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介入

2024-06-16

语言介入(精选五篇)

语言介入 篇1

关键词:语言,文化介入,译者身份

语言、文化的传播促进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译者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的国家或民族之间, 如果有往来, 有交流的需要, 就会需要翻译。否则, 思想就无法沟通, 文化就难以交流, 人类社会就难以进步。” (季羡林, 许钧, 1998)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 翻译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促进了各国间的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汉英互译过程中语言文化的差异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译者需对源语和译入语两种语言和文化进行深入了解, 并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来促进汉英互译工作的有效进行, 更好地传播语言文化。翻译研究必须将文化翻译与意义和形式同时挂钩。因为, 文化是意义的一部分, 形式又是表意的手段。文化翻译是翻译中意义转换的一部分, 二者密不可分。 (刘宓庆, 2007:7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汉英互译过程中语言和文化因素的介入使得翻译工作显得更为复杂,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区分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有助于在翻译时采取有效的技巧, 使源语和译入语达到基本对等。

一、语言文化的差异在汉英互译过程中的深入理解和翻译策略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英语在句式结构上的形合注重“显性连接接应” (covert cohesion) 和句子形式, 讲究结构上的完整。英语在表书面达中借助语言形式, 包括词汇的衔接手段和句子结构的处理上都很注重形式的呈现,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这一理念英语语言文化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相反, 汉语在表达时的“意合”注重的是“隐性连贯” (covert coherence) , 不拘泥于语言形式上的完整, 词句之间讲究平衡和对等。汉语通常“貌离神合”。 (杨贤玉, 2010:47) 例如原文为: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s of married women employed outside the hom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d less to do with the mechanization of housework and an increase in leisure time for these women than it did with their own economic necessity and with high marriage rates that shrank the available pool of single women workers, previously, in many cases, the only women employers would hire.译文为:到了20世纪, 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参加了工作, 其原因并不是实现了家务机械化, 或闲得太无聊, 而是经济所迫, 再加上结婚率上升, 昔日可供雇用的单身女工越来越少。 (徐覃荪, 2005) 译文更加体现了汉语的意合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应对语序进行合理的安排, 不必一味拘泥于原文形式, 恰当采用意合法或形合法翻译。

英语重物称, 汉语重人称。英语中通常把物体作为中心, 二汉语则常把人作为中心。汉语习常把叙述的视点放在动作的发生者, 并以动作的发出者为句子的主语, 而英语则常把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的承受者上。西方人认为物是人的对立面, 秉承“天人相分”的理念, 在语言表达中通常以无灵的“物”为说话对象, 以体现客观。英语中通常把无生命的动作执行者作为句子的主语, 称之为“无灵”主语。相反, 中国人则讲究“天人合一”, 强调“人”的自我完善, 在思维方式上与西方人存在较大差异, 强调“人”这一主体, 因此汉语中通常使用大量的有生命的动作执行者, 即“有灵”主语。 (杨贤玉, 2010:57)

公共场合的一些提示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重物称, 汉语重人称”这一语言文化的差异。例如:在雨天或潮湿的地方通常会看到这样的温馨提示:小心地滑。对于这一提示语的翻译出现了多种版本:Be careful about the slippery road.在建筑物的入口或旁边则会经常出现这样的安全提示:当心你的头, 英文翻译多为:Be careful with your head.或Take care of your head.以上的英文翻译大多体现了汉语的思维模式, 始终把人放在中心位置, 强调“人”这一主体、强调动作的发出者。而英文在比较认可的翻译与以上译入语差异明显, 把“物”放在了中心地位。“小心地滑”则译为:The slippery road;当心你的头则译为:The low ceiling.以上两个句子的翻译分别突出强调了“路”和“屋顶”的客观存在, 旨在提醒人们注意安全。正确区分源语中句子中心物称能够促进语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语中在动作的执行者不必要指明或部清楚时, 通常省略主语, 英文中则使用“无灵”主语来代替。例如:据新闻媒体报道, 目前已有10位同学参加了此次志愿者服务活动。英译时“新闻媒体”这一主语通常由“it”来代替:It is reported that ten students has joined in the volunteering work until now.如:下雨了。英译为:It is raining.汉语中并未出现句子的主语, 而译文则加入了“it”这一“无灵”主语, 达到了英语表达中形式与结构上的完整。再如:一想到回家, 她就刚到阵阵害怕。英译为:The thought of returning makes her full of fear.汉语中, “她”是主语, 而译文中则采用了“The thought of returning”这一“无灵”主语作为句子的主语, 更加凸显了主人公内心对回家的恐惧与不安, 突出了主人公内心惧怕的客观原因。在使用“无灵”主语对汉语进行英译时应准确理解原文意思, 用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模式更有效地呈现汉语意思。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可采用改变原句的主语, 确定动作的执行者, 对“无灵”主语和对“无灵”主语进行对等的替换, 进行适当变通, 是译入语更加符合源语的表达习惯, 对语言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播。

