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

2024-06-12

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精选十篇)

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 篇1

一、阅读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

阅读是学生搜集信息, 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形式总体上是引导学生利用、借助工具书, 自行疏通文义,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先解决文字障碍, 之后, 口述或复述故事情节 (文章的主要内容) , 在整体把握课文脉络、内容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因此, 语文教师应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 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但遗憾的是, 不少语文教师出于种种原因, 总是垄断着课堂的话语权, 总爱强制性地去实现解读课文的具体方法和结论的人为统一, 总是煞费苦心地把学生的各种各样的认识统一到自己的思想框框中。一堂课中学生阅读时间往往不多, 甚至是没有阅读。教师一上课就分析课文, 然后让学生就分析内容做好笔记, 并强调记住, 或是课后死记硬背。这样, 不仅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阅读能力的形成, 而且无形中扼杀了广大学生在读解课文时所产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因此, 也就产生了教学效果“少、慢、差、费”的现象。教师觉得自己讲析得透彻仔细, 学生亦记得牢, 考试成绩却不理想, 遇到稍有难度的阅读文章学生就蒙了, 更别说在阅读课文时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 通过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的活动, 提出问题, 然后共同解决问题。

那么阅读的具体要求有哪些呢?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改变传统教学中布置预习的做法而安排在课堂上进行。

因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层面性不同, 课后预习的做法部分学生往往没能进行, 得不到落实。上课时, 仍然不能与教师、同学积极配合。

2. 阅读时间应足够。

这应视教学内容而定, 一定要让学生真正看完教学内容。了解内容, 否则在合作性讨论时, 部分学生根本提不出问题, 亦很难主动参与探究。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 缺一不可的。

3. 阅读形式力求多样化。

不要墨守成规, 应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目的, 把学生的目光思维真正落实在文章内容上, 在自主阅读基础上, 可进行分段阅读、重点段精读等, 亦可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朗读、配乐朗读、分小组朗读。这样, 在不同形式的阅读中学生能享受到语言美, 也更易于记住阅读的内容, 便于探究。

二、解疑是自主、合作、探究的重点

学生阅读完成之后, 进行合作式探究, 针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或教师补充设疑, 然后把学生带到自主合作的讨论中去, 充分放手让学生回答自行提出或教师设疑的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 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 杜绝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既定的模式的做法。不要以自己的理解替代学生的感受。在解疑中有可能出现分歧的意见, 教师不应妄加干涉, 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把表述内容说完整, 允许各抒己见, 允许矛盾的存在。

在解疑过程中, 学生回答问题时, 应引导他们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 而且要用眼睛去看, 用耳朵听, 用嘴说, 用手操作, 即用自己亲身去体验, 用心灵去感悟。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理解。而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往往是此过程的主宰, 每每对独树一帜的学生, 都要进行排斥, 只注重所谓的“标准答案”。事实上, 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经过感知—概括—应用的认识过程, 此过程不可压缩。直接得出结论或背前人提供的答案, 都是舍本求末, 是极其有害的, 学生的创造性往往不能培养起来。在此环节中不要用教师对课文的肢解分析代替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学生的能力在这个解疑的过程中方能得到提高。

在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的同时, 也应该注意合作。合作学习能使每个学生获得均等的机会, 而且通过协作互助, 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由于合作学习是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 因而这种互动观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观有所不同, 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证明, 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一种先进科学的互动观, 是对现代教学互动理论的发展。它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沟通能力, 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 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此外, 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的乐观与正确的态度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运用, 可以具体为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同时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 学生能发挥主体作用, 组内成员相互合作, 小组之间合作、竞争, 激发学习热情, 挖掘个体学习潜能, 增大信息量, 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三、创造性思维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不能死记硬背抽象的符号和内容, 而要与实际事物和对象本身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对周围事物, 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认识, 从而使语言文字与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缩短, 这样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 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猜测, 提出创新看法。

拓展环节实际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发展环节。应引导学生依据他对某一现象或材料的观察、分析与综合, 经类比或抽象, 从而提出尚需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比较法。

对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问题可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入思维的亢奋状态, 加深理解提出新的问题。

2. 反问法。

思维定势易使人从固定的方式看问题, 教师可运用反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有创新价值的问题。

3. 观察法。

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 以发现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发展性问题。

4. 联想法。

联想可使问题层出为穷。因此, 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 不同层次去提出创新性问题。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就会不断深入。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 而提出问题, 新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 去看新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由此可见拓展环节在一堂语文课中的重要性, 教师不要轻易放弃此环节的训练, 这也是新课堂学习模式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四、教师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 但并不排除学习指导, 相反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学习指导要求。教学“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这个过程, 实质就是学生逐步摆脱老师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 尤其是开始实施模式时, 老师更要提供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去研究, “扶”着学生走一程,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研究学习方法。由此, 语文教师得端正自己课堂教学的角色, 只有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清醒的认识, 才能在自己正确的位置上, 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语文教师应利用好现有的必修和选修教材, 活用文本阅读材料, 对文本教材进行深入的思考, 这样, 教学活动才不会停留于简单的活动课和流于对几个问题的探讨, 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着一个教师的专业学习的结果。这样, 课堂才能注入活力, 才能带来生机。

有些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采取的是“课堂讨论法”, 认为由此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但这种讨论法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引导者, 由谁发言、如何发言都由教师确立。有些老师虽然设计了一些较开放的讨论题, 但往往在学生兴致正浓时突然刹车, 教师不能很好地发现和抓住教育的机会。有些老师精心设计了每一个问题, 循循善诱, 步步启发, 左右开导, 将学生“请”入早已设好的“圈套”之中。这种讨论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记忆来进行的, 其实质就是教师一再补充说明, 一再纠正学生的理解思维, 最后, 整个课堂变成“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 还是一个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因此, 语文教师不能把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 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 不能越权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主动地读、说、演, 把课堂交给学生, 把学习过程交给学生。老师要做的, 只是引导和点拨。

当然, 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不等同于“放羊式”的无目的性的教学, 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仍然不能丢。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时, 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 便要及时引导点拨, 使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昂扬向上、积极进取, 既获得知识又培养能力的轨道上, 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场所。同时, 教师应极大程度地尊重学生这一主体, 让每一个学生在表演时都展现出自己最大的魅力, 使每一处都尽可能地达到完美。教师应主动营造亲密和谐的教学气氛, 激发学生个性及创造力。另外, 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 让学生随意发挥, 要符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放得开, 又要收得紧。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给了教师一个更好的指导空间, 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及创新的品质, 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满堂灌”“一言堂”, 我们能做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能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与实践的能力;在具体操作中, 大胆放手, 主动放权, 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情感交流上, 与学生保持尽可能近的距离, 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充分地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引导学生。填鸭似地给学生一些零碎的知识, 不如给他们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所以我们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摘要: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此学习模式中, 阅读是基础, 解疑是重点, 创造性思维是核心。同时, 教师要明了自己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

[3]杨再隋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语文出版社, 2002.1.

[4]秦训刚, 晏渝生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

[5]语文课程新探.陆志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

[6]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

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 篇2

评价学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信心。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才敢于探究和体验,说自己之想说,做自己之愿做。对在自学中提出幼稚问题的基础较差的学生格外慎重,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和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他们才敢于去探究、去体验,不怕出现错误、闹笑话。例如,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时,学生自主探究后,请同学们自由提问,有一位基础较差的同学提问:“这里的秦王是谁?”此问一出,学生哄堂大笑: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这时候我因势利导,称赞这位同学的细心,并倡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表示鼓励。从那以后,这位同学的语文成绩出现了快速上升,这也使我认识到了欣赏的妙用,它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敢于自学,敢于发问,敢于解答,为自主学习铺平了道路。

二、创设氛围,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蕴含着生命潜能的人。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建立一个宽容的课堂气氛,尽可能使教材所表达的思想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如我在教读《有的人》这首诗歌时,运用多媒体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情境。

首先是我满怀感情的配乐配画范读,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而后学生自己诵读感受,老师恰当地使用音乐;最后播放专家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再感受,并让学生合上课本,尝试背诵;然后再请一位男生和女生配乐朗诵。就这样三番五次,让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品味赏析,毫无枯燥乏味之感,效果极佳。

三、指导学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备课时首先要分析学情,备学法;预习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课堂理解要学法示范,并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以利于学生运用、迁移、巩固学法。当然,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在指导学法的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掌握了一些自学语文的方法,那么他们的自学探究学习才会有基础。

如我在执教《绝唱》这篇课文与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时,一学生指出文章的比喻运用得特别好,但不知道好在哪里。这时老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好的比喻句,加以朗诵感悟,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接下来不要把重点放在讲解通感的定义和与一般比喻的区别上,而是在略作介绍后,继续引导学生从本文和其它学过的文章中找出运用通感的句子,并让他们加以揣摩分析。下课前播放滕格尔的《天堂》,让学生运用比喻或通感的修辞手法说几句话谈谈感受,果然很多学生都能熟练运用,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比空洞的说教要强得多。

构建开放自主语文课堂新模式 篇3

一、转化观念,营造平等交流的气氛

体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不高。同时,体校教师、教练平时对学生的训练要求严格,导致学生与教师间产生距离感,有的甚至产生排斥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转变教师思想观念。在教育方法上,应当从情感入手,注重情感渗透,关爱学生,以尊重为前提,和学生平等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仅要允许学生“插话”,而且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互相讨论、自由表达。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时,教师要求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本以为学生一定非常踊跃地参加表演,然而学生却不喜欢扮演铁罐,只喜欢扮演陶罐。有一个学生提议:“让老师扮演铁罐。”面对有些哄闹的课堂,教师顺应了学生的要求。表演时,教师从语气、动作等方面生动地再现了铁罐的特点。面对教师传神的表演,学生们惊呆了。喧闹的课堂顿时安静下来,进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此时,教师根据本文的主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因势利导:“每个人还要擅长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让自己更优秀。”这时候原先提议教师表演的学生站起来,要求老师给自己一次表演的机会。教师和学生都为他的进步而鼓掌。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教师面对学生的调皮,没有斥责,而是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最后满足学生的需要,打开了学生走进语文天地的大门。

二、提供平台,开创平等交流的空间

传统体校语文教学,教师是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单纯的接受者。这样的教学模式常常让学生感到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的成长。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将“单一”的讲授式变为“多向”交流式。教师不再单纯地站在讲台上教学生,而是要走下讲台听听学生有哪些学习上的需要,并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组织能力等进行分组,每个小组设置组长、副组长、首席发言人、记录人等不同职责,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担任角色。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一些重要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组内、组间交流,在交流中实现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时,学生问:“为什么青蛙坐在井底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学生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对此无法理解。于是,教师提议:同学们小组讨论,大家一起想想:为什么坐在井底的青蛙看到的天空那么小呢。通过小组讨论,一个小组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纸卷成纸筒,从纸筒的下端看教室的天花板,会发现天花板只有圆筒那么大的一块儿面积。其他小组听了之后,纷纷实验。最后,他们都理解了坐在井底确实只能看到井口大的天空。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是积极主动的探索、快乐的学习和自主的交流,一改以往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的状况。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中互相交流,实现自我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职业教育的体系是开放。在开放的教育体系中,小学生容易形成活泼好动的性格。学生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同时,传统的语文课堂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对语文学习常常提不起兴趣。不管教师怎样地提示注意听讲,但收效甚微。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应该从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利用动画、影视作品、歌曲导入新课,这样很容易将学生带进学习情境中来。例如,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学习时,为加深学生对父爱的理解,教师通过多媒体大屏幕播放父亲把孩子高高地扛在肩头、灾难中父亲用身体护住孩子等图片,并播放筷子兄弟演唱的《父亲》。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氛围中深刻地理解了父爱的内涵。教师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提议学生在父亲节来临之际给父亲制作一张贺卡,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积极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

