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泰勒焦虫病

2024-06-24

环形泰勒焦虫病(精选八篇)

环形泰勒焦虫病 篇1

1主要症状

潜伏期为14~20d, 体温反应, 稽留热, 39~41℃;呼吸困难、贫血、眼结膜潮红、黄疸 (黏膜皮下和脂肪等组织发黄) , 全身出血和体表淋巴结肿大, 触之有痛感, 精神萎顿, 食欲大减或废绝, 最后衰竭死亡。实验室诊断方法为血片检查血液型虫体、淋巴结涂片、内脏器官组织触片或压片检查石榴体。

2灭蜱

2.1预防

注射焦虫疫苗防疫。

2.2治疗

(1) 贝尼尔3~6mg/kg·bw, 配成5%~7%的溶液臀部肌肉注射, 1次/d, 连用3d。

(2) 黄色素3~5mg/kg·bw, 用5%的糖盐水配成0.5%浓度静脉注射, 24h后重复1次, 治愈率78%。

(3) 台盼兰3~5mg/kg·bw, 用生理盐水配成1%浓度的溶液静脉注射。

(4) 咪唑苯脲1~4.5mg/kg·bw, 肌肉注射2次, 隔日1次。

(5) 磷酸伯氨喹啉0.75mg/kg·bw口服, 1次/d, 连用3次, 在用药杀虫的同时, 应配合对症治疗 (输液、强心等) 。

(6) 其它中药干黄花蒿1~2kg, 共研为末, 冷水冲调, 2次/d, 连用3d, 鲜蒿剂量加倍。

牛环形泰勒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2

一、流行病学

据报道,寄生于牛的有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因瑟氏泰勒虫病发病较少,症状与环形泰勒虫病相似,故本文主要介绍环形泰勒虫病,它的传播媒介是璃眼蜱属的残缘璃眼蜱。感染环形泰勒虫的蜱吸取牛体血液时,子孢子随蜱的唾液进入牛体,首先侵入局部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形成无性型和有性型两种多核虫体(石榴体)。无性型多核虫体,即大裂殖体,发育后形成大裂殖子,又侵入其他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过程。在此过程中,虫体随着血液和淋巴循环向全身扩散,侵入其他脏器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再进行分裂繁殖。有性型多核虫体即小裂殖体,发育成熟后释放出许多小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发育成配子体。

幼蜱或若蜱在吸取患牛血液时,把带有配子体的红细胞吸入胃内,配子体由红细胞溢出并变为大小配子,二者结合形成合子,进而发育成为动合子。当蜱完成其蜕化时,动合子进入蜱唾腺的腺细胞内变为圆形的合孢体,开始孢子增殖,分裂产生许多子孢子。在蜱吸血时,子孢子被接种到牛体内,开始在牛体内的发育和繁殖。

二、临床症状

牛患病后,临床表现为高热稽留(体温高达41.5~42.5℃),精神沉郁,体表淋巴肿大,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贫血,食欲减退,消瘦,脉搏弱而频(100~120次/分),呼吸加快(50~80次/分)。如不及时治疗,很快会衰竭死亡。

三、病理变化

一是体表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脾脏肿大2~3倍;二是真胃黏膜肿胀,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和溃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系膜上也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和胶冻样浸润;三是心脏内膜有出血点,肌肉苍白,流出的血液呈水样,色发黄。

四、诊断方法

从耳尖采血涂片,用姬姆萨染色后用高倍显微镜检,可见红细胞内有形状不一的虫体;也可进行淋巴穿刺,吸取淋巴液涂片,染色后镜检,如发现石榴体即可确诊。

五、防治方法

1. 该病的预防关键在灭蜱,要对牛圈舍内的残缘璃眼蜱进行杀灭,可采用1%敌百虫溶液进行喷洒,用泥巴将墙壁抹平再用0.5%敌百虫溶液喷洒,同时对牛体上的残缘璃眼蜱进行人工扑捉,做到圈净、身净,间隔5~10天再对圈舍及牛体进行1次检查,如发现还有残缘璃眼蜱重复进行以上操作,直至无蜱为止。