英语前重心, 汉语后重心。英语表达通常比较直接, 先说明重点, 表明态度和观点, 然后再叙述事物的具体原因。相反, 中国人在表达时通常先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最后才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反映了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则体现出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在语言表达时通常比较直接, 而中国人在表达时则常常采取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例如原文为:No one can be a great thinker who does not realize that as a thinker it is his first duty to follow his intellect to whatever conclusion it may lead.译文:无论得出什么结论, 都必须遵循理性的原则, 这是对思想家的第一要求。不了解这一点, 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思想家。 (徐覃荪, 2005) 英译的句子表达与原文的表达顺序恰好相反, 英文采用的是显得出结论, 再叙述的方式;而译文则思想家应具备的要求进校叙述和描写, 最后才突出主题。因此, 在汉英互译过程中应根据文化差异来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理清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根据不同的语序来选择“前重心”或“后重心”的翻译策略。

英语多被动, 汉语多主动。英文句子在表达时多采用被动语态, 结构中主语通常是事件的承受者, 而中文则通常采用主动语态, 人或物通常是事件的执行者。语言表达中语态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上或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国人在语言上的表现则为“人”多为句子的主语, 突出了“人”这一主体。而西方人对主体与客体有着明确的区分。例如原文为:众所周知,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译文:As is known to all, China is still the big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汉语中省略了主语“人们”, 但句子仍然是主动语态, 而译文则采用了被动语态, 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译文采用了“as”作为逻辑连接词, 把原文的思想内容准确的表达出来。再如:演讲者讲完之后通常会说:欢迎大家提问。译文为:Any questions will be appreciated.汉语中突出了“人”这一主体, 而译文则突出了“问题”这一客体。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有效转换不仅是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的语言特征, 更突出了译者对译入语语言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准确运用。因此,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翻译上应准确区分句子中心, 准确理解译入语的语言文化, 使译文更能够被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同时促进源语文化的交流。

二、英汉互译与译者的文化身份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源语语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翻译目的的实现都与译者密切相关。译者的水平, 尤其是对源语和译入语中语言文化的理解和运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的质量, 因此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接受很大程度上与译者的文化身份密不可分。译者的纽带作用和中介作用体现了译者独特的文化身份。翻译涉至少至少及两种语言的交流和转换, 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 译者起着文化协调人的作用。译者对源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和正确运用在翻译过程中影响着译入语的呈现, 因此译者在对两种语言互译的过程中, 首先应对语言进行深入理解和灵活使用, 同时不可忽视文化背景的作用。历史文化背景、政治文化背景、宗教文化背景, 经济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对译者的翻译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取向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翻译工作的呈现。译者的文化取向通常有三种基本模式:源语文化取向、目的语文化取向和折中模式。 (魏瑾, 2009:132) 源语文化取向从源语角度来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的文化身份。译者在进行汉英互译时通常是原文化的成员, 原作者的语言表达习惯, 思维方式, 文化背景对译者得影响较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会尽可能多地将源语文化的特点、特质展现出来, 向读者介绍更多的原文化, 实现跨文化交流的语言文化传播效应。 (魏瑾, 2009:132) 例如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将“鸿门宴”译为Hongmen Feast, 译文读者若不了解中国楚汉相争时的相关历史背景, 则无法理解译文的隐含文化意义, 而译为Hongmen feast with a trap for the invited, 则使读者清楚地理解了中国文化中“鸿门宴”的深刻含义。源语文化取向对后者的翻译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

