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原理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启示

2024-07-03

泰勒原理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启示(精选5篇)

篇1:泰勒原理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启示

泰勒原理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的启示

常乐

(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泰勒原理”包括四个方面,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经典的步骤为现代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本文在泰勒的经典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泰勒模式的四个方面提出了泰勒原理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泰勒原理;国家课程校本化; 启示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全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的大部分学校均结合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以及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硬件设施因地制宜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许多学校形成了内容各具特色、形式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体系。虽然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也有意识地根据课程内容主动创生更新颖的课程。但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弊端与成果总是相伴共生,诸如教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误读,校本课程设计开发不合理,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与健全的课程管理机制,地区校本教师培训流于形式等。“泰勒原理”为课程开发的经典范式,虽然当今的时代背景、教育环境、政策制度与泰勒所处的时代有所不同,但是泰勒原理仍然能引发人们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深入思考。

一、泰勒原理的概述

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他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泰勒被美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中,泰勒为我们呈现了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被奉为西方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它主要阐释了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可望达成这些目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这四个主要问题。因此,它使长期以来处于无序状态的课程设计有了比较完整而系统的参考模式, 现代的许多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方法都深受泰勒原理的影响。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涵及相关问题

(1)三级课程的概念及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提出,体现国家将课程开发的权力部分地下放,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行政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决策与开发。国家课程又称“国家本位课程”,体现了我国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由国家统一规划教学计划和教材,各个地方按照国家的指示统一实施。它是国家基

础教育计划中的主体部分,具有规定性和强制性。国家课程不仅明确了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标准,而且保障了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连续性和连贯性。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政府综合考虑国家课程政策和地方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的条件制定的课程计划并开设的课程。地方课程的实施不仅可以补充国家课程的空缺,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国家课程的良好实施,更好地促进地方的课程规划与管理。校本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传统和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能够促进本校学生发展最大化的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对三级课程中交叉的部分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整合,合理的整合国家课程在兼顾国家课程实施的同时也保障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可以保证国家课程的实施,使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第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形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第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有利于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校发展其个性和特色;第四,国家课程校本化有利于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使先进的课程理念和优秀的发展成果得到良性的流动。目前,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各不相同,百花齐放,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交流与探讨中共同发展;第五,国家课程校本化还可以给予教师发挥创造的空间,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国家课程校本化要求教师在掌握国家课程政策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参与课程改革。教师和学生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互利共生,实现新时期的“教学相长”。

(2)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理念已被广泛认可和采纳,许多学校也积极加入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浪潮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教师的传统观念难以转变。在大多数教师的观念中,国家课程是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的知识本位的课程,强调课程的文化传递功能,而新课程改革的呼吁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传统的课程理念与新课程理念产生冲突,教师无法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课程的创造者;第二,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校本课程开发不到位,教师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整合不合理,课程资源的作用单一,课程质量不高都严重的制约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发展;第三,缺乏健全的制度保障和管理机制。学校缺乏对课程管理的合理规划,课程执行中随意性较大,校本教师培训缺乏实质性内容,课程实施行政化严重,教师没有课程开发的权利,仅为课程开发的配合者;第四,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不当。评价主体窄化,评价方式片面,对教师的评价更注重奖惩而非改善教育质量,对学生的评价容易受应试教育的干扰,降低了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积极性。

三、泰勒原理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启发

1、课程目标的确立

泰勒认为教育目标有三个来源:学生的需要、对当代社会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同时,要用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进行筛选,并强调选择合理的方式来陈述教育目标。因此,课程目标的确立不仅要考虑一门学科自身的逻辑结构,还要充分考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及时代的要求。

在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中,学科和教材的逻辑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首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只有学生的自主需要得到满足,学生才会才会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若使学生能够在国家课程中得到最长足的发展,必须使其能在整合后的国家课程中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并且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其次,课程目标制定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学科专家、校长等具有行政权利的人员,更应该加入一线教师和学生一线教师也应该参与教育目标的制定。由于国家课程通常由教育部统一规划,一线教师往往给自身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较为关注教学方法等教授手段,并没有深入的参与课程编制的意识,但是一线教师往往最了解学生目前的状况与教材、课程之间的矛盾,一线教师参与课程编制,可以深入地理解课程,有助于其灵活地实施课程,实现课程效果的最大化;学生同样是课程目标编制的主体,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建构和谐民主的课堂,学生并不一定能直接参与校本化的国家课程目标的制定,但是可以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整合后的国家课程的意见及建议,反馈给课程编制人员,从而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带来积极的影响。最后,应该加强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对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作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需要学校和教师用新课改的眼光重新审视教育、认识教育、反思教育。教师信奉什么样的观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课程内容的实施,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通过研究学习心理学,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目标。此外,在表述课程目标时应具体表述,课程目标表述越具体,操作性越强。

因此,在确立校本课程的目标时,在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要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兴趣,又要立足于学生长期的发展,还要符合当代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选择学习经验

泰勒认为,“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使他起反应的外部条件相互作用”。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身处环境所产生的反应发生的。教师可以建构适当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经验。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践中的问题情境相联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探索与问题情境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勤于反思、乐于探究的习惯。

“学习是通过学习者主动的行为发生的,他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在我国,学生往往不习惯主动探索,习惯被动的接受,而“学习经验”一词几乎等同于教材,教师通常只注重如何传授课本知识,不注重甚至是不懂得如何为学生提供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对学生有益的学习经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落实的关键之一在于教师应该学会合理的利用教材,把教材当作是有学生参与的相互作用的环境的一部分。目前,国家也采取“一纲多本”的策略,为国家课程校本化提供了更多选择学习经验的条件和机会。

泰勒认为选择学习经验要符合以下四个特征: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有助于获得信息、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兴趣。在国家课程整合中,参与编制的人员首先要整体的把握学科培养学生的一般性目标,科学地整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整体地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的意识。第一,合理地整合学科内的知识。以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为基础,运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方式整合学科内课程,既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减少老师 3 的备课负担,而且能够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的最优化。第二,分析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学科之间合理的整合,课程编制人员能够与一线教师合作,深入了解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积极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跨学科的课程整合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使所学内容与社会产生有效联系。第三,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的联系。过去,我国实行的是国家统一制定课程计划、教材以及教学大纲,再由各地学校依照国家的指示实施课程,虽然有助于课程实施的规范操作,但不利于地方以及学校自主地决策、开发课程。我国目前正着手改变这一现状,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为补充,学校课程为地方课程的补充。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正是抓住了三级课程相互作用的部分,拓展校本课程的内涵,拓宽国家课程的外延,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不仅当作课程开发的方法,还作为课程统筹的方法,既保留了学科课程的本质意义,又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点。第四,加强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的整合。校外拓展内容课程的开展主要是根据单元主题教学的需要,探索内外联络点,拓展主题内容,让学生依据教材进行课外体验,围绕教材进行课外阅读与实践,加强主题内容与课外知识的联系。同时,校外活动要打破教室的束缚,真正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在一起,让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一同指导国家课程的学习。第五,进一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目前,基于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学科课程既在综合实践课程领域里延伸,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技能同样也能知道学科课程的学习。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的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将相似或相关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切,采取综合实践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和整合性,将割裂的知识还原成完整的生活,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

3、组织教育经验

泰勒认为,为了使教育经验产生积累效应,就必须将它们组织起来,产生积累效应。因此,组织会极大的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又会影响学习者发生主动教育变化的程度。美国的课程论专家施瓦布也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要求符合国家总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二次开发”。教师改变原来“教材就是知识”的陈旧的教材观,树立新的“教材观”,依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教育情境,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取舍,批判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再是静态的文本,教师也不再是教材“忠诚”的执行者,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转变为课程建设中的“设计师”。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才是“活”的教材,教师和学生才不会受教材的钳制,沦为教材的“奴隶”,只有教师将教材当作工具而不是唯一的教学依据,这样生成的课程才可能从“理想的课程”转化为“经验的课程”,学生才不会仅仅囿于教材这种单一的课程资源,才有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个性和差异的课程才能真正体现民主性和开放性。

