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补偿的程序

2024-06-08

行政补偿的程序(精选十篇)

行政补偿的程序 篇1

在机械加工中, 刀具磨损在所难免, 而刀具的磨损将使加工零件的尺寸发生变化, 所以当刀具切削一定时间后, 必须对刀具磨损值进行适当调整, 但传统的测量与补偿操作均由人工完成。为了确保加工质量与效率, 必须减少人为的测量误差, 实现刀具自动测量与补偿, 当监控的磨损量达到预设值的时候, 系统自动退出并产生提示, 避免被加工件尺寸超出规定的公差带而报废。本文主要介绍利用数控系统现有的跳转功能与宏功能, 达到上述目的的应用实例。

2 自动补偿原理与动作流程

2.1 自动补偿原理与特点

刀具补偿:刀具在磨损或经过重新刃磨后, 引起刀具安装在机床上时切削刃的位置产生变化, 为获得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 需要对刀具切削刃位置变化进行补偿, 即按新的切削刃位置对机床的进给切削位置尺寸参数进行修正。

人工干预的测量与补偿:停止加工后通过千分尺等量具测量实际工件尺寸, 并以该尺寸与图样尺寸之差作为修正值, 手动输入至数控系统面板上相应的刀偏中。特点是设备简单, 但效率低, 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

自动完成的测量与补偿:加工中或停止加工后, 通过测量头等自动检测仪器检测刀刃实际位置, 由数控系统自动计算并修正相应的刀偏值。特点是设备要求较高, 但效率高, 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低。

2.2 自动补偿流程图

通过编制宏程序控制自动补偿的动作流程, 实现刀具磨损的自动补偿功能, 具体动作流程如图1所示。

3 跳转功能

3.1 代码功能

数控系统提供的G31代码在执行期间, 若检测到了外部跳转信号 (X3.5) , 则中断该代码的执行, 转而执行下一程序段。该功能可用于工件尺寸的动态测量 (如磨床) 、对刀测量等。本文借助此功能, 结合外部测量信号, 完成刀具位置信息的采集, 用以计算刀具磨损的修正值。

3.2 代码格式G31 IP_F_

其中IP为轴移动目标终点的坐标, F为轴移动速度。

3.3 代码说明

(1) X3.5信号有效时, 绝对坐标位置数据被存储在系统相应的宏变量中, 同时结束G31程序段的移动。

(2) 为避免CNC停止轴时加减速处理的影响, G31的进给速度应适当降低, 以保证停止位置精度。

4 宏程序相关变量介绍

4.1 系统变量

系统变量, 用于读和写NC内部数据, 例如刀具偏置值、当前位置数据与模态信息等等, 系统变量是自动控制和通用加工程序开发的基础。由于参照系统的不同, 相关系统变量也有一定差别, 在此仅列出与本文相关的部分变量。具体见表1。

4.2 公共变量

公共变量, 在不同的宏程序中的意义相同, 可被不同的宏程序同时分享, 其中#100~#199在断电时被初始化为NULL, #500~#999断电记忆, 直至被重新定义。

4.3 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 在同一个宏程序中, 用于传递参数、存储数据, 例如运算结果。当断电时, 局部变量被初始化为NULL。调用宏程序时自变量可对局部变量赋值, 实现参数传递, 具体的对应关系见表2。

5 宏程序开发实例

下面以测量刀具在X轴方向上的磨损值为例, 说明宏程序在数控机床上实现刀具磨损自动测量与补偿的应用, 程序与注释详见表3、表4。测量设备分别为GSK 988T车铣复合数控系统, RENISHAW公司的HPMA高精度自动对刀臂。通过宏程序控制刀具切削刃去触发固定在机床上的对刀臂触头, 以采集相关位置数据, 用于计算刀具磨损的修正值, 具有高灵敏度特点, 避免人工测量的误差。在测量之前先确定机床类型, 然后设定测量参数, 如测量位置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测量过程中的最大移动距离、测量时的移动速度、刀具磨损极限值等。

6 结语

以上为笔者提出的一种基于宏程序的刀具自动测量与补偿设计思想, 在配备有跳转功能与外部测量信号的数控机床上, 执行本文所提供的测量宏程序, 即可实现刀具磨损的自动测量与补偿功能。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 提高了加工与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并且可通过相关报警信号及时通知机床管理者对相关刀具进行更换。

参考文献

[1]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FANUCSeries 0i-TC操作说明书[Z].2004.

[2]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GSK 988T车床CNC使用手册[Z].2010.

征地补偿安置的工作程序 篇2

一、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将拟征地的用途、位臵、补偿标准、安臵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植物,征地时不予补偿。

二、县级以上建设用地管理部门(一般为国土局)应当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

三、征地依法批准后,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规定公告征地批准事项。除涉及国家保密规定等特殊情况外,征地批准事项应当网上公告。

四、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征收土地的批准文件,在征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臵方案(含征地拆迁房屋补偿安臵标准),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按照《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规定公告。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提出申请听证的,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

五、征地补偿安臵方案批准后,当地人民政府应组织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或委托有关单位与被征地单位协商签订征地补偿安臵协议。

单独选址项目和分批次项目的征地补偿安臵费用,应当根据市、县人民政府的征地补偿安臵方案支付,未按期全额支付的,不得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也不得使用土地。

六、征地中拆迁房屋补偿安臵的实施程序,按照各省市的有关规定执行。征地拆迁房屋的补偿安臵需要估价的,也应按照《房地产估价规范》进行。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安置

1.一般规定

补偿安臵依据:被拆除房屋的用途和建筑面积,一般以房地产权证、农村宅基地使用证或者建房批准文件的记载为准。如记载与实际不符的,除已依法确认的违章建筑外,应以实际面积为准。

特别情况的处理:

一、征地公告时,被拆迁人已取得建房批准文件且新房已建造完毕的,对新房予以补偿,对应当拆除而未拆除的旧房不予补偿。征地公告时,被拆迁人已取得建房批准文件但新房尚未建造完毕的,被拆迁人应当立即停止建房,具体补偿金额可以参照建房批准文件内容补偿,也可由拆迁当事人协商议定;

二、拆除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三、违法并应无偿拆除的建筑、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以及征地公告后擅自进行房屋及其附属物新建、改建、扩建的部分,一般不予补偿。

四、同一拆迁范围内,既有国有土地、又有集体土地的,国有土地范围内的拆迁房屋补偿安臵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执行;被征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拆迁补偿安臵按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臵的规定执行,如当地规定按城市房屋拆迁规定执行的,从其规定。

征地中拆迁居住房屋的补偿安臵规定

一、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补偿安臵

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

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一般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臵单价结合成新+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价格补贴)×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

被拆除房屋评估如选用重臵法的,其建安重臵单价结合成新,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房屋拆迁评估资格的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及价格补贴标准,由被拆除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土地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

二、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不撤销的补偿安臵:

现行规定拆迁人,对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应当按下列规定予以补偿安臵:

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区域,被拆迁人可以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村或居民点范围内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相应的货币补偿;

不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区域,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被拆迁人不得再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

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臵单价结合成新+价格补贴)×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被拆迁人使用新宅基地所需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支付给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被拆迁人申请宅基地新建房屋的审批程序,按照国家和当地农村住房建设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其他补偿:

拆迁人应当补偿被拆迁人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过渡期内的临时安臵补助费,并自过渡期逾期之日起增加临时安臵补助费。

补偿原则应当是使被拆迁人的居住水平不因拆迁而降低。

四、拆迁非居住房屋的补偿安臵:

补偿标准一般为:

拆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举办的企业所有的非居住房屋,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的建安重臵价+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取得费用

被拆除房屋的建安重臵价、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取得费用,当事人协商不成时由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

其他补偿:

按国家和当地规定的货物运输价格、设备安装价格计算的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用。

无法恢复使用的设备按重臵价结合成新结算的费用。

因拆迁造成停产、停业的适当补偿。

其他非居住房屋、居住房屋附属的棚舍,以及其他地上构筑物的补偿,按照当地有关国家建设征地的财物补偿标准执行。农村房屋拆迁评估

农村房屋拆迁当事人经协商对被拆迁房屋价格达不成一致时,可以及时聘请评估机构依法评估。

一、一般规定

房屋重臵价格,是指采用估价时点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按估价时点的价格水平,重新建造与被拆除房屋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状态的房屋的正常价格。拆迁房屋的评估价格不包括房屋的装饰价值。房屋装饰应单独出具评估报告。

估价时点为房屋拆迁许可证颁发之日。

评估报告:估价机构应按《房地产估价规范》的规定格式出具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由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签名,经估价机构审核并加盖机构公章。

二、对附属物、附着物、在建工程、临时建筑的评估

附属物、附着物等评估:按照国家建设征地的财物补偿标准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

在建工程评估:一般应采用成本法进行评估。在建工程评估以政府管理部门批准的用途、参数或规划设计方案等为依据,工程建设进度以政府管理部门通知停工时的状态为准。

临时建筑评估: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应评估其建筑物残值。

三、协助评估

凡房屋拆迁评估中涉及原始成本、机电设备、工程造价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估价机构可委托有资格从事该类业务的机构协助评估。

附件:

集体土地征收报批程序

第一步:发布征地通告

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土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臵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第二步:征询村民意见

