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设问之策略

2024-06-20

数学课堂设问之策略(精选十篇)

数学课堂设问之策略 篇1

关键词:能力本位,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课堂设问

情境创设策略是本着名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课堂提问是教育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重要激活因素。目前,课堂设问往往重知识型、检查型的问题,忽视思考型、应用型的问题,要求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单向思考,较少关注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一、课堂设问模式的构建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类: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相应地,课堂设问可分为六种水平,每个水平的设问都与学生不同类型的思维活动相适应。

1. 知识水平的设问。

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记住了先前学过的知识,是最低层次、最低水平的设问,教学中教师往往较多地使用这类设问,这是学生掌握好知识的基础,但过多地使用这类设问不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2. 理解水平的设问。

目的是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含义,让学生可以自己将所学知识进行描述、分析和归纳,进而掌握所学内容的概念、本质和规律。教学中这类问题也是常见的,依然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是否牢固。

3. 应用水平的设问。

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际情况当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其所学得到补充、丰富,与此同时也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念教学常用这类设问。这类设问较前两类设问有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属于低级水平的设问。

4. 分析水平的设问。

没有现成答案,属于较高级水平的设问,要求学生进行的是较高级的思维活动,学生仅靠课本或现有材料无法完成回答,需要组织自己的思想,找出知识依据进行解释。教学中这类设问教师较少涉及到。

5. 综合水平的设问。

答案一般不止一个,这是与应用水平设问的区别,要求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将所学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结构体系,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获得多个答案。其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适合讨论课教学。

6. 评价水平的设问。

这种设问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判断能力,回答评价水平的设问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要求学生对问题有独特判断和选择能力。较高级和高级认知水平的设问更能激起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应多用。但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过多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问题,而忽略了高级水平的设问,这对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是非常不利的。下面通过具体案例探讨设问情境的创设策略。

二、课堂设问的情境创设

1.创设生活情境教师要了解设问的不同认知水平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创设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 自己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案例1:在学习分段函数时, 教师可以提出当地出租车的计费方法问题, 并要求用函数表示该计费方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探究, 发现用以前学过的函数知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再引入分段函数的概念。

2.创设故事情境高等数学内容的讲述比较枯燥乏味, 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果教师在讲解所授内容前, 以数学家的趣闻轶事、数学概念的起源等引入知识, 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2:在讲极限时不妨讲述芝诺“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的故事:乌龟提前跑了一段, 设为100米, 而阿基里斯的速度比乌龟快得多, 假设他的速度为乌龟的10倍, 当阿基里斯跑了100米到乌龟的出发点时, 乌龟跑了10米;当阿基里斯追了10米时, 乌龟又跑了1米, ……如此继续下去, 阿基里斯必须先到达乌龟原来的位置, 所以乌龟总是在阿基里斯的前面, 由此得出结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通过讲故事, 让学生了了解极限的产生过程, 掌握极限理论的这一知识点, 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3.创设悬念情景教学中通过创设悬念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归纳, 在发现、创造中掌握知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3:在学习级数新课时先提出问题:一条蠕虫在长1公里的橡皮绳一端点上, 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沿橡皮绳匀速爬行, 而橡皮绳以每秒1公里的速度均匀伸长, 问蠕虫能否到达橡皮绳的另一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蠕虫爬行速度与橡皮绳拉长速度差距太大, 蠕虫绝不能爬到另一端。这时教师提示:由于橡皮绳是均匀伸长的, 所以蠕虫随着拉伸也向前位移, 第一秒末, 爬行了整个橡皮绳的1/100000, 在第二秒内, 蠕虫在2公里长的橡皮绳上爬行了它的1/200000, 在第三秒内, 它又爬行了3公里长的橡皮绳的1/300000……所以在第n秒末, 蠕虫的爬行长度为1/1000001+ (1+1/2+1/3+1/4…+1/n) 。当n充分大时, 这个数能否大于1?也就是括号里的和式能否大于100000?告诉学生, 我们可以找到这个正整数N, 使上述结果成立。也就是说蠕虫在第N秒时爬到了橡皮绳的另一端。这时学生肯定议论纷纷, 从而会让学生主动地想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状况, 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时老师再引入内容:这是因为无穷数列是一个发散数列, 它可以大于任一个有限的数值。通过这个例子, 既可让学生掌握知识, 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讲内容, 学习效率得到了显着的提高, 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创设问题坡度情景教师应注意设置各种认知水平的问题, 有梯度、有层次地展开教学, 为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提供较好的训练机会,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案例4:高等数学概念的高度抽象性, 使得概念教学成为高职学生所最不愿接受的。教师可以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能参与到概念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定积分概念时, 可先让学生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抛物线与直线、直线及轴围成的图形, 然后提出问题: (1) 你能算出该图形的面积吗? (2) 能不能先求出该图形面积的近似值? (3) 先用竖线把图形分成几个图形再求面积, 误差会不会减小? (4) 怎样消灭误差呢?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运用极限思想求出图形的面积。

