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蒙古包

2024-06-13

传统蒙古包(精选十篇)

传统蒙古包 篇1

1 摔跤

摔跤, 蒙古语称为“搏克”, 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手为搏克·巴依勒德呼。早在13世纪时已经盛行于北方草原。既是体育活动, 也是一种娱乐活动。所属在祭敖包和那达慕大会时进行。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 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 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 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蒙古族摔跤的特点是参加比赛的摔跤手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 如8、16、3 2等。还有比赛胜负采取单淘汰法。此外其最大特点是不许抱腿, 不准打脸, 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 触及眼睛和耳朵, 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蒙古族摔跤技巧也很多, 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

蒙古族摔跤的摔跤服用蒙古语叫做“昭德格”。“昭德格”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 上有镶包, 亦称泡钉, 以铜或银制作, 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 “昭德格”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 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摔跤手身穿的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 宽大多褶, 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脚上穿马靴, 腰缠一宽皮带或绸腰带, 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带“江嘎”, 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2 射箭

射箭, 在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 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落后, 射箭活动得到迅速发展, 骑射技艺闻名于世。成吉思汗手下的大将“者别” (蒙语为箭的意思) 就是一个著名的射箭能手。据《元史·列传》记载:者别“猿臂善射, 挽弓二百强。”

弓箭之式样、重量、长度、拉力均无统一规格。传统的弓一般为木质, 两端嵌牛角;弓背为半圆形, 中间渐内收成圆握柄, 绷以牛筋弓弦。箭长约100厘米左右;箭镰形状多样, 多为铁质, 亦有骨质;箭杆尾饰三排鹰羽。

射箭, 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的又一项目, 也是那达慕大会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 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 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 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 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 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没有牲畜的贫苦牧民则仍依赖弓箭捕杀动物维持生活。

由于在历史上弓箭是蒙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武器, 人们也就非常尊重那些优秀的射手, 而射手也乐于当众表演或比赛自己的技艺, 因而射箭便成了那达慕的重要比赛项目。

射箭, 分骑射和静射两种。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

骑射, 就是从奔跑的马上向左右目标射箭。参加骑射的人数不限, 对骑马、弓箭都无统一要求, 射场一般有宽4米, 长8 5米至1 00米的跑道, 设三个靶位, 每靶相距约2 5米, 从第一靶开始依次在2米高的木架上挂一个彩色布袋。靶位距跑有一定距离, 每人每轮一马三箭, 共射三轮为九箭, 最后以中箭多少决定胜负。

静射, 就是站立射靶。蒙古族射箭活动用的靶, 在早期有草靶和牛羊皮靶, 近代才出现了毡靶或棉布袋靶。比赛用的弓在民间有传统的榆木弓和柳木弓, 高档次的为牛角弓和钢弓、塑弓。现代射箭, 在距射手15至20米处设一靶牌, 靶心向外以次为黄、红、兰、黑、白五种颜色的圆环, 射中最里面的得1 0 0分, 然后依次为8 0、6 0、4 0、2 0分。此外, 还有一种靶的靶心是活动的, 箭中靶心会自动掉下来。

射箭的场面非常壮观。射手在颠簸的马背上拿弓、抽箭、搭箭、发箭, 一马三箭要在规定的跑道上射完, 如射不完是很不光彩的。

近代, 其射箭比赛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铁箭头, 箭把为五种颜色的毡牌靶, 靶的中心可以活动, 射中中心, 就会掉下来, 内蒙古博物馆存有这样的弓箭和箭靶。

射箭产生于何时不可考证, 但是蒙古史诗产生的遥远年代就有关于对射箭的精彩描绘, 《蒙古秘史》为我们提供了十三世纪有关射箭比赛的内容。骑射是蒙古族狩猎和作战之必需。《蒙古秘史》中的"箭筒"作"豁儿", 佩带箭筒的人叫"豁儿赤"。《元史》做"火儿赤", 那时从事战争的人必先训练使用弓箭武器, 载上箭简, 是武士的荣耀。在《蒙古秘史》第187节成吉思汗叫巴歹、乞失里黑二人做宿卫, 并戴上箭简。从历史上追溯, 古代突厥人把弓矢看做权威的标志, 弓曾为其右翼指挥官之标志, 矢则为其左翼指挥之标志。因此, 古代战土视箭筒为生命。《蒙古秘史》第190节记载别勒古台说:"还活着的时候, 就让人家把自己的箭筒夺去, 活着还有什么用?生为男子, 死也要跟自己的箭筒、弓和骨头躺在一起。"波斯人以诗的语言对蒙古族男子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他们都是神射手, 发矢能击中太空之鹰, 黑夜抛矛能抛出海底之鱼, 他们视战斗之日为新婚之夜, 把枪尖看成美女的亲吻。"成吉思汗之大将木华黎就是优秀的射手, 据《元史·列传》载, 他"猿臂善射, 挽弓三石强。"在元太祖遇难时, 他曾"引弓射之, 发中三人。"那时, 按照蒙古族习俗, 弓箭成为男子必带之物, 也是珍贵的馈赠物。

从历史上看, 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到忽必烈建立元朝, 都是借助于弓马骑射之长。《元史·兵志》云:"元起朔方, 俗善骑射, 因以弓马之利取天下。"明清以来, 骑射在其狩猎和护射防敌中仍起重要的作用。明《夷俗记》中关于骑射的记载:"上马则追狐逐兔, 下马则控拳臀张。"就是当时骑射生活的真实写照。

3 赛马

赛马元起朔方, 俗善骑射”。可见蒙古族人的骑射早就有名。赛马曾为蒙古族男子的三项竞技之一, 是衡量男子有无本领的重要标志。在蒙古族人的娱乐中, 赛马同摔跤一样受人喜欢。

爱马和善骑是蒙古族的传统, 蒙古民族素有“马上民族”的美称。蒙古马曾列为世界两大名马之一。赛马是蒙古族在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体育项目, 代代流传至今不衰。在丰美的草原上, 每逢喜庆节日, 蒙古族牧民便举行赛马比赛, 使赛马运动在牧区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赛马能培养骑手机智、勇敢、灵活、耐劳等优秀品质, 骑手要有娴熟的马上功夫, 健壮的体格和驾驭能力。

蒙古族赛马分走马、跑马两种。走马, 主要比赛马走得快、稳、美;跑马, 主要比赛马的速度耐力, 为直线赛跑, 赛程一般为2 0、3 0、4 0公里, 先达终点者为胜。只有个人赛, 一次性决赛。参赛者男女老少不限, 少则几十人, 多则上百人, 一般是本地区的牧民参加, 也有邀请邻近地区参加的, 也有闻讯后从百里之外赶来参加者。比赛时, 骑手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 头束彩色的飘带, 足蹬皮马靴, 为减轻马的负重, 也有不穿马靴, 不备马鞍的。骑手准备就绪后, 一般是在起点处排成一行, 裁判员挥动旗帜 (或鸣枪) 发令, 霎时, 骑手们蜂拥而出, 跃马扬鞭, 奋力争先, 匹匹骏马奋蹄奔驰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 呼声阵阵, 高潮迭起, 趣味盎然。

夺魁的骑手会被热情的观众举起上抛, 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羡慕, 马也披红戴花, 备受青睐, 参赛获胜者可获物质奖励。

4 蒙古象棋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项目中, 有一种趣味盎然的棋类运动至今还未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 那就是在大草原深处蒙古族群众中广为流行的“蒙古象棋”。

顾名思义, 蒙古象棋深得蒙古族群众所喜爱。记者近期在青海省西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采访时, 当地的蒙古族群众自豪地说:“蒙古象棋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广为流行, 它世世相传, 我们民族不论大人小孩都会走棋。”

蒙古象棋是内蒙古民间盛行的一种体育游戏。一般来说蒙古象棋有两种类型, 一是棋盘为8 x 8格的S h a t a r, 另一是10 x1 0格的H i as h atar, 但H i as h atar少为人知。以下内容皆是Shatar。蒙古象棋形制大致与中国北宋初“八八象棋”类似, 但形式、走法、规则则接近国际象棋。蒙古语称“沙特拉”。相传在成吉思汗西征时就已经引进并按蒙古族的习惯加以改进, 形成了独特的走法。蒙古崛起时, 从草原进入农区, 为攻打城墙, 曾从金人那里学习抛石机, 后又制造火药炮, 成为蒙古军队攻城破坚的重要武器, 之后又把他用于棋盘上, 成为一种智慧游戏。

