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概况范文

2022-05-17

第一篇:蒙古概况范文

内蒙古农业基本概况

一、基本状况

内蒙古位于北纬37°—53°之间,是全国最佳的奶牛、绒山羊养殖带,玉米、杂粮杂豆、马铃薯种植带,农畜产品资源多样性特征明显,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农畜产品资源丰富。全区人均耕地面积0.24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倍,居全国第一位,2005年全区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为589.56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1%;农牧业人口1436.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60.18%。

河套、土默川、西辽河平原有“谷仓”和“塞外米粮川”之称,不仅是内蒙古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也是国家农业开发的重点地区。目前全区马铃薯、向日葵播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玉米产量居第五位;莜麦、荞麦、绿豆等杂粮杂豆品质优良,是全国小杂粮三大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6818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1/5以上,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畜种资源丰富多样,乌珠穆沁肥尾羊、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等优良品种在国内外闻名遐迩,在质量、规模等各方面都具备了产业化开发的基础和条件。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羊肉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牛肉产量居全国第十位。内蒙古充分发挥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大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步伐,使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走进了全国前列。乳产业、绒产业在全国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2004年

牛奶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2%,羊绒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1%,鲜奶加工能力和羊绒加工能力都居全国第一位。

二、存在问题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仍处于初始阶段,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科技水平和加工增值率低

内蒙古农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但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仍不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农牧业产业化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率低。目前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牧业产值比仅为0.6:1,与全国平均1:1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发达国家3:1的水平更是相差甚远。如果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将达到666亿元,比实际水平高75%。从各行业的发展情况看,乳制品主要以超高温灭菌奶、奶粉、酸奶、冰淇淋为主,产品细分程度低,花色品种少,深加工产品更少。肉类加工绝大多数都停留在传统的简单初加工上,精深加工水平低,新产品开发能力弱,尚未形成品牌优势。粮油产业大多以原粮、油料等初级产品进入市场,竞争力弱、附加值低。以玉米产业为例,目前内蒙古玉米的加工转化率仅为17.2%,而吉林省已达到36.7%;内蒙古加工转化品种还不到10种,而全国有200多种,发达国家已达到2000多种。种植的牧草大多处于自产自用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加工转化和商品率不高。沙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加工转化严重滞后。

2、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低

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结构大群体、小规模的特征十分明显,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相比,龙头企业的规模、实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等综合竞争力仍然较低,难以对一体化生产形成持久而强有力的支持,辐射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03年居于世界食品加工业首位的美国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年销售收入达729亿美元,我国最大的龙头企业河南双汇集团销售收入达120亿元,内蒙古销售收入最高的伊利集团只有63亿元。

3、基地建设滞后,专业化水平低

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农畜产品的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加工业发展的需要。奶牛品种落后,饲养管理粗放,平均单产水平仅为3吨,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吨,仅为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3,难以适应乳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肉源基地建设滞后,畜种改良慢,出栏率和商品率较低,2003年肉羊平均胴体重15.7公斤,而世界平均为20公斤,澳大利亚为21公斤,美国为29公斤;肉牛平均胴体重160公斤,而世界平均为212公斤,美国为327公斤,加拿大为334公斤。绒山羊养殖基地基础设施薄弱,不适应舍饲圈养的要求,使加工业生产能力闲置与原料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4、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 产业化内部结构松散,龙头企业、基地、农牧户之间缺乏稳定、健全、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真正结成“利益

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除乳、肉等产业外,其它产业基本处于农牧户自发生产阶段,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企业与基地、农牧户之间仍然是最初级的买卖关系,原料生产的规模、质量很难满足加工需求,导致一方面农畜产品加工不足,加工转化水平低,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生产能力闲置,这说明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自发生产阶段,很难适应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5、服务组织不健全,社会化水平低

围绕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滞后,科技、信息、金融、购销、储运等服务组织和中介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低,服务功能差,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很难适应产业化经营的需求和市场变化。全区参加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牧户只占总户数的3%,低于全国平均4%的水平,也远远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80%的水平。农村牧区合作组织薄弱、广大农牧户分散经营、农畜产品交易成本过高,既制约了农牧民参与市场竞争,也制约了农牧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6、发展不均衡

