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肝切除

2024-06-23

常规肝切除(精选三篇)

常规肝切除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肝胆外科共计80例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腹腔镜肝叶切除组40例和开腹肝切除组40例。腹腔镜肝叶切除组平均年龄 (59.1±12.4) 岁, 其中男性22例, 女性18例, Child分级A级23例, B级17例;开腹肝切除组平均年龄 (58.2±14.9) 岁,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19例, Child分级A级22例, B级18例。两组人员性别, 年龄, Child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均签定知情同意书, 保密知情书, 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的批准、核实。

1.2 入选标准

入选标准: (1) 就诊时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完整。 (2) 肝癌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关于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在术后经过病理证实为肝癌, 肝癌病灶位于除尾状叶的一个或两个肝段内, 病灶非多发分布, 数量<2个。 (3)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B级。 (4) 每个研究对象能配合护理人员, 自愿参与该次研究。

1.3 排除指标

(1) 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 (2) 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 严重肾功能不全, 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 其它组织恶性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药物有过敏, 恶性心律失常者; (3) 腹腔镜肝叶切除组中拟行右半肝切除, 但肿瘤位于较深位置或转开腹者; (4) 肝癌有向大网膜或远处部位转移者。

1.4 手术方法

患者术前均要求禁食8 h, 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 给予吸氧, 心电图监测。两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0.5μg/kg静脉滴注, 异丙酚TCI靶控, 爱可松0.9 mg/kg诱导, 气管插管后连接辅助呼吸仪。

1.4.1 腹腔镜肝叶切除组

于脐下1 cm置观察孔, 控制腹内压于15 mm Hg, 置入腹腔镜, 并于剑突下、锁骨中线上及腋前线上放置3个内径Trocar。先用超声刀切断肝脏周围的韧带, 充分暴露肿块, 术中一般不解剖第1、2肝门的脉管结构。距肿瘤边缘2 cm处作标记, 予无血解剖刀分离肝实质, 游离后选用钛夹夹闭或切割。若肿瘤位置难暴露, 则行手助式LH, 于右肋缘下做切口置入腹腔镜手助器, 用于术中对肝脏的暴露及止血。将标本装入取物袋, 经切口取出。最后冲洗腹腔, 放置腹腔引流管, 关闭切口。

1.4.2 开腹肝切除组

根据病灶位置不同, 行上腹部Benz切口或正中切口。利用电刀游离肝脏周围韧带, 暴露肿块, 解剖第1、2肝门以备阻断。病灶边缘2 cm作切标记, 以电刀离断肝实质, 重要大血管, 以钛夹夹闭, 必要时行肝门阻断。根据病灶范围行不同切除方法, 移出标本后, 严密止血, 创面洒生物蛋白胶, 留置引流管。

1.5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白细胞水平。

1.6 统计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所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 采用均数±标准差 (±s) 描述, 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 用χ2检验法。

2 结果

2.1 腹腔镜肝叶切除组和开腹肝切除组

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腹腔镜肝叶切除组和开腹肝切除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5±1.5) h、 (4.6±2.1) d、 (9.6±3.1) d、0.5%]vs[ (1.2±0.4) h、 (10.8±3.8) d、 (15.8±3.6) d、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χ2=6.4、8.7、7.6、5.8, P<0.05) , 见表1、2。

2.2 腹腔镜肝叶切除组和开腹肝切除组

出院时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白细胞水平比较腹腔镜肝叶切除组和开腹肝切除组出院时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白细胞水平分别为[ (36.7±11.2) g/L、 (74.5±11.6) mmol/L、 (5.9±1.3) ×109/L) ]vs[ (30.9±8.9) g/L、 (106.1±8.7) mmol/L、 (7.2±2.1) ×109/L)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χ2=5.1、7.5、6.2, P<0.05) , 见表3。

