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道德

2024-06-20

高校思想道德(精选十篇)

高校思想道德 篇1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人为本,人生价值观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都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指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解决学生深层次的认识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教育过程。无论外界形势如何变化,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最终的着力点都是转变人的思想。从这一概念出发,可以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的根本,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的再塑造。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该从认识人的本质、研究人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认识人的本质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人的思想存在、可变性和后天性、人解决自身问题的需要、发展各种社会关系的需要以及人的本质的可塑性,这些都决定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必要的、可能的,而且应该也是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和世界,将来走向社会后以健全的思维以及健康的感情和心态去面对社会。把握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分寸,要求教育者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严防采取简单化和模型化的工作方式,对待所有学生都采取一成不变,甚至是高高在上的态度,要以平等的态度多交流和对话,讲究“人情味”。

二、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着重点

1. 创新意识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高校学生是我们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提高民族创新素质理应从高校学生入手,这也使得创新意识的教育成为当代教师的首要任务,成为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的根本与重要保障。为此,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围绕帮助学生树立创新观念和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2. 终身学习观的教育。

终身学习,顾名思义是指人的生命中要持续不断地学习,使得人的行为更加规范,文化修养、社会经验以及用以支撑事业的技能不断提高。让学生们在大学期间树立终身学习观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3. 团队精神的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当代先进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意味着个人要得以发展,绝不能孤立地进行工作,每一个人必须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这将成为学生能在将来顺利并健康地发展的重要基础。

4. 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处于全民倡导环境保护,鼓励低碳生活的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迫切需要使学生们树立符合现代化与未来社会发展的生态意识,培养学生做一名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忧患意识,视野高远的当代高素质人才。为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要在学生中广泛倡导与提倡生态意识与和生态道德教育,早日培养起学生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5. 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当今社会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生价值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显现。很多人把高消费的物质享受看作最大的幸福与乐趣,如“一切向钱看”,这种思想对初入社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高校学生来说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在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中,学校有责任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找到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形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自觉纠正不良行为的良好风气。

三、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 注重个性化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思想问题的产生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更加要“因材施教”。如果说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道德问题,究其根源,一定有其特殊的使其发生的原因。这时,相关老师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尤为重要。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之后,然后再提出循序渐进的缓和的解决办法,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注重个性化解决问题是符合问题的本质特点的,是科学方法的体现。

2. 提高心理指导的作用。

高校学生存在因某些原因产生心理问题的现象,高校心理指导工作就是通过心理疏导,谈话启发,以及心理测试等方式对存在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此项工作有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道德品质,并将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与心理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老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会并善于分析和判断学生的心理,以促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

3. 充分发挥“主旋律”教育的作用。

“两课”教学,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仍是当代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认真研究和加强“两课”教学,完善具有时代特色的课程设置新方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方法。

4. 鼓励学生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

思想道德说到底还是个人思想深处的触动,是一个人道德水准的体现。他人教育只能是外界积极努力的正确引导,但学生是否愿意采纳还需学生个人思想深处的认知,并将此种认知外化为个人行动,即体现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与力量。在此过程中,除了外界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学生间进行互相教育是尤为重要的一环。这一过程决定了教育的结果与成效。因此,大力鼓励学生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即调动学生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必将使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令人惊喜的成果。

5. 挖掘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人沟通、协调,培养了乐观态度;参与过程中承担某一角色提高了自我的认知度,体现了自我的价值;活动开展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情趣。这足见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潜在的作用。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园精神具有潜在的渗透性,这也极大地促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挖掘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是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强有力措施。

6. 工作方式与能力要不断提高。

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首先应与时俱进,加强针对性,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紧扣当下学生的心理动态,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其次,要突出创新性,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上,既不脱离主旋律价值观,又能适应当前社会现实与特点,以事实说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与道德判断标准,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再次,学校应逐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使思想道德教育既有谆谆教导,又有制度保证。如考虑建立起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反馈与及时响应机制,反馈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产生问题的倾向,及时教育。这也将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积极主动工作局面的形成。

总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双向交流,平等讨论;注重送人所需,急人所想,实实在在帮助高校学生们解决好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在工作中学习与研究,提炼其特点,把握其规律,从而切实提高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这一工作更富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小锡, 王建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道德人格心得 篇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其职业道德的内涵从总体上并没有超出师德内涵的一般性规定。但笔者认为,“师德”内涵应根据各类课程的特点加以具体化和细—不同学科教师在其不尽相同的职业实化——践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是不同的,所表现出来的从事该学科教育所具有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也是不同的。较之于一般专业课,“思政课”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现状等方面具有自身表现和特点,这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师德内涵在具体表现上就课”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很有必要。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前提

这是由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所决定的,其教学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培养高素质人才。师德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时代使命主要就是实现“思政课”的上述教学目的。换言之,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特殊使命,决定了政治过硬、政治导向正确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首要原则。作为“思政课”教师只有明确和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才能理直气壮地宣讲、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底气十足、态度鲜明地阐发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使学生折服。

具体而言,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严肃严明的政治纪律,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政治环境和斗争形势下,对于各种突发性事件和社会新思潮,高校的政治敏锐性,善于从政治上观察与思考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这是由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广博性业设置上也呈现出一定的细化趋势。就一般的专业课教师而言,讲授的主要是本专业的内“思政课”则容,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对固定;而涉及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文化、党建不但能通古博今、融贯中西,还会博采众长。

厚积薄发———这都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博学精思,不但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还应具备比较宽广的科学和人文素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1)要研读马克思养。主义经典原著;(2)还需汲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的各种背景材料、前沿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等,提高自然科学素养,了解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流派,这样授课内容才会有广的角度看,不少人认为专业课其内容的新鲜度和实用性较高,而从小学就开始开设的“思政课”枯燥乏味、无用无趣。排斥甚至厌恶“思政足。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会相互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爱”一群不那么和花更多的心思。在此形势下,爱岗敬业虽然“思政课”教师属于一般师德的内涵,对于高校而言,强调爱岗敬业特别有必要和有意义。

高校“思政课”教师“爱岗敬业”的重要体现在于要求自身业务精湛。业务精湛所涉及到的教师理论功底深厚、博学精思等前面已有所阐述,这里主要讨论业务精湛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显得尤为“思政课”的教学方法适应重要。教师要努力使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能激发兴奋点和共鸣点,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要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注意研究、分析社会热点,多用通俗易懂“思政课”教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高校育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将教育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和艺术再创造,把教育内容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来创作、欣赏和分享。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高校“思政课”“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决定这是由皮子的艺术,殊不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思政所讲授的内容是属于“道”(不是“术”)这个课”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艺术的讲究可以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可爱”,而一名成功的高校从何来?———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门课程。

博学精思、以身立教———高校“思政课”课”的心理较为普遍,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所决定的。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深化,高校在专“爱”这门课程的学生,显然要付出更多的感情一个受欢迎的“思政课”教师)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多方面的内容。课”度和深度,才能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学养,教师只有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掌握“思于学习和真心接受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从“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出发,具备“思政(3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觉得探讨高校。

政治过硬、导向正确———高校“思政课”政课”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方法,才能让学生乐教师,教书育人者。现代教育家竺可桢说: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本色每一位教师,都应“学高为师、的。局外人、有歧见的人总以为“思政课”是嘴育,育中有教。”身正为范”,做学生知识的传播者,品德的示范者,教会学生怎样做事、如何做人。长期以来的与“育”的过程中,会偏重于“教”,即会偏重于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育”的方面,即乏语言引导的熏陶下进行。而高校“思政课”教传授知识也;育者,培养品德也。教中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教者,新成果武装大学生、一般的专业课教师在的根本在于努力践行自己所肩负的时代使命,高校教学实践表明:“教”层次的科学,而绝不是忽悠学生的“花架子”。

