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Ⅰ期切除

2024-06-24

结肠癌Ⅰ期切除(精选九篇)

结肠癌Ⅰ期切除 篇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我科因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施行了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51例病人, 其中男性患者37例, 女性患者14例, 年龄在57~76岁之间, 平均年龄62.3岁。所有51例患者均以急性肠梗阻为主要症状入院。主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胀痛、恶心、呕吐, 停止排气排便等。所有患者腹部透视或平片均表现为肠梗阻。其中1例患者伴有腹膜炎体征。26例患者触诊可触及明显包块。术中探查发现结肠肿瘤全部位于左半结肠, 其中31例位于脾区, 降结肠11例, 乙状结肠9例。病理检查:高分化腺癌32例, 中分化腺癌10例, 低分化腺癌7例, 未分化癌2例。Dukes分期:A期11例、B期28例、C期12例。

2 治疗方法

全组51病例入院后均给予急诊检查, 尽可能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持续给与胃肠减压, 根据急诊化验结果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纠正贫血。术前所有病人常规使用抗生素, 我们一般选用甲硝唑连用三代头孢。术前准备完善后, 采用气管插管下静脉麻醉, 常规消毒铺巾, 常规选用下腹部正中切口, 逐层进腹后用切口保护器保护切口。首先探查腹腔, 盆腔, 周围脏器是否有肿瘤转移。腹腔探查满意后游离切断拟切除段肠系膜及清除淋巴结组织, 切断肿瘤远端, 将近端肠管及肿瘤移置腹腔外。而后行肠道灌洗:切除阑尾后经阑尾断端插入1根导尿管, 另一端用吸引器吸引使肠腔减压后, 另一端用生理盐水及0.2%甲硝唑反复冲洗, 待冲洗液明亮清澈后结扎阑尾残端8字缝合或荷包缝合残端。于肿瘤梗阻近端切断肠管后吻合远端断端。充分止血后, 用大量生理盐水及稀释碘伏反复冲洗腹腔后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腹。

3 治疗结果

本组51例患者无因手术死亡病例, 术后共有3例病人出现吻合口漏, 给于持续引流管灌洗, 输注人血白蛋白等营养对症处理后痊愈。另有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 经积极换药等对症处理后治愈。

4 讨论

左半结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由于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大约占所有肠梗阻病人的10%~20%[1], 发病人群平均年龄较大, 多数患者伴有慢性疾病, 一但发生梗阻需要急诊手术。但由于左半结肠结肠的动脉主要来源于肠系膜上下动脉, 由于该血管较长且吻合支较少, 血供较差且由于回盲瓣的“活塞”作用, 左半结肠癌所致肠梗阻多类似闭袢性肠梗阻, 容易导致肠腔内高压及肠壁粘膜组织缺血坏死, 同时由于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 肠道内粪便及细菌大量储留。所以为了避免吻合口愈合不佳, 以往对于该类病人以往国内学者均采用I期切除肿瘤, II期断端吻合的手术方式。

近年来随着术中灌洗一期吻合术的日益成熟并被证明能够有效的预防吻合口漏[2], 抗生素的更新换代, 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上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首先尝试对于左半结肠癌的患者施行施行了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国外通过大样本的回顾性临床对比发现, 一期切除吻合者由手术原因导致手术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并不高于分期手术[3], 同时更有文献报道对于结肠癌患者一期手术病人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病人[4]。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同行开始尝试左半结肠癌一期肿瘤吻合。然而并非所有急性梗阻病人均适合I期吻合术, 笔者的经验是:对于年龄较大及身体一般情况不好的病人施行此类手术需要谨慎。

综上所述, 对于一般情况允许, 梗阻时间不长, 腹腔污染不严重的左半结肠癌梗阻病人, 只要手术操作规范, 围手术期处理得当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靠的。

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间共51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施行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术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本组51例病人无因手术死亡病例, 有3例患者出现了吻合口漏, 经过营养支持治疗后治愈。结论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 术中合理的使用肠道灌洗, I期切除吻合是可行及安全的。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肠梗阻,一期吻合

参考文献

[1]Ohman UIF.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ng colorectal carcinoma[J].Am J Surg, 1982, 143 (6) :742~745.

[2]Mcgregor R, O’Owyer P.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obstruction and perforation of the left colon[J].Surg Gynecol Obstet, 1993, 177:203.

[3]王鹏浩, 黄达仁, 李光昭.大肠癌致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附126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 15 (5) :375~377.

结肠癌Ⅰ期切除 篇2

关键词左半结肠急性梗阻 Ⅰ期切除吻合

左半结肠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具有避免再次手术、减少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高肿瘤病人5年生存率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术式。但如果处理不当,仍可能发生吻合口瘘。本院自1998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70岁以下左半结肠梗阻患者48例,Ⅰ期切除吻合术3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35例,女23例,年龄26—70岁。其中3例为乙状结肠扭转行扭转复位固定,6例体质差的晚期结肠肿瘤行二期手术或造瘘,39例一般状况良好,无严重的腹腔感染及感染性休克者行Ⅰ期吻合术:其中5例为乙状结肠扭转、坏死,余为结肠肿瘤。

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方法

入院后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低蛋白血症,扩充血容量,决定手术的患者术前1—2小时内静脉用头孢三代抗生素(头孢曲松3.0g或头孢哌酮/舒巴坦2.0g)和0.5%甲硝唑200ml。