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会同所在的乡镇政府,就征地通告的内容征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记录在案,根据村委会或村民提出的意见分别处理并协调解决。对补偿标准、安臵途径、补偿方式有异议的,应告知被征地相对人有权提出听证申请,并依法组织听证。国土资源局应将村民对征收土地的意见和听证的材料作为报批的必备材料归档上报。第三步: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

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会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实地调查被征土地的四至边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积,地上附着物种类、数量、规格等,并由国土资源局现场填制调查表一式三份,由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和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共同确认无误后签字。国土资源局应将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字的材料作为报批的必备材料归档上报。

第四步:拟订“一书四方案”组卷上报审批

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根据征询、听证、调查、登记情况,按照审批机关对报批材料的要求拟订“一书四方案”即:“建设用地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应土地方案。”并组卷向有批准权的机关报批。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我国征地批准机关为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

一、下列情形中由国务院批准征收。

(一)1、征收基本农田的或者征收的土地中含有基本农田的。

将所有占用基本农田都由国务院批准,主要是为了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禁止一般性项目和城市、村庄、集镇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对于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确实无法避开而必须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并按规定重新补划基本农田。这是严格管理基本农田的主要措施。

土地管理法中土地征收审批权限的问题规定为“基本农田”但是实际上在征收土地中若经国务院批准应当一并由国务院批准而不是只有基本农田部分由国务院批准,所以在土地征收时只要被征收的土地含有基本农田就应当由国务院来批准。

(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

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即一般耕地。

(三)其他类型的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即征收土地若超过七十公顷无论是什么类型都必须由国务院来批准征收,包括了耕地之外的所有土地,同时也包括征用耕地35公顷以下其他土地70公顷以下,两项之和超过70公顷的。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的。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农用地转用应当有国务院批准,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故在征收农用地的若用地项目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则征地审批实际上也应当由国务院批准。

二、省级人民政府的征地审批权限。

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5公顷以下的,其他土地70公顷以下的,包括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和其他土地之和不足70公顷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省政府批准征地的同时需要报国务院备案。

2、征收土地报批程序(以批次征地为例)。

第一步:征地告知。在征地报批前,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就当将拟征土地的用途、位臵、补偿标准、安臵途径等以《征地告知书》的形式告知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同时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和安臵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征地告知书》应当在拟征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张贴。征地按规定告知后,应当填写《征地告知书送达证明》。征地告知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的青苗,抢建或突击装修的地上附着物,征地时不予补偿。

第二步:征地调查确认。在征地告知后,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及时调查核实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和数量等,据实填写《征地调查结果确认表》,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应对调查结果予以确认。《征地调查结果确认表》作为制定征地补偿安臵方案的依据,不作为被征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或地上附着物产权人是否同意征地的凭证。知情确认属于征地审查报批的必备材料。

第三步:组织征地听证。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就征地补偿标准和安臵途径提出听证书面申请的,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组织听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听证告知后5个工作日内未提出听证书面申请的,视为放弃听证。放弃听证的,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可在《征地告知书送达证明》备注栏内书面记载,由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第四步组织报批材料。

报批材料主要有:

1、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一书四方案”即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征收土地方案、农用地转用方案、耕地补充方案、供地方案;

2、补充耕地证明;

3、征地补偿费用标准、安臵措施的说明材料;

4、征地用途、位臵、补偿标准、安臵途径告知书;

5、被征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要求听证的,听证笔录;

6、占用林地的,提供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核意见;

8、农用地转用计划通知书;

9、土地权属地类面积审核表及集体土地所有权证;

10、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成果报告书及勘测定界图;

11、拟占用土地的1/1万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总体规划图;

12、补充耕地位臵图(在1/1万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注);

13、失地农民签署的知情确认材料。

第五步:报批审查:根据批准权限,根据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的位臵,分城市批次用地和村镇批次用地或单独选址项目用地等形式上报。

审查并批准用地: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审查批准,对于程序合法、要件齐全的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用地政策,对上报的建设项目用地进行审查并批准用地。

第六步:缴纳有关税费:用地经批准后,按规定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税费缴清后方可领取用地批文。

第七步两公告一登记。

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10日内,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以书面形式公告。其中,征用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用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指定地点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公告期满,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登记情况,拟订征地补偿、安臵方案并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范围内公告。

第八步补偿安臵听证。

被征地农民在该征地补偿安臵方案制订之前有权申请听证,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听证申请的,应当组织听证。

第九步、补偿安臵。

征地补偿、安臵方案确定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征地补偿、安臵方案向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并落实需要安臵农业人口的安臵途径。征地补偿安臵不落实的,不得强行占地。

在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时应当除履行上述程序之外,在报批前还需要办理用地预审即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和项目备案、核准即有发展改革部门对该项目的立项。

三、征收农用地的、应当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

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制度,对任何建设使用农用地的都必须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的可以批准农用地转用,对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征用农用地也不例外,也应当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要求。如果是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或未利用土地,则可以直接办理征收土地手续。

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土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这包括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在国务院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直辖市、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城市,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统一开发的建设用地,这些用地不管征地批准权是国务院,还是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时,同时批准征收土地,不需另行报批。这样可以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减轻基层政府和建设单位的负担。因此,在办理农用地转用批准时应当同时报送征用土地所需报送的有关材料,符合征用土地的要求,使手续简化。

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和征用土地的批准权都属于省级人民政府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农用地转用审批和征用土地审批的要求,同时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土地审批手续,一般不要分两次办理以减少手续。

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在省级人民政府,征地审批权在国务院的,应当由省级人民政府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并将农用地转用批准的有关文件,随同征地申报材料同时报国务院,由国务院根据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决定是否批准征用土地。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土地将在国务院批准征用土地后组织实施。

3、审查报批的条件。

农用地转用方案和补充耕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报人民政府批准: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确属必需占用农用地且符合土地利用计划确定的控制指标;

(三)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方案符合土地整理开发专项规划且面积、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四)单独办理农用地转用的,必须符合单独选址条件。

征用土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报人民政府批准:

(一)被征用土地界址、地类、面积清楚,权属无争议的;

(二)被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三)被征用土地上需要安臵人员的安臵途径切实可行。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依法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不得办理土地征用。

供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报人民政府批准:

(一)符合国家的土地供应政策;

(二)申请用地面积符合建设用地标准和集约用地的要求;

(三)划拨方式供地的,符合法定的划拨用地条件;

(四)以有偿使用方式供地的,供地的方式、年限、有偿使用费的标准、数额符合规定;

(五)只占用国有未利用地的,必须符合规划、界址清楚、面积准确。

农用地转用审批

1、什么是农用地转用。

农用地转用是指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行为,又称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在征收土地的时候,如果涉及到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此外给类非农业建设需要使用农用地也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

2、农用地转用的审批权限。

一、由国务院批准的农用地转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二、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农用地转用。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三、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农用地转用。

以上两项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3、农用地转用的审批程序。

一、征收土地时涉及到农用地转用的,应当按照本章第一节关于土地征收的程序办理。

二、建设村民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涉及农用地的或建设项目占用国有农用地的可参照如下程序办理。

(一)转用告知。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市政府下达的用地计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申请,确定转用地块;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对拟转用地块进行勘测定界;

(二)知情确认。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书面告知被转用土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拟转用土地的类型、位臵、面积、质量等内容;

(三)组卷报批。由区县国土资源局报区县政府,并由区县政府逐级报有批准权的国家机关批准。

(四)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供地。

需要作出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政府很少因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非农业建设占用集体农用地而上报农用地转用,在建设项目占用国有农用地的时候,才会发生单独的农用地转用。

4、农用地转用应当符合法定条件。

行政补偿的程序 篇3

【关键词】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程序;民事公益诉讼程序;比较

就当下已经制定并实施的法律法规来看,规定有关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内容极少,体系不完备,不能很好地规范行政公益诉讼。而相比而言,对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制则比较完备,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于此,以两者的比较为切入点,从而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一、受案范围存在差异

从产生的法律关系来看,民事公益诉讼产生的是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针对的是民事主体的侵权行为导致公益受损而赋予的法定救济权;而行政公益诉讼产生的是行政法律关系,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针对的是行政机关的侵权行为导致公益受损而赋予的法定救济权,从这个角度上讲,二者并不存在交叉部分。但现实中并不是这种情况,生活中多数案件法律赋予了当事人一定的选择权,既可以选择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也可以选择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与此同时法律也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对于如无效婚姻,父母剥夺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权等案件,则只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于涉及抽象行政行为的案件,则只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值得指出的是,在进行制度构建时,抽象行政行为理应被包含于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两者的被告及其权利义务不同

从两者的被告主体而言,关于民事诉讼的被告,包括三类主体,即实施侵权行为的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而行政公益诉讼的被告仅限于实施违法的作为或者不作为行为的行政机关。行政公益诉讼,从理论上讲,原告与被告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其社会地位的不同,双方的对抗力量并不平等,原告的弱势地位明显。民事公益诉讼,理论上讲原告与被告的权利义务也是平等的,在实践中,虽然有一些差距,但双方基本可以形成平等的对抗地位,力量悬殊比较小。

三、诉讼中的第三人不同

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中有关第三人的制度也有所不同。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第三人通常为与违法的作为或者不作为行为有关的民事主体,典型的例子是香烟广告案中的广告公司。相比较而言,民事公益诉讼中有关第三人的制度较为复杂,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是涉案主体为民事主体,那么可以以第三人的身份参与诉讼;第二种是涉案主体为有关行政机关,那么不能以第三人的身份参与诉讼。如果想让行政机关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那么需要在制度上加以规制,以保障其参与诉讼的正当性。

