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国防教育综述

2024-06-29

当代高校国防教育综述(精选十篇)

当代高校国防教育综述 篇1

一、国防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内在统一性: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不仅是基本知识的传授, 更多的是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侧重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信念、毅力、情操、纪律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国防教育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这些学科知识, 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丰富和充实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对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它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高校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的是优秀的人才。而优秀人才的培养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综合教育工程, 它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而又必需的, 各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 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 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具有很强的综合功能。国防教育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荣辱兴衰的大事, 它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共鸣, 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因此, 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有效的方法, 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二是国防教育不仅是一个教学、训练的过程, 也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品质培养、作风纪律养成、身体素质锻炼的全过程。因此, 它具有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的教育功能。三是由于国防教育实施方式的特殊性, 使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 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是能令其终生受益的, 是高校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高校开展国防教育, 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 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 又是推动民族发展兴盛的精神动力。国防意识的强弱, 历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主要标志。

二、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1. 国防教育锻炼学生坚强的国防意志。

当代青年学生, 生机勃勃, 充满活力, 思想敏锐, 勤于思考, 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是, 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他们国防观念淡薄;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和备受关爱, 使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较低。国防教育, 尤其是严格而又艰苦的军训生活, 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还可以使他们学习到军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国奉献、敢于牺牲、勇敢顽强、坚韧不拔、雷厉风行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军训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 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进而造就他们坚强的国防意志。

2. 国防教育能提高学生对国防的认识, 培养学生在国防认识上的高尚情感。

通过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使其对战争与和平、国防与安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经济发展战略与国防发展战略、现代科技知识与现代战争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 这就大大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深化了他们的理性认识, 加深了他们对国防的理解, 引起他们对国防的注意, 从而提高他们对国防的认识水平。同时, 通过国防历史、国防地理等的教育, 使学生了解自己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辽阔的国土、富饶的资源、秀丽的山川、美好的发展前景, 从而激发起内心的民族自豪感。这体现在学生对国家的爱戴、崇敬和忠贞的情愫, 国家领土主权、人民生命财产不容侵犯的心理,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卫国兴邦的责任感等等。

3. 国防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防心理。

年轻一代学生, 由于受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国防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如和平时期的麻痹心理、苟安心理、追求实惠的心理, 临战的恐惧心理、厌战心理, 战争时期的活命心理, 战后的后怕心理等, 这些消极国防心理产生以后, 如不及时纠正和调控, 就会形成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理, 给国家造成危害。因此, 纠正和调控社会消极因素, 对于巩固国防至关重要。国防教育以其特殊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能有效地控制消极国防心理的蔓延, 并帮助纠正学生中出现的消极国防心理, 形成正确的国防心理。

三、高校国防教育现状

1. 国际形势复杂, 迫切需要加强国防教育。

国际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依然猖獗, 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 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发展和强大势必会引起某些强权国家的仇视和抵触。同时, 国外反华势力在各方面的“入侵”, 特别是在文化、意识、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腐蚀和渗透日益加剧。这些都需要我们正视并采取坚决的态度予以抵制, 并通过切实加强国防教育来“自筑”坚实、稳固的精神长城。

2. 大学生群体国防意识和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我国长期和平、稳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有力地保障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但也使许多人, 包括大学生群体, 产生了松懈和麻痹思想, 认为这样的安定和平得来容易而不再居安思危, 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 随着我国人口构成比例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出生到上大学都享受着父母和社会提供的优越条件和环境, 个人的意志和品质无比脆弱。这对新形势下实施国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更全面、更丰富的要求。

3. 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依然不够。

随着人才兴国战略思想的深入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 国家对高校在基础建设、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校也在教育体制、学校定位、师资完善、科研创新、后勤改革等方面制定了有效措施, 但是, 这些都不能掩盖对国防教育的认识和投入不够的现实。国家的国防教育机构尚需健全和普及, 高校国防教育的师资严重缺乏, 国防教育的内容需要根据新形势下的变化不断创新和完善, 形式也需要不断地革新和丰富。

四、对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 普及国防知识, 随时更新国防教育的内容。

要在继续普及国防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有重点地抓好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等方面的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 强化反侵略、反分裂意识;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更加自觉地履行国防义务;增强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科技、信息安全的警惕性, 以实际行动为国家改革、发展与稳定作贡献。

2. 加大国防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 使国防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提高学生的国防认识。

由于受到社会中负面因素的影响, 新一代的大学生国家安全和民族观念淡化, 一部分大学生对爱国、民族自尊、国家安全等产生迷茫情绪。高校要通过校内的宣传板报、校园广播电视节目、横幅、警示牌等形式, 加强各种国防法规的宣传教育, 使大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教育的现状和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增强其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国防教育中去。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国防教育中来, 培养学生自我宣传、自我教育的能力。

可以针对当今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 进行一些模拟“战争”, 使学生在“实战”条件下感受战争的残酷, 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意识。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军事院校、国防设施和部队军事演练, 甚至可以选取训练优秀的、兴趣广泛的大学生直接参与到部队的实战演练中去, 使他们切身体验部队生活的与众不同, 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崇高与伟大, 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

当代高校国防教育综述 篇2

一、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和现实性功能。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具体理解上又有不同视角。有学者认为 ,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 思所理解的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成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因而,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 越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定具有超越性。教育的超越性其核心在于培养主体性的人。有学者认为, 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并不排斥教育必须从现实规定性出发。但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教育不是以现实的规定性来 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树立发展的理想,善于把道德理想赋予现实。还有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调 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有多种,道德是人们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它不能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其 特殊性就是用人的精神性的满足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来协调人际关系。市场经济要求道德教育必须化外 在道德要求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追求,因此,当代道德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关于主体人格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性功能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 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 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 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性功能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 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 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 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 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 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 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 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 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 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 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 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 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 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

当代高校国防教育综述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特点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纵观近几年这一领域的文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务实功利,理想信念薄弱。正如隋丽丽、张艳君等人2010年做了一项关于“90 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研究都谈到随着不断开放的信息资源,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更加理性及丰富。对网络的依赖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他们擅长利用网络学习、工作及生活。这些年轻人非常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心社会现实问题,了解目前的主流价值观。由于当今社会巨大生存压力,社会复杂的利益关系影响着他们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及人际关系,在价值取向上也趋向务实性。

第二,道德观,荣辱观不强。龙兴跃于2010年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发表了一篇题为《 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分析及教育方法创新简论》论文。他指出当代大学生虽然个体综合素质日益提高,但思想作风行为养成不够平衡。笔者认同这一说法。思想作风行为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体现。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有条件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大多孩子进入大学时已经具备较高的个体才艺,且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家庭常常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观教育,学生普遍荣辱观不强,对一些不文明行为持无所谓甚至赞成的态度。如很多同学认为学生情侣在校园内牵手、拥抱、食堂喂饭、在外同居、婚前性行为、堕胎等反应平淡。对考试舞弊、逃课等现象习以为常。

第三,重视民主法治,有正确的政治观,但政治参与度不高。马永春、李洁、龙兴跃等人提到当代大学生是“80后”、“90后”,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切身体会并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爱憎分明、时代感强是这一代人的特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民主观念也在不断加强。这一代大学生的民主和法制观念也比其他年代的大学生要强,渴望在各方面充分维护和体现自己应有的民主及权利。

第四,心理健康度低,抗压抗挫能力弱。龙兴跃、马永春、李洁等人都认为,当代大学生具有心理不够成熟、处事不够冷静等不足,抗压抗挫能力弱的特点。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变,贫富差距的扩大,各类生活方式的同步也促成大学生产生思想困惑及心理上不平衡,例如巨大的就业压力令许多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