长期从事蒙古象棋研究的青海省格尔木市蒙古象棋协会主席牧人告诉记者, 蒙古象棋与中国象棋有别, 其基本走法和排兵布阵以及对弈规则与国际象棋有不少类似之处, 但对棋子的叫法、某些棋子所发挥的作用与国际象棋有着明显的不同。他说, 蒙古象棋共有32枚棋子, 对阵双方各16枚。所有棋子均成人或动物形状的立体像。国际象棋中的兵、车、马、象、皇后、王, 在蒙古象棋中分别被称作“可文” (蒙古语意为男童) 、“杭盖” (意为木轮车) 、“毛日” (蒙语对马的称谓) 、“特么” (意为骆驼) 、“哈腾”和“闹音” (蒙古语对皇后和王的称谓) 。这些独特的称谓与远古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语言密切相关。

牧人从事蒙古象棋研究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他说, 从大量文史资料中可以看出, 早在13世纪中叶成吉思汗征战东欧时, 蒙古象棋就在士兵中广为普及, 成吉思汗也经常与他的士兵们对弈切磋棋艺。相比较而言, 蒙古象棋与国际象棋在走法上的最大不同是:蒙古象棋开局第一步一定要走“闹音” (即王) 前面的“可文” (即士兵) , 而且要一次前进两步 (据传, 此步法与蒙古族人见面打招呼问好的习俗有关) 。而国际象棋可随意走任何一个士兵。再者, 蒙古象棋中威力最大者当属“哈腾”即皇后 (在封建时代, 蒙古族生活中男女平等, 王不在时皇后可代王办理国事, 王死后皇后可直接掌权, 这与其它民族不同) 。

民间传统蒙古谚语 篇2

32、浪再大挡不住鱼穿水,山再高遮不住太阳红。

33、黄金旁边的红铜也发光,好人旁边的坏人也变好。

34、没学问的架子大,公山羊的脾气大。

35、财色双贪伤礼义,朝夕起风败节季。

36、在众人当面时,注意说话的分寸;和众人走时,注意举止的适度。

37、坐在树下乘凉,应怀念种树人。

38、有勇气终能达到顶峰,怕困难总不能实现愿望。

39、人须幼时教养,马须驹时训练。

40、把泰山看成土丘,把大海看作小河,敢想敢做有幸福,稳坐不动有痛苦。

41、骏马无腿难走路,人无理想难进步。

42、冬春二季无夏天,财色双贪乱伦理。

43、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练的话是谚语。

44、急流碰到岩石能激起浪花,勇夫遇到困难能激出力量。

45、同困难斗争的能进步,站着不动的就落人后。

46、好面耐水,好人耐心。

47、杂草多的地方庄稼少,空话多的地方智慧少。

48、用铁针扎的伤,痛得厉害;用和言教得话,易于接受。

49、好汉虽乐前额不裂,骏马虽肥皮层不崩。

50、走起路来何必站,吃起东西何必舔。

51、家院里炼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

52、毛毛雨有利于庄稼,好脾气有利于团结。

53、好马打三鞭,变成摇头摆尾;好话说三遍,变成无益废话。

54、别怕山高,不停的走就能走到顶;勿怯石重,用力地举就能举得动。

55、借奶还黄油,借牛还骏马。

56、狂风能卷起戈壁滩上的沙土,却不能拔掉雪山上的一棵草;一个人把生活的根子深深扎在群众之中,就不会随风飘摇。

57、吃人家香餐,应当日回敬;借人家良骥,应当年回还。

58、树虽高大,不能没有根;人虽聪明,不能没学问。

59、用针扎不眨眼,用砖打不落泪。

蒙古族传统服饰特征及民俗探源 篇3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服饰

民族服饰主要受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包括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地理气候条件、风俗习惯、民族性格、宗教信仰和传统艺术等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到传统服饰上,构成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景观,是不同生产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自然崇拜或宗教信仰的遗留,反映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反映过去的历史和民族的心理及性格。生活在茫茫草原的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也逐渐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

蒙古族现有人口近500万,是北方地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于东北、西北等地区。其祖先系早期东胡系中的“室韦”部落的一支。唐代称之为“蒙兀”,辽时称“萌古”。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创建了蒙古汗国,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1气候与服饰

蒙古族千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被称为“草原骄子”。

蒙古人以袍为主要服装,由于气候比较寒冷,蒙古袍肥大,除乘马放牧能保护腿部防寒以外,夜晚还能当铺盖用,细而长的袖筒,在骑马涉猎时可防寒,夏季还可防蚊虫。男子长袍圆领大摆,腰部缝以辫线,制成宽围腰或钉成排纽扣,下摆折成密裥。女袍左衽窄袖,内着套裤。裤无腰无裆,以带系于腰间。《多桑蒙古史》记载:古时蒙古人“其上衣交结于腹部,环腰以带束之。冬装二裘,一裘毛向内,一裘毛向外。”为适应较寒冷的气候,衣料以动物皮毛为主,主要取之于牲畜皮毛。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件。多用棉布、绸带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颜色相协调。扎腰带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绳时又能保持肋骨稳定、垂直。男子骑马时通常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显得潇洒精悍。女子骑马时则相反,扎腰带时将袍子向下拉开,以显示娇美身姿。

蒙古靴分布靴与皮靴。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做成,柔软轻便。皮靴用牛皮、马皮、驴皮制成,结实耐用,冬季防水抗寒,夏季防蚊防虫。鞋尖可上卷,便于在沙漠、潮湿的草原上行走。蒙古靴做工精致,装饰精美,有美丽的花纹图案。

冬天头戴“四片瓦”皮帽,即帽子四周有四片方形皮毛,可以放下护双耳及脖颈。一般用羊皮制作,讲究一些用狐皮及其它野生兽皮。

2生产方式与服饰

十三世纪前,蒙古草原诸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一些长期与辽、金等毗邻的部落,生产力发展较高。蒙古诸部从狩猎民转化为草原游牧民的时间较短,最初他们畜牧业方面生产水平还较低,狩猎经济作用明显。后来,辽朝的直接统治对其社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畜牧是蒙古人取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牛、羊、马的肉与奶是主要食物,皮可制衣服,毛可制成毡毯与绳线,是制毡帐的主要材料。

元朝建国后,曾长期隔绝的北方与江南人民之间得以交流生产生活技术与方式,北人开始经营农耕树艺。

木棉的种植在南宋时已逐渐扩展到江南许多地区,元代更为普及。棉织业的发展是元代手工业中的一个显著成就,棉也成为主要衣料的一种。

松江棉织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印染业。孔齐《至正直记》说:“松江能染一种青花布,染法是从日本学的。用木棉布染印,青文洗浣不脱,染印芦雁花草,宛如苑画。” 元代以后蒙古族服装日趋华丽,大量采用绸、缎等原料。大袍为圆领或交领,明清后改为交领。男女均束绸或布腰带,腰间挂上小荷包、刀、打火用具等,适合游牧民族长久离家外出之生产特点。

妇女佩挂在袍子右上襟扣子上的饰物叫“哈布特格”,宽约二寸,长约三寸。有月牙、桃、石榴、葫芦等形状,是用两块浆过的硬布,垫上棉花,裹上绸缎,缝成一个空心的小夹子,再用五光十色的金银丝线绣上各种花纹图案及花草虫鸟等。“哈布特格”不仅是装饰品,还有实用价值。蒙古妇女在其上别上针线,还将香料放入其中,也可把鼻烟壶放人。有些佛教徒也将仙丹放在里边。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使用,非常适宜于蒙古人游走的生活方式。

蒙古族首饰,多镶珠宝和银饰,雍容华贵。元代蒙古妇女流行戴“姑姑冠”。此冠能显示出女子的身份和地位。采用桦木皮围合而成,冠最高5尺,呈高筒形,顶部为四边形,上包五彩绸缎,缀有宝石、玉片、琥珀等饰物,同时插上野鸡羽毛、孔雀羽毛。《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载“大忌人触,出人帐须低徊”。

