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生态特征

2024-05-03

生理生态特征(精选九篇)

生理生态特征 篇1

中学阶段是人生旅途中最关键的阶段, 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突增时期。中学阶段生理发育的变化涉及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 其中以形态、功能、内分泌等的变化最为剧烈, 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发育。

中学生的体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骨骼、肌肉和脂肪发育的综合水平。体重的增长除与骨骼增长有关外, 肌肉和脂肪的增长更为重要。肌肉的迅速发育, 使体重急剧增加, 肌肉所占体重的比例由8岁时的27.2%上升到17岁时的44.2%。一般来说男生的肌肉发育显著优于女生, 而且男子的肌肉发育一直要到30岁左右才达到高峰。中学女子体重的增长与皮下脂肪沉积增多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女孩从8岁时起, 体内脂肪发育就开始加快, 在中学阶段体内脂肪持续增加, 广泛分布于胸部、臀部等处, 使体重增加, 体态丰腴, 显现出成年女子体型的特色。

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虽有一定的规律性, 但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根据形态发育的差异, 可把中学生的发育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称为早熟型, 其特点是开始形态发育的年龄较早, 但突增过程较短, 早熟型女孩多为矮胖型体态; 第二种类型是晚熟型, 其主要特点是开始发育的年龄较晚, 但突增持续时间长, 最后往往比早熟者高, 晚熟型男孩多为瘦高体型;第三种类型称为平均型, 是介于早熟型与晚熟型之间的发育类型。

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必然引起相应的生理机能变化。生理机能包括许多方面, 中学生对其中性的萌发与成熟最为敏感。生殖系统是人体内最迟发育成熟的一个机能系统。在童年期发育极其缓慢, 进入青春发育期后迅速发育, 性器官和性机能逐渐发育成熟, 第二性征相继出现, 并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生殖系统的发育与性的成熟都与内分泌激素分泌增加有直接联系。

在学生的性发育过程中, 老师要时刻关心学生这方面的变化与表现, 适时向学生进行性教育, 要让学生懂得性发育的科学知识,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身体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也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首要条件。做老师的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发育正常、身心健康。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魄健全呢?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 老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 采取一些科学方法,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除了正常开设体育课外, 还要搞一些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 同时还要穿插开设一些生理心理卫生课。通过各种活动, 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 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 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从事各项活动。

体育是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体育对学生不仅十分重要, 而且十分必要。体育对学生的身体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进机体代谢、改善机体调节机能, 使人体骨胳变得粗壮坚实、肌肉发达、胸围增加, 身体既强壮又健美。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 全面地发展体力和活动能力, 增强体质。经常在室外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而增强防病抗病能力。

体育是丰富学生生活, 调节大脑功能, 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学生所从事的是紧张而繁重的脑力活动, 持续用脑, 将会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维缓慢的现象, 因而学习效率急剧下降。如果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使骨胳肌肉等运动器官进入活动状态, 而使大脑细胞进入抑制状态, 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这样不仅锻炼了身体, 更为重要的是使大脑机能得到改善, 显著提高学习效率。

体育还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途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 对他们来说, 体育活动是一件有趣的事, 由此产生丰盈明朗的心情, 心境顿觉开阔, 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体育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而且能培养学生大公无私、顾全大局、自制能力、同心协力、尽心尽责等优良思想品质和勇猛顽强、果断坚决、百折不挠等意志品质。此外, 体育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由此可见, 体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在许多学校招生都要求体育成绩, 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升入这些学校深造。这样的做法有利于选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体现了体育的重要性, 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王良均.浅谈初中生青春期体育锻炼应注意的问题[J].科教创新.2010. (07)

香菜的生理特征 篇2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无毛,有强烈香气。根细长,有多数纤细的支根。茎直立,多分枝,有务纹。基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列,叶柄长2-8cm;羽片广卵形或扇形半裂,长1-2cm,宽1-1.5cm,边缘有钝锯齿、缺刻或深裂;上部茎生叶三回至多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线形,长5-15mm,宽0.5-1.5mm,先端钝,全缘。

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序梗长2-8cm;无总苞;伞辐3-8;小总苞片2-5,线形,全缘;小伞形花序有花3-10,花白色或带淡紫色,萼齿通常大小不等,卵状三角形或长卵形;花瓣倒卵形,长1-1.2mm,宽约1mm,先端有内凹的小舌片;辐射瓣通常全缘,有3-5脉;药柱于果成熟时向外反曲。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5mm。背面主棱及相邻的次棱明显,胚乳腹面内凹,油管不明显,或有1个位于次棱下方。花果期4-11月。其品质以色泽青绿,香气浓郁,质地脆嫩,无黄叶、烂叶者为佳。

香菜属耐寒性蔬菜,要求较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生长不良。香芹菜属于低温、长日照植物。在一般条件下幼苗在2~5度低温下,经过10~20天,可完成春化。以后在长日照条件下,通过光周期而抽薹。香芹菜为浅根系蔬菜,吸收能力弱,所以对土壤水分和养分要求均较严格,保水保肥力强,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最适宜生长。对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为pH6.0~7.6。

现代人类已退化十大生理特征等 篇3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懒而不爱锻炼可能表示你正在丧失关键性的基因。

研究人员在对特别饲养的健康小鼠进行研究时意外发现,有些小鼠肌肉处的两个基因对四处走动、运动锻炼是必需的。这些基因控制了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一种能在人运动时发生转化的酶)。那些肌肉内没有该基因的小鼠不能像其他小鼠一样跑数英里,在几秒钟之内即可被辨识出来。研究人员发现,没有肌肉AMPK基因的小鼠,线粒体层级会较低,当运动时它们的肌肉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会下降。通过剔除这些基因,发现线粒体的关键支配者是AMPK酶。

当人们的生活随着新兴技术与运动渐行渐远时,人们的健康基本水平逐日下降,人们肌肉内的线粒体也被减少。这反过来导致人们越发难以重新开始锻炼。(《科技日报》)

无名指长短影响性欲

女人想找寻另一半,或许得将男人无名指的长短列入考虑,因为这与男性的性欲有关。美国科学家发现,无名指的长度确实是由子宫内男女性荷尔蒙含量决定。婴儿接触到愈多男性荷尔蒙睪丸素,无名指就可能愈长。这项研究首度说明,男性的无名指为何通常比食指长。女性则是相反。

无名指长短以往被认为与精子数量、侵略行为、性倾向及运动细胞有关。而高睪丸素则与性欲较强相关。这项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了解前列腺癌与乳癌等与荷尔蒙失调有关的疾病。(《新华网》)

现代人类已退化十大生理特征

尾椎骨,也成为尾骨,是人类椎骨的最后一个部分,也可以说是人类失去的尾巴的残余。实际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或多或少有带着尾巴的影子,即使是在子宫发育的时候。对于人类来说就是如此。人类胚胎发育的某些阶段,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有尾巴形状的组织。

阑尾可能是人体器官中最著名的“遗迹”了。从这张“阑尾的过程”图片中,现今看来人类看似微不足道的阑尾曾经却帮助我们的祖先消化过很多富含纤维素的植物。有些科学家认为,现代人的阑尾可能发挥的是一种“安全屋”的作用,也帮助消化,但是那些做过阑尾切除手术的人就会告诉你,阑尾的真正功能或许就是填填外科医生的腰包罢了。

智齿就像是口腔中不受欢迎的“住客”。通常,在口腔中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它们,但是它们可不管。它会让你老不舒服。通常智齿很少有能长好的,留着它们经常会让人非常难受。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拔掉以绝后患。

半月皱襞是在眼部结膜内侧,相当于低等动物的第三眼睑,是进化过程中的退化痕迹,组织结构与球结膜近似,血管丰富。在很多鸟类、爬行动物中都有这样的特征。

鼻窦是人体重要的“空气口袋”。尽管关于鼻窦的作用科学家们争论不已,但是依旧没有达成共识。有一点倒是公认的:如果你的鼻窦感染了,就会导致头痛。

这里指的可不是整只耳朵。对于大多数灵长类动物来说,它们能够灵活地运用耳朵,就像卫星捕捉信号一样。但是对于人类,我们的耳朵却已经丧失了这部分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黑猩猩和人类一样,耳部肌肉不发达,耳动能力较弱。

世界上大约10%的人,耳朵的外缘有螺旋状,这是进化遗留的痕迹。在这张图片中,一个称为“达尔文结节”的耳轮增厚部分很明显,这是很多哺乳动物共有的特征。

当你感到冷或者是受到压力的时候,你身上的竖毛肌就会不自觉的收缩,让你起“鸡皮疙瘩”。因为如果是生活在丛林中的动物,这种功能可以帮助自身热量的保持。只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变成毛发浓密的“毛茸茸”动物,竖毛肌则不会像给我们祖先提供保护一样起作用了。

