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支气管扩张

2024-06-30

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精选五篇)

结核性支气管扩张 篇1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50例, 男32例, 女18例;年龄28~4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低热、盗汗、反复小量咯血, 其中中、大量咯血4例, 无咯血12例。病灶相应部位可闻及局限性湿性啰音36例, 其中伴有干性啰音32例。既往有肺结核病史36例, 并经过抗结核治疗, 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疗程结束后发病, 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期间发病6例。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6例, 均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血沉<30mm/h 4例, >60mm/h 2例。白细胞轻度升高 (0~15) ×109/L 20例, 轻、中度贫血20例, 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6例。影像学检查:均摄正、侧位X线胸片, 同时行支气管碘油造影检查18例, 行胸部CT检查10例。

2结果

本组50例患者结核分型:浸润型12例占24.0%;慢性纤维空洞型10例占20.0%;支气管内膜结核10例占20.0%;肺门、纵隔淋巴结核8例占16.0%;结核性胸膜炎10例占20.0%。50例正侧位X线胸片中异常42例, 主要表现为条索状、斑片状、卷发状阴影, 或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胸膜肥厚或肺不张, 其余未发现异常;胸部常规CT检查6例, 能明确显示病灶4例, 无明显病灶显示2例;支气管碘油造影18例中能显示病灶部位表现为花束状、佛手状、鸡爪状等形状12例, 未显示病灶6例。本组中患者支气管扩张病变与结核病灶的部位有关, 支气管扩张位于结核病灶内28例, 其余位于结核病灶附近6cm内或远端支气管。以上肺支气管扩张病变为主 32例, 以下肺病变为主8例, 以中肺为主10例;以右肺为主28例, 左肺为主22例;病变累及1个肺叶30例, 同时累及2个肺叶14例, 3个或3个以上肺叶6例。

3讨论

肺结核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肺结核病演变过程中, 并发支气管扩张可达 50%以上。按形成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胸膜粘连影响肺的发育, 使支气管屈曲、扩张; (2) 肿大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壁, 造成远端支气管扩张; (3) 支气管内膜充血水肿, 干酪性分泌物及瘢痕挛缩, 或由于结核病本身造成支气管结构破坏或引起继发性炎症, 造成气道阻塞; (4) 支气管管壁结构改变, 弹性下降而塌陷。

另外周围病灶纤维化对支气管产生牵拉作用, 也是支气管扩张形成原因之一。伴随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可产生栓塞、肥厚、扩张或扭曲, 常与肺动脉终末支发生吻合, 形成动静脉瘘, 易破裂引起咯血。本组中患者以反复小量咯血为主, 与其他报道不完全一致。

结核性支气管扩张X 线片主要表现为条索状、斑片状、卷发状阴影或仅表现为肺纹理肥厚或肺不张。亚肺段以下支气管的轻微扩张, 在一般X线片甚至常规CT扫描片上难以发现, 故需结合支气管碘油造影, 才能得以明确诊断。支气管碘油造影呈念珠状、花束状、佛手状、鸡爪状等形态, 为较理想的诊断方法之一, 但由于需患者较长时间暴露于射线下, 以及检查后碘油长期存积于支气管内和存在碘过敏可能等原因, 患者有一定的心理顾虑, 需做好解释工作。

结核性支气管扩张与其他类型支气管扩张相比, 继发于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性病变的支气管扩张常有先天性发育缺陷或幼年时患麻疹、肺炎、百日咳或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史, 表现为咯大量脓性痰或反复咯血, 可有杵状指, 常见于下叶基底支。左下叶支气管细长, 与主支气管的夹角大, 且受心脏血管压迫, 引流不畅, 易发生感染, 故左下叶支气管扩张更多见, 呈网状或卷发状阴影, 很少有支气管狭窄, 扩张往往位于至少4级支气管。而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好发于两肺上部, 尤以右上叶为多, 这与肺结核好发部位有关, 主要表现为反复少量咯血, 少数患者出现中、大量咯血, 并在支气管扩张部位可闻及局限性水泡音或哮鸣音, 部分患者无阳性体征, 继发感染时, 可有发热、咯脓性痰、胸闷、乏力等症状。除支气管扩张外, 如肺内游离结石病变致血管破裂或结核空洞内usemuseen氏瘤动脉破裂等也可引起咯血, 仅凭病史与支气管扩张咯血难以鉴别, 故应及时行胸片、CT或支气管碘油造影等检查, 同时, 还应与肺癌相鉴别, 以免漏诊。