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定义。泰勒还提出“学习经验的组织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学习经验领域”的组织,学习经验的组织要素,学习经验的结构。同时学习经验的组织他还提出了三条学习经验的组织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因此,组织学习经验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直线式和螺旋式。

③② 4

(1)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提出要由简到繁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符合人类认识问题的普遍规律;赫尔巴特持一种知识中心论的课程观,他认为直接经验存在偏见,容易影响人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他强调在儿童基于儿童现有的水平,使儿童学习以课本知识为材料的系统知识;加涅认为人类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按照学习的复杂程度讲学习分为八个层次: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课程内容应该按照上述顺序进行组织。

横向组织教学内容是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使知识更符合科学的逻辑和体系。但是学生认识的世界是完整的世界,将学习经验按照学科分类,会使学生习得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不利于学生在现实世界中用整体的眼光把握问题。由于认识到纵向组织的弊端,许多教育家提出将课程横向整合。杜威提出的“教材心理学化”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课程的设置不应该单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习实用的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家布拉梅尔德认为学校不仅应该帮助学生适应或适宜于现存的社会,还应该帮助学生参与和制定社会规划。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不仅包括学校在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空间的完全自主的课程开发,同时也包括学校对国家课程“因地(学校)制宜”“因人(学生)制宜”的创造性的改编与在开发。在校本课程中,许多学校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使用所学的知识,同时进行对自我和社会的深层反思。(2)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课程组织的逻辑顺序是按照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联系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组织课程内容。国家课程是指国家委托有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或大纲。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掌握学科的逻辑体系对学生掌握知识有益,首先有助于学生记忆该学科的核心内容,其次有助于学生归纳和理解学科内容,最后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但是,杜威也提出了“教材心理学化”,让教材内容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编排,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新知识,还可以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国家课程校本化需要同时兼顾课程组织的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一方面,强调学科的逻辑顺序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的结构与掌握系统的知识,另一方面强调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编排组织课程内容。

(3)直线式和螺旋式

直线式课程是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前后的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课程实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学科内容,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呈现“螺旋式上升”。布鲁纳认为,“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以这些基本观念为基础,直至学生们掌握了这些观念相适应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螺旋式课程是当前国家课程校本化比较提倡的课程组织方式。螺旋式课程的组织,首先是基于对学生认知的了解,学生随着其年龄的成长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课程的编排应该充分考虑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其次是螺旋式课程注重缩小高级知

⑧⑦

④ 5

识和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使儿童认识知识的过程随着知识的抽象化程度逐级加深,更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再次,国家课程校本化采用螺旋式课程针对的是传统国家课程教材编排的种种弊端,诸如难度大、课程多、知识之间缺乏连贯性、与学生的实际脱节,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顺序课程内容;最后,依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课程组织形式,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类的学科比较适合采用直线式课程进行编排,语文、英语等人文科学类的学科比较适合采用螺旋式课程进行编排。

4、评价教学结果

评价是一切行动的指挥棒。泰勒认为,评价正是一个发现这些已经制定和组织好的经验能在多大程度上产生期望结果的过程,同时,评估的过程也包括指出该方案的长处和弱点。泰勒定义的评价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评价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第二,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做一次以上的评估,来确定学生的行为是否变化以及学生行为变化的程度如何。此外,泰勒从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法、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的结果四个方面对组织学习经验的评价进行了阐释。

(1)改变目标本位的评价手段,关注目标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泰勒认为,所谓评价,就是对课程目标实现程度的描述。也就是说,是否达成预期结果才是评价的真实目的。他认为,以教育目标为实际的教育结果进行评价,对整个教育活动才有导向作用。泰勒的目标本位的评价观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第一,观察学生的进步;第二,教师可以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第三,判断整体课程实施的效果。虽然,泰勒的评价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是它的缺陷也是不容小觑的。它过分关注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容易造成教师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不择手段,以致忽视了具体教育情境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对国家课程进行详尽的分析后,再进行适当调整,但是尽量不要走向为了而整合,为了节约课时而整合的误区。在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也要关注目标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目标之外的教育结果带来的影响。其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克服“行为目标”的缺陷,除了那些明确的、可观察的学生行为之外,还要注意“表现性目标”,即关注体验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的目标,关注学生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最后,评价的真正目的是激励和导向,因此只有学生在情感上真正认可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才可能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且进行及时地改正。因此,只有科学合理、有建设性的评价才能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实施效果的最大化。

(2)改变评价的方式,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注重质性评价

虽然行为目标模式比较倾向使用较客观的行为的变化来监控学生的进步,但是泰勒从来都不提倡仅仅使用单一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众所周知,在国家课程评价过程中,量化评价特别是纸笔测验被广泛应用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以实现其甄别和选拔的目的,当然它的弊端也为人们诟病。纸笔测验使学生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应试能力,过分关注学习的外在目的,而忽视了学习本身的意义与价值,过于功利 6

化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样,过分关注结果的传统的评价观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及人为的加大国家课程的难度和广度,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成为应付作业的“机器”。

校本化的国家课程并不是让教师减少国家课程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采取一种合理的方式整合国家课程,避免教学中不必要的重复。但是仅仅整合课程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改变评价的方式。因此,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在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纸笔测验的效果是无法取代的,但纸笔测验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手段,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体验等内隐行为需要学校和教师采取质性评价的手段进行全面的评价。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常采用档案袋评价等评价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其实,国家课程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生长点”,国家课程校本化也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和国家课程恰当地整合在一起,采取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采取质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3)丰富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外显的行为变化还包括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 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发现课程与教学存在的不足,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改进建议,以利于课程与教学的改进和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对于学生的意义在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让大多数学生在一次次考试的挫败中,失去自信心和学习的乐趣。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要树立整体的评价观,建立全面完整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性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体系中,不要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应该多考虑学生在道德、审美、情感方面的发展。因为,只有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符合学生的需要,学习才有可能成为有意义学习。通常质性评价比较容易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目前学校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档案袋评价。陈丽华认为档案袋评价旨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与组织学生的作品,以呈现作品的品质与进步情形。档案袋评价可以比较全面地考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并且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提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把校本化的国家课程建设成民主平等的课程。但是由于档案袋评价没有标准化评价客观并没用得到广泛的接受,或者在操作过程中流于形式,并没用对最终的评价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此外,校园文化、班级氛围等环境造成的隐形课程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通常不在预定的课程目标内,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尽量考虑到隐形课程产生的效果。

⑨参考文献:

[1] 张华、钟启泉编.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 [2][8] 张华.走向课程理解:西方课程理论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7)[3][7][9]朱小蔓,杨明全编.世界著名思想家泰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陈扬光.论课程设计的两个维度[J].外国教育研究,1995,(5)[5] 徐玉珍.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J].教育研究,2008,(2)[6] 徐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

篇2:泰勒原理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启示

教学中必须注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注重引导、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决不能一味的迎合学 生的审美趣味,随意降低教学要求,更改教学内容。

2.教学中使用苏少版《音乐》教材,同时配有教师用书和教学配套音响。整册教材分为 八个单元,以人文为线索,贯穿审美精神及音乐文化,将人文性与音乐性有机地融合,每个 单元内部,都包含着一个能让学生在螺旋上升的不同水平上获得完整音乐艺术活动体验的活 动过程,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展示的“平台”。除此之外,还应将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 整合与补充,以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需完成 30 课时的教学。