2. 养殖户在扩大养殖规模时,禁止从该病流行区内引进牛只,可通过畜牧兽医部门了解引入地是否发过病,必要时亲自深入牛群中检查是否有残缘璃眼蜱的存在。

3. 对已发病的牛群,可先用1∶400倍的螨虫净溶液喷牛体,再用药物对症治疗。最有效药物是三氮脒,用量为5~7 毫克/千克体重,用法是用蒸馏水配成7%溶液进行多点深部肌内注射,每24小时注射1次,3天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或用0.5~1毫克的黄色素针剂,按5毫升/千克体重的用量静脉注射,1次/天,5~7天即可痊愈;也可用中草药治疗,以杀虫、补虚、健胃、补血为原则,处方为苦参50克、槟榔15克、使君子15克、南瓜子30克、白芍30克、柴胡40克、白术40克、当归40克、黄芪40克、木香25克、甘草30克,水煎取汁灌服,每天1次,连用7天。

4. 免疫预防。该病流行区可用牛泰勒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进行肌内注射,安全可靠。免疫后即使发病,也不会出现贫血、消瘦等现象,有效保护率可达95%以上。

六、小结

1. 泰勒虫病发生后不必惊慌,首先对未发病的牛群进行预防,对已发病的牛群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只要治疗及时,一般可痊愈。

2. 治愈后的牛要及时补充营养,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溶液1~1.5升+维生素C10~20毫升,在日粮中加入高蛋白精料或糖化饲料,促其恢复体况。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临猗县畜牧兽医局 邮编:044100)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防治 篇3

1 流行病学

环形泰勒焦虫病在我国北方流行,传播者主要是残缘璃眼蜱,而随着地区的温度不同,出没时间也不同,因此发病时间也不一致。4月下旬或5月初开始出现,7月最多,8月显著减少,9月完全消失,在流行地区,以满1~3岁的牛多发,患过本病的牛成为带虫者,不再发病。新引入疫区的牛发病率高,疫情严重,死亡率也高。本地牛发病率、病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都较引入牛低。

2 病例介绍

2014年7月2日吉林省梅河口市曙光镇永富村于某家饲养1头3岁黄色母牛发病,膘情中等,前些日子天天到山上放牧,此日发现该牛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肌肉颤抖,体温41.6℃,脉搏98次/min,呼吸41次/min。

3 临床症状

环形泰勒焦虫病的潜伏期为14~20d,常呈急性经过,病初体温升高到40~42℃,呈稽留热。呼吸增数,心跳加快达100次/min,结膜潮红,咳嗽,流鼻涕,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痛感,大多数病牛一侧肩前淋巴结核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按压有痛感;中期淋巴结显著肿大,初便秘后腹泻或二者交替发生,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可视粘膜、肛门周围、尾根、阴囊等皮肤薄处有出血斑或出血点。随着贫血的发生,可视粘膜黄疸,可见溢血斑点,排带粘液或血丝的干黑便,产奶量下降;后期迅速消瘦,卧地不起,血液稀薄,濒死前体温降至正常之下,逐渐导致极度衰弱而死亡。

4 剖检变化

全身皮下肌间、粘膜和浆膜上均有大量的出血点和出血斑;血液稀薄;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真胃粘膜充血、肿胀,有许多溃疡灶;脾肿大,脾髓质软呈黑色泥糊状;肾脏肿大、质软;肝脏肿大,质脆。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判断,为进一步确诊需淋巴结穿刺涂片到实验室进行镜检,可查到石榴体(大裂殖体和小裂殖体);也可采取病牛耳静脉血涂片镜检,可在红细胞内找到环形泰勒虫体得到确诊。

6 治疗

6.1 对症治疗

防止感染,根据临床症状采取强心、补液、止血、补血、健胃、缓泄、输血、舒肝、利胆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对贫血和衰弱的病牛应进行静脉注射5%葡萄糖1500ml、复方氯化钠1000ml、安那咖注射液20ml、VC注射液100ml,一次静脉注射,一天一次,连注3~5d。贫血严重时,应输健康牛血2~3L。同时要投杀虫剂(贝尼尔等药)。

