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处理

2024-05-13

诊断处理(精选十篇)

诊断处理 篇1

1 类型

完全性前置胎盘 (Complete Placenta Previa) 或称中央性前置胎盘, 子宫颈内口完全被胎盘覆盖。部分性前置胎盘 (Partia Placenta Previa) 子宫颈内口部分被胎盘组织所覆盖。边缘性前置胎盘 (Margianl Placenta Previa) 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 不超过子宫颈内口。

以上分类系指在出现症状后, 准备处理前, 第1次阴道检查发现的情况为准, 因胎盘边缘与子宫颈口的位置关系, 随宫颈管的消失和宫颈口的逐渐扩大而改变, 如中央性可变为部分性。

2 病因

2.1 子宫内膜病变

产褥感染或刮宫感染及损伤等所致的子宫内膜炎或子宫内膜缺损等, 使子宫蜕膜发育不良或形成不全。当孕卵植入时, 血液供应不足, 为了摄取足够的营养致使一部分平滑绒毛膜继续发育, 扩大胎盘面积, 使胎盘延伸至子宫下段, 甚至遮盖子宫颈内口而形成前置胎盘。

2.2 胎盘异常及其他

如双胎, 胎盘面积较单胎为大, 而达子宫下段。双胎前置胎盘发病率较单胎高1倍。如副胎盘, 因主要胎盘在宫体部, 而副胎盘达子宫下段, 近宫颈口。甚至遮盖子宫颈内口而形成前置胎盘。

2.3 孕卵植入过迟

因孕卵发育迟缓, 进入宫腔后, 未能在宫体部及时着床, 继续下行而植入于子宫下段, 形成前置胎盘。

3 临床表现与诊断

3.1 无痛性阴道流血

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 出血是由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子宫下段逐渐伸展, 子宫颈管消失, 子宫颈口扩张, 而附着于子宫下段或子宫颈内口的胎盘不能相应地伸展, 以致前置部分的胎盘自其附着部剥离, 使血窦破裂而引起出血。出血可反复多次发生, 也有一次大量出血引起休克。出血往往发生于不自觉中, 偶有半夜睡醒后, 发觉自身已卧于血泊之中。病人因失血, 多并有贫血。其贫血程度与阴道出血量成正比。

3.2 腹部检查

腹软且无压痛, 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相符, 胎心音清晰。先露高浮或胎位异常, 由于胎盘位于子宫下段, 阻碍先露部入盆下降, 或造成异常胎位, 尤以臀位多见。

3.3 阴道检查

有前置胎盘可疑者, 禁止肛门检查及灌肠。如流血不多, 产前又未作过阴道检查者, 可谨慎的做窥阴器检查, 以排除其他原因的出血 (如宫颈息肉、宫颈炎、静脉曲张等) 。如流血较多 (超过月经量或活动性出血) 或已有产兆, 必须迅速确定处理方案时, 在做好输血及急诊剖宫手术的准备下, 严格消毒后做阴道检查, 动作一定要轻巧, 由有经验医师去检查。方法:先用示、中两指伸入阴道, 扪诊穹隆部, 注意诊察胎先露与手指之间有无较厚的海绵样胎盘组织相隔;如仍不能确定, 再由阴道穹隆顺宫颈轻扪宫口开大情况, 然后轻触宫口内有无羊膜囊感, 以及胎盘软组织掩盖宫口程度。如无输血及手术条件, 立即护送转院。不做阴道检查, 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出血。

3.4 超声检查

通过超声断层像, 可清楚看到子宫壁、胎头、宫颈和胎盘位置, 并依据胎盘边缘与子宫内口的关系, 可进一步明确前置胎盘类型。此法简便、准确、对胎儿无害。妊娠中期超声时胎盘前置者, 应严密随访, 其中多数在妊娠晚期时胎盘位置升高, 一小部分仍为前置胎盘。

3.5 放射性同位素扫描胎盘定位

近年来应用113 m铟 (113 m In) , 因其半衰期短, 对母儿影响小, 正确率也较高, 诊断符合率可在90%以上, 但对分辨胎盘为前位或后位以及前置胎盘类型较差, 此外还需要有特殊设备, 故未被普遍使用。

3.6 X线检查

软组织造影、血管造影及膀胱、胎头造影也可以了解胎盘位置。用这种方法准确性低, 且胎儿吸收大量放射线有害, 故目前已被B型超声检查代替。

3.7 产后检查胎盘及胎膜

对产前出血的病例, 产后仔细检查娩出的胎盘, 以便核实诊断。前置部分的胎盘呈黑紫色, 有凝血, 如这些改变在胎盘的边缘, 而且胎膜破口处距胎盘边缘<7 cm, 则为部分性前置胎盘。

4 处理

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是制止出血, 纠正贫血。应根据出血量多少、有无休克、妊娠周数、产次、胎位、胎儿是否存活、是否临产、宫口开大程度及胎位情况仔细分析, 决定处理方案。

4.1 期待疗法

前置胎盘时围生儿死因主要是早产。对妊娠期<37周, 胎儿体重<2 300 g, 阴道出血不多, 孕妇一般情况好者, 应住院治疗, 使胎儿尽量接近足月, 从而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1) 绝对卧床休息, 尤以左侧卧位为佳。 (2) 应用镇静药。有腰酸、下腹痛时给苯巴比妥0.03g, 3次/d;地西泮2.5mg, 3次/d, 口服。 (3) 应用平滑肌松弛药 (1) 硫酸镁 (MgSO4) :25%硫酸镁20mL溶于5%葡萄糖液250 mL中, 以1 g/h的速度静脉滴注, 症状消失后改用沙丁胺醇 (舒喘灵) 口服。 (2) 沙丁胺醇:口服, 2.4~4.8 mg/次, 3次/d。 (4) 纠正贫血。口服硫酸亚铁, 0.3 g/次, 3次/d。贫血者应随时输血纠正贫血, 因孕期输血效果优于产时急症输血。 (5) 避免刺激, 腹部检查要轻柔, 禁做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 (6) 每周监测胎儿宫内状态, 必要时可抽羊水检查胎儿肺成熟度, 并同时注入地塞米松10 mg以促进胎儿肺成熟, 提高出生后存活率。

4.2 终止妊娠

适于前置胎盘期待中又有大出血休克, 或近预产期反复出血, 或临产后出血较多, 都需要采取积极措施终止妊娠, 其方式有2种:

(1) 阴道分娩适于经产妇, 已临产, 宫口开大2~3 cm, 或胎儿较小及部分性前置胎盘者。应严格掌握指征, 谨慎操作。 (1) 人工破膜:用腹带包扎腹部, 以助胎头下降, 压迫胎盘止血, 并用缩宫素催产。 (2) 头皮钳:破膜后, 胎头仍高, 宫缩不强, 加用头皮钳夹住头皮, 另一头悬以500 g重物, 垂于床脚做牵引以加强先露对胎盘的压迫止血。 (3) 臀足压迫法:臀位时, 宫口开至5~6 cm时, 破膜后可轻轻拉下一胎儿足, 悬以重物, 使臀压迫胎盘以制止出血。

