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环境

2024-05-31

思想道德环境(精选十篇)

思想道德环境 篇1

一、和谐育人环境的初步构架, 是构建育人环境的重要工作。

它是建立在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长期性, 复杂性、隐蔽性、长效性的认识基础之上

这个育人网络构架, 它的纵向轴是学生各学业阶段的道德培养目标, 横向轴是处在各个学习阶段中的学校、家庭、社会在其中的职责和义务。在这个网络之中, 有许多小方块, 代表着学生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和体验教育活动。其图示:

这个育人的网络体系, 体现了德育工作的渐进性、长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注重了各个成长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既有阶段重点, 又有连续发展;既有关于学生培养的德育目标、任务、内容和形式, 又有学生个性品质渐进的发展过程。

二、由于我们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 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漏洞和盲点, 成为建设育人网络工作中的不和谐因素, 影响着和谐教育环境的建设

1、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在我们许多人眼中, 短、快、显性的教育教学效果, 体现为学生学习的成绩检测。而德育教育的效果却是隐性的、长效的, 很难考量。因而学校的思品课大多被语文数学占用去;学校的德育工作被虚化;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被取消;中小学的德育教师多是兼任;德育效果要么不检测, 要么测试结果不好也漠然处之。大多数学校还未建立起抵制唯分数论人的框框制度, 缺乏对学生素质全面评估的机制、方法和途径。

2、学校德育教育的两支队伍建设工作严重滞后, 影响了学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工作的发展。

一是表现在德育教师缺乏专业培训, 德育骨干教师严重不足;二是学校德育管理队伍专业化不强, 人员配置缺位, 中小学的大队部、德育处人少事情多, 东一榔头西一棒, 上级检查时再来忙个不亦乐乎, 做做表面文章, 工作沉不下去。

3、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要在行动和实践中去体验。

目前, 我们的教育基地和场馆建设, 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学, 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 难得一见诸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 难得一见少年宫、活动中心、体育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室、影剧院等专职场所。学生长年局促于一间教室里, 德育实践活动、体验教育便无从谈起。

4、许多家长对孩子道德培养教育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只重视对孩子考试成绩的关注, 而忽略了对孩子品德的培养。

更有甚者, 一些单亲家庭, 问题家庭, 打工家庭, 隔代教育家庭, 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教育的空隙和隐患, 成为未成年人教育的真空和盲区, 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制造出了许多“问题”儿童, “网上瘾君子”、新生代“寄生虫”、心理残疾儿童。

5、

社会不良风气和社会阴暗角落的负面影响, 以及社会非主流“教育”内容的复杂和教育影响渗透形式的多元化, 相对的主流教育形式的简单化和单一性, 使未成年人还尚未完全形成的世界观受到多面冲击, 致使他们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三、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结合, 相互促进, 形成教育合力

1、建设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两支队伍, 是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的前提。

要把那些思想素质好, 业务能力强, 工作热情高, 有创新意识的教师, 选任到德育教育岗位;要把那些有事业心, 责任感, 肯办实事, 有组织协调能力, 工作有创意的优秀教师, 选聘到学校德育领导岗位。学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德育工作两支队伍的培训指导工作, 建设一支长期的稳定的德育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2、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修改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考评规则。

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追踪培养和阶段衔接工作机制。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德育考评实行动态的管理, 采用多种考评方式。做好德育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渗透结合教育, 在学生成绩检测中加强德育内容的考察, 使学校思想品德课不再被虚化、淡化。同时加强幼儿园德育工作。

3、

网络环境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篇2

网络环境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互联网在高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一方面改善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对其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及个性心理等带来了冲击.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创新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即改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力度、强化网络环境的监管等.

作 者:杨智 YANG Zhi 作者单位:黄石理工学院,湖北,黄石,435003刊 名: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SH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926(1)分类号:G641关键词:网络环境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环境 篇3

一、网络的发展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了条件

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资源共享性等特点,给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全新的教育观念,从而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了新的条件、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教育资源丰富性

网络是一个交互式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能有效地将各地的信息融为一体,形成大容量数据系统。由于网络具有开放自主性的特点,使人们能够在网络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因而网络系统汇集了全球不同思想观念的文化形态。网络信息资源容量大、信息资源共享,改变了传统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图书等信息量少、面窄的局面,从而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料,增强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染力。

(二)教育形式多样性

由于网络没有时间、空间上的界限,不同学校、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可通过网络共享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使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地进行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网络构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模式。同时思想道德教育者可以开展网上宣传、讲座、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获取思想道德知识和信息的自主性、参与性。由于网络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思想道德教育者可以运用网络将讲授的内容制作成绚丽多彩的图片、活泼的三维动画,使思想道德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学生的思想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中得到提高。

(三)信息传输快捷性

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输的速度,思想道德教育者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向大学生传授思想道德知识,并能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反馈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同时大学生也可以随时从网络获取思想道德知识,克服了大学生接受教育和获取信息滞后的弊端。因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信息传输的速率加快,从而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具有时效性,大大提高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能促进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的形成、思想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创新。然而,网络这把“双刃剑”,也会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等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网络的开放多元化容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移

网络的开放性使人们可以自由发表信息,从而带来了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碰撞十分激烈,特别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利用网络上的优势竭力倾销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试图通过网络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还没有完全成熟。如果不提供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就会使他们模糊是非判断标准,难以抵制网上各种不良信息的侵蚀,造成价值观的偏移,甚至陷入错误的价值观里不能自拔。

2.网络的虚拟数码化容易造成道德情感冷漠

网络是一个由图文数码构成的一个虚拟世界。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自己喜欢的角色,可以选择与自己交流的对象,并不必直接面对面地同时与许多人交流。网络交流的特点正好符合大学生释放真情的心理特征,网上交友、聊天、在BBS中高谈阔论成了他们宣泄不满、缓解压力的畅通渠道。由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和网络世界人际关系的简单化,致使大学生往往避重就轻,终日与多媒体画面打交道,使得大学生变得孤僻、自私和非社会化,对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群体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与紧张。

3.网络的自主自由化容易造成责任意识弱化

网络是一个开放、自主、自由的社会,给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人们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进入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新天地,从而往往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想为所欲为的冲动,这容易使人们忘掉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做出与道德相违背,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在网络交流中大胆发表言论,时常出现不负责任的言行,甚至发表反动、低级下流的言论,任意伤害他人。网络给大学生提供的极大“自由”,远远超出了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自我道德的约束和社会道德规范,削弱了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导致自由意识泛滥,放纵自己的行为。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

网络信息技术,能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给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机遇,重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

(一)确立网络道德教育理念,增强道德责任意识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或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大学生以极快的速度接受新的知识或信息,然而由于大学生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还不成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道德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确立网络道德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理念和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使他们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愿望的同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同时培养学生“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的是非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辨别真假信息的标准和方法,使他们的道德标准与道德实践统一起来,增强道德责任意识。

