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信用报告制度

2024-06-09

美国的信用报告制度(精选三篇)

美国的信用报告制度 篇1

(一) 美国消费信用制度的发展、现状

1. 发展。

美国信用管理行业萌芽于19世纪40年代, 但是知道20世纪30年代, 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才开始兴盛。20世纪50年代, 美国开始兴起现代信用管理体系, 20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 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 包括《公正信用报告法》、《平等信贷机会法》、《信用修复机构法》、《信用控制法》等17项法律, 并且每一项法律条文都进行了若干次的修改, 建立起了相对完备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在保护个人隐私、公平授信权利的同时, 个人信息数据透明化, 并对失信行为进行严惩。

2. 现状。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信用制度最发达国家。资本、商品和消费者三大市场都建立了完善的信用法规和执行机构。其中消费者市场, 针对不同阶层设立了多种非银行融资机构, 满足其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信用消费占国内商品总消费的比例高达2/3。非银行储蓄机构的放款协会, 遍布全美各州, 与消费者的关系最为密切, 它的消费贷款业务量仅次于商业银行。消费者财务公司, 主要面向工薪阶层, 人们遇到医疗费用的紧急开支, 到就近的一家消费财务公司便可获得分期付款服务。人寿保险公司、退休信托基金、私人养老基金等机构, 对客户的即时消费和远期消费进行筹划, 并同样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二) 美国消费信用管理体系

1. 立法。

每一条法律大多由引言、定义、数据保护原则、个人权利、豁免、过渡性条款、专员的权利与职责、通知、犯罪等章节组成。依据健全的法律, 建立了相应的公共信用登记咨询系统、信用评价制度、信用风险转移制度和信用管理制度。《信息自由法》、《隐私法》、《接触秘密信息进行背景调查的调查标准》等大量的法律, 明确界定了信息公开和个人的关系, 强制个人在规定范围内披露全部信息, 消除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是美国信用制度建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同时, 明确规定了数据的评估要求, 查询、更改、消除以及获得补偿等权利。

2. 机构设立。

美国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市场机制作用非常有效, 所以美国采用的是企业自主经营的信用管理模式, 即所有企业可以依法自主地经营信用调查和管理业务, 政府不得直接参与经营, 只能通过法律对其进行约束。

3. 中介机构。

信用中介机构是搜集信用信息, 进行加工、整理并提供信息和信息管理咨询的服务机构。主要包括信用评级、个人的征信机构等。信用中介可以控制交易风险、降低交易费用、规范交易, 所以美国对信用中介非常重视, 建立了健全的信用中介机构评价指标和运作法规、对信用中介机构进行监管的部门及其职能, 对违规的信用中介予以严厉处罚, 甚至勒令退出。

4. 有效奖惩制度。

美国的失信惩罚制度非常严厉:法律规定“生产、批发、销售假冒商品, 对产销者处以25万美元~200万美元的重罚;有做假前科的, 罚金可达500万美元, 甚至可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高昂的违约金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失信行为。此外, 对于失信行为长期记录在案, 使失信者的失信成本随时间而累加。同时, 法律明确规定:对于信用良好、信用等级高的个人, 可获得银行较高的信用额度以及更为优惠的贷款利率等。

二、中国个人消费信用的现状

目前中国从事消费信用服务的机构只有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两类, 信用消费占比非常低。信用消费涉及的领域包括个人住房、汽车、信用卡、助学贷款、医疗、旅游、大件耐用品等, 但业务品种功能单一。新兴的消费信用业务, 如个人资金周转贷款、个人债务重组贷款等发展十分乏力。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于十几万的车、上百万的房的需求不断增加, 如果单靠自我积蓄则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信用消费的模式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中国居民普遍消费意识淡薄, 习惯于“用昨天而非明天的收入实现今天的消费”, 这种消费观念根深蒂固, 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但这也是由于中国尚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三、启示