采用以上处理, 如宫缩不良, 产程进展仍慢, 可加用缩宫素催产。并注意这些方法有引起宫颈撕裂加重出血的危险, 胎儿也易受损伤, 死亡率高, 现临床已较少采用。

(2) 剖宫产适用于完全性前置胎盘或出血较多者。初产妇宫口未开, 胎位不正并有产科指征;有的孕妇出血虽不多, 估计胎儿可存活又迫切需要活婴者, 亦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1) 术前输液、输血, 纠正贫血及休克。 (2) 做子宫下段切口, 尽快娩出胎儿。 (3) 胎儿娩出后一面于子宫体部及时注射宫缩药, 如缩宫素IOU或麦角新碱0.2 mg, 一面立即娩出胎盘, 使子宫下段血窦尽快闭合, 减少出血。 (4) 如有植入胎盘时应做子宫切除术。

在农村山区遇到本症, 出血量多, 就地不能处理时, 严禁肛门检查及阴道检查, 立即补液防止出血休克。并在消毒下行阴道无菌纱布卷填塞压迫止血迅速转院处理。

为了防止产后出血及产后感染, 应及时应用宫缩剂和抗生素。

参考文献

[1]曹珍修.胎盘种植异常的临床诊断与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6 (5) :83-84.

食物中毒的诊断和处理 篇2

1、食物中毒的诊断机构:在《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中明确规定食物中毒患 者的诊断由食品卫生医师以上(含食品卫生医师)诊断确定;食物中毒事件的确定由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根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确定,

2、食物中毒的诊断依据:食物中毒诊断基础在食物中毒调查所占有的资料,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各类各种食物中毒的特点进行综合判断。其判定依据在gb14938-34的第4部分有详尽的要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进食的关系: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 病,发病者均是食用者,停止食用该种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食物中毒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发病急剧,潜伏期短,病程亦较短,同一起食物中毒的`病 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发病,很快形成发病高峰、相同的潜伏期,并且临床表现基本相似(或相同),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染,其发病曲线没有尾峰。

(3)食物中毒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资料:从不同病人和中毒食品中检出相同的病原,但由于报告的延误可造成采样不及时或采不到剩余中毒食品或者病人已用过药,或其他原因未能得到检验资料的阳性结果,通过流行病学的分析,可判定为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

对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的分析报告至关重要,该报告必须满足食物中毒流行病学 特征性的要求,必要时可由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

对各类不同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略有不同,要作出明确的诊断和鉴别,食品卫生医师应具有 一定业务技术水平。

(二)食物中毒的处理

对食物中毒的处理可分为技术处理和行政处理,

前者如救治中毒病人,对中毒场所的清洁、 消毒;后者如行政控制措施(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处理对象可包括中毒病人、中毒食品和造成中毒责任人等,有关食物中毒的技术处理在gb14938的第5部份已有原则规定,有关行政处理详见本书第十五章。但须强调几个问题:

1、食物中毒行政控制措施要求及时、有效。这对控制食物中毒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 按法定的程序使用法定的形式。对于已售出或外流的中毒食品及原料也当然封存。故在封存之前应当责令追回,然后进行封存。责令追回也应有书面的责令追回通知书。

2、在行政处罚中责令停产停业是一种较为严厉的罚种,《行政处罚法》规定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然而每当发生食物中毒时情况非常紧急,为了尽快控制食物中毒的事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保护人民的健康权不受侵害,责令肇事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停业可疑中毒食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作为一种临时控制措施必需立即得到执行。

3、《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了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何谓“严重”?应当注重食物中毒事故造成的后果。如中毒人数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致死致残的,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的。在调查重大食物中毒案时应按最高人民检察院、卫生部、公安部发布的《关于查处违反食品卫生案件的暂行规定》及时与司法机关联系。

4、在卫生部颁布《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中将食物中毒按发病人数将罚款的数额进行了 较为合理的裁量,分为10人以下;11人至30人;31人至100人,101人以上四种情形,但在具体适用时还应参考其他情况,如中毒病人的严重程度,肇事单位主动消除影响的态度等。

产后出血的诊断及处理 篇3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1 病因及诊断要点

1.1 宫缩乏力: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血窦、血栓形成障碍而出血

1.临床表现: 1)胎盘娩出后阴道出血阵发性增多,子宫轮廓不清、软,按压宫底有大量血块排出2)有时阴道出血不多,但血块大量积存于宫腔内,当产妇出现休克时已为时过晚, 2.影响子宫收缩的因素; 1)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2)产程延长、滞产致孕妇衰竭;3)产程中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4)全身急慢性疾病;5)严重贫血、妊高征、子宫胎盘卒中;6)子宫发育不良、感染、畸形、肌瘤;7)膀胱过度充盈;

1.2 胎盘因素: 1.胎盘滞留:胎儿娩出后30分钟,已剥离的胎盘尚未娩出者(宫缩乏力、膀胱过度充盈);2.胎盘嵌顿:宫腔操作或宫缩剂使用不当,子宫局部形成狭窄环或宫颈口收缩,剥离的胎盘不能娩出;3.胎盘剥离不全:由于宫缩乏力、或胎儿娩出后过早过度挤压子宫、粗暴牵拉脐带;4.胎盘部分粘连:胎盘部分已剥离,部分粘连于宫壁上不能自行剥离出血。常见于多次人流刮宫后、多产妇;5.胎盘部分植入:胎盘部分植入,另部分已与宫壁分离引起大出血;6.胎盘残留:胎盘娩出后多量流血,持续不止,检查胎盘有残缺,或副胎盘残留宫腔而致出血;

1.3 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持续性阴道流鲜红血,子宫收缩好,胎盘胎膜完整。会阴、阴道或宫颈处有裂伤,并有活动性出血。1.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有的在胎儿未娩出前已有裂伤出血;2.宫口未开全,过早使用腹压致裂伤;3.保护会阴不当或助产手术操作不当;4.会阴切开过早致切口流血过多,会阴切口过小裂伤而出血;5.子宫破裂未及时发现而逐渐休克;

1.4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血不凝固。应结合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以确诊。

2 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

2.1 常用的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1.目测法:即肉眼估计法,凭经验、估计血量常是实际出血量的一半。2.面积法:浸湿两层敷料的面积来估算,如5×5cm2计血量2ml;10×10cm2计血量5ml;15×15cm2计血量10ml等。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大概估计。3.容积法:使用弯盘、有刻度的积血器测量,较准确。4.称重法:出血量(ml)=(物品用后重量-物品用前重量)÷ 1.05, 5.容積法+称重法, 出血量(ml)=容积法测量出血量+[(物品用后重量-物品用前重量)÷1.05]