传统的语文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为中心,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必须改变课堂评价机制,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要制定与体校学生特点相符的课堂评价标准。新课标提出“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只有注重对每一位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才能将学生拉回课堂之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在语文学习中进步带来的快乐。课堂评价应以表扬为主。小学生情绪化明显,尤其是对语文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发现进步及时鼓励。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同,发展也不一样,应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体校的孩子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不少孩子也因此对文化学习存在一种自卑心理。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够因此而觉得学生难教,而要从积极评价、挖掘优点入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让学生能够积极健康地成长。笔者班上有个男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经常双目无神,而且不完成作业,是比较典型的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不管怎样,这孩子还是有优点的,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如他读书的声音好听、有情感;他的思维比较独特,别看他有时低下头不知道在玩什么东西,但他可以回答一些别人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上册《猫》第四自然段:“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教师问:“这里老师觉得有点矛盾,又说猫什么都怕,可遇上蛇都敢斗一斗,是不是写错了?”四年级的孩子都积极回答问题,可大多时候很随意、不思考。虽然能回答没写错、不矛盾,但说不到点子上。最后,这个男生的小手举起来了,说:“不矛盾,因为课文第一自然段就说了‘猫的性格有些古怪,因为古怪,所以有时候让作者都捉摸不透!”教师对他的回答给予了鼓励。通过积极评价来帮助他建立自信,他慢慢地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因此,当我们遇到这样的学生时,要对其进步积极鼓励,以提高他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体校的语文课堂学习从学生未来角度考虑具有积极作用。体校教师要转变“重训轻读”的观念,在教学中深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力求找到“读训并重”的切入点,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推动体校的语文教学的发展,为培养国家需要的文武双全的体育人才而不懈努力。

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 篇4

以“学生为主、学习为主、自学为主”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将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的主旋律。适应这一要求, 教师应把自主学习的权力交给孩子。然而, 小学生的自学不同于成人。成人的自学是“个体内向式”的, 即可以关起门来独自一人钻研、领悟;而小学生的自学, 特别是课堂自学, 则多是“群体外向式”的, 即在自学过程中, 需要外向交流, 需要接受教师的指导, 需要群体的合作。如我们这个学期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一次童话剧表演比赛, 我们选择的是《会摇尾巴的狼》一课。为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为了能使童话剧排得更好, 我让学生自己做导演。他们首先选择了三名演员, 我问他们:“课文中不是只有两个人物 (狼、老山羊) 吗?怎么你们有三个演员?”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还要有一个猎人啦!您不是常说要有想象吗!”真是反应快, 会联想。“狼掉进陷阱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我问。生回答说:“会很绝望!”“为什么?”“课文不是说狼用尽全身的力气都爬不上来吗?它完蛋了, 所以会绝望!”我很吃惊他们能想象得这么好。他们排演好以后, 我又问:“同学们, 不, 各位导演们, 对他们的表演有什么意见吗?”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这里, 三位学生的表演已不再是他们个体的学习行为, 这样就把几个学生表演的过程, 变成了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变成了群体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 不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也使他们更深刻地了解了课文内容。

用“乱七八糟”这个成语来形容美国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恐怕并不为过。然而, 虽然学生“坐无坐相”, 但思维却极为活跃, 课堂上常有“如果人是猴子变的, 那为什么现在猴子还是猴子, 人还是人”之类的发问。其实, 胡思乱想, 爱问“为什么”, 这本是孩子们的天性。古往今来, 有多少创造发明就始于“胡思乱想”。因此, 我们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发问, 应该是孩子们应有的权利。

在这次排演童话剧之前, 我在教《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 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狼掉进陷阱里, 为了能让羊把它救上来, 就说自己是狗, 可是羊不相信。于是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我请一位学生上台边读边表演课文中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的一句话。表演完了, 这位学生随即发问:“狼为什么半闭着眼睛呢?难道它说谎就得闭眼睛, 还是它的眼睛进沙子了?”这个问题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就顺水推舟地让他们自己读下面的部分, 自己去找答案。于是,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读起课文来。之后, 他们说:“因为狼很狡猾, 它半闭着眼睛是为了掩盖眼中的凶相。”这时, 我趁热打铁, 告诉他们:“在读书时能提出问题很重要, 而且你们完全能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 自己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才叫真正的会读书。”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宽容与和谐, 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有益于孩子心智成长的良好环境。“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的权利。”孩子是稚嫩的、不成熟的, 是容易犯错误的, 更是容易受到伤害的。教师应当以宽容之心, 对他们倍加呵护。

记得前不久, 我上课时让学生做课堂作业, 在巡回指导时发现一位学生不会写“勤劳”一词, 空着两个格子。我便轻轻地说:“你一定能写出这两个字, 一时想不起来是常有的事, 你不妨查查字典, 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要空出两个格让老师填, 好吗?”当我第二次有意识地巡回到这个学生身边时, 他已在空格处填上了两个字形相近的错字。我一看十分生气, 正要责骂他, 但想到“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的权利”这句话时, 我开导他说:“你查字典了吗?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呀!老师相信你一定能从字典上查出这两个字的正确写法。你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不一会儿, 我又到他身边时, 发现他已经把那两个字写对了。我趁机表扬他:“你终于自己解决了问题, 真棒!你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你一再写错呢?”他感觉不好意思, 但确有所悟地说:“这两个字都是力字旁, 说明‘勤劳’就是要花力气。我就是没花力气, 不愿查字典, 所以才会一再出错的。”这时, 我真正感觉到学生有错误后教师处理的细心、认真, 始终坚持正面引导, 悉心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无疑会使学生如沐春雨。

在大力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 倡导“三论” (议论、争论和辩论)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

我在教学《亡羊补牢》一课, 总结课文时, 请学生谈谈读了寓言后的感受。于是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这个养羊人真是笨, 羊圈破了一个那么大的窟窿, 都不补。”有的说:“是呀, 何况邻居已经提醒了他, 羊也被叼走了一只。”也有的说:“这个养羊人能知错就改, 还是不错的。”还有的说:“那个邻居也是, 不如帮忙帮到底, 看养羊人不听也不知多劝他一下, 给他讲道理, 也许就不会丢掉第二只羊了。”……听到他们各抒己见, 我说:“你们都很会想, 而且想的都很有道理。对于一篇课文, 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这很好。那么比较起来, 你们觉得这则寓言主要是批评养羊人, 还是表扬养羊人?”大家在讨论后认为, 这则寓言表扬是多于批评的。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中, 很少有唯一的答案。不同的孩子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不是坏事, 而是好事。据说在美国的课堂上, 凡属见解类的问题, 教师是不能判定谁对谁错的。如果教师一定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那么必须说明这仅仅是个人的见解。第一, 教师绝对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第二, 教师绝对不能将自己的见解作为判断对错的标准。这是否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深思呢?

新课程课堂行为创新小学语文4 篇5

专题四 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 话题二 把理解文本的权利还给学生 1.维护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言说”权

以往的阅读教学,学生其实是很少有机会“阅读”的,即使有“阅读”,学生面对的往往也不是课文本身,而主要是“揣摩”(印证、接受)教材编撰者(实际上主要是教参)对课文的“分析”以及“思考和练习”的答案。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提倡要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用他们自己的眼去触及、自己的心去抚摩作品,使他们在阅读中去学习阅读。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赋予学生“倾听”与“言说”作品的权利。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言说”权利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阶段目标”(3~4年级)中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理念和要求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维护学生的“言说”权,指导、帮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交流和对话。

以往,学生几乎没有(其实教师也没有被自觉赋予)自由阐释、自主评价的机会和权利。我们以往的阅读教学,学生的主要责任是“听记”教师(实际上主要是教参)的“分析”和“思考和练习”的答案;或者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用学生的笔和口,来“复述”那些“分析”和答案。好的情况下,学生至多是对“分析”和答案有所“理解”、“体会”。换句话说,是重复、模仿他人(教材编撰者、教参、教师)的阅读,学生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在阅读中他们不能“言说”、也不允许他们“言说”。而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扭转和拓展的。

2.把与文本对话的权利还给学生

对话型语文教学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学生的自我对话来达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的目的。这四种对话方式不是截然分开、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统一的整体,其中以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为主体与核心。对话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对话方式,就是师生与作为文本的语文教材(包括其他阅读材料)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作为对话的一方,从自身的期待视野出发,深入体验文本,展开想像与联想,与文本蕴含的空白与未定点对话,达成视界的融合。其中,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主体与核心,教师引导学生在获得文本意义的同时,达到一种自我理解,建构起自我主体。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主体的相互对话、交流而建构起来的,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的第三生成物。有人认为,阅读活动的过程是文章意义的不断创造的过程,正是在这生生不息的阅读创造过程中,不同的读者总是以自己富于个性、时代性的创造性理解,赋予文章以全新的意义和阐释,从而使文章的意义得到不断的开拓和建构,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可见,文本意义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即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产生并不断更新的。可以认为,文本就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蕴含着无限可能的独特的话语视界。它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渴求被理解,它向读者发出热情的邀请,召唤着读者对其空白进行填充与建构。它不断地向读者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读者则以其自身丰富的期待视野,主动地去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积极地应答文本的召唤,在这种问答与对话中,在相互质疑、反驳、肯定、否定、赞许、批评、补充、延伸中,读者的视界与文本蕴含的视界不断融合,文本的意义便生成了。

对话是读者与文本视界融合的过程,只有当相对活跃的阅读主体发挥其能动作用,深入体验作品,完全敞开情怀时,文本才渐次为其开放,他才能进入文本的深层世界,获得深层理解。因此,体验成为读者与文本对话的一种方式。

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主动的体验,文本的意义也正是在读者体验的过程中生成的。在语文教学中,读者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应在体验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感悟作品,深入作品的情感、意义世界,体会文章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领悟作品的深刻主题和意义,从而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理解。

有些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是深入到教材中与文本对话,而只是从教学参考书中拿取他人既定的、教条的答案,照宣给学生,或者受阅读提示的“毒害”很深,限制学生的想像空间,剥夺了学生与作品对话的权利。

有的语文教师虽然也与教材对话,但他牢牢霸占着解读文本的话语权,以他自己与作品对话的体验和结论代替了学生与作品对话的感悟和体验。在教学中,往往以“教师”的权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并认为他的理解是惟一正确的阐释,把学生的思路千方百计地引向他的思路,这同样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权利。

有的语文教师认为作者一旦写出了作品,就赋予了作品意义,所以将作者的原意看做衡量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的客观标准。于是,在教学中较多地强调学生如何发现和“正确”领悟作品的“原意”,而剥夺了学生作为读者所具有的创造性想像和自由联想的权利。

有的语文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能力,认为学生思想文化修养水平有限,不能够理解作品。因此,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讲解分析,惟恐讲得不够深入、透彻,从字词的分析、重点段落的剖析到文章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的诠释,方方面面都讲到,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亲自接触、体验、感悟作品,何来与作品的对话?何来个性化见解与创造性阅读? 对教师而言,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把对话权还给学生,就要深入体验文本,在备课与上课的过程中,应当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用心去体味文本、质疑文本、解读文本,用自己的脑子真正地感悟、理解作品,建构起倾注着自己情感与体验的意义世界,而不是以教参的结论代替自身的阅读与思考。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亲自体验作品,把理解课文的权利放心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品味和思索。只有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他们以启迪,引导他们深入文本世界,达成与文本世界的融合。

3.利用“空白”,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像

教师要善于利用作品留下的“空白”,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像,与作品展开对话。如小学语文中《狼与小羊》一文,结尾写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呢?课文留下了这一空白,一贯的答案是狼把小羊吃掉了。然而一位教师却不拘泥于此,他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一个小女孩说:“狼用力过猛,掉到河里淹死了,小羊得救了。”这种善良的、富有想像力的答案,闪烁着动人的光辉。对文本“空白”的创造性利用有各种方式,有从情节发展处着眼的,有从上下文、句子间的关系推测的、有从多元性结局设想的。

【案例2】

教学《少年闰土》一课,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概括出闰土的人物特点后,针对“我”的外貌,课文中只字未提。这一“空白”设计了如下训练:闰土年少、健康、天真活泼,形象非常可爱。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你们能不能根据“我”的生活经历来想像一下“我”会是怎样的形象?学生纷纷推想“我”的形象。有的说:“我”是一个脸色苍白,头戴一顶瓜皮帽,身上穿一件丝绸小马褂的小少爷;有的说:“我”的身体一定不很好,来一阵风说不定就会被吹倒,因为“我”整天呆在高墙大院中,连门都不出;还有的说:“我”整天呆在高墙大院中,连门都不出,所以脸又白又嫩,整天不干活,肚子一定是大的。显然,经过这一填补处理以后,学生无论对文章的内在的逻辑和审美价值的认识,还是在语文能力提高等方面,都是“填补”之前所不可比的。

