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定居工程

2024-06-12

游牧民定居工程(精选四篇)

游牧民定居工程 篇1

关键词:海北州,牧民定居,现状

1.调研背景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东经98°05'~102°41',北纬36°44'~39°05',海拔2180~5287m,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4℃~1.4℃,全年日照时间3000h以上,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强等特点。青海省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2008年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4.3%。青海牧区是我国的四大牧区之一,气候和文化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在调研中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地区的建筑一直以来没有被工业化、标准化设计,它的建筑具有地域性及特殊性,适应当地环境、地理等特征,这是在调查中必须要考虑的。其次,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影响居住环境与建筑空间的构成。截至2014年,海北州共建成牧民定居工程8082户共587385m2。再次,他们与传统游牧民的差异也是在调查中所必须考虑的。此外,海北州地区的牧民定居工程从规划到实施已经进行了5年,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同样需要考虑的。

因此,调查对象包括居住于自建住宅的半游牧半定居牧民和居住于政府定居点住宅定居牧民,以了解海北州地区牧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同时比较分析牧民自建住宅及政府定居点住宅的套型平面特征、采暖方式、室内物理环境等,以期对今后海北州地区定居点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2.调查方法

在2014年7月24日-2014年7月31日,调查者在海北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受访者包括:定居牧民、半游牧半定居牧民。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不同人群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体现调查的全面性,分别对牧民自建住宅(图1)与政府定居点住宅(图2)进行了调查。调研方法包括实地测绘及主观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其中测绘22栋住宅建筑平面,其中牧民自建住宅18栋,政府定居点住宅3栋(每个政府定居点均采用同一种建筑平面)。主观调查问卷共发放3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6份。为了充分了解青海省自建及牧民定居点居住现状,调查的内容包括人们的住房使用功能、建筑材料与建造技术、套型特点、室内环境等。

第一,生产方式与建筑使用功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只有归纳出海北州地区现有自建及牧民定居点建筑的使用功能特点,总结出牧民对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才能建造出适应牧民生活习惯、满足牧民需求的建筑。

第二,不同的建筑套型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生活功能空间。因此,要提炼海北地区现有居住建筑的户型特征,弄清楚受访者的生活空间形式,必须充分了解该地区住宅建筑的套型特点。

第三,建筑材料与结构技术是该地区“地域性”的体现,只有了解该地区的“地域性”才能设计并建造出适宜当地自然气候环境的建筑。

第四,要提高当地居民的人居环境就必须了解现有住宅建筑的室内环境问题。调查中,让受访者就“过亮”“亮”“较亮”“适中”“微暗”“暗”“过暗”几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自身感受的选项,以了解居民对住房光环境的主观反应。

第五,目前,海北地区牧区住宅没有集中供暖,冬季采暖主要依靠居民自发取暖。由于采暖方式与环境、生活质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调查了该地区人们的主要取暖时间时间及取暖燃料类型。

第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海北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调查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的利用上。在调查中具体了解了太阳能产品的利用情况、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3.调查结果及分析

结合上述的基础资料,下面就牧民自建住宅与政府定居点住宅的使用功能、套型特点、建筑材料与结构技术、室内光环境、室内采暖情况与太阳能利用方面进一步加以分析。

3.1使用功能

随着牧民定居点建设工作的逐步展开,已有建成的定居点住宅建筑在使用功能上是否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需求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图4、7分别表示青海牧区牧民自建住宅的平面和政府定居点住宅的平面。对图3、4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平面在使用功能组成上存在本质性的区别:

图3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a.简易的生活方式。住宅只拥有基本的生活使用功能(餐厨、卧室、宗教设置),而且住宅各使用功能紧凑,只满足简易生活的要求;b.游牧生产。房屋附近设置牲畜棚,而且牲畜棚面积较大。

而图4则体现了:a.舒适的生活方式。住宅拥有完善的使用功能(客厅、卫生间、卧室、宗教设施等),而且各个房间都有必要的使用面积;b.生产方式的转变。内院内牲畜棚的消失。

综上所述,该地区居民从半定居至定居的过程中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从简单、基本到复杂、全面变化的过程,体现了生产方式与居民自身基本需求的变革。已建成的定居点住宅基本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需求。