参考文献

结核性支气管扩张 篇2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局部注药,结核性支气管狭窄

有10%~40% 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伴有支气管结核, 如果治疗不当或者未及时治疗就容易出现支气管狭窄。运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会造成较大面积的创伤, 因此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介入治疗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1]。本院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的同时联合应用了局部注药进行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收治的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15 例, 其中男7 例, 女8 例, 年龄最小15 岁, 最大63 岁, 平均年龄38.5 岁。所有患者均证实为结核性支气管狭窄, 其中狭窄部位主要有3 例右上叶后段狭窄、3 例左下叶基底段狭窄、3 例左上叶支气管狭窄、2 例右中间段支气管狭窄、3 例左主支气管狭窄、1 例右主支气管狭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痰中带血、间歇性咯血、发热、活动后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

1. 2 方法对患者先进行常规纤支镜检查, 对患者的支气管狭窄长度和程度进行了解, 从而选择合适的扩张球囊导管。对患者进行DSA透视和局部麻醉, 然后对患者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通过常规纤支镜检查对分泌物进行吸引, 达到狭窄部位, 使球囊引导导丝进入狭窄气道的远端, 并穿过狭窄段。将生理盐水注入球囊内, 并逐步增大球囊内的压力, 达到2、3 个大气压。以患者的反应程度为依据加大球囊内的压力, 维持5~10 个大气压范围内, 使球囊膨胀2~3 min。重复1 次上述过程, 在第2 次球囊扩张时可适当延长时间、增加压力, 从而使患者的狭窄部位与正常的管腔粗细接近。可以在生理盐水中加入显影剂, 从而对管腔狭窄部位的扩张进行直观观察, 调节气囊压力和治疗时间。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改用大号气囊重复3~5 次治疗过程[2]。

将分泌物吸取出来, 进行局部注药, 注入地塞米松2.5 mg、丁胺卡那霉素0.2 mg、异烟肼0.1 mg[3]。以4 周为1 个治疗疗程, 1 次/ 周扩张术治疗。

1. 3 疗效判定标准以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改善为显效;以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改善气道狭窄减轻2/3 或1/2 为有效;以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

2 结果

15 例患者扩张成功13 例, 占86.7%。经1 年观察, 显效11 例 (73.3%) , 有效2 例 (13.3%) , 无效2 例 (13.3%) , 扩张前患者的气道直径平均为 (2.8±1.2) mm, 扩张后患者的气道直径平均为 (5.31±0.52) mm。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支气管破裂、气胸等严重并发症, 有2 例患者出现少量出血, 治疗结束后自行痊愈。

3 讨论

10%~40% 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伴有支气管结核, 由于瘢痕狭窄、肉芽增生、溃疡坏死和炎症浸润会造成患者的支气管狭窄。由结核引起的支气管狭窄集中在段、叶、主支气管狭窄, 患者虽不会感到严重的呼吸困难, 但是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还会造成分泌物的引流不畅, 从而出现阻塞性胃炎, 并使引流部位的结核病治疗困难[4]。

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对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使患者的肺损害得到减轻。在第一次扩张时, 由于患者的狭窄程度较重、纤维组织较硬、支气管壁的弹性较差, 因此应该选用较细的球囊。在进行多次治疗之后可以逐渐加大球囊的直径, 避免对患者的支气管道成损伤甚至撕裂[5]。对结核引起的支气管狭窄进行治疗要经过反复扩张, 保持气管道通畅。在球囊扩张治疗的过程中, 狭窄支气管全周会由于球囊的扩张而出现纵向小裂伤, 并由纤维组织对这些裂伤进行充填, 从而对狭窄部位进行扩张,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同时联合局部注药治疗, 注入相应的抗结核药物, 能够提高结核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治疗中, 对15 例患者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联合局部注药进行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经过4 次扩张之后, 共有13 例患者扩张成功。本次研究, 对患者进行了为期1 年的随访, 1 年之后共有13 例患者显效或有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耐受程度高, 治疗效果较好。在进行雾化治疗和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该方法, 对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提倡早期应用, 但该治疗方法不适用于支气管软化患者。

综上所述, 纤维支气管球囊扩张术联合局部注药对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安全程度高,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朋冲, 李志惠, 赵杰, 等.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疗效观察.河北医药, 2013, 35 (17) :2615-2616.