197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出土的元代贵族墓中,就有姑姑冠多种。

究其出处,可能与蒙古人生活方式有关联。草原茅草茂盛,高可遮人,妇女外出劳作,头戴“姑姑冠”,家人便可远眺目标,不致走失。

目前,牧区女子则喜欢包头巾,已婚妇女包住头顶后绕一圈、不留穗头,未婚女子将头巾缠绕后,右侧挽一个结,将穗头垂下。

蒙古大军在七百年前,曾遗留一支队伍在云南。蒙古将士北归无路,落籍于通海县杞麓湖畔。生存条件变化后,从征战游牧转向渔捕农耕,服饰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服饰长袍逐渐改为了短装,男子的服饰基本汉化,传统服饰主要体现在女装上,云南蒙古族青年女子留长发,在脑后编成两条辫子后绕到额前交叉,用玫瑰色粗毛线缠绕固定并形成状如长条花的装饰。女性上装一套共3件,颜色不同,长短衣相问称为“三叠水”。男子在节庆时喜穿北方蒙古族式长袍,但结构是单层的,一般用天蓝色的布料或绸缎制作,穿时扎暖色腰带,缠各色包头,穿黑色长靴。为便于农耕,女袍为割短的蒙古袍,袖口图案及形状与北方蒙古族相同。外穿坎肩,对襟宽肩,其样式与鄂尔多斯妇女坎肩相似。但内外颜色不一,可两面穿,其一为蓝色,是萨满教天神之颜色,北方蒙古人崇尚青色与白色,青色为天空之色。黑色也许受附近彝族影响。两面而穿,反映了这个大漠民族在溶入异乡时的某种矛盾心理。割去的长襟深藏于内,贴身穿蒙古袍式内衣,表示无法忘怀的民族意识。

云南蒙古族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因而汉族的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冬至等蒙古族也过。但他们电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包括鲁班节、忆祖节和那达慕大会。

3民间风俗与服饰

旧时蒙古部落贵族穿皮服装,尤以野生毛皮兽制成的衣服为贵。当新妇拜见翁姑时,按惯例通常带黑貂鼠皮袄作见面礼,可获得对方的好感。

蒙古族有尚自习俗,其来源与祖先传说有关。其一,相传成吉思汗十世纪祖孛端叉儿之母梦白光自窗而人,感而有孕。其二,传说蒙古人祖先是苍狼和白鹿。蒙古族喜欢白色袍,逢年过节,男女老幼都穿白袍,象征喜气。

蒙古妇女以黄色涂面,称之为佛妆。可能受唐代妇女黄妆面饰影响。而且与元代盛行佛教有密切关系。孟珙《蒙鞑备录》记载:“妇女往往以黄粉涂额,亦汉旧状”。黄仍金色,以示华贵。元代以后,此习俗逐渐消失。

金秋季节,草原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盛会。“那达慕”蒙语意思为“娱乐”、“游艺”。传统节目的射箭、赛马、摔跤等。尤以摔跤吸人入胜。摔跤手可多可少,最多达千余人,不受体重、地区限制。

摔跤服极为精致,上衣皮革制或帆布制紧身马甲,边缘镶有铆钉,后背中间有圆形银镜。腰扎宽皮带或丝绸带,皮带上有两排银钉。马甲领口有五彩飘带,随风飘扬,别有风味。下身肥大摔跤裤,白布或彩绸制作;宽大多褶。脚蹬蒙靴,颈上套五色绸缎制成的彩条“景嘎”,标志获得过名次。头上不戴帽,或缠上红、蓝、黄三色头巾。蒙古青年穿上摔跤服,更显得英武、剽悍。蒙古族器重摔跤手,终身荣誉是“达尔罕”,获“达尔罕”光荣称号的人,在授奖仪式上穿上比赛服装,先唱摔跤歌,再跳跃进场表演,由“那达慕”主持佳宾发证章、证书和纪念品,并按习俗请他喝一碗奶酒和鲜奶。

4结束语

蒙古族民间传统牛皮画技艺研究 篇4

一、蒙古族民间传统牛皮画图案艺术

(一) 表现题材

蒙古族传统牛皮画植根于民间, 是一种与蒙古族生活相融的艺术形式, 它巧妙地将艺术性与地域性相结合, 具有很强的少数民族乡土气息。它以牛皮为载体, 融合了以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工艺手法, 其画面题材丰富, 内容多样。主要题材包括人物类、动物类、草原风情类。其中, 人物类主要以展现成吉思汗 (如图1) 、王昭君等英雄人物为多, 此外还有反映蒙古族民族特色的牧民人物像;动物类则受原始宗教动物崇拜的影响, 以描绘与牧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如马 (如图2) 、牛、羊等或具有力量象征的动物狼、虎、狮等为多;而草原风情类则更多地反映草原生活、风景 (如图3) 、文化等, 如放牧图、歌舞图、草原风景图等。总之, 不同的画种、不同的技法、不同的风格都能够在牛皮上得以充分表现。

(二) 色彩

蒙古族传统牛皮画在色彩的运用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常用色强调对比, 讲究色彩艳丽, 追求主体图案突出且画面和谐的效果。没有经过染色的真皮是保持原本真牛皮的淡黄色, 有些略微泛红, 上色后颜料融合进入真皮内, 色彩更加鲜明柔和, 且经久不褪。物色色调是民族的主观意识对客观物象的反映, 牛皮画中绘画色彩的运用也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对色彩的喜好和倾向。传统牛皮画中较多地使用白、蓝、黄、绿, 且特定的物象有其特定的颜色搭配, 如白色的蒙古包、羊群、白云等, 蓝色的天空、湖泊河流、服饰等, 黄色的牛、马等, 还有绿色的草原等。

(三) 表现手法

蒙古族传统牛皮画是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 讲究一定的绘画技法。牛皮画主要采用平涂、线描、晕染技法。其中以平涂、线描为主, 具象与抽象图案造型相结合, 不仅注重线形的变化、线群的组织, 同时讲究线条的刚柔强弱, 顿挫变化, 而晕染则更能突出表现画面的柔和与过渡。此外, 传统牛皮画由于采用起鼓工艺, 还具有半浮雕的装饰效果, 加之对画面中部分线条进行雕刻, 使线条欢快流畅, 并随内容需要跌宕起伏, 与艳丽的色彩相配合, 又有平面与立体相结合, 层次感大大增强且画面更生动逼真。传统牛皮画以冷静凝重的风格和独特的视觉触觉给人以全新的艺术享受。

二、制作工艺

(一) 原材料

1. 基材

作传统牛皮画要选用一张鞣制好的黄牛皮来绘画, 牛皮的选择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A.牛皮完整度:不论作多大的画, 皮子都必须完整、无残破, 尺寸合适。

B.牛皮薄厚度:薄厚要均匀, 不能太薄, 厚度不能低于5毫米。

C.牛皮光滑度:皮面需光滑细腻, 没有褶皱和疤痕。

D.牛皮着色度:牛皮应有较强的附着力和渗透率, 这样才能保证颜料很好地附着在牛皮上。

2. 绘画材料

牛皮画所用的绘画材料主要是各色丙烯颜料和专用皮革染料。

3. 辅助材料

皮线、胶、背板、造型木条、硫酸纸、画框和胶皮。

(二) 制作工具

要使用的工具很多, 主要有:毛笔、铁笔、剪刀、裁刀、刻刀、削边刀、美工刀、锯子、刨子、锤子、皮锤、泡钉、铳子、三角尺、靠尺、顶棍和钢针等。

(三) 制作步骤

1. 画样

首先确定好绘画题材, 把剪好的硫酸纸固定在所选定的绘画题材作品上。用铅笔把画面里的线条勾勒出来。任何的平面艺术作品都可以拿来画样, 因为这个步骤只是需要一个轮廓 (如图4) 。

2. 拓图

取出鞣制好的牛皮用作绘画基底, 并在比画稍大的四周裁出合适尺寸的牛皮。为了使牛皮上的画痕更加清晰, 可以用海绵蘸水把裁好的牛皮均匀地全部刷湿。然后, 把硫酸纸小样用胶条固定在刷湿的牛皮上, 用铁笔沿着硫酸纸上铅笔的笔迹, 再把硫酸纸上的样图拓到牛皮上 (如图5、图6) 。

3. 雕刻

为了追求画面的真实感觉和线条的清晰自然, 用刻刀把拓在牛皮上的图案的边线在原有画痕的基础上继续刻出深痕。刻完后, 再用铳子把需要表现凹进去的部分砸进去。在砸的时候要根据凹凸程度和物体的远近来确定砸力轻重, 以此来突出画面内容的层次感 (如图7、图8) 。

4. 着色

着色的时候, 在颜色的使用和明暗关系的调配时可以自由发挥, 不必拘泥于原画。丙烯颜料的色彩较丰富, 但对于牛皮而言却渗透力不强而专用的皮革染料渗透力强, 但颜色单一。一般这两种颜料配合使用。

先着底色, 一般用丙烯颜料画出底色。比如画草原风景的时候, 通常先画出远方天空和草地的景色, 画的时候要注意明暗关系和质感的表现, 并且可以用手涂抹, 去除毛笔的笔触, 画完远景再画近处的人物、马群等。画近景有时候需要起鼓, 为了防止掉色, 一般用专用的皮革染料 (如图9) 。

