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移动通信3G

2024-05-29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精选十篇)

第三代移动通信3G 篇1

通信产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军力量,也是未来国与国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部分。21世纪通信业迎来了高速成长的黄金时期。3G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改变了我国通信格局,提升了我国通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3G是在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G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相结合,可为用户打造高速率、全域覆盖、使用便捷的手机互联网体验,使通信传播形式无限可能化。当前3G已与我国电信、移动、联通联合,其业务遍及全国各大城市。由此,可预期的巨大的利益,使得与此相关的各传统行业进入了群雄纷争的阶段。

1 3G通信的发展历史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和标准就已在国际电联中提到,20世纪末,国际电联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经过长达两年时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最终确定了包括我国大唐的TD-SCDMA在内的三个3G主流标准。全世界就此来开了3G竞争比赛。

在我国,3G发展的基本方针及原则是“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2001年,我国立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2002年,信息产业部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以2003年的第一阶段和2004年的第二阶段两个阶段展开工作进程。时间发展到2004年下半年跨度2005年时期,此阶段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都在紧锣密鼓地统筹3G业务开展及实施的策略。到了2009年,3G牌照在中国正式发放,中国迎来了3G通信时代。

2 3G通信产品的介绍及发展趋势

3 G之所以可以为用户带来翻天覆地的美妙改变,离不开其强大的科技背景。

3G通信服务的数据传输速度至少可达到153.6KBps(兆比特/每秒)。不同的环境,其传播速度也不尽相同,室内环境最高可达2Mbps,室外最高可达384kbps,行车环境中还可达144kbps。

如此强大彪悍的传输速度,反映到用户身上则是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无缝漫游和移动宽带,并且还能以高速度、高质量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比如,3G可提供电子银行、移动购物等移动商务模式,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以及点播、直播、下载播放等移动流媒体服务。具体的服务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以移动商务为例,3G时代下,设备的选择以及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用户可通过3G通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灵活、简单、方便的根据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选择服务种类及样式,从而获得有效信息及贴心服务。再如点播影视片花、音乐MV,下载播放音乐等等。3G时代的手机不仅是个人通讯工具,更是可以成为我们方便可靠的工作助手,以及生动有趣的娱乐伙伴。

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下,3G通信还会有更多新奇高效的产品提供给大家。其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未来无线接人宽带化将能给互联网用户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其二,卫星通信不断向移动和宽带发展,使卫星通信这一高科技工具在通信业中效用最大化,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仍在积极研究、不断寻求突破。其三,用户终端将越来越智能化和人性化,使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变得更为自然。随着3G通信的不断普及,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最终将演变为机器与机器之前的通信,通信主体的改变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社会的组织架构,反过来又会对通信业自身产生深远的影响。

3 3G通信的意义

从微观层面来说,3G技术改善了用户的通信质量及速度。3G技术是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开启了移动通信媒体内容之门3G技术的到来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移动商务发展的手机上网速度问题,大容量的带宽增快了上网速度,同时降低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3G手机将整合多种商务功能,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移动商务美好未来的前景。随着3G的发展,移动商务活动必将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宏观层面来说,3G通信改变了中国通信格局。具体说来,3G将改变现有的运营市场布局,改变市场结构,促进中国通信产业发展。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角度看,3G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IT企业。

3 G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以3G技术为标志的我国通信业的高速成长期3G技术的推广,将使移动通信媒体摆脱手机报的单一形式,进入多姿多彩的多维领域。

3 G通信就如同当下我国通信业的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国通信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里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我国通讯业在3G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面对日益壮大的市场及不断提高的技术,必将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取得更为瞩目的成就。

4 结语

3G通信改变了通信格局,颠覆了通信主体。但是,3G通信仍在发展,仍在完善,从未停止过发展前进的脚步。3G通信竞争才刚刚拉卡帷幕,各大通信商大显神通,努力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来吸引用户的眼球。3G人深知3G应用的成熟是一个渐进过程,有待于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就目前国人对手机、电脑等移动高速上网的需求都在增长得趋势来看,相对于其它业务,移动宽带很可能短时间内成为3G的主流应用。通信商的竞争也必会为用户带来更为丰富多彩、更为实惠的服务应用。相信在启动3G之后,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3G的应用必定能逐步地走向成熟和丰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3G牌照的发放,无线数据增值业务将为我们带来一个无限美好的未来,手机电视等移动流媒体业务将成为未来移动运营商新的市场增长点。

摘要:3G通信浪潮改变了我国通信的格局,提高了我国通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文章介绍了3G通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并从运营商、用户等多角度介绍了3G通信产品的特征优势,以及宏观、微观层面介绍了3G通信的意义。

关键词:3G,发展,应用

参考文献

[1]金然.3G技术商用化分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04).

[2]施俊强,何为华,陈劼,李旭毅,柯鲤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分析[J].无线电工程,2001,(07).

第三代移动通信阶段作业 篇2

一、判断题

1.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最后一百米”的固定无线接入解决

方案,是实现移动计算机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A

2.CWTS是指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织。A

3.1999年11月5日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ITU TG8/1第18次会议上最终确定了三类第三代移动通

信的主流标准,分别是WCDMA、cdma2000、TD-SCDMA、GSM。B

4.3G系统采用无线窄带传送技术,复杂的编译码及调制解调算法,快速功率控制,多址干扰对消,智能天线等先进的新技术。B

5.3G能提供多种业务,能适应多种环境,其中车速环境、步行环境、室内环境速率均能达到2Mbit/s。

B

6.当3G开发和商用正在进行时,移动通信业界有关后IMT-2000(Beyond IMT-2000)的研究已经开

始了。后IMT-2000曾被称为第四代移动通信(4G)。A

7.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都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信方式。B

8.采用频分双工的模式,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别采用了不同的频段。A

9.从核心网(分组域)看,3GPP R5/R6版本迭加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可提供多媒体的业务。

A

10.时分双工的特点是利用不同频率信道(即载波)的不同时隙来完成接收和发送的工作。B

二、判断题

1.信源编码的目的是增加信息在信道传输中的冗余度,使其具有检错或纠错能力,提高信道传输质

量;信道解码是检错、纠错的过程。B

2.载波调制的目的是通过频谱搬移,让信道编码和扩频后的符号能在适当射频的频段的无线信道中

传输。载波解调是载波调制的逆过程。A

3.信道化码CC本身的功能是区分信道,在上行方向(反向)区分属于同一用户的不同信道,在下行方

向(前向)区分同一小区中对用户连接的各种不同信道。A

4.m序列全称是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A

5.正交可变速率扩频增益OVSF码是Walsh函数的一种,在WCDMA中用来作扰码。B

6.同一小区中,多个移动用户可以同时发送不同的多媒体业务,为了防止多个用户不同业务之间的干扰,需要一种可满足不同速率业务和不同扩频比的正交码,OVSF码是其中一种。A

