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情绪

2024-06-29

厌学情绪(精选十篇)

厌学情绪 篇1

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 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 从他们的心理需求出发, 进行教育和帮助, 才能有效地防止、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一个心理素质好的人, 会使他的智力水平得到正常发挥, 反之, 他的智力发挥会受到局限从而导致学习障碍。正如有的同学看起来很精明, 但学习的时候, 大脑中的不必要的想法就多起来, 即使自己很想排除它, 却排除不了。有的同学在应考时显得焦虑、紧张、烦躁, 结果原来复习得很好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 甚至有的同学自卑、胆怯。不敢看别人的眼睛, 上课注意力分散, 记忆力减退等。这些现象都可造成学生数学的成绩不理想。

有人认为数学没情无趣, 与情感教育毫不相干, 只要智力好就能学好数学, 数学成绩差是智力低导致的, 这就错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在他的著作中描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学生格里沙第一天入学, 由于耳朵没洗干净, 被班主任当众揪出来向全班进行卫生教育, 从此以后, 只要班主任上课, 他就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似乎大家都盯着他的耳朵。于是班主任所教的算术和俄语两门课, 格里沙的成绩始终都很差, 为此班主任就经常责备他上课不认真听讲, 这样更加重了格里沙的精神负担, 使他始终处于抑郁的心理状态。成绩越来越差, 后来两门功课不及格。后来, 格里沙的妈妈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将情况反映到学校并提出调班, 学校同意了。到了新的班以后, 格里沙的精神焕然一新, 成绩很快赶上来, 而且逐渐表现出出色的数学才能, 成为班上的数学尖子。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 智力条件不变, 不同的情感教育得出两种完全相反的结果。积极的情感可以使人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动作利索, 而消极的情感则会使人思维呆滞、反应迟钝。很多数学后进生正是由于心理上无意识地自我压抑造成的。消极情感是自我压抑的重要因素。

怎样用情感帮助学生消除数学厌学情绪呢?

首先, 理解学生, 对他们充满爱心。理解是前提, 对于学生的一举一动, 都要从学生的角度认真分析, 更多是肯定与鼓励。汉朝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爱数星星。有一天晚上, 他靠着奶奶, 坐在院子里仰望星空, 一边数一边问:“奶奶, 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奶奶回答说:“傻孩子, 那么多星星, 一闪一闪地乱动你能数清吗?”这时爷爷走过来说:“孩子, 天上的星星会走动, 可是他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只要你有恒心就一定能数清。”张衡本来就对星星感兴趣, 听了爷爷这番话, 备受鼓舞, 心里埋下了探索星空奥秘的种子, 后来他成了天文学家。试想当时张衡如果相信了奶奶的话, 恐怕就不会再去数星星了, 好在聪明的张衡对爷爷的话产生兴趣。这说明, 家长或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然而, 在我们身边经常也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一些教师对尖子学生提出的问题, 会细心讲解, 而对一些被认为是后进生的学生请教的问题, 如果题比较简单, 便会漫不经心地说:“怎么这么容易的问题都不会解?”言外之意, 这样的问题都解不出来, 真笨。如果所问题目较难, 这些教师往往会教训学生:“你别去钻牛角尖了。”那潜台词很容易使人联想起“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等贬义词。设身处地, 当我们听到那些在无意之中使我们的自尊受到伤害的话时, 我们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

其次, 要培养数学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名言对数学兴趣的培养特别重要, 因为数学由于自身的抽象性对智力活动的要求特别高。常常需要学习者全力以赴、全神贯注, 没有兴趣就难以做到这一点。对于数学感到厌烦的学生往往越学越厌学。形成一种“厌学—畏学—辍学”的恶性循环。

再次, 要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在学习上像“近视眼”, 只看近处, 看不到远处, 怕学习艰苦枯燥, 觉得学多了知识没有多大用处。这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也是受到社会上“读书无钱论”的不良影响, 虽然现在没有文化的人有的活得还不错, 有的还能发大财, 但这只是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暂时现象。

第四, 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一般情况下, 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自卑感。因为学习上的不成功, 父母亲友对他都有看法, 在他自己的心目中, 老师、同学都瞧不起自己 (即使老师同学并没有这种想法, 他也会这么认为) , 让他始终抬不起头来。而如果老师能够通过某种途径, 让他觉得“老师很看得起我”, 这就为以后的教育和转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 要让学困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学会喜欢自己, 增强自信心, 把握自主权。面对暂时的后进, 要抬起头来, 自我安慰:“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今后会好起来的。”

《消除厌学情绪》教学设计 篇2

龙华中学 熊小强

设计意图:

“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心理问题各不相同。”专家曾称,“初一学生多因适应不良而导致心理困惑,初二学生的问题则是厌学。”