迄今为止,男性乳头的生物学功能依然是未解的谜团。当胎儿缺失Y染色体时,会发育成为完全的女性;而当Y染色体存在时,胎儿则会发育成为男性。

掌抓握反射是一种人类已经退化的行为。当一根手指或者相似的目标接触到新生婴儿的手掌心,37%的婴儿会本能地抓紧物体,婴儿的脚掌也会有同样有趣的反射现象,直到4到5个月时消失。这种反射行为对于我们的祖先或许很有用处,例如刚出生的小畜会抓紧母畜毛发而避免摔落的本能。

扁桃体是人类身体的第一道防线,抗击着入侵的体内的病原体。扁桃体发炎或者是感染带来的困扰让很多人认为,如果扁桃体当初真的担负着免疫系统的重要角色,那么人类进化至今,它的这种功能或许早已退化了。(《光明网》)

基因变异能引发偏头痛

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研究报告称,偏头痛与3个基因变异有关。研究人员对超过2.3万名妇女的基因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妇女中有5000多人患有偏头痛。在这份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研究人员在约30亿个人类基因碱基对中,找出了具有关联性的序列。

结果显示,偏头痛患者的3个基因较常出现变异,这3个基因分别为TRPM8、LRP1和PRDM16。如果被调查女性上述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异,她们患偏头痛的几率会提高10%至15%。

据研究者介绍,TRPM8基因控制着人们对寒冷和疼痛的敏感程度,LRP1基因负责向神经元传递信号。PRDM16基因能够调控肌肉脂肪代谢,其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正在研究中。(《科技日报》)

青少年吸毒可致膀胱萎缩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发现,大多数服食氯胺酮(俗称“K仔”)的青少年,都会出现膀胱萎缩现象。“索K”次数愈多,膀胱容量愈小。另外,研究又发现,戒毒可令吸毒者膀胱功能逐步撤消。接受戒毒服务约3个月后,吸毒者膀胱容量可恢复至平均243毫升。而戒毒1年以上,膀胱容量可恢复至387毫升。不过,如果吸毒年期太长,即使戒毒,亦未必可改善受损膀胱的功能。(《中国新闻网》)

他汀类药物有抗感染功效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报告说,曾参与他汀类药物试验的人群,在试验结束多年后因感染而死亡的比例还明显降低。广泛用于降血脂和防治心脏病的他汀类药物,“出人意料”地还有抗感染的功效。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报告说,曾参与他汀类药物试验的人群,在试验结束多年后因感染而死亡的比例还明显降低。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他汀类药物可能具有多方面的疗效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地服药,因为也有研究显示这种药物可能造成肌肉疼痛,还可能对肝、肾等产生副作用。(《新华网》)

无痛手术治疗老花眼

英国开始启用一种新疗法,在角膜内植入微型环,无痛治疗老花眼,摆脱眼镜烦恼。这一疗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发并不断完善,耗资7000万美元。手术核心是在角膜内植入微型环,调节角膜屈光度,使影像投射到视网膜时完全聚焦。

6年前,一些老视患者勇敢尝鲜,第一批接受手术。研究人员定期检查他们的眼睛状况,发现植入的微型环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去年开始,欧洲一些国家和日本的6000多人接受这种手术治疗。

不过,这种手术并不适用于所有老视人群。专家建议,70岁以上老人慎用。(《深圳晚报》)

有些基因太多会让人超瘦

与肥胖有关的基因特征近来多有报道,但让人超瘦的基因特征很少被发现和提起。有些基因的数量如果太多,就有可能让人骨瘦如柴。

由英国、瑞士、法国等多国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这份研究报告说,研究人员调查了超过9.5万人的基因数据,结果发现,如果第16号染色体上名为16p11.2的一个区域中的基因被过多复制,就会让人超瘦。如果拥有过多的相关基因,男性超瘦的风险会是正常人的23倍,而女性超瘦的风险也会是正常人的5倍。这里超瘦的定义是体重指数低于18.5,已属于不健康的瘦的范畴。

据介绍,在这个区域中共有28个基因,研究人员计划对它们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它们影响胖瘦的深层原因。(《财经网》)

性格并非一成不变30岁后才稳定

人的一生中,性格并非一成不变。许多人事隔几十年再遇到小学同学往往会发现,世事沧桑似乎已使对方变了一个人。德国近日公布的一项抽样调查分析结果从统计学角度证实了这一点。德国明斯特大学、莱比锡大学和美因茨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2005年至2009年间进行的一项涉及1.5万余名德国人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和退休等重要人生历程对心理学“五大人格特质”的影响,进行了专项研究。这五大人格特质是:经验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亲和性和情绪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性格一般要到30岁才会趋于稳定,70岁之后又可能发生明显变化,重大的人生经历往往会对人的性格产生重要影响。(《银川晚报》)

走路快的人长寿

一项新研究发现,走路快慢可预测寿命长短。研究涉及3.5万名65岁以上老人,结果发现,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死亡危险就会下降12%。比如,在75—84岁的老年妇女中,走路最快(速度大于等于1.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几率为 92%,而走路最慢(速度小于等于0.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几率仅为35%。

专家表示,走路速度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活力,因为走路涉及到身体诸多器官和系统,如心脏、肺脏、肌肉、关节、骨骼和大脑等。专家认为,走路速度将成为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判断患者体质的重要依据之一,速度慢意味着患者可能存在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血压、饮食以及锻炼等健康因素。(《西宁晚报》)

“气大”确实“伤身”

俗话说“气大伤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火冲头的时候做到心平气和。近日,“美国雅虎网”载文指出,生气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可是全方位的。

大脑反应慢。经常生气,大脑兴奋与抑制的节律就会被破坏,加快脑细胞衰老。

心律不齐。生气会让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强,大量血液冲向大脑和面部,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而造成心肌缺氧。心脏为了供应足够的氧气,只能加倍工作,从而引起心律不齐。

增加肝脏脂肪。生气时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游离脂肪酸增加。游离脂肪酸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它对肝细胞就像美食对身材,缺了不行,多了有害。

皮肤长斑。美国一项对5000名脸上长斑的女性研究显示,当她们情绪差时,任何药物对色斑的治疗都不明显,但减少生气次数,色斑就会消退。

伤害肠胃。经常听人说“气饱了”,这是因为愤怒的情绪会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变差,严重时会导致胃溃疡。(《银川晚报》)

保持直立姿势有助缓解疼痛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保持良好姿势可以让人感觉更强壮,控制力更强,对疼痛的忍受能力也更强。研究发现,与保持“服从姿势”(也称“投降姿势”,即弓腰驼背姿势)的人相比,昂首挺胸,姿势良好的人处理疼痛的能力更强。保持“服从姿势”的人,“痛点”更低,即对疼痛的忍受能力更差。

研究负责人表示,保持良好姿势有助于提高睾丸激素水平,降低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新研究表明,感觉疼痛的时候,人们应该尽量避免“服从姿势”,自然将身体弯曲成球状,而应该尽量拉伸身体。研究人员指出,坐直身体或站直身体,挺起胸膛,舒展身体,会让大脑产生“更能控制局面”的印象。因而,应对疼痛的效果会更好。(《中国妇女报》)

深层睡眠差增加高血压危险

多项研究证实,睡眠不足会导致肥胖症和心脏病等增加。而老年男性深层睡眠时间过少会导致高血压危险大幅增加。

哈佛大学医学院对784名平均年龄为75岁的老年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期间,研究人员根据参试老人深层睡眠时的慢波期(SWS恢复睡眠)时间长短,将参试者分成4组,完成SWS时间与高血压发病率关联对比研究。结果发现,SWS深层睡眠时间最短的老年男性罹患高血压的几率比SWS时间最长的老年男性高出80%。研究人员将年龄、种族、肥胖和睡眠时间长短等因素纳入综合考虑范畴之后,这一结果并不受影响。这项为期近4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那些SWS时间占总睡眠时间不足4%的老年人更容易罹患高血压。这些老年人夜间睡眠过程中惊醒次数更多,也更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问题。(《河北日报》)

吃糖过多伤心脏

糖吃得多了,不仅会带来肥胖、糖尿病等病的风险,现在有研究发现,它还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一项新研究发现,成年人吃糖过多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糖只能占每天食物热量的5%。专家表示,有证据表明吃糖多的人更可能罹患心脏病和糖尿病。最新研究结果发现,连续两周摄入的果糖或高果糖玉米糖浆占每日所需热量25%的成年人,其坏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B都有所升高。

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糖,而“隐形糖”让我们在不经意间也摄入了很多糖。专家提醒,猕猴桃吃起来较酸,含糖量却是10%。含糖量在9%—13%之间的水果还有苹果、杏、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等,而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水果,含糖量超过了14%。还有一种“隐形糖”是在面包、话梅、酸奶和调味酱里。亟待注意。(《西宁晚报》)

