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和精神症状

2024-06-10

行为和精神症状(精选九篇)

行为和精神症状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北京老年医院住院治疗的轻、中度AD患者4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艺术行为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23例,干预组男10人,女13人,年龄69~89岁,平均(79.39±5.68)岁,受教育年限平均(8.74±1.63)年;对照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66~89岁,平均(79.43±5.89)岁,受教育年限平均(8.61±1.70)年。2组间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除影像学提示存在腔隙性脑梗死外,病史中均否认有脑血管疾病及严重脑外伤史。

1.1.1入组标准

年龄>65岁;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疾病、语言交流障碍和卒中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学会可能或很可能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中学及以上学历;采用临床痴呆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对痴呆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评定为轻度或中度痴呆(CDR=1.0或2.0);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排除标准

(1)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帕金森病痴呆及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患所致痴呆(如脑肿瘤、多发硬化、脑炎、癫痫、正常颅内压脑积水等);代谢及营养缺乏所致痴呆(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持续性低血糖、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等);酗酒、药物滥用及其他已知可能导致痴呆的疾病;(2)有急性感染、外伤、心肌梗死等急症;严重躯体疾病不能耐受或配合研究;听力严重受损;严重语言障碍不能配合研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具体病情使用常规治疗,如盐酸多奈哌齐或重酒石酸卡巴拉丁等药物治疗、对症治疗、针对并存疾病的治疗、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护理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进行艺术行为治疗。具体做法:干预组患者接受艺术行为治疗1次/d,30 min/次、连续6周。(1)准备阶段:团体组建,每组由专业工娱治疗师1名,护士4名和患者4~7名构成。收集患者的个性、兴趣爱好、成长经历和工作性质。(2)治疗阶段: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及病前兴趣爱好,由工娱治疗师为患者提供合适的内容。具体内容有:集体阅读、绘画、音乐、舞蹈、球类游戏、积木类游戏。每次治疗时,治疗师不断地给患者鼓励、指导,提高其自信心,保证整个过程在舒缓、愉悦的状态下进行,避免引发患者的负性情绪。保证每位患者每周≥5次的工娱活动。

1.3评定工具及疗效评定

1.3.1认知功能评定

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定。MMSE内容包括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语言即刻记忆、注意和计算,短时记忆、物理命名、语言复述、阅读理解、言语表达及图形描绘。MMSE总分范围0~30分,评定痴呆标准: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及以上≤24分,分值越低,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越高。

1.3.2神经精神科问卷(NPI)

采用国际通用的NPI对痴呆的BPSD进行评估。按照统一的标准化调查用语,对近1月内的神经精神症状进行调查。NPI由12个行为领域构成:妄想、幻觉、激越/攻击、抑郁/心境恶劣、焦虑、情感高涨/欣快、情感淡漠/漠不关心、脱抑制、易激惹/情绪不稳、异常的运动行为、睡眠/夜间行为、食欲和进食障碍。对每种行为异常分别按照频度和严重程度评分。频度(F):1=偶然,每周<1次;2=经常,大约每周1次;3=频繁,每周发生几次,但<1次/d;4=非常频繁,≥1次/d。严重度(S):1=轻度,2=中度,3=重度,频度与严重度二者的乘积即为本条目的得分(0~12分),12个条目得分之和为NPI的最终得分(0~144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越重。

参与评定的2名主治医师均经过统一培训,并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0.86)。对入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进行MMSE和NPI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s)表示,2组间的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2组数据治疗前后的比较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9,P>0.05)。2组治疗6周后MMSE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MSE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5,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NPI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NP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2,P>0.05)。治疗6周后干预组NPI得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2,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2,P<0.05)。见表2。

3 讨论

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药物并未达到延缓或治疗疾病的目的,自2003 年以来,尚无一种治疗AD的新药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批准上市,营养疗法、行为疗法、艺术疗法、运动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关注[7,8]。行为治疗发展的早期以神经症为唯一的适应证,70 年代以来行为治疗应用领域迅速推广到慢性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药物依赖、神经症及心身疾病的临床应用。吕继辉等[9]研究显示音乐治疗可增强轻度AD患者记忆能力和语言功能,减轻精神症状。本研究将艺术行为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应用于轻、中度AD患者,通过为期6 周的干预,2 组患者的MMSE得分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研究进行的时间较短,MMSE对认知评估的敏感度较低有关。常用脑,常做有趣的事,可以保持头脑灵活,锻炼脑细胞反应敏捷度。患者在参与艺术行为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锻炼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执行能力等多个认知领域,从而达到延缓痴呆进展的作用。如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AD患者进行长期的艺术行为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认知下降起到进一步延缓的作用。

BPSD作为AD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照料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AD患者多同时患有多系统疾病,服用药物种类多,加之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清除率降低,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性大大增加。FDA亦多次警示,抗精神病药可增加猝死、脑血管事件以及引起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近年的研究表明,服用抗精神病药会增加痴呆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肺部感染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增加痴呆患者的死亡率[10]。非药物治疗被推荐为BPSD的一线处理方式[11],新近日本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音乐治疗可有效改善重度AD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症状[12]。本研究将艺术行为治疗运用到AD患者,经6 周的治疗,患者NPI得分在干预后得到明显改善,尤其在抑郁、焦虑、情感淡漠、睡眠等方面的作用明显。由此看出在对患者进行艺术行为干预短期内即可对患者的精神行为异常有改善作用。患者通过参与美术绘画、音乐、舞蹈,可以达到动脑、动手和肢体运动的目的,艺术行为治疗可以让患者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从而达到调节情绪,控制精神症状的目的。将艺术行为治疗的方法应用到临床中,将有助于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照料者负担。

综上所述,由于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没有特效方法逆转和阻止病情进展。但早期进行干预,采取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措施,辅以恰当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摘要:<正>阿尔茨海默病(A1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智能衰退为特征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等特点,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一大杀手。精神行为异常(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是AD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妄想、躁动、情感紊乱等。精神症状本身以及由此带来的抗精神病药物

参考文献

[1]陈艳春,周晓辉.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1):71-74.

