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行为方式

2024-05-31

生活和行为方式(精选十篇)

生活和行为方式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共发放问卷586份, 回收问卷586份, 有效问卷564份, 有效率96.24%;实习后随访548人, 发放问卷548份, 有效问卷528份, 有效率96.35%。最终纳入的研究对象528名, 其中男生56人, 女生472人;年龄18岁~25岁 (23.0岁±3.5岁) ;学历:中专91名, 大专248名, 本科189名;居住地:来自县城365名, 来自农村163名;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212名, 1 000元~3 000元187名, >3 000元129名;居住形式:住集体宿舍372名, 与家人同住89名, 独自租房67名。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 一般资料调查表:由调查者自行设计,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居住地、居住形式等。 (2)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 (HPL-Ⅱ) :该量表是美国护理学家Pender在1987 年从健康促进的角度发展[3], Walker等1996年进一步修改而成, 通过评估频次来测量健康促进行为水平, 包括保持和促进健康的行为。量表含有5个分量表共36个条目, 5个分量表分别为自我实现、职业安全、运动保健、均衡饮食、人际支持发展。计分方法:0 分 (从来没有) , 1 分 (偶尔如此) , 2分 (时常如此) , 3分 (都是如此) 。量表的总得分范围为0分~108分, 得分越高表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越好。本研究中测得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2。 (3) 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该量表是由Becker等[4]在1993年发展的自评健康行为量表, 反映个人对执行健康促进行为能力的信念。1995 年台湾中山大学黄毓华等[5]将其译成中文, 并进行了信度、效度检测。该量表包含健康责任、心理安适、营养、运动4个维度, 共28条目。量表的计分方式由“完全没有能力做到”到“完全有能力做到”5个选项, 得分为0%~100% 5段计分, 0分表示可以做到的程度为0%, 1分为近25%, 2 分为近50%, 3 分为近75%, 4 分为近100%。总分0分~112分, 得分越高表示其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越好。本研究中测得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6。

1.2.2 调查方法在医院开实习生大会时由研究者阐明研究目的和填写要求后, 在取得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并当场收回。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 SPSS 13.0进行资料分析。采用频数法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描述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总分以及各维度的得分。采用t检验比较护生实习前后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以P<0.01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习前后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对比与分析实习后护生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 (73.74分±6.41分) 高于实习前护生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 (72.12分±7.32分)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实习后自我实现、职业安全、均衡饮食、人际支持发展维度高于实习前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实习后运动保健维度低于实习前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实习前后护生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实习后护生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分 (82.97分±10.52分) 高于实习前护生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分 (77.16分±10.87分)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实习后健康责任、心理安适、营养维度高于实习前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实习后运动维度低于实习前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其中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包含的健康行为有2种:一种是健康保护行为, 其目的是降低疾病发生的几率;另一种是健康促进行为, 其目的是积极地增进个体健康、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6]。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作为护生执行健康行为的内在动力, 自我效能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行为, 形成良性循环。临床实习期不仅是护生临床知识和技能提高的关键时期, 对护生个人健康观改变也起到促进作用。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实习后护生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 (73.74分±6.41分) 高于实习前水平 (72.12分±7.32分) , 具体表现在自我实现、职业安全、均衡饮食、人际支持发展维度。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分 (82.97分±10.52分) 高于实习前水平 (77.16分±10.87 分) , 具体表现为健康责任、心理安适、营养维度。

3.1 实习前后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的比较和分析首先, 自我实现维度。健康行为中的自我实现是指与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有关的行为, 是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和对现实自我的超越。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后护生自我实现较实习前有所提高。临床实习是护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时期, 这个时期护生更能直观、透彻理解护理专业特点, 找准自身定位, 明确个人价值, 并树立自己的目标, 从而实现个人的提高。

其次, 职业安全维度。虽然护生在校期间可以在模拟病房进行护理技能练习, 但是模拟病房仍不能给护生真实的病房情境, 同时护生在校期间参与到临床职业技能的机会仅限于课间见习, 对职业安全防护的认识不深刻, 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临床实习让护生接触真实的病房环境, 身边其他护生或实习医生职业暴露带来的警醒, 医院关于职业防护的培训以及临床护士的指引, 一定程度促进护生职业安全意识的增强。

护生在临床上通过接触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的病人, 意识到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同时饮食健康教育是护生在临床进行健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病人进行饮食健康教育, 可以带给护生直接的正面影响。通过临床上饮食健康教育实践让护生知道如何实施健康均衡的饮食。

实习后护生的人际支持发展水平高于实习前, 说明临床实习促进护生人际关系的提高。这可能与护生在临床实习中承担着与病人有效交流、发挥健康教育者和健康促进者的角色, 这对护生的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护生不仅与病人进行交流, 还要与临床护士、医生以及其他实习生交流和沟通, 这些外界压力促进护生自身沟通能力、人际支持发展能力提高[7]。通过临床护士的带教, 在处理护士与医生、护士与护士以及护士与病人的关系时, 给护士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运动需要一定的精力和时间, 临床护理工作繁重、琐碎, 工作压力较大, 护生在临床工作中承担着繁重的护理工作[8];在工作之余护生还需要不断充实, 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由学校规律的学习环境到繁忙的临床工作环境的转变, 让护生从体力、心理上逐渐适应医院的临床学习环境, 往往没有精力和时间进行运动锻炼[9]。

3.2 实习前后护生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各维度的比较和分析实习后健康责任高于实习前水平, 可能与临床实习让护生了解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后果, 促使其建立了对预防疾病和维持自身健康的自我保健意识, 培养健康责任感。

临床实习不仅让护生知识和技能有所提高, 也使得其内心不断成长和成熟, 通过处理不同的临床问题以及各种人际关系, 护生的压力承受和应对能力都有所加强, 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让护生有效地控制和减低精神压力, 加强自我修养, 保持乐观情绪, 消除心理紧张刺激。

营养效能和运动效能与健康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实习后护生的运动自我效能降低, 促使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中运动也相应较低[10]。而营养效能的提高, 促使其均衡饮食行为的提高。

临床实习护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 很多有关健康的行为习惯都是在青少年阶段养成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成年以后中老年期慢性病的发生。因此, 学校以及医院应该重视护生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本研究显示临床实习可提高护生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水平, 但是护生的运动锻炼是医院管理者需要加强和改善的环节。护生具有良好的身体, 才能更好地进行临床学习和实践, 医院管理者应该重视护生运动锻炼, 建设运动设施, 为护生提供运动场所, 同时组织运动项目, 提高护生锻炼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Pender NJ, Murdaugh CL, Parsons MA.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M].5th ed.New Jersey: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37.