四、启动程序的条件不同

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前提是,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受害人没有提起诉讼或者是很难确定受害人;而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前提是,行政行为侵害了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在侵权行为的认定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如果人想要用民事诉讼的方式作为受损利益的救济方式,那么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侵权行为,损害结果,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当事人想要用行政诉讼的方式来救济受损利益,那么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即行政主体资格是否适格,是否与被诉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实际上,在行政诉讼中想要胜诉,并非只具备以上两者就可,在审判时还会考量的因素还包括原告的主体适格问题,行为是否合理与合法的问题等。

五、是否具有前置程序不同

与民事公益诉讼相比,行政公益诉讼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必要的前置程序。所谓前置程序,即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之前,应当向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提出法律意见或者建议,如果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既没有予以纠正,又没有予以书面答复,那么人民检察院便可直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如果其予以纠正或书面答复,保障了受侵害权利的救济,实现目的,那么人民检察院便不再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如果对作出的纠正行为或者答复行为不满,仍可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来救济权利。

一般情况下,人民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需要经过前置程序,给予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机会,但以下几种情形可以不经过前置程序直接提起诉讼。包括(1)明显不属于行政主体可管辖的范围的;(2)如果经过前置程序,公共利益将受到不法弥补的侵害的;(3)不存在事实上的争议,焦点是法律适用问题;(4)行政主体故意不作为或无法救济的;(5)其他通过前置程序不利于维护公共利益的

六、举证责任分配不同

在民事公益诉讼中,依然适用民事诉讼基本的举证责任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作为原告的检察机关自然要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在司法实践中,被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通常具备案情伊娜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等特点,案件中的被告在成大程度上可能存在不配合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活动,甚至可能会直接干扰相关活动,所以,有必要赋予检察机关广泛的调查取证权和可以采取某些强制措施的权力,从而保障检察机关调查取证顺利进行。同时,应当指出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此处可以借鉴刑事诉讼审前侦查阶段实行的任意侦查原则和强制侦查法定主义,慎用强制力,对强制性调查手段提出必要性审查。

在行政公益诉讼中,依然适用行政诉讼的基本举证责任原则,即举证责任倒置,所以作为原告的检察机关并不需要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其需要证明的只是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而使得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或者可能受到损害,而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则需要对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合理性提供证据。基于以上考虑,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调查取证的权限理应受到限制。

七、诉讼目的和救济措施不同

从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上分析,前者主要是追究相关主体的民事责任,从而达到民事救济的效果,后者主要侧重于维护社会整体秩序,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从而更好地为民众服务。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救济手段,不同的主体通过这种方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存在差异,所以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呈现多元化的特性。有学者认为,设置行政公益诉讼想要达到的效果是制止行政权的滥用,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也有学者认为设置行政公益诉讼是为了监督行政机关,以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从本质上讲,公益和私益是一致的,社会普遍的利益都没有得到保障,更何况保障每个公民的私益。所以,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应包含三个方面,即控制行政权,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从以上七个方面对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做出了比较,由于行政公益诉讼的没有相应的规定,很多都是运用行政诉讼的基本原理来进行判断,从而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因为行政公益诉讼虽然带有公益性,但也应当在行政诉讼的框架内活动,在没有具体规定时,也应当适用行政诉讼的相关规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整个法律体系的一致性,也有利于法官做出判断。公益诉讼维护的是公共利益,但民事公益诉讼的存在并不能完全代替行政公益诉讼的地位,行政机关其特殊的地位也决定了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它能够起到民事主体无法代替的地位。所以,借鉴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从而更好地完善行政公益诉讼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志颖.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比较研究[J].河北法学,2004.

[2]柯阳友,曹艳红.论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关系[J].诉讼法论丛,2006.

[3]柯阳友,冯慧敏.检察机关提起民事抑或行政公益诉讼[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4]张结桥.关于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的比较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5]朱全宝.论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特征、模式与程序[J].法学杂志,2015.

论行政补偿救济的合理化 篇4

一、理论概念

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定义, 但一般而言, 行政补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其合法行政行为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 由行政机关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制度。笔者认为, 行政补偿从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上看, 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因为行政补偿是针对特定的补偿内容对具体的相对人做出, 而且作为特定形态的行政补偿在做出以后, 同样具有具体行政行为单方面性和确定的效力。但是, 行政补偿的目的是保护权利和平衡利益, 所以它实际上是对国家行政机关适法行为的造成损害的一种补救措施, 是国家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由此可见, 行政补偿就其制度设计而言, 应当是国家行政责任的救济方式, 就具体形式而言, 是一种补救式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理论依据分析

对于行政补偿的理论依据, 学界有许多学说, 我国学者对行政补偿的理论根据所作的探讨和研究中, 具有代表性的是“在谁受益谁负担原则指导下的公共负担平等说”, 此说是从国家行为造成损害的反面, 因国家行为而受益的一方而提出的, 是对公共负担平等说的补充, 在将行政补偿特定化的基础上, 由实际获得利益的人来承担对特定人造成的特别牺牲。由此可见, 似乎用民法上不当得利的理论更能解释“谁收益谁负担”更为合乎逻辑。但是, 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之原因或依据, 获得利益并导致一方受到损失而承担的责任, 而行政补偿则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合法行为所致损害而产生的, 显然是有法律上的依据的, 且此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为了公共的福祉, 因而产生对特定的人行使财产权利的限制, 是合理的获得利益, 而且受损人应当为公共利益承担一定的负担, 所以这也是行政补偿的额度一般会小于实际造成的损失的原因。通过分析可以看到, 行政补偿的成因体现了国家行政机关寻求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和谐与平衡的价值追求, 但从客观上看, 毕竟对公民权利造成了损害, 受损人理所应当地享有了损失补偿请求权。

三、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比较

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 都是国家在行使公权力时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产生的补偿责任。但是, 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产生的原因行为是否合法, 即行政赔偿是因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合法行为导致相对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而引起赔偿的原因却是违法行为。以此为视角而观之, 它与行政赔偿的区别在于:

(一) 行政补偿的原因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正常的公务行为, 其行为的目的是正面的、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而行政赔偿的产生是行政机关故意或者过失导致, 往往与其本身要达到的目的相背离。

(二) 正因为行政行为的适法性, 所以补偿往往可以前置, 行政机关可以在行政行为做出以前预计其结果, 并且事先和相对人达成补偿协议;而行政赔偿只能是在行政行为做出以后才能产生。

(三) 导致行政补偿产生的行政行为有可能包含着补偿相对人自身的因素, 比如主动帮助行政机关维持公共场所秩序而受损失;而由行政行为相对人自己的行为而产生的损失不为行政赔偿所涉及。

(四) 从赔偿和补偿的范围看, 行政赔偿范围相对要小, 因为只有行政违法行为才有可能造成损害赔偿, 而一般情况下行政行为都应该是合法的, 进而产生损失补偿的可能性较大。

(五) 程序上看, 行政赔偿的前提是确认行政行为违法而造成的损失, 否则就无所谓赔偿, 如果行政行为不违法, 而造成了损失, 则产生行政补偿。

(六) 就行政补偿的额度而言, 其标准不同于行政补偿, 通常情况比受到的实际损失要少, 采取适当的原则, 因为对“适当”的理解不同, 没有固定的定义, 一般以公平为衡量尺度, 如在德国对土地征用的标准采用“市价补偿”原则。

(七) 行政赔偿一般先由赔偿义务机关先行赔付, 然后由有故意和重大过失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公务员承担, 是可追偿的;而行政补偿是“谁收益谁负担”, 一般由国家财政来承担。

分析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的区别, 突出了行政补偿本质特点, 这种对差异性的探索, 对更好地掌握和建构合理行政补偿制度有很大的帮助。但是,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 两者却着实拥有着共性, 我们也应当从二者的共性的角度入手, 并不能将二者绝对的对立起来。纵观而言, 他们都是对国家行为产生责任的一种救济方式, 都是国家责任的负担行为。因此, 行政补偿应当与行政赔偿同等地受到重视, 因而行政补偿这种救济方式同样可以通过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等救济途径来获得解决。

四、行政补偿救济的合理建构

(一) 现行立法有关规定。2004年3月14日我国现行宪法第四次修订, 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对国家征收征用的行为要进行补偿。而在此之前,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都对行政补偿做出了规定。而经多次讨论修改, 历时五年时间于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物权法》, 更是从合法财产所有权保护的角度, 对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的行政征收补偿制度做出了明确的规范。

(二) 行政补偿的立法缺陷。从法律效力层次看, 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补偿的规定已经形成了形式上不同层次的效力体系, 而且这些法典、单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都较强。但是, 它们依然存在着制度设置的不合理因素, 其主要表现在内容有很多都只是原则性的规定, 同时有些条文规定了行政补偿的范围、标准和程序, 却只能使用某一个领域的行政行为, 而不能普遍适用, 缺乏统一性。而《物权法》关于征收的规定虽然具有统一地普适的效力, 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首先, 关于公共利益的理解, 一直存在争议。公共利益是否可以包括商业因素, 公共利益的认定是否需要专门的程序, 以及其适用范围的界定都没有明确;其次, 对于征收和拆迁的各种补偿费、补助费以及拆迁费没有从原则上给予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 因此地方适用必然存在差异;再次, 对征收相对人的合法利益保护以及追究违法征收人责任的规定, 仅仅具有宣誓效力而缺乏具体可操作性。