[2]Weamer EA,Emanuel JE,Varon D,et al.The relationship of excess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MCI and early Alzheimer's disease to the subsequent emergence of psychosis[J].Int Psychogeriatr,2009,21(1):78-85.

[3]Bassiony MM,Steinberg MS,Warren A,et al.Delusions and hallucinations in Alzheimer's disease:prevalence and clinical correlates[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00,15(2):99-107.

[4]Kaufer DI,Cummings JL,Christine D,et al.Assessing the impact of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in Alzheimer'disease:the 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Caregiver Distress Scale[J].Am Geriatr Soc,1998,46(2):210-215.

[5]Wilson RS,Krueger KR,Kamenetsky JM,et al.Hallucinations and mortality in Alzheimer disease[J].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05,13(11):984-990.

[6]徐志达,翁永振,侯也之,等.药物自我处置模式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的随访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1,32(2):96-99.

[7]杨亚丹,蒋与刚.老年痴呆营养干预的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3):248-250.

[8]陈惠英,李红.痴呆患者非药物治疗研究现状[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4,35(5):225-230.

[9]吕继辉,高天,李沫,等.音乐治疗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语言和精神症状的作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42(12):831-835.

[10]Mehta S,Johnson ML,Chen H,et al.Risk of cerebr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in older adults using antipsychotic agents:a propensity-match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J Clin Psychiatry,2010,71(6):689-698.

[11]Sink KM,Holden KF,Yaffe K.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of dementia:a review of the evidence[J].JAMA,2005,293(5):596-608.

行为和精神症状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我厂学雷锋精神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我厂广大干部职工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促进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根据市、县文明办有关要求,结合我厂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范和守则。

第二条 学雷锋精神岗位规范和行为守则,是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期间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行为准则。

第三条 学雷锋精神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牵引,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铭记“八荣八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依法行政、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把学习雷锋精神与开展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

第四条 全厂干部职工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恪尽职守,服从命令,顾全大委,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把学雷锋精神活动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与日常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有活动计划,有行为守则,有具体措施,有评比考核,确保学习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第五条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职能配置与内设机构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认真负责地做好工作;要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切实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和任务。

第二章 岗位规范

第一条 政治坚定。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条 忠于国家。热爱祖国,忠于宪法,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政府形象和权威,保证政令畅通。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保守国家秘密,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的言行作斗争。

第三条 服务为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领导和群众满意。

第四条 遵纪守法。增强法制观念,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

第五条 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钻研业务,精益求精。行为规范,勇于承担责任,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甘于奉献,杜绝不作为行为。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第六条 务实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学习,勤于思考;作风扎实,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工作中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七条 清正廉洁。严格执行党纪、政纪和工作纪律,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爱惜国家财产,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腐化;淡泊名利,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不搞权钱交易,不行贿受贿。

第八条 团结协作。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搞自由主义;树立全局观念,识大体,顾大委,确保政令畅通,服从领导,维护团结;增强集体意识,善于沟通协作,互相支持配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第九条 品行端正。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牢记“八荣八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谦虚谨慎,诚实守信,作风正派,待人热情。遵纪守法,讲究公德,文明礼貌,注重仪表。

第三章 行为守则 第一条 办公秩序

1、严格遵守考勤制度,上下班签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工作时间内严禁无故离岗、串岗、拖岗、做私事,不得闲聊、吃零食、大声喧哗,确保办公环境的安静有秩。

2、工作人员应在每天的工作时间开始前和工作时间结束后,做好个人工作区内的卫生保洁工作,保持物品整齐、桌面清洁。

3、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午间禁酒令,严禁酗酒影响工作、影响企业整体形象。

4、夜间和节假日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注意防火防盗,办公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5、要遵守劳动纪律和工作纪律,外出请假,秉公办事,保守机密,维护本单位利益和个人形象。

6、办公设备(包括电话、电脑、桌椅等)应精心使用和维护,损坏或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报修,以便解决问题,节约办公资源。如因个人原因造成办公设备损坏、丢失的应照价赔偿。

第二条 服务规范

1、仪容仪表:工作人员应仪表端庄、大方,讲究个人卫生,严禁浓妆艳抹披头散发或染奇发等。

2、文明用语:在任何场合应文明用语,语气温和,音量适中,礼貌待人,严禁以貌取人,说脏话、忌语。

3、电话接听:接听电话及时,一般铃响不应超过三声,如受话人不能接听,离之最近的工作人员应主动接听,重要电话作好接听记录,严禁占用电话时间太长或用公用电话办私事。

4、进入领导办公室及其它科室,应主动敲门,示意打招呼。第三条 遵守职业道德

1、不准背后议论他人,有矛盾或意见应客观逐级向上反映。

2、不准以各种名义收取好处费或回扣;