第五,容易接受新事物,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隋丽丽、张艳君、马永春、李洁等人均认为,自从高校开始实行扩招,越来越多的“80 后”、“90后”可以进入大学深造。正规的教育和发达、开放的媒体,使当代大学生接触新事物,大大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比其他前辈们见识更广。他们别具匠心、思维开阔,适应能力强,接受能力高。他们不再墨守陈规,而是求变创新,追求打破传统,彰显个性。

针对以上特点,前人提出了以下几点大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对策。

第一,树立“全员育人、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之所以将马永春等学者的这一点摆在首位,是因为我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仅是辅导员、班主任或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任务。高校是育人重地,其育人主体是校内党政干部、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在全面发展的视野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学生为本,在学习上、生活上、情感上、工作上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与引导,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

第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第二,重点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民族精神教育。以“八荣八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第三,普及公民道德教育,树立基本道德规范。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

第三,注重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马永春、李洁等人认为培养健康的大学生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急剧变革,在身心尚未成熟之后,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难免产生不适应的情况,例如人际交往、学业竞争、经济负担等问题。就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促使大学生个体获得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通过团体心理咨询,围绕不同主题对大学生予以专项训练,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团体意识,学会倾听与诉说,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经验,可促使大学生尽快走向成熟。

第四,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组织社会实践,开拓课外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隋丽丽、张艳君等人提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比起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灌输为主的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上更为多样化,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更易被学生接受,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优势,着重开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总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加强引导和教育,打破传统,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当代大学生新特点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建立积极心态促进心理健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0).

[2] 罗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措施综述 篇4

(一) 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

研究者针对近年来高校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积极主张加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及其相关的政治观和道德教育;提出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 汲取传统优秀文化思想, 防止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如山西大学王伟、马占世在《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与对策》一文中, 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现状, 认为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从理论上讲, 一方面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另一方面, 教育者必须有能力总结和抽象出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新价值观, 成为新价值观的探索者。从操作上讲, 进一步完善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制和从运行机制。注意处理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语言教育与行为教育、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的相互关系。文章指出, 价值观教育在很多人看来仍然是校党委的任务, 与专业教学无关。这就导致价值观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 无形中制约了教育的力度。因此加强价值观教育首要的一点就在于为其“正位”, 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确实体现德育首位。[1]河南农业大学王云兰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冲突及教育对策》一文中, 认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不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构筑其精神支柱, 还应该强化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协调其内心冲突。[2]

(二) 改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形式

作为一种实践性知识的价值观, 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的有效性、针对性等问题近年来不断引起专家学者以及公众的热烈讨论, 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成为价值观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大量研究对如何改进价值观教育的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多数观点认为肯定了灌输式教育方式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可行性, 但同时不少研究者也看到了灌输式教育方法在应用中的有限性, 它不能保证受教育者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联动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 它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研究者指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在方法上应坚持“五结合、五为主”的方针, 即:坚持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以灌输为主;坚持疏导与堵塞相结合, 以疏导为主;坚持说理与情感熏陶相结合, 以说理为主;坚持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 以个别教育为主;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以学校教育为主[3];有研究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处于传统与后现代之间。他们的价值观的特征为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三种价值观的融合。他们是非主流和文化反哺的一代。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 继承传统优秀价值观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在教育中, 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4];还有研究者主张通过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 促进其知行合一, 使其价值观念得以升华[5]等等。

(三) 拓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途径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的形式开展。目前研究者积极主张加强课堂理论教育的同时, 注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途径多渠道的拓展。其中, 运用网络进行主流价值观宣传引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成为了近来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渠道的重要方面。

有研究者主张拓展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平台, 大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提高其人文素养, 对其进行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培养。[6]有研究者根据某一文化在高校中是否占主导地位, 是否与社会期望相吻合为标准, 将高校文化分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 通过正确处理好高校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 切实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其对策方面的主要观点:与时俱进, 更新理念,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毫不动摇地坚持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 改进主流文化的传播方式;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有关非主流文化的教育和引导;挖掘非主流文化中的育人因素, 为高校价值观教育所用。[7]关于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应对措施, 有研究认为, 首先, 在宏观上国家要加强对互联网络的管理和建设;其次, 社会各界包括学术界应加强网络伦理、网络道德规范、网民的道德人格建设;再次, 学校应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注意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 实现网络生活自律。[8]

(四) 优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环境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 环境对其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多元的社会观念、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想深刻影响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日益开放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就其措施的可行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进行反思。有研究者主张分析利用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 充分发挥环境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导向、塑造和强化作用。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在内的诸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成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的一大热点。归纳发现, 研究者提出的优化教育环境的措施主要涉及宏观和微观两方面。

宏观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大学生建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创新,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社会风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实证分析表明, 社会风气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应严惩党内腐败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广泛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任度的有效途径;加强学风建设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价值观和人际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创建和谐社区、强化行业自律、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际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婚恋价值观的有效途径。[9]

微观方面: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影视等大众文化正确取舍,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等大众传媒舆论引导等。如:宁波大学吴锡存在《大众传媒低俗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一文中提出克服大众传媒低俗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措施有:要加强对大众媒体的管理与监督,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要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 要加强大学生的实践环节。[10]

二、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措施研究特点与思考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更新方面的措施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到强调, 而对于如何有效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还较少。现有文献对于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诸多渠道或平台的整合协同机制建设还涉及较少;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措施宏观构架比较完整, 具体方法的针对性不明显。从宏观角度谈得较多, 具体操作谈得较少, 对大学生价值观既有的普遍问题分析较多, 对实施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较少。大多研究就措施谈措施, 对于措施实施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不足, 对如何解决实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经验交流较少。

在学科方面, 由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及应对措施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 所以各人文社会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比较而言,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大学生价值观的文献较多, 特别是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因素的分析和大学生价值观量表研究。然后是教育学 (包括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法律等角度。研究者从哲学角度主要是对价值观理论内涵及外延进行了探讨;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层面对价值观与大学生行为关系, 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及教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教育领域对价值观的研究虽然数量较多, 但成果大多界限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研分析, 经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总体来看, 研究者从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相对滞后的问题入手, 主要从丰富教育内容, 改善教育形式, 拓展教育途径, 优化教育环境对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措施进行了思考和设计。其中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状况的调研成果较丰硕 (在此不作赘述) ;同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的建议也较丰富, 但是对于如何具体开展能够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实践调研和对策研究还比较欠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伟马占世.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 2002, 4.

[2]王云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冲突及教育对策[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3.

[3]孙立华于永海.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 6.

[4]王军李宝章.传统与后现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刍议[J].辽宁教育研究, 2004, 3.

[5]阳智明陈延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分析与教育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9.

[6]姚军.和谐社会视域中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诉求[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2.

[7]吴伟.关于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7, 4.

[8]王天德.网络状态下的大学生价值观[J].学术界, 2005, 4.

[9]何国清.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构建[J].求, 2004.1.

当代高校武术教育的突围与跨越 篇5

摘要: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传播过程中绕不过去的重要阵地。只有开拓好学校武术“文化空间”,中国武术未来才有希望。运用文化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分析发现,当下武术教育领域存在着高校学科势能与学科资源浪费之矛盾较为突出,体育教学中呈现出“外强中弱”的文化态势,语言优势作用不大,缺乏“尚武”者和传承性“文化空间”悼亡等问题;因此,要实现武术教育的突围与跨越就必须实现不同学科对武术的理论渗透和研究对接,打破民间与学校文化主体间“身份有别”的观念,实现武术资源对流,优化武术课堂“文化空间”,培育武术课堂外“文化空间”和将学校武术段位制工作推向深入等。

关键词: 武术教育;武术“文化空间”;高校武术教育;武术课堂;武术传承

中图分类号: G 807.01文章编号:1009783X(2014)02012703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School is the main field of national culture transmission and publication.Chinese Wushu will not have a splendid future until the “Cultural Space” of Wushu in school is well developed.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ories,the present study found that there is the conflicts between subject potential and subject resources wast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estern physical education is emphasized more than Chinese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the Chinese language does not play a primary role in normal communication any longer;people who advocates Wushu are in the lack and the consistent heritage of “Cultural Space” is still on the decline.Therefore,the breakout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Wushu education depend on the theoretical penetration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into Wushu theories and research,the elimination of the barrier between folk culture and the so-called mainstream academic culture,the free circulation of Wushu resources,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ultural Space” of Wushu class,the cultiv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Wushu “Cultural Space”,the promotion of rank system of Wushu in school.