目的语文化取向从目的语角度来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倾向于向目的语和文化靠拢, 更加重视读者的理解和欣赏, 尽量减少语言文化差异。 (魏瑾, 2009:132)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 例如:the crocodile tears, 英文的直译则为:鳄鱼的眼泪。读者可以明白译者想表达的意思, 而从目的语文化取向的角度来翻译的话, 译为:猫哭耗子假慈悲。这样地道的翻译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更能够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在汉译英的过程中, 例如将“杭州西湖如明镜, 千峰凝翠, 洞壑幽深, 风光绮丽。”译为:Hangzhou’s West Lake is like a mirror, embellished all around with green hills and deep caves of enchanting beauty. (金萍, 2012:255) 汉语原文中多为四字成语, 体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以及中国文化的抽象思维方式。相反, 英文的翻译则采用了完整的句子来呈现西湖的美景, 目的语文化取向对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产生了导向作用。

折中模式在当今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使得翻译过程中对两种文化的兼容并蓄, 更加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的碰撞, 减少文化休克现象。 (魏瑾, 2009:132) 例如将“typhoon”译为“台风”, “cool”译为“酷”, 英译汉过程中音译现象较好地体现了折中文化取向模式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译者的文化取向对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结果的呈现、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起着重要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因受文化背景、价值观观差异、自身写作特点的影响, 翻译结果不仅会体现出译者的语言文化水平, 译者的文化价值取向也会从作品中反映出来。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E.A.N id a所指出的:“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 以至于在不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 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 (Nida.E.A., 1993)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因此译者对源语和译入语语言文化的熟谙和对文化背景的充分了解对翻译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结论

汉语和英语在语言文化发面存在着差异, 翻译过程伴随着译者对源语和译入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和运用。译者在翻译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译者的文化身份影响着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正确对待语言文化介入翻译的导向和影响作用, 译者在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意义将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Nida.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Nida.E.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ection Press, 2003.

[3]Nida, E.A.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4]季羡林, 许钧.《翻译之为用大矣哉》.译林, 1998.

[5]金萍.《英汉双语翻译教程:对比转换与实例评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6]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 (修订本)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7]魏瑾.《文化介入与翻译的文本行为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8]徐覃荪.《英语高级阅读语法》.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9]杨贤玉.《英汉翻译概论》.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0.

语言介入 篇2

我们都知道: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等特征,再加上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还不够好,所以,在我们设计活动过程中,都很注重幼儿的操作环节,因此,“操作”被普遍认为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大家都无可非议。所以,我们教师也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以促进幼儿对数的概念的建构。但事实告诉我们:来自教师的语言刺激和提示归纳对幼儿的数学学习同样重要。

“教师的语言刺激和提示归纳”就是我们数学教育的另一种方法——语言介入式学习,它是指教师能够充分运用“数学语言”(既能体现或隐含一定的数学概念和知识,有助于幼儿进行逻辑思考的语言)向幼儿提出问题或和幼儿交流讨论。如在我们《分灯笼》的环节中,在让幼儿操作之前,教师抛出问题:现在老师手里有9个灯笼,你们能用几种方法来把它们分成两排?在交流各自的操作情况时,教师根据幼儿们的操作反馈可以问:请你们找一找刚才分法中有什么特点?那你们说一说:怎样的分法是又快又不会重复或遗漏呢?可以看出,我们教师的语言有效地刺激了幼儿,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逻辑思考,帮助他们完善和巩固正在形成的数学概念,如果鼓励提示幼儿用一定的“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那么我们幼儿的数学多元表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就会更快的发展。

语言介入 篇3

一、教师从观察入手,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

观察游戏是教师指导区域游戏的前提,只有建立在观察游戏基础上的指导,才能对幼儿游戏起到促进作用,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幼儿获得发展。 通过观察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对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使幼儿在原由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区域活动的材料和内容,使其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

教师对幼儿区域游戏的观察分为有目的的观察和随机性观察。这两种观察方法在游戏区活动中交互使用。每当投放了新的材料或在近期发现了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处理时,都要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这种观察的针对性强。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随时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只有细致地观察游戏中的每个环节,才能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

二、以语言为媒介的区域游戏介入指导方法

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具体参与介入幼儿区域游戏过程中,不管用何种介入方式,都需要对幼儿游戏行为作具体的指导,主要运用语言和行为来进行指导。当运用语言来指导时,主要是就幼儿游戏的情况进行“发问” “提示”“鼓励与赞扬”。

1.询问式语言

询问式语言一般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将游戏进行下去,及时反馈幼儿的游戏行为,启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多视角、 全方位看待问题的能力; 幼儿在游戏中总是反映自己原有的经验,教师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拓展思维的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去获取经验,使生活中零散的经验得以整合。