(一) 立法

1. 私人产权法。

美国是私有制国家, 对产权的保护早已形成了系统有效的法律规范。所以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公有产权制度进行改革, 明确私人产权的归属, 实行等价交换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人们追求长远利益。因为如果人们对未来有稳定的预期, 在长期的重复博弈过程中, 只有遵守信用制度才能生存。

2. 文明信用制度。

信用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 忽视道德的力量是信用制度建设的重大误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就根源于此。所以良好的信用制度必须以道德为支撑, 尤其是诚信建设。

3. 个人信用档案制度。

个人信用制度, 即证明居民信用和偿还能力的法律法规, 涉及: (1) 个人信用基本档案:个人的基本资料、经济信用资料;纳税、保险及与银行的经济交易、经济纠纷和法律诉讼等。 (2) 个人信用调查报告:对个人信用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3) 个人信用评级:评级的标准公开透明,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个人的失信行为。 (4) 个人隐私保护:个人信息并非全面共享, 要尊重、保护居民的隐私权。

(二) 个人信用管理系统

信用管理模式除了市场主导的美国模式, 还有政府主导的欧洲模式, 以及政府和市场结合的日本模式。依据中国国情:政府掌握绝大多数的信用信息, 担负重要的社会责任, 欧洲模式可能更适合。

政府的推动是构建完善信用制度的核心力量, 但是也不能越俎代庖, 因此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政府对市场经济行为的干预。能够以市场的力量解决的问题, 就不要干涉, 毕竟美国模式 (即市场为主导的信用管理模式) 才是信用制度建设最终的发展方向。

(三) 信用中介机构

1. 信用中介必须是独立公正的第三方, 否则其提供的

信用报告, 信用风险预警和管理分析就没有任何实际的参考价值。

2. 遵循市场经济运作规律, 等价交换, 不得垄断信息资源。

3. 有义务保证信息的正确、透明和有效性。对失信的个体打上标签。

4. 建立信息共享互联网, 避免信息重复和资源浪费。

(四) 信用奖惩制度

美国信用制度漫谈 篇2

社会保险号(SSN)

在美国,每个公民都有一个“社会保险号”(SSN — Social Security Number)。这个号码把一个美国人一生中所有的基本信息和信用记录都联系了起来。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社会安全管理局后,联邦政府规定美国所有的合法公民和居民都必须持有有效的社会保险号码。该号码由国家社会安全管理局统一管理,对每个美国人都是惟一的。在网络化的今天,只要把某人的社会保险号码输入联网的计算机系统,其基本情况和信用记录将一目了然。

美国的SSN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中国的身份证号码,每人的号码惟一且终身不变。所以很多美国大学也把它作为学生的申请编码或学籍号码。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到美国后的当务之急之一就是尽快申请一个SSN。如果没有SSN,会给你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信用卡

美国的信用卡主要有四种,即VISA、Master、American Express和Discover。其中VISA和Master的使用更为普遍。

中国留学生刚到美国时一般都没有信用记录,直接申请信用卡比较困难。而且除信用记录外,信用卡公司还需要审核申请者的社会保险号、在美国的居住地址、个人年收入和电话号码等信息。此时获得信用记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银行以预先存款的方式购买一张准“信用卡”,这张卡的消费上限就是持卡人的预存款额。在这个既定的数额内进行消费和还款就可以逐步累积起自己的信用记录。如果消费较多、信用记录较好,一般可以在半年之内申请到一张真正的信用卡,而且先前购买这张准“信用卡”的金额也将由银行如数返还。只要个人消费守信,这张信用卡的可透支数额会不断增加,以至可以购买家具、汽车、房屋等大件商品。

在申请信用卡时,要在“永久居住地址”(Permanent Address)这一栏填写在美国的居住地址,因为填写国外的居住地址是银行拒绝给留学生发放信用卡的主要理由之一。此外,如果学校给予奖学金,申请时可以将奖学金证明(I-20表格)作为收入来源的证明,这也能够大大提高申请成功的几率。根据笔者的经验,在刚到美国时要申请到花旗(Citibank)等知名银行的信用卡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各位可先申请American Express针对留学生推出的“蓝卡”(Blue Card)或其他银行的准“信用卡”。在积累起足够的信用后,不仅能够顺利申请到大银行的信用卡,银行往往还会主动上门推销。