Keywords:wushu education;“Cultural Space” of wushu;wushu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ushu class;wushu inheritanceお

收稿日期:20130319

基金項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BTY05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1690);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112400450473);2012年第九届中国大学生运动会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作者简介:吉灿忠(1970—),男,河南洛阳人,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武术文化与历史;韩东(1975—),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文化。

作者单位:

1.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2.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新乡 453006

1.College of P.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7,China;2.College of P.E.,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Henan 453006,China.

在强势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体育的东进改写了校园学生文化选取的内在逻辑,使原本生活于校园里的传统文化传承机制面临着失衡和断裂。传统武术在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整体性传承方面呈现出一种衰败景象:一方面表现在青少年对大众文化的消费与传承之间的分解,使承载着传统文化内涵的传统武术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功能;另一方面教育机制的主导性使武术教育内容出现了失重和偏颇,竞技性武术样式占居了┲髁鳌*

央视主持人崔永元曾说:“一个国家,如果民众没有文化,没有历史感,再有钱也是土老帽儿。”[1]梁启超认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受众者、传承者,而且担当着文化产生和创新的历史使命。学校是科学知识传播的主要场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守望地”。学校又是异己民族“时尚文化”容易抢滩的场所,因此,在学校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加强文化识记,维护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代武术教育的现在时态

1.1学科发展:强大学科势能与巨大学科资源浪费的矛盾┩怀霆

中国武术经历了特定阶段后,其技术样式、文化功能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迁,武术教学内容、学科发展、专业设置和文化误读的暗流存在并将持续延续。各方学者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但至今武术教育改革依然举步┪艰。

武术理论研究与学科资源间的壑沟依然存在。高校的学科优势、师资队伍和研究条件使高校不仅成为培养人才的专业性机构,而且承担着科学研究的重任。它们分门别类地会在自然学科、医药学科、工程与技术学科、人文与社会学科等领域占居优势,而且完全可以将本学科应用于武术研究当中。例如:生物化学和医学研究机构可适用于太极拳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生物工程学、生物力学可适用于太极拳对人体平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材料学可应用于武术器械、纹饰和场地等方面的研究;等等。近年来,武术理论研究打破了传统理论研究范畴,摈弃了以往学科局限性,地理学、人类学、考古学、文化学等昔日鲜有人问津的人文学科渐为研究者所关注。譬如:文化人类学以文化整体论、文化相对论等方法论能有效地规避拳种源流论争中以讹传讹之现象;语言人类学可诉诸族群间语素、重章、复音间之联系推理不同武技间的异同;考古学可从族群文化“残存”碎片中寻求族群文化对武技的影响;等等。近年来,有相当数量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开始不断开拓理论视角来研究武术,但武术本体与学科间的壑沟依然存在,高校人文和理工学科优势尚未得以充分发挥,学科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存在。

高校在中国武术传播中未能充分发挥其语言学科的文化力量。语言是民族思维和相互交际的桥梁,是信息传播的基础,是传递人类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不同民族间如果没有正确理解异己民族文化形成的环境,就不可能通晓异己民族武技的真正意义,也就是说要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习惯、思维定式、族群迁徙、地域特征等就必须突破语言屏障。马克•特博姆在《亚洲传统武术与西方文化》一文中认为:“大多数西方人对亚洲武术真正含义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因为其传统的思想和意义是源于一种与西方国家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当他们用汉语和日语之外的语言解释亚洲武术时,就变得不那么好理解了。”[2]民族间的语言差异最终易导致异己民族在接纳武术时会产生文化失真,无法实现武术的本真性承袭,违背了传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武术要想“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就必须打通“语言”关,疏导民族间的“语言”瓶颈,规避因语言而造成的文化误读;然而,当下那些具有语言学科优势的高校没有发挥学科强势,系统而又有机的学科聚群没有形成。

1.2文化内容:体育教学中呈现出了“外强中弱”的文化态势

对初始文化的取向和认同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青少年缺乏成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识别能力,当面对良莠不齐的文化时易表现出文化惘然,很难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为此,国务院极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认识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3];因此,应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4]创造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域外民族体育在我国高校迅速登陆,舍宾、轮滑、空手道等易学、易练“快捷文化”迅速在体育课堂上抢滩。青少年对其钟爱程度超过了本土传统体育,一股强大的域外文化风暴在课堂内外迂回。相反,学生“喜欢武术而不想练武术”,错位地认为跆拳道和拳击属于武术;诸多人是以武打影视和武侠小说的方式了解武术;体育课武术内容所占比例下降等问题严重干扰了武术教育场域的存活。不同民族文化力量的强柔已影响了学生文化鉴别力,文化误读和文化曲解已经形成。体育课堂上所呈现出的“西风”压倒“东风”的态势很可能把武术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挤出学校,走向消亡。

1.3文化主体:主流教育场域与非主流教育场域主体人的身份差别观严重存在

文化“自然地扩散其最佳状态是在原始社会,而引导地扩散其最佳状态是在昌明的社会”[5]。近代以来,时境变化不仅使武术技术样式、价值功能发生了变革,也使武术传承渠道趋于多元化,子承父业、师徒传承、师生传授等秉承方式共存┕采。

武术教师接受过现代教育理念的熏陶,能较好地把握现代体育教学规律。他们教学方法规范、理论结构扎实,但在思想上易高高在上,轻视民间拳师,认为拳师是一群“土八路”;而民间的武术传承人则认为“学院派”只会讲,耍嘴皮子,没真功夫:最终两者相互抵触,相互觑谕,身份鸿沟很难消解。

其实,“学院”武术教育家与“民间”武术家两者殊途同归。武术要想坚持传统,走向科学,不仅要靠“学院派”的武术精英,因为他们能熟练操作高端仪器,具有良好的竞技素质、理论素养和语言能力及充足的时间保证,他们身上体现着武术的“时代性”;而且要靠民间传承人,因为他们能本真地传承武术的传统,他们身上储存着大量的武术源头信息:所以,如要坚持武术的传统性和科学性,两者不可或缺。

1.4文化空间:武术教育仅以课堂教学形式存在,而传承场域趋于消亡

《庄子•天道》载:“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武术如斯,是一种体悟性文化,“十年磨一练”“十年不出门”,习练武术不仅需要长时间事必躬亲地体验,还需要耳提面命的教诲。

师徒传承是一种半封闭性的传承方式。自1914年武术走进学校之后,半封闭的师徒传承开始向松散的师生传承轉变。可以说,于今师徒式传承似乎不合时宜,这对武术技术、观念、习俗、仪式的本真传承提出了严重挑战。学生是文化传承的精英;但由于受课堂学时的局限(大都在72~144学时之间,武术专业除外)和教学内容的禁锢(20世纪60年代创编的初级套路)的影响,大量尚武者无法聆听到武术传承人系统而深刻的指导,必须依赖充足的课余活动来弥补。再加之,身怀绝技和神明拳理的拳师因没有资质而无法走进主流教育机构,结果造成“徒弟(学生)找不到师傅(老师),师傅(老师)找不到徒弟(学生)”的局面。课外武术“文化空间”的缺失使学生习武路径“短路”了。