[2]Van der Slot WM, Nieuwenhuijsen C, van den Berg-Emons RJ, et al.Participatio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adults with spastic bilateral cerebral palsy and the role of self-efficacy[J].J Rehabil Med, 2010, 42 (6) :528-535.

[3]Walker SN, Sechrist KR, Pender NJ.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J].Nursing Research, 1987, 36 (2) :76-81.

[4]Becker HA, Stuifbergen A, Oh HS, et al.The 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 scale:a health self-efficacy measure[J].Health Value, 1993, 17 (5) :42-50.

[5]黄毓华, 邱启润.高雄地区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预测因素[J].中华公共卫生杂志, 1997, 16 (1) :25-35.

[6]王英蓉, 朱翠凤, 卞苏环, 等.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 2010, 7 (7) :325-330.

[7]王旭美.医学本科生学校适应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D].蚌埠:蚌埠医学院, 2013:36.

[8]杨春静, 付伟.我国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研究的文献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13, 28 (9) :86-88.

[9]金晓燕, 韩启飞, 周子琦.护理本科生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8) :562-564.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方式和健康方式的概念和内容,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及危害。

2、学习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3、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启发,学生思考“什么的行为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培养想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

了解生活方式和健康方式,学习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三)教学过程

在人的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说是快乐,有的人说是金钱,有的人说是家庭。那么,你能告诉我你的答案是什么吗?

(健康)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拥有健康就拥有一切。没有健康就等于失去了人生的参赛权。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的具体内容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就是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真正做到这些实在不易。但各人应根据个人喜好,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个体感觉舒服,同时又不过多违背上述几条即可认为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有哪些?(吸烟、酗酒、饮水不洁)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吃饭,吃零食,吃垃圾食品)不规律的作息(迟睡晚起)缺乏体育锻炼和科学用脑

精神紧张和消极情绪、有病不求医 通宵在家里或网吧玩电脑游戏

我们怎样才能养成怎样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1、合理安排膳食

2、适当的体育锻炼

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改变不不良行为

5、饮水充足

6、学习健康知识

7、不用带病用脑

8、保持平和的心态

生活和行为方式 篇3

摘 要 高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重视,减轻甚至消除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危险因素,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为健康成才奠定良好基础。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忽视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本文选取湖南省为例进行研究,先分析湖南省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然后研究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最后提出可行对策。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行为习惯 生活习惯 对策

目前,湖南省拥有普通高校106所,每年的大学生毕业生数量高达32万,由此可见,在我国湖南省属于教育大省,对培养国家后备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大学生不仅仅表现为优异的成绩,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同等重要。但是,目前湖南部分高校仍然重视对专业课的培养,而有利于改善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却有所缺失,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创新和完善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一、湖南省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

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包括日常劳动休息或者消遣,还包括饮食起居、穿着服饰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利于自身的调解,有利于扩大自身对外交往,培养更高的理想追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如今湖南省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令人堪忧,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作息时间没有规律、日常饮食没有规律、缺乏体育锻炼、沉溺于网络不可自拔、抽烟喝酒对大学生的影响巨大。

二、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健康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能够处于完全的安逸状态,不是没有疾病就代表着健康,身体不适、衰弱,精神紧张、忧虑等等也是不健康的表现。所以说,健康不只是單纯地涉及到大学生的身体方面,还涉及到心理、社会道德等其他方面各种各样的问题。概括说,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的。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此时大学生的思想也不断地趋于成熟,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和改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健康教育就是指高校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课堂教育以及课外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减轻甚至消除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产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优化学习、生活状态。大学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能够树立健康意识,激励大学生尽快的远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的,并能主动地趋利避害,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

三、健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对策研究

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这是由于健康教育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因此,健康教育整体系统的建立应当从自身特征出发。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最高的群体,高校最为社会培养全面健康人才的摇篮,在高校中开设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两极化和多元化,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如何开展好大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改善当下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减少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规范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对健康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

在现代社会,健康教育已从单纯的生理指标提升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统一的概念。早在1990年,联合国世界卫组织(WHO)就已明确的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五方面都具备,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大多数的大学生只知道健康对自身的重要性,但不能真正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盲目的认为只要身体好、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了,对真正健康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要切实转变大学生对健康的正确理解,这就需要高校更加正确的规范自身的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开设有目的性强、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教学课程,不仅仅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课时顺序的安排,还包括规定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以及个性的阶段性要求。对于努力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必须规范高校健康教育课程。

(二)高校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培养健康行为的教育

开设大学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应灵活多样,高校教师应注重对健康教育课程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自觉地认识到充足睡眠对自身胜利功能的帮助,努力让大学生认识到充足而且良好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大脑细胞的能量和功能才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和储备,才能更好的运行,同时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升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行为,使之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以及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亚健康状态,保证将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三)开设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合理安排高校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

在对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对自己的课余生活以及活动进行合理规划,这样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规律,想玩就玩,想学就学的现象比较突出,更有甚者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玩上,课余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课外活动时间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因此,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引导,高校通过组织更多的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壮大学校社团的发展,这样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之外可以更多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文体活动,既可以在紧张的学习当中缓解自身压力,也可以利用一些文体活动增加生活乐趣、陶冶情操,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四)引导大学生放开心中顾虑,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例如:家庭情况、就业情况、婚姻情况等一系列问题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在高校中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或在辅导员中设立心理咨询就非常有必要。心理咨询可以使学生减轻自身带来的矛盾和压力,开发大学生身心潜能,更能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更快的适应社会大环境。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课程或知识讲座,可以使学生放松自我,在遇到心理压力或挫折的时候,能通过活动调解法、激励调解法等一系列专业方法来调节自身压力,疏导不良情绪。同时要求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可能的早发现大学生心理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尽早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并正确的对待、疏导。

四、结语

通过以上介绍,健康教育对纠正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有益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正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正确地面对现阶段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有的放矢地开展有组织、系统化、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4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段鑫星,王静.网络德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1(05).

[2] 孙慧环.和谐校园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J].心理教育.2009.11.