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更多是在无明确目的和缺“思政课”教师还必须注重课程的“可敬”。“敬”师的“教”和“育”,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其“教”是实实在在有用的,是能让他们终身受益的。的内容,本身就是“育”的知识;其“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学生所本身就是“育”。“以身立教”是高校“思政课”师德重要内涵之一。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核心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来进行授课,讲课中不回避社会现实问题,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值观。让学生真正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可

爱岗敬业、业务精湛———高校“思政课”感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这是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所需要的。有可无的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与他们身心健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康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课程,是为他们综合素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功经验,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的课程。保证大学生能够掌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同时,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还是不尽理想,有待提高。影响和制约高校握最先进的理念,坚定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对策

作为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一批批思想先进、道德高尚、有目标、有理想、有知识、有技能、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现代的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思想最为活跃、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可以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败的,直接影响到全民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在新时期的知识时代,充满人才竞争的年代,人才之间的竞争越来月激烈,国家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国家的成败兴衰都要取决于现代大学生有没有一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决定的,因此,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就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为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质量等一系列的问题。

而我们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不单单要传授给大学生知识、把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帮助他们可以获得为掌握社会服务和创造自我价值的本领,还是要将学生培养呈道德高尚的良才,那么在高校学生都是为青少年,学习和就业之间的跨越度很小,如果没有将在校的时间给予充分的利用培养学生的思政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将来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就会很轻易的被困难达到,很容易走向歪路,最终偏离人生的正确导向,一旦那样将会给学生一生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怎样加强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摆在我们眼前首要解决的难以之一。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问题

1.1学生在成才的目标和人际交往上来讲,学生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方面的倾向是非常严重的,学生们严重的缺乏社会责任感、大多数的大学生只重视自身的个人价值,将社会价值完全忽视,社会人责任心和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对于各类社会中的问题,经常以旁观者自居而恣意评论或多加抱怨,在自身的责任行为上没有担当,只是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另外学生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多数的学生功利主义倾向非常严重,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是过分强调自身个人的利益,没有学会换位思考,没有关爱他人的苏伟,只是注重实际和实惠,甚至还有丧失道德原则和底线的低速行为也不为罕见。

1.2 学生在个人的信意志上都是急于功利,没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大多数的学生都渴望自身可以成名成才,是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上进心的,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都只是强调偶然性和暂时性的因素,严重的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念,例如只是幻想可以一下成名成才,但是自身的意志非常薄弱,不肯吃苦,抗压能力又差等多方面。

1.3 学生在道德修养和自律方面,诚信完全缺失,都知道诚实和讲信用是良好的拥有高尚品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大学生就应该是青年中诚实守信的楷模的,然而非常令人遗憾,现在的大学生严重的缺乏此项良好的品质和行为观念,例如学生们在考场舞弊之风是很盛行的,还有很多的学生甚至还愿意左作弊的枪手。

二、提升当代大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

2.1弘扬“仁”“义”道德精神,激发大学生关爱他人和社会,追求人际和谐。“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己欲立而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义”包含“正义”、“公正”和“公平”等。强调“仁”的合理之处在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尊重,乐助才可能享受“多助”;没有人永远强势或弱势,关爱他人实际上是自身权利和资源的让渡和调剂,利人、利己。引导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一传统道德所蕴含的智慧和作用,才能自觉弘扬其要义,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学会爱别人、爱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

2.2.弘扬谦敬礼让精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平等、宽容的健康人格。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实践证明,谦逊则好学,虚怀若谷才会不断进取。而礼让是人生必备的美德,它既是十分有效地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极能体现一个人的心胸和涵养。汲取这个传统美德的养分,有助于学生客观认识自身和他人,学会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对待得失成败上更加泰然和从容,善于认可自己,欣赏他人;在处理人际矛盾中,减少极端思维和行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并学会自省,避免“自矜”、“自是”等不良习惯,培养平等、宽容等成熟健康的人格习惯等。

2.3.弘扬“智”、“信”精神,帮助学生确立明辨是非、从善如流、恪守诚信、知行合一。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并不匮乏,但许多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精神。传统道德中的“智”,不仅包含知识、技能,也包括学习精神、认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抉择和坚持。“信”,主要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诚实守信”

参考文献:

[1]马怡.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J].北方经贸,2003,(3).

[2]罗月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J].思想政治教育,2004,(6).

[3]杨明;试论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J].浙江大學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6.

[5]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6]零东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透视[J].西北医学教育,2008,3

[7白霞.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刍议[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茶道精神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篇4

1 茶道精神中的“清”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茶叶的香气是清雅诱人的, 给人的感觉是清冽、傲骨、不拖沓。因此茶道精神中的“清”传达的寓意是清楚、洁净。它要求的是行为要和思维保持一致, 不掩盖, 不浮夸。这种精神体现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上面就是要求我国高校师生对道德教育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同时要求我国高校在道德教育的教学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把思想道德教育真正地在现实中贯彻和落实。

首先, 作为高校负责思想道德教学的教师, 应该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这种认知只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对自己职业的认知。高校负责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应该秉持清廉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教师是以“育人”为宗旨, 不应在面临小恩小惠时妥协自己的态度。教师在面临学生学业评比时, 应当做到公平公正, 不应因为曾经与部分学生私交甚好而给予“特殊的对待”。二, 对自己教学的认知。高校负责思想教育的教师应该对自己教学的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和严肃的态度。教师们应该保持一颗虔诚认真的心态去教学, 不能因为周遭轻视思想道德教学而在内心上也轻视思想道德教学。并且, 教师们应该知道思想道德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 也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因此, 教师们应当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道德修养来感染学生。

其次, 作为高校学生, 应当对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有一个清楚的概念, 对自身道德修养有一个清醒的了解。高校学生应该知道, 好的道德修养可以为成功之路减少至少80%的阻力。因此即使从成功学的角度上来看, 高校学生注重自身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高校学生应该主动去理解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 并且积极去实践这些理念。在这之前, 高校学生应该先对自身道德修养有一个清醒的了解。最简单的了解方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测试题来帮助认知自己。这样通过心理测试可以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到自己, 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于日后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自己。

最后,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应当充满鲜明的立场以及实事求是的理论。教学内容要避开“大”、“空”、“虚”这些“雷区”。一些“非常正确的废话”也切忌出现在高德教学内容中。这些内容不仅无法起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而且还会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厌倦程度, 给师生都留下不好的印象。

2 茶道精神中的“和”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当人们端起茶杯, 品上第一口茶时, 无不赞叹茶叶中那恰到好处的“苦尽甘来”的口感。这种口感是大自然的造化。因此, 茶道精神中的“和”体现出来的精神是顺其自然、适可而止。在高校道德教育中, 茶道精神中的“和”要求教学要以一种自然不做作的姿态真正渗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 要真正被学生所接受, 切忌急功近利以及刻意而为之。

曾经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修养, 不惜花巨额资金聘请德高望重的讲师来学校做“弟子规”的内容宣讲, 并且要求学生们能做到熟读甚至背会。学校还专门设立“弟子规”的考试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的举措最后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反而浪费了学生很多业余的时间。这种举措的失败之处在于学校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太过急功近利, 打乱学生学习规划的步调。