3、本册书侧重的主题是:

“音乐与我的生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歌唱、表演、游戏等适合低年级孩子灵活多样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情绪 高涨、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陶冶学生 美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个单元的教学内 容由三个集成块组成:即演唱、听赏、活动。这种框架设计体现了《课标》理念,体现了音 乐学科的特点,以学生为主题,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让孩子们从小体验音乐活 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把音乐课变成学生们乐于投入的生动活泼的活动。

音乐课程各学段目标的体系是相同的、一贯的,是由初级向高级方向发展的。在进行了 一年系统的音乐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增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感受能力 与音乐评价鉴赏的能力,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和创造力,以及培养乐 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本学期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一、感受与鉴赏:

二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要求能 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 器进行模仿。听到熟悉的歌曲或乐曲时,能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能听辨出不同类型的 人声及演唱、演奏形式。在听赏曲目中能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 弱。

并根据听辨到不同情绪的音乐,用语言作简单的描述,并通过肢体语言反应出来。能够 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述:

㈠知识目标 1、认识乐器:

本学期每单元边页都有一个需要学生初步了解认知的乐器,如箫、笛、巴乌、唢呐、笙、排 箫等等,他们有一个同性,即都是吹奏类乐器。

认识了解最常见的中国民乐和西洋乐器,如二胡、琵琶、钢琴、小提琴等。

㈡技能目标 1、听辨乐曲演奏形式:

①本学期中出现了木琴独奏这一演奏形式,在一年级下册《小松树》中也曾有这一演奏形式 出现,在此前基础上,让学生在听辨乐曲中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木琴独特的音色特点。

本学期涉及作品为:

《乒乓变奏曲》 ②本学期中还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演奏形式——电子合成器音乐,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一演 奏形式,可结合多媒体介绍电子合成器,让学生找找其中几种独特的音色,初步了解这一独 特的演奏形式。

本学期涉及作品为:

《红领巾之歌》 ③本学期出现了大量的管弦乐作品,要求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种演奏形式及大致的乐器组成,并通过不断欣赏不同的作品,逐步让学生了解、熟悉并喜欢上管弦乐合奏这一演奏形式。本 学期有以下作品涉及:

《口哨与小狗》 《小象》 《在钟表店里》 《运动员进行曲》(管乐合奏)《溜冰圆舞曲》 《快乐的 小熊猫》 《乘雪橇》 《窗花舞》 2、听辨歌曲演唱形式 ①在一年级鉴赏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分辨出齐唱、独唱以及男声、女声和童声三种 人声。本学期在以听赏齐唱、独唱为主的基础上,出现了丰富和谐的童声合唱形式,让学生 初步感知这一独特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丰富音效。本学期的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分辨三种人声 及各种演唱形式。

童声独唱:

《生日》 《滑雪歌》 童声齐唱:

《大家来做广播操》 《快乐的节日》 《欢乐的鼓》 《睡吧,小晨星》 童声合唱: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猜调》 男声独唱:

《拉网小调》 3、听辨曲目节拍 ①二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本学期大多数曲目以二拍子为主,让学生在听赏、演唱中感受 二拍子活泼有力或是具有坚定进行曲风格的节拍特点。

着重听辨的歌唱曲目有:

《拍手唱歌笑呵呵》 《西伦达》 《钟》 《钻山洞》 《郊游》 《过新年》 着重听辨的听赏曲目有:

《大家来做广播操》 《运动员进行 曲》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快乐 的节日》 ②本学期中出现了柔美舒展的三拍子曲目,可以结合律动、声势动作、乐器伴奏等活动来感 受节拍特点。

着重听辨的歌唱曲目有:

《大白象》 《生日快乐》 《云》 《小雪花》 《冬妈妈和麦苗苗》 着重听辨的听赏曲目有:

《溜冰圆舞曲》 ③本学期中出现了少量的四四拍曲目,其中不乏带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可以通过活动设计 让学生认识四四拍并感受。

着重听辨的曲目有:

《幸福拍手歌》 《共产儿童团歌》 《旅行之歌》 4、听辨简单的节奏并用肢体或身边事物表现 一年级学生已经能模仿老师打出简单的节奏,在此基础上,尝试让学生通过节奏谱熟悉并认 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并能够在组合形成节奏之后,模仿打出甚至是看着节奏 谱能打出节奏。

涉及的课时有:

《在钟表店里》 《音乐游戏:队列操》 《表情歌》 《过新年》 5、感知音乐的主题、节奏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着重听辨的曲目有:

《口哨与小狗》 《在钟表店里》 《乒乓变奏曲》 《溜冰圆舞曲》 《快乐的小熊 猫》 《猜调》 《乘雪橇》 6、能够聆听音乐的主题,说出曲名,适当的哼唱或背唱,每学期 2—4 首。

重点听辨的曲目有:

《口哨与小狗》 《幸福拍手歌》 《在钟表店里》 《溜冰圆舞曲》 《云》 《共产 儿童团歌》 ㈢音乐与学生的文化生活 1、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发现身边的音乐素材并带来与同学分享。

2、学生能够自主搜集关于音乐课堂的资料比如乐器的图片、以及了解乐器的构造等等。

㈣音乐情感方面:

1、在鉴赏活动中感受童年学习与生活的快乐和劳动的乐趣,培养其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 活态度。

2、通过欣赏名曲,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使情感得到升华。

二、音乐表现:

音乐表现一块,我们偏重于歌唱,因为这是主要的课堂学习和音乐表现方式。本册教材 收编了学唱歌曲 23 首,外国歌曲 5 首,中国歌曲 18 首。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用恰当的情绪、和谐自然的声音及正确的姿势有表现地演唱歌曲。本学期开始接触唱名,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最初只要求根据老师的口型模仿正确的唱名发音即可,在熟悉 基础上尝试在部分歌曲中用唱名分句模唱乐谱。

能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创编合适的表现形式。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表演、律动或游戏活动,并对自己和他人进行简单的评价。能背唱 4— —6 首歌曲。

㈠知识目标 1、能够认识音乐休止符、跳音记号等简单的音乐记号 涉及歌曲有:

《唱歌拍手笑呵呵》 《幸福拍手歌》 《 钻山洞》 《我是小鼓手》 ㈡技能目标 1、演唱 ①模仿正确的唱名发音 DO、RE、MI、FA、SOL、LA、SI,在熟悉基础上尝试在部分歌曲中能 用唱名分句模唱乐谱。

涉及曲目有:

《生日》 《两只懒乌鸦》 《共产儿童团歌》 《夏天的雷雨》 《云》 背唱歌谱曲目有:

《生日快乐》 ②能将认识的跳音记号、休止符等唱好,并在合适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或声势伴奏。

涉及曲目有:

《唱歌拍手笑呵呵》 《幸福拍手歌》 《钻山洞》 《我是小鼓手》 ③运用力度、速度变化、连唱与非连唱、断顿跳跃等方式表现歌曲 涉及曲目有:

《时间像小马车》 《郊游》 《夏天的雷雨》 《小雪花》 《云》 ④用准确的节奏、高音位的声调诵读 涉及的材料有:音乐游戏《我和时间来赛跑》谜语童谣《一个小姑娘》 ⑤初步练习二部说唱 涉及曲目有:

《钟》 2、演奏 学习课堂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涉及曲目有:

《生日快乐》 《生日》 《幸福拍手歌》 《钟》 《我是小鼓手》 《表情歌》 《云》 《小雪 花》 《过新年》 ㈢音乐与学生的文化生活 1、能将自己喜欢的童谣、歌曲带进课堂与同学分享。