(二)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拓宽道德教育途径

校园网是网络文化的载体,能够起到宣传、教育、引导和活跃文化生活的作用。在新的时期必须以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建设网络道德教育新阵地,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思想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从而改变单色的平面式教育为多色的立体式教育,拓宽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为此,一要在校园网上以生动活泼的方式,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瓦解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利用网络改变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企图,用健康网站的信息引导和影响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并积极引导,及时解决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

(三)建立网络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网络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环境 篇4

网络强大的优越性和便捷性强烈地吸引着未成年人。我国自1995年开通互联网, 至今发展的速度十分惊人, 按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的统计, 截止到2005年12月底, 我国18岁以下上网人数已达1800余万人, 占网民总数的16.6%。网络就好比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网络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 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拓宽了学生知识领域, 也拓展了未成年人德育的文化视野;另一方面, 也导致一些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 难以自拔, 使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受到广泛传输的不良网络信息、尚未形成有效监管体系的网络交流空间、缺乏道德自律的网络行为等现象的严重威胁, 给未成年人带来极大的伤害。互联网在许多方面发挥的作用正对当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 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 深入了解和把握未成年人接触和利用网络的状况, 探索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已成为我国在社会转型期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一、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正面积极影响

1.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为未成年人提供各种学习机会

网络使世界优秀文化遗产、领先的科学技术成果、全新的理念和知识, 真正突破时空的界限, 网络世界是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 它丰富了未成年人接受科学文化的形式, 给未成年人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未成年人通过网络能方便快捷地了解现代科学动态和社会时尚, 掌握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有关情况, 可以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 在网上接受新的知识, 收集最新的科技资讯, 扩大知识面, 提高学习成绩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科学的价值观, 有利于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2.网络的开放性有利于未成年人开阔视野、展现个性, 走向社会化

网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动信息传输方式, 为未成年人创造了更广阔的群体时空环境, 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社会交往机会, 打破了地域、语言、身份、文化背景等局限, 扩大了人际之间的交往范围, 缩短交往时间, 形成了新的人际交往方式, 使未成年人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网络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时空, 在网络世界里未成年人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 在宽松的、平等、自由的环境中, 非常方便地与其他人进行联系和交流, 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充分发挥个性和展现自我, 实现交流的自由化, 促进未成年人关心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教育, 推动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3.网络的娱乐性丰富了未成年人业余文化生活

在现代社会, 由于竞争的加剧, 使未成年人面临的学习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不断增大, 单调而紧张的学习生活, 使他们感到枯燥而乏味, 缺乏丰富多样的色彩。丰富多彩浩瀚如海的网络世界有各种丰富的娱乐资源, 健康的网上娱乐团体, 网上围棋、象棋、智力游戏、知识竞赛、歌曲、电影、电视、新闻报道等, 丰富了未成年人的业余生活, 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 培养多种乐趣, 开发智力, 缓解各种压力, 体尝未成年人时期应有的人生快乐。

二、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消极影响

1.网上暴力、色情等有害文化垃圾污染未成年人的灵魂

在网络大海里,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 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 大量黄色淫秽、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 对思想尚未定型, 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健全的未成年人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未成年人社会阅历浅、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足以抵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这些暴力、黄色等低级趣味的信息一旦被未成年人访问, 就会很快扭曲他们的心灵, 模糊他们的道德意识, 污染他们的精神, 降低他们的道德水准, 迷失他们的方向, 甚至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网络可能会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未成年人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长时间的面对电脑, 容易使眼睛疲劳, 导致视力下降、近视和眼部疾病, 容易造成腰背部损伤, 脊柱弯曲, 计算机的长期辐射, 还会降低人的免疫能力, 导致身体健康的损害, 诱发多种疾病, 对身体发育极其不利。未成年人喜欢在缺少真实情感虚拟的网络中聊天交流, 愿意在网络的海洋中徜徉, 也会导致未成年人对网络的极度迷恋和精神依赖, 不上网就焦虑、烦躁不安、注意力分散, 完全被游戏和网络控制, 难以自拔, 严重的可能患上“网络或游戏成瘾症”, 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问题。未成年人对网络的不正确认识和不科学利用网络会极大地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3.网络会冲击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 可塑性强, 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网络在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同时, 也加剧了彼此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等的冲突和碰撞, 互联网也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来腐蚀中国未成年人的途径之一, 他们利用掌握的先进信息技术, 极力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文化、人生观、价值观和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 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西方国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 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未成年人, 使未成年人面临着多种文化、多元价值观的挑战, 使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倾斜, 不愿意继承和弘扬中国古老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喜欢盲目学习和追求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给我国的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对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造成强大的冲击, 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

4.网络道德问题可能会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识

随着网络的发展, 许多网络道德问题出现了, 未成年人在网络上可以充分地暴露压抑在心理深处的需要和欲望,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 由于网上一些不道德的言行的大量存在, 这对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必将产生不良影响, 使部分未成年人道德意识淡薄, 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 淡化社会责任意识, 违法乱纪, 缺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三、趋利弊害寻求网络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的有效途径

面对网络负面的和消极的影响, 面对那些强烈的冲击和挑战, 为了使未成年人能在网络大海中不迷失方向, 安全航行。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 克服网络的不良影响和消极因素, 强化网络环境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正确领航, 恰当的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

实施“中国未成年人网站工程”, 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互联网环境充分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需求, 努力掌握互联网的特点、运行机制、发展趋势和技术手段, 构建面向未成年人的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充满活力、功能齐全的互联网导航平台。针对未成年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网上开辟更多的为未成年人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 如网上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网上竞赛、网上论坛、网上留言板、网上聊天室、网上信箱、网上投稿、网上调查、网上评优等, 建立科学健康的吸引未成年人的强势网站, 通过网站向未成年人提供适合他们的健康有趣的文化艺术作品和活动以及其他知识信息, 即用大量科学、健康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开辟专门适合未成年人的网站, 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网络环境, 组织专家开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软件, 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网络对未成年人进行正面的教育, 为他们认知世界、展示才华、增进交往、健康成长服务, 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使未成年人得到健康成长。

2.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 规范网络的管理和监控机制, 优化网络环境

面对网络鱼龙混杂的信息, 抵制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成长的消极影响, 必须通过技术, 行政及法律手段, 从政策、法规、技术和管理上实施防护, 进行必要的约束, 严禁发布不良信息, 打击网上犯罪, 加强网络违法和犯罪的认定和立法, 规范和保护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和权益。采用先进技术, 建立先进的检测机制, 安装过滤装置, 控制信息源头, 对不良信息逐层过滤, 消除网络污染, 以防信息垃圾和犯罪活动的入侵, 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健康的信息与未成年人的接触。加强对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 严格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切实加强对网吧经营的整治和管理, 不准在学校200米内设网吧, 不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等, 有效打击违法行为, 真正净化网络环境。