2当代高校武术教育的理想选择

学校是培养武术人才的重要机构之一,但由于受武术自身特点、社会环境和教学规律等方面所限,武术教育至今仍未走出困境。

2.1实现诸多学科理论在武术研究中的对接

“武术研究应该走进一个跨学科的领域空间,也只有如此,才可推动武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6]的确,理、工、文、史、地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能为武术理论发展、技术演进提供强大的科技动力。力学工程、材料学、仿生学、生物医学等学科理论可以为武术场地器械、伤病防护和胜负裁决提供科技支撑,而文化学、哲学、文献学、宗教学、伦理学、考据学、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理论又可以避免理论研究仅限于武术的器物层面,而是可以深入到武术的精神价值层面。

2.2优化课堂武术“文化空间”

如果要优化课堂武术“文化空间”,就必须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实用性、科学性和群体性。

首先,将国家统编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3方面相结合,可以突出地域文化优势,撷取当地优秀拳种,创编适合各类学生学习的优秀拳种,以“体用结合”为创编宗旨,创编时取精化粗,化繁为约,选取代表性动作进行重组,让学生易学、易练、易上手。

其次,在传统初级套路基础上,创编对打技术,力求与所学套路技术同步,这种套路和对打对接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激情。

其三,将短打套路拆招成单个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套路和搏斗,成套和单招,单练和对练的程序化学习中细心揣摩、苦心孤诣,以“体用合一”的方法体悟武术。

其四,改变传统的武术教学程序,让学生按照“套路—拆招—喂招—递招”的步骤习练,适当融入武术叙事、精神、观念、谚语和仪式等内容。

2.3成立俱乐部、研究会等课外武术传承场所

韩国“全国范围2005年正式注册的道馆有8 041个,加上未注册的共有9 500多个,大部分道馆与学校建立联系,与学校合作”[7]。全日本共有500多所大学成立了唐手研究会或空手道部。2国有关机构规定,从事武技的学生可以获取一定物质和荣誉奖励,并在段位、升学、奖学金等方面得到相应的照顾。鉴于异己民族武技的发展经验,可以考虑在我国各级学校内开设武术俱乐部、研究会和协会等组织,但要把握好武术传承的基本原则。

1)突出拳种传承与传播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武术知识和传承意识宣传,选一批技术全面、拳理扎实、品德好、可塑性强的优秀学员作为传承人。

2)技术传承与学理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社会调研论证,注重本土拳种传承,选取影响深远、面临濒危的拳种进行教学,重视学理性研究,体现整体性传承。

2.4实现民间拳种传承人与学校教师间的“活态”对话

优化课堂外武术“文化空间”仅借助于武术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而身怀绝技的武术传承人可以很好地弥补武术师资力量方面的不足。为了能让传统武术真正在学校扎根,武术师资贫乏的学校可以要求武术教师或体育教师拜当地武术名家为师,真正让武术教师担纲起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的双重角色。

当然,亦可以大胆改革教育体制,允许民间武术名家进入学校,让名家名师与广大学生零距离接触。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传统技术、培养武术热情,亦可以让武术教师与民间武术名家进行学理性和科学性的项目合作,有利于人们对武术的理解。名家进入学校可以以授拳、讲座等形式进行。

2.5在境内外中国文化培训机构中强力推介武术教育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说:“孔子学院是中国展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们有助于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当下,“中国已在90多个国家开设300多家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课堂。”[8]“语言、舞蹈、戏剧、书法、绘画、武术、太极、中医针灸、手工艺、烹饪等常规培训课程”[9] 成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来,国内各高校相续开设国际文化交流机构,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传播,对树立中国国际形象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诉诸于中国文化培训机构强力推介武术教育时应注意。

首先,慎重对待武术教育内容。在涉外中国文化培训机构中应以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为主,避免受众者对传统武术产生文化误读;应关注文化之理,强调“以武成人”的教育,避免单纯的知识性教育。

其次,加强援外武术教练员的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建立“传统武术服务供给系统”,为传统武术的传承、传播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其三,在驻外中国文化机构中开展中国武术段位评定工作,适宜降低评定标准,做到“张驰有节,松紧有度”。

其四,建立“传统武术信息咨询系统”,充分利用涉外中国文化培训机构中的图书、期刊、教材、视频、网络等资源,举办文化专题和名家论坛,重视古典文化学习,如中医、养生、推拿等。

其五,重视节日类“文化空间”的异地移植,设立武术社团,开展武术文化周、武术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多体验、多感受,真正做到“中国元素,外国做”。

其六,在体育院校中增设“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专业”,为驻外中国文化中心或孔子学院提供武术师资。

2.6将学校武术段位制工作推向深入

“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强国强种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实施途径。”[10]所以,学校段位工作势在必行。

首先,鼓励体育教师参与武术晋段、考段。加强有关高校体育教师的授段标准、段位内容等理论研究。

其次,采用区别性授段机制。“放开初级,严把高级”“段位制还是要大胆地放手,比如四段、五段、六段的体育老师或者教练就可以具有批段的权力”,权限太集中“不利于武术的推广和段位制的普及”[11]。

其三,杜絕学校以推广武术段位名义乱收费现象的发生,确保段位制的顺利推广。

其四,规避武术段位考试内容的竞技化,认可本土拳种的段位考试效力,做到地域性与标准性相结合,统筹兼顾,整体┓⒄埂*

3结束语

武术教育在近现代武术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武术未来发展道路上,学校仍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文化阵地。学生是最具活力的文化承载者和传播者。武术教育相比民间传承和竞技赛场更具优越性,原因就在于学校成员较为集中且具专职性。他们身上肩负着武术的文化使命、教育使命和科学使命。所以,应将武术教育作为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

参考文献:

[1]崔永元.一个国家民众没文化再有钱也是土老帽[EB/OL].[20140106].http://ent.163.com/10/1206/01/6N6F0HSI00032DGD.html.

[2]陈永辉.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1):108110.

[3]周济.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40112(A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文汇报,20110317(A7).

[5]威斯勒.人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1.

[6]王岗.武术教育应注重人文之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603(A12).

[7]张继生,雷军蓉,吴天佑.韩国学校跆拳道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7173.

[8]新快报.胡锦涛参观美国孔子学院,邀师生代表访华[EB/OL].[20140123].http://gd.news.sina.com.cn.

[9]王晨阳.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精彩回眸:2010:驻外中国文化中心亮点频出[N].中国文化报,20101223(A2).

[10]高小军.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意义重大[EB/OL].[20140130].http://sports.sohu.com/20090630/n264874810.shtml.

当代韩国高校教育方式研究 篇6

一、追求自主化与特色化教育

韩国高校教育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各高校都朝着办出自己特色的方向迈进。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任何一所大学要充当“全能冠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吸引大批的学生, 扩大办学规模, 就必须要依赖于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韩国大学十分重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几乎每所大学都具有自己独特办学理念。如祥明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以“正义、真理、博爱”为思想基础, 培养能够为社会文化发展和人类幸福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至诚至善的知性人, 具有创意精神的专业人才, 富有正义感的好市民。浦项工业大学以研究科学技术的深奥理论和应用方法, 培养国际水平的高级人才, 实现产、学、研的协同发展为办学理念。

各大学根据社会市场需求, 设置了许多新兴的与社会需求结合紧密的专业, 如消费者居住学、餐饮营养学、休闲运动专业等, 还有地域开发、国际化管理、电子游戏设计、不动产、整形美容和艺术经营, 高尔夫经营等高端专业。这些专业是在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有了更高追求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而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韩国政府也鼓励大学的特色化, 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所有大学实施《大学特色化》政策, 而且在政府对大学的财政支援中专门有鼓励大学特色化的补助。通过这些措施, 韩国政府鼓励各大学随着国家经济的变动调整专业、设置课程, 使大学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地区发展的需求。