2.2 测量出血量的注意事项:1.产后2小时是观察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的重要时期;2.产后出血标准定为≥500ml,然而待出血已达500ml时再进行处理已为时过晚,出血量达200ml时,即应查找原因并积极处理;3.注意阴道出血的同时,注意会阴切开、剖宫产腹部切口、子宫切口出血量,纱布和敷料上吸附的血量;4.在阴道出血中,来势凶猛的出血固然危险,但小量持续不止的流血,即“细水长流”式出血的潜在危险更大;5.产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有否宫腔积血。

3 预防措施:

1.严密观察产程,应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引起产程延长的因素,及时转诊;2.严格掌握剖宫产及会阴切开的适应症及时机,并注意止血;3.正确应用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胎肩娩出后,子宫肌注射缩宫素20U,5%葡萄糖液500ml加入缩宫素20U静滴。米索前列醇400μg嚼碎口服;4.胎儿娩出后及时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缝合止血;5.掌握胎盘剥离征象,胎盘未完全剥离前严禁暴力推压子宫和牵拉脐带;6.胎儿娩出后10~15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7.阴道助产常规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8.胎盘胎膜娩出后仔细检查其完整性,可疑胎盘胎膜残留者,应及时清除;9.产后留产房观察产妇2小时、观察血压、脉搏、一般状况、阴道出血量和宫缩情况。鼓励产妇饮水,进食和排尿。新生儿早开奶早吸允促进子宫收缩;10.准确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出血量达200ml以上时,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高度重视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11.特别警惕识别失血性休克的征象:如心慌,脉搏快而细;头晕,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4 处理

4.1 子宫收缩乏力 原则是促进子宫收缩:1.宫缩剂:缩宫素10~20u肌注或加入滴管内,麦角0.2mg肌注。米索前列醇400μg嚼粹口服;2.不能自解小便者,消毒导尿;3.按摩子宫:A.经腹按摩子宫法; B.腹部-阴道双手压迫按摩子宫法;4.胎盘剥离面出血,可“8”字缝合;5.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栓塞; 6.宫腔填塞纱条;或通过宫颈在宫腔内放置30ml的气囊的30号French Foley导尿管,起到填塞止血的作用;7.出血仍不止,应行子宫次全切除(前置胎盘注意);

4.2 胎盘因素:原则是助娩胎盘: 1.明确胎盘是否剥离,如已剥离,可协助胎盘娩出。2.经脐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0~20ml+缩宫素20U。3.行手取胎盘术(人工剥离胎盘术)。4.若为胎盘部分残留,可用手取出,必要时行刮宫术,防止子宫穿孔。5.若为植入性胎盘,切除植入部分。或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切忌用手强行挖取。

4.3软产道裂伤 缝合止血。

4.4凝血功能障碍 原则是及时转诊,输新鲜全血、血小板及凝血因子。

5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监测

5.1 一般临床表现: 1.休克早期;烦躁不安、口渴、血压下降、脉细快,面色苍白或轻度发绀,四肢湿冷;2.休克加重:表情淡漠,反应迟顿,血压继续下降,脉搏减慢,瞳孔散大,面部白肿,

5.2 监测指标

1.休克指数(shock index)估计出血量:公式:休克指数 = 心率 ÷ 收缩压;正常值为0 .5

【例】心率120次/分,收缩压80mmHg, 休克指数=120÷80=1.5,出血量估计约为1500, 2.血压:收缩压<90mmHg,或在原基础上下降20~30mmHg是休克的重要指标。壓差<20mmHg; 一般情况下,收缩压< 80mmHg ,估计出血已>1000ml。3.平均动脉压测定:MAP=舒张压-1/3(脉压差)。正常MAP=90±5mmHg;<65mmHg为异常。4.脉搏或心率:>100次/分;5.尿量:少尿:<25~30ml/h,<400ml/24h;6.中心静脉压

6 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治疗

6.1综合措施 1.立即止血;2.关心、安慰、精神支持;3.体位:自体输血位(平卧位,下肢抬高20o。呼吸困难者,头肩亦抬高20o);4.保持呼吸通畅:给氧,保证血液有足够携氧能力;5.建立2~3条静脉通道,6、安置尿管。

6.2补充血容量,疏通微循环,补充细胞外液 1.原则:先多后少、先快后慢、先盐后糖;2.快速补充足够血容量(总量超过失血量2倍):A.首选平衡液:糖盐水、乳酸林格氏液(与细胞外液接近);B.血浆增容剂:右旋糖苷、706代血浆。可改善微循环;C.输血:补充失血量的1/3~2/3。输全血量:液体量=1:3,全血 (新鲜最好 ):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红细胞有携氧能力;血浆(FFP):扩充血容量的胶体溶液,含全部凝血因子;浓缩红细胞:只含红细胞,补充血液携氧能力输血速度(HCT≤25~30%);血小板:多用于凝血障碍;3.输血速度:

注意:每输全血3000ml,补充1克钙

6.3纠正酸中毒:轻度酸中毒不需处理;

6.4应用利尿剂:如血容量基本纠正,尿量少(<25ml/h),速尿(40mg,静滴),甘露醇(250 ml,半小时内,静滴);

6.5应用心、血管活性药;严重休克,心肌缺氧,心功能不全,可用西地兰0.2~0.4mg(P>120次/分);短时间应用血管收缩药物,升压,争取时间补充血容量;多巴胺:增加心排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微弱升压作用,扩张肾血管 ; 用法:5~20mg% 静滴,间羟胺。麻黄碱:在估计扩容满意后使用,可以升高血压,用量半支,在血压恢复后立即停药.

6.6纳络酮的应用阿片肽强心,扩张冠脉,稳定细胞膜,维持血压, 用法:10μg~ 4mg/kg静脉滴注, 效果好,安全而副作用少,休克早期应用更好

6.7抗感染处理

6.8出血性休克纠正的指标1.收缩压>90mmHg;2.中心静脉压回升到正常;3.脉压差>30mmHg;4.脉搏<100bpm; 5.尿量>30ml/h;6.一般情况:皮肤温暖、红润,静脉充盈,脉搏有力。

7 转诊

7.1转诊指征1、对具有产后出血危险的孕妇,应于近预产期或临产初期上转至有输血条件的医院分娩。2.对产后出血产妇,积极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尽速上转;3.产道裂伤,缝合有困难时,应用消毒纱布压迫后上转;4.如出现凝血障碍应立即上转;5.如手取胎盘困难,疑胎盘部分植入时,应填塞宫腔纱条后上转;