之后是补色。需结合整个画面效果, 针对需要加重色彩和融合不到位的部位来逐一加色 (如图10) 。

有时还要增加渲染效果。渲染主要是色彩的过渡、各个物体的轮廓部位以及雕刻痕迹的勾勒。

5. 打眼

待着色完了的牛皮画彻底晾干后, 便用孔模对齐画幅的边, 按照孔模上的距离沿着画幅的边用铳子挨个打眼 (如图11) 。

6. 起鼓

起鼓工序能使近处的物体凸出来, 使牛皮画拥有较强的立体感、层次感。其做法如下:先用普通纸拓出硫酸纸图样上需要起鼓的部分, 用剪刀剪下纸样, 然后拿油笔沿着纸样在胶皮上画出痕迹, 用美工刀沿着画好的印痕裁下胶皮上的样式, 并将胶皮样式的边削成坡状。在画的背面用铁笔沿着起鼓的部位的边沿刻出印痕, 在刻好的起鼓部位刷胶。晾干后, 把胶皮样式粘在刷胶部位, 用皮锤砸实且贴合严密 (如图12、图13) 。

7. 编织

等抛光后的牛皮画彻底晾干后, 用皮线沿着打开的孔串编成十字形的花边。编织时, 把皮线光滑的那面朝外, 皮线编织的时候不要拧劲 (如图14) 。

8. 背板安装

按照牛皮画的大小在背板上画出准确的装裱位置。在牛皮画的背部和背板上牛皮画的装裱位置分别刷上胶, 等胶晾干后将牛皮画粘到背板上, 用皮锤砸实, 这样就使皮子的纤维在背后垫衬的胶皮挤压下撑开, 画面中的起鼓部位向外鼓出。将画边也砸实, 防止开胶。如果起鼓的部位不太明显, 可以用顶棍沿着起鼓部位的边儿砸下去, 用力要适当, 使画面进一步起鼓, 这样就产生了特有的浮雕效果 (如图15) 。

9. 装裱

蒙古族传统牛皮画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其牛皮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或者是不规则的自然状整张牛皮, 尺寸从十几厘米到一米多不等。如今, 国内外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牛皮画制作热潮, 并有众多民间艺人对其进行传承与创作。与此相应, 其装裱形式也多种多样, 有悬挂式、卷轴式、支架式等等, 但都采用鞣制好的羊皮将背板蒙上, 裁剪、施胶、晾干。

三、结语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篇5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每年的八月,鄂尔多斯草原阳光艳丽,金风送爽,这是牧人们喜庆丰收的最好季节。这时,他们准备各种美味奶食品,酿制马奶酒,宰杀牛羊,缝制新衣服,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游艺会),进行鄂尔多斯蒙古族喜好的射箭、摔跤、赛马等传统的体育比赛,使挡个草原沉浸在一片欢乐样和的气氛之中。

那达慕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群众集会,带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的特色。据记载,蒙古族的那达慕起源于13世纪初。那时候,蒙古族的首领们每当举行大“忽力勒台”(大聚会)时,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进行奖惩外,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当时,那达慕的主要项目就是进行蒙古族喜爱的射箭、摔跤、赛马比赛,并称这三项体育比赛为“好汉三艺”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畏兀尔蒙文,公元1225年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称:“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刺子模,为庆祝胜利,在布哈苏齐海地方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这次比赛中,成吉思汗的侄子叶松吉在三百三十五庹(庹为两臂伸展之间的距离,约五尺左右)射中了目标。”

公元12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中,也有几处较详尽地记述了蒙古族进行射箭比赛的生动场面。关于在那达慕大会上赛马和摔跤,也有很多记载,十三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著的<纪行>中,蒙古族文学巨著《格斯尔传》和其它许多民间史诗中,都对上述两项比赛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到元、明期间,在那达慕上进行蒙古族“好汉三艺”赛已经比较普遍了,并将“好汉三艺”的比赛规范为那达慕的固定内容,以鼓乐助威,颂词激励。当时的颂词中有这样一段:“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暇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好汉三艺比赛,接连 不断,蒙古族力士整队上场。”另一段祝词中又说:“你擎起万钧弓 啊,搭上了金色利箭,引弓犹如满月,啪地撒放扣环。你能射倒耸立的高山,你能射穿飞翔的大雁,啊,祝颂你啊,生铜熟铁般的力士。”从上述记载和其它民间故事及史诗中对那达慕的描写,可以 看出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所占的主要地位;“好汉三艺”是 他们生活和生产的产物,没有过硬的本领,就难以定南闯北,建 功立业。为精通好汉三艺,小孩子从幼年就开始勤学苦练,以求出入头地,每年在那达慕大会上取得好成绩的优胜者,常常为公众所拥戴。

到了清代,那达慕已成为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群众游艺活动,而且除了体育、文艺活动外,还增加了集市贸易、物资交流等内容,进一步丰富了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规模大小不一,大则一个旗举办,小则一个牧户承办,因而在比赛中的获胜合所得到的奖赏也轻重不一。小型那达慕上获胜的摔跤冠军,一般奖1只羊或几块砖茶,较大型的则奖一匹全鞍的马,特大型的那达慕冠军获得者,要奖给鼻带银环、背驮珠宝绸缎九九八十一件赏物的银白色骆驼。但是当时的那达慕,往往起不到游艺的作用,而是变成了王公贵族、协理台吉、章盖梅林斗奇争雄、寻欢作乐的场所。

蒙古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篇6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文化;保护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各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和变迁中不断积累起来的。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是我国卫拉特蒙古族中的一支,他们从卫拉特向甘肃肃北迁徙的过程中,一直保留着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又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下,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

一、肃北蒙古自治县的概况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该县是一个民族聚居区,蒙古族占比重较大,其他民族分别有藏、满、裕固、土家、鄂温克等;这里的地势既有险峻的高峰,也有低缓的盆地,多样的地形也生成了不同类型的牧场;这里的气候干燥、少雨、多日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这样的地理环境对肃北蒙古族的独特文化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曹诗图认为:“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素质与性格特征。人的心理,是人脑对于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地理环境则是重要的外界客观事物,它不能深刻影响到人的心理品质。心理学家研究认为,生活在平川的人机警,生活在草原的人剽悍,海边的人坦荡,而住在深山的人狭隘” 所以生活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域,使得肃北蒙古族在以往坦荡豪放的性格基础上,又增添了份坚韧顽强。所以这些独特的地域环境因素产生的特点,使得肃北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甚至定型都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

二、肃北蒙古族的传统文化

(一)地理环境对当地物质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内蒙的蒙古人夏季将牧场选在通风的地方,而冬季则将牧场选在向阳多草的地方。而这种善于牧业的传统就被一直传承到肃北,他们还是习惯以畜牧的生活方式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二)同样,由于长期生活在干旱严寒的地带,所以他们的着装在原来的基础上继承了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特色和功用,除了蒙古族一贯的服饰特点“长袍、右枉、衣领、衣襟、袖口、下摆、边沿都镶有边饰、束腰等。到蒙元时期蒙古族服饰在服饰款式、种类、色彩等方面都显得丰富多彩” 之外,还多加动物的皮毛进行加工制造且便于骑乘的服饰。在保留蒙古族原有的服饰传统之外,还在发展中吸收了藏、裕固的服饰特色,比如帽子和裕固族的帽子有相似之处,都为塔式尖头状;而袍子上挂的带子的装饰和样式则吸收了藏族服饰的特色。而在现代化今天,传统服饰更多的出现在婚礼或者重要的场合、活动中。在继承以往的传统服饰基础上,又加入了许多新兴元素,有很多蒙古族时装随之诞生,这也反映了蒙古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推成出新,融各民族之特色的时代精神。

(三)与服饰相对应的,则是饮食文化,以往的蒙古族,“鞑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食品作食物,一切饮食来源都是他们狩猎的产物” 而他们今天仍以茶、奶(乳酪制品)、肉为主。而奶制品的制作过程也得到了传承,每家每户几乎都会制作奶皮、乌日莫、奶酪、酥油等。与此同时,他们的“秀木尔”的风俗仍在继续,这是宴席上招待宾客的最高规格的食物,而且首先要把它敬奉给宾客中的年长者。这种礼仪不但表示对宾客的尊敬,而且还是对天地人的一切美好愿望的期盼。类似的习俗在民族的迁徙,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未被抛弃。这是对于自己民族物质文化的保留和传承。

(四)文学方面。肃北具有独特的祝词、赞词。祝、赞词是蒙古族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其语言简洁、富于形象、比喻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生活气息。蒙古族祝、赞词与蒙族生活紧密相连。还有雪山蒙古人的民间故事,其中就有英雄史诗故事《汗青格力》,这些民间故事对于了解西蒙古的历史、文化都具有重大价值。还有一些蒙古族谚语,谚语是雪山蒙古人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智慧的另一种体现,通过谚语来总结生活的经验,是一种民族语言艺术。以上三种文学并且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这就更体现了它的保护的难度。