5.创设数学建模情境在教学中适当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可以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5:学习函数的极值时, 提出易拉罐问题;学习常微分方程时, 借助于树木的生长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求得曲线方程。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教师应注意创设课堂设问情境, 使学生能够通过例子抓住数学学科的规律和本质, 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的结构和系统,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秋海.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张奠宙, 李俊, 等.数学教育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数学课堂设问之策略 篇2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有效设问能引领教学的开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是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体验的开端.一、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问的原则

1.问题设计应紧扣教学中心,不能偏离主题,要为实现课堂教学中心任务而服务

通常情况下,学生接受和掌握新知识不是自发的过程,是在教师的传授和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师生双边活动来完成的.任何一节课都有它的教学中心和任务,师生都要为实现这一中心和任务而共同努力.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在备课时,教者应对提问进行周密的研究和布置,尽可能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切忌东拉西扯,打乱学生正常思路,分散学生注意力.如果学生偏离了中心,教师就要适时打住,就像手中的风筝,高低适度、远近适宜.2.问题设计应面向全体学生,由易到难分层递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因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习程度自然有“好、中、差”之分,即所谓的“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设计出可供不同能力学生回答的问题,分层次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设置由低到高六个层次水平的问题.一般把回忆、识别水平的提问和理解水平的提问交给水平较差和稍差的学生回答;把应用性水平的提问和分析水平的提问交给中等和中上水平的学生回答;把综合水平的提问和评价水平的提问交给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这样,可使全班学生人人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新课程数学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问题设计应明确教学目标,指向明确,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切记不可大、空、泛

首先,教师课堂设问不能为问而问.例如有个老师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课,准备了一只用布蒙住的细口圆腰的花瓶,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相似的知识测出花瓶的内径.他先让学生猜布里这个大家伙是什么,猜来猜去大家都没猜出来,时间倒用了5分钟,这一问题环节的设计就是失败的.学生盲目应答,在热闹的表象下,事实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问之前应该首先问自己“我为什么要问?”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去提问,尽量使得每一个问题都有价值,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才是我们课堂上需要的有效设问.其次,教师应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思考探索的兴趣.教师的问应该是有的放矢,指向明确,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空泛,似是而非,使学生不知从何作答.例如,一次评优课活动中一个青年教师上“平方根”时,讲完性质后练习,其中有一道练习是让学生先举一个数,然后说出它是谁的平方根.结果前两个学生都举了正数的例子,老师一边问“有没有其他不同的例子呢?”一边继续请同学起来回答,结果都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举一些负数或零的例子.老师很生气,在评课时还没发现自己的问题,认为是学生太傻.事实上老师的问题指向不明确,这个“不同”是数字不同?符号不同?还是其他呢?可见有效的设问可以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再者,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根据课时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分析学生的特点,在适当时候设疑提问.例如,我在初三的一个双语实验班和一个普通班上“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关系”的课时,了解到双语实验班已经复习过方程的内容且基础较好,所以在上的时候直接一步步抛出了本堂课的问题串,效果较好;而普通班进度慢,当时还没有复习过方程,当我也像在双语实验班那样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学生的反应就让我意识到这是不行的,因为学生连最基本的根都不会求了,很生疏,所以我立即取消计划,从复习的角度提问,慢慢引入关系,结果内容虽没上完,但是课堂的效果是好的,学生回答起来很顺畅,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问的策略

1.结合生活实际或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人的情感体验往往由具体的问题情境所决定,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因此,现代的教育理论强调在问题的设计时,结合生活实际或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我曾经听过一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公开课,开课老师这样导入:首先设问“喜欢打篮球吗?”“平时看NBA吗?”“知道姚明吗?”“你们认为他篮球打得好吗?”这些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班级里七嘴八舌,本来紧张的气氛变得宽松,大部分学生回答说姚明篮球打得很好,也有部分学生唱反调,这时老师就及时设问“你们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吗?”“你打算如何来证明?”在让学生阐述了一些理由后,老师就给出了姚明在2003-2004赛季25场比赛的得分与篮板球的数据,同时也给出了奥尼尔、加索尔这两个顶级中锋的相应数据,提问:“你们能够用这些数据来说明你们的观点吗?”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设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讨论并主动地动笔计算平均数,他们甚至提到了“得分的稳定性”,为以后学习“方差”埋下了伏笔.2.设计发散性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

创造能力可用如下公式估计: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故设计发散性问题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设计同一条件、多种结论问题

这类问题是指确定了已知条件后,没有固定的结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确定未知结论,并去求解这些未知结论.这个思维过程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例如:我们常见如图1那样图案的地面,它们分别是全用正方形或全用正六边形的材料铺成的,这样形状的材料可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现在问:①像上面那样铺地面,能否全用正五边形材料?②你能不能另外想出一个用一种多边形(不一定是正多边形)的材料铺地的方案?把你的想法画成草图;③请你再画出一个用两种不同正多边形材料铺成的地面的草图.分析 要完成此题,要求学生理解题中要求,总结规律,结合多边形有关知识及图形来探索问题,本题中②就有无数个方案符合要求,如图2.③中方案也很多,如图3.本题中设计方案的多样性不仅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而且还考查学生的审美素养,有效检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设计逆向思维的开放性问题