2、能将音乐课堂学习到的歌曲带进班队活动或者分享给家人、朋友。

㈣音乐情感方面: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表演、律动或游戏活动,并对自己和他人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创造活动 1、能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涉及曲目有:

《西伦达》 《幸福拍手歌》 《秋虫音乐会》律动《健康操》 3、能够创作 2——4 小节简单的节奏。

涉及材料有:分组创编拉拉队动作与喊声、音乐游戏《队列操》 4、根据歌曲创编音乐剧活动 涉及曲目有:

《两只懒乌鸦》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乐于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从广播、电视、磁带、CD 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 经常聆听。如《在钟表店里》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或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如《幸福拍手歌》 《拉网小 调》 《共产儿童团歌》 《郊游》 3、接触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观赏相关视频,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一、《好朋友》 第一单元以《好朋友》为题,与前册相衔接。好朋友的意思是双关的:既指学生对音乐 的热爱,也指同学间的友情。在本单元教学活动中,通过学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大 白象》、《一对好朋友》,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小象》,参与集体舞《西伦达》以及听一 听,想一想,跟着音乐走一走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友谊 ”的理解,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 交流,使他们获得更好的人文体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学期应该开始接触唱名,根 据心理、生理特点,最初只要求根据老师的口型模仿正确的唱名发音即可。

1、《拍手唱歌笑呵呵》是一首欢快风趣的二四拍儿童歌曲,由四个变化重复的乐句组成,教学内容 易学易唱,适合表演。可以在学生爱玩的拍手游戏中吸取灵感,加以变化,将歌曲穿插其中,及重难点 在此基础之上学唱歌曲。

分析 2、《大白象》是一首抒情优美的三四拍歌曲,歌曲音程跳动较大,节奏不够规整,可以 借助诵读的方式来帮助体会,再采用整体听唱与分句模唱相结合的方法,区别歌曲异同点,要注意四、五度音程大跳时,不要拆开教学,以免伤害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教学难度。

3、《一对好朋友》具有民间音调特点,吆喝声和前倚音的运用是歌曲一处亮点,不要刻 意训练附点及倚音这些难点,而应让学生在模仿与体会中产生兴趣,并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4、《口哨与小狗》 是一首管弦乐单三部小曲,可通过肢体参与表演来分清 AB 旋律的出现。

5、《小象》是一首具有爵士风格的乐曲,可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模仿小象叫声的管乐音 色,并通过与圣-桑斯作品《大象》进行对比,获得体验和感受。

二、《生日快乐》 本单元在“生日”这个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学唱歌曲《生日快乐》、《生日》、《幸福拍手 歌》,以及听赏歌曲《生日》,由生日感受到的幸福感拓展开来,不仅有对“我”的祝福,还 有对妈妈、伙伴的生日祝贺与祝福,由此突出音乐对生活的美化作用。在上一单元单音模唱 的基础上,采用接口唱的方式,将模唱穿插在旋律中,唱出《生日》中乐句的末尾音。

1、《生日快乐》旋律流畅简单,四句节奏基本相同,教唱并不难,可引导学生关注旋律 的递进与情绪的表达,充分感受三四拍的韵律,将歌儿唱好。

2、《生日》是一首印尼儿歌,表现了真挚的友情。在第一单元初步模唱 1、3、5 的基础 上,本课中尝试在句尾通过听音定位的方式找到不同音高,再采用整体听唱与分句模唱结合 的方法学唱歌曲。

3、《幸福拍手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日本儿歌,歌曲特点在于弱起与连续的附点节奏,教师可将弱起的一拍设计成拉手预备动作,连续附点节奏设计成跳跃式行进动作,两拍的休 止则可鼓励学生创造出个性化的停顿动作(如叉腰、拍腿等,为后面学唱、创编铺垫),通过 集体舞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并掌握歌曲旋律、节奏特点。在学唱好第一段后,引导学生根据各 国礼节,奇思妙想创编歌词并演 唱。

4、《生日》表现了对母亲的爱和自己的美好愿望,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计怎样在 父母生日时送上真挚、朴实的祝福,如一张贺卡、一句祝福的话语、一首深情的歌曲。

三、《时钟滴答》 本单元以“时钟滴答”为人文主题,通过学唱和欣赏《钟》、《两只懒乌鸦》、《时间像小 马车》、《在钟表店里》,设计音乐剧及音乐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表演才能,发 展表现力,并产生与时间有关的音乐体验与感受,激发对生活和时间的珍惜。

1、《钟》一字一音、节奏规整,采用拟人手法富有童趣。在学唱歌曲后,可通过两组不 同的节奏来初步练习二部说唱,方式可多样化,如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节奏、用不同的打击乐 器来表现节奏等,进一步感受声部间的和谐统一。

2、《两只懒乌鸦》由四个乐句构成一个乐段,采用了分节歌的形式。歌曲中九度跳进及 象声词的演唱,使旋律富有生气与幽默感,在学唱中注意引导学生找到几处同头异尾的旋律,更准确的唱好歌曲。结合前两单元的模唱,可以尝试用唱名模唱最后四小节的歌谱。学唱结 束后,结合书中插图,进行动作创编,为音乐剧打下基础。

3、《时间像小马车》采用了有规律的节奏,模仿时钟走动的声响,旋律多为级进,并采 用了模进、节奏重复等手法,在学唱中即将力度表现在旋律中,以表现歌曲情绪。要注意关 注学生舌尖发音,让“答答答答”处唱的轻快而富有弹性。

4、《在钟表店里》是一首生动的管弦乐作品,听赏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到不同音色及节奏 型,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记住不同的钟表声,通过感受辛勤劳动的情绪来识别主旋律,并 能再次在乐曲中准确的找到主旋律的出现。

5、音乐游戏《我和时间来赛跑》是随着音乐朗读儿歌的音乐活动,按照音乐的节奏朗读 儿歌,准确地空拍等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内心听觉。开头部分一定要给学生两 拍的预备拍来找弱起,同时可让学生先随着音乐拍手感受二四拍的韵律。

四、《运动场》 本单元以“运动场”为主题,选用了形式、风格、速度力度乃至节拍都各有特点的欣赏 作品,让学生在相同题材的歌曲中感受异同,并做出相应合适的反应,让学生在音乐中解放 手脚,通过身体活动去感悟旋律的起伏特点。以“动”激情,以“动”悟乐。

1、《钻山洞》由四个乐句另加结束句组成,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休止符及演唱的轻快与连 贯的对比,难点在于第三乐句的附点节奏会被忽视,可通过加强语气重音来找准节奏,结束 句尾的高音提醒学生不喊叫。学唱后,进行音乐游戏活动,让 学生参与在愉悦的气氛中,培 养学生表演的自信心。

2、《拍皮球》曾是一年级的欣赏乐曲,难点在于后十六节奏,可能学生会唱得含糊不清 或干脆省略、拖拍,抓住重音即可找准这个节奏。可设计成边拍皮球的动作边听赏,以准确 把握歌曲节拍。

3、《大家来做广播操》是一首童声齐唱,通过听赏前问题的不断递进,让学生带着问题 听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坚定“锻炼身体,长大保卫祖国”的决心。

4、《运动员进行曲》这首管乐合奏旋律极具歌唱性,也为学生所熟悉,在哼唱主部主题 后,尝试在乐曲播放过程中用踏步动作表现这段主题,或举起小手找找这段主题出现在乐曲 的什么地方。培养学生初步分辨音乐作品中不同段落的能力。

5、《乒乓变奏曲》是一首木琴独奏曲,根据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改编,由于木琴在 一年级欣赏中已经呈现,因此可以从已有经验出发,过渡到木琴的音色适合表现那种运动? 还可拓展欣赏同名钢琴独奏曲,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演奏形式。