手术方法:术中探查明确病变部位,于结肠肿瘤上方约3cm处切断肠管,若为乙状结肠扭转坏死,则切除坏死肠段。将近端提出腹腔,由上段小肠向结肠依次用手挤推,直至肠腔内积液积粪基本排尽。切除阑尾,经阑尾残端插入F24气囊导尿管,充气固定,荷包缝合。采用结肠顺行灌洗法对梗阻部位以上结肠进行彻底灌洗,灌洗液为36~40℃的生理盐水。当肠腔排出液清亮后再用20%甘露醇500ml灌洗,观察肠管缩小、血运改善后应用丁胺卡那霉素针剂0.4g加0.2%甲硝唑溶液500ml保留灌注约5分钟。对梗阻以下部位结直肠行逆行灌洗,在梗阻部位远端3~5cm以肠钳或直角钳夹闭,从肛门插入肛管注入生理盐水反复灌洗至净后,再注入0.5%甲硝唑溶液200ml,从腹腔捏挤肠管协助将灌洗液从肛管以负压吸引排出。肠道准备干净后,非肿瘤者剪除断端水肿严重、血供可疑的部分肠壁,Ⅰ期端端吻合。肿瘤患者常规切除左半结肠Ⅰ期端端吻合。3-0可吸收线连续全层后壁交锁缝合,转向前壁行连续全层内翻缝合,0号丝线行浆肌层间断包套缝合,第二层浆肌层缝合时注意不要将缝线穿人肠腔内。彻底冲洗腹腔,放置引流,引流管于吻合口的下方。术中再静脉用头孢三代抗生素(头孢曲松3.0g或头孢哌酮/舒巴坦2.0g)和0.5%甲硝唑200ml。

术后处理:术后留置舡管减压,适时扩肛以促进肛门排气全部病例持续给予持续胃肠减压3—6天,使用足量、高效抗生素到体温和血象恢复正常后3天为止,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早期一般予静脉营养,5~6天后可以进全流食给予肠内营养以加强营养支持输注白蛋白,促进吻合口愈合。腹腔引流管视病情放置10~12天。

结果

本组39例Ⅰ期吻合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其中5例伤口感染,3例不完全性粘连肠梗阻,3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讨论

结肠癌Ⅰ期切除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Ⅰ期切除吻合术的结肠癌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 并以此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传统Ⅱ期吻合术的结肠癌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 纳入选择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18例, 女16例;平均年龄 (56.24±2.34) 岁;平均病程 (3.12±1.01) 年;有5例乙状结肠癌, 7例回盲肠癌, 13例升结肠癌, 5例降结肠癌, 4例横结肠癌。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 女16例;平均年龄 (55.94±2.45) 岁;平均病程 (3.18±1.03) 年;有4例乙状结肠癌, 6例回盲肠癌, 12例升结肠癌, 6例降结肠癌, 5例横结肠癌。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变位置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行Ⅰ期肿瘤切除术并给予近端造瘘、远端关闭后行Ⅱ期造口还纳术;观察组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2组患者术前均给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常规治疗, 手术前3 d~5 d内均给予相同的围术期治疗及护理;术中应先用纱布将肿瘤所处的肠管远近端扎紧, 以确保肿瘤细胞不会在肠腔中扩散, 切除时确保切除范围与肿瘤距离充分;术后2组患者均给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结肠癌患者观察指标对比观察组结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 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8%, 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2组患者3年生存率对比2组均未发生围术期死亡, 观察组结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91.18% (31/34)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 (24/3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877, P<0.05) 。

3讨论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致死率较高, 文献中报道老年人结肠癌的患病率较高, 在加上中老年人身体较弱, 极易出现并发症, 给临床治疗带来不便。现今结肠癌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 甚至是威胁其生命健康的危险疾病之一[2], 如何有效治疗结肠癌是医务人员研究的课题。

以往传统观点认为Ⅰ期吻合容易发生吻合口瘘, 因此建议Ⅰ期切除肿瘤, 给予近端造瘘、远端关闭后行Ⅱ期造口还纳术。但此种方法不仅增加了术中出血量, 还延长了术后排气时间,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经济增加负担, 而且更易造成肿瘤细胞的转移, 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部分患者肿瘤可能在Ⅱ期手术前发生转移而失去治疗机会[3]。随着医学发展, 现代医学认为, 在保证围术期积极治疗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手术过程中患者机体状态良好, 吻合口也符合上空、口正、下通的条件时进行Ⅰ期吻合术, 能显著提高治愈率[4]。且Ⅰ期吻合术能及时切除肿瘤, 快速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结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 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8%,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91.1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 (P<0.05) 。

综上所述, 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安全有效, 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Ⅰ期切除吻合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Ⅰ期切除吻合术的结肠癌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 并以此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传统Ⅱ期吻合术的结肠癌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结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3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结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 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8%, 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91.1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 (P<0.05) 。结论 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安全有效, 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疗效,远期生存率

参考文献

[1]郑荣寿, 张思维, 吴良友, 等.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8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 2012, 21 (1) :1-12.

[2]阳光, 陈炜, 宋向晖, 等.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5, 15 (1) :50-53.

[3]赵德胜, 韩继光.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27例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 (6) :760-761、764.