3.2套型特点

海北州地区牧民长期以来的游牧生产方式对住宅的套型特点的形成产生了影响;而政府定居点住宅由于为统一规划建设,它能否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这一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从中图3、4中可以总结出两者住宅建筑的相同点:

(1)两者都基本符合牧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习惯所形成的居住活动规律。房间之间联系紧密,路线短捷。

(2)政府定居点住宅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牧民自建住宅的特征,平面功能布局基本一致,且都有布置宗教设施。

(3)较之于内地住宅建筑,海北地区的住宅平面进深较小,面宽较大,便于阳光间的设置,获得更大的南向空间。

(4)独户和封闭的各个房间。保证了住户之间以及室与室之间的私密性,避免相互间视线干扰。

不同点:

(1)相比于自建住宅,政府定居点住宅有一定数量的居住空间,满足合理分室的要求。

(2)牧民自建住宅中厨房同卧室过于贴近的情况,在政府定居点住宅中得到了改善。

(3)据调查结果显示,100%的自建住宅在北侧均不开窗;而政府定居点住宅北侧的房间基本开有高侧窗。据居住于政府定居点住宅的居民反映,由于窗户密闭性差、单层窗等原因导致北侧开窗房间冬天异常寒冷,不适于居民使用,已有接近一半的住户进行了封堵。

(4)放置宗教设施的位置有所区别。在牧民自建住宅中,100%的住宅的宗教设施位置都放置与房屋轴线末端;而该政府定居点的住宅建筑放置在建筑的西北角处。

总之,青海省政府定居点住宅与牧民自建住宅的功能空间组成大体相似,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并基本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对住宅提出的要求。

3.3建筑材料与结构技术

建筑材料与结构技术是乡村地域特征的最直接反映。以下是我们对当地两类住宅的建筑材料与结构技术的调查。

(1)墙体。建筑材料主要有土、草、木、砖。主要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240㎜顺砌黏土砖外墙,外加草泥抹灰进行保温处理,该种砖墙稳定性、耐候性较之夯土较为优良,在政府定居点中运用较为普遍;另一种以砖或木为柱,中间以草泥夯实填充,鉴于土、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既节约资源又能体现保温隔热的实用意义,在牧民自建住宅中较为流行。

(2)屋顶。牧民自建住宅的屋面是以木、竹、土和瓦为主要建筑材料。结构构造做法由屋内往外依次为木梁、木檩、竹椽、透明塑料薄膜、土、瓦。政府定居点住宅的屋面材料为砖、混凝土和木为主。结构构造做法由屋内往外依次为木梁、屋架木盖板、透明塑料薄膜、土、瓦。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建筑材料从土、木这类地域、耐候性差材料正向着砖、混凝土这类广谱、耐候性强的材料转变,反映出了城市化的进程对海北州地区牧民住宅在建筑材料与结构技术上变迁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反映出了牧民生活从游牧向定居的转变。

3.4室内光环境质量

图5的a、c反映出居住于牧民自建住宅与政府定居点住宅的人们在夏季对室内采光条件的主观反映。值得说明的是,人们对长期生活的环境是有适应性的,所以增加了调研人员对同一房间的调查,以期能做到客观,排除居民的适应性及其他因素。

从图5-a中可以看出,80%的居民认为室内光环境为亮及较亮,适中则为20%;而图5-b情况则完全相反,认为光环境为微暗及暗的超过80%,适中则为9%。图5-c中83%的当地居民认为室内采光环境较适中,图5-d中67%认为较暗,反映出该地区的居民对于室内光环境的要求与我们调研人员存在的差异及他们对自身环境的适应性。

对比图5-a与图5-c可以得出,居住在政府定居点的居民相对于居住于牧民自建住宅中的居民对室内采光环境的满意度较高,较亮从80%降为18%,而适中由20%升为82%,由此说明政府定居点的住宅在室内采光环境方面有效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3.5室内采暖情况

该地区的取暖模式主要以火炉采暖系统及火炕为主。[7]图6-a和图6-b反映出在一年之内人们的采暖时间。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自建住宅的围护结构都为240㎜厚的砖墙,建筑无外保温后者只有20㎜厚草泥抹灰;而部分政府定居点住宅也只是在240㎜厚的砖与石灰砂浆之间附加泥与干草混合物来对建筑进行保温处理,这使得出现了图8-a中牧民自建住宅的采暖期基本为全年,占所有采暖措施受访者中的83%;图6-b中政府定居点住宅的采暖期为每年的8月到次年的4月,占所有采暖措施受访者中的50%。综合上述可以得出,政府定居点住宅的保温处理有效地缩短了住宅建筑的年采暖周期。