6.2 药物治疗

6.2.1 贝尼尔

按每千克体重7~10mg剂量,以灭菌生理盐水配成7%的溶液,一次臀部或颈部作深部肌肉分点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d。用药后再进行一次血检,如红细胞内虫体数明显下降,可停药,如红细胞内虫体下降不明显,可继续用药2次。

6.2.2 杀虫磷酸伯氨喹琳(焦虫散)

按每千克体重0.75~1.0mg,一次内服,每天一次,连服3d。

7 预防措施

(1)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制定综合性预防措施,加强对病牛的饲养管理和护理工作,使病牛得到充分休息。

(3)牛体灭蜱。分2次,第一次在12~1月份,是蜱的幼虫在牛体越冬期;第二次是在5~7月份,蜱的活动季节,放牧时向牛体喷洒0.05%蝇毒磷水溶液,来阻断传染环节。每次在喷后15d,再进行一次。夏季注意在雨后要补喷,直至感染季节过去。

(4)牛舍和环境灭蜱。圈舍可在4~5月份和8~9月份用泥土堵塞墙缝,以闷死雌蜱幼虫。应用杀蜱药物消灭圈舍内的成蜱。厩舍附近保持清洁,定期清理圈外杂草,保持环境卫生,实行牧场轮牧,要到无蜱的牧场放牧,并做好灭蜱处理。

一起犊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诊治 篇4

1 发病情况

2012年3月6日, 尖扎县坎布拉镇拉君村村委会研究决定, 将本村散养的牛、羊组织起来, 指定专人到高山牧场放牧。因牧场距离村民驻地较远, 周岁以下的犊牛活动、奔跑能力有限, 故留各家圈养。5月24日, 村内留家圈养的犊牛先后发生了患病、死亡现象;截至5月30日畜主报诊时, 已有6户村民饲养的18头犊牛患病, 其中4头死亡, 病程3~5 d不等。犊牛患病期间, 畜主也曾根据个人经验, 将安乃近、青霉素和链霉素等药物混合对患病犊牛进行治疗, 结果不但没有效果, 犊牛病情还越来越严重。

2 临床症状

患牛病初体温升高至41 ℃左右且高热稽留,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磨牙、流涎, 排少量干黑的粪便且粪便混有黏液或血丝;随后, 患牛体表淋巴结肿大 (尤其是肩前淋巴结, 肿大如鸡蛋, 触压较硬且有疼痛感, 不久逐渐变软, 疼痛感消失) , 呼吸加快 (85~95次/min) , 咳嗽, 脉搏弱而频 (90~100次/min)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患牛出现食欲废绝、低头耷耳、眼结膜苍白或黄染、腹泻且粪中带血、尿呈茶色等症状;继而患牛的可视黏膜、肛门周围、尾根、阴囊等处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 个别患牛颌下、胸前或腹下发生水肿;最后犊牛迅速消瘦, 肷部下陷, 拱腰缩腹, 神志不清, 走路摇摆, 卧地不起, 局部肌肉震颤, 极度虚弱直至死亡。

3剖检病变

剖检4头病死犊牛, 发现病死牛全身皮下、肌间、黏膜和浆膜上有大量的出血点和出血斑;全身淋巴结肿大, 呈灰褐色, 切面多汁, 有暗红色或灰白色大小不一的结节;气管黄染, 肺间质气肿、被膜有出血点;心外膜尤其是冠状动脉有粟粒大的出血点;第四胃黏膜肿胀, 有许多针头至黄豆大、暗红色或黄白色的结节, 还有稍隆起、大小不等、边缘不整、中央凹陷的溃疡灶 (其中2头犊牛的小肠和膀胱黏膜也有结节和溃疡灶) ;脾脏肿大, 髓质软、呈黑色泥糊状, 被膜有出血点;肾肿大、质软, 有粟粒大暗红色病灶;肝肿大、质脆, 呈灰红色, 被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胆囊肿大, 胆囊内充满粘稠胆汁。