3、不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超越职权办事;

4、不准包庇、纵容经济违法活动;

5、不准参与赌博、吸毒、色情、封建迷信和其它影响形象的活动。

第四条 工作规范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以忘我的精神对待工作。

2、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以进取的精神对待工作。

3、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以律己的品格做好工作。

4、工作讲程序,事事有回音,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工作。第五条 工作人员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实行首问负责制,办事应严谨。

第六条 各部门相互之间执行本制度的检查、监督,违反此规定的工作人员,将结合年度考核标准评定等次。

第四章 岗位学雷锋活动制度

第一条 组织开展“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深刻内涵,不断探索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新内涵,实现雷锋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第二条 开展向身边雷锋学习活动。要广泛开展“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活动,组织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树立学雷锋先进典型,大力开展向身边雷锋学习活动。以不同岗位、不同领域、平凡人、身边人学雷锋的先进事迹,促进岗位学雷锋活动。

第三条 要把学雷锋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要切实把学习雷锋精神的成效转化为激励广大干部职工投身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火热实践的强大动力。

第五章 学雷锋活动管理制度

第一条 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

第二条 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我委相关行为准则以及个人行为道德规范。

第三条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要佩戴标志。

第四条 廉洁自律,不准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向被服务对象收取钱物。

第五条 文明服务,切实维护好志愿者的社会形象。第六条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要发扬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第七条 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应与被帮扶对象搞好关系并建立长久的服务联系。

第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上犹江水电厂双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行为和精神症状 篇3

关键词:奥氮平,利培酮,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有效率

随着我国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人口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成为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认知和记忆功能的不断减退、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丧失,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精神行为症状[1]。其中, 精神行为症状几乎在所有的患者中均有表现, 而且是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影响最严重的症状。但是, 精神行为症状在受到医学干预后可以奏效, 在治疗时常常应用抗精神病类药物, 而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容易加重认知功能损害, 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2]。奥氮平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在国内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但是关于其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少有报道, 我院用奥氮平和利培酮分别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临床治疗, 对比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CCMD-3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并伴有精神行为症状。随机分成2组, 每组40人, 奥氮平组40例中男性患者18例, 女性患者22例, 年龄62~88岁, 平均年龄 (75±4.4) 岁。利培酮组40例中男性患者19例, 女性患者21例, 年龄60~87岁, 平均年龄 (74±4.4) 岁。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MMSE (简明智力状态检查) 评分差异在两组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奥氮平初始剂量为2.5mg/d, 剂量根据病情和不良反应逐渐递增, 剂量范围5~20mg/d, 治疗剂量 (7.5±4.8) mg/d。利培酮初始剂量为0.5mg/d, 剂量根据不良反应而改变, 剂量范围1~4mg/d, 治疗剂量 (2.2±1.2) mg/d。连续观察8周, 期间不予使用其他抗精神病类药物, 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两组病例均合用多奈哌齐、石杉碱甲片口服治疗。

2 结果

2.1 两组BEHAVE-AD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BEHAVE-AD总分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 (P<0.05) , 在治疗4周后, 奥氮平组和与利培酮组的分数差异最明显 (P<0.05) 。具体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其中奥氮平组有效率为92.5% (37/40) , 利培酮组有效率为90.0% (36/40)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副反应比较

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在发生锥体外系、静坐不能和失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异 (P<0.05) 。具体见表2。

3 结论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的老龄化, 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成为社会的常见疾病, 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3]。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缓慢进行性发展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致死性神经退行性改变, 这是由于脑中神经元逐渐退化, 从而导致记忆力之间丧失, 语言表达不清, 行为能力减弱而死亡[4]。目前,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 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 其中主要以B-淀粉样蛋白学说、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学说和像APP、PS-1、PS-2、Apo E等各种基因突变学说为主, 但其机制仍未得到完整的解释[5]。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袭, 刚刚发病时很难察觉, 呈进行性发展, 无缓解, 从发病致死亡平均病程约8~10年, 但也有一些患者可持续15年以上。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的不断减退、日常生活能力的进行性减退,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精神行为症状[6]。其中, 精神行为症状几乎在所有的患者中均有表现, 而且是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影响最严重的症状, 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痛苦, 而且给患者的家属带来了负担[10]。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长期以来都是应用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来治疗, 如氟哌啶醇、奋乃静等。但由于其严重的不良反应, 尤其是加重认知功能的损害而在临床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7]。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逐步开始运用。

奥氮平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不仅与5-HT、多巴胺D、α-肾上腺素、组胺H等多种受体有亲和力, 而且具有5-HT、多巴胺和胆碱能拮抗作用[8]。利培酮也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物, 其活性成分是一种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 它不仅能与5-羟色胺能的5-HT2受体和多巴胺的D2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 而且利培酮也能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 同时又能以较低的亲和力与H1-组胺能受体和α2-肾上腺素受体结合[9]。本文分别用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 对比疗效和不良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 奥氮平组有效率为92.5%, 利培酮组有效率为90.0%, 进一步说明奥氮平和利培酮对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与利培酮相比较, 奥氮平起效更快, 在持续治疗2周后结果就显示对阳性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与此同时, 对一般的病理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 而利培酮在持续治疗4周后才开始起效。BEHAVE-AD总分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 在治疗4周后, 奥氮平组和与利培酮组的分数差异最明显, 治疗8周后奥氮平和利培酮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相当。TESS结果显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在发生锥体外系、静坐不能和失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异, 奥氮平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利培酮。综上所述, 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起效较快, 不良反应较少, 临床上比利培酮更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张红霞, 江开达, 沈晓玲, 等.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1年随访[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 33 (8) :459-462.