浅谈行为生活方式与慢性病 篇4

1 慢性病

是一类起病隐匿, 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 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 病因复杂, 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精神紧张、环境污染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吸烟。不可改变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等。

2 行为生活方式与慢性病

慢性病潜伏期和病程长, 病理改变不可逆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指导。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体伤害, 心理影响, 家庭社会负担和经济压力等。目前慢性病还是以一级预防为主, 虽然慢性病的病因不明, 但就已知的病因开展预防也会取得很大成效。而在已知的可改变因素中以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为主, 可见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对慢性病的控制是很重要的措施。

行为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之一, 而且有数据显示在部分慢性病的死因中其占主要地位:见表1。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超重与肥胖;缺乏活动;不合理膳食, 饮食中高脂肪、高热量;吸烟;有糖尿病家族史;精神紧张等。其中前四项都为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主要是限制饮食中热能的摄入, 运动疗法, 药物治疗和并发症的治疗。其中前二项为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荷兰研究人员在近日举行的北美放射学会年会上公布报告称, 限制热量摄入可以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功能, 对心脏带来的益处比药物大。可以看出在糖尿病的一级预防和治疗上改变行为生活方式都起到主要的作用。

由上也可以看出行为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影响, 而且行为生活方式是最容易实现, 也是最经济有效的预制措施。

3 良好行为生活方式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形成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逐渐增多, 与其相关的慢性病等疾病也随之增加, 给人们的健康, 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费用等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不失为一个经济有效的措施。

良好的生活习惯应当从小养成。有很多人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生活方式, 知道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危害, 也有改变的想法, 但这些行为伴随自己多年, 甚至已经成瘾。改变起来存在较大困难, 能真正戒除的并不多, 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做起。

一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的形成受家庭影响最多, 父母应当负起责任来, 以身作责,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从小教育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 为将来健康成长和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父母给子女留下再多的物质财富不如给他们养成良好行为生活方式, 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社会也应当为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管, 如禁止出售给未成年人烟酒。

自身能意识到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约束, 形成良好生活方式。

4 保持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一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会随着自身的成长发生改变, 我们应该保持自己已经形成的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这是自己多年积累的财富, 不要因锻炼的辛苦, 吸烟、饮酒社会交往需要, 毒品的诱惑, 满足一时口感的需求而放弃。你放弃的不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一份健康。放弃容易再形成就困难了。家庭、社会可给予一定的监督、支持、鼓励。

5 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

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 许多人认为不良生活方式的损害已经形成, 没有改变的必要, 但事实证明是错误。如戒烟1年之后, 患心脏病的危险性会显著降低;戒烟10年后, 患病的危险性几乎与不吸烟者一致。肥胖, 高血脂通过饮食的改变可以明显改变。

加强健康教育, 使人们意识到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的危害性, 改变的益处及如何改变, 产生改变的意识。通过知-信-行模式, 使人们主动改变不良行为。

加强立法,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约束人们的行为, 如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等。

总之, 行为生活方式对慢性病防治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当积极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 努力改正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小妹.社区护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328-330.

生活和行为方式 篇5

高校外语交际语境中的认知行为和方式

从认知语言学观点看,高校学生二语习得的过程,也是对不同文化的认知过程.因而,教师在设立课堂交际语境时,要更多地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和社会层面帮助二语习得者提高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而不单是简单的语法学习和练习过程.二语习得者在交际语境中有什么样的心理认知活动,应该怎样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 者:芦力军 LU Li-jun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刊 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8 27(3) 分类号:H3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交际语境   推理   语用   心理活动  

酒店生活方式和生活方式酒店 篇6

2006年起,中国酒店业呈现“两端”快速发展的局面。

一端是,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突飞猛进。2006年10月25日,如家酒店连锁有限公司(Home Inns and Hotel Management)在美国Nasdaq率先挂牌上市,并以高出发行价59.4%的22美元开盘价登场,首次公开发行(IPO)就募集7逾1亿美元资金,且定价高于预期。随后,7天连锁酒店吸引了美国华平投资集团1000万美元投资,摩根士丹利计划以2000万美元入股莫泰酒店(约占20%股权)并谋划尽快让奠泰赴美上市。国内的老牌连锁酒店锦江之星也纳入锦江国际并赴港上市融资17亿元……据国家发改委《2006年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十大经济型连锁酒店集团经营的客房数量比2005年平均增加了74%,其中国内经济型酒店“四强”——如家、锦江之星、7天和莫泰就新增客房9000多间。

另一端,不仅是高档星级酒店在中国市场攻城夺地,高端精品酒店也一展风采。2007年6月,法国雅高在上海开出第一家中国区精品酒店——璞邸精品酒店,该酒店位于上海雁荡路,一共只有8层,共有52间客房,分为豪华房、商务房和套房等5种类型,最便宜房价为4680元人民币,最贵为1.4万元。其后,璞丽、首席公馆等一系列“精品酒店”陆续在上海宣告开业。标志着继五星级酒店之后,面向高端客户和精英旅行者的精品酒店成为中国高端酒店市场的一个新型业态。

中国酒店业呈现“两头热,中间凉”的现状,一边是连锁经济型酒店扩张,一边是高档豪华酒店及品牌高星级酒店抢滩,处在夹缝中的传统三星级酒店正面临生存危机。按照市场正常供求,酒店出租率在70%是一个临界点,但以上海为例(上海是中国酒店业较繁荣的市场),一星级至三星级酒店入住率已多年居于70%以下,曾被业界誉为中低星级酒店翻身的“救命草”的政府定点酒店招标似乎也难扭转颓势。

这样一来,酒店客源市场自然呈两极分化:海内外高端商务游客喜欢入住设施豪华的高星级酒店,一些自助旅游和普通公务客青睐价廉物美的品牌经济型连锁酒店。而作为“中间”一极的三星级酒店,在硬件设施、服务水准上无法和定位高端客户的四、五星级宾馆抗衡,在成本控制、营销渠道和房价上又比不上经济型酒店,所以客源流失严重。

于是,很多三星级酒店已开始转型:有的正着手升级,向高星级酒店靠拢;有的打算加盟经济型酒店,实现变身。是否只有这两种出路?当高星级酒店辉煌的大堂、周到的服务、高昂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时,当经济型酒店相似的房间、简约的服务、快餐式的消费让人们失去新鲜感时,人们对三星级酒店的需求是什么?