如娃娃家的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个非常受欢迎的区域,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不受能力差异的约束,进行自主游戏。可是鸣鸣似乎是那里的“常客”,今天跟往常一样,他在娃娃家区域内玩的不亦乐乎,有模有样的拿着一些生活用具自己在烧饭、做菜。看到他都非常投入的在游戏,我也不禁走到他身边,准备参与他的小游戏。为了了解鸣鸣的游戏情况,我来到他的旁边坐下,他全然没有注意到我,然后我对他说: “如果我来你家作客,你怎么来招待我呀?”他很快的反应过来,拿了个杯子,悬空的做了好几个连续的动作,这些动作都非常的娴熟,还热情地对我说: “老师,请喝杯饮料。”我问: “是什么饮料?”他答: “是果汁。”在我的引导之下,鸣鸣知道除了可以自己独自玩娃娃家,还可以在娃娃家里玩“请客”的游戏。

当发现幼儿每次都再重复同一个游戏的时候,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见,阻止游戏,要求幼儿换一个游戏。而应充分了解幼儿在当下游戏中的游戏状态,在询问式语言的指导下让孩子在重复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及时提出问题又给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让其成为发展游戏的主人。

2.建议式语言

在区域游戏中,有些建议的语言以询问的方式出现,与询问式语言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还给予具体的暗示。常用“这样试试 ……”“如果不行再想想别的办法”“我要……可是没有……”等句式来达到指导的目的。

如在面向家长开放本学期的半日活动,在晨间活动、晨间谈话、早操、 点心和一节语言活动之后,孩子们纷纷开始玩起了区域游戏,看到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又是难得的一次亲子游戏机会,家长也都不由自主和他们一起玩了起来。在巡视时我看见浩浩小朋友和他的爸爸拿了一小筐旺仔牛奶罐好像在玩垒高的游戏,脸上洋溢着非常开心地笑容。

旺仔牛奶罐的材料用于搭建各种各样的建筑,看到这样的情况,我本想上去跟他们说这些材料的用途,让他们不要用来垒高,但是看他们父子二人玩的非常开心就没有去打扰。而是静静地在一旁观察,过了一会我意外地发现他们在有一定高度的牛奶罐上利用废旧牙膏盒等材料搭起了非常有创意的建筑,这是我们大家都很惊喜,并给予了掌声,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建筑由于地基不牢,很快就倒塌了。由于家长也是第一次用废旧材料玩这样的游戏,当时为了防止建筑再次倒塌,我对他们如何让“地基”更加牢固提出了一点小建议,我对他们说: “你们的是不是可以试试用更多的牛奶罐让地基变得更牢一些,这样房子就不容易倒塌。”他们听听觉得非常有道理,也欣然接受,整个游戏过程非常愉快,增进了亲子情感,发展幼儿动手、 动脑的能力。

整个区域游戏过程中,老师把握住引导幼儿游戏的最佳时机,通过恰当的语言提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

3.鼓励式语言

老师用鼓励式的语言表扬,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规则意识的形成,而对于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及违规行为,老师不一定直接指出来,而是用一种激励式的正面语言,把希望幼儿出现的行为要求及时说出来,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如区域游戏开始了,到建构区玩的小朋友有的拿起塑料积木搭建快乐家园,有的拿起易拉罐搭建动物园,还有的小朋友拿起了木头积木开始搭建,游戏五分钟过后,我到了建构区巡视,发现睿睿小朋友一个人拿了一些木头积木,又拿了几块彩色的塑料积木还没有搭建出像样的建筑。看到他拿着彩色积木若有所思的样子,我在旁边没有讲话而是继续观察了他几分钟时间,发现他实在没有想好该搭建怎样的物体,这时我发现旁边的子燃小朋友已经用木头积木搭建出房子一样的形状出来了,于是我跟睿睿说: “睿睿,你是不是还没有想好搭什么呀?”他看着我羞涩地点点头,我接着问他: “你看,燃燃他已经搭出房子来了,你们一起合作把房子搭建的更漂亮好吗?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燃燃听到我说话了,他连忙叫上睿睿一起玩搭建游戏,睿睿也非常乐意的同意了,在我的鼓励之下,睿睿把黄色的塑料积木给燃燃当房子的屋顶,在合作中体验到了区域游戏的快乐,教师充分调动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摘要: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幼儿不断发展自身能力和个性的一种学习形式。在幼儿区域游戏时教师适时介入,运用不同类型的指导语言,既能提高指导游戏的效果,又能保证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自主性得以发挥,还能促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学习能力的提高。