图7-a和图7-b反映出牧区人们的采暖燃料类型。从图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居住于牧民自建住宅还是政府定居点住宅的受访者,主要的采暖燃料类型都为粪饼,分别占73%和56%;其次是煤/褐煤和电。在调查中发现,图7-b中22%采用电取暖,与图7-a中7%相比,说明采暖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

3.6太阳能利用

在调查中,海北州对于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太阳能产品;另一方面是利用被动式太阳能技术。

在太阳能产品的利用方面,根据调研数据统计,有39%的受访者家中安装有太阳能光电板或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图8)。另外,根据受访者居住于牧民自建住宅及政府定居点住宅的不同,安装太阳能设备的大致比例为18%到57%不等。他们表示其主要优势表现在:(1)在没有集中供暖时,可自行连接建筑内太阳能利用系统,方便清洁;(2)由于青海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热水器的效率较高(下午4时28分的太阳能热水实时温度为79℃);(3)不会产生废弃物,卫生、安全。另一方面,在未安装太阳能的用户中反映出太阳能利用上的几方面问题:(1)居民对太阳能产品不太了解,认为价格昂贵;(2)居民认为操作不方便,易受时间与天气的影响。

在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利用方面,50%的自建住宅和66%的政府定居点住宅家中设有阳光间(图1)。他们表示其主要的优点在于:(1)可以拥有较大的窗户,使室内能进入更多的太阳光;(2)在冬季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去处;(3)调节室内温度。缺点在于:(1)阳光间窗户不能开启,导致夏季阳光间过热;(2)阳光间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不佳,冬季能源消耗大;(3)由于建筑自身的朝向,阳光过多或过少的进入室内,引起不便。

4.结论

第一,海北州全游牧牧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与普通居民有差异,以及半游牧半定居牧民和定居牧民在生活、生产方式上的差异都使得他们各自对住宅的空间及功能有不一样的要求。

第二,在调查中居住于政府定居点的居民普遍反映政府定居点住宅相对于原前自建住宅而言,在卫生、舒适及其他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他们也反映冬季南北房间的温差很大,这使得北侧房间长期闲置,造成了空间的浪费。如果以后在设计时能有效地考虑并改善北侧房间的环境,人们自然就会对北向房间加以利用。

第二,在没有采暖的情况下,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利用太阳能成为改善室内环境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定居住宅建筑的现状,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以改善建筑的保温性能为首要途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太阳能的利用。除了太阳能产品的利用外,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建筑主体朝向的确定,另一方面是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的利用。

第三,就海北州定居住宅的发展趋势而言,在了解人们对住房的根本需求后,可以看出:住房应在满足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完善空间和功能才是最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更高的要求才是建筑室内外的美观和生活的现代化的要求。因此,结合现状,可以说海北州地区牧民定居住宅建筑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完善功能和空间,将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与现代的建筑元素相融合,以满足人们对新生活追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樱子[刘加平].拉萨市居住建筑现状及发展趋势[J].建筑学报,2008(11):33-35.

[2].李军环.乡土建筑研究与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几点思考[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六届优秀建筑论文评选[C].2012.314-317.

[3].王义龙[张惜秒].藏区牧民定居点规划设计实践-以德格县日泽达定居点规划为例[A].编著者.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2010.535-539.

[4].钟添胜[郭军,周谢军].青海生土民居-庄窼[J].四川建筑,2009,29(6):56-57.

[5].庾汉成[白宗科].太阳能与青海民居建设[J].建筑节能,2009,38(218):42-47.

[6].张明.青海近郊农村住宅建筑设计研究-以胶南市汕上村为例[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1.