3.加强校园内外文化和育人环境建设, 丰富未成年人的业余生活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丰富未成年人的校园文化生活, 增加学识, 陶冶情操, 提升品位。学校可组建广播站、电视台、艺术团、记者团、篮球队、健美操队、书画社等学生社团, 办好板报墙报、校刊、图书室、阅览室、读书会、报告会、故事会等, 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日的主题教育, 并鼓励参加省、市、区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利用这些形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丰富未成年人的生活, 陶冶他们的情操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确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化的观念, 树立大道德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逐步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会, 形成以学校为主导, 向家庭、社会延伸、扩展的新格局。学校、家庭、社会要通力合作, 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和网络,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 更要丰富未成年人的校外业余文化生活, 完善校外育人环境,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 。

4.重视网络道德教育, 规范未成年人网上行为, 引导未成年人文明上网

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教育, 通过生动形象的教育和引导, 增强他们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 指导他们学会选择, 认识良莠, 养成网络道德自律, 文明健康上网, 要善于网上学习, 自觉抵制不文明的行为, 不要浏览不良信息;不在网上为所欲为, 不进入他人的网站搞恶作剧, 不在网上散布不健康的言论,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要破坏网络程序, 不随意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删除、修改、干扰。使未成年人在健康文明的环境中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 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代新人。

未成年人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未成年人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网络介入未成年人生活犹如一柄双刃剑, 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双重的, 既有其有利的一面, 又有其有害的一面, 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去分析网络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利弊影响, 全面而科学地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

摘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作用更为深刻。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利弊影响,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网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环境 篇5

——以《邶风》为例

摘要:经典名作《诗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先秦时期生态环境的信息。本文仅就《诗经·邶风》篇中所折射的环境信息来探讨诗经时代的生态环境思想、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及地理环境变迁,藉此以窥当时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诗经

邶风

生态环境 失衡

《诗经·风·邶风》一共19篇,篇数仅次于《郑风》。邶,周代诸侯国,子姓,周武王灭商之后,为安置殷商遗民,将商王畿之地分为邶、鄘、卫三地,封商纣王子武庚于殷地,称邶国。《说文解字》中:“邶,故商邑。自河内、朝歌以北是也”①,即位于原商都朝歌以北,淇水以东,古黄河道以西。范围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一带。邶风就是指邶这个地方的歌咏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民歌。

《诗经》是一部诠释生命主题的生态史诗。《邶风》中蕴含着诗经时代邶地先民朴素的生态环境思想,诗中歌咏表现现实生活的意象物如太阳、月亮、花草树木、动物、山川、河泽等,折射着先民对所生活的地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与理解,蕴情感于大自然,将情感物化于意象物中,书写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景 ① [汉]许慎 撰,[宋]徐铉 校《说文解字》卷6下,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33页。

观,却又显现着一种对自然既崇拜又敬畏的情怀,深深的承载着先民的殷切的希望与寄托。诗中的这些意象物与先民的经济文化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花草树木的歌咏叙写了先民在早期社会的经济生活背景,洋溢着浓厚的饮食信息。正所谓“四经皆史”,《诗经》里隐藏着丰富的历史地理环境信息,通过解读这些史诗来揭开诗经时代的地理环境变迁之谜。

一、朴素的生态环境思想

黄河与其支流是中国文化衍生繁荣的生命之河,是构成中国文化渊源的地理生态基质。也正如钱穆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的发生,精密言之,并不依赖于黄河本身,他所依凭的是黄河的各条支流。每一支流之两岸和其流进黄河的两水相交的那一个角里,却是中国文化之摇篮”①,淇水正是这样的支流,淇水即今天河南境内的淇河,位于汤阴县东南。原是南流注入古黄河,属黄河流域,因于“汉建安九年,魏武王於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②而成为白沟的一部分,为今海河水系卫河的支流。

西周邶国原为商代的王畿之地,此地区的开发可以说是离不开淇水的。据有人统计《诗经》里有关淇河“淇”字的出现平率仅次于黄河的“河”字。淇水两岸曾是殷商四朝帝都所在地,这里的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灿烂多姿的文明,先民们将生产生活融入大自然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思想,书写了一首美丽的创业史诗。有文人赞美道“淇河是一条文化河,被誉 ①②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页。

王国维校:《水经注校》卷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3页。

为史河、诗河、爱情河、生态河”。是淇水孕育了邶风独特的文化内涵。

《邶风·柏舟》篇中“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与《邶风·日月》中的“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日居月诸,下土是冒„„,日居月诸,出自东方„„,日居月诸,东方自出„„”。古人认为太阳、月亮有自己运行的规律,以便来照亮大地万物,其实这就是象征着人类生命不息,一代接着一代传下去的生命传递规律。在他们看来,太阳和月亮的光照是无私奉献的,认为“日居月诸”是一种自然变化规律,同时暗示了人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太阳月亮犹如自己的父母一样无私的养育下一代,作为下一代要有回报之心,同样对大自然也就不能只是一味的索取,要懂得回报,即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先民们已经认识到了以太阳、月亮为代表的大自然赋予了人们美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子孙才得以繁衍,人类文明才得以传承,自然才得以恢复和发展。此诗彰显了古人朴素的生态环保思想和对其所生存的环境的一种朴素的认识。

在先民的思想观念里,人类与大自然中的鸟兽、花草树木、山川菏泽共同连结成一条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正是这种朴素的观念,《诗经》中所歌咏的意象物就是人类自己生命的真实写照,借意象植物的生长和存在状态及其本身的属性来表达对生命的敬意,将自己的情感物化为实实在在的生命实体。《邶风·旄丘》一诗中“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描写了葛的生长环境、存在状态和自身的属性,蕴

意着先民长长的思念和深深的祝福。

在人类早期社会里,先民们面对自然的种种情怀,将自己的情感物化于意象植物、动物、山川,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意和崇拜,或者说是畏惧。到底怎么面对自然,先民们逐渐经历了从先前的畏惧到崇拜,然后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诗中歌咏动植物山川表达了先民朴素的自然认识观。《终风》中出现了“暴”、“霾”、“曀”、“阴”、“雷”等,诗中没有说是对大自然表现出了一种畏惧,而是和人们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从而表达一种“中心是悼”、“悠悠我思”、“寤言不寐”的苦苦思念情怀。也就出现了人们对“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这种风雨交加的自然气候现象的理解,进而歌咏“雝雝鸣雁,旭日始旦”的殷切美好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着无比的自信。