真正深入人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避开“强制于人”的教学模式。“弟子规”的确是值得在高校推崇的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学习范本。要把“弟子规”渗入到学生自发的学习中才是有效的。其中, 让“弟子规”渗入到学生其他学科中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比如在英语教学中加入弟子规英译环节, 学生为了完成英译课题, 会自发地学习弟子规的内容。再比如, 在音乐教学中, 让学生鉴赏弟子规的背景音乐并且写下鉴赏心得等等, 这样也会促使学生自发地去了解“弟子规”的思想精髓。通过这些有目的但是并不刻意的学习模式, 会让学生在学习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领悟到思想道德修养的真谛。

3 茶道精神中的“真”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把茶道精神中的“真”做到极致的是日本的茶道文化。在日本的茶道中, 初次见面的晚辈需双膝跪地, 举起茶杯到鼻尖位置, 先向长辈行90度的弯腰敬礼后方可饮第一口茶。在这个过程中, 晚辈的诚意是尤其重要的环节, 它非常影响长辈对晚辈的印象。在这其中, 茶道精神体现出的“真”的寓意是真诚。这种真诚体现在高校思想教育就要求高校全体师生对人和事都有一个认真、真诚的态度。

作为思想教育的教师而言, 应当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职业和学科而去教学。身为教师不应该是看重教师这份工作的稳定、休假时间长以及工作性质光彩等其他因素而选择这个职业, 更不应该觉得思想教育这门学科教学内容轻松而选择这门学科。这些都是对自己、对学生和对学校极其不真诚的表现。身为教师, 选择这份工作应该要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 以想要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为教学宗旨。并且在选择教学学科上, 不应该有轻视思想道德教育的思想, 不应觉得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门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学科。

作为高校学生, 在思想道德教育相关课堂上, 应当以一种虔诚的心态来听课。课堂嬉闹、玩手机、睡觉等等行为不应该出现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上。学生应该从一点一滴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抓住每一次关于心灵修炼的机会, 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好思想道德建设准备。

4 茶道精神中的“空”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空”是茶道精神的引申含义。不同于饮料在人的口腔中会留下些许甜味, 茶在人口腔中什么都不会留下, 要留也只是淡淡的清香。“空”体现了淡泊名利的茶道精神。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 要做“空”, 首先要有一种安之若素的心态。

高校的领导人不应有与其他学校攀比的心理, 不应看到其他高校在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而盲目跟风, 应当按照自己本校的计划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教学。高校领导人更不应了解到其他高校积极笼络当地领导而慌乱了自己的阵脚, 要维持内心世界的平静。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师要做到“空”应当把所有的注意点放在如何提高自身教学质量上, 切忌把眼光投放在职称的评比以及职位的竞聘上。这样的做法只会让自己离教学的初衷越来越远, 最终落得迷失自我的下场。

5 茶道精神中的“怡”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优美的茶艺展示是怡人的。茶道精神中展现的“怡”是指怡悦。“怡悦”传达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意思是, 高校的德育教育应该不仅是一种自发行为, 更应是一种带着享受感觉的体验。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不应因为教学而教学, 更要做到的是喜欢教学而教学, 并且应该是在教学中获得快乐;学生也不应该因为开设思想道德教育学科而被动接受, 而应该自发地爱上这门学科并且掌握主动权。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 一味地被动接受会使得教育教学变得事倍功半从而影响我国思想道德教育进程。因此, 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享教学的过程。身为教师, 应不断地调节自身的状态, 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成果中来体会到曾经辛勤“付出”的回报, 从而收获到愉悦。作为学生, 应该配合教师教学, 积极主动参加思想道德教育的项目, 勇敢正视自己性格上面的缺陷并且遵照教师的建议去完善自己, 认真享受每一次突破自我后获得的成就感, 进而体验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怡悦感受, 从而让自己有更大的信心去完善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摘要:茶道精神是一个国际化的概念, 主要体现在亚洲范围内的国家, 其中尤其以中国、日本以及韩国的茶道精神较为出名。有趣的是, 虽然茶道精神在不同的国家所表现的形式和内容又有很大的不同, 但其本质又是可以想通的。不同国家的茶道精神都有着同样的精髓, 那就是“清”、“和”、“真”、“空”和“怡”。更巧的是, 这些茶道精神的精髓正是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精髓。因此, 本文从茶道精神的“清”、“和”、“真”、“空”、“怡”这五个方面入手, 分别探讨了这五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教育的理念传达作用, 从而说明了茶道精神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茶道精神,高校,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何英.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福建茶叶, 2016 (10) :325-326.

[2]吴红英, 朱红英.从茶文化的德育功能看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J].农业考古, 2010 (5) :11-14.

[3]方立琴.中国茶道之谛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启迪[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4]张凌云, 梁慧玲, 陈文品.茶文化教学内容对大学生人文素质与思想道德的影响初探[J].广东茶业, 2009 (6) :29-32.

高校思想道德 篇5

【摘 要】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教师的个人素质则对高校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进行概述,说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接着分析了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环境;然后分析了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些方法;最后分析了在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高校青年教师个人素质的发展以及高校教师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青年教师 方法 思想道德建设

在我国高校中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从事的都是基层工作,他们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有些从事辅导员和学生教育工作,还有些从事简单的教学工作。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不断上升,高校和社会对青年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青年教师也必须在自身的职业水平、个人素养和科研水平发展方面有所进展,最终,青年教师会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主力,并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身的力量。因此,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和再教育,成为我国各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概述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在很多同类研究中都被独立成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建设或者师德建设。但实际上,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的构成要素是比较复杂的,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应以自身的德行修养去影响学生;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应时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自然科学观去完成科研项目。因此,仅在政治素养或师德素养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是不够的,不足以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个人素质,也会使青年教师的集体素质发展参差不齐,甚至产生短板。本研究认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应该至少包含三方面内容,即: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积极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德行修养、符合现代价值观和现代教育要求的职业道德。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普及,对高校教师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很多高校都开始从青年才俊中选拔教师。据悉,目前我国各等级高校中担任辅导员的教师有80%以上都是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常年和学生打交道,他们在学生教育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成长。另外,在高校中担负着重要教学责任的青年教师也越来越多,他们虽然还不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但是他们大多数人都准备着继承老教师和老科研工作者的“衣钵”。并且,这些青年教师凭借着出色的教学技能和科研素养已经在学生群体中树立了较好的教师形象,他们对新事物接受程度高、思维灵活、创造力强。这些教师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将影响到我国高校未来创造出的精神财富的质量。由此可见,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对高校的教务工作发展以及科研工作发展都是极其必要的。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环境

(一)文化意识冲击下的政治观念变化

高校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并不是最近几年高校青年教师人数激增之后才被关注的,在我国传统教育中,高校教育与国家各项事业的进程直接相关。因此,对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都集中在教师政治素养建设上。我国高校大部分老教师都是十分忠诚的共产党员,他们的政治素养可以说是过硬的,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逐渐开放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接收到许多其他意识形态下的文化及观点,因此,他们对待政治和社会的观念也与老教师截然不同。有许多高校青年教师并不是党员,对党政工作和党政教育也并不十分关心,他们将精力用在教育和科研上,然而,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机构,其发展理念和中心的政治精神始终是要与我国主流的意识形态相符合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也必须面对这种政治观念的变化,并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中心进行思想教育。