另外, 对于行政补偿的救济途径, 更多的是通过行政救济的途径得到补偿, 而不能直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无法通过直接司法诉讼的途径解决的原因在于两个矛盾:

第一, 我国《行政诉讼法》只审查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 而不审查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行政补偿产生是基于行政机关合法的行政行为, 以此为标准自然不在审查之列, 但实践中行政补偿仍然能够成为行政诉讼法审查的对象, 只要“行政机关如果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或部分拒绝相对人的请求, 双方不能就补偿数额或补偿方式达成协议, 或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单方做出的裁决、决定, 即开始司法诉讼程序。”行政补偿通常由法律明确规定, 因此此时审查的便是行政机关拒绝相对人请求的合法性了, 至于补偿协议纠纷, 是基于行政补偿的可前置性, 是在具体行政行为做出前双方的合意行为, 可以将其视为行政合同, 纳入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其次, 本文开篇提及行政补偿性质时亦认为行政补偿在为具体形式时是一种补救式的具体行政行为, 因而也符合《行政诉讼法》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而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的要求, 如果说有时候行政补偿似乎是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而做出的, 由此而得出, 它亦可是抽象行政行为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那只是某一具体行政补偿行为的原因行为, 即引起行政补偿的行为可以是抽象行政行为。

第二, 我国《国家赔偿法》从理论上无法吸纳行政补偿制度。《国家赔偿法》将行政补偿和行政赔偿明确分开, 认为行政补偿不属于国家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 仅仅看到了行政补偿和行政赔偿的不同, 并没有看到两者的内在联系, 规定了因违法行政行为而导致损害的行政赔偿的补救方式, 而未把行政补偿制度纳入, 使得行政补偿只能散见于各种单行法律法规, 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 使因合法行政行为而受损失的人得不到补偿, 使其陷入尴尬之境。对此问题的解决, 似乎只要如同《国家赔偿法》一样制定一部完整的行政补偿法就可以解决, 可是制定一部新的法律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 更需要严格的程序和充分的时间, 因此笔者更赞成将行政补偿纳入修改后国家赔偿体系。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程序 篇5

作者:admin 加入日期:2011-7-26 10:06:18 查看人

数:3569

为保证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依法进行,切实维护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相关规定,结合牡丹江市房屋征收实际,制定本工作程序(见附图)。

一、征收补偿工作主程序(20项)

(一)启动征收与补偿工作

1.受理征收申请。市政府接到市土地储备中心房屋征收申请后,责成市房屋征收部门受理,启动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土地储备中心在提出征收申请前,负责对项目立项(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情况)、项目用地范围图、征收补偿费用到位确认函等相关必备要件进行审查把关。未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旧城区改建项目,需重新调整计划。

(二)制定征收补偿方案

2.下达封闭公告。市房屋征收部门按照申请征收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确定房屋征收范围,发布征收封闭公告,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城乡规划、国土、住建、工商、税务、城管执法、公安等相关部门暂停办理相关手续,封闭暂停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

3.组织调查登记。市房屋征收部门发布调查登记通知,并组织房屋征收实施中心的工作人员进入征收现场,对征收范围内房屋及附属设施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及房屋居住人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

4.选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在规定时间内协商选定;在规定时间内协商不成的,由房屋征收部门通过组织被征收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决定,或者由被征收人代表采取摇号、抽签等随机方式确定。市房屋征收部门与房地产估价机构签订房屋征收评估委托合同。

5.公布房屋调查结果。房屋征收部门将调查结果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

6.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房屋征收部门根据调查登记情况、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意向情况和申请住房保障情况,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政府。

(三)作出征收决定

7.政府组织方案论证。市人民政府组织发改、城乡规划、国土、环保、文物保护、财政、住建、维稳等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论证,保证征收补偿方案合法、合理、可行。

8.征求公众意见。征收补偿方案论证、修改后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少于30日。房屋征收部门及实施中心工作人员对拟被征收人做好政策宣传及补偿方案解释工作。

9.公布征求意见及补偿方案修改情况。市政府根据公众意见反馈情况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修改,并将征求意见情况和补偿方案修改情况予以公布。

10.足额存储补偿费用。市土地储备中心按照全市征收计划安排,根据市政府批准的征收补偿方案,将征收补偿费用及时、足额存储到征收补偿专项账户,专款专用。

11.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房屋征收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作出风险评估报告,报送市维稳办备案。房屋征收涉及被征收人1000户以上的,须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12.作出征收决定。市人民政府做出房屋征收决定,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及时在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

13.召开征收动员大会。市房屋征收部门召集被征收人召开房屋征收动员大会,就征收意义、征收政策、奖励补助、安置房源情况、结算办法等进行讲解宣传。

14.公布被征收房屋评估结果。市房屋征收部门将分户的初步评估结果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公示,房地产估价师对分户的初步评估结果进行现场说明解释。存在错误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修正。

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转交分户评估报告。

(四)执行征收决定

15.签订协议、实施补偿征收。市房屋征收部门根据征收补偿方案,组织被征收人签订搬迁验收协议、征收补偿协议;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分户补偿情况。

(五)征收工作收尾

16.组织建筑拆除。房屋征收部门通过招投标的形式确定房屋拆除队伍,并与其签订委托合同,建筑物残值上缴市政府。

17.建立征收补偿档案。房屋征收部门建立房屋征收与补偿档案。

18.征收项目审计。市审计部门对征收补偿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并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19.征收项目移交。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结束后,房屋征收部门向市土地储备部门办理项目移交。

二、征收与补偿工作分支程序(8项)

1.组织对未登记建筑认定。房屋征收部门协调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征收范围内未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按照无房屋权属证书的住宅房屋补偿标准给予补偿

2.统计符合住房保障情况。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经市住房保障部门审核认定,房屋征收部门在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时优先给予住房保障。

3.组织召开听证会。旧城区改建需要房屋征收的,被征收人超过半数以上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相关规定,房屋征收部门按照市政府要求组织召开听证会进一步听取意见,吸收采纳合理意见建议。对征收补偿方案修改完善。

4.申请复估或专家技术鉴定。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门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10日内,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原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自收到书面复核评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门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自收到复核结果之日起10日内,向被征收房屋所在地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5.作出补偿决定。对达不成补偿协议的被征收人,房屋征收部门报请市人民政府,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予以公告。

6.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诉。被征收人对市人民政府征收决定或征收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补偿的程序 篇6

一、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的制定程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涉农解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此规定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有权实施分配的主体是村(居)委会或者村(居)小组,即法定的集体经济组织;二是参与分配的对象为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村(居)民;三是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如何分配。实践中,当土地补偿费到帐后,依据土地的权属关系,土地权人有权决定土地补偿费分与不分、分多少、参与分配的对象等以及如何认定村民资格等问题。如果决定“不予分配”或者“予以分配”,只需召开村(居)民代表大会或者村(居)民大会讨论通过并予以公示即可。但因农村问题复杂、涉及因素多,真正依照法定程序形成有效的分配方案确实很难。可以说,大多数村(居)委会或者村(居)小组出台的土地补偿费分配方案,都与《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相违背。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提请召集会议讨论分配方案的主体与法律规定的提请主体不符,所蕴酿的分配方案很难获得通过。在农村自治组织中,凡属需要以会议形式决定的事项,往往都由书记一人召集支委会或者党员大会蕴酿,村(居)小组则由小组长召集党员、户长、小组自选代表讨论,因参会资格缺失,加之人多嘴杂、家族氛围浓厚,讨论形成的方案难以服众。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村(居)委会是基层自治组织,对于涉及村(居)民利益的事项应由村(居)委会主任提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并由村(居)两委委员及各小组长列席,支委会行使监督指导职责;如果土地权人属村(居)民小组,则直接由小组长主持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分配方案,并自觉接受村(居)两委和小组支部的监督,所形成的方案应报村(居)委会进行合法性审查并予以公示。这样出台的方案才能产生相应的效力。

二是讨论蕴酿直至出台分配方案的主体混乱,与土地权属对应的补偿款相互冲突。依据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土地所有权分属于各个村(居)小组所有,小组内又分属于各小队所有,其分配方案理应由土地权人依程序作出,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村(居)两委为平息纠纷,竟然不管不顾各小组的实际情况,硬性作出统一的分配方案。更有甚者,还冠冕堂皇地报乡(镇)党委书记签署意见并加盖党委印章,直接以行政权力剥夺土地权人应享有的权利。其实,只要村(居)委会和小组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村(居)“两委”对如何拟定直至形成分配方案加以指导和监督,及时化解和平息纠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等,完全可以将方案的酝酿与出台交由土地权人实施,而不必大包大揽、取而代之。

三是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虽然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听取了部分村民的意见,也形成了文字性的分配方案,但未经必要的公示或者公示的方式方法不当,导致部分村民对方案的形成过程及方案的内容条款不知情,既使对方案存有异议,也失去了表达的就会,最终只能被动、抵触地接受分配方案,这严重剥夺了村(居)民的知情权、话语权。