二、经济文化生态环境

《诗经·邶风》篇中出现了一些植物,深深的透露着诗经时代邶地先民的生活饮食内容和饮食结构,同时也暗含着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邶风·凯风》中“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棘”指的是酸枣树,这是北方一种至今常见的一种果树,在当时可能还是一种野生的果树种,可以食用。所结的果称之为酸枣,未熟时带有酸涩,熟后味甘酸。

《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匏”:即匏瓜,是葫芦科的一种,这种匏瓜在嫩小时可以用来入菜。

《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蔓青,叶和根、茎都可食,味苦;“菲”:芜菁类植物。“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荼菜,一种苦菜,味辛苦。荼还有一种意思是特指茶,但在此诗句意境中应该理解为苦菜。“荠”:荠菜,味甜。这几种野生植物在民间多是作为食物,尤其是贫苦的下层民众。

《旌丘》中的首句“旌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葛”:葛根,又叫甘葛,是多年生藤本豆科植物,多生于山坡草丛中。可以食用,药用价值高。

《简兮》:“山有榛,隰有苓”,榛树,属桦木科榛属植物,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果实榛子可以食用。“苓”:一说是茯苓,为药材;一说是莲,即莲藕。在此应该取莲这个意思。根据《诗经·卫风·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和《诗经·郑风》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诗句意境和对仗来理解,隰这种低湿的洼地因该是很大的,才有可能种植莲藕。且茯苓还有指寄生菌类植物的意思,所以在此不应该理解成茯苓。枚乘的《七发》赋中有“蔓草芳苓”,其中“苓”就是指莲,明代梅膺祚编纂的字典《字汇》中有这样的解释:“苓读连,古莲字”。都说明苓指的是莲藕,从当时的食用的角度来说都应该是莲。

以上篇章诗句中有着丰富的采集渔猎方面的资料,如《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凸显了那个时代的农业经济生活状态。诗经里提到180种左右的植物,能作为食物的近占半数,其中大部分是野外生长的食物,虽然《诗经》其他诗文中有很多关于农业种植作

物的描写。但以《邶风》中出现的食物来说,基本上是野生的,且均是可食用的。诗经时代邶这个地方农业生产水平还很低,尤其是在铁器尚未广泛应用,铜石并用的时代里,生产技术低,耕地面积有限,农作物产量低,采集食物应该说是占据着很大的比例,特别是普通民众的日常食物结构中,来源自然中的野生食物可以说是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野生食物来源广泛且较为容易获取,比起农业种植食物来说,野生食物来源可能不稳定,但对于处在黄河下游河患旱灾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先民来说,野生食物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这说明作为原始经济部门的采集仍在西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虽说黄河流域土壤肥沃经济较为发达,农业种植生产活动应该要占主导地位,事实上表明,此时期的农业还处在一种初始发展的游离状态,种植农业还未真正的从原始经济部门里分离出来。明显的能看出农业经济发展正从商代过度到周代的痕迹。但是不得不肯定的是,原始的采集活动是中国农业种植开发的始端,是构成中国经典文化生态的最原始基质。

有人说商代是因酒误国,而周代引前车之鉴禁酒。说明就在那个时代酒早已经走进了人民的生活中。《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邶风·简兮》:“赫如渥赭,公言赐爵。”酒的出现表明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较以前有了提高,且有了剩余粮食来酿酒。但在此笔者想说的是,虽然《诗经》中提到有关“酒”的诗很多,出现次数多达63次,却多在《雅》、《颂》中,饮酒者多是贵族(或者已死的祖先),由此可知酒在当时特别名贵,是一种奢侈品。有关劳动人民的

诗歌《风》160篇中极少出现“酒”相关的记录,出现次数仅7次,这就说明酒在一般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是非常少见的。透出的本质问题是当时整体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是非常平衡的,且技术含量较高的大部分生产技术被上层贵族垄断,不对下层传播,尤其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掌握在上层社会中,一般的民众则只能过采集渔猎的原始生活。因此《诗经》中出现很多可食用的野生植物类是很正常的了。

三、地理环境变迁

在人与自然相处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先民所处的环境因相互影响而在变迁着,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历史时期的环境地理,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应地发生着一定变化,而这种变化看起来又对人类产生新的,不同于原始地理环境的影响,反反复复,人类和环境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环境或多或少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邶风》篇中就隐藏着这样一些环境变迁的信息。

《诗经》时代的历史地理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现在一般主要是通过考古学手段来分析得知,由于时代的久远,基本上很难通过文字史料来获知,但《诗经》中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地理环境线索。诗中的动植物、山川、陂泽、气候等意象物的描写,为我们较深入地了解西周春秋时期动植物地理分布、地区植被状况、水文环境、气候、地形地貌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从《邶风》里流露出 的点点滴滴,我们可窥见淇水流域或者其他地区的环境状况。

(一)和谐的生态环境

《邶风》开篇《柏舟》:“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说明淇水水量充沛,可用来泛舟。能利用柏树来造船说明当时淇水流域内柏树很多,生态植被良好。《燕燕》:“燕燕于飞”《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睍睆黄鸟,载好其音。”《雄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雄雉于飞,上下其音。”《击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谷风》:“采葑采菲,„„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旄丘》:“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简兮》:“左手执龠,右手秉笛。山有榛,隰有苓。”《静女》:“静女其鸾,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从这些诗句记载来看,在西周乃至春秋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淇水流域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并且把一些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存在状态描述出来,注意到了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共生的一面,从而说明此时期该地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匏有苦叶》:“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雝雝鸣雁„„”,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济水滔滔、野鸡鸣叫、秋雁高飞的和谐生态景观,说明这一地域的生态环境非常的良好。

(二)人为主导下的生态环境失衡

历史的车轮在向前滚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绚烂多姿悠久的华夏文明,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或呈现和谐或局部开始恶化。这种

变化也因人类自身生存需要的持续增长而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大,作用力越来越大,恶化愈来愈明显。生态环境的逐渐失衡,在先民的生产生活中流露出来,《邶风》中这样的记载描述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环境是否恶化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佐证。

1.“终风且霾”看当时气候环境的变迁

全新世以来,中国气候经历了寒暖往复交替变化的波动,殷商时代是全新世暖湿期的最后一个时段,自此之后总的气候趋势是变冷、变干,虽说有暖湿气候的出现,但持续强度越来越弱。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研究表明西周、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寒冷期①,寒冷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气候干旱。虽较今天温暖潮湿,此时的寒冷期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说明气候环境较为湿润,这诗应该是描述商代后期的气候状况。然而《邶风·终风》:“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不日有曀。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出现了气候恶化的状况。诗文中说整天刮狂风暴,整天刮风又扬土,而且还整天阴沉沉,雷声阵阵。“霾”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风雨土也”,根据甲骨文记载研究后,也是指沙尘暴。由此可推测商代后期至西周春秋时代,邶地经常发生尘暴天气,这说明该地区的环境出现了恶化,且呈现干旱的状态。我们在此还可以从以下篇章诗句中得到印证,《大雅·召旻》:“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大雅·云汉》:“旱既大甚,蕴隆蟲蟲。”“旱既大甚,则不可推。”“旱既大甚,则不可沮。” ① 参看 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 第1期。