4实验室检查

取患病犊牛的耳尖静脉血, 涂片、干燥、经甲醇固定后用姬姆萨氏染液染色, 镜检发现20%左右的红细胞内寄生有1~3个小于红细胞半径的圆环形、椭圆形或逗点形的焦虫虫体。虫体形态以圆环形最多, 占78%;椭圆形次之, 占16%;逗点形较少, 占6%。

另外, 取患病犊牛的肩前淋巴结穿刺物, 涂片、干燥、经甲醇固定后用姬姆萨氏染液染色, 镜检发现有石榴体存在。

5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查, 确诊犊牛感染的是环形泰勒焦虫。

6防治措施

6.1预防

;对牛舍、饲槽用2%的敌百虫溶液进行喷洒、刷洗, 杀灭环境中的蜱。对犊牛用通扬螨净1∶400的溶液进行全身喷洒。加强饲养管理, 在本病高发期的春季, 对犊牛投服广谱驱虫药———克虫特, 按1片/20kg体重进行预防。

6.2治疗

1) 对因治疗。金三氮 (0.1 mL/kg体重) 配合土霉素注射液 (0.1mL/kg体重) , 早、晚分别肌肉注射, 连用5d。

2) 对症治疗。在对因治疗的同时, 进行对症综合治疗。即混合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生理盐水500mL、维生素C 4g、维生素B1 40mL、止血敏20mL和地塞米松10mg, 对水肿严重者按1mg/kg体重添加速尿;在静脉滴注完成后, 再分别肌肉注射黄金Ⅰ号 (0.15mL/kg体重) 和维生素B12 (0.02mL/kg体重) ;在肌肉注射完成后, 还要根据患牛体重再混合灌服健胃散30~60g和干酵母30~60g。1次/d, 连用4d。

3) 增强机体免疫力。在犊牛每天所食的精料中按1∶100添加高效生长素、1∶200添加电解多维, 粗饲料中尽量多的添加优质宜消化的青干草。

7小结

经采取上述综合措施5d后, 除1头严重患病犊牛死亡外, 其余全部痊愈, 全村亦无新病例出现。

山羊泰勒焦虫病的诊治 篇5

2009年3月25日, 榆中县小康营乡窑坡村陈家沟社蔡某饲养的98只山羊, 部分出现精神沉郁, 喜卧地, 食欲减退或废绝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 病羊陆续出现死亡, 到4月8日, 有37只羊发病, 其中有17只死亡。

2 流行病学调查

2009年4月10日接到畜主的疫情报告后, 我们当日赶赴现场展开流行病学调查。经调查, 蔡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饲养山羊。为扩大养殖规模, 2008年6月从榆中县梁坪乡购进37只山羊后, 直接放入羊群中饲养。2009年3月25日以来, 他的羊群中先后有37只羊陆续发病, 其中24只是从梁坪乡新购进的成年羊, 13只是2008年产下的羔羊, 年龄8到10月龄, 而原有成年羊只没有一只发病。发病羊中已有21只死亡。

3 病因诊断

3.1 临床观察

病羊精神沉郁, 喜卧地, 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40~42.5℃, 稽留热。病羊消瘦, 肩前淋巴结肿大如鸽卵, 发硬有痛感。可视粘膜苍白。部分羊四肢僵硬, 行走困难。急性病例1~2 d内死亡。

3.2 剖检变化

尸体消瘦, 肩前淋巴结明显肿大, 肾脏较正常色变浅, 呈明显的贫血症状。肠系膜淋巴结、肝门淋巴结肿大。肝、脾也肿大, 肝肾表面有点状出血。心冠脂肪呈胶样浸润, 腹腔积液。

3.3 实验室诊断

耳静脉采血, 制成血涂片, 用姬姆萨染色。油镜下观察, 可见红细胞内有卵圆形、逗点形, 边缘着色较深, 中间着色较淡的虫体, 视野下10%的红细胞内有虫体。血涂片送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室检验, 确诊为泰勒焦虫病。