7.对同长度的OVSF序列码组来说,对于不同步系统之间和同步状态下OVSF码都能满足正交特性。B

8.OVSF码已在WCDMA和TD-SCDMA系统得到应用,用于区分不同类型速率的业务,在信道化编码过

程中采用OVSF码进行扩频,OVSF码长度决定了信息的扩频增益,在传递码片速率固定(WCDMA为

3.84Mcps,TD-SCDMA为1.28Mcps)的情况下,OVSF码越短,传递信息的速率越低。B

9.扩频码序列起扩展信号频谱的作用,它与所传的原始信息数据是有关的,会影响信息传输的透明

性。B

10.脉冲信号宽度越窄,其频谱就越宽。A

三、判断题

1.WCDMA的物理信道在时间上分的三层结构,分别为超帧、无线帧、时隙;每个时隙为10ms。B

2.接收机用相关器可在多个CDMA信号中选出其中使用预定码型的信号,而其它使用不同码型的信号

不能被解调,它们的存在相当于在信道中引入了噪声或干扰,称为多址干扰。A

3.TD-SCDMA系统选用的多址方式为CDMA/TDMA/FDMA。A

4.CDMA系统网内所有用户不能使用同一载波,在频域上占用各不相同的带宽。B

5.对于FDMA和TDMA来说,如果小区的频点或时隙已分配完,则该小区不能接受新的呼叫,容量有

硬性限制。A

6.不同频率之间的切换只能采用硬切换,所以,如GSM系统只采用硬切换。A

7.CDMA软切换的特性之一是先断原来的业务信道,再建立信道业务信道。B

8.在决定何时需要越区切换时,通常是根据移动台处接收的平均信号强度,也可以根据移动台处的信噪比(或信干比)、误比特率等参数来确定。A

9.功率控制主要用来降低多址干扰的影响、克服远近效应以及衰落的影响。A

第三代移动通讯牌照 篇3

经过百余回合、近百日较量,英国政府第三代移动通讯牌照拍卖4月底终于水落石出,5家电信公司以令人惊讶的价钱买下了未来21年的经营权。这场扑朔迷离、高潮迭起的牌照拍卖行动,不仅使英国政府的拍卖收益从期望的50亿英镑激增至220多亿英镑,也让人们切身领略一番不进则退的当代商业激战实况。

热浪袭面的开场白

共有13家电信公司参加了这场大战。英国的布兰森统率的维珍(Virgin)集团与英国最大的零售业集团公司"泰斯克"、音像出版集团EMI组成实力雄厚的"梦幻队"率先出击,投标10亿英镑,欲直接摘取最大的经营牌照。布兰森为求美梦成真,卖出"维珍航空"49%的股权给新加坡航空公司,以便有充裕的资金让新生的维珍电信公司迅速起飞。13家参与竞投的公司都在大方地提高标价。前73轮回合的竞价中居然没有一个公司退阵,各组中的最高投标总值已超过50亿英镑。在第80轮竞拍中,投标总值超过了70亿英镑。

鏖战酣畅的攻坚战

在第91轮竞价回合中,美国的世界电信(Worldcom)公司在连叫三声后没有回应,成为第一个宣布退出战场的企业。按照拍卖规则,各组落在最后的公司如在三次叫牌后不增加5%的标价,即以自动退出处理。此时,5个组中最高竞价相加已达到百亿英镑。电信界开始担心拍卖活动会一发不可收拾,徒耗企业资金而无力投资。设计拍卖计划的政府顾问则认为:"竞价是公开的,企业是睁大眼参与拍卖的,我们相信他们会根据自身能力决策。"可是,英国牌照拍卖的热力冲击波传到赫尔辛基的股票交易所,却是不详的征兆。一家支持"梦幻队"的芬兰电信公司的股票下跌15%。第98轮回合中,布兰森的"梦幻队"不再做美梦,挥着白旗败走竞拍场。与之相伴的是一家日本公司和一家爱尔兰公司。他在承认无力参战的同时,抱怨拍卖似乎已成"失控的火箭"。

继续拼杀的公司也好像有点胆怯了,开始调整竞价目标,有的则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来壮大势力。战斗力极强的英国电信公司放弃对大带宽牌照的垂涎,以较低的标价转向小带宽牌照。3天后,"英国电信"又出人意料地重返最大带宽组,投出50亿英镑位居首位。没过一天,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公司"沃得风"(Vodafone)投出52.5亿英镑,盖过"英国电信"。没过几天,拍卖总额即跨越200亿英镑大关,仅剩下7家公司做最后冲刺。

如此激烈而疯狂的竞拍,据说在英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旁观的时事评论员、电信专家、议员按捺不住焦虑,开始抨击"政府在发烧,企业则跟着发狂"。英国电子工业联合会主席警告政府:"如此下去,企业的利润将被榨干,电话价格将上升,消费者将因承受不起高额收费而放弃使用移动通讯工具,最终残害这一新兴产业。"市场专家测算,按照目前的数目,每个消费者将必须支付500英镑的"牌照争取费"。

没有喜色的闭幕式

"英国电信"最终敌不过"沃得风"的进逼,再次转向小带宽牌照,顺势将西班牙电信集团(Telefonica)挤出局外。"英国电信"的被迫转向,使另外3家规模较小的英国公司如坐针毡。按照原定计划,5个牌照中的4个将归属英国公司,另外一个牌照给新入市者。而到目前为止,所剩的6家公司中有5家是英国公司,这意味着目前经营第二代移动通讯的一家英国公司很可能被淘汰。

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6个公司相互较劲,步步为营。当试图打入移动电话领域的英国有线通讯集团(NTL)在第150轮回合中败下阵来,政府主管电子商务的部长立即拉下拍卖帷幕。"沃得风"以近60亿英镑的价格买下带宽最大的牌照,加拿大的TIW公司以约44亿英镑的代价买回第二大牌照,成为英国移动电话竞技场上的新拳手。"英国电信"等3家本国公司分别以40亿英镑的代价购得3个较小带宽的营业牌照。

历史上最大数额的拍卖行动画上了句号,但得胜者的脸上却没有笑容,公司总裁回答记者提问时满脸的惆怅。英国第三代移动通讯将在2002年开始营业,政府要求企业现在得以现金缴纳一半的标价,其余一半在之后10年内付清。获胜的企业当然会把牌照购买费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意味着每个用户在今后10年内每月将多支付14英镑的费用,这会刺激人们使用移动电话吗?更何况,谁也无法肯定人们将来会借助移动通讯工具来使用网络信息、接收电视图像,目前许多人只把它当作电话使用。这些无法令得胜的企业展眉舒颜。

第三代移动通信3G 篇4

1 3G发展的目标

全球化:全球性的系统, 在设计上具有高度的通用性, 能提供全球漫游。

多媒体化: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 (如话音、可变速率数据、活动视频、高清晰度图像等) 传输, 实现多种信息一体化。

综合化:能把现存的寻呼、无绳、蜂窝、卫星移动等移动通信系统综合在一起, 以提供多种服务。

智能化:主要表现在优化网络结构方面 (引入智能网概念) 和收发信机的软件无线电化。

个人化:用户可用惟一的个人电信号码 (PTN) 在任何终端上获取所需要的电信业务, 超越传统的终端移动性, 真正实现个人化移动通信。

2 3G的三大标准及其特点

国际电联已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为3G的三种主流标准。其中:WCDMA标准是在欧洲2G标准的基础上演变而来;C D M A 2 0 0 0是在高通公司CDMA的基础上演变而来;TD-SCDMA是由我国大唐公司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来的。3G技术除了提供2G的无线语音和低速数据业务外, 主要提供基于高速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服务。

2.1 WCDMA技术标准的基本特点

WCDMA继承了第二代移动通信体制GSM标准化程度高和开放性好的特点。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支持可变速传输。基站支持异步基站运行方式, 组网方便、灵活。它能向包括HSDPA、HSUPA等数据更强的技术演进。

2.2 CDMA2000技术标准的基本特点

它是从CDMA-1X演进而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2000继承了IS-95窄带CDMA系统的技术特点, 网络运营商可以在窄带CDMA网络中更换或增加部分网络设备过渡到3G。从2000年开始, 3GPP2就在CDMA20001X基础上制定了1X的增强技术, 即1XEV的标准, 目前1XEV第一阶段C D M A 2 0 0 0 1 X E V-D O, 支持平均速率650kbit/s、最高可达2.4Mbit/s速率的高速数据业务;第二阶段为CDMA20001XEV-DV, 它属于数据、话音改进型, 具有数据信道与话音信道合一的特点, 可同时传输数据和话音两种业务, 最大数率可达到5Mbit/s。

2.3 TD-SCDMA技术标准的基本特点

TD-SCDMA技术进展迅速, 已全部顺利通过信息产业部的测试和验收, 成功的户外演示显示出TD-SCDMA的强大技术优势, 并加速了TD-SCDMA的产业化及商用进程。TD-SCDMA总共获得了155M的3G频谱资源, 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TD-SCDMA采用智能天线技术, 提高了频谱效率;多时隙, 具有上下行非对称信道分配能力, 适应数据业务;采用接力切换, 降低掉话率, 提高切换效率;核心网络基于GSM/GPRS网络的演进, 并保持了与它们的兼容性。