三、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阻碍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县政府也开始大力的开发文化旅游,但是西部地区的文化生态是十分脆弱的,一旦开发过度,就有可能造成破坏,导致当地文化的彻底消失。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阻碍有以下几点:

(一)当地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汉化,很多年轻人都认为现代化带来的都是优势,却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消亡视而不见;许多随父母离开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了融入汉族地区,也在一点一点看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消失。肃北作为甘肃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当地政府对民族文化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二)传统文化的商业化。依然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以及国家推出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使得当地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了十分浓厚的商业色彩,导致原有的传统文化内涵被淡化。比如雪山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原有的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已经被经济贸易和文艺演出所代替,许多人来是为了做买卖,已经失去了原来“那达慕”的意义。

(三)口传文化保护艰难。现代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肃北蒙古族的“口传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有许多当地的习惯法、神话、礼仪等都是通过口耳相传进行传承的,比如“祝赞词”、“民歌”等是最基础,最常见的。但现在肃北的年轻人基本已经不会说唱这些歌谣了。

(四)语言文字的流失。越来越多的当地人选择走出去,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当地旅游。为了与外地人做生意,进行交流,加上国家的推广普通话,学习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肃北县的蒙语普及已经算不错了,但很多年轻人还是只会语言,不会文字的。肃北县同时还有人口逆增长的现象,对于年轻人越来越稀少的状况也不利于当地语言文字的保护。

四、关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国家近几年都在大力推行“以文化立城”,肃北作为甘肃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和边境县,对于当地的传统文化更要加大保护力度。肃北拥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文化不仅可以为肃北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为肃北“雪山蒙古族”带来坚实的后盾,作为一种精神,一直支持着当地蒙古族。

(一)加强文化认同观与宣传教育。文化认同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所谓文化认同,是“指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彼此依赖和尊重。” 当地的蒙古族与来旅游的各族人民都要有清晰的文化认同,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并且尊重,才能对当地的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另外,加强对当地群众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有很多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口耳相传文化的机会,在学校也学习的是汉族的文化,对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接触很少。政府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的一些观念,不会再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已经不重要了,从而从心里主动的想要接触自己民族的文化。

(二)认识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许多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因为开发过度或者不当,导致该地区的旅游业开始下滑。但西部地区也拥有很好的自身条件,就是交通闭塞,信息不变,带来的民族文化保留较完整。例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就被誉为“雪山蒙古族”,并且民族文化保留的十分完整。将民族文化变为一种旅游资源是现在旅游业的焦点之一。如果为了因何经济发展对民族文化过度开发,必然导致独特的民族文化变的商业化,甚至被同化。

(三)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大力保护生态环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恶劣,但是这恶劣的自然环境也造就了不一样的“雪山蒙古族”。倘若在现代化、旅游业的推进下,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不进行保护,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势必对当地的民族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扶持。2013年,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针对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实施“出彩工程”,并编制《甘肃少数民族人才培训出彩工程(2013-2020)》,其中涵盖了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并且在2015年11月肃北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西等14名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领到“两个共同”示范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补助金7万元。 可见肃北县对于非遗传承人的重视,已经意识到了“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最重要的还是在“传承人”上。

(五)对于一些“非遗”项目名录生存空间日益狭小的项目进行思考。比如肃北蒙古族的马具制作。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在蒙古族的传统生活里,马与马具不可或缺。但是现在牧区的牧民生活中的交通工具都变成了现代化的各种工具、设备,马,已经慢慢的退出了交通工具、运输工具的队伍。所以肃北的马具制作技艺就失去了市场,怎样让这项技艺不失传又能有经济效益,值得我们思考。毕竟还有许多类似的“非遗”项目。另外,“非遗”传承的艰难。现在生活的浮躁和现实,对于传承人的要求更高。许多人不能忍受多年的学习之苦,不能忍受学成却带不来实质性的经济利益,有的出于现实的问题就放弃了。有的“非遗”已经没有了主动来学习的人,对于这样的状况怎样改善,同样值得我们反思。

五、结语

通过对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了解,以及浅显的了解了肃北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发现肃北蒙古族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的方面有可取之处,比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很好地落实“非遗”继承人的扶持工作等,也值得其他蒙古族地区学习。同时也发现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措施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对肃北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起到一定作用。

注释:

曹诗图.文化与地理环境[M].人文地理.1994(2):51.

乐天.蒙古族服饰[M].青海民族研究,1995(2):87.

邢莉著.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20.

钟敬文.没有文化认同,西部如何大开发.民族团结,2000(4).

来自中国酒泉网站. http://mobile.chinajiuquan.com/Do/?0Z28ZZZ6.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 易华,邢莉.草原文化 [M].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李玉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志[M].中共酒泉县地委,1989.

[4]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肃北蒙古族治县概况[M]. 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

[5] 曹诗图 . 文化与地理环境 [M]. 人文地理,1994(2).

[6] 陈山,包颖, 满良.蒙古文化语自然保护 [J]. 内蒙古环境保护,1996(6).

[7] 周海春 .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界定[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4).

[8] 苏依拉 . 当今青海和硕特蒙古人的家庭及其民俗现状的调查研究 [J]. 西北民族研究,1995(2).

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装饰艺术研究 篇7

一、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概述

箱柜类家具作为蒙古族传统家具中重要类别, 其使用特征为放置服饰类、食品类或贵重物品的家具, 具体包括民用家具中板箱、橱柜、箱匣等, 召庙家具中佛龛柜、经柜、经盒等。

蒙古包建筑的穹型造型、勒勒车等特殊的运输方式以及便于人们烤火的生活起居方式, 这些都影响了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的形制, 即多以低矮型家具为主, 外形方正简拙, 尺寸相对较小, 易于搬动。并且, 传统箱柜类家具是以当地固有树种即松木、桦木、榆木等为主要用材, 通过传统的榫卯接合, 形成的框架结构或箱框结构家具。

二、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工艺性装饰艺术

在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装饰艺术中, 工艺性装饰是一类重要且特殊的内容, 是蒙古族传统工艺技法和家具装饰艺术形式的巧妙结合。

1. 髹漆

在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中, 髹漆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类工艺性装饰。而几乎所有的箱柜类家具都被彩绘或描金装饰所覆盖。可以说厚漆重彩是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的典型装饰特征。

在髹漆装饰中, 传统箱柜类家具的施漆面积往往遍布家具各个表面, 并以红色漆地最为常见, 其次为桔红色、黄色漆地 (图1~图3) 。而髹漆的装饰纹样主要通过彩绘和描金技法得以实现, 前者多用于民间箱柜类家具, 后者多用于召庙箱柜类家具, 且髹漆纹样多集中于家具的正立面, 题材丰富, 形式多样, 色彩绚丽。而对于髹漆装饰的工艺性, 主要源于髹漆颜料与配料的独特利用及巧妙搭配, 即游牧民常常将自然颜料和动物配料搭配起来, 其中自然颜料包括朱砂、石青、石绿、雄黄、白云母等矿物质颜料;岱赭、黄土、绿土、白垩、蛤粉等天然土质矿物颜料;藤黄、胭脂等有机质颜料;而动物配料包括岩羊血、鹿茸、山羊生脑髓、牛奶、驼奶、酸奶浆等。这些颜料及配料的使用不但能够保护家具免受磨损和防御受潮变形, 而且能够隐藏家具木质的粗糙表面, 保持髹漆色彩的鲜丽美观。

2. 沥粉

沥粉装饰是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中一类独特的工艺性装饰技法, 是汉式家具或其他民族家具较少使用的装饰艺术。由于蒙古族对沥粉装饰所用材料、工具、技法等有着严苛的要求, 因而在家具表面能够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并给人以别样的视觉及触觉感受。

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表面沥粉装饰借鉴于传统召庙壁画艺术及唐卡艺术中相应的装饰技法, 传达出浓厚的宗教艺术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俗。沥粉装饰是一种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工艺性装饰, 通常在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正立面、面积较大的主体纹样轮廓及细部特征处沥出凸起金色线条 (图4、图5) , 即将动物骨胶溶化后加入白垩粉、滑石粉等搅成粉状, 并用特有的工具沥压而成, 是蒙古族传统矿物质颜料应用技术与线形装饰艺术的结合。

3. 雕刻

由于蒙古族传统家具用材的特殊性, 雕刻装饰并未像汉式传统家具一样广泛应用, 然而在有着雕刻装饰的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中, 却十分讲究施雕位置的经营, 面积的大小以及技法的准确运用。