如《白杨》一课中的第十六自然段有三个“知道”,蕴含着相对应的三个“不知道”,而孩子的这几个不知道,正是爸爸(边疆建设者)想让孩子知道的。这一自然段是开启从“物”(白杨特点)到“人”(边疆建设者)的一把钥匙。1995年李明新在全国阅读教学观摩会上执教这一课,他让学生读一句“只知道”的句子,讨论孩子不知道的内容;在三次读“只知道”和三次讨论孩子“不知道”以后,告诉学生,孩子不知道的,正是孩子爸爸要告诉他们的;再接下来,李老师要同学再读课文,想想孩子的爸爸要告诉孩子什么;最后,李老师问同学,你理解孩子爸爸的心了吗?此时,文章的思想感情已经深深打动了孩子。

4.转换视角,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真正的理解不是对作者原意的复制与再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种开放的“召唤式”结构,其蕴含的空白本身就具有多解性。每一个读者的生活经历、认知结构、阅读经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各不相同的,并且阅读时读者都是站在自己特定的立场上,以特定的视角去理解和阐释文本,因此对文本理解的多样性是必然的。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并认可学生合理的个性化见解,允许他们有不同于教师和教参的理解,允许他们有多义性的理解与阐释,不拘泥于作者的创作原意。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不拘泥于答案的惟一性,教师要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解读。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另一方面又不能一味地迁就不合理的见解,要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观点,否则就谈不上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思想了。

【案例3】

令人赞叹的案例:鸟儿没学会,凤凰有责任王燕骅:《现代小学阅读教学》,语文出版社,2003年

有一次,我在广西南宁借班教学《群鸟学艺》一课,学完课文以后,我请孩子们谈谈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发言的孩子都从课文的重点句着眼,站在群鸟的角度谈了体会。比如,学本领要有始有终、不要怕苦、怕累,等等,发言面广,说法各异。我十分满意。正在我打算收网结课时,有位孩子高高地举起了手,边举手边喊:“还有,还有。”出于对孩子的尊重,我便请他做补充发言,没想到他语出惊人,完全超乎我备课时的设想,他说:“许多鸟儿没有学会搭窝,凤凰也有责任的。”(此时,有好几个孩子在座位上点头,并“嗳,嗳”地应和)面对突如其来的情景,我的脑子飞快地转着,试图尽快做出合适的反馈。可是,尚未等我开口,他又接着说:“鸟儿们飞走的时候,凤凰为什么不把他们叫住?所以,我觉得学本领应该找个责任心强一点的老师。”

“哗——”场上响起了一片掌声,听课的老师自发地鼓起掌来——老师们为他的精彩发言,更为他的创新思维喝彩。

这雷动似的掌声,也许会一直留在孩子的心里,成为永远的鼓励!此案例是笔者的亲身经历,从这个角度去审视那个从课文中发现道理的孩子,还是第一回遇到。是啊,如果问题的答案只能是惟一的,那么,学习还有什么创造性可言?那个孩子的发言,是学生创造潜能的极好证明!在欣喜之余,也让人感慨无限:的确,作为一个老师,教人学本领,教了半天只教会了一人,多数人半途而废、没有学成,他(她)能称得上好老师吗?老师会没有责任吗?多么独特、深刻的见解!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珍视他们的异见、创见,是处理好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前提和关键。

【案例4】

“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

我曾经听过一堂《乌鸦喝水》(人教版第二册)的公开课,其中一个片段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天的课堂上,小朋友们在教师的启发下,绝大部分都形成了“乌鸦真聪明,它通过往瓶子里投小石子,终于喝到了水”的共识!可惟有一位学生站起来提出了异议——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我定睛一看:那是一个胖胖的小男生,稚气的脸上满是执著。一语惊人,听课的教师也都在下面低声交谈。那位上课老师显得有些惊惶失措,她问孩子:“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石子会把水淹没!”孩子忽闪着大眼睛认真地回答。教室里静得出奇,我也是满腹狐疑,但我更感兴趣的是想知道老师怎么来解决这突如其来的异议。“石子怎么会淹没水呢?连最起码的科学常识都不知道,以后回答问题前一定要多动动脑筋,希望其他小朋友们也要注意!”老师显然有些发怒了。在学生们的齐声“知道了”中,那孩子刚想张开的嘴又闭上了,默默地坐了下去,沮丧的神色中仍旧透出一丝不服。

课后,有几位老师饶有兴趣地找到那位小男孩,向他请教“乌鸦为何不一定能喝到水”的原因。开始他十分胆怯,不信任地看着大家。经过再三的鼓励,他终于道出了原委:“昨天我和××玩的时候,我们往瓶子里扔石子,他的瓶里装的水多,投进石子后,水满到了瓶口;而我的瓶里装的水少,石子反而把水淹没了。只有当瓶里有大半瓶水的时候,乌鸦才能喝到水。而书中只说瓶子里的水也不多,若是小半瓶,甚至更少的话,乌鸦就喝不到水了。”听了他的话,大家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有位老师摸着他圆圆的小脑袋,由衷地赞道:“今天你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谢谢你,小老师!”孩子一愣,而后自豪地笑了,神采中多了一份自信。

“乌鸦„不一定‟喝得到水”这句话是否正确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它充分表现了那位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能在游戏中做个有心人,得出结论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更是一种求实的科学品质。此外,他在课堂上还对课文咬文嚼字,紧紧抓住了“也不多”这个词,并将它作为乌鸦“不一定”喝得到水这一结论的依据。这都是值得我们去赞扬的精神和品质。可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为了完成自己事先写好的教案,为了自己的上课思路不被打断,一句富有诗意的“石子把水淹没了”被老师视为不懂常识,还成了教育其他学生的“反面教材”。老师那轻轻的一句话,不仅把一个极富创造性的见解扼杀了,同时还可能扼杀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好在,另一位老师适时地鼓励了那位学生,使那位学生“自豪地笑了,神采中多了一份自信”。

对教师而言,教学本身应是一种对话,对话中既没有无所不知的圣人,也没有完全无知的愚人,对话过程应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如果这位老师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宽容,让孩子充分陈述理由,无疑会带动更多的学生去留意生活,去大胆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3期,有改动)【案例5】

自我反思的案例:“饮酒”的学问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来赏析。学生一个一个地交流,都是我准备范围内的,我显得不慌不忙。这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一看,是一个爱表现自己而且经常出错的孩子,便另外叫了几位学生来交流。见交流得差不多了,我开始让同学们总结。可我发现,这只小手一直举着,丝毫没有要放下的意思。我不忍挫伤他的积极性,于是便叫了他。“我觉得,文中„我们只管饮酒取乐‟这一句,也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如果说诸葛亮觉得自己已经稳操胜券,那么他放松或者说取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下棋、弹琴等等,可他偏偏选择了饮酒。我觉得这次饮酒大有文章。他是在利用酒杯中酒的倾斜程度,来判断草船受箭的数目,以便及时调整船向,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借箭10万的任务。表面上看诸葛亮是在饮酒取乐,而实际上,他是不动声色地在观察和指挥这场由他精心导演的„借箭‟好戏,这充分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孩子一口气说完后,如释重负地坐下了,其他学生不住地点头。我则既惊喜,又愧疚:差一点儿扼杀了一个闪光的思想!本以为孩子会像以前一样站起来后不知所云,没想到他在阅读文章时,读懂了别人没有注意甚至疏漏的地方。这篇课文我教过多次,读出“饮酒”亦有妙算这层意思的,他还是第一个。历来认为诸葛亮的饮酒是表现其潇洒、沉着、冷静,从未想到他是在观察和指挥这一场特殊的战斗。这是何等独特的发现!令我深思的是,它是出于一个“经常出错”的孩子之口,是在那只小手一直执著地举着之后,才有了表现的机会。是啊,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心灵世界。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读课文,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发现。而这一切,也许会让我们成人的眼睛迷茫,甚至不屑,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出错的孩子,但这却是最真实最可贵的。我们应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个孩子的发现,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不要让未来的天才由于我们的粗鲁、失误而过早地夭折。

(《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4期)

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生命活力的情感体验中,获得了语文能力,同时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自我理解,建构起自己独特的思维品质和个性气质,全面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素养,使得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成为“我阅读、我思考、我感悟、我体验、我提高”的全过程,从中接受和创造了一个扩大的自我。学生在这一次次的阅读、体验、领悟、扬弃中不断成长起来,逐渐完成自我主体的建构。

专题四 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 话题三 积极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生活 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富有个性、且有助于思维碰撞和启迪的人际语言互动活动。师生对话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与发展。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在人格尊严上是完全平等的,然而他们在发展水平、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经验阅历等方面却存在着差异。相对于教师是成熟的主体而言,学生是未成熟的、发展中的主体,理解与对话能力相对较差,他们的成长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这就决定了教育中的师生对话具有特殊性,即师生对话具有人格上的完全平等和教育中的价值引导的特点。

1.教学的意义在于实现对话的多元互动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成为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甚至还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联系、循环交替的多元互动的对话过程。多元对话构成了多重的复杂的网状关系,教学的意义也是通过这种网状关系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对话观念,巧妙利用各种对话之间的关系,实现语文教学对话过程的多元互动整合。

【案例6】

《黄山奇松》教学片段

师:学习《黄山奇松》一文,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文章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我们不仅要学会感受美,而且也要像《黄山奇松》的作者一样去创造美。黄山四绝中的“怪石”也别有情趣,(进入“黄山怪石”网页)请你学习《黄山奇松》一文的写法,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块怪石,用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像让这美丽的石头动起来、活起来!(学生准备)师:好!谁想把自己最喜欢的“怪石”介绍给大家? 生:我想介绍“双猫捕鼠”,它位于一座山峰上。山峰的一边是两只猫,另一边是一只老鼠,两只猫一动也不动,仔细地观察老鼠的行动,老鼠左望望、右瞧瞧,贼眉鼠眼,丝毫没有觉察到那两只猫的行动,心里只想着吃黄山松的松果,哪里知道背后潜伏着危险,真是逗人!(掌声响起)师:听你这么一介绍,真能让人品出点味道来呢!生:我想介绍“仙人指路”,所谓的“仙人”,身材高大,比一棵黄山松还要高,“仙人”手拿拂尘,嘴角还带着微笑,手指着西方,好像在给游客指路呢!

师:好一个“仙人指路”,我去黄山再也不用担心迷路了!(众笑)生: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鹅孵蛋”。“天鹅”正蹲在一座高高的悬崖上,孵着天鹅蛋,它仰望蓝蓝的天空,心想:什么时候,我的天鹅宝宝们才能出世呢?那个时候,我就可以让孩子看一看这美丽的黄山风光了!……

多种对话中最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特别是学生提出一些教师备课时没有“备”的问题时,教师更要静下心来思考,或许这的确是一种“伟大的发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依赖于三个技巧:(1)倾听。目的是为了吸收,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倾听要充满期待与耐心。(2)表达。表达要有中心,有条理,有依据,还要注意表达的表情和语气。(3)应对。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

2.用心“聆听”学生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每一篇作品,都包含丰富的内涵。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这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要用心去“聆听”。

【案例7】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教学片段 李吉林

师:请你们谈谈诗,想想如果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什么? 生1:应画篱笆。

师:篱笆要画得密,还是松一点?要说出理由。

生1:要画得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生2:还要画小路。师:为什么?是怎样的小路? 生2: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还有的说:“树上只画些小叶,树下要画些落花,因为是„枝头花落未成阴‟。”当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画蝴蝶时,学生们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蝴蝶,不画蝴蝶怎么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诗上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让诗的意境更深入地促进学生体验,李老师提示一句:“注意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分辨不清哪是黄蝶哪是菜花,所以还是要画黄蝴蝶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又有一位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

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尽情体验,让想像展翅飞翔,让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这种状态是自由的、宽松的,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创新意识。

此案例以画促读,师生都成为情境的积极建构者。它告诉我们:用心聆听,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肯定与尊重;用心聆听,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心聆听,能调动学生表达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表达的自由,学生的灵性才能得以挖掘。这样的教学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教师的教学引导和教学机智,否则这样的设计很难实施。

3.教师要善于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

阅读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把“读”课文和“生活感悟”融为一体,为孩子参与阅读活动创造条件。让生活中的语文丰富和提升儿童的精神世界。

专题四 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 话题四 对话行为创新的境界 1.对话,才能走进心灵

学生的心灵深处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渴望有一位倾听心事的老师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忧伤。

【案例8】

刚毕业那年,领导让我接三年级(3)班。由于该班频频更换班主任,师生之间存在着无形的距离,很难交流。

一上任,我就想了许多办法,比如主动接触他们,个别谈心,表扬鼓励,一起玩游戏等。一个月后,我发现学生虽然对我怀着敬意,但都是敬而远之。想到自己的真诚付出没能获得学生的理解和共鸣,不禁觉得有些失落。那天晚上,我打开日记本,好像自己正面对学生,以孩子的口吻把满腹的心里话倾泻了出来。

几天后,爱爬格子的我就给这则日记取名《写给我的学生》,寄给了学校为学生订的《文苑报》。

大约两个月后的某天中午,我正在改作业。不知何时,一群学生已挤在窗前叽叽喳喳的。我问有事吗?班长满脸红光,一扬手中的报纸高兴地说:“老师,《文苑报》里有您的文章,写得真好!”