Hotel Fox酒店:艺术伴你入眠

丹麦Hotel Fox酒店于2005年4月开业,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它的出现在酒店及艺术界掀起一股新鲜浪潮。该酒店邀请了全球13个国家的21位平面设计师、城市艺术设计师和插画艺术家,目的是把旧酒店改头换面,艺术家们在挥洒智慧之前,完全不知道这项计划是何目的,他们只被赋予一个使命:自由快乐地设计,而要求只有三个:1、房间内必须要有张床;2、房间设计不得带有色情成分;3、不得出现含有政治倾向的字句。61间房,61种艺术

61间房间,21位艺术家,1000个构思。艺术家们依个人的喜好,发展出不同风格的房间设计,有古怪、有街头、有华丽、有梦幻、有游戏……每个房间都各有主题,异常精彩。 酒店的房间规格通常划分为标准间、单人间、套房,Hotel Fox酒店跳出了传统的划分方法,像时装的尺码一样把客房划分为四种规格:X—Large(加大)、Large(大)、Medium(中)、Small(小)。其中XL共17间,L共20间,M共18间,S共6间。

艺术家们把这里演绎成为世界上最有激情和创意生活方式的酒店。61间客房,21个艺术家,每个房间都是一场个人艺术展。艺术家的绘制,只是简单地进行了软环境的改变(床单、天花板、墙壁)而丝毫未增加硬件,也没有改变房间功能,却让每一个房间都与众不同。每个房间不仅是一个设计师最独特的自我宣言,也给旅行者带来新鲜的体验:铺着丝绒的巨大床铺,神奇的手绘图案,盯着客人入睡的多毛怪物,绘有小精灵,国王和墨西哥摔跤选手的壁画,神秘的日本艺伎和阿尔卑斯山漫画……不再通过死板的会员积分、折扣奖励来勾住顾客的心,让这些新奇创意给每个旅行者重复入住酒店的充分理由——即使你是第61次人住,仍会新鲜无比。

独特服务,新鲜体验

Hotel Fox酒店提供的服务也有些异类。纯平电视也可作为电脑显示屏,在社交场合为客户提供迷你手袋,这些都充分考虑了商务旅行者的工作特点。在这里,你可以租赁自行车环城观光,甚至可以租赁风靡全球的iPod,这无疑给那些音乐发烧友增加了一个选择这里的理由。此外,关于哥本哈根林林总总的美食、购物、运动、音乐的所有资讯都难不倒Fox酒店的领班,难怪这个酒店会受到旅行者的拥戴。

Hotel Fox的客房价格为1120至1620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为1301至2230元),接近欧洲平均房价水平,略高于哥本哈根大部分三星级酒店的房价。但其对视觉上的刺激远高于许多拥有盛名的五星级酒店:软环境的装饰,2D设计的3D应用,无论是在房间里还是在廊梯上,图案和环境既融合又别具情趣,让居住者体验新鲜刺激。由于房间少且独具特色,顾客有时甚至需要提前1个月预订才能订到自己满意的房间。

跨界传播典范

Fox酒店其实也是无心插柳,酒店的“改头换面”其实是德国大众(Volksvagen)汽车集团为推广Fox21轿车的广告活动的一个环节。为了庆祝新Fox21轿车的上市,大众汽车公司启动了“Fox project”,一个旨在推动年轻艺术家、设计师、厨师长和旅馆职工创意的项目。计划参与者正是Fox轿车的目标群体——18岁到25岁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处在事业初创阶段,也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学习工作机会。

“Fox project”令青年才俊们心动不已,它挖掘出年轻人的潜能,创造出一种跨越界限的社区,令他们找到心中渴望的居住和生活方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1位全球优秀的平面设计师、插画师、艺术家被很快召集起来,短短四个月就使得旅馆“丑小鸭变天鹅”成为现实。从这个角度看,Fox酒店一开始的营销道路就和传统酒店不同,

它从最初就吸引了媒介的关注,成为一个跨界传播的典范被广泛报道,不光汽车界,而且艺术界、设计界、传播界无不对它拍手称赞。

Horel Fox酒店的本土启示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酒店的投资者认为,星级就是房价的保证,纷纷追求星级标准。中国市场上大多数三星级酒店,虽然在规模和档次上不能和高星级酒店同日而语,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餐厅、大餐厅、会议室、商务中心、商场,甚至桑拿足浴、美容美发、卡拉OK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些配套设施在初期投资大,维护成本高,因为三星级酒店的平均入住率低于50%,所以上述设施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不光产生不了效益,还要分摊折旧和维护成本,成为酒店盈利的包袱。

经济型酒店与高端酒店的秘诀

反观近几年经济型连锁酒店的成功,其秘诀在于做减法,即“有所为有所不为”:客户对酒店的直接体验来自于客房,经济型连锁酒店在客房被褥等的整洁舒适程度上甚至不低于四星级酒店,并提供免费宽带上网等服务,同时极大地简化了餐饮和娱乐设施,除早餐外,基本上无餐饮服务。这一减法降低了经济型酒店的运营成本,实现了性价比的优化,符合了中国近年来旅游热所带来的巨大需求,这是三星级酒店应吸取的经验。但如果三星级酒店统统按照现有经济型酒店的模式盲目改造,势必也将造成经济型酒店市场的恶性竞争。

而中国高端星级酒店和精品酒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品牌。国际商务酒店大都来自那些庞大的酒店集团,例如威斯汀(Westin)来自喜达屋(starwood)酒店集团,而索菲特(Sofitel)来自雅高(Accor)酒店集团。在这些集团之下有着完整的品牌系列(例如喜达屋旗下的6个品牌:圣·瑞吉思St.Regis、威斯汀Westin、喜来登Sheraton、至尊精选The Luxury Collection、福朋FourPoints、W酒店),因此,每个单一品牌都处于自身精细的服务定位之中,品牌间彼此形成客源的相互补充。对于中国而言,本土高星级酒店尚未形成品牌的优势,更不用说鱼龙混杂的三星级酒店。若三星级酒店通过升级配套的方式企图挤入酒店第一阵营,无疑既缺乏品牌优势,其投入成本也非常巨大。

三星级酒店的转变之路

从中国当前三星级酒店的分布和现状可以看到,其大多处于老城区,建设时间较早,配套虽全但已显老化。在区位和交通上,某些在自然景观上享有优势,若放弃三星级酒店自身特点,变成“简单快捷”的经济型酒店或者是“千人一面”的高星级酒店,也未必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从全球角度来看,三星级酒店是份额最大的市场,盲从改变不应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中国本土三星级酒店应充分研究中国当前的生活方式,从地域、文化、特色等方面重新认清自己的优势,走特色道路。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未来几年中国社会将经历几个大的转变:

转变一:从农民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变——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城市人口素质将提高。

转变二:从精英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酒店不再代表着精英文化,酒店消费的普及性将提高。

转变三:从制造社会向创意社会转变——标准化的、快餐式的酒店虽能满足基本的住宿要求,但追求个性化日渐抬头。

转变四:从实用社会向审美社会转变——人们选择产品不再只局限在功能上,过去的3F模式“Form Follows Function”让位于“Form Follows Feeling”;酒店的建筑形态,装修特色、服务人员的礼仪等都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标准。