根据临床观察, 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我们认为, 此次造成蔡某山羊发病、死亡的原因是泰勒焦虫侵袭所致。

4 治疗

病原确诊后, 我们于4月11日对发病羊按每千克体重5 mg的剂量肌肉注射贝尼尔进行治疗, 每日一次, 对病情较重的羊只, 还进行了强心、补液等辅助治疗。连续治疗4 d后, 病羊停止了死亡, 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还给病羊进行补饲, 增加营养, 加强日常护理和圈舍消毒工作。采取这些综合治疗措施后, 除体瘦、食欲废绝、病情较重的5只病羊未能挽救过来外, 其余17只病羊全部治愈康复。

5 小结与讨论

此次疫情发病急, 死亡率高达60%以上, 镜检红细胞的染虫率高。根据病羊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病原鉴定, 我们确诊其为泰勒焦虫病。

对患病羊用每千克体重5 mg的贝尼尔连续肌注治疗4 d, 病情较重的羊给予适当的辅助治疗, 并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工作, 能有效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使患病羊可以在短时间内康复。

小康营乡窑坡村陈家沟社位于榆中县南部二阴山区, 海拔在2 000~2 700 m之间, 气候较湿润, 有森林或灌木, 是焦虫病的疫区, 每年3至5月份都有焦虫病发生。而梁坪乡地处榆中县北部山区, 十年九旱, 气候干燥, 是焦虫病的非疫区。蔡某去年从非疫区新引进山羊37只, 在今年焦虫病的高发季节全部发病, 说明长时间生活在疫区的易感动物一般都能获得对焦虫病的免疫力, 而非疫区的易感动物则没有, 因此很难抵御泰勒焦虫的侵袭而发病。

多数研究者认为, 可传播羊泰勒焦虫病的蜱仅青海血蜱一种。其传播方式为:蜱在叮咬时将焦虫子孢子传入羊体, 首先在局部淋巴结增殖, 然后进入网状内皮系统在细胞内增殖成有性和无性多核体, 即裂殖体又叫石榴体, 白细胞破碎后, 有性多核体在血液中游离分裂为配子体进入红细胞, 蜱叮咬吸血时进入蜱体, 雌雄配子体结合成结合子, 在肠上皮和唾液腺发育成生殖性芽孢, 蜱在下一发育阶段吸血时即传播泰勒焦虫病。

环形泰勒焦虫病 篇6

1 发病情况

1.1 病例1

畜主为新罗区铁山镇游某。主诉:2012年8月3日从新罗区大池镇牛贩中购入从山东引入自养约半月后的杂交黄牛20头, 体重65~75 kg。购入时牛体消瘦, 自由放牧吃不太饱, 一星期后, 牛发生死亡, 半个月死亡4头, 昨日又死亡2头。因有腹泻, 曾用土霉素、头孢噻呋纳等治疗, 个别牛腹泻有好转, 但全群牛没有根本改观。

1.2 病例2

畜主为新罗区雁石镇陈某, 主诉:2012年7月15日从山东调入鲁西杂交黄牛20头, 体重65~150 kg, 运输途中死亡1头, 发现有腹泻、粪干或粪中带血丝, 用青霉素、庆大霉素、黄连素等治疗无效, 也用伊维菌素驱虫、敌百虫喷洒灭蜱。8月底死亡3头, 昨日又有2头较小的牛腹泻、卧地不起, 遂于9月11日求诊。

1.3 病例3

畜主为新罗区白沙镇余某。主诉:2013年4月16从山东济南购入鲁西黄牛30头, 体重60~125 kg, 4月下旬死亡1头, 5月份腹泻死亡2头, 近几天又有6头牛腹泻, 用痢菌净后有一定疗效, 但担心死亡, 遂于2013年6月6日求诊。