[2]邓华明, 肖飞, 杨丽, 等.阿尔茨海默病炎症机制及相关药物的研究概况[J].广东医学, 2010, 31 (16) :217-218.

[3]梁兆霞, 王晓枫.奥氮平对老年痴呆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 2008, 10 (5) :20-21.

[4]谭小林, 罗英茂.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比较[J].重庆医学, 2008, 37 (10) :1090-1092.

[5]蔡旭明.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对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 (22) :2765-2766.

[6]王春雨, 储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15) :1972-1973.

[7]祝云龙.奥氮平合用丙戊酸钠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20) :3489-3491.

[8]梁佳, 曾强, 赵玮琳.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比较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9, 35 (9) :556-557.

[9]徐岚, 洪震.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医药导报, 2009, 28 (9) :1182-1184.

行为和精神症状 篇4

[案例分析]马女士,31岁提到“从上了班开始我就天天心情不好,每天早上一打开衣柜门,看来看去每一件衣服能穿,我的心情就好郁闷,我们单位属于窗口单位,形象很重要,我现在就觉得自己没法出门,就算出了门心情也不好,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一个黄脸婆,老感觉有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我现在都特想给宝宝断奶,反正心情特烦躁。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1、食欲大增或大减,妈咪体重增减变化较大。

2、有明显的自卑感,常常不由自主地过度自责,对任何事都缺乏自信。

3、身体异常疲劳或虚弱状态。

4、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感觉到生活无趣无味,活着等于受罪。

5、思想不能集中,语言表达紊乱,缺乏逻辑性和综合判断能力。

6、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因此白天昏昏欲睡。

7、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常为一点小事而恼怒,或者几天不言不语、不吃不喝。

8、有反复自杀的意念或企图。

9、白天情绪低落,夜晚情绪高涨,呈现昼夜颠倒的现象。

以上症状长期持续存在或加重时,尽快寻求专业人士帮助,进行专业的治疗和疏导,控制抑郁情绪发展。只要接受适当帮助,便会重拾育婴乐趣,抑郁不过是一场噩梦而已。

行为和精神症状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痴呆患者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 对照组中男17例, 女13例, 年龄56~72岁, 病程1~8年;观察组中男20例, 女10例, 年龄60~81岁, 病程2~10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 的诊断标准[3]:痴呆病理行为评定表总分超过8分, 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总得分低于20分。没有严重的心、肝等重大疾病, 没有功能性精神病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利培酮 (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南阳天衡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061072) 进行治疗, 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干预、安全管理、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予以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 包括: (1) 对患者进行评估: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体力、认知功能等和患者的心态, 为患者进行护理体查和量表评定。 (2) 认知行为干预:通过量表确定患者的认知水平, 并根据患者的个人爱好, 让患者进行活动, 同时在医护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锻炼患者的大小便、洗浴、换衣服等能力。 (3) 心理干预: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予以心理干预, 转移患者的攻击行为,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对心情压抑的患者为其安排一些活动, 例如拼图等, 也可以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缓解郁闷的心理。 (4) 病房管理:组织医护人员做好医院的消毒工作, 增加通风时间,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减少致病微生物菌的入侵, 避免患者发生交叉感染, 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 (5) 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宣传:为患者家属讲解患者的病情, 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 懂得如何安抚患者,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6) 饮食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的饮食管理, 合理膳食, 适当增加营养, 予以患者容易消化的食物, 增加患者的抵抗力。 (7) 生活护理干预:叮嘱患者适时增减衣物,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8) 提示行为干预:通过树立指示牌等帮助患者根据指示牌能自己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1.3 观察指标:

以精神科问卷评分表、简单的智力状态检查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等为观察指标,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认证功能、精神状态等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科问卷评分表结果:

经过护理后, 患者的妄想、幻觉、抑郁等精神症状的分数明显低于护理前的评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评定量表的情况:

经过护理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简单智力状态检测和日常生活的能力的分数都升高, 痴呆的病理行为得分下降, 两组患者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3.1 痴呆患者出现精神行为障碍发生的原因:

痴呆患者出现精神行为障碍主要原因是大脑功能逐渐发生退化, 患者大脑的结构和内部的生物化学平衡等都被破坏, 患者的记忆等认知功能发生障碍, 从而出现异常的精神行为[4]。每位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表现并不一致, 有的患者症状明显, 有的患者表现的症状不明显。相关的研究显示, 出现严重精神行为障碍的患者可能与患者患痴呆之前的精神状态有一定的关联[5]。通过多数研究者调查发生, 其亲属有抑郁症者, 患者在认知受损的情况下, 比正常人更易出现抑郁症状[6]。也有研究结果显示, 精神行为症状的出现与某些特定的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联[7]。