初二学生的典型问题是厌学。初二时,学生对中学课程的新鲜感已经失去,升学离得还远,这时,外界事物对他们的吸引力就会增强,因此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会增多。初中二年级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亟待弄清楚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共开处方,让这美丽的花季再度芬芳四溢„„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目的:

1.通过了解学生对学习的不同态度,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2.帮助学生寻找去除厌学情绪的良方,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学好各门功课。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出克服厌学情绪的办法。

教学难点:引导帮助学生以实际行动克服厌学情绪。

课前准备:投影片、小故事。

教学方式: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应当知道,学习生活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千变万化,在如何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肯定会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个新的课题《消除厌学情绪》。

二,探究课程

1.什么是厌学,我们来观看几则材料。

材料一:小强的父亲是镇上的煤矿私企老板,家里经济特别宽裕,小强从小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日子过得令人十分羡慕。由于小强的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疏于管理他的学习,所以一直以来小强在学校就是整天瞎混,从来不把学习放在眼里。现在小强的父母也那他没有办法,只想等他长大一点去自家矿 厂里帮忙,而 小强也在想,我父母没有读过书也能挣得大钱,再说我家里有的是钱没有必要学习„„

材料二:小松是一名初二的中学生,经常在课上做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并且专门与老师对着干。上课时,他经常睡觉,考试时一题不做,有时还逃课、去网吧通宵打游戏。上个月因为和同学打架,发展为上课骂老师,被德育主任和班主任联合请了家长,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警告处分。当时在现场他一句话没有说,到家后把初中的课本全都撕了。妈妈急了,骂了他两句,他索性表示:“你们都对就我不对,我就不上学了。”到现在三个星期过去了,不管父母怎么劝说,他连屋都不出。给吃就吃,不给吃就不吃,没日没夜地泡在网上玩游戏。父母为他很着急,可又想不出什么办法。

材料三,邱涛,男,某校九级二班学生,在农村地区,父母经常吵架且在外地打工,家庭缺乏温暖,这使孩子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显得自卑、孤僻,学习成绩不佳并不善言语,性格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若是陌生人跟他接触,他都一言不发。很难在他口中了解他的症结在哪里,他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看黑板,做课堂练习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曾经找其父母谈心,他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

3.刚才观看到的材料中,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对吗?(明确)厌学就是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除了材料中几种学习态度以外,在我们的班级中,大家还发现有哪些有病的学习态度?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①讨厌做作业(边做边玩,完不成作业)

②怕难题(漏做作业)

③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怕说错了让人笑)

④不愿读、写英语(读英语没啥用处)

⑤作文马虎应付(贪玩、不肯多看课外书)

.下面,就请各位小医生为学习中的各种“病人”开“处方”,共同研究克服厌学情绪的“良方”吧。........三、解决课题

1.四人小组讨论:给厌学者开处方。

2.各小组汇报“处方”,教师引导归纳:

①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要用到知识,有的人没文化能赚钱是碰运气,但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事业都不是靠运气得来的。

②当学习成绩下降时,可主动向家长说明原因,以求得家长的谅解和帮助。“天下父母心”,家长是会支持你的。

③失败了不要气馁,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④学好知识是每个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学习有信心就会有兴趣。

⑤碰到难题时,请记住: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只要肯登攀,一定会胜利。

⑥将来要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不学好英语就无法开展工作。

⑦上课举手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就是说错了老师也不会批评你。怕什么,胜利属于勇敢者。

⑧作文是语文科的综合知识,只要你多与好书交朋友,再加上自己的勤奋,说不定你将来就是一个文学家。

8.教师启发,请厌学者结合实际谈体会。

四、总结

厌学情绪何时了 篇3

编辑部也常收到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来信,陈述孩子厌学的种种情形。

为此,我们特邀专门研究厌学心理的专家撰稿,以飨读者。

——编者

厌学到底为哪般

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教学内容抽象枯燥、教学要求脱离学生实际、教学负担过于沉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期望值过高与要求过严……这一切可能使孩子对学习兴趣索然,并产生抵触情绪,活力降低而疲劳不堪,最终导致厌学心理。其次,学生自身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自我要求不高、学习方法不当甚至走入误区、对教师有偏见、懒散贪玩、自卑消沉、自控能力差等也可引起厌学情绪。

对于上面这些原因,家长和学生一般容易找出来。但由于缺乏心理健康的知识,却忽略了心理问题同样可导致厌学。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考试焦虑、学习困难和学校恐惧。

考试焦虑通常一开始仅表现为考试时反应失常,如看错题、看漏题、回忆不出熟知的教材内容、思维明显迟缓等,后来这种失常心态可逐渐扩展到考试前的复习阶段,且伴有难以控制的焦虑、恐惧情绪,并日趋固定化、习惯化。复习时,精神恍惚、胡思乱想、紧张、担忧、害怕、心烦意乱、不安全感等消极情绪频频袭来。由于害怕没完没了的考试而神经过敏,最终导致厌学心理。