3 讨论

该次研究发现腹腔镜肝叶切除组和开腹肝切除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5±1.5) h、 (4.6±2.1) d、 (9.6±3.1) d、0.5%]vs[ (1.2±0.4) h、 (10.8±3.8) d、15.8±3.6) d、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国外研究有[2]报道指出腹腔镜手术是二维图形, 创面止血、标本取出不如开腹方便, 手术时间长, 提出腹腔镜仅适用于肝边缘的早期肝癌。但也有研究指出[3]不管原发性肝癌或转移癌, 左外叶、左叶、右后叶等切除方式,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差别不大, 患者均能顺利康复。该研究认为腹腔镜切肝在电视下将肝叶、段切除, 标本剪碎后从小切口取出, 腹腔镜伤口小, 术后恢复快, 对年龄较大、Child分级不太理想者尤为适用, 与该次研究一致[4]。因此表明腹腔镜下肝叶切除对大部分病人是安全有效的。而且从出院时患者的主要生化及血常规指标观察对比, 腹腔镜组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白细胞恢复较开腹组好, 表明腹腔镜组术后肝功能损害比开腹组轻, 同样支持腹腔镜切肝要比开腹手术损伤轻, 具有微创特性[5]。

但是研究也指出腹腔镜的不足之处, 如腹腔镜切肝有局限性, 肝右后叶肿瘤暴露困难, 切除不易, 止血困难, 易使手术失败[6]。对于此类情况。该研究认为:手术要明确掌握适应证, 反复研究肝脏C T片, 明确切肝范围、入路方法, 对位置深的肝癌应加手辅助。

摘要:目的 探讨肝癌行腹腔镜肝叶切除与开腹肝切除者近期效果对比。方法 收集该院肝胆外科2011年8月—2014年5月期间共计80例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腹腔镜肝叶切除组40例和开腹肝切除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白细胞水平。结果 腹腔镜肝叶切除组和开腹肝切除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5±1.5) h、 (4.6±2.1) d、 (9.6±3.1) d、0.5%]vs (1.2±0.4) h、 (10.8±3.8) d、 (15.8±3.6) d、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χ2=6.4、8.7、7.6、5.8, P<0.05) ;腹腔镜肝叶切除组和开腹肝切除组出院时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白细胞水平分别为[ (36.7±11.2) g/L、 (74.5±11.6) mmol/L、 (5.9±1.3) ×109/L]vs[ (30.9±8.9) g/L、 (106.1±8.7) mmol/L、 (7.2±2.1) ×109/L)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χ2=5.1、7.5、6.2, P<0.05) 。结论 肝癌行腹腔镜肝叶切除较开腹肝切除住院时间短、引流管放置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肝癌

参考文献

[1]Koffron AJ, Auffenberg G, Kung R, et al.Evaluation of 300 minimally invasive liver resections at a single institution:less is more[J].Ann Surg, 2013, 246 (3) :385-392.

[2]Gigot JF, Glineur D, Santiago Azagra J, et al.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 for malignant liver tumors: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European study[J].Ann Surg, 2012, 236 (1) :90-97.

[3]Farqes O, Jaqot P, Kirsteter P, et al.P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safety and benefit of 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s[J].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 2012, 9 (2) :242-248.

[4]Lesurtel M, Cherqui D, Laurent A, et al.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left lateral hepatic lobectomy:a case-control study[J].Am Coll Surg, 2013, 196 (2) :236-242.

[5]Shinmada M, Hashizume M, Maehara S, et al.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Surg Endosc, 2011, 15 (6) :541-544.

[6]卢榜裕, 陆文奇, 黄飞, 等.腹腔镜与开腹肝叶 (段) 切除治疗肝癌的近期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 5 (7) :536-538.

[7]Luzzani A, Polati E, Dorizzi R, et al.Comparison of CD64 and C-reactive protein as markers of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J].Crit Care Med, 2014, 8 (27) :1-8.