《召旻》、《旱麓》、《云汉》都是整篇描述旱灾发生的铁证。这些信息说明当时的气候出现了干旱,且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恶化。

2.“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看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失衡 《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有关到底是泾水浊还是渭水浊的问题争论由来已久①。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详细有力的论证,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本人较赞同史念海先生的观点:“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不同,两河的清浊也就有了显著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但笔者认为他们的研究结论无一不在证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黄土高原在那个时代就出现了环境恶化,良好的生态植被开始人为的遭到大肆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才致使发源于且流经黄土高原的泾水浊亦或是渭水浊。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和中国历史文明发展的主线是一致的,因为中国的古老文明最早就是发端于黄河流域的,正好印证了早期先民农业开发的历史背景。由于开发最早,那么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就最明显。以黄河为主的各自支流区域,由于开发不合理造成了一条“黄”河,因此“泾渭分明”也就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典型力证。

另外,众多学者围绕这个问题的论述都是局限于泾渭河流域,但他们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忽略了《诗经·邶风·谷风》创作背景、和地域。我们知道邶风中的诗歌采自与邶地的民歌,而这些地域都是曾经商代的主要活动范围,那么这一地区的开发势必早于泾渭流域,① 参看以下学者论述,史念海:《论泾渭清浊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延军平,孙虎延:《“泾渭分明”的现代特点分析》,《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第5期。钱正英:《在陕西研究西部大开发中有关水资源问题的讲话》,《中国水利》2005年第5期。凌朝栋:《泾浊乎,渭清乎,泾渭何所指?-对<诗经•邶风•谷风>的诗句歧解辨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3卷6期。

那么人们对环境的影响也就更深更早,环境变迁也就更为明显,诗歌的创作者是否有借泾渭清浊来暗比淇水和黄河,我认为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从诗的意境来说,描写邶地的诗怎么会突然出现相隔甚远之外的地理环境现象,从诗经的描写手法来说是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的。史念海先生在其论文里也只是说春秋时期是“泾清渭浊”,并未说西周时期泾渭河流是什么样的状态。况且当时的环境恶化现象应该只是局部地区出现,总体上来说生态环境是良好的。因而可能是用来暗指淇水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进而醒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

四、余论

《诗经》中丰富的历史地理环境信息为我们再现诗经时代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资料,是我们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经典著作。《邶风》诗篇的解读使我们认识了诗经时代生态环境的冰山一角,那个时代有着朴素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和朴素的自然认识观。从歌咏的意象物中我们获取了一些先民经济文化状况,采集的野生食物仍然是当时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始的采集活动是中国农业种植开发的始端,是孕育和构成中国经典文化生态的最原始基本特质。也由此意识到当时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既有和谐发展的一面,也有因环境破坏而恶化的一面。《诗经》是我们全面认识了解诗经时代的生态史诗、百科全书。

参考文献:

[1]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29-38页。

[2]王国维校:《水经注校》卷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4]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

[5]王玉德,张全明等《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6]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7]周振甫:《诗经译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8]周书灿:《<诗经>的历史地理价值新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41卷 第4期 第28—33页。

思想道德环境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网络化的兴起与发展,既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提供了重要渠道,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更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者提供了更新、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它也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冲击,尤其是随之带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等现象。网络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网络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这块阵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转换教育观念,利用网络的优势,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动权,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

网络时代的发展,改变的不仅是大学生生活的简单资讯来源,而且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本身,包括其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内容甚至其思维方式以及思维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网络时代的状况,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学生乐于接受的,感兴趣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认同,取得学生的信任,达到教育的成果。

(二)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大学生生活的网络化,其生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网络中实现,例如,学习、资讯、娱乐、购物等都越来越多的实现网络化。大学生活的网络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必然要网络化,只有更好的利用网络,才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

(三)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创新性

时代的发展,各种新鲜的事务层出不穷,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更加喜欢接受新的事务,向往新的生活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时代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方式。同时,这种创新是连续性,而不是一时的创新,要随着学生的关注点不断的变化,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方式。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人,用特色理论培养

改革开放使很多学生对随之出现的新事物、新矛盾、新问题认识不全面,甚至把片面当成主流。为此,我们应该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帮助他们认清是非,让他们坚持正确的立场,保持清醒的大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用丰富的校园文化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和阵地。大力开展第二课堂,通过专题讲座、影视导读、文艺汇演等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升华,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

(三)正本清源,净化信息环境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同各种网上信息犯罪和不道德行为做斗争,切实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从而给高校开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坚决予以打击。重点清理学校周边地区。同时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加大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的管理力度,引导其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学校要利用网络手段,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水平,还应该建设网络课程,推行网络教学,让课堂教学与网上咨询相结合。此外,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使其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整合起来,使思政课程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既要有网络意识、网络规范、网络行为准则的灌输,也要有网络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既要有对理论的传授、讨论,也要有对具体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剖析与评价。学生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做到“内省”,对自己内心的省视和灵魂的拷问,而且要做到“慎独”,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按照道德原则、规范去行动;同时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差异,认清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必须生存在现实世界之中,只有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学习、实践,才能增长才干,取得成绩。

(五)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触角的延伸,网络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这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所谓的“网络生存”,而在现实中却较少与他人联系,疏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易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仅仅靠谈心、电话心理咨询已不能起到作用。因此,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探索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随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各大高校开设了相应的咨询机构,但由于大学生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因为害怕周围同学的误解,而羞于启齿。而网络的交互功能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双向沟道,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青年大学生们提供各方面信息,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青年大学生们能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参考文献】

[1]王晓斌.刍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山东青年政治学报,2014(05):99-100

[2]刘景林.关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集宁师专学报,2010(03):15-16

[3]苏伟.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黑河学刊,2002(03):54-55

[4]董立刚 郭丽娟.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刍议,2006(02):158-159

[5]李平.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青年与社会.2013(07):214-215

[6]王刚,周希贤.基于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8(05):157-158

[7]顾文婷.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失范分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2011(01):130-131

思想道德环境 篇7

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生态环境伦理思想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在生态环境伦理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有很丰富的文献资料。我国先秦时期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庄子,在其道德哲学著作《老子》、《庄子》中,不仅对人类生命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透辟的论述,而且指出了人对自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及如何践履这些准则的方法,提出了崇尚自然、尊重天地、无以人灭天、天人不相胜等环境伦理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在地球环境恶化,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人类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深思他们“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箴言哲理,反思人与自然割裂的教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和信仰是很有意义的。