每天运动15分钟寿命延长3年

每天只要运动15分钟,每周六天共约90分钟,就可降低总死亡率14%、癌症死亡率10%、心血管疾病死亡率20%,延长寿命3年。这项突破性新发现颠覆了“运动333”(每周三次运动,每次30分钟,维持每分钟心跳达130下)或每周运动150分钟的现有观念,而认为少量而持续的运动对健康大有益处,而且容易达成。该发现可运用在各年龄族群、性别,且对有心脏血管疾病风险的人也适用。(《河北日报》)

年纪越大肌肉越少

研究发现,30岁之后,肌肉组织会以每年3%—8%的速度递减。到60岁的时候,肌肉丢失速度更快。肌肉减少意味着消耗热量更少。多余的热量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增加血管压力。研究人员还表示,肌肉力量还关系到骨骼力量。当肌肉力量减弱的时候,骨骼力量也会随之下降。

由于医学界及媒体一直以来都强调防止骨质疏松问题,女性格外重视保持骨密度,但对于保持肌肉质量却不够重视。肌肉随着年龄减少的另一大问题是,日后身体活动能力将大打折扣。无论是健身、买菜、干家务、洗澡等独立活动,都需要有足够的肌肉力量。 肌肉萎缩的另一大弊端是,人体对胰岛素反应变差。这必然会增加2型糖尿病危险,进而增加心脏病、中风和老年痴呆症危险。

专家表示,肌肉萎缩主要包括三大原因:1.缺乏锻炼。肌肉用进废退,锻炼少了必然导致肌肉萎缩。2.缺少蛋白质。目前的成年人蛋白质推荐量为:每1公斤体重0.8克蛋白质。3.激素变化。女性雌激素导致身体会发胖,增加的是脂肪而非肌肉。(《南昌晚报》)

坚持上下跳跃可增加骨密度

研究显示,每天坚持做上下跳跃的女性,1年后便可使骨密度增加。

临床研究发现,做跳跃运动时肌肉的收缩可以刺激骨膜,从而诱导成骨细胞的生长;跳跃运动还可以提高骨的弹性和韧性,增加骨密度,推迟骨细胞的老化过程,尤其会对髋部有很好的骨源性刺激。但这种方法一定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防止骨质疏松的效果。

做跳跃运动时也要注意安全。首先,地面要平坦,少穿皮鞋及硬底鞋。跳跃时注意用前脚掌着地,不要用脚后跟着地,以缓解对膝关节的压力。其次,饭前、饭后半小时之内不要跳,以免影响消化。最后,做跳跃运动时要维持好身体平衡,以免在跳跃时摔倒甚至骨折。此外,患有静脉曲张、关节病变及行动不便的人,以及已查出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均不适合做。(《生活报》)

生活越积极头脑越敏捷

德国汉堡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只要将你大脑的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想法上,并活在当下而不过多考虑未来,你就能维持良好的精神健康。该研究负责人斯特凡妮·布拉森说,越活越年轻的奥秘在于制造“积极效应”。

她说,这是一种“带有偏好的倾向,偏好那些积极的东西和在情感上令人愉悦的经历”。该研究显示,保持快乐并将注意力集中于生活的积极方面是人们衰老的时候保持头脑敏捷的关键。(《中国妇女报》)

午睡前喝杯咖啡更解乏

珙桐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篇4

1 珙桐天然分布环境

根据张家勋等[1]调查结果,珙桐分布在我国西南山地,北纬27°1′~31°7′,东经98°6′~111°1′的范围内,海拔700~3 000 m,成不连续的、点状分布,珙桐分布区多为凉湿型气候,具有潮湿、多雨多雾、夏凉和冬季寒冷期长的特点,相对湿度80%以上,年降雨量1 400 mm以上,日照时数为1 200~1 400 h。调查发现,适宜珙桐生存的环境条件是:海拔600~3 000 m,年平均温度为8.5~16.9℃,最冷月平均温度为-5.0~4.0℃,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2.0~30.0℃,年平均降水量为744.0~1 580.0 mm,极端最低温度为-15.6~-3.0℃[2,3]。

珙桐分布区成土母岩以中生代侏罗纪沙页岩和泥质页岩为主,土壤为酸性褐色棕壤、黄壤和黄棕壤,p H值一般为4.5~6.5,质地疏松潮湿,地表枯枝落叶层较厚。珙桐主要生长在沟谷两侧的山坡,坡度较大,降水量较多,土壤流失严重,肥力较差[4]。从分布区域上看,珙桐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西西北北部部、湖湖北北西西部部、四四川川盆盆地地边边缘缘地地区区、贵贵州州的的北北部部及及云云南南的横断山脉,分布地区地形复杂,植物种类丰富。

2 珙桐生物学特性

珙桐为单科单型属植物,仅有1种变种,即珙桐和光叶珙桐。珙桐为高大落叶乔木,一般高达10~25 m,最高达4 m以上,胸径1.0~1.5 m[5]。当年生枝紫绿色,一年生枝条上有明显的白色气孔点,无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深灰色,树皮灰黄色,粗糙呈不规则片状脱落,树形端正,树冠馒头形或圆锥形。冬芽大成圆锥形,紫褐色,芽鳞3~4对,覆瓦状排列。单叶互生,在短枝上近似簇生,心脏形或阔卵形,长9~16cm,顶端短尖尾状,基部心脏形,叶缘有三角形粗大的锯齿,具有毛刺状尖突,叶面鲜绿色,背面弥生丝状白绒毛,叶柄长4~8 cm,常生灰色绒毛[4,5]。

珙桐为两性花或雌雄花同株,头状花序,通常由多数雄花和一雌花或两性花组成,花基部生有长圆卵形或长圆倒卵形花瓣状的苞片2~3枚,初始为淡绿色,继而变为乳白色,脱落前变为棕色。珙桐雄花无花被,子房下位,4~10室[6]。

果实为核果,熟果青紫色,外果皮薄,中果皮厚,肉质,内果皮坚硬,木质化,构成果核,果核有沟纹,内含3~5粒种子。种皮薄膜状紧贴内果皮,种子类型为双子叶有胚乳种子,胚乳较丰厚,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脂肪,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等胚的4个组成部分发育完整,子叶宽大肥厚[6]。

珙桐在每年3月叶芽开始萌动,3月底或4月初孕蕾,初花期为4月20日左右,盛花期为5月上旬,末花期为5月20日左右,花期约30 d。开花初期,2个苞片直立向上生长,浅绿色,15 d后,逐渐长大,其中1个生长较快,另一个较慢。随着苞片生长和种子形成,花梗承受不了苞片和种子的重量,被压弯,苞片下垂,随即苞片变为白色,10~15 d后苞片脱落,5月下旬幼果逐渐形成,10月下旬果实成熟并开始脱落,11月下旬全部脱落。珙桐的高生长主要在3—6月。珙桐从幼树到开花,花前成熟期6~10年。

3 珙桐群落特征

珙桐种群一般可以分为珙桐作为优势种的种群和珙桐作为伴生种的种群,但是珙桐作为优势树种的种群很少,一般都是以共优种或次优种与其他阔叶树组成混交林[7]。珙桐种群在组成上以落叶乔木为主,灌木层和草本层组成上依据群落分布环境差异而不同。

群落的区系组成以双子叶植物为主,单子叶植物次之,无裸子植物或裸子植物很少。珙桐种群梯度分布比较明显,主要分为乔木、灌木、草本3层,乔木树种以壳斗科、樟科、珙桐、槭树、连香树、水青树和胡桃科植物居多,乔木层可分为2层,珙桐和光叶珙桐为第1层,第2层主要是川灰木、汶川钩樟等,有研究表明珙桐种群中乔木的分布与海拔高度和土壤因子有重要关系,而且珙桐在种群中的地位也与土壤有重要关系[8]。珙桐种群灌木层种类较多的科有蔷薇科,荨麻科等,草本以鳞毛蕨科、毛茛科、百合科及蓼科等植物为主[9],群落中还有大量古老孑遗种子植物,大量孑遗物种的存在表明该种群物种构成的残遗性以及植物区系的古老性和稳定性[10]。珙桐群落的垂直结构与其所在生境湿润多雨,阳光充足的气候条件有重要关系[2]。

珙桐种群是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带亚高山地区的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内的孑遗种群,该种群具有热带和温带的过渡性质,珙桐种群的幼苗耐阴,成树喜阳,生长迅速,分布小而零散,群落中可见其幼苗、幼树和成树共存现象,珙桐种群是群落中比较稳定的成员[11]。珙桐种群内,珙桐受到的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增大而逐渐减小,珙桐种内竞争较之与其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12],因此中小径级的珙桐在群落中受到的生存压力较大,应加强对中小径级珙桐的保护。