游牧民定居工程 篇2

完成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代表托叶玛乡党委、政府就2011年托叶玛乡游牧民定居工程村建部分完成情况做如下汇报:

托叶玛乡游牧民定居村建部分总户数为142户,其中夏吾特村28户,材料未进场的有6户,材料准备就绪但没有开工的有3户,已完工的有19户。

曲海村共有17户,材料没有进场的有5户,材料准备就绪的有9户,已开工的有3户,没有1户完工。

曲龙村共有34户,材料半个已进场的有3户,砂料没有进场的有31户。

托叶玛村共有28户,砂料已进场的有11户,砂料未进场的7户,已完工的有10户。

文群村共有17户,材料已进场的有8户,材料未进场的有4户,已完工的有4户。

宁赛村共有18户,材料已进场的有10户,材料未进场的有2户,已完成的有6户。

阿勒泰市牧民定居现状分析 篇3

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定居是前提和基础。1987年阿勒泰市巴里巴盖乡实施了“2871”项目, 率先安排379户牧民实施定居, 开始了新疆牧区定居工作的篇章。2008年阿勒泰市全面启动定居兴牧工程建设, 计划到2018年全面实现牧民定居工作。牧民定居工程与安居富民工程让牧民“定的下, 稳得住, 能致富”, 是一直值得关注、探讨的问题。本文对阿勒泰市牧民定居现状, 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阿勒泰市游牧民定居工程概况

阿勒泰市地处阿勒泰山脉南边, 境内地形东高西低, 呈典型的山地地貌特征, 可分为北部山区、南部丘陵区、山间冲击平原区, 是典型的温带干旱气候, 天然草场分布广泛, 畜牧业产值在当地农林牧渔业产值里占据重要的地位, 是新疆畜牧业生产主要基地之一。

2005年中央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阿勒泰市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同时紧抓新疆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把游牧民定居工程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 经过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按照“定得下、稳得住和能致富”的总体要求和实现生态、经济发展可持续的总体要求, 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天然草场生态恢复及可持续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等三方面综合规划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配套”和“四个不落后”建设, 确保质量第一、功能齐全, 保证10年、20年不落后, 并结合当地民俗风情, 对实施牧民定居工程的选址、住房布局等进行详细规划设计。

阿勒泰市1986年实施的“2817”定居项目开启新疆牧民定居的先河, 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 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探索出三种不同定居模式即:集中定居、插花式定居、分散式定居, 而目前主要采取向城镇集中和连片集中定居。

2009年之前阿勒泰市各乡镇主要采取插花式定居模式, 共计定居牧民1605户。除2009年建设阿苇滩镇640台地160户、阿拉哈克乡阿克齐100户、阿苇滩镇哈拉布宫60户、阿拉哈克乡窝依玛克64户、喀拉希力克乡窝依玛克村55户、红墩镇布铁吾尔格40户等6个定居点较大外, 其他采取插花式定居。从2010年开始实施集中定居, 2010年在克孜加尔 (640台地) 新建克孜勒别勒村、克孜勒喀巴克村和阿克别勒村3个牧民定居村, 每村200户, 并扩建阿苇滩镇毕依克哈巴克村, 新增60户, 共计实施牧民定居660户。2011年, 实施牧民定居512户, 其中640台地阿勒玛勒村200户、北屯镇300户、拉斯特乡斯德克村12户。多数牧民定居点户均配套50亩的饲草料地, 少量的定居点配套100亩、80亩牧饲草料地。截止2011年底, 全市统计在册牧民6859户, 30067人, 已完成定居2777户, 11108人, 定居率为40.49%。

资料来源:阿勒泰市畜牧兽医局。

阿勒泰市按照“定的下, 稳得住, 能致富”的思想指导工程建设, 各年投入巨资严格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的标准建设牧民定居工程, 基本上按照要求完成了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一些地方由于规划落后、自然条件恶劣, 设施配套不齐全等原因, 导致定居工程出现了一些不利定居和发展现象。

资料来源:阿勒泰市畜牧兽医局。

牧民定居工程资金数额巨大, 主要是通过各级政府筹集而来, 政府资金压力大, 而牧民自筹资金数量相对较少, 但相对于经济实力薄弱的牧民来说, 筹资压力大, 牧户主要选择如60、80、90、100平米的户型, 价格一般都在3万、5万、8万、10万左右, 许多牧民因缺乏资金而大量变卖牲畜, 导致后续生产生活开展困难。