3 3G的关键技术

3.1 TD-SCDMA技术

TD-SCDMA是中国唯一提交的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技术, 它使用了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所有接入技术, 包括TDMA、CDMA和SDMA, 其中最关键的创新部分是SDMA。SDMA可以在时域/频域之外用来增加容量和改善性能, SDMA的关键技术就是利用多天线对空间参数进行估计, 对下行链路的信号进行空间合成。SDMA技术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可以大致估算出每个用户的距离和方位, 可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用户的定位, 并能为越区切换提供参考信息。

3.2 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是中国标准TD-SDMA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是基于自适应天线原理的一种适合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新技术。它结合了自适应天线技术的优点, 利用天线阵列的波束汇成和指向, 产生多个独立的波束, 可以自适应地调整其方向图以跟踪信号的变化, 同时可对干扰方向调零以减少甚至抵消干扰信号, 增加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智能天线的特点是能够以较低的代价换得天线覆盖范围、系统容量、业务质量、抗阻塞和抗掉话等性能的提高。

3.3 WAP技术

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无线应用协议) 已经成为数字移动电话和其他无线终端上无线信息和电话服务的实际世界标准。WAP规范既利用了现有技术标准中适应于无线通信环境的部分, 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扩展。由于WAP技术位于GSM网络和因特网之间, 一端连接现有的GSM网络, 一端连接因特网。因此, 只要用户具有支持WAP协议的媒体电话, 就可以进入互联网, 实现一体化的信息传送。

3.4 软件无线电技术

在不同工作频率、不同调制方式、不同多址方式等多种标准共存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一种最有希望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之一。软件无线电技术可将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尽可能地接近天线, 从而可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平滑过渡提供一个良好的无缝解决方案。

3.5 多载波技术

多载波MC-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一种新技术。多载波CDMA技术早在1993年的PIMRC会议上就被提出来了。目前, 多载波CDMA作为一种有着良好应用前景的技术, 已吸引了许多公司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多载波CDMA技术的研究内容大致有两类:一是用给定扩频码来扩展原始数据, 再用每个码片来调制不同的载波。另一种是用扩频码来扩展已经进行了串并变换后的数据流, 再用每个数据流来调制不同的载波。

3.6 多用户检测技术

在CDMA系统中, 由于码间不正交, 会引起多址干扰 (MAI) , 而多址干扰将会限制系统容量, 为了消除多址干扰影响, 人们提出了利用其他用户的已知信息去消除多址干扰的多用户检测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分为两大类:线性多用户检测和相减去干扰检测。在线性多用户检测中, 对传统的解相器软输出的信号进行一种线性的映射 (变换) 以期产生新的一组有希望提供更好性能的输出。在相减去干扰检测中, 可产生对干扰的预测并使之减小。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降低复杂性的多用户检测技术必将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G) 的发展目标和三大标准的基本特点, 并对3G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第三代移动通信3G 篇5

摘要:文章从中国进入3G时代引入,重点探讨了3G时代下营销的新特点和新模型,直复营销的基本内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3G时代发展为直复营销带来的新发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3G;直复营销;发展

1中国进入3G时代

4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城市,启动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中国标准”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其号段为157,标志着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TD的商业化应用正式起航。1月7日14:30,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

2直复营销概述

2.1直复营销的内涵

许多人从不同角度给直复营销下过许多不同的定义。其中,最为广泛接受的是美国直复营销协会下的定义,直复营销是指一种为了在任何地方产生可度量的反应和或达成交易而使用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体互相作用的市场营销体系。直复营销的内涵是整体供应链的优化其一是建立与客户的联盟,通过各种媒体与客户随时保持互动了解客户订单的最新需求,争取在第一时间满足客户的各种个性化的要求其二是建立一套客户联系的渠道,由客户直接向公司发订单,公司按单生产,其三是实现各环节的零库存,以信息代替存货,保证低成本运作。直复营销的.核心优势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从采集客户信息并迅速反应、快速传递客户信息、产品设计、备件采购、产品装酒己、减少材料库存到物济酒己送的系统优化。

2.2直复营销的类型

①直接邮购营销。直接邮购营销是指经营者自身或委托广告公司制作宣传信函,分发给目标顾客,引起顾客对商品的兴趣,再通过信函或其他媒体进行订货和发货,最终完成销售行为的营销过程。②目录营销。目录营销是指经营者编制商品目录,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分发到顾客手中,由此接受订货并发货的销售行为。目录营销实际上是从邮购营销演化而来的,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目录营销适用于经营一条或多条完整产品线的企业。③电话营销。电话营销是指经营者通过电话向顾客提供商品与服务信息,顾客再借助电话提出交易要求的营销行为。④电视营销。电视营销是指营销者购买一定时段的电视时间,播放某些产品的录像,介绍功能,告示价格,从而使顾客产生购买意向并最终达成交易的行为。其实质是电视广告的延伸。

33G时代下直复营销新发展

3.1拓宽直复营销的渠道

3G时代里,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高速网络带来的便利,人们可以利用手机订阅对自己有用的电视购物节目,而不用再担心错过时间,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搜索到更多的购物信息,并可以轻松便捷的订购,因此这些都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直复营销的渠道,而且使渠道的覆盖面也拓宽了,使商家能够更好地利用消费者的浏览习惯来定向地为消费者提供订购服务。

3.2增多直复营销的回馈信息

由于直复营销是厂商直接与消费者接触从而完成销售,因此消费者的回馈信息将对厂商下一步的销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3G时代下,就是让人们可以无时无刻地与网络无限联通,在这样的环境下,厂商就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方式来激发消费者提供反馈信息,而手机的普及和网路的发达可以使消费者很容易的就完成这些信息的反馈。

3.3加强顾客对直复营销的认同

由于直复营销在中国大陆还不是主流的营销方式,因此在大众心理还存在一定的戒备,而当大家都在利用3G方便的订购自己喜爱的产品时候,直复营销将能够在消费者心里留下更多的印象,而这种便利性和低成本也定会受到大众的欢迎的,从而对直复营销的认同感也加强了。

3.4催生新的直复营销模式

随着3G时代的来临,直复营销也会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在此变化过程中也会出新新的特点,而随着人们的消费方式的改变一定会催生新的直复营销模式。例如:等直复营销在中国已成一定气候之后,那些专门从事直复营销的企业就可以建立一些联盟,一起推出相应的广告策略,建立顾客档案库等。

4结语

由此可见,3G时代将为直复营销带来新的发展,而随着大家网络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家对直复营销也将会有新的看法,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直复营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鞠秋云.我国直复营销的现状及其发展障碍[J].中国市场,,(5).