一是地区不均衡。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龙头企业集中,且竞争优势明显的地区农牧业产业化程度要相对高一些;而巴彦淖尔、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等龙头企业发展滞后的地区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也相对滞后。二是结构不均衡。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明显落后于畜产品的加工转化,在全区11个驰名品牌中,农产品加工业只占3个。

第二篇:内蒙古及其旅游业概况

内蒙古旅游地理期末作业

班级:

姓名:杨天浩

学号:

题目:内蒙古及其旅游业概况10旅游管理2010110581

2内蒙古及其旅游业概况

一.内蒙古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位于我国北部边疆,东从我国东北额尔古纳河起,西至甘肃背部边缘,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片,从东至西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相邻,北与俄罗斯及蒙古国相邻,区域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居我国第三位,自西向东依次呈森林,草原与沙漠地貌,地大物博,多种自然资源储量处于我国前列。

1.地形气候

蒙古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从东北向西南绵延3000多公里,占据了内蒙古疆域的2/3,构成了内蒙古地形的主体。全区湖泊、河流星罗棋布,大小河流千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70多条,主要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和西辽河四大水系。

内蒙古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署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多数地区冬季长达五个半月。其中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由零下10℃递增到零下30℃。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零下25℃至45℃之间,但也出现过零下60℃的纪录。最热在7月,月平均气温在16℃至27℃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6℃至43℃。日温差平均为10℃至16℃。

2.资源状况

目前,在世界上已查明的140多种矿产中,内蒙古已发现120多种,在列入储量表的72种矿产中,有4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20 多种名列前三位,7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煤炭资源极其丰富,且品种优良,种类齐全,易于开采。目前内蒙古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大煤田有15个,其中储量100亿吨以上的煤田有6个。国家“七五”期间新开采的5大露天煤矿,有4个在内蒙古。

石油天然气的蕴藏量也十分可观,全区已探明13个大油气田,预测石油总资源量为2030亿吨,天然气的最高远景储量可达10000亿立方米,世界级的大油气田陕甘宁油气田的主体就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盆地。

内蒙古的稀土资源得天独厚,誉满中外,已探明的稀土氧化物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位;铍、钽、钴的探明储量也分别居世界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此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建材原料和其它非金属以及化工原料等矿产资源,有相当部分在全国也名列前茅。据有关专家估算,全区矿产储量潜在价值(不含石油、天然气)达13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内蒙古森林面积居全国之冠。以内蒙古东部被誉为“祖国绿色宝库”的大兴安岭为主的森林面积达1407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9,林木蓄积量11.2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的12%,是国家重要 的林业生产基地。

3.人口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人口由蒙古、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等49个民族组成。截至2011年底,全区总人口为2481.71万人,蒙古族约占17%,比上年增加9.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05.24万人,比重为56.6%,乡村人口1076.47万人,比重为43.4%,自增率3.5‰,比上年减少0.3个千分点。2011年,全区共出生人口22.14万,

出生率8.9‰,死亡人口13.45万,死亡率5.4‰。

4.经济发展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GDP增长速度一跃为全国第一,呼包鄂金三角成为自治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初步核算,2011年全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14246.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按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人均生产总值57515元,比上年增长13.8%,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8950美元,2006—2011年六年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57倍,年均增长17%。2011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1304.91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8092.07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4849.13亿元,增长11%。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9%。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中

一、

二、三次产业比例为9.2:56.8:34。

二.内蒙古旅游业概况

经过近30年的时间,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成为了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以“民族风情,草原风光”为主打品牌的旅游产业链,建成了一系列具备了估计知名度的景区景点,旅游收入大幅增长,于2011年全区旅游年收入实现突破800亿元,游客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并且正在逐步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和质量。

1.旅游资源

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概括起来有十大景观,即草原、森林、沙漠、河流、湖泊、温泉、冰雪、边境线、民族风情、历史古迹。其中不乏世界级精品,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古长城、阴山古刹五当召、五塔寺、贝子庙等。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最美的天然草原,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阿尔山火山遗址地质公园等景观独特,科学价值高。截至2011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区(点)300多处,以重点旅游区(点)和旅游城市为支点,形成了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全区共有注册旅行社786家,星级饭店278家,A级旅游景区221个,工农业旅游示范区(点)19个,农家游、牧户游接待户300多家。此外,内蒙古旅游那达慕、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额济纳金秋胡杨节、满洲里中俄蒙三国旅游节等一批高品位的旅游节庆活动已成为内蒙古旅游名牌产品。