(二)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价值观变化

教育实际上是对人类灵魂的建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于教会学生知识,还包括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以及行为处事的准则。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以生命的终结为尽头,因此,个体的精神发展也绝不止于成年。这就意味着,作为与学生频繁接触的高校青年教师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心理教育的责任。人类传统的价值观是纯洁的、高尚的,是对真、善、美的完全解释和对假、恶、丑的彻底摒弃。但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与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精神直接相关的那些不可见的素质逐渐被可见的物质文明所取代。从一个人的衣着和附属物品评价个人的社会地位、从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去评价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价值观的一部分。在这种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自身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就更大,高校有必要对青年教师的价值观进行重塑和建设。

(三)职业角色变化引发的职业道德新思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人类社会对教师这一伟大职业的最高评价。在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职业角色是上位的,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负有全部的责任,学校则必须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但是,现代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结果显示,个体成长是具有一定自然规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具有主动意识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职业角色从上位的“教导者”转成了与学生平等的“辅助者”,这引发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思考。现代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就是教师是否能够尊重学生的成长意愿并且协助学生完成其成长目标,而这正是我国大多数教师在职业道德中的缺失之处,也是高校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一)个人素质修养建设

高校思想道德 篇6

关键词:青年教师;思想道德;以人为本;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08-02

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不仅对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培养和造就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推进我们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

培养人才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建设性工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培养造就高质量的人才,首先必须建设一支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育人的质量。任何一位教师,只要他具有师者的身份,不管他承认不承认,不管他自觉不自觉,不管他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不管他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都在对育人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每一场讲座,每一个答疑,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个人的每一种追求、每一项喜好,都会对学生起着传授、启发、引导、示范、感染的效果,这种效果或许是积极的,或许是消极的,或许是正面的,或许是反面的。

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承担着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在高校,青年教师的比重越来越大,广大青年教师已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主力军。青年教师刚刚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他们面对的是与自己年龄、经历、思想观念都最为接近的青年学生,对青年学生中的思想观念、认知体验、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在很多方面都有认同感。他们之间共同语言多、共同的兴趣爱好多、在人生价值追求方面的共同点也比较多。当前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青年教师的引领、感化有关,也与青年教师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有关。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必须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使每一位教育者都成为有德之人,使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有德之教,使每一位青年教师在学生面前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道德的楷模。

二、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虽然不是现在才提出、才着手的,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和更大的难度。

首先,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相比,对社会变革更为敏感。随着经济生活、利益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不断地调整,青年教师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个人行为上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有:

(一)个人主体意识突出。

分析问题、评价事物常常站在个人的角度上,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缺乏群体意识和整体观念,也很少进行换位思考。现在虽然有许多人追求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但遇到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不少人在认识上和选择上又会出现偏差。

(二)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许多青年教师否定绝对的、单一的人生标准和价值取向。一方面,他们对积极向上的思想行为具有认同感,对高尚的精神表示崇敬,但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特别是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问题时,又很难做到舍己为人、公而忘私,有的甚至不愿更多地接受规范性的约束,而习惯于“跟着感觉走”, 时常出现明显的主观随意性。

(三)讲究个人实惠。许多人对“虚”的形式越来越反感和厌恶,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更加强烈。

名利、实惠不仅成为私下谈论的热门话题,也成了许多人选择事物的重要标准和追求的目标。虽然有些青年教师也在大庭广众的场合对学生进行不计名利、回报社会、无私奉献的教育,但离开了课堂,回归到个人生活当中,却又很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正人先正己”,为学生做出表率。

(四)情绪更为浮躁。现代社会的前进步伐已经加快,相对高校来说,竞争的气氛更加浓烈,更加逼人。

一方面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等工作方面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在个人升职、晋级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早出成果、凸显业绩,一些青年教师出现了明显的个人功利倾向,有的学术不端,弄虚作假,有的甚至不惜牺牲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来换取个人的好处。

其次,从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本身来看,还存在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

1.缺乏理论功力。

在加强自身理论修养方面缺乏应有的深度,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对改革实践中提出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不能做出有说服力的解答,对一些问题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照本宣科,缺乏独到的见解。在做思想工作时,对消除疑虑感到心空、嘴软、束手无策,有时只好临时应对。

2.缺乏业务能力。

一些政工干部对业务并不熟悉。他们对思想教育工作不能从最本质的方面去认识,不能把思想教育工作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去对待,不懂得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思想教育工作的鼓动性差、说服力差、感召力差,难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3.缺乏科学方法。

有的缺乏预见性、超前性,不能很好地把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向,直到问题出现后才研究对策,常常出现被动应付的情况;有的主观、武断,方法简单,习惯于居高临下、训话式地进行教育,让人望而生畏,畏而远之,最后使人出现逆反心理、厌恶心理。

4.缺乏务实作风。

有的喜欢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说话、办事“假、大、空、虚”,讲规划蓝图宏伟,讲成绩言过其实,讲问题轻描淡写,讲政策模棱两可,讲前景画饼充饥。对基层的情况不熟悉,对师生的情绪不了解,对工作对象的愿望和要求漠然置之。这种大话讲在嘴上,工作浮在面上,实事虚办的作风,往往失信于人。

以上这些不适应的表现,无论是来自哪一方面,归根结底都是在贴近实际方面存在问题,都是在以人为本方面存在差距。

nlc202309030729

三、

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充分体现其科学价值,但其科学价值的体现,并不在于做了多少,而在于工作对象认同了多少,接受了多少,感悟了多少,上进了多少。思想道德教育被认同为一门科学,其主要依据在于它是反映人这一客观事实和人的思想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一种追求人的思想知识的活动。因此必须以教育对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青年教师本身就是教育者,承担着对他人进行教育的责任,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在以人为本上狠下功夫。

(一)要注重教育的贴近性。

不同的时代造成了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明显差异,青年教师与其他教师同样存在“代沟”。青年教师没有经历过去那种贫穷落后的年代,没有为解除饥饿而拼搏的生活体验,同时在个人经济生活和精神层面上又没有经受过一刀切、一元化的强行统一。相反,他们已经远离了过去那种封闭的状态,他们成长的环境已经是五光十色。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多元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呈现在他们面前。对他们进行教育,如果还是沿用传统说教的方法,从理论到理论,从本本到本本,概念化、公式化地灌输,只是要求人家怎么做,却讲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其中的思想脉络也不甚了解,对出现的思想问题不善于捕捉,回答不了现实问题,解决不了现实问题,这样不仅产生不了任何效果,而且还常常造成逆反心理。搞好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要从研究人出发,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合点、关注热点,抓住敏感问题,以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循循善诱,求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上的共鸣。

(二)要强化教育的渗透性。

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靠几次教育活动就能奏效的。由于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很多问题是受环境的影响、受不良信息和不良现象的影响,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也应该多管齐下,从各个方面坚持正面的引导和渗透,使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薰陶、受到感染,使思想道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效果。强化渗透性,不仅要求我们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和不断更新的对策,而且还要注意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通过各种形式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使他们所处的每一个空间都有良好的气氛感染人。

(三)要讲究教育的艺术性。

青年教师文化素质较高,感情丰富,自尊心强,他们渴望得到领导和有关部门更多的了解,但又不愿主动接触领导。他们当中的许多想法、看法、情绪和观念,在个人交往中,最能真切地流露。在个性特点上,他们难以接受那种在大庭广众场合中的严厉训斥和责备,而渴望进行平等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他们出现的思想误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遇到重大历史转折和社会变革而产生的心理矛盾所导致的一种认识上的偏颇。因此,在教育中要进一步密切与他们的联系,与他们广交朋友,以诚相待,强化工作的亲和力,通过情感交流,拉近距离,理顺情绪,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赢得他们的信任。