3.2 痴呆患者出现精神行为障碍的治疗

3.2.1 非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行为治疗、认知训练治疗、心理教育等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 如果患者症状没有特殊情况, 均应首选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是在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指导下对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常采用的非药物治疗方式有心理教育、行为指导、认知训练治疗、行为调整治疗、丰富感知治疗等。心理教育通过改变照料者的态度与行为, 而缓解患者的症状。如当患者反复询问一件事情, 其家人如果回答多次后会产生不耐烦, 严重者甚至会发怒, 易导致患者更迷惑或情绪相应变得恶劣。行为指导加深医护人员对疾病的理解, 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认知训练治疗是通过患者进行特定认知训练, 改善患者的认知与精神行为的方法。丰富感知治疗是让患者处于安静的环境中, 稳定患者情绪的做法。

3.2.2 药物治疗:

用于治疗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大致可分为5类药物其基本作用是协调痴呆患者脑内与认知相关的调节物质, 由于认知障碍与精神症状紧密联系, 因此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与镇静药相比, 这类药物作用较为温和, 治疗的药物包括[8]: (1) 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奥氮平、喹硫平等。该类药物可以使患者镇静, 减轻患者的激惹、冲动、幻觉妄想等症状。但是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如过度镇静、代谢障碍、易跌倒等。 (2) 抗抑郁药包括舍曲林、西酞普兰等药物, 在患者有抑郁焦虑症状时予以服用, 其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等。 (3) 心境稳定剂包括卡马西平、丙戊酸盐、奥卡西平等, 该类药物较温和, 但也有不良反应, 如易跌倒、肝功能损害等。 (4) 催眠类药用于日夜节律紊乱的患者。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护理后, 两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 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合以上观点认为通过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同时予以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 患者的行为症状等发生明显改善,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安全、有效、可行,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燕梅.喹硫平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3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14) :3059-3060.

[2]陈丽坚, 谭艳芳, 覃洁, 等.个性化护理干预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研究[J].现代医院, 2011, 15 (12) :72-73.

[3]赵晓玲.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 [J].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14 (1) :147-149.

[4]季燕, 王展航, 任利民.奥氮平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21) :2456-2457.

[5]马万欣, 王华丽.神经精神科问卷知情者版中文译本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 (5) :338-342.

[6]姚英滨.阿立哌唑合并丙戊酸镁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 23 (31) :163-164.

[7]刘艳, 高励.老年期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及美金刚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12 (4) :306-309.

行为和精神症状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患者38例,其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60~85岁,平均(68.7±9.7)岁。均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标准进行诊断,其中AD 23例,头颅CT显示弥漫性脑皮质萎缩。MID 15例,头颅CT显示多发性脑梗死,同时有不同程度脑萎缩。入选病例均经过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评分<22分[2]:所有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38例患者均有无目的漫游、徘徊、错认及睡眠障碍等临床表现,13例有激越、喊叫、随地大小便及攻击行为,6例有幻觉及被害妄想。精神症状以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进行评定,在喹硫平治疗期间除支持治疗外不合用脑细胞活化剂。MID患者可合用扩血管类药及防止血小板聚集药物。

1.2 方法

喹硫平的首次剂量为50 mg/d, 根据病情2~3 d加量1次,每次增加50 mg,精神症状基本控制后不再增加剂量。喹硫平剂量在50~150 mg/d, 平均(90±12.13) mg/d,持续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BSSD对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进行评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BSSD评分比较

治疗前BSSD总分为(13.12±6.13)分,治疗4周后为(15.86±7.04)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治疗前后SCAG评分比较 SCAG

19项因子分值中,除不关心环境、社交减弱、生活自理、近记忆缺损无改善外,其他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有口干、心动过速、视物模糊、便秘、嗜睡等,但均较轻微。

3 讨论

AD为最常见的获得性脑变性疾病,也是老年性痴呆最主要类型,占全部痴呆的60%~70% 。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血管性痴呆在我国不但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AD和MID除痴呆这一基本特征外,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对此类患者的治疗除应用改善认知功能药物外,同时要根据精神症状严重程度不同选择不同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精神症状。

喹硫平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一种,临床常用于改善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相和抑郁相的症状。喹硫平主要通过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而起抗精神病作用,对组胺H1受体和肾上腺α1受体作用轻微,对毒蕈碱M1和苯二氮类受体无亲和力。其作用特点是锥体外系反应轻微,无明显过度镇静作用及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大多学者认为尽管AD精神症状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与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不同,但是除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目前尚没有更有效、耐受性小和安全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痴呆的精神症状[5]。

国外有研究显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对认知功能的损害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可用于神经退行性变。实验结果表明喹硫平可以减轻认知损害,延缓APP/PS1转基因AD大鼠模型的神经病理变异,降低脑Aβ肽、C99的水平;同时能减轻焦虑样症状,上调皮层Bcl-2 蛋白,降低硝基酪氨酸水平[6]。