2.旅游经济

“十一五”期间,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699.39万人次,年均增长

7.35%;旅游外汇收入21.86亿美元,年均增长11.33%;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达到14985万人次,年均增长16.78%;国内旅游收入2295亿元,年均增长30.98%;旅游业总收入2483.38亿元,年均增长28.63%。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超出“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速度。2010年,全区接待入境旅游者142.8万人次,入境旅游创汇6.02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4477.5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92.92亿元;全区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32.7亿元,比“十五”末的2005年翻了近两番,相当于我区生产总值的6.29%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50%。旅游业已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名符其实的龙头,是促进自治区经济增长的动力产业。

3.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区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

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区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呼伦贝尔大草原,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地,像额济纳旗胡杨林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

4.发展方向

大力提升丰富旅游观光产品,突出自治区草原生态和民族风情特色,建设多个特色鲜明、市场认知度高、文化内涵丰富、服务水平高、代表自治区旅游形象的品牌旅游景区;加快发展度假休闲娱乐旅游产品,依托自治区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众多高原湖泊、温泉、山地森林和草原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开发山地森林型、内陆湖滨型、休闲文化型、置业度假和休闲小镇等多种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按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加快建设一批形象鲜明、特色突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服务良好的旅游度假区;开发专项旅游产品,根据自治区的旅游资源特色,结合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大力开发游客容量大、社会效益好的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商务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边境旅游、冰雪旅游、自驾车旅游等主题旅游,集聚社会消费能力,扩大社会消费规模,发展适合大众旅游消费的新热点,打造文化演艺节目和旅游节庆活动,创造旅游消费新亮点。

第三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祥云旅行社概况 公司简介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祥云旅行社是经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批准,由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工商局注册,具有独立法人执照的旅行社,许可证号:L-NMG-00406,以组织、接待各类团体、散客、商务会议、旅游度假、观光游览等入境旅游业务、国内旅游业务。并足额向内蒙古旅游局交纳旅游质量保证金。

我社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旅游管理人员和业务精通的导游队伍,严格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谨的工作之风是我社的优势。“以质量取胜、与客户共荣”是我社的服务宗旨。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社在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作出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走进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个民族自治区,是中国第三大省区;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设四个直辖市,八个盟,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为呼和浩特市。它地处我国北部,自东北向西南延伸,横亘东北、华北、西北三北地区。东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毗邻,南部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接壤,西部则与甘肃相接。其北部、东北部还同蒙古、俄罗斯二邦相邻。内蒙古的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面积居我国各省总面积的第三位。内蒙古的地形是由内蒙古高原、山地、平原所组成。它自东北向西南绵延3000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原的边缘地带围绕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山脉,从总体上内蒙古的地势、地貌、地域类型及其自然环境。

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居住着49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为1850万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0.1%;蒙古族人口第二,为378万余人。 草原幅员辽阔,物华天宝。东起大兴安岭,北到内蒙古国的边境线,南面邻近阴山山脉,西侧连接甘肃的黄土高原,草原总面积约88万余平方公里,大致上,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位居我国的五大牧区之首。富 饶的草原上生长着多种优良牧草,适宜放牧各种牲畜,其草原类型可以划分为草甸草原与典型草原两类。草甸草原别称森林草原,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便属于此种类型,堪称我国最美丽富饶的草原之一。

内蒙古中部的大片地区则属于典型草原,如:锡林郭勒草原,亦是国内外闻名的丰美牧场。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0余条。其中,黄河、永定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滦河等六大水系属于外流河;乌拉盖尔河、塔不河、黄旗海、岱海则属于典型的内流河,它们或注入湖泊,或消失在茫茫的大漠之中。内蒙古离海洋远,同时没有高山大川的阻挡,四季的寒暑变化较为明显,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则凉爽宜人,春季风沙大,降水罕有,然阳光分外充足。