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雕刻装饰, 一般采用浮雕或线雕技法, 同时多用于装饰家具局部, 施雕面积较小, 且以牙板、挡板构件雕刻装饰居多 (图6、图7) , 其中浮雕装饰多为浅浮雕, 凸起度不高, 注重纹样的轮廓造型, 追求造型的整体性特征;线雕装饰则是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 类似传统绘画中的白描, 线条或平直或圆转, 清晰明快, 感受直接。

三、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配件装饰艺术

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的配件通常作为家具的辅助构件, 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和保护功能, 然而这些配件有着各自的形制特征, 并与基材形成差异化的艺术表现。

1. 金属饰件

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所搭配的金属饰件以铜、铁材料为主, 铜饰件表面多呈金黄或黄中略黑颜色, 而铁饰件表面多呈银白或白中略黑颜色。无论是光泽的夺目与柔和, 金属饰件以其材料的内在属性和人工的外在雕琢, 给家具不仅以实用更以灵巧别致的装饰效果 (图8、图9) 。

从装饰性角度来看, 箱柜类家具表面的金属饰件能够产生对比性和韵律性两种装饰效果。其中对比性装饰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体量造型的对比, 金属饰件形体小巧、轮廓形状丰富, 与家具方正平直、单一沉闷的整体造型形成对比;二是颜色光泽的对比, 每一箱柜类家具所搭配的金属饰件颜色简单一致, 光泽或夺目或柔和, 与深沉的原色木材对比给家具以点睛的装饰感受, 与丰富的髹漆装饰对比给家具以调和的装饰感受。而金属饰件所产生的韵律性装饰效果, 主要体现在五金饰件对家具表面的分割形式以及五金配件之间的比例关系上, 通常加固箱柜类家具的的金属饰件多在端角棱边上呈等分分割形式, 而装饰箱柜类家具立面的金属饰件或成组对称分布或独立于板面偏上位置。这些分割形式不但体现了金属饰件分布的规律性, 同时增加了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造型的匀称性与稳定性。

2. 动物皮毛

受游牧为主, 狩猎为辅生活方式的影响, 对牲畜资源的充分利用是蒙古族保留的一个优良传统。对于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而言, 动物皮毛通常作为辅助性用材来装饰家具, 但却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性与民族性。

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所搭配的动物皮毛保留着皮革和毛皮的自然特性及质感效果, 并以牛、羊等常见动物皮毛应用较多, 通常在家具正立面中间位置做重点装饰 (图10) 。除此之外, 动物皮革也以镂空形式的剪皮纹样装饰于箱柜类家具正立面中间位置 (图11) , 不但增强了家具装饰的虚实感、层次感, 轻快感等艺术效果, 同时还保留了蒙古族粗犷、质朴、神秘的审美特质。

四、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纹样装饰艺术

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无论形制大小, 最明显且最直接的装饰艺术特点就是通过纹样要素来体现的, 即家具表面的纹饰与雕饰。这些纹样通过题材与形式、以及色彩体现出蒙古传统家具雅拙古朴的的艺术神韵,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积淀所形成的共同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

1. 纹样题材与形式

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装饰艺术作为该民族传统民间美术的一种载体, 有着丰厚的艺术底蕴和创作源泉, 因而, 装饰纹样种类齐全、形式多样, 主要包括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器物纹样等 (图12、图13) 。而民族本身的游牧属性, 经过长期的积累、成型, 使得传统箱柜类家具主体装饰纹样成为以游牧造型艺术为核心的动、植物纹样, 同时由动、植物纹样演变出的犄形纹样、云纹样、勾联纹样等几何纹样则较多地以角隅形式、边框形式来装饰家具。

2. 纹样色彩

蒙古族人民自古就有尚色的习俗, 尤其喜爱高纯度的色彩。因而, 蒙古传统箱柜类家具装饰纹样自然地形成了一种色彩装饰现象, 以红色、桔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纹样应用依次排列, 而金、白、黑、银则更多地作为间隔色用于纹样的勾边、描线, 以调和家具的整体效果。传统箱柜类家具纹样色彩应用, 在表现蒙古族人色彩审美倾向的同时, 更传递出特有的民族文化。如:主体纹样红色的运用源于本民族崇火的传统观念, 给人以温暖和喜悦, 象征着幸福和胜利, 是蒙古族的民族标志之一[3];而黄色的运用则带有藏传佛教的宗教色彩, 具有神圣、高贵的吉祥寓意。

综上所述, 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的工艺性装饰、配件装饰、纹样装饰都是经过时间的历练所形成的装饰艺术, 是民族个性、审美内涵、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映, 值得现代设计艺术去挖掘, 更值得现代民族风格的家具设计去借鉴与创新。同时, 笔者相信对于蒙古族传统家具的研究也是对原生态草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延续, 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乌日切夫、杨-巴雅尔.蒙古族家具[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9

[2]阿木尔巴图.蒙古族工艺美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7

浅谈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法治价值 篇8

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它是属于文化范畴的概念, 表现在人们的内心价值观和态度上, 也就是对于法治的内在认同和尊崇, 使之法治内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 法治的实践是具有民族性, 即与一个民族所处的地域文化有密切相关, 必须依靠民族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现代法治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 能让法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 内化于公民日常的社会行为中, 这就是其法治价值, 即培养法治思维或生活方式。法治思维的基础是文化, 是决定行为方向的思维模式, 可以说思维和行为是因果关系。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法治价值, 更准确地说是法治思维价值。文化是社会的灵魂, 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如果没有法治的价值取向, 法治思维就缺失了必要的社会基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追求法治的基本价值, 即公平与正义、平等与尊重、权利与义务等。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中“公平与正义”的法治价值

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 法治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蒙古族传统文化中富含公平与正义观的文化内容。

蒙古族文学作品中英雄史诗的善恶明确的正义, 有坚忍不拔的“巴特尔”精神、“必力克”精神、“齐鲁格图”精神。根据不完全统计, 迄今为止, 蒙古族英雄史诗作品大概有550多部, 这在人类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现象。其中, 举世闻名的有长篇史诗《江格尔》和《格斯尔》。以追求正义真理而勇敢奋斗主要的观点, 世世代代影响着蒙古人的精神世界和善恶价值观。

蒙古族传统法律文化的生禁忌和习俗人人都得遵守, 平等适用于所有蒙古族人, 这反映了蒙古族生态习惯法追求公平的法治价值观。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保护内容非常多, 是全民遵守的社会风尚。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 颁布了蒙古族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扎撒》。窝阔台继位后宣布:“在此以前, 凡是成吉思汗所颁布的诏令依然有效, 保持不变”。还补充了“扎撒”条文, 比如, 百姓分散游牧居住, 防止过牧, 在无水草场上凿井, 扩充草原利用范围。元朝忽必烈继位后, 在蒙古地区实行“太祖皇帝扎撒正典”。此外, 《喀尔喀七旗法典》、《卫拉特法典》、《喀尔喀法典》、《阿拉善蒙古律则》等法律、法令中, 有防止荒火、保护牲畜和野生动物、禁止草原荒火等等内容。当蒙古族人违反生态习惯法时, 通过牲畜罚等形式进行处罚, 体现了蒙古族生态习惯法保障蒙古族人内部公平与正义。

二、蒙古族传统文化中“平等与尊重”的法治价值

平等与尊重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条件, 也是法治建设的价值追求, 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蒙古人的平等与尊重观无处不在, 如畜群与牧场和谐、人畜和谐, 彰显着平等与尊重, 而形成的传统思维模式不仅仅引导人与自然和谐的行为, 更是指引人与人, 人与社会和谐、平等、尊重的行为。

蒙古族历代统治者, 在社会管理中主张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注重对实质平等的追求。《元典章》《大元通制条格》其基本精神是“各依本俗法”, 即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可以按照自己的习俗制定法律, 并按这种法律条文治理本民族和本地区事物。

无论是成吉思汗还是他的子孙, 在统治期间, 对于宗教的政策是开放式的平等。成吉思汗时期用兵西夏的时候有的资料里说, 这时成吉思汗曾致书于萨迦寺的大喇嘛, 表示尊重喇嘛教, 可见这位心胸开阔的统治者对不同宗教的宽容, 是一个宗教态度十分开明的统治者。元朝皇帝虽尊喇嘛教为国教, 但是也并没有摒弃其他宗教, 相反, 他们把各种宗教视为手的五指, 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 这种统治思想是很有积极意义的。通过与这些宗教的接触, 有利于蒙古人接触到中原各地先进的文化思想, 他们利用这些先进的思想改善了统治方法, 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 有利于本民族自身的发展。