语言介入 篇4

利用模拟身份介入进行英语演讲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情景课堂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脱离既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进行语言输出训练, 在这个训练过程中, 他们都忽视了参与对话与交流的具体交际参与者, 即使设定了具体的语言环境, 设定了参与者具体扮演的某个人, 只要一开口, 参与者就常常会忘记作为“某个人”身份的自己具体应该说些什么话, 不管自己口中的英语是出自日常平时交流还是官方正式语言, 只要出口的是英语就算合格。其实这种做法和观点都是不可取的, 只知道自己“是谁”, 却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说”, 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目前的英语演讲训练中比比皆是。运用这样的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英语演讲学生只能是搜肠刮肚, 将自己课堂上学到的各种华丽的辞藻和纷繁复杂的修辞手段堆加、罗砌到一起, 看似中规中矩、标准流利, 像是具有流利口语水平和能力, 但实际上这种做法确是有点让人哭笑不得的, 运用如此方法培训出来的英语演讲能力只能使学生们盲目增长自满情绪, 而看不到英语这门语言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误区会让学生蒙蔽了双眼, 忽视了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必然联系, 长此以往的话, 对于英语演讲者今后从事外语工作, 与人进行英语交流是极其不利的, 甚至会出现贻笑大方的后果。

近几年来, 后现代身份理论为英语学习, 特别是英语演讲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和新的教学思路, 这种后现代身份理论要求学习者侧重于关注自己所处的具体语境, 时刻明确自己的身份变化, 基于自己身份认同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语言的相互交流, 对于英语演讲者而言, 这种身份认同更为重要。在演讲和与人交流的过程当中, 语言者单单做到能够脱口而出是远不够的。语言的交流, 特别是演讲者在进行公共演讲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展示自己语言技能的过程, 语言运用在这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 它十分强调演讲者所处的身份与地位, 因此, 要想获得一个更好的演讲氛围, 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更多地关注演讲者所处的多样化语境, 更多地考虑演讲者的多重社会身份是极其重要。语言学习具有社会属性, 这就要求英语学习者在进行演讲的训练时要注重对自我身份发展的渗透。

作为语言运用的高级形式, 演讲, 特别是公共演讲对于语言运用者来说是一件具有挑战性和锻炼性的表达形式, 这是一项难度较高、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性语言修辞活动。在演讲过程中, 演讲者会处在一个公众的环境下, 他的身份决定了他所运用的语言会跟平时日常人际交流的语言有很大不同, 公共的语言环境和语境因素与演讲者的身份一起构成了演讲这一复杂的表达活动。英语演讲者要通过演讲, 通过恰当运用话语, 使听者在听懂并且理解自己的观点的基础上支持并践行自己的理论主张, 演讲者与听众之间要通过话语建立起一种可以维持现实人际关于社会关系的联结。社会关系的一种复杂且宏观的体现就是出于特殊语境下的特殊机构身份, 这种身份放置在英语演讲者身上就会变成各种身份关系, 构成各种不同的机构语境, 演讲在这里可以算作是一种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演讲者在这个语言输出活动中扮演着各色各类的角色, 出于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中合作者的关系、上下级的关系等等方式都是对英语演讲者的身份约束, 经过这样的约束之后, 语言有了一种制约性, 演讲者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语言是否对这个语境构成了利益威胁和冲突关系。而对于英语教学者而言, 通过这样一种特定语境下的特定身份的语言输出过程, 会更加直观且深刻地认识学生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语言掌握能力, 所以, 模拟身份进行英语演讲的这样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对于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能力培养是十分有帮助的。