通常情况下,留学生拥有VISA和Master两张信用卡就足够了,这样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并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而且也不会因为信用卡过多而造成携带和保管方面的问题。

个人信用局(Credit Bureau)

信用局是专门对消费者的个人信用进行评估的机构,在美国也被称为消费信用报告机构,这是专业化的个人信用服务公司。信用局的基本工作是收集消费者个人的信用记录,合法地制作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并向法律规定的合格使用者有偿传播信用报告。

美国全国性的信用局主要有三家:Experian、Equifax和Trans Union。这三家公司对全美消费者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记录,然后通过公司建立的庞大数据库将信用报告有偿传递给全美各地的合法客户。目前,三家信用局拥有近2亿消费者的信用记录,成为美国信用制度的重要支柱。

中国留学生往往比较重视申请信用卡而忽视了对信用记录的查询,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信用局的存在。实际上,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会随时向信用局索要消费者的信用报告,因此消费者定期通过查询等手段来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是极其重要的。建议留学生们在申请到信用卡、建立起信用记录之后,除了按时还款保证信用以外,还要及时查询了解自己的信用现状,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信用报告的内容

美国的个人信用报告主要由上述Experian、Equifax和Trans Union三大信用机构提供,对消费者个人的借款习惯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一份完整的信用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个人信息:包括消费者个人的姓名、社会保险号、生日、家庭现住址、家庭原住址、工作经历和雇主信息等。

信用记录:包括信用卡、房屋贷款、分期贷款、账号、状态、开户日期、余额、信用额度、最少还款额度、最近更新日期、还款历史记录,以及最近30天内或更长时间的支付行为记录。

查询要求:分为硬查询(hard inquiry)和软查询(soft inquiry)两种。前者指消费者本人授权银行或信用卡公司进行的查询,对信用记录评分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后者指其他类型的查询——如自行索取报告、信用卡公司准备作促销活动而进行的查询,对信用记录评分没有影响。

公共记录:包括所有涉及消费者个人破产、抵押、冻结资产以及离婚赡养权协议和税收留置权等法庭判决。

保护个人隐私

为了在保证消费者获得优质信用信息服务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个人隐私,美国对信用报告的信息范围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和界定,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1、允许在信用报告中公开的信息:

(1)消费者身份信息:包括姓名、通信地址、电话号码、社会保险号等。

(2)贷款或信用卡记录信息:包括授信者名称、账户号码、信用额度、开户日期、授信者向征信机构报告该信息的日期、最后一次支付的日期和数额等。还可能包括过期账户信息、目前过期未付的款项数目、以及在过去12~60个月中是否按期支付了上述款项的记录。

(3)公共负面信息记录:包括破产记录、欠税记录、犯罪记录、被追账记录等。该信息的查询时效一般为7年。

(4)查询记录:包括过去1年间所有的信用查询记录。

2、禁止公开的信息,即除非经过消费者本人同意或要求,禁止在消费者信用报告中予以公布:

(1)消费者活期或储蓄账户的信息;

(2)消费者购买的保单;

(3)消费者收入信息;

(4)消费者个人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5)消费者的工作表现;

(6)消费者医疗信息;

(7)消费者驾驶记录;

(8)种族、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

美国金融危机与我国信用制度的建设 篇3

2008年9月,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垮台,随后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没,更多的金融巨头包括AIG、美林银行甚至全美最大储蓄银行互惠银行相继轰然倒下,道琼斯指数5年来第一次跌至万点以下,事件的发展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不仅导致股市的剧烈波动,甚至蔓延到实体经济层面。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欧洲、俄罗斯、日本、香港等诸多国家和地区股市暴跌,金融机构破产,消费者信心锐减,全球经济陷入恐慌。这么严重的金融危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消费研究室主任陈新年认为[1],从源头上看,美国的次贷危机实际上是一场信用危机。美国次级按揭是指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向没有信用或者信用级别很低的人提供住房贷款,无须收入证明,也无须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而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对次级按揭贷款实施证券化(发行次级债券)。信用评级机构则对这些次级债券进行信用评级,大约有75%得到AAA级,10%得到AA级,8%为A级,仅有7%被评为BBB级或更低的信用等级,这种完全失常的信用评级结果,值得人们深思。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了美国信用制度存在的重大缺陷,信用评级以及与此形成信用服务产业链的信用担保、信用保险、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等等目前都存在经营利益的冲突问题,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信用服务行业对信用风险的控制意识与能力,进而叠加影响融资服务领域的信用风险控制,产生新的信用信息的不对称甚至误导。