首先,这些变化实际上蕴含了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在发达国家,酒店往往是城市中最漂亮、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酒店”一词是美国人的发明创造,这个词是从法语中借来的,法语的本意是“一座高贵寓所”或者“市政厅”,美国人是把酒店既当寓所又当市政厅来办的。在美国,酒店经理的社会地位较高,他不光是专业的服务产业代表,同时也是社会光怪陆离生活方式的塑造者,酒店不仅是私人宴请和公共庆祝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中产阶级聚会、闲聊的大本营,成了消磨时光的地方,高星级酒店更是领略伟人、权贵和富豪风采的好去处。美国人不仅仅把酒店看成过夜的地方,而且是居住的地方——家外之家。美国酒店有大量的长期住客,难怪人们要说:除了生孩子,美国人都在酒店里。但目前在中国,酒店的功能主要还是商务入住和旅游入住,社交场所的功能发挥得非常有限。对于中国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而言,如果三星级酒店能具备此功能,无疑能填补他们社交生活场所的缺憾。

其次,三星级酒店应借鉴HotelFox的做法。即不改变其功能设施,通过软环境的艺术化处理和符合生活方式的服务提升,变古旧为新鲜,即使不提高客房收费,也能给入住者多一个选择理由。实际上,不光可在环境上通过装修装饰进行视觉上的艺术感提升,在听觉上,每个房间独特的背景音乐设置,针对游戏爱好者开发的游戏主题酒店,或者是针对女性消费者的独特客房设计等,都能在投入不大的情况下,提升顾客对酒店的好感度,建立顾客与酒店的长期关系。

再次,三星级酒店不应求全责备,应根据各自优势,主攻某一细分市场。假如三星级酒店位于商务区,就应该将酒店原有的商务设施保留改造,而将娱乐设施淡化,改建成精致的商务酒店;假如位于景点附近,不妨淡化商务功能,配套适合团队就餐的大型餐厅,改造成旅游特色的主题酒店;假如位于高速公路出口,那就不妨扩大停车场,做一家正宗的汽车旅馆。因地制宜的创意可以有很多,但其核心是围绕酒店的核心优势进行部分改造。

另外,在三星级酒店的推广中,除了常规的广告、旅游网站捆绑外,在事件行销的策划上也可走创新之路。Fox酒店是跨界传播的典范,而西班牙马德里的阿卡拉酒店则成为人们解压的场所,酒店征集了30名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的市民,允许他们在2小时内疯狂捣毁146间客房内的所有物件,以发泄压抑已久的沮丧情绪(当然,这家酒店本来就打算重新装修),这成为一个完美的公关策划。

生活和行为方式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银行、邮局、学校、社区、政府办公机关、商场 (超市) 、书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8类地点, 每个点调查至少25人, 采用问卷调查, 第1次调查以后, 进行健康知识宣传;3个月后进行第2次调查。

1.2 研究方法

采用拦截调查方法, 单选题通过询问将选择的答案填在每题左边的方框里, 或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文字;多选题在选择答案左边的方框内填1, 未选择答案左边方框内填0。问卷包括以下内容:年龄、性别、教育、职业、健康知识及锻炼频次等。

1.3 统计学分析

完成调查问卷后应用EpiData软件录入, 将所有数据均输出, 应用统计软件包 (SSPS 13.0) 在计算机上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界定值为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第1次调查201人, 男性86人, 女性115人;平均年龄 (36.24±11.59) 岁。第2次调查202人, 男性67人, 女性135人;平均年龄 (36.82±12.54) 岁。两次调查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次问卷调查, 文化程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前后2次调查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前后2次调查发现经过健康生活方式宣传, 居民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掌握成年人每日烹调油摄入量、成年人每天盐摄入最高量 (克) 、体重指数判断体重超重、男性腰围判断为向心性肥胖等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开展活动前 (P<0.01) , 见表2。

2.3 前后2次调查居民锻炼情况

前后2次调查发现经过健康生活方式宣传, 居民锻炼频次明显增加, 见表3。

3 讨论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内涵是“日行一万步, 吃动两平衡, 健康一辈子”, 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 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 开展全民参与活动。我区前后两次按照实施计划, 对相关人群开展健康一二一活动, 通过认真宣传, 开展教育活动, 以求达到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我们对前后两次活动效果进行评价, 统计显示有明显意义。

调查显示, 前后两次人群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是, 成年人每日烹调油摄入量、成年人每天吃盐不能超过多少克、体重指数判断体重超重、男性腰围判断为向心性肥胖、成年人蔬菜每天的食用量应保证多少克、千步活动量是什么意思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加大宣传, 知晓率显著提高。锻炼的频次也明显增加, 基本不锻炼的人显著减少。本文提示, 有效的健康知识宣传, 可以实现人群自我管理健康的目标, 并且能够收到明显效果, 这是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的一个有效途径。倡导构建和谐社会, 普及卫生知识、科普常识, 宣传教育是行之有效的, 我们应当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促进全人群的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而它们与高脂血症有密切的关系[1]。我国居民的体力活动模式与膳食模式一样, 正在逐渐“西化”, 亟待改善, 个人、家庭、政府及社会各界应积极行动起来, 倡导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2]。有学者发现, 高血压的预防主要是改变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肥胖者控制体重, 在全人群中提倡和维护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 鼓励群众积极参加各项体育锻炼, 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3]。在教育的形式上采取多样化, 如板报、橱窗、健康教育处方、现身说法、现场答疑等。总之, 宣教工作越细化, 易懂、易明白、易掌握、易牢记, 患者受益就越大, 效果就越显著[4]。

我区将继续在不断提高生活乐趣的过程中, 继续大力开展健康121行动, 采取多种宣传方式, 以“小变化”逐渐养成新的生活方式, 实现当地居民的健康“大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明营, 仝其广, 史旭波, 等.对开展胆固醇教育意义的探讨.中国医药导刊, 2004, 6 (3) :232.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系列报告之九——行为和生活方式.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2) :108.

[3]郭春玲, 张小娥.高血压社区健康宣教和预防.中国社区医师, 2007, 9 (21) :215.