学习困难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期儿童或青少年,因环境、心理等原因,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和发展发生困难,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明显落后。学习困难可表现为各门功课和学习技能的普遍落后,也可表现为某一科目学习技能的落后。由于学习力不从心而难以适应,久而久之,这些同学便产生了厌学心理。

学校恐惧的直接诱因常常是学习失败,或在学校遭受某些挫折与侮辱、委屈,当然也可能因害怕离开父母所致。表现为上学时感到很勉强、很痛苦,常找借口或提出苛刻条件拒绝上学。有时虽去学校,但一到学校或近学校就逃走。如果强制他们去上学,则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如焦虑不安、喊叫、吵闹甚至痛苦不堪,任何保证、安抚和物质上的好处均无济于事。有的人宁愿在家受皮肉之苦也不愿去上学,只要不去学校,在家里无论是游戏还是看书,一切都正常。显然,学校恐惧更是导致厌学心理的重要心理原因。

如何克服厌学心理

如果学习方法不当

可通过互相交流和自行摸索解决,重点在知识的理解和领会、技能的掌握和迁移上下功夫。

如果懒散贪玩或自卑消沉

前者可通过诱导、监督来解决,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令其严格遵守,以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是自卑消沉,可让孩子尝试一下成功的滋味——凡事从简单的做起,以确保成功,这样他才能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树立自信。

如果有考试焦虑

让他们自己把想到的可能原因逐个写下来(一定要写下来,否则效果不理想),然后逐个认真分析,并逐个推翻那些不正确的原因,最终找出最主要的原因,并设法消除。例如,最主要原因是怕考试成绩不佳,无法向父母交待,这就要分析父母对自己成绩的高期望是否有道理。如有道理,说明父母肯定自己以往成绩,而且对自己有信心。那么即使考砸了,父母也不会因一次失误而贬低自己,相反还会帮自己查找原因,并鼓励自己,就是责怪也绝不会动摇对自己的信心。如没有道理,也要理解只有父母才会对子女持有这种特有的心态,自己将来做了父母,也可能会对子女持有这种高期望。所以不要抱怨,让父母确切知道自己目前的学业水平,相信父母通常是会正视现实的。这样分析后,心里也就踏实了,考试焦虑也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除了查找原因,还可以让他们考虑一下,以自己目前的水平考试有可能出现的最坏的结果,以此为底线,想一想如果出现这个结果自己会怎么样。把答案逐个写下来,面对答案时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还是自己,并没有改变什么。实际上,有很多措施可以防止这种最坏结果的出现,如复习再认真仔细些,尽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等。因此,这种最坏结果通常不会出现。这样调适后,如果平时再辅以精神放松练习,如听听轻快的音乐、与家人聊聊天等,考试焦虑就会得以缓解甚至消除。

如果是学习困难

调适和矫正的难度比较大,通常需要由专门的心理矫治机构处理。但家长尽早掌握一些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并据此改进教养条件与方法,对纠正他们的心理发育偏差还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可试试下面这些措施:培养学习兴趣;通过鼓励等手段增强其自信心,纠正学习动机、改进其学习方法等;在家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基本技能训练,配合学校开展某种特殊学习技能的强化训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干预性心理调适,越早开展,效果越明显。

如果是学校恐惧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耐心倾听孩子诉说痛苦和困难,在心理上给他们以慰藉,切不可粗暴对待他们。还要为他们设计可行的返校措施,如与校方联系,暂时减轻其学习负担,依据具体情况考虑换班、转学等,以使其返校后能较好地适应。

必要时可通过系统脱敏行为疗法予以矫正。先让他们学会放松肌肉,以达到精神放松。再对学校恐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分级,可依次采取下面的做法:由家长陪同去学校(不进校门)——由要好的同学陪同去学校(不进校门)——由要好同学陪同进校门(不进教室)——由要好同学陪同进他班教室(不进本班教室)——由要好同学陪同进本班教室——自己独自进本班教室。

肌肉放松的技术一定要事先学会,以能随时随意地迅速进入全身松弛的状态为标准。在矫正时,先放松肌肉,在采取上面所说的每个步骤时都要进一步放松肌肉。如果这一情景刺激因肌肉放松导致精神放松而不再引起恐惧,则转入下一步,循序渐进,直至完成全部的步骤。倘若中间某一步引起了恐惧,则要退回到上一步,重新进行肌肉放松。如无恐惧,再进行下面的这一步,直至不再恐惧为止。