常规肝切除 篇2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血管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例肝血管瘤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各项术前准备,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腹腔引流量变化,做好切口部位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全组术后病情平稳,恢复良好,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轻、下床活动早、恢复肛门排气早、切口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特点,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腹腔镜下行肝血管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和成功率。

【关键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070-02

腹腔镜手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治疗,以其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替代一些常规手术方法。我科于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对3例肝血管瘤患者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经围手术期的个体化整体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对3例肝血管瘤患者行腹腔镜肝血瘤切除术,其中男性患者1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力47.5岁。肝右叶为2例,肝左叶为1。术前经由超、CT、MRI确诊,术后经病理均确诊为肝海绵性血管瘤。

1.2 手术方法 根据血管瘤位于左(右)肝位置调整手术台倾斜度。取脐上10mm穿刺孔建立气腹,压力维持于13mmHg,取剑突下和左(右)腹直肌外侧缘脐上1/3处2处10mm穿刺孔,置入超声刀、Ligasure或操作钳。肝血管瘤切除步骤:按术中需要用超声刀离断肝周韧带,解剖第一肝门置入导尿管以备阻断。用超声刀或Ligasure在血管瘤与正常肝组织间离断肝实质,每次切除肝实质1cm,由表及里,逐渐切割分离。大的管道结构用可吸收夹或钛夹夹闭。术中根据血管瘤大小和出血情况阻断或不阻断肝门。对于出血创面,用超声刀或电凝处理,一般效果满意。创面用止血纱布覆盖止血,断面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腹腔镜下肝血管瘤是目前新开展的手术,患者对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及术前、术后配合知识缺乏了解,对术中可能会转成开腹顾虑很大,担心医疗费用昂贵等,常表现为恐惧、忧郁、焦虑等[1]。医务人员的态度、周围环境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2]。有研究表明负性消极的惰绪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影响愈后[3]。为此,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术前须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疏导和安慰,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我们应告知患者肝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的良性的肿瘤,术后不会出现转移,手术可以消除肿瘤增大或破裂等引起的并发症,减少患者恐焦虑甚至悲观厌世等不良心理,使患者身心放松,情绪稳定,顺应手术。同时向其介绍手术方法和术后治疗、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还应告知该手术的优点如手术创伤小、疼痛小、恢复快等,让在院的其他患者现身说法,互相交流。让其对整个治疗过程有所了解并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其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消除思想顾虑。

2.1.2 术前常规检查 做好全面的术前检查,包括:B超、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凝血时间胸片、心电图等。

2.1.3 术前备皮、备血 术前当天,按上腹部手术范围备皮,以棉签蘸双氧水去除脐部污垢后,再用棉签蘸75%酒精消毒脐部。准备足量的血液最好是新鲜的库存血备用。

2.1.4 胃肠道准备 术前ld进食少量清淡饮食,避免饱食和高脂饮食,禁食易产生的食物如:牛奶、豆类等。进行卧床排便、排尿及被动运动训练。术前晚遵医嘱予甘油灌肠剂灌肠,协助排便,预防术后腹胀。术前禁食12 h,禁饮8h。术前放置胃管,排空胃内容的,以便充分暴露术野和减少穿刺中发生胃穿孔的危险。术前留置尿管,协助排尿。

2.1.5 呼吸道准备 有吸烟史的患者督促其戒烟,并协助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2.1.6 术前用药 患者术前应做好抗生素的皮试,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术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100 mg和阿托品0.5 mg。术后护理

3.1 常规护理 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患者安返病房后,予以去枕平卧,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吸入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待血压平稳后可取低半卧位,利于呼吸及术后引流,但不宜过早下床,以免引起术后出血。备齐各种急救药品及器械。给予氧气3-4 L/min吸入,心电监护。

3.2 生命体征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及危重症护理记录单,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黄疸、肝昏迷的早期症;观察尿量防止发生功能性肾衰竭;术后患者由于肝功能影响易发生低血糖,应注意其低血糖反应,及时处理。

3.3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3.3.1 出血 出血是腹腔镜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4],多发生于术后24h内,是术后早期观察及护理的重点。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30 min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密切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腹腔引流液的量、性状、颜色等,如腹腔引流液呈鲜红色,有湿热感或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 ml,腹腔穿刺有不凝血,提示有内出血的可能[5]。