二、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为提高韩国大学的国际水平, 韩国政府先后与近80个国家签署了关于代表团交流、学者交流、留学生交流、语言教学、合作研究等各项内容的双边教育交流协议。同时鼓励各大学与国外大学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 以增进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对国际社会的理解, 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文化、科学、社会等领域的交流。如祥明大学与22个国家的116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积极吸收这些国家的留学生, 并派出自己的留学生和教师出访, 这对提高大学的国际知名度和教学水平, 扩大师生的国际视野具有积极意义。

韩国高校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 教育科学技术部明确表示要加大力度提高韩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韩国政府提出了“全球教育服务活跃化方案”, 以便积极应对急剧变化的全球教育需求。此方案主要涵盖了四大政策方向, 主要包括: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 鼓励海外优秀学校到韩国办学, 支持国内大学进军海外, 以及推广网络教学活动, 即“在线学习世界化”。2010年8月出台的《加强教育服务全球化方案》包括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提高留学生整体素质、吸引海外优秀学校等内容, 以期实现截至2012年在韩外国留学生扩增至10万人的目标。另外, 为了鼓励国内大学进军海外, 韩国政府将允许大学依据当地标准在海外创办教育院、研究所、校园和分校等单位, 以积极吸引海外学生前来学习。

三、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

韩国仅仅用20年时间 (1960—1980) 就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并用15年时间 (1980—1995)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中国家。1980年, 韩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4.7%;2008年, 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比率为80%。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普遍产生了数量扩大与质量降低的矛盾, 使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兴办实验大学。实验大学的改革主要是在教学管理方面, 例如:减少对毕业分数的要求, 对内容重复的课程进行调整, 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充分实行学分制、辅修制等, 放宽大学学制四年的硬性规定, 允许高校在招生时多招30%的学生, 学生入学后经过“中期淘汰”, 毕业时按“毕业定额制”控制。实验大学的改革, 深受大学师生的欢迎,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在专科大学中的教学—学习方法, 在乎学生能做些什么, 即更强调开发能够在工作现场完成任务的能力。因此专科大学在教学—学习方法中, 在灵活运用普通教育经常使用的各种方法的同时, 还特别强调与工作现场紧密相联系的各种方法。另外还利用教授研究室来锻炼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 韩国的本科生可以申请进入研究室。很多韩国学生在大二的时候, 就选择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然后找到相应的导师, 申请进入研究室。韩国研究室的研究方向大部分都跟时代和社会贴得很近, 一旦有什么新的技术或者新的理论出现, 他们都会加以研究和学习, 所以在研究室里可以接触到很多先进的理论和知识。韩国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 来累积经验和技能。

四、实施灵活学制

韩国的大学学制非常灵活。在韩国的大学里, 休学是非常普遍和普通的事情。一个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 需要用多少年读完大学, 没有很严格的限制。在韩国休学机制比较完善, 学生随时都可以提出休学要求, 只要班主任签字就行。在韩国的大学一般一个年级有一个管理学生工作的教授, 相当于中国大学的班主任。因为韩国男性青年必须服兵役, 所以很多韩国大学生都选择在大学期间休学两年到三年, 然后报名服兵役。另外, 出国留学也很盛行。但大部分的韩国学生出国的目的都是去学习语言, 像英语、汉语或者日语。另外还有因为经济困难或学习压力太大而申请休学的学生。这种休学制度的健全, 也从侧面反映出韩国大学教育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学生有权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时间, 同时目的性也很强。所以在韩国大学里见到二十七八岁的本科生不是稀奇的事情, 韩国学生的社会经验要多得多。因此, 对于韩国学生来说, 什么时候跨入社会不是关键, 关键是自己有没有足够的本事进入社会, 而且不被社会所淘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灵活的休学机制, 有些韩国大学生读大学会用很长的时间, 花七八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才读完大学的大有人在, 甚至休学回家结婚生再复学的也不少。不过, 韩国的大学对学生连续休学的年限有一个规定, 一般一次连续休学不能超过两年。

五、教学时间较少

韩国的大学生在学校读书的时间很少。从3月初开学到6月初放假, 再从9月初开学到12月上旬放假, 一个学期只有三个多月时间, 还会赶上许多节日, 像元旦、春节、寒食节、植树节、儿童节、大学生节、光复节、中秋节、开天节、圣诞节等都是韩国的法定休假日, 在这期间要组织参加一些祭祀活动, 同学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 饮酒作乐, 不能正常上课。所以他们读书的日子并不多。另外学校里有不少课外活动, 有运动方面的, 有文化方面的、丰富多彩。很多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 主要是为了赚点钱而去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上课的时间相对较少, 韩国大学里很多自习室都是可以通宵学习的, 在学生宿舍里也有专门的自习室。一到期中、期末考试时间, 自习室里熬通宵的人多得很。韩国学生习惯白天睡觉, 晚上读书、常常熬到半夜三四点。他们上课的时间少了, 自我的空间多了, 学校的管理少了, 自我的约束多了, 刻板教学的读书少了, 适应现实的学习多了, 共性减少了, 个性增多了。

六、注重感恩教育

庆北大学犹如国会山般的大礼堂的对面是一片碑林, 座座青石碑上镌刻着庆北大学历代学术名人。据说这里的大学生每走过这里都会不自觉地阅读一些文字或者向身边友人介绍自己知道的故事。这个细节极好地反映出韩国的全民教育, 特别是在教育中重视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一大批思想道德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人才。在韩国, 学生即使从某大学毕业了, 也常回来看望导师。所以很多韩国的毕业生放假后, 可能不是先回家, 而是一定要先回到原来学校坐坐, 有很多学生甚至是开四、五个小时的车过来, 只是为了来看看教授, 看看前辈。所以像新年、教师节、中秋节, 韩国的学生是一定要回来团聚的。而且韩国的前辈不是只用来尊敬的, 他们还有义务照顾好后辈。所以前辈回来, 常常请客吃饭, 而且源源不断地介绍同一实验室毕业的后辈到自己或者其他的公司工作。所以韩国的公司里边, 同事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韩国人看来, 帮后辈介绍工作也算是对导师的一种图报, 对研究室的一点贡献。在他们看来, 研究室的名气大, 知名度高, 对于他们自己将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也因此, 很多公司如果有外包的项目, 韩国人都会先想到自己以前大学里的研究室。所以韩国很多研究室的项目, 都是毕业后在公司里的学生介绍和联系的。这种人脉关系网在韩国很重要。

七、注重培养顽强的国民精神

韩国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不仅在于为韩国的经济发展培养出了大量合格能干的专业和技术人才, 而且通过教育形成一种韩国人特有的为国家和民族大业而顾全大局、奋斗不息的“国民精神”。

韩国高校注重人文社会学科的政治教化功能, 培养具有资本主义法制观念和高度民族责任感的韩国公民, 强化政治、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课程的政治教育功能, 弱化直接强调南北统一的政治教育, 从文化和传统入手, 研究朝鲜与韩国的文化同质性和民族同源性, 使学生清醒认识当前的分裂状况, 理性分析南北统一的未来趋势。在韩国, 不论是文科院校还是理工科院校, 东西方宗教课程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宗教课程, 在培养学生道德认知的同时, 通过宗教解读文化, 注重学生文化比较能力的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这些宗教课程大都把发展学生的宗教价值评估能力作为教育目标, 提高学生的自我鉴别能力和自律能力, 是对伦理道德判断能力的一种培养。高校注重以东西方语言和文化为基础, 用全球化视野培育具备社会服务精神和创造性精神的社会型、世界型人才。为了应对全球化浪潮, 韩国高校普遍重视外语学习, 大量的外语课程出现在韩国高校公共课程当中。此外, 韩国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男女平等意识和社会服务精神, 做一个良好的家庭成员、社会成员、国民、世界公民。

参考文献

[1]唐建荣.韩国大学办学实践及其启示——以祥明大学为个案[J].民族教育研究, 2008, (5) .