生活和行为方式 篇8

研究消费行为需要从生活方式入手, 因为生活方式是消费行为的外在表现。同时, 生活方式也影响着消费行为, 从生活方式入手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解读“90后”大学生及其消费行为。

研究方法及样本选择

1. 研究方法

为获取鲜活的一手资料与数据,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问卷共分三部分。

(1) “90后”大学生生活方式测量量表。主要参考普鲁英 (Plummer) 整和并发展的AIO生活方式量表[3]及结合“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问项编制。采用Likert5点等级量表记分:“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不确定”、“4—同意”、“5—非常同意”。

(2) 服装网络消费行为测量。采用5WIH[4]的测量方式并结合网络消费行为的特性进行问项编制。主要了解消费者的网站选择、网购的频率、时间和网购的目的。

(3) “90后”大学生的人口统计学信息。

2.样本选择

本研究的对象是浙江地区的“90后”大学生 (在校大学生和已毕业且有网络购买服装经验的“90后”大学生) 。共发放问卷450份, 有效问卷378份, 所收集的数据用SPSSl6.0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1.“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细分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 得到样本的KMO系数值为0.760, 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Sig.=0.000, 适合做因子分析。“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细分情况见表1。

如表1所示, “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主要有6个纬度:自我修养、人际交往、品牌偏好、追求成功、自我优越、自由休闲。这6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62.752%, 各因子的信度均达到了0.6以上标准, 各变量的相关系数从0.540~0.728, 表明其与公因素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使用这些成分对绝大多数据给出了充分的概括。

2. 基于生活方式的人群聚类及其特点

通过快速聚类 (K-Means Cluster) 对378份样本进行聚类分析 (见表2) 。按生活方式的均值差异, 样本可分为以下4类:

(1) 第一类人群在“自我优越”上最为显著。

(2) 第二类人群在“品牌偏好”上最为显著。

(3) 第三类人群在“自我修养”上表现最为显著, 在“品牌偏好”上表现最不显著。

(4) 第三类人群在“自我修养”上表现最为显著, 在“追求成功”上表现最不显著。

3. 生活方式聚类人群在网络服装消费行为上的差异

由表3可知:4种类型的群体在购买频率、网站选择、购买金额、选择因素、购买时间上的表现各不相同, 如类型一的人, 在生活方式上倾向于自我优越型, 其购买频率为1周购买1次, 选择天猫购买服装的次数最多, 平均每次的花费金额为101~150元, 在购买时考虑最多的是用户的评论, 依次是质量、价格。而类型三的人, 则属于注重修养型其购买频率最低, 为2~3个月购买1次, 选择的购物网站最多的是淘宝个人卖家店。以上4类人群在购买时段上都一样, 选择最多的都为晚上。

4. 不同人口统计变量在生活方式和网络服装消费行为上的差异

本分析的自变量为:性别、出生年份、学历、职业身份、收入;因变量为:自我修养、人际交往、品牌偏好、追求成功、自我优越、自由休闲。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看出, “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人际交往、追求成功两个因子在出生年份在上存在差异;自我修养、人际交往、品牌偏好、追求成功4个因子在学历上存在差异;自我优越因子在职业身份上存在差异;追求成功因子在收入上存在差异。

不同人口统计变量在网络服装消费行为上的差异如表5所示。

摘要:“90后”大学生作为新时期成长的一代, 其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已经初步显现, 未来必将主导一个时代, 也必将成为市场消费的中坚力量。本文从研究"90后"大学生 (包括已毕业和在读) 的生活方式入手, 分析"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类型和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下的生活方式差异及其服装网络消费行为。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生活方式,差异性

参考文献

[1]2012-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简版[R].艾瑞咨询, 2013 (3) .

[2]2011-2012年中国服装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简版[R].艾瑞咨询, 2013 (3) .

[3]Plummet, J.T. (1974)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Journal of Marketing, vol.38, jan.34.

生活和行为方式 篇9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江苏省常州科教城5所高职院校大学生, 分别是轻工学院、机电学院、信息学院、工程学院、纺织学院, 每校发放160份问卷, 共计800分, 回收有效问卷764份, 有效率95. 5% , 其中一年级男生231份、女生165份, 二年级男生220份、女生148份。男生共计451份, 占59. 03% , 女生共计313份, 占40. 97% ; 男女比例1. 44: 1。

1. 2 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大量的有关健康素养的论文、杂志、专著、以及网上检索相关数据库资料, 收集国内外有关健康素养评价标准及研究现状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

1. 2. 2 问卷调查法

选用国家卫生部统一制定的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参照《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与分析指南》, 结合高职大学生的特点编制了《高职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调查问卷》, 分为一般情况和生活方式与行为 ( 14分) 两方面, 正确回答≥80% 生活方式与行为知识视为具备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

1. 2. 3 访谈法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部分同学, 进行座谈交流, 了解学生中学时期、大学时期体育与健康课是否正常开展; 平时如何获取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的相关信息等。1. 2. 4数理统计法

将数据资料归纳整理后采用Epi Data3. 0建立数据库, 使用SPSS13. 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求出相关系数, 得出相关性的结论。对高职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现状、人口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 对高职大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讨论

2. 1 研究结果

2.1.1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

2. 1. 2 高职大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调查得分结果

2. 1. 3 高职大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

2. 2 讨论

2. 2. 1 年级、性别不同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得分及具备率

由表5、图1可以清楚显示, 二年级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得分要比一年级学生得分高, 通过访谈, 有同学谈到, 高考是学生一切行动的指挥棒, 一年级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主要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 以升学为主, 平时能够获得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在体育与健康课上, 在访谈过程中也有同学提到, 高中时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部分被主科老师霸占, 甚至有的同学还提到, 到了高二分了文理科, 体育与健康课就基本不上了, 所以造成学生在生活方式与行为知识方面获得途径减少, 重视程度也就不够。而二年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生活一年后, 在学校大力正面教育宣传, 体育与健康课的正常开展下, 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和了解, 显然在生活方式与行为知识知晓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2. 2. 2 城市、乡镇、农村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得分及具备率 ( 表 6)

由表6, 图2可以得出, 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地区差异很明显, 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 农村处于偏远地区, 信息传播相对闭塞, 与健康有关的信息传播受到限制。目前我国农村居民获得健康知识的渠道主要是电视、广播、报纸[5], 与城市相比较, 受到交通、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等影响, 对健康的认知程度也不同, 而且城市各社区开展的健康相关的活动也明显超过农村。其次,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情况明显不均, 城市要显著好于农村[6], 这就导致了城市开展健康教育相关活动形式呈现多样化, 学生获得的健康信息也会增加, 且城市的医生学历水平可能也要高于乡村。所以来自城市、乡镇、农村的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存在差异也就不言而语。

2. 2. 3 家庭月收入不同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得分及具备率 ( 表 7)

根据统计结果及图表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 由于家庭收入月平均低于999元的人数较少, 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得分与其它层次的分值相差较大, 属于异常, 其它层次的分值比较接近;由图3及利用调查数据求得家庭月平均收入与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平均得分的相关系数接近于0, 可以得出, 家庭收入与学生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无相关性。