结肠癌Ⅰ期切除 篇4

【关键词】 老年梗阻性结肠癌;一期切除;围手术期;肠外营养;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生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而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饮食结构上我国居民也逐渐趋向于高脂高蛋白饮食,这也大大增加了结肠癌的患病率。对于老年结肠癌患者,常因肿瘤增长过快导致肠梗阻的出现,进而导致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的出现,给结肠癌的手术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老年患者的体质及营养状况常较差,术后耐受力较低,对于病情康复存在极大影响。所以在围手术期,对结肠癌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目前的营养状况,使机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以应对手术的创伤。我院对收治的24例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调研,现给予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梗阻性结肠癌患者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为67—88岁,平均年龄为69.2岁。住院患者均经纤维结肠镜活检以确诊为结肠癌,同时再联合钡剂造影确定为梗阻性结肠癌。其中横结肠癌4例,降结肠癌8例,乙状结肠癌为10例,升结肠癌为2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结肠癌一期切除再联合一期吻合治疗。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部肿块、腹胀等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采取营养液进行静脉滴注补充营养,包括具有一定配比的脂肪乳剂、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

1.2 营养液配置 对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采取一定配比的营养液,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的代谢消耗能力较低,所以能量供应控制在25kcal/(kg·d)为宜。营养液中的各种营养素比例按照20—30%脂肪乳剂、50—60%碳水化合物及10—30%蛋白质进行调配,最终采取3L袋进行外周静脉或者中心静脉给予营养维持治疗,一般以均衡滴速进行营养支持。其中各种营养素含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进行配置,脂肪、蛋白质和葡萄糖每天供给量不会超过0.5—1.0g/kg、1.0—1.5g/kg和300g,同时根据患者的肝功能情况以确定氮热比例,一般为1:100进行等比例配备;同时还需要补充一定量的微量元素、电解质和脂溶性维生素,以维持机体的稳态。

1.3 测量指标 动态监测并记录患者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前后的血生化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和血清电解质测量需每周进行一次,每天必须进行血糖、血常规及体重的测量,每2周进行血脂、球蛋白和转铁蛋白含量的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记录的数据均经SPSS软件进行统一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现形式,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当P<0.05时,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肠外营养支持前后患者营养指标对比 经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在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总计数、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转铁蛋白及血清钠离子和钾离子含量方面均较支持治疗前有明显提升,且两者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肠外营养支持前后肝肾功能及血脂情况对比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方面较治疗前没有明显差异变化(P>0.05),而患者的r—谷氨酰转肽酶、血清碱性磷酸酶均较支持治疗前升高,且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对于结肠癌患者,在老年人中发病占绝大多数,而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低下、反应力低下及对疼痛耐受力差等特点,使处于结肠癌早期阶段时老年患者常不易出现自觉不适症状,随着病情及肿块的增大,最终导致癌性闭绊型肠梗阻的出现,老年患者才出现剧烈的呕吐、腹痛、腹胀等情况,一般来院就诊时,病情已经发展为晚期,出现周围组织或者远处脏器的癌肿转移。而对于此期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一般考虑结肠肿瘤的发生部位,采取一期切除吻合术或者是一期切除联合二期吻合术进行治疗,无论是何种术式,均为有创性手术,对于原本自身生理狀态较差的老年患者来说,无疑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本组患者24例,其中有18例(75%)为中重度营养不良,因为结肠癌属于肿瘤消耗性疾病会造成机体能量的消耗,伴随着肠梗阻的出现,通过呕吐导致消化液大量丧失、伴随电解质紊乱致代谢性碱中毒,引起内环境紊乱破坏机体稳态,最终使营养的平衡维持受到干扰,也会加重营养不良的进程;同时患者处于手术应激状态下,会加速机体的分解代谢,消耗正常的组织和脏器,对于术后组织的愈合及修复能力也明显降低,加大了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再考虑老年患者自身能量储备能力低下、重要脏器衰竭及伴随着多种消耗性基础病,也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对于接受结肠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该充分考虑营养不良情况,预见性地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机体的营养状态保持在一个较佳的状态,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和前提。但是,在给予营养液支持治疗时,每种营养素成分之间的成分比例需要严格控制,因为老年患者机体对脂肪的清除率及对葡萄糖耐受力明显降低,故营养液应满足低糖、低脂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可以适量地调高蛋白质含量,以充分适应老年人的代谢能力。由于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患者存在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情况,在围手术期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是一套安全、有效、科学的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进展,方喜,陈进新.结肠癌切除术后全肠外营养的治疗效果[J].海南医学,2005,16(9):112—113.

[2] 谭拥军.TPN在医院的应用情况分析及进展[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6(6):17—19.

[3] 邱福南,蔡瑶丹,王耀东,等.不同配方脂肪乳剂肠外营养支持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营养状况和血脂代谢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01,23(9):19—21.

[4] 黎介寿.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与展望[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0,7(1):1—3.

结肠癌Ⅰ期切除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07例,女性71例,年龄36~78岁,平均58岁。其中直肠上段癌(包括直肠乙状结肠交接处癌)53例,乙状结肠癌49例,降结肠癌40例,结肠脾曲癌36例。所有病例均采取急诊手术,并经病理证实。

1.2 手术方法

本组178例均采用包括肿瘤在内的肠段切除,其中行根治术153例,另25例因年老体衰、全身情况较差而仅行肿瘤在内的肠段切除吻合术而未行淋巴结清扫术。178例术中均采用生理盐水和0.5%甲硝唑溶液交替全结肠灌洗法。方法:阑尾切除后,闭残端插入带气囊导尿管并持续快速交替输注上述液体,外接清洁袋收集灌洗液至基本清亮无粪渣样物为止,总灌洗量5000~8000m L。其中26例采用彭淑牖等的荷瘤冲洗法。切除后吻合方法有6种,分别为:单纯间断吻合术33例;吻合加管式造口术62例,即在吻合口近端(横结肠32例,盲肠经阑尾残端30例)置一大口径软管作造口,术后往管内间歇滴注0.5%甲硝唑溶液(250m L,2次/d,125m L/h),并7~8d拔管;浆肌鞘覆盖式吻合术18例(直接将一端结肠以“卷袖式”外翻3cm左右,剔除黏膜后再将浆肌管翻下覆盖吻合口,并于另一端肠管浆肌层做固定,将吻合口完全置于肌鞘内),其中顺向套入13例、逆向套入5例;浆肌管环套覆盖式肠吻合术9例(肿瘤切除后于结肠近切端或远切端截取一3cm左右带蒂肠管,剔除黏膜后先套于同侧肠管外,待肠吻合完成后,再将浆肌管以“带戒式”覆盖于吻合口上,浆肌管与吻合口上下结肠再作数针间断缝合固定);结肠脾曲癌作结肠次全切除同结肠吻合术11例;末端回肠右下腹完全性分流造口术45例。