(四)要体现政策的主导性。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人们的个人利益观念随之增强。而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组合,利益差别明显增大。面对利益分配上的差距,许多人心理上不平衡,甚至在个人情绪上、思想行为上出现了不良的状况。对此,我们除了进行一些正面的教育引导之外,还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一方面保障教职工的利益,让大家得到更多的实惠,另一方面要依靠政策消除或减少不公平的因素。同时,要对那些兢兢业业作奉献者给予利益上的倾斜,不让老实人吃亏,以发挥政策上的主导作用,使先进的思想和行为获得切身利益上的保障,使高尚的道德境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大家所理解,所接受,所仿效。

(五)要发挥软环境的重要性。

人的思想观念和信念追求,是在一定的环境下逐步形成的,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必须建立起有利于成就事业和实现理想的良好环境,让大家都能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向事业上的成功和创造自己的幸福。良好的软环境凸显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睦、体现出人本意识和人性化运作,催化出人的内在情感,提升着人的自觉元素。无疑,这是凝聚人心的一种强大催生剂。如果仅仅是硬件条件比较好,而软环境上不去,人的积极性同样发挥不出来,人的主动性更无从谈起,再好的条件也会丧失,再多的人才也会流失,再美好的愿景也难以成为现实。发挥软环境的重要性,就是要从有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出发,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展翅高飞的空间,使大家都能各尽其才、大有作为,通过自己自觉的奋斗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谈宜彦:《宣传思想工作也要以人为本》,[J],求是,2004(1):14

[2]王明明:《论道德共同体》[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70

[3]陈喜玲:《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3):60

[4]耿玲:《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几个重点》[J],红旗文稿,2007(19):35

[5]陈贵发:《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 今日科苑2010(8):13

项目基金:该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8年)规划项目课题论文,项目编号:08jy50 ( 赣社规字【2008】9号)

作者简介:何少华,赣南医学院副教授;王晓玲,赣南医学院教授;廖信伟,赣南医学院讲师;谢云天,赣南医学院助教。

道德领导思想对高校教师管理的启示 篇7

一、道德领导思想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 道德领导思想的内涵

道德领导思想是指以专业和道德的权威为基础, 通过引导教师实现自主管理的同时将学校从一个组织变为一个共同体。萨乔万尼认为, 学校是专业的学习共同体, 教育管理者的领导活动以及校内其他人的领导活动的权威来源, 是学校共同利益意识及每个人的良好愿望、承诺与职责。学校组织的理念是实现学校共同利益意识及对每个人良好愿望的承诺与尽责, 这也是学校提升的出路。

道德领导思想背后的人性假设:人不完全是为自我利益而工作, 还为所珍视、所信仰、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做, 即人也会为专业道德的权威而驱动。正因其理论不同于传统管理理论背后的人性假设, 所以萨乔万尼从应然的角度看, 专业和道德的权威应是学校领导的核心权威, 应置于传统领导理论的科层权威、心理权威和技术—理性权威之前。

(二) 道德领导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德领导思想的理论依据是学校是传递文化、生产知识、培养人才的特殊组织, 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不同于企业或其他科层组织, 尤其需要道德领导。而《2010—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七章也强化了高校不同于其他企业或科层组织的职能, 高校一要培养人才, 二要科学研究, 三要直接服务社会。高校的三大职能主要是由高校教师承担的。

在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语境下, 价值缺失现象普遍, 高校教师身上也屡见不鲜。从师德来看, 高校教师育人观念淡化、重科研轻教学, 重名利轻奉献, 甚至有些教师学术腐败;从心理、生理角度看, 高校教师健康问题频出, 如职业倦怠, 易焦虑, 缺乏价值感和归属感。而道德领导思想强调构建学校共同体, 注重共同体内核心价值观引领, 学校成员基于责任和义务对共享的价值观作出回应。可见, 道德领导之于高校教师管理的实践意义。

二、高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教师工作的特点

高校教师是大学这一特殊的文化组织培养的高级人才, 研究高深学问、孕育高新技术而服务于社会。因而高校教师工作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从劳动形态上说是脑力劳动, 从劳动主体上是个体劳动, 从时空角度来看具有弹性, 从效果上说易受社会影响[1]。而且,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创造性、复杂性、隐蔽性, 工作成果很难以物化形式表现。因此, 有研究者考虑到高校教师工作的特点, 主张教师管理“以柔性管理为主, 刚性管理为辅;在权力管理与参与管理中, 一般以参与管理为主;在定性和定量管理上, 一般以定性管理为主”[2]。

(二) 当前高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教师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教师的任用、教师的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和教师的激励等几个方面。在教师任用上注重教师人事管理, 也就是教师进、管、出等方面;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上重量化指标轻质性评价, 注重教师的显性工作忽视隐性工作, 看重结果不关注过程, 如发论文篇数、课时量、指导学生人数等;对教师激励注重物质激励拉大教师差距, 忽视道德层面的激励;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不够, 主要依靠外在的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致使有些教师因驱力不足而找不到工作的意义, 从而产生职业倦怠。当前高校教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违背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的问题, 其背后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问题。

运用道德领导思想分析当前高校教师管理的问题, 就会发现在高校教师管理过程中过多运用传统领导理论中的科层权威、心理权威和技术—理性权威, 如高校规章制度、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等, 偏向于理性, 客观性, 自我利益的重要性、明确性, 使高校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成为利益交换关系, 而忽视了作为附加价值的情感、团体成员身份的重要性、意识和意义、道德、自我牺牲、责任和义务等道德权威的领导, 致使教师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正如萨乔万尼所指出, “传统领导方式失败有两个原因:第一, 我们已逐渐把领导视作行为而不是行动, 视作心理学方面的 (因素) 而不是心灵方面的 (因素) , 视作与人有关的 (东西) , 而不是与理念有关的 (东西) ;第二, 我们过度强调科层的、心理的和技术、理性的权威, 而严重忽视专业的和道德的权威”[3]。

三、道德领导思想对高校教师管理的启示

基于高校教师工作的特点, 针对高校教师管理现状, 道德领导教师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价值的引领而实现教师的自我领导、自主发展, 从而发挥最大的效能。高校教师管理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一) 高校管理者从理念上要做道德领导者

道德领导思想要求领导者以道德的专业权威为基础, 而不仅仅是依靠职位或规章制度等管理教师, 引领每一位教师在承担学校的责任上共同加入领导者行列。管理者要成为道德领导者, 首先要做服务者, 为成为教师自身和学生的领导者而服务;其次做追随者, 管理者同教师一样信奉并追随高校的核心价值观。当高校核心价值观———共同的理念和共同的承诺得以分享时, 领导已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领导, 而是一种显著的道德领导。