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本研究发现喹硫平对AD和MID所伴发的精神与行为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经过4周治疗后应用SCAG评定显示,患者的情绪明显改善,意识模糊程度减轻,始动性增强,易激惹、敌对、不合作、干扰他人症状的发生明显减少,焦虑、食欲不振、总体印象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精神症状改善的同时患者的认知功能也有所好转,治疗后BSS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与患者精神症状改善合作程度较好有关,也说明喹硫平不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喹硫平在老年期痴呆患者临床应用量小、不良反应轻微、老年患者顺应性较好。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外相似, Struhal等观察发现低剂量的喹硫平或维思通对年长痴呆患者的精神和行为症状都同样有效,耐受性相似。与其他药物相比在安全性(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负性事件发生率)上没有差别,也没有脑血管负性事件或死亡。Tariot等比较喹硫平和氟哌啶醇对改善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在疗效上相当,但喹硫平的不良反应更轻,顺应性更好。喹硫平0.2 g/d就可以有效地改善痴呆患者的激越症状,而且耐受性好。但是有的观点认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能增加易感者的死亡率,应用需谨慎[9]。

本研究显示喹硫平的作用特点比较适合老年期AD患者及MID患者的应用,通过临床观察喹硫平应用于老年期痴呆患者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张明国,于欣,肖世富,等.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4-19.

[2]张明国,朱昌明,张文源,等.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89-197.

[3]Atlas SW.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brain and spine[M].3rd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2002:1189-1197.

[4]江绮,瞿正万,傅伟忠,等.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多发性梗死性痴呆患者脑影像学改变与认知水平关系的分析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2(1):19-21.

[5]Daiello LA.Atypical antipsych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mentia-related behaviors:an update[J].Med Health R I,2007,90(6):191-194.

[6]He J,Luo H,Yan B,et al.Beneficial effects of quetiapine in a transgenic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 s disease[J].Neurobiol Aging,2007.Epub ahead of print.

[7]Struhal C,Wick W.Quetiapine versus risperidon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efficacy.safety and cognitive function[J].Eur Psy-chiatry,2007,22(6):395-403.

[8]Tariot PN,Schneider L,Katz IR.Quetiapine treatment of psychosis associated with dementia:a 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Am Geriatr Psychiatry,2006,14(9):767-776.

行为和精神症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痴呆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中男27例, 女23例;年龄64~88 (73.16±3.54) 岁;病程6个月~11年, 平均5.14±2.10年。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2例;年龄63~87 (2.85±3.61) 岁;病程7个月~12年, 平均5.53±2.2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 即选择奥氮平 (由江苏豪森药业生产,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688) 2.5mg, 温水送服, 1次/d, 之后可参照病情适当增加剂量, 但不宜超过20mg/d。对照组48例老年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 即选择利培酮 (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310) 0.5mg, 温水送服, 1次/d, 之后可参照病情适当增加剂量, 但不宜超过4mg/d。两组患者均需持续治疗56d。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选择PANSS量表进行疗效评定。 (1) 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PANSS量表评分减少超过75%; (2) 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 PANSS量表评分减少超过50%; (3) 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 PANSS量表评分减少超过25%; (4) 无效:临床症状未有消失, PANSS量表评分减少不超过25%。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较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PANSS量表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量表评分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治疗后PANSS量表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痴呆症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老年疾病, 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 其脑部功能逐渐衰退, 而大脑严重受损时, 可使认知功能出现障碍, 进而对老年人的语言、思维、记忆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可引发多种多种精神行为症状, 包括激越性行为、幻觉性行为、过多抑郁、焦虑、多疑、语言障碍、思维障碍等, 这些精神行为症状严重干扰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 降低其生活质量。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加剧, 老年痴呆症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

在老年痴呆症治疗中, 奥氮平对缓解老年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有着重要的作用。蔡鸣等[2]人认为, 奥氮平可影响老年患者的心境, 具有较好的稳定效果, 因此可有效改善攻击、紊乱、幻想等多种精神行为症状, 在老年痴呆症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王春雨等[3]认为, 相比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奥氮平在抗抑郁与抗焦虑症方面, 其效果更佳,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梁佳等[4]认为, 奥氮平是目前老年痴呆症患者首选的抗精神病药物, 其可用于出现严重阴性 (或阳性) 症状的痴呆症治疗中, 不仅可有效缓解多种精神行为症状, 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小。蔡旭明等[5]人认为, 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效果与利培酮类似, 但其安全性高于比利培酮, 不良反应较少,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失眠、乏力等, 但这些不良反应可于停药后自行消失, 无需再应用其他药物。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ANSS量表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 可改善其多种精神行为症状, 减少不良反应, 有助于恢复正常的精神状态, 同时可有效减少PANSS量表评分, 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祝云龙.奥氮平合用丙戊酸钠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20) :3489-3491.

[2]蔡鸣, 马强, 高平, 等.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10) :772-773.

[3]王春雨, 储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15) :972-973.

[4]梁佳, 曾强, 赵玮琳.奥氮平和利醅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比较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9, 35 (9) :556.

