可以利用休息日或假期带领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综合实践活动等,体验不同的职业,还可以利用板报、班级博客等及时为学生介绍有关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与信息。

第四,结合升学志愿填报指导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征求多方意见等选择自己的志愿。

3.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有关职业生涯辅导内容并通过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开展有关小课题研究,从而实现任课教师的职业生涯辅导渗透体系。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告诉学生与本学科有关的职业及相关知识。

其次,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适当渗透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知识。

第三,利用研究性学习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如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会接触不同的职业,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另外,教师还可以专门指导学生开展以“职业生涯”有关的小课题研究。

4.其他教育方式。

学校还可以邀请成功人士来学校做报告。通过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通过导师制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在我区有的学校给学生配备了导师,一个导师要指导几个学生,导师要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成为导师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导师的辅导要注重针对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目标与进步计划,并经常督促学生检查自己的实施与进步情况。

目前,我们实验学校正在尝试这种基于学校资源,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普通高中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这种辅导体系的优点是符合学校现实,比较经济,便于实施和操作。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锻炼了教师队伍,并且比较容易与现实工作融合。缺点是专业性不强,因此,学校在开展之初,相关培训是必须的。同时应注意让心理教师多接受相关的培训,使之成为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指导者。

(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受到学校、学生欢迎

⒈丰富了学校教育内容,促进了学校发展

通过本课题研究,给我区高中学校引入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先进教育理念,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内容。学校教师对学生职业认识的影响度由前测得8.2%上升到后测的19.0%。实验学校如古城高级中学、苹果园中学等还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作为学校的品牌进行宣传。实验学校的声誉得到提高。

⒉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促进学生成长

在我们召开的职业生涯规划课题学生座谈会上,学生们纷纷表示: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帮助很大。有的学生说:“职业生涯规划课题的心理辅导课程帮助我了解了自己的兴趣特点、能力特点、性格特点。在对自己了解的基础上我希望成为一名编辑,从事写作工作。我通过一些自我训练来提高写作能力。例如:我平时经常记日记,锻炼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我在看书时也常记下名言、好句,以此作为写作素材。我设定了生涯规划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每个目标都要通过自我训练逐一达到。”

另据问卷调查,28.57%的学生认为参加课题的收获是“能够根据对自己和职业进行了解并做出初步的生涯规划”;14.29%的学生认为通过课题“了解了职业,了解了社会”;14.29%的学生认为通过课题“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还有同学认为课题的作用是:“能让我更有信心做一些事”、“明白了学习的价值”、“明确了就业的重要性”、“努力就能成功”等。

本课题自2007年9月开始至2010年6月,完成了高中一轮的实验。我们采集某实验校2010年(实验学生)与2009年(非实验学生)的本科率进行了比较,该校理科本科率为70.04%,比2009年理科本科率提高14.71%;文科本科率为62.18%,比2009年提高3.25%;美术专业学生本科率100%。文科专科上线率100%,理科专科上线率99.6%,均为近年来比较突出的成绩。虽然成绩不能全部归于课题,但“职业生涯规划”课题在调动学生学习潜能上是有贡献的。

三、成果与影响

编写了35万字的课题成果专著《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一书,由北京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既可以作为学校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辅助教材,又可以作为学生的自助读本。目前此书已经被湖北等地区采用。课题成果也已在我区高中学校推广。

公开发表论文两篇:《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报告》发表于《基础教育创新》2009年2-4月刊上,《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实践研究》发表于《基础教育创新》2010年4-6月刊上。并且《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报告》被网站转载,被很多关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人员点击、查阅。课题负责人还被“学业导师网”聘为“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专家”。2010年6月21日《现代教育报》(第3版)以《师生共话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为题报道了本课题。此文还被“学业导师网”全文转载。

八篇论文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其中《关于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想法》获北京市2008年度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看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生涯辅导》获北京市教育学会第四届“京研杯”二等奖,《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荣获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学研究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合理归因》北京市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学术交流活动中,获得“健康杯”论文一等奖,《职业规划---高中教学中教师不容忽视的课题》荣获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学研究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报告》北京市课程改革监控与评价领导小组、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组织的课改论文评比二等奖,《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初步探索》获北京市2010年科研论文评比二等奖,《立足现在,主宰未来》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全国班主任工作学术委员会优秀奖。