四是方案的形成及内容受家族势力的牵制,很难代表大多数村(居)民的利益。作为村、组的议事或“权力机构”,事项的议定往往以户长(族长)的意愿为主,所谓的小组代表只是“摆设”,方案的公平合理性受到严重质疑,引起连锁上访甚至诉讼在所难免。

对于以上普遍存在的违反民主议定程序的情形,其直接后果是因方案存在瑕疵而损害了部分村(居)民的利益。笔者认为: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会议是村民实行民主自治的权力机构,乡(镇)政府和村(居)委会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强化民主“议定程序”的指导监督,而不能强行介入、取而代之。特别是由村(居)小组讨论拟定实施方案时,上级部门应派专人实地宣讲,对某些法定性和原则性较强的事项拟定规范性的指导意见,以避免方案形成的随意性和违法性。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涉农解释”,征地补偿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此解释中的“资格”即为“村民资格”,其资格认定是拟定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的前提。如果这个“前提”缺乏依据甚至违法,或者资格认定标准含混不清,就会使方案囿于“自我”、“情感”等的主观意断中。法律法规之所以未对“资格”作出规定,原因就在于“资格”的认定涉及村(居)委会的自治权和村(居)民的身份权,不能简单地以法规形式加以界定。因此,村(居)民资格认定的标准,应更多地依靠《村规民约>,并结合农村管理的实际情况加以认定。在实践中,主要同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户口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人口。如果户口已迁出但有承包地或者户口未迁出,但长期不在集体内生产、生活、居住,与集体经济组织没有任何联系,即“离土又离乡”。这种情形显然不能以户口或者承包地主张村民资格。这主要针对外嫁、入赘他地不迁户口的人员,《村规民约》虽有规定,但大多存在违法嫌疑。

二是现在和将来都在集体经济组织内生产、生活、居住,与集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虽无承包地和户口,同样应视为本村村民。这主要针对新生儿、服役、服刑、入托、入学等特殊情形的人员,因其他原因暂离户口地,但最终都要回到户口地生活,即“离土不离乡”,它区别于“离土又离乡”的情形。

三是本村村民(仅限于成年人)应亲自和实际履行村民义务。这里的“义务”应作广义的解释,不能只局限于家庭承包土地上的附属义务,而且必须是本人亲自和实际履行,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主要是限制离异、死亡、外嫁、入赘等情形的人员,因与原家庭还存有土地承包关系而主张村民资格,此中情况应当区别对待。

四是主张资格的人是否与集体经济组织有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是否主要依靠家庭承包土地作为基本的生活来源。这主要是对退休、下岗以及为学习、经营、照管等需要而迁入户口的人员的限制。这类人员是典型的“空挂户”,虽然在集体内生活居住,但其户口以及生活居住因素与村民资格的认定没有实质联系。

以上所述的村民资格认定标准,虽然主观随意性较强、法定依据缺失,但确实反映了农村自治管理的实际情况和村民资格认定的复杂性,与《村规民约》的相关条款较为接近,村民容易理解和接受。

行政补偿的程序 篇7

行政补偿是当代法治国家规范国家行政机关的行为、保障公民权利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一国行政法律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已在较为广泛的领域建立了行政补偿制度,这些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行政补偿制度本身的缺陷逐渐暴露,一些内容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发现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不足,进而完善我国的行政补偿制度有重要的意义。

行政补偿作为一种权利保障和利益平衡机制的现代法律制度,对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合法地给特定人带来特别损失时依法予以弥补,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行政补偿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责任,对于人权保障意义重大,在法治和宪政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行政补偿问题作统一的规定,有关行政补偿的法律规定都是散见于单行法律、法规之中。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提出,建立健全行政补偿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

一、行政补偿制度的概念及意义

(一)行政补偿的概念。

“行政补偿”是一个法学用语,各国 (地区) 学者的具体表达稍有差异。日本学者认为:“基于行政上的合法行为的损失补偿,是指对合法的公权力的行使而蒙受的财产上的特别牺牲,从全体公平负担的角度予以调解的财产性补偿”[1]。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认为“国家在行使公权力的过程中,对人民造成非法定的损害结果,而应由代表国家的行政机关负起填补损害结果的制度,称之为‘行政损失补偿制度’”[2]。在大陆本土,有的学者给行政补偿作了如下定义:“行政损失补偿又称行政损失补偿,是国家对行政主体的合法行政行为给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所进行的给付救济”[3]。

从概念的分析中,我们归纳出行政补偿的法律特征:

首先,行政补偿的主体是国家。实践中,造成补偿原因是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但是,对此承担补偿责任的主体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而是国家。虽然行政机关实习行政管理活动时往往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但在法律上都是代表国家实施的,其法律后果都归属于国家。

其次,行政补偿的原因行为是合法的。行政补偿是因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合法行使职权的行为或因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失。这一特征使其区别于行政赔偿。

再次,行政补偿以损害事实为基础。行政补偿的目的在于对特定人的特别损失予以补偿。没有实际损失的存在,行政补偿无协商为例外。行政补偿一般在损害发生之前由行政机关与公民协商解决,但例外情形也是存在的。如《警察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协助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执行任务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优待和补偿。”这种损失在事前是无可预料的,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只有在事后才能进行补偿。

(二)行政补偿制度的意义。

由于我国行政行政补偿制度的不健全,大量的行政补偿问题在我国目前尚无法可依,致使公民因公共利益受到的损失得不到适当补偿,甚至完全得不到任何补偿。因此,在我国加强行政补偿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行政补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1789年的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庄严地向全世界宣示:“财产权是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这种财产权从此深入人心。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但我国一直以来的“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观念导致许多个人的权利往往被理直气壮地侵害,国家以所谓的“公益”就剥夺公民合法权益的现象常有发生。行政补偿制度的建立无疑有利于公民的财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2. 有助于行政主体规范行使行政权力。

随着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张,增加了行政主体违法侵权的机会,因此法律不仅要为行政权力的行使设定最后的边界,而且要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行使的程序,这样能促使行政主体严格按照法律行使权力。

3. 有利于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国家为了维护公共利益,需要运用手中强大的权力实施管理活动,这些行为是一把双刃剑,有助于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但也会常常造成个人利益的损害。通过对个人利益的进行补偿,从而避免个人权益受损却得不到补偿而可能引发的社会冲突,协调了个人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

(一)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立法现状。

从时间来看,1950年制定的《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第九条规定:“国家为市政建设或其他需要征用私人所有的农业用地时,须给以适当代价,或以相等之国有土地调换之对耕种该项土地的农民给予适当的安置,并对其在该项土地上的生产投资(如凿井植树等)及其他损失,予以公平合理的补偿。”这是新中国最早的行政补偿制度。2004年修改后的《宪法》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集体土地、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宪法的这一规定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建立健全行政补偿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内容上讲,现行的法律法规涉及行政补偿的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征收及收回的补偿,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如《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草原法》、《煤炭法》也有这样的规定。

2. 公用征收的补偿,是指行政主体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相对人财产所有权,或对相对人财产权以外的其他权利予以征收征用,给相对人造成损失。如《外资企业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对外资企业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外资企业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的补偿。”《传染病防治法》也有这样的规定。

3. 公用征用的补偿,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并不取得私人财产性利益的所有权,而是取得财产的使用权。在征用前提不存在时,再给予返还或补偿。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二条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国防动员法》也有这样的规定。

4. 行政活动调整的补偿,是指国家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信赖公权力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而给予的补偿。如《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城乡规划法》也有这样的规定。

5. 因公益遭受特别牺牲的补偿,当事人为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遭受损失或伤害时,行政机关应给予补偿。如《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把民族自治地方的重大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一部署。民族自治地方为国家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的,国家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

6. 因保护国家或公共财产所致损失的补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公民和组织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当公民和组织在协助公务过程中致使其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失时,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补偿。《警察法》第二十五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协助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执行任务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优待和补偿。”

7. 行政机关的过失造成的损失,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

(二)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行政补偿制度有以下特点:

1. 涉及面广,现行行政补偿规定涉及面广、数量多,比较具体。

这是主要特征。现有的行政补偿制度已涉及众多领域,如国防、公共安全、环境资源保护、协助公务、征地、拆迁等方方面面。此外,还有大量文件也涉及行政补偿的问题。

2. 发展变化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984年《消防条例》中只有“征用”“协助消防”等语,却无行政补偿之规定,1990年的《铁路法》只在第三十六条第六款中隐含行政补偿规定,而1997年《公路法》中有五个条款中涉及行政补偿规定。2003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确立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规定了行政机关因依法撤回已生效的许可应予补偿的规定。200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对我国健全和完善行政补偿制度具有里程碑式的时代意义。

3. 土地征收方面规定比较完整。

在土地的征收与征用领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补偿制度。《土地管理法》是我国行政补偿制度规定的较为完善的一部法律,其中明确规定了“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这一原则性条款。《物权法》更是完善了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构建了以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为主要内容的土地物权体系。

三、中国行政补偿制度的立法缺失

虽然我国行政补偿立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规范行政补偿活动建立了基本框架,但是不能让成就遮住发现问题的眼睛。行政补偿立法存在的问题更不容忽视。