行为和精神症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2012年在我院住院的老年痴呆患者共8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奥氮平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阿尔茨海默病(AD)19例,血管性痴呆(VD)21例;年龄50~78岁,平均(68.53±7.38)岁,病程2~102个月;受教育年限3~22年;已婚29例,离异3例,丧偶8例。利培酮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AD22例,VD18例;年龄51~78岁,平均(68.63±7.14)岁;病程1~122个月;受教育年限3~22年;已婚31例,离异2例,丧偶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入选病例均符合CCMD-3[7]AD或VD的诊断标准,存在明显的BPSD,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8]评分≥8分,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24分,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排除伴严重躯体疾病、既往有精神疾病、对奥氮平与利培酮过敏、严重自杀自伤倾向或以前曾用此两种药物疗效不佳者。符合条件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依次编号,单号入奥氮平组,双号入利培酮组。本研究获北京民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及患者监护人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1.2.2 给药方法

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经两周清洗期后入组。奥氮平(商品名:欧兰宁,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起始剂量为2.5 mg/d,根据症状控制情况两周内加至5~10 mg/d,平均(7.5±2.5)mg/d,疗程为8周;利培酮(商品名:维思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起始剂量0.5 mg/d,根据症状控制情况两周内加至1~3 mg/d,平均(2.0±0.4)mg/d,疗程为8周。研究期间禁用其他抗精神病药,出现EPS或心动过速时可使用苯海索(2~4 mg)及普萘洛尔(5~10 mg),严重失眠者晚间可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并予以记录。

1.2.3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

由2名经过量表一致性培训的主治医师,于治疗第2、4、8周末分别用BEHAVE-AD评分表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9]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BEHAVE-AD评分表减分率以75%~100%者为痊愈,50%~74%者为显效,25%~49%者为进步,小于24%者为无效。显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和第8周进行常规检查包括生命体征、体重、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脑电图、心电图。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40例患者全部完成观察,并按规定服药。治疗第8周末奥氮平组痊愈8例,显效12例,进步18,无效2例,显效率为50%;利培酮组痊愈7例,显效11例,进步19,无效3例,显效率为45%。两组间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0 5,P>0.05)。

2.2 两组BEHAVE-AD评分比较

(1)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在治疗第8周结束时,BE-HAVE-AD量表所有项目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奥氮平组治疗第2周末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74,P<0.01),而利培酮组治疗第2周末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P>0.05)。两组治疗第2周末总分减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奥氮平减分值(1.13±0.48)分,利培酮减分值(0.65±0.21)分,两组比较:t=2.28,P<0.05]。(2)日夜节律紊乱项评分,奥氮平组治疗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6,P<0.01),利培酮平治疗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9,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P<0.01)。(3)行为紊乱项评分,奥氮平治疗4周末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P<0.05),而利培酮此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t=2.02,P>0.05)。见表1。

2.4 两组安全性比较

治疗中出现的13项不良反应统计见表2。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例次分别为53、59例次,平均每个项目分别发生4.1和4.5例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利培酮组的EPS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χ2=6.65,P<0.01)。临床观察发现,利培酮的EPS反应一般在小剂量(1 mg/d)开始出现,表现为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扭转痉挛,而奥氮平的EPS反应一般为轻微。两组的不良反应多在用药初期出现,一般为轻度或中度,较少为重度,经相应处理后可减轻或消失。患者多可耐受上述不良反应,较少有心血管、肝功能、肾功能影响。临床上应用对抗不良反应及合并用药仅6例,且均为利培酮组病例,4例服苯海索2 mg/d,2例服奥沙西泮7.5 mg,qn,治疗第8周末均已经停。见表2。3讨论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奥氮平组同项目比较,#P<0.01

注:与奥氮平组比较,※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奥氮平对老年痴呆患者BPSD有肯定疗效,显效率为50%,稍好于利培酮(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与文献[10]报道的50%和40%相当。低于国外报道的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BPSD有效率为84.2%[11],分析可能与评价疗效的标准不同有关。

本研究用BEHAVE-AD和TESS量表进行评估,观察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BPS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在治疗第8周结束时,BEHAVE-AD量表总分及所有项目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提示奥氮平与利培酮在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BPSD时均疗效明显,尤其奥氮平组在治疗第2周末时,BE-HAVE-AD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利培酮组治疗第2周末,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治疗第2周末总分减分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早期奥氮平疗效优于利培酮。关于BE-HAVE-AD量表中日夜节律紊乱和行为紊乱项,奥氮平分数下降较快,提示在治疗早期,奥氮平较利培酮能更有效地控制痴呆患者的行为紊乱和改善睡眠情况。原因可能与奥氮平能阻断α1-肾上腺素受体、组胺H1受体产生镇静效应有关。有研究显示住院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大多以中重度为主,精神行为症状以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昼夜节律紊乱为主[12],因此奥氮平相对于利培酮在用药早期能更快地控制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的BPSD症状。

在安全性方面,利培酮引起的EPS为30.0%,奥氮平为7.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可能是因奥氮平对M1受体亲和力较利培酮强,强M1受体拮抗作用可能是奥氮平引起EPS少的附加因素[13]。利培酮组在便秘、失眠、兴奋激越、肢体水肿、癫痫发作和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比例上较奥氮平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在嗜睡、体重增加、血糖异常和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比例上较利培酮组高,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及合并用药方面,奥氮平不良反应症状轻微、能耐受、无需用药处理;利培酮组因EPS症状明显难以耐受及夜晚兴奋不眠、看护困难,有4例服用抗胆碱能药,2例服用苯二氮䓬类药物。