3.3.2 肩背酸痛和皮下气肿 腹腔镜手术常用二氧化碳气腹,由于二氧化碳可能弥散入血,产生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或积聚在皮下产生气肿[6]。多发生于胸腹部、阴囊等处,局部表现为握雪感、捻发音,患者可有肩痛、背痛和胸腹胀痛,术后应严密观察呼吸及有无皮下气肿发生,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必要时予其吸氧,床边备气管切开包。患者多较紧张,应向患者耐心解释,并帮助其改变体位。肩背部酸痛是腹腔镜术后轻微的并发症,多由于二氧化碳未排尽,刺激两侧膈神经所致.多数患者仅在改变体位时加重,通过吸氧,按摩,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可有效预防。本组发生剑突下皮下气肿1例,通过吸氧、按摩等,于术后第3天症状消失。

3.3.3 感染 感染多由局部积液、少量胆瘘、腹腔引流液逆流、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原因引起。术后应检测体温、腹腔引流液情况、切口有无脓性分泌物等。术后应及时换药,严格准手无菌原则,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本组发生感染1例,患者术后体温在38.8℃。行床边腹部B超示:局部大量积液,给予腹腔穿刺引流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3.3.4 胆瘘 胆瘘是术中损伤胆管或结扎线脱落引起,术后因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发热等,并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形状等。加强引流管护理,及时换药。本组无患者发生胆瘘。

3.3.5 腹腔内脏损伤 临床表现为术后3-5d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术后应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本组无患者发生腹腔内脏器损伤。

3.4 引流管护理 ①保持引流管通畅,翻身活动时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滑脱,堵塞(定时挤捏引流管,防止血块堵塞)。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形状、和量,及时汇报医生。引流袋位置必须低于引流管口,防止引流液倒流,向息者及家属讲解正确放置各种引流管[3]。置管3―4 d,如腹腔引流液颜色较淡,24 h量<20 ml,腹部无阳性体征可予以拔管。③更换引流袋及倾倒引流液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嘱咐患者平时引流袋的位置不能高于引流管口,引流管口周围敷料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

3.5 肝功能的维护 肝叶切除易发生干细胞坏死而致肝功能衰竭。临床上可出现高热、黄疸、出血倾向、肝性脑病,应加强检测肝功能,慎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如输注葡萄糖,应用维生素K1、支链氨基酸、控制蛋白质摄入,如白蛋白下降到一定程度(如<25g/L)[7]则需补充外源性白蛋白以促进恢复,PT延长较明显时可给新鲜血浆、凝血因子等治疗。

3.6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待肠蠕动恢复后给予全流质饮食,无腹胀不适后可渐改为半流质饮食、普食。由于术后舒适的改变及肝功能减退,食欲不振,营养状况较差,应给予营养支持。患者能进食时,指导患者选择一些高热量、适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钠、易消化饮食。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忌辛辣、生冷、硬等食物,定时测量患者体重,以了解营养状况。

3.7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止继发肺炎。保持心情乐观愉快,避免精神紧张、抑郁。注意休息,可做日常运动,术后近期避免重体力劳动,可参加一些适宜的体能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饮食上忌暴饮暴食,戒烟酒。保持穿刺口清洁干燥,如有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时,及时门诊就诊,定期门诊复查。讨论

腹腔镜手术虽然存在着与传统开腹手术一样的并发症,但只要手术操作仔细、熟练,术前术后护理得当,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积极的心里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病情的密切观察,即可减少其并发症,且腹腔镜手术因损伤小、疼痛程度轻、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术后不能因患者恢复快而大意,因随时仔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掌

