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道德论文

2022-04-15

高校思想道德论文 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也处于改革与探索中。本文对新时期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进行阐述,以促进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经验 启示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随着我国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政治中心走向经济中心,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从而保证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的全面实现,这已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高校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创新、科学发展,为推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回顾这一时期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以下宝贵经验。

(一)始终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确保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大学生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要让大学生懂得必须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紧紧地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主旋律,才能正视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挑战,才能找到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点”,才能发挥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作用,引导和推动当代大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去,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去。

(二)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

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核心。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根据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德育教育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同时,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最鲜活的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教育大学生。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对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意识教育等。

(三)始终坚持了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同时,必须讲究艺术和方法,要着眼知行合一,注重讲求实效,切实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要做到宣讲教育与身体力行相统一。每一位从事德育教育的教师不仅是德育教育的宣讲者,而且是先进思想的践行者,其自身的言行就是对大学生最有力的导向。因此,增强德育教育的说服力,教育者要“台上当老师、台下当模范”。

第二,要做到理论讲解与实际应用相统一。德育教育工作不能重理论轻实践,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只有用事实阐明理论,才能让大学生信服。要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评定德育教育的依据,是要看大学生究竟弄懂了多少基本道理,解决了多少认识上的问题,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第三,要做到理想要求与现实需要相统一。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这给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关键是要敢于面对问题,正视矛盾,做到理想要求与现实需要相统一。要注意从当代大学生最关心、最关注的疑难问题入手,既要理直气壮地讲明大道理,又要善于结合实际把大道理讲实、讲透、讲具体,对“歪道理”予以旗帜鲜明、针锋相对的批驳。

(四)积极拓展了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和实践证明,高校德育教育要以创新为先导,要在观念、内容、方法和模式、载体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赋予大学生德育教育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功能。网络载体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新途径。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网络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高校师生的思想情绪及其关心的热点问题;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德育教育的资源;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活动。

第三,充分发挥校园管理、校园文化、校园传媒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等文化建设普遍受到重视。借助这些文化建设的载体,把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基层,使得德育教育工作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于其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内容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接受。

(五)积极构建和完善了大学生德育教育效果测评体系。

大学生德育教育测评是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导航仪。但总体而言,目前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实际操作也还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因此,深入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测评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对于营造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全新环境,帮助各级党委、政府、高等学校和相关社会组织厘清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对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启示

当今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蕴涵丰富的新课题,这也给予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深刻的启示。

(一)必须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从国外德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看,当今世界各国德育都力求通过本民族的创业史、斗争史和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唤起青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价值观念,以使他们成为本民族的接班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发展历史,有更加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而当今我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发扬优良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通过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构建新的时代精神,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到人们实际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强大精神力量。然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国家提倡的爱国主义的性质和内容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提倡的爱国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连的,其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地位。而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连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爱祖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的祖国。也就是说,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从根本上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

(二)努力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注重“无意识性”教育。

当前现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色彩愈来愈浓,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它为何给人以无政治色彩的错觉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其思想政治工作可谓“出神入化”,已基本达到“无意识”的境界。即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德育教育重在感染,这不仅是中国德育的精华,而且是西方国家的共识。我国高校应当认真研究并实施无意识性教育,创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把教育的政治性也潜移默化地表现出来。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创造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包括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关系的平等性,教育上要以启发为主,以利于形成学生的思考和认知能力;管理上实行较为宽松的非强制管理方式,以利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进行一定的道德选择和价值选择。德育教育除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外,还要通过学科课、各种文化设施、重大节假日、重大事件、国旗、国歌等多途径、多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教育。第二,加强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大众传媒无时不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左右着人们的价值道德观,发挥着其对受教育者的“软约束”作用。第三,要建立起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综合德育机制。学校、社会和家庭一定要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要密切联系、反馈信息,通过建设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来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德育环境,达到教育目的。

(三)必须强调知行合一,讲求教育效果。

德育教育重在实践。要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广泛深入人心,就必须使人们自觉践行,在践行中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心理上的认同升华为内心的一种信仰。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为广大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因此,教师必须将思想道德体系的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人们从德育教育的客体变为主体,德育建设才能取得实效。