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认为,在过去几年,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部分金融机构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打包到衍生金融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按揭贷款证券[2]。而原本为了确保债券信用度而设立的评级机构,却在利益的驱动下丧失了中立,“随意”给这些“创新债券”盖上5A标记。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委员会副主席王自力认为,当前,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的中心华尔街危如累卵[3]。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剩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一些银行把危险贷款通过ABS(资产抵押证券)卖给金融市场使得金融市场最终崩溃。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造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一是允许一些金融机构推出缺乏有坚实信用基础支撑的高风险次贷产品;二是在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与有效防范风险措施的情况下,将具有很大信用风险的次贷产品推及整个金融市场,并延伸至不同国家的不同金融机构。由此在不断放大金融产品创造财富效应的同时,也为市场发展埋伏了虚假繁荣下的巨大隐患,当维系这些金融产品得以延续的条件发生变化时,由信用危机引发的金融风险犹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经显现,就加速扩散,难以阻挡。

综合以上观点,不同的人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次美国金融危机与信用制度及信用评级机构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如何建设我国的信用制度?如何防范信用风险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一)信用制度规范和安排信用关系

信用制度是指关于信用及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即约束人们信用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这种制度安排既包括正式的,又包括非正式的。前者包括有关信用的法律(如契约法)、信用管理制度等,后者包括信用观念、信用习惯等。其中,信用管理制度是国家为确保信用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如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证等信用活动中的工具采纳、机构设置、法律责任、监督管理等。

信用制度最早是在商品交换的发展中形成的。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信用关系出现并且快速发展,渗透到人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便产生了对这一关系固定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即通过信用制度来规范和安排信用关系。可见,信用制度作为一种交易规则是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

同样,信用制度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减少经济活动和联系中的不确定性,帮助人们形成稳定、可靠的预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人自身不可能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而信用制度的建立为人们从事广泛的经济往来提供一系列的行为规则,规范人们之间的信用关系,这在复杂的非个人交换形式中,显得尤其重要。通过规范经济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同得以进行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信用制度的建立为节约交易费用提供了有效途径,而交易费用的节约则是市场秩序稳定有序的主要标志。

信用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规范和约束经济主体的交易行为,便于交易主体间的信息传递,从而有利于稳定的市场秩序的形成,实现信用环境的优化。信用制度作为经济主体间交往行为的规则和制度,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选择,也是一种利益的必然选择。

(二)信用制度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4],信用制度是金融市场的生命线,无论发达成熟的市场,还是新兴发展中的市场,都面临着不断健全和完善信用制度的客观需要,即使在信用制度较为完善的市场上,严重的信用缺失同样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并造成严重的恶果。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建设社会信用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本市场的信用制度建设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着信用制度不完善,信用约束不严格,信用体系不发达等问题,成为影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社会信用失范的原因,探求构建良好社会信用体系的对策,是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我国信用制度的建设

(一)我国信用制度的现状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国务院安排部署,建立社会信用制度首先要完善行业信用记录,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其次要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在严格监管、完善制度、维护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稳步适度地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于全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做出专门部署和安排,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工作重点、推进机制等,进一步加快社会信用体制的步伐。国务院各部门分工,初步建立一套符合业务特点和监管需求的信用分类标准和内部的评估机制,以监管对象的诚信守法为基础,建立信用档案,取得明显的成效。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全国联网的企业和个人信贷工具咨询系统,覆盖了5.4亿人的自然人和82%的企业信贷准额,工商总局、外汇管理局根据交易主体以往交易的记录、交易金额设立了关注名单、黑名单等信息库。保监会计划建立包括客户投诉和高管人员、保险从业人员、投保人信用资料在内的信息系统。建设部对一级资质的房地产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系统,并建立了房地产估价师的信用档案,财政部依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了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诚信档案系统,等等。