牧民定居后生产由传统畜牧业转向种植业、兼业、经商等行业, 改变了单一的收入来源渠道, 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大大改善了牧民的生活水平。在牧民定居建设现行成果下, 对牧民在纯收入方面的差异将牧民定居点相对分为好、中、差, 按照1:1:1的原则筛选定居点, 在阿勒泰市牧民定居办公室专家的分析下, 选取了巴里巴盖乡鲁旺塔斯村、切尔克齐乡坎格村、阿苇滩镇卡拉干德村。通过调研上述三个牧民定居点, 发现牧民定居工程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总结出阿勒泰市当前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2 阿勒泰市牧民定居中存在的问题

2.1 牧民自筹资金压力较大

2012年牧民定居政策补助力度加大, 国家补助3万元, 自治区补助1万元, 吉林援疆补助1万元, 地方配套资金2万元, 共补助7万元。而筹建80平米标准的居舍需要8万元左右, 60平米的居舍需要6万左右。近年来, 建材物资价格普遍上涨, 房屋建设成本随之增加, 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了补助, 但是牧民每年缴纳的资金逐年上升, 极大的加大了牧民负担, 挫伤了牧民定居积极性。目前阿勒泰市仍有许多牧户为无房户、危房户、重疾户和重灾户等, 大部分牧户自筹资金较为困难。现已定居的年轻牧民是从父辈中分家而来, 没有自己独立的生产资料、独立的经济收入或者拥有较少的经济收入;重疾户家庭由于家庭成员发生重大疾病, 巨额的费用迫使牧民大量变卖牲畜, 导致收入减少, 通过银行借贷、亲朋好友资助等维持生计, 筹集定居资金非常困难。

2.2 人工饲草料地严重不足

当前牧民定居的基本思路是“定人先定畜、定畜先定草、定草先定地、定地先定水”, 人工饲草料地是全面实现牧民定居的关键。各定居点定居时间不同, 人工饲草料地数量也不同, 定居较早的牧民家庭饲草料地为100亩, 后定居的牧户多为50亩饲草料地, 还有部分定居牧民家庭20-30亩。专家估算定居牧民走上致富道路至少需要100亩土地, 而大多数牧户人工饲草料地为50亩;政府提供的土地较为粗糙和贫瘠, 表现为地力不足、实行轮作, 需要牧民投入大量资金开发, 才会有较好的收益。饲草料地是制约大规模实施牧民定居工程的主要“瓶颈”, 也是制约牧民定居后发家致富的重要因素。

2.3 缺水问题严重

阿勒泰市属于温带干旱气候, 年平均气温4.5摄氏度, 降水年均191.3毫米, 年均却达蒸发量1682.6毫米, 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牧民定居点人工饲草料地开发规模和人畜饮水都取决于水利工程, 大量水利枢纽、开发草原、打机井使得地下水位下降, 定居点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影响牧民生产和生活。一方面是生活用水, 定居点居民用水网建设不足;另一方面生产用水分为饲草料地灌溉水和牲畜用水。灌溉渠网在有些定居点建设中大量不足, 渠道、干渠、支渠等引水工程渠道不防渗, 硬化程度不够。此外, 定居点饲养的牛羊也得不到饮水保障, 这严重制约了阿勒泰市牧区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2.4 定居牧民补助发放问题

在对一些牧民定居点调研时, 定居点的牧民普遍反映政府在定居前宣传的一些补助政策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比如大棚补助、退牧还草补助等补助款近2年都没有发放, 引起很多牧民的不满, 渐渐对地区实施的民生工程——牧民定居工程不满。牧民由于在定居时缴纳了大量资金, 本身可支配的资金所剩无几, 缺乏足够的资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补助款项对他们来说极为重要, 是继续开展畜牧业生产、种植生产的前提条件, 是牧民致富之路必不可少的助推器。不少牧户, 由于缺乏补助款, 生活非常艰难, 勉强度日, 生产经营更是无力发展。

2.5 定居点环保问题开始显现

建设定居点时政府都有考虑周边环境, 向定居牧民提供拥有良好的生活、生存环境, 但因有个别定居点离市区近, 出现环保问题。如有一个定居点, 离定居点大约四百米有一个砂厂, 砂厂工作时砂尘遮天蔽日, 砂粒直接飞到定居点各户家里, 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并且砂厂工作时机器轰鸣, 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 使居民无法正常休息, 影响大人与孩子的工作和学习, 间接引起当地牧民对政府的不满, 直接影响到牧民定居后续工作的开展。