我高兴极了,不是因为文章的发表,而是我终于看到了学生那份主动,那份亲近,那份天真的、喜形于色的激情。隐约间我已感触到了那一双双饱含着兴奋快乐的目光中闪烁着意欲倾诉的火花。那天下午的第一节课,被我临时改为作文课。我对学生说,你们有心里话就对老师说吧。于是,一篇篇真实感人的《老师,我想对您说》展现在我的眼前: “杨老师,开学到现在,我没对您说过一句话。我有缺点您能帮我改正吗?我有优点您会高兴吗?我做错了事您会原谅我吗?”

“杨老师,我想当小组长,可您不让我干。老师,我只想当个小组长,其他的都不想,您可别说给同学们听!”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上课板书速度很快,我看也看不过来,您能写慢些吗?” “杨老师,我知道您教书很辛苦,每天既要教我们知识又要改作业。这个星期天我想去您家借书,您能告诉我您家的地址吗?”

……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每篇就写了那么几句,但那一句句真诚清纯的语句让我十分感动。我深深地体验到了初为人师的快慰与责任。我知道,当我敞开了内心的世界,我便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同他们一样需要交流和理解,一样具有烦恼和愿望的老师。这种书面形式的对话,不但表达了难以用语言来展示的心愿,更传递了师生间的一种平等与信任。

从那以后,我在批改作业时总是有针对性地写上这种“心里话”式的评语。而学生看了总是兴奋不已,也给我写心里话,为我的评语写“评语”,以此让我能够便捷、准确地了解他们。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喜欢做作业,而且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也提高了许多。最让我高兴的是,每位学生都成了我的“知心笔友”了。一年以后,经我推荐的学生作文竟有9篇被《文苑报》、《作文新圃》录用。

真的,我很感谢生活赠给我的这份经验——“师生对话”,是它,在我困惑时送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以往,在教学中提起“师生关系”,不言而喻,老师“大”,学生“小”,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话,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这种师生关系,感情的不可沟通可想而知,学生对老师只有敬畏,师生之间缺乏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古语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仅仅把老师定位于这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学生纯洁的心中渴望着有一位能倾听他们心声的老师,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和悲伤。千万别放弃了这种倾听的权利。试想,当你和学生共同敞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那是一种怎样的平等和信任啊!没必要绷着脸面对天真的孩子,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有如兄弟、姐妹、朋友一样的亲情。

杨老师通过“师生对话”,使自己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也使学生敞开了心扉接受了这位老师。在师生情感交流一致的情况下,大家都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些老师常和学生接触,一起游戏,一起唱歌,一起玩耍,久而久之,学生乐于亲近老师,有些心事不对父母讲,却能在日记中告诉老师。学生喜欢你,听你的话,教育工作便事半功倍;反之,有些学生只要单独和老师在一起,就会很紧张,非常不自在,有时看见老师走过来就躲得远远的。这时,作为一名老师,就该反省一下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如何,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如此害怕你,抗拒你,你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学会对话了吗?要知道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是一个不成功的老师。

2.对话,是一种思维的碰撞

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新课程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促使双方都进行积极思考;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发生转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教材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经”,而是供学生学习用的“材料”,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性使用。面对课堂动态问题的挑战,许多教师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请看特级教师支玉恒在对话教学中的创造。

【案例9】 《古井》教学片段 特级教师支玉恒

生:老师,我想问,如果这个村子里没有这口古井,乡亲们的品质会怎么样?(众笑)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问你,雷锋家里有古井吗? 生:不知道。(大笑)

师:是啊!我也不知道。但雷锋的品质不是很优秀吗?没有古井,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能够让人得到启发、受到教育。不过这个村子里正好有这么一口古井,它正好给乡亲们提供了受启发、受陶冶的机会,创造了这么一个条件。作者也深受触动,就写了这篇文章。比如你们去刘公岛参观,看到邓世昌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为国捐躯的事迹而深受感动,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也就是受到了品格陶冶。如果没有刘公岛,不是还有别的教育途径吗?青岛、济南就没有刘公岛,那里的孩子们不是也能受到爱国主义的陶冶吗?明白了吗? 支老师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处理好“没有古井,乡亲们的品质会怎么样”这一意想不到的问题。他巧妙地建构了学生们都很熟悉的刘公岛、邓世昌这一社区资源与教学之间的联系,引进了有益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学生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而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维碰撞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亮点。

3.对话,促进了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的有机联结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深入研究对话的实质,我们发现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过程,是对话双方从各自的经验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认知视界的融合。

【案例10】 《落叶》教学片段 特级教师窦桂梅

师:又一片落叶落下来,有一个小动物过来了,(走近一学生)你是谁呀? 生:小蚂蚁。

师:小蚂蚁,你干嘛坐在我上面呀? 生:我把你当做船呐!师:坐在上面你看到了什么风景呀? 生:山、稻田。

师:(课件出示)把你的感受告诉我。我就在你对面,你可以对着我说。试试看把你的感受告诉我!生:树叶落在沟里,我爬上来,坐在当中,把你当做船。师:真聪明,把我当做船。师:喂,你是谁? 生:我是小鱼!师:小鱼怎么过来呀?(学生游到“落叶”后面)师:小朋友们“送”他一个字!生:藏。

师:你藏在我这里干什么呀? 生:我把你当做伞,我在下面躲雨呢!师:感觉怎么样? 生:很舒服!师:小鱼就这样告诉我你的感受吧!(学生说)师:还有小鱼吗?你藏在下面干什么呀? 生:遮阳。

师:变成自己的话说,我就愿意听你对我说!(学生说)师:还在下面干什么? 生:我把落叶卷起来当肉饼吃。(学生笑着读)生:我藏在下面怕钓鱼的把我钓走!师:你太聪明了,我就愿意做你的安全伞。

让学生进入角色,想像自己在这里干什么。既让学生理解了文本,又加强了和学生经验世界的联系,拓展了文本空间。使语言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

4.对话,是用生命呼唤生命

对话,是对话各方交互作用、共创意义的过程。在我们的生命对话式的课堂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共同生存。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教师、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文本的意义和生命的存在不再分割。

【案例11】 《雪儿》教学片段

师:老师听着你们富有感情的朗读(朗读的是课文第三自然段),心中也不由得产生急切之情,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早日飞回蓝天!“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教师朗诵课文第四自然段)学生听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脸上渐渐露出了笑意,专注的眼神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自己也来读一读、背一背,也来欢呼欢呼。

师:想来读一读吗? “想!”学生迫不及待地喊道,随即打开了课本。师:好的。在读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可以边读边配上动作。(学生连声叫好,开始津津有味地朗读起来,边读边演,很是投入。读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争着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师:看着你们自信的笑脸,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读得不错。(随后指名学生朗读)读后学生举手,争着发表意见:

生1:“啊,我为雪儿欢呼!”读得很好,读出了“我”的喜悦之情,还配上了拍手的动作,很好。

生2:我觉得“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中的“高高”读得很好,让人感到雪儿飞得很高很高。

师:是啊,雪儿终于飞回了蓝天,终于又能在蓝天下翱翔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这句话,你们还可以读得让人感到更舒畅些吗? “能!”学生小手林立,抢着朗读这句话。

师:(指名朗读后)同学们,当你们读到这儿时,脑海中有什么问题吗? 生1:有!我不知道雪儿的翅膀怎么会划出弧线? 生2:我想,这弧线不是真的线,而是说雪儿在兜着圈子一圈一圈地飞。师:大家同意他说的吗? 生:同意!

师:我们请他来当雪儿,展开双翅绕着圈子飞翔飞翔,好不好? 生:好!

(那位同学上台表演飞翔)师:看,雪儿飞得多轻快,多自在啊!这真是—— 生:美丽的弧线!

生3:老师,“弧线”后面怎么是省略号呢?省略了什么呢? 师:你真厉害!这个问题提得真好!答案就在这段话中,请大家再好好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学生又一次投入地读起来,有的轻轻地读着,边读边想;有的放开嗓子,配上动作,大声朗读着。过了一会儿,有人举手了)生1:我想,省略的是这样的内容:雪儿是多么高兴啊!生2:我想,省略的是:我越看越开心!

生3:我想,省略的是:雪儿,飞吧,飞得越高越好!师:我想到的是:我的心儿也展开了双翅,和雪儿一同翱翔在蓝天下!生4:我想,省略的是:洁白的雪地,在蓝天下多么美丽啊!师:大家说得多好啊!你们愿意带着这份浓浓的喜悦之情来为雪儿欢呼吗?(指名学生诵读,背诵第四自然段)

师:读得好,背得也有感情!课文的第五、第六两个自然段也能读得这么好吗? 生: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独自朗读,再一个个轻读、评议,然后独自练读)师:(指名朗读第五、第六两段后)同学们,刚才你们用朗读的形式表达着“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现在能不能用心中的话语来表达一番呢,这儿有三句话,随你们挑选哪一句来说说,两句也行,三句更好。

出示小黑板:

(1)雪儿又飞到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似在说——(2)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

(3)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 学生稍作准备、讨论后,举手发言:

生1: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似在说:“谢谢你的精心照顾,使我重回蓝天。”

生2:……好似在说:“我又能飞了,我好高兴啊!”

生3: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早日康复,天天快乐!生4:……祝我早日回到校园,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生5: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飞吧,为人们传递信息去吧!”

生6:我望着……快慰,默默地说着:“多好啊,在我的照顾下,雪儿又飞起来了!” 生7:我望着……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谢谢你给我带来了快乐!” 生8:我望着……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我想我不久也会回到校园中去的!” 师:说得真好!老师听着心里也十分快慰,同学们多会读书啊!多么能干啊!能背背这两段吗? 生:能!

在此案例中,随处可见教师用生命、用尊重和呵护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探究,并在学习、探究中,提升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例如,案例开始时教师的诵读就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对话,一次生命的对话。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展现自己的生命存在;学生在倾听中,打开自己的心扉,接纳、呼应着教师的生命存在。在这种互动中,教师用自己的生命呼唤着学生的生命,用自己的热情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动力,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在学习中全方位地提升自己。专题五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专题五 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话题一 学生学习活动对教师的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的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期待着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1.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了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作为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引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征: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在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采用各种适当方式,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作为引导者,他的引导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由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并热情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使问题获得解决。(2)启发学生展开丰富想像。例如,教授《凡卡》一课时,可以假设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让学生想像爷爷读着凡卡的来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3)引导学生发现并纠正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不足。实际上,这些不足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正是进步的新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应当十分珍视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积极诱导并热情鼓励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来克服不足,从而使学习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3.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在语文课上的组织作用主要应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适当调控课堂节奏,尽量保证预定教学任务的完成。比如,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经常性地因“生成”内容而使学生把课文学得支离破碎,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绝不是一件好事情。

(2)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语文学习既需要愉快的气氛,也需要沉静的阅读和思考,过多的讨论、表演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无限度的亢奋之中,容易产生疲劳,而且会养成学习浮躁的不良习惯。因此,课堂上该默读时就要让学生进行默读,该独立思考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课堂情绪有抑有扬,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就是说,教师应当自觉地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探究的伙伴,积极、和谐地融入学生课堂学习的各种活动之中。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参与下列活动:第一,要参与学生的诵读活动。诵读课文是阅读教学,尤其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活动,这种与语言文字的直接碰撞,既可以使学生获得语感,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通过范读、引读、与学生分角色朗读等形式相机参与诵读,不仅可以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而且能够大大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第二,参与学生的发现活动。这里说的“发现”主要是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方法,但从目前情况看,这种质疑问难基本上成了学生单方面的活动。教师应适时地提出一些带有关键性的问题,挑起思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争论,从而使教学的重点目标得以落实。第三,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当学生展开讨论时,教师不仅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而且要真诚地与他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在这种交流互动中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认识不断加深,思维不断发展。同时,通过教师的参与不断引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5.学生的发展期待着教师提供创新的空间