(一)补偿基本法律缺失且具体规定未成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2月底,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共有239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近8600件,其中涉及行政补偿至今仍有效的法律规定就有40多部、行政法规150多部、地方性法规160多部、部门规章140多部[4]。但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补偿法,有关的规定都散见于各个单行法律与法规当中,法律用语不明确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程序性规定。现有立法之间、补偿条款之间缺乏衔接与配套,无法建立一种关联关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被征用的民用资源使用完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返还;经过改造的,应当恢复原使用功能后返还;不能修复或者灭失的,以及因征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该法所称的“国家有关规定”表述不明确,在实践中无法操作。《警察法》、《戒严法》也有这样的规定。

造成行政补偿立法零乱的原因,是由于我国行政补偿理论上的不成熟[5]。我国行政补偿采取的是“一事一立”的立法方式。对于哪些该补偿,哪些不该补偿,理论上尚未厘清也没有把补偿种类上升到一个理论上的高度。

(二)补偿的标准不明确。

在行政补偿的法律规定中,有相当数量的立法表述是“合理补偿”、“适当补偿”、“相应补偿”、“依法补偿”、“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甚至就是“补偿”二字,这种不确定法律概念使得权益受损人往往得不到充分或公正补偿。例如《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为国家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的,国家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从实践来看,由于补偿什么、如何补偿的法律用语不明确、不统一,直接导致了是否补偿、补偿多少的随意性,甚至干脆就是政府单方面说了算。

在征地拆迁中,所征收的土地通常有两种目的:一是公共目的,如用于修建道路、公园、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一是商业目的,如一般工厂商户用地等。两类用地目的不同,其征地拆迁的主体和方法也应有别。用于公共目的拆迁主体是政府(一般是通过其有关机构),这种拆迁具有强制性,主要是通过征收或征用的手段;而用于商业目的的用地,征地拆迁的主体是有关商家。法律中没有严格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目的和用途,更谈不上补偿的标准是哪些。这种随意补偿既不利于私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客观上又催生了行政补偿中的不平等现象。

(三)公共利益内涵不明确。

依现代法治理念,公民合法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因此,从国家的角度看,公权力侵害相对人财产权的行为之所以能够被视为合法的,是因为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站在相对人的立场上,个人之所以要忍受国家的这种侵害,同样与公共利益需要有关。实践中,无论是国家征收集体土地,还是征收城市中个人或单位的房屋,抑或是行政机关单方面地撤回或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都必须立足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否则就不具有合法性。所谓的行政补偿也无从谈起。可见,明晰公共利益的内涵与外延是行政补偿的前提和基础,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立法普遍并未对公共利益这个范畴作出界定。

(四)行政补偿程序立法失衡,尤其缺少救济程序。

我国行政补偿的配套制度主要包括对于行政补偿的监督机制与救济制度,监督机制主要指向于行政补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而救济机制主要指向于行政补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程序[6]。从我国的行政补偿程序上看,在国家的正式立法中对行政偿的程序有的不做规定,有的做了规定但只是授权地方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去规定,由于大多补偿事项都与地方政府本身有着切身的利益关系,地方政府在操作过程中就不避免地会向着行政主体一方倾斜。以较为规范的《土地管理法》为例,该法第四十八条对听证作了原则性规定,即“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但是,该法配套的实施条例中也未作进一步说明,至于如何听取意见,是否必须制作笔录,意见不一致或不被采纳是解决的途径和诉讼权利等问题均未给予具体明确的规范。

行政相对人因合法行政行为而导致自身合法权益的损失时,该通过何种程序才能获得行政机关的行政补偿,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如行政相对人对补偿持有异议能否提起诉讼,更是没有明确规定。现实中公民合法权益受到剥夺或限制的情况比比皆是,如公共工程施工给周围商店营业和居民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公路改道给原公路旁企业和商店造成的损失等,因行政补偿而引起的纠纷层出不穷,但是我国法院对这类行政补偿纠纷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均不受理。这对相对人的权益保障极为不利。

四、行政补偿立法的完善措施

行政补偿是当代法治国家规范国家行政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对于人权保障和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完善我国行政补偿制度,应当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公共利益的内涵。

公共利益,从字面上理解,可称之为公共的利益,简称公益。虽然自古以来国家的形式变化多样,对国家存在的理由也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毫无疑义,公共利益是国家存在的正当性理由。有的学者认为,各国 (地区) 对公共利益范围的规定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概括式,例如,《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第二种是列举兼概括式,例如,《韩国土地征收法》、《日本土地征用法》和台湾地区的《土地法》[7]。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法》第208条规定:“国家因左列公共利益之需要,得依本法之规定征收私有土地,但征收之范围,应以其事业所必需者为限:一、国防设备。二、交通事业。三、公用事业。四、水利事业。五、公共卫生。六、政府机关、地方自治机关及其他公共建筑。七、教育学术及慈善事业。八、国营事业。九、其他由政府兴办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之事业。”

在我国,宪法和一些单行法仅规定了“公共利益”要件,但缺少对其范围进行界定,亦缺少有权认定机关的规定。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值得借鉴,因为采用列举式规定这种方式的立法,可以减少法律概念的模糊性、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便于行政和司法的适用。在2011年月19号颁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规定:“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1) 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2) 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3) 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4) 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5) 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二)确定补偿原则。

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可以补救具体法律规定的不敷使用并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约束在行政补偿中行使自由裁量权合理范围。我国行政补偿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分散的立法规定中,补偿标准和补偿原则极为混乱,2004年修改的《宪法》并未规定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而国外宪法中多有明确规定,如日本的“正当补偿”、美国的“公正补偿”、德国的“公平补偿”等。法律的基本原则,对于每一个法律制度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该法律制度的统一,有助于准确地适用和理解法律条文,并可补充具体法律条文的不足[8]。

从目前的立法来看,行政补偿的原则有许多说法,其中比较流行的是“一定补偿”、“适当补偿”、“合理补偿”、“公平补偿”等。但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面对如此多的补偿情况,宪法不可能做到那么细致。所以主张我国宪法应当将“公正补偿”原则确立为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更合适,补偿首先应当是公正的,公正补偿的实体方面要求权利主体受到的全部特别损失都应得到补偿,而不能随意补偿。因此应确立“公正补偿”之原则,行政相对人为了公共利益所做出的特别牺牲,应当得到公正的对待,不得偏私歧视,在公共利益之天平上,人们的牺牲是同等价值的。

(三)加强与行政补偿有关的救济机制建设。

“没有程序保障的地方,不会有真正的权利保障”[9]。对于行政相对人请求损失补偿,各国法律一般都规定了两种程序,即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规定,对土地征收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这实际堵塞了公民试图寻求司法救济的通道。因此,在健全和完善行政补偿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不利于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制度予以调整和改革。从行政补偿的特点和行政复议本身只针对行政相对人作单向性救济来看,应对行政复议制度进行重构,将行政复议制度构建成专门适用于解决行政补偿纠纷的多向性救济制度,将绝大多数行政补偿纳入行政复议的救济范围[10]。司法救济程序的完善。“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救济以个案审理的方式,解决行政机关与所有者在征用及其补偿问题上的争议。而土地管理法规定,对补偿标准的争议要先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协调,协调不成再报批准征地机关裁决,这里虽未否认公民的诉权,但是烦琐的前置程序往往迫使公民望而生畏而另做选择。所以在行政诉讼法中应当明确规定行政补偿纠纷可以直接通过诉讼解决,如果双方不能就补偿数额达成一致,或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的复议决定,相对人就可以启动司法救济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行政补偿制度框架中,行政权易于膨胀,其与公民权利直接接触而具有侵犯性的特质被充分地展现,此时司法救济作为制约行政权膨胀之有效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几乎所有的侵权行为都可以诉诸法院,法院都可以宣告原告的权利存在[11]。因此应拓宽司法救济途径,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能动性,在行政补偿制度框架内搭建沟通协商的平台,完善行政补偿的救济机制。

(四)适时制定统一的《行政补偿法》。

越来越多的行政法学者主张在适当的时候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补偿法》[12]。一是由于我国不承认判例,因此无法像承认判例法的国家,依靠判例不断地构筑、丰富和完善补偿法的类型及原则。二是由于我国宪法不具有司法适用性,宪法条款不能在诉讼中直接引用。因此,为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为了对行政相对人被行政机关合法行政行为侵害的权益予以合理补偿,必须完善行政补偿制度。从有效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健全、完善应急处理制度的角度来看,应尽快出台《行政补偿法》。

由于一部《行政补偿法》不可能涉及应该给予补偿的每个细节,它的作用应该是解决行政补偿制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但涉及行政补偿制度的一些具体问题时,仍然需要具体的单行的法律法规予以配合。我国执法与司法各界都恪守“法无明文规定不补偿”的准则,因此,我国行政补偿的立法模式应当是统一立法与单行立法相结合的模式。即在统一的《行政补偿法》中明确规定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基本范围、基本标准和基本程序等。具体的补偿制度在符合《行政补偿法》的前提下,可沿用单行法律、法规分散规定的方式,允许针对实际情况对专业领域的行政补偿再做出具体规定,增强可操作性。

结语

我国行政补偿制度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是在立法与实践上,而且是在理论基础上存在很多有待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使得我国行政补偿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进程,为此,健全和完善行政补偿立法,有利于强化我国行政补偿的法治观念,使合法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失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救济,应加快我国行政补偿的法制进程,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8:590.

[2]李惠宗.行政法要义[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1:663.

[3]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13-726.