老子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伦理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伦理思想的精华之一,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最宝贵、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当今,在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矛盾空前激发的时候,“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维护大自然生态环境平衡、拯救人类,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古代,荀子曾提出过“人定胜天”的思想。在生态危机尚不明显的小农社会,对于人类不断摆脱自然盲目性的束缚,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励价值。这种思想在今天人们和特大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时候,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 在自然生态严重破坏的现代, 对“人定胜天”的思想就要加以严格限制。否则, 高扬这种思想, 就会使一些人盲目掠夺自然, 破坏生态平衡, 给人类的生存条件造成严重的破坏。随着人类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 人们不断用宣言、政策、国策以及法律等手段, 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 企图求得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但仅用上述手段还是不够的, 还必须让人们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接受理性的约束和道德的约束, 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走向理性阶段,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渔猎文明时代,此时人们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第二阶段为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萌发,人与自然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和冲突;第三阶段为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充分发展,人与自然关系陷入严重的冲突之中;即将到来的第四阶段为生态文明时代,此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理论。自古希腊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确实也曾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痛定思痛后,人类中心主义完成了由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也称为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称为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具有浓厚的宗教和哲学色彩。早期基督教的教义把上帝看成是一切的主宰,而人类是上帝唯一拯救的生物,是大自然的主人。其他一切生物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古典哲学中传统的主客二分法也曾使得人类一度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了对大自然的保护。这些背景使得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以征服自然为核心,把自然看成是征服的对象。他们相信,只有征服自然,才能获得人类利益的满足。

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公众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科学并不是万能的,要解决环境问题仅依靠科学技术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改变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改变那些过时的价值观,树立一种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点的全新的自然观和价值观。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精华,剔除其在论证中所包含的某些神秘主义和宗教迷信思想,把“天”还原为真正的自然,并结合现代科学文明,对其加以新的诠释,那么,它对维护生态平衡,迎接人类美好的生活,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正像中国现代学者季羡林教授所说:“‘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人只有与宇宙共生,与宇宙同行,与生命沟通,才能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进化的崇高目标和理想境界。

三、当代启示

1. 呼唤环境伦理学发展和普及

在中国,由于对环境伦理学前沿理论观点引进的时间比较晚,以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环保意识低下等原因,公众对环境伦理道德在现代化新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相当欠缺。中国的普通公众和众多环保人士虽然有着对环保事业献身的一腔热忱和实际行动,但却缺乏严格的环境伦理学理论素养。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常只是从朴素的情感和认识出发去讨论环保问题,而不能用严密的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至于那些反敬畏的科学主义者,显然也不了解,甚至不屑于理睬环境伦理,更不懂得环境伦理学在我们现实社会中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深远意义。这充分表明了,在中国,在普通公众层面和更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层面,发展和普及环境伦理学的极大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和参与意识

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是环境保护的主导因素,它制定环保法律、法规,确立环保决策,进行大型的生态治理工程,因此,人民大众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环境保护仅仅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与普通老百姓没有关系。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到了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灵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有些有识之士站出来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呼吁广大群众团结起来保护环境。但这一呼声始终非常微弱单薄。曾经在一些与此相关的争论中,如圆明园事件和早在2003年就已经开始而在2005年又再次成为热点的关于怒江建坝的争论中,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环境NGO组织都受到过不公正的指责。但随着有关敬畏自然这个争论的展开,带动了更广泛的民众的思考,更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意识地参与环保行动。因此,这样的讨论对于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和参与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建立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伦理关系

面对人类生存的严峻现实,我们应该以中国古代正确的崇尚自然的环境伦理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为指导,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1)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上,推崇天人合一。确立人和自然平等的环境道德观,爱护生态自然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平等的道德原则,不再以人为唯一的尺度,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道德对象由人扩展至自然界,承认自然界和人有同等的存在和发展的权利,强调人和自然的平等关系,以“人——自然”共同体的协调进化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给自然赋予应有的道德地位,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平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

(2)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天人相互协调,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人类生存方式,不但体现在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更体现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道德价值观当中。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确立人类永久发展的观念,为后代的发展、文明的世代传递创造条件。同时,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社会的整体结构、功能出发,寻求总体最佳发展,达到社会的全面进步。

思想道德环境 篇8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网络通信方便快捷、交互参与性强, 因而倍受青年大学生的青睐。互联网是大学生了解世界、拓宽视野、获取信息、增长见识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思想和文化传播, 以及大学生培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 互联网中一些消极、不健康和腐朽思想的传播, 也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等带来了很大冲击, 主要表现如下。

1. 网络不良信息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网络信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 包含相当多的色情、暴力、诈骗等不良信息内容。大学生对这些不良信息往往会产生一种好奇、蠢蠢欲动的心理, 给他们的学业、成长带来不利。

2. 网络信息误导大学生的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还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其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 其人生价值观、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信息交流系统, 各种思想和文化观念交汇和融合于其中,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对我国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传播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民主理念, 另外, 社会上一些歪风邪气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很大冲击, 使得大学生身处困惑与迷茫之中。如果不及时正确引导他们, 一些缺乏正确价值观、立场不坚定的学生就会形成错误、扭曲的道德价值取向[3]。

3. 网络信息淡化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

网络改变了以往的人际交往模式, 把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流。与现实人际交往相比, 网络信息交流由于处于一个虚拟的空间, 没有真实性、诚实性, 另外, 过多的网络交往会挤压大量的现实人际交往时间, 将直接影响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 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

4. 网络信息弱化大学生道德责任感。

现实社会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难以对网络空间的交际行为起到有效地约束和控制, 网络秩序的维护完全靠网民的自觉和自律。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 虚拟、宽松的环境若缺乏有效的自制力约束, 就容易走向极端, 放纵自己的言行, 继而发生违反道德、规范的言行, 甚至违纪、违法。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 网络给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对大学生现实道德评价标准的冲击。

网络环境是一个虚拟的空间环境, 从客观上为大学生构建了一个没有时空限制、无拘无束的“世外桃源”。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中, 部分学生很容易失去理性、原则和道德标准, 过分追求思想和意志的自由、解放, 丧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 必将削弱大学生思想道德自我评价和约束能力, 引起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的迷乱[4]。

2. 网络对大学生各类社会心理问题的加剧。

网络环境以平等性和交互性著称, 打破和挑战了现实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权威思想、等级观念。然而, 网络构建的虚拟空间为大学生逃避现实提供借口和条件, 使他们脱离了现实社会, 向往世外桃源, 疏于人际交往。部分大学生常以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虚幻满足感, 作为逃避现实的“麻醉剂”。而这种脱离现实的逃避, 无异于作茧自缚, 把自己装在一个套子里, 使他们根本无法适应、面对现实的问题, 很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后果。