两节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获得市级一等奖。其中《我的职业岛屿》获北京市教科院德育心理研究中心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术交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等奖,《自我意识与职业生涯》获北京市教科院德育心理研究中心心理活动课大赛一等奖。

此外,本研究还有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主题班会、学生研究性学习、渗透课论文、咨询个案等研究成果。

四、改进与完善

总之,本课题在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高中课改对学校、老师、学生来说,都是新挑战,高中学校课业繁忙,工作众多,因此,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落实的地方。

2.对于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途径的效果及适应性等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篇7

关键词: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探索,翻转课堂

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探索模块存在的问题

1. 没有展现学生主体地位

就目前高中教育教学来看,大多数高中都没有做好开设生涯规划课程的准备工作,既没有专业课程教师,也没有相应的课程课时,并且多数高中生涯规划教师的教学辅导能力较差,部分教师甚至会将职业生涯规划课上成心理辅导课。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应以职业探索模块为主,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应围绕自我探索进行设置,但是多数教师仍然只局限于知识灌输,无法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也无法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展现不了生涯规划教育的真正意义。

2. 课堂职业信息过于局限

职业世界的信息量十分庞大,但课堂教学时间却又十分有限,基本上现有的高中生涯规划课教师都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学生对职业信息的了解需求,再加上不同学生对职业信息的了解需求是不一样的,学生的需求过于个性化,教师自然也就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所有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信息指导,这也就间接使得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职业信息过于局限,导致职业探索模块无法得到良好的成效。

3. 无法调动学生探索兴趣

以往的高中课堂教学教育模式导致所有生涯规划课的职业探索模块都只在课堂上开展,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职业信息,学生也在课堂上接收职业信息,既无法发挥社会实践的真正作用,也无法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实际上职业探索模块更需要的是学生亲自体验和参与实践,利用其他课余时间开展职业探索活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职业信息,更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探索模块与翻转课堂的结合

1. 翻转课堂的意义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以往教师通常会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知识的讲授,知识的内化则放在课后作业来完成。而翻转课堂模式是将整个教学程序颠倒过来,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可以事先通过视频、文字等资料来完成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同学、教师一同参与合作探究活动,彻底实现知识内化。

2. 翻转课堂与职业探索模块的结合

(1)成立探索小组。在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职业探索模块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先成立合作探索小组,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组员,每个小组设置大约4~6名学生,小组成员合作取名并拟定小组活动制度。由于职业世界的信息量过于庞大,学生单独搜集职业信息是无法搜集到详细信息的,但是若学生组成小组,以团队的形式搜集职业信息,那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尽早帮助学生完成所有的生涯规划学习任务。

(2)布置探索任务。在以往学科的翻转课堂中,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是以观看教学视频为主,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职业探索却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自主学习依靠的不是教学视频,而是由教师专门为学生提供的职业信息获取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获取职业信息。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活动环节,要求学生进行职业信息内容搜集,以便学生在课前就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利用网络资源来查阅职业信息,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获得职业信息内容。

(3)课堂小组汇报。学生已在课前获取了相关的职业信息,那么课堂就可以用于学生的小组汇报、集体探究、反馈评价,每一个小组的汇报探索活动都能展示出自己小组对职业世界的了解,以及团队合作心得感悟等,与学生、教师互相分享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将职业探索与翻转课堂模式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更多职业信息,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要能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那么就能实现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文婷.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1):45—48.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篇8

一、注重教材分析, 融入课堂教学

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因此教师就需要利用好课堂, 对教材进行合理分析, 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这样学生在学习具体生物知识的时候也能够明确目标。在渗透过程中, 不应该局限于只与职业规划有关的内容, 而是应该逐章进行分析, 这样既不会影响整个教学进度, 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的知识。而且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内容并不是高考的考点, 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有心理负担, 教学过程也会比较顺利。

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工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一系列的图片, 在图片中展示通过基因工程所创造出的一些以前地球上没有存在的植物, 例如抗棉铃虫棉花,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许多植物, 但是却从没有想到这些植物也是通过基因改造创造出来的, 例如香蕉, 野生的香蕉又小又涩, 不适合食用, 但是经过基因专家的改造才形成了现在能食用的香蕉, 学生在观看图片、讨论的过程中就能了解到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转基因食品”是否便于食用进行讨论, 了解当前社会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 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就能了解基因改造既有利又有弊, 但是要合理利用基因改造技术, 不能利用基因改造危害社会, 这就对学生渗透了职业道德的教育, 让学生了解无论做什么职业都要有道德精神, 这样才能够体现自身价值。

