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结构

2024-05-13

改变结构(精选十篇)

改变结构 篇1

为什么现实空间不是四维空间或二维空间呢?

一维空间和二维空间

想象存在一维的“人”,像一个个点,生活在一维空间中,即生活在一条线上,这个世界只有一个测度——长度,只有两个方向——向前或向后。因此它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一条曲线。

一维空间实际上存在于二维空间中,但一维人无法看到二维空间,也不了解在二维空间会发生什么事,哪怕这个一维空间是条螺旋线,相邻两圈非常接近,对二维人来说,要从螺旋线上A点走到B点,只要沿虚线走就行了,可是一维人不能沿虚线穿越二维空间的缝隙,只能循规蹈矩地沿螺旋线走。

再想象二维空间的“二维人”,他们能够在二个维上移动。这个二维世界既有长度,又有宽度,但没有第三个高度。二维人虽然可以猜测存在三维空间,但由于他们无法越雷池半步,所以对三维空间一无所知。

三维空间和四维空间

与一维、二维的情况相似,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可能包含在更广的四维空间内。但三维人却不了解四维空间居民的生活习性和运动规律。三维空间的三个基本测度可以用三根互相垂直的坐标轴来表示,但是,如果再补充第四根坐标轴,要使它与前三根坐标轴均垂直,我们是无法做到的。

要实现科幻小说中的穿越四维空间,前提是三维空间是弯曲空间,而不是平直空间。这一点现在是清楚了。以前人们以为空间像是一个空的盒子,它有长、宽、高,物体在这个盒子中移动。上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空间和时间不再是脱离物质的独立存在,“如果没有物质,盒子也不复存在”。而有物质存在的空间不再是欧几里得的平直空间,而是弯曲空间,物质的密度越大,其周围空间弯曲得越厉害。但是在极端情况下,空间竟弯曲得封闭起来,这时由中心物质发出的光,将沿闭合曲线传播而射不出去。外部观测者看不见从中心物质发出的光。而在通常物质密度不大的空间,光是当做沿直线传播的。

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是否存在四维空间呢?

如果有四维空间

如果存在四维空间,就应该发生一些奇怪的现象。

三维人可以从下述现象判断是否存在四维空间,例如有一只左手手套,无论我们怎样移动、转动它(不是把它里外对翻),都无法把它变为右手用的手套。然而,如果存在四维空间,把左手手套拿到四维空间去翻一个身,再送回三维空间,那就可以成为一个右手手套了。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现象断定存在四维空间,因为这只手套就曾去过四维空间。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哪一个现象必须用存在四维空间来解释,也许自然界根本就不存在四维空间。

尽管四维空间提供人们瞬时穿越巨大距离的可能性,但它也有非常致命的缺点。事实上,随着维数的增加,运动的稳定性减小。大量研究证明,在二维空间,一般说,任何扰动都不会破坏沿闭合轨道运动的某个物体的平衡,使它飞到无穷远去。

在三维空间,如果扰动不大的话,这种沿闭合轨道运动的物体,也不会越轨而去。在四维空间,情况就大不一样。所有圆轨道都是不稳定的。在这种空间,行星不可能沿闭合曲线绕太阳运行,它们或者落到太阳上,或者飞到无穷远去。

根据量子力学的运动方程,同样能证明,在多于三维的空间中,氢原子已不能作为稳定的结构存在,绕核旋转的电子必然要落到原子核上去。

除了运动的物理性质变化外,空间维数的增加,也改变了空间的纯几何性质。如果把平面图上地球仪的球面展开为平面地图,图形有了变化,但经纬线之间的角度始终不变,一直是九十度。这就是几何学中的保角变换。数学家们证明,任何连续的平面图形都可保角变换为圆形,但不是所有的三维物体都能保角变换为球形。这说明,三维空间的保角变换,远不如在二维空间那样广泛,那样容易。增加一根坐标轴,就使空间的几何性质受到了限制。

现实的完美空间

我们的现实空间为什么既不是二维,也不是四维的,而恰恰是三维的?也许,全部症结在于:二维空间过于“自由”了,而四维空间却又过于框死了。我们的三维空间恰到好处。按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客观世界应该是和谐,完美的,而只有三维世界才最完美。

诚然,哲学家的思辨不能代替科学的研究。伽利略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指出,我们的世界只能存在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但他没有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不能存在四个。数学家莱布尼兹尝试用纯几何方法证明这一点,但没有成功。用现有的物理学理论是无法说清楚这一点的,因为它们都建立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之上。这个问题只有在更新的物理理论框架中才能解决。

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篇2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有三层含义[4]:一是指城乡之间生产1