6、《溜冰圆舞曲》是瓦尔托伊费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乐曲由序四个小圆舞曲加结尾组 成,但听赏的只是第一小圆舞曲中宽广平稳、流畅明丽的第一主题,可通过观看冰上运动的 多媒体片段,感受运动员的动作与姿态,并将之与音乐旋律相融合,更可进一步用学习到的 简单溜冰动作来表现主题旋律。

7、《五星红旗》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演唱形式,通过观看运动员领奖等片段激发学生对国 旗的崇敬之情。

8、律动《健康歌》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导入运用,通过教师引领学生随着音乐节拍做各种 运动动作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孩子根据音乐自我创编动作。

五、《队旗飘飘》 本单元以“队旗飘飘”为题,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作为少先队员的光荣和 幸福。通过学唱歌曲《共产儿童团歌》回顾历史,通过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快乐 的节日》、《红领巾之歌》获得蓬勃向上的愉悦精神,在学唱曲目《我是小鼓手》中联系少先 活动的鼓乐设计,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享受了积极参与活动的体验。在模唱唱名 DO、RE、MI、SOL、LA 的基础上,尝试模唱低音 SOL、LA,并通过歌曲学唱后,进行深一步的歌谱模 唱。

1、《共产儿童团歌》是电影《红孩子》的插曲,全曲由两个乐句组成,且只有一音之差,附点节奏贯穿全曲,给人一种坚定前行的气势,同时也体现了进行曲的特点。在教唱前可通 过观看视频,引发学生对少先队前身-“共产儿童团”的作用产生兴趣,进入情境之后再开展 歌曲教学,歌曲风格充分体现在节奏中,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节奏的进行,更准确地 唱好歌曲,把握情绪。歌曲学唱后,跟老师模唱歌谱,熟悉后可以采用接口唱让学生找准句 尾音。

2、《我是小鼓手》在教唱环节前,可设计大鼓与小鼓的节奏练习,并在第一、第二乐句 的句尾,分别加入两种节奏型的伴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最后反复的补充句中,可以用敲鼓槌来代替乐句中的休止符,帮助准确提高学生内心的节奏感。

3、《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一首坚定有力、昂扬向上的具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由于 学生对歌曲比较熟悉,可以从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演唱队歌导入,并准备录像、图片资料,通过看、听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涵。

4、《快乐的节日》是一首旋律易记易唱的童声齐唱作品,可以从儿童节引导开去,让学 生想象心中的节日,感受其中的情绪,并通过哼唱熟悉歌曲旋律,也可用配乐诗朗诵的方式 来感受歌词的美好意境。

5、《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一演 奏形式,可结合多媒体介绍电子合成器,让学生找找其中几种独特的音色,初步了解这一独 特的演奏形式。

6、音乐游戏《队列操》通过实物演奏,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的独特音色,并通过敲 击、队列操等形式进一步听辨各种组合的简单节奏。

六、《包子、剪子、锤》 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音乐课堂中也完全可以借助于游戏。本单元通过学唱歌曲《夏 天的雷雨》、《包子、剪子、锤》、《表情歌》,听赏《猜调》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让 学生体悟“生活中有音乐,音乐同样反映生活”这个道理。本单元模唱教学中加入了 FA、SI 的演唱,在歌曲教学后适当的穿插进去模唱歌谱,进一步熟悉这七个唱名。

1、《夏天的雷雨》是一首常识性的一段体歌曲,乐句旋律没有太大问题,需要注意的是 切分节奏的教唱,要引导学生用断顿跳跃的唱法来表现歌曲,为歌曲起名允许有不同的表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歌曲学唱后可尝试背唱,并通过学生面对面的拍手游戏来表演 唱全曲,增强歌曲的趣味性。唱名模唱可用于这首歌曲。

2、《包子、剪子、锤》在歌曲中穿插进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歌曲 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关注念白处的附点节奏有何妙用,在诵读时即将节奏问题解决,并通 过语气、声调的强调,于无意中掌握歌曲的吐字咬字要领。并且为歌曲教唱中更好的掌握附 点节奏的演唱奠定良好的基础。

3、《表情歌》歌曲中几处六度音程的演唱,要提醒学生安静聆听,指导学生不喊叫 ,把 音唱准唱好。间奏中的四拍节奏最初可用默唱“答答 答答 答”的方式来表现,这样一来利 于稳定内心的节奏,二来能更好的倾听音乐中的拍子。

4、《猜调》是一首经典的云南民歌,也是谜语歌曲,歌曲通过合唱的形式体现出丰富的 音效,也使学生初步感受合唱与齐唱的区别。可让学生学唱引子中的“小乖乖来”这一句,在快速问答演唱部分,用点手心等方式感受速度与情绪,随之变化。

七、《郊游》 本单元试图通过学唱歌曲《郊游》、《云》、《旅行之歌》,听赏曲目《欢乐的鼓》、《拉网小 调》、《睡吧,小星辰》、《快乐的小熊猫》等多种音乐活动,带着孩子去郊游、旅行,丰富他 们的生活,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学生模唱完七个唱名的基础上,本单元新增高音 DO,可尝试在学会歌曲后,分句模唱歌谱。

1、《郊游》这是一首五声宫调式的台湾儿歌,一、三段完全相同,第二段优美舒展形成 对比,可通过引导学生倾听歌曲中相同的部分,并用自己喜欢的色块、图形或者不同的肢体 表现来体现学生兴冲冲和大自然美景的不同情绪,同时也在歌曲教学中,通过连唱与非连唱 的方法将不同情绪对比出来,进一步唱好歌曲。

2、《云》是一首抒情优美、节奏平稳的三四拍儿歌,初听时,引导学生用无声的方式来 拍击节拍,不破坏歌曲意境的同时也感受歌曲独特的三拍子韵律,对学生的吐字归韵做出明 确要求,将音与音之间的连贯绵延之感唱出来,等熟悉后可模唱全曲歌谱,并采取小组或师 生接口唱的方式来表现。

3、《旅行之歌》具有进行曲风格,节奏规整,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在第五单元中已经 初步接触了进行曲风格的曲目,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动作类比,让学生自主感知此曲为进行 曲风格。

4、《快乐的小熊猫》这是美术片《熊猫百货商店》中的一个配乐片段,管弦乐中的各种 不同音色的乐器被刻画成拟人化的动物。通过简洁明了的提示语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发 学生感知乐曲所描绘的不同音乐内容。可配合多媒体出示乐曲中出现的乐器,并让学生在熟 悉乐曲主题的同时,认知乐器及其音色特点。

5、《欢乐的鼓》这是一首具有明显舞曲风格的巴拿马儿歌,在感知乐曲情绪后,可让学 生自主设计一两条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或设计能表现歌曲情绪的动作,边听边表演,激发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的热情。

6、《拉网小调》这是一首根据日本北海道地区著名的渔民号子所改编的劳动歌曲,索兰 是渔民号子中的主要衬词,因此也叫《索兰调》。对于劳动号子,学生认知的并不多,可 以通 过一些片段来帮助学生感受,并通过尝试一领众和的形式模仿这类声音,体验劳动号子的感 染力,在索兰的衬词处可设计成拉网动作,配合音乐律动。

7、《睡吧,小星辰》这是一首柔美安逸的三四拍西班牙民歌,节奏简单规整,旋律平稳,启发学生按节拍韵律创编出一系列轻柔安逸的动作,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律动,进一步感受歌 曲的意境。

八、《雪孩子》 雪人、春节、冬天令孩子们欣喜,本单元通过演唱《小雪花》、《冬妈妈和麦苗苗》、《过 新年》,欣赏《乘雪橇》、《窗花舞》、《滑雪歌》还有音乐游戏堆雪人及律动,使学生接触不同 时期、不同民族以冬季为题材的音乐作品,从活动中感悟到与大自然相和谐的生活的美。