行为和精神症状 篇9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住院伴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 至资料总结时, 共收集30例, 男12例, 女18例, 年龄58~82岁, 平均年龄 (72.6±4.5) 岁;平均病程 (2.4±1.5) 年;其中阿尔茨海默病11例, 血管性痴呆19例;轻度痴呆16例, 中度痴呆14例。入选标准: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标准, 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 (BEHAVE-AD) 总分≥8分,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MMSE) <24分;排除标准: (1) 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痴呆及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 (2) 既往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 (3) 严重心、肾功能不全及活动性癫痫的患者; (4) 近1周未使用各种精神药物。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利培酮口服液起始剂量为0.2ml/d, 根据病情最大加至2~3ml/d, 至病情稳定后不再加量, 平均 (2.2±1.4) ml/d。疗程8周。

1.2.2 评定方法:量表采用BEHAVE-AD评定疗效, 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 (TESS) 评定不良反应,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各评定1次。在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 脑电图及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1.2.3 评定标准:以BEHAVE-AD减分率≥60%为显著进步, ≥30%为进步, <30%为无效。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静坐不安、便秘、失眠、肌强直、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处理

对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末、8周末各量表评分结果, 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检验, 主要方法为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有效。30例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中, 显著进步7例, 进步15例, 变化不明显或无变化8例, 有效率73.3%。

2.2 各量表评定结果

治疗8周时BEHAVE-AD中的妄想观念、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日夜节律紊乱、焦虑和恐惧因子及总分均有显著下降 (P均<0.01) 。治疗8周、4周与治疗前BEHAVE-AD评分比较, 各因子分差异均进一步显著下降 (P<0.01或P<0.05) 。治疗8周与治疗4周时则相仿 (P均>0.05) , MMSE评分显著提高。见表1。

2.3 不良反应

1例患者出现嗜睡, 未经处理5d后消失;头晕2例;1例患者出现肌张力轻度增加, 减量后症状缓解;震颤、静坐不能、失眠各1例, 均为轻度, 患者能耐受;1例出现一过性谷丙转氨酶轻度上升, 在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便秘5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36.7%。

3 讨论

由于老年痴呆患者伴有抑郁、攻击、幻觉和妄想等所谓“精神和行为症状 (BPSD) ”, 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不可避免。鉴于痴呆患者年龄较大, 药物动力学的特点, 且大多数老年性痴呆患者伴有躯体疾病, 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因此如何选择精神药物治疗老年性BPSD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虽然传统药物中氟哌啶醇等于对痴呆患者的异常行为症状疗效可靠, 但副反应也较大, 常会加重其认知功能的损害[6]。利培酮是一种苯异恶唑衍生物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是DA受体和5HT受体的平衡拮剂,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良好的效果, 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精神病性症状[4]。利培酮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7]。由于老年痴呆患者大脑代谢功能降低, 导致脑内神经递质缺乏, 其中, 最常见的神经递质异常是胆碱能系统低下。胆碱能系统是维持人的短期记忆力和注意力所必需的, 胆碱能系统功能减退与患者出现某些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亦有关。本研究发现, 利培酮口服液剂型有以下优点: (1) 剂量精确, 更适合老年痴呆患者滴定剂量的微调。 (2) 老年期痴呆BPSD患者急性发作时服药困难, 多拒服药, 口服液无色、无味、可掺入食品和饮料中服用, 便于暗服药, 减少某些患者的吞咽困难, 从而减少患者护理工作的负担。治疗痴呆患者有其特点: (1) 对于治疗痴呆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一定疗效; (2) 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由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 对药物吸收慢、排泄时间长、导致药物敏感性相对增高, 因此在治疗中利培酮口服液剂量应较小; (3) 利培酮是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拮抗药, 主要作用于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 而对黑质纹状体通路作用少, 因此锥体外系反应小, 其他副反应也少[5]。本研究中发生不良反应有11例次, 但不良反应程度轻。

对于老年期精神障碍这一特殊群体, 利培酮口服液初始剂量根据经验定在0.2~0.5mg/d, 并未有相关的临床依据[8]。低剂量利培酮口服液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有效且起效快, 相对剂量低, 使用方便、准确、副反应更轻, 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好;耐受性较佳, 对于表现为行为异常的老年痴呆疾病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更为出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PSD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减少家属照料负担, 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利于患者安度晚年。

摘要:目的:观察利培酮口服液促进老年痴呆行为异常康复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30例表现为行为异常的老年痴呆患者, 给予利培酮口服液治疗8周, 观察其治疗前、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口服液治疗有效, 相对剂量低, 不良反应少, 耐受性较好。结论:利培酮口服液更适宜于治疗和促进老年痴呆精神行为异常的康复, 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利培酮口服液,老年痴呆

参考文献

[1]曹秋云, 江开达, 高云旭.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特征基础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3, 36:187-189.

[2]Gianluca Tilfiro, Edoardo Spina, Giovanni Gambassi.Use ofan-tipsychotic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mentia:Do atypical andconventional agents have a similar safety prolie〔J〕.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2009, 59:1-12.

[3]Wooltorton E.Olanzapine (Zyprexa) :Increasd incidence ofce-rebrovascular events in dementia trails〔J〕.CMAJ, 2004, 170:1395.

[4]马振武, 李梅香, 万予新, 等.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志, 2007, 33 (2) :118-119.

[5]张惠实,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J〕.上海精神医学, 2007, 19 (4) :230-231.

[6]孙新宇, 高之旭, 冯锋, 等.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4, 37 (3) :156-159.

[7]张宁, 欧红霞, 陈平, 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0, 26 (2) :100.

上一篇:语音控制系统下一篇:高考英语听力突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