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指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指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融合一体,其实质在于从法律和政策上切实保障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改变饮食结构真能瘦? 篇3

那些年,我们信奉的饮食结构减肥法

瘦身绝对是永不过时的话题,而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瘦身方法则成了茶余饭后的时髦论题。几种时下流行的瘦身手段,都是从“培养饮食新习惯”入手,你试过几种?如果还在犹豫不决,不如看看《品位Maxi》给出的靠谱分析,帮你绕开误区,健康瘦身。

1 血型减肥法

血型减肥法是由美国自然疗法医师彼得·德戴蒙提出的。他提出的这个减肥法针对不同血型,提供不同的饮食建议,并宣称可以减轻体重、减缓老化,也可以预防癌症及心脏病。

A型血:素食为主,慎食肉类,尽量以豆类、鸡肉和鲜鱼弥补蛋白质的摄入。

B型血:多食用肉类、鸡蛋、奶酪、酸奶,并不需要忌酒,但要避免面条和鸡肉。

AB型血:少食多餐,以豆腐、新鲜蔬果为主,避免乳制品和肉制品,远离油煎、油炸食品。

O型血:大胆吃肉,少吃乳制品和谷物食品,均衡摄取蔬菜水果等食物。

Maxi小姐为你分析:这样的理论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暂不论彼得·德戴蒙的title是“自然疗法医师”,而不是正儿八经的医生,光是没有生化试验和研究证实就站不住脚。血型减肥的说法源自“血型饮食差异”说,是根据不同血型吃某些东西容易或不容易消化吸收而演变来的,由于理论根源的错误,因此所引申出的拓展说法自然是缺乏科学支持和根据,

在血型减肥说之下,真正成功的享瘦人上靠的无非是均衡、规律地饮食,少吃多餐,适当运动,持之以恒,以及保持愉悦的心情。

2 辟谷

初闻“辟谷”觉得特别玄乎,它源白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也是道上们渴望得道成仙的一种修行。

真的有用吗?亚洲人每天的基础代谢量为1200-1400kcal,也就是说,你无需进行任何运动,只是呼吸和静坐就能代谢掉这么多的热量。禁食一段时问后,人体会大量动员脂肪来产生能量,这听上去很令人欣喜,然而在这种状态下的脂肪消耗会直接影响到人体酸碱度。一旦脂肪的消耗无法满足生命需要时,人体就会开始大量分解蛋白质,直接影响到肌肉含量。要知道肌肉含量与我们的人体基础代谢有莫火的关系。

辟谷减肥的真相:有些人虽然通过节食确实是瘦了,但只要恢复正常饮食就会急剧反弹,而且减肥会变得更加困难。利用辟谷瘦身和控制体重,就会出现此类状况。有一些极端的辟谷支持者并不否认上述危害,他们认为营养并不一定要通过食物获取,通过正确的呼吸方法就能让水和空气在体内合成营养素。但事实上,目前科学都无法解释“元气”和“经络”到底是什么东西。

还有一些辟谷者只是提倡少食,这与节食并无两样,其实质是限制热量摄入。科学证明,限制能量摄入确实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不过,节食同样需要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兼顾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长期不健康的节食更是会导致营养失衡。

3 蔬果汁代餐

这人概是至今为止最为流行的健康瘦身排毒的方法,许多明星选择定期食用蔬果汁排毒,我们身边尝试过的人也不少,感受各不相同,效果也参差不齐。

别进入健康误区:许多蔬果汁品牌研发人员都会强调:蔬果汁是用来排毒的,而非减肥。“毒素”指的是凶为长期外食、饮食过于油腻、缺少绿叶菜、少食水果以及缺乏运动带来的新陈代谢不畅。蔬果汁品牌所推出的“代餐”加入了人量绿叶蔬菜,配合比例适中的蛋白质和用来调整口味的水果,经过高压冷榨,才能确保营养成分的最少流失,并且可以保存48小时左右。而你在家里自制的蔬果汁,一不留神,果糖摄入过量,越喝越肥指日可待。

这么喝才聪明:在感觉肠胃负担过重、脸上因为吃得过油而爆痘,甚至排便不规律时,冷榨蔬果汁是健康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1-5天的断食,减轻肠胃负担,排出多余水分和肠道垃圾。其实更为健康且容易让身体接受的方式是将蔬果代餐作为正餐外的营养补充,尤其是用多种蔬菜榨取的“绿色”款,是促进肠胃蠕动和补充维生素的秘密武器。

4 生食

这听上去有点像回到了原始社会,在现代中国人眼里,多吃生鲜瓜果叫注重养生,吃些蔬菜色拉叫接轨国际,偶尔吃顿日料叫品味美食,但吃生食也仅局限于此。若要生吃牛羊肉,光是想象就觉得难以下咽。