此外,内蒙古地区大部分地区的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因此也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民间俗语。已形成了以首府呼和浩特市为中心的铁路、公路、民航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包线、京通线、包兰线、滨洲线、集二线;由于该区城市少而分散,地势平坦,因此适宜发展公路交通。公路网以国道为

骨干,干支线相结合,沟通各盟市旗县的交通网络。

内蒙古特色文化

蒙古包——史书称为“穹庐”。

以圆形为总风格,以白色为全色调,以木、毡为基本材料,以易拆、易搭、易搬运为特点,适用于蒙古民族四季游牧搬迁和抵御北方高原寒冷气候的需求。

蒙古包整体色泽洁白,整个形状为圆形,整体框架由“陶脑”、“乌尼”、“哈那”、“乌德”四个部分组成。“陶脑”与“乌尼”相连,呈日月星光状,是蒙古族尚白、尚圆、崇尚日月的审美心理表现,表达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圆满、吉祥的事物和思想感情,寄托着这个民族的美好祝福。

蒙古包的独特造型可以抵御、排出大风、雨、雪,同时具有计时功能,这是蒙古包与其他任何居室相区别的一大特点。

蒙古袍——是蒙古人历史上穿着最普遍,是蒙古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装。蒙古袍是一种适用于马背民族游牧生活的服装。骑在马上,蒙古袍的前摆和内摆紧裹双膝,后摆紧包腰部和臀部,左衽前襟保护胸部和腹部,马蹄袖在科天起到手套的作用。白天穿着蒙古袍不仅遮挡和保护全身,而且能防止蚊虫的叮咬和动物的侵袭,晚上睡觉时脱下蒙古袍以后把它横过当成被子盖,不仅保暖而且防止潮湿。同时,蒙古袍具有穿着方便迅速的特点,正好适合蒙古民族野外牧羊和经常迁徙生活,尤其符合蒙古民族历史上长期游牧和征战生活中经常出现紧急情况的要求或需要。 饮食——蒙古族传统美食共分为红食、白食、青食和紫食四种类型。

蒙古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我们通常称其为紫食。蒙古族也吃一些水果蔬菜之类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我们称其为青食。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

赛马——是蒙古民族一种特殊的体育竞技活动。

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的美称,马在蒙古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而赛马成为了蒙古民族不可或缺的活动项目之一。

蒙古族赛马大致分走马、跑马、颠马三种。走马,即赛马时比侧步的马,主要比赛稳健、快速、美观;跑马则是狂奔,主要比速度、耐力;颠马是疾速的颠走,主要比速度与美观,赛程一般为20——40公里。

摔跤——蒙古语称为“博克”。

产生于原始部落时期,蒙古人在出征前或凯旋归来时,在重大喜庆节日和祭祀活动中,把摔跤作为不可缺少的内容进行比赛。比赛分大、中、小三种类型,比赛人数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大型比赛人数为512或1024,中型人数为128或256,小型为32或64。比赛的胜负采取单淘汰制,无时间限制,参赛者的任何一个部位触地为负,一跤定胜负。摔跤手的脖子上常戴有“景嘎”,景嘎是摔跤手在比赛中获得多少名次的标志,是著名摔跤手的标志。

射箭——蒙古族传统节日之一。

起源于狩猎,蒙古族传统的弓箭是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铁箭头,近代则由钢弓、尼龙弓、金属箭所代替。比赛可分为立射、骑射两种,射程一般为十五步、五十步、一百步等不同,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射三箭,三轮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决定胜负和名次。

白节——蒙古族式的春节。

因蒙古族尚白,因此春节时他们要着新的白色蒙古袍,用新的白色的毡布装饰蒙古包。整个节日主要包括庆祝春节的一系列民俗活动,譬如祭火、除夕等,节日里他们要吃手扒羊肉、蒙古包子,要守岁,大年初一烧旺火、叩拜苍天、放鞭炮、全家人喝新年茶、拜年。整个节日盛大而隆重,持续将近一个月。

那达幕——蒙古语意为“娱乐”。

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地区特点的传统活动,是蒙古族草原上一年一度传统的盛大娱乐集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早在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战败花刺子模后,就在布哈苏齐海地方,举行过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在每年牧羊繁茂、牛羊肥壮的七八月间举行,现在除原有被称为蒙古族“男儿三艺”的赛马、摔跤、射箭活动项目外,还有文化娱乐、物质交流、科技传播、表彰劳模等活动项目。那达慕大会1992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友好观光年项目。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