第三代移动通信3G 篇6

随着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 (以下简称3G) 牌照正式发放, 我们正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与第一代 (1G) 、第二代 (2G) 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相比, 3G数据传输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可以实现名副其实的移动宽带, 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真正实现了与互联网的"无缝链接", 渗透到人们生活、娱乐、工作的方方面面, 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网络通信时代"已经到来。及时跟踪研究3G的发展应用, 分析其可能造成的新的失泄密隐患, 对于我们未雨绸缪、抢先一步做好3G时代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

第一代 (1G) 模拟手机 (俗称大哥大) , 只能进行语音通话;

第二代 (2G) GSM、CDMA等数字式手机有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

二、3G现状与安全隐患

(一) 3G的主要特点

3G, 全称为"3rd Generation", 指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 俗称"口袋中的互联网", 3G有以下突出特点:

1) 高速上网。3G无线传输峰值速度可达3Mbps, 相当于每秒钟传输20万个汉字, 这一速度是现有GSM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速度的300倍, 是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24倍, 是GPRS移动通信系统的18倍, 接近当前家用宽带上网的速度。

2) 电子商务。3G是移动通信与国际互联网融合的一个典型运用, 3G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撰写、收发、保存电子邮件;可以使用MSN、QQ等即时通信工具, 实时进行视频通话;可以顺畅地访问网站或论坛, 处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还可以开展网上支付等金融业务。

3) 巨量存储。3G手机的存储容量越来越大, 并且具备扩展功能, 通过安装存储卡可以方便地提升3G手机的存储容量。目前, 花120元左右就可以购买到容量高达8GB的Mini SD存储卡, 可存储近43亿个汉字。

4) 智能终端。3G手机的数据处理能力甚至超过老式台式计算机, 在开放式操作系统上, 用户可以自行下载、安装、升级更多的应用程序, 这使得3G手机逐渐成为集通信、办公、娱乐等为一体的便携式数据传输、处理平台。

(二) 3G面临的安全问题

3G网络从核心网上看, 实际上就是IP网络。从2G网络到3G网络, 实际上就是从封闭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系统向开放的基于IP技术的网络转变, 3G网络的控制信令和数据传输已经越来越依赖IP网络。因此, 3G网络与以前的移动通信网络相比, 更具有IP网络的特征, 移动通信正在演变为IP网络上的一种特殊应用。IP网络的开放性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就是3G网络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1、3G网络环境

1) IP网络的漏洞很明显, 针对漏洞攻击的目的性越来越强, 时间越来越短, 企业面临的风险随之提高, 这些变化给电信运营企业带来的风险不断增多。

2) IP网上, 病毒攻击产生的蔓延时间越来越短, 如何保障3G网络免受病毒影响, 已经成为运营商向3G过渡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3) 由于对于3G的安全目标及相关工作规范的滞后, 3G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制度也相对短缺, 3G规范中对安全的描述和要求明显不足。对于3G网络的安全要求的缺失将会给今后的网络运行留下众多隐患。

4) 伴随网络融合 (三网合一) 趋势的加深、电信业务的日益复杂, 3G网络将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的威胁。3G运营商除了延续移动通信的传统业务外, 还大力开发与互联网有关的业务, 这将使得网络失泄密渠道由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延伸拓展到个人手机这一更为隐蔽、更为普及的上网工具上。例如, 手机支付大都采用"近距离通信技术" (NFC) , 这种技术可把消费者手机中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商家的读卡器。手机支付必将进一步改变人们日常借记交易的方式, 而目前绝大多数手机未安装任何安全软件。

2、3G终端 (泛指手机) 自身安全问题

1) 3G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越来越IP化。从功能上看, 3G手机实际上就是数据终端, 具有数据终端的基本特征, 再接入到以IP技术为核心的3G网络, 将有更多机会感染病毒或被黑客程序侵入。终端越智能, 功能越复杂, 其安全漏洞必然越多, 被病毒感染或被黑客攻陷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些终端在自身存在危险的同时, 对3G网络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据统计, 2009年底已发现的手机病毒接近千种, 随着3G手机的广泛使用, 手机病毒的年度增长数量将有可能超过过去10年的总和。

2) 3G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3G终端的永远在线。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直接面临各种安全威胁, 被病毒感染或被黑客入侵后更不易被发现和处理, 即使处理也将是一个长期、巨大的工程。这类终端设备上的安全漏洞隐蔽性更强, 持续危害时间更长。

3) 3G可以为用户提供2Mbps以上的接入速率, 同时在信号覆盖区域实现软切换, 接入速率的提高和接入地点、应用的不停变换导致网络各种参数不断变化, 使得对移动终端的安全监控和管理更为困难。一旦移动终端成为病毒和黑客程序的发源地或中继站, 接入网和核心网以及3G网络承载的业务系统将直接面临安全威胁。此外, 高速数据传输使得3G终端失泄密危害大大增加。信息泄漏问题是一直以来影响人们生活、威胁手机安全的另一大因素。比如窃听通话、偷窥短信以及在手机被盗或丢失之后重要文件的流失等。

三、安全体系构架构思

根据CDMA网络结构, 3G系统网络安全层面可以分为网络层和应用层两个主要部分 (图1) :对3G中的用户设备 (UE) 、无线接入网络 (RAN) 、核心网络 (CN) 和业务网络 (Service) 的保护分别可以纳入这两个层次。在3G系统中, 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对网络安全的影响和要求也各不相同。

(一) 提高网络自身的强壮性, 保障网络对安全事件有足够的容灾能力

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是灵活开放的IP协议, 依据IP协议产生的网络和通信设备以及相关应用, 为今天互联网业务迅速普及奠定了基础。但也正是这种开放性, 使其成为电信级运营网络后, 安全可靠性薄弱和服务质量无法保障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同时由于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欠缺, 很多互联网系统和设备难以达到传统电信级的稳定性。

网络自身的强壮性是运营商网络提供持续服务的基础。对于互联网网络安全, 较其他传统网络的技术标准来看, 目前IP网络的安全技术标准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 可操作性不是很理想, 技术防范体系还不健全, 终端管理没有统一规范, 安全域划分没有统一原则。运营商如何从设备可靠性和组网稳定性入手来提高网络防范风险的能力, 成为3G网络安全的首要问题。

(二) 对应用层做好隔离与保护

在3G系统中, 除提供传统的话音业务外, 电子商务、电子贸易、网络服务等新型业务将成为3G的重要业务发展点, 因而3G将更多地考虑在应用层提供安全保护机制。

在3G系统中, 安全问题的重点已经从物理层转移到网络层和应用层, 从传统语音通信安全为核心转移到IP网络和应用安全为核心。按照业务应用的内容划分逻辑专网是对3G网络进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也是必然要求。

逻辑专网划定后, 根据不同业务专网SLA要求, 进行加密、认证、边界保护等面向应用层的安全手段部署。在强健而灵活的安全体系中, 安全措施的部署要实现集中化管理, 便于SOC (安全中心) 可以迅速掌握各种事件、漏洞, 迅速有效地部署安全措施并进行预警, 确保因安全事件而产生的后果可以在影响范围层面得到有效控制。逻辑专网 (安全域) 的划分是"边缘部署、集中管理"方式的最佳基础。

在本节诸多安全防护策略中, 重点在于对各类信息数据的加密。在网络编码出现以前, 主要利用作为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密码学领域中的诸如数据加密、哈希函数和消息认证等方式来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然而传统的密码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计算复杂度较大、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消息冗余较大等。虽然网络编码的初衷在于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但是随着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也是一种安全网络传输的好方式。在目前的网络通信中, 搭线窃听、拜占庭攻击是破坏数据安全传输的常见手段和方法。以下就是针对搭线窃听的攻击方式作出的网络编码结构解析。

如图2所示, 从信源发出的信息中, m是消息本身, 而k是为了达到安全的随机数。图2中粗线是窃听集, 但是一个时间内只允许敌手窃听其中的一条, 这样接收节点T和T'能够安全接收到信源传来的消息m。

(三) 做好终端接入管理, 将终端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内

从互联网运营经验来看, 80%的网络安全风险来自业务终端, 业务终端管理是3G安全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用户终端设备在3G网络安全体系中是受保护的对象, 是重要的信息资产, 同时更是病毒源和攻击源, 是需要重点防范的对象。

在3G网络中, 面对数以亿计的终端, 按照传统方法, 通过有限的入侵检测和流量、协议过滤设备进行保护, 无疑是杯水车薪。3G用户终端设备的安全保障, 将主要依赖终端本身的安全功能, 这也是安全域划分的基本目标。与2G用户终端认证工作相似, 对于3G终端也要进行安全认证, 通过在线方式对安全状态进行调查和评估, 对符合要求的终端允许接入, 对不符合要求的终端限制使用功能, 只允许访问特定有限资源, 尽可能地把安全性不完善、可能对网络产生威胁的终端在3G网络接入层就进行控制, 以实现主动的安全防御。比如说USB不是所有的设备都可以接入, 要通过密码的认证。也可以在终端设备中设置两个区域, 一个区域是专门做通信, 对互联网等等的访问放在另外一个区域历, 这样将电路域和分组域进行隔离, 这样可以提高终端本身的安全性。