为了健康不明智:在食品安全问题不明朗的今天,我们无法明确地得知入口的食物是否被污染,买到手上的食物也显得不那么纯净了。更何况,从占至今,中国的美食依靠的就是精工细作,长久以来我们的消化系统也已经习惯了这个运作模式,为了健康减重刻意改变饮食习惯,反而会造成肠胃功能紊乱。

真正零负担:许多蔬菜在加热的情况下,都会丧失一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就让入口的美食在营养上打了折扣。现在,多数烹饪方式都过于油腻和高温,大大破坏了食材的营养价值,加上五花八门的调味料,无形之中增加了卡路里的摄入。

生食这一减肥理念实际上来源于酵素减肥法,长期食用加工过度的食品会导致人体酸碱不平衡。生食一段时问后,除了身体变得更加轻盈,皮肤状态也有提升,这绝对是意外收获。但考虑到食品安全和我们脆弱的肠胃,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减少食品加工程序,同时适量补充市面上的口服营养补充剂来达到调整体态的目的。

5 拒绝晚餐

“过午不食”是古代便有的养生方法,即吃过早饭与午饭后,不冉进食任何食物,主要是为了减轻肠胃负担,达到排毒养生的目的。

新型体育课堂结构之改变 篇4

课堂中结构主体的变化, 笔者认为体现的最多的就是体育课。因为, 体育课不仅仅要调动学生的大脑, 更要调动学生的身体, 那么,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动手又动脑, 就必须要让学生自愿的、主动地、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 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新型体育课堂结构的改变中,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最主要的, 是教学的主体的变化。在旧的课堂结构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这堂课应该是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练习要分几组、持续多长时间等等, 都由教师一手制定, 并指导学生完成, 在这节课中, 学生不需要自己的想法, 也不用管喜不喜欢, 只需要照做就好。而现在, 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虽然学生不能去制定所有的教学内容, 但是, 除去教学大纲规定的必要内容外的一些内容, 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 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来增加或减少分组和运动量等等, 让教育显得更加的人性化。

还有, 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在旧的结构中, 体育课教学讲究直来直往, 比如“今天要学习……下面绕操场跑两圈, 做一些准备活动, 然后开始练习……某某和某某一组, 一共三组……”而现在, 在新型体育课中, 则更注重引导, 比如某节课的内容是跨栏。那么, 在宣布本课内容时, 可以这样说“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这个项目属于田径, 在以前的很长时间我们国家在这项运动上, 水平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但现在我国的运动水平也能处于国际领先了, 因为我们国家有个运动员在奥运会的这项运动中获得冠军, 大家猜猜这是什么项目呀……对, 就是跨栏。”“那么, 今天我们就请大家想一想, 怎样才能更好的练好跨栏。”

在新型的体育课堂中,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的练习方法不应该再陈旧、死板, 让学生被动的参加。必须要让学生在锻炼中注意力集中, 动手又动脑, 取得更好的效果, 不妨采用多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方法。比如, 同样是跑步, 枯燥的绕操场跑, 与加一些障碍的趣味竞赛, 或简单的接力跑小组竞赛, 学生的喜爱度是绝对不同的, 参与运动的心态也是不同的。那么, 学生们参与运动的投入状态不一样, 效果的好坏自然也不会相同。所以, 在新型的教学结构中, 应该多采取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游戏进行教学, 并且在游戏中可以多进行一些小型的竞赛, 以便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新型的体育课堂结构中, 还应该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在现代教学中, 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那么, 这些运动知识的衔接、学习过程、学习的方式, 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进行。比如, 在确定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后, 教师可以直接告知学生将要进行的准备活动的要领即可, 让每一组的小组成员、或领队轮流带领大家进行准备, 不一定每次都要教师带领;其次, 准备活动的内容既可以是教师提示的活动方式,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方式, 但教师注意甑别是否合适后续教学的准备。

在新型的体育课堂当中, 除了知识的传授, 以及锻炼学生的体质以外, 最最重要的是学生“德”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人以德为先, 人无德不能称之为“人”。在体育教学中, 多注意以下几点:一多组织一些团体活动, 在活动中让学生注重于其他同学之间的协调配合。人们在社会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生活在不同的“小家、大家”当中, 与别人的协调合作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精神。二多组织一些有对抗小比赛, 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社会科技在不断的发展, 我们也不能停留在原地, 只有不停的进步才能不落后, 所以必须要在竞争中培养学生们的积极进取精神。三在活动中, 注重规则的强调, 注重公平竞争。告诫学生在规则以内, 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而不能投机取巧, 养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做一个积极努力, 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四在活动中, 要多给学生鼓励。毕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都能轻松面对一切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 注重养成吃苦耐劳、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学习说两种语言可以改变大脑结构 篇5