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公司地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电影制片厂西巷南口

第四篇:《蒙古秘史》与蒙古族的酒文化

李 书

(赤峰学院 蒙古文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中央民族大学 蒙古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081)

摘 要:酒是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因此,作为蒙古族的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蒙古秘史》也提及了酒。《蒙古秘史》是把酒作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加以描述的。据粗略统计,《蒙古秘史》中18次提及酒,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饮酒的器皿、场合、方式、礼仪、禁忌等,它们的综合不仅为我们较全面地展示了蒙古族丰富的酒文化,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蒙古族;酒;酒文化;《蒙古秘史》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014-03 酒是人类发明的最早的饮料之一。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好酒。蒙古族也是一个好酒、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嗜酒的民族。蒙古族把酒视为饮品之首,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饮酒,出征前要饮酒,胜利后要饮酒,婚、丧、嫁、娶要饮酒,节假日要饮酒,甚至无缘无故也要饮酒。在蒙古族人的心目中,酒既不是苦的,也不是烈的,只是香的或甜的。酒是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因此,作为蒙古族的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蒙古秘史》也提及了酒。《蒙古秘史》是把酒作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加以描述的。据粗略统计,《蒙古秘史》中18次提及酒,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饮酒的器皿、场合、方式、礼仪、禁忌等,它们的综合为我们较全面地展示了蒙古族丰富的酒文化,不仅是我们了解蒙古族酒文化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的一面镜子,因此,对《蒙古秘史》中提及酒的内容做一个全面、细致地梳理,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酒之史

蒙古族的主体部分主要生活在蓝色的蒙古高原。蒙古高原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蒙古国的全部,俄罗斯的南部和中国的北部部分地区,面积广大,一望无际,为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也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说,蒙古高原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从古到今,蒙古高原同样有着令人称道的酿酒史和酒文化史。而它的缔造者之一就是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喜欢饮酒的民族,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以上所说的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因素外,还与当时的社会条件,自身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性格有关系。 据文献记载,蒙古族主要有3种酒:

一种是蒙古族自己用马奶酿造的马奶酒,叫忽迷思,也叫马湩(又写作马潼、马酉童)、马奶子等。《多桑蒙古史》记载:“嗜饮马乳所酿之湩,曰忽迷思。”《马可·波罗游记》也记载:“鞑靼人饮马乳,其色类白葡萄酒,而其味佳,其名曰忽迷思。”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忽必烈曾在宴会上用马奶酒款待过他。马奶酒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把新鲜的马奶挤入一个大皮囊中,然后用一根特制的棒用力地搅拌,再静静地放一会儿,使其发酵,就大功告成了。《黑鞑事略》对马奶酒的制作方法做了详细地记述:“马之初乳,日则听其驹之食,夜则聚之以泲,贮以革器,倾洞数宿,味微酸,始可饮,谓之马奶子。”因为马奶酒是发酵而成的,所以有一点儿酸,但不是酸酸的、涩涩的,而是酸中有甜,“味似融甘露,香疑酿醴泉”,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马奶酒的度数一般都比较低,适量地饮用有健脾健胃的功效,能活血补气,舒筋通络,延年益寿,男女老少皆可饮之。