(二) 营造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道德共同体

道德领导思想强调道德共同体的权威就是价值观的共享和专业的承诺, 即共同的责任及义务。高校中有各类教师团体, 如何建设成道德共同体?要“人工”产生而不是自然产生[4]。教师管理过程中要引导培养教师与各类高校成员如学生、同事、领导者、教辅人员等成为知识的人际学习的道德共同体。营造策略有:一是建立各类专业教师共同体。可通过团队教师参与制定团队目标形成共享的盟约来建立, 如以学科为纽带或课题研究为目的的学术团队。二是组织教师专业共同体内部活动, 内化共同体内部精神。如可请学科带头人引领和管理者参与专业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三是加强各类教师共同体之间的互动。如组织文体活动或执行开放的校本教研活动, 如学术沙龙, 提供时间空间, 搭建平台让教师有机会与同事、学生合作交流探讨。虽然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往往高度细化, 每个教师研究的方向、研究程度均不一样, 但是教师在知识的人际道德共同体里教学和科研, 教师的专业知识可以得到共享和互补, 有利于教师专业价值观和专业能力相结合, 有利于教师对工作产生满意感, 从而发挥更大的效能。

(三) 培育道德领导替身

道德领导思想下的领导替身有四个, 应用到高校教师管理中可理解为:教师对共同体规范的响应, 对专业理想的承诺, 教师充盈的工作状态以及团队精神。具体培育途径如下:一是请教师参与管理。邀请全体教师参与制定学校愿景、规划、规章制度等, 提高教师对学校道德共同体规范和价值观的认同。二是帮助教师将个人发展规划与高校发展目标结合, 促使教师个人专业理想与学校共同体结合, 进而形成领导替身。三是注重给教师创造平台, 如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教学展示课等, 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和胜任感, 从而体验到充盈满意的工作状态。四是减少教师个体考核量化管理, 鼓励教师共享专业价值观和承诺共同的事业, 如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心理契约, 由此团队精神自然形成。高校教师管理过程如有这四种道德领导替身, 教师的能动性、自主性会发挥到极致。

(四) 重视道德激励高校教师

道德领导思想强调学校领导要慎用心理技术, 在营造教师道德共同体的过程中, 重视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 如学校愿景对教师的激励;在培育道德领导替身过程中, 注重创造充盈满意的工作状态激励教师。这些道德的专业因素能激励教师持续投入, 甚至当所做的工作已不再有趣或不再令人愉快时, 教师仍能持续投入。如高校让教师承担学校子课题并助其科研取得成果, 创造机会让教师感受到个人重要性和意义的特殊感觉, 教师自会产生成就感和归属感, 从而有效激励教师承担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值得一提的是, 道德领导思想并不否认其他的激励方式, 只是强调要注重道德因素激励教师, 时至今日尤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52-254.

[2]吴志宏, 冯大鸣, 魏志春.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53-155.

[3][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5.

高校思想道德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途径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世界大家庭中独树一帜, 中国人特别看重一个人的道德素养, 大力弘扬道德规范。在人才的选拔上, 学生的考核中, 我国历来以德为先, 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道德是人类自由自在、赖以生存的相互制约行为标尺, 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以个人自身修养为基础, 人们思想道德意识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流。思想道德是学习生活与人交流沟通的润滑剂。近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 再也不能以经济的GDP增长论英雄了, 可见, 在国家的全面发展中不能仅凭经济来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 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 既要经济上的小康, 也要思想道德上的小康。当前, 在社会主义理论上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外, 又提出政治文明, 毫无疑问, 没有思想道德, 就谈不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也不会长久, 上世纪90年代后至今, 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经济发展与思想道德形影不离, 不可或缺。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其原因

现在是个多元化社会, 大学生以“90后”居多, 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群体意识, 个性强, 以自我为中心, 我行我素者不在少数。干什么事缺乏耐心, 同学之间稍有摩擦、矛盾, 互不相让, 矛盾容易激化, 因小失大, 缺乏解决问题的耐心。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产生道德滑坡的原因:偏重经济作为发展指挥棒的副作用。我国计划生育国策下独生子女成长中的现实道德培养问题。学校德育教育与现实脱节: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主要以理论的形式完成, 学生的有关思想道德的活动, 比如学校组织上街打扫卫生, 去敬老院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以及3月份的学雷锋活动, 但多流于形式, 没有一个系统长远的考核记录方式和奖惩标准。做了好事的学生得不到及时的肯定、表扬, 做了坏事的学生也得不到相应的批评, 是非观念淡薄, 也是造成思想道德下降的原因之一。近几年, 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脑已经相当普及, 网络、媒体等信息媒介已经充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游戏、影视剧中的色情、暴力、恐怖场面已经闯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严重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按经济观点讲, 国民人均收入达3000美元是一个社会生活优越、亢奋的过渡期, 功利主义弥漫, 期间各种社会问题会涌现出来, 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明。一些公益部门, 捐款捐物渠道不畅, 款项去向信息不透明, 甚至捐款还要收税, 也在某种程度上中伤了人们出于人道主义层面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应多关注社会, 增强公共意识感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已成了社会上部分人的做人原则。2012年10月13日, 广州佛山小女孩悦悦被车撞伤, 倒在血泊里不省人事, 接连从身边眼睁睁的过去了近二十人, 小女孩最后被一名环卫工人救起, 在神州大地产生的巨大心灵海啸, 简直是国民的道德之殇啊。前几天, 有中国家庭去埃及旅游, 还是小学生的孩子在有3000年历史的神庙墙壁上刻字, 在网上引起热议。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到国外旅游, 大声喧哗、吵闹已成了国人的象征性标志, 使得周围人闻声而避。公交车上最简单的让座都做不到, 可见思想道德之下降到何种程度。道德滑坡直接影响国人的形象。在欧美、台湾、香港等地, 义工组织规模庞大, 有组织有纪律, 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环保、保护动物、敬老院帮扶、社会突发事件中、人道主义援助, 关注、帮助弱势群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自愿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对于公共意识的提升, 培养大爱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

三、高校应全面营造育人环境

(一) 学校方面

一点一滴见真情、见功夫、见思想。所有校园物品, 小到一砖一瓦、桌椅, 大到楼台亭阁及教学楼等, 物品、建筑规矩、规范, 横平竖直, 弧度过渡自然, 处处显示着行家里手的痕迹。在中国近代, 西南联大由茅草棚盖的教学楼被当时校长梅贻琦指定由该校建筑系梁思成设计, 一方面是为了尽力压缩开支, 其中也暗含着建筑大师梁思成的美学追求, 它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教学科研之余, 大力弘扬道德模范, 积极引导学校党支部、宣传部、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工作。在思政课上下工夫, 尽力突破较为枯燥、缺乏实际效果的理论讲授瓶颈, 不光使学生知道学什么, 同时要使学生知道如何学, 在实践中学的思路。倡导教师要把教书、育人结合起来, 在教书中育人。大学的环境是思想融合的大熔炉, 来自全省、全国, 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济济一堂, 是思想的大碰撞, 是相互影响、适应、多样性又统一的大舞台。大学是思想道德研究领域的理论高地和重要的实践基地, 大学不但是教书, 而且是育人的地方, 至今仍是莘莘学子心中的一片净土, 是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的乐土。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说, 在大学里除学习科学知识外, 还要培养学生刻苦努力、与人交流, 要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的前提便含有道德的内容, 在西方强调自由之思想, 独立精神是在思想道德之上的自由与独立, 与中国强调大学是学做人, 学做事, 先学做人后做事, 在道理上有相似之处, 互不矛盾。开放校园, 更大程度地使高校资源与市民共享, 让高校不仅是知识的象牙塔, 也是市民心中的精神乐园。在国外, 许多高校没有围墙, 学校与城市融为一体, 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在欧洲有一道著名的“柏林墙”, 它既是真真切切的钢筋水泥之墙, 也是人们心中的一道思想道德屏障。大学生要有破墙而入的胆识与魄力, 我们的生活便会多千万条路, 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着全社会的思想道德高度。