2 结果

本组178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内无死亡视为非手术死亡)除1例单纯间断吻合术患者于术后7d出现局限性腹膜炎而经再次手术治愈、1例横结肠造口患者因造口管滑脱再次置管外,余无1例发生肠瘘。所有的病例均痊愈出院。因时间跨度等原因随访难度大,因而癌症复发情况不明。

3 讨论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报道较多,原则首先是在全身情况许可时行根治术,以防止术后早期复发,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本组仅25例患者因年老体衰、全身情况较差而未行根治性。结肠癌急性梗阻是否施行Ⅰ期吻合术,还要考虑术者的技能和患者的全身情况如高龄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等,18年来笔者仅对7例患者采用Hartmann&apos;s术。

对于结肠Ⅰ期吻合术,夏穗生和张毅等提出的“上要空,下要通,口要正”的原则已多为临床外科医师接受,而这也止是结肠癌伴梗阻欲行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成败之关键。手术中全结肠灌洗可很大程度地减少结肠内含菌量,使结肠在吻合术后能得到一个十分安全的“休整期”,这对防止吻合口瘘十分重要。彭淑牖等[1]提出的荷瘤减压法既可快速彻底进行术中肠管减压,又不至于污染手术野。我们认为该方法适合用于直肠上段及乙状结肠肿瘤所致的肠梗阻。

术后进一步减轻吻合口的压力及清除肠内残余的细菌可提高吻合口愈合的安全性,避免吻合口瘘。我们对62例患者采取吻合口近端置大口径乳胶管或硅胶管滴注0.5%甲硝唑溶液的方法,此法既可以促使肠道排出残余的肠腔积气及少量稀便降低吻合口的张力,又可以抑制肠道细菌进一步繁殖,以保证吻合口顺利愈合。对术中结肠灌洗不够理想及近端结肠壁水肿较明显者尤其值得采用。

为了进一步防止吻合口泄漏,我们还采用浆肌管环套及浆肌鞘覆盖的方法来对吻合口加以保护,两法有异曲同之处,对吻合口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也可以减低吻合口的张力[2,3]。

对于梗阻时间较长的患者,梗阻近端的结肠压力更大,肠壁水肿也更明显,此时如仍作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其风险变大。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属于闭襻性梗阻,回肠受累轻,血供好,吻合后风险小。故我们对11例结肠脾曲癌所致的急性梗阻有明显肠壁水肿、淤血且盲肠直径>12cm患者施行了结肠次全切除同结肠吻合术,术后均恢复良好。同时,鉴于大肠癌有多发性的特点,对此类病例只要能保留一定长度的乙状结肠,作结肠次全切除还是合理的[4]。

近年来,郑国庆等[5]对左半结肠癌所致的急性肠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末端回肠右下腹造口术,即将距同盲襻15~20cm的回肠于右下腹壁作完全性引流造口,并远端置入一气囊导尿管。手术后即可用温生理盐水加抗生素间歇滴注冲洗,又可尽早开始肠内营养。近端回肠造口后,小肠内容物形成完全分流消除了对结肠吻合口的压力。回肠造口术护理方便,造口处不易发生脱垂,回缩坏死和切口旁疝。术后24~48h,即可开始肠内营养,患者术后恢复早。恢复后即可适时行回纳术,笔者采用该方法45例,感到该方法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彭淑牖,陈依青,干晓军.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保证:彻底快速而无污染的肠减压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1):664.

[2]陆永良,泮人伟,顾风元.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加管式造口治疗左半结肠癌性梗阻:附47例报告[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6,169(4):30.

[3]席时富,沈坤堂,姚永忠.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及浆肌瓣包绕加固吻合[J].江苏医学,2004,26(4):278-279.

[4]于培江,周庆贤,薛刚,等.扩大右中结肠切除在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6):563.

结肠癌Ⅰ期切除 篇6

关键词:结肠顺行灌洗,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

2005年7月~2009年7月我们对42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患者,采用术中结肠顺行灌洗后,行癌肿切除Ⅰ期吻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病人,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61.5岁。全组病人均有腹胀、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或不完全梗阻表现,出现梗阻时间5h~6d。其中经急诊结肠镜确诊25例,腹部CT发现左半结肠肿块并梗阻8例,左下腹触及包块3例,其余均为手术探查时发现。探查发现肿瘤位于结肠脾区4例,降结肠7例,乙状结肠23例,直肠上段8例。

1.2 治疗方法

在全麻下剖腹探查,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所有患者术中均见结肠扩张,直径7~11cm,术中见肠管肿胀、充血,肠腔内积有大量的肠液、粪块等,腹腔内有少量渗出液。用纱垫保护好周围组织,常规离断拟切除肠段之系膜(可防止术中肿瘤转移),在肿瘤近侧肠管近肿瘤处用肠钳钳夹并切断肠管,把近侧肠管提到切口外盆内,先排出部分肠内容物及气体于盆内,再插入直径3~4cm螺纹塑料软管,用双道缝线结扎固定后将塑料软管末端置于手术床下敷料桶中。切除阑尾,经阑尾残端插入导尿管约4~5cm,荷包固定。随后从导尿管持续快速(加压)滴入温热生理盐水约5000~l0000ml。在滴入过程中,助手双手扶持肠袢,术者用双手轻轻交替推挤肠段,由近侧向远侧分次将肠内容物推入塑料桶中,直到流出清亮液止。按根治标准切除肿瘤。肿瘤远侧肠管如也有扩张(本组4例),则在远侧肠段中灌入稀释PVP液自肛管预置导管中排出。然后行结肠与结肠或结肠与直肠吻合,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吻合口旁放引流管1根,通畅引流。