同时, 提高各方面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普及3G安全保密知识, 清楚3G可能的失泄密隐患, 掌握主动关闭危险性较大的功能和服务的操作技巧, 及时察觉病毒、木马的侵袭。

四、结束语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在于信息汇集, 手机最擅长的则是快速传播, 而3G时代当两者在一起时, 3G传输路径的多样化使其的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3G最大的意义是其多媒体业务的发展, 3G提供服务之后, 将产生很多增值服务, 比如手机上网、移动电信、移动搜索、手机电视等等。对于3G增值服务的推广, 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推广的同时提供相应的安全解决方案。

在3G"平台服务化"这个大平台的基础上, 信息安全、信息存储、数据中心整合、风险管理、新业务发展的机会非常多, 需求也会相当巨大。3G启动不仅是国内电信产业自身的发展机会, 也是国内信息安全厂商及相关机构新一轮的发展机会:整合安全、存储;宣贯相关信息安全标准、技术标准;协助3G用户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采取适当的内部安全制约机制, 将其纳入风险控制的总体框架;保证业务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保证数据信息资料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和不可抵赖性;提供专业的第三方测评、认证, 辅助3G用户建立业务容量、业务连续性保证和应急计划等安全防范措施。我们将迎来一个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的新高潮。

参考文献

[1]雷冲, 与您共享云安全最佳实践, 2009

[2]房仲阳, 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 2008

[3]杨义先郭钦, 网络编码分析, 2009

[4]张翔, 移动终端智能化的趋势, 2009

第三代移动通信3G 篇7

3G的产业环境十分复杂, 3G业务的实现和发展需要价值链不同环节的整合和同步。如何理解和分析3G的价值链, 众多学者和通信行业人士对其进行了大量的阐述和分析。本文从3G价值链的构成和运行的内在机制几个方面分析了3G价值链, 并结合我国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 谈谈从价值链看信息技术推动3G的发展。

一、3G价值链的构成分析

价值链理论把企业内外部的活动分成串联在一起的一系列价值增加活动, 重视对不同环节的选择、控制和整合。3G价值链以运营商为核心, 把涉及到3G业务的不同厂商和企业分为网络设备供应商、内容提供商和内容整合商、运营商等。3G业务分为语音业务和移动数据业务。与2G、2.5G业务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3G可以提供速度较高的、内容丰富多彩的移动数据业务。3 G价值链中最长最复杂的部分就是提供移动数据业务的价值链。对于3 G价值链的构成, 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表述方法, 分析的价值链构成环节的数量和对应的职能不尽相同。3G业务扩大了通信产业整个范围, 3 G业务的实现需要多个行业共同协作才能够实现3G业务的价值。

3G价值链的构成。根据3G移动数据业务中的供求关系, 参照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 3G价值链可以分为图1所示

箭头指向需求方, 箭头的根部表示供应方。根据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供求关系, 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3条主线。

a) 主要由内容提供商、内容整合商、服务提供商、增值服务提供商、用户构成。内容提供商通常是一些拥有丰富专业的基础信息者, 如媒体。内容整合商对内容提供商的信息进行整理开发, 把那些用户需求的信息开发成友好的容易供用户使用的界面, 然后通过服务提供商, 给用户提供专业的移动数据业务。

b) 主要由软件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基础网络运营商、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用户构成。软件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通过强大的研发投入, 为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提供新的网络设备和软件, 方便开通新的移动数据业务。网络运营商则管理设备和维护系统, 为服务提供商提供网络传输通道。服务提供商利用网络运营商的网络传输通道开发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业务。

c) 主要由终端生产商、附件生产企业、运营商、服务提供商、批发商、零售商和用户构成。

与2G时代的终端销售模式不同, 3G的终端和业务的销售大部分是通过服务提供商再进入销售渠道, 最后提供给用户。

3G价值链管理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IT即Information Technology) 就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感测技术就是获取信息的技术, 通信技术就是传递信息的技术, 计算机技术就是处理信息的技术, 而控制技术就是利用信息的技术。

3G的价值链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通过构建信息技术平台达到价值链管理的目标, 3G价值链管理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按图1所示, 3G的供应商主要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和软件设备以及网络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这些供应商提供的便利, 信息技术不仅增强了数据的共享、信息的快速传播, 而且也提高了信息处理的能力。例如:媒体, 3G的多媒体业务直接与媒体对接, 手机看电视、看电影等。信息技术不仅从形势上丰富了媒体, 而且在内容上及传播手段上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所以信息技术在3G价值链的最初环节上就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有了信息化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作为基础, 信息的传递也随之快速提高, 3G的各种数据业务也相应的得以实现。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这些服务都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创造出各种平台来得以实现, 使得3G的网络运营商进行业务的推广及销售。

3) 有了这样的技术和业务, 还要有人来使用, 才能够创造价值, 那就是用户。可如何能让用户能够享受到信息为他们拓展的空间, 还需要最后一环, 那就是终端设备。如今市场上的手机可以说是琳琅满目, 十分丰富, 而3G的设备技术要求更高, 不仅需要更加复杂的硬件设备, 而且需要更加强大的软件支持。所以就需要计算机技术来满足最后一环的需要。

总之, 信息技术是实现3G价值链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集成的物质基础, 是3G价值链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信息技术带来了3G价值链的提升, 同时3G的运营也带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以上的分析, 主要是从3G的价值链看信息技术对其的影响, 而现在中国移动已经在国内8座城市建立了3G试验网, 并且已经进入补点及优化阶段。从实际应用当中, 信息技术的应用贯穿了3G的每一个流程。所以说3G价值链的产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 是3G价值链形成的必要条件。

摘要:从第三代移动通过技术3G价值链的构成、形成和发展驱动力、收入来源等多个方面, 看信息技术对3G价值链的影响;并针对我国运营商移动数据价值链发展现状, 阐述和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3G价值链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价值链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8年版.

第三代移动通信3G 篇8

3G系统采用码分多址 (CDMA) 和分组交换技术。三种主流的技术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主要问题在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世界标准;语音不是在IP网络结构上;数据传输达不到速度要求。

国际两大3G标准化组织:3GPP和3GPP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即3GPP) 成立于1998年12月。成员包括欧洲ETSI、日本ARIB和TTC、中国CCSA、韩国TTA和北美ATIS。3GPP的目标是在ITU的IMT-2000计划范围内制订和实现全球性的 (第三代) 移动通信系统规范, 致力于WCD-MA的发展。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 即3GPP2) 成立于1998年12月, 成员包括:TIA (北美) 、CCSA (中国) 、ARIB/TTC (日本) 和TTA (韩国) 。3GPP2其致力于使ITU的IMT-2000计划中的 (3G) 移动电话系统规范在全球的发展, 它是从2G的CDMA或者IS-95发展而来的CDMA2000标准体系的标准化机构。

WCDMA有Release 99、Release 4、Release 5、Release 6等版本。WCDMA (宽带码分多址) 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 (DS-CDMA) 、频分双工 (FDD) 方式, 码片速率为3.84Mcps, 载波带宽为5MHz。基于Release99/Release4版本, 可在5MHz的带宽内, 提供最高384kbps的用户数据传输速率。WCDMA能够支持移动/手提设备之间的语音、图象、数据以及视频通信, 速率可达2Mb/s (对于局域网而言) 或者384Kb/s (对于宽带网而言) 。

HSDPA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ages Access) 技术是实现提高WCDMA网络高速下行数据传输速率最为重要的技术, 是3GPP在R5协议中为了满足上下行数据业务不对称的需求提出来的, HSDPA是与R99的信道在同一载波上, 只是为HSDPA增加了专门的信道, 只需要进行软件升级即可。HSDPA下行峰值速率理论最大值可达14.4Mbps。