[2]陈立思, 高翔.从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看韩国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7) .

[3]张开芬, 王雪燕.韩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3) .

[4]施晓光, 具滋亿.提高大学竞争力:韩国经验[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9) .

[5]樊荣.韩国高等教育及其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 2006.12.

[6]黄金珠.韩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浙江高等教育发展启示[J].经营管理者, 2010, (12) .

[7]吴春玉.韩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J].集美大学学报, 2006.9.

[8]张玉荣, 刘光华.韩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6, (03) .

[9]索丰, 孙启林.韩国的专科大学教育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 2002, 第29卷, (5) .

[10]李志仁.新世纪的韩国高等教育[J].高教探索, 2002, (04) .

当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篇7

艺术设计是近来发展比较迅速的学科之一, 是一门具有实用性, 艺术性, 合理性等特点。目前是在各大高校中开展, 目的是为我国艺术事业培养大量优秀的艺术设计能力的人才。在当代我国各大高校开展艺术设计专业, 需要制定适合的教育形式。艺术设计学科不同于其他普通的学科, 其学习过程中需要与不同的领域相结合。因此, 对于当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当有相应的教育原则、教育体系以及教育形式。

一、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 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到文化、社会、经济、市场、科研等诸多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广, 能够针对不同方面的艺术设计进行具体的设计。具体来说, 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中, 是设计的物品具有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感。艺术设计具有服务性、科学性、合理性。服务性是艺术设计的宗旨而不是表达艺术形式, 是将艺术创作应用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或事物上, 促使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应用一种新的展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艺术设计服务的最终对象是人类, 目的在于为人类获得各种更具价值的更有品位的生存方式。科学性是指艺术设计也是一门学科, 是以科学为依据具体展开的, 其应用需要以严谨的科学精神为主, 满足科学性的情况下, 进行具体的设计。合理性是指一个好的艺术是能够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基础上, 依旧能够表达艺术感。为了使艺术设计不影响使用功能需要合理设计艺术作品, 并设计合理的实施方案, 并按照设计方案有步骤的进行。

二、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从狭义上来说, 艺术设计教育是通过艺术设计理论知识、艺术设计能力、设计意识等相关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通过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训练, 促使学生具备创新素质、创新潜力以及艺术设计能力, 对教育、研究、文化等领域有所帮助。从广义上来说, 艺术设计教育是以技艺传统和设计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艺术设计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促使我国现代工业生产和传统的工艺美学能够广泛的应用于生活中, 并传承下去。

当代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我国各高校中艺术设计教育以独立性学科体系为原则、以构筑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教学为体系以及多种形式并存于艺术设计教育形式。

1. 独立性学科体系原则

通过设计创作的成果非常多, 很多具有实用性的设计广泛的应用社会各个领域中。可以说, 设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为了我国在艺术设计方面能够有很高的水平, 将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 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培养和训练, 促使学生具有艺术设计能力、创新素质、创新潜力。在我国各高校中开设艺术设计专业, 促使部分学生能够成为艺术设计人才, 为我国教育、文化、研究等领域发展做出贡献。在高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是以独立性学科体系原则进行具体是开展, 主要是艺术设计有别于其他学科, 是作为一门横向型的交叉学科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共同支持, 才能够使艺术设计在教育中长期的实施下去。

2. 构筑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教学新体系

艺术设计教育专业肩负着普及艺术教育和提高人类设计艺术文化素质的重任。在当代我国高校进行艺术设计教学, 制定一个适合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新体系非常重要。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合理的、有计划的规划, 促使艺术设计专业、有目的、有序的开展, 进而使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有很大的进步。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构建的新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育课程的设置、艺术活动设置、艺术设计思想的培养等,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由于不同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有所不同, 在建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时以学校教学特色为基础进行规划, 才能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发挥作用。

3. 多种形式并存的艺术设计教育形式

由于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设计, 使其更具文化感、艺术感。艺术设计应用的领域比较广泛, 如文化、教育、科研等, 因此, 进行艺术设计教育不能与其他学科一样, 以一种单一的教育形式进行, 会制约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新素质。以多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形式并存的艺术设计, 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以及艺术熏陶, 提升学生艺术品位, 在进行艺术设计时能够大胆创作, 积极的开拓创新。多种形式并存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是指采用小班制、单元式和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通过此种教育形式的推出, 每个教师需要教育的学生较少, 学生能够与教师零接触的时间较多, 在传授艺术设计知识更加详细和全面, 促进学生艺术设计能力提高的幅度较大。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整体水平的提高, 人民素质的提升, 对于艺术类有更多的认识和新看法, 促使我国艺术类的学科有很大的发展。艺术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受到很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促使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猛, 进而为我国艺术事业的繁荣输送大批优秀的人才。在当代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逐渐成为重要的学科同时优化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非常必要。对此, 本文提出以独立性学科体系为原则, 进行构筑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教学新体系和多种形式并存的艺术设计教育形式, 希望能够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有所帮助。

摘要:当代, 我国明确教育是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断为我国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是各大高校的责任。在各大高校中有很多不同专业, 如计算机、医药研究、工程建设、艺术设计等, 为各个领域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本文将从艺术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 分析当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当如何进行的。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袁熙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此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2]]潘鲁生.见证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发展历程——写在《设计艺术》创刊15周年之际[J].设计艺术, 2006 (4) .

[3]杭间, 曹小轉.设计, 另一种启蒙——改革开放30年设计述评[J].中国美术馆, 2009 (9) .

浅析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的功能 篇8

伴随着近年来高校美术专业的扩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发挥高校美术教育的功能。其实,高校美术教育不仅仅限于专业教育,还包括非专业教育。美术教育从它诞生的那一时刻起,就拥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特性。这也与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的特点是相契合的。根据教育性质的不同,当代高校美术教育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美术学生的专业教育,另一类是对普通学生的公共课教育。二者实际上也是对学生进行实用和审美的教育,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所以,现代高校美术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两个功能:一是高校美术教育要适应社会、科技、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的需求,即达到服务功能;二是高校美术教育要适应由此而产生的新的人才观以及满足每个社会成员个性全面发展的需求,即达到美育的功能。下面,我就这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美术人才,达到服务功能

专业美术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绘画技法性的,是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某些基本的绘画技法和相应的材料工具。但现在社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时代也对美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的专业美术教育必须要跳出低层次、纯绘画技法的训练,必须要增加现代科技、工艺创作、美术欣赏等内容,从而改变“重画轻理”的传统学艺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层次、全方位地去启发、开拓学生的想像和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让学生从过去那种单纯性知识记忆和过分注重专门技术的教育中跳出来,让高校专业美术教育向注重培养人的创意能力与想像能力的方向充分发展。

近年来,高校美术教育的专业倾向日益模糊,从国画、油画、水彩、雕塑等等分门别类到划分绘画与设计两大类,高校美术教育已开始摆脱纯艺术的“高精尖”,而趋向相互融合的“大美术”。我们可以看到,纯艺术人才已经饱和,成千上万的美术毕业生不可能都进入纯艺术创作单位工件。但这并不意味着美术教育走错了方向,因为在纯艺术领域人才饱和的同时,其它领域对美术人才的需求还远远不能被满足,尤其是伴随着新技术的开发、运用和普及,社会对有新技术含量的实用型美术人才的需求,正呈现出飞速上升的势头。即使是传统的设计领域如平面、环艺等,也因有新技术的渗透而对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以往独立的领域,如新闻、摄影、文学、影视等专业与美术的界限在新技术的介入下已经被打破,这些新的以及未知的领域,必定需要美术人才的参与。因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趋势和社会对美术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高校美术教育必须调整过去的教学体系,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等。高校美术教育正可以在美术材料的利用及加工技术、美术与光电技术、美术与生物技术、美术与机械技术、美术与表演艺术等等这样一些边缘领域开设或参与专业,让我们的美术教育更加密切地与社会职业相结合。