1.3 术后处理

术后每天坚持扩肛3~4次,至肛门排气;胃肠减压持续至肛门排气后拔除,并口服液体石蜡10ml,保证大便柔软通畅;全身予抗感染及支持营养治疗。无腹腔渗出时,拔除腹腔引流管,本组病人4~7d后拔管;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

2 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病理报告和Dukes分期统计如表1。本组42例均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4例病人切口感染,经切口换5~12d后行Ⅱ期缝合,愈合良好。

3 讨论

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回盲瓣的生理特点,结肠癌所致肠梗阻多以闭袢性肠梗阻的形式出现,梗阻近端肠腔聚集大量含菌量极多的粘稠粪便,结肠血供来自末稍血管,加上肠壁炎症水肿而血液循环较差,极易造成结肠壁缺血坏死、穿孔,甚至造成污染极为严重的腹膜炎,最终导致感染性中毒性休克死亡。因此,以前传统的手术认为右半结肠癌并肠梗阻可以行Ⅰ期切除吻合,而左半结肠癌则需分期手术较安全。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无菌术、营养支持、手术技巧、吻合口愈合的认识等多因素的进步,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的病死率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7.3%和5.2%[1]。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行Ⅰ期手术切除吻合渐成趋势[2]。

本组病人经结肠顺行灌洗后行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资料统计,Ⅰ期切除吻合的5年生存率为31.8%~50.0%,分期手术的为7.7%~21.0%[3],我们觉得它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而且安全可行,既及时去除了肿瘤,缓解了症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也提高了5年生存率。

根据我们对42例患者手术总结和术后观察,其优点有:①能充分灌洗,可最大限度地排出肠管内积蓄的粪便和毒素,减少体内毒素吸收;②封闭冲洗可减少腹腔污染;③在切除肠段前已按根治原则把肠系膜离断,瘤区血管已与血循环隔绝,而且近侧肠段被拉出切口外,符合无瘤操作原则;④肿瘤远侧肠管如有少量粪便积储(本组4例)影响吻合口愈合,用稀释PVP液冲洗后经预置肛管排出保证吻合口愈合。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同样存在吻合口瘘等风险,且一旦发生,往往影响预后,故而要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症。对一般情况差的,或伴有严重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肠穿孔并严重腹腔污染,应放弃Ⅰ期吻合,而应行分期手术或单纯造瘘。高度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徐惠绵[4]总结全国8家医院308例结肠癌梗阻治疗经验后认为:符合下列条件者适合于左半结肠癌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①无严重并发症,能耐受根治性手术者;②梗阻时间短,肠管血运好,水肿轻,近远端肠管口径相近;③术中肠道灌洗满意;④吻合符合“上空、中正、下通”条件。本组患者经严格把握适应症,予以结肠顺行灌洗后施行Ⅰ期切除吻合后均恢复良好,无发生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总结本组患者成功经验,在结肠顺行灌洗时需要注意以下重点环节:①做好术前准备,胃肠减压,迅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扩充血容量,全身大剂量广谱抗生素;②患者全身情况良好,能耐受肿瘤切除;③吻合口要血运良好,无张力及扭曲,遵循吻合口“上空、中正、下通”的原则[5,6];④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腹腔感染的发生;⑤关腹前大量温盐水冲洗;⑥吻合口旁放置腹腔引流管,达到充分引流,要待腹腔渗液引流干净后再拔除,避免腹腔渗液残留,引起腹腔感染;⑦术后积极扩肛、口服液体石蜡,以防止结肠积气扩张,促进肠管蠕动功能的恢复,利于肠管早日排气、排便,均有利吻合口愈合和防止吻合口瘘的发生。

总之,只要掌握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病例,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时,行充分的结肠顺行灌洗后施行Ⅰ期切除吻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术式。

参考文献

[1]Lee YM,Law WL,Chu KW,et a1.Emergency surgery for obstructingcolorectal cancers:a comparison between right-sided and left-sided le-sions[J].J Am Coll Surg,2001,193:717-726.

[2]汪建平.大肠癌并急性梗阻的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59-461.

[3]Leitman IM,Sullivan JD,Brains D,et a1.Multivariate analysis ofmorbidity an d mortalityform theinitial surgical management fobstructingcarcinoma of the colon[J].Sury Gynecol Obstet,1992,174(6):513-518.

[4]徐惠绵.结肠癌致梗阻308例外科处理综合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7):41.

[5]夏穗生.论低位结肠梗阻与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J].实用外科杂志,1998,8(1):1-2.