7.2转诊过程的处理 1.产妇取平卧位,注意保暖,避免剧烈振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2.保持输液通畅,给予宫缩剂及抗生素治疗; 3.转诊途中随时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量,随时按摩子宫,及给予宫缩剂;4.转诊要一次到位,避免反复转诊延误抢救时机;5.医生护士全程陪同。

参考文献:

伪聋的诊断和处理 篇4

1 伪聋诊断

1.1 纯音听阈测试(PTA)

纯音听阈测试是测试听敏度的、标准化的主观行为反应测听,通过受试者配合获得其不同频率所能听到的最小声音。纯音听阈测试的优点是有良好的频率特异性,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准确判断受试者听力的损失程度及受损类型[1];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受试者密切配合,属于主观检查,得到相对准确的听力检查结果需要一定的检查经验和技巧。纯音听阈测试前先询问患者病史,进行常规耳科检查,确定患者有无既往史,鼓膜是否完整等;向患者交代检查注意事项的过程中,根据患者回答声音的大小预估患者的大致听力。听力检查过程当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部分伪聋患者常见表情淡漠、忧心忡忡,对测试音完全没有反应,测试结果上反映为每次各频率听阈存在10dB以上的差值,可重复性差,没有稳定的反应。此时应向患者耐心解释,消除其紧张心理,并暗示已掌握其听力情况,取得患者信任,争取患者主动配合。心理暗示后复测一次或多次听力,以求得到相对准确的听力检查结果。分析纯音听阈测试结果要先明确正常人气导耳间衰减为40dBHL,骨导耳间衰减为0~15dBHL。伪聋患者大多伪装单侧耳聋,因此单侧聋的气导测试过程中若好耳未加掩蔽,患耳应有与好耳相差40dBHL的影子听力,无影子听力则有伪聋可能。同理,单侧聋的骨导测试过程中,好耳未加掩蔽测得双耳骨导听阈相差15dB-HL以上,则怀疑伪聋[2],否则需进一步的检查验证。

1.2声导抗测试

声导抗测试是一种客观测试,主要用于中耳功能检查,无需严格的隔声设备,仪器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能客观反映患者病情,测试结果准确度较高。声导抗测试分为鼓室导抗图及声反射[3]。鼓室图可判断中耳功能;声反射不需要患者配合,可以间接估计患者的听力水平。声导抗测试检查的目的是排除传导性耳聋,并对伪聋患者进行定性诊断[4]。受试者听力正常或听力极重度损失时声反射阈与纯音听阈较一致[5]。正常声反射阈值为70~95dBHL,听力损失较重时声反射不能引出,伪聋患者常可引出声反射,可鉴别伪聋。但中耳发生病变,则声反射无法引出,此时声反射不能反映听阈。此外,蜗性病变患者多有重振现象,会降低声反射阈值,此类患者也不适用声反射阈推测听阈。声导抗测试可判断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的真实性,主诉单耳聋患者可先行声导抗测试,大致了解患者双耳听力水平,然后进行纯音听阈测试。

1.3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耳声发射是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能反映耳蜗外毛细胞功能。医学实践普遍应用的耳声发射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特点是频率特异性好,检测范围广,可连续检测500~8000Hz的频率范围;检测耳蜗功能的客观测试,不需要患者配合;无创伤,适用于损伤或残疾鉴定;快速、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听力损失大于55dBHL时一般无法引出DPOAE。研究认为,DPOAE与纯音听力之间有良好的频率对应关系,PTA小于20dBHL时,与其相应频率范围的DPOAE反应幅值正常;PTA为20~5 0dBHL,DPOAE反应幅值下降或消失;PTA>50或55dBHL时,DPOAE消失[6]。可见,DPOAE反应幅值随PTA阈值升高而下降甚至消失,DPOAE可评估听力损失程度,辅助验证纯音听阈测试(PTA)结果的可靠性。若纯音听阈测试显示听力损失程度较重,而DPOAE引出,则怀疑伪聋。听神经病患者常可引出DPOAE,而纯音听力较差乃特例,较少见。另外,中耳病变者DPOAE消失,是否有感音神经性耳聋需进一步ABR检查,为DPOAE局限性。

1.4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

ABR是目前最常用的客观听力鉴定方法,也是国家伤残鉴定标准中规定使用的方法,实际应用中以V波反应阈值减去一定的偏移量来估计纯音听阈。ABR可客观反映听力情况,不受受试者主观因素影响,检查结果可靠性、准确性高[7];但在问题:(1)频率范围偏高频,只反映2000~4000Hz的听力情况,频率特异性不高,听力鉴定中主要是依据0.5、1、2 kHz的言语频率[8],局限性显著。若患者中低频听力正常,高频听力下降,ABR测试结果为阈值升高;若中低频听力下降,而高频听力正常,ABR测试结果为阈值正常;不能准确反映患者听力情况。(2)ABR阈值受多因素影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智力障碍、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和多发性硬化等。③虽然ABR是一种客观测试,但是医务人员完成结果分析,医务人员的水平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所以ABR仍存在一定误差。④最大刺激声强度90~100dBnHL。⑤不合作儿童需在睡眠或镇静下进行。正常人V波反应阈为30dBnHL内,法医界一般以阈下10dB作为估计听阈,可能忽略年龄因素的影响。青年人各频率听阈处于最佳状态,高频听阈好于生活言语听阈,用V波反应阈估测言语听力可减去10dB;中年人实际生活言语听力一般为V波反应阈减15dB;老年人生活言语听力基本正常,但高频听阈有所下降,估测言语听力时可用V波反应阈减20dB[9]。综上所述,频率和年龄对ABR的应用的影响大,听力检查时须明确各因素对结果造成的差异,才能得到更准确的听力结果,有效鉴别伪聋。

2 伪聋处理

伪聋者进行心理治疗是获得真实听力的关键。医务人员要先分析受试者的病因和行为动机,了解其就诊是否与外伤、鉴定等有关系。说服不愿配合检查者,表示同情其遭遇,并向其暗示事实与检查结果不符,但不能明确怀疑其行为动机,也不可以直接怀疑其检查结果的正确性,否则可能会刺激受试者,使其产生抵抗情绪,更不利于获取真实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以尊重的态度争取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掩盖真实听力的受试者常有异常行为,应采取转移疏导法引导患者;耐心倾听受试者的诉求,善于与其沟通,改善其戒备心理,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其帮助病人正视现实,配合检查治疗。测试步骤: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心理暗示后复测纯音听力。书写伪聋患者检查报告时,注意避免使用“装聋”、“不合作”等词语。心理治疗后复测纯音听力的检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仍不相符者可注明“供参考”。

3 小结

伪聋的鉴别关系多方利益,需高度重视、严谨。目前有多种检查方法可以鉴别伪聋,但各有优缺点。纯音测听是听力损失定量诊断的首选方法,但结果易受患者自身因素影响。测试者可根据声导抗测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客观听力检查结果准确评估患者听力。因此,临床诊断需合理运用检测技术,互相验证,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同时运用心理治疗,得到准确的听力检查结果。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纯音听闽测试、声导抗测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方法鉴别伪聋的优缺点,各测试方法互相验证,结合心理治疗,以正确诊断伪聋。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试的方法各有优劣,需联合检查,综合分析,经心理暗示,可明确诊断。

关键词:伪聋,诊断,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傅婷婷.多频听性穗态反应(ASSR)在听觉诊断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2,9:23-25.