当然,人才并非都是一次成型,岗位锻炼和接受继续教育往往是许多人成功的经历。我们不可能为所有职业都设立完全对口的专业,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努力调整优化学科和课程结构,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坚持走高校美术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路子,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检验学校发展实效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挥高校美术教育在服务社会中的作用。

二、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达到美育的功能

前苏联的美学家们曾对美育的潜效应转化为显效应的问题,专门作过考察。他们选取同样两个条件差不多的车间,对其中一个进行环境美化,车间里的通风、色彩、光线都安排得比较好。结果这个车间比另一个不重视这方面工作的车间的生产率提高了10%-30%。这是因为工人在较理想的车间工作,心情舒畅,更能发挥积极性。由此一点我们便可看见美育在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当代中国社会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灿烂与辉煌。未来的20年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伴随着困难与风险,时代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的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在当代社会,国家和时代都对高校提出了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大学理应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动机。像以往那种封闭在象牙塔中“高、精、尖”地培养固定技术精英的路子注定是走不通的,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主动融入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的潜能,能产生独特思维、创造思维的火花,真正成为推动知识经济和创意文化发展的有生力量,成为创意社会的先行者与催生者。

而在高校普通学生中开展美术教育,就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美术的本质就是人类永恒的创造精神,那么美术教育的本质也应理解为创造精神的教育。人类的创造力量显示了对未知领域不懈的探索、开拓和超越的精神。作为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优秀人才的高等院校,应当始终把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且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以感性思维能力见长的创意人才放在首位,正视人的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承认每一独特个体存在的合理性,尊重每一个体的个性化选择和发展的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质疑求异、“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的见地,鼓励学生不断扩展创造性思维视角,用不寻常的视角去观察寻常的事物。

正如康德所说,“美是沟通道德和知识的桥梁”,也如朱光潜所论,“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实践证明,美育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美能解除压抑,释放郁积,使人在对世界的审美观照中获得眼界的解放和生命的活力,从而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为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高校美术教育,就是要把人所具有的求知、向善、爱美和健康成长的潜能加以开发,使大学生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和全面的发展,并形成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全新的能力结构模式。

摘要:在这种社会经济大潮、文化价值大潮的推动下,中国高校美术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现代高校美术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两个功能:一、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美术人才,达到服务功能。高校美术教育必须调整过去的教学体系,在边缘领域开设或参与专业,让我们的美术教育更加密切地与社会职业相结合。二、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达到美育的功能。国家和时代都对高校提出了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而在高校普通学生中开展美术教育,就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论孝道文化与当代高校德育教育 篇9

一、孝道文化的内涵

对孝道内涵的解释, 现在存在着许多的说法,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且能较好的与传统价值观相符合的是宋代朱熹所作的界定。他在对《论语》“其人也孝弟”一句所作的注解中指出“善事父母为孝, 善事兄长为弟”, 可见孝即为“善事父母”。可是“善事父母”说起来容易,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善”呢?“善”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是真正的“善”呢?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为此, 中国古代一些思想政治家们将“孝道”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划分, 第一个层次也是最基本的一层, 就是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赡养, 也就是说, 当父母到了花甲之年时, 作为子女应该尽到赡养的义务和责任, 要使其物质生活得到相应的满足。第二个层次是由孔子所提出的, 即对父母的赡养不能只是停留在物质阶段, 更要给与其良好的精神生活。第三个层次也是孝道的最高层次, 即子女对父母的赡养, 不能拘于形式, 而是要发自内心的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并对其进行赡养, 也就是说, 子女在进行赡养的过程中, 要始终保持和颜悦色, 令父母畅心悦意。当“孝”的含义与层次除上述划分以外, 还有服从父母意愿和继承前人遗志的说法。所强调的是子女在提供物质赡养之余, 要“子随父愿”、“子承父业”, 不违背父母意志, 更不要有损父母名望。“孝”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早已积淀成一种纯洁的道德信念, 成为中国人神圣血缘关系的重要体现。一般人的心中, “孝”是针对父母的, “孝”就是“顺”, 顺从父母就是“孝”。真正的“孝”其实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是更广义的做人的品德。孔子说, “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大意是说, “孝”, 在小处体现在同亲人的关系上;“中”体现在同君主的关系上, 在大处体现在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上。敬老养老是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主要内容。它是中华民族都认同的优良传统, 子女孝敬父母, 使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二、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及孝道缺失的原因分析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在经历多年的坎坷后, 其生命力依然十分顽强, 在倡导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和谐社会的今天, 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孝道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对其道德教育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孝道教育, 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现状, 其发展趋势和主题方向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可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元素, 孝道的缺失就是其元素之一, 具体体现在:高校对于道德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常常感到乏味和厌倦, 主要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思想报告、政治理论学习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自我价值的取向越来越趋于实惠, 对于工作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功利化越来越强, 从而使得其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意识淡薄, 道德素质偏低;大学生的个人信仰不同, 导致其对传统道德观念的理解趋于弱化, 尤其是对孝道文化的思想和感恩报德的意识极为淡薄。由此可以看出, 在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 孝道的缺失问题是其普遍教育现状,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孝道文化理念受到当代社会价值理论体系及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时期, 整个社会的价值理论体系发展较为失衡, 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与此同时, 西方文化越来越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较快, 因此也严重地冲击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两者都使得传统孝道文化的思想逐渐偏离了原来正确的轨道方向, 从而也使在校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

2. 传统孝道文化理念受到高校德育教育力度的影响。

高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其既定的教育目标太过于理想化, 大多数高校只是一味地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将人文精神渗透进去, 从而使得德育教育的内容十分空洞和乏味, 教育方法也比较单一, 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和厌烦的心理。

3. 当代大学生偏激的价值取向以及淡薄的孝道意识。

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 使得学生产生较强的投机心理, 学习态度不端正, 较为浮躁, 对于未来的就业问题也是急于求成, 从而限制了视野的开阔与胸怀的拓展。此外, 由于当代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 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 从而造成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念较弱, 对孝道的意识问题十分淡薄。

三、孝道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分析和研究了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水平的现状和产生原因, 认为孝道文化的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孝道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可以使大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作为高校, 对于德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品格修养水平, 使其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这与传统的孝道文化的教育宗旨是保持一致的。如前所述, 德育教育的基础就是孝道教育, 同时孝道文化教育也是个人道德素质修养的起始点, 体现了一个人对社会关爱的情感。

2.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际能力。

对于传统的孝道文化, 主要是指要孝顺父母, 同时热爱自己的兄弟姐们和亲人, 由此推及对他人之爱。而对于高校中的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主要是提倡学生要尊老爱幼, 乐于助人, 希望大学生能够遵循传统孝道文化教育, 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 也要以同样的感情处理好自己和同学、老师、朋友之间的关系, 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3. 促进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

想要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首先要保证家庭的和谐, 对于传统的孝道文化不只是存在余子女与父母之间, 还应该扩充到整个家族内, 也就是说, 在家的时候我们要孝顺自己的父母, 出门在外要尊老, 从而把这种孝道文化应用到社会发展中, 可以使中华民族的道德修养得到整体的提高。

四、通过孝道文化的教育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方法

要想提高高校的德育教育, 应该将孝道文化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其中,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施:

1. 强化孝道文化意识。

首先, 高校应该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就意识到孝道文化对于道德修养的提高产生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对孝道文化的教育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 从而激发大学生对于孝道文化的学习热情, 让孝道文化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手段及目标。

2. 更新孝道文化观念。

由于孝道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内容之一, 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特征, 因此会携有一定时代或者是特定阶级的特点, 从而会存在着一些与当今时代要求相违背的消极内容, 也会带有一些封建主义的思想。因此, 想要用孝道文化作为切入点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就应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将积极的思想和理念继承下去, 并不断地推陈出新, 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 将新鲜的血液注入传统孝道文化中。