设计问题应使学生在全面掌握传统习题、常规解法后,通过逆向分析,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训练逆向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是和试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方程组.分析此题是在学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后设计的,学生可在熟练掌握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法后,逆向求二元二次方程组,故应求出以7,1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及以-3,5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才能构造出二元二次方程组.·设计一题多变问题,培养学生对图形及习题的发散思维习惯

通过对图形的变换或者条件的更换或添加,可起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习惯.例如:把两块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板按下页图4放置,其中边BC,FP均在直线l上,边EF与边AC重合.①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下页图5的位置时,EP交AC于点Q,连结AP,BQ.猜想并写出BQ与AP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②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图6的位置时,EP的延长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Q,连接AP,BQ.你认为①中所猜想的BQ与AP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在学生的每个思维障碍处巧妙设疑,不断深化问题,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点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开展设问教学的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设问教学 有效教学 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较多,学习的难度系数也比较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能积极思考,努力探究,争取实现有效教学。在数学课堂开展设问教学就是一种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教师在开展问题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问题的密度和难度,实现数学设问的针对性教学,并且能采用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问题方式。要想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就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有动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课堂设问就可以实现这种效果。

一、认真研究学情,把握问题的难度和密度

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来说,主要的作用就是回顾旧知识,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同时面对新问题的时候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让学生不惧怕并喜欢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为此,教师就应该掌握好课堂提问的难度和密度。如果数学提问的题目难度系数较大,就会让学生产生惧怕感,阻碍他们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反而起不到提问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有效的结合教学的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的整合知识与提问问题的形式与内容,做到难易适中,这样收到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加。

二、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让提问更富有探索性

新课表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實验、猜测、推理与交流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上,不要把所有的过程和答案都表现出来,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想象、交流的空间,给学生留有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教师的提问更应体现出挑战性。如,在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中,曾听过两位教师分别设计了不同的问题:

(1)我们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哪两条线段有关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原梯形面积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梯形面积又怎样计算?梯形面积为什么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还要除以27。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提问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设计的问题给学生留下的思考空间较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后者的提问不仅问题域过大,而且问题数量过频,同时,过于直白、琐碎,直接抑制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参与回答的热情。

三、问题要明确具体,促使知识逐渐深化

有个新教师为了使学生搞清6元、0.6元、0.06元这三者是不相同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三个6是否相等?”结果学生回答为:“是相等的”,搞的教师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问题搞的不明确,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摸不着头脑,当然就不能按照教师的意图去答了。结果浪费了时间,打乱了教学进度。其实这个问题只要提出“这三个数量关系是否相等?”学生是不难回答的。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如其分的提问,才能加速深化过程。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师问: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生:180度。师: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有学生立即回答:90度。师:怎么得的90度?生:180度的一半等于90度。师:这样计算对吗?(课件演示等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思考,生:各是180度。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师:画一个任意三角形,把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角?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提问,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思维顺畅,学生更清楚的知道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这样深化知识的提问,步步入深,引人入胜,即启迪了学生智力又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

四、结合教学任务,丰富问题探究形式

问题的设置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无论是对于旧知识还是对于新问题,都是要让学生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意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开展有效的数学提问教学,就需要学生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为学生创设已经的情景,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不断锻炼自身的探究问题的素养,提高自身的思考应用能力。创设情景问题教学,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内容,能有效的结合所学的知识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以实现知识的生活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展现,使学习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引起学生的情境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探究式教学与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探究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创新、善于创新的习惯,进而帮助他们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态度和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奇峰.浅议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开展问题教学[J].数学教育与研究,2012(10)

[2]李彩云.小学数学开展设问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2(8)

化学课堂教学设问策略 篇4

关键词:化学,设问,教学,课堂

设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用得好可以启发学生思维,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不好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还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甚至会误导学生。课堂设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知识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 是一门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

一、设问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课堂的设问要把握好问的时机。平铺直叙的讲解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但不分时机、不分场合的随意提问只会造成学生心理过度紧张。设疑的密度要适当, 要疏密相间、恰如其分, 要有的放矢。教师必须在课前先做出周密的思考, 设疑要紧扣知识重点、难点, 不要喧宾夺主, 影响对重点难点的把握, 应在学生认识矛盾的焦点上设疑。同时, 在每一个问题提出后, 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交流空间, 时间的确定要以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为准。抓住时机, 及时对学生进行有现实意义的环境教育, 让学生明确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护环境, 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课堂设问不是随时使用的方法, 而要分层设计问题, 营造课堂氛围。在提问中, 由于有的学生不敢讲或不愿讲, 有的教师因此而尽可能避免个别提问, 或者只提问一些只要求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很显然, 这种做法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不利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其实, 只要教师平时多与学生交流、沟通, 课堂上又以平易近人的教态和丰富的语言情感营造民主、平等而轻松的氛围, 并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学生就会愿说、敢说、想说。另外, 教师在提问时, 应该是要求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 以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而且一个学生答完后可以由其他学生补充, 甚至对不同的意见进行争辩。这样, 在不断地“听”“说”中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表达能力。