4 珙桐遗传多样性研究

根据对天然珙桐群体的RAPD研究发现,珙桐种内的DNA多态位水平较高,遗传多样性高于一般阔叶树种,而且珙桐群体间遗传分化巨大,2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但是由于珙桐呈星散状和间断分布在狭小范围之内,受小种群效应及缺乏有效的基因流影响,珙桐间分化种类并不多[13]。徐刚标等[14]对湘鄂西等地的珙桐种群RAPD分析发现这2个地区珙桐群体间存在非常频繁的基因流,同时,李雪萍等[15]对神农架4个珙桐居群的RAPD分析结果证明珙桐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遗传变异以居群内为主。李建强等[16]对珙桐等位酶位点变异分析同样支持珙桐居群内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的结论。

彭玉兰等[17]对光叶珙桐等位酶点分析发现,光叶珙桐居群间分化较小,但是光叶珙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原变种珙桐要高。彭玉兰等认为,光叶珙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一般特有物种,威胁珙桐生存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它自身的遗传结构,而在于生境等外在因素。

5 珙桐生理生化研究

生态学研究认为,种群靠自生种子自生更新能力较弱,主要是由于种子发芽率低造成的[18]。罗世家[6]对珙桐种子结构解剖后认为,珙桐种子发育完全,珙桐种子的发育状况,胚的形态结构不是影响珙桐发芽及发芽率的关键因子,珙桐发芽率低主要是因为果皮坚硬,机械阻力的影响。李雪萍等[19]对珙桐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进形细胞学观察,并未发现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异常现象,说明珙桐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正常,不是造成珙桐种子败育的原因。

王伟伟等[20]对不同采收期的珙桐种子特性研究发现,珙桐果实表型特征与种子发育程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且相似环境条件下珙桐植株间的有性生殖是非同步的,各个采收期的珙桐果实的出籽率都非常低,但是不同采收期的种子活力却都非常高。说明珙桐种子萌发率低不是由于种子败育造成的。方志荣等[21]对不同层积处理的珙桐种子呼吸代谢酶和果实不同组织总酚含量测定发现,去果肉层积的种子中,磷酸己糖异构酶、琥珀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带果肉层积的种子,成熟珙桐果实不同组织的总酚含量比较高,推测可能这些酚类是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雷泞菲等[22]对珙桐种子休眠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进行测定发现,休眠种子内果皮中脱落酸(ABA)含量比较高,其次是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KT)、3-吲哚乙酸(IAA),在萌发过程中,GA、IAA、KT含量随着胚根的伸长而逐渐生高,并且随着胚根的伸长,种子中GA/ABA、IAA/ABA、KY/ABA比值逐渐增大,因此雷泞菲等认为珙桐种子休眠和萌发主要是受ABA和GA的比列变化来控制。从对珙桐种子结构解剖及萌发过程的研究发现,珙桐大小孢子发育过程正常,雌雄配子体发育正常,种子发育完整,种胚活力较高,萌发过程中伴随各种激素的变化,说明种子从形成到正常萌发过程都无异常,发芽率低主要是由于果皮坚硬及果皮中萌发抑制物造成的。

张清华等[3]对珙桐现在的生存环境进行了研究,并预测了环境变化对珙桐分布的影响,认为未来30年,珙桐的分布范围的北界东段约向南移动0°12′~0°42′,东界约向西移动0°18′~1°18′,西界东南段约向东移动0°18′~1°54′,适宜珙桐分布的面积比当前面积约减少20%。吴建国等[23]的研究同样认为气候变化会减少珙桐的适宜分布面积。但他们认为新适宜及总适宜分布范围将扩大,新适宜分布范围将向我国西部及西南部地区扩展,同张清华等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同时吴建国等认为气温变化对珙桐分布范围的影响大于降水量的影响。

朱利君等[24,25]研究发现,珙桐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生长期敏感,不同年龄级、叶位、层次的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差异很大,认为是由于光照的垂直差异比较大,导致的不同层的珙桐叶所接受的光照不同所致,同时他们认为珙桐的SOD活性和POD活性及MDA含量受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影响较大,珙桐是一种对环境因子比较敏感的植物。

郑小江等[26]对珙桐和光叶珙桐过氧化氢酶谱的研究,发现珙桐和光叶珙桐的过氧化氢酶谱带有明显的差异,认为珙桐和光叶珙桐在遗传特性、生物进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光叶珙桐是珙桐的变种,抗逆性更强,比珙桐更能适应环境。

薛波[27]从抗旱节水措施研究珙桐对干旱的生理生态响应,认为水分胁迫下,珙桐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离体叶片失水速率降低,水分饱和亏上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后降,说明轻度水分胁迫可以是幼苗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而重度水分胁迫则严重扰乱了珙桐幼苗的生长和生理。薛波等[28]还通过抗旱节水化控制剂对珙桐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构建了珙桐培育过程中抗旱节水化控制剂的最优选择。彭红丽等[29]研究了低温胁迫对珙桐幼苗的抗寒性生理生化的影响,认为低温条件下珙桐会积累脯氨酸,产生一定的抗寒性。

6 展望

珙桐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其群落结构古老而又复杂,在植物发育史和地域变迁史及生态学研究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而且珙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具有极高的发展潜力。但是,珙桐这一树种天然更新困难,种子发芽率低,即使发芽也很难成苗;人工催芽处理虽能大幅度提高发芽率,但在幼苗期死亡率高、成苗率很低。而当前对种子发芽率低、成苗率低的生理机制尚无系统分析和研究,很难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解决更新或育苗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珙桐苗木生产、限制了珙桐的推广运用及产业化。为了更进一步掌握珙桐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规律,揭示珙桐的濒危机制,以为珙桐的移栽及保护提供更确定的依据,当务之急,应加强珙桐以下2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珙桐生理生态学。目前研究结果显示珙桐濒危原因与其遗传多样性的关系比较小,而与其生境存在较大的关系[17],但是综合各方面研究来看,珙桐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尤其随着珙桐引种工作的展开,珙桐对环境的响应情况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从生理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环境对珙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过程的影响,对阐明珙桐濒危原因及珙桐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科研意义和生态经济价值。二是珙桐生态学。珙桐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生态学方面宏观的生物形状描述和群落结构分析、生境调查及珙桐群落描述方面,而对于珙桐群落的未来发展情况的报道较为鲜见,而对于微观研究更是少见,而且对于珙桐群体间遗传差异的问题尚存在争议[11,12,13,14,15,17],因此珙桐生态学应加强珙桐群落动态发展调查,并结合全球变化关注珙桐种群的发展状况及群落间关系的变化。此外,珙桐的生物学研究中对珙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较为少见,而且珙桐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组织培养技术为许多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珙桐的组培苗一直未见成果,因此应加强对珙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以揭示珙桐繁殖机制。

摘要:珙桐是我国特有珍稀保护物种,在植物系统发育和地史变迁研究上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介绍了珙桐的天然分布环境、生物学特性、群落特征等,从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角度综述了珙桐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应加强珙桐生理生态学和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田径运动的生理特征和营养特点论文 篇5

中短距离运动在训练期与比赛期要求不同,短跑运动需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维持大强度训练所需的能量。高蛋白饮食可有效提高运动的爆发力和力量强度,如瘦肉、鸡蛋、低脂奶产品及豆类等。但要避免摄入高脂肪食物以降低体脂水平,最好食用营养密度高的食物,保证高营养密度碳水化合物的获得来源。同时,平衡膳食来保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应。

中短距离运动比赛,赛前营养要保持在饱满状态,避免饥饿,维持血糖浓度,使肝糖原储存量高于平时安静状态水平。赛前不宜吃得过饱,影响身体舒适性,干扰体能发挥。就餐最好在赛前2。0~3。0 h,便于胃的排空。赛中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用于加餐,如运动饮料和能量棒等。赛后的恢复,以高糖、低脂、适度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两三天内维持高营养状态,利于身体恢复。

2。2 长距离活动的营养特点

长距离运动的训练期,能量以碳水化合物和含铁、低脂饮食为好。训练中的加餐可恢复体能,提高训练效果。训练后迅速补充营养,满足后续训练所需的碳水化合物需求。运动的前、中、后都要适量补液,以维持体内环境稳定。训练中每隔15~20 min 补充 150~200 mL 液体,遵循“少量多次”原则,以运动饮料为佳;训练后需补充液体,体重下降 1 kg,补充液体 1 000~1 500 mL。长距离运动比赛期的赛前饮食,如比赛时间早,前餐补充高碳水化合物,如过度紧张适当补充运动饮料。比赛时间晚,赛前3。0~4。0 h正餐,注意液体补充。