[2]李兆东, 王涛, 宝丽, 等.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3, 30 (3) :295-296.

[3]梁新, 张宏伟, 李荣凯.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支气管狭窄52例临床分析.当代医学, 2013, 19 (11) :51-53.

[4]周涓, 朱锦琪, 彭毅强, 等.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研究.中国内镜杂志, 2012, 18 (9) :915-918.

结核性支气管扩张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 年1 月~2014 年4 月收治的24 例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所致气道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8 例, 男6 例;年龄25~68 岁, 平均年龄 (40.79±14.51) 岁。其中有10 例痰中带血、4 例发热、18 例气短、16 例刺激性咳嗽伴少量痰。所有患者经过病理检查均确诊。

1. 2 方法在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评估的前提下, 对所有的患者实施支气管镜下冷冻结合球囊扩张治疗。将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插入到患者的气道狭窄部位, 在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之后, 在狭窄的部位插入冷冻探头, 对其实施反复的冻融, 在冷冻治疗的情况下阻塞管口的肉芽组织就会形成冰晶, 随后通过牵扯的力量对其实施冷冻切除, 直到冷冻治疗的方式将狭窄处的瘢痕组织和增生肉芽组织清除掉之后, 选择气管球囊对病变部位进行扩张, 如果球囊已经确定处于狭窄的部位, 然后将空气注入进去, 确保空气压力具有2~4 个大气压 (1 大气压=101.325 k Pa) 。首次扩展为1~2 min, 如果确认没有出血或者明显损伤, 就可以延长到2~3 min。通常每隔2~3 天进行1 次重复扩张[2]。同时对这些患者实施为期1 年的标准抗结核药物治疗

1. 3 疗效评价标准[3]治愈:患者的支气管内病灶实现了完全的吸收, 具有非常光滑的黏膜, 其狭窄或者阻塞的管腔完全通畅;有效:患者的支气管内病灶实现了大部分吸收或者完全吸收, 有轻度充血的现象存在于黏膜中, 相对于治疗之前, 其狭窄或者阻塞的管腔扩大1 倍以上;无效:只有一小部分支气管内病灶吸收, 黏膜存在着肿胀和充血的现象, 大部分的肉芽肿和干酪坏死组织没有被清除, 相对于治疗之前, 其狭窄或者阻塞的管腔扩大幅度不足1 倍。

2 结果

24 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 治疗后明显增宽了患者的气道内径。其中狭窄气道完全复张共计19 例, 部分复张的患者共计5 例。经过1 个月治疗后, 采用电子支气管镜对患者进行复查, 发现9 例治愈, 14 例有效, 1 例无效。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 快速解除气道狭窄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热凝切方法, 然而该方法在将病变切除的同时, 很容易大范围地损伤到气道, 而且软骨会由于过频的次数以及过高的温度受到损伤[4]。采用腔内冷冻治疗的方式治疗一些肉芽组织增殖阶段的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可以先采用具有较小组织刺激的高频电刀、激光或者球囊扩张术等对其中突出管腔的瘢痕组织和肉芽组织进行处理, 然后再采用冷冻的方式处理其基底处和创面。