二、设问要有针对性、启发性

根据问题的答案是单一还是多样的, 课堂提问分为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案有多个,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回答问题, 体现出思维的发散性;而封闭性问题, 通常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体现出思维的收敛性。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目标层次要求、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水平的问题, 力求达到提问的目的, 又能使问题类型灵活多样。人的行为常常需要一定的目的, 目的对行为起着激发、指向、调节和评价的功能。化学课堂提问也需要明确提问的目的。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 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 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及教学过程而言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 预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和易错点、围绕明确的主题, 从检测学习效果、了解学生情况、组织课堂教学、启发积极思维、形成探究气氛、引出学习主题等方面入手, 使提问不偏失教师意图, 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过程。学起于疑, 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思维、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而,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要考虑所设计的问题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激起认知冲突、启发积极思维。问题要有情境性, 注意引发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点, 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减少简单记忆性、选择性的提问, 提倡多使用开放式的问题,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三、课堂设问要及时反馈, 及时评价

教师设问以后, 学生就会思考、回答。这时教师就应该仔细认真地听学生的答案。首先教师要迅速做出反应, 给学生一个否定或肯定的评价。如果回答正确, 要及时鼓励, 给予表扬。如果错误, 要启发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或让其他学生纠正、补充。通过运用设问, 教师还可以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问———思———答”, 师生沟通, 加深了解, 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要引导学生注重解题思路分析, 校正自己解题中的失误, 获得有益的启示, 使学生养成对学习活动积极反思的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监测、调控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特别是思维活动的参与, 发现并推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成果,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效设问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篇5

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应是一个师生、生生间进行平等对话和动态对话的活动过程。教师可以利用设疑提问的方式,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那么,在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该怎样提问才能真正实现“以问导学”,促使学生有序、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呢?下面笔者就此问题,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粗浅体会与做法。

一、精心设问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较多,例如,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渲染烘托,在激发学生悬念后设问;或从已有的问题中提出问题;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把学生的思维调动到最积极的状态后设问等等。其共性是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通过感知、思索后,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我在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教学中,首先设问“喜欢打篮球吗?”“知道姚明吗?”“你们认为他打球好吗?”这些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本来紧张气氛变得轻松,大部分学生回答说:“姚明篮球打得很好”,也有部分学生唱反调;这时老师就及时设问,“你们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吗?”“你打算如何来证明?”在让学生阐述了一些理由后,老师就给出了姚明在2003-2004赛季25场比赛的得分与篮板球的数据,提问:“你们能够用这些数据来说明你们的观点吗?”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设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动笔计算平均数,甚至他们提到了得分的稳定性,为以后学习“方差”埋下了伏笔。

2、紧扣课题设问,诱发创新思维

例如:九年级复习课,内容是“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我在上课前精心设计了6个问题: 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怎么判断? 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怎么判断? ③圆上一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如何计算? ④如何求过圆内一点最大(小)的弦长?

⑤圆的弦长、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三者关系怎样? ⑥当圆与圆相交时,公共弦长如何求?

师生整堂课始终围绕这6个问题展开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收获颇丰。

3、引导问题争议,激发创新潜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但怎样保持思维的积极性而使终不中断呢?质疑和讨论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必须巧妙设问,引起思考和争论,然后适时引导,使问题教学由传授变为探究。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异议争议等形式,激发学生对问题的主动参与性,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逐步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消除疑虑,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分析、学会交流、学会合作。通过问题的讨论,巩固深化知识,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巧用设问语言,催化创新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教学,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竞争,如:“看谁说得最好?”“看谁做得最好?”“看哪一组准确率最高?”等等,学生答对了,我们可以激励:“你真行!”“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任何表示。

二、课堂提问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语言明确,针对性要强 课堂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达到复习巩固或发现新知识的目的,因此,语言表达要清楚、精炼,内容要具体、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模棱两可。例如:学习了“线段”一节后,如果这样问: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关系怎样?学生往往无所适从,答非所问,甚至答错。这时我们可以这样问: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那么你们比较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样学生便易于回答。

2、突出中心,教学环环相扣

过多地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之类的问题,表面上看,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并无实效。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养成轻浮态度和懒汉思想,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应设计几个关键问题,使得中心突出,环环相扣。

3、把握时机,选择好突破口

当学生正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思维正处于困惑之际,及时质疑发问,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教师应该多问“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而不应该老是问“还有什么方法”之类的问题,因为前者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人人都能说,而后者只有知道答案的人才能回答。

4、“对生下问”,分清问题难易

课堂提问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讲究实效,充分考虑问题的内容和难度,找程度相当的学生回答。倘若信口点名,则常常造成难题碰到了“差生”,容易题碰到了“优生”,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正面引导,不带个人感情