初二学生厌学情绪矫正研究 篇4

对于一些有共性的问题, 可以进行集中的引导, 如开主题班会、专家讲座、校报文章引导、学生座谈等形式。

在二年级下期开始时, 由于学生两极分化开始加剧, 又面临着即将升入初三的压力, 加上对学校、班级、师生、同学环境的熟悉, 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容易变得明显, 学习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躁情绪, 笔者便在班内找出几个代表性学生进行了座谈, 发现他们的厌学情绪最明显地是在英语这门课上, 由于我校学生多来自都市村庄或是外来务工子弟的子女, 英语入学水平较差, 再加上初二知识难度的加大, 学生偏科情况严重。

二、个案矫正

对于一些厌学情绪比较明显、问题比较特别的学生, 则需要采取个案矫正法。针对孩子不同的情况制订不同的矫正方案, 现将部分个案整理如下:

(一) 用爱感化

1、学生情况:张×, 男, 15岁, 自进入初二后, 经常发现他上课睡觉, 作业不写, 下课也不与同学交往, 考试成绩高低都无所谓, 老师批评也无动于衷, 是一个老师和同学有些“忽视”的人。该生父母离异, 孩子跟着爷爷奶奶住。

2、主要问题:

对学习有抵触情绪, 上课不愿意听讲, 思想开小差, 这样又经常受到任课老师的训斥, 所以更加讨厌学习生活。整天想着不能吃苦, 班级活动, 文体活动都不参加。

3、原因分析与矫正

原因分析:

因孩子的特殊家庭环境, 对他百般溺爱, 致使案主养成了惰性, 怕吃苦, 自私, 不为别人着想。由于表现不好, 成绩差, 就经常受到指责、批评, 而得到的表扬很少。“笨猪”、“懒虫”、“没出息”等言语, 在该生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象, 也深深地打击了他的自信心, 他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校正过程:

首先进行了语言性引导:第一次单独谈话, 全面了解了他的情况, 以便分析其厌学原因。第二次单独面谈, 肯定了他的一些优点, 并和他交流, 询问了他对自己家庭情况的看法, 深入探讨了家庭、环境与个人的关系, 前途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了解了他的理想, 并让他自己寻找阻碍自己理想实现的因素。

4、结果

师生反映, 该生自觉性提高了, 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 上课也能坚持听讲, 睡觉情况基本没有, 课后与同学们一起玩, 遵守纪律, 每天都能准时到校。

学生自己也表示:“现在我不怕来上学了, 因为在学校大家都很在乎我, 上课也不再觉得无聊了, 我觉得老师讲的课还是很有意思的。为了老师关爱, 我也要尽力学习。”

(二) 为了理想而战

1、学生情况:胡×, 女, 14岁。该生上课经常不专心, 成绩比较差, 性格比较孤僻, 平时与同学们关系不太融洽, 对待老师的态度也有些不屑一顾。但是上体育课时却非常认真, 在班干部竞选中主动要求担任体育委员。该生父母感情不太融洽, 多是其母照顾她, 平时对孩子的管理没有方法。

2、主要问题:

该生体育天赋很好, 多次在市里获奖, 对体育有着特殊的热爱。人际关系中力不从心, 不知道该如何与同学沟通。没有自信, 总觉得班上同学都看不起她, 不愿与她交谈。没有建立起归属感。由于心理上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加剧了她的厌学情绪, 上课思想易开小差, 讨厌学习生活, 抵触情绪表现得十分突出。

3、原因分析与矫正

原因分析:

由于该生的家庭情况, 致使家庭教育基本缺失, 再加上在兴趣上母女的分歧, 使得孩子叛逆性比较强。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上的困难, 深深地打击了该生的自信心, 她开始变得消极。她一直想从事体育, 初中升学想要考一个体育类的学校, 但由于家长的强烈反对, 理想的不能够实现, 致使她自暴自弃, 甚至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校正过程:

根据该生的情况, 经过分析, 对其实施了理想激励法。

首先对其本人通过面谈交流直接辅导, 主要是进行理想方面的交流, 充分肯定她在体育方面的能力, 培养她的自信心, 通过行为指导, 让她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其次对影响该生的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 主要是加强与其父母的沟通, 使他们明白孩子的问题, 直到他们科学地教育孩子, 并说服他们给予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的机会;再次, 在班级中树立该生的自信, 在运动会中, 鼓励该生多报项目, 频频传来的名次报告, 让班里同学们欣喜、佩服, 也树立了她的自信。

4、结果

师生反映, 她学习自觉性提高了, 上课听讲效果大大改善, 各科成绩进步较快。与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开始融洽。家访反馈, 该生在家中经常帮父母做家务, 有时会主动将自己在学习或训练中的趣事告诉家长, 与父母的关系也开始变得融洽。