[2]马琳,李淑华.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在伪聋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 1,12:3 1-32.

[3]李梦茵,郑芸,李刚,等.新生儿226、1000Hz探测音镫骨肌声反射的研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126-129.

[4]刘艳慧,郑艳,丁军,等.声导抗与纯音听阈测试在伪聋鉴别诊断中的作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4):400.

[5]叶清,李斐,兰莉,等.伪聋52例的临床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2,(4):466-469.

[6]Boege P,Janssen T.Pure-tone threshold estimation from extrapolated 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 I/O-functions in normal and cochlear hearing loss ears[J].J Acoust Soc Am,2002,111(4):1810-1818.

[7]赖丹,黎万荣,蒲俊梅,等.正常听力人群听性脑干反应波V反应阈值结果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5):511-513.

[8]郁波,顾爱明,蒋志毅,等.40Hz听觉相关电位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在听阈判定中的价值[J].浙江医学,2009,(6):792-793.

诊断处理 篇5

摘要: 基于旋转机械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技术也倍受重视,从传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到现代的信号处理方法,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本文综述了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传统信号处理方法和现代信号处理方法,分析传统信号处理方法和现代信号处理方法的实际应用,并展望了未来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方向。关键词: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信号处理技术

1、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意义

随着机械设备向着高速、重载、精密方向发展,对机械传动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机械传动设备能够传递较大的功率和载荷,而且传动系统本身必须具备较好的可靠性,从而降低设备的运营成本并提高设备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故障诊断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最重要、最关键而且也最困难的问题就是故障特征信息提取,其必须借助于信息处理,特别是现代信号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探索故障特征信息提取的途径,发展新的故障诊断理论和技术。

2、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传统信号处理方法

以傅里叶变换为核心的经典信号处理方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方法包括频谱分析、阶比谱分析、相关分析、细化谱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倒频谱分析、包络分析和全息谱等。

在基于FT 的信号分析方法中,平稳的随机信号常用其二阶统计量来表征: 时域用相关函数,频域用功率谱。功率谱实质上是一种频域的能量密度分布,因此可以把它视为频域分布,相关函数和功率谱之间也以FT作为联系的桥梁。然而,基于FT的频谱分析技术是建立在信号是平稳性的假设上的,因此具有较大的缺点: 如被分析的系统必须是线性的,信号必须是严格周期或者平稳的,否则,谱分析结果将缺乏物理意义,分析的结果只有频域信息,丧失了时域特征。而大多数旋转机械故障振动信号是非平稳和非线性信号,对这些非平稳信号,由于傅里叶变换的本质缺陷,使得提取的故障特征有缺陷,影响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现代信号处理方法

3.1 高阶谱分析技术

功率谱分析的一个最大缺陷是它不包含频率成分间的相位信息,通常也无法处理非平稳和非高斯信号。而实际的振动信号大多是非平稳和非高斯信号,尤其在旋转机械系统发生故障时更是如此。其中一种非高斯性是各频率成分间的相互关联作用,产生和频与差频成分,称为信号的非线性,对应的相位关系称为二次相位耦合。对于这种非线性现象,功率谱是无能为力的。高阶谱是分析非高斯信号的主要数学工具,已被运用到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其出发点和动机主要有:(1)高斯信号的高阶统计量等于零,当非高斯信号淹没在高斯白噪声中时,利用高阶统计量可以大大降低噪声的干扰。一般而言,旋转机械振动信号中的噪声可以近似地当作高斯噪声处理,因此采用高阶谱分析振动信号更容易提取故障信息;(2)从更高阶概率结构表征随机信号,弥补了二阶统计量(功率谱)不包含相位信息的缺陷,能定量地描述非线性相位耦合。对高阶谱的研究比较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目前高阶谱已被成功地运用到滚动轴承、齿轮和转子系统的故障诊断中。

3.2 ARMA 模型的现代谱分析技术

对旋转机械故障振动信号进行频域分析,通常是采用基于傅里叶分析的经典功率谱分析方法。不同于傅里叶分析的新的谱分析方法称为“现代谱分析”。其中ARMA时序模型是应用较广的一种现代谱分析方法,它利用信号的信息对被窗函数截取的有限信号以外的信息进行预测或外推,提高了谱分析的分辨率和真实度。特别是其中的AR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信号频谱中的谱峰,得到的频谱比傅里叶频谱更平滑,具有良好的频率分辨力,从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直在开展。早在1983年,Gersch采用AR模型和近邻法相结合对旋转机械故障进行分类,而国内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3.3 几何分形技术

目前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领域中,最成熟的方法是基于线性理论的时域和频域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越来越复杂化,基于线性理论的故障诊断方法的缺点和局限性也越来越突出,与非线性原理和方法相融合将是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基于现代非线性理论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十分活跃。分形理论是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适合研究各种“复杂现象”,把它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领域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的新动向。

当旋转机械发生油膜涡动、转子裂纹、转子与定子碰摩、基座松动等故障时,往往会产生混沌现象,采用几何分形方法对振动信号分析可以有效地提取各种故障特征,其中关联维数应用得最为广泛。3.4 时频分析技术

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绝大多数是非平稳、非线性的,这些非平稳和非线性的振动信号包含了丰富的故障信息。对于这些非平稳和非线性的振动信号,时频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在目前常用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中,由于时频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分析非平稳信号因而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时频分析法将时域和频域组合成一体,这就兼顾到非平稳信号的要求。它的主要特点在于时间和频率的局部化,通过时间轴和频率轴两个坐标组成的相平面,可以得到整体信号在局部时域内的频率组成,或者看出整体信号各个频带在局部时间上的分布和排列情况。时频分析在语音处理、地震资料分析、信号检测和数据压缩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旋转机械而言,当其发生故障时的振动信号,大量是非平稳、非线性的信号,因此,时频分析方法是进行旋转机械故障特征提取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和特征提取工具,并广泛应用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

信号的时频分析分为线性和二次型两种。典型的线性时频表示有: 短时Fourier变换、小波变换和Gabor变换等。在很多实际场合,还要求二次型的时频表示能够描述该信号的能量密度分布。这样一种更加严格意义下的时频表示称为信号的时频分布。而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时频分析方法,是一种优秀的时频信号分析方法,尤其适合于非线性、非稳态的信号序列处理。3.5 盲信号处理技术