HSUPA (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HSUPA通过采用多码传输、HARQ、基于Node B的快速调度等关键技术, 使得单小区最大上行数据吞吐率达到5.76Mbit/s, 大大增强了WCDMA上行链路的数据业务承载能力和频谱利用率。HSUPA引入了五条新的物理信道E-DPDCH、E-DPCCH、E-AGCH、E-RGCH、E-HICH和两个新的MAC实体MAC-e和MAC-es, 并把分组调度功能从RNC下移到Node B, 实现了基于Node B的快速分组调度, 并通过混合自动重传HARQ、2ms无线短帧及多码传输等关键技术, 使得上行链路的数据吞吐率最高可达到5.76Mbit/s, 大大提高的上行链路数据业务的承载能力。

HSDPA是WCDMA下行链路方向 (从无线接入网络到移动终端的方向) 针对分组业务的优化和演进。与HSDPA类似, HSUPA是上行链路方向 (从移动终端到无线接入网络的方向) 针对分组业务的优化和演进。HSUPA是继HSDPA后, WCDMA标准的又一次重要演进。

CDMA2000即CDMA2000 1×EV, 1xEV的意思为“Evolution”, 表示标准的发展, DO意为Data Only (后来把Data Only改为Data Optimized, 表示EV-DO是对CDMA2000 1X网络在提供数据业务方面的一个有效的增强) 。CDMA2000 1×EV-DO (Data Only) , 采用话音分离的信道传输数据。CDMA2000 1×EV-DV (Date and Voice) , 即数据信道于话音信道合一。CDMA网提供两大类应用, 语音和数据。根据应用CDMA2000演进可分为继续提高语音容量, 从CDMA2000 1X演进到1X增强版或从CDMA20001X标准演进到EV-DO版本0, 然后从EV-DO版本0演进到EV-DO版本A以及EV-DO版本B再到EV-DO增强版。

CDMA2000 1X到1X增强版的平滑演进是利用1/8空白速率帧, 使用更有效的闭环功控、反向链路提早结束、前向链路提早结束、前向链路干扰抵消 (QLIC) 、QOF等技术, 采用双天线接收的话, 则每扇区的容量可达120个同时通话。1X增强版显著增加了语音容量, 同时让网络和频谱投资最大化。

从CDMA2000 1X演进到EV-DO版本0, 在原有的1X基站上增加一个专门用来做高速数据传输的载频, 还需要增加新的PCF (分组控制功能模块) 。兼容特性使得1x EV-DO可沿用现有网络的规划及射频部件。1x EV-DO基站还可与CDMA2000 1X的基站合一, 并允许用户经由1X的载波使用高质量的话音服务和通过1x EV-DO的载波使用高性能的移动数据业务。

从EV-DO版本0演进到EV-DO版本A, 只需对EV-DO版本0网络设备进行软件更新, 升级基站中的信道板, 基站系统中的其他硬件设备则完全可以保留重用。针对网络的不同情况, EV-DO版本A标准还支持终端在EV-DO版本A和EV-DO版本0网络之间的快速切换。终端和网络的后向兼容性保证了运营商可以逐步向版本A演进, 保护了对原版本0网络和终端的投资。由于EV-DO版本A设备已经成熟, 可以选择跳过EV-DO版本0而直接从CD-MA2000 1X升级为EV-DO版本A。EV-DO版本A到EV-DO版本B, 基站和终端之间可以在前反向多个载波上同时传送数据, 从而获得更高的峰值传输速率和系统吞吐量。EV-DO版本B可以通过支持多个载频的EV-DO版本A基站进行升级来实现, 这需要对基站和基站控制器进行软件更新。EV-DO版本B完全后向兼容EV-DO版本0和EV-DO版本A。EV-DO版本A和EV-DO版本0终端可以无缝接入到EV-DO版本B网络中获取服务。EV-DO版本B网络可以更有效地支持Vo IP和可视电话等实时业务。EV-DO增强版完全后向兼容EV-DO版本0、EV-DO版本A和EV-DO版本B。EV-DO版本B、EV-DO版本A和EV-DO版本0的终端可以无缝接入到EV-DO增强版网络中获取服务。

2在3G之后, 第四代 (4G) 移动通信更先进的技术旨在建立一个新的全IP化的接入网和与固网融合的纯IP核心网, 目的是提供宽带移动无线接入

3G向4G的演进路线为:WCDMA和TD-SCDMA, 均从HS-DPA演进至HSUPA, 进而到LTE (3GPP长期演进项目) ;CD-MA2000沿着1xEV-DO.0、1xEV-DO.A、1xEV-DO.B, 最终到UMB, 超移动宽带 (Ultra Mobile Broadband) 。

3G LTE使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以及它的后续技术OFDM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技术) 是未来无线宽带技术的基础。同UMB一样, LTE也采用了OFDM/OFDMA作为物理层的核心技术, 不同的是LTE不再支持CDMA, 而UMB为了保持良好的兼容性仍然支持在总带宽中分出一部分带宽来支持CDMA。LTE在20MHz频谱带宽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降低系统延迟, 用户平面内部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 控制平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 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间小于100ms;支持100Km半径的小区覆盖;能够为350Km/h高速移动用户提供大于100kbps的接入服务;支持成对或非成对频谱, 并可灵活配置1.25MHz到20MHz多种带宽。UMB是可以在1.25MHz和20MHz间以约150KHz的频率增量灵活部署, 支持频段包括450MHz、700MHz、850MHz、1700MHz、1900MHz、1700/2100MHz、1900/2100MHz (IMT) 和2500MHz (3G扩展频段) , 可与现有的CDMA20001X和1xEV-DO系统兼容, 但在数据传输速率、延迟性、覆盖度、移动能力及布建弹性等方面都更具优势。UMB系统继承了1xEV-DO系统的自适应编码调制、HARQ (物理层混合重传) 以及Qo S控制机制, 结合了CDMA、TDM、QOFDMA (准OFDMA) 、LDPC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等其它先进技术, 同时引入了基于MIMO (多路输入输出) 、SDMA (空分复用接入) 和Beam forming (波束赋性) 等多天线技术。在4G网络中将主要使用以下一些核心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 (OFDM)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 (OFDMA) .OFDM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 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 子载波并行传输。每个子信道是相对平坦的, 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的是窄带传输, 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应带宽。OFDM可以消除或减小信号波形间的干扰, 提高了频谱利用率。OFDMA是OFDM调制的一种形式, 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好的抗衰落性能。对于低数据率用户, 需要更低的发射功耗, 具有恒定而不是随时间变化的更短延迟。OFDMA会把副载波的子集分配给各个用户, 以信道状态的反馈能执行自适应用户到副载波的分配。与OFDM相比, 快速衰退、窄带同频干扰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改进了系统的频谱效率。

软件无线电是把尽可能多的无线及个人通信功能通过可编程软件来实现, 使其成为一种多工作频段、多工作模式、多信号传输与处理的无线电系统。也可以说, 是一种用软件来实现物理层连接的无线通信方式。智能天线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以及数字波束调节等智能功能, 智能天线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产生空间定向波束, 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 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 达到充分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消除或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技术利用多发射、多接收天线进行空间分集的技术, 采用分立式多天线能够有效地将通信链路分解成为许多并行的子信道, 从而大大提高容量。MIMO系统能够很好地提高系统的抗衰落和噪声性能, 从而获得巨大的容量。在功率带宽受限的无线信道中, MIMO技术是实现高数据速率、提高系统容量、提高传输质量的空间分集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是一个基于全IP的网络, 可以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无缝互联。核心网独立于各种具体的无线接入方案, 能提供端到端的IP业务, 能同已有的核心网和PSTN兼容。核心网具有开放的结构, 能允许各种空中接口接入核心网;同时核心网能把业务、控制和传输等分开。采用IP后, 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方式和协议与核心网络 (CN) 协议、链路层是分离独立的。IP与多种无线接入协议相兼容, 因此在设计核心网络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不需要考虑无线接入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和协议。

综上,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呈现趋势传送宽带化、应用个性化、接入多样化、网络数据化、系统互补化及有线、无线一体化的大趋势, 宽带无线市场必定潜力巨大, 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彭林.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ISBN]750538361.