课堂提问不宜搞突然袭击,应保持课堂的稳定与学生心理的轻松,使学生始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不要假借提问,实行惩罚,给学生一个“难堪”,这不仅不利于教育学生好好学习,而且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往往引起学生反感,严重妨碍师生关系;也不要老是面向几个“重点生”提问,需知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希望能当着全班同学表露自己的才华,倘若这些学生连续几节课、几周课,甚至整个学期都没被老师提问到,他们往往会不去思考而且易产生师生间的隔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求成,要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或答错,要有耐心,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体罚,要进行正面引导、启发,只要答对一点点就应加以表扬,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恰当运用课堂设问,精心构思,巧妙设问,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开拓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变“数学难学”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湘潭市教育教学论文

标题:有效“设问”,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科目:数学 作者:龙邦

高中数学课堂设问技巧实例 篇6

一、复习旧知识的设问

用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在教学过程中, 此种提问属于回忆与记忆性的提问, 主要是把学过的知识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复习、强化记忆, 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师提出与本课时内容密切相关或本课时要用到的已学知识, 以达到顺利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的目的。

例如, 在讲授高中数学必修一的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的三种函数之前, 进行复习提问:

1. 一次函数图像是什么, 有什么性质?

2.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什么, 有哪些性质?

这样学生既可回顾复习旧知识, 又可为新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在复习课或新概念新例题教授前采用复习型提问, 这样往往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效地引发学生进行模仿, 从而进入新的思维活动。

二、导入情景的设问

一般用于授课开始。方法是教师提问,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 自然引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颖别致的导课艺术, 必然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新章节引入时的设问, 例如, 在对数概念的导入时, 我这样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我国政府在1980年提出要使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到本世纪末翻两番, 因此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7.2%。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个增长率是怎样算出来的吗?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本节课我就来和大家共同讨论这个问题。通过这样实例导入很容易牵动学生思维, 在他们不会解又急于解决的心理之间制造一种悬念, 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创设的情景摆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迅速进入课题思考。

三、分解难度的设问

分解难度的设问用于讲授过程。目的是通过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使学生掌握概念, 学习探求研究问题的方法。此情景的创设要注意层次清楚, 要符合解疑推理的逻辑性。

例如, 对如下问题进行讲解时, 我这样设置:

设P (x, y)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d为常数, 若不等式恒成立, 求常数d的取值范围。

可先补充三个问题:

(1) 常数c≥x对于1≤x≤5恒成立, 求c的最小值。

(2) 常数c≥x对于1≤x≤5恒成立, 求c的最大值。

(3) 常数c≥x+y对圆x2+y2=1上任意一点成立, 求c的最值。

只要讲清了 (1) 、 (2) 、 (3) , 令x=cosα, y=sinα, 使后, 学生就几乎随口可答出cmin=2, 进一步也就不难解决原来的问题了:令x=2cosα, y=sinα, 使

又如, 学了函数后解这样的问题:

若方程x2-4|x|-a=0有二解,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很多学生用Δ≥0来求, 这显然是错误的, 为了能引导学生用图像法解, 可先补充二个问题:

(1) 判断f (x) =x-4|x|的奇偶性;

(2) 画出x≥0时的图象, 再画出x<0时的图像, 再画上直线y=a。答案即跃然纸上。

四、猜想引申的设问

在学习任意三角形中正弦定理时, 通过对正弦定理的探索、发现和证实, 感受“类比——猜想——证实”的科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体会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这种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思想, 养成大胆猜想、善于思考的品质和勇于求真的精神。我这样设置:

一天, 我核潜艇正在某海域执行巡逻任务, 在A处时忽然发现其正东处有一敌艇在B处正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朝北偏西40°方向航行。经研究, 决定向其发射鱼雷给以威慑性打击。已知鱼雷的速度为60海里/小时, 问怎样确定发射角度可击中敌舰?

让学生猜测角A的准确角度, 设鱼雷在C处击中敌艇, 易得AC=2BC, 从而猜测B=2A从而抽象出一个雏形:测量角A的实际角度, 与猜测有误差, 从而产生矛盾。定性研究如何转化为定量研究?进一步修正雏形中的公式, 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以及, 激发学生思维, 从自身熟悉的特例 (直角三角形) 入手进行研究, 筛选出能成立的等式。让学生总结试验结果, 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 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五、故设错误的设问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常常故意出错或者故意出示错误的解题。设置一些“陷阱”, 甚至诱导学生“犯错”。例如在基本不等式应用时, 我设置这样的例题:

求函数的最大值。

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一种解法, 是解法一还是解法二?