盲信号分离是指根据观测到的混合数据确定一个变换,从而恢复原始信号或者信号源,其中术语“盲”有两重含义:(1)源信号不能观测;(2)源信号与噪声如何混合是未知的。

由于噪声信号的存在,实际观测到的信号是故障信号和噪声的混合数据,因此近几年盲信号分离技术在齿轮的故障诊断中得到了应用。

盲信号处理技术领域也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例如当ICA和独立因子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用于盲信号分离(Blind Signal Separation,BSS)时,如何解决源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的学习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盲解卷(Blind Deconvolution)问题;当叠加噪声为非高斯的或脉冲噪声时,如何准确估计源信号的个数的问题;在非平稳情况下如何提高跟踪能力和如何提高解的鲁棒性等等。总结和展望

以上对信号处理技术的一些方法及其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不仅研究了传统的旋转机械故障特征提取技术中的信号的幅域分析、信号的时域分析以及以傅里叶变换(FT)为核心的经典信号处理分析方法,而且研究了旋转机械故障特征提取应用中的高阶谱分析技术、ARMA模型的现代谱分析技术、几何分形技术、时频分析技术、盲信号处理技术等几种方法的基本理论和算法以及它们在旋转机械故障特征提取中的实际运用。

麻醉过程中癔症的诊断及处理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54岁,由于车祸致右足皮肤剥脱伤,夜间急诊入院,面容焦虑,精神良好,但十分紧张,没有其它不适主诉,生命体征均示正常。选择上腰麻,麻醉成功,平面满意,手术开始。当手术进行到20min时,患者忽然说胸闷、气喘,查生命体征及呼吸音均正常,麻醉平面仍无再升高,未做任何特殊处理,只是进行安慰一下,未引起重视;又过5min后又诉恶心、想吐,并出现数次干呕,伴烦躁,当时考虑可能平面可能过高,引起的血压过低,测血压、心率均较前上升10%,给予空面罩让患者“吸氧”,患者症状马上消失,并稍许恢复平静,手术继续进行;术中有两次面罩脱落,患者立刻表现气喘,且更加强烈,术毕时欲将空面罩去除,但去除后,病人尚未离开手术室,又重新出现上述症状,又给予“吸氧”恢复正常;在途中,患者自己用手着重保护面罩,防止脱落。回到病房后,给予低流量吸氧,并反复向患者解释,离开手术室就不会难受了。另一患者:男姓,62岁,由于仲秋节吃团圆饭时,与他人争吵,切腕自杀未果,争论入院。紧张、多语,无其它不适主诉,生命体征正常。给予利地合剂(1.2%利多卡因+0.2地卡因)20ml行肌間沟阻滞,10min后,麻醉平面良好,且无任何麻醉并发症和其它不良反应,给予清创、消毒,此时患者突然哭闹、诉苦、哀求伴有躁动,并表示其不自主,有鬼附在其身、控制他,检查生命体征无异常,给予安定10mg静注,仍无效,且症状加重,即给予2.5%硫喷妥钠10ml静注,患者平静入睡,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自然清醒,自主意识反应良好。上术两患者追问病史均无家庭史及既往史,术毕均能自行恢复正常。

1.2 诊断 ①性别与年龄:两患者均为老年男性;②性格特征:入院均很伤感,情感波动大,手术室环境对其存在暗示性,离开即好转;③起病有诱因且突然;④躯体症状:无品质性疾病和体征,呈现恶心、呕吐、气喘且带有表演性和夸张的特点及深厚的情感色彩;⑤精神症状:存在朦胧状态,呈现似睡梦样表现,鬼神附体、有明显生动的幻听,表情丰富而逼真同时伴有躯体症状表现为不自主的躁动。

1.3 治疗 第一例患者给予精神治疗消除其顾虑、增强自信心,经暗示治疗好转;第二例患者呈精神性发作无法接受精神治疗即给予抗精神苏维埃进行镇静治疗。

1.4 预后 该两患者预后良好,但考虑到患者既无往史又无家史,还是未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以防在患者及家属心里留下阴影产生易感因素,增加心理负担。

2 讨论

产力异常的诊断及处理 篇7

1 宫缩力的产生及生理特点

妊娠子宫两角处各有一个起搏点, 子宫收缩时, 兴奋先从两侧子宫角部开始, 以微波形式向子宫肌纤维细胞膜传递, 激活的细胞膜不断传递信息, 向内侧扩散, 并在宫底部的中线及中后由上而下地传播, 在15 s内整个子宫会发生协调性收缩, 称为对称性和极性。宫缩具有阵发性, 收缩分为“加强”、“顶峰”和“减弱”三部分, 然后继以休止, 这种现象交替出现, 以利于子宫肌纤维休息、子宫胎盘循环恢复交换及胎儿生存, 称为节律性。宫缩有一定强度, 正常宫口开大4 cm~6 cm时约为5.3 kPa, 7 cm~8 cm时约为6.0 kPa, 9 cm~10 cm时约为6.7~8.0 kPa.临床触诊分为一般性收缩与强收缩, 一般性收缩持续时间30 s~40 s, 按子宫上部时, 感到子宫壁为韧性;当强收缩时, 持续时间为60 s左右, 子宫为板状感。收缩频率:临产开始时约10 m in子宫收缩1次, 持续时间为30 s, 阵缩变强后可持续30 s~90 s, 第一产程后期及第二产程时, 可2 m in~3 m in宫缩1次。

宫缩效果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 (1) 促使子宫收缩物质的数量及质量 (如催产素、前列腺素、5-羟色胺) ; (2) 宫缩的能量来源[如三磷酸腺苷 (A TP) 、肌糖原]; (3) 刺激宫缩的因素; (4) 传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产力异常的原因及分类

任何影响宫缩四个基本条件的因素都可导致产力异常。 (1) 全身性原因:a) 孕妇患各种急慢性疾病而导致体质虚弱, 如肝脏病、肾脏病、血液病等;b) 内分泌失调, 如雌激素或垂体后叶素催产素的含量不足、乙酰胆碱减少及子宫对乙酰胆碱敏感性降低等;c) 产程延长、滞产、难产;d) 药物影响, 如镇静剂 (度冷丁、巴比妥类、硫酸镁、舒喘灵等) ;e) 产妇心情过于紧张, 恐惧分娩, 以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抑制了宫缩;f) 临产休息不好, 过度疲劳甚至衰竭, 饮食不佳, 能量供给不足;g) 妊高征。 (2) 局部性原因:a) 子宫发育不全、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影响宫缩能力;b) 子宫肌过度扩张、肌纤维失去正常收缩力 (如羊水过多、胎儿过大、多胎妊娠等) ;c) 宫腔感染 (如绒毛膜羊膜炎) ;d) 瘢痕子宫;e) 卵巢囊肿及尿潴留膀胱充盈, 阻碍子宫收缩;f) 体温过高, 可减弱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影响宫缩。