二、开展课外活动, 提升职业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还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来开展,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或者课外活动, 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 而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生物“关注人类遗传病”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职业扮演活动来了解基因筛选专家的重要性, 教师让一组学生扮演育种专家, 通过基因对比和通过分析果实小、甜度高和果实大、甜度低这两种品种来培育出又大又甜的西瓜品种, 让学生了解育种专家对人类现代生活的重要性。另外一组学生来扮演动物育种专家, 通过长毛立耳猫和短毛折耳猫来培育出长毛折耳猫。学生在职业扮演的过程中就能了解到, 各种与生物有关的职业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并且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这样才能够在职业上有所作为。

三、开办职业讲座, 进行企业参观

高中学生兴趣、能力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 除了有教师的指导以外, 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因此就可以邀请一些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对学生的职业进行专业规划, 让学生对与生物有关的职业有更加专业化的了解, 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 这样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 就会更加理智, 选好自己的职业方向。在暑期的时候, 学校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协商, 让学生到企业中参观, 让学生对企业厂区、生产流水线等进行了解, 这样学生对社会分工、不同社会职业的职能就会有一定的了解。

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生物“发酵工程与食品生产”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在暑期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啤酒厂进行参观, 让学生了解酵母菌在啤酒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学生在参观过程就会对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过程进行回忆, 了解生物理论知识在现实生产实际中所起到的作用。学生在参观以后就对生物发酵有关的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想要利用生物发酵来生产更多社会有用的产品。再如在教学中, 教师邀请一些专家到学校给学生讲解“基因突变”相关的知识, 了解环境的变化就可能造成生物基因的变化, 例如核辐射等, 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增强社会责任感, 了解以后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应该将个人兴趣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 这样才是有意义的职业。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篇9

作为课改实践的排头兵,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教育。学校自2012年9月始就把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开设为必修课。通过三年多的教育实践,结合当下新高考改革方案,我们在学生选课指导、生涯规划常规课程的开发和开设、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目标

通过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我们提出了与新高考改革相适应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目标。

(一)认识自我

协助学生了解并接纳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 能力、价值观和人格特质,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学会表,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及和谐相处。

(二)工作世界的探索

协助学生对大学的各个科系有所认识,认识升学通道,了解大学科系及职业世界的分类情况,对自己有兴趣的职业领域作进一步认识,了解各职业领域对个人在兴趣能力和特质各方面的要求。

(三)个人与工作世界之间的连接

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制订合理的个人修习计划及选择高考选考科目,选择适合的大学科系,提升生涯管理能力和行动力,指导学生基本的谋职技巧,认识毕业后专长训练及就业机会的信息来源, 觉察及提高自己的决策技巧。

二、我校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特点

(一)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兼顾普及性和差异性

无论是生涯规划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还是生涯社团,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活动开展关注到全体学生的需求。同时,生涯教育开展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并顾及学生生涯发展中的个性化需求。

(二)贯穿高中阶段全过程

高一年级借由生涯规划常规课,唤醒生涯发展意识,让学生了解生涯发展历程,了解个人兴趣、特质和价值观,意识到“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怎么做?”的生涯问题,指导学生探索自己的学科兴趣倾向,制订合理的个人修习计划,初步形成高考选考科目意向;高二阶段则借由选修课和学校组织的有针对性的生涯探索活动,在对个人特质了解的基础上,对教育与职业信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重点探索,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业规划;高三阶段则借由考前心理辅导、高考志愿填报、大学生活展望等方式增进其生涯规划和决策的能力。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生涯教育的主体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来组织和策划丰富多彩的生涯规划活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应能力。

(四)注重认知与技能并重的原则

既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自我认知、生涯认知, 又协助学生学习相应的技能,如明确学校与专业的选择、人际交往的技巧、生涯决策的技能、求职面试技巧以及职业相关技能等。

三、我校生涯规划教育实施内容

生涯规划课是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通过某种单一的途径来实施。我们成立了“学生生涯发展中心”,来全面统筹学校生涯教育工作,探索了多个途径进行生涯教育的“五合一”模式,由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学生生涯社团、成长导师生涯指导、个别生涯咨询五个途径构成。