[2]康桂霞, 田辉, 朱禹涛, 杜娟.CDMA20001x无线网络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978-7-115-16664-7.

[3]张智江, 朱士钧, 严斌峰, 张云勇.3G业务技术及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978-7-115-14353-2.

[4]罗凌, 焦元媛, 陆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业务 (第二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978-7-115-15962-5.

第三代移动通信3G 篇9

一、第三代数字通信系统的概述

(一) 基本特征。

包括:智能信号的处理技术, 实现基于话音业务为主的多媒体数据通信, 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较高的服务质量和更好的技术。

(二) 主流制式。WCDMA、CDMA2000、TD-SCDMA。

(三) 目标。能实现全球漫游, 能提供多种业务, 能适应多种环境。

二、基于公平性的Qo S接入控制策略

(一) Qo S与接入控制。

1. 服务质量的定义及等级。

Quality of Service, 是服务质量, 从技术角度来看, 指的是网络系统各种性能尺度的综合,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接通率、分配的链路容量、丢包率、延迟和抖动等。服务质量等级是按照网络提供服务的能力进行分类, 并由客户端和服务端, 在通信前双方进行协商的服务质量来保证级别, 这些不同级别是需要对服务性能参数 (如链路带宽、延迟、抖动、丢失率) 进行控制的网络应用所必须的。通常, 可以有以下三种Qo S保证等级:一是确定性的保证服务 (Guaranteed Service, GS) , 指的是完全实现用户定义的服务质量, 是最严格的Qo S要求。二是区分保证服务 (Differentiate Service, DS) , 主要是区分通信对某类负载进行的优先处理, 也被称为软Qo S。三是尽力保证服务, 它没有规定任何Qo S的服务参数, 针对这种等级的服务请求, 系统不需实现Qo S的控制策略。只需要系统处理资源能够满足接入的需要, 接纳该请求并进行分组传送。

Qo S的服务等级至上而下越来越松散, 第1级Qo S是要求为最严格、最难以完全实现的, 第2级Qo S是在基于ATM的网络中, 部分得到满足的, 而第3级的尽力保证Qo S基本上就不需要具备Qo S的功能, 这种等级的服务存在于目前大多数的网络结构中。

2. Qo S参数描述。

ITU-T和ATM Forum对接入控制定义的描述中, 接入控制指的是网络在呼叫建立或者重新协商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针对边缘路由器或提供不同应用的服务器来说, 接入控制是服务开始的前提。相对于客户来说, 接入控制表示一种服务端对能够提供满意服务能力的判断。在服务端通过该策略分析计算得出可接入的时候, 说明当前有能力满足客户提交的业务分组中Qo S参数的保证。若是不能满足, 那么说明当前服务端自身资源不足, 不能给予应有的服务。

Qo S参数指的是需要Qo S保证的业务流特性, 是接入策略用来判别提供服务的数据来源。在达成Qo S应用以前, 要把预先商定的Qo S参数提交到服务提供端, 进而进行协商。它的作用包括:一是限定了通信性能, 使得路由器以此来实施业务的整形和管制;二是当该业务参数提交后, 网络服务端需要判断当前是否能够支持该业务, 这一点需要通过接入控制算法来进行。

CAC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数值计算过程, 二是判断接纳过程。前者是根据Qo S参数和当前系统接入的情况, 采用一定的理论进行计算, 得到相应的数据;后者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接纳处理。数值计算过程中所需数据来源方式有两种, 体现在接入算法的不同, 一种是基于模型或参数的CAC策略, 第二种是基于测量的CAC策略, 其原理基本相似。根据所要求的服务性能 (主要是丢失率) 来计算满足这一条件所需的带宽, 所不同的是基于模型的计算需要考虑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排队模型, 不需要考虑实时性要求, 但服务质量的可靠性高。而基于测量的策略不考虑排队模型, 只会分析流量特性, 这种策略具有实时性保证, 但服务质量的保证不如前者那么严格。

(二) 公平性的接入判别机制。

公平性的接入判别是整个CAC机制的核心部分, 在有新业务到达时, 根据公平性来判断是否接入, 而不是采用老的基于测量的算法, 仅考虑带宽不足的情况。利用公平性的判断机制整个CAC要达到的效果是:第一, Qo S最基础的服务质量, 当接纳一个新的连接请求后, 不但系统中原有的应用能够保证其服务质量, 而且这个新的连接在系统中也能得到相应的服务质量。第二, 在第一个前提下, 保证链路的利用率最大化, 也就是说在有限的带宽的情况下能够容纳一定的连接数量, 并且这些不同类别连接的综合业务速率尽量接近链路带宽。第三, 保证公平性, 使系统的利用效率与满意度的综合指标最大化。

1. 等待状态的建立。

在Qo S的控制策略中加入公平性限制的方法是添加另外一种状态, 即在原有的接纳 (Accept State) 和拒绝 (Refuse State) 这两种连接状态中, 再加入第三种状态:等待状态 (Holding State) 。如果一个新生成的业务应用请求连接服务端时得到的反馈状态是等待状态, 则意味着该业务被服务器弱连接或者说是预连接, 即没有产生所请求业务速率的正常通信数据, 但已经与服务端建立了一个连接通路服务端, 保证这个连接没有产生其业务流量 (一些必要的保持通信连接的数据包还是会产生, 但很小) , 同时连接参数 (包括业务类别到达业务速率等) 也保存在服务器中 (与之不同的是, 当一个业务返回一个拒绝状态时, 其通信参数是得不到保存的) 。

2. 等待状态下对新业务的接入判断。

当一个请求的服务因为当前系统带宽不够而处于等待状态时, 经过一定的时间后, 当前系统中会有一些连接中止把带宽释放出来。这个时间设为T, T时间后, 系统剩余带宽如果大于或者等于处于等待状态中的请求的平均业务速率, 该业务可以被接纳。同时考虑等待业务的超时时间Texpired, 显然满足Texpired>T的条件这个等待的业务才有机会被接纳。设处于等待状态时, 系统的剩余带宽为Brest, 而处于等待状态中的业务到达速率为Rhold, 经过最多Texpired后系统剩余带宽Brest要大于Rhold, 此时等待状态中的业务就可以开始正常通信, 为了实现新的连接过程需要利用Texpired和T。

3. 正常状态下对新业务的接入判断。

这个正常状态是相对等待状态而言的, 它指的是系统中没有处于等待状态业务的情况下, 对新到达业务请求的处理。返回状态全部是拒绝显然不符合这里的公平性机制, 但是只要不足就返回等待状态, 也不一定能够达到控制目标。一旦某类业务处于等待状态, 其它业务速率小于它的业务则不能被接入, 这样经过一个较长的接入过程后, 系统中整体会走向偏大业务的聚合, 这是系统公平性的一个极端, 实际上也可能是不公平的, 除非是为特定通信设计的系统才能使用此策略。本文提出的策略是用当前业务的分布情况作出估计, 根据公平度概念判断出是否应该返回等待状态, 以便系统在长时间后处于稳定时各业务均能得到公平的接入, 也使得整个Qo S模型朝公平性、利用率二者的最优化方向逼近。基于这样的考虑, 在正常状态下, 一个新提交的业务因带宽不足而需要判断返回状态时, 其处理过程首先要查看系统中已有的链路通信情况, 根据获取的超时设定来估计在超时时刻到达前, 系统中可否有存在的连接停止服务释放出的带宽满足该到达业务的要求, 这在上一小节已经实现, 如果能满足该条件再按照分类的不同、通信速率的不同估算整体的公平度, 并根据新到达的业务计算被服务器接纳之后新的公平度, 如果使得接入更公平则把这个业务置于等待状态, 反之拒绝该业务的请求。