结肠癌Ⅰ期切除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月收治36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 男26例, 女10例;年龄18岁~88岁, 平均年龄为 (53±1.1) 岁;癌肿位置:乙状结肠10例, 降结肠15例, 结肠脾曲11例;入院到手术治疗时间为7 h~2.5 d。

1.2 选取标准

所选取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临床诊断, 确诊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均获得知情同意权, 同意本次研究。

1.3 手术

术前准备手术所需的物品, 给予患者必要的胃肠减压、调整水电解质平衡, 合理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于距肿瘤5 cm~10 cm近端拟行切除, 处置荷包缝线, 将一个直径为2 cm的长塑料管插入其中, 并固定扎紧, 与负压连接吸引减压。之后从末端回肠或从盲肠处将荷包缝线置入其中, 插入气囊尿管, 尿管气囊放入到盲肠中, 并固定荷包。气囊内注入10 m L水, 轻轻提起水囊, 封锁回盲瓣口。灌洗液注入到导尿管中实施灌洗, 需将0.9%温盐水4 000~6 000 m L灌入其中, 直至流出的液体清晰, 将0.5%甲硝唑250 m L、卡那霉素2 g灌入其中后拔管。根据癌肿的具体位置考虑采用乙状结肠切除或左半结肠切除, 横结肠-直肠或降结肠-直肠吻合术。吻合术方法:要保证吻合口无张力, 保持足够的血运, 并实施端端吻合, 黏膜与黏膜吻合, 上下对正系膜边缘, 缝合两层内翻。并于吻合口附件实施双套管负压引流, 引出腹腔。

1.4 术后处理

持续给予胃肠减压, 并根据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水电解质失衡情况, 先调整水电平衡, 维持正常身体所需营养。可给予患者必要的血浆、白蛋白改善肠壁水肿症状, 继续采用抗生素治疗, 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早期1 d扩肛2次, 有利于肛门正常排气。在腹腔引流5 d~7 d后可将引流管拔除。

2 结果

36例患者行姑息切除10例, 标准D2根治26例。不同程度切口感染2例, 切口液化2例, 未出现吻合口瘘。34例治愈出院, 2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78岁男性患者于术后14 d因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 呼吸衰竭而死亡。

病理结果:低分化腺癌9例, 中分化腺癌14例, 高分化腺癌9例, 黏液癌4例。

随访:2例失访。手术结束后1年可见腹腔种植复发4例, 肝脏转移1例, 均在第2年死亡。2年内无瘤生存3例。

3 讨论

左半结肠癌性梗阻为临床一种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急, 患者多表现为严重的腹痛, 排便功能异常, 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临床主要行手术治疗, 但采用何种手术方法,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因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为闭襻性梗阻, 加之左半结肠壁薄, 相较于右半结肠其血液循环差, 与其他肠段相比, 肠腔内积液、粪便潴留、大肠杆菌数量以及毒性明显较强, 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肠管壁高度扩张以及水肿, 严重者会出现穿孔、坏死。若术后直接实施吻合术, 可能会导致腹腔污染、吻合口瘘。因此, 国内外学者认为可实施分期手术治疗, 但采用分期手术不利于成功治疗癌肿, 可能会导致患者丧失再次接受手术治疗机会, 降低生存率。且一些年龄大的患者手术耐受性不佳, 不能再次承受手术治疗;同时再次手术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 加重患者的疼痛, 增加费用。因此临床医生多考虑实施Ⅰ期切除灌洗吻合术治疗[2]。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根据手术适应证, 早期实施Ⅰ期切除治疗, 可有效防止病情恶化。术中实施灌洗以及吻合手术治疗, 防止吻合口瘘发生, 可有效清除肠内的毒性物质, 减少污染, 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 36例患者行姑息切除10例, 标准D2根治26例。切口感染2例, 未出现吻合口瘘, 与相关学者临床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同时在实施手术治疗时, 应注意具体操作注意事项:灌洗时应注意保护切口以及腹腔, 免受污染影响;在手术实施中坚持下通、口松、上空原则;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改善酸碱、水电解质失衡情况, 并让患者在入院4~6内尽早接受手术治疗;结肠近端需保留部分肠管, 待灌洗结束后再将部分肠管切除, 可有效减少污染, 同时能保留部分肠管血供;应考虑患者的手术指征, 并不是所有接受术中结肠灌洗治疗的患者均可实施Ⅰ期吻合, 尤其并发症较多、年龄大、贫血以及全身营养不良患者, 需慎用吻合治疗[3]。实施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术中肠道灌洗后吻合, 一次性清除肿瘤以及梗阻, 可有效避免二次手术造成的痛苦, 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参考文献

[1]高鸿.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术中肠道灌洗后的疗效[J].内江科技, 2010, 31 (6) :109-110.

[2]吴飞.肠道灌洗法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4 (8) :147.

结肠癌Ⅰ期切除 篇8

关键词:改良Dudley法,肠道灌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

结肠梗阻是结肠癌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结肠癌的晚期症状之一, 其发生率约为3.9%~23%, 其中以左侧结肠癌梗阻最常见, 约占全部梗阻性结肠癌病例的2/3[1]。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梗阻性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因结肠梗阻, 术前肠道准备常无法达到满意效果, 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常出现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肠道准备就成为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措施。本院从2005-2012年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中采用改良Dudley法术中肠道灌洗的病例共27例, 术后切口感染4例, 无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 均痊愈出院。本文对此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27例, 其中男17例, 女10例, 年龄41~69岁, 平均 (58.5±2.6) 岁。肿瘤均位于左半结肠, 结肠脾曲癌2例, 降结肠癌11例, 乙状结肠癌14例。病理Dukes分期:B期2例, C期20例, D期5例。病理类型腺癌25例, 粘液腺癌2例。全部病例均有左半结肠急性梗阻症状: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X线透视显示近端结肠及部分小肠肠管扩张, 并有液气平面。CT或纤维结肠镜检查等显示左半结肠占位。本组病例术前均无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腹水及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或这些并发症术前已得到纠正。从发病到手术为1~5 d, 平均3 d左右。全部病例均因肠道梗阻术前无法进行有效的常规肠道准备。