其实两种解法都是错误的。解一错在取不到“=”, 即不存在x使得;解二错在不是定值 (常数) 。

设置一些“陷阱”, 诱导学生“犯错”。再引导学生自我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 能唤醒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欲使教学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 则在掌握提问原则的同时须正确、灵活地把握设问的“度”, 从而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思维, 有效地发展学生智力,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 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摘要: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皮亚杰

关键词:高中数学,设问技巧,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翁小平.“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学数学教与学.2005年第2期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设问启发 篇7

一、结合生活情境设置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法多是照本宣科先讲解理论知识, 然后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帮学生巩固知识, 掌握运用方法。这样的方法对以形象认知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 往往导致只有少数学生能理解掌握, 其他人则懵懵懂懂, 从而造成两级分化。为了规避类似的“马太效应”, 我们就要设置契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问题进行引导。小学数学在生活实践中有很多用武之地, 我们就可以以此来设置切合生活情境的问题来吸引学生参与数学实践, 完成知识生成。

比如, 我们学习了比例相关知识, 如果一味地用数学概念来解说, 学生肯定难以悟透比例的运用方法。我们就可以设置典型问题进行启发:老何投资3 万元和老马投资2 万元合资养猪, 今年行情不错, 年底盈利50 万元。那同学们觉得这利润怎样分配合理呢?同学们经过讨论会认识到按人头平分不合理, 需要根据合资时的投入按比例分配。然后, 我们要深入引导:大家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情况需要按比例分配?”……通过这样结合生活问题设问, 以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数学运用, 便于形象掌握知识, 提升数学技能。

二、结合认知层次设定问题

一个班一般四十来个学生, 肯定存在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 所以他们对新知识理解和认知的进度是不一致的。传统的数学教学就是犯了一刀切的教学弊病, 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 有的学生“吃不了”。为了避免产生两级分化, 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层次设置问题。

比如, 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时, 可以设置最简单、最典型的问题: (1) 4 个0.1 是多少?怎样表达算式?待同学们掌握基本规律以后, 我们再进一步设问: (2) 3.07×8 这类非特殊小数乘法怎么算?最后可以抛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运用方法。这样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小数乘整数来摸索出基本规律, 然后顺着规律来深入探索。如此设计, 不但契合了不同认知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更满足了学生从易到难的认知需求, 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设置动手实践性问题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如果没有实践体验, 许多数学知识理解起来都比较抽象, 更难以联系实际运用。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我们就要结合实际学情来设置问题, 启发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来完善认知, 掌握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抓住学生认知与知识结合点, 通过问题来驱动学生去动手实践完成认知体验。

比如, 低年级学习除法, 我们可以摆出实物, 让学生体验分一分。比如摆出9个粉笔, 平均分给三个同学, 怎么分?该问题启发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来认知9÷3=3 的数学原理。小学时期也是对简单几何图形的认知初期, 几何图形如果只用语言来描述那肯定更加抽象。为了形象学生认知, 我们也需要同问题的形式来驱动同学们通过动手体验来完善理解。比如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个性质, 许多懵懵懂懂。为了强化学生认知, 笔者就发出探索性问题:大家能不能想出直观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在此问题的驱动下, 学生各显神通, 最后筛选出比较经典的探索方法:用纸剪出任意三角形, 然后动手将三个角都折到一起, 我们会发现拼成了一个和底边重合的平角, 这就有力地证明了该命题。……这样通过问题启发, 让同学们动手操作, 不但巩固了基础知识, 更培养了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四、设置直观对比性问题

小学数学相对概念并不多, 但是也有一些细节知识比较容易混淆, 对于以形象认知为主的小学生我们不能让他们去死记硬背, 我们可以设置典型例题让他们通过对比性问题, 用直观的方式让同学们体会一下如何辨别知识细节。

比如, 许多学习对比例和分数的概念容易混淆。我们就可以通过下题来启发他们进行对比认知: (1) 一袋米有10 斤, 吃了1/2 还剩多少? (2) 一袋米有10 斤, 吃了1/2 斤还剩多少?这两个问题相似度极高, 许多学生就以为解决方法一样。其实不然, 题 (1) 中的1/2后面没有带单位是比例问题, 而题 (2) 的1/2后面带了具体单位是吃掉的具体斤数。学生们经过对比掌握了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还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形象对比下列问题: 一堆水果, 苹果数量是芒果的8 / 7, 那么苹果数量是水果总量的几分之几?……这类比较绕的问题, 我们就要敢于挑战, 通过典型的问题对比, 让学生进行形象掌握, 才不至于在将来遇到问题时束手无策。

本文是笔者联系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对如何巧设课堂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的分析和总结。总而言之, 问题是牵引学生探索和认知知识的媒介, 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作为主线, 以学生探索学习作为主体, 教师引导的时机、方式、方法等都值得重视。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只有设置出灵活、趣味、生动的问题, 才能充分激活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驱动他们开拓创新, 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斯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6) .