(一)课堂教学

生涯辅导课堂教学是以课程的形式来实施生涯教育活动的,并以班级为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生涯辅导课堂教学是生涯规划教育的主阵地, 是我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我们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始终要围绕着学生发展所需、所想、所惑及其未来发展的需要来进行教学;二是要以学生情感体验为主导,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实现学生自我生涯教育和生涯发展的目标。我们在高一全学年开设了生涯规划必修课,每个班一周1节课,全学年36个学时。我们与四所兄弟学校联合开发了高中生涯规划教材《智慧走人生———高中生生涯规划》,并已经正式出版。 教材采用主题系列单元活动设计的方式来统筹教材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涯发展和实际经验的课程主题,每个主题各围绕几个活动展开,由浅入深,逐步落实,从而使每个主题既各成体系,又循序渐进。

(二)实践探索

生涯规划与其他学科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特别需要学生的实践探索作为支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述和引导只能给学生提供一小部分的理念、信息,更多的关于自我探索、对工作世界的了解和体验则需要学生借由各种实践途径进行探索。因此,我们为学生创设了各种生涯体验的机会, 包括让学生走出课堂,对自己感兴趣职业的职场人物进行职业生涯访谈并制作生涯微视频;利用每学期两周的“实践周”机会,带领学生走进大学校园, 进行大学专业访谈;利用学校与社区、用人单位等建立的良好关系,带领学生前往参观实习;借助家长及校友资源,举行家长职业面对面、学长职业面对面活动,分享职业经历;开设新高考方案解读及高考选考科目选择指导讲座、高考志愿填报讲座; 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跟随父母工作,进行职业体验;开设种类繁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职业技能、知识拓展、兴趣特长等四大类选修课程中探索自我,开阔视野,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 得到相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另外,我们还专门与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大学先修课程,让学生提前了解更多的大学专业信息,提前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以期使原来的基础教育能够从书面知识考试的迷局中走出来,从“考生培养” 走向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的教育”。这些实践探索的方式都成为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学生生涯社团

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学生生涯社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生涯社团具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有顾问老师、社长和副社长,下设机构有宣传部(包括广播组,海报组和黑板报组)、外联部(外出采访,联络)、技术部(负责摄影、图片视频后期处理)、文案策划部(撰写活动策划案,给其他各部门提供文字稿件) 组成。各部门由部长和干事组成,分工明确。社团发挥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力,主要以生涯宣传和生涯信息提供的方式进行。包括生涯广播(借由广播在校内传播生涯知识)、生涯心理影片赏析(社团内播放生涯心理影片并组织讨论)、生涯人物访谈(外出联络进行人物访谈,并在后期制作用于信息提供和校内宣传)等,每学年还组织一次晨会活动, 宣传生涯理念,协助教师组织杭师大附中生涯规划大赛。将生涯教育融入社团活动,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效果,许多生涯教育方面的活动,都来自于社团学生的创意和组织,并带动了全校师生更为积极地参与。生涯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对生涯的了解,学生自己也在活动中得到了积极锻炼。

(四)成长导师生涯指导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为每位学生配备了一名成长导师,不仅仅是从学术上进行指导,而且也进行心理疏导和选课指导。通过引领,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规划意识,帮助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发展个性。

要指导学生,教师本身也要不断提升。为了给成长导师充电、加油,拓宽他们的工作思路,学校利用自身资源,定期邀请专家给学校的教师作讲座, 例如,利用国际部的办学资源,学校经常邀请美国费尔蒙特学校的升学指导教师给全体导师开设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介绍美国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是如何开展的,交流教师和家长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中应扮演的角色;让学校专职生涯规划教师进行题为“职业生涯规划———成长导师工作新视角”系列讲座;同时,也会不定期地开展“成长导师”沙龙活动,通过这种讨论自由、观点争鸣、 思想碰撞、形式活泼的方式,导师们分享了如何引领学生认识自我、探索外部职业世界的经验,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了解自己、关注社会,理智地寻找自己的学业旨向,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五)个别生涯咨询

每个学生都有差异,统一的生涯辅导方式无法顾及学生个别化的需求。此时,生涯规划辅导就需要通过个别咨询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解决。我们借助专业的咨询方法和技术,为在生涯认知、准备、规划、决定升学与择业等方面有困扰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帮助学生深入分析问题,进行心理调适, 最终自己作出比较合理的生涯决策。