比赛过程中的补液原则是“量少次多”。赛后饮食受到限制,液体食物优于固体食物。在赛后的前2。0 h,摄入 100 g 含糖的液态食物,24。0 h 内 1 kg 体重摄入10 g 总量的糖,以加速恢复。

2。3 跳投运动的营养需求特点

跳投运动的训练期,要有充足的高碳水化合物来满足运动员的训练消耗。运动员平时需要优质蛋白质来满足肌肉的增长需要,如瘦牛肉、去皮鸡肉、鱼类和豆腐等。投跳运动在比赛期,比赛前几天,饮食要保持适宜热量,保证糖原的储存及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需要,摄入足够的水果蔬菜增加碱储备,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等酸性食物的摄入。比赛中,需要补充一些方便的能量食品饮料,以消除饥饿感,维持血糖水平,获得必需的能量。赛后饮食以高糖、低脂、适量蛋白质、易消化肪类食物为主,以便尽快恢复体液平衡和体能平衡,消除疲劳。

2。4 铁人三项运动的营养特点

2。4。1 铁人三项运动训练期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平衡是每日能量所需,每天补充水果蔬菜满足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每天至少需要 2~3 L 水,测量训练前后的体重差,按照 1kg 体重补充 1 000 mL 液体的原则补液。长距离跑步训练时,需注意补充液体,可使用饮水器或自带饮水瓶,以确保训练时饮水瓶随手可得。

2。4。2 铁人三项运动比赛期的营养需求

生理生态特征 篇6

关键词:春小麦;生态类型;光合生理;叶绿素;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

中图分类号: S512.1+2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087-02

收稿日期:2014-06-05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编号:CARS-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1BAD35B03);宁夏自然科学基金(编号:NZ12260)。

作者简介:樊 明(1979—),男,宁夏平罗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小麦育种和栽培研究。E-mail:fm45@sina.com。

通信作者:魏亦勤,硕士,研究员,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E-mail:yqwei@163.com。

人们栽培作物的目的之一是为获得更多的光合产物。光合作用是农业生产的核心,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而光合速率是光合作用强弱的指标。有研究表明,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之间的光合速率差异很大[1-3],在光合生理方面表现也有所不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选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小麦品种,是实现小麦增产最有效的途径[4-5]。国内外对小麦光合特性有很多研究,但在宁夏引黄灌区有关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同一环境下的光合生理特性差异研究尚不多见。本试验在宁夏引黄灌区,对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差异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品种在产量因素构成和主要光合生理特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期为小麦引种、高光效品种选育、育种材料选择和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我国不同春播麦区的主栽品种,生態区域划分参照文献[6]。供试材料为5个小麦品种,分别为龙麦33,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种植;青春38,适宜在西北春麦区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及柴达木灌区种植;农麦2号,适宜在北部春麦区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种植;宁春50号,适宜在西北春麦区的宁夏引黄灌区中上肥力水平田块种植;宁春4号,适宜在西北春麦区的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种植。其中,宁春4号为对照材料。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2年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小麦试验地进行,纬度为38.25°N,经度为106.24°E,海拔1 117 m。试验材料于3月6日播种,7月12日收获。在6月26日小麦灌浆期分别测定旗叶片中部的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旗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用英国PPSystems公司产CIRAS-1型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仪测定,测定时间为晴天09:00—11:00,在大气CO2浓度为330~360 mg/kg,光合有效辐射为(1 150±50) μmol/(m2·s)进行;旗叶叶绿素含量使用日本产SPAD-502 Plus叶绿素计测定。每个试材测定重复5次,取平均值。收获期对每个试材进行取样,进行室内常规考种。

1.3 数据处理

图表采用Excel 2003进行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

由图1可见,不同小麦品种在灌浆期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青春38叶绿素含量相对最高,SPAD值为50.9,较对照宁春4号叶绿素含量高2.4;农麦2号叶绿素含量相对最低,SPAD值为42.1,与青春38叶相差8.8,存在明显差异。

2.2 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

周竹青等发现,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7-9]。由图2可见,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旗叶的光合速率值不同,其变化规律与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趋于一致,存在明显差异;青春38的光合速率相对最大,为14.95 μmol/(m2·s),其次是龙麦33;农麦2号光合速率相对最小,为10.70 μmol/(m2·s);对照宁春4号光合速率为13.39 μmol/(m2·s)。可见,叶片叶绿素含量高有利于维持叶片较高的光合效率。

2.3 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旗叶的蒸腾速率

叶片蒸腾速率反映小麦植株体内水分代谢状况和对水分的利用效率[4-5]。由图3可见,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旗叶的蒸腾速率差异明显,其变化规律和光合速率有所不同:宁春50号蒸腾速率最大,为14.14 mmol/(m2·s);其次是宁春4号、青春38和农麦2号;龙麦33的蒸腾速率最小,为 12.05 mmol/(m2·s),比对照宁春4号低 1.53 mmol/(m2·s)。

2.4 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旗叶的气孔导度

由图4可见,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的旗叶气孔导度变化规律和蒸腾速率变化规律趋于一致,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相适应;不同小麦品种间的气孔导度存在差异,宁春50号气孔导度最大,其次是宁春4号、青春38和农麦2号;龙麦33的气孔导度最小,为461.1 mmol/(m2·s)。

2.5 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旗叶的胞间CO2浓度

胞间CO2浓度高低对旗叶叶片光合物质的转化有着直接影响,过高或过低的胞间CO2浓度都影响叶片的气孔开度,不利于叶片进行光合转化[1,5]。由图5可见,不同小麦品种旗叶胞间CO2浓度不同,宁春50号最高,胞间CO2浓度为279.50 mg/kg;其次是农麦2号,胞间CO2浓度为 275.00 mg/kg;青春38最低,胞间CO2浓度为248.29 mg/kg,较对照宁春4号低18.38 mg/kg。

nlc202309040446

2.6 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穗部的农艺性状

由表1可见,龙麦33的株高最高,为115 cm,其次是青春38;青春38的穗长最长,为10.1 cm,较对照宁春4号长 1.0 cm;青春38的穗粒数最多,为40.8粒,其次是龙麦33,为39.6粒,宁春4号最少,仅为35.2粒;宁春4号的千粒质量最大,为43.6 g,其次是宁春50号和农麦2号,分别为42.9、40.6 g,青春38千粒质量相对最小,比宁春4号小 10.3 g,这可能是由于青春38较其他品种生育期偏晚,灌浆后期干热风对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有影响。

表1 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穗部的农艺性状

品种 株高

(cm) 穗長

(cm) 结实小穗

(个) 不结实小穗

(个) 穗粒数

(粒) 穗粒质量

(g) 千粒质量

(g) 籽粒颜色

宁春4号 89 9.1 17.0 2.4 35.2 1.9 43.6 红

龙麦33 115 9.7 18.6 3.5 39.6 1.7 38.5 红

农麦2号 91 9.4 17.3 1.5 38.1 2.2 40.6 白

宁春50号 91 9.7 17.2 2.5 35.8 1.8 42.9 红

青春38 105 10.1 19.2 3.1 40.8 1.6 33.3 红

3 结论与讨论

在同一光照环境下,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生理特性差异明显。叶绿素含量是小麦品种自身决定的,是反映光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5,7],直接影响光合速率的大小。龙麦33和青春38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其光合速率也相对较高。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相适应,表现为同一变化

趋势,这与王小兵等研究结论[2]相同。

本试验仅能反映在同一生态环境条件下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间光合反应的差异,不同小麦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同一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性和千粒质量直接之间的相关性还不是很明显,这在宁夏引黄灌区还不足以确定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高产潜力。因此,对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整个灌浆过程中的光合生理特性变化规律及产量构成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潘瑞炽. 植物生理学[M]. 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5-99.

[2]王小兵,李元清,崔国惠,等.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系)光合生理特性差异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31-32,35.

[3]张玲丽,王 辉,冯 毅,等. 不同类型高产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其生理特性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2):122-125.

[4]董 钻,沈秀瑛. 作物栽培学总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14-128.

[5]王 忠. 植物生理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65-183.

[6]赵广才. 小麦高产创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7]周竹青,朱旭彤,王维金.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系)光合生理指标差异及其相互关系[J]. 麦类作物学报,2002,22(1):39-42.

[8]惠红霞,许 兴,李树华,等. 几个春小麦新品系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和宁春4号的比较[J]. 西北农业学报,2001,10(4):25-29.

[9]李树华,惠红霞,许 兴. 宁夏春小麦光合性能的初步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00(1):9-13.