2.6 牧民定居经济增长缓慢, 缺乏较强的经济增长点

牧民定居后, 经济收入增多, 但生产生活支出也增多, 家庭纯收入变化不大, 增长缓慢, 没有获得定居工程预期带来的经济效益, 引起一些牧民定居后又回到山里继续游牧。由于各种因素牧民定居点大部分都不太适合于农耕, 也完全不适合于游牧, 这从大体上造成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相当大的难度, 加上政府和牧民改造生存条件有限, 种植业和畜牧业是牧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但都走传统农业发展道路, 尚未走上集约化、产业化农业, 人均种植业和畜牧业收入不高, 导致整体牧民收入增长缓慢, 除了个别地域有主要经济作物, 比如巴里巴盖乡的哈密瓜产品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支柱, 整个地区牧民缺乏强劲的可持续的经济支柱, 带动牧民致富, 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牧民定居后收入下降的状况。经济增长缓慢, 严重挫伤了牧民定居积极性, 也引起了已定居的牧民继续游牧, 或者出现半定居状态, 加大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难度, 也和建设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不适应, 政府要考虑在当地实际情况, 积极扶持一些优势产业, 作为当地牧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 大幅度带动经济收入增长。

3 对策建议

3.1 各级政府加大牧民定居政策支持力度, 重点是加大补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政府税收收入的提高, 政府在财政上有实力加大补贴力度, 减少牧民对定居工程的投入资金, 使牧民在定居后留有较多的资金从事的各项生产、生活活动, 尽量避免牧民因定居而大量变卖牲畜, 导致定居后无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政府应该特别重视重灾户、年轻户等问题, 采取切实可行的专项措施研究具体对策, 重点向中央多争取财政或者项目支持, 设置专项资金解决问题。

3.2 大力加强饲草料地建设

目前大多数定居点缺乏足够的标准质量、数量的土地, 每户能够浇水灌溉的土地都不足50亩, 土质差、产量低, 直接影响到饲养牲畜的数量, 关乎牧民的经济收入, 影响到牧民的发展。市政府重点开发五个灌溉区, 大力开发高产、平整化、条田化、林网化土地, 满足对土地的基本需求;大力发展高效人工饲草地建设, 扩大人工高产种草面积, 推行圈窝地种草和半人工草地建设, 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作物资源, 建立饲草料基地, 为舍饲圈养提供充足的饲草料, 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保障, 又能减轻天然草地压力, 还能提高牧民收入。

3.3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根据牧民定居点人工饲草料地开发规模和人畜饮水需要, 做好水利规划新修中、小型水库等蓄水工程和渠道、干渠、支渠等引水工程, 搞好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对原有水利设施进行渠道改造, 防渗、硬化, 为饲草料地提供稳定灌溉水源;在人工饲草料地生产利用中推广高标准节水技术, 实行以节水为主的方针, 节约用水、高效利用, 确保人工饲草料地高效灌溉;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须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为前提, 不得过度开发, 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 并注意各水利工程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3.4 政府提升管理水平

政府必须按照牧民定居政策规定的要求, 将补贴直接发放到牧民的手中, 严禁各级政府截留、晚发或者挪作他用, 对尚未发放的补贴尽快发放, 并采取补偿措施消除牧民不满情绪;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是政府部门的责任, 定居点周边建设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工厂等, 损害了定居牧民的身体健康, 与牧民定居政策的宗旨背道而驰, 须采取实际行到来清除严重危害环境的污染源, 保护牧民来之不易的生产生活环境。

3.5 大力加强后续产业的开发

(1) 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政府必须大力开发相关产业, 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持续开发后续产业, 调整畜群结构、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等措施, 建立养殖小区, 对牛羊牲畜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大力开展牛羊育肥业, 重点做大做强阿勒泰羊、阿勒泰牛, 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与号召力, 扩大市场占有率, 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2) 实行产业化经营, 现代农业都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建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 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 实行“公司+合作社+牧户”战略, 产业链上相关利益方结成利益联盟, 共同维护产业链的发展壮大。种植业以巴里巴盖哈密瓜为代表, 推广优良品种, 建立农业协会,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畜牧业以阿勒泰羊为代表, 选取优良品种, 开展育肥, 建立畜牧业协会, 扩大市场竞争力, 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提高经济效益。