2 临床检查

病例1、病例2的牛群消瘦, 被毛卷曲, 体表有许多牛蜱;体表温度39.5~40.5℃, 呼吸、脉搏增快, 比正常快1倍以上;大部分有轻重不一的腹泻, 有的粪表面有黏液和血丝;牛鼻镜干燥, 有眼屎, 可视黏膜苍白, 轻度黄染;精神倦怠, 起立缓慢;血液稀薄, 凝血慢, 严重贫血者肉垂、颌下水肿明显, 手感冰凉;尿色褐黄, 无血尿现象;肩前淋巴结肿大;瘤胃蠕动弱或无。病例3的牛群整体营养状况中等偏瘦, 个别牛体发现牛蜱, 少部分牛鼻镜较干, 可视黏膜色较淡, 腹泻牛的尿色黄, 肩前淋巴结较大, 体温39.5~40℃, 呼吸、脉搏稍快, 瘤胃蠕动较慢 (2次/5 min) 。

3 剖检病变

共解剖3头病死牛, 其中病例1解剖2头, 病例2解剖1头, 主要表现为消瘦, 皮下组织黄染, 切开颌下、肉垂的水肿有黄色胶冻样变化;淋巴结肿大, 切面灰白外翻、多汁;腹腔液偏多, 肝色淡, 胆囊充盈增大如拳头, 脾肿大明显, 质地变软;肾髓质有胶冻样变, 膀胱积深褐色尿;心冠状沟脂肪消失, 有胶冻样水肿;皱胃黏膜表面有糜烂、溃疡, 黏膜增厚明显;小肠黏膜有出血变化;血凝不良;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变化。

4 实验室检查

1) 无菌取剖检牛肝、脾分别触片, 革兰氏和姬姆萨氏染色, 镜检未发现可疑致病菌。

2) 无菌取剖检牛肝、脾分别接种普通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 37℃培养48 h, 未见有菌落生长。

3) 病例1、病例2各取10头牛的肛门粪便, 病例3取27头肛门粪便, 分别进行沉淀法和漂浮法检查寄生虫虫卵, 均有发现少量的线虫卵和吸虫卵。

4) 病例1、病例2各取5头, 病例3取27头牛静脉血涂片, 姬姆萨氏染色, 镜检均发现红细胞胞内或胞外有呈“环状”、“点状”或“钉状”紫蓝色孢子体。单一视野下病例3感染虫体数相对病例1、病例2明显较少。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和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牛泰勒焦虫病。

6 治疗

1) 三氮脒 (兰州正丰制药生产) 按每千克体重用5 mg, 临用前配成5%溶液进行深部肌肉注射, 隔日1次, 连用3次.

2) 停用三氮脒1周后用牲血素20 m L肌肉注射, 隔10 d, 再用1次;同时用阿苯达唑口服, 按每千克体重10 mg, 连用3 d.

3) 双甲脒, 每支10 m L配水2 500 m L喷洒牛体全身, 每周1次, 连用3周。

4) 个别贫血性水肿严重的病例, 每天肌注樟脑磺酸5 m L以达到强心的目的。

经采取以上措施, 病例1治疗14头, 治愈9头, 治愈率64.3%;病例2治疗14头, 治愈8头, 治愈率57.1%。病例3治疗27头, 治愈率100%。

7 讨论和体会

1) 牛泰勒焦虫病的发生与蜱的活跃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 流行发病的季节明显, 一般多发于5~1 1 月。从病例1和病例2的牛体上遍布牛蜱、镜检虫体感染量多以及发生于9月份, 分析发病损害的程度与感染虫体的多少和时间长短关系密切。

2) 牛泰勒焦虫病临床症状除高热、贫血、淋巴结肿大和消瘦的特征外, 鼻镜干燥、瘤胃蠕动弱甚至消失、轻度腹泻、尿色深也是基本的临床表现。

3) 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该病的防控原则。严重病例由于机体机能损害严重, 恢复困难, 特别是由于出现严重的贫血性水肿后, 边远山区采取强心补液等辅助治疗措施, 不但经费大、费时费力, 且往往不易执行, 故而严重病例治疗不令人满意, 如病例1、病例2的治愈率仅60%左右, 畜主经济损失大。