2005-06-19 23:07:38

科学家在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学习说两种语言可以改变大脑结构。这一发现可以解释了孩子比大人能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的原因。他们研究发现,说两种语言的人在大脑语言区有更多的灰质,人们学习语言越早,大脑灰质区的面积越大。

伦敦学院神经学家安德里亚·迈克雷说:“相对于只说一种语言的人,能说两种语言的人在这大脑区域的灰质增加了。一个人在生命早期就开始学习第二种语言,这一现象会非常明显,而大脑灰质区大小与对语言的熟练程度有关系。”

研究结果还显示,35岁后学习另一种语言也能改变大脑结构,但这种改变不如从小时候就开始学习的人明显。迈克雷表示:“这说明早学语言比晚学好,因为在早期学习,大脑更容易通过改变结构来适应新语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能力逐渐减弱。”

迈克雷和他的研究小组利用大脑结构照片,对25个仅懂一种语言的人、25个在5岁以前就开始学习第二种语言的人以及33个在晚年能说两种语言的人进行研究,并比较了他们的大脑灰质区的大小。研究中所有的志愿者不仅有相似的年龄和教育程度,其母语也都是英语。

宏观调控要改变市场结构 篇6

2010年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极力打压不断飙涨的房地产价格。但令人值得玩味的是,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价格早已超出了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却频繁拍卖土地,土地价格高得令人咂舌。

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许多评论者把矛头直接指向房地产开发商,认为房地产开发商是罪魁祸首。其实,根本问题在于房地产市场是一个资本市场,是一个金融市场,但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市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增加社会保障性住房,让中下层收入居民可以获得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另一方面则提高商品房保有阶段的成本,迫使那些投资性的需求逐渐减弱,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就要求政府出台政策来改变我国房地产市场格局,大力发展消费性市场,通过加大社会保障性住房供应,解决我国普通居民的住房需求。今后可以考虑凡是需要增加城市居民住房供给的,政府可以无偿划拨土地,用于廉租房建设,然后分配给城市居民。这项改革不是恢复到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而是要在土地公有制的条件下,优先满足土地“主人”的住房需求。

曾经有一些学者提出,我国应当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让普通居民购买房屋的所有权。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模式。但是笔者不能不遗憾地指出,经济适用房政策不宜大面积推广。这是因为在某些地方经济适用房大都变成了“职权人员的私人福利”。在行政管制不到位的情况下,发展经济适用房无异于增加腐败的机会,人为地拉大贫富差距。

在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之外,政府应当提出合理的规划,发展我国的商品房市场。今后政府可以在城市郊区或者城乡结合部,大面积修建商品房。但是,房地产开发商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社会成本,譬如道路交通建设的费用,社会公共设施配套的费用,修建小学、医院等各种基础设施,以确保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开发商可以提高商品房的价格,但是国家征收旁地产保有阶段房地产税。购买商品房的业主购买房屋越多,面积越大,缴纳的税收就越多。这梓做的目的是:一方面限制房地产投机行为,增加房地产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防止部分投资者囤积居奇,牟取暴利。

改变煤磨内部结构适应燃料特性 篇7

1 煤磨的基本参数

煤磨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该风扫磨设计能力为42t/h (80μm筛余≤3%,煤粉水分≤1%)。研磨体设计级配见表1,总装载量为75.5t,一仓填充率为21%,平均球径为46.59mm,二仓钢段的平均直径17.96mm。该公司使用的燃料是无烟煤(HGI≥75,水分≤8%),原煤工业分析见表2。原煤中含有15%左右的煤矸石,粒度大致分布在10~70mm。

t

2 存在问题

煤磨产量最高只能达到37t/h,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能稳定操作参数。最初磨机喂煤量最大可以喂入37t/h,但是一段时间后,一仓的磨音逐渐变得沉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一仓就会出现饱磨现象。操作员只能采取降低喂料量或者间歇性停止喂料的方法来防止饱磨。但是降低喂料量后也只能保持暂时的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又会重复先前的状况。直到产量降低到27t/h后磨机才能够保持长时间稳定的运转。

另外,伴随着磨音逐渐变得沉闷,磨机的进出口压差也随之增大。最初压差大约在0.7kPa,但是每次减产一段时间后进出口压差就会出现上升,而且即使降低喂料量后也不会恢复。最终产量稳定后磨机的进出口压差才稳定下来,但这时压差值在4kPa左右。磨机主电动机的电流为额定电流的60%左右。