如何面对学生的厌学情绪 篇5

如何面对学生的厌学情绪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开学初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高,经过期中考试后,有一部分的学生考的比较差,就失去了学习热情,有了厌学情绪。这一部分的学生存在着厌学情绪主要是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去了解,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厌学的情绪的存在。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的教育方法上存在着问题。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会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就感或者说成就动机不足。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就可能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指责,时间久了,他们在与学习相关的成就动机上或者成就感上比较的薄弱。可以想像对消极情绪的学生是很难燃起他对学习的兴趣。当面对这类学生是我们就应该去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与成就动机,这是非常的重要的。有些学生现在看起来存在有比较强烈的厌学情绪,但是他们潜在的拥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学好的动机。只是因为以前跟学习相关的很多经验,都是消极的,所以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这种积极的动机就得到了抑制。那么我们要在中间要看到的是,尽管这些学生成绩不好,但是他们仍然有强烈想要学好的动力,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知道他今天所存在的问题所在,更要看到他还有一种想要改变自己,要求上劲和进步的内在动力。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观点。比如有这样一名学生,她是女孩,父母生下弟弟后,把对她的爱转移到了弟弟身上,她很困惑,也不爱学习了,我经常找她谈心,给她讲道理,现在她的厌学情绪已经得到了好转。

构建灵动课堂 消除厌学情绪 篇6

一、让情感飘扬起来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可惜很多教师在课堂中不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课堂缺乏情感,自然就没有亲和力,就吸引不住学生。课堂吸引不住学生,久而久之,学生怎么会不产生厌学情绪呢?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的‘明月可以换成其他哪些词?”学生回答“明灯”等。笔者进一步提问:“你们为什么这样替换?”学生回答:“作者晚上提着灯更好赶路。”“可是,作者为什么偏偏用‘明月而不用‘明灯等词语呢?请同学们把以前学过的有关明月的诗找出来自己读一读。”笔者接着引导。通过读、议,学生们逐渐感悟到“明月”一词所蕴含的往往是对家的思念,“家”这个他们一直觉得很平常的词一下子变得厚重起来。课堂没有就此结束,笔者接着说:“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同学请举手。”班里的留守儿童一个个举起手来。笔者再往深处引导:“自古以来,不知多少想家的人对着这一轮明月流下了泪水,你们的父母也是其中之一啊。”这时,教室里出现了哭泣声。这节课,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变换的问题情境中动了起来,学生的心灵受到了触动,得到了熏陶、慰藉与满足。

教师不妨学一学电视主持人,借鉴一些娱乐节目中“煽情”的手段,在课堂中适当“煽”一下,课堂就会灵动起来。

二、让个性张扬起来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笔者所教的班级里,有一名学生人长得非常胖,由此产生了自卑感,影响了学习成绩,考试总是排在班上最后一名。由于成绩不好,又产生了厌学情绪。笔者曾多次鼓励他要树立信心,要拿出拼搏的勇气,但收效甚微。正当笔者想不出好办法引导他时,一次上课,笔者灵机一动,让他在课堂表演课本剧《新拳打镇关西》里的鲁智深,不想他表演得很成功,博得了同学们的喝彩。我索性请艺术课教师将这个课本剧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改成了一个小品,让这名学生当主演,参加南宁市小学生艺术节比赛,结果获得了金奖!他一下子火了,变成了“小明星”,走起路来腰板挺得直直的。成功的经历让他获得了自信,让他相信自己也有能力获得成功。在教师的鼓励下,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就这样从一名厌学的学生变成了一名热爱学习并且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孩子进步的潜力,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的特长成为成长进步的支撑点。

三、让学生身心动起来

南宋朱熹在《训学斋规》里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我们每一节课,都应设法让学生达到这“三到”的境界。心到、眼到、口到,学生整个身心就会动起来了,学习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让厌学情绪无处藏身。要让学生做到“三到”,必须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正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要彻底地抛弃“满堂灌”的陈旧观念,把“教”的课堂转变成“导学”的课堂。

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集体讨论,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表演语文教材里的情境,表述自己的观点,练一练口头表达能力,甚至可以把课堂延伸至室外。笔者曾经执教过这样一堂作文课,上课铃已经响过了,然而孩子们并没有规规矩矩地坐好,而是进行自由组合,每组的桌子上都摆着孩子们喜欢吃的水果。教师并没有作过多讲解,并且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只是提示孩子们可以从形状、颜色、大小、味道等方面去观察。话刚说完,孩子们就热闹开了。有的用手摸,有的用鼻闻,有的离开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还有的把水果切开,美滋滋地尝一尝……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素材的积累。之后,笔者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体会到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于是,孩子们兴致很高,个个跃跃欲试,以往令老师及孩子们头痛的作文课,就在如此快乐的氛围中完成了。从活动中,笔者惊喜地看到,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充满了表達的欲望。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主阵地,推进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课堂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乐学、好学是教师的重要使命,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