高中数学课堂设问形式的探索 篇8

一、激趣式设问

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内在的、直接的动力.一课之计在于“导”, 教师在导入新课或概念时, 设计有一定趣味的问题, 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并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较短的时间内,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例如我在“概率”的新授课上, 设计的问题是:在一个抽奖现场会上, 有三扇可供选择的门, 其中一扇后面是一辆汽车, 另两扇的后面都是一头山羊.抽奖者当然希望是___________.主持人先让你随意挑选一扇门.比如你选中了1号门.这时, 主持人打开了后面有山羊的一扇门, 比如它是3号门, 现在主持人问你:“为了有较大的概率选中汽车, 现在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是坚持原来的选择呢, 还是愿意换另一扇门?”我刚说完, 学生就热闹起来, 有的说换, 有的说不换.显然这个问题使他们产生了好奇, 通过思考领会到这个问题同概率有关, 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考虑寻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以“趣”引路, 把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吸引学生的参与, 变“苦学”为“乐学”.在教学中, 只有启动兴趣这个心理机制, 才能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参与, 这是研究和实践学习主体教学的前沿工程.

二、设疑式设问

疑是思之源, 一切学问皆来源于疑, 疑能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 产生不足之感, 从而拨动学生的思维.例如, 我在讲解“椭圆”概念中, 对于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 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 (大于∣F1F2∣)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我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找本质, 帮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具体设法如下:

(1) 将“大于∣F1F2∣”改为“等于∣F1F2∣”, 其余不变, 点的轨迹是什么?

(2) 将“大于∣F1F2∣”改为“小于∣F1F2∣”, 其余不变, 点的轨迹是什么?

(3) 将“大于∣F1F2∣”改为“大于零”, 其余不变, 点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这样设疑设问, 使学生对椭圆定义中的“常数”“大于”“∣F1F2∣”等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要注意数学语言中的逻辑性、严谨性.因此, 教师应启发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 这样既可以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又可以开拓思路, 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变型式设问

“一题多变”在中学数学解题教学中, 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教师结合讲评, 分析问题条件和目标间的信息联系, 比较解题思路中的方法、观念, 促进学生联想、转化、推理、探索能力的提高.例如, 在讲评职高考2011年第23题:

设f (x) 既是R上的减函数, 也是R上的奇函数, 且f (x) =2.

(1) 求f (-1) 的值; (2) f (t2-3t+1) >-2, 求t的取值范围.

我将该习题进行题型变式, 供学生练习.

变式1:设f (x) 是定义在[-7, 7]上的偶函数, 且在[0, 7]上是减函数.

(1) f (x2+1)

(2) 若0≤a≤3时, 试比较与f (a2-a+1) 的大小.

变式2:设f (x) 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 在区间 (-∞, 0) 上递增, 且有f (2a2+a+1)

这种训练, 触类旁通, 有利于学生从点到面掌握所学数学知识, 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我们广大数学工作者应在平时的例题教学中多多运用, 促进学生联想、转化、发散能力的提高.

四、分层式设问

一个班级里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着差异, 因此, 教师的设问应能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 巧设难度, 把一个较复习的问题按照知识的层次拆成几个小问题, 分步设问, 采用递进式, 从而调动各个层次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例如我在讲解“函数f (x) =lg[ (a2-4) x2+ (a-2) x+1]的定义域为R, 求a的取值范围”时, 就先补充了以下三个问题: (1) 函数f (x) =lg (x2+3x+2) 的定义域是什么? (2) 函数f (x) =lg (x2+ax+2) 的定义域为R, 则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3) 函数f (x) =lg (ax2+ax+2) 的定义域为R, 则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有了这三个问题做铺垫, 原有问题就简单得多了, 从而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 分层设问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收到极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巧设问题情境, 激活数学课堂 篇9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课堂,探索,思考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 我们倡导要实施“问题情境 ——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 之所以如此, 是为了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下诱发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探索活动, 从而有效地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而从“问题 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那么, 什么是问题情境呢?在数学教学中, 所谓的问题情境就是指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活动时所处的学习环境, 而我们教师所创设的这种学习环境要有利用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并在问题的引导下去探寻数学知识的源头, 进而不断地形成数学思想, 掌握数学学科的发展规律, 以达到真正理解数学, 培养综合的数学素养的目标。

一、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上创设问题情境

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 而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各个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密切的关联点, 因此, 教师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可以试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 例如, 在学习“平方根”的内容时, 我们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在小学时都已经学习过了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知道了正方形的边长就能够计算出面积, 那么现在如果反过来,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 让你求边长你能够求出来吗?例如面积分别为16、25、36、40平方米的正方形, 我们怎样求出它的边长呢?对于这个问题, 前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学生很快就回答了出来, 而第三个面积为40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学生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这时候, 我们再引入“平方根”的概念, 这样, 学生就自然能够进入到“平方根”的学习状态中来了。