1.2 治疗方法

本组全部病例在完善必要检查的同时, 按肠梗阻治疗原则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菌药物应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加强营养支持、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等围手术期处理。经24~48 h保守治疗梗阻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急诊在全麻下行手术剖腹探查。术中确诊左半结肠癌, 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常规无瘤原则切除肿瘤肠段后, 采用改良Dudley法术中肠道灌洗。具体方法是:将游离后的近端肠管提出腹壁切口, 置入无菌塑料袋内, 开放夹闭断端的钳子, 排出粪水, 对于粪便较稠者, 需双手交替由近及远轻轻推挤肠管, 协助排出肠内容物。然后行阑尾切除术, 于阑尾残端插入18F的Foley导管, 用常温生理盐水3000~5000 ml, 甲硝唑500 ml, 庆大霉素32万U从Foley导管注入灌洗, 直到流出液较清亮为止[1]。向肠腔内Foley导管气囊注入10 ml水, 右侧腹壁外侧戳孔引出Foley导管并固定。更换手套后, 常规处理断端, Ⅰ期吻合肠管。关腹前常规生理盐水3000~4000 ml及甲硝唑或庆大霉素等冲洗腹腔。吻合口旁及盆腔分别放置引流管, 从侧腹膜最低处引出, 保留1周以上。术毕及时给予扩肛, 每日扩肛1~3次, 至肛门自行排气为止。术后继续应用抗菌药物及营养支持。术后Foley导管接负压引流, 引出肠内容物及气体。术后10 d左右, 无吻合口漏, 进食且正常排气、排便后拔除Foley导管。

2 结果

本组27例病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 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 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 结肠梗阻是结肠癌常见的并发症, 其治疗是以积极手术切除为宜[2]。目前右半结肠癌合并梗阻行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 学者们已达成共识。对于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的手术方式目前尚存在Ⅰ期切除和分期切除之争。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时, 由于左半结肠肠壁薄, 肠壁水肿、炎症时易出现局部供血不良, 肠道准备不充分、细菌含量高、污染重, Ⅰ期切除吻合术后易发生吻合口漏[3], 手术死亡率高, 因此以往学者认为分期手术较安全, 不应Ⅰ期切除吻合。但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要高于分期手术, 文献[1]报道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0%~48%和21%~43%;且分期手术增加了患者花费和痛苦。因此从增加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预后来考虑, 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对患者是有利的。目前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 术中肠道减压灌洗的出现,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的处理已趋向Ⅰ期切除吻合;且研究认为术后吻合口漏与切口感染率并不高, 治疗效果比较明显[4,5,6]。笔者认为, 并不是所有的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的病例都适合Ⅰ期切除吻合, 要使手术成功, 必须掌握好手术指征, 笔者总结如下: (1) 患者无严重心肺及其他脏器疾病, 能耐受根治性切除。 (2) 肠道梗阻时间短, 肠壁水肿轻, 血运良好, 近、远端肠管口径相差不悬殊。 (3) 肠道准备要完善, 术中采用有效肠道灌洗方法, 去除粪便充分。 (4) 估计吻合后吻合口松弛无张力, 血运好, 达到吻合口近端空、远端通的要求[7]。由上述手术指征可见肠道准备是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的重要措施。

结肠癌合并梗阻可表现为急性突发或慢性隐匿过程, 梗阻时肠腔内压力增高, 肠腔扩张, 肠壁变薄, 黏膜缺血, 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 加上大量细菌繁殖和内毒素产生, 导致细菌移位, 甚至肠腔内的感染性肠液漏入腹腔, 进一步发展可能并发中毒性休克或肠管破裂、穿孔等, 极易导致术后吻合口漏。因此梗阻性结肠癌术前应尽量缓解梗阻。但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为闭袢型肠梗阻, 梗阻近端有回盲瓣阻挡, 远端有肿瘤阻挡, 常规胃肠减压和清洁灌肠通常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传统的术前肠道准备如甘露醇、番泻叶等因加重肠腔内压, 有增加发生肠穿孔、腹膜炎的风险, 不宜应用在梗阻性结肠癌的术前准备中[8]。由于梗阻性结肠癌无法采取有效的术前肠道准备, 因此在术中的肠管处理就更加重要。梗阻性结肠癌术中肠管处理包括减压和灌洗。目的是清除肠管内的粪便及大量细菌, 消除肠管扩张及肠壁水肿, 改善血液循环, 保证吻合口愈合, 减少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中单纯肠管减压早已广泛采用, 常规做法是用粗针插入减压, 或是戳孔后抽吸减压。此方法虽然能减轻梗阻段结肠腔内压力, 改善肠管血液循环, 但对肠内容物的清除却不彻底, 仍然不利于吻合口的愈合。1980年Dudley提出Dudley法术中肠管减压灌洗, 应用肿瘤近端肠管插入螺纹管减压、冲洗,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此法对固体粪便冲洗效果稍差。后有学者进一步改进此法, 切除肿瘤肠段后, 直接开放近端肠管, 切除阑尾后从阑尾残端插入18F的Foley导管, 用常温生理盐水3000~5000 ml+甲硝唑500 ml+庆大霉素32万U从Foley导管注入灌洗, 直到流出液较清亮为止。本法不但减压效果显著, 对肠内容物的清除也比较彻底, 能有效预防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本组病例采用改良Dudley法彻底清洗肠道后行Ⅰ期切除吻合, 术后切口感染4例, 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 均痊愈出院,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笔者认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术中应用改良Dudley法充分肠道灌洗, 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采取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陈峻青, 夏志平.胃肠癌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96-299.

[2]吴在德, 吴孟超.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565-1567.

[3]胡永均, 施金怡.肠道灌洗法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手术患者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6, 9 (1) :22.

[4]张启瑜.钱礼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98.