我国目前在强调大学生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应注重引导他们从“政治人”向“社会人”转变,注重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实事做起,而不要停留在空洞抽象的说教上。我们应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学校德育的立足点,引导他们增强公民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既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更注重对社会和他人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知行合一。我国的高校德育,一定要强化学校德育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把德育放在真实的人的发展上,根据大学生发展和人格形成的特征有序地安排德育内容。德育内容要突出宣传社会主义的人格典范,对道德层次尚未达到理想境界的大学生的普遍行为进行规范的指导,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编写教材,使教材通俗易懂,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重视理论研究,大力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

德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保证。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理论素质和丰富经验,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要向专家学者型队伍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积极探索和建构具有时代特征、富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为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建设,提高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我国德育工作者还要积极借鉴国外德育的人本主义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德育内容上,要强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的时期,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现实道德问题能力为目的,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另外,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应是全面性与层次性的有机统一,还应趋向生活化,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文学.国外高校德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导刊,2005,(8).

[2]张鸿燕,杜红琴.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张晓明.美国大学的道德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2,(1).

作者:杨超

高校思想道德论文 篇2:

网络信息化视角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

[摘要]文章立足于网络信息化的视角,从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价值体系的新内核、新模式和新氛围三个方面阐明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内涵,表明了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机遇与隐忧的新思考,提出了高校创新德育教学五个新模式:运用网络资源构建高校德育教学体系,提升高校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强化信息技术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化的作用,建立完善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网络机制,培育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慎独”意识。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高等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观

[作者简介]崔浩(1979- ),男,河南商丘人,商丘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商丘47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城市宣传片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2300410298)

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荣辱观的一种思想教育,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中小学也积极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在家里都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查资料、做作业。这种情况下,高校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努力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比如,日常的教学逐渐从板书走向多媒体,设计网上精品课程,教师在网上为学生答疑,网络继续教育,网上提交各种作业,期中或期末采用网络考试等。

一、时代之责,网络信息化赋予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内涵

“网络德育是适应网络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明确网络德育的目标和任务,这做好网络德育实践的基本前提。”①所以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各类资讯“疯狂”传播的媒体环境下,新时期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赋予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内涵,具体包括如下三个层面:

(一)网络信息化诠释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价值体系的新内核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对高等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②那么,如何在新时期媒体环境下,重构高校大学生新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这关系着能否有效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精神内涵,这不仅体现了较高的社会公德水平,还给学生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二)网络信息化推动了高校开创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新模式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深化,它对新时期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传承我国传统道德的价值内涵等。基于这种现况,在网络信息化的环境下,高校应该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不断创新德育教学新模式,来使大学生党员认识到自己在团结同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引导高校学生学习先进和典型的传统美德,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养,为构建和谐校园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网络信息化形成了高校创新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新氛围

回顾以往我国高校在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模式,多以传统的理论说教和灌输式教学为主,单纯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些“价值观”,其结果只能使其沦为条文式固化在学生的大脑里,并无法将思想道德中这种优秀的“因子”嵌入学生的心中,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左耳边听,右耳边出,无法取得理想的德育教学效果。然而,在新时期网络信息化的背景下,通过对社会和网络热点,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等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辨析,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针对当前袁厉害的“义举”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这种行为进行思辨,进而使其在思考、思辨的过程中形成自我对袁厉害的这种“义举”的重新审视,使其形成自己的认识。这种德育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深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能够取得很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二、喜忧参半,网络信息化引发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考

“经济全球化及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对21世纪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校的德育工作,更是上升到突出的位置。”③然而,在网络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信息化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考验。

(一)网络信息化带来的新机遇

1.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便捷性。进入大学之后,如果没有网络的帮助,学生会感到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因为大学不同于初高中,老师布置的作业通常是小论文,并且要求完成之后以电子版的形式发送到他的邮箱,所以,学生必须借助网络信息资源,才能搜索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去图书馆翻大部头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见,信息资源共享给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2.网络社交沟通渠道的多样性。如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双方不仅没有心理防备,而且可以畅所欲言,长期下去,就可能使大学生养成健谈、善于表达内心想法的良好习惯。所以,互联网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特征。另外,互联网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沟通交流的工具,比如QQ、MSN、E-mail等,随时都可以和父母、同学、朋友聊天,如果有困难或心情不好,也可以随时获得他们的帮助,方便又快捷。