利用模拟身份介入进行英语演讲的语言输出分析

语言与社会身份是直接相关的, 这种关系虽然一直存在, 但是被当作现象进行研究还应该从上世纪60年代Labov等人的相关研究说起, 这些人特别注重语言与社会身份的关系, 并且经过一系列调查与考证之后建立了语言与社会身份的静态对应联系, 这些关系从理论上阐释了语言运用者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社会身份与语境特征, 此后, 还有一些研究者着重强调了语境在构建语言以及语言意义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这也成了语用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语用行为学里, 语言和身份之间是存在着重要的动态联系。一个人的身份决定了他的具体语言运用, 交际社会语言学认为在语言交际活动中, 语言会对社会身份的建构产生一定的影响。交际社会语言学对于社会身份的建构与语言研究的关系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分析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以实际的演讲场景为模本, 通过语言运用者之间面对面的实时交际为研究对象, 自己分析并研究了在具体的场景环境下, 语言运用者之间所发生的语言变化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对交际当中的语境化提示成分 (包括句式、词汇等) 进行采集捕捉和分析之后揭示了语言运用过程中交际双方的社会身份构建。

在特定的机构框架下, 模拟身份利用具体的情境完成对自己身份的设定, 更具有身份认同感, 被模拟之后的身份不仅具有模拟话语语境中的身份特征, 同时还具有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人物形象特征。

研究发现, 演讲者在进行身份模拟之后会表现出对于自身身份的积极认同, 这种对自我身份的顺应可以理解为身份驱动的学习行为。在模拟身份下, 学习者会根据自己的身份特征主动研究寻求与自己身份直接相关的知识结构并积极搜集学习资源, 在这个主动接触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学习者自然而然地会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身份进行模仿或者是类模仿, 这种模仿手段包括平时课堂里老师教授的翻译、借鉴等, 同时也包括了咨询、挪用等不同的方式与方法。在模拟的身份之下, 学习者经过一系列的实地考察与多种手段运用, 最后通过自己的想象和适度的揣测与推理表达出自己所模拟的身份可能说出的话, 这样经过多重加工之后的语言输出具有了特别的实践意义, 会具有贴切合理的表达效果, 从而也就完成了对于模拟身份的建构。

传统的英语语言教学都是脱离了具体的情境与身份, 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让英语学习者体会到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而模拟身份则是用一种新的经验与新的身份让学习者体会到如何说出合乎身份规定的语用行为结果, 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模拟的过程增强了学习者对于自我的身份认同, 提高了公民意识, 同时也就强化了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具体联系, 增强了自我对社会属性以及整个现实社会的认识。

摘要:模拟身份是用一种新的经验与新的身份让学习者体会到如何说出合乎身份的语用行为结果, 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模拟的过程增强了自我对社会属性以及整个现实社会的认识, 本文从模拟身份介入, 从英语演讲的重要性以及英语演讲者语言输出效果两个方面, 分析处于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身份的英语演讲者对于语言的输出状况。

关键词:模拟身份,英语,演讲,语言输出

参考文献

[1]崔敏.二语习得过程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5.

[2]姜奕.教师话语对学习者语言输出的影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2.

[3]何小龙.输出理论与外语课堂教学[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2.

[4]徐昉.中国学生英语学术写作中身份语块的语料库研究[J].外语研究, 011 (03) .

语言介入 篇5

关键词:纤维艺术,编织语言,拓展应用,艺术呈现

一、纤维艺术概述

“纤维艺术”是艺术家以纤维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介, 以传统纺织技术为依托, 以现代艺术观念为主导, 具有较为强烈的观念性、创造性、实验性和现代审美特性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纤维艺术设计是近年来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极为活跃的一种艺术形式, 以其丰富的材料运用、多样的表达形态、强烈的视觉表现、独有的审美语言, 成为当代文化创意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家在作品中实现自我表达主要在于材料的丰富运用, 并诠释和激活材料的语言和可能性, 以体现作品的含义。

现代纤维艺术的核心精神在于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材料本身的特点, 用最适合的制作手段表现出特定的线性肌理质感, 将自身对于编织精神的理解运用到纤维艺术形态的创作中去, 完整的呈现出饱含丰富质感和精神寓意的作品。

二、编织语言在纤维艺术设计中的拓展与艺术呈现

1、编织语言在景观艺术设计中的表达与延伸

随着纤维艺术的迅速发展, 编织语言的表现形式在突破二维平面界限之后继续着革新的步伐, 艺术家们在材质和体积上不断尝试突破, 探索新的可能性。那些由树脂、青铜、粗厚的麻布、各种化纤材料等做成的大型软雕塑群、大型壁挂组合再一次革新传统观念。大多放置在公园里、广场上、私家院落里, 甚至田野里、山谷中, 成为了新型的景观雕塑。这些新型的景观艺术完全不同于用大理石、铜、铁等坚硬而冰冷的传统材质制作而成的传统景观雕塑, 丝丝缕缕的纤维彼此交错、缠绕很富有肌理感。