滇东南水牛生理特征与开发利用探究 篇7

1滇东南水牛生理特征

1.1体貌特征

体型较小, 体格匀称、结实, 头大小适中。公牛颈粗短, 母牛颈细长, 胸深宽, 背腰平直, 尾较短。四肢健壮, 筋腱明显。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17. 2 cm, 体长124. 8 cm, 胸围182. 6 cm, 管围21. 6 cm, 体重358. 4 kg; 成年母牛 平均体高115. 7 cm, 体长121. 9 cm, 胸围179. 3 cm, 管围20. 5 cm, 体重339. 9 kg。

1.2各项生理值的测定

1. 2. 1试验水牛选用云南省广南县滇东南水牛32头 ( 公牛20头, 母牛12头) 进行测定, 测定年龄在5 ~ 8岁。

1. 2. 2生产性能指标测定体重以及体尺的测定: 主要包括体重、体长、体高、胸深、胸围、管围等, 以及产肉性能、繁殖性能和役用性能的测定。

1. 2. 3滇东南水牛体温、呼吸频率以及脉搏的测定体温: 在清晨动物安静的情况下, 保定好水牛, 采取直肠内检温, 将兽用肛温表插入试验牛肛门, 为了保证数据准确, 每次插入的深度要一致, 内置3 ~ 5 min取出读数。

呼吸频率: 在水牛处于安静状态时, 直接观察其腹部起伏, 观察1 min记录数据。

脉搏: 保定好水牛, 在其安静状态下, 尾动脉处进行测定, 记1 min数, 连续测3 d, 取平均值。

1. 2. 4血液生理指标的测定采集试验牛颈静脉血样, 测定各项生理指标, 包括红细胞沉降速度 ( 血沉) 、血红蛋白量 ( Hb) 、红细胞数 ( RBC) 、白细胞数 ( WBC) 、嗜酸性白细胞、血小板数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等。使用魏氏 法测定红 细胞沉降 速度, 沙利 ( Sahli) 法测定血红蛋白,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 PBC) 测定用CLSF820血球计数仪计数, 白细胞分类测定用瑞氏染色法。

2测定结果与分析

2.1滇东南水牛的体重、体尺 (见表1)

注: 与母牛相比, 数据肩标* 表示差异显著 ( P < 0. 05) , 无肩标表 ( P > 0. 05) 。

由表1可知: 滇东南水牛公牛的体重、体尺值均高于母牛, 其中公牛体重高于母牛, 差异显著 ( P < 0. 05) ; 公牛体长大于母牛, 差异显著 ( P < 0. 05) ; 其余的各项测定值略高于母牛, 差异不显著 ( P >0. 05) 。

2.2滇东南水牛产肉性能

产肉性能: 测定两头公牛, 平均活重350 kg, 屠宰率40. 4% , 净肉率35. 9% 。

2.3滇东南水牛繁殖性能

滇东南水牛的初配年龄为3 ~ 4岁, 公牛5 ~ 8岁配种能力最强, 8 ~ 10岁后逐步淘汰; 母牛一般3年2胎, 终生产犊7 ~ 8头。

2.4滇东南水牛役用性能

滇东南水牛的役用性能: 每天耕作6 h, 一头公牛每天可耕田1 533. 3 m2 ( 约2. 3亩) , 一头母牛每天耕田866. 7 m2 ( 约1. 3亩) 。

2.5滇东南水牛生理指标 (见表2)

由表2可知: 滇东南水牛公牛的体温、呼吸、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测定值高于母牛, 其中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母牛, 差异显著 ( P < 0. 05) , 其余测定值均差异不显著 ( P > 0. 05) ; 母牛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公牛, 差异显著 ( P < 0. 05) 。

3讨论

3.1各项生理指标测定值

滇东南水牛的肉用性能跟刘庆华等[2]测定的闽南黄牛相比较, 屠宰率和净肉率较低。这一点可能跟滇东南水牛的体型较小有关。

滇东南水牛的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测定值低于杨炳壮等[3]人测定的苏北地区水牛、滨湖水牛, 血红蛋白值高于苏北地区水牛、滨湖水牛血红蛋白值。这可能跟饲喂条件以及海拔地理环境因素有关。

滇东南水牛的体重、体高、管围等生理测定值高于章纯熙等[4]人检测的温州水牛, 其中体重显著高于温州水牛和槟榔江水牛。呼吸频率小于熊小荣等[5]人测定的杂交水牛的生理值, 脉搏远小于杂交水牛。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能跟生活环境、海拔高度有关, 还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2滇东南水牛开发利用

滇东南水牛是云南的三大地方品种之一, 是不可多得的优良水牛品种, 也被列为中国十八个地方水牛品种之一[6]。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 滇东南水牛体型较小, 肌肉结实有力, 性情温顺, 耐粗饲, 繁殖力、抗病力和适应性均较强。但是在饲喂过程中, 管理粗放, 不重视公牛的选择, 导致了牛群质量下降。

今后要做好滇东南水牛的开发与保护工作的同时, 加强饲养管理, 品种选育, 淘汰劣种公牛, 逐渐过渡到有意识的选种选配, 防止乱交乱配。杂交改良品种是提高产肉、产奶的快捷途径, 需要广大的畜牧兽医工作者以及政府部门的密切配合, 在非保种区开展大量的杂交改良工作。总之要坚持选育本品种为主, 搞好纯繁、保种, 并不断开展杂交改良工作, 提高滇东南水牛的役用和肉用性能。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畜牧局编写委员会.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87.

[2]刘庆华, 梁学武, 鲍若虹.闽南黄牛体尺体重主成分分析及肉用性能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 2008, 29 (4) :29-32.

[3]杨炳壮, 梁贤威, 文秋燕, 等.杂交水牛不同生长阶段主要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J].中国草食动物, 2005, 25 (4) :23-25.

[4]章纯熙, 苗永旺, 李大林.我国首例本土河流型水牛—槟榔江水牛的种质特征[J].家畜生态学报, 2011, 32 (6) :39-45.

[5]熊小荣, 赵朝步, 覃广胜, 等.12月龄试管水牛生理、体尺、血液常规指标测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09上) :45-47.

不同大果沙棘品种光合生理特征测定 篇8

在引种栽培新品种大果沙棘过程中,对新品种沙棘成活、保存、结果等适应性方面做了很多研究[3]。但对生存、生长及适应过程中的生理生态机制了解较少。已有研究表明,植物叶片对环境的光合响应可提供植物在不同光条件下生存和生长的能力以及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适应能力的信息[4,5,6]。本研究对山西晋中引种栽培试验的9个大果沙棘品种进行了光响应曲线测定,并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光合参数,比较不同品种沙棘的光合生理特性,探讨其对环境适应性,为大果沙棘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于山西省晋中地区,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苗圃内(37°30’N,112°35’E),海拔800m。实验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8℃;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25.3℃。年平均降水量462.9mm。平均无霜期176d。土壤为淡褐土,pH值为7.8,腐殖质含量少,肥力中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以引进的浑金、无刺丰、向阳、深秋红、壮圆黄、阿列伊、优胜、辽阜1号、绿洲2号等9个品种作为供试品种,其树龄均为3年生,以中国沙棘为对照。试验地按常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株行距为1.0m×1.5m。

2.2 测定方法

2009年6月中旬,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8∶00~11∶00,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进行测定。在流速为500μmol·s-1、叶面温度为25℃条件下,利用红蓝人工光源从0~2000μmol·m-2·s-1设置10个光照强度(0、50、150、300、500、800、1200、1500、1800、2000μmol·m-2·s-1),选择树体中上部生长良好、中等成熟度的同龄向阳植物叶片进行定叶测量,测量各沙棘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大气CO2浓度(Ca)等光合指标。每次重复测定不同品种的2株不同植株叶片,3次重复,平均值作为该时次的测量结果。

2.3 数据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13.0软件,将非直角双曲线模型[7,8]通过迭代法对每一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得出相应的参数,最后对每个品种的各个参数值求平均。

undefined

其中,Pn为净光合速率,ppfd为表观量子效率,Pmax为最大净光合速率,Q为光合有效辐射,k为光响应曲线曲角,Rday为暗呼吸速率。在拟合光响应曲线中,Pn=0时的Q值为光补偿点Lcp(light compensation point);Pn=Pmax时的Q值为光饱和点Lsp(light saturation point)[9];WUE(water use efficiency)为水分利用效率,是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比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沙棘品种叶片主要光合参数比较

3.1.1 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

植物叶片的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反映了植物对光照条件的要求,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较高的植物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而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较低的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弱[10]。引进栽培的不同沙棘品种的光补偿点差异较大,深秋红的光补偿点低于对照品种中国沙棘,只有2.24μmol·m-2·s-1,其余8个品种的光补偿点均高于对照品种中国沙棘(8.08μmol·m-2·s-1),而绿洲、浑金、壮圆黄则在40.33μmol·m-2·s-1以上。从饱和点看来,各品种的差异也较大,但均大于中国沙棘(143.5μmol·m-2·s-1),其中浑金的光饱和点则高达745.80μmol·m-2·s-1(表1)。