(二)网络信息化存在的隐忧

1.“西学渐进”造成了高校学生价值观的缺失。西方文化具有开放、民主的特点,使得我国当代大学生对其非常地向往和憧憬。大学生在高校一般接触的思想都比较先进,不仅包括我国的先进文化,还包括西方文化。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深刻了解,很多大学生分辨不了真假好坏,对西方文化采取全盘接收的态度,导致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迷失。价值观的缺陷致使一部分学生埋怨中国的制度,看不到社会主义的优势。

2.“信息垃圾”损害了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网络上散布的垃圾信息占50%以上,如果没有成熟的心智和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人是很容易受垃圾信息误导的。目前,我国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锻炼、阅历不丰富,造成了心理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在遇到垃圾信息时,很容易受到误导。如QQ在线聊天时,收到类似“您的QQ号码中了10万”等欺诈性质的信息时,就以为是真的,其实这是骗取钱财的一种手段。还有的大学生抵御不了黄色网站的诱惑,沉迷于此类网站有损身心健康,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

三、创新实践,网络信息化语境下高校创新德育教学新模式

“高校网络德育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是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空间体系,又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发展体系。”④在新时期,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化的背景下对重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已迫在眉睫。

(一)趋利避害,有效运用网络资源构建高校德育教学体系

随着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普及和推广,高校思政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作人员必须要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依托网络资源充分发掘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方法和途径。互联网的兴起,不仅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影响,而且在思想观念上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在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场所多为实体环境,例如教室、广场、宣传栏等地,而网络环境则与之不同,它是高度虚拟的社会社区场所。由于具有很强的虚拟性特点,网络环境具有覆盖面广泛、匿名性强、管理要求高等特点,传统的管理手段显然难以有效应对这类管理要求和问题。换言之,传统的用于规范和制约人们日常生活中行为的道德规范在网络环境中已失去用武之地。“德育实践意味着网络德育从虚拟世界走下来,通过个人或集体的道德实践转化为道德行为、内化成道德观念。”⑤因此,高校要尽快转变德育观念,建立与新时期网络环境相适应的德育模式。作为具体工作人员,要掌握互联网技术使用要点,将其作为重要的工作技能,并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德育工作。

(二)循序渐进,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

个人是否具备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个人行为是否能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是否在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的前提下能够保持道德行为一致性,能否针对个人行为进行道德层面上的深入思考,这些都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个人道德行为最理想状态是“慎独”,即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个人行为依然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大学生富有创新意识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他们尚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观念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只有在思想上武装大学生,才能不断提升他们对复杂世界的判断力和鉴别能力,防止各种不良思想的冲击和腐蚀。

此外,高校德育工作还要努力提升大学生网络行为自觉性,使其网络行为与现实行为保持一致性,提高其网络环境中的道德观念。自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大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将加强大学生自律观念放在首位,切实提高他们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能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未来高校要充分凸显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他们自我加强德育约束的能力。因此,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德育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任务。要通过德育,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当前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要不断用马列主义思想来武装他们的头脑,提高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网络环境要求较高的自我约束观念,而这也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因网施教,强化信息技术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化的作用

1.加强引导,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可以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功能,提高大学生获取各种有益社会信息的能力。高校要定期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解当前互联网信息发展特点和现状,找到适合提升自身信息获取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开设相关的公开课程,通过系统的培训帮助大学生熟悉和掌握信息搜索和提取方法,善于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来获取目标信息。可以将一些常用网站介绍给大学生,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2.多方渗透,培养学生的信息文化素养。信息文化素养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够实现,且要求建立长期系统的培训体系,通过常态化教育方法和手段,来不断充实大学生的信息文化和技术,加强和提高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与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信息搜集和学习能力;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设各种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网络修养的教育;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向学生介绍信息合作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管理习惯;要结合高校德育教育特点,不断提高网络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提高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灵活性和现代性。

(四)政策支持,及时建立完善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网络机制

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不仅要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和网络利用现状,还要从全局的角度来审视其总体效能和合理性。要不断完善校园网络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工作方法和模式,真正发挥校园网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在建设和管理校园网络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国家有关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理有据,避免出现损害网络私人信息的情况发生。同时,学校要针对本校网络管理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规范管理人员行为。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也逐渐成为威胁网络正常运转的头号杀手。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加强相关安全技术的运用,提高校园网络安全防范水平;另一方面要在全校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应对各类网络风险的能力。