(二) 学生层面

应该全面发展, 把思想道德作为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现在人们常讲情商, 而情商主要指与人交流沟通, 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 而良好的思想道德是与人相处的前提和基础, 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大学生应是思想道德排头兵。大学里有许多志愿者社团, 包括支教、红十字社团、环保志愿者社团等,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别人, 传递爱心, 彰显当代大学生的风范。心中有大爱, 爱人、爱家、爱国、爱生活。梵高语, 爱不在表现而在流露。

(三) 政府、社会、家庭层面

目前, 不少事例在显示着道德的缺失对社会的恶劣影响, 见死不救、怕惹事、铺张浪费严重, 国家相关部门统计, 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够两亿人吃一年。目前, 全国范围内遭受环境恶化, 生态失衡造成雾霾天气让全国人民深切意识到了人类与自然和睦共处的重要性, 活在尘埃中, 覆没在浓雾中, 为尘所困, 已成了许多人最直观真切的感受。亿万年前, 恐龙的灭绝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而现今的雾霾再一次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 人类便会成为恐龙的下场。而人类目前由于道德缺乏而出现的各种不文明丑恶现象, 也在成为人类思想道德的雾霾。道德是人相互遵循、相互相处的基本准则, 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的文明的遮羞布, 大学是青年人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思想道德的理论研究, 实践的重要之地。

三、引导大学生弘扬、践行思想道德的途径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大学生应身先士卒, 大学生中出现的无数道德模范也体现了这一点。他们既是科学知识的传承者, 又是思想道德的领头人。在我国, 高等教育已经相当普及, 高校将思想道德与科学知识并重已是迫在眉睫, 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的社会一份子, 其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言而喻。作为政府部门, 应加大对高校思想道德实践方面的投入, 始终高举思想道德旗帜, 整合利用各种媒体, 大力宣传弘扬先进人物事迹, 建立道德基金会, 完善奖惩机制, 促使大家敢扶老人、乐于让座、舍己救人、有难必帮, 不要让道德英雄、模范、见义勇为者伤心、流泪。近几年, 国家及各个省市举办的各行各业中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十大孝子、最美战士、教师、医生等涌现的先进模范, 都是在展示他们爱岗敬业、道德高尚、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 让思想道德模范进校园、进高校, 促进思想道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把思想道德这个人类文明火炬高高举起, 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冯民生, 陈刚著.艺术教育新视野[C].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2]张长保, 路正社, 孙全学.助你飞翔: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高校思想道德 篇9

一、中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 中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特征

在社会主义下的中国把高校看做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程度的优劣, 牵连到当代学生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以及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中国的大多高校通过完整且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课程, 教会大学生逐渐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念以及方法, 能够正视国内现阶段的状况, 从而认清共产主义信念, 养成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坚定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 美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特征

美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不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德育”等学科, 但是囊括了队伍、理论、职能、系统等有关思想道德教育的要素。 美国高校普遍要求学生必修课堂中已经参透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部分, 与此同时开建了公民教育以及大学生入学教育此类课程。

美国高校通过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 向大学生传输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因此资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观树立在美国大众内心, 从而练就了强烈的公民意识以及资本主义的爱国情感。

二、中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差异

中美介于在两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间庞大的差别, 使得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行中表现仍有强大的差距, 而且在理论基础以及培育目标上表现也很显然。

(一) 理论基础的根本不同

中国的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是以先进、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根基的。而美国的高校则是以“社会政治化”为理论根柢。

1.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三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 这三大结构组成了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原理上的根基。

2.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的指导。在政治社会化理论上涵盖了大量的资产阶级有关“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内涵, 而本质上则填充了美国高校有关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就是统治阶级想要宣扬政治文化, 从而开展公民教育的过程。

(二) 培育目标的根本作用不同

因中美两国在政治制度以及国情的巨大差异, 致使两国在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存有明显的差别。

1.中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中国的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基础, 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要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准接班人, 培育优秀人才的重任就落在各大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肩膀上。

2.美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美国却没有思想道德教育这一说辞, 只是在道德上培育成熟而且具有民主观念以及民主行为的公民。这同美国社会的存在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是密切相关的。美国的目的是将公民培育成在民主社会中合格的公民, 使成果与问题共存。

(三) 实施方式的根本不同

1.中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方式。长期在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上, 中国累计了富足的阅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里:

第一, 理论与现实相连接的实施方法。第二, 教育与利益相联合的实施方式。第三, 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预见性。第四, 身教重于言传。

2.美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方式。美国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一直采取直接和间接相连系的方式。美国的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向来采取传授和灌输的方式, 需要靠内外部的力量。它同时鼓舞受教者的研习并弄清价值观点, 重视开导教学方式, 呼吁开发内在的主动性。

三、美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一) 提高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社会性

通过事实可以看到, 把校内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作为主要环节来开展, 能够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敦促社会安定, 从而培育合格公民。纵使我国也在强调教育育人、管理育人以及服务育人, 但很多学校并没扭转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参照美国的经验要确立“全员德育”的思想意识, 调动一切可调动的部分, 形成各方面相互协调, 使教育力量形成合力。

(二) 坚持“意识形态化”把握正确导向

美国曾明确地表示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并宣扬其资产阶级民主阶级理念。而中国则坚定不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 维持我国在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培育目标。

(三) 将高校政治教育重点转移到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上来

中美高校在进行德育目的是向门生传输社会在主导意识领域与范例学生的道德德行。之前我国的德育教育在方式上欠缺灵动性, 应该将美国高校的科学方法发挥“拿来”精神, 将教育目标放置在一定情境之中, 能够理清问题的方法, 同时提高应对突发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通过将中美两国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差别比对, 参照美国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科学性及落后性, 汲取好的部分, 吸取失败的教训。使得更好地充盈我国在思想道德教育学中的理论框架, 把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方式带动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任务直至顺遂完成。

参考文献

[1]孔梅.对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理念综述[J].2012, 11.

[2]张益群.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分析和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 2007, 5.

[3]邓洁琼.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观察, 2003.

[4]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11.

高校思想道德 篇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高校部分教师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多元化的变迁, 再加上围绕增加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 教师问题被提上日程。高校教师面对工资改革之后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压力, 以及能否在既定领域安心致力于教师之道, 遵从教师之本, 在考验着高校教师的道德情操。中国高校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人才市场的双重竞争, 教师待遇在人才市场中又缺乏竞争力, 从而使高校教师成为人才竞争的焦点。 (1)

据报道, 来自高校教师内部的声音却是另一番景象, 前几年北大某副教授晒过自己的薪酬, 月薪4786元, 根本“入不敷出”。但问题在于, “入不敷出”到底是因为工资太低, 还是因为消费水平太高? (2) 由此我们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能否让他们安心做学术?这种收入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浪潮能否经受巨大考验?高校教师如何恪守教师职业道德, 如何按照教育政策法规严格要求自己, 就成为廉洁从教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廉洁从教, 是新时期背景下的一项长期工程, 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保障。廉洁从教具有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本质内涵: (1) 所谓廉洁, 包含着廉洁、廉正、廉仆、廉耻等内涵, 是一个人自律的保证, 自尊的动力。廉洁与从教相结合, 更加凸显了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为公, 是职业道德和精神的一种养成和习惯。 (2) 高校教育与廉政建设为一体是廉洁从教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保证在现实中体现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明晰廉洁含义, 牢记廉洁从教, 在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行廉操法的原则, 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作出表率, 是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诉求。 (3) 严格抵制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及奢靡主义。有极少数教师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奢靡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 存在着以教谋私, 其严重影响了人民教师的形象, 这些与教师职业的崇高性, 神圣性背道而驰, 与现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群众路线格格不入。 (4) 廉洁从教也是我国教师职业法规中的性质规定。结合现阶段我国教师的实况, 廉洁从教应着力坚持高尚情操, 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将群众路线奉献于服务对象和职业岗位, 具有重大的精神价值, 廉洁从教亦是高校教师构成个人道德品质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和因素。在廉洁的思想引领下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能为大学生树立为人从业或者升学的助推器。而今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 高校教师廉洁从教的本质内涵更应缘于师者的“道德光环”和“情感熏陶”, 在奉献中彰显教师风采, 在学科或者专业知识领域不断提升, 在教师形象方面不断保持和塑造, 以切实行动不断反思自身的理念和行为。