学习主体的发展与需求,要求教师为他们提供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空间,这种空间不仅有课内的空间,也有课外的空间,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也有思维方面的,不但要提供创新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提供创新的过程与方法;期待着了解他们,关注他们,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现实条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由“教”变成了“导”。

6.新时代的教师形象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重整一下对自己的要求,重新制定一些较实际、较具体的指标,从而帮助我们释放一些没有必要的压力,使我们的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接受这些较实际的指标时,可以使用这些心理语言,如,“教师尽量要……希望能够……可以……”给自己保持较开阔的心理空间。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可以这样来要求自己:

(1)能够触角敏锐,重视与学生的沟通。(2)能够积极进取,创新求变。

(3)懂得忙里偷闲,减轻自己的压力,掌握放松的技巧。(4)对学生要求合理,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作。(5)处事公正,重情重理。(6)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7)注意引导学生激发团队精神,互谅互助。(8)幽默乐观,坦诚真挚。(9)容易宽容、接纳学生的过错。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从自己本来的人性层面和个性特点与学生互动,而且要时刻保持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保持开阔的胸襟。

专题五 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话题二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1.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广阔空间

只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创建一个宽松的环境,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给学生以激励的机制、合作的氛围,以及自读自悟的机会,他们一定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探究任务。

【案例1】

《舟夜书所见》教学片段

师:诗歌的解释无非是后人根据前人留下的有关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一些注解等资料推测出来的。这节课,大家就根据课文的注解、插图,根据自己学诗的经验和方法大胆去猜一猜诗题的意思,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

(学生听后表现踊跃)生1:“舟”指“小船”。生2:“夜”指“夜晚”。生3:“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师:那你们认为“书”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沉默了)有困难了,对吧?这样,大家好好把诗多读几遍,大胆地猜,当然,要有依据。生1:“书”是指“渔灯”。(我一听,这不是瞎猜吗?风马牛不相及,但我没有流露出不满,而是耐心地倾听他的解释)“因为整首诗是写渔灯的。”(然后,该生还把诗给大家读了一遍:“月黑现渔灯,孤光一点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师:(心中暗喜,看来不是在捣乱)好,有道理,你能把这意思套到诗题中解释一下吗?

生1:夜晚,在船上看见了渔灯。

师:有道理,看得出来,你是动了脑筋的。(虽然答案不对,但该生确实是动了脑筋的,故给予表扬)

师: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2:我认为“书”是指“书生”。根据解诗的方法,把单音节的词变成双音节的词,所以把“书”解释为“书生”。指在夜里,一个书生在船上所看见的。

师:懂得学以致用,很不错。

生3:“书”指“书写”,意思就是“记下”。指夜里,在船上记下自己所看见的。师:能够把书面的解释换作通俗的说法,你的语言运用能力真强!

师:到目前为止,一共有三种答案。你们自由地讨论一下,看看你赞同哪一种解释。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猜”去理解诗意,因为一个“猜”字,减轻了学生的思想负担,松开了束缚手脚的绳索,消除了顾虑的情绪。“只要是有根据的,就有道理,就都可以。”这使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于是,学生迅速地从书本的文字、图片中查找,从大脑仓库积累的经验、方法中搜寻,从预习中获得的信息资料中筛选,从聆听别人的观点中获得灵感……在猜想、推测的过程中,老师是耐心的倾听者,是热情的鼓励者,同学们不用担心会说错,每位学生都经历了自主学习、自悟自得、自我启迪、互学互补的过程,体验到了尝试的快乐、合作的喜悦,同学们始终是学习的主角,就连最后的答案也是在同学们的体会中达成的,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在这样主动探究的精神状态中,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自然会得到迅速的提高。

2.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主动识字

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是教师出示这一课时要学习的生字,然后带领学生逐个分析笔画、笔顺、偏旁、结构,整个过程枯燥无味,此时,教师的声音常常是越来越大,而学生参与的声音常常是越来越小,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一理念给低年级识字教学注入清风活水,使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

【案例2】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

课例:国标本苏教版第二册《奶奶的白发》

师:(出示本课生字卡片)课文我们学完了,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生字,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学读一下? 生1:(领读)指、半、给、怎、兴、吗、跟、抬、让。师:仔细看看这些生字,你们用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它?(生沉思片刻,随即踊跃举手)

生2:我会记“抬”,电视里经常出现“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只要将这个“台”加上提手旁就是“抬”了。

师:真不错,能运用电视中学到的知识来学汉字。

生3:我会记“指”,古装电视剧里经常出现“圣旨”一词,“旨”加上提手旁就是“指”。生4:我会记“吗”,“一匹马”的“马”加上口字旁就是“吗”。生5:我用猜谜的方法记住了“半”,“伙伴”的“伴”去掉一人。(师不停微笑着点头表示赞许)

生6:我也会记“吗”,我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妈妈”的“妈”去掉女字旁,换上口字旁就是“吗”。

生7:数学上经常出现“合起来是多少”。“合”字加上绞丝旁就是“给”。师:运用其他学科学过的知识来记生字,这个方法好!

生8:我会用歌诀法记“跟”,“退”去“走之底”,换上足字旁,就是“跟”。生9:我也会用歌诀法记“怎”,“作”字去掉“人”,下面加个“心”。(师板书心字底,让学生跟读)

生10:我会记“让”,左边言字旁,右边是个“上”。

生11:我会用猜谜法记“兴”,两点一撇在上方,长长一横在中央,下面“八”字底,一副高兴样。

(师随即板书八字底,学生跟读)

生12:我会用“羊”字记“半”,只要“羊”上面一横换成一竖就行。师:小朋友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来记这些生字。

在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文中学会生字的读音后,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力。他们在这一环节中,有的用猜谜法记生字,有的用歌诀法记生字,有的用部件法记生字,有的用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有的用熟字稍作变化记生字,有的凭借电视中学到的知识记生字,还有的运用在数学课学习中涉及的知识记生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一环节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宗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识字教学的目标得以轻松实现。

(《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3期)

3.避免走入自主学习的误区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教师也应正确理解自主学习的意义所在。由于一些老师不能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自主学习”方面出现了不少误区:

误区之一:“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

当前,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有以下几种不当的角色表现:一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召集人”,整节课都是学生自己在“哇啦哇啦”地读书、吵吵闹闹地讨论,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课堂教学缺乏目的性,实际效率太低。二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交流活动的“旁听者”。在学生交流资料或汇报读书收获时,教师始终不置可否,也不加以引导,造成学生漫无边际地交流、云山雾海地汇报,学生的学习和认识活动过于肤浅。三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活动的“捧场人”。无论学生读书、发言的情况如何,老师总是赞不绝口:“棒极了!”“真了不起!”由于教师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使得课堂上该引导的得不到适时引导,该深化的得不到及时深化,该训练的得不到有效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不作为”行为,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误区之二:“自主学习”就是“自由学习”

当前阅读教学中的“自由化”倾向比较突出,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自由化。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拓展课程资源”,以致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无限度的资料交流。例如,本来要学习《草船借箭》,而交流《三国演义》故事却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本来是学习《望庐山瀑布》,课堂上却在无休无止地交流关于作者李白的历史资料。三是目标要求上的自由化。例如,《草船借箭》的教学,本来应当着重引导学生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有些教师却把这篇课文完全上成了“看录像、讲故事”课,学生几乎脱离了课本,直观形象代替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四是学习进程上的自由化。不少的教师还未等学生对课文内容、结构有个整体的了解,就告诉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己学习”,明显地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感,采用这种断章取义的阅读方法也很难全面、正确、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误区之三:“自主学习”就是“自愿学习”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两种“自愿化”倾向应当引起广泛关注:一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愿化”倾向。语文课上的小组合作内容大多是即时安排的,由于事先缺乏合理的分工,只有少数尖子生可以即时发挥,因而使这种“合作”变成了“谁愿说谁就说、谁能说谁就说”,多数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的学生实际上很难得到参与的机会。时间一久,这些学生便习惯了在合作小组中当“听众”。二是班级交流发言中的“自愿化”倾向,这种倾向在某些公开课上尤为突出。在部分尖子生争先恐后的请求声中,那些后进学生往往成了“被遗忘的人”。

(《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3期)

4.探究性学习的新视点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的主要着眼点不在于得出多么有价值的结论,而在于让学生熟悉研究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养成批判意识、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合作能力和实践习惯。探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是开放的,不应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些方面,只要学生想到而且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探究性学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自主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选课题、自己制定方案。

我们强调探究性学习,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比如,课文的朗读,它本身不是研究,但如果在朗读的时候与文章的作者、文章中的人物进行角色互换,调动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这就是有了研究色彩;与写作背景相印证,与现实社会相参照,这也具有研究性;与其他文章进行比较,用自己的思想、情感、观念去评价,这也具备了研究色彩。只要教师有了新的理念,有了研究意识,就会引导学生去研究,就会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带有研究色彩。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的任务就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交往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课堂教学情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教师引领下的师生互动行为,是一种师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共享生命的过程。

【案例3】

古诗《题临安邸》教学案例

在教学中,当我把“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一句的意思解释成“暖洋洋的春风吹得那些权贵们都陶醉了,使他们忘记了国难当头”时,教室里顿时嘘声四起—— 生1:老师,我认为这里的“暖风”解释为“暖洋洋的春风”不太恰当,应该解释为“权贵们寻欢作乐的香风”。

师:你自学得很仔细。那么,大家怎么理解这里“暖风”的意思呢?(板书:暖风)(学生开始讨论)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老师,我认为把这里的“暖风”看做一种社会风气更恰当。(有的同学开始附和起来,其他一部分同学仍疑惑)师:你能解释得更具体些吗?比如说是一种怎样的社会风气呢?(教室里话声渐响,讨论热烈)生2:(充满自信)应该是“醉生梦死的社会风气”。(板书)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3:是“寻欢作乐的社会风气”。师:真不错,还有更好的理解吗? 生4:是“腐败、黑暗的社会风气”才对。师:说得太好了!这样的解释大家满意吗? 生:(齐微笑)满意!师:看来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又增进了不少,这里的“暖风”解释为“腐败黑暗、醉生梦死、得过且过的社会风气”比“暖洋洋的春风”令诗歌增色不少。

生5:老师,这里的“熏”字在课文中解释为“吹拂”,而在词语解释中解释为“气味袭人”,到底该用哪个呢? 师: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大家认为该用哪个呢?(立场鲜明的两队立即形成)生6:老师,我认为用“吹拂”,既然说的是风,自然是吹拂过来的,这样解释比较能感觉出风的和煦、醉人。

生7:(立即站起)不,我认为这里不是吹拂过来,而是一种风气蔓延开来了,解释为“蔓延”更合适。

师:你能把它说得更具体些吗? 生7:能。就是当时掌权的权贵们之间醉生梦死、得过且过的不良风气正在蔓延。师:(惊喜地)你解释得真不错,我也同意你的意见。(同队学生呈喜悦状)另一队学生一阵商议后:老师,我们不同意解释为“吹拂”或“蔓延”,如果解释成“气味袭人”更为恰当。

师:怎么说? 生:因为与“吹拂”相比,“气味袭人”更能写出气味的浓重和强烈,而这里的“气味”指的就是腐败之风,说明当时的权贵腐败得很,他们臭味相投。

师:你的语感很强,说得也很不错,还有其他更好的解释吗? ……

因为文学更注重情感的体验,对同样的事件、同样的描述,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教学中,学生就“暖风”以及“熏”展开对话时,教师充分发挥了指导者的作用,抓住学生提出的“暖风是社会风气”,进一步引导“是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在学生提出“„熏‟字在课文中解释为„吹拂‟,而在词语解释中解释为„气味袭人‟,到底该用哪个”时,教师又让学生展开讨论。整个课堂充满了积极的对话氛围,从而表明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不应简单地拘束于文本意义的解读,而应展开更宽广的视角,实现对文本意义本身的超越。

专题五 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话题三 引领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成长 1.在语文实践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可以是唤醒、等待,也可以是激励,更应该是保护。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4】 《观潮》教学片段

“刚才老师播放了一段音乐,你们觉得课文哪些段落内容和这段音乐很相配,找出来,读一读好吗?”

这个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听音乐来找歌词配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潮的壮观,找到后能通过读传达出这种感受。

经过一番自由读后,当教师指名读时,有的学生已能读得正确、流畅,有的已能声情并茂。看来他们已被钱江潮吸引住了,努力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这时,一名男生举手了,这是我班一名后进生,他能举手我暗自高兴。这位男生读了:“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实事求是地说,这位学生读得并不好,“沸腾”一词读错了,“水天相接”读成了“天水相接”。短短的一句话竟错了两个词。这位同学读后脸通红通红,难为情地低着头,不敢正视老师。但我还是面带微笑地对他说:“你读得很好,只是两个字读错了,有些可惜。”然后又对大家说:“刚才他读错了两个字,为什么老师还说他读得很好?”