2. 2. 4 父母学历不同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得分及具备率

由表8、表9显示, 父母学历为大学、高中/职高/中专和文盲的学生比较, 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平均得分差异很大, 而学历在初中、小学的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平均得分差距不明显。国内研究显示, 父母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环境不但影响子女的心理状态, 而且对子女的健康行为如运动锻炼、健康饮食等有影响[7]。父母受教育水平可以影响子女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自身健康意识越强, 会更加注重子女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 子女会有更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所以, 提升全民教育水平是提高全民良好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2. 2. 5 单亲家庭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得分及具备率

由表10、图4可以明显得出, 单亲家庭的学生, 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家庭, 有研究表明, 在单亲家庭中, 由于家庭的变故, 使孩子经常处于紧张、不安、思念和忧愁的情绪之中, 严重阻碍其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发展。特殊的家庭环境、孩子们的特殊经历、父母离异所产生的影响都造成了这些孩子们的特殊心理, 主要表现为: 自卑、失落、恐惧、逆反心等, 无疑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 说明完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子女的身心健康等影响较大, 可能由于没有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没有父母双方面的引导、关爱, 学生心理受到极大的影响, 继而影响到该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 影响到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等方面, 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与正常家庭的学生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

2. 2. 6 健康状况不同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得分及具备率

表11、图5可以显示, 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好的, 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得分高, 说明健康状况与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成直接正效应, 这部分学生平时能更好的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样也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

2. 2. 7 学习情况不同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得分及具备率

由表12显示, 认为自己学习情况好的, 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得分高, 说明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与文化水平密切相关, 有研究证明, 低文化水平的人群往往有低的健康素养[8]。说明这部分学生学习的态度较好, 关心周围事物的变化, 能够及时接受相关信息, 从而接受新生事物、获取知识的能力强, 能够积极参与到各种形式的健康活动中去, 对健康相关信息的认识与理解程度深, 提高了健康意识, 改善了自身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 最终提高了自身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

3 结语

常州科教城高职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仅为16. 90% , 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较低。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与健康状况成正相关, 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健康状况的优劣, 而健康状况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速度以及质量, 既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这部分大学生将来面对的厂矿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特点是: 工作密度大、工作时间长、体力劳动多。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决定健康状况, 而健康状况与工作效率成正相关, 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不容忽视。学校应该是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的最佳场所, 平时的一言一行要讲文明, 生活有规律, 而通过调查分析, 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 根据统计分析得出, 受到性别、年级、地区、父母学历层次、本人学习情况、本人健康状况等影响, 形成了目前高职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现状, 而家庭月收入与月生活费对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影响不显著。所以, 要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 不仅仅追求知识和能力, 更应以不良生活习惯为抓手、实践促进健康的行为方式着手。

摘要:本研究采用国家健康教育中心统一设计的《2010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常州科教城五所高职院校共计800名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常州科教城高职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具备率较低, 仅为16.90%, 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受到性别、年级、地区、父母学历层次、本人学习情况、本人健康状况等影响, 存在差异。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活方式与行为,调查

参考文献

[1]IOM.Health Literacy:A Prescription to End Confusion.2004.

[2]温晓萍.中国居民健康素养首次调查结果[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0, 21 (2) :120.

[3]罗春花.广州市部分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暨南大学.2013.

[4]侯艳丽.河南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调查[J].郑州大学.2011.

[5]刘德柱.山村农民健康教育干预5年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1, 21 (3) :41-43.

[6]朱航辰.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 2009 (5) :32-33.

[7]邹金良.上海14-16岁青少年健康素养现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 2010.

生活和行为方式 篇10

近几年, 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速, 城市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在2008年就曾有学者预测:未来20年, 中国城市人口的40%—50%都将是农民工。据国家统计局反映, 2009年, 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0亿人, 其中离开本乡镇从业6个月以上的外出农民工1.45亿人;外出农民工占城镇人口的23.4%, 为我国46.6%的城镇化率贡献了10.9个百分点。 (1)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进程农民?目前学界有多种解释, 基本解释有三:一是土地资源稀缺或劳动力剩余论;二是贫富落差或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论;三是城镇工业化的拉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城乡落差的推力综合作用论。 (2) 大量农民进城, 来到一个有别于乡村社会的新环境, 然而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他们起初想象的那样美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春光用“孤岛”来形容进城农民的生活:“城市并没有真正接纳这些外来者。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 从事高强度劳动, 遭受歧视、缺乏适龄性伴侣和社交生活, 就像生活在孤岛上一样。”农民要逐步融入到城市的这种新环境, 融入到城市的工作、生活中, 并转化为城市居民, 实现农民市民化。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 也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为它不仅仅是其居住地域的变迁和身份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适应这种新环境, 实现行为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关乎每一个城市稳定与发展。烟台市作为沿海城市,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来烟台务工。2013年3月份, 烟台“工作落实年”动员大会上, 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提出, 到2020年, 全市城镇化率要突破70%, 其中中心城市达到90%以上。新型城镇化的号角, 正在烟台吹响。烟台市城镇化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 在城镇化战略引领下, 烟台市城乡面貌将发生深刻变化, 一个布局合理、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正逐渐凸显。农民市民化是烟台市城镇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直接关系到整个烟台市城镇化的合理科学与可持续性发展。因此, 本文拟对烟台市进城农民在行为方式上如何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思想观念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研究。目前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和社会如何为进城农民创造更好的条件, 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本文则主要从结合烟台市的实际情况探讨进城农民的角度提出他们怎样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二、烟台市进城农民行为方式的转变

烟台市的进城农民主要来自于周边区县, 进程以前以务农和捕鱼为主。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交通的发达, 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对城市更加了解, 也更渴望城市的生活, 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烟台市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但是, 进城农民由于缺乏对现代城市文明的了解和受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农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不适应城市生活。进城后行为方式上的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由生产的劳力型转变为技能型。

农民进城前主要依靠体力务农, 所需要的生产技能较简单, 祖祖辈辈言传身教即可,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传递和学习方式。但农村中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快节奏的城市生产。随着城市现代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生产对技术要求的高标准, 进城农民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拥有一技之长, 使自己向技能型人才转变, 从而拥有在城市的立身之本。否则, 进城农民就会出现回流, 又重新回到农村或暂时到城里的老乡那寄居。

2. 由生活的封闭性转变为开放性。

农民工进城前在农村已经完成了基本社会化, 他们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已经形成。乡村文化中一些封闭、保守、盲目排外的思想已经对他们有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农民刚一进城可能对城市开放性的生活感到无所适从, 不知所措。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进城农民要不断增长见识, 改造和重构农民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 熟悉城市社会中的行为准则, 使自己慢慢地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