4) 及时检查、定期杀灭体内外寄生虫 (特别是牛蜱) 能预防该病的暴发。采取三氮脒进行治疗能有效减少感染虫体数与文献资料相符。建议畜主根据牛蜱活动规律, 于每年的5~6月份、9~10月份各进行一次预防灭杀焦虫工作。

5) 龙岩市新罗区每年宰杀肉牛2万多头, 80%以上是从外省 (市) 调入成年牛, 调入小牛饲养正成为农村农民发家致富、畜牧业调整内部结构的新途径。因此, 做好引种前的产地检疫和引入后的跟踪是今后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应尽的职责。

牛瑟氏泰勒焦虫病的调查与防治 篇7

1 病原及传播媒介的调查

1.1 调查方法

2013年4~10月, 根据全县自然地理条件, 在发病区设置固定检测点, 对发病牛采取耳尖采血涂片、常规染色镜检, 并在牛体采集蜱进行鉴定。如此多次轮流检测调查。

1.2 调查结果

1) 流行范围及危害。从地理环境看, 该病主要流行地区为浅山丘陵地带;从牛的品种和来源看, 本地牛具有一定抵抗力, 良种牛、改良牛、外地引进牛发病率达40%。对发病疫区牛群进行调查发现, 老疫区瑟氏泰勒焦虫病的发病率比新疫区明显偏高。

2) 蜱的种类、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不同月份, 在8个检测点的160头牛体共采得蜱1 500个, 经鉴定共有3属3种, 即:血蜱属的长角血蜱、璃眼属的残缘璃眼蜱、牛蜱属的微小牛蜱。蜱感染率达100%, 5~10月份感染强度最高达3 000个以上。

2 灭蜱方法

用2.5%“敌杀死”乳油, 加250~500倍的清水, 对牛舍地面、饲槽外壁及1 m以下的外墙壁按照每平方米喷药50 m L的量进行喷雾;每头牛体表平均喷药250~300 m L, 重点为四肢、颈、胸腹下侧、阴囊、乳房等处, 喷至皮毛浸湿、有露珠状药液下滴为宜。每15 d喷药1次, 在焦虫病流行季节连续喷药10~12次。

实践证明, 用“敌杀死”50 mg/kg的药液对牛体喷雾后4 h即致蜱死亡, 24 h内可杀死牛体表的各种蜱, 药物残留期达15 d以上。

3 瑟氏泰勒焦虫病的治疗

选择经血片检查为单独感染瑟氏泰勒焦虫, 染虫率在1.5%~11.3%, 体温升高, 体表淋巴结肿大, 临床表现食欲减退、呼吸迫促、精神沉郁、呈进行性消瘦的病牛30头, 按3 mg/kg体重的剂量口服磷酸伯胺喹, 1次/d, 3 d为1个疗程。

个别严重病例, 经1个疗程治疗后虫体未完全杀灭者, 再重复给药1~2次。

4 治疗效果

一起小尾寒羊泰勒焦虫病的诊治体会 篇8

1 流行病学调查

胜利村位于永靖县杨塔乡炳灵寺上方, 阴湿高寒, 羊以放牧为主。2010年4月初, 王某的个别羊出现精神沉郁, 消瘦, 食欲减退, 发热等症状, 到4月底, 病情波及全群, 羔羊和体弱羊因衰竭死亡。羊腿部、腹部和头部寄生有蜱。羔羊和体弱羊易感染, 死亡率明显高于成年羊。

2 临床症状

病羊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 体温升高到40~42℃, 呈稽留热型。呼吸促迫, 喜卧地。反刍及胃肠蠕动减弱或停止。初期便秘, 后期腹泻, 粪便带血丝。羊尿混浊或血尿。可视粘膜充血, 部分有眼屎, 继而出现贫血和轻度黄疽, 中后期病羊高度贫血、血液稀薄, 结膜苍白。肩前淋巴结肿大, 有的颈下、胸前、腹下及四肢发生水肿。