辽阜的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较低,表明该品种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而绿洲、浑金、壮圆黄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较高,说明其光合潜力较大,能充分利用强光照,却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偏低;深秋红具有相对较低的光补偿点,较高的光饱和点,其对光的适应性很强。

3.1.2 表观量子效率

表观量子效率(ppfd)是反映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能利用效率,尤其是对弱光的利用能力[11]。植物的理论最大初始量子效率在0.08~0.125之间,但在自然条件下的ppfd值远小于理论值,而一般处于0.04~0.07之间[11,12,13]。本文测定的10个沙棘品种的ppfd在0.038~0.098之间,其大小为:辽阜>优胜>绿洲>无刺丰>壮圆黄>深秋红>向阳>中国沙棘>阿列伊>浑金,可见辽阜、优胜和绿洲叶片光能转化效率较高;阿列伊、浑金叶片光能转化效率较低,ppfd低于中国沙棘,说明他们,对光的响应敏感性较差(表1)。

3.1.3 最大净光合速率与暗呼吸速率

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是衡量叶片光合潜力的重要指标[14],所测定的10个沙棘品种中,绿洲2号、优胜和辽阜的Pmax最大,其值分别为39.97、34.55和33.37μmol·m-2·s-1;深秋红、无刺丰和中国沙棘的Pmax最小,其值分别为19.30、14.386和12.674μmol·m-2·s-1;而且10个沙棘品种的暗呼吸速率差异显著,其中以绿洲2号、优胜及辽阜的暗呼吸速率最高,其值分别为5.983、5.599和3.523μmol·m-2·s-1(表1)。

3.2 不同沙棘品种叶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的光响应

许大全[15]认为,胞间CO2浓度的下降是判定光合作用受气孔限制不可或缺的条件,气孔导度值Gs的增加则是光合作用非气孔限制的最可靠判断。从图1可以看出,在光强未达光饱和点前,随着净光合速率的增加,阿列伊、绿洲的胞间CO2浓度逐渐降低而后则趋于平缓;其它品种的胞间CO2浓度则随着光合速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结合图2中气孔导度值来看,无刺丰、向阳、壮圆黄、阿列伊在光合有效辐射(PAR)达到光饱和点后,气孔导度值持续降低,说明其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孔关闭导致了胞间CO2浓度的降低。浑金、深秋红、绿洲、辽阜、优胜,在PAR到达光饱和点之后,气孔导度值仍在升高,可见导致这些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不包括由气孔关闭所导致的CO2供应不足现象,而可能受强光下光抑制的加强等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

随光强的增加,优胜的气孔导度值上升很快,至光饱和点之后气孔导度仍在增加,直至光强超过1800μmol·m-2·s-1后才逐渐下降;深秋红的气孔导度值始终趋于稳定。可见优胜、深秋红的净光合速率除不受气孔开合状态影响之外,光照强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它们对光的适应能力更强。

3. 3不同沙棘品种叶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

如图3所示,随着光强的增加,浑金、向阳、辽阜的蒸腾速率呈较平稳的上升趋势,尤其以辽阜的蒸腾速率在所有品种中为最高;壮圆黄、阿列伊、绿洲、优胜的蒸腾速率随光强的上升而不断增加,但由于其气孔导度值变化较大,而波动较大;深秋红与无刺丰的蒸腾速率则始终呈现稳定状态。沙棘叶片蒸腾速率的变化同气孔导度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从图4看出,绿洲、深秋红及阿列伊的水分利用效率较其它品种更高,在光强达到1200μmol·m-2·s-1之前,除阿列伊在光强为800μmol·m-2·s-1时水分利用率缓慢降低外,其余品种的水分利用率均有增加;其中深秋红和

绿洲的水分利用效率的增长趋势极为明显。在PAR达到2000μmol·m-2·s-1时,阿列伊的水分利用效率仍在升高;深秋红与绿洲的水分利用效率则保持为稳定状态,说明在强光下,它们的水分利用效率有很明显的优势,虽光合与蒸腾作用相对较低,水分利用效率却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能充分利用水资源。

就整体而言,深秋红、绿洲、阿列伊的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高;表明其对水分缺乏的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壮圆黄虽然光饱和点较高,对光的利用能力较强,却对水分的利用效率较低,不适于干旱土壤环境中的生长。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引种栽培的9个大果沙棘品种所表现出的光合生理特性有较大差异,各品种的光补偿点:绿洲>浑金>壮圆黄>阿列伊>优胜>向阳>无刺丰>辽阜>对照(中国沙棘)>深秋红;各品种光饱和点:浑金>绿洲>壮圆黄>阿列伊>向阳>深秋红>辽阜>优胜>无刺丰>对照(中国沙棘)。绿洲、浑金、壮圆黄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相对高,一方面表明其具有较强光合潜力,另一方面说明其对弱光的利用能力相对低,这些品种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会生长得更好。辽阜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低,说明其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耐荫性。深秋红的光补偿点相对低,而光饱和点相对高,证明其有效光照幅度宽,具有较强的光适应性。

从光响应特征看,当光合有效辐射超过光饱和点时,辽阜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由非气孔限制的强光抑制作用影响,无刺丰、向阳和阿列伊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由气孔关闭导致胞间CO2浓度的降低引起。而优胜及深秋红同对照品种中国沙棘相似,其净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及气孔开合状态的影响不明显,具有很强的光适应性。

从水分利用效率看,9个大果沙棘品种的差异也较大。其中,深秋红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绿洲和阿列伊次之,其对干旱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壮圆黄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低,其对干旱环境呈现为较弱的适应能力。

中国沙棘由于适应性良好被作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先锋树种[16,17]。我国引种栽培的新品种大果沙棘能否在中国沙棘分布区大范围推广栽培,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水分因子常常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在干旱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越大,则表明其节水能力越强,耐旱生产力便越高[18,19]。深秋红、绿洲、阿列伊具有一定的耐旱生产力,可在一定干旱条件下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优胜与深秋红的光适应性较强,对光照强度要求不高,对光照显示出较宽的适应范围。深秋红具有较强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适应性,因此对不同水分及光照条件的环境适应范围更广。壮圆黄的光合能力强,但由于其水分利用率低,所以对土壤含水量要求很高,引种栽培时应充分考虑栽培土壤的水分条件。

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根据当地环境因地制宜,在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可以选择光合利用力强的壮圆黄品种,一方面可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选择水分利用效率高的深秋红、绿洲、阿列伊品种。

摘要:利用Li-6400光合仪对山西晋中引种的9个大果沙棘品种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辽阜的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均较低,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强,耐阴性良好;绿洲、浑金、壮圆黄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均较高,光合潜力大,适合生长于阳光充足的环境;深秋红的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较高,具有很强的光适应性。浑金、绿洲、辽阜的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受强光下光抑制的加强等非气孔限制因素影响;气孔的关闭导致胞间CO2浓度的降低是导致无刺丰、向阳、壮圆黄、阿列伊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因素;优胜、深秋红的净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和气孔的开合状态的影响不明显,具有很强的光适应能力。深秋红表现出较强光适应能力和较高水分利用效率,壮圆黄对光的利用能力虽强,水分的利用效率却较低。

生理生态特征 篇9

摘 要:儿童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特征对于儿童房活动区域设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便围绕儿童成长相关因素着重分析其对儿童房设计的影响。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其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中指出儿童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2~6周岁儿童根据其生理及心理特征大概可分为2~4周岁、5周岁、6周岁的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的特征也不同,但儿童在这几阶段其发展是从单样向多样的发展过程,阶段与阶段之间存在一种递进的紧密关系。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其生理心理均会得到质的飞跃,这一时期儿童身体尺寸逐渐变化,心理心智得到进一步的成熟,所以要想设计出更加符合儿童使用需求的儿童房活动空间,就必须对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因素进行着重研究。

关键词:儿童房设计;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设计原则

1 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

儿童的生理发育极其迅速的,其主要表现在身高及体重上的变化最为明显,在2~6周岁的儿童处于学龄前的幼年期,身体处于不断的发育阶段,形体比例正在逐渐形成,但由于体内器官还未发育完全,整体相对比较脆弱。儿童的骨骼以及肌肉等组织器官一直处于连续的发育过程,与此同时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还有各种运动机能,比如,奔跑、跳跃等。儿童天性活泼,所以幼年期的儿童身体活动较为频繁,好动便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代名词”,所以在进行儿童房活动区域空间设计之前要针对儿童这一生理特征进行一个细致、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2 ~ 4周岁的儿童处于早婴儿时期的幼儿,各器官都处于快速发育中,其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骨骼的发育,较之于以前的骨骼组织,这时期的儿童骨骼发育日渐坚硬,当同时不应该忽视的是,这个阶段儿童的骨骼依然是很柔弱的,极易发展弯曲变形,且此时期的儿童抵抗力虽有所增强,但相比儿童的其他时期,还是相对较弱,所以在进行儿童房活动区域设计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此时骨骼的特点,而且还要注意儿童免疫力较低的问题。