1、《小雪花》这是一首曲调优美的三四拍大调式儿歌,引导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不可大声喊叫,并学会用轻柔、灵巧的不同声音来演唱,在一字多音处通过模仿雪花飘 舞落下的手势来提醒学生用连贯绵延的声音演唱,增强歌曲的美感。通过音乐游戏堆雪人,找一找歌曲中存在的节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节奏谱的认知与感受。

2、《冬妈妈和麦苗苗》这是一首三拍子大调式的儿歌,在学唱歌曲过程中,不要过分强 调三拍子的强拍,以免破坏歌曲意境。引导学生用轻巧、柔和的声音来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 和对粮食丰收的期盼。

3、《过新年》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用“咚咚锵”模拟锣鼓声,乐句旋律中有多次重复,可采用师生接句的方式,用身边的事物敲出红色方块象声词的节奏,学唱歌曲时提醒学生控制声音,既不能大喊大叫也不能太过虚柔。

4、《乘雪橇》这是美国作曲家安德尔逊的管弦乐作品,为三部曲式,欣赏时可让学生发 挥想象,通过聆听乐曲给出曲名,允许有不同的想法。引导学生听出 A 段主题旋律,并通过 独特的肢体语言如模仿驾着马车拉雪橇跟随音乐律动,在 B 段时,通过声势节奏模仿音乐,如响舌、打击乐器的参与等。

5、《滑雪歌》是动画片《雪孩子》中的插曲,多媒体导入故事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情绪,体会雪孩子的可爱之处,可尝试哼唱主旋律。

6、《窗花舞》是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一段音乐。结合春节的习俗,介绍北方农村地 区在除夕夜都要贴窗花,象征着幸福吉祥。在感受乐曲情绪后,可鼓励学生自编动作表演贴 窗花,跟着音乐律动。

学习主 题 学习主题:学期相关内容 与课时安 排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好朋友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第一课时 二、生日快乐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第 二课时 三、时钟滴答 第三课时 1、学唱《拍手唱歌笑呵呵》 2、游戏、表演唱 1、听赏《小象》 2、学唱《大白象》 3、听赏圣-桑斯《大象》(视情况而选)1、学唱《一对好朋友》 2、听赏《口哨与小狗》 1、学唱《西伦达》 2、集体舞 1、听赏《生日》 2、学唱《生日快乐》 3、为父母制作贺卡 1、学唱《生日》 2、模唱唱名 DO、MI、SOL 3、了解各地祝寿习俗 4、露一手:为过生日的小朋友表演节目 1、学唱《幸福拍手歌》 2、我的创造:看插图将有趣的礼节动作填入 歌曲演唱并表演 1、认识了解形态各异的钟 2、学唱《钟》 3、二部合作并表演《钟》 1、复习《钟》 2、听赏《在钟表店里》 3、拓展:钟表发展史 1、导入《小乌鸦爱妈妈》 2、学唱《两只懒乌鸦》 3、模唱唱名 1、音乐剧《两只懒乌鸦》 2、故事续编 1、学唱《时间像小马车》 2、音乐游戏:我和时间来赛跑 第四课时 第五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四、运动场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第一课时 五、队旗飘飘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第一课时 六、包子、剪子、锤 第二课时 1、律动:健康操 2、学唱《钻山洞》 3、音乐游戏:钻山洞 1、听赏《大家来做广播操》 2、听赏《运动员进行曲》变换队形 3、拓展听赏《军队进行曲》 《欢迎进行曲》 1、听赏《溜冰圆舞曲》 2、拓展欣赏溜冰视频 3、听赏《五星红旗》 1、听赏《乒乓变奏曲》 2、学唱《拍皮球》 3、我的创造:创编拉拉队的动作和喊声 1、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学唱《共产儿童团歌》 3、模唱歌谱 4、拓展:少先队的标志(红领巾、队旗队徽、队礼、鼓号、呼号等)1、学唱《我是小鼓手》 2、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1、复习《我是小鼓手》 2、音乐游戏:队列操 1、听赏《快乐的节日》 2、听赏《红领巾之歌》 3、拓展:快乐的活动 1、谜语童谣导入 2、学唱《夏天的雷雨》 3、模唱歌谱 4、创编第二段歌词并完整表演唱 1、学唱《包子、剪子、锤》 2、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 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七、郊游 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八、雪孩子 第三课时 1、听赏合唱《猜调》 2、学唱《表情歌》 3、音乐游戏:丢手绢 1、学唱《郊游》 2、我的创造:秋虫音乐会 1、复习《郊游》 2、听赏《快乐的小熊猫》 3、学唱《云》 4、模唱歌谱 1、学唱《旅行之歌》 2、听赏《欢乐的鼓》涉及情绪动作 3、听赏《拉网小调》模仿号子声 4、听赏《睡吧,小晨星》律动感受歌曲意境 1、听赏《乘雪橇》 2、学唱《小雪花》 3、拓展:收集关于雪的歌曲 1、听赏《滑雪歌》 2、学唱《冬妈妈和麦苗苗》 1、学敲鼓的节奏 2、学唱《过新年》 3、听赏《窗花舞》 4、律动《窗花舞》 成长的足迹 第四课时 一、音乐表现的评价:音乐表现是小学阶段音乐学习结果的重要评价方面,满分 40 分。以小 组或个人的方式进行演唱或演奏的展示,教师、学生都参与评价。

1、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对指挥及前奏作出反应。

2、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二部合作。

3、模仿正确的唱名发音 DO、RE、MI、FA、SOL、LA、SI,能跟老师用唱名分句模唱歌谱。

4、能运用打击乐器或其它音源为歌曲伴奏,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5、能听辨简单的节奏并用肢体或身边事物模仿表现。

6、能根据歌曲情绪变换速度、力度演唱。

7、能背唱歌曲 4-6 首。

二、音乐欣赏的评价:听力测试是检验音乐听赏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满分 40 分,听力笔 试作答。

多 元 化 学 1、认识并能分辨最常见的中国民乐和西洋乐器音色,如二胡、琵琶、木琴、钢琴、小提琴等。

习评 价 方 2、能听辨出不同情绪的音乐,并选择合适的语言描述。

案 3、能准确分辨不同的演唱、演奏形式。

4、能聆听主题说出曲名。(2-4 首)5、感知音乐的主题、节奏和段落的变化,运用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表现。

6、能听辨不同节拍的歌曲(二四拍、三四拍)三、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评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是个人综合音乐素养的体现,学生是否 乐于投入地参加音乐表现活动以及有序的课堂常规是开展各种音乐学习活动的前提。本项评 价体现在学生的课堂表现,满分 20 分。设计表格对课堂发言、小组纪律等常规进行记载。

四、艺术实践能力的评价: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是反映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和能力的重要形式。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艺术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对于积极参加艺术活 动及获奖的同学予以加分,凡参加学校组织的校级及以上活动每次 2 分。

篇3:泰勒原理对新课程的启示

关键词:泰勒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经验,目标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漫长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如今的学校逐渐地演变为一个没有教育性的“教学”机构, 一种纯粹的职业预备或培训机构。学生处于教育系统中被控制的底层, 受到来自知识、教师的双重控制, 教师就是知识的灌输者, 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一切知识。教育成了压制个性和创造性的工具。随着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 人们日益认识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依据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精神,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完成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 笔者认为遵循泰勒原理进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有效的途径。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 开发任何课程的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1) 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2) 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3) 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 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即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现代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所建构起来的。它在课程设计具体行动式中指出的四个环节仅仅是一个形式, 其背后却有着丰富的内容。其具体答案会因时代的不同、教育阶段的不同、学校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我国现阶段因传统教育出现了许多弊端而面临一系列改革,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泰勒原理又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1 对教育目标的启示