[4]王学辉.依法治法的整体性图式构建[J].当代法学, 2011 (01) .35.

[5]高景芳, 赵宗更.行政补偿制度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185.

[6]王学辉, 王秋韵.对行政补偿制度完善路径的思考[J].人民论坛, 2012 (02) :14.

[7]郭洁.土地征用若干民事法律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62.

[8]魏建良.行政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浙江学刊, 2001 (04) :144-149.

[9]杨海坤, 黄学贤.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从比较法角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271-274.

[10]贾秀琴.完善行政补偿制度的思考[J].法制之声, 2009 (02) :42.

[11]毕可志.论行政救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21.

行政征用补偿制度浅析 篇8

为了更好地理解行政征用补偿制度,本文先行对行政征用作一阐述。我国学术界对行政征用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广义的行政征收包括行政征用、行政征收、行政征调等。即把行政征用看作是行政征收的一种类型,认为行政征用是指为了公共利益之目的,行政主体按照法律规定取得行政管理相对人财产的单方行为。(二)行政征用系指国家通过行政主体对非国家所有的财物进行强制有偿的征购和使用。目前主要体现在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用上。此外,还有国家对文物的强制征购、行政机关对船只的强制租用等。(三)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目的,为满足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强制转移相对人财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并给予合理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制度。(四)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性地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笔者认为,上述前三种观点均能基本把握行政征收行为的实质,但各有缺陷。第一种观点把行政征用作为行政征收的一种,实际上以字面表述,而不是以本质内容来归类。行政征用与行政征收有共同特征,如公共目的性、强制性、法定性、可诉性,但它们的不同之处更加显而易见:行政征用是有偿的,相对人是不可预知的,而行政征收则正相反。另外,上述三种观点中行政征用法律关系中客体的范围较窄。行政征用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物、智力成果和劳务。笔者比较赞同第四种观点,此观点从本质上对行政行为进行定义,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其特征。

二、行政征用补偿制度

行政征用补偿是指行政主体的合法行政征用行为使被征用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特别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补偿责任的制度。其本意在于“对于因公益之必要,经济上蒙受特别牺牲者,为调节之补偿,以实现正义公平之理想,而期法律生活之安定”,以“为私有财产与公共利益之调和”行政征用补偿的理论基础有多种,特别牺牲说逐渐占主导地位。该说认为,国家本来有使人民负担义务的权力,人民有服从国家命令的义务,但如果是特定人承受了并非一般的负担而受特别牺牲时,国家应给予补偿,这合乎正义公平的原则。行政征用补偿是行政征用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立法水平的高低、执行状况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行政征用制度的成功与否。我国有些行政征用制度常因补偿内容的不易执行而有沦为一纸空文的危险,这充分说明了行政征用补偿的重要性。

(一)行政征用补偿的特征。

第一,政征用补偿是由行政主体合法的行政征用行为而引起的。这与由违法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赔偿不同。这是对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被剥夺权利或被限制权利者的损失补偿及利害调整。

第二,政征用补偿的对象是权利被剥夺或被限制者的合法权益所遭受的特别损失。在行政征用补偿中,只有特别损失才可以补偿,而合法权益受到违法行政行为侵犯都可请求行政赔偿。

第三,行政征用补偿是行政主体公法上的义务。行政主体在管理社会公共事物中,使权利被剥夺或被限制者承担了别人没有承担的义务,遭受了损失,是与“社会义务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民原则相违背的。因而,行政主体要承担行政征用补偿的义务。

(二)行政征用补偿的原则。

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行政用补偿制度,从而也形成各自不同的原则,有“正当”、“公平”、“公正”、“合理”等补偿原则。法国实行全部、直接、物质补偿原则。日本则实行“正当补偿”原则。美国按征用时市场上的公平价值补偿,这种市场价值,不仅包括征用时的使用价值,而且包括被征用财产的最佳使用价值,即财产因其开发潜力所具有的“开发价值”,体现为一种对于“预期利益”的保护。在我国实践中,有“相应补偿”或“适当补偿”的规定。补偿标准较低,补偿利益小于损失利益,这与我国目前的国情密切相关,因为我国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但是给予更充分、更完全的补偿,同时又能配置资源,监控权力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笔者认为行政征用补偿应遵守下列原则:

第一,公平合理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对被剥夺或被限制权利者受到的特别损失予以尽可能补偿。同时,应采取灵活的态度,使用不同的标准。如征地建图书馆和建豪华别墅可采用不同的标准,后者标准可高一些。

第二,补偿直接损失原则。指行政征用补偿仅补偿与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行为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损失。如,因专利权被征用而不能专有专用的损失是直接损失。由于房屋拆迁被安置到离上班地点较远的地方居住,拆迁户因此增加了上班途中的时间和车票费用,这些损失被认为是间接损失。

第三,补偿物质损失的原则。即行政征用补偿不包括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损失,只补偿财产上的利益损失。这是因为行政征用行为是合法的且为了公共目的,不同于对行政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的行政赔偿。

第四,补偿实际损失原则。即行政补偿只对已发生或将来一定发生的损失进行补偿,而不包括将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的损失。

三、我国行政征用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征用制度在我国建立较早,早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陕甘宁地区地权条例》中已有规定。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较为系统的有关行政征用补偿的专门法律制度。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行政征用补偿的不足之处有:

(一)政征用无宪法依据。

以宪法文件规定保护私有财产并适当限制的原则,是近代工业国家一致的做法。如,美国宪法第5条修正案:“人民私有财产,如无合理补偿,不得被征用为公用”;日本宪法规定:“私有财产,在正当补偿下得收为公用”;意大利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私有财产在法定情况下的有偿征收之。”而我国“重征用轻补偿或无补偿”的宪法模式,被建国后至今的四部宪法无一例外的采用。尽管我国早已建立行政征用补偿制度,但却无宪法依据。

(二)专门系统的行政征用补偿法。

我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规定分散在单行的各个法律中,致使补偿标准有很大差异,且不稳定。这样容易出现各个补偿规定的不协调性甚至排斥性,从而危害法律的可预见性和权威性。另外,一些法律、法规中的补偿标准十分模糊,可操作性很差。这样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便很大,其行使权力便会因无界限而无休止。权力的无休止行使带来的是权利的被侵犯。

(三)行政征用补偿程序混乱。

我国无序征用的现象较普遍,除土地征用外,大多数征用行为均为无程序控制,或仅有非常简单的规定,如《戒严法》规定:“实施征用应当开具征用单据。”没有程序保障的地方,不会有真正的权利保障,程序的混乱不清会造成权力的滥用,会加重人治色彩,从而权利会被侵犯的机率增加。一般的行政征用补偿应先由当事人事先经协商达成协议,先补偿,后实施征用行为。

(四)行政征用补偿救济手段不完善。

此方面不足主要体现在司法救济被排除在救济手段之外。当事人发生争议后,主要通过行政系统内部解决,法院一直不予受理。有很多纠纷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后,当事人仍对复议结果不服,但状告无门,目前,此状况亟待改变。一是因为法院对此类案件置之不理,不仅不利于保护权利被剥夺或被限制者的权利,也不利于监督行政主体行使权力,从而不符和依法治国的理念;二是因为我国已是WTO成员国,我国必须遵守WTO协议。成员国的立法要设定向司法当局起诉的权利。如果行政机关做出最后裁决后,法院不能再复议,这显然和WTO的规定相矛盾。

四、完善我国新政征用补偿制度的建议

本部分针对上部分中我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中的问题作出对应的建议。

(一)善宪法中的征用补偿条款。

我国宪法应借鉴国外宪政的经验,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征用”条款,并着重突出“补偿规定”,从而为行政征用补偿确立宪法依据,明确基本原则。因为行政征用补偿是关系到基本权利的问题,理应由宪法来作规定,因为宪法是保障权利、限制权力的法。

(二)定系统的行政征用补偿法。

在宪法相关规定的指导下制定系统的行政征用补偿法或者在统一系统的行政征用法中转辟一部分规定补偿问题。这样,把本来各个零散的补偿规定集中到一块,便于条文之间的衔接和立法精神的协调,使补偿标准更明确,补偿形式更合理,更能防止出现漏洞或发生冲突。

(三)使行政补偿有序化。

源于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的自然公正这一普通法的古老立法原则是听证制度的法哲学基础。它在普通法中确立了两个最基本的程序规则,其中一个是:任何人或团体在行使权力可能使别人受到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对方意见,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和防卫的权利。我国行政征用补偿也应遵循这个重要基本规则。因为我国目前仍没有把听政程序作为补偿过程中的重要程序,具体权利得不到落实,权力滥用不能很好地被管制。我国应对补偿的制定过程、补偿的具体执行过程、告知补偿的救济途径等都作明确的规定,改变以往条款上的笼统抽象与无序。

(四)应把司法救济作为重要的行政征用救济手段。

法律应该明确规定,行政征用补偿经过复议后,如果仍不服复议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经过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可以适用调解原则,调解不成,人民法院应当作出判决。

参考文献

[1]熊文钊.现代行政法原理.法律出版社, 2000.9, 第1版.

[2]胡建淼.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法律出版社, 1998.7, 第1版.

[3]刘东生.行政征用制度初探.行政法学研究, 2000, (2) .