2高校教师廉洁从教的意义诠释及对策研究

高等教育需要优质高效的学校服务和主体功能的社会效益。这种教育内容的演进客观上要求不仅要求教学手段的创新, 更重要的要求其必须具备“为学、为师”的高尚品格和健全的人格特质及良好的心理调适和应对能力。这种教育实践基源于各项努力和付出, 并是在多年的历练之中对高校精神的本质解读, 也是提高大学整体教育质量, 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先奏和必要途径。

高等院校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将人培养成为人。这前一个“人”和后一个“人”是不一样的。前一个“人”是指自然人或者不完全的社会人;后一个“人”是社会人, 是具有知识、才能和素养的人, 是具有完全人格的人。 (3) 因此, 任何学校, 从小学到大学, 从国民教育到继续教育, 中心任务, 或者说根本职责就是育人。高等院校是应该以育人为中心, 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及增强知识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能力, 这对当代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新时代的教育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疑, 廉洁从教对于体现大学的本质定位意义深远。

廉洁从教不仅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殷切期望和第一要求, 也是教师从教内省自身的前提, 在新世纪具有重要意义。 (1) 廉洁从教有助于匡正社会不正风气, 抵制一些丑恶现象, 弘扬积极的价值观、文化观、经济观及服务观。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 个别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对高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影响。教师如果率先垂范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行, 且在“厚德, 博学”中以身示范, 就会以实际言行教育学生做一个清廉纯洁之士, , 同时还以教师的廉洁形象来教育、影响、感化社会中的成员, 为社会的清廉自律做好示范。 (2) 教师廉洁从教是教育事业和未来人才的基本道德要求, 是清除教育系统内部不正之风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战线的纯洁性需要广大教师洁身自爱, 更需要各级各类主管教育的机构和人员“清者自清, 廉者自廉, 为塑造人才、培育人才提供良好的氛围。

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中, 廉洁从教首先要发挥为公的奉献精神, 增强自觉为学校和社会服务的大局意识。高校教师从事的职业是一个为大学生做“嫁衣”、奉献人生的事业, 要讲授好一门或数门学科的专业和课程, 必须付出聪明才智和大量精力。为此, 必须具备这种献身精神, 才能积聚力量, 拓深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 为实际行动指引正确的方向。其次, 高校教师要牢记廉洁从教的准则, 融入爱心于学生当中, 教书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组建会计服务协会解决中职会计专业实训之瓶颈

王育恒1张福敏2

(1、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教师;2、重庆市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

摘要会计专业在中职学校中相对成熟, 但面临窘境:学生实训受限, 没有单位直接接受学士见习和实习。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结合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做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希望可以对于整个会计专业满足社会需求毕业生的培养以及整个会计专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会计服务协会实训可行性

自我校开办会计专业以来, 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些年来, 在学生参加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考试过关率较高的基础上, 仍然存在这一问题无法企业深度会计实践, 且这种现象日趋严重。所以, 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窘境:学生持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 但是无法从事财务方面的相关工作。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由于可能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 或者成本控制等敏感问题,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学生在企业进行财务工作方面的实习或者实践, 导致学生失去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机会, 无法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因此会计专业实训成了制约会计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笔者作为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的会计专业管理者, 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 经过广泛的行业调研以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我们发现, 我们可以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筹建会计服务协会来满足学生实习和见习, 如何筹建, 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财务服务协会成立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研究

3.1 学校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企业需要。

在《重庆市江北区“十一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周边观光生态农业相结合, 在各中心旅游点建设集观光、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游憩商业中心, 重点建设铁山坪生态旅游文化中心、望江温泉餐饮一条街、铜锣峡温泉餐

育人、热爱学生, 才能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主义及利已主义思想意识的侵蚀, 才能“廉洁奉公, 独善其身”, 在职业信仰中体会到乐趣。再次, 高校教师应倾注专业智慧和经验, 依托崇高的思想品德塑造大学生美好的未来, 这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 而且是传承文化的一种美好行动, 是主观意识和客观效果的合理统一。最后, 廉洁从教必须坚持自觉抵制和纠正社会不良风气, 同各种有损教师形象和错误的职业观做斗争, 在科研领域和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认真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总结, 进行学术交流, 尽心尽力地奉献自我, 以培养出更高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高校教师廉洁从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同饮一条街, 积极发展城市休闲旅游业。”“规划建设寸滩现代物流基地。将寸滩现代物流区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及西部地区最大的江海联运物资集散地。寸滩港物流基地规划占地面积1500亩, 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这样势必在学校周边地区有许多微型企业迅速建立, 就需要大批的会计人才, 不是每家企业要一名全职会计, 这样对企业来讲工作费用高, 还要为其提供办公场地, 考虑公司员工享有的员工福利, 即使到代理公司也每月服务费仅300到600元费用, 企业之需要进入, 做为财务服务协会的成员, 就可以免费由中心师生专家完成代理记账。

3.2 学校势如破竹的发展优势, 学校需要。

学校凭借示范校建设, 校企合作取得一定成效, 合作会计事务所两家, 企业数十家, 另外还邀请了企业的会计管理者形成教学指导委员会, 聚集了优秀的教师团队, 建立了完善的实训场地, 具备会计操作的人力和物力的条件, 但是学生的实训企业间隙还存在一些不足, 无法达到企业真训的条件, 需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机会。

总之, 企业需要做账, 学校需要实训, 成立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团财务服务协会, 具备了必要条件和适当时机, 也具备的基本的市场。

2财务服务协会组建流程

(1) 研究政策, 发现机遇。认真的研读江北区关于铁山坪地区发展的一些规划, 收集本地区的微型企业信息, 取得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迅速开展工作, 筹备成立“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团财务服务协会”。

(2) 企业调研, 把握关键。深入周边已经初步发展的餐饮企业、物流企业、娱乐企业、休闲企业等相关的企业开展可行性调研, 了解企业的会计方面的诉求, 搜集企业的想法, 邀请企业共同为“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团财务服务协会”的

样, 新的社会发展时期, 恪守高校教师廉洁从教的信条是体现教育的本质内涵, 关系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是直接应用专业和学科即将服务于社会的对象群体, 高校教师厘清廉洁从教的深层意义, 在教育实践中勇担教育重任, 自觉同各种不良风气做斗争, 是当代高等教育的职能要求, 更是催生希望和未来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袁汝海裴兆宏甘雪妮高校教师工资待遇国际比较与思考[M].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6

[2]聊城日报20101102期第B2版:2010.11

上一篇:文化体验教学下一篇:清代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