3 原因分析

1)一仓破碎能力不足。入磨原煤里含有较多易磨性差的煤矸石,相对于无烟煤而言,煤矸石的硬度较大(煤矸石的莫氏硬度在3~7左右,无烟煤的莫氏硬度一般小于4),并且有一部分粒径超过了25mm。设计的级配已经不能满足破碎要求,未被破碎的颗粒富集在隔仓板前端,在研磨体的挤压下进入篦缝,最终堵塞大多数篦缝,导致饱磨,引起磨内通风不足。

2)试生产期间正是雨季,空气比较潮湿,化验报告显示原煤的水分在8%左右,基本上达到了入磨物料水分指标的上限,当一、二仓篦板篦缝被堵塞时,煤粉通过率降低,同时一仓大量湿气不能排出,出现磨内包球现象,进一步恶化磨况。

因此可以肯定,磨机对含有大量煤矸石并且含水量较高的原煤难以适应,需要对磨机进行改造。

4 改造措施

1)针对因篦板堵塞导致磨内通风不良的问题,如果采取增加所有隔仓板篦缝的宽度,可能会导致一仓粗颗粒物料流入二仓 (原篦缝宽度12mm) , 对产品细度的控制不利。于是采取割除一半中心圆的篦条, 割除方式见图2。这样不但可以保持通过隔仓板的物料粒度, 同时还可以提高磨内的通风能力。

2) 从磨机的运转情况看, 磨机主传动的电流只有额定电流的60%左右, 有比较大的富余能力, 而且一仓的填充率不高, 还有不少的余地。于是在一仓增加了Φ70mm的钢球2t, 磨内研磨体总量达到77.5t, 一仓的平均球径为48.67mm, 比改前略高;加球后磨内一仓填充率上升到23%。

3) 对隔仓板篦缝进行了人工清理。

5 改造后可能产生的影响

磨机改造后, 由于研磨体装载量增加了, 相对正常情况, 磨机的电流有小幅度上涨, 这样电耗将会稍有上涨;另外, 中心圆的篦条经过割除后, 篦缝的宽度由12mm增大到30mm左右, 正常生产时, 一仓煤粉料面高度不会超过中心圆区域, 粗颗粒是通过隔仓板篦缝进入二仓, 只是细粉会随着风通过中心圆篦缝进入二仓。如果由于磨机系统故障出现饱磨, 磨内物料高度超过中心圆, 才有可能造成窜球现象, 给生产带来损失。

6 改后效果

改变结构 篇8

为了探究在冻融过程中土体结构的变化,本文采用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冻融程度的土体细观结构进行观察,发现土体在不同程度的冻融作用下的结构变化。所得结论可为季冻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相关的依据。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中所采用土样为取自哈尔滨某施工现场的粘土,取样深度为1.2~1.5 m,土体颜色为黄色,对取回来的土样进行土体的物理性质试验,所得到的土体比重为2.67,最大干密度为1.86 g/cm3,最佳含水量为14.2%。

根据所得到的土体基本物理指标对土体进行制件,其中所制件的土体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并根据土体的最大干密度按90%的压实度进行静压压实,所制取的模件为尺寸内径为61.8 mm,高度为20mm的圆柱试件,对压实后的模件脱模。为了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冻融,将试件放于-15℃冻融试验箱中冻结,冻结时间分别为2 h、4 h、6 h,将冻结完的试件置于25℃下融化至室温。将模件切片处理,并采用GAOSUO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土体的切片断面进行细观结构观察。

2 微观结构分析

对素土以及不同时间的土体进行细观结构观察,试验观察倍数分别为100倍以及500倍,其中放大倍数为100倍的土体细观结构如图1所示,放大倍数为500倍的土体细观结构如图2所示。

根据图1可以看出,当土体未冻融时,土体表面较为平整,土颗粒排列致密,总体孔隙率较小,未发现大的孔隙与裂隙。随着冻融时间的增加,土体逐渐出现破碎,土体表面变得起伏不平,开始出现纵向的裂隙并且土颗粒碎屑出现逐渐增加,土体的整体性下降,总体连接性能较差,并由开始的密实散粒结构逐渐转变成片堆结构。



根据图2可以看出,当土体未冻融时,土颗粒之间连接紧密,土体的整体性较好,土颗粒之间的棱角较为明显,土体表面并未出现明显的孔隙与裂隙。随着冻融时间的增长,土颗粒之间的水分凝结成冰晶,冰晶的产生破坏了土体的整体性,结构开始出现大孔隙并演化成纵向裂隙,土颗粒之间的连接较差,土颗粒的颗粒粒径变小并且土颗粒表面的棱角磨圆。说明冻融作用会使得土体的整体性能变差并且会影响土体强度。