“因为他听懂了音乐,找对了内容。” “因为他很勇敢,敢站起来读。”

“对,虽然有两个词读错了,但只要纠正一下,就能读正确。跟我再读一遍,好吗?”这时这位同学显得从容多了,点了点头。

我领着他读了一遍后,又说:“能把刚才的这句话再读一遍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这位同学于是又把这句话读了一遍。不知怎么回事,这次居然还是把“水天相接”读成了“天水相接”,刚刚恢复正常的脸又刷地红了,几个快嘴的男生忍不住轻声叫起来:“„水天相接‟又读错了。”

我稍作思考,马上面带赞许的笑容走近这位学生,“真不错,跟着老师学一遍,就能把一个词语的读音纠正过来,你进步真快!跟着老师再读一遍„水天相接‟好吗?”我范读“水天相接”,这位学生跟读着。

“我敢肯定,你现在一定能将这个句子读正确了!” 他充满信心地又读起句子,终于读正确了!

“他读得一遍比一遍好。什么是学习呢?刚才这位同学第一遍朗读句子时读错两个词语,第三遍朗读能将句子读正确、流畅。这样,由不会到会,就是在学习。学习就是不断进步。”

为这名学生,我“浪费”了一些时间,未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然而我却非常高兴,因为有这样一位同学就在这堂不成功的课上找回了自信。

学生第一次朗读时读错了两个词语,脸涨得通红,目光不敢正视教师,这时,教师没有采取让其坐下,或者批评几句的做法,而是积极地鼓励引导,避免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使他不断进步,获得成功,体验人生的价值。

学生朗读出错了,教师意识到“学习的主人”遇到了困难,没有只顾节省时间,为完成预定教学目标,把读错的学生撂在一边,而是引导学生读两遍、三遍,直到学生读正确、流利,并带着收获后的微笑坐下时,教师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里,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

案例中,教师心中装着学生,尤其关心后进生的表现,注意到后进生有朗读的欲望,给了他一个机会,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机会,使这名后进生获得了一次成功的体验,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课堂上给后进生一个机会,他会还你一个奇迹。案例中教师没有被教案所束缚。虽然教案中预定的“教”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的目标却很好地完成了。

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正确对待学生探索的热情,同样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

2.通过资料搜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为其提供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机会,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为验证某些看法或观点的需求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使其在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等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过程中,提高其语文实践能力。

【案例5】

《长城》教学前的准备

学习《长城》一文前,首先,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长城经过我国哪些省市”、“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文章、诗歌……”其次,在向学生推荐《长城的故事》、《地学博览:万里长城的魅力》、《长城图片集》、《万里长城游览》(光盘)等相关书目、音像资料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浏览目录和筛选内容等查找资料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利用图书馆查找、网上咨询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最后,组织学生对自己搜集、查找的结果进行交流,并帮助他们修正有关的内容。

教师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机会,而且通过查找、翻阅、筛选、归纳等方式,让学生把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从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军事学等各方面了解长城的价值所在,受到了人文情怀的熏陶,而且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丰富了知识,积累、总结出围绕一定主题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有效方法,学会略读和浏览、筛选和概括、分类标记等,更是尝到了参与和成功的喜悦,实实在在锻炼了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3.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想要改变旧式课堂教学只侧重对教材内容肢解式的分析理解,打破只有单一学习方法的状况,必须要努力创设一定的实践环境,与众多的语文材料直面接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之中,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太阳》一文时,可引导学生用身边事物的高度、远近、大小、热度与太阳做比较。学习前,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过的最高的建筑物有多高、到达过的最远的地方有多远、见到过的最大的物体有多大、触摸过的最热的物体或气体有多热。学习中,一方面可引导学生用自己所了解到的事物和太阳“远、大、热”三大特点相比较;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模仿文中的说明方法,让学生夸夸自己所了解的事物。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不再把语文课本看成一种既定的死的文本,而是看做有待于师生共同构建、开发的学习资源。这样,不但合理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与他人交往对话的情境,使其在历练中积累了经验和体验,而且巧妙地将文本和生活结为一体成为学生直接接触的语文材料,提高了他们面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在语文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教师要注意发挥思路上的引导作用。比如二年级学生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树叶剪贴画”的活动来深化学生的学习。实际上,现在的语文选文大多围绕或联系学生的生活主题,以语文与生活为主线,因此,十分有利于促使语文学习服务于生活——以更开阔的视野,更细腻、更深刻地解读生活,更真切、更生动地表达生活。

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课文,有的老师采取列表分析的办法,精心设计。第一节课学生情绪还好,第二节课学生就感到索然无味。于漪老师上这一课时,第一节课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搞清脉络。第二节课带学生到校园去观察各种颜色的花,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对花的各种颜色加以解说。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更细致地观察生活。

4.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进行思维迁移训练的重要阵地,是最能激活学生思维和活力的形式。它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手脑功能的协调发展,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般都新增添了一些语文活动项目,像“社会上用字情况调查”、“谜语擂台赛”等,为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另外,布置阅读有关书籍文章、办专题小报、走访调查、搞新闻发布会、参与社会实践、考察名胜古迹等都是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的好方式。比如,学生学习了《趵突泉》、《桂林山水》等课文后,就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有关的风景名胜去游览、观光。学生学习了古诗《暮江吟》后,就让学生到附近的江河去实地考察、欣赏。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开展“我爱祖国的山河”或“名篇佳作赏析”等语文活动。这就把语文学习与陶冶性情、培养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总之,只要注意创设适宜的情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并在日常的生活中融会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用以积累丰富语言,加强实践体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学生就一定会形成良性循环,扎扎实实地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专题五 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话题四 指导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

1.创设宽松的氛围与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在于它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

【案例6】 《江雪》教学片段

教学时,教师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了钓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为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教师没有搬出教参中现成的答案,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的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炼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学生的诠释真是独具慧眼,精彩至极。

这种以体验、感悟为灵魂的语文课堂,可以打开学生思维和想像的空间,闪现出个性化的理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2.在愉悦的情境中指导学习

许多课堂教学的事实表明,愉快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它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学习的心理障碍,以更开放的心态参与学习,从而促进外部教学要求和内容的内化;有利于优化课堂活动,实现“情意”与“认知”的相互促进,达到情知间的良性循环。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重视调节学生的愉快情绪,因为他们对学习活动的性质和意义常常缺乏理性的认识,他们的目的性、自制力、持久性等不够成熟,却又天性好动。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愉快的学习,势必导致学生的被动,甚至对立、封闭,而愉快的体验则会起到积极的诱导作用,变沉闷、呆板、被动的学习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案例7】 《春风》教学片段

小学语文第二册《春风》一节有这样一句话:“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

学完了“吹”、“柳”、“绿”生字之后,教师问学生:“文中春风吹绿了柳树对不对?”学生答:“对。”教师问:“春风还吹绿了什么?”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吹”、“绿”,不约而同地说:“春风吹绿了小草,春风吹绿了树林,春风吹绿了草地,春风吹绿了山坡……”

这时,教师趁势说:“噢,我明白了,春风是绿色的。”学生马上反驳:“不是,春风是没有颜色的。”教师又故作糊涂,说:“既然春风没有颜色,那书上写„吹绿了柳树‟,你们讲„吹绿了草地,吹绿了山坡‟,又是怎么回事?”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结论是:“春风吹”说明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草木发芽了,所以都绿了。绿色是草木叶子本身的颜色。这样学生借助“吹绿”,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也深深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接着,教师又提出:“吹红了桃花的„红‟,是桃花花瓣的颜色,为什么说是春风吹红的呢?”

可想而知,学生很容易把刚才对“吹绿”的理解方法运用到“吹红”上去,更令人惊喜的是,还有许多学生开始品味起“绿”、“红”两字来,说是不但吹出了春天的色彩,还表现出春天很有生命力。

在学习第二节时,学生的求知欲更高,愉悦感更强。所以,当教师范读课文时,故意把课文读成“吹醒了燕子,吹来了青蛙”。一读完,学生就毫不客气地指出:“老师把„醒‟与„来‟读反了。”教师顺势反问:“不可以吗?”

孩子们激动了,大声嚷嚷,指指点点,议论起来:“不可以,青蛙是要冬眠的,春风吹来,天气暖了,它们不冬眠了,醒了,所以说„春风吹醒了青蛙‟。”同学们还不断补充蛇、乌龟、蝙蝠、刺猬等动物要冬眠,课堂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动物世界大讨论。

教师紧接着又问:“燕子为什么要用„来‟呢?”一个学生说,两个同学补充,大家一下子又弄明白了:去年天气凉后,燕子都飞到南方去了,现在春天到了,天气暖了,它们就又回来了,所以说“春风吹来了燕子”。还有同学自己站起来补充说这叫“候鸟”……

这个教学片段,正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愉悦。

3.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阅读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或诵读,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的义务。请看下面这位教师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课程的特点指导学生读课文的。

【案例8】

教学《雷雨》一课的朗读片段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哗,哗,哗”三个词是写什么的?(学生读课文并思考)生:是写雨声的。

生:这三个词表明了雨下得大,下得猛,下得急。师:“哗,哗,哗”这三个词能读得一样吗?

生:因为雨是越下越大,所以三个词要依次读得更重一些。师:怎样读才能表明雨下得急。生:三个词之间的停顿要读得短一点。(男女生比读)

师:“渐渐地”是什么意思?它表明了什么? 生:大雷雨正在由大到小,由急变缓。

师:怎样读才能表示出雷雨在由大到小,由急变缓呢?

生:大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变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且后一个比前一个稍重。

(听录音朗读,学生示范朗读)

(《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第10期)

本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使其边读边想,从而体会到雷雨中的自然景象。这样的教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4.阅读教学的创造秘诀在于珍视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清代学者赵翼在《闲居读书》诗中写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擅其妙;问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窍。”他强调读文和作文的用心,贵在创造。在朗读教学中,学生具有独特的内心体验,教师应做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案例9】

《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学生自由读,动笔画)师:请你把最喜欢的句子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热烈讨论)师:喜欢爬山虎的叶子吗?谁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生1:因为它的叶子绿得很可爱。生2:因为它的叶子颜色在变化。

生3:它的叶子样子很好看,铺得也很均匀。生4:一阵风吹来,爬山虎的叶子就会漾起波纹。师:“漾起波纹”是什么样子? 生5:就像风吹到水面上出现的波纹一样。生6:就像这样。(用手势表示)师:请大家看课文插图。闭起眼睛想一想,那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颜色在变化,一阵风吹来还荡漾着波纹……多美啊!你能不能把那种美丽的颜色、那种变化的样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学生轻声自读)师:我听出来了,你们读得很好,连我也喜欢上这些句子了。谁来读给大家听听?(绝大多数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9期)

近几年,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朗读的指导常常流于形式。教师先问学生:该用什么语气朗读?待统一答案后,就让学生带着这种语气朗读。

【案例10】

《爬山虎的脚》另一个教学片段 师:爬山虎的叶子美吗? 生:(异口同声)美!师:我们该用什么语气朗读? 生:赞美的语气。

师:哪些词语应读得重一些?(生回答后,师要求一一圈出,学生试读)师:(指名一学生读后)谁能读得比他更好些? 师:(另一学生读后)请男同学读一读。师:(男生读后)请女同学读一读。

如此三番五次地读,可学生的情感仍未被激发,始终读不出“美”的语气。大多是把几处要求读重音的词语做了过分强调,显得十分呆板、生硬。最后,这位教师只好找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朗读。

同样的课文,同样的段落,为何教学效果迥然不同呢?关键是“情”的落实:有的教师往往把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感受和认识都统一在自己的标准答案下,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后一位教师要求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读,前一位教师没有要求学生用哪一种统一的语气来读,而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自己寻找、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使学生对作者的感情有了自己的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可见,教师对朗读的指导非常重要,好的朗读指导就起着“引路人”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及其具有独特性的见解,并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使其在理性思考的碰撞和在逻辑推理的两难境地中发现自己认识上的偏差。

5.教师对文本的体验引领着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是统一的,不要人为地割裂,必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语文教材含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要使其被学生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就要引导孩子认真读书,自己去领会、体验、揣摩。