蒙古族人用马奶制作马奶酒起源于一个很早的时期,有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世代所延续的传统饮食之一。作为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元代的许多文献中,都记录了马奶酒的用途。马奶酒的用途相当多。首先,主要是作为祭品出现,而且是饮料类祭品中最重要的一种,分别用于祭天、祭祖和祭神。其次,马奶酒还用于宴席上的饮料,而且是宴席上最好的饮料。蒙古族人认为酒是食品中的精华,是五谷里的结晶,在宴席上,只吃饭不饮酒,是不能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的。第三,马奶酒还可以用于疗伤。《蒙古秘史》第145节就记录了马奶酒用于疗伤的最早的例子。有一次,成吉思·合罕在一次战役中颈部受伤,生命垂危,他的部下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冲入敌营为他寻找马奶酒,以救治成吉思·合罕。 另一种是黄酒(米酒)。《蒙古秘史》第281节原文作“答剌速”,旁译作“酒”。元以前,有些靠近内地的蒙古部已经掌握了酿造这种酒的技术。有元一代,黄酒不仅是蒙古族人喜爱的一种饮料,而且被内地人民所喜爱。从而该词常被汉语借入,作“打剌苏、打剌稣、打辣酥、嗒辣苏、嗒辣酥、打剌孙、答剌苏、答剌孙”等。元代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都饮“答剌速”,说蒙古语。说明元代各民族间文化联系的密切以及“答剌速”对其他民族的影响。“答剌速”也是元宫廷的主要御酒之一。因此,元宫中专门设有掌管“答剌速”的官员。 还一种是葡萄酒。蒙古族人饮葡萄酒,初见于《蒙古秘史》第281节,原文作“孛儿”,旁译作“葡萄酒”。在元代,葡萄酒十分稀罕,作为宫廷饮品,只被蒙古汗、王及大臣饮用,被称作“法酒”。“法酒”与“私酒”相对而言,是按照官方规定的配方比例酿造的酒。在元代作为“法酒”,葡萄酒主要在山西太原等地酿造。

二、酒之器

与酒文化有关的还有酒器。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酒文化的实物载体。可以说,专门的酒器的出现,是酒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酒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典型特征。有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美器比美酒更受人青睐,形式多样、造型精美的酒器可以增加饮酒的乐趣。蒙古族人喜欢饮酒,自然也会有制造一些专门的酒器。 “秃速儿格”就是蒙古族人专门制造的一种酒器。《蒙古秘史》第130、

213、2

32、2

45、278节都提到了“秃速儿格”,旁译作“瓮”或“酒局”。“秃速儿格”是一种盛酒的器皿,蒙古族人喜欢饮酒,而且有酒量,所以,在古代蒙古,无论是汗、王,还是大臣,在宴飨时都会备有一种盛酒的器皿。这种酒器或用皮革、陶、木,或用金、银、铜、玉、石制成,其名称也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克烈部叫做“充”或“古鲁额”,蒙古部叫做“秃速儿格”。 “秃速儿格”一词,多见于《蒙古秘史》。刚开始的时候,铁木真宴飨时,所用的“秃速儿格”是一般的酒器,旁译作“瓮”。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称“汗”后,“秃速儿格”的名称和规模都扩大了,叫做“也客·秃速儿格”,旁译作“酒局”或“大酒局”。从此以后,“秃速儿格”必放在靠近账子的进门处,在特设的桌子上陈列着盛满马奶酒的“秃速儿格”和各种金银器皿,如果“秃速儿格”过大则放在桌子的旁边。“秃速儿格”的安全十分重要,一般都派有专人掌管,《蒙古秘史》第278节记载:“翰歌歹·合罕降旨,又说:‘宿卫中要派两个人经常入帐,掌管酒局!’”《蒙古秘史》第232节也记载:“成吉思·合罕又说:‘由宿卫派两个人进到宫帐里,服侍在大酒局旁。’”

《蒙古秘史》第179节还提到了一种叫做“阔阔充”的酒器,旁译作“青钟”。“青钟”是“以木为之”的“贮酒大器”,即“大桶”。忽必烈以后用木制的巨大的“大樽”或特大的“玉瓮”。

三、酒之俗

酒风酒俗也是酒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酒风酒俗没有实物载体可以用来体现,是一种无形的酒文化。它们虽然没有实物载体,但依然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蒙古族的酒风酒俗,体现的是蒙古族人粗犷、豪放、乐观、热情、简约的民族性格。 蒙古族人喜欢饮酒,视酒为知己,他们认为“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酒给宾、主带来了欢乐,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尊敬和深情厚谊。因此,凡是有客人来,他们必定热情款待,宴席上必定备上各种美酒,而且主人一定和客人开怀畅饮。在宴席上,如果客人喝醉了,或吵或吐或睡,主人不但不生气,反而还特别高兴,他们认为那是客人喝好了,尊重自己,和自己一心了,即“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也”。