防止出现儿童房内物品的摆放、材料的选取不当,对儿童的骨骼发育造成不当的影响或患上疾病。在儿童的活动方面,由于该时期的儿童活动机能的增强,身体活动逐渐灵活,活动区域随之扩大。在儿童房的设计上应增加儿童活动区域,并多考虑活动区域范围内的安全性,所以在儿童房的设计上应避免设计不当造成的意外伤害。

当儿童年龄处在4~5周岁时,较比于上一阶段在体质、体能以及身体机能上较之于上个时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个时期的儿童身体免疫力也大大的增强,身体运动机能也更加灵活,同时由于精力充沛,这个时期儿童更加活泼好动,一般性的活动如走路、跑步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活动需求,这个阶段表现出来更多的是攀爬和跳跃,由于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儿童对未知空间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常常表现为用手去触摸物品,甚至把物品放进口中。这就要求设计者更加的细心,在儿童能够触摸到的地方尽量避免放置易碎或者具有危险性的物品,使儿童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

当儿童的年龄得到6周岁,在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育,儿童逐渐进入身体发育的平稳期,肌肉、骨骼以及大脑的发育还将持续。儿童的大脑皮层的发育日趋成熟,记忆力逐渐加强,儿童的主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开始构建,并逐渐产生效果,所以此时的儿童房在保证儿童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可适当添加引导学习、培养兴趣的物品,增加一定的信息量,例如,防止乐器、画笔画板、认字报、贴画等等。

2 儿童心理发育特点

在进行儿童房活动区域设计时,不可忽视的还有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儿童的心理发育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儿童心理发育角度来看,是从简单的心理活动向复杂的心理活动方向发展;从具象的生理需求活动向抽象多样的心理活动方向发展。其次,儿童心理从婴儿早期的条件反射,慢慢发展到具有自我意识的心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目的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心理复杂程度愈发明显,最后,由最初的大部分是遗传因素作主导,慢慢地变为自我的独立性格的养成,这种个性的显现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的。

当儿童处于2~4周岁时,其心理特征相对明显,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还是以生理需求为主导,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还需靠最基本的语言和肢体来传递,此阶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知还离不开对实际事物的接触,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等来认知与学习。这时的儿童的行为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基本不具有思维和目的性,易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往往是运动的或是环境中的特殊变化,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进而产生记忆。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注意力相对较弱,易被打断或分散,没办法长时间集中在一个点上。但此时期的儿童极其敏感,对事物易产生好奇心,所以在儿童房的设计上应注意考虑到多放置简单、易读的物品,使儿童无意识的产生大脑活动。

5周岁的儿童正处于童年早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活动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活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有更深层次的认知需求,由最初的仅仅依靠行动的思维模式,渐渐的演变到能够依靠表象进行思维的模式。同时儿童这个时期对周围的事物也有了最初的印象,记忆也在这个阶段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儿童的有意记忆也渐渐的增多了,此时儿童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对于空间的记忆和对于事物的理解,在脑海当中将这些符号性的东西进行重组,从而大大促进其大脑的发育。在情感上,儿童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周围人群的关系渐渐有了了解,渴望被关注、被爱护的情绪也日益高涨。儿童在这个时期也渐渐有了相别的意识,对周围的事物开始发问,探知欲望增强,观察力也在这个阶段提升的非常迅速。此时对于儿童成长空间的设计来讲,应该更加注重温馨气氛的营造,同时继续加强空间内可读性内容,便于促进儿童身心共同成长。

6周岁以上的就属于童年期的少儿了,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语言表达,理解能力都发展很快,对于一般性的事物和社会关系能够清楚的理清,社交能力也在慢慢增长,很多行为习惯渐渐开始养成。由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学龄儿童,从学校系统的学习中,集体的生活中接触到了很多的信息。思维方式也渐渐由具象思维模式向抽象性思维模式过渡,抽象思维的能力日益提高,情感的需求,自我的意识会更加强烈。儿童原有的认知水平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新的环境当中有了更高的认识目标和要求。此时他们能够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有意识的记忆和思考继续增加,思维的逻辑性开始形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也不再仅仅的停留在表象的层面,认识世界的能力慢慢增强。这个时期的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并且慢慢出现一些具有倾向性的选择,例如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能够说出自己喜欢什么,性格特征也越加明显。对于自己空间的独立性有了一定的要求。在这个时期为了更好地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在空间设计上,应该更多的与儿童沟通,在综合考虑之后从每个儿童的自身特点出发,营造一个他们喜欢的成长空间,让他们的归属感更强烈,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

3 儿童房活动区域的设计原则

3.1 趣味性原则

儿童因其心理特点,所以游戏是儿童认证世界的首要方式,占据了儿童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儿童游戏是指运用一些知识以及语言,并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肢体运动和语言表达的益智活动。常见的儿童游戏形式多种多样,如搭积木、互相追逐、喊叫、角色扮演等等。在儿童的不同年龄段,游戏的方式、活动区域也随着年纪增加或变得不同。儿童性别不同,游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明显的区别,比如3岁以后,男孩更倾向于肢体游戏或角色扮演游戏、所需的活动区域也扩大很多,而绝大部分的女孩更倾向于语言游戏、摆设类游戏,活动区域相对较小。所以在儿童房的活动区域设计需针对儿童的特点增加儿童房的趣味性。

3.2 安全性原则

在儿童房的活动区域的设计中,安全性原则是不容忽视的,更是每一位父母在儿童房设计上首要考虑的问题。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不同于成年群体,他们没有健全的自我防范意识,也不具备辨别安全与否的能力。儿童房内所有的构成要素、防止的物品都需要严苛的保证儿童的安全,杜绝出现任何安全隐患。通过上述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分析,我们得知处于儿童期的孩子格外活泼好动,而且2~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已经有相当的身体机能和活动范围,在进行设计时要格外用心防患于未然。

3.3 特殊性原则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育成年人相比,其心理与生理发育还不完全,在儿童房的活动区域设计时,我们不但要遵循人正常的生活、使用规律以及原则,同时还要兼顾的考虑儿童特殊的生理需求以及心理感受。处于学龄前儿童早期的儿童在心理上活泼、好动、好奇,对周围环境极其敏感,又不具备成熟的适应性,因此对儿童房的活动区域的设计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整、安排。以最大程度的符合儿童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

3.4 整体性原则

自然辩证法中曾提到,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个体或对象在一定的结构基础上有机整合统一的。所以儿童房的构成要素,应在色彩、风格、形态等方面做到协调统一,需要在设计思路、设计定位上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贯穿始终。视觉设计上作为信息传递的第一要素,是儿童房设计的整体性原则的重中之重,而视觉设计又分色彩、形态两方面。儿童房的视觉设计可以表现出相应的设计风格,也可以营造出一个氛围,或者创造出一个场景,色彩的选取与形态的搭配就要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否则会及其不和谐,导致设计的失败。而且2~6周岁的儿童正处于认识世界、了解知识的初期,给予孩子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是极其必要的,如果在儿童的设计主题、色彩、形态随时组合使用会给此阶段儿童造成认识上的混淆、严重影响其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3.5 发展性原则

儿童房,作为1~18周岁孩子的生活、休息、学习区域,其设计上不能只强调表现某一个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这样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兴趣与爱好等方面的转变就将不能满足整个儿童阶段的需要,重新设计便浪费人力与物力,所在儿童房的设计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伸缩变化性,即具有良好的发展性。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2~6周岁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的逐一分析,并结合儿童房各构成要素,提出儿童房在儿童2~4周岁、5周岁、6周岁时应该注意的几项原则,既迎合儿童心理特点,增加儿童房设计的趣味性,增加认为与学习功能;确保儿童房在电源处理上、儿童家具的选择上、儿童活动区域上、灯光选择、入门的特殊处理上的安全性原则;儿童的特殊性的特殊设计原则;儿童房主题、色彩、形态的整体性原则;儿童房在家具、色彩上的发展性原则。设计师在设计儿童房时只有在满足以上几种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小娟,杨创创,等.儿童居住环境设计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

[2]卢晓欧.儿童家庭活动功能区中家具的色彩设计[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

[3]黄星华.论儿童年龄对儿童房设计的影响[J].室内设计,2008.

[4]李真.家庭儿童房设计探析[J].住宅科技,2007.

上一篇:以人为本护士护理管理下一篇:研究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