握拔管指征,并做好患者饮食、休息等方面的指导,使患者顺利的早日康复[8]。

参考文献

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9年2月-2012年7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60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80例, 男31例, 女49例, 年龄18~80岁, 平均年龄 (51.2±8.3) 岁, 病程3-21年, 平均 (10.43±0.24) 年, 其中有1~3次手术史者有11例。结石部位:左肝32例, 右肝8例, 左右肝40例;合并肝内胆管狭窄10例, 合并肝内胆管多发囊性扩张6例, 合并肝脓肿2例, 合并肝内血管出血1例, 肝内胆管癌1例。对照组80例, 男30例, 女50例, 年龄17~81岁, 平均年龄 (51.3±8.1) 岁, 病程3-22年, 平均 (10.42±0.21) 年, 其中有1~3次手术史者有10例。结石部位:左肝30例, 右肝9例, 左右肝41例;合并肝内胆管狭窄9例, 合并肝内胆管多发囊性扩张7例, 合并肝脓肿2例, 合并肝内血管出血1例, 肝内胆管癌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结石部位等方面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55例行肝左外叶切除, 6例行左内叶切除, 13例行左半肝切除, 3例行左外叶并右肝第IV段切除, 1例行右半肝切除, 2例行左肝外叶切除并右肝实质切开取石;对照组:38例行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26例行肝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内引流术, l6例行胆管切开整形+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36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及结石残余率, 并作临床分析。疗效判定:优:术后患者恢复劳动或工作, 且无胆道症状复发;良:基本恢复劳动和工作, 且有轻度胆道症状复发;差:只恢复部分劳动和工作能力, 胆道感染症状经常反复发作。1周内发现结石者为结石残余, 1周以上发现结石为结石复发。借助CT和B超检查统计术后结石残余率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为96.3%, 对照组为85.0%, 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观察组治疗后结石残余率为5.0%, 对照组为17.5%, 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观察组治疗后结石复发率为6.3%, 对照组为18.8%, 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 主要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可单独存在, 也可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 一般为胆红素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 还可导致严重并发症, 并发症一般病情重, 发病急, 预后差, 是造成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3]。

肝内胆管结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属常见病,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结石状况较复杂, 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 病程长, 且非肝切除治疗后结石残余率较高[4]。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余是外科治疗中的难题, 较多研究表明[5], 做好去除病灶、取尽结石及通畅引流可明显提高肝胆管结石治疗的有效率。目前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较多, 常见的有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胆管切开整形+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中药排石等, 这些方法虽可以不同程度的切除肝内胆结石, 但都有共同的缺点, 无法从根本上切除病灶, 故术后结石残余率较高, 且复发率较高。肝切除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肝切除手术不仅可清除胆管结石, 还可同时切除病变胆管, 从根本上清除病灶, 解除梗阻, 清除结石, 明显降低结石残余率, 更重要的是可有效预防长期严重炎症刺激造成的胆管癌变。

本研究采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治疗后优良率为96.3%, 明显高于采用非肝切除治疗的对照组 (P<0.05)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观察组治疗后结石残余率及复发率分别为5.0%、6.3%, 对照组分别为17.5%、18.8%, 两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合理的肝切除手术是一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安全方法, 对于肝段或肝叶胆管狭窄合并结石, 给予肝切除术治疗, 术后结石残存率和复发率均较低, 同时可对胆管癌早诊断、早治疗, 手术中应尽量切除全部病变肝叶及胆管, 防止恶性肿瘤组织遗漏。

摘要:目的 探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 观察组行肝切除术, 对照组采用非肝切除术,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石残余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结石残余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6.3%、5%及6.25%, 对照组分别为85%、17.5%及18.75%, 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肝切除术,肝内胆管结石,结石残余,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赵海涛, 刘立国, 缪若羽, 等.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8例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0, 25:217-220.

[2]汤恢焕, 周军, 肖广发, 等.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414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5, 20 (8) :490-491.

[3]王海彪, 胡元达, 何敏霞, 等.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三例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2, 18 (8) :608-610.

[4]张成武, 赵大建, 胡智明, 等.解剖性肝切除术在肝内胆管结石再次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9, 15 (9) :655-65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常规肝切除】相关文章:

精准肝切除06-11

肝切除术06-09

肝癌肝切除术05-07

肝段叶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09-18

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研究09-12

切除04-22

快速切除05-08

切除方法05-08

结肠切除05-11

息肉切除05-22

上一篇:会计估计变更盈余管理下一篇:同类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