泰勒认为, 教育目标是教育计划的方向, 教育计划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很多教育计划的弊端在于没有清楚地界说目标, 而教育目标是选择材料、确定内容、编制教学程序以及制定测验和考试的准则。泰勒指出教育目标有三个来源, 即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对教育目标来源的选择取决于课程编制者的教育理念, 而课程编制者的教育理念又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当前我国的时代背景下, 确立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入手, 又需在学生、社会生活与学科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自夸美纽斯起, 课程理念以“科技理性”和“工具主义”为主导, 认为教育过程本身只是达到预定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把教育过程视为一种技术控制过程, 教育目标是为工具而服务的。我国传统教育也受其影响, 没有真正意义上从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入手, 教育成了压制个性和创造性的工具, 学习成了纯粹被动的接受记忆的过程, 阻碍了人的思维和智力, 摧残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基于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和批判, 在新课程改革中必须真正意义上从学生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出发来制定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目标。

1.1 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的需要

泰勒这样写道:“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这里的‘行为’是从广泛的意义上用的, 包括思维、感情和外显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所指的目标的行为方面, 不仅包括知识和能力层面, 还包括兴趣和态度层面。从这两个层面分析教育不再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学生不再是一味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被加工的对象;而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 以培养人的能力、态度、情感为主要目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习者拥有知识, 重要的是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习的兴趣、态度、品质等。所以真正从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来确定教育目标就要以此为出发点: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需要

学校的学生作为个体, 最终要成为一个社会职业人而融入到特定的社会中去, 所以确定课程目标应当把社会生活需求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学校教育既要为促进人的智能发展作准备, 而且要为以后的生活作准备。泰勒把当代生活需求划分为“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七个方面, 这七个方面应该在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学校以不同的层次、程度来体现。因此教育目标来源的分析应该强调社会需要和学生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而学科专家主要承担两者的诊断者和仲裁者的角色。

2 对选择学习经验的启示

教学目标既已确定, 那么如何选择能够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呢?泰勒认为:“学习是通过学习者所拥有的经验而发生的”, “教育的基本手段即是向学生提供经验, 而不是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泰勒特别对学习经验下了定义:“‘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这些概念可以看出,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正如泰勒所说“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 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我国课程研究者一向把教科书为主的教材作为“学习经验”, 所关注的主要不是“学生做些什么”, 而是“教师做些什么”, 甚至只是“教师讲些什么”。所以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的行为决定学生的行为,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泰勒原理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首先, 泰勒非常强调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 是学习者自身积极投入的过程。这点可以从他“有效学习的十个条件”中看得非常清楚, 这些条件都是立足于学生的。强调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强调学习者的动机, 没有教师情况下的自我学习以及学习的实践性、经验的连续性和发展性等问题, 这种理念与新课程改革关于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是非常契合的。因此, “泰勒原理”对新课程改革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其次, 在泰勒看来, 经验涉及学生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 他反对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 而是主张“教师可以通过安排环境和构建情境向学生提供教育经验, 以激发所期望的那类反应。”由此启示我们, 选择“学习经验”并不是意味着废除教材, 而是把教材作为同学生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的重要的一部分。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安排环境和构建情境。正如泰勒所说, 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不仅仅是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有可能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问题, 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生内部引发或产生所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 学习不是教师机械地传递知识的过程, 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因此, 在新课程改革中,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构建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参与课程改革中。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 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

3 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启示

通过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而对所形成的教育计划进行价值判断是泰勒原理的第四个问题。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认为“评价过程在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可见教育目标是评价的依据, 是课程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既然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模式的过程, 那么教育目标本质上是指人的变化, 因此评价就是确定实际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的程度的过程。也即评价意味着评估学生的行为, 而且在任何时候评价都必须包含一次以上的评估, 以确认行为是否真正的在发生变化。泰勒还强调只要能够提供关于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变化的有效证据的任何方法都是合适的评价方法。这种至今还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评价理念对于我们现行的新课程改革不正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吗?

传统教育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影响, 在基础教育中出现了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教师硬教、学生死学, 出现高分低能, 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是教育评价走向了片面性。而且, 许多人把评价看成 (下转120页) (上接179页) 是单一的一种纸笔测验, 但是许多教育所期望的表现性行为是很难用“纸笔测验”来评估的。因此, 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 将“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 结合泰勒的评价理念, 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 用评价代替传统的测验观,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洁.“拉尔夫.泰勒”经典课程范式解析[N].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9.

[2]但丁.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6.

篇4:泰勒原理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泰勒原理是什么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主要围绕四个中心问题展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对于这四个问题,泰勒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他只是提出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程序。因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育阶段是有所差异的。围绕上述四个中心,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或阶段:

确定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其次,用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对已选择出来的目标进行筛选;最后,陈述教育目标,每一个教育目标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这样可以明确教育的职责。泰勒认为目标是有意识地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学校教职员工期望实现的结果。教育目标是选择材料、勾画内容、编制教学程序、制定测验和考试的准则。因此,确定教育目标是此书的核心部分。

选择学习经验。教育目标确定之后,面临的问题是要决定采用哪些学习经验,因为只有通过经验,才会产生学习,从而才有可能达到教育目标。“学习经验”并不等同于一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所从事的活动,而是指学生与环境中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泰勒提出了5条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1)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因此,所选的学习经验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有助于获得信息、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学习经验。人的行为的变化是缓慢的,为了使学习经验产生累积效应,必须对它们加以组织,使它们起相互强化的作用。组织之所以被认为是课程编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因为它极大地影响着教学效率和教育变化发生在学习者身上的程度。在组织学习经验时,应遵守3个准则: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续经验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要便于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首先,在组织课程内容时,必须确定作为课程组织线索的课程要素。课程要素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技能。要素应该有长远影响的内容,而不是具体的事实、习惯或非常具体的内容。良好的教学总是包括若干要素的综合,同一学习经验也可以有助于若干要素。其次,确定组织原则。泰勒指出,我们所需要的组织原则,应该能够用来作为设计教学计划中拓宽和深化主要课程要素的方方面面的基础;最后,组织结构有三个层次。在最高层次上,组织结构包括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完全未分化的结构;在中间层次上,组织结构包括按顺序组织的学程、以学期或学生为单位的学程;在最低层次上,组织结构包括课、课题、单元。

评价结果。评价是查明学习经验实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评价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地检验学习经验在实际上是否起作用,并指导教师引起所期望的那种结果。而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教育评价至少包括两次评估:一次在教育计划早期进行,另一次在后期进行,以便测量在这个期间发生的变化。评价过程的第一步是要说明目标,以便了解这些目标实际上达到的程度。第二步是要确定评价的情境,以便学生有机会呈现教育目标所指的那种行为。对于评价结果,泰勒认为,不应该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单一的描述性术语,而应该是反映学生目前状况的一个剖析图,评价本身就是让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了解教学的成效。另外,还要考虑各种评价方法。具体的方法包括纸笔测验、交谈法、问卷法、抽样法等。评价要具有客观性、效度和信度。因此,评价也是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为我们诠释了课程编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性质、不同的教育阶段而有所差异,并不一定与所提出的程序完全一致。

泰勒原理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泰勒的“经典课程范式”为我们提供了课程编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同时也对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新课程改革有着重要启示:要从多维度确立教育目标;课程编制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编制。