普通的客人来了,他们尚且热情款待,那么如果遇上值得庆贺的事情,他们更是载歌载舞,不亦乐乎。《蒙古秘史》第57节记载众蒙古人、泰亦赤兀惕部人在斡难河的豁儿豁纳黑·主不儿聚会,庆祝忽图剌被推举为合罕时的场面:“蒙古人欢乐地手舞足蹈,席宴享乐。„„,环绕着豁儿豁纳黑的枝叶蓬松繁茂的(大)树舞蹈。踩踏成的壕沟没肋骨,踩踏出的尘土没膝盖。”在盛大的宴会上,酒不能少,歌和舞也不能少,歌舞助酒兴,能将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这是蒙古族及其他草原民族所特有的酒俗之一。

婚娶对于蒙古族人来说,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婚娶之前,要摆许婚宴,见于《蒙古秘史》第168节,原文作“不兀札儿”,旁译作“许婚宴”。“不兀札儿”的原义是“羊的喉咙”。“羊的喉咙”的筋和肉十分坚韧。“许婚宴”上吃“不兀札儿”,表示两家的婚事不再反悔,象征着夫妻二人婚后的感情经久不变,白头到老。因此,吃“不兀札儿”,也就成了吃“许婚宴”的意思。这种风俗至今还流行于某些蒙古地区。 元代蒙古族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十分浓厚,他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神灵,而且对神灵非常虔诚,因此,“凡饮酒,必酹之,以祭天地。”萨都拉《上京即事》记载“祭天马酒洒平野”,即是说蒙古族人用马奶酒祭天。祭祀的方法,是用手指蘸了马奶酒洒向天或地,也可以倾倒。这种祭祀的方法被称为“洒祭”。在祭天仪式中,主要是用洒祭马奶酒的方式。蒙古族人除了祭天外,还祭祖。在蒙古族的祭祖礼仪中,主要使用的饮料类祭品也是马奶酒。《蒙古秘史》第70节诃额仑·兀真谴责俺巴孩·合罕的妻子斡儿伯、莎合台二人时说:“你们以为也速该·把阿秃儿已经故去,我的孩子们还幼小,就不分给我们应得的祭祀祖先的份子、胙肉、供酒。为什么不等我,让我落空呢?”蒙古族人的祭祖礼仪富有游牧文化特色,是在“也客·薛合札鲁”里举行的“烧饭祭祀”。阿尔达扎布在《新译集注〈蒙古秘史〉》中注释这一段时写到:“《草木子》卷3下,杂制篇:‘元朝人死,致祭曰烧饭。’”在祭礼中,蒙古萨满(蒙古巫觋)用蒙语呼唤历代祖先的名字来飨食,然后把祭品包括马奶酒洒入挖好的祭祀坑中。除此以外,蒙古族还有“祭敖包”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但无论什么祭祀形式,酒都是必备的物品。 蒙古族人喜欢饮酒,久而久之,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确立了具体而固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礼仪。当然,这主要是指宫廷饮酒。宫廷饮酒伴有固定的礼仪——进酒,蒙古语被称为“斡脱”,见于《蒙古秘史》第187节,旁译作“喝盏”。从成吉思汗到元代各位帝王,在宴飨时都进行这种仪式。

蒙古族人虽然喜欢饮酒,但也不提倡过度饮酒。过度饮酒,轻则误事伤身,重则酿祸乱,丧性命。

《蒙古秘史》第67节记载:“(归)途中,也速该·把阿秃儿在路经扯克扯儿的失剌—客额列旷野时,遇见塔塔儿百姓正在举行宴会。(因为)渴了,就下马赴宴了。那些塔塔儿人认出(他)来了,就说:‘也速该·乞颜来了!’于是,想起过去被掳掠的仇恨,暗怀报复,便使坏投毒给他喝了。途中,(速该·把阿秃儿)感觉不适。走了3昼夜回到自己家后,(更加)严重了。”也速该·把阿秃儿如果不贪杯,就不会中毒,也就不会死。 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翰歌歹在成吉思汗逝世后,继承汗位,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励精图治,深受朝野上下爱戴,但他酗酒成性,不醉不休,结果最后瘫痪于床上,一病不起,逝世时年仅56岁,终于因饮酒无度而丧命。关于过度饮酒的害处,翰歌歹也心知肚明,他在论述自己的四功四过时说“奉父汗之命坐在大位上,朕承担着统治众百姓的重任,但朕却沉湎于酒,这是朕的过错,是朕的第一件过错”,这件事在《蒙古秘史》第281节有记载。 禁止过度饮酒,这是蒙古族饮酒的禁忌之一。