[5]姜锐, 聂伟.老年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5) :61-62.

[6]管荣祥, 张国梁.肠道灌洗法在老年性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 (28) :12-13.

[7]唐振华, 汤恢焕, 邓震宇.改良式顺行结肠灌洗法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术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8, 17 (4) :331-332.

结肠癌Ⅰ期切除 篇9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器吻合,临床疗效

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肌病, 其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患者一旦发生直肠癌, 如果不能够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 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目前, 临床上对于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手术治疗, 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1]。我院采取Ⅰ期切除吻合器吻合治疗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3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72例, 男51例, 女21例, 患者年龄为40~80岁, 患者平均年龄为 (56.6±10.5) 岁。患者的发病时间为1~5 d, 平均发病时间为 (3.0±1.2) d。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等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症状, 72例患者中, 有56例患者腹部压痛, 24例患者局部压痛、可见肠型, 46例患者肠鸣音亢进, 26例患者腹痛伴随呕吐。经临床诊断, 72例患者中, 有22例为直肠肿瘤, 有26例为右半结肠肿瘤;有24例为左半结肠肿瘤。

1.2 临床方法

72例患者入院后, 均给予常规胃肠减压处理, 采取胃管和肛门注入复方大承气汤进行通里攻下;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对于老年患者需注意维护其心功能, 对于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其血糖水平, 使其血糖水平控制在7.8 mmol/L以下;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果患者的肠梗阻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者是出现加重的情况, 应该及时的行急诊剖腹探查术。72例患者均采取肿瘤切除吻合器Ⅰ期吻合进行治疗, 右半结肠肿瘤切除后, 回肠断端置入底钉座, 结肠断端置入吻合器行回结肠端侧吻合术, 结肠残端用闭合器闭合共26例, 占36.1%;左半结肠及直肠肿瘤切除后, 行结直肠端端吻合的25例, 占34.7%;左半结肠及直肠肿瘤 (低位直肠肿瘤) 切除后, 结直肠端侧吻合的21例, 占29.2%[2]。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肿瘤分期和病理分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术后随访过程中的生存情况[3]。

2 结果

2.1 患者的肿瘤分期情况

72例患者中经手术后证实, 有26例为右半结肠癌, 有24例为左半结肠癌, 有22例为直肠癌。患者的具体病例分型见表1。

2.2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72例患者均采取吻合器行肿瘤切除Ⅰ期吻合, 均一次性吻合成功, 治愈68例, 治愈率94.9%, 围术期死亡4例, 病死率5.6%。

2.3 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术后有12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 发生率为16.7%, 经临床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具体数据见表2。

2.4 患者术后随访情况

对68例治愈患者进行了为期0.5~5年时间的随访, 随访期间病死38例, 病死率为55.9%。38例病死患者中, 有20例死于肿瘤扩散, 有18例死于心血管疾病。随访期间, 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91.2%, 3年生存率为73.5%, 5年生存率为44.1%。

3 讨论

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是临床上较为复杂的一类疾病, 其治疗对于医师来说是一大考验。临床认为, 对于不同梗阻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来说, 其临床治疗方式也大不相同。临床多年研究认为, 右半结肠癌占大肠梗阻的30%左右, 由于右半结肠的肠腔比较粗大, 因此梗阻发生的概率较小, 一旦发生肠梗阻则其主要以腹痛、腹部肿块等局部症状为主。因此, 右半结肠癌并肠梗阻对患者的全身及肠道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 可以采取Ⅰ期切除吻合术对右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左半结肠的肠腔比较狭窄, 并且其含细菌量较大, 患者一旦发生肠梗阻, 就会导致患者的肠道血运变差。对于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患者, 不能进行常规的术前肠道准备, 如果对患者行急诊手术Ⅰ期切除吻合治疗, 会使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的概率增大[4]。因此, 临床一般主张采取Ⅰ期肿瘤切除, 双腔造口, 二期手术吻合或者是术中进行肠道灌洗结合Ⅰ期切除吻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能够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中, 采取肿瘤切除Ⅰ期吻合对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笔者认为这与以下的原因相关: (1) 手术时机的选择:临床对于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先行手术对肠胃进行减压, 争取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解除患者的梗阻, 然后对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笔者认为, 在患者入院后的12 h之内, 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 如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症状加重;患者腹部出现不对称包块;患者的发热、血象增高、有血性物排出、有低血压及休克倾向;患者的腹膜刺激征明显;患者只要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时, 需及时地给予急诊手术[5]。 (2) 使用双吻合器的方式:笔者认为, 对于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 行根治性切除肠吻合时, 采取端侧吻合的方式比较好。 (3) 使用吻合器的注意事项:进行切除吻合时, 两个断肠端需充分地保留血供;在放置和取出吻合器的时候, 要注意动作要轻, 不可用力过猛;进行吻合时, 要注意保证吻合口无张力, 必要时给予浆膜层减张缝合;吻合完成后, 要仔细地检查吻合口的状况, 确保吻合口没有出现渗漏[6]。

参考文献

[1]李明琦, 张博森, 陈海鹏, 等.关于结直肠癌梗阻患者肠道吻合研究进展[J/CD].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1, 5 (3) :352-354.

[2]文宗全, 张浩, 钱振育, 等.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结直肠癌梗阻患者的应用体会[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1, 16 (1) :57-58.

[3]姜红艳, 汤骥骜, 李汉贤, 等.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2 (12) :1645-1646.

[4]殷东明, 李昌炎, 沙林夕.直肠癌保肛手术85例术后吻合口漏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2) :2939-2940.

[5]兰平.从并发症角度浅谈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 (11) :793-795.

上一篇:选择性下一篇:培养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