而在本次研究中以不同的病变特点和病程为根据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对瘢痕型气管内膜结核进行治疗的时候将球囊扩张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在对肉芽增殖型支气管内膜结核进行治疗的时候将冷冻作为最佳的治疗方法, 而结合这两种方法是对由于瘢痕型支气管内膜结核、肉芽增殖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所导致的气道狭窄进行治疗的一种比较合理的治疗方式[5]。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24 例患者中狭窄气道完全复张的共计19 例, 另外部分复张的患者共计5 例。在经过1 个月的治疗后, 复查发现9 例治愈, 14 例有效, 1例无效。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支气管镜下冷冻结合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具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 在对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进行治疗时, 需要以不同的病变特点和病程为根据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对支气管镜下冷冻结合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的效果进行分析和介绍。方法 24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所致气道狭窄的患者, 采用支气管镜下冷冻结合球囊扩张的方式治疗, 分析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4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 治疗后明显增宽了患者的气道内径。其中狭窄气道完全复张共计19例, 部分复张的患者共计5例。经过1个月治疗后, 采用电子支气管镜对患者进行复查, 发现9例治愈, 14例有效, 1例无效。结论 在对支气管结核性狭窄进行治疗时, 需要以不同的病变特点和病程为根据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张杰, 王娟, 王婷, 等.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经气管镜介入治疗方法的初步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1 (34) :334-338.

[2]姚琳, 钭方芳.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进展.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 (9) :124-126.

[3]陈慧冬, 陈行珍, 龚桂芳.经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1) :65-66.

[4]李宁, 刘春涛, 王可, 等.良性气道狭窄病因分析及治疗方式总结.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 (2) :180.

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外科治疗分析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2例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26例, 女性患者16例, 年龄18~66岁, 平均年龄 (40.7±7.3) 岁, 其中左侧20例, 右侧22例;病程0.2~21.2年, 平均病程 (0.9±0.2) 年。所有患者和 (或) 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另外, 本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及气管移位等情况, 需进行手术治疗。

1.2方法:42例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抗炎、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营养支持等干预。其中24例进行保留壁层的纤维板剥脱术及瘘修补术, 18部分患者进行胸廓成形术治疗, 患者麻醉后进入胸腔, 清除病灶外侧肋骨, 对病灶进行有效清理, 将增厚的脏层胸膜, 进行填塞等处理;一期手术完成患者12例, 二期手术完成患者6例;14例患者进行胸膜外肺切除术治疗, 麻醉进入病灶后进行肺叶切除;4例患者以胸廓造口开窗引流术进行治疗, 于肋间作6~8 cm的手术切口, 剥离及截除肋骨, 进行全面细致冲洗后, 将胸壁皮肤内翻并缝合于纤维板上, 做6 cm×4 cm的开窗, 进行开放引流。然后将将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机体应激状态 (血清Cor、NE及ALD) 进行比较。

1.3评价标准:疼痛程度以VA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评分范围为0~10分, 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 其中0~3分、4~6分与7~10分分别表示轻度、中度与重度疼痛。

1.4统计学处理:数据检验软件选用SPSS16.0, 需进行统计学检验的数据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 以率和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 采用卡方和t检验处理, 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水准, 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42例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治疗效果分析: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39例, 好转3例, 围术期均无并发症发生。

2.2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比较:术前42例患者VAS评分0~3分、4~6分与7~10分者分别为10例、17例及15例, 分别占23.81%、40.48%及35.71%;术后24 h VAS评分0~3分、4~6分与7~10分者分别为15例、17例及10例, 分别占35.71%、40.48%及23.81%;术后72 h VAS评分0~3分、4~6分与7~10分者分别为24例、17例及1例, 分别占57.14%、40.48%及2.38%。

所有患者术后24 h及72 h VAS评分0~3分者比例均高于术前,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

2.3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机体应激状态比较:4 2例患者术前血清Cor、NE及ALD水平分别为 (172.52±16.84) ng/m L、 (358.59±22.69) ng/m L及 (17.37±2.25) ng/L;术后24 h血清Cor、NE及ALD水平分别为 (151.63±14.20) ng/m L、 (310.54±20.64) ng/m L及 (12.59±1.83) ng/L;术后72 h血清Cor、NE及ALD水平分别为 (120.57±12.28) ng/m L、 (275.65±17.33) ng/m L及 (7.25±1.33) ng/L。