四、感悟与思考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篇10

2016年, 一个名为“生涯体验周”的生涯教育体验项目席卷北京、湖南、四川、广东、浙江等地的诸多大学校园, 为大学生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生涯体验周是什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 而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往往过于偏重理论,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普及性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 却不能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实操方法, 因而缺乏学习主动性, 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也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以致难以取得积极效果。基于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的理念和体验式教育的特点, 我们设计了一种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形式——生涯体验周。生涯体验周是将职业生涯规划元素外化成系统的活动, 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相关活动进行自我目标定位、自我探索、职业探索等, 在实践中了解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项目的开发者, 北京仁能达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谢伟告诉记者。

在活动现场, 一共分设5个区域, 10多个小关卡, 每个关卡均有志愿者守关。学生参与时, 先在入口处领取一份空白手册, 进入活动区域, 根据地图导引, 进入相应关卡。然后依照“关主”的引导参与体验活动, 过关后即可获得通关章。体验活动结束后, 可以去奖品区根据盖章数量领取相应的奖品。

主办方告诉记者, 各个区域侧重点不同, 分别代表生涯规划当中的一个模块。比如, 区域1是“探索未知的自己”, 通过看图认识自己, 写下自己的梦想、以及成就动机挑战赛等活动, 让学生来认识和察觉到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 面对挑战会是怎样的态度和风格。

区域2的“职业探索”, 设有“21世纪的职业生涯发展模式”、“职业世界地图”、“职业信息探索”、“职业胜任力素质”等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职业世界是如何划分的?我即将进入的职业世界运作的规律是什么?如要做出一个“好”的职业选择, 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深入了解职业世界, 可以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区域3到区域5则是围绕行动与决策设计的相关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 并且帮助学生理清生涯决策过程中的难题, 学会摆脱某些不合理信念, 做出合理的决策。

另外, 在生涯体验周活动期间, 还会安排与现场活动相配套的主题沙龙讲座, 由专业培训师来为同学们交流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相关问题, 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现场活动的意义, 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更深的思考。

生涯体验周怎么样?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生涯活动周现场, 一名本科生在参与了“梦想家”活动之后表示:“我觉得这个活动挺有意义的, 它能够展现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可以不带其他因素和杂质, 反映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

“参加活动后我感觉会对自己专业想的更多一些, 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性格, 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不再盲目了。”还有的同学表示, 收获最大的是“职业世界地图”的活动。“这是一个创新的形式, 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 接触过后发现确实对我们以后找工作有很大帮助, 我觉得大学教育的话, 主要是告诉我们说,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你想要去做什么, 但是现在很多大学教育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但是这个简单的地图, 让我对自己的性格和职业选择有一些新的认识。”

“由于生涯体验周活动的开放性、现场性, 以及趣味性, 每次都能吸引学校里许多同学前来参与。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 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学到相应操作方法, 并且学生能通过活动, 全面接触生涯教育, 对之产生兴趣, 激发学习意识。通过课程与活动相结合的教育形式, 可以提升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谢伟介绍说,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 “生涯体验周”可以带给他们不同的收获。大一的学生, 可以通过参与生涯体验周当中的各类活动, 开始了解到生涯规划的作用, 接触到生涯规划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初步建立起生涯规划的意识;大二的学生, 可以在生涯体验周的活动中, 开始进行自己性格、兴趣的探索, 结合学校开设的生涯规划课上的一些理论, 对于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形成进一步认识;大三的学生, 则因为自身性格的成熟和阅历的增长, 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涯体验周中相关活动的意义, 在职业世界探索方面获得较大启发, 从而学会为即将到来的毕业和就业进行相应准备;大四的学生, 在参与生涯体验周活动的过程中, 则可侧重于展望未来生涯发展模式, 厘清自己的求职意向, 学会如何进行生涯决策, 促使其作出合理选择。