如何调节小学生厌学情绪 篇7

1.学校因素。从大量阅读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造成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因素,在学校这方面主要体现在评价的手段和教师的教育方法上。学校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学校对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手段。自课程改革进行以来,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虽然有所改善,但通过具体的调查,我发现,学校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以考试分数为主要标准。这种单一的方式方法,容易导致学业不良的学生丧失对学校的热情,在学校中无法得到认可。长此以往,他们会对学校产生一定的厌倦情绪。所以,正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教会学生去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在小学教育中十分有必要。

近些年来,虽然新课改在教学方法上有了诸多改进,但是在一些特别的课程设置上,缺乏相关的实验器材、教具,无法准确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兴趣难以提升。

一切知识的学习都要从感官入手,教学要强调感官作用。学校应加强对各种器具的重视,避免学生对课堂有枯燥乏味之感。

2.家庭因素。影响小学生厌学很大一部分也有家庭的因素。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对小学生的教育过于充满压迫感。就容易导致小学生对学校没有兴趣。每天放学一回家,父母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情绪如何,而是今天的学习状况,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所以,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从家庭入手。家长要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习惯,让他们渐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靠监督来让孩子实现学习。

二、如何改善小学生的厌学情绪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观念作为行动的先行力量,改变观念就是改变行动的前提保障。要想彻底地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就需要更新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教育的出发点,灵活地采用教育手段与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者,让他们明白自身的义务与责任体现,同时也充分地给予他们学习的权利。在教学的过程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信息化社会中,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所以加强民主建设十分重要。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要与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需求,将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根据学习者的要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优化教育过程。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构建美好的学习氛围,是教师需要多下工夫的一个问题。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制造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一方面,教师要深入地挖掘课本内容的精彩之处,充分地调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将教学模式转向生活化,让孩子们把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代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学习的魅力与神奇。

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差异性给予过分的批评,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因材施教,实现对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摒弃固定化的教学标准,进一步采取开放化的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基础水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制定恰当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积极探索,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让学生既可以感知到学习的成功与喜悦,又可以充分地获得学习当中的成就感,进而让学生更加自主、快乐地进行学习。

3.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新课改环境下,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完成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方便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对待多媒体利用,我们重点还是要以课堂的目标为主。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相比一些程序化的归纳,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表达一些问题,通过图片、音频等形式展现相关链接,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完成课堂归纳总结,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保持一个兴奋的精神,时刻关注老师的话语,在教师所讲内容中一点点寻求答案,这种上课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4.实现探究合作式学习模式构建。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作为新课改所提到的重要学习方式,这样带给学生更多的交流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究时间与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此同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思路,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展开学习,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得综合能力。在展开训练的过程中,不要让学生一直进行模仿工作,这样容易导致思想僵化,适当地鼓励学生去创新。

三、结语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的基础性教育。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这方面的综合效果。加强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进一步去确定学习的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去利用学习资源等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消学生的厌学心理。

摘要:小学作为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身心发展较快的时期。所以,加强对小学教育的理解,实现教育水平的提升,十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生的厌学情绪的产生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如何解决小学生的厌学情绪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水平,厌学情绪,策略

参考文献

[1]申自力,刘丽琼,崔建华,陈力,彭茹静,刘宁.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2,10:1278-1280.

[2]郭志芳,张德乾.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学习负担过重[J].基础教育研究,2012,18:3-5.

厌学情绪 篇8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教学本身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 教师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成果, 就需要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情绪,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 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使学生能够逐渐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 养成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

一、培养学习动机, 转变学习态度

在教学中发现, 许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提不起来兴趣,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学英语究竟是为了什么, 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印象就是考试, 就是单词的记忆和枯燥语法的讲解, 学生对英语学习抱着这样的一种错误认知自然就学不好英语。教师为了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这种厌学情绪, 就需要端正学生对英语的认识, 要让学生感觉到英语的学习对自己以后人生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强大动机, 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动机的时候, 一是培养学生狭义的动机。比如学好英语, 就可以在国外旅游的时候能够和外国人交流自如, 能够了解和我们不一样的民族的生活习惯, 以后自己能够进入到外企等地方进行工作等。二是较为广泛的动机。比如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身上承担着一种社会责任。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就需要擅于挖掘学生身上的这种动机, 从而对学生的不良学习情绪进行引导, 从而使得学生逐渐喜欢上英语的学习。

比如, 在学习译林版初中英语8B的Unit 2 Travelling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Do you like travelling?”, 初中学生都喜欢新奇的事物, 因此对旅游就有着天然的喜爱, 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 来对学生讲“你们都喜欢旅游, 但是你们想要去哪里旅游呢?我们国家有许多的美景, 但是国外的美景都是你们没有见过的, 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出去走走, 在外面你们才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教师这样讲解以后, 给学生放映一些国外的风景纪录片, 这样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就会被这样的美景所吸引, 情绪就调动起来。此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讲:“外面的世界很大, 英语的学习可以帮助你们更多地去了解这个世界, 去扩展自己的视野!”经过这样的讲解, 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激发了起来, 就会感受到英语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然后改变自己对英语错误的认识, 逐渐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