蒙古人以尊重自然, 平等对待其他生命而著称于世。蒙古族爱惜大自然, 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比如, 保护牧场, 在转换营地时, 把蒙古包的旧址清理并整平, 把生活垃圾焚烧然后深埋于地下。这样, 蒙古包的旧址土地遇上雨水, 很快又会长出植被来。尊重所有生命的生存权利, 蒙古人爱惜生命, 为所有生命体和人的生命一样的珍贵, 即“敬畏生命”的观点。比如, “禁杀羔羊”“禁宰年少马匹”“禁休杀母羊”。蒙古人会选定和培育“苏鲁克”的群首, 不仅以各种方式表示鼓励, 对有功的群首给予“达尔罕”称号, 并会配彩绸, 不出售、不杀、甚至都不会重言于有功群首, 直到老死。

三、蒙古族传统文化中“权利与义务”的法治价值

蒙古族对“权利与义务”的认知比较深刻, 这来源于蒙古族艰苦的生存环境,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着重于蒙古族人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义务和责任。1251年, 蒙古大汗蒙哥汗发布登基诏书, 内容如下:“要让有羽毛的或四条腿的, 水里游的或草原上生活的各种禽兽免受猎人的箭和套锁的威胁, 自由自在地飞翔或遨游;要让大地不为桩子和马蹄的敲打所骚扰, 流水不为肮脏不洁之物所玷污。”这部诏书可称为世界第一部生态保护宣言。蒙古族游牧社会制度中, 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内容, 指明人的权利和义务, 包括成文法典, 其内容相当多的条款是保护草原、保护森林、保护水源、保护野生动物。如果说改造世界是人类的天性, 那么大自然给了我们改造的权利, 同时, 我们也必须担负起保护大自然的义务。明确规定了禁止将食物、屠宰牲畜后的废弃物、牲畜残尸弃入河中;禁止乱掘草根, 破坏放牧场、防止草原荒火等。原干旱严酷的自然条件中水资源缺乏, 牧人非常珍惜水资源。蒙古族习惯法中就有“禁止洗濯, 禁止洗破穿着的衣服, 禁止徒手汲水, 而用器皿”“禁止向水中溺尿”的规定。再比如, 《阿拉坦汗法典》明确记载了七项保护野生动物的规定, “若杀野骤、野马, 则以马为首罚五;若是黄洋、公母抱子, 以绵羊为首罚五;若公母鹿、公野猪, 以牛为首罚;若是大角羊、青羊 (石羊) 香樟, 以山羊为首罚五;貉子、灌子、旱獭等, 绵羊为首罚五;十只兔子, 绵羊一;若是小鱼、鹤鹰、乌鸦、石鸡、则不问”。可见, 蒙古族生态习惯法中对义务和责任分配的内容是明确而具体。

借鉴和发挥蒙古族传统文化在法治建设中的优势, 并结合教育手段, 进行法治文化教育, 培养法治思维, 使法治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 实现民族传统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

摘要:建设法治国家, 其关键是公民的法治思维下的法治生活方式或行为的常态化。法治思维是文化范畴, 培养法治思维固然文化是基础。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公平与正义、平等与尊重、权利与义务”对法治建设有可探索的资源性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法治思维,法治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聪.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价值、内涵及养成[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13, 11, 28 (6) .

[2]乌峰, 包庆德.蒙古族生态智慧轮——内蒙古草原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9.

[3]雷纳·格鲁塞[法].蒙古帝国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9.

[4]韩菲.蒙古族游牧生态伦理观的哲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

[5]宝力高.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M].内蒙古: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7.

传统蒙古包 篇9

关键词:奶皮子,奶豆腐,乳清酒,制作工艺

1奶皮子

奶皮子又称乌如木, 蒙古族人把新鲜的马奶、羊奶、牛奶或骆驼奶倒入锅中慢火微煮, 表面就会凝结一层脂肪, 用筷子挑起挂通风处晾干, 即为奶皮子。奶皮子的成分主要是75%的脂肪和25%的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 亚油酸是合成脑磷脂的必需物质, 并能预防婴儿的湿疹性皮炎。营养价值极高, 是蒙古族人民招待贵宾的佳品。

1.1实验材料与设备

新鲜全脂乳;纱布;圆形蒸发锅;电炉;温度计;勺子;小刀;水浴锅等。

1.2工艺流程

全脂乳→过滤→加热煮沸→翻扬起沫→保温静置→冷却→取出→折叠→干燥 (晒干) →成品

1.3操作要点

1.3.1原料乳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全脂乳作为原料, 乳脂肪含量越高越好。鲜奶用2-3层的纱布过滤, 除去杂质。蒙古族牧民们一般是秋末做大量的奶皮子, 这个时候的奶子油性大, 奶皮子脂肪含量高, 厚实易储存。1.3.2加热煮沸:将过滤好的鲜奶倒入锅中边加热边搅拌, 直到小沸90℃。煮奶时火不要过大, 以免产生焦糊味, 影响品质。牧民们一般是把铁锅放在火撑上, 倒入生鲜奶, 用牛粪火烧开。1.3.3翻扬起沫:待奶子稍微滚沸起来后, 就用勺子不停地上下翻扬, 此时要把握翻扬的方法和力度, 既要使鲜奶泛起很多的泡沫, 又不能让奶子飞溅出来。在翻扬过程中也要注意火候, 火小了奶皮薄, 火大了味焦。可多次添加生奶, 往锅里撒一二两面或放一点糖, 以便使奶皮子变厚而带点甜味。加奶和火候适当, 就能取出比较厚的奶皮子。扬过半小时以后, 慢慢把火调小, 停止扬奶。此工序是决定奶皮子质量的关键工序。1.3.4保温静置、冷却:当乳液表面产生大量均匀的气泡后, 停止搅拌。待火势减弱以后, 在锅上搭一根木棍, 放上锅盖, 搭木棍的目的, 是为了让水蒸气蒸发。在保温过程中, 乳液面水分逐渐蒸发并形成皮膜, 随时间的延续, 皮膜增厚。保温4-6h后, 在室温下自然冷却, 这时乳脂肪继续上浮, 但速度相对较慢。牧民大多是晚上熬奶皮子, 经过一夜的时间, 就会在熬过的奶子表面形成一层蜂窝状麻面厚而多皱的表皮, 这就是奶皮子。1.3.5取出、折叠、干燥:奶皮子冷却形成后, 用小刀沿锅边将其划开, 一根干净的木棍筷子从中间挑起, 挑起的力度要始终, 防止奶皮子破裂。沿中间将圆形的奶皮子对折 (防止蛋白质损失) , 脂肪层向里, 放在木板或圆盘上;或者用双手把凝结的奶皮子轻轻揭起, 倒扣在盘中或木板上。1.3.6干燥、成品: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不能直接暴晒, 否则会使皮子变黄变硬。防干过程中还要勤翻动, 以形成外干内软, 香脆可口的质感。等奶皮子干了之后, 就用一个半圆形的笸箩来存放, 以备冬春季节食用。一般制作出1斤奶皮子, 需用7-8斤鲜奶。奶皮子取出后剩下的是熟奶, 熟奶可以做奶酪或奶豆腐、酸奶或者直接饮用。锅底残留的叫锅巴, 对煮奶锅巴, 牧区儿童是最喜欢吃的。

2奶豆腐

蒙古语中称“苏恩呼日德”, 它是在家庭作坊式的条件下, 用鲜奶自然发酵, 至乳清与乳酪分离后煮沸, 搅拌而制成。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1%, 富含人体所必需氨基酸。含有大量乳酸菌, 富含B族维生素, 有益于人体对有益身体的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锌等的吸收。

2.1生奶豆腐

传统的生奶豆腐把鲜奶发酵变酸后, 倒入锅里煮熬, 奶浆就变成老豆腐状。然后放在纱布中挤压除去乳清, 装模成型。

2.1.1工艺流程

2.1.2操作要点

鲜乳、过滤、自然凝乳:鲜奶用3-4层纱布滤去杂质, 倒入清洗干净的木桶中自然发酵, 产生酸凝乳。一般夏天发酵需要1-2d, 冬天发酵2~3d。切割、搅拌升温:凝块切割后, 开始轻轻搅拌。此时凝块较脆弱, 应防止将凝块碰碎。排乳清:在静置的后期, 凝块收缩至原来的一半, 即可排除乳清。加热搅拌:将把收缩的凝块搅拌直至小沸凝成不粘锅的一团。成型:将排乳清后的凝块装入模具中进行定型压榨。模具周围可设有小孔, 由此渗出乳清。