3. 培养孝道文化情感。

高校德育教育的基础就是孝道文化的教育, 大学生不仅要“知之”, 而且还要“好之”、“乐之”, 因此, 要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大学生对孝道文化产生极为强烈的情感, 不管处在何时何地, 境遇是否顺利, 都应该用不离不弃的态度去遵守孝道文化, 从而达到孝道文化的最高层次。

4. 践行孝道文化行为。

高校以孝道文化作为切入点, 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其最终目标也是为了让大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孝道文化深刻内涵的基础之上, 践行自己的孝道文化行为。所谓遵守孝道, 不能只是仅仅有孝心, 更重要的是有要孝行。高校大学生的经济都来源于自己的父母, 要学会知恩图报, 不仅通过爱惜自己的身体来报答父母, 更要不断提升孝道的层次, 通过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 服务于社会,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断完善自己来尽孝道。

5. 坚定孝道文化意志。

孝道文化教育中的意志主要是指在尽孝的过程中, 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 这时候就要求我们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在当今社会中, 许多人功利心较强, 不愿意履行孝道的义务, 因为尽孝得不到他们想要的利益和回报。真正的履行孝道, 不是偶尔尽孝, 也不是在认为有利可图时才尽孝, 而是要无时无刻地发自内心地去履行孝道的义务。为此, 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 应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使大学生意识到孝道的重要作用, 并在社会中树立榜样, 带动更多的人来尽孝道, 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尚品德的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4.

[2]张莉蓉.论孝道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145-147.

[3]邓凌.大学生孝道观的调查研究[J].青年研究, 2004, (11) :39-43.

[4]夏海.论语与人生[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葛荣晋.孔子的“孝道”与构建和谐家庭[J].东方论坛, 2006, (5)

[6]文全治.论“孝”在教育中的地位、影响和作用[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6) :92-95.

当代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 篇10

关键词:当代;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209-02

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虽然提出的时间不长,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却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社会中的一种人类精神活动,存在于任何历史时期和任何社会形态,不过其实现途径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都发生了变化。这对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与此同时,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其短暂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与其所采取的有效方法是分不开的。所以,比较分析当代中美两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同,继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传统优势,同时借鉴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成功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理论灌输法

我国的所有高校都开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四门课程设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并设有统一的课时,规定相应的学分与考核体系。这一规定是政府全面规划、教育部统一部署的。这类课程带有很强的政治性与目的性,内容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教学形式单一。学期末,学校都组织统一的考生,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之一,这种方法使得学生和老师都以应付为主,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榜样示范教育法

榜样示范教育法指的是学校通过评比、考核,树立出道德领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变成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倡导学生模仿学习,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达到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方法。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有树立先进典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优良传统。例如,在我国高校中经常设有榜样宣传栏,对优秀学子及其事迹进行宣传,在学生中树立学习榜样,号召大家学习,起着很大的激励作用。

(三)表扬批评教育法

表扬与批评是最常见的教育方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通过比较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激励的方法,在我国高校一直都很受重视。表扬先进的人和事,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身发展。同时表扬先进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对事物的评判标准有导向的作用。而批评落后也有助于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促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努力、奋起直追、向先进靠拢。

二、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间接教育法

在美国实行的是地方分权制,各州或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高校所开设的课程,灵活性很大。政府不明确规定高校必修的思想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课程,但美国的各大高校都普遍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3-5门政治理论课:《西方经济学》、《美国历史》、《公民与法》、《美国与世界》、《科学哲学和实用主义》,与3门左右的思想品德课,如《大学生生活导论课》、《职业道德和社会研究》等。通过间接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资本主义教育是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之一。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美国每所学校都可以采用不同的理论和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校长有根据本校特色和自己的爱好来确定本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自由,任课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和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美国,教师并不像中国的教师一样,强加给学生一些思想和观点,而是将这些思想与观点罗列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价值观。对于一些社会道德现象,教师采用两难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判断,而不是直接教学生去判断。此外,美国追求历史通俗化、社会化和政治化,其历史课程也丰富多彩。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国家和地方创办了各种各样的有关历史的报刊、书籍及影视资料,地方也普及地方的各种历史,这对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催化作用。

(三)宗教灌输法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联系密切。美国的宗教势力会以上帝的名义向公民灌输一些含有美国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原则的信条,代表资本主义的利益。在美国,许多宗教势力可以设立自己的广播电台,播放宗教节目和信条,宣传宗教信仰。在高校,普遍开设圣经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信条结合起来,来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异同

(一)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同点

第一,都采用灌输教育法。中美两国高校都采用了灌输式的课堂讲授法,并把它作为教育的基本形式,注重直接的、正面的、正规的灌输方法,重视课程的教学工作。

第二,都重视协调配合的教育方法。当今各国,思想政治教育都呈现出社会化趋势,都比较重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作,注重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染,形成一个互动协调、目标一致的最大教育合力,努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三,都注重教育方法的多元化。由于教育的普及化、社会化,故而在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论采取的方法怎样的不同,但在维护各自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方面,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效果是趋同的。

(二)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同点

首先,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侧重显性灌输,往往过多的是通过课堂直接讲授思想政治理论,不注意运用间接和渗透的教育方法,对个体存在的差异与个体的主动性也有所忽视。在美国,高校教育则注重对学生的隐形渗透。道德教育重视各个阶段的衔接性、层次性和渗透性,这些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也容易接受,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理论教学,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美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进行疏导性教育。我国的理论灌输式教学,忽视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也忽视了对学生的疏导性教育,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我国对教育投资过少、相关机制也不健全、教学手段缺乏科技含量等也是造成这点的原因。在美国,学校则注重用社会实践的方式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观念也增强了。

最后,在处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的关系方面,中美两国有很大不同。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是分离的,宗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大。而在美国,宗教与公民教育是结合的,宗教在公民教育中起了很大作用。

四、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我们认识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些优势,比如直接理论灌输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有组织、有纪律性等,同时也认识到其中仍存在不足与缺陷,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方法恰好可以弥补我们的不足,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师生互动。我国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使得老师和学生位置互换,老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被动消极地听,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结果收效甚微。这一点我们应借鉴美国,采用互动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仔细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学生释疑解惑,及时引导学生思想动向,形成所有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第二,深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教育的渗透性。美国通过宗教教育对高校学生进行基督教文化的熏陶,这是其优势。而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以儒家文化为代表,我们也可以利用其精华来陶冶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道路上也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包括制度上的完善、经济上的支持等。同时,学校也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开展、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发掘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教师言行举止、课程设置等资源,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学生渗透德育内容。

第三,探索心理咨询辅导的方法,加强教育针对性。在我国,很多高校虽设有心理咨询室或相关机构,但都未受到重视,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没有发挥心理咨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有的作用。这一点上,我国应借鉴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首先,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其次,政府应出台关于建设和完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的相关政策,使其正规化;再次,高校应广开心理咨询的途径,组织各种心理咨询活动、开展学生心理问卷调查、举办文体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咨询、开展网络平台,推广网上咨询;最后,家长也应该在做好学生监护人的同时,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形成全员积极参与的咨询辅导教育模式。

第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鼓励社会实践。我国的社会实践只注重进行理论性的“大”而“空”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强制灌输不但没有收到成效,反而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教育脱离实际,教育方法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而美国的社会实践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应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立体化,渗透到能够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去,寓教育于更为广泛和丰富的途径中去。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12.

[2]袁建生,江晓平.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J].前沿,2007,(6):84-86.

[3]冯益谦.中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1):36-39.

[4]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0,(11):38-43.

[5]王悦.中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6]陈涛.国外学校道德教育和经验启示[J].思想教育探索,2006,(2).

上一篇:乡土地理试题分析下一篇:腹部闭合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