除此之外, 纤维艺术还将山川、大地、河流以及宏大的建筑物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这些艺术创作所需的材料一般都为柔软、垂顺、易于覆盖且较不易腐蚀的纺织品或类似于纺织品的化工材料, 如薄膜、尼龙布等。纤维材料本身轻薄、垂顺、易于覆盖的特性为大型室外景观艺术的创作开辟了新的视角, 呈现出了以自然环境为主体的气势磅礴的新型景观形式, 这样的景观艺术形式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大地艺术”。

2、编织语言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表达与呈现

一般来说, “编织”给人们的固有印象主要还是那些柔软、轻薄的织物形态以及纵横穿插或缠绕形成的肌理感。然而, 人类的无数创造活动已经证明来自于编织技艺的线性建构规律

的启发早已使编织语言的表现形式突破了一般的形态界域, 且广泛渗透入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艺术建筑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装饰上发掘编织语言的建构思维和美感形式的表现与延伸。

建筑中的编织语言的应用着重于挖掘建筑的基本建构原理与编织的线性建构规律之间的联系, 而非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用藤、竹等传统编织材料“编织”而成的编织建筑。由绳结的建构发展而来的编织物具有牢固且坚韧的物理特征, 建筑的建构工艺就是从编织物的不但牢固且具有极佳延展性的建构形式的启示中诞生的。建筑中连接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节点”好似编织材料之间交接处的“结点”, 把材料与材料通过受力关系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从而形成了统一的整体系统。中国的传统木构建筑中的承重构件“斗拱”的多向榫卯搭接的结构与“绳结”的力学、美学性能极为相近。“绳”的线形形态使其具有韧性和抗拉性能, 绳与绳通过相互穿插咬合紧扣在一起形成了“结”, 绳与结统一成稳定的整体。斗拱的榫卯搭接形式层层叠叠、纵横交错, 这与反复穿插勾连组合而成的绳结造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极具装饰美感。编织思维的运用为建筑物带来了纵横交错联结而成的稳定结构以及优美和谐的韵律美感。

3、编织语言在社会其他领域中的拓展与延伸

手工编织的基本建构原理的扩展应用不仅体现于建筑设计上, 还体现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其他的领域。如平面设计、材料科学、计算机虚拟视觉、坐标系统图表等方面都应用到编织的线性构成原理。编织语言体现在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作用莫过于用来辅助排版设计和图形设计的“编织网格”, 是一种借助理性的方法来开拓设计思维的途径。运用编织经纬交织的纹理特点设计出一组字体, 再将版式设计与编织中的飞数概念相结合, 探索出新的版式设计艺术表达方法。

“编织”出来的物品还具有超乎想象的强韧性, 体现在航空工业领域对“编织复合材料”的应用和研发中。编织复合材料的基本工艺类似于传统的“编织”技法。通过科技手段“编织”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纤维之间为有机的整体, 显示出很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如剪切强度、抗冲击性、损伤容限、断裂韧性、可靠性等性能均优于传统的层合复合材料”,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航天工业中。电子计算机上图像的形成与织物上纹样的形成亦有着相似的构成模式。日常生活中计算机显示的图像是由许多色彩相近的方形小点 (像素) 构成的, 这些颜色接近的小方块连接在一起排列形成的图像, 其清晰度、色彩明艳度都与单位面积内的小方块的数量有关。单位面积内颜色接近的小方块数量越少则图像越黯淡、粗糙、模糊;反之, 则显示的图像颜色就越鲜艳、真实, 图像就显得清晰、细腻。

三、结论

通过对编织形式美感成因的分析可知, 纤维材料建构而成的肌理形态之美的感触更为细腻而深刻。有益于我们在纤维艺术的创作中把握材料的语言, 将自身对于线性肌理的理解转化为创意的源泉, 创作出富于个性和思想内涵的全新的纤维艺术形态。在平面设计、建筑、景观、材料、计算机图像等领域中, 编织语言以隐喻的形态元素藏于其中。可见, 编织艺术在建构思维和审美演绎方面向社会其他领域产生的辐射能量。

参考文献

[1]任倢, 从社会秩序到文化含义:传统与当代艺术语境中的纤维艺术[D], 中国美术学院, 2014.

上一篇:边坡生态修复下一篇:公众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