3 临床常见的两种宫缩乏力的诊断

(1) 低张性宫缩乏力:多见于宫颈扩张加速期。子宫收缩虽有极性、对称性及节律性, 但次数少, 弱而无力, 每10 m in少于3次, 持续时间不足30 s, 宫缩高峰时子宫内压低于4.0 kPa, 手指压宫底部肌壁感觉不坚实, 甚至凹陷。这种现象如果在产程一开始就出现者称为原发性宫缩乏力, 如果进展到活跃期以后才出现者, 称为继发性宫缩乏力。由于宫腔压力小, 产妇不适感较轻, 短期内对母婴影响较小, 但仍会导致不良后果。 (2) 高张性宫缩乏力:多见于临产初期潜伏期。子宫收缩缺乏极性、对称性及节律性, 如对称性破坏, 收缩的兴奋点可发生在子宫的某一处或多处, 子宫肌层的兴奋性不一致, 宫缩间歇时子宫壁也不能完全放松, 这种宫缩不能使子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如极性倒置, 则子宫波自宫颈开始向上扩展, 子宫下端收缩强于子宫底部, 宫缩时底部不硬而中下端较硬, 使子宫肌肉退缩受到阻碍, 宫口不能扩张。产妇自觉宫缩强, 腹痛剧烈, 拒按, 宫缩之后腹痛也不能完全缓解。由于宫腔压力始终较高, 使胎盘循环受到影响, 容易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4 宫缩乏力的处理

ID风机故障诊断及处理 篇8

广西华银铝业公司氧化铝厂1#ID风机, 是丹麦A/SFFE公司供应的HAF280/307风机, 是公司年产70万吨氧化铝粉焙烧炉的关键设备, 一台ID风机出现问题, 将会影响公司三分之一的产量。图1为ID风机结构简图。

主要技术参数:型号:HAF280/307转子质量:3100kg

叶轮直径:2765mm叶轮宽度:500mm转速:变频调速

该风机自从2008年5月8日启动, 运行转速是额定转速的80%, 振动最大的是测点3轴向, 振动位移为31.02μm, 其余各点振动值均在合格范围内。2011年1月7日, 由于提产的需要, 焙烧车间准备将ID风机现行80%的转速提高至96%, 但未至93%时就发生高报 (高报值为57μm) 。表1为各测点振动位移。

2 振动特征

1) 测点1, 测点2在水平、垂直、轴向的振动值均在57μm以下;2) 测点3, 测点4的垂直均在57μm以下, 但水平、轴向振动值均超过57μm;3) 四个测点的频谱图的峰值都是1倍频;4) 振动值比较稳定, 长时间变化不大;5) 测点3, 测点4以1倍频为主, 其他频率幅值较小;6) 测点4水平虽然以1倍频为峰值, 但其他频率幅值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3 故障分析

1) 频谱特征分析, 结合测点3及测点4相位差, 初步判断是转子不平衡的概率较高, 但也可能存在轴系不对中。

2) 测点3以1倍频为主, 除了转子不平衡外, 应该重点考虑的故障类型是轴系不对中问题, 通过测量了测点2及测点3轴向的振动相位差均值接近180度, 所以确定该点存在轴系不对中问题;

3) 测点4频谱图波形有许多毛刺, 出现较精确的2x, 3x, 4x, 5x, 6x, 7x, 8x, 9x等成分, 其中8倍频幅值最大, 可能轴承已经发生了松动。

根据以上分析, 提出两条检修建议:1) 检查测点4的轴承间隙;2) 调整联轴器对中。检查轴承时发现滚动体前后间隙相差较大, 用手抚摸, 隐隐感觉到有一台阶存在, 切割后发现, 轴承内、外圈内侧上都有一条磨痕, 估计是轴承安装时没有将间隙调整到位, 滚动体发生了偏载偏磨, 最终导致轴承部件松动, 测点4频谱图上的系列小毛刺波形应该就是这样形成的。检查联轴器对中发现, 联轴器水平偏移了0.21m m。

更换轴承及调整对中完毕, 设备投入运行, 测点4振动已经明显降了下来, 但测点3轴承水平振动只是降了一点点, 频谱依然是1倍频为主的峰值, 所以转子存在不平衡的概率是很高的, 解决的办法就是现场做转子动平衡。

具体做法是通过对转子平衡面试加平衡量测量试加平衡量前后的轴承振动响应确定各影响系数从而求得应加平衡重量。

VB7校正叶轮单面不平衡步骤如下:

1) 首先安装好光电传感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 贴牢反光纸。

2) 在VB7仪器上设定参数。

3) 第一次试运转, 取得原始数据, 得出试重的质量和角度。

4) 停机加试重。

5) 第二次试运转, 运行VB7, 得出应加平衡块的质量和角度。

6) 停机加平衡块。

由于设备的特殊性, B面比较靠近外壳, 焊接不便, 不能双面动平衡。根据VB7的提示, 在A面焊接试重为163克, 角度为314.2°, 运行后得出配重579克, 角度为233.6°, 将配重焊接后, 振动数值果然下降了不少, 提速至96%时, 各测点振动均在45μm以下。

4 结论

用VB7现场调整转子不平衡能取得快而准确的效果, 但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1) 现场声音对加速度传感器会有很大的干扰作用, 如果声音太大, 必须通过设置将低频过滤, 否则检测出的数值会出现失真;2) 加试重块及配重的方向必须跟仪器的设置方向一致。

参考文献

[1]吴震球译.振动故障分析与诊断.ENTE公司编, 2000.

风机振动的原因诊断与处理 篇9

1 振动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其振动源应该来自风机本身, 如转动部件材料的不均匀性;安装、检修质量不良;转子磨损或损坏, 前、后导叶磨损、变形;制造加工误差产生的转子质量不平衡;轴承及轴承座故障等, 都可使引风机在很小的干扰力作用下产生振动。但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处理措施, 如风机叶轮进行防磨处理, 增加引风机运行振动监测装置等, 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风机低负荷运行良好, 但长周期运行时振动增大现象仍未能解决。

2 现场检测与诊断

2013年某日, 聚合车间技术员发现风机振动明显增加, 因此通知设备监测诊断中心, 在风机现场采集了该机的振动数据, 并进行了振动过大的原因分析。

该风机由一台双速电动机驱动, 转速2920转/分和1440转/分。采集数据时的转速为:2920转/分。振动数据见附表, 机组及振动测点见下图。

该机振动最大位置在电动机的风机侧测点2部位, 铅垂向振动速度 (有效值) 达:8.6mm/s, 轴向达:16mm/s, 均超标 (不得超过7.1mm/s) 。

振动信号的频谱图如右上图:

由此, 我们分析认为, 该机振动过大的原因是:转子动平衡精度变差:叶轮轴向变形过大, 造成轴向振动过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议首先平整叶轮;平整叶轮后, 进行动平衡处理。经过这一处理后, 振动达标。

某日, 一车间的主风机组的轴流机入口侧振动逐渐增大, 振动严重超标并波动, 相对轴振动4H由25微米增到57微米。齿轮箱高速轴振动也增大, 并存在齿轮箱南侧和主风机南侧瓦温高的问题, 通过现场监测和分析, 并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和离线监测仪器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测点布置图如右下两图:

采集数据时, 机组转速6000转/分。相对轴振动最大的测点是轴流压缩机的4XH/4YV:57-66/20微米;一倍频占通频振幅的79%。壳体轴承座处各测点的振动速度不超标, 但因齿轮冲击造成的分量较高。

通过现场分析认为振动比停机前大的主要原因应该是:1.轴流压缩机转子存在轻度弯曲 (已逐渐恢复) , 另外轴流压缩机齿轮箱侧瓦间隙存在侧向大、顶部小的问题;2.齿轮轴的平衡精度较低, 齿轮啮合状态不良, 两齿轮轴线的间距和平行度有问题。通过解体检修, 对弯曲轴进行更换, 解决了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施维新.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及事故[M].中国电力出版社.

[2]韩捷, 张瑞林.旋转机械故障机理及诊断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

数字电路故障诊断及处理技术 篇10

1 数字电路及其故障特点

数字信号是通过几个定义的离散时间信号来表达离散值。而处理离散信号电路是通过数字电路来完成的。数字电路的表示信息就是一个元件显示两种不同的状态。电路单元就是高电平和低电平, 这是较为简单的电路。而复杂的电路就是输入电路很多, 因此在等待检测的时候也很多, 并且电路都是有序组合。一般情况下, 在一个芯片里, 安装了很多的记忆元件和电路门, 那么从物理上来分析, 将考虑到很多缺陷, 比如, 当去对某一个元件进行测量或者观察时, 很不方便, 难度就在于对输入或输出及电平的元件上不好观察, 对此, 需要找到一种比较简便的、又能很准确的测量出其中元件故障的方法。

因此, 要首先对数字电路特点的了解, 特别逻辑电路较为复杂, 如果说是简单的数字电路, 那么主要就是对输出和输入间的反馈连线进行分析, 而对组合的逻辑电路, 将要考虑到其中的输入信号问题, 这与简单的电路就不一样了, 因为这电路是通过触发器的存贮功能组成的电路记忆和表达的。这存贮电路是需要对输入的一端收到输出端的反馈信息后, 电路的输出是由输入端和输出端来共同决定。

2 故障原因

数字电路故障原因是很多的, 除了元件的损坏、老化、接触不良出现电路中的逻辑功能问题外, 还有元件中出现短路、假焊、虚焊等原因。如, 电子元器件出现老化, 参数性能下降, 温度也随着参数性能的变化;电路因电流过大或通常置放于潮湿环境等导致出现被烧焦、短路甚至断线路的现象;还有线路被氧化、线路中的插件松动、焊接不牢固等原因都会导致电路出现故障。

当要保障设备电器能正常的工作, 必要要求温度、湿度、电路置放环境、使用期限、线路正常, 不能出现短路、断线、老化, 并且线路的工作时间等条件达到设备的正常工作要求。如果电路线路老化, 那么, 设备的工作性能下降, 温度升高, 其设备将出现故障。对于逻辑电路的检测中, 如果设备不能按照真值表的正常值工作, 那么可认为其电路出现问题;对于时序逻辑电路, 如不能按状态转换图工作, 则可认为存在故障。

3 数字电路的故障诊断

对于数字电路的检测很简便, 如果故障范围小, 方法可以采用常规检测法, 这可以直接找到故障的具体位置。除此, 还可以应用逻辑、替代等检测方法。

3.1 常规检测

常规的检测方法是利用“问”、“看”、“闻”、“摸”、“测”等来判断故障的大体位置。当前使用的检测设备是: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逻辑笔、数字电路测试仪、逻辑分析仪等。

常规电路检测, 当发现电路中某元件的动态波不正常, 但是静态电位仍然正常的情况下, 这时候不一定是元件器出现问题, 不需要更换元件, 还需要检测检测设备工具, 是否检测设备本身的问题。如果把计数器的输出负载断开, 检查后能正常工作, 说明计数器负载能力有问题, 可以更换它。如果断开负载电路后有问题, 则要检查计数器的输入信号, 或把输入信号通过施密特门电路整形后再加到计数器输入端, 检查输出波形, 如果采用这样的方式还有问题, 那么就得更换计算器。

3.2 逻辑检查法

逻辑检查法是针对数字电路逻辑故障而形成的检测方法, 主要是利用逻辑电路输入变量的所有可能的取值作为测试码集合, 然后输入逻辑电路并观察电路输出是否符合逻辑功能, 常用的方法有群举测试法和伪群举测试法。

有一些工作经验的电路维修者经直接观察来推理出现电路故障的大概位置。经过问询在发生电路故障时的现象来判断一下发生电路故障的可能原因, 这样做既省时又省力。比如, 电灯突然很亮然后又灭掉了, 我们应考虑可能是短路造成的, 然后查找出现故障的位置, 最后解决问题。

进行数字电路故障检测时, 一般都需要尽快地检测出数字电路出现故障的问题, 以便及时地解决, 先测试电路出故障的关键点, 并记测试的参数值, 再找没有损坏的, 能正常工作的器件, 对相应的关键点的参数值进行测试, 比较两组参数值, 数字电路发生故障的位置就在参数值不同的地方, 而大部分电路的故障发生在很细微的地方。

3.3 替代检测法

如果电路很复杂, 普通的方法检测不出故障时, 用替代检测法来检测电路故障位置。替代检测法就是用同样的电路元器件来替换数字电路里的电子元器件, 不过代替电路元器件的元器件参数性能要好一些, 不然的话仍然没有办法检测出电路故障出现的位置。当质量好一点的电路元器件替换好后, 连接上电源, 观察电路板是不是能正常地工作。假如能正常工作就表明原电路元器件出现了故障, 反之, 就表明原电路元器件没有故障。

4 结语

数字电路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 极大地提高了电器的使用和质量, 也促进了电器产品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但是,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数字电路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故障及问题。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故障的检测与诊断, 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 全面提高数字电路的应用水平和和运行质量, 不断拓宽其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1]陈洪彦.略论数字电路故障诊断[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18) .

[2]沈艳猛.试述数字电路的故障及其诊断[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4) .

[3]魏冲, 祝益芳, 王海军.浅议数字电路故障的特点及诊断技术[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0 (8) .

[4]李珊琼.关于数字电路故障诊断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 (7) .

上一篇:GPS下一篇:产蛋鸡白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