3 小结

通过对土体在不同冻融程度下的细观结构的变化,可以发现,当土体冻融时间增加时,土体之间的水分会结成冰晶进而破坏土体结构,当土体颗粒遭到破坏时,会引起土体内部的孔隙数目增多,孔隙率增大,引起强度的衰减。

摘要:为了探讨土体在冻融过程中细观结构变化引起的强度衰减,通过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冻融程度的土体的细观结构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发现,随着土体冻融程度的加深,土体破碎程度加剧,孔隙数量增多,土体结构性破坏程度不同。

关键词:冻融程度,细观结构,孔隙率

参考文献

[1]王绍全,申杨凡,何钰龙,等.冻融作用下石灰改良土微观特性研究[J].路基工程,2015,(3):75-78+83.

改变结构体系后地基基础可靠性分析 篇9

对于一些投入使用时间只有10年左右的排架厂房而言,将其改造为框架结构房屋,不但可以节省造价,更不会由于拆除而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但由于结构的变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原基础现所受荷载较原荷载有较大增加,地基基础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新旧基础的地基变形量差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这些对房屋的后期安全使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2 工程概况

福建省7度抗震设防烈度区某单层排架结构厂房建于1999年,后于2009年初改为三层框架结构;本文主要对该房屋地基基础进行可靠性分析。

3 检测鉴定程序

现场检查上部结构现状,详细调查上部结构荷载现状,明确传力途径,并且重点检查上部结构板梁柱承重构件及填充墙体裂缝,对上部结构进行倾斜度观测;搜集原排架结构设计图纸、现框架结构设计图纸、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施工记录等资料,开挖检查新旧基础现状。

4 结构特点

房屋现为三层框架结构,现保留原排架结构外墙,原排架柱截面尺寸为400mm×800mm,新框架柱尺寸为500mm×450mm,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为4600mm;楼屋面采用主次梁结构体系;现房屋总高度为11.98m,总长度为48.00m;房屋现状照片详图1,原排架结构剖面图见图2,现框架结构剖面图见图3。

5 检测及分析

5.1 上部结构现状检查

现场检查该房屋一层现未使用,也未堆放任何物品,二层和三层为办公用房,屋面为上人屋面;上部结构板梁柱承重构件及填充墙体均未发现裂缝等损伤现象。

5.2 场地地基土概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地貌上属于兴化海积平原地貌单元,地下水位埋深为1.00m,场地类别为Ⅱ类;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素填土、②淤泥质土Ⅰ、③粉质粘土(本工程地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土层厚度约为9.0m)、④淤泥质土Ⅱ(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土层厚度约为4.0m)、⑤含砾质粉质粘土、⑥全风化花岗岩、⑦强风化花岗岩。其中②淤泥质土Ⅰ和④淤泥质土Ⅱ为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弱土层,该场地属于抗震不利地段。

5.3 开挖检查地基基础现状

现场对JC-(6)-(C)和JC-(6)-(D)开挖检查现状,测量截面尺寸及埋深,检查结果表明,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JC-(6)-(C) 和JC-(6)-(D)均采用锥形现浇独立基础,埋深分别约为3.10m和3.72m,基础底面尺寸分别约为5.10m×4.30m和4.80m×4.00m;相邻新旧基础间及相邻两新基础间均未设置基础系梁;基础结构层现均未发现裂缝等损伤现象;局部基础平面图见图4。

5.4 荷载组合

根据上部结构荷载调查结果及传力途径,计算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荷载标准组合和基本组合为:

Sk=1.0(SGk+0.5SQk)+1.0SEhk

S=1.2(SGk+0.5SQk)+1.3SEhk

式中Sk—相应于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值

S—相应于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值

SGk—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SQk—可变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各种荷载组合值见表1,

表1计算结果可知,现阶段JC-(6)-(C)和JC-(6)-(D)基础顶面竖向力大小基本相等,深入分析可知虽然传至中柱的楼屋面荷载较边柱大,但是原排架结构外墙荷载全部通过基础系梁传至边柱,使其顶面竖向力增幅较大,基本与中柱荷载持平。

5.5 地基承载力验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5.2.2条按下列公式计算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和最小压力值:

pΚmax=Fk+GkA+ΜkW (1)

pkmin=Fk+GkA-ΜkW (2)

式中M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值;

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

pkmax—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

pkmin—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小压力值;

根据现场开挖检查持力层情况结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5.2.4条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4.2.3条按下列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fak+ηbγ(b-3)+ηdγm(d-0.5) (3)

faE=ζafa (4)

考虑到原基础已经使用10年以上,其地基承载力应可适当提高,参照《砖混结构房屋加层技术规范》(CECS 78:96) [3]4.1.2条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提高系数μ1;计算结果见表2,