综上所述,《蒙古秘史》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蒙古族的饮酒风习,较全面地表现了蒙古族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反映了当时的酿酒业的发达,同时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及借鉴意义,是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第五篇:【内蒙古科技大学排名】内蒙古科技大学特色专业-内蒙古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内蒙古科技大学排名】内蒙古科技大学特色专业-内蒙古科技大学录

取分数线

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她始建于1956年,最初为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高等学校。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2009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经过55年的建设与发展,内蒙古科技大学已发展成为以冶金、稀土、矿业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目前,学校占地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26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约6.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8亿元。教学、实验设施完备,各类体育运动设施齐全,校园网络系统运行可靠、利用率高,基于网络管理平台控制的多媒体教室应用效果好,现代化的图书馆初步实现了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网上资源馆藏化,馆藏各类图书总数(含电子图书)251万册(种),面向全体师生开通了中国学术期刊文献等多个专项检索服务系统。学校拥有7个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和3个包头市工程技术中心,2个自治区级和1个包头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1个实践训练中心,75个实验室,1个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校企联合实验基地,并出版有《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学校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冶金工程、采矿工程、自动化、稀土工程等4个专业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冶金工程、材料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测量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矿山机电等18个专业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采矿工程、稀土工程、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

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11个专业200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进入第一批本科招生。学校设有18个学院(教学部、中心),近1千2百名专任教师精心培育着2万3千多名全日制在校生。教师中,正高级职称15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903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0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教育部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5人;内蒙古自治区“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乌兰夫基金奖获得者1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内蒙古科技创新杰出人才3人;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学科带头人3人,自治区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2人;自治区优秀教师3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内蒙古“新世纪321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人才19人,内蒙古教育系统“111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人才9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5人;包头市新世纪人才工程人选8人。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学科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5年以来,学校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

一、二等奖11项;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29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等9个实验室被评为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自治区教学团队。学校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2005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9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0项,包括973前期预研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其他项目47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防军工项目4项,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5项,其他省市级项目716项,共获得科研经费2.8亿元。发表论文4430 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359篇,出版专著、教材233 部,申请专利218项, 58项专利获得授权。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2项,其中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包头市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同时,2人获得内蒙古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学校连续3年被自治区政府评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荣获了“自治区‘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同年荣获了“包头市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被自治区政府评为“科技创新先导型大学”,2010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以及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师资培养、科技合作、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等长期合作关系。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把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着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中,通过设立“李保卫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内蒙古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内蒙古科技大学蒙古族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近6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共计500余项,其中,获国际级、国家级各类竞赛金奖、特等奖2项,国际级、国家级

一、

二、三等奖46项。2010年,学校学生勇夺第五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同时,在国内外体育竞赛中获自治区级及以上奖牌284枚,其中国际体育竞赛金牌5枚,全国体育竞赛金牌10枚,自治区体育竞赛金牌72枚,特别是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学校夺得团体总分第六名的好成绩,与清华、北大一同走在全国高校体育工作的前列。2006年,学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生源质量和本科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提高。学校培养的学生以“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自治区高校前茅。2007年学校被列为“中国大企业集团重点招聘学校”,2000年、2009年学校2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且成为50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不懈地抓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力加强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核心的综合治理工作,切实维护学校的政治稳定和良好的校园秩序。

先后荣获内蒙古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内蒙古花园式学校、内蒙古高校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包头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作为内蒙古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正在大力推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的管理体制改革,并秉承“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校园精神和“百炼成钢”

的校训,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而奋斗。

内蒙古科技大学招生网站: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蒙古概况范文】相关文章:

蒙古国概况范文05-20

蒙古民族历史概况07-09

内蒙古农业基本概况08-21

蒙古婚俗范文05-17

藁城概况范文05-16

高淳概况范文05-16

概况课程范文05-16

省情概况范文05-17

项目概况范文05-18

企业概况范文06-12

上一篇:冷知识普范文下一篇:木门分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