二、利用跨学科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尤其在自然学科中,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随处可见, 因此, 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利用跨学科的知识来为数学学习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例如, 在学习“乘方”概念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利用生物学科中细胞分裂的知识来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来理解和接受乘方的概念和运用。利用跨学科的知识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 同时也能够加强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 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三、从生活实际入手来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 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把它最终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如果我们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能够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入手来创设问题情境, 这样不仅学生乐于接受,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和能力。例如, 为了给学生介绍“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的定理, 我们可以从实际生活入手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王周末在家里打扫卫生, 结果不慎将一面圆形的镜子打破了, 结果镜子只剩下一些碎片, 这时候, 如果小王希望按照原来的大小再配一面镜子的话必须要知道镜子的圆心和直径, 这时候如果让你帮忙, 你会给小王出什么主意呢?当学生一听到这个问题以后, 立刻来了兴趣, 他们纷纷在下面讨论、计算, 进行积极的思索, 这时候, 教师再顺势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定理引进来, 这样会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已经无孔不入地深入到了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而在教育教学方面, 信息技术也通过多媒体工具的使用而深入到了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多媒体工具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具有很多的优势, 如形象、生动、直观等, 而这些优势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帮助, 可以说, 多媒体工具已经成为了我们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一种便捷而又实用的工具。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问题情境。例如, 我在给学生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 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 就在上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工具从各个角度给学生展示了古埃及人所建造的金字塔, 然后让学生猜测一下, 金字塔的塔基是什么形状?这时候有的学生说是四边形, 有的则说是正方形。为了让学生看清楚金字塔的塔基究竟是什么形状, 我就利用多媒体工具中的动画演示技术把塔基剖开, 让学生看清楚了塔基的横截面是一个标准的正方形。这时候, 我就顺势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从金字塔的塔基我们看到早在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懂得了把直角的知识应用到建筑中, 那么, 在那个条件有限的时代, 古埃及人是怎样来确定直角的呢?这个问题一经提出, 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于是他们开始思考和探索究竟古埃及人是怎样确定直角三角形的, 从而在思考中逐渐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五、利用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

寓教于乐一直是我们开展教学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会非常有利。例如, 我们都知道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 因此, 我们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利用有趣的小故事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像是我在上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时, 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数学家笛卡尔在梦境中获得启发而发明了直角坐标系的故事, 在有趣的故事的带动之下, 学生对于直角坐标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样教师再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就会顺利很多。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 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况为学生创设出适合学生思想实际、内容健康有益而有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以便使得学生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 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总之, 只要问题情境的创设适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 即使教师不要求, 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考和探索活动中来, 因此, 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要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要针对不同的知识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 努力在情境的带动之下激活整个课堂教学,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够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 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 进而为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红.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案例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教育研究版) , 2010, (03) .

[2]秦岭.促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转变[J].初中数学教与学, 2003, (06) .

课堂教学小结中的设问策略 篇10

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事实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知识的运用,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适用的范围。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要有“问题”,即当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问题。当然,问题的障碍性不能影响学生接受和产生兴趣,否则,至少不能称为好问题。其次是“情境”,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经验性的想象环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

因此,在小结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兴奋和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精心设问。那么,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策略是什么呢?如何在小结中设问呢?

一、引疑激趣

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

案例1:“二分法”的小结提问。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叫“竞猜价格”,今天我们学习了“二分法”,你知道如何才能最快速度猜准价格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议论。趁机,我又设计了一个小作业:同座同学相互合作猜生日,看哪一组能用“最少的次数”猜出对方同学的生日?你共用了多少次?

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增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置坡度

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级别。所以,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几个级别的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应像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案例2:学习好幂函数的基本性质后通过函数y=x-2,设置问题。

(1)它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2)它的图像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3)它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4)它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5)奇、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规律?

根据“解答距”的四个级别,层层设问,步步加难,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高度。在面对这样一个题目时,学生心理已经有了准备,不会感觉到无从下手。同时上一个问题解决也为下一个结论的得出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这样知识的掌握的过程是一种平缓的过程,下节课的知识理解起来就容易接受,掌握起来就会显得更加牢固。

三、巧设悬念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引发求知动机。

案例3:学生在学完二项式定理后,可以设问:今天以后的第几天是星期几?

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以激起不断探求的兴趣,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新教材增加了不少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的内容,这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宽广的知识平台,为本节课的学习巩固和后续新课引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联系实际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如银行分期付款、商品打折、最优化等经济问题;市政建设与环保问题;时政新闻;计划决策问题;广告的可信度问题等等。

设问的目的不是“灌水”,而是为学生的思维“点火”。古希腊一位智者说过:“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注的容器,而是一支可以点燃的火把。”所以,课堂上的设问,应该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数学文化发展史中的史料、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内容等多方面的数学素材进行自然结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现实真理性”与“模式真理性”的双重价值,这样自然就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种”,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生存环境。将精心设问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学习在疑问中开始,探索、论证、小结、发展,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以养成,求知的热忱得以激发,学习兴趣得以培养,思维品质、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总之,教师可提出一个或一系列的问题,以一种悬念性,有助于学生课后主动探讨;当前后两节知识内容联系紧密,为了下节课的教学,可提出一些与后一节课有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似乎是熟悉的,能解决的,但又不太清楚,不能立即解决,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

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小结时,将问题引向更深入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还有,我们更应当考虑教师不作小结,由学生来作小结,然后同学补充,最后由教师点评,甚至于还可以让部分课堂根本就不要小结,而将小结这项工作留为学生课外作业,让学生们各自课外独立完成小结后,再由教师集中整理,留待后面的课堂中完成。

上一篇:中国对外援助思想下一篇:认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