(二)我国信用制度建设还应注意的问题

1. 解决金融机构的信用问题

美国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机构的信用问题。金融机构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打包到衍生金融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按揭贷款证券。转嫁了风险,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一种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这也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问题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2009年3月18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中国山西票号》的特写文章, 被媒体解读为“美国大力推销晋商精神,借以惊醒处于经营危机和信任危机下的AIG类的金融巨头们”。文章称山西平遥在19世纪中期曾经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在全球面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平遥的兴衰是以史为鉴的最好参照。《纽约时报》专文介绍山西票号[5],动机当然不只在讲历史故事,而是要点出山西票号经营与壮大的基础,关键就是一点:商业操守、商业纪律、商业道德,已到了完美之至、无懈可击的地步了。往来客户,从不会对票号信用有一丝怀疑。所以如此,除了长年积累的商誉之外,票号本身经营的制度化、透明化与纪律化,更是一切信用的基础。

19世纪20年代以后,山西票号把晋商的信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办理汇兑,不论款额大小、路途远近均能按期兑付,绝不拖延;吸收的存款,保证随时提取,而且此地的存款可在彼地支用,存户颇感方便。由于信用好,赢得了社会的广泛信任,无论商家住户、达官贵族,有钱都愿存往票号。山西票号何以能在几十年中执全国金融界之牛耳?其根本原因在“信用”二字。对于票号,最讲究的是信用,存放、汇兑、提现,每一个环节都在体现一个“信”字,如果稍有疏忽,就会遭到挤兑、倒账的命运。

在1883年席卷全国的地金融风潮中[6],作为中国现代银行的“雏形”———山西票号成为唯一屹立不倒的金融机构,甚至在其后还迎来了鼎盛时期,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金融机构的诚信问题是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首要问题,美国金融机构应该向山西票号学诚信。

2. 注重政府的监管作用

对评估机构的监管缺失也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中,许多评级机构在利益的驱动下丧失了中立,“随意”给某些“创新债券”打上5A标记。政府对评级机构的监管缺失,也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表明,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还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的推动是构建完善和发达的信用制度的核心动力,无论是信用评级体系、征信制度的建立等,都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推动。因此,在现阶段,不能单纯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信用制度的建设,重视政府的监管作用。

3. 完善信用状况征信查询信息系统

忽视对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询是导致美国次贷的重要原因。此次危机中,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向没有信用或者信用级别很低的人提供住房贷款,无须收入证明,也无须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信用征信及查询信息体系,企业的信用记录分散于公安、工商、人事、税务、审计、银行、保险、法院、海关等各个有关部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当中。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完善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询系统,以有效解决社会经济交往中信用信息缺乏和不对称的问题,并下大力气加快建设和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社会经济信用信息系统。

4. 加强信用立法和执法的力度

美国的信用立法执法制度相对完善,但仍没逃脱金融危机。我国的法律制度较为薄弱,目前市场中物流、货币流、信息流存在着无序现象,尤其是商业欺诈、制假售假等问题。因此,加快建立以信用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信用专业服务机构为主体,使诚实守信者受到鼓励、违约失信者受到惩戒的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的信用管理制度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金融危机对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风险警示[N].杭州日报, 2009-01-15.

[2]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仍需从多方面完善[EB/OL].新华网, 2008-10-27.

[3]道德风险与监管缺失: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EB/OL].人民网, 2008-11-17.

[4]陈新年.金融危机对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风险警示[N].杭州日报, 2009-01-15.

[5]石齐平.平遥的故事:十九世纪“中国华尔街”的典范[J].理财周刊, 2009, (4) .

上一篇:物流企业案例分析下一篇: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