3. 由生产的季节性观念转变为严格的工作时间观念。

农村的日出而做, 日落而息, 春天播种, 秋天收获的生产方式不再适应城市工业文明的要求, 取而代之的是严格的工作时间观念。现代化大生产要求人们严格按规定的时间上下班, 农村中比较自由的工作时间安排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城市, 城市中的生产讲究高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现代工业生产的有序进行。

4. 由生活的稳定性转变为流动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 城市生活尤其如此。进城农民在城市中随时都存在失业危险, 被老板解雇后, 他们不得不寻找下一个工作以维持生存, 他们可能会在不同的单位 (3) 之间、不同住所之间频繁地流动。这有别于农村中农民只要有地就可以实现自己对自己的“终生雇佣”, 农民在农村中基本不会失业。因此, 城市相比农村的高风险性使得进城农民时时有危机感, 有竞争的压力和对失业的担忧, 他们只有增强自身本领, 适应这种流动性的职业生活, 才能在城市扎根立足。

5. 由初级人际交往转变为次级人际交往。

在中国农村, 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 农民大部分常年生活在自己的村庄里, 繁衍生息, 进行着以家族亲情为基础的初级人际交往。农民进城后, 以前因血缘和地缘而存在的人际关系被以业缘为主的人际交往所取代。进城农民要扩展以初级群体为基础的社会网络, 否则面对城市主流文化的冲击, 农民工群体会封闭自己从而形成亚文化群体, 这种亚文化是乡村文化的延续和重构, 从而使农民工在陌生的情景中还能找到熟悉的应对方式, 进而阻碍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 (4) 进城农民要转变交往方式, 有意识地扩展自己的交往圈子, 发展次级交往群体, 才能使自己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

6. 由传统的面对面交往转变为依靠现代科技的间接交往。

在中国农村, 村庄是农村社会基本的地域单位和聚居形式, 是农村社区各种发展活动的经济、社会、组织基础。在村里, 村民间的交往基本都是面对面直接进行的, 简单而直接。到城市后, 由于受城市生活节奏及习惯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是通过电话或因特网等来完成, 这就需要进城农民加强对科学文化技术的学习, 以适应现代化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 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 进而拥有更多地在城市生存的机会。

三、烟台市进城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烟台市进城农民要实现行为方式的转变, 必须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 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在观念方面, 要重新学习市民道德规范, 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树立法律意识。还要树立体现城市文明的规则意识、交通意识、卫生意识、生态意识及城市人际关系意识、城市公共生活意识、城市文化意识等, 这样才能做到在思想上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 具体表现为:

1. 增强公共生活意识。

城市是人口高度聚集的地方, 要保证如此高密度的人口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有秩序地工作、生活, 要求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份子都要有较强的公共生活意识。进城农民要加强自身公共生活意识的培养, 如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随地吐痰、乱闯红灯等, 遵守公共秩序, 不断加强对自身行为的控制, 为形成一个安居乐业、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增强法律意识。

城市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 农民进城后要自觉了解城市活动的规则, “新市民”必须树立起法律与规则意识, 树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等。同时, 也要对城市中对自己明显不公的做法提出意见, 要求修改规则, 提高自己在多元化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发言能力、对话能力、组织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 并要求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水平的社保, 同工同酬, 子女入学时不再受歧视等, 享受与城市职工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进城农民要争取自己制度化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 以保证充分行使自己主人翁地位的权利。

3. 增强参与意识。

城市公共设施比较齐全, 但城市社会对于农民工还存在着“经济接纳、社会拒入”的现象, 进城农民在享受这些公共设施时不能因受“老”市民的排斥而产生自卑和内疚感, 要增强自己的权利意识。进城农民作为城市生活的一份子, 享受城市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要爱护公共设施, 不能有意损坏。同时政治参与意识也是进城农民增强参与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进城农民要充分享受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4. 增强学习专业技能和文化的意识。

进城农民要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脱胎换骨, 关键在于内在素质的变化。因此, 他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 积极参加职业培训, 使自己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发生质的飞跃。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等, 特别是人文素质。进城农民的内在素养提高了, 必然会带来职场竞争力的提高, 从而促进自己向上流动, 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5. 增强城市认同意识。

社会学意义上的城市化包含三层涵义:一是系统层面的整合, 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及制度系统四者相互衔接, 而不是脱节的, 农村流动人口仅仅从经济系统上被接纳, 在其他系统中却受到排斥, 不能说是实现了城市化;二是社会层面的整合, 即农村流动人口在行动、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不存在明显区隔;三是从心理上认同于城市社会, 对城市有着归属感。因此, 进城农民在心理上认同于城市社会, 既是推动城市化的有效方式, 也是他们融入当地社区的重要表现。

6. 增强人际交往意识。

目前中国特色的“关系社会”使得社会资本作为一项综合因素对个人的向上流动起着重要作用。农民工在城市中处于边缘性地位, 其边缘性地位与其社会资本的占有和使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只有改善农民工社会资本匮乏和质量低下的状况, 构建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形成机制, 才能促使农民工更快完成城市化和市民化的过程, 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社会生活之中。 (5) 因此进城农民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子, 不能只局限于自己在工作中认识的同事及自己的“老乡”圈子中, 这只是社会交往和互动中的初级关系网络。要积极培植自己的社会资本, 从而形成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然后借助这个网络去了解城市生活, 去接触城市生活中一些最核心的东西, 进一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和资源, 使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成为自己立足并融入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平台。

7. 增强生态意识。

居民生态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相比较农村, 城市的生态环境更脆弱一些, 因为现代化的工业及高密的人口都给城市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农民进城后要自觉地保护身边的环境, 增强生态意识, 否则必然会导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后果, 文明城市的创建就不能顺利实施。进城农民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者和最直接的受益者。

小结

进城农民与城市休戚与共, 其相互间的适应与接纳是建立新型城市的基础。 (6) 所以, 政府和城市积极接纳进城农民的同时, 进城农民也需要不断改变其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 真正地完成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 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 继续学习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继续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 (2) 在再生产社会经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 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 (7) 进城农民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以进行继续社会化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承担新的社会角色。进城农民最后实现与城市居民的趋同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申兵.“十二五时期如何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中国经济时报》, 2010年10月.

[2]郭星华, 姜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 《探索与争鸣》, 2009年1月.

[3]余小平.“建设现代村庄是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 《搜狐财经》, 2003年11月20日.

[4]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现象堪忧”, 《中国信息报》, 2007年11月.

[5]郭星华, 姜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 《探索与争鸣》, 2009年1月.

[6]陶明达:“农民工与市民的分化与融合”《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上一篇:经营者股权下一篇:神经外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