2.2熟奶豆腐

与生奶豆腐的做法稍有不同。制作熟奶豆腐时, 把熬制奶皮子剩下的鲜奶, 或经过提取奶油后的鲜奶放置几天, 使其发酵。待酸奶凝结成软块后, 用纱布把乳清过滤掉, 放入锅内慢煮, 边煮边搅搅, 呈糊状时, 舀进纱布里, 挤压除去乳清, 放进模具挤压成型, 或用刀划成不同形状。放置在通风处, 使其变硬成干。

2.2.1工艺流程

鲜奶→过滤→加热→翻扬起泡沫→静置→脱脂乳→自然发酵→压榨成型→成品

2.2.2操作要点

鲜奶、过滤、加热、翻扬起泡沫、静置:同奶皮子工艺。自然发酵:发酵3~4d, 每天要搅拌一次。压榨成型:将发酵好的乳放在布口袋中除去乳清, 放入模具中。蒙古族的模具通常是方形的, 有的模具跟月饼模具很相似, 还刻有很精致的民族传统纹理、图案及花纹, 这样做出来的奶豆腐就不仅仅是一种食品, 还赋予了一定的民族艺术成分。

3奶酒

奶酒, 蒙语称“阿日里”, 从前“逐水草迁徙”的游牧民族为防饥渴, 常在随身携带的羊皮袋中装些鲜奶, 由于终日颠簸, 乳清上浮, 便成了奶酒。在蒙药中, 常将奶酒作为“药引子”来治疗疾病。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奶酒有祛寒回暖、健胃开脾、营养滋补、治疗风湿的显著功效。因此蒙古族人民经常用奶酒治疗肠胃病、腰腿痛、肺结核等疾病。奶酒分为发酵奶酒和蒸馏奶酒。

3.1发酵型奶酒

发酵型奶酒是完全采用草原优质牛奶和乳清经乳酸菌和酵母协同发酵酿制而成, 酒精含量相对较低, 酒精度一般为8%~12%。未经蒸馏, 几乎保留了乳清中所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同时剔除了牛奶中易使人体发胖的脂肪, 富含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钙、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奶香纯正、酸甜适口, 其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即想饮酒又想健康的愿望, 符合人们对酒类的消费观念和潮流, 必将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3.2蒸馏型奶酒

蒸馏型奶酒是我国北方牧区具有民族特色的个性化产品, 起源于元朝之前。千百年来, 牧民就以醇美的奶酒欢庆节日、宴请亲朋。蒸馏型奶酒是在发酵奶酒的基础上, 通过加热提纯酒度, 但也因此损失了绝大多数的营养物质, 酒精度根据蒸馏次数高低不同, 一般在8%~30%之间, 最高可达48%。馏奶酒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4结论

虽然传统的民族乳制品至今还基本停留在作坊式生产阶段, 并且还存在卫生条件差、加工过程和工艺原始简单、工作强度大、产量低等问题, 但这些工艺是先祖们给后人传下来的宝贵遗产, 即使没有明确的技术指标和可靠的质量检测手段, 依然能生产出风味纯正、质量上乘的产品, 这是工业化生产所无法比拟的, 这一点也是国内外人士都偏爱民族乳制品的主要原因。因此, 确立一套既能利用现代化生产设备进行工业化生产, 促进我国乳业发展, 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民族乳制品的特色、弘扬了我国民族的乳文化, 是我们研究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和平.奶皮子的制作及理论[J].中国乳品工业, 1994, 22 (1) :31-38.

[2]秦立虎, 张和平.我国少数民族马奶酒初探[J].酿酒科技, 1996, 78 (6) :72-78.

[3]纪铁鹏.乳清酒的研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6.

传统蒙古包 篇10

关键词:内蒙古,传统音乐,草原歌曲,传承,演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国度、民族缔造了绚丽多彩独特色彩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承。拥有明显地域特点的内蒙古自治区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少数民族,据文字记载,古代曾在这里活动过的游牧部族有10多个。

回顾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史,约略分为以下三个历史阶段:山林打猎时代音乐文化、草原游牧时代音乐文化、半农半牧时代音乐文化。直到后来的发展,根据蒙古族的音乐特点来划分,民歌中长调与短调更是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音乐体裁和形式都受到各地方群众及各个学者的深度喜爱。

蒙古族传统音乐因为伴随着世代相传的风俗、信仰,多以仪式或口头相传为主,多继承和传衍前人留下的故事情节、节奏模式、曲调样式、演唱方式、甚至是祭祀习俗等,这些都是对当代文明相对的一些传统固有文化。

从传统的演化开始计时,唐朝的突厥,宋朝时出现蒙古各族部落,后建元朝,明朝分达靼鞑及瓦剌,清朝时统一蒙古,历史无一不是在诉说着蒙古历史的丰富与多样化。其中草原文化就有着标题鲜明的内涵和意指,在内容上反映草原打猎放牧的原生态、展现了草原热情奔放的思想感情、表现北方牧民豪迈大气的性格特征,便于游牧民族人民理解、热爱、传播、承继和发展,多适用于平时的生活、劳动、休闲、娱乐、祭祀、礼仪等相匹配和符合的特点的民间艺术成果。其中传统草原音乐更是有着领示性的民族特点,本文所指的草原音乐是狭义的,是指代,唱词以“草原”为中心的各种具有草原“属性符号”的特性名词为标志的,曲调拥有蒙古族旋律曲调风格的典型特质,以描绘草原征象,歌唱草原人民面貌的一种歌曲曲样。

俯瞰“草原歌曲”形成与发展历程,可以不难发现,在内容上始终没有摒弃“草原文化”而是更加突出主题,音乐层面上突出浓郁的民族节奏感和民族风格旋律,语言层面上突出了自然、淳朴,生活化和带有感叹、赞美的文化气息。在内容层面上,也是最基本的始终没有偏离地域产物。从一开始的相对原始的游牧狩猎文化说起,在广袤无垠的草原各个部落为了争夺赖以生存的地域,食物,不断地产生战争。就在这些战争中各族群为了歌颂这些伟大的英雄,或是族群领导者们为了树立威信,一大批带有崇拜意识的歌谣也就随之产生。其实任何宗教在差异文化领域中流传与播送,都必然导致两种文化在不同层面上的交融与冲突,为了克服意志力量的抵制,传教者探求文化上的认同及宗教观念上的相通点。从图腾崇拜到萨满教的流传产生,再到后来的世祖忽必烈定的“国教”藏传佛教,都是记录着蒙古族宗教音乐的发展里程碑。

在当代,“草原歌曲”这一具有地方特色又被多数大众所认可、熟知的代表音乐类别。“当代草原歌曲”不仅是很常见很重要的文化娱乐,更是当代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就有好多优秀的草原歌曲问世,直到今天都有着深远的流传意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一首上至古稀下至豆蔻都欣赏聆听,甚至会简单哼唱的草原歌曲。之所以这首歌曲的流传度这么高,不仅是因为它有着完整连贯的旋律线,更是因为它是一首典型的内蒙民歌风格的艺术歌曲。从曲调上选用了蒙古族最常见的羽调式,歌词深刻简练,比喻得当,宽广舒展又富于激情的旋律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貌,抒发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心声。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蒙古族著名作曲家美丽其格所著。1951年夏,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美丽其格在琴房里拉着来自家乡的民族乐器--马头琴。他想在琴声和内心的交融中寻找一种灵感,写一首充分表达自己情感内蒙古家乡的作品。过程联想起,广袤的草原上骏马奔驰草原和蓝天相接一线……这些家乡特有的景象仿佛映入眼帘。通过涌现的灵感随之倾笔而出,一气呵成,《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就这样诞生了。

此作品吸收了内蒙古民歌的曲调,进行了再创作,调式是音乐思维的基础,使旋律的发展隐含着内在的倾向性和逻辑性是一首典型的内蒙古风格的艺术歌曲。蒙古族传统音乐的调式多以五声音阶加以个别偏音的七音音阶构成,常以羽调式为基础,歌词上很唯美,寓意深刻,旋律是单乐段结构,以两拍的长音la结束了前两个乐句,获得很强的稳定感,宽广舒展富于激情的旋律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貌,此曲旋律上下跳动较大,四度、六度跳进很常见。这首歌有四段完整美妙的歌词,每段歌词都由4个方整性的乐句构成,作者描绘出了一幅草原美景:蓝天白云、鸟儿翱翔……作者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词汇表达了蒙古族山水画卷,表达了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党的思想感情。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乳飘香》、《蒙古人》、等,这些草原歌曲更是广为传唱。再到21世纪,通过电子音乐创作或修饰作品的音乐,体现了艺术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新传媒,这些时代产物涌现在各个乐坛上,甚至出现在举国欢庆的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如《吉祥三宝》、《月亮之上》等这些优秀现代作品。

上一篇:水密性能下一篇:吸纳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