在备课与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用心去体味文本、质疑文本、解读文本,用自己的脑子真正地感悟、理解作品,建构起倾注着自己情感与体验的意义世界,而不是以教参的结论代替自身的阅读与思考。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亲自体验作品,把理解课文的权利放心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品味和思索。只有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他们以启迪,引导他们深入文本世界。

【案例11】 《村居》教学片段 特级教师景洪春

师:这句诗和前面学过的哪首诗描写的同是春天的景物? 生:(异口同声)《咏柳》。

师:(不失时机)是啊,《咏柳》写出了柳树之绿,而这句诗写出了柳树的什么? 生:柳树醉了。师:柳树为什么会醉呢? 生:春天里柳树抽出新绿,美丽极了,它感到很满足,所以就醉了。师:那还有哪些景物也醉了? 生1:草儿醉了,莺儿也醉了。

生2:风筝醉了,因为它飞得高,看到春天里美丽的景物也最多。

生3:放风筝的孩子们也醉了,天那么蓝,春天那么美,风筝飞得那么高,所以,孩子们也醉了。

生4:春雨醉了,你看今天,外面下着春雨,他们好像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感动得醉了。

生5:蜻蜓也醉了,蜻蜓看见花呀、草呀,赶忙飞了过去,跳起舞来,跳着跳着就醉了。

生6:诗人也醉了,因为诗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他忍不住写下了这首诗,他被春天的景物陶醉了,也被自己的诗打动了。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老师也醉了。不仅被春天多姿的景物所陶醉,更为你们丰富的想像所陶醉。让我们自由诵读这首诗,把这种对春天的无比喜爱、深深陶醉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师抓住一个“醉”字,诱导学生放飞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运用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就是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学生阅读,它有别于自然情形下的学生阅读。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既不是教师代替学生读,也不是光让学生自己读,比如阅读课让学生坐进阅览室自己翻书、比如古诗文让学生自己背记,更不是简单地讲解、分析了事。对教师的“教”而言,教师首先要走进文本、深入文本,用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去引领学生的体验。

专题六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行为的创新 话题一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

1.语文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具有课程意识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需要语文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语文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性课程等都已进入了教师的视野,成为教师职业生涯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2l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但是,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提高教师和学校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着眼点虽在变革学生学习的方式上,但其着力点却是变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能卓有成效地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能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改革迈向新的台阶。因而,推进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探索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方面,都必须以教师个人的课程意识为前提。因此,语文教师能否具有课程意识、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这是时代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重大挑战。

2.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哪些课程意识

语文教师应当具备课程意识,这些课程意识应当包括:

(1)课程设计意识。现代教育不仅要求语文教师完成规定内容的讲授,还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本学科知识体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和教学策略,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并注重课程的系统化和综合化。

(2)课程目标意识。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树立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课程目标意识。(3)课程实施意识。语文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忠实实践者,而且要成为一个主动、积极的实践者。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实践、参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4)课程开发意识。语文教师扮演着课程开发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成为建构教育经验的主体。尤其是校本课程的设置和研究性学习的推进,更需要教师具有课程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

(5)课程创新意识。课程改革需要创新,课程运作需要创新,课程教学需要创新,教师的课程创新意识是整个创新教育进程的关键。

(6)课程评价意识。教师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选拔和甄别的意识,建构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意识,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多种功能。

3.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新的课程资源观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1)课程资源的类型划分。

课程资源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有三种划分方法。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化资源。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等音像设备,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大学设施、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会想到要扩大教材容量,提高教材要求,或者是多订购几本教材,甚至进口国外教材。其实,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大一统”的教学行为,虽然发挥了传递人类文化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有可能接受文化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个性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在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上下功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资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具有熏陶感染作用,在熏陶感染的过程中来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实践。因而,语文课程资源的特点和语文教育的特点是相通的、相融的、一致的。“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陶行知)而语文教育是通过对语文资源的占有、开发、利用,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教育。

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语文教师应当树立三种观念。

第一,要树立语文课程资源观。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对课程资源及教育价值的认识,我们需要有更为深远的视野。

第二,要树立语文课程资源的系统优化观。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中的各因素的组合、配置和优化的过程,任何一种因素发挥作用,只能收到局部的效果,而不能取得教育的整体效果。所以,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注意课程资源的系统优化以及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之协调运作,相互支持,实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高效。所谓优化,主要是指优先性、优效性和适切性。优先性要求在众多资源开发利用中分清轻重缓急,先后有序,形成递进序列;优效性要求开发利用的高效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适切性要求科学合理地对待现有条件,应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要树立潜性课程观。潜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隐性课程,它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被人忽视的各种因素,以及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以往,我们在谈到课程及其实施时,只注意到显性课程,而忽视了伴随其间的潜性课程。潜性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就已存在,而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将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尤其需要我们注意。比如,在开发家庭学习资源时,可能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增强学生的体察能力、理解能力,但也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创伤,甚至伤害了学生的感情等;再如,在对社会上学习资源开发利用时,良好的社会环境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多方面的正向引导功能,但其中的消极因素也会潜移默化地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在设计课程和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到潜性课程因素,使显性课程和潜性课程互相补充、互促共效,发挥潜性课程教育的积极作用,排除并避免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当然,潜性课程中大量的内容是无法预先计划的,只能在随机出现时因势利导,相机为用。

4.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多种渠道。从开发角度说,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学习相比较,学习母语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中国的儿童从小就处于汉语、汉文、汉字的包围之中,满耳皆汉语,满目皆汉字,这就使得学习语文,既有优越的条件——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因而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儿童生活的外延相等。如何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学习的课程资源,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2)倡导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以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如,风景名胜、博物馆、纪念馆,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4)创设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些学校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评比栏和“看谁写得棒”习字栏,在校园的草坪写上“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她”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学生在多彩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5)研究并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在课程教材改革中,不少学校在分析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构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特点开设的校本课程往往形式活泼,新颖有趣,能激起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有的学校开设了“画与写”的课程,让孩子在画画的同时,为图配话,并将这些作品编成班级刊物;有的学校开设了“每周一诗”的课程,让孩子从小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审查学生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等。

(7)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具体策略的运用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制约:①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②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③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④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这四个因素水准及其协调程度影响着课程开发利用的质量。在实际运作中,这四个因素又不是简单地呈现和平铺,而是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起着作用。事实上,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从具体的问题、课题、情境等入手的,也可以说,是以某一问题、课题、情境为起点或基点而开展的。

第一,从问题角度看,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开拓,由课堂教学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引发,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方案或再认识;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

第二,从课题角度看,可以以社区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可资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 篇6

【关键词】政治 新课改 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并不矛盾,真正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最佳结合。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笔者认为必须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层次地进行。因为自主学习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就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浅谈如下:

一、感知性自主学习

感知性自主学习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从教材中获得一些感性知识,即最基本的常识。感知性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系统中的最初阶段,它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掌握学习主动权的起点。开展感知性自主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逐步把握认识和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发现掌握基础知识的最短途径。一般来讲,感知性自主活动层次低、难度小,学生容易尝试,只要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之前,根据教材中应掌握的基础知识编制一系列问题或提出学习要求,集中学生注意,进行有目的的尝试就能达到预期目的。但要注意所编制的题目或要求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向,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符合感知性自主学习的目的。例如:关于“货币的产生”内容的教学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下面粗虚线框内的文字材料,用铅笔、小刀、练习本、书包等代替“红珍珠、咖啡、牛奶、盐等模拟商品交换,感受物物交换的种种麻烦和不便。就可以编制这样一系列题目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向:①如果拥有书包的人需要的是练习本 ,谁能成交?②如果这几个人都成交,需要什么条件?③你能设想出让更多的人都能成交的办法吗?这些题目导向性明确,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通过类似的经常训练,能使学生逐步掌握感知教材基础知识的基本方法,符合感知性自主学习的目的。

感知性自主学习难度低,学生容易在尝试中得到成功,并能在成功中认识自身的价值。学生一旦认识了自身的价值,其自我激励机制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自主学习的要求就可以逐渐提高,向较高层次发展。

二、探究性自主学习

探究性自主学习是感知性自主学习活动的发展,它是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自己进一步独立探索基础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自主学习活动。开展探究性自主活动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探索出一条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最佳途径。探究性自主学习要求高、难度大,学生往往望而生畏,所以开展探究性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发挥学生已在起作用的激励机制,激发起他们的探究动机。因为动机是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目的的内部动力,它不仅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且可以决定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那么如何激励学生的探究动机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进行。比如高中学生一般在15~18岁之间,辩证逻辑思维、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思想解放,敢于创新。根据这些特点,激励他们的探究动机的有效方法就是根据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既有趣味又有理论深度的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励他们的探究动机。但这些问题指向要简要明确,深度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例如:关于“纸币”内容的教学时,可以事先布置学生预习:纸币能够用来购买商品,而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 ,有人说国家多发行纸币,人们所拥有的钱就越多,就越富有。你也这样认为吗?国家是不是可以任意发行纸币?谈谈你的看法?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符合探究性自主学习的目的。

探究性自主学习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这种自主学习活动的尝试,对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的提高和技能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掌握,都有一定的帮助。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运用性自主学习

运用性自主学习是学生独立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亲身实践解决问题。其目的是通过这种自主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运用性自主学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运用性自主学习是知识迁移型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自已的自主学习活动把已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去。例如:关于“外汇”内容的教学时,先拓展知识让学生掌握一个基本观点:汇率变动的影响。即外汇汇率升高,本国货币贬值,对本国产品出口不利,不利于进口;外汇汇率跌落,本国货币升值,不利于本国产品的出口,有利于进口。然后要求学生课后查阅报刊杂志或利用网络收集有关人民币升值问题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利、弊两个方面分析概括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另一类运用性自主学习是能力训练型的自主学习,如开展学生对检测试卷的自我评价,从中找出自己失误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等。

开展运用性自主学习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通过这种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能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规律,找出一条探索知识、获得能力的最佳途径,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减少对教师的依赖,逐步达到“不教”之理想境地。

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 篇7

一、践行自主探究, 激发数学兴趣

( 一) 设疑激趣, 唤起动机

问题能有效地诱发小学生的好奇心, 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激发小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 问题能打破小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平衡, 具有极其强烈的挑战性。因此, 在教学中设疑, 学生会产生刨根问底的欲望, 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猜想, 形成新的数学经验并和老师在短时间内产生情感上的和谐共鸣。例如: 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 当看到学生坐得端正, 文具摆放整齐时, 教师可以给每个同学发2 朵小红花作为奖励。并提问, 现在大家帮老师算一算, 你们小组一共发了多少朵小红花? 怎样列式计算呢? 小组交流后, 派代表汇报。4 人小组汇报列式: 2 + 2+ 2 + 2 = 8 ( 朵) , 6 人小组汇报列式: 2 + 2 + 2 + 2 + 2 + 2 = 12 ( 朵) 。那么, 我们班一共有36 人, 老师一共发了多少朵小红花? 怎样列式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把36 个学生的小红花加起来就行啦! ”也有的同学争辩道: “36 个2 相加列出的算式太长啦! ”教师也说: “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它能使加法算式变短。”在问题的驱使下, 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自主探究兴趣, 自觉地投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中。

( 二) 问题引领, 感知数学

新课标倡导小学生要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活动, 勤于动手操作, 在实践中感悟数学知识;教师要把数学知识和小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 在操作活动中感知数学知识, 在实践中领悟数学的用途。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 教师问:“把3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 每个同学分几个?”学生能伸出一个手指表示每人分的苹果个数。教师接着问:“如果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 怎样分啊?”课堂立刻安静下来。有个聪明的学生大胆地说:“每个同学分‘半个苹果’, 应该用半截手指来表示分的苹果个数。”教师表扬了他, 然后说:“那么, 怎样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苹果’呢?这就是分数。”教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切成两半, 其中的一半就是整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用1/2表示, 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然后学生用画图、写字、折纸等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分数。从实际操作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和探究科学的能力。

二、聚焦智慧课堂, 张扬学生个性

( 一) 小组合作, 启迪智慧

新课标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教学方式, 而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充分自学后, 有时会出现短暂的思维障碍,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激活思维, 启迪智慧。例如: 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 课前让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学习材料 ( 材料有: ①四个圆、两个长方形、两个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圆和三个平行四边形; ③三个圆、三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 , 课上让每组展示材料并说一说是怎样制作这些材料的? 然后小组合作, 想办法动手制作一个圆柱体, 并探究圆柱有哪些特征? 最后进行小组汇报。在小组学习时, 组长要给每个组员都分配角色, 进而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由于小学生好胜心理很强, 在接到任务后, 就会积极地去想办法完成, 启迪了智慧; 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听讲变成了学习者、研究者和参与者, 激发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教师放手让学生选择材料制作圆柱, 促进了学生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认识, 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 二) 联系生活, 体验数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数学知识巧妙地与生活融合, 勾勒出一副“生活画面”, 创造性地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 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小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探索数学奥妙, 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例如: 在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 我创设了如下的购物情境:妈妈去给小丽买衣服, 买衣服用98 元, 妈妈带123 元钱, 可以怎样进行付款, 妈妈还剩下多少钱? 学生积极动脑, 想出了多种付款方法, 并能够很好地说出理由。教师引导学生借鉴“付整找零”的付款方法, 给收银员100 元钱, 再用23元加上找回2 元进行付款。列出算式100 - 98 + 23, 学生理解了算理。这样, 把数学和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 学生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 充分张扬了小学生的数学个性, 锻炼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总之,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要不断创新教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进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 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艺术学科, 教师要不断地探究教法,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要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和谐互动, 让课堂教学精彩不断。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智慧课堂

参考文献

[1]孙勇.培养数学兴趣提高教学效率[J].成功 (教育) , 2013 (02) .