备注:表中JC-(6)-(D)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已考虑地基承载力提高系数μ1。

由表2可知,该房屋地基承载力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5.6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在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淤泥质土Ⅱ,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5.2.7条按下列公式计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pz+pczfaz (5)

pz=lb(pk-pc)(b+2ztanθ)(l+2ztanθ) (6)

计算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该房屋地基承载力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要求。

5.7 地基变形计算

考虑到新旧基础沉降差异,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5.3.8条考虑相邻荷载影响并按5.3.5条按下列公式地基最终变形量:

s=Ψss=Ψi=1np0Esi(ziα¯i-zi-1α¯i=1)(7)

式中s—地基最终变形量;

Ψ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s′—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

5.7.1 对于新基础JC-(6)-(C),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计算地基土在各分层面处自重应力σC、附加应力σZ及地基最终变形量;计算时结果见图5和表4,

5.7.2 与JC-(6)-(C)明显不同的是,JC-(6)-(D)在原荷载作用下已经使用10年以上,原基础下地基土已产生一定固结压缩且经过计算得原荷载在准永久组合下基础顶面竖向力为312kN,相当于现有荷载组合值的47%,在原荷载作用下,地基已产生的变形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在计算地基变形时应对原附加应力值适当折减来考虑原附加应力值对地基变形的影响;本文在计算时,采用现有荷载产生附加应力减去原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来考虑附加应力的影响;两种对比计算结果见图6、图7和表5。

由表5地基最终变形量计算对比结果可知,原荷载的附加应力对地基最终变形产生重要影响,在计算时不可忽视,应采用减去原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的地基变形计算结果作为JC-(6)-(D)地基最终变形量。

5.7.3 由表4和表5可知,相邻基础沉降差理论计算结果为43.715mm,明显超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5.3.4条框架结构沉降差9.20mm的限值要求。

5.8 基础承载力验算

新旧基础在现有荷载作用下承载力计算均按照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8.2.7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基础受冲切承载力及板底抗弯承载力均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要求。

5.9 倾斜度观测

上部结构倾斜度观测结果表明,现阶段该房屋各测点倾斜均向房屋内侧倾斜且各测点侧向位移基本接近《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3]66.3.5条和7.3.3条的规定限值,可见倾斜观测结果与相邻基础沉降差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观测点布置及对应倾斜方向详图8。

6 结论与建议

(1)根据现场开挖检查结果表明,该房屋相邻新旧基础间及相邻两新基础间均未设置基础系梁,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6.1.11条构造要求,后期应加设基础系梁。

(2)针对改变结构体系后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时,考虑到原基础已使用较长时间,应适当考虑地基承载力提高系数μ1对原基础承载力的影响。

(3)地基变形量差值是关系到房屋经上部结构和基础改造后基础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原基础在荷载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多年来土体已完成或基本完成了固结沉降,在后期使用时其地基变形量与新基础沉降差已超出了规范规定的限差。虽然房屋现阶段上部结构暂未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主要是由于房屋投入使用时间不长,地基土的固结沉降尚未完成,地基变形可能仍在继续,建议加强沉降观测,以验证本文理论分析结论,并根据后期沉降观测结果必要时可根据《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23-2000) [5]第六章所述方法进行基础加固与补强。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CECS78:96砖混结构房屋加层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4]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改变结构 篇10

进出口方面,我国改变了进口精炼铜为主的格局,转为进口铜矿,生产精炼铜,精炼铜出口也在提高。 库存方面,2014年LME库存持续流出,由于需求并不足以支撑LME库存流出量, 这将导致市场上铜供给的改变。 持仓方面,由于目前市场上多头多为贸易商持仓,即期现套利持仓,而市场上的空头力量多为基金,表现了市场对于铜价未来的预期。

国内投资低迷不振

2014年, 美国已经逐渐转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 美国二季度制造业信心大幅反弹, 经济增长较为坚实。 其中,美国工人的小时工资增长迅速,工人与非管理人员工资上涨迅速。 巴克莱预期美联储将在失业率接近自然失业率时开始加息,考虑到通胀下行风险,可能慢于平常紧缩步伐。

欧盟区二季度经济增长出现停滞,并面临通缩风险。 对于欧元区经济增长,巴克莱做出预测与修正,2014年为0.7%,2015年为1.1%。 失业率方面, 欧洲失业率差别较大, 法国与意大利表现较弱,经济疲弱带来失业率不断攀升。 与之相反,英国经济活动保持较为强劲,企业和家庭信心高涨。

我国经济在低位徘徊, 通缩风险加大。 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自2012年起,克强指数急剧而下。 根据海通研究所预测, 预期2014年GDP增速为7.3%,2015年GDP增速降至7%。