(五)人文关怀,倾心培育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慎独”意识

随着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加快,相关产品的使用比率也获得极大的提升。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过早地接触科技产品容易玩物丧志。近些年,由于网络中的一些因素,导致高校道德教育越发困难,在相关统计中,因网络原因而导致学生退学、自杀、他杀等事件的发生,高校学生所占比例较高。从大学生的现状能够得知,特别是较好学校中的学生,由于高中学习过于紧张,导致进入宽松的大学环境时无法适应,在面对社会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下,很多学生难以找回高中的学习意志,在进入虚拟的网络环境后,对过于宽松的环境开始痴迷,进而导致种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总而言之,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若长此以往在网络中陶醉,将逐渐丧失将来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能力。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应在学生进入校园开始便展开相关的教育活动,以负责的态度为学生讲解网络的恶性诱导,使其对虚拟环境内的道德低下行为产生抵制心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交流学习的习惯。

[注释]

①赵苍丽.高校网络德育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43.

②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年)[G].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23.

③龚彬.高校网络德育管理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29):59.

④霍福广.信息德育论——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1.

⑤徐璐.基于网络和信息化的高校德育策略[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60.

[参考文献]

[1]程振设.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2]李美萍.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11).

[3]刘煜瑞.刍议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德育[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2).

[4]马建平,徐宁.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教育与职业,2007(11).

[5]张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DB/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QueryID=5&CurRec=1&dbname=CMFD

0911&filename=1011140386.nh&urlid=&yx=&v=MTE5NDIyNkg3SzhIdExFcVpFY

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DZmWk9kbkZpN25WTC

9QVkY=,2011-03-28.

作者:崔浩

高校思想道德论文 篇3:

试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摘要: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重任,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具有特殊的学科性质和内容体系,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目前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使得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新时期的时候,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改革迎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并针对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够提升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为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技能人才做出相应贡献。

关键词: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的接班者,是以后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力军,针对其开展有效的思政引导,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在多元文化迅猛的攻势之下,我国优秀文化的发扬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思想,但是对于一些文化思想却缺乏一定的优劣分辨能力。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思想,如性别对立、利己主义、金钱至上等,这些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极大隐患。由此来看,针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加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多元文化冲击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目标就是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朝着主流化发展,保障大学生思想方面与社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但是在如今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普遍存在对多元文化接受度高而对主流文化产生质疑的情况,这大大增加了高校的思政引导难度。大学是学生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在面对多元文化的侵蚀时,很多大学生的心绪还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其价值观念也可能在此影响下而变得混乱和不坚定,进而可能会产生不和谐的思想,甚至质疑我国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不良影响。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保持着高涨的爱国热情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受到多元文化的侵蚀。很多大学生的分辨能力还没有达到可以准确分辨良莠不齐的多元文化的程度,这就导致了很多不良文化在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入侵,这给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二)缺乏体系功能齐全的网络教育平台

目前很多高校却处于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的空白期或内容贫乏期,针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的扩散与升级工作并没有形成一个受众广泛、学生活跃、功能完善、运营科学的网络平台,而这也导致教师在落实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内容零散、宣传不足、途径多变等问题。学生既没有进驻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以统一的安排和规划推动教学工作开展;也没有落实多途径协同建设,很多学校官方网站或新媒体运营存在不统一、无合作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得到全面而有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信息引导,课程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难以形成高质量的教育效果。

(三)新时代教育改革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立德树人”成为新形势下我国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对高校来说,是其教改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基于此,思政教育也成为当前高校的重要教学内容。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要求,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以及社会责任感。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意识,而高校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也应该致力于其正确三观培养,使大学生能够对遇到的事情、问题等进行准确的辨析,进而实现有效解决。这就使得加快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在高校中落实思政教育,加快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趋势。