三、结语

3G是移动通信发展的大势所趋, 本文论述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优势, 有目的地保证3G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服务质量。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研究新的接入控制算法, 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摘要:本文着重讨论研究公平性判别策略, 将其作为本文设计方案的核心, 它克服了原有的策略歧视大流量业务等缺点, 最大化提升了系统的满意度。

关键词:服务质量,接入控制,公平性判别机制

参考文献

[1]廖晓滨, 赵熙.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技术与应用基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第三代移动通信3G 篇10

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在这几年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安全威胁不断出现新的模式。随着网络体系越来越复杂, 增值业务种类繁多, 业务系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影响整个系统运行质量。本文在阐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威胁的基础上, 分析PoC系统的安全隐患。

一、移动通信网的安全威胁分析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网络系统。其网络协议和系统的弱点是其安全威胁的主要来源, 攻击者可以利用网络和系统的弱点进行未授权地访问敏感数据、未授权地操纵敏感数据、扰乱或乱用网络服务, 对用户和网络资源造成损失。第三代移动通信网主要安全威胁有以下几类:

1.1攻击无线接口带来的安全威胁

终端设备和服务网络之间的无线接口是3G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攻击点。由无线接口上的攻击带来的安全威胁有以下几种:

A未授权访问数据

入侵者可能在无线接口上偷听用户信息流、信令数据或者控制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访问安全管理数据或者其他信息, 而这些被访问的信息可能有助于对系统进行攻击。入侵者可能主动发起通信会话, 并通过从无线接口上观测有关信息的时间、速率、长度、源地址、目的地址来获取访问信息。

B完整性威胁

入侵者可能修改、插入、重放或者删除无线接口上的用户信息流、信令数据或者控制数据。尽管入侵者无法解密重放数据, 但是可以用其他用户数据、信令输或者控制书记的完整性进行攻击。

C拒接服务

入侵者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对无线接口上的用户数据、信令数据、控制数据进行传输。第一个是物理干扰, 通过对无线链路的破坏来阻止传输。第二个是协议干扰, 引入特定的协议故障来阻止无线接口上的传输。

D否认

费用否认:通过否认曾经试图访问或接受过某种服务, 从而否认所需承担的费用。业务源否认:可能否认自己曾经发送过用户业务。数据接收方否认:可能否认自己曾经接收到用户业务。

E未授权访问服务

入侵者可能扮演一个合法用户并访问该用户已被授权的业务。这样入侵者就可能通过其他实体获取有助于入侵的信息。

1.2攻击终端和UICC卡/USIM带来的安全威胁

针对终端和用户智能卡的攻击主要有以下几类:

A终端丢失

入侵者可能使用偷窥的终端和UICC来进行访问服务和进行获取未授权访问服务。

B数据完整性

入侵者可能从本地或者远端获取终端、用户服务身份模块 (USIM) 访问, 从而修改、插入或删除终端或者用户服务身份模块储存的应用和数据。

C用户数据和健全数据的机密性

入侵者可能访问服务提供方储存的鉴权数据, 例如鉴权密匙。也可能访问用户储存在终端或者通用集成电路卡里的个人数据, 例如电话号码簿。

二、Poc系统的安全威胁分析

Poc业务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网上的一个增值业务, 其不仅有其承载网上固有的安全隐患, 而且业务本身在实现过程中也存在着安全漏洞, 现通过这些问题分析阐述PoC业务实现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

2.1承载在公众网上的poc用户鉴权隐患

因为承载在公众网上, 不管是对无线接口的攻击还是对终端的攻击, 都可以对用户鉴权造成隐患。在PoC系统中, 核心功能模块为负责呼叫处理的PoCserver以及用于开户和管理的GLMS。用户通过在终端设置PoC业务专用的APN激活GPRS网络, 而后, 通过在终端上设置的PoC业务的用户名、密码等等了PoC系统进行通话服务。PoCserver会将用户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名及密码与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对比鉴权。此时系统中的用户名及密码等信息来自于用户在GLMS提供的WEB页面上设置的用户名以及Password等选项。然而, 以上鉴权方式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PoC系统只对用户设置的用户和密码进行鉴权, 而未对用户真实的MSISDN号码进行鉴权。也就是说, 不同号码的SIM卡插入同一部设置好的手机, 都能利用此手机中的用户名和密码使用PoC业务, 如果入侵者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这部手机的PoC信息, 也可以在其他手机上伪装成PoC用户获取业务, 这对用户信息保密以及计费都造成了隐患。

2.2不同承载网上PoC互通安全隐患

因为PoC业务是在应用层开展的一项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公众网的增值业务, 所以其必然是可以在各网络之间实现业务通话。将来, 不同3G网络上的各项增值业务是可以互联互通, PoC通话业务将作为一项基本业务将被囊括其中。而由于不同网络间业务采用的协议标准不同, 这对系统的安全工作带来了隐患, 业务在不同网络间开展时, 会涉及到多个层面的互通, 包括业务层、控制层和接入层, 入侵者通过无线接入端口对网络间安全协议衔接处的弱点进行攻击, 获取用户信息。所以要做好安全协议的无缝衔接, 以及提供多样化新业务所带来的新的安全需求, 不然就有可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2.3对PoC系统的终端的安全威胁

与其他移动终端一样, PoC系统终端的功能也日益丰富, 其漏洞随之增加;操作系统开放性提高, 病毒开发更容易;多样的外部接口增加了病毒案传播的渠道等。而PoC系统为了防止黑客攻击和会话进程破坏, 核心网对每一个PoC用户发出的请求将作HTTP报文摘要认证处理。但这并不能保证系统安全性, 终端仍存在以下几个安全隐患。

A丢失、被盗和被借

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导致其很容易被丢失和遗忘。任何得到移动终端的人都能像所用者一样任何地查看其中储存的信息。同时, 移动终端中的USIM、UIM卡也很容易被他人获得并利用, 这样系统里的各种群组信息容易丢失, 为入侵者提供了系统的信息。

B非授权接入

即便具备安全机制, 人们也可以通过伪造或猜测认证码或者旁路认证机制, 从而进入移动终端并获取数据。另外, 认证方式漏洞也可能被利用。例如一些设备无限制接入, 可以进行旁路用户锁定。甚至一些漏洞可以完全利用旁路攻击控制安全机制, 成为移动终端的严重安全威胁。

C手机病毒

手机病毒同计算机病毒相似, 当前主要以破坏性的木马、间谍和监听监控病毒为主。病毒抓住移动终端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 或者诱骗用户执行相应病毒程序, 利用移动的PoC网络进行快速传播。

D空口窃听

移动用户的通信数据流包括信令数据和用户数据。攻击者可以通过无线接口窃听数据流, 达到获取用户隐私的目的、或者通过监测无线接口上信息的时间、频率、长度、来源和目的地等信息非法获取某些资源的访问权。

三、结束语

当前通信领域面临多种新挑战, 网络安全就是其一。PoC通信系统作为越来越热的一项增值通信业务, 其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本文现对现在3G移动通信网的安全威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poc系统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希望通过群策群力想办法, 提升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健壮性, 避免新的安全威胁造成重大损失。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 移动通信网络出现了一些新的安全威胁。而PoC技术作为通信网中的一项增值业务, 不但具有承载网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隐患, 且PoC系统本身与核心网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也亟待解决, 如果不及时地研究合理的安全体系, 留下致命的安全漏洞且导致Qos下降, 最终将会使系统失败。文章阐述第三代移动通信所面临的安全威胁的基础上分析对PoC业务的实现具有哪些的隐患。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PoC系统,安全威胁

参考文献

[1]《Nokia Pushtotalkover Cellular, Rel.1Upgrade Product Documentation 1.0》, Builddate2004-07-07, NokiaCo.

[2]陈伟升.浅谈移动对讲一键通的现状与发展[J].移动通信, 2005 (2) :93-96.

上一篇:网页分类下一篇:人才培养全过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