2014年国内投资整体下滑 , 消费结构出现分化。 我国三季度投资全面回落,三季度投资当季同比13.4%,较二季度大幅下降2.8%,其中9月当月同比增速由8月13.3%降至11.5%。 中央项目投资3季度数据也较2季度大幅下滑 ,主要原因在于稳增长效应的消退。 整体来看,2014年消费结构出现了分化,结构转型较为明显,有色金属消费走向弱势,预示了有色金属行业存在需求走弱预期。

精炼铜产量大增

2014年全球矿山产量较去年窄幅增长,9月精炼铜产量为自2004年8月来最高。9月全球矿山产量1 537千吨,同比增加0.06%,环比减少1.03%。其中, 美洲产量9月较8月出现大幅下滑, 为816.9千吨,同比减少3.26%;非洲和亚洲矿山铜产量有不同程度提高,美洲铜矿产量减少主要原因是9月全球最大铜矿智利Escondida铜矿工人罢工所致。 9月,全球精炼铜产量2 306千吨,同比增加12.72%, 环比增加0.31%,其中原生精炼铜产量1594千吨, 同比增加11.47%,再生精炼铜产量373千吨,同比增加18.41%。 受到中国冶炼产量支持,亚洲精炼铜产量最高, 并且继续增长,9月亚洲精炼铜产量达到1 054.4千吨,同比增加17.78%。 2014年普遍上涨的铜加工粗炼费、精炼费上涨,预期将带来2015年铜冶炼增加。

2014年我国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较有所减少。 11月,我国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 539.84亿元, 同比减少1.9%; 我国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11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5 360.05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6.30%。

精炼费预期大涨

受惠于铜矿产量提高,2015年中国铜加工精炼费增幅可能高达20%。根据冶炼商高管及交易商称,2015年中国铜冶炼商为全球矿企加工原材料铜精矿时,可能将多获得9%~20%的费用。 有冶炼商预期2015年标准铜精矿的指标加工精炼费(TC/ RC) 将从2014年的每吨92美元和每磅9.2美分, 分别涨至每吨100~110美元和每磅10~11美分。日本最大的铜冶炼商 (泛太平洋铜业公司) 已经将2015年的加工精炼费用目标定于100美元和10美分以上, 同时, 欧洲冶炼商预期的价格在105~ 115美元和10.5~11.5美分。 精炼费的提高,预示之后铜产量的提升。

2014年铜冶炼企业开工率较去年有所提高 , 但下游企业开工不足。 11月铜冶炼企业开工率为90.40%,环比下滑2.08%。 主要是检修因素。 11月铜杆企业开工率77.01%,同比上升3.31%,环比增加5.28%;11月铜板带箔企业开工率63.92%,同比减少0.50%, 环比减少2.53%;11月铜管企业开工率71.62%,同比减少5.35%,环比减少0.68%。 冶炼企业短期检修,高额冶炼费刺激铜冶炼增加,整体看下游需求不足,导致铜供给多于需求。

2014年电网投资需求增加, 空调与汽车产量也高于去年,冰箱生产提前进入淡季。 2014年电网投资较去年有所提升,11月电源及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达为3 460.30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2.59%。 汽车产量整体较去年小幅提高,7、8月是需求淡季仍然较去年每月多生产15万辆车。 11月, 汽车产量为232.70万辆, 较去年同期增长1.89%。 11月空调产量为1 142.25万台,同比增长6.82%。

LME库存持续走低

2014年下半年 ,LME库存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LME库存自8月12日达到最低点140 675吨,之后一直增长。 截至12月30日,LME总库存172 250吨 ,其中注销仓单25 125吨 , 注销仓单占比17.08%;整体来看,欧洲和亚洲的库存在12月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 北美洲库存有减少趋势。 COMEX铜库存自2014年年初至三季度一直增长, 到10月中旬库存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出现下调。

数据显示,在全球显性库存中,LME库存在2014年持续走低, 该一趋势在8月得到改善,8月LME库存在底部恢复,伴随着上期所库存与COMEX库存减少。

市场看空情绪依旧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4年11月我国铜矿石及精矿进口115.37万吨,较去年同比增加25.28%, 而精炼铜进口320,308吨,同比减少2.61%,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416,540.33吨, 同比减少4.38%。 主要由于中国对于铜的大量需求导致铜厂增加冶炼生产, 冶炼费的提升进一步加大冶炼商冶炼热情,国内产量增加,进口需求减少。 与此同时,铜融资的严管以及国内外利差收窄有效遏制了铜需求, 造成了需求减少。

上一篇:陶瓷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下一篇:防孤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