二、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构建功能体系齐全的网络平台,强化课程宣传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中,打造一体化、多功能、交互式平台是高校强化课程宣传的重要手段。在当前以新媒体为主的网络宣传媒介中,微信、微博、B站、抖音等平台已经成为大量学生常常登录的网络媒体。因此,教师也应当发挥新媒体的媒介作用,通过构建专业的运营团队,实现趣味化高质量思想道德与法治资源的持续产出,以此不断吸引学生的关注,并通过与学生的评论交互,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制作更符合学生需求的资源内容,实现影响力更大、内容更优质、效果更卓群的思政教育效果。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联合辅导员、学生团组织、学生会、新媒体运营专业学生等组建学校官方的新媒体账号运营小组,一方面可以借助新媒体进行重大新闻发布,比如国际新闻、国家政策、学校制度等,通过向学生传播和宣传政治、法治等方面的新闻,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以及法治意识,建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依法治国”等政治观念。另一方面,则要发挥新媒体的媒介功能,通过制作或转发课程内容相关的视听作品,以强化课程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和思想引导作用,有效控制学生的意识形态。针对不同的新媒体平台,运营团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比如在微博,可以采取专栏形式,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呈现与课程相关的内容,通过宣传正能量故事、文章,提高学生的积极情绪。在B站,根据用户需求可以采取10-20分钟左右的视听资源,一方面可以由学生自行制作相关的宣传资源,比如红色影视作品的剪辑作品、宣传国家大好河山的风景片、呈现不同地区文化习俗的VLOG、进行知识科普或历史解析的网络讲座等,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爱国意识、文化自信等素养与品格。与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则可以通过10秒到5分钟的短视频进行宣传,可以通过拍摄校园趣味短片、学生恶搞视频等,以趣味化或反面警示的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在这样的网络课程资源宣传下,不仅可以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成效,还能扩展影响面,对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以案例資源为基石,提高学生政治认同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传播思想道德与法治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建设,从意识形态上改变学生对国家政治的理解,进而根据我国实际的发展成就案例,获取学生的认同感,建立正确的政治观。在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借助具有实践意义的案例资源作为基础,设置议题讨论内容,让学生拥有更直观的探讨方向与内容,并充分引导学生的主观意志与表达意愿,让他们从直接的案例中抽离议题内核,进而形成抽象的理解,实现政治认同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这一课程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用电视剧《大江大河》中的片段为情境,通过多媒体呈现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经济结构发展时遇到的困境,以此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道路拓展的艰难背景。其次,可以以《激荡三十年》一书为例,从中挑选一些企业、集体经济、金融组织的发展案例,并以此提出主议题:改革开放的路程如此艰难,为何我们还要将其进行到底呢?为了弄清楚这一问题,进一步提出几个子议题,用于分别解析主议题的不同层面。第一,“我国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但是的社会背景与民生环境如何?”通过这一个议题的讨论,学生们可以发现,当时国家经济发展困难,而世界大环境逐步趋向平稳发展,因此改革开放就成为有且仅有的一条可发展路径。第二,“坚持改革开放有什么意义,拥有哪些成就?”在这个议题的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发言,用现实生活中回应了成就与成果。第三,“那未来的道路该如何继续?”这一议题作为对未来的畅想,同时也会引起学生思考,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一直走下去,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成就。而在这样的议题讨论过程中,就实现了提高学生改革开放认同感的目标。

(三)融入党史教育,优化教学内容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高校思政工作的第一渠道,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于趣味性与实践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该课程教学工作优化与完善的重要方向。而党史文化作为一种有着丰富内涵与外延的精神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思想理论与政治诉求,能够从知识层面解析学生的困惑,而且拥有丰富的革命故事与文化事迹,每一段党的发展历史进程,每一个重要党员的生平故事,都可以成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

因此在课程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深挖党史文化中与课程内容相关联的信息资源。比如在讲解“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这一内容时,单纯以理论讲解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往往会感受到枯燥与单调,甚至所形成的理解具有模糊性,难以真正意识到其实践意义与使用价值。而通过党史文化的融合,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一方面展示革命先贤的文章著作,比如先驱者李大钊同志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这些文章作为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学作品,不仅更容易理解,而且具有真实的历史价值,可以有效深化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的影视作品实现趣味化教学。比如利用《觉醒年代》等展现建党历程或革命历史的优秀影视剧,通过剪辑其中的重要片段,就可以让学生从简要明晰的台词中了解到革命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进而结合历史革命进程,一步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实践过程,形成更加客观、形象的理论认知。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前往学校或家乡周边的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或革命旧址等圣地,通过自己的实践调查了解真实的革命历史,进一步强化其思政意识,建立正确的党史文化价值观。

三、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新时代下的多元文化发展,高校想要维持思政教育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必须要重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及思想需求,并据此不断创新教学优化路径,紧跟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实现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彭迎春.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8):189-191.

[2]黄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21(01):88-90+116.

[3]兰凯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引领[J].商业故事,2016(29):98-99.

作者:谢锦荣 刘小江 谢春

上一篇:风险投资委托论文下一篇:我国铁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