从多维度确立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泰勒原理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即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现代课程观和教学观认为,课程的编制不仅要注重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学科体系,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科和教材的逻辑结构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协作者,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当前的需要和兴趣,并与理想的模式进行对比,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这样就能更好地呈现教育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的课程不能包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要求反映现代科学的先进成果,以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法则为核心,教师通过设立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因此,必须把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作为制定目标的基础,并与其他信息来源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学科专家虽然提出的目标较为专门化和专业化,但学科专家熟悉自己的领域,可以根据这门学科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内容确立教育目标。教育目标不仅包括外显的行为目标,还应该包括思维、情感等内隐的目标。教育目标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在课程编制中,教育目标是最重要的。因此,受泰勒原理的启示,我们应该从多维度确立教育目标。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泰勒原理强调课程编制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以布鲁纳为代表,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运动,但当时研究的课程项目,通常是由学科专家来确定目标,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泰勒原理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问题”。教师要尽可能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切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获得满足感。

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编制。泰勒除了提出课程编制的4个基本问题之外,还提出了第5个问题,即“学校或学院的教师如何从事课程编制工作”。当前,我国教师的课程主体地位丧失,教师成为单纯的传递课程内容的工具和手段。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一般是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教师逐渐远离课程研制以及对其他课程事务决策的过程,成为单纯的课程内容的讲解者和知识的传递者。国家规定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的课程实践主要是执行外部专家的课程指令、忠实地实施专家学者开发的课程材料,认为课程决策是政府部门和专家的事,与自己无关。随着课程理念的不断变迁和课程范式的转换,这种接受式课程实践已越来越不适应课程变革的需求。受泰勒原理的启发,我们要认识到教师是课程的重要开发者和编制者,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和编制,让教师成为课程实践的主体。

篇5:泰勒原理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启示

一、现代课程典范———泰勒原理

在现代课程范式中, 泰勒的课程开发模式是最为权威和经典的。1934—1942年间,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协会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发起了“八年研究”活动。在这一研究活动的经验总结的基础上, 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及方法, 并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集中体现。泰勒在书中提出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学目标?学校应该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学目标?这些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四个问题可概括为“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以及“评价结果”四个步骤和阶段。这四个问题不仅简洁有力而且为现代课程研究提供了主导范式, 我们称之为“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产生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 其对课程编制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其阐述, 对国际上的课程专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直被作为课程入门和探索的基本原理”[1]。正如有些学者所言, 它“至今还在课程学者中广为讨论, 并占据课程领域的中心地位”[1]。

二、泰勒原理对独立学院课程建设的启示

(一) 关于课程目标的启示

泰勒关于课程与教学的首要问题是“学校的教育目的”。所谓“目的”, 即课程和教学活动的中心, 指的是目标。目标的选择过程为三种调查两重筛选。即:对学习者、校外生活的调查和参考学科专家对课程目标的建议, 从中寻求课程目标选择的客观依据。以此为基础, 运用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分析调查材科, 使课程目标的选择有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以往独立学院在制定课程目标时,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实施效果不佳, 即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 当然这也就牵扯到一个独立学院对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由于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脱离不了母体院校的一些制约, 因此在以往的课程建设中大都以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目标为参照, 在字句上稍加修改就成为了独立学院的课程目标, 而很少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及社会状况做大规模的实证调查, 即使有调查其课程目标意向, 但目标也早就先入为主的确定了。所以就出现了课程目标看似正确、全面, 但却无针对性, 没有突出独立学院的特点, 更缺乏可操作性。而“泰勒原理”对解决这个问题给我们指出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而这也和我国教育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相吻合。

我们在制定课程目标的时候, 应该在突出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的同时更注重学科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及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收集材料。正如泰勒所说:“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 都不足以为明智而又全面地选择学校目标提供基础”[1]。

对于课程目标的设置, 当前众多国内外教育专家也普遍持兼顾、辩证的观点。改变单一以“学科”为中心的客观依据, 而是兼顾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及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 将三者辩证结合。[2]因此独立学院在制定课程目标的时候应从多维度出发来确定预设性目标, 同时尽可能多地利用校内外的资源, 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目标。

(二) 关于选择学习经验的启示

“泰勒原理”对如何选择学习经验也作了详细阐述。依据其解释, “学习经验”既不是指一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 也不是指教师所从事的各种活动, 而是学习者与其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间的相互作用。[1]

与之相比, 独立学院课程建设在这方面就有很多的欠缺, 我们的教学常常是以教材为主, 而现在选取的教材也主要以针对普通本科的教材为主, 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而且在独立学院实现课程目标的教育手段上, 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可见, 独立学院现在的课程意识, 单从“教材”观念与“学习经验”观念相比, 就相距很远。

而从“泰勒原理”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启示和思路。教育是主动的过程, 也是学生自身积极投入的过程。泰勒强调要立足学生选择学习经验, 并为学生提供各种活动机会和条件, 还要关注学习者自身动机、经验的连续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差异性等问题。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安排环境和构建情境为学生提供教育经验, 从而激发所期待的那类反应。”[1]这对独立学院课程建设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既应该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又不应该忽视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 应制定实践育人的实践办法,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同时, 要使我们独立学院的每一位教师都可以真正的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去, 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前提下, 深入研究课程内容及学生情况, 通过情境构建参与课程,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使教师能真切地投身于课程建设, 而不仅仅是只关注教材、讲教材了。

(三) 关于组织教学经验的启示

“组织学习经验”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 而“泰勒原理”也同样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泰勒认为, 教育对人发生作用的方式就像滴水穿石, 要使知识经验产生累积效应, 则需要对知识经验进行有效组织, 并使知识和经验相互强化。为此, 泰勒提出了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条准则。

泰勒在对知识经验的理解及教学方法论上, 更加强调学生的活动, 这也和我国课程改革的理念相似。我国过去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很少能注重学生的活动和动手能力, 现在虽然在课程改革的倡导下, 有些教师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把活动引入课堂, 但又出现了教师不断地提供活动, 但并不注意活动效果, 没能根据明显的结果来设计之后的有效步骤[3]的现象。如独立学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时充分考虑实际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 可以避免这一现象。这不但符合“泰勒原理”中强调的要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而且也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同时, 积极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担任学院实践教学人员, 为学生实践提供指导, 支持青年教师在职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 以达到加强知识经验的分解或积累的效果。所以在“泰勒原理”中, 关于组织教学经验的论述, 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和领会。

(四) 关于评价模式的启示

泰勒评价模式是教育评价理论发展史上首个结构紧凑又相对完整的模式, 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指导教育评价实践, 至今仍占据着统治地位。“泰勒原理”是围绕课程目标开展定量评价的, 目标达成效果是评价依据。独立学院课程建设可以借鉴泰勒原理, 它的优点在于能够方便地检查目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但由于评价本身的复杂性, 泰勒评价模式也必然存在一些缺陷。为此, 之后的学习者又提出发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和CSE评价模式等。任何评价模式都不是万能的, 每一种评价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不可能以一种评价模式完全替代其他模式。因此, 我们必须摈弃单一的评价方式, 根据评价对象采用相对合适和科学的评价手段。在尊重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重视学习者学习和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 明确学习者的独特需要。同时, 将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学校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三者结合, 根据特定评价对象采用相对合适的评价手段, 从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 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情境的转化, 如今再看半个多世纪前的“泰勒原理”必定会有缺陷和不足, 但“学史可以使人明智”, 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有用的理论和经验, 可以得到许多的启迪和借鉴, 在实践中指导独立学院的课程建设。

摘要:课程建设是独立学院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 而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 其哲学理论及教育思想对课程与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再次回顾经典, 从中汲取养分, 必对独立学院课程建设实践、课程理论的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泰勒原理,影响,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27, 32, 49-50.

[2]高孝传.课程目标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63.

上一篇:老师发朋友圈说说下一篇:党的先进性建设