所有患者术后血清Cor、NE及ALD水平均低于术前,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结核相关疾病较多, 其中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即是其中并不少见的一类, 关于本类患者的治疗研究并不少见, 而外科手术治疗是本病治疗研究的重点[2]。临床中关于此类患者的研究中主要为倾向于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分析, 而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各方面变化尤其是机体疾病不良应激指标的变化研究十分不足, 因此此方面的进一步细致探讨极为必要。本文中我们就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进行全面分析, 结果显示, 此类患者治疗后痊愈39例, 好转3例, 围术期均无并发症发生, 说明手术效果较好, 而术后的VAS疼痛指标及血清Cor、NE、ALD等应激指标相对好于术前, 说明手术对患者的疼痛应激及机体应激激素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从而肯定了手术对疾病所导致不良应激的控制效果, 故进一步肯定了外科治疗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2例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别采用不同术式进行治疗, 然后将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机体应激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39例, 好转3例, 患者术后的疼痛VAS评分明显好于术前, 炎性应激指标也均低于术前,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较好, 对于疼痛及机体应激的控制效果均较好,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外科治疗,治疗效果,疼痛程度,机体应激

参考文献

[1]王成, 金锋, 张运曾, 等.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的外科治疗[J].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 23 (11) :6.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篇5

1 临床资料

选择结核性脑膜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共27例, 男10例, 女17例, 年龄16~74岁。入院后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均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2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入院后病情逐渐加重发展至昏迷状态, 在手术室行气管切开后转入我科重症监护室, 另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由外院气管切开后转入我科重症监护室。25例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最终拔除气管套管 (92.59%) , 带管时间为24~75 d, 并发肺部感染4例 (14.81%) , 2例患者脑部病情不可控死亡后拔管 (7.40%) 。本组患者痰结核菌培养均为阴性。

2 护理

2.1 环境要求

保持监护室内整洁, 定时通风换气, 室温维持在18~20℃左右, 相对湿度为50%~60%, 严格限制人员出入, 做好防护, 避免交叉感染。病房内地面、床单位每日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两次, 各类常用设备、器械等每日应用季铵盐消毒清洁。患者衣服、被褥等定时更换清洁。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

2.2 气管套管护理

将患者置于半卧位, 抬高床头15~30°,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颈部伸展位, 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内的居中, 防止套管移位、闭塞或脱出而造成窒息。妥善固定套管, 固定带在颈部的松紧以能容纳1指为宜, 防止套管脱出。本组患者中, 8例患者在置管期间出现明显躁动, 头颈部左右摇摆, 造成固定带的松动, 套管歪斜, 给予及时调整固定带,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气管套管脱出。

2.3 气切伤口护理

在气管切开24 h内严密观察伤口处渗出情况, 若渗出物多, 及时更换伤口开口纱布, 并通知医师。24 h后伤口敷料更换为气切泡沫敷料, 泡沫敷料能够快速大量的吸收渗液、黏性分泌物以及细胞碎片, 使伤口处于湿性愈合环境, 且吸收渗液后敷料向内膨出, 紧密贴合伤口, 减少细菌入侵, 可有效控制切口感染, 减少换药频率[2]。气管切开处及其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应用2%碘伏棉球消毒皮肤, 严格无菌操作, 每三天换药一次, 换药时注意固定好气管套管, 防止脱出。

2.4 气道湿化

持续人工气道建立后, 呼吸道丢失水分增多, 给予呼吸道内持续泵入灭菌注射用水湿化气道, 根据痰液粘稠度调节速度, 3~10 ml/h为宜。痰液粘稠不易吸引者, 加用雾化吸入, 常用雾化液为生理盐水4 ml+氨溴索30mg, 每4~6 h进行1次。滴注液及管道每24 h更换1次。

2.5 吸痰护理

2.5.1 本组患者均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 在密闭式吸痰管呼吸机接口端连接清洁的塑料杯, 有效防止患者痰液溅出, 避免交叉感染。吸痰方法:打开吸引器, 拇指放松负压阀, 另一手持吸痰管沿吸痰管气管套管缓慢插入至所需深度。按压负压阀, 边吸引边退管至黑色指示线以上。吸痰后按压负压阀, 开放灭菌注射用水冲洗吸痰管。冲洗完毕关水止, 放松负压阀, 关闭吸引器。