(3) 以旅游业为代表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开发利用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如哈萨克民族风情、草原风光等, 将阿勒泰市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结合起来, 综合开发精品旅游线路, 促进区域商贸服务、信息物流、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

(4) 实施科技推广与专业人员培训工程, 加快人才流动与转移, 重点抓好畜禽改良、快速育肥、暖圈饲养、疫病综合防治、草地改良、长草短喂、短草槽喂、“三贮一化”等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在定居点的推广普及, 不断提高科技对畜牧业的贡献率。坚持“牧科教”、“产学研”相结合, 在牧区利用冬闲时节深入定居点开展诸如“科技之冬”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畜牧业技术培训,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科学养畜技术、有市场经济意识的新型牧民, 成为农牧业生产中的骨干力量。目前牧民经培训产业转移的人数较少, 工作途径小, 加大牧民培训与转移, 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未来30%的牧民转业从事非农工作。

参考文献

[1]蒋志清, 朱美玲.新疆木垒牧民定居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J].价值工程, 2012, (8) :1-3.

[2]郭文慧, 宗卫征.当前新疆游牧民定居及新牧区建设调查研究——以塔城地区额敏县为例[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12) :32-36.

[3]宋哲.加快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切实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对新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调研[J].中国经贸导刊, 2010, (23) :54.

[4]闫海龙, 张永明.关于推进新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28) :37-39.

[5]张咏.牧民定居与文化转型——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民族乡定居工程的考察报告[J].青海民族研究, 2007, 1 (18) :47-50.

牧民定居汇报材料 篇4

一、基本情况

扎格斯台乡位于察布查尔县城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东与海努克乡相邻,南隔乌孙山与昭苏县接壤,西与州奶牛场乌库尔齐为界,北与纳达齐乡毗邻。扎格斯台乡辖5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04户14261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乡,其中维吾尔族占79%,哈萨克族占17%,其他民族占4%。今年建设游牧民定居工程共安置定居牧民97户504人,其中62户为80平方的住房;35户为60平方的住房,所有住房的棚圈、围墙和大门。规划占地面积为300亩,户均2.2亩,其中生活用地0.8亩,生产用地1.4亩。

二、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宜居住,保障游牧民生产、生活。新建游牧民定居点,主要借助东临237省道,南接努拉洪布拉克村,西部2公里处是给牧民划分的饲草料地,北部是正在规划建设的伊南工业园区和110千伏输变电站,由于南接努拉洪布拉克村、卫生室、哈语学校、双语幼儿园,该选址不但在交通、电力、人畜饮水、养殖等方面具有优越的条件,行政、医疗、教育等公共配套设施齐全,保障了广大游牧民的生产、生活,使他们能住的进来、稳得下来。

三、高标准设计、注入现代民俗风格和理念,体现游牧生活向现代文明迈进。乡党委、政府制定了多套方案、征求牧民意见。定居点以规模适度、错落有致、特色鲜明、明亮清新、功能齐全、具有民俗特色及科学合理布置。游牧民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实现通上下水、通电;生活区道路与生产养殖道路分离,做到“人走人行道、畜走畜牧道”;建筑部分结合民族特色,注入民俗风格和理念,外墙采用具有哈萨克族特色的浮雕、彩绘等花式装饰,主体采用砖(混)结构和彩钢板等新型建材;居室

设施齐全,格局达到城市居民的设计理念,卫生间浴室、厨房、卧室、客厅齐全,打破了农村居室没有室内卫生间浴室的局面,体现了游牧生活向现代文明迈进的脚步。

四、充分发挥财政、援疆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资源投入,最大化地发挥其效益。游牧民定居工程总投资1650万元。中央财政、援疆资金和安居富民配套资金67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91万元,平均每户3万元;援疆资金291万元,平均每户3万元;安居富民资金97万元,平均每户1万元;其余资金牧民自筹解决。目前为止自筹款300余万元,余下游牧民自筹资金部分,由乡政府牵头、牧民代表与承建方进行了协商并签订协议,分3年分批次全部付清。充分的体现了建筑商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为农牧民解决了燃眉之急。

上一篇:换药护士下一篇: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