除了参与活动的同学, 守关的志愿者也有不同于一般志愿服务的感受。湖南大学一名学生志愿者告诉笔者:“如果这个活动做得好, 我想一定会传承下去, 我希望通过我这次服务, 让他们受到启发, 下次做活动的时候, 让他们也会来做这个岗位, 做这个志愿者, 为大家服务。我相信我们的这个志愿工作真的会改变很多同学的命运。在活动中, 我会给参与者提一些问题, 但不一定给参与者什么正确的答案, 而是给他们一些启发, 一种思考方式, 比如说, 我问他的时候, 他根本答不出来, 但启发他思考的过程已经很重要了, 就是收获。我觉得有一些启发, 对于同学就很好了, 有一点影响, 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同。”她表示, 她现在已经大三了, 希望大一的时候就能在学校经历这样的活动, “在那个时候, 如果有人给我拨开迷雾, 或者有人给我指点一下, 也许我现在会过得更好。”

生涯体验周的意义

“在校内开展生涯体验周这样的现场活动, 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让生涯规划的理念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同时比起一般的教育形式, 这种露天开放进行的体验活动, 也能够覆盖到更多的学生。”据了解, 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湖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浙江工商职业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开展过的生涯体验周活动来看, 每次参与人数都在千人以上。

对于学生来说, 生涯体验周活动是很好的实践锻炼过程。活动中, 全程都是由学生志愿者作为活动关主与参与的学生交流。这些活动关主事先都经过专门的培训, 能够给参与的同学进行相应的讲解, 激发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活动的意义。这样的形式, 会让参与的学生觉得比较亲切友好, 乐于投入活动之中, 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成长, 同时志愿者也会得到很多锻炼, 加深对于生涯规划的理解, 逐渐成长为学生中生涯规划方面合格的“朋辈辅导员”。

对于学校老师来说, 生涯体验周活动改变了传统生涯教育的模式, 可以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本次活动是就业指导中心在为成理学子在就业服务方面的一大进展, 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唤醒学子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意识, 改变之前枯燥、缺乏客观性的课堂对职业规划课程的教育模式, 以有趣生动的体验活动, 让学生们踊跃参与, 积极寻找自身对职业生涯认识的问题。就业指导中心将在此次活动的基础上, 进一步丰富就业创业指导各类服务, 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成都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表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老师也认为, “生涯体验周”活动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 推动了学校职业生涯指导课程教学方式多样化, 创新了课堂组织形式, 深化了学校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的教学研究。对于学校来说, 生涯体验周活动是很好的校园活动形式和对外交流机会。高校通过开放的生涯体验周活动, 可以丰富校园文化, 营造实践氛围,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产生对于生涯规划的兴趣, 认识到生涯规划的价值, 提升其开展生涯规划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 通过这种为期一周的现场大型活动展示方式, 学校领导和老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走近学生, 观察学生们的表现, 与学生亲切交流, 便于了解本校学生的特点。另外, 各学校也可借此机会邀请其他院校领导和老师前来参观, 开展和促进本校与地区间、兄弟院校间的生涯教育交流, 相互间取长补短, 形成多样化的生涯教育理念, 从而可以带动地区间生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不仅于此, 谢伟表示, 通过专业精准、有目的性和指向性的各类生涯体验活动, 还可以完成对于学生生涯状况的体检, 收集到本校学生的生涯质量数据, 这些结果, 可以用以总结学生特点、分析相关原因, 为本校老师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到因材施教, 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比如, 通过对于某个学校参与生涯体验周活动的学生的问卷调研, 我们发现, 从整体上来看:学生在生涯决策方面处于中等困难水平。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决策困难分别为‘缺乏关于职业的信息’、‘犹豫不决人格’和‘缺乏决策过程的信息’。1/5左右的学生在‘缺乏关于职业的信息’、‘缺乏决策过程的信息’、‘不一致的信息’, 这三个维度上分别有存在着高水平的生涯决策困难。我们还发现了该校不同学院的学生, 表现出了不同维度和水平的生涯决策困难。通过进一步实地观察和现场访谈, 我们发现, 该校学生生活充实, 忙碌, 但是目标不够明确, 这样就会导致时间的分配重点不清晰, 时间被各种占用, 但是个人的收获不大, 甚至出现茫然焦虑的情绪。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就需要界定价值观, 根据价值观来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行为。基于以上的分析, 我们对该校就业指导中心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一些措施来帮助学生逐渐明确其价值观, 增强行动的指向性, 提高行动效率, 从而增进其成就感, 并且培养出未来生涯发展的相关技能。”

上一篇:高速公路桥面排水技术下一篇:活性氧清除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