2.5.2 吸痰时注意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掌握两个冲洗罐的使用方法, 避免二者混用, 用于吸痰前试吸罐将灭菌标识贴于罐身部位可注明“吸”字标识, 无菌冲洗罐4 h更换一次;吸痰后冲洗管路用罐将灭菌标识贴于罐盖上方, 可注明“冲”字标识, 24 h更换一次;一律以红色水笔注明开启时间, 防止感染。 (2) 插入吸痰管时不可有负压, 以免引起呼吸道粘膜损伤。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 s, 最多不超过三次, 停2~3 min后再重复吸。 (3) 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 痰液性质、颜色及量。痰液粘稠时, 调节气道湿化液的泵入量并加强翻身拍背及雾化吸入, 使痰液稀释, 松脱易于吸引。 (4) 吸痰装置每三天更换一次, 但贮液瓶内痰液超过三分之二, 应及时更换。

2.6 拔管的护理

当患者呼吸平稳, 体温正常, 呼吸道分泌物减少, 咳嗽吞咽反射恢复, 可先堵管48 h, 若患者无呼吸困难, 能自行咳痰即可拔管。拔管后的创面不予缝合, 用凡士林纱布条填塞创面并用无菌纱布覆盖, 蝶形纱布牵拉固定。拔管后24~48 h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如出现呼吸异常, 血氧饱和度低于90%则需重新插管。除2例患者死亡, 余25例患者气管套管留置时间24~75 d, 平均34 d, 均顺利拔管, 未出现重新插管患者。

2.7 并发症的护理

2.7.1 出血

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术中止血不彻底, 应用抗凝药物及患者自身凝血功能障碍等。伤口敷料渗血量多时给予及时换药, 并及时吸出气管套管内的血液, 防止窒息发生, 给予气囊注气, 防止血液流入气管内。本组患者中1例患者因凝血功能差, 出血量较多, 给予套管与伤口空隙间填塞凡士林油纱条压迫止血并及时吸出气管内血液。

2.7.2 感染

患者病情危重, 机体抵抗力差, 气切后气管与空气直接接触, 加之气道内反复吸痰易造成伤口及肺部感染。本组4例患者发生肺感染, 及时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气切换药及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2.7.3 皮下气肿

因颈部软组织分离过多, 切口较小或缝合过紧可导致皮下气肿发生, 以手触诊气肿部位有捻发音或握雪感。本组患者未出现皮下气肿。

2.7.4 窒息

发生窒息的原因主要有气管套管阻塞及套管脱落。应有效湿化气道, 及时吸出套管内粘痰, 防止套管阻塞。同时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气管切开护理技能, 一旦发现脱管, 能够立即呼唤医生并协助处理。本组患者未出现窒息。

2.8 鼻饲护理

27例气切患者均留置鼻胃管, 极易发生误吸, 有报道称误吸率在气切患者中高达69%[4], 从而极易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因此, 雾化吸入、翻身叩背、皮肤护理、吸痰等护理均应安排在鼻饲前完成, 鼻饲后1 h内尽量不要搬动或强刺激患者, 以免食物反流和误吸。同时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 保持口腔清洁。怀疑肺部感染发生时, 遵医嘱做痰培养和药敏试验。

3 小结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出现昏迷状态造成的气道梗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气管切开是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抢救措施。气管切开后, 由于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 较易发生医院感染及其它并发症。因此,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措施,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掌握有效吸痰时机和技巧, 加强气道湿化, 严防并发症, 使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提高治愈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总结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 痰液不能自行排出, 行气管切开后, 主要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 并在密闭式吸痰管的呼吸机接口端连接自制的清洁塑料杯, 防止痰液外溅, 避免交叉感染;根据痰液的粘稠度在气道内持续泵入灭菌注射用水310 ml/h, 气管切口采用气切泡沫敷料换药, 有利于渗液/渗血的吸收并减少切口感染及频繁换药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加强病情的观察等有效的护理措施, 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认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提高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生活质量, 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气管切开,护理

参考文献

[1]严碧涯.结核病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124.

[2]穆翠琴, 穆静.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1) :185-186.

[3]杨红霞.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 (中旬刊) , 2015, (6) :131-132.

上一篇:惯习下一篇:外墙保温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