3.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思想道德的深层次影响。

网络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多元文化, 其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很大, 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1) 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严重影响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开展和效果。当代大学生富有个性,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但自我约束力不强, 很难以传统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2) 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使得大学生更能主动综合、感悟各种信息内容, 分析、判断各种思想、道德和观念, 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去辨识、选择和认可有关道德价值观, 而不会囿于传统的思想道德模式。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综上所述,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已经给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鉴于互联网的日益广泛应用而带来的各种问题, 必须不断改革创新,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端本清源, 不断净化网络环境。

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网络环境的净化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法律和技术等手段优化网络环境, 严格审查网络信息内容, 依靠信息技术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 严惩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管制网络电影、游戏, 在全社会弘扬积极健康的网络道德行为, 为当代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同时, 高校网络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信息网络监控和管理, 对学生生活区按时“限网”、“断网”, 坚决抵制各种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侵蚀。

2. 关注网络热点, 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发展。

对于网络环境, 人们最担心的就是网络信息中一些腐化、堕落的思想和观念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对此, 必须严格把关审查网络信息内容, 杜绝各种思想毒害, 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内容给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所带来的挑战和复杂性。同时,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的监控, 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技术过滤。对于“网络上瘾症”、“网络虚假恋情”和“网络孤独症”, 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及时给予学生有效地心理矫正和帮助。高校要多举办座谈会、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网络创业大赛等各种活动, 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5]。

3. 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 网络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越来越便捷化, 导致一部分大学生迷恋于网络空间, 不善于或根本不与现实社会接触和联系, 疏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因而很容易引起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因此, 根据新的形势发展要求, 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 通过网上咨询, 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网络的交互功能恰好可以为这些大学生搭建一个解决羞于双向沟通和交流的高效平台, 让大学生在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调整以及自我批评和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可借助网络平台的便捷性,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价值观念。

4. 开拓创新, 将网络道德教育融于思想道德修养之中。

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 把网络道德教育有机融合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之中, 使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丰富多样, 既要使学生掌握网络意识、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 也要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情感和意志;既有对理论的传授与探讨, 也可通过案例分析来剖析和评价具体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还可用一定的反面教材展示, 即宣传和曝光网上不道德行为受到的道德和法律制裁和处罚。

5. 齐心协力, 努力构建网络道德教育新模式。

网络道德教育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如果没有社会、家庭、高校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来开展有关网络道德教育的活动, 就无法构建一个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网络教育体系。所以, 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微不足道, 远远不够。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层面的齐心协力, 努力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 如何培养合格大学生网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网络的普及应用和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新阵地的不断发展和膨胀,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便捷化优势, 为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应用, 网络已经深深地贯穿于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影响和挑战, 探讨了现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改革,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房咏梅, 陈鹤松.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与对策[J].文化纵横, 2009, (4) :99-102.

[2]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6.

[3]于卫军.青年知识分子教育视域下网络文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24 (3) :23-25.

[4]骆郁廷.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高校理论战线, 2008, (10) :30-32.

道德遵守——环境约束下的自觉 篇9

和这个美国小朋友只接触了几次,便有了被折服的感觉。珍妮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她绝不会横穿没有人行横道线的马路,因为那样会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行驶;出于对卫生和健康情况考虑,他们家吃饭用的餐具都是专人专用的,从不像中国家庭中的碗筷那样混杂在一起;她的父亲在开车时,如果看到行人总是在很远的地方就开始减速,让行人先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情况还确实如珍妮所言。于是,在对美国人的行为充满敬意的同时,也时常为国人的某些行为感到羞愧,而自己在这方面又恰恰是国人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于是时常处于自惭形秽之中。

可是,大约在三个月后,几个连续发生的事件把我的这种印象彻底摧毁了。先是目睹了珍妮轻盈地翻越了马路中央和她身高相当的栏杆,姿势之优雅矫健、身手之轻盈敏捷大有天女下凡之风采。接下来,珍妮的父母请我和几个朋友共餐,面对满桌的玉盘珍馐,西方人良好的卫生习惯立即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在我们几个客人还保留着些许矜持的时候,珍妮全家向我们展示了美国人表达方式的直接和人权的平等,三人在瓜分同一道菜时各不相让,一个回合下来,桌上已经是杯盘狼藉、满目疮痍了。再后来,珍妮的父亲开车时由于强行加塞造成了交通堵塞,警察向其提出了严重警告,如果不是考虑到他的外宾身份,罚款是不可避免的。

经过这些事情之后,我便找了个机会向珍妮全家探讨了这种变化前后的原因,珍妮全家也用西方人的坦诚回答了这些问题:其一,在美国,没有人横穿马路是因为马路的设计非常合理,凡是可能出现行人横穿马路的地方大都会建有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不像在中国,近一公里长的路段上除去马路中央的隔栏外什么都没有,不爬栏杆难道要飞过去。其二,在美国也有各种各样的食物,但在总体上味道相差不多,人们对各种事物的食欲也相差不大。可是在中国的饭桌上,面对着色香味俱全的任何一道菜,你不尝上一口都会感到对不起自己的胃,而且,即使是同一道菜,不同的厨师制作出来的味道也各有千秋。另外,在美国,人们花在吃饭上的时间很少,时间大都会用在饭后的消遣和娱乐上,可是在中国,娱乐场所不但缺少,而且内部环境十分糟糕,斟酌再三,与其在饭后看电视还不如慢慢的品尝各种美味有意义。其三,在美国,汽车给行人让路是法律规定的,如果汽车和行人抢路,一旦被人检举,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在中国,行人这么多,如果不和他抢路,那么开车和步行在速度上将没什么区别。而且,在中国,汽车和行人抢路看起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只要不出现交通事故,这种行为是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的。

我们对于美国人的观察、学习、接受和适应能力大可不必心存“敬仰”,因为我们坚信国人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只是从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美国的文明是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和合理的规划基础之上的,他们的文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强制的自觉,是一种特定氛围下的身不由己。

由此联想到我们的教育,很多老师都感到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尽管老师教导学生时或豪情万丈,或义愤填膺,但学生听完后依然故我。殊不知,正如其他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社会需求的拉动一样,道德教育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和谐的社会氛围,如同环境的改变决定了物种的选择一样,适者生存的法则在道德体系中依然成立。道德教育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不是学校独自能够完成的任务。学校进行的道德教育在社会大浪淘沙般的洗礼面前,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德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空洞的理论说教,学生听得腻烦,老师讲得索然,思想教育成了形式上的纸上谈兵。