[2]田金婵.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才智, 2013.

试谈新课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探究 篇8

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 就是教师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安排充足的时间,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知课文的内容, 从而产生感悟、质疑,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新性,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自主学习下的课堂讨论

上课前, 先精心地钻研、探索课文、教学参考书以及有关资料, 结合学生的实际基础, 精心设计出教学问题。通过多渠道的收集有关资料, 以及课文里所提供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课前将问题交给学生, 使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 这样做不仅方便教学的顺序开展, 而且还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乌塔》一课, 要求学生自读后, 提出讨论问题:“为什么14岁的乌塔能够独游欧洲?”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作者与乌塔的谈话入手,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去读课文, 理解课文, 使学生主动地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能力。

学生在讨论时, 教师充当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 对突发的问题及时解决, 要面向全体学生, 而不仅仅是少数两三个“尖子生”, 教师要放下架子, 深入其间, 与学生交流。如果学生说得片面、偏激时, 不要急着说:“你说的不对”“你说错了”或不理学生对课文内容所说的话。这样会使学生丢面子, 影响他们今后发言的积极性。在讨论过程中, 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提出问题:“14岁的女孩怎能独自旅游欧洲呢?”这时教室里静悄悄地, 我想引导, 有两位同学已站了起来说:“乌塔没有出游前, 她在家里已经做好了三点准备, (1) 设计好旅游路线和日程表; (2) 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 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 请求帮助; (3) 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发广告单, 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这时提问的那个学生乖乖坐了下来。接着我出来引导:乌塔虽然是个14岁的女孩, 但她做事有条有理, 有计划, 在独自出游前已读了全欧洲有关旅游的指南, 还积攒了三年的零用钱。这些都说明了乌塔是一个爱学习、自信、有主见的女孩。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应该努力创造和谐、民主的气氛。有时, 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 再交给其他同学回答:“谁再来说一说。”把课堂还给学生,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 大胆质疑。学生回答不够完整时, 教师可以连续追问, 层层设疑, 有助于讨论的进行。

二、自主学习下的角色扮演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 就是要让学生在已学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 学会探究学习。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寻找答案, 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 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教《少年闰土》一文时, 教师自设情境, 观察教材中的第二幅图闰土和鲁迅告别时的情景, 然后扮演角色, 扮演时学生自创台词, 其他的同学给予评价, 这样做同学们兴致勃勃, 有种新鲜感, 通过扮演角色, 使学生了解到鲁迅与闰土告别时难分难辞的心情, 同时, 也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三、自主学习下的问题理解

在教《理想的风筝》一文中, 我要求学生阅读课文, 快速找出课文里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段落大意。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掌握课文的几个要素;注意课文的整体线索和整体内容的逻辑。还可以准备好另一篇的独立性的课文的关键词语, 让学生阅读, 在阅读的基础上, 理清课文词语, 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课文的能力。

四、自主学习下的总结

课堂接近尾声时, 请学生上台把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教师引导归纳。例如, 在《田忌赛马》一文中, 问题提出后, 同学们纷纷举手上台作总结, 有的同学说得有条不紊, 有的同学断断续续地说, 这样一来一去, 互相交流,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也学会了对课文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掌握了总结课文的方法。

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 篇9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 所以, 教学观念不更新, 教学方法就难以改变, 课程改革就会流于形式。毫无疑问, 新课程的实施给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巨大的冲击, 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则是新课程实施的强大阻力。因此, 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一、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传统课程观和教学观认为,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和内容, 它规定学校教什么, 教师在课堂上就教什么。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 而不是对课程作出任何改变。现在的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而是“体验课程”, 即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 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都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例如:现在, 实行新课改, 我们用的是人教版教材, 教师可以将鲁教版、苏教版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参考资料、教辅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中寻找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作为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各种与化学有关的工厂, 如:硫酸工厂、硝酸工厂、金属冶炼厂、肥皂厂、化纤厂、酿酒厂、自来水工厂、化肥厂及污水处理厂等, 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和社会资源, 使学生亲眼观察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学校也可以请当地的环保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谈谈当地的酸雨形成情况, 大气污染因素, 及河流的污染状况, 这些污染给人民的生活造成哪些危害, 如何进行环境保护;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有关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外书籍中寻找要学的知识;学生也可以搞课外活动进行研究探讨, 模拟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下, 在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中生成知识, 寻找教学资源。

二、教师是课堂的研究者

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教学是以单向的知识传授为主的, 即教师讲, 学生听, 信息交流呈单向传输方式。2.教师在教学中拥有绝对权力, 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3.教学基本上以知识传输为主, 教师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不够。4.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 学生的任务是彻底地应试和接受评定。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 基本以被动地接受学习为主, 很少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条件和机会。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在教师布置的题海中畸形发展, 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状况被漠视。上述特点在传统化学教学中广泛存在。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一言堂,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相当严重。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上述状况应切实转变, 确立新的教学观:1.由重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2.由重单向交流信息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3.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向教学个性化转变。4.教师不再居高临下, 而是师生平等。

总之, 新课程就是注重师生交往, 要求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 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获得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种教学理念下, 设计课堂结构。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 让学生作实验, 在实践的基础上, 探究知识, 教师起指导、引导的作用。正确选用金属材料一课, 让学生课前进行社会调查, 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进行相互交流。教师是组织主导者, 课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倾听者,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三、教师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引导者

新课改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要求改变当前过于单一、单调的“教师讲, 学生听”, 尤其是教师一讲到底的状况, 但并不意味着“教师讲, 学生听”的接受学习就一定无效, 也不意味着教师不能“讲授”。如果“教师精的讲授”能够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能够引人入胜并激励学生在“接受”了教师的“讲授”之后, 愿意主动探究, 那么, 这种教师的“讲授”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将实现“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的相互转换。新课改呼唤授人以渔, 这首先要授人以“欲”。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动力, 兴趣还对学生的智力起着促进的作用, 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提高, 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才能轻松、愉快主动地参与学习, 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积极分子。教师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让学生结成组, 进行探求, 然后相互交流、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相互启发, 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提高学习效果。例如, “金属的性质”一课中, 在讲到钠与冷水、镁与热水激烈反应时, 那铝、铁与水能不能反应?问题提出后, 学生会肯定回答不反应。因为现实生活中可以用铝壶、铁壶盛水烧水。这时, 教师进行引导, 铝、铁不与冷水、热水反应, 那能不能与水蒸气反应呢?让学生自愿结组, 设计实验方案, 看谁设计的简单而且合理又具有代表性, 记录实验现象, 得出科学结论, 并以小组为单位, 在班上表达、交流。学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 不再向教师和书本要现成的答案, 而是主动获取、自主构建新知识体系, 同时, 活动中学生人人参与, 小组内的学生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既提高了学习效果, 又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交流技能,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 篇10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互动, 树立活动教学观, 课堂教学过程注重探究性、兴趣性、实践性、发展性、合作、激励、重过程等原则, 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Heloc认为:“学习者自主就是学生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具体地讲, 就是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 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 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 监控习得过程和自我评估学习效果。”

基于这些新课程的理念, 加之选修六教材较难, 以及学生已学完必修教材5本书, 具有一定的英语自学能力等实际情况, 我在教学选修六时中尝试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实验。

一、组织学习小组

根据经验, 小组以6人为宜, 人少了活动不起来, 人多了, 就很难保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发表看法, 面对面交流减少, 空间拉得过长, 不利于小组活动。学习小组要固定下来, 以便小组之间展开竞争, 及时地实施过程性评价。

二、课前精心布置预习任务,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按照任务型教学法的要求, 围绕即将学习的每个单元的话题, 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引导、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之后检查的过程中不断地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向纵深方向拓展。学生通过上图书馆或在校园网上即可搜寻到大量的相关资料, 有英文的、中文的、中英文对照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后, 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三、小组交流、教师巧妙提问、监督、评价和释疑

然后, 在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 在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肯定后,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大大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小组内用简单的英文以Freetalk的形式在上新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上新课时, 不同小组选拔出的多个学生主持人上讲台前, 通过多媒体双向教学网向全班同学展示搜集到的文学资料、图片、多媒体动画片断等, 辅以精彩的英文讲解词, 演示结束后, 大家一起评选出本单元话题最佳学生主持人、最佳讲解词, 学生课前预习时的部分成果在课堂上得以公开展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坚持采用较为灵活的, 偏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老师的提问应尽量避免学生机械回答的简单问题, 多提一些让学生开动脑筋的未知性问题, 培养学生在不可预见的 (即真实的) 情况下运用英语的能力。只有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回答, 而不是在书本上找现成的答案, 才能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思考、合作讨论、相互学习, 增加学生英语语言习得的机会。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 很多老师觉得课堂容易乱、很难控制, 或者是不学的照旧不学, 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最后, 只好很少使用这种其实既省力, 又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这种情况也是我们实施自主、合作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首先遇到的难题。

经过实验, 我们发现解决乱的问题的办法, 就是及时的激励性的评价。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表格, 对各小组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根据课堂情况来定:如果纪律乱了, 可以定一个纪律的评价项目, 给纪律较好的组加分或者加星或者口头表扬;如果有人不参与就制定一个参与奖, 给活动参与度广的小组加分或者表扬。或者有时借助小组的力量直接点出没参与的名单, 警告小组因为某人而没有加分。班干部每节课后向任课教师统计表现好的小组的名单, 下节课公布。每周小结, 班上买一个奖杯发给上周表现最佳的小组。

四、课后及时复习巩固

课后引导学生复习侧重于对已学内容的分析与综合运用, 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制复习卡片, 对文章的改写、缩写训练、举办英语角、对课堂内容再创造的伙伴会话 (work in pairs) 等,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习惯。

如在学了新单词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学单词进行分类记忆, 同时, 组织学生对所学单词配上相应的图片加以记忆。教师为了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单词的情况, 可以每个月抽出一定的时间让每一小组的学生进行单词接龙游戏, 哪一组在规定时间内所写单词最多者获胜。

小组合作编对话。学生学完新课文之后, 教师要求他们仿照课文编对话。在编对话的过程中, 学生会碰到一些不懂或遗忘的单词, 这时, 学生就可以通过词典或问老师等学习方法来完成任务, 然后再通过表演来加以巩固。这避免了大课堂上不懂装懂、滥竽充数的现象, 大大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组合作学唱英文歌。有很多英文歌曲是非常美妙动听的, 可是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又是非常有限。教师可要求学生每个月学会一首英文歌, 曲目自选。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学生们先听录音, 学歌词, 然后再跟唱、自己唱, 最后在班上小组合唱。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们可以学会不少东西, 同时, 又不失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进行课内讨论。在介绍完一篇新课文后, 学生除了要求能掌握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 还应对课文内容加以理解。各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 每个组员自由发表意见, 经记录员记录整理后, 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这样, 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内得以开口说英语, 在看到自己成果的同时, 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

小组合作进行课外阅读。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通过阅读, 教师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与基础知识, 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一些新单词。教师可准备一些阅读材料, 让学生分小组一起阅读, 并完成一些相应的活动或练习。

参考文献

[1]浅谈英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http://www.langfly.com/a/20101219/085527.shtml.2010-12-19.

上一篇:游牧民定居工程下一篇:企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