3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尸体消瘦, 血液稀薄, 呈淡红色, 皮下脂肪胶冻样, 有点状出血。全身淋巴结呈不同程度肿胀, 以肩前、肠系膜、肺等处较为显著, 切面多汁、出血。肝、脾及胆囊肿大。肾呈黄褐色, 有的表面有结节和小点状出血。真胃粘膜上有特殊的溃疡, 肠粘膜上有少量出血点。

4 实验室检验

(1) 取经过处理的载玻片, 从经过消毒处理的病羊耳尖静脉针刺后, 取第1滴血液在载玻片上晾干, 然后用无水甲醇滴于血液上使其固定2~3min, 而后置于姬姆萨染色液中染色, 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后晾干, 在油镜下检查见到红细胞内有圆环形、梨籽形等形态不同的病原体。

(2) 红细胞计数板计数15份血液样品, 红细胞平均535万个/mm2 (正常800~1400万个/mm2) 。

(3) 以国产萨利氏血红蛋白计测定, 15份血液样品血红蛋白平均6.2g/100ml (正常值为7.8~11.6g/100ml) 。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泰勒焦虫病。

5 治疗

5.1 药物治疗

5.1.1 贝尼尔

按6mg/kg, 以注射用水配5~7%溶液深部肌注, 隔日1次, 连用3次。

5.1.2 黄色素

按3~4mg/kg, 以注射用水配成0.5~1%溶液静注, 必要时2~3d后重复用药1次。

5.1.3 硫酸喹啉脲

按1mg/kg, 配成5%溶液皮下注射, 必要时24h后重复用药1次。

5.2 对症治疗

5.2.1 解热疗法

高烧病例, 可用解热药物如安乃近、复方氨基吡林及柴胡针等治疗。

5.2.2 抗菌消炎疗法

该病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易继发感染, 应适当使用抗菌素治疗, 如青霉素、链霉素、林可霉素、诺氟沙星、甲硝唑等。

5.2.3 强心补液

心脏衰弱的可使用安钠咖、樟脑磺酸钠等强心药物, 来提高心肌的兴奋性, 同时采用能量补充性强心剂, 如葡萄糖、右旋糖酐、三磷酸腺苷等。

5.2.4 健胃整肠疗法

对于食欲减退、反刍减弱的用健胃药, 如大蒜酊、稀盐酸、胃蛋白酶、乳酶生等, 改善胃肠机能, 促进食欲。也可同时用植物神经兴奋药, 如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等。

5.2.5 纠正贫血

可用VB12、VC、VE、生血素等。

5.2.6 止血

有出血倾向或伴有胸、腹、下肢水肿时, 可用止血敏、VK3、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

6 预防措施

(1) 在秋冬季节, 应搞好圈舍卫生, 消灭越冬蜱的幼虫;春季刷拭羊体时, 要注意观察和抓蜱。可向羊体喷洒敌杀死或双甲脒灭蜱。

(2) 加强检疫, 不从流行区引进羊, 新引进羊要隔离观察, 严格把好检疫关。

(3) 在流行地区, 于发病季节前, 每隔15d用血虫净 (三氮脒) 预防注射1次, 按26mg/kg配成7%水溶液肌肉注射。

7 讨论与体会

(1) 羊泰勒焦虫病是由硬蜱属的森林革蜱和青海血蜱的血液原虫病。灭蜱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性环节, 每年在蜱活动季节前1个月开始定期用1~2%敌杀死溶液喷洒羊体, 每15d1次, 5月下旬蜱活动旺盛季节前每10d1次进行预防。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环形泰勒焦虫病】相关文章:

泰勒原理06-01

环形混合痔06-22

科学管理泰勒06-08

泰勒公式及应用05-03

环形置管术07-02

泰勒科学管理论文04-16

泰勒公式及其应用论文05-02

环形外固定架05-01

泰勒管理理论分析论文04-17

泰勒科学管理之父07-17

上一篇:石油化工企业绩效考核下一篇:我国企业核算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