浅析会计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 篇10

一、会计环境、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职业活动动作于其中的各种条件之总和, 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是会计所处特殊发展阶段的客观外在环境和条件, 它包括会计主体内部环境和存在于会计主体外的外部环境。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会计职业行为规范。根据我国《会计法》, 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作为《会计法》的具体执行者, 会计人员除了要对本单位及其领导人员负责外, 还要对法律负责, 对社会公众利益负责。

二、会计环境、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会计环境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变化、发展紧密相关,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首先, 会计人员面对日益复杂的会计环境, 其职业道德必须适应会计环境变化和发展的要求, 同时会计人员又要积极改善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不良影响进行改变和完善, 因此研究和改善会计环境, 对于重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义重大。

三、会计环境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影响

会计职业总是依附于一个会计主体 (包括企业、事业、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各种机构或社会组织) , 所以会计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部分。

内部环境指会计主体内部的会计工作条件和状况。内部环境因素包括:

1.内部控制制度, 一般来说,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能够避免和消除一些管理上的漏洞, 形成了财务内部人员之间、财务部门与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相互制约, 促使会计人员遵守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 否则可能造成部分会计人员或其他人员钻空子, 贪污腐化、盗窃、挪用等严重的职业道德和违法问题。比如有些单位会计人员少, 工作量又大, 就容易出现会计兼办现金业务, 会计人员兼采购员, 造成不相容职务不分离, 有的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混乱, 没有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 如物资采购不入库, 实物资产长期不盘点, 给有些财务人员造成了可乘之机。

2.单位的人事政策和内部组织机构, 单位的人事政策和内部组织机构决定了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和独立程度, 一般来说, 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越高其独立性越强, 则越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否则会计人员及其工作不仅受单位主要领导的制约, 而且受其他部门主管和人员的制约, 就不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有些单位的领导本身不懂财务, 又不重视财务工作, 重大经济决策不让财务参与, 财务人员晋升慢, 财务人员地位不高, 另外关键的一点是会计是单位人, 要受单位领导, 独立性不强, 会计监督容易受领导意志左右。

3.会计主体的性质, 不同的会计主体面对社会有不同的利益点, 例如:私营企业可能更侧重于合理避税, 以增加所有者的实际利益;上市公司更侧重于每股的盈利, 以达到再融资的目的;国营大企业更侧重于利润目标, 以达到完成上级制定目标的目的。会计人员个人其利益与本部门和本企业利益息息相关, 会计人员或主动或被动参与会计造假。

4.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高, 这也是影响我国目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5.内部审计情况, 一个单位有较好的内部审计制度并且很好地履行, 可以为会计人员很好地遵循会计职业道德提供一些内部保障。

外部环境指该会计主体所处的外部社会, 能够对会计职业道德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很多, 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经济因素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变革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所有的能够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环境中, 经济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它不但直接对会计职业道德产生着重要的有时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而且还通过对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来间接地对会计职业道德产生影响。归纳起来, 直接对会计产生影响的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因为经济体制客观上造就了会计主体的特性, 从而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会计人员的地位、收入、就业水平、会计人员素质、会计教育乃至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 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二) 体制政策法律因素

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人事任免、管理权在用人单位 (或主管部门) 、业务指导和制度建设权在财政部门。《会计法》指出,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会国的会计工作”, 但《会计法》未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包括主管业务制度建设和会计人员人事归属。会计人员一方面作为单位的职工, 既要代表单位正确核算、精心理财, 另一方面又要代表国家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制止违法违纪, 所以从法律上将会计监督的独立性不强。政策, 包括财政、税收政策、贷款条件、上市条件、配股条件等政策调整单位的行为, 也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行为和职业道德。

(三) 会计准则的完备程度和行业的管理

一定的经济环境, 要求有与之想适应的会计方法, 而会计方法的不同, 首先体现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 当经济环境变化时会计确认的基础也应作相应的变更。会计准则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依据, 会计准则不完备, 会计职业判断差异缺乏合理的评判依据, 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提供了温床和借口。行业的管理既完备了会计准则又提出了道德标准, 还能够帮助会计人员维护职业道德提供法律、教育、经济等方面的支持。

(四) 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

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的水平和广泛程度, 影响着会计主体行为的规范性, 也影响着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五) 会计职业特性

会计学不是一门精密学科。会计职业和行业固然有其规范性, 但其规范并不是绝对的, 而是具有较大程度的相对性。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从静态方面看, 对每一种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 几乎都可以采用不止一种方法, 而各种方法所导致的结果, 对会计主体来说却意味着不同的经济评价。从动态方面看, 由于会计自身不具有独立存在价值, 会计是服务于经济管理的, 所以经济管理的环境, 内容和手段的变化, 都会引发会计的变化。会计规则在静态上的可选择性和动态上的变动性交织在一起, 使得会计职业行为具有相当程度的人为可操纵性, 这是产生职业道德问题的土壤。虽然会计界对这个问题早就有所认识, 但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更多地还只能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当前面临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归咎与会计人员本身或其他某一方面, 而应该全面、辩证地分析。

四、如何通过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而进一步改善会计环境,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改革目前的会计管理体制, 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与行业协会自律相结合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加强会计监管

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由目前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转向监督检查、行政管理和信息服务, 会计行业自律组织除现有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外, 还可考虑成立会计总会, 会计公会等面向所有会计人员的行业自律组织, 在财政部门授权范围内进行业务管理活动和提供相关服务, 并接受财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协会要进一步完善行业监管体系建设, 做好会计准则的建设与落实。会计行业协会要做社会审计的主力军, 发挥自身优势, 配合政府审计部门做好政府审计。要继续探索会计委派制等会计人员人事制度的改革模式, 这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政府在加强会计人员宏观管理的同时, 应对会计人员的行业自律进行引导, 使其服务于会计管理工作大局, 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局。

(二) 要在全社会营造“讲诚信为荣, 不讲诚信为耻”的观念

为会计人员执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广泛深入开展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会计人员内在品质和行为的有效途径。强化道德教育也必须以单位负责人为切入点, 加强内部审计, 使其以身作则, 以其良好形象、典范行为带动员工, 从而提高全体会计人员道德水准。此外, 要加强正反面典型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形成诚信风尚。最后要建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与监督机制。会计职业道德评价要以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为准绳, 对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理性地善恶褒贬, 以增强其责任感, 在实施评价时, 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 采用社会舆论、量化考核、榜样示范等客观评价方法和内心信念的主体评价方法相结合, 以此扬善抑恶, 形成社会舆论和道德良心的相互呼应。当前要建立可量化、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信用评级制度, 通过严格执法, 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诚信档案等手段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开展。

(三) 应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要从制度上引导会计人员加强学习, 熟悉法规, 坚持原则, 为单位内部管理和投资决策服务

上一篇:新课改模式的感触下一篇:计算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