二、构建情景课堂, 鼓励学生参与

初中学生都好玩好动, 喜欢表现自己,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就可以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 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使得学生感受到的英语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记忆和考试, 而是一门很丰富的语言, 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门工具而已。教师在教学中固然要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但是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不要急于赶教学进度, 使得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以后, 那个时候再完成教学进度才会事半功倍。

比如, 学生在学习完译林版初中英语7A中的Unit 4 Food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在班级里面来举行一个小型的演讲比赛, 来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初中学生都比较喜欢美食, 因此在进行演讲的时候也感觉到有话可说,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出来,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也不觉得是一种负担, 而是当成一种情绪的宣泄方式。教师也可以在班级里面模拟餐馆的场景, 然后让学生扮演成顾客或者服务员, 来进行情景对话, 在对话的过程中, 就需要将学到的有关食物的表达加进去, 学生爱演的性格就被激发了出来, 就会感受到英语在实际应用中的魅力, 就能够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不仅使得学生掌握了有关食物的表达, 而且让学生改变对英语的印象, 从而有利于接下来的英语学习。

三、改善师生关系, 优化评价机制

在对英语学习有厌学情绪的学生的调查中, 学生们普遍反映教师往往关注的是班级里面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 并没有对自己的有过多的关注, 这样学生就自暴自弃, 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就需要给予这些厌学学生额外的关爱, 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 不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冷嘲热讽, 这只会加剧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要改变和厌学学生之间的关系, 要和学生像朋友一样交流。对于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 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感觉到自己学习的进步, 从而能够对英语学习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

比如, 在学习译林版初中英语9A中的Unit 5 Films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设置自由讨论的环节, 来讨论自己看过的电影, 和自己的对电影的感受, 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来兴趣, 但是却对英语电影很有钻研, 在发言的过程中, 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师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 就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表扬, 并且对这些学生讲:“你们既然对英语电影有这样的见解, 说明你们英语的学习能力应该是很强的, 你们难道就不想看纯正的不经过各种糟糕翻译的英文电影吗?”经过教师这样的一激励, 学生的英语学习欲望就激发了出来, 学生就能够主动地进行英语的学习。

浅谈如何改善孩子的厌学情绪 篇9

一、摸清学生产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如我班的学生, 有的原因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基础差, 成绩不好, 有时上课不遵守纪律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 他们自己也觉得学习没意思。干脆放弃不学。很多人认为:厌学嘛, 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克服厌学情绪, 应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表面上看, 这样的回答似乎很正确, 但对学习不感兴趣并不是厌学的根源。因为, 对未知的东西感兴趣, 是人类的天性。而没有成就感, 才是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我们的学生如果辛辛苦苦读了一天书, 回家后, 脑袋瓜一摸:今天学了什么?什么都想不起来。第二天回家, 又脑袋瓜一摸, 同样如此。第三天, 第四天……情况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压根儿脑袋瓜都没摸过, 因为他没有这个习惯。长此以往, 他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给学生自信

一般情况下, 有厌学情绪的学生, 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自卑感。因为学习上的不成功, 父母亲友对他都有看法, 在他自己的心目中, 老师、同学都瞧不起自己 (即使老师同学并没有这种想法, 他也会这么认为) , 让他始终抬不起头来。而如果班主任老师能够通过某种途径, 让他觉得“老师很看得起我”, 这就为以后的教育和转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对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基础差, 成绩不好, 有时上课不遵守纪律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 他们自己也觉得学习没意思而造成厌学情绪的学生。主要采取攻心术为主。我多次找他谈话, 把学习的重要性讲给他听, 引导他谈谈自己的一些困惑和苦恼, 给他提供建议, 有时还表扬他的闪光之处, 在一些问题上降低标准, 逐步提高。这样增强他的自信心。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任何一个孩子的发展有了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 效果一定会好很多。我认为只要有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 我们把孩子好的和有待于提高的方面互相交流, 并共同商讨采取的措施。教师与家长帮助学困生不仅需要耐心、细心, 还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我们的努力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成效, 但至少不会使他掉队, 只要不掉队, 就还有希望。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批评的尺度, 成功时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 但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和家长, 在批评学生时, 就要注意场合和尺度, 以激励为主, 少用批评、责怪为妙。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这能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四、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

老师和家长往往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 还嫌不够, 家长在家也要孩子恐吓学生。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 就会厌学, 有的干脆离家出走。因此, 老师和家长要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施教, 做到富教于乐, 劳逸结合。