行政补偿的程序 篇9

一、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存在问题的反思

在我国历史上, 自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就对公平合理的土地制度进行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维护我国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更是不断对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完善, 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仍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 这里我对该制度的不足进行分析论述。

(一) 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原则是相当补偿原则, 根据该原则我国只对土地现有农业生产价值进行补偿, 没有考虑土地被征收后的升值价值, 农民无法获得土地增值收益, 这对农民是不公平的。土地除了作为生产资料以外还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一旦有农业用地转为经营性用地, 升值空间是巨大的, 农民作为该土地的权益人在土地被征收后理所应当的应受有该土地的增值权益, 而不仅仅以土地的农业生产价值计算。此外, 具体的补偿标准规定以土地年产值为计算单位是只看到了土地的生产功能, 但是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 农村土地除了生产功能还有生活保障、就业等功能。

(二) 相关法律不完善, 征地过程中滥用行政权

根据我国《宪法》第10条第3款及《土地管理法》第43条和第44条的规定可知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如建设学校、修筑公路等, 但是《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没有对公共利益进行明确的界定, 使现实操作中有较大的弹性。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 行政机关对开发项目是否是公益性工程的认定中并没有相应的法定程序, 也缺失相应的监督机制, 完全由行政机关决定, 这中间容易因利益联系而互相勾结, 从自身利益甚至为了开发商的非法利益把工程认定为公益性工程通过行政强制手段, 将农村土地征收低价转让给开发商侵犯农民利益。

(三) 征地补偿范围偏窄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征地补偿金的对象是农村土地产权、安置补助的费用和青苗及地上附着物。我认为这个补偿范围与社会实际相比是比较窄的, 1986年我国制定了《土地管理法》, 后来虽然几经修改但是征地补偿对象方面几乎没有变化, 不能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众所周知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市场化改革还不彻底, 再加上当时一些法规政策的制定偏重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导致《土地管理法》关于征地补偿的范围的规定与现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情况并不完全相符。

二、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对策

(一) 修改征地补偿标准

首先, 根据征收农村土地是否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将土地向城市的流转方式分为征收和征购。确实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征收的, 依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但是先应对现行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进行修改, 增加土地补偿的范围并相应的提高补偿标准;若农村土地向城市流转并非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则应转变当地政府“土地使用权出让人”的角色, 当地政府应作为“中间人”出现:当开发商向土地部门申请使用农村土地或者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划需要将农村土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时, 应让农村集体作为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主体直接进入土地交易市场享有土地的定价权, 政府则不再给予补偿。

(二) 完善相关法律, 限制行政权滥用

土地征收权是宪法赋予行政机关的特殊权力, 行政机关在行使土地征收权时可以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 单方面决定将农民的土地收为国有。但是在我国现行的土地法律体系中没有对公共利益进行明确的规定, 给行政机关留下了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为此, 我们必须完善相关法律, 明确公共利益的含义:公共根据字面意思含义应该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这里的大多数人应该界定为给行政机关管辖范围内的一般市民。

(三) 完善集体产权制度

当前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 但是我们应该承认这条规定已经不能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了, 在农村的实际处理中集体土地往往因为这个“集体”的含义不明确使得一般农民无法行使所有权, 在土地征收时往往由村委会代替农民来决定相关事项, 成为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受侵害的根本原因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运用现代产权制度明确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属, 为此我认为首先应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全体村民共同共有, 由村委会行使所有权中的管理权能, 其他权能有全体村民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行使。这样规定可以使农村土地有明确的主体来行使所有权, 而且依据《物权法》可以处理很多原来无法妥善处理的问题, 并且使村民可以再征地过程中有效参与防止村委会侵害自身权利。

(四) 提高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

我们要在完善土地法律体系的同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力度, 解决失地农民养老、失业风险并给予他们最低生活保障。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首先, 在征收农民土地后根据失地农民的意愿及当地实际情况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促使他们由农民向市民进行转变, 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其次,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鼓励农民参加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险, 政府给与一定的财政支持。坚持社会保障为主, 公平效率相结合,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不断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推进我国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对农村土地的征收范围也越来越大, 许多农民因土地被征收而失去生活来源。虽然国家制定了许多法律政策来保护失地农民权利, 但是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对策。

关键词:土地征收,行政征收,土地补偿

参考文献

[1]彭小英.土地征收补偿的理论依据和原则[J].政法论坛, 2009, (04) .

行政补偿的程序 篇10

关键词:三峡库区,后靠移民,行政补偿

此课题并没有将所有方面都作为研究的对象, 仅仅将研究的对象缩小在行政补偿这一问题上, 且界定了行政相对人为后靠移民。鉴于云阳县为三峡库区移民工程的重点县, 同时考虑经费的限制, 因而我们将实践调研部分确定在了云阳县这一个县城。

在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之前, 我们首先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要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 掌握了三峡库区移民补偿的部分问题, 然后再结合调研数据得出自己对云阳县这一典型移民县城的研究结果。本文先主要阐述学术界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

一、现学术界对行政补偿的理论研究

(一) 行政补偿的定义

如何定义行政补偿, 学术界也是见仁见智。综合各方观点之后, 我们选择以功能入手来得出结论, 即行政补偿是指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国家行使行政补偿职权的主体因合法的职权行为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 由国家给予一定经济弥补的法律制度。

(二) 行政补偿的原则

考虑到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应当融入现代宪政理念、法治理念, 体现行政补偿法的价值和目的, 因此笔者认为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分为四个方面:依法补偿原则、公平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和比例原则。

(三) 行政补偿的方式

综合各国有关行政补偿的立法, 我国现有三种即金钱补偿、实物补偿和政策性补偿。

1. 金钱补偿。

2. 实物补偿

本文研究的水库移民就是实物补偿的主要对象, 主要有:产权调换、开发滩涂荒地、调剂土地、外迁等。

3. 政策性补偿。

(四) 行政补偿的程序

本文主要研究土地征收也正是我国的行政征收的两种方式之一。土地征收的补偿程序依据现行《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的法规, 规章, 具体步骤大致有:1.征地方案公告。2.登记。3.补偿费计算。4.补偿安置公告并听证。5.争议处理。6.支付。7.分配。

二、三峡库区后靠移民行政补偿的现状

三峡工程建设中百万移民如何安置, 是整个三峡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综合目前已经完成的一期移民和二期移民, 可以看出, 一期移民是把就地后靠安置作为安置库区移民的主要方法。从学术界来看, 从总体上对移民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 涉及到移民迁移的动力、迁移的模式、移民安置政策、移民产业发展、移民心理、移民社会适应性、移民社区整合、移民社会发展等方面。这些研究对后靠和外迁移民均具有普遍意义。从个案上看, 外迁移民研究起步早, 而后靠移民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 移民安置补偿的基本原则遵循: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坚持以土为本、大农业安置为主、本地安置于异地安置相结合、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 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的办法,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 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应当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安排移民安置与库区建设、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经济发展相结合, 逐步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 确保三峡移民“搬得出, 稳得住, 逐步能致富”和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具体到后靠移民, 根据移民的淹没情况划分, 可以分为:“双淹户”、“单淹户”、“占地移民”三种类型。所谓“双淹户”是指在175水位线以下, 既淹没房屋又淹没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农户;“单淹户”是指只淹房不淹地或者只淹地不淹房的农户;而“占地移民”则是指其房屋、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在175水位线以上, 但因为水位线下的移民后靠安置或者新建集镇建设等情况而导致房屋、土地等被国家征用的农户。在对这些农村移民进行补偿时, 其范围不仅包括对个人财产淹没所进行的赔偿, 还要开发和调整新的土地资源, 改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条件。移民补偿内容则主要分为:1、土地补偿费。2、房屋补助费。3、基础设施建设补偿费。4、搬迁费。5、零星经济林木补偿费。6、过度时期生活补助费。7、村组副业设施补偿费。

后靠移民安置工作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就是移民安置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移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状况。随着现实后靠移民安置的落实情况, 我们可以发现诸多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后靠种植业安置移民的人均耕园地面积达不到最低的安置标准。近几年来, 虽然库区县对农村后靠移民安置实施了安置质量整改、线上土地改造等整改措施, 但移民安置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 主要体现为人均安置耕园地的面积较少。

二是后靠农业安置移民的土地质量及基础设施配套质量较差, 移民对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基础设施的要求较为迫切。

三是后靠农业安置移民的收入水平及生活质量较低。

四是非农安置的移民收入来源不稳定, 难以安稳致富, 是一个极不稳定的社会群体。

五是安置补偿未充分考虑物价上涨指数, 忽视移民间接损失, 价差十年不变。

六是后期扶持政策缺乏长期、具体的规划。

三、结语

以上三峡库区后靠移民安置补偿存在的各种问题, 自三峡移民工程动工以来就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也引发了国内诸多学者的思考和争论, 但问题却远远没有解决。因此, 笔者此次调研目的是重访三峡库区后靠安置移民, 以云阳县为调研点, 将实际的行政补偿状况与现有的我们所做的理论分析做一个对比。以期矫正单纯的理论分析所存在的缺陷, 从而提出更实际和更有针对性的意见, 为以后库区移民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薛刚凌.行政补偿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8.

[2]何嵘.三峡库区移民安置补偿制度的缺陷及完善—来自湖北省郭家坝镇的调查报告[D].西南政法大学, 2008.4.

上一篇:数据驱动分类器下一篇:无张力疝气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