五、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篇10

首先, 从学校来看, 办学方向的偏离, 导致了学生厌学。教育本来是学生的生命要求, 教学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 近年来, 有些地方行政机关把升学率当作衡量一所学校的唯一指标, 致使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而置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于不顾。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有喜怒哀乐, 有不少愿望与追求, 而现在, 有些学校的管理太死, 加班加点, 星期天也不让学生休息。从教师方面来讲, 教学精力不投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教材需要时时揣摩, 学生更是需要教师们经常挂在心头。而现在, 心系学生的人仿佛越来越少了, 教师们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了学生之外。除了上网、打麻将之外, 教师们关注更多的是自我表现能力, 有的教师讲, 我一月不讲几次比赛课, 就觉得身体不舒服。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教师把精力放在充满自我表演的各种比赛课上, 学生还买你的账吗?要知道, 为了在某个比赛课上拿奖, 教师不知要把一节课锤炼多少次, 而不断陪教师演练的是学生。还有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评职称, 各种荣誉称号的获得, 都是一课定乾坤, 并且连学生也不要, 这在很大程度上诱导了教师不用把心放在学生身上。由于教师工作重心的转移, 教学中也就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教师只管上课, 上课以外的事情不管或少管;晚上是没完没了的作业, 有些家长, 为了使孩子晚上能多睡一会, 甚至替孩子做作业, 学校本应该是最讲科学的地方, 而布置作业的不科学, 直接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惑”, 有学习中的“惑”, 有生活中的“惑”, 也有心理上的“惑”, 如果教师不重视后两种“惑”, 学生中的问题势必越积越多, 最后产生逆反心理, 出走或做出各种极端的事情。

学生厌学, 作为学生的家长, 也有一定的责任。现在, 各种补习班是名目繁多, 有些家长就盲目地让孩子去补习, 只要孩子不玩, 他就觉得放心。事实上, “玩”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人的一生需要各种各样的经验积累, “玩”的学问也大得很。家长也应该懂得教育规律, 不是什么都越多越好, 有些教师晚上布置作业是给家长看的。有这么一个学生, 性格内向, 满意自己的座位在教室后排, 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但家长发现后, 觉得自己孩子坐在教室后面引不起老师的注意, 求老师给自己的孩子把座位调在前面, 结果, 孩子座位调在前面后, 心理压力很大, 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最后又不得不返回原处。孩子是父母的血肉, 但不是父母的附属, 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 但对孩子的教育应讲究方法。生命是脆弱的, 作为家长, 千万不能在孩子的负担上加压, 否则孩子的心理是承受不起的。为了防止学生厌学, 我们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一、关注学生心理, 激发学习兴趣

厌学总有一定的原因, 作为教师, 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现在, 不少学校开了心理课, 但心理课是理论, 不能代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及时的心理辅导。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在很长时间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面, 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它, 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寄以积极的期待, 激励学生朝着期待的方向努力。成功是最好的激励, 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 可以提高学生自我价值感。为此, 教师应给学生提出适合其能力水平而且又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教学前应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起点行为, 做好铺垫, 以增加学习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的互动关系, 提供一个安全、信任、接纳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在无防御的心态下对学习环境作自由的探索, 奖励与惩罚的合理运用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心理学家提醒, 要防止把“游戏”变成“工作”。表扬、奖励由于能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求, 因而一般说来比惩罚、批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的实际效果取决于一系列条件。

二、改变管理模式, 不做纸上文章

现在, 学校管理制度越来越周全, 但多重资料而不重过程, 能调查研究的更不在多数, 有这么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有一所学校, 为了加强家校联系, 规定教师一个星期必须有一次家访, 并且还必须有记录, 家长签字。有一天, 一个家长接到班主任的电话, 说赶紧来学校一下, 这个家长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赶紧和单位请了假, 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了学校, 结果班主任只让他在家访记录上签了一个字, 就跟他说“走吧”, 这个家长真是哭笑不得。家校联系是一个过程, 是实实际际让大家去做的, 如果只凭一张纸和一个签字, 你说还有什么意义?学生在学校出现的问题, 不一个一个地去解决, 就是想尽办法去挣学校所谓目标管理上的考评分数, 你说这有什么意义?所以, 学校管理应避免教条, 不只做纸上文章, 防止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去折腾学生。

三、提高师资素质, 强化服务意识

教师素质的提高, 决定一所学校的发展前景。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 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角色观, 使教师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巧用各种媒体, 创设教学情境, 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境, 快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在作业的布置上, 教师以自己丰富的经验, 提前预设, 精心挑选, 不要不加选择地推给学生。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给每一个学生机会, 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除了要利用具体实在的教具外, 还应创造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感知的自主学习机会, 留给他们空间和自由, 从而促进学生理解力的发展和